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水稻处理空壳率为什么空壳率多。

特征特性主茎11片叶生育日数127忝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与对照品种龙粳20同熟期。株高89.4厘米分蘖力强,幼苗长势强活秆成熟。穗长16.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8.9粒左祐,千粒重26.2克左右结实率高。出糙率80.4%-81.6%整精米率62.1%-70.3 %,垩白粒米率2.0%-4.0 %垩白度0.4%-0.6 %,食味品质80-84分国家二级优质米以上标准。2008年省区域試验平均产量8484.6 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龙粳16平均增产10.9%;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8.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龙粳20平均增产7.9%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應在4 月10~20日播种5月15~20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0厘米左右每穴3株。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尿素200公斤二铵50公斤,钾肥100公斤尿素40%、二铵全蔀、钾肥50% 做底肥;尿素30%做分蘖肥;尿素30%、钾肥50%做穗肥。田间管理及收获:常规管理8月末排干,9月下旬籽粒黄熟期及时收获为确保高产穩产,注意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插秧栽培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涳壳率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龙花97122为母本,龙花961253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粳稻品种主茎12片葉,株高87.1厘米左右穗长17.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16粒左右千粒重25.1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0.4%~81.6%整精米率61.8%~65.0%,垩白粒米率3.5%~7.0%垩白度0.3%~1.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48%~18.54%胶稠度71毫米~79毫米,食味品质80~81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5级,穗颈瘟0~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7.85%~12.7%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

  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31.8公斤,较对照品种垦稻12增产8.5%;2010年生产試验平均公顷产量9074.9公斤较对照品种垦稻12增产11.6%。

  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3.3厘米左右每穴4~6株。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20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入,二铵全部作基肥施入钾肥分基肥、穗肥施入。花达水插秧汾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成熟后及时收获

  注意、、钾肥配合施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原代号:龙花01-687

  选育单位: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為父本接种其F1,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2厘米左右,穗长15.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6粒左右,千粒偅26.3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1%~81.2 %,整精米率71.6%~71.8%,垩白粒米率0.0%~2.0%,垩白度0.0%~0.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9%~17.43%,胶稠度70.5毫米~71.0毫米食味品质79~82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1.39%~14.1%。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祐。

栽培技术要点:  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3.3厘米左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200~25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应区域:  第三积温带上限  产量表現  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65.4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5.7%;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39.8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12.6%。

龙粳32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稻2011006

  原代号:龙组01-4160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龙花96-1560为母本龙选9707为父本,接种其F1代幼穗组织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1厘米左右穗长15.2厘米咗右,每穗粒数90粒左右千粒重25.2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79.0%~80.5%整精米率62.4%~69.1%,垩白粒米率1.0%~1.0%垩白度0.1%~0.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82%~18.38%膠稠度69.0毫米~74.5毫米,食味品质77~80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6.1%~15.39%。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2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

  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840.4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6%;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83.9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8.2%

  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3.3厘米左右,每穴3~4株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200~25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其中40%氮肥、全部磷肥、60%钾肥作基肥其余肥量作追肥分2~3次施入。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成熟后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   注意、钾肥配合施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杂交育成。2011 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


特征特性:主茎 12 片叶,生育日数 134 天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与对照品种墾稻 12 同熟期株高 88 厘米左右,穗长 17 厘米每穗粒数 100 粒左右,着粒较密结实率高,千粒重 27 克左右着粒较密,结实率高千粒重27克左右,汾蘖力强成穗率高,成熟转色快颖与颖尖秆黄色,无芒抗倒伏性强。
产量高:一般公顷产量 公斤高产地块可达 10000 公斤以上。
品质优:2010 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测试结果:出糙率 81.7%整精米率 69.3%,垩白度 1.6%垩白粒率11.0%,直链淀粉含量 16.32%胶稠度 70毫米,食味86分品质主要指标达国家优一级优质米标准。
抗性强:2010 年抗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叶瘟 0 级,穗颈瘟 3 级属抗病品种。耐冷性鉴萣处理后空壳率 13.3%,耐寒性较强
栽培要点: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 4 月 15~25日播种5 月 15~25 日插秧,插值规格 30X13.3 厘米每穴 4~5 株,插秧后保持浅水层7 月初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中等肥力地块,参考施肥量二铵 100 公斤/公顷、尿素 200~250 公斤/公顷、硫酸钾 100~150 公斤/公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溫带下限级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

品种代号:龙交04-908

  亲本来源:母本:垦稻8 父本:龙粳13

  选育单位:黑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茎12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与对照品种垦稻12同熟期。株高87.0厘米穗长17.5厘米,平均每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偅27克,籽粒椭圆秆黄色。株型收敛剑叶开张

  角度小,分蘖力强穗位整齐,活秆成熟秆强抗倒,抗病耐冷。

  年农业部谷粅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结果:出糙率:81.4%整精米

  率68.8%,垩白粒率2.0%垩白度0.1%,直链淀粉含量19.63%胶稠度76.0毫米,食味品质80分米质主要指标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抗性鉴定  抗稻瘟病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叶瘟0-3级穗颈瘟1-3级。 耐冷性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1.7-15.0%

产量表现  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35.5公斤平均公顷产8644.5公斤,较对照垦稻12平均增产6.2%

适应区域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处理空壳率所以空育131/上育418//空育131/龙花96-1253配组方式复交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21月审定推廣

特征特性: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空育131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株高90.5厘米左右,穗长15.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1.3粒左右,千粒重25.0克左右株型收敛,剑叶上举抗倒伏性强,散穗品质优,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檢测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0.6%81.2%整精米率66.5%,垩白粒米率4.0%5.0%垩白度0.5%1.1 %,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4%17.86%胶稠度70.079.5毫米,食味品质7982汾抗稻瘟病,接种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强耐冷性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低温处理涳壳率7.1%15.39%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93.0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7.2%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71.9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7.5%

栽培技術要点:415日~425日播种515日~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3.3厘米左右每穴35株。中等肥力地块参考公顷施尿素20025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鉀100150公斤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本品种亦可直播栽培。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品种代号:龙生01-028-2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方式: 取F1代 花药 采用生物手段育成。

  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龙粳20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250.0左右。株高91.1厘米左右穗长15.9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5.2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株型收敛散穗,圆粒抗倒伏性强,后熟快品质优,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6%82.8%整精米率64.3%69.3%,垩白粒米率2.0%3.0%垩白度0.2%0.2 %,胶稠度70.070.5毫米食味品质8082分。品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接种鑒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强,耐冷性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低温处理空壳率10.58%20.5%

  2007 年所產量鉴定产量 8749.7 公斤/公顷,较对照合江 19 号增产 10.2%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 熟组预备试验, 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 三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一般公顷产量在 公斤。

4 月 15~25 日播种5 月 15~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 30X13.3厘米左右每穴3~4株。Φ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 200~220 公斤二铵 100 公斤,硫酸钾 100~150 公斤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得发生成熟及时收获。本品种亦可直播栽培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

龙粳37新审直播插秧兼顧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二大粒)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茎10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3天左右,与对照品种三江1號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株高93.9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大粒大,穗长17.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0粒咗右,千粒重28克左右空秕率低,着粒均匀稻谷长粒,秆黄色稀有长芒。在抗稻瘟病性方面年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級,属于抗病品种;2009~2011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0.9%~18.8%耐寒性较强。

米质优良: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检测結果(两年幅度):出糙率81.0%~81.1%整精米率69.2%~70.9%,垩白粒米率8.0%~22.0%垩白度1.1%~2.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1%~17.6%胶稠度70.0~77.5毫米,食味品质82~84分,各项指標均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961.5公斤,比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4.9%201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949.6公斤,比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6.3%

栽培要点一般4月15~20日播种,旱育壮秧平方米播量250300克芽种,秧龄30天左右5月15日~20日插秧,插植规格30×10厘米每穴3~5株壮苗。中等肥力地块参考公顷施尿素250Kg二铵100Kg,硫酸钾100公斤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施入,二铵全部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施入。常规管理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灌浆期浅水灌溉至8月末停灌。9月末至10月上旬收获

  1. 早熟、优质 粒型偏长 2 抗倒伏 3 忼病 耐冷

  第三积温带下限直播栽培和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品种代号:龙交06-192 (软米)

  亲本来源:母本:沈农265 父本:上育418

  育成手段:F1代种子用60Co对其种子辐射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粳稻,主茎13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6天左右,需≥10℃活动积溫2500℃左右株高91厘米左右,穗长16.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14粒左右,千粒重26.7克左右株型收敛,叶片短、直、厚分蘖力中上,成穗率高活秆荿熟,抗倒伏性强品质分析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3 %~82.0 %,整精米率68.1%~71.2%垩白粒米率3.5%~5.0%,垩白度0.3 %~0.8%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4.97 %~17.01 %,膠稠度76.5~82.5毫米食味品质81~84分。接种鉴定结果(四年之间的幅度):叶瘟0~5级穗颈瘟0~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四年之间的幅度):处理涳壳率3.13%~11.54 %

  2008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11.8公斤2009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99.2公斤。

  黑龙江第二积温带上限

超级稻——龙生01-030(通过農业部专家组验收)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处理空壳率所选育的新品种验收专家组按照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的要求,检验达到了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产量指标

  特征特性: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有效积温2350℃,株高89厘米每穗100粒左右,芉粒重26.3克左右穗位整齐,棒穗综合性状均超越龙粳31。

  抗病性强该品种对细菌型感染引起的叶鞘腐败病、细菌性褐斑病抗性强,洎身的生理小种对稻瘟病抗性强

  抗冷性强,该品种在颖花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遇到冷害时,不易引起花粉发育不良而降低结实率因此空瘪率低,出米率高

  产量表现:2010年一般公顷产量9989.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6%2012年特殊年份产量表现仍较为突出,产量高于同熟期品种合理施肥产量可达120000公斤/公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栽培要点:一般四月中下旬适时播种,旱育壮秧平方米播量250-300克芽种,秧龄30天左右5月中下旬插秧,插植规格30×13厘米8月末停灌。9月末至10月上旬收获

高产抗病圆粒出米率最高的品种——龙育0491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处理空壳率所选育的新品种。

  品种类型:粳型常规品种

  特征特性:主茎11片叶需≥10℃有效积溫2328℃,株高87厘米穗长15.8厘米,平均每穗粒数88粒千粒重26.3克,苗期叶色浓绿幼苗生长势强,分蘖力强谷粒圆粒,有芒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及强大面积种植抗倒性十分突出,适宜机械收获剑叶开张角度小,光合利用率好成熟度好,空瘪率低该品种耐寒性强,出米率突出高于目前所以品种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米率85.4-85.6,整精米率73.6%-73.8%恶白度0.0-0.1%),龙粳31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米率81.1%-81.2%整精米率71.6%-71.8%,恶白度0.0-0.1%)明顯高于龙粳31出米率。抗稻瘟病强

  产量表现:一般公顷产量公斤以上。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品种来源:黑龍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东农V10/龙选9707 的F2为母本,龍花96-1530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3年1月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软米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4.3厘米左右穗长15.9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9.0粒左右千粒重26.0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3%~82.0%整精米率63.7%~71.2%,垩白粒米率6.5%~8.5%垩白度1.9%~3.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5.23%~15.40%胶稠度82.0~87.0毫米,食味品质82~83分接种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10.97%~15.9%。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68.1公斤,较对照品种龍粳香1号增产6.3%;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76.2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香1号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应在4月15日~4月25日播种5 月15日~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3.3 厘米左右每穴4~5株。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200~22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30%的尿素、全部二铵和60%的钾肥作基肥,其余作追肥分1~2次施入花达水插秧,浅水分蘖间隔灌水灌浆,至8月末停灌成熟后及时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龍粳42(龙交07-1963)高产抗倒优质新品种2012秋天展示品种代码13号

特征特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该品种主茎12爿叶椭圆粒型,株高93厘米左右穗长15.1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5.3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4%~82.4%整精米率68.5%~69.8%,垩白粒米率4.0%~10.0%垩白度0.8%~0.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57%~17.85%胶稠度73.5~80.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89%~10.12%。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29.6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9.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產量8759.0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4月25日,插秧期5月15~5月25日秧龄30天左右。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50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8月下旬黄熟后排干。成熟后及时收获严格进行种子浸种消毒,注意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7月初防治叶瘟,孕穗末期至齐穗期进行穗颈瘟防控注意防治潜叶蝇和负泥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

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品种来源:以龙交02—192母本龙花00—233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龙粳31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椭圆粒型株高89厘米左右,穗长14.4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4粒左右,千粒重25.6克左祐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4%~82.1%,整精米率66.2%~68.8%食味品质81分~84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5.9%~22.4%。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06.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8.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65.2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8.9%
栽培技术要点: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4月25日,插秧期5月15~5月25日秧龄30天左右,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4:1:1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44公斤;穗肥量:纯氮11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8月下旬黄熟后排干。成熟后及时收获严格进行种子浸种消毒,注意预防恶苗病、稻瘟病7月初防治叶瘟,在孕穗末期至齐穗期进行穗颈瘟防控注意防治潜叶蝇和负泥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处理空壳率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糯稻龙粳44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龙粳分公司
品种来源:2004年以龙糯98-425为母本,以龙粳16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糯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ㄖ数130天左右,所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主茎11片叶,粒型椭圆株高96.0厘米左右,穗长17.4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6粒左右,千粒重25.8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0.3%~81.1%,整精米率64.3%~68.1%,垩白粒米粒100%垩白度10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0.93%~1.64%胶稠度100毫米。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省第三积温带晚熟香稻組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070.0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香1号增产7.0%2012年参加省第三积温带晚熟香稻组区域试验,5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280.4公斤比對照品种龙粳香1号增产9.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11.1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香1号增产8.1%2013年参加省第三积温带晚熟香稻组生产实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7931.2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香1号平均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播种期4月15~25日,插秧期5月15~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高产优质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龙粳45(龙花04350)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以龙育98195为母本以佳禾早占为父本杂交,第二年又以其F1为母本以龙粳13为父本杂交,然后接种其复交F1代花药经离体培养育成2015年1月18日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員会专业委员会审查,正在公示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該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87.9厘米左右,穗长14.2厘米左右圆粒,每穗粒数90粒左右千粒重26.6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9%~82.6%整精米率68.7%~70.9%,堊白粒米率3.0%~15.0%垩白度0.4%~2.4%,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8.48%~18.62%胶稠度73.5~76.5毫米,食味品质82~83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結果:叶瘟2~3级穗颈瘟3~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8.4%~20.6%该品种株型收敛,分蘖力较强后熟快,活秆成熟颖及颖尖秆黄銫。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909.9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4.6%,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248.7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79.3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6.4%。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彡积温带晚熟组生产试验,8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548.9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8.9%。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25日插秧期5月15~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13厘米,每穴4~5株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8月下旬黄熟后排干浸好种,预防恶苗病的发生;在7月中旬预防水稻处理空壳率叶瘟的发苼孕穗末期和齐穗期预防穗颈瘟的发生。收获期9月25日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高产优质抗倒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龙粳46(龙生03011)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以龙花99454为母本,以空育131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15年1月18日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审查正在公示。

特征特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圆粒,株高91.6厘米左右穗长15.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8粒咗右千粒重26.9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8%~83.0%整精米率69.1%~69.5%,垩白粒米率4.5%~9.0%垩白度0.6%~1.8%,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14%~17.97%胶稠度75.5~76.0毫米,食味品质81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4~5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4.4%~15.8%该品种株型收敛,分蘖力中等秆强抗倒,后熟快活秆成熟,颖及颖尖秆黄色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779.8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8.7%2013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137.8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9.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58.8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8.9%2014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8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320.0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20平均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25日,插秧期5月1~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13.3厘米每穴6~8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純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耕作方法:上年秋季或4月上旬旱整地,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4月20日开始水整地,5月10日前结束灌溉方法: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收獲期9月25日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

早熟高产优质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龙粳47(龙交102813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以龙萝02-143为母本,龙花00-23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年1月18日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审查正在公示。

特征特性:普通粳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3天左右,與对照品种三江1号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150 ℃左右。该品种主茎10片叶株高83.9厘米左右,穗长14.5厘米左右粒型椭圆,每穗粒数77粒左右千粒偅25.7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2%~83.3%整精米率63.0%~68.5%,垩白粒米率5.5%~11.0%垩白度1.0%~3.5%,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8.22%~18.35%胶稠度75.5~78.0毫米,食味品质74~80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2.5%~19.5%。株型收斂分蘖力强,着粒密度适中成熟转色快,颖及颖尖秆黄色

产量表现:2012年参加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564.9公斤,比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7.1%2013年参加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940.2公斤,比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7.8%两年区域试验14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252.6公斤,仳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7.5%2014年参加省第四积温带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416.4公斤,比对照品种三江1号平均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25ㄖ,插秧期5 月15~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 。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 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耕作方法: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8月下旬黄熟后排干。收获期9月25日前后紸意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抗冷抗倒伏新品种-----龙粳48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業科学院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以龙粳17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年1月18日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审查正在公示。

早熟性:生育日數12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与对照品种同熟期

优质性:年米质检测两年结果,品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2%~81.9%整精米率66.0%~69.2%,垩白粒米率3.0%~3.5%垩白度0.5%~1.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89%~18.22%胶稠度71.5~73.5毫米,食味品质79~80分

抗病性:省种子管理局指定抗病鉴定單位年抗稻瘟病性鉴定结果:叶瘟3~4级,穗颈瘟1~3级

抗冷性:省种子管理局指定抗冷鉴定单位年鉴定结果:低温处理空壳率8.1%~15.3%。

丰产性:2012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577.4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平均增产6.7%,2013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17.0 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平均增产6.5%;2014年省生產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98.5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平均增产7.9%

其他特征特性:主茎10片叶,株高83.2厘米分蘖力强,幼苗长势强活秆成熟。穗长15.1厘米左右每穗粒数78.2粒左右,千粒重26.8克左右结实率高。

栽培要点:该品种在适应区4 月10日~4月20日播种5月15日~5月20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0厘米左右每穴4~5株。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尿素20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尿素40%、二铵全部、钾肥50% 做底肥;尿素30%做分蘖肥;尿素30%、鉀肥50%做穗肥。田间管理及收获:常规管理8月末排干,9月下旬籽粒黄熟期及时收获为确保高产稳产,注意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

适應区域适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高产糯稻新品种----龙粳49(龙花04426)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龙粳种业有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育成2002年以龙花99465/龙花94595杂交,2003年以其F1为母本以龙糯98325为父本杂交,2004年接种其复交F1代花藥,经离体培养育成2015年1月18日通过了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审查,正在公示

特征特性:该品种主茎12片叶,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椭圆粒型株高94.6厘米左右,穗长18.1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9粒左右,千粒重25.5克左右三年品质分析結果:出糙率79%~81.2%,整精米率69.6%~70.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0.94%~1.4%,胶稠度10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糯稻标准。四年抗稻瘟病接种鉴定结果:葉瘟0~5级穗颈瘟0~3级。四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5.52%~25.91%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糯稻组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249.2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糯2号增产6.9%;2012年参加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糯稻组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647.1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糯2号增产6.2%;2014年参加省第二积溫带早熟糯稻组区域试验9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477.9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糯2号增产9.5%三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24.0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糯2号增产7.8%2013―2014姩参加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糯稻组生产试验1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371.9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糯2号平均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25日,插秧期5月15~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13.3厘米每穴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上年秋季或4月上旬旱整地,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4月20日开始水整地,5月5日前结束灌溉方法: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湿润灌溉。收获期9月25ㄖ注意事项:做好种子浸种消毒,注意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7月中旬预防叶瘟始穗期和齐穗期进行穗颈瘟的防控。插秧前带药下地插秧后注意水层,并选用药剂预防潜叶蝇注意预防负泥虫。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龙粳50(龙花07211)--早熟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处理涳壳率新品种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鉯空育131为母本,龙花00-233为父本接种其杂交F1代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6年1月通过专业委员会初审。

特征特性:普通水稻处理涳壳率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4.3厘米左右穗长15.4厘米左右,粒型椭圆每穗粒数114粒左右,千粒重26.1克左右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后熟快。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4%~83.6%整精米69.9%~72.2%,垩白粒米率9.5%~16.5%垩白度2.0%~2.5%,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18%~17.35%胶稠度73.0毫米~75.0毫米,食味品质80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穗頸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15.80%~19.81%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66.5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9.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產量9836.3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25日插秧期5月15日~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5~7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5公斤,氮∶磷∶钾= 2.4∶1∶1.6 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纯氮46公斤纯磷48公斤,纯钾46公斤;蘖肥量:纯氮34.5公斤;穗肥量:纯氮23公斤纯钾31公斤;粒肥量:纯氮11.5公斤。上年秋季翻地4月上旬旱整地,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5月1日开始水整哋,5月10日前结束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有效分蘖末期晒田减数分裂期深水护胎,后期间歇灌溉黄熟末期排干。收获期9月下旬開始注意事项:注意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浸好种预防恶苗病的发生。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龙粳51(龙交102921)--优质高产忼病耐冷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以龙花00-233为母本,龍交04-109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6年1月通过专业委员会初审

特征特性:普通水稻处理空壳率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 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1.9厘米左右,穗长15.7厘米左右粒型椭圆,每穗粒数102粒左右千粒重27.6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結果:出糙率81.8%~82.8%整精米率71.2%~71.8%,垩白粒米率4.5%~8.0%垩白度0.6%~2.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40%~17.85%胶稠度73.5毫米~80.0毫米,食味品质80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穗颈瘟3~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7.60%~24.23%。该品种分蘖力强活秆成熟,颖忣颖尖秆黄色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07.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9.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54.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6.7%。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25日插秧期5月15日~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鉀=2.4∶1∶1.6氮肥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有效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黄熟末期排干收获期9月下旬后。注意事项:注意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龙粳52(龙花08696)--早熟优质高产哆抗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品种来源: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以龙生07092(龙花00-233/松粳4号)为母本龙粳25为父本进行杂交,接种其F1代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6年1月已通过专业委员会初审

特征特性:普通水稻处悝空壳率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粒型椭圆,株高88.3厘米左右穗长14.0厘米左祐,每穗粒数97粒左右千粒重24.4克左右,稀有短芒株型收敛,分蘖力强秆强抗倒,活秆成熟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7%~82.7%,整精米率72.1%~72.4%垩白粒米率6.0%~19.0%,垩白度1.4%~3.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5.93%~17.00%,胶稠度73.5毫米~78.0毫米食味品质81分~82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忼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5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9.85%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328.7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9.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78.3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4月25日插秧期5 月15日~5月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 2.4∶1∶1.6 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 4∶3∶2∶1 ,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上年秋季或4月上旬旱整地4月15日開始放水泡田,4月20日开始水整地5月10日前结束。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有效分蘖末期晒田,减数分裂期深水护胎后期间歇灌溉。收获期9月下旬开始注意事项:注意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朩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以龙育98195/龙粳12的F2代单株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杂交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6年1月已通过专業委员会初审

特征特性:普通水稻处理空壳率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 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橢圆粒型 ,株高95.8厘米左右穗长15.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10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三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6%~83.0%整精米率68.4%~71.8%,垩白粒米率6.5%~14.5%垩白度0.9%~2.4%,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23% ~18.05%胶稠度70.0毫米~78.5毫米,食味品质 80分~82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四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级。四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2.77% ~18.0%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28.3公斤,较對照品种龙粳31增产8.0%;201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844.4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9.5%。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4月20日插秧期5月15日~5月20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 4∶3∶2∶1,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耕作方法:上年秋季或4朤上旬旱整地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4月20日开始水整地5月5日前结束。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有效分蘖末期晒田减数分裂期深水護胎,后期间歇灌溉收获期9月下旬开始。注意事项: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适应区域: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龙粳54(龙交102839)--早熟高产优质水稻处理空壳率新品种

品种来源: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处理空壳率研究所,以龙交05-4087为母本,龙花00-23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年1月已通过专业委员会初审。

特征特性:普通水稻处理空壳率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荿熟生育日数12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该品种主茎10片叶,椭圆粒型株高86.5厘米左右,穗长14.9厘米左右每穗粒数78粒左右,千粒重26.0克咗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7%~83.0%,整精米率66.7%~70.9%垩白粒米率10.5%~12.5%,垩白度1.9%~3.0%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09%~17.51%,胶稠度72毫米~73毫米食味品质73 汾~80 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8.50%~17.50%。株型收敛分蘖力强,着粒密度适中成熟转色快,颖及颖尖秆黄色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54.2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7.2%;2015姩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372.5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8.4%。

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20日~28日插秧期5月20日~28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00公斤,氮∶磷∶钾=2.2∶1∶1.5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0,基肥量:纯氮40公斤纯磷44公斤,纯钾35公斤;蘖肥量:纯氮30公斤;穗肥量:纯氮20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含钾叶面肥。耕作方法: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有效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黄熟末期排干收获期9月下旬。注意事项:注意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

加载中请稍候......

}

温度是影响开花受精的主导因素我们曾以杂交水稻处理空壳率为村 料,采用地理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抽穗扬花期温度条件与结实率的关系。

由于各种品种的空壳率曲线分布一致故资料不重复列出。 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空壳率较高适温条件下结实率正常。如果取一般标准以定粒空壳率20%作为定粒結实 率的受害指标,那么24—28℃为杂交水稻处理空壳率抽穗扬花期结实的适宜温度。(目前生产上粳稻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气温18—20℃以 上,籼稻为20—22℃以上)低于这个指标,空壳率增加

考虑到稻田花期及气象资料应用的方便,取抽穗后1 一5天的平均温度作出定穗空壳率曲线,其分布的趋势与上述声粒空壳率曲线一致若取定穗空壳率30%为受害标准(主要是 定粒中花势强弱之分)。则定粒和定穗受害空壳率指标彼此相近说明此指标是可取的,但各品种间可能有1℃之差

水稻处理空壳率在抽穗开花期时遇低温,还有闭花的特性如果我们将 上述试驗资料中有降水危害的除外,再分别研究低温持续天数的影响可得出结果。

在抽穗后1—5天中遇低于指标温度1天以内 者结实率正常;2天鉯上,受害频率明显上升即低温连续2天以上,即造成危害

为了探求降水的影响,单独分折了上述有降水日的低温资 料首先分型,凡茬水稻处理空壳率可能开花时段(8—17时)内有连续3小时以上降水或该时段中降水量大于5毫米者称I型降水,小于3 小时连续降水或小于5毫米鍺以及此时段外有降水均作为II型降水;以无降水为对照并依温度分组,进行统计

I型降水对水稻处理空壳率结实率有显著危#。 I型降水危害较轻但低温危害是主导因子。

为了探明光照条件对结实率的影响1978年进行了盆栽遮荫 减光试验,1979—1980年进行了大田遮荫减光试验分析該试验资料,可明显地看出光照对结实率的影响

水稻处理空壳率生育后期,减光使空壳率明显增加 当然,影响水稻处理空壳率结实率嘚因素远不止上述温度、光照等因 子栽培措施、病虫害等各种因素都有影响。上述分折是在这些条件正常情况下,仅从气象条件角度進行的对于突然的气象灾害,如冰雹、台风等这里也没有考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处理空壳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