发电报的特点和传信的特点

电报也是通过文字传递信息的,你知道它用什么文字吗?
电报的传送是先把文字拆分为数字(报码),然后用摩尔斯码发送,发送到对方后,对方用密码把数字转换为文字,最后交给收件人!(双方的密码必须是一致的)
这种方法还可以,一般一部400W的单边带电台的功率就足以满足用户了!
  • 嫌麻烦就把你洗衣机的型号或断皮带,拿到维修点去买1个,自己装上就可以了(要有个小扳手把螺丝放松,装上皮带,拉紧再紧固螺丝)。

  • 这个问题有点不知所问了。 公务员并不由单位性质决定,行政单位行政编的是公务员,但并不是说行政单位的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里面参照管理的也是公务员。 所以你的问题只能回答为:按公务员管理的是公务员。

  • 如果是下拉的,只有党员而没有预备党员一项,可填党员,但如果是填写的,你就老老实实填预备党员,填成党员对你没什么好处,填预备党员也不会有什么吃亏。

  • tann转成假名就是たん,拼音的话,相当于tang吧…… bakka转成假名是ばっか kkou转成假名是っこう benn转成假名是べん kyo转成假名是きょ 系统学过五十音的话,看罗马音就能直接读了。用拼音来学是不合适的,有些发音没法用拼音标的。 P.S.罗马音里,“nn”就是波音“ん”,“kka”是前面带促音小写“っ”的“か”,同理“tta”就等于“った”。

  • 考虑是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和身体上火导致的,建议不要吃香辣和煎炸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点水果,不能吃牛肉和海鱼。可以服用(穿心莲片,维生素b2和b6)。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清热解毒的。

  •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 第一步:教育引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于力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应该以教育引导为首要方式,并注意经常帮孩子洗手,以防细菌入侵引起胃肠道感染。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 比起严厉指责、打骂,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让孩子进行动手游戏,让他双手都不得闲,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让他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逐渐忘记原来的坏习惯。对于小婴儿,还可以做个小布手套,或者用纱布缠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张给孩子手指上“涂味”,比如黄连水、辣椒水等,以免影响孩子的胃口,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多了还可导致腹泻、呕吐。

  • 合肥政务区网络广告推广网络推广哪家公司比较好 一套能在互联网上跑业务的系统,被网络营销专家赞为目前最 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 1、搜索引擎营销:分两种SEO和PPC,即搜索引擎优化,是通过对网站结构、高质量的网站主题内容、丰富而有价值的相关性外部链接进行优化而使网站为用户及搜索引擎更加友好,以获得在搜索引擎上的优势排名为网站引入流量。

  • 良工拥有十多位资深制冷维修工程师,十二年生产与制造经验,技术力量雄厚,配有先进的测试仪器,建有系列低温测试设备,备有充足的零部件,包括大量品牌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水泵,膨胀阀等备品库,能为客户提供迅捷,优质的工业冷水机及模温机维修和保养。

  • 楼主,龙德教育就挺好的,你可以去试试,我们家孩子一直在龙德教育补习的,我觉得还不错。

  • 成人可以学爵士舞。不过对柔软度的拒绝比较大。  不论跳什么舞,如果要跳得美,身体的柔软度必须要好,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出理应的线条美感,爵士舞也不值得注意。在展开暖身的弯曲动作必须注意,不适合在身体肌肉未几乎和暖前用弹振形式来做弯曲,否则更容易弄巧反拙,骨折肌肉。用静态方式弯曲较安全,不过也较必须耐性。柔软度的锻炼动作之幅度更不该超过疼痛的地步,肌肉有向上的感觉即可,动作(角度)保持的时间可由10馀秒至30-40秒平均,时间愈长对肌肉及关节附近的联结的组织之负荷也愈高。

}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卢米埃尔兄弟,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四个阶段:1840鸦片战争、1912中华民国成立、1949新中国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专题概述,1.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婚嫁丧礼),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受到政治文化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深刻反映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原因分析 (1)内部:中国社会新兴进步力量发展努力。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 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社会重大变革) 思想– 西方民主平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思潮影响 (2)外部:外来侵略,西方生活方式侵染和挑战。旧与新、中与西的冲突、融合,构成近代生活复杂多样的景象。,5.史观分析:用社会史观分析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从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各种现象反映的趋势。,男装: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宁装、连衣裙 干部装、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独立自主,巩固独立,政治挂帅,异彩纷呈,多元化个性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1)西方的入侵,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中国社会政治体制和思潮变化的影响,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3)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近现代服饰变迁,,点拨1:中山装,,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中山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里一直流行,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1)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适应了中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需要。,中山装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 C.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 D.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2013重庆卷)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根据材料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8 分),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 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饮食变化,变化表现: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 19世纪40年代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并使烹调理念发生了变化。,点拨: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西餐传入的原因、影响?,区别: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原因:西方人来华。 影响: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西式糖果糕点和饮料受国人欢迎,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并使烹调理念发生了变化。,(2012·浙江文综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C,住宅: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中西合璧(北京西站)——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3)住宅变化,点拨 中西方建筑的特点,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演进特点?,建筑特点: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 ;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演进特点:(1)城市比较显著,农村比较迟缓;城市上层和富贵人家变化突出(2)西化趋向明显,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3)居室建筑的变化带动了家具陈设的变化,①婚俗: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②丧礼:趋于简化,建殡仪馆和公墓,但农村仍实行传统丧礼。 ③礼俗:民国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社会习俗变化,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①②正确。③错在“彻底”摒弃上,④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得不到体现。,B,点拨1:断发翦辫,材料1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资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废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点拨1:断发翦辫,材料2 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侮辱去掉的。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 册) (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 (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2)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3)都把剪辫这一陋俗置于强国富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振兴中华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而非泛泛地移风易俗。,(2014.浙江)从甲图到乙图,表明,图甲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图乙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衰败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B,点拨2. 婚俗变化 材料1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2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 婚俗变化 材料1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2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在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点拨3: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女权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现代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进行辩证解读。,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礼俗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五四前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观念在实践层面有所体现,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力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新中国后男女平等在法律得到确认,妇女政治、经济、婚姻家庭权力得到空前提高。,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小结),1、服饰:(1)近代: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改良旗袍。 (2)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流行中山装和以 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③改革开放以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时尚、穿个性过渡。,2、饮食: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19世纪40年代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并使烹调理念发生了变化。,3、住宅: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中西合璧(北京西站)——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4、习俗:①婚俗: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②丧礼:趋于简化,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但农村仍实行传统丧礼。 ③礼俗:民国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考点2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①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60年代成为主要代步工具。②航运:187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 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③城市交通:1916年,天津建成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97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④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较快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贯通 ⑤民航:起始20世纪30年代,⑴邮政:①1866年开始试办,1896年正式成立;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得到进一步扩展。②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⑵电信:①有线电报:1878年,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无线电报:1916年创设无线电报。 ③电话:1881年,电话传入中国。,1、交通工具的更新,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根据教材指出上表错误之处,,,,,,,,,点拨1:近代交通、通讯工具进步带来的影响,(1)积极:促进---加速---改变---推动---- (2)消极: ①带来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和能源危机。 ②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于对中国的经济掠夺。,(09上海高考)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解析】本题选自2009年高考上海卷。“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A,点拨2:中国近现代铁路建设,铁路是工业化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材料1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2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1.依据材料1、材料2,概括关于铁路问题的共同主张,分别说明其原因。,共同主张:都反对修铁路 原因:清政府中有人认为修铁路扰民,导致失业,便于列强运兵,雇洋人修路导致白银外流。 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农民阶级受落后生产方式的限制,盲目排外。,材料3 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止1898年11月)。 材料4 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分落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手中。1894年自主铁路为21%,以后便在6.9%至15.7%之间波动。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有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2. 简要分析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真实目的。 据材料3、4概括晚清及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目的:这是列强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通过修筑铁路攫取中国的财富;运输军队延伸侵略势力,便于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 特征:清朝时期,列强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主权;民国时期,中国自主修筑铁路的比例有所增加,但铁路主权仍受到严重损害,材料5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所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6 据袁昶估计,庚子(1901年)前后,仅顺天府(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7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3.根据材料5、6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4.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3. 影响: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带动了与铁路有关行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与铁路交通相关部门的生产;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4.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前提);政府重视;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推动。,(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3)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4)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考点3. 大众传媒的发展,(1)广播:①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②过程:第一座广播台、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2)电影:①过程:首次放映电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战结束后;改革开放后: ②特点: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 (3)电视:①问世:20世纪30年代 ②过程: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③特点: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巨变。 (2)出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发展: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点拨1:报纸、广播、影视、网络四大媒介的特点、影响?,1、特点: (1)报纸: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2)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3)电视: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4)网络: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社会性、资源共享;,2、影响(1)促进了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人们的视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进入信息时代,有利于全球化。 (2)网络: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人们造成不良影响;不少网民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等。,提示: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 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材料1 当今时事,上而学士大夫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之纸之善矣。….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足以新人听闻者,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 ——《申报》(1872年),点拨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发展的原因和影响,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大众报业发展原因,①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③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④语言通俗易懂。,材料2 自民国成立以来,报馆林立,报纸风行,言论界之发达,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然究其内容,或由政府收买,或由政党收买,或由一机关收买,故一言一论,必须随买主之旨意,而不能自由,其有卓然独立,而不为金钱利用者,又不免为两方所忌,此报界所以日趋黑暗也。 ——1913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评论 2.报纸作为传媒有怎样功能?材料2批判报刊界存在什么问题?,(1)功能:宣传思想、方针和政策,发布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发布经济信息、娱乐信息等。 (2)问题:报刊成为当时政府或某政党宣传其言论的工具,不能做到新闻思想的自由。,点拨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发展的原因和影响,3、结合上述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报业发展影响:,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归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1、原因: (1)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例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的交流。 (2)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社会政治变革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3)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 (4)政府政策的影响。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新中国初期的意识形态的制约、新时期以来政府倡导文明之风等。,2、特点: (1)过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原因:随着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不平衡: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实质: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作用: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 电视 B. 电影 C. 报纸 D. 广播,B,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相符合史实的是 ①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B,(2013浙江)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9题)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2011浙江)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6题)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年 B.年 C.年 D.年,4.(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4题)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快速抢答,1、中国古代通信以什么方式为主? 2、中国近代邮政通信事业始于何时? 3、中国有线电报的开端是? 4、无线电报开创于何时? 5、电话何时传入中国? 6、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始于何时?,驿站和民信局,1866年,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1906年,1882年,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快速抢答,1、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是?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是? 4、电影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5、中国人自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6、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7、四大媒介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创办,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定军山》,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提示: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 报刊最主要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 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5.社会史观研究历史,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07广东】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 。 请结合材料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的影响。,新中国的建立,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土葬为火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时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报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