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大含是94年大

楼继伟清华演讲录:92-94年历史性大改革是如何出台的_凤凰财经
楼继伟清华演讲录:92-94年历史性大改革是如何出台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微信号7月2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财政部前部长、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清华经管学院兼职教授楼继伟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演讲中,楼继伟
来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微信号7月2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财政部前部长、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清华经管学院兼职教授楼继伟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演讲中,楼继伟结合自己在清华大学学习和毕业后的经历和体验,讲了三点感悟:第一,设计未来人生,要抓住人生际遇;第二,认准目标,不断学习,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第三,春风吹来时,在推动改革整体性跃迁中发挥才干。以下为楼继伟演讲全文清华经管学院2017届毕业生们:我非常高兴接受钱颖一院长的邀请,参加此次毕业典礼,在此我向你们表示祝贺。今天在清华经管学院2017年毕业生面前演讲,让我心生感慨。我和钱院长都是1977级清华&7字班&的本科生。近40年前我们入学时,清华还是一所多学科工科大学。我考入的是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其实应当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钱院长考入的是数学专业,属于&应用数学系&。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计划经济对清华大学的定位。现在,经管学院的前身已追溯到1926年成立的经济学系,经济学泰斗陈岱孙教授曾担任系主任。在我们入学时,清华是没有这方面的系,更不要说学院了。相比来说,你们接受了更为全面的教育,面临更为宽广的人生选择。你们接受了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管理科学的教育,经管学院还同兄弟院系联合建立了&清华x-lab&,为你们创造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最好环境。你们是幸运的,相比之下,我羡慕你们,甚至有点嫉妒。今天你们毕业了,将面对更加广阔、复杂,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人生选择。作为40年前1977级同学,我结合在清华学习和毕业后的经历和体验,以我的三段经历来讲三点感悟,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第一,设计未来人生,要抓住人生际遇促使我决心从计算机改学经济学的重大事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底的一个晚上,全会公报发布时,我正在东大操场锻炼,听到&把党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不再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不禁心潮澎湃。想到党、国家、人民的命运和前途,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当时就决定今后要转学经济学。一方面,国家必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原来就对经济学有兴趣,&文革&时期初读过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革&刚过,东欧和西方经济学家辩论的书籍引介进来,我都想办法找到一览为快。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过计划经济的苦难,针对时弊,学以致用,必然更加符合实际,可以做出贡献。学校十分开明。我们这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学,除严格学习考核公共课之外,专业课可以通过考试免修。由于学前的工作经历,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课大都免修了,有更多时间做转学科准备。这样我提前半年于1982年初毕业,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系。在我研究生学习期间,1983年国务院着手布置覆盖年的&七五计划&研究,1984年更是进入全面改革的元年。但大量课题已不是当时的各部委能应付的,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从而我也参与了相关问题的研究。当时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在价格、税收、财政、金融、贸易等各个经济领域,撰写了一些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少量公开发表,更多的是以不足2000字的篇幅内部发表,产生了一定影响。可能是这样的原因,研究生刚毕业我就被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录用。调研室是国务院研究室的前身,当时主要的任务就是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工作环境是相当开放的,参与调研、研讨,使得我得以参加著名的&巴山轮会议&。在1985年我被借调到体改委开展经济改革总体设计的研究。我们将经济体制分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机制、市场结构建造和企业改革三个层面,按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各方面改革按前提性、继起性、相互依赖性进行分类,设计改革的顺序。在向领导们汇报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提问的是有关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基础性问题。我感觉到我们的设计是从计划经济向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如何转轨,而当时社会讨论的主导性目标是怎样去改良计划经济,于是我做了补充,&改革要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在模式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两者的关系总体上是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我发现这一补充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一提法被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现在回想看,我们当时做的是国家部委层面组织的第一个转轨顶层设计,概括性的表述,虽然并不完美,但是针对了基本问题,因此得到重视。从1984年起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改革&,即全面体制改革。改革总体上是市场取向的,但目标并不那么明确清晰,措施的重点更莫衷一是。到了1986年,中央要求这一年必须提出总体方案,在两年内实施。这一年春节我没有休息,埋头于以价格、税收、财政为重点的改革方案的设计、充实、修改。这个报告上报后,国务院给以高度肯定,决定以价税财联动为重点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日以国发37号文通知成立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领导小组,任务是研究明后两年改革方案和主要措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各专业小组,我是财税组成员,当时我的职务是主任科员。回想我在清华和社科院求学以及参加工作后的那几年,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冲破条条框框束缚,各种思想碰撞,国家急需人才,思路、言路十分开放。我转学经济学,赶上了好的机遇,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树立起牢固的家国情怀,也设计了未来人生。面对时代的需求,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准自己的定位,抓住人生机遇,这是我的第一点感悟。第二,认准目标,不断学习,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我在领导小组的财税组工作期间研究财税改革,在税制上主张推进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规范十分混乱的企业利润分配形式,引入企业所得税。可是到了1986年夏天,国务院认为配套改革风险太大,主张全面承包,即信贷、税收、利润、外汇,甚至再贷款,按行政层次层层承包。这种全面承包既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计划经济,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在此之前,我有一篇文章介绍了南斯拉夫所谓&契约社会主义&、&多中心国家主义&造成通货膨胀、经济低效,甚至离心趋势的后果。我深知其危害。在1987年一季度,我看到通货膨胀的迹象,并分析了承包制带来的机制性的顺周期作用。通货膨胀,使得包死给上级和国家的部分贬值,留给自己的部分扩张。如果全社会都是这个倾向,中央政府是无能力,也无手段制止通胀的。我的一份报告警示1987年四季度开始将出现通货膨胀,次年更为危险。果然,1988年出现了高度通货膨胀。后来有人将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算在邓小平同志&价格闯关&头上,完全是黑白颠倒。小平同志针对价格双轨制造成的腐败和经济秩序混乱,要求价格必须并轨,服从于市场,一点儿没错。价格决定于市场的必要条件是实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才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即便这样,由于校正价格扭曲都会造成温和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如果说失误,那就是在推行全面承包时埋下了通胀的根子。在1986年下半年后,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领导小组停止工作了,而我次年对通货膨胀可能性的警示也未起到作用。当时钱颖一同学告诉我,经济学前沿正在转到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机制研究,如公共选择、机制设计理论。我有心再到学术界充电,于是调到社科院财贸所。不久,我调到上海市体改办,感到这是一个施展才华,做出贡献的机会。在上海主要参与了浦东开发的政策研究、上海证券市场建设以及相关国有企业转制的工作。经济学是面向公共政策的,要有报国之心。当然,有的同学给自己的定位是在探索真理之海中遨游,那也要有公共之良心。致力于公共政策之士,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提炼事实、切中要害的能力,和1500字之内把问题表达清楚的能力。有功底就有胆识,才能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还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学海无涯。致力于公共政策之士,学习的是观点、方法,把握结论成立的假设条件,以及出现偏差的约束条件。在逆境中不要随风逐流,要敢于坚持真理。这是我的第二点感悟。第三,春风吹来时,在推动改革整体性跃迁中发挥才干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这一年的春天,我调入国家体改委任宏观司司长。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上半年开始,江泽民同志亲自主持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起草工作,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层设计。在经济层面是另一番景象。1986年以后开始的全面承包体制仍在起作用,而且愈演愈烈,通胀抬头。财政方面,各地竞相将财政收入从预算内转到预算外,1992年底预算外预算内之比达到1.1:1的水平。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的信贷规模包干到各专业银行总行,再包到专业银行分行,甚至再贷款规模也包到了央行的分行,造成货币政策扩张。到了1993年上半年,经济已经到了过热的状态。不重回传统行政手段的治理整顿,开辟一条新路,按市场经济的做法规范各方面的纪律关系,同时加快改革,建立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就需要比1986年设想的&价税财联动&更为广泛的配套改革,需要一次整体性跃迁。而我们真的实现了,在1993年下半年着手全力准备,日各项改革措施密集出台。大家若想了解这次改革的背景,可以阅读《朱镕基讲话实录》中的相关文章。启示性的一篇是日的&防止通货膨胀要始于&青萍之末&&,全面决策布置的一篇是6月9日的&加强宏观调控的十三条措施&,以及下半年先后就金融、财税、外汇、外贸问题的讲话。其中著名的&十三条&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军令状,全面配套改革的动员书。从1992年到1994年,我带领宏观司的同事,问题导向,分析制度原因,提出应对政策和改革方案,大都以内部报告形式报送,发挥了积极作用。在1995年,我将其中的主要报告编撰出版,书名为《宏观经济改革&&背景设想方案操作》。1993年下半年体改委宏观司的同志们全面参与了各方面的改革。我们同各部门有合作、有共识、有争论、有取舍。总的原则是在既有条件下,确保可操作,务必成功。更为复杂的问题留下接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逐步解决。在原则性问题上据理力争,绝不让步,不留遗憾。重要的取舍,在财政方面,将预算外财政收入并入预算内和预算管理规范化,都先放一放,重点是分税制。税制上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资源税为配合,选择生产型增值税,并将零售业之外的服务业先排除在外。企业所得税分内外资两大类进行整合,个人所得税内外资企业职工并轨,但还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房地产税因没有条件建立,留在今后。争论最激烈的是外汇体制改革,我们力主汇率并轨,单一汇率决定于市场,强制结汇,银行间无形市场,近期目标是经常项下可兑换,收回一些超前的资本项下开放措施。幸好,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果断拍板,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次全面配套改革是人类改革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严重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仅仅用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建立起市场经济宏观管理体制框架,过热的经济趋于安定。这次改革建立的基础制度已有20多年了,十分稳定并不断改进。日起企业所得税统一,增值税转型扩围到去年全面完成。预算外资金已全部纳入预算,这个概念不存在了。规范的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面建立起来。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转成上市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坚守货币政策当局的定位,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已经建立。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下可兑换,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初步成型。我能够亲身经历,冲在第一线深度参与这场伟大的变革,是人生一大幸事,也获得了更深的感悟。多方面的历练对了解国民经济运作的机制大有裨益,知道什么是最关键的、急需的,什么是可妥协,可适当推延的,减少了理想化色彩。但理想必须坚持,于国于民有利,要敢于冲在前面。致力于公共政策,有学必须有术。学问要扎实,不断掌握前沿理论。术也非常重要,就是各学科的基本原理要通晓,事实要掌握,政策的提出才不会让人不知就里,才是可操作的。这是我的第三点感悟。以上是我结合求学和工作后的三段经历,同你们分享的三点感悟。同学们,你们就要毕业了。你们中有的将从事公共政策。我们的制度还不够完美,资源配置效率、体制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提高,改革的路还很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制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对各方面改革任务都有明晰的表述,有志于公共政策的同学们应当在实现宏伟蓝图中贡献力量。你们中有的会继续学术生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是我要送给你们的话。你们中有的会选择就业,我要告诉大家,现实没有那么完美,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你们要有高于一般的创造力,怀有梦想。但达到梦想的路并不只有一条,运用综合性、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就一定能帮助你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个人的事业是与人民的福祉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的。信守这一信念,拓展这一联系,就能找到自己最大的成功。我祝福你们!(原题为《楼继伟回首清华入学40年|演讲全文》。经授权转载。)附:钱颖一:楼继伟三段个人经历,折射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曲折与艰辛本文为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长、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清华经管学院2017毕业典礼演讲的评论原文,以飨读者。感谢楼继伟学长的精彩演讲。在他的演讲中,楼继伟学长回首清华本科入学40年,生动讲述了他在清华和毕业后在经济政策研究和决策第一线参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段经历。这三段经历,既有八十年代前半期的兴奋和冲动,也有八十年代后半期的迷茫与困惑,更有九十年代的成功与喜悦。楼继伟学长的这三段个人经历,折射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曲折与艰辛,低谷与高潮,经过波浪式的前行,最终成就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成功。这个成功,为之后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和稳定增长打下了基础,为中国进入WTO并在全球化中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也为下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在楼继伟学长的这三段个人经历中,他不断学习现代经济学,掌握其方法和观点,把握结论成立的假设条件,以及可能出现偏差的约束条件,同时深入了解国情,理解运作机制,知道什么是最关键、最急需的,什么是可妥协,可适当推延的,明了取舍,抓住机遇,推动改革成功。理想必须坚持,关键时刻要冲在前面。楼继伟学长讲述的三点感悟,为同学们带来深刻的启示:第一,设计人生未来,要面对时代的需求,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准自己的定位,抓住人生机遇。第二,认准目标,不断学习,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提炼事实、切中要害的能力,和1500字之内把问题表达清楚的能力。在逆境中不要随风逐流,要敢于坚持真理。&第三,既要有学也要有术。学问要扎实,不断掌握前沿理论。术也非常重要,就是各学科的基本原理要通晓,事实要掌握,政策的提出才不会让人不知就里,才是可操作的。&最后,楼继伟学长这样寄语同学们:现实没有那么完美,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你们要有高于一般的创造力,怀有梦想,但达到梦想的路并不只有一条,运用综合性、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就一定能帮助你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信守我们个人的事业是与人民的福祉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这一信念,并拓展这一联系,就能找到自己最大的成功。&请同学们记住这段富有人生哲理的话,也记住今天这个难忘的时刻。&让我们全体起立,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楼继伟学长!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1344
播放数:18585
播放数:31720
播放数:1644131994年,一个魔性的年份。长江三峡正式开工。巴乔在世界杯上射失了最后一个点球。贾斯汀比伯出生。
1994年,宝马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正式进入大中华区市场。魔岩三杰到香港开演唱会,何勇说出“四大天王只有张学友是唱歌的。”随着百盛进入中国,“超市”开始在中国出现。第二年,家乐福等开始蜂拥而至。
早前一年,还发生了一件直到今年我们才意识的大事。--葛大爷为我们瘫了一个表情包!
除了这个表情包,葛大爷在93和94年,已被写入中国影史。中国电影史上至关重要的两部电影,均有葛大爷:1993年的《霸王别姬》,1994年的《活着》。
更是凭借《活着》,葛大爷成为了戛纳电影节第一位中国影帝。只是,20多年过去,葛大爷参演的这两部电影,依然被列为禁片。
而1994年,星爷很忙。连续4,5年,星爷一直占着香港电影票房排行前十的几把交椅。90,91,94年各三部,93年两部,而92年更是前五部都是周星驰作品。还是王晶市场嗅觉高,93年在自己的《超级学校霸王》中,也不忘拉来周星驰“客串”。
只是,94年的星爷,除了《国产凌凌漆》,《九品芝麻官》外,还费劲心血拍出的《大话西游》,却惨败。当时,很多等着看周星驰神话破灭的人,也免不了拿这事来做文章。
只是,没想到过了几年,在大陆,《大话西游》一下子火了。一下子,后现代解构主义等解读,统统被灌注到了这部电影上面。周星驰,更近一层地成为了文化品牌。《大话西游》和周星驰划上了等号。
与之相衬的,则是刘镇伟的葡萄名号,比导演来得响亮。其实,刘镇伟一直有致敬自己的习惯。《大话西游》中,其中那段黑山老妖吸人气的桥,刘镇伟在之前自己的一部鬼片中就用过。不过。。。片名我忘了。
但和后期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以前只是致敬自己的桥,后来的刘镇伟,则是直接致敬自己的电影。《东成西就》致敬一次,《大话西游》N次。
以致于刘镇伟在微博上说出他要拍《大话西游3》。并用了满满的情怀词汇来表述之时,网友说道:求别来!然并卵,还是来了。
回到1994年。当时,在西方,有个案件和《大话西游》类似。如雷贯耳的《肖申克的救赎》。不仅当年是票房惨败。在奥斯卡上,更是被宣扬美国精神的《阿甘正传》一次次无情地蹂躏。
多年后,《肖申克的救赎》早已登顶诸多电影榜单第一名。在西方,IMDB上排第一。在我国,豆瓣上也是排名第一。只是,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却一直与奥斯卡无缘。
同年,中国迎来了进口大片。《亡命天涯》成为了首部进口大片。并创造了2500万票房奇迹。
后来,《阿甘正传》被引进了。当年大陆还都是国营电影院的天下。售票窗口就是一个小窗,开个足够一只手伸进去的空间。电影信息,则用可擦拭笔,写在一块板上。
当时我看《阿甘正传》的时候,那家电影院就打出了这个口号:不看此片,拒为影迷。
说到影迷,当年真有影迷拍出的电影,引起一片哗然。那在录像厅看了诸多电影后,决定自己拍片了。结果,一出手,大家赞曰:鬼才。都知道,昆汀嘛。
1994年,昆汀拿着他的第二部电影《低俗小说》来到戛纳。站在影迷的角度拍这部电影,昆汀只有一个目的:看的爽。
昆汀用当时还很新鲜的非线性叙事,讲了一个黑色+话唠故事。那个结构,就像是打散了一片拼图,然后再带着观众一块块拼起来一般。
最后一场反打劫戏告终,朱尔斯和中间已经领了便当的文森特扬长而去,宣告了这块拼图拼贴完整。于是,在这样一部纯为让影迷爽的电影面前,《活着》,《红》等影片抱憾金棕榈。
同年,来到戛纳的还有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他带来了一部制作粗糙,画面黑白,成本极低的电影。最终,获得两个奖项。凯文史密斯和他的处女作《疯狂店员》。
那一年,凯文史密斯24岁。当时在便利店工作的他,凑齐了2.5W美元。就此,拉着几个便利店同时拍摄本片。由于条件有限,场景几乎在便利店完成。故事内容则是根据他在店里的日常生活编写。
这部片子,后来获得了315万美元票房。实在令人咋舌。
而当年的便利店老板,估计也没想到他借出便利店,并同意这群年轻人在下班后拍摄的这部电影,后来成就了一位好莱坞知名导演。
1994年,关于电影的故事很多。按照现在的情怀说法,应该是上帝想要看电影了。于是,出现了一堆现在都难以想象的电影。阿汤哥和布拉德皮特唯一一次合作的《夜访吸血鬼》。两人当年如此俊美。那时看了想要咬一口的迷妹们,估计现在很多都成母亲了吧。
《狮子王》,改编自莎翁哈姆雷特的迪斯尼动画片。是3D动画片时代到来之前,2D动画的一个巅峰。
《生死时速》,没有一堆的狂轰滥炸,只是靠故事和节奏的紧张感,也让观众看得紧张刺激,大呼过瘾。
原来英雄也可以用脑,和匪徒隔空斗智斗勇,还长这么帅。基努里维斯在片中的寸头,当时还风靡了一阵。他也成为中国大片时代,观众通过影院认识的第一批好莱坞明星之一。
顺带说下,和《生死时速》同期在国内院线上映的,还有卖拷贝当年的《绝地战警》。
《绝地战警》我倒是觉得一般。但后来,卖拷贝还没成为超级爆炸王之前,则祭出了那部经典动作片《勇闯夺命岛》。并向中国观众初次介绍了后来的老朋友:尼古拉斯凯奇。这是95,96年的事了。
回到1994年。那年国内引进了卡梅隆+阿诺的《真实的谎言》。第一次,大陆观众看到,原来好莱坞的A级制作爽片是这样的。高科技,城市间骑马,跳跃两栋楼,开飞机,一切切,弄得人眼花缭乱。
奥利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后面那场监狱里面的暴动+媒体搅局的戏,到现在来看,不看意义,仍然很爽。
《乌鸦》,令人扼腕的哥特电影。李小龙之子李国豪遗作。
李国豪之死,到如今仍被一些人分析讨论着。去世后,李国豪被葬在父亲李小龙身旁。
金凯瑞则撑住了好莱坞喜剧的门面。《变相怪杰》,《神探飞机头》,《阿呆与阿瓜》。金凯瑞用那张橡皮脸,奠定了当年好莱坞喜剧之王的地位。
蒂姆伯顿也连同好搭档强尼戴普,拍了一部关于烂片的电影。讲述好莱坞烂片之王艾德伍德的传记电影《艾德伍德》。
艾德伍德应该没有想到,他真诚地拍了一辈子烂片这事,在后来会被人拍成一部好电影。估计这也是迄今为止,艾德伍德本人的唯一一部好片,尽管他并没有参与其中。
那边厢,法国则有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让雷诺的胡子大叔,加萝莉时代的娜塔莉波曼,以及那盆植物。
回到国内。94年, TVB翻拍了《射雕英雄传》。这个版本拍得不错。黄蓉的俏和灵,郭靖的憨厚,都被和朱茵传神表达。
只是,由于黄日华翁美玲版承载了太多故事和传奇。所以,这版同样优秀《射雕英雄传》,意义来说也就更像只是一部电视剧。
但是,这之后的1995年,古天乐版《神雕侠侣》问世。和《射雕英雄传》不同,它受到前作的干扰较小。于是,这版《神雕侠侣》成为可以和刘德华陈玉莲版相提并论的经典。更重要的是,经由这版《神雕侠侣》,日后影坛出现了一个优秀的演员:古天乐。
而李连杰,则有了一部当时票房不咋地,但后面却被奉为动作经典的《精武英雄》。当时,导演陈嘉上,还没有成为今天的陈嘉上。
徐克没了李连杰,则换上赵文卓继续拍《黄飞鸿》。但水准已经和李连杰版相差甚远。
其实,李连杰的《黄飞鸿》,我一直认为是悲剧。故事虽然虚构,但徐克设计了时代变迁及外来文化的冲突的大格局。在这个格局下,人物在时代的变迁中,适应和融入的过程却是痛苦的。这一点,在《男儿当自强》中达到了极致。
尽管《黄飞鸿》已不复昨日,但徐克却拿出了另外一部经典:《梁祝》。前后两段悲喜分明的故事,加上黄霑精彩绝伦的配乐。这个烂大街的故事,徐克拍的让人看得高兴,又哭的纸巾四处飞。如今,包括我在内,已有很多人将这版《梁祝》看做是最好的一版。
1994年的王晶,依然是个电影商人。他的电影计算得很精准,但巅峰期的王晶,即使是通过抄,计算等做出来的电影,仍然好看。不然,《赌神2》怎么会登顶当年的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
而王家卫票房成绩就没那么亮眼了。《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则排到香港票房排行榜的34名和41名。但,从此,影史上多了一部像公路片的武侠电影《东邪西毒》。而这是一部金庸冠名了原著作者的电影。除此之外,本片和金庸基本没有太大关系。
倒是《重庆森林》,使得重庆大厦这栋里面龙蛇混杂的建筑,成为影迷们到香港朝圣的地标之一。
同时,情感丰富的毛巾,会过期的凤梨罐头,这些东西,都成了后来一些文艺青年的文艺必需品。
后来的王晶依旧王晶,后来王家卫依旧王家卫。王晶还在《精装难兄难弟》中,对王家卫喊话:即使所有人都不懂你,我懂,我喜欢你的作品。
所以,王晶继续跟大家说:“没有王晶这类人拍的片子,怎么能衬托出王家卫?”
成龙大哥,当年则是打出了《醉拳II》。票房排第二。片尾,卢惠光被大哥逼惨了,于是出现了那段经典腿战。
另外,说到那一年香港电影的百花齐放,还有几部经典的电影。您懂。《不纽扣的女孩》,《满清十大酷刑》,《青楼十二房》等。
1994年,台湾的李安,完成了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36岁才开张的他,当年刚开张四年。等到《卧虎藏龙》的到来,他还需要再六年。
1994年,北京的姜文,拍出了自己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至今,本片成为大陆青春片的殿堂级作品。当年的姜文,31岁,夏雨18岁。如今的夏雨,老过当年的姜文。
那一年,发哥39岁,星爷32岁,刘德华33岁,成龙40岁,李连杰31岁。每个人都能跟观众说:还能演很久,能一直演到6,7十岁呢。那一年,新一代的谢霆锋,吴彦祖,陈冠希们都还没出来。
如今,刘德华,成龙,曾志伟们已努力培养了好多年新人。因为,接班人太少。而如今的谢霆锋,吴彦祖们,也已经超过或接近他们当年的年龄了。
那一年,唱片业还没有没落。没有红的任贤齐,遇到《心太软》还有三年。陈可辛还没拍出《甜蜜蜜》。杜琪峰还没拍出《枪火》。刘伟强还没拍出《古惑仔》。香港电影看起来也不需要《无间道》来救市。冯小刚也还没有用《甲方乙方》拉开贺岁档的帷幕。距离张艺谋用《英雄》划出中国大片时代也还有将近10年时间。陈凯歌的《无极》还要等11年。但,突然间,一个属于包括香港电影在内的中国电影时代,说过去,就过去了。
————————————————————————与其赏析电影,不如享受电影。微信公众号:库布里克的小丑(id:joker-movie)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T9qmRcTXfnu5NRDcBEIs0UjnjNMqi7Tv4ThatGILLVP=p5.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2年小mm含我的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