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心脏病,请问肌酸激酶1000多危险吗高

我母亲晚上睡觉小腿和大腿肚子疼,疼的厉害,睡都睡不着,检查后肌酸激酶偏高到500多,请问是什么情况,本人有心脏病,一直吃保心的药。请问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好?_百度宝宝知道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范卫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血脂管理:检查和治疗的误区
血脂管理:检查和治疗的误区
开始降血脂药物治疗之前,应该开展哪些检查降血脂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出现这些副作用时应如何处理目前已有血脂管理的共识性指南不同医生采用的检查方法差别很大血脂异常的继发性原因常见,也容易诊断降血脂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是可以被发现的介绍了医院降血脂门诊就诊的两个典型病例。各个实验室的差别在于他们提供的检查项目不同,一些实验室会在他们认为恰当的时候添加检查项目。但是大部分实验室检查都是按照送达的实验室表格的要求进行。在血脂异常的病例中,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延误或者遗漏诊断,以及对患者采用不恰当甚至是危险的治疗方法。病例 1一名 64 岁男性高血脂症患者,经阿托伐他汀 40 mg 治疗无效被转诊。他在 2002 年曾患心肌梗死,在转诊前 6 个月开始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此之前,他的总胆固醇浓度为8.1 mmol/l,甘油三酯为1.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 1.4 mmol/l。经治疗后他的总胆固醇浓度为 6.8 mmol/l,甘油三酯为 1.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 胆固醇为 1.4 mmol/l。他看起来健康,没有具体不适。他的体重指数为 28。3个月前患者的肝酶水平正常,没有检测肌酸激酶水平。复查证实了之前的血脂检查结果,但是肌酸激酶为3460 IU/l,丙氨酸转氨酶为 30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 108 IU/l(升高)。尿素和肌酐在正常范围内,随后尿液筛查肌红蛋白阴性。随机血糖为 5.8 mmol/l。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做什么?您将以何种紧急程度处理?停用阿托伐他汀,每3天监测一次患者的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水平,持续两周,随后肌酸激酶降至 2400 IU/l,一周后结果相同。这3周结束后患者回到诊室,肌酸激酶没有进一步下降,患者随即接受了一组简易的试验以排除其肌病的其它病因(包括检测自身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及甲状腺功能)。虽然根据临床表现判断他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是甲状腺刺激激素的浓度是 52 mIU/l,游离 T4 是 4 pmol/l。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做什么?开始给患者服用甲状腺素。 两个月后他报告称总的来说感觉更健康,他的胆固醇为 5.4 mmol/l,肌酸激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重新开始接受他汀类药物常规治疗。学习小知识 非空腹检查结果可能出现较高的甘油三酯浓度和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根据非空腹的检查结果做判断,可能会略微高估冠心病(CHD) 的风险,但是用作筛查试验时其准确性是足够的,并且对患者来说也更方便。常规使用止血带对血脂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病例 2一名 45 岁的男性患者因胆固醇水平升高,且使用辛伐他汀 40 mg 治疗无效被转诊至当地的血脂诊所。转诊时他的总胆固醇浓度为 8.3(其它血脂检查结果未列出),丙氨酸转氨酶浓度为 176 IU/l(正常值上限的五倍),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为 4.7 mmol/l。患者不吸烟,没有病史或者家族史,但是具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脏病家族史,他的两个兄弟在 50 多岁时死于有病历记录的"心脏病发作"。患者的酒精消耗量约为每周 20 个单位(约相当于两瓶红酒,其中一半是在周末饮用)。他的体型正常(体重指数 26),没有高血脂症的临床体征或者周围性血管疾病的证据。患者的总胆固醇浓度为 7.2 mmol/l,甘油三酯为 9.6 mmol/l,肾功能正常,丙氨酸转氨酶为 162 IU/l,甲状腺刺激激素为 3.5 mIU/l。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做什么?停用辛伐他汀,开始使用非诺贝特每天 267 mg。8 周后患者的总胆固醇浓度为5.0 mmol/l,甘油三酯为 3.1 mmol/l,丙氨酸转氨酶降至 117 IU/l。学习小知识 — 特殊情况 接受过肾移植的患者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但是应当谨慎。 某些药物可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环孢素。南亚裔患者可以使用的瑞舒伐他汀最大剂量是每天 20 mg血脂检查降血脂治疗开始后,应该每隔多久为患者检查一次血脂水平?国际文献的综述建议,应:开始药物治疗后间隔 8 (±4) 周调整治疗方法后,每 8 (±4) 周检查一次,直至达到目标值范围。但是 2008 年 NI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署)降血脂治疗指南提议,在没有严重血脂异常的情况下,一级预防应遵守"开始后即不再干预"(fire and forget) 策略。但是这个观点仍有争议,尤其是对更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来说,许多专家提倡的治疗目标是总胆固醇和 LDL 胆固醇分别为 5 和 3 mmol/l,或者在更高危患者和患者中总胆固醇和 LDL 胆固醇分别为 4 和 2 mmol/l。1 一旦患者达到胆固醇目标值或者最佳数值,应每隔多久检查一次胆固醇或者血脂?每年(除非有特殊理由才进行更加频繁的检查)肝酶和他汀类药物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每隔多久常规检查一次肝酶?测量丙氨酸转氨酶: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 8 周或者每次增加剂量后。在这个阶段结束后,您应该核查当地指南关于进一步监测的相关内容。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肝酶升高,应该怎么处理?如果 ≤ 正常值上限的 3 倍: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在 4-6 周后再次检查肝酶除非数值升高,否则不需要额外的监测。如果 ≥ 正常值上限的 3 倍(取决于升高的幅度):停用他汀类药物或者减量,4-6 周后再次检查肝酶考虑是否再次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例如采用更低的剂量)。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每隔多久检查一次肌酸激酶?治疗前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之前如果肌酸激酶的基线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的 5 倍,不可以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监测患者无肌病危险因素:不需要常规监测肌酸激酶如果患者出现肌痛,应检查肌酸激酶。患者存在肌病危险因素:权衡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危险/利益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在他汀类药物开始治疗 8 周后、每次增加剂量后或者患者出现肌痛时,检查肌酸激酶水平。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应该怎么处理?如果 ≥ 正常值上限的 5 倍:停止治疗、检查肾功能,并每两周监测一次肌酸激酶如果肌酸激酶仍然升高,应考虑肌病的继发性病因如果 ≤ 正常值上限的 5 倍:如果没有肌肉症状,可以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应提醒患者出现症状时要报告;考虑再次检查肌酸激酶)如果出现肌肉症状,如果肌酸激酶继续升高,应定期监测症状和肌酸激酶水平。讨论这两个病例举例说明了在血脂管理过程中两个简单的误区:患者 1 漏诊了肌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脂症患者 2 没有得出诊断,因而没有正确的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 1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没有得到诊断、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不少见。2血清甲状腺刺激激素水平升高伴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3,可能与肌病有关,而肌病可能被错误地归因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在这个病例中,由于不能更快地降低肌酸激酶,促使医生进行甲状腺功能试验(看起来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 考虑到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正常,可以假定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是肌源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纠正血脂异常,但是在这个二级预防的病例中,这类患者为了实现当前的治疗目标,重新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由于甲状腺肌病是他汀类药物诱发肌肉疾病的诱发因素,4考虑到横纹肌溶解(非常罕见,具有诱发因素的患者也可以避免)的潜在危险,识别这些患者很重要。5因此许多学者推荐在开始他汀类药物或者贝特类药物治疗前,应检查肌酸激酶水平。继发性高血脂症和高甘油三脂血症我应该什么时候筛查继发性高血脂症?应该申请哪些检查?所有使用降血脂药的患者都应该考虑筛查。检查包括:饮食、酒精和药物治疗史尿液试纸法检查蛋白质实验室或者床旁快速检查血糖肾功能肝酶(转氨酶)甲状腺刺激激素(如果总胆固醇 &8 mmol/l,但根据临床表现怀疑甲状腺疾病时除外)。多高水平的甘油三酯与胰腺炎发病危险有关,并因此而需要接受治疗?血清甘油三酯水平:5 mmol/l 时胰腺炎的发病危险可能增加10 mmol/l 时胰腺炎的发病危险增加20 mmol/l 时胰腺炎的发病危险非常高。持续大于 5 mmol/l 证明需要治疗。学习小知识 如果使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您应该考虑是否是由使用的药物引起的。例如烟酸可以导致呕吐和面部潮红。患者 2患者 2 反映了他汀类药物治疗严重混合型高血脂症的疗效有限,事实上很明显,如果在开始降血脂药物治疗前没有进行完整的血脂检查项目,会遗漏这些诊断。由于冠心病的国家服务框架推荐使用风险计算工具,6所以原则上,患者应该在危险评估期间检测 HDL 胆固醇水平,但是一些医生只根据总胆固醇检测值治疗血脂异常,并将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总胆固醇水平没有降低的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一些实验室只检测总胆固醇和 HDL 胆固醇水平,不检测甘油三酯。虽然一些他汀类药物获准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但是它们主要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作用有限。第二个病例也反映了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的转氨酶经常升高,通常是因为伴甘油三酯升高的非酒精性所致。7这可能被错误地归咎于酒精过量。通过有效地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改善生物化学检查结果。他汀和贝特类药物禁忌用于各种程度的肝脏疾病,并偶见肝毒性病例报告,但是如果高甘油三酯血症是肝酶异常的原因,那么成功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通常可以显著改善肝酶的检查结果。这两个病例都不能采用传统的风险计算工具可靠地指导降血脂治疗。很明显第一位患者应该接受二级预防,而第二位患者甘油三酯升高妨碍了传统危险计算工具的使用。基于一般患者的风险计算工具不适用于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7.8 mmol/l),该工具可能仅根据胆固醇水平决定治疗方法。6由于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出现 HDL 胆固醇升高,如果 LDL 胆固醇也显著升高,那么总胆固醇与 HDL 胆固醇的比值可能落在一般患者范围内。学习小知识 研究表明,葡萄柚汁可以增加多种 CYP3A4 底物的血清浓度,虽然可能只是相对增加。它在小肠内具有强效的 CYP3A4 抑制作用。最新药代动力学证据表明,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大量的葡萄柚汁(例如每天大于 500 ml),因为它可以显著增加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一名 40 岁的男性,因混合型高血脂症和转氨酶升高前来就诊。他每周饮一杯酒。混合型高血脂症的患者经常出现转氨酶升高,通常是由于甘油三酯升高导致的非酒精性引起。这可能被错误地归因于酒精过量。&一名 50 岁的女性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她在 9 个月前被诊断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开始甲状腺素治疗。过去的四个月里她的 TSH 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她的总胆固醇水平为5.6 mmol/l, LDL 胆固醇为3.4,甘油三酯为1.2 mmol/l。您应该如何处理? 您应该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她的总胆固醇和 LDL 胆固醇升高,并患有缺血性心脏病。这是他汀类药物明确的适应证。&一名 56 岁男性开始服用辛伐他汀。您应该告诫患者不应过量饮用下述哪种饮料?研究表明,葡萄柚汁可以增加多种 CYP3A4 底物的血清浓度,虽然可能只是相对增加。它在小肠内具有强效的 CYP3A4 抑制作用。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大量的葡萄柚汁(例如每天大于 500 ml),因为它可以显著增加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一名 40 岁的男性已服用辛伐他汀8周。他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已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两倍。您应该如何处理? 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在 4-6 周后再次检查肝酶如果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您应该建议他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并在 4-6 周后再次检查肝酶。&一名 50 岁的男性,因为呕吐前来就诊。他还称间断性出现严重的面部潮红。他说最近正在服用一些药片治疗"血液中的脂肪",他最可能服用下列哪种药物? 烟酸可以引起呕吐和面部潮红。&一名 60 岁男性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开始服药前,他的肌酸激酶水平正常,没有肌病的危险因素。在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该患者没有罹患肌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不需要常规监测肌酸激酶。如果患者出现肌痛,您应该检查肌酸激酶。&您认为下述哪类患者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名 45 岁女性,患有缺血性心脏病,正处于哺乳期他汀类药物禁止用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一名 50 岁男性,患有心脏病,曾接受过肾移植接受过肾移植的患者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但是应当谨慎用药。某些药物可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环孢素。&您的同事问您,检查血脂水平时,患者是否应该空腹? 非空腹的检查结果可能出现较高的甘油三酯浓度和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根据非空腹的检查结果判断,可能会略微高估 CHD 的危险,但是用作筛查试验时准确性是足够的,并且对患者来说也更方便。8所有非空腹血脂筛查结果异常或者高危患者都应该检查空腹血脂。9 10 那些需要治疗的患者,应使用空腹检查数值(包括甘油三酯、HDL 胆固醇检查值)进行全面的危险评估。&您的登记员询问,除了空腹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血脂的检查结果明显不同。常规使用止血带对血脂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虽然一直有报告称止血带使用时间延长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但是常规静脉穿刺时短时间使用止血带的影响非常有限。5周前行开腹的胆囊切除术,不可能导致胆固醇低于平时的水平:如果患者6周内患有严重的疾病或者曾行手术治疗,可能通过系统应激效应导致胆固醇水平下降(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一名 70 岁的男性,他有缺血性心脏病史,在 3 个月前患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他是亚裔,正在服用多种药物(包括瑞舒伐他汀每天 20 mg),最初的胆固醇水平为7.2 mmol/l。您再次检查了他的胆固醇水平—结果为6.0 mmol/l。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做出决定 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可能是因为患者是混合型血脂异常。这位男性的甘油三酯可能升高6 9,并可能存在糖耐量减退。采取饮食措施并加用贝特类药物可能适用于该患者。&参考文献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Guideline CG67 Lipid modification: http://www.nice.org.ukSeries JJ, Biggart EM, StJ O'Reilly D, Parkard J, Shepherd J. Thyroid dysfunction and hypercholesterolaemi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Glasgow, Scotland. Clin Chim Acta -22.Elder J, McLelland A, StJ O'Reilly D, Packard CJ, Series JJ, Shepherd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holesterol and serum thyrotropin, thyroxine and tri-iodothyronine concentrations in suspected hypothyroidism. Ann Clin Biochem -3.Pasternak RC, Smith SC Jr, Bairey-Merz CN, Grundy SM, Cleeman JI, Lenfant C. ACC/AHA/NHLBI clinical advisory on the use and safety of statins. J Am Coll Cardiol -72.Committee on Safety of Medicines. HMG Co A reductive inhibitors (statins) and myopathy. Current Problems in Pharmacovigilance -9.Department of Health. National service framewor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2000. http://www.dh.gov.uk/en/.../DH_4094275.Reid AE.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Gastroenterology 0-23.Pignone MP, Philips CJ, et al. Screening and Treating Adults for Lipid Disorders. Am J Prev Med S);77-89.JBS 2 Joint British Societies'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Heart -52National service framewor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ondon: Dept. of H 2000.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0:41
范卫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范卫东大夫
范卫东的咨询范围: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药物治疗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房速;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传导阻滞、心衰及预防猝死;封堵治疗先心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导管检查。心脏瓣膜狭窄球囊扩张术;覆膜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肺栓塞性疾病介入溶栓及下腔滤器植入;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心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等。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肌酸激酶高的危害
肌酸激酶高的危害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肌酸激酶同工酶53高出正常值一倍!心电图正常!求救怎么回事啊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1)
副主任医师
玉门市妇幼保健站
擅长:擅长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肝胆疾病、乳腺疾病、腹部疾病、肛肠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妇科疾病有专长。
你好。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大脑组织和心肌中,在运动和心脏病时会造成肌酸激酶升高,服用某些药物和食物也会造成肌酸激酶升高。对于你说的情况,很可能是运动或者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肌酸激酶升高,应该说不需要特殊处理。要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
医生回答(2)
平凉市珍爱医院
擅长:全科
"首先考虑肌肉损伤引起 但需要排除心肌的病变 建议查一下心肌酶谱或肌钙蛋白,如果正常心脏的病变可能性比较小 肌肉损伤导致的肌酸激酶升高原因很多 剧烈运动,肌肉拉伤,过度劳累,肌肉发炎等都有可能 "
天水市水洞医院
擅长:全科
"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有胸痛发作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上升先于总活力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与总活力相平行,到48小时消失。8~12小时达峰值者比24小时达峰值预后佳。若下降后再度上升,肌酸激酶偏高 结合你的症状"
向医生提问
心脏病(heart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限制型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5000 —— 18000元)→ 请问肌酸激酶a-羟丁酸脱氢酶偏高是心
请问肌酸激酶a-羟丁酸脱氢酶偏高是心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请问肌酸激酶a-羟丁酸脱氢酶偏高是心脏病吗?自感无症状。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肺癌,胸痛,颈淋巴结炎,气胸,食管癌,纵隔肿瘤,肺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这个没高,一点没有关系的,并不是说有心脏病,那么这个酶如果偏高的话,只能说明是一种代谢问题。请问您是否有糖尿病?如果说有糖尿病的话,这个酶偏高的话,说明血糖控制不好。
香坊区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擅长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吸虫病,小儿肺炎支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肌酸激酶以骨骼肌及心肌含量多,a-羟丁酸脱氢酶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丰富。指导意见:两个指标升高,说明可能有心肌损害,最近有无感冒,建议注意休息,服用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肌酐等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这个还不能说一定存在心脏病,应该看看同工酶是不是也升高&&&&&&以上是对“请问肌酸激酶a-羟丁酸脱氢酶偏高是心”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心脏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心动过速、身体瘦弱、胸痛、晕厥、恶心、一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9
参考价格:4
参考价格: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
参考价格:¥10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中暑,心脏病,还是?别老拿天热说事儿!-我去看资讯文章网
中暑,心脏病,还是?别老拿天热说事儿!
最近天真热,不但热,而且潮湿、憋闷。北京出现了少有的持续桑拿状态,很多人都吃不消了。急诊科也涌来很多与之相关的患者,胸闷、胸痛、乏力、头痛、头晕、恶心成为了最常见的主诉。还有患者表述不清症状,就说“不舒服,说不清楚哪里不舒服,就是不舒服”,有患者的主诉就是“我中暑了”。诊断是我决定,不是你决定,好吗?作者:刘严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真的是中暑了吗?病例1患者男性,25岁,身体壮硕。白班刚接班他即来就诊,主诉为“心悸、头晕、出汗20分钟”,自称中暑了!护士常规测体温、量血压、测血糖、心电图、测血氧都非常正常。看了看外面还算清爽、惬意的天气,我问患者发病时在做什么?在家里玩电脑。没开空调吗?一直开着空调,24℃。24℃会中暑???细问得知,患者熬夜玩游戏一晚上,没睡觉,不但这一晚没睡,最近都睡得比较少。回家休息,观察。病例2患者女性,22岁,娇小可人,夜间就诊,主诉为“头痛、乏力1天”。患者为假期来京游玩,逛了一天,感觉天气很热,自觉中暑了。体温38.3℃,血压正常,双侧扁桃体增大,可见脓苔。血常规WBC达到18.03×10^9/L。这不是中暑,是发热了。病例3患者男性,58岁,园林工人,中午在室外工作时突然晕倒,被同事送入急诊。入院时已无生命体征,心肺复苏后未能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宣布临床死亡。死后调查,同事称患者有高血压病,偶有胸闷、胸痛的症状。发生猝死前曾感觉胸闷、出汗,最终死亡原因还是定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病例4患者女性,66岁,肥胖,逛公园时自觉胸闷、头晕,自觉中暑了,服用藿香正气后自觉症状稍有好转,急诊就医。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入院血压160/70 mmHg,体温36.8℃,心率56次/分。建议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患者拒绝,要求取些治疗中暑的药物。告诉患者没有口服药物,坚持心电图检查,患者接受。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ST段略压低,T波低平。给予硝酸甘油泵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小时后复查心电图较前明显改善,转心内科继续诊治。在急诊,每到夏天,闷热的日子,就会增加一些患者。部分患者有慢性病,天热不舒服后会来看一看,让医生帮助判定一下有没有事,或者把常用药物调整一下。这些患者由于比较注意保健,绝对不会在闷热的环境中久留,天气刚开始热就开空调,不会出现中暑的情况。而另外有些患者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有些确实与中暑有关,有些则是因为天气太热而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回顾从医十几年,还没有遇到过严重中暑、热射病的患者。除了给患者开藿香正气时录入了中暑的诊断,好像还没有真正地给患者诊断为中暑。即使患者真的是中暑,也基本上诊断为胸闷待查、心悸待查、乏力待查等。可能中暑原本就不是一个具有明确诊断标准的疾病,特别是在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时。中暑的高危因素有哪些?中暑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当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中暑更亲睐那些身体状态不佳的人,如发热、感冒、腹泻、呕吐、脱水者,睡眠不足,肥胖,老龄或低龄者,常在强烈太阳直射、热环境劳动或训练的情况下发生。中暑有哪些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表1 中暑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热射病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改变?轻症中暑患者可能仅出现血常规的异常,表现为红细胞比容增高,继而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和肝功能异常、肌酸激酶增高等改变。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多脏器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病变等。表2 热射病患者的辅助检查改变中暑如何诊断?先来看看2002年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今年这个标准要重新修改了,目前提交了修改意见稿,据说诊断标准也有修改哦。中暑的诊断基本靠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来判断,关键是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2015年《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明确了热射病的诊断标准为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进行高强度运动,并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①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精神错乱);② 核心温度高于40℃;③ 皮肤温度升高和(或)持续出汗;④ 肝转氨酶明显升高;⑤ 血小板明显下降,并很快出现DIC;⑥ 肌无力、肌痛、茶色尿;⑦ CK大于5倍正常值。热射病的治疗要点治疗关键点:迅速降低核心温度、血液净化、防治DIC。“九早一禁”的救治措施: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别的不用细说,重症患者基本都得入住ICU,循环监测、呼吸支持、液体复苏、肾脏支持、镇静、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凝血障碍都是复杂工程。咱们就说说早期降温处理:1. 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10~40 min内迅速降至39℃以下,2h降至38.5℃以下。2. 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3. 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 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 扇风;? 冰块冰敷降温;? 转运途中打开救护车内空调或开窗;? 快速静脉输液;? 降温毯;? 冰盐水(4℃)胃或直肠灌洗;? 冷水浴(水温15~20℃)。需要注意的事,在对老年人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尺度。比如冷水浴可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应尽量避免。4. 不要盲目使用退热剂:退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在热射病的治疗中并无作用,因为该疾病的基础机制并不涉及下丘脑调定点的改变,并且这些药物可能加重并发症(如肝脏损伤或DIC)。中暑的诊治流程:中暑的鉴别诊断说过了中暑的诊断,小伙伴们就能看出来,任何单独一项诊断试验都不能肯定地明确诊断或排除热射病。因此,中暑的诊断一定要建立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才能诊断。由于疾病知识的普及,民众掌握的疾病知识越来越多,加之百度被滥用,就诊者经常在来医院前就给自己下了诊断。千万不能跟着患者走,作为首诊医生,一定要仔细问诊、仔细查体、完善辅助检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1. 急性冠脉综合征热环境中血液浓缩可诱发冠脉供血不足,甚至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即使没有胸痛,主诉胸闷的患者心电图必须来一个。连胸闷也没有,仅表现没精神、乏力、头晕、出汗的患者,心电图也是必须的。患者叙述的自我感觉,并不一定那么准确。2. 卒中血液浓缩同样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而高血压患者在热环境中可能因不适而出现血压升高,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瘫痪,甚至昏迷。3. 高渗昏迷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可出现高渗昏迷,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高。4. 感染性休克高热、休克、意识障碍、多脏衰,看看和热射病的诊断标准也能靠上。仔细问问病史,找找感染灶。需要鉴别的疾病真是太多了。有的患者头痛,一暴晒就头痛;还有前文讲述的熬夜小伙,睡眠不足就头晕、胸闷;有的患者乱吃东西,恶心、呕吐,硬说是中暑。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完善检查,对症处理,发热患者物理降温,重症患者生命支持总不会错。参考文献:[1]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解放军医学杂志. ): 1-7.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医脉通心血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酸激酶200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