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妙乎回春赏析在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视野(医学名词)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医学名词)
英语:field of vision。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我们称为静视野眼睛转动所看到的我们称为动视野,常用角度来表示。视野的大小和形状与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可以用视野计来测定视野的范围。
视野正常标准
“视野”又称“”。当眼固定注视一点时(或通过仪器)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双眼视野大于单眼视野:对各种颜色的视野大小也不同,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蓝色更大,白色最大。这主要是出于感受不同波长光线的比较集中十;小所致。
在水平内的视野是:双眼区域大约在左右60°以内的区域;人们最敏感的视力是在标准视线每侧1°的范围内;单眼视野的标准视线每侧94°~104°。
在垂直平面视野是:最大视区为标准视线以下70°,颜色辨别界限在标准视线以上30°和标准视线以下40°。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是低于标准视线的。在一般情况下站立时自然视线低于标准视线10°;坐着时低于标准视线15°;很松弛的状态下站立和坐着时自然视线标准视线分别为30°和38°。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区低于标准视线30°的区域内。
视野检查方法
1.的发展阶段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为手动的中心平面视野计和周边弓形视野计。②第二阶段始于1945年,以G01dmann半球形视野计的产生为标志,它仍属于手工操作的动态视野计,其特点是建立了严格的和刺激光的亮度标准,为视野定量检查提供了标准。③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问世的自动视野计,利用计算机控制的静态定量视野检查。
2.视野检查的种类分动态及静态视野检查。
(1)动态视野检查(kineticperimetry):即传统的视野检查法,用不同大小的试标,从周边不同方位向中心移动,记录下患者刚能感受到试标出现或消失的点,这些光敏感度相同的点构成了某一试标检测的等视线,由几种不同试标检测的等视线绘成了类似描绘的&视野岛&。动态视野的优点是检查速度快,适用周边视野的检查。缺点是小的、旁中心相对暗点发现率低。
(2)静态视野检查(staticperimetry):在视屏的各个设定点上,由弱至强增加试标亮度,病人刚能感受到的亮度即为该点的视网膜敏感度或。电脑控制的自动,使定量静态视野检查快捷、规范。
3.视野检查的影响因素视野检查属于检查,反映的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①受试者方面:精神因素(如警觉、注意力、及值波动);生理因素(如瞳孔直径、间质混浊、、缩瞳药等)。②仪器方面:存在动态与静态视野检查法的差异,平面屏与球面屏的差异,单点刺激与多点刺激的差异等。此外,及试标不同,视阂值曲线就不同,如视标偏大,背景光偏暗,其视阂值曲线较平;反之,阂值曲线较尖。因此,随诊检测视野有否改变,必须采用同一种。③操作方面:不同操作者因检查方法和经验不同;为了使视野图典型化或诊断先人为主,人为地改变了视野的真实形态,造成假阳性。因时间、精力的限制,操作单调,有时检查敷衍草率,造成。自动视野由电脑程序控制检测过程,无人为操作的偏差,但是自动视野初次检查的可靠性较差,受试者有一个学习、掌握的过程。
4.常用的视野检查法
(1)对照法:此法以检查者的正常视野与受试者的视野作比较,以确定受试者的视野是否正常。方法为,检查者与患者面对面而坐,距离约1m。检查右眼时,受检者遮左眼,右眼注视医生的左眼;而医生遮右眼,左眼注视受检者的右眼。医生将手指置于自己与患者的中间等距离处,分别从上、下、左、右各方位向中央移动,嘱患者发现手指出现时即告之,这样医生就能以自己的正常视野比较患者视野的大致情况。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仪器。缺点是不够精确,且无法记录供以后对Lb。
(2)平面:是简单的中心30°动态视野计。其黑色屏布1m或2m,中心为注视点,屏两侧水平径线15°一20°,用黑线各缝一竖圆示。检查时用不同大小的试标绘出各自的等视线。
(3)弧形视野计:是简单的动态周边视野计。其底板为180°的弧形板,半径为33cm,其移动试标的钮与记录的笔是同步运行的,操作简便。
(4)G01dmann:为半球形视屏投光式视野计,半球屏的半径为30cm,为31.5asb,视标的大小及亮度都以梯度变化。试标面积是以O.6对数单位(4倍)变换,共6种。视标亮度以O.1对数单位(1.25倍)变换,共20个光阶。此视野计为以后各式视野计的发展提供了刺激光的标淮指标。
(5)自动视野计:'电脑控制的静态定量视图3-3G01dmann视野计野计,有针对、黄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检查程序,能自动监控受试者固视阶情况,能对多次随诊的视野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是改善还是恶化。国外Oct叩us、Humphery视野计具有代表性。
视野检查方法
分为三大类:
①阂上值检查,为视野的定性检查,分别以正常、相对暗点或绝对暗点表示。此方法检查快,但可靠性较低,主要用于眼病筛查。
②阂值检查,为最精确的视野定量检查,缺点是每只眼约检查15min,病人易疲劳。
③快速阂值检查,如T()P程序通过智能趋势分析,减少了检查步骤,每只眼检查仅需5min。
自动结果判读的要点:①视野中央部分正常变异小,周边部分正常变异大,所以中央20°以内的暗点多为病理性的,视野25°一30°上、下方的暗点常为眼险遮盖所致,30°一60°。
视野平均值
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的中心,在注视点颞侧15.5°,在水平中线下1.5°,其垂直径为7.5°,横径5.5°。生理盲点的大小及位置因人而稍有差异。在生理盲点的上、下缘均可见到有狭窄的弱视区,为附近的投影。
视野病理性
1.向心性常见于、晚期、(周围型)、周边部等。癔性视野缩小,有颜色视野颠倒、螺旋状视野收缩等现象。
2.以注视点为界,视野的一半缺损称为偏盲。它对视路疾病极为重要。
(1)同侧偏盲:多为以后的病变所致。有部分性、完全性和象限性同侧偏盲。部分性同侧偏盲最多见,缺损边缘呈倾斜性,双眼可对称、也可不对称。上象限性同侧偏盲,见于颓叶或距状裂下唇的病变;下象限性同侧偏盲,则为视放射上方纤维束或距状裂上唇病变所引起。同侧偏盲的中心注视点完全二等分者,称为分裂,见于视交叉后视束的病变。时,注视点不受影响,称为,见于脑皮质疾患。
(2)颞偏盲:为所引起,程度可不等,从轻度额上方到双颞全目。
(3)扇形视野缺损:①扇形尖端位于,为中心动脉分支栓塞或;②扇形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为疾患;③象限盲:为视放射的前部损伤。④鼻侧阶梯:为的早期视野缺损。
(4)暗点:①中心暗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常见于,,中毒性、家族性。②弓形暗点:多为视束的损伤,常见于青光眼、、视盘先天性缺损、视盘玻璃沈以及等;③环形暗点:见于、青光眼。④扩大:见于,缺损,有髓神经纤维,高度。
.中华眼科在线[引用日期]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副教授审核
黑龙江财经学院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西藏观世音
当初大悲观世音菩萨曾在阿弥陀佛等十一俱胝诸佛面前发菩提心愿道: “我要于众生所在之处,让自己的每一个毛孔和每一刹意念中,都示现三世诸佛的变化身形,使他们尽皆断证无上菩提。如果我不能使众生尽皆成就菩提而独自逍遥自在,就让我的头颅像葵花一样裂开。”--题记唵嘛呢叭弥吽。俯首听命,至高无上三宝佛法僧;信解虔敬,大慈大悲至尊观世音。依怙三主变化身①,于斯雪域吐蕃境,调伏食肉赭面人②。此述法王三祖孙③,卓跞殊胜之遗训。顶礼无量寿依怙主弟子大自在观世音菩萨④。诸多佛教显密经籍无不称道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身形示现及其幻化神通不可思量,不可思议。就本书而言,缘其无与伦比之故,俱难矣哉。智慧空行母授记说:“辑录或诵读此书,其功德可以获得不可思量之洪福。”何以见得呢?智慧空行母授记又说:“(此书)常人难以得之……”然而,大悲观世音菩萨大自性身主公天竺班智达吉祥燃灯智(阿底峡尊者)驻锡聂塘湾期间,有一天,正当他在后山的悬崖裂罅中,用阿婆商夏语给众非人讲经说法之际,忽见红铁二山之间,云蒸霞蔚,流光溢彩。便发问道:“此何功德欤?”众非人回答说:“在前方那两座山的东面,有一座聂赤赞布的后裔法王松赞干布的本尊幻显神殿,这功德便是那座神殿的功德与顺缘所致。”翌晨,阿底峡尊者便动身前去朝觐松赞干布的本尊神殿。他携带了许多供奉物品,由善知识瑜伽师引驾前往。及抵殿前,下乘伊始,阿底峡尊者就连连施礼,口中用桑智达语⑨念念有词。旋即,他弃帔疾趋向前,瑜伽师见状忙喊道:“班智达尊者,释迦牟尼佛像(指世尊八岁等身像)供奉在惹冒切(小昭寺)……”但他置若罔闻,疾入幻显神殿内。片刻,阿底峡尊者从殿内出来问瑜伽师道:“你刚才看见我面前有什么吗?”“我什么也没见,只看见您自个白忙乎了一阵罢了。”阿底峡尊者说:“方才大悲观世音菩萨在我面前现身迎迓赞曰:'班智达亲临吐蕃,善哉!’我见之急趋其后,但未能赶上,一瞬间他已隐入五位天成一体像中去了。我问你看见那白衣人了吗,你说没看见。那位现身在我面前的白衣人转眼间便隐入五位天成一体像。这尊五位天成一体神像正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真如之体。”随后,阿底峡尊者师徒二人大事供奉了一番。尊者环顾四下,不禁感叹道:“如此幻显神殿,莫非化身所建。若能知其原委,岂不妙乎矣哉!”话音刚落,在大殿廊庑下,有一个靠行乞度日,平素时哭时笑,有时赤身裸体流浪街头,人们都叫她“拉萨疯婆”的老媪开口发话道:“班智达尊者,你想知道这神殿的由来吗?“欲知其详,你可知否?”尊者道。“我当然知道,可无权禀告。不过,在此神殿宝瓶柱的三庹半处,藏有此神殿建造者写下的文字,你取而视之,真相便可大白。”老媪刚说完就无影无踪了次日,阿底峡尊者主仆三人,从宝瓶柱上果然取出了三帙书卷。其中一帙是大臣们所写的《如意明月》;另一帙是后妃们所写的《圣洁素绢》;再一帙便是这本由赞普亲自写下的史传遗训。话说曾给阿底峡尊者授记的那位时哭时笑、时而又赤身裸体流落街头的疯婆子老媪,有人说她是文成公主的转世,有人说她是绿度母的化身,也有人说二者说的是一回事。这老媪时哭时笑不无原由:她时而哭泣,是因为她看到众生不信解善法,随心所欲行五毒之恶,罪孽深重,纷纷堕入三恶趣;她时而欢笑,是因为她看到诸有情积善成德,化五毒为五智,成二障清净二智圆满之佛;她时而又赤身裸体流落街头,是因为人本来就生时赤裸裸,死亦赤条条,与生俱来的身躯和衣食、首饰等尽皆无常;她靠施舍度日的原因则是,凡和合之物,如房屋、财产等一切皆空,人死后是无法带走的,故生计随遇而安足矣;至于她说无权面禀神殿的由来,是因为她身为女人,出身卑微;而她之所以又能给阿底峡尊者授记的原因,是她与尊者乃前世有缘。据说,往昔吐蕃先民之所以不为如来佛祖所化,是因为他们生息繁衍在冰峰雪岭、森林湖泊、野兽出没、鬼魅猖獗之地的业缘所致。于此衷心感谢雪域吐蕃那些未曾被如来佛祖教化的先民们,还要感谢诸佛、众菩萨和凡人们的深恩大德。之所以要感谢凡人,是因为凡人们曾为领悟教义而作“仲”;为明了事理而作“帝俄”;为知晓三学而作“雍仲之苯”;为弃恶从善而作“十善之法”。如此等等,且听下文祥述。所谓“仲”,也叫传说、故事,举如《顶生王的传说》、《鸟的故事》、《猴的故事》等等。在拉萨幻显神殿的上护房绘有许多传说、故事的壁画。所谓“帝俄”(谜语),譬如说:“太阳当头照,雨水下面飘”是什么?“亭尼尔拔巴戏”是什么?“无毛红棒,进进出出,大头黄锤,敲敲打打”是什么?等。类似这样的许多谜语,在神殿西北侧的木板墙上绘有图解壁画。所谓“苯”(译注:这里指苯教徒传授或修习的某些内容),譬如“空行智慧鹿”、“禳病救人法”等等,在幻显神殿的树形柱下埋有其伏藏。制定颁行的法规,诸如杀人命价律、盗窃赔偿律、谗妄断舌律、不实澄清律等等。这些法规由君臣颁行于天下,其法典收藏于协佐(译注:下文“在乌如与僧人李氏相遇’’及“八岁时的某上午”两句语焉不详)。之所以要感谢众菩萨,是因为众菩萨在释迦牟尼初成道时说四阿含经。之所以要感谢诸佛,是因为诸佛曾为赞普松赞干布灌顶授权。苍穹之下,众生遍及。当初大悲观世音菩萨曾在阿弥陀佛等十一俱胝(译注:一俱胝为一千万)诸佛面前发菩提心愿道:“我要于众生所在之处,让自己的每一个毛孔和每一刹意念中,都示现三世诸佛的变化身形,使他们尽皆断证无上菩提。如果我不能使众生尽皆成就菩提而独自逍遥自在,就让我的头颅像葵花一样裂开。”阿弥陀佛等诸佛称赞道:“善哉,善哉!我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如此才得道成佛的。我们将助你普度众生”观世音菩萨随之发起菩提心愿,对报身所化众生示以报身教化,对化身所伏有情示以化身调伏。不仅如此,还对声闻徒众、独觉阿罗汉以及飞禽走兽之类,也示之以类似其首领的身形,极尽教化调伏之能事。这样一来,观世音菩萨自以为所有众生皆已无一而余登上了菩萨地。仔细再看,却原来登上菩萨地的众生竟屈指可数。经再三努力,依然收效甚微,遂大失所望。他心里暗想:唉呀呀,果然是“如来之旨不可思量,虚空之界不可思量,众生之众不可思量”。我为普度众生如此竭尽全力,可如愿以偿者竟然寥寥无几,看来我是无能为力了,还是善自为之的好!不料这念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的头颅随即应验裂成了十一瓣这时,阿弥陀佛现身并把他裂开的头颅合拢到一起后说:“你这是存心要诓骗我十一俱胝诸佛吗?你务必在轮回未尽之际,全力去益利众生!”遂将其裂成十一瓣的头颅变成十一面之首。观世音菩萨随之又一如继往地依其化机,示现相应的身形饶益众生。何谓圆满报身所化之境呢?此境可谓遍及虚空之界。在虚空界有一如同百万个娑婆世界那般广阔无垠的所谓“花庄严刹土”,遍照雪海大日如来佛就居住在这里。在大日如来佛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中,都遍布着形形色色的界土。朝上仰视的毛孔中是所谓“等同世界’,这里由诸佛益利众生;横着平视的毛孔中是所谓“艾恰界土”,这里由声闻和独觉益利众生;向下俯视的毛孔中是所谓“伽洛界土”,也叫“人目有宫”,这里由与自身的业力和福份相同之者益利众生。在大日如来平置于胸前的双手掌心中有一片薰香大海,海中生长着无数莲花,每一朵莲花的花蕊上都有许多界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便是其中某一花蕊上二十五方界土中的第十三方界土,又正好在大日如来佛的胸际。凡投胎转生于娑婆世界的众生,尤其易生厌患出离轮回之心,故而在此娑婆世界,即便是一刹那间的行善作恶,也比在其他界土上一大劫的行善作恶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等情,见诸《金刚顶上密续》,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也略有记述。圆满报身教化众生之第一章竟。注释:①密宗事部三怙主:佛部文殊菩萨、金刚部金刚手菩萨和莲花部世观音菩萨。②食肉赭面人:由于受高原自然地理、日照、气候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藏族人大多脸色较深,喜食牛羊肉,故自称食肉赭面人。印度佛经中有善法将传入雪域赭面国的预言。  唐代史书中有吐蕃人以赭涂面为美的记载。③法王三祖孙:藏史称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热巴巾)为祖孙三法王。④大自在观世音菩萨:八大菩萨之一。象征一切如来大悲本性,以慈悲眼平等观见一切有情 ,救度所化一切众生的十地菩萨。⑤阿底峡(982-1054,一说980-1052)尊者:译言殊胜,法名吉祥燃灯智。出身于东印度萨霍尔王室,原系超岩寺上座。吐蕃王室后裔古格出家国王绛曲沃用自己赎命的重金礼聘他进藏弘法。阿底峡摄显密两宗关要,合为修行次第。著有《菩提道炬论》等著作二十多种,对藏传佛教后弘期起过重大作用,成为噶当派创始人。他所传医方明八部,对西藏医学流派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在阿里住了三年,在卫藏住了九年,卒于聂塘,终年 七十三岁。因其一生对古代印度与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流贡献巨大,藏族尊称他为“觉沃杰”(意为尊者)。按本书记载,本书就是由他在驻锡聂塘期间,从拉萨大昭寺释迦佛殿前宝瓶柱的顶端掘藏而得。⑥聂塘:拉萨西郊曲水县境内一地名。藏史载阿底峡尊者在此地居住九年并圆寂。有仲敦 巴所建聂塘度母寺,现 经修葺,保存完好。⑦阿婆商夏语:即讹误语,系古印度四大语种之一。⑧红铁二山:红山即玛波日,今拉萨布达拉山旧名。吐蕃赞普拉妥妥日年谢最先在此山建造宫殿,松赞干布时迁 都于此。布达拉宫依山就势建于此山。铁围山即药王山。位于玛波山西南方,为西藏四大名山之一。⑨梵语、梵文:古印度四大语种之一。一般指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的书面语言,拥有丰富的文献。亦名天语或善 构语。⑩惹冒切:即小昭寺,公元7世纪中叶文成公主倡建。位于拉萨市内,坐西向东。史载其  建筑原为汉式寺庙,后几 经兵燹火灾,依藏式修葺,本来式样已面目全非。尼妃赤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不动佛”金像现供 奉在该寺正殿。11、五位天成一体像:传说现供奉在拉萨大昭寺的十一面大悲观音像系五位天成一体,即松赞干布造像时此像 竟自然形成(此为本体);此像内装有一尊天然形成的蛇心旃檀观音像;松赞干布和他头顶上的阿弥陀佛以及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在他去世时同时神奇地纳入此像之内,故名。12、宝瓶柱:拉萨大昭寺释迦佛殿前一柱名。本书即由阿底峡从此柱顶端发现而得,并因此而得名《柱间史》。藏史载松赞干布曾命在此柱下埋藏祈愿佛教在吐蕃昌盛的伏藏13、五毒:佛教所指的五烦恼毒,即贪、嗔、痴、慢、妒。14、三恶趣: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中,相对天、非天和人三善趣而言的地狱、饿鬼和旁生(畜生)为三恶趣。15、五智:佛教所指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和法果性智等五智。16、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17、护房:藏式寺庙突出墙外的房屋或建筑物。18、谜底为“供灯”、“酥油灯”。19、谜面似指“阳具”,谜底为“塔”。20、谜面似喻罗女交媾之事,谜底为“打铁”。21、树形柱:大昭寺释迦佛殿前一柱名。藏史载松赞干布曾22、命在此柱下埋藏猛咒伏藏。西藏观世音第二章  示现身形神变据《诸种瀑流经》中说:大悲观世音是诸菩萨中最为殊胜的菩萨,他在三千世界的大千世界中化身为就像恒河沙一样无以数计的佛益利众生;《佛陀胜乐金刚经》中说:观世音在三千世界的中千世界中化现出就像四大种极微尘那样多的化身,广行十二功业,普遍利乐众生……---题记一世尊释迦牟尼说:“观世音菩萨能在其每一个毫毛孔中化现出无以数计的如同我们这样的佛国,广遍利乐赡部洲的诸有情。像你这样的人是难以轻易见到他的,你若有缘能得到薄迦梵的神变加持再来见我,到那时我会以光芒示之于你的。”这段记述载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题记二话说娑婆世界,大日如来佛化身为世尊释迦牟尼,于此化身所化之境广遍利乐众生。就二百兆个赡部洲其中之一的南赡部洲而言:自色究竟天界,大日如来佛的莲蕊胸际疾风劲吹,形成一坚不可摧的风轮;从风轮之上的金精雨云中降下牛轭之雨,形成白色的圆形水轮;疾风吹拂水轮,形成金色的方形陆地;从陆地上空的云层中降下大象阳具般的雨形成了外海;外海被风鼓荡,海中出现了围绕着须弥山的七座金山、七重游戏海和四大部洲及铁轮围山,继而众生渐次繁衍。大日如来佛于色究竟天宫化身为遍照雪海佛,自胸际放射出二百俱胝道光芒,一道道光芒照射向一个个赡部洲。光芒照射到南赡部洲的中央金刚座的地面上化作泡抹,在泡沫的潴聚中生长出一株株菩提树。光芒射向清静虚空形成一个个兜率天,化现出一个个白幢天子。大日如来佛以五种观察审视南赡郡洲后,化身为六牙灰白象,投胎于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后摩呵摩耶,转生为悉达多太』子④,以十二宏化益利众生。所谓“十二宏化”,即兜率降世、入住母胎、圆满诞生、少年嬉戏、受用妃眷、从家出家、行苦难行、趋金刚座、调伏魔军、成正等觉、转妙FL和人大涅槃。世尊释迦牟尼三转FL,即在贝拿勒斯鹿野苑初转四谛FL;在王舍城中转无相FL;在广严城和莲华城:转了义与不了义FL。最后世尊在拘尸那城为了劝勉那些受世间恶行困扰,而于善行懈惰不乐之徒信奉善法,意欲以身示灭。就在世尊行将入寂之际,西方极乐世界怙主阿弥陀佛预见世尊行将涅槃,便对身边会众弟子中出类拔萃、法力广大的大悲观世音菩萨说:“族善子,在距离我们这里就像恒河沙一样无可数计的遥远东方,有一位叫'释迦牟尼’的如来佛,他正在一个叫做'娑婆’的世界传经布道。我预见他行将示寂,可他的夙愿尚未圆满实现。我想让你前去请求他暂勿入寂,不知愿往否?”观世音菩萨回禀道:“弟子愿往。”阿弥陀佛又嘱咐道:“你此去一定要敦请世尊在他涅槃之前,为雪域众生转动FL。”话音刚落,观世音菩萨便从极乐世界隐身而去。据《诸种瀑流经》中说:大悲观世音是诸菩萨中最为殊胜的菩萨,他在三千世界的大千世界中化身为就像恒河沙一样无以数计的佛益利众生;《佛陀胜乐金刚经》中说:观世音在三千世界的中千世界中化现出就像四大种极微尘那样多的化身,广行十二功业,普遍利乐众生;又据《大悲诸种游戏经》载:观世音菩萨在一百俱胝赡部洲的中心金刚座化身为一百俱胝世尊释迦牟尼,在一百俱胝雪域化身为一百俱胝赞普松赞干布及一百俱胝尼妃赤尊公主和一百俱胝汉妃文成公主,还幻变出一百俱胝幻显神殿,广遍利乐雪域诸有情。就在观世音菩萨离开极乐世界前来娑婆世界的时候,世尊释迦牟尼正在迦耶首山向人山人海的会众弟子宣说礼赞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无量功德。当时,有位名叫“除盖障菩萨”(译注:八大菩萨之一)的会众弟子聆听世尊的礼赞后,站起身来问世尊道:“这位奇异殊胜的观世音菩萨现在何处?弟子欲往见识见识。”世尊释迦牟尼说:“观世音菩萨能在其每一个毫毛孔中化现出无以数计的如同我们这样的佛国,广遍利乐赡部洲的诸有情。像你这样的人是难以轻易见到他的,你若有缘能得到薄迦梵的神变加持再来见我,到那时我会以光芒示之于你的。”这段记述载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由此可见,苍天之下,众生遍及,众生所在之处,观世音无所不在,并广遍益利众生耳!世尊释迦牟尼与其随从弟子一度仍安住于则达苑。示现身形神变之第二章竟。注释:①金刚座:金刚般坚固永恒的菩提道场。中印度伽耶地方一佛教主要圣地,是释迦牟尼等三世诸佛成道之处。②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住于兜率内院时的名字。③五种观察:如来依五种观察选择降诞人间。即:迦毗罗卫国国王、种姓刹帝利、氏族甘蔗族释迦、生每摩诃摩耶、时令五浊恶世。④悉达多太子:释迦牟尼未出家前的名字。⑤四大种:地、水、火、风四元素。由此四元素形成一切色法,故名为种;其体广大为一切色法所依附处,其极微尘普遍存在于一切色法集合体中,故名为大。合称为四大种。西藏观世音第三章  化身教化众生(1)世尊说:“在我涅槃后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证得念住总持的声闻弟子们集结我之所说,众等疑惑可凭借我的经典断除;六部恶行弟子原本是异方刹土佛的化身,他们将来会好自为之的;至于布施供养,可由我的声闻比丘来维持;再则,为了镇伏外道,弘扬善法,请造立我的替身像即可矣。”--题记一这两尊造像集三身(法身、报身、受身)于一体,凡被迎请所到之处,那些证得声闻预流初果、一来果、不还果和阿罗汉的声闻弟子及登地菩萨们,就会像日光中的游尘一样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它的周围,故而这两尊造像所在之处,大乘佛法便会自然而然地弘扬光大。--题记二达磨婆罗王与长老、高僧、施主等再三商议,予之不忍,弗予不行,最后还是决定把世尊十二岁等身像和上述四部佛经、四部比丘作为回报汉皇的赠礼,用船送往汉地。从此,汉地得以佛法兴盛,万事如意……--题记三大悲观世音菩萨在五彩缤纷的华盖宝幢簇拥下,伴随着天界妙音从天而降来到世尊释迦牟尼面前。世尊的随从弟子们心想,你来自天庭的菩萨非同一般,而我等住在地界的菩萨也非同小可,故不曾上前施礼。观世音菩萨其乐融融,倒也不在话下。观世音启白释迦牟尼道:“释迦世尊,你的夙愿尚未圆满,你还不曾为雪域众生转动FL呢。”世尊回答说:“生息繁衍在雪域的众生是很难调伏的,况复现在时机尚不成熟,尚有待来日仰仗像你这样的菩萨,促使调伏他们的时机及早成熟并教化之。”观世音菩萨又启请道:“西方极乐世界怙主如来佛预见世尊行将涅槃,故让我前来请求你暂勿示寂,不知世尊意下如何?”世尊说:“我现在除了外道自然派和干达婆极喜王而外,其他所有化境已圆满告竟。剩下的事只有为了让那些懈怠之徒信解善法,进入空门而以身示灭而已。”观世音菩萨又问:“那么北方雪域之地,世尊身之大驾未曾亲临,语之光辉不曾照耀,这又如何是好呢?”世尊道:“要说那些生息繁衍在雪域的众生,他们不曾蒙受如来教化,依然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世代生息在自恶趣复往恶趣的人世间,但凡人死之后,就像雪花飘落海面,纷纷堕入三恶趣而绝无一人能逃避,故而有待将来由你这样的菩萨去调伏。”世尊话毕,观世音菩萨即刻隐身离则达苑而去。他回到极乐世界后向大日如来佛奏日:“世尊释迦牟尼说,雪域非他所化境,将来应由我化之。”如来佛说:“族善子,那些生息在雪域的众生,诚属难以调伏之有情。但凡那里的人死后,便即刻往趋恶趣,堕入铁牢般的无间地狱。在将来适当的时候,你要以幻化神通先行摧毁无间地狱,尔后才能施之以教化。起初应以布施摄持众生,然后要以佛法使其相继成熟解脱,最后再普度他们到佛国极乐世界我这儿来,我也将协助你调伏并从恶趣道拯救那里的众生。”听罢如来佛的敕谕,观世音菩萨又启奏道:“大日如来佛祖,我誓将那些与至尊及在下颇有缘份的雪域众生,普度到极乐世界的怙主您这儿来。”观世音菩萨说完便告辞如来佛,前往娑婆世界,驻锡于天竺的圣地普陀山。一日,世尊释迦牟尼自胸际放射出五彩的光芒,旋即又收纳于口中。弟子阿难陀见状忙问:“世尊您这是怎么了?”   “你去问弥勒慈尊好了。”世尊示意道。慈尊回答说:“这是世尊即将涅槃的先兆。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就赶快去问,现在是最后的时刻了!”弟子们闻悉世尊行将示寂,纷纷悲叹道:“祖师如果入寂了,我等岂堪忍受哉!”当时就有五百罗汉幻化出上身流水,下身着火的样子先行入灭,随即大部分菩萨纷纷前往他方异土。当时文殊菩萨与阿难陀尊者也在场,他俩对世尊哀叹道:”'往昔善男信女敬仰您,断除疑惑仰仗您,施主布施依赖您,制戒六部凭靠您,降伏外道全仗您。现在世尊要是入灭了,恶行弟子谁来制戒?徒众疑惑谁来断除?施主布施谁来收受?外道邪说谁来镇伏?呜呼哀哉,世尊去矣!”世尊说:“在我涅槃后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证得念住总持的声闻弟子们集结我之所说,众等疑惑可凭借我的经典断除;六部恶行弟子原本是异方刹土佛的化身,他们将来会好自为之的;至于布施供养,可由我的声闻比丘来维持;再则,为了镇伏外道,弘扬善法,请造立我的替身像即可矣。”世尊话音刚落,帝释天随即承诺道:“请允许我帝释天王做世尊三身造像的施主”紧接着工巧天毗首羯摩承诺做造像的工匠;七十二护法神承诺做造像的侍卫;金刚手大势至承诺做造像的持密;姊妹护法神承诺做造像的护法女。随后,释迦牟尼自口中放射出三道光芒,一道射向弥勒慈尊,一道射向大梵天,一道射向罗眼罗尊者。这三道光芒一连照射了六天六夜。“这是怎么回事呢?”弥勒慈尊问世尊道。世尊说:“你以为如何?不妨说来。”慈尊答道:“莫非世尊行将入寂,这是示意我等为您造立替身像?”罗眼罗尊者说:“这是命弥勒慈尊造立世尊的化身之像,命大梵天造立报身之像,命我造立法身之像。”说完,罗眼罗尊者与大梵天、弥勒慈尊相继隐身而去。不一会几,罗眼罗尊者已将帝青宝石、碧玉、水晶和金银珠玉等天界与凡间的无数珍宝拿来堆放在工巧天毗首羯摩的面前。工巧天用这些造像材料熔炼造立了一个瓶状宝塔,以示世尊的法身面向四面八方。随后又将它移上天空,以示世尊的法身一如苍穹之广大。此塔中柱长约大梵天的一庹,塔身色泽湛蓝,光彩夺目,功德妙胜,只要围绕它行走七昼夜,便可获得殊胜悉地果位。此塔后来被空行佛母迎请到乌仗那咽噜迦国,作为那里的非人积聚资粮之所依,此塔被称之为“无触圣塔”。没多大工夫,大梵天也拿来了数不胜数的赛迷日、装饰品和水晶石等奇珍异宝堆放在工巧天的面前。工巧天又用这些造像材料熔炼造立了一尊高约八十由旬的浅蓝色圆满报身佛像。此像也有其殊异功德,只要向它供奉祷祝,它便能使你在十二日之内到达“广果天”。这尊佛像被安立在前往天竺金岛途中的一个湖泊中央。它被世间显达诸神作为积聚资粮之所依。世人称之为“调伏外道像”。时隔不久,弥勒慈尊也将无以数计的珍宝拿来堆放在工巧天的面前。其中有因陀罗尼、因陀罗嘎巴、帝青宝(译注:以上三种均属蓝宝石)、子母绿、红莲宝石等五种天神之宝,还有珊瑚、青金石、珍珠等凡人之宝以及介于神宝和人宝之间的五十五种赋硖。要为世尊释迦牟尼造像,那么他的身高该是多少呢?色界众神说应是人的三十六肘,欲界众神说应为人的十六肘,而波斯匿王⑤等人则说世尊的身高与其弟子阿难不相上下。工巧天见诸说不一,便说“那就让我量一下世尊的身高巴。”于是他当着释迦牟尼的面,把一条宝绳系在世尊的足趾上,打算从脚往顶髻丈量一下。可不知怎的,工巧天使尽浑身解数,一连往上拉了七次宝绳也没能量到世尊的头顶。其实,这时他已量到一个叫做“喜梵住’’的佛国清净世界。工巧天问乐施菩萨道:“请问此地乃何方?这里的至尊怎么称呼?”乐施菩萨说:“工巧天,此地乃'喜梵住’清净世界,这里的至尊叫'喜乐吉祥如来佛’。”工巧天问喜乐吉祥如来佛道:“这里距下界的娑婆世界有多远?”喜乐吉祥如来佛说:“此方刹土与下界娑婆世界之间相距之遥,就像这里的极微尘一样无以数计。你之所以能到达此界,正是释迦牟尼为了显示如来之躯无可度量,才作法让你来到这里的。若仅凭自身的本领,你就是竭尽一生之力也攀爬不了多高,永远无望抵达此境。就连那些证得阿罗汉果位神通的大声闻弟子和证得十地的菩萨们,尚且无法见到世尊的顶髻,更何况你呢!释迦牟尼的顶髻也就是如来之神通,别说一般的声闻和菩萨,即便是大声闻和大菩萨,其神变也无法凌驾于如来的神通之上。”工巧天又请教道:“既然如此,我怎样才能重返娑婆世界呢?”喜乐吉祥佛说:“你只要忆念一下你师尊的功德,即刻就能回去了。”工巧天照他说的刚一闪念,只一个挥挥手弯弯腰的功夫,就已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如上所述,《大宝积经》卷首“无量身密晶”中有记述。如是等情在奔塘吉曲寺也绘有壁画。释迦牟尼复对工巧天毗首羯摩说:“方才我是向你显示了一下如来佛的身高及其相好是无可度量的。请你为我造立两尊替身像,其一是我的八岁等身像,另一是我的十二岁等身像。如果无人知晓我八岁和十二岁时的身高,你可去迦毗罗卫城找一位曾给我当过乳母的老媪打问打问。这位老媪被寻访到后,她告诉工巧天说:“……大概与迦毗罗卫城凉亭门口的两尊士男雕像一般高。”释迦牟尼闻言瞥了乳母一眼,乳母会心地笑着说:“王子八岁和十二岁时,我曾陪他在迦毗罗卫城的凉亭附近嬉戏玩耍,凉亭门口有一里一外两尊士男雕像,分别与王子八岁和十二岁时的身高一模一样。”工巧天按照凉亭门里边的士男造立了一尊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又按照门外边的士男造立了一尊十二岁等身像。这两尊造像,目光环视徒众,手执登地法印,足踩八辐金轮,头戴珠宝顶冠,浑身流光溢彩。座基上雕饰着一百单八只雄狮像和一百零八尊度母像;宝座的靠背上镌刻着《广大游戏经》和《十二行状图》;在光环的四周和颈窝后精雕细镂着三十五尊佛像和甘露漩王像;靠背的左右两侧是舍利子、目犍连、阿难陀和须菩提等四大声闻弟子的雕像;靠背的后面镌刻着四庄严、七政宝和八瑞相图⑨。佛像头戴五种珍宝的五佛冠,身穿百莲图案的织锦锻。这两尊造像中各安放了灭累佛、胜观佛、宝髻佛和饮光佛等三佛(译注:原文如此)的圣物舍利各一摩揭陀升;在造像的右乳部还安放了一个鸽子般大小的“义成如意宝”。这两尊造像集三身(法身、报身、受身)于一体,凡被迎请所到之处,那些证得声闻预流初果、一来果、不还果和阿罗汉的声闻弟子及登地菩萨们,就会像日光中的游尘一样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它的周围,故而这两尊造像所在之处,大乘佛法便会自然而然地弘扬光大。这两尊等身像是由工巧天毗首羯摩做工匠,天王帝释天当施主,弥勒慈尊奉献造像材料造立的。金刚手说他既然是三世诸佛的持密者,理应做替身佛像的持密并承诺司其庙祝。大自在天的长子象鼻天承诺做替身佛像的供养施主。至于造像的授位暨开光则由薄迦梵如来应正等觉佛陀释迦牟尼自己亲自主持。世尊释迦牟尼宣称:“我的替身造像将与世长存,一如我释迦牟尼与世长在。外道邪说将被它镇伏,佛教正法将长盛不衰。造像所安立之处便是世界的中央,它将替天人师如来应正等觉行道于天下。”这两尊造像最初都供奉在波斯匿王那里。后来,八岁等身像被龙王目支邻陀迎请到龙地益利众生长达两千年之久。其后,尼泊尔国王哈蓝的上座比丘喜昧达曲巴德与堪布伽尔仙姆,以其神通得知释迦牟尼的不动金刚像(八岁等身像)在龙王那里,而龙王目支邻陀正病魔缠身,龙体欠安。他俩便借此机会给龙王治好了病,龙王遂将不动金刚像作为报酬献给了他俩,只留下座基作为供奉之所依。(当时双方还约定)当佛法衰微之时,此像将准许请回,而且人世间的所有供奉之所依,都将被迎请到龙地。释迦牟尼的无座八岁等身不动金刚像连同华盖装饰,就这样被比丘喜昧达曲巴德和堪布伽尔仙姆从如来沐浴湖迎请到了尼泊尔,并在那里益利众生两千年之久。至于这尊八岁等身像后来又是如何被迎请到吐蕃的情形,详见下文松赞干布迎娶尼妃赤尊一章。色界众神请工巧天造立了一尊身高为三十六肘的释迦牟尼替身像。此像被大梵天迎请到色界作为色界众神积聚资粮之所依,这尊造像不曾被它方再度延请。欲界众神请工巧天造立了一尊身高六十肘的释迦牟尼替身像。此像也被六部圣比丘迎请到了尼泊尔,而且没有被它方再度迎请而迁移。西藏观世音第三章  化身教化众生(2)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最初被帝释天连同座基、靠背、顶冠及华盖一并迎至兜率天界五百年后,被乌仗那的空行佛母等迎请到乌仗那地方益利众生又五百年。兜率天界只留下了华盖。其后又被天竺的成道班智达,除留下顶冠之外,连同座基、靠背一并迎抵天竺安立在那烂陀寺,在天竺益利众生又五百年。至于此像后来又是怎样被迎请到汉土的情形详见下文。世尊释迦牟尼涅槃之后,那些声闻大弟子们也随即从胸口喷出烈火,自焚其身,化为乌有,而地界菩萨们则纷纷为各自的化机而各奔东西。后来不久,有五百之众的上师比丘聚集在一个叫“甲日阿修罗秘窟”的岩洞里,集结了世尊释迦牟尼所说三藏并由工巧天书记备忘。由此可见,比丘理应是佛陀教法的主持。当佛入寂百年之际,为使佛法永不湮灭,五百比丘在广严城集结了世尊初转FL的三藏要义,辑纂成《大毗婆沙论》三百函。这便是最早的佛教典籍。世尊入寂四百年顷,龙树大师降世并摄中转FL要义,撰著《中观理聚六论》等经论。世尊入灭九百年之后,又有弥勒慈尊说《慈氏五论》,广释三转FL之精要,并使之广为正确观见,清净修习。此后又过了五百年许,摩揭陀国有一位成道者为修习光明主母本尊而前往东方高帕拉城。他在城中遇见一位身边带着两个孩子,披头散发正捶胸顿足号啕大哭的女人,便上前问道:“夫人何故如此悲伤?”那女人泣诉道:“这下该轮到我的孩子当国王了。”“这有什么好哭的呢?”成道者又问。女人答道:“一旦当了国王,我的孩儿就没命了!”成道者说:“既然如此,可不可以让我来当这个国王呢?”“那就悉听尊便吧!”那女人求之不得地说。傍晚,城里的人们都聚集在王宫前,为这位不速之客授权加冕,并说:“百姓若无君主,则法度废弛,国无宁日…… ”到了半夜时分,这位成道者仍坐在国王的宝座上。忽然,一龙妖乔装的王妃蛇行般地悄悄凑上前去刚要对他下毒手,结果反倒被成道者给杀了。拂晓,人们原以为那个内道(指佛教徒)国王已遭龙妖所害,敲着锣打着鼓前来为他收尸,可万万没料到他还活着。   这位装扮成国王的成道者说:“我已将专吃国王的龙妖收伏了,现在该轮到谁当国王,你们就让他当国王好了。”  大家恳求他说:“就请阁下当我们的国王吧!”于是,这位名叫“达巴”(无垢)的成道者就当了他们的国王。达巴后来生有一子,名叫“达磨婆罗”(法护)。达磨婆罗的儿子叫“帝巴婆罗”(天护)。达磨婆罗即位以前,世尊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已在那烂陀寺安立并益利众生四百年。后来因恐毁于异教兵燹,这尊佛像被转移到易守难攻的阿丹达布日寺(能飞城寺),又安住了一百年。达磨婆罗王在位期间,异教徒大举入侵摩揭陀,摩揭陀国王一败涂地。那烂陀的八怙主神殿和八度母神庙等许多寺庙殿宇被夷为平地,高僧大德惨遭杀戮,佛经典籍全被焚毁,佛教善法濒临毁灭。就在这兵连祸结之际,达磨婆罗王派使臣向盖希万门汉皇告急求援说:“呜呼,我有普度众生之善法,竟无端遭异教徒妒仇!在异教徒和杜日嘎军队的铁蹄下,我佛善法濒临绝境。汉皇陛下天下无敌,敦请火速发兵救援。”汉皇不仅答应出兵,还特意赠给达磨婆罗国王两样礼物。其一是无论怎么穿着,胸前都有吉祥结的两件无缝织锦大氅。达磨婆罗将其中的一件又奉送给了跋嘎罗国王,以求他也派兵援救。这样一来,汉军、跋嘎罗军以及法王达磨婆罗的军队分兵合力,一举击溃了异教徒和杜日嘎的大军,并捣毁了异教徒的神殿,彻底征服了外道异教。汉皇的另一样礼物便是后来帮助达磨婆罗王修复寺庙,缮写经籍,重振法度,燃法昌兴如昔。.第四章.布施摄持众生( 22:37:48)标签:&分类:&忽然有一天,猕猴禅师正在坐禅时,一岩罗刹女装扮的雌猴来到他面前,一会儿扬土,一阵子露阴以求交配,就这样一连折腾了七天七夜。--题记一观世音菩萨手掬一捧金沙对他说:“你的子孙后代最终将依靠黄金生存。在他们中间将有超凡的菩萨相继如期而至。”说罢,观世音将手中的金沙撒向雪域吐蕃,以示对猕猴禅师与岩罗刹女婚配的褒奖。与此同时,观世音菩萨又为雪域吐蕃时时可在本土开采宝藏,每每能从域外招财进宝,常常将有超凡的菩萨纷至沓来而作了加持。--题记二世尊佛陀有道是:密宗事部三怙主,护佑赡部洲众生,一如悲悯孤哀子。金刚部薄迦梵金刚手依怙主住于杨柳宫,为南赡部洲西北方的阿修罗宣说善法;佛部薄迦梵文殊依怙主卜居圣地五台山,为南赡部洲东北方的荼吉尼宣说密乘内道法;莲华部薄迦梵大悲观世音依怙主驻锡普陀山,系念利乐赡部洲东南方的诸有情;世尊薄迦梵释迦牟尼诞生于乌仗那班玛地方,后来在楞迦山大寒林为空行母等众神宣说密乘佛法。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了益利北方雪域众生,他自赡部洲东南方的圣地普陀山,观见雪域众生依然自生自灭在地狱里,尚不胜法器。于是他化身为十一面千手千眼佛,将雪域吐蕃地底下一百由旬处的饿鬼域及其再下一百由旬处铁箱般严实的无间地狱用光芒罩住,看上去其上好似华盖垂落,其下犹如莲湖荡漾,四周仿佛被迦遮邻底迦的绫罗缠绕。地狱里凡看到这番情景的有情,一个个奔走相告说:“啊,难兄难弟们,怎么一看见那位肤若君陀花,头上有顶髻,浑身饰珍宝的妙欲之者,一下子就感到爽快了呢?!”他们说着长舒一口气便死而复生,转生为三十三天之神而永世不再下地狱了。大悲观世音菩萨日日夜夜都在瞻念调伏雪域众生之事,他自普陀山遥望北方雪域,但见那里依然是如来未曾驾临,佛光不曾照耀,善法尚未传人,到处茫茫黑暗,四野罕无人迹的莽原荒野,只有飞禽走兽在这里自恶趣复往恶趣,就像雨水落进大海,永无复返之望。雪域吐蕃之地,其上部三界为雪山、岩山和片石山所环抱,这里出没着狮狼虎豹等各种食肉猛兽和鹿獐野羊等各种食草动物;中部三界为草山、石山和森林所环绕,这里生息着岩魔女、猿猴和熊罴等有情旁生之类;下部三界被草原、丛林和江河湖泊所围绕,这里栖息着大象、河马、海牛和各种飞禽。此地上、中、下三界罕无人迹,故观世音菩萨也就无所化机可言。曾几何时,在罗刹之境楞伽城,十颈罗刹王与罗跋那天王为一美貌无比的仙女而失和。在这场争斗中,大力猴哈黎摩达(观世音弟子的化身)不知所从,便逃回到普陀山观世音的身边。观世音问他愿不愿去北方雪域的深山中修炼,大力猴欣然应诺。于是观世音便教之以离苦修行之术,授之以居士之戒,传之以深奥广博之法,并给他起名叫“猕猴菩提萨堙(又译猕猴禅师)”,随后就让他前往北方雪域的深山中去修行。猕猴禅师借其神通转眼间就来到雪域吐蕃之地。他在群山叠嶂中觅得一岩洞,便住下来开始了修行。忽然有一天,猕猴禅师正在坐禅时,一岩罗刹女装扮的雌猴来到他面前,一会儿扬土,一阵子露阴以求交配,就这样一连折腾了七天七夜。好在猕猴禅师能作离苦修行之法,才不致为之所动。到了第八天,岩罗刹女又变化成一个妖艳的妙龄女子,媚态百出地硬是要与他交欢纵欲。猕猴禅师心想“有缝必透风,造孽定招魔”,所以他拿定主意,照旧不理睬她。这女子央求道:“你就答应与我成婚吧!”“我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近事男,万万造次不得。”猕猴禅师拒绝道。岩罗刹女化身的这女子又威胁道:“你要是真的惹恼。了我,我便就此结束自己的性命,甘愿永远轮回于恶趣道!”猕猴禅师心想:要是与她成婚,就要败破戒规,若是不与她交媾,她就会自寻短见堕入恶趣道,这样不仅罪孽更大,还会坏了菩萨的德行。他眼睁睁地盯着这妖艳女子,整整瞅了一夜,也没想出个如何是好的办法来。思前想后不禁悲从衷来,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还是去请教请教观世音’菩萨的好。于是他又腾云驾雾回到普陀山告白观世音菩萨道:“弟子遵命前往雪域修行,不料有一岩罗刹女非要与我结为夫妻不可,以至尊之见,如何是好呢?”观世音菩萨欣然俞允道:“既然如此,那就与她成婚好了!”当时至尊救度母也在场,她也“善哉!善哉!”连连称许。观世音菩萨随即赐予他三样奖赏:一是五谷种子,二是加持宝藏开采,三是认其后嗣为佛之嫡系。猕猴禅师唯恐那岩罗刹女等不住他而自寻短见,又借其神通风风火火地赶回雪域岩洞与那岩罗刹女成了婚。岩罗刹女怀胎十月后生下一子。这孩子长得既不像其父,也不像其母,脸面赤红,没长猴毛也没长猴尾,饿了吃生肉,渴了饮鲜血。孩子出生不久,有一天岩罗刹女饥不择食,竟然要吃掉孩子充饥。猕猴禅师只好把他背到孔雀林中,暂且让他与猴群一起生活。转眼间一年过去了,猕猴父又来到孔雀林想看看他的儿子怎么样了,岂料这孩子已与林中的雌猴群交生养下四百来个子女。这些后代既不像祖父,也不像父母,身上无毛无尾,不善攀援采撷,终日食不果腹,一个个饿得苟延残喘,气息奄奄。看到这般情景,猕猴禅师顿生悲悯之心,他终日四处采集野果给儿孙们充饥,直把他这个当祖父的弄得浑身脱光了毛,手脚裂开了口,就连尾巴也被磨得像根干柴棍。他如此辛劳也只不过勉强维持了这群逆子的一息生命,猕猴禅师禁不住黯然神伤。他痛定思痛,心想我何要遭如此报应呢?这难道是成了婚的罪过?要么就是依了观世音菩萨的过错!我得去见见观世音,问他个究竟。猕猴禅师又回到普陀山向观世音菩萨施过礼后诉说道:“嗟乎,弟子我怎么就不曾明白家室就是轮回的牢狱,女人就是魔鬼的锁链,后代就是生死的延续,交欢就是剧毒的花束呢?我慈悲为怀,竟误陷淫邪之潭,又遭苦难之大山压顶;既中烦恼之毒,又受厄运之疠疫侵害。真是苦不堪言,雪上又加霜;身陷囹圄,作茧来自缚;鬼迷心窍,自投疑惑网。至尊啊,我与岩罗刹女成婚后生养下那许多不肖子孙,眼下他们食不果腹,正处在饥寒交迫的苦难之中。我身’陷如此困境,又如何去抚养他们呢?我这是依了至尊您的旨意才落得如此下场的啊!既然他们今生已是饿鬼,来世定下地狱。祈请至尊大慈大悲救救我们吧!”观世音菩萨说:“你的子孙后代将分为父系和母系两大类别。凡属父系的后裔,他们大都虔诚敬信,善良聪明,勤奋克忍,大智大勇。他们不为佛法空性奥义而畏怯,不为几许福德资粮而倨傲,也不为略俱善根而矜夸。他们(现在看上去)手脚不闲,不是拣石子就是攀树枝;目不定睛,不是左顾就是右盼。但凡此属皆能行菩萨之道,弘佛陀之法,故谓'大智大勇菩提萨埵’之种。而属于母系的后代,大凡无信仰,不恭敬,少悲悯,寡才智,乏勤奋,难克忍,好女色,易暴怒,爱妒忌,妄自高,愚拙笨,悭施舍,啖生肉,饮鲜血,贪钱财,图谋利,爱起哄,遮己丑,喜人过,看人小,视己高,不行善,乐作祟,体壮实,心毒恶,人暴戾,难调伏。故名'食虱啖肉旃陀罗’之种。既然你祈请我拯救他们,我会让你如愿以偿,彼等终将会臣服于君王治下的。”猕猴禅师哀叹道:“至尊大悲观世音菩萨,眼下我拿什么养育他们呢?实在是苦不堪言啊!”大悲观世音菩萨赐之以青稞、小麦、谷子、豌豆和小豆等五谷种子,并说:“猕猴禅师,你的子子孙孙就以这五谷为食吧。”猕猴禅师带着种子临行之前,观世音菩萨手掬一捧金沙对他说:“你的子孙后代最终将依靠黄金生存。在他们中间将有超凡的菩萨相继如期而至。”说罢,观世音将手中的金沙撒向雪域吐蕃,以示对猕猴禅师与岩罗刹女婚配的褒奖。与此同时,观世音菩萨又为雪域吐蕃时时可在本土开采宝藏,每每能从域外招财进宝,常常将有超凡的菩萨纷至沓来而作了加持。猕猴禅师返回雪域后,他看好一处地处吐蕃腹地,地势平缓祥和,气候温暖适宜,花草果木茂盛,风光胜似摩揭陀的地方播撒下了五谷种子。夏三月间,猕猴禅师和他的子孙们一起在孔雀林中暂且聊以度日。到了金秋时节,他便带着子孙们来到种植五谷的地方。望着这杏黄一片、五谷丰收的景象,他激动万分地对儿孙们说:“吃吧,尽情地吃吧!这就是至尊大悲观世音赐给你们的五谷之食。”那四百子孙这下可乐坏了,他们觉得食五谷比嚼野果味美可口。他们数着穗子,那万万千千的穗子怎么也数不清楚,这地方由此而得名“雅隆赤塘”;他们吃饱了喝足了,不是腾跃忭舞,就是追逐玩耍,所以这地方又叫“雅隆泽当”,也叫“雅隆沃喀久塘”。这个原先叫“雅隆索塘”的地方,便是吐蕃先民最早的定居之地。然而好景不长,猴子猴孙之间因发生纠纷而失和,彼此争强斗胜互不相让,遂分化为四个部族。老祖父猕猴禅师对其子孙后代经过一番审视后,根据各部族其中某一成员的长相特征,分别命名了部族之名。所谓“董氏部族”之名,是因为该部族中有一个“那董艾”(意为塌鼻梁)的人,就把这个部族起名为“董氏”。该部族号称有“十八大部落”。所谓“东氏部族”,是因该部族中有一个“占夏东艾”(意为瘪腮帮)的人,所以把这个部族起名为“东氏”。该部族号称有四大八小部落。所谓“色氏部族”,是因该部族中有一个“告色样艾”(意为棕褐发)的人,该部族也就起名为“色氏”。该部族号称有“久黎柬九部落”。所谓“穆氏部族”,是因该部族中有一个“茨哇穆告艾”(意为紫嘴巴)的人,该部族也就起名为“穆氏”,该部族号称有“高黎差八部落”。董、东、色、穆四大部族为内族之四大土著部族,亦即雪域吐蕃最早的先民。大悲观世音菩萨曾向大日如来等诸佛承诺,他一定要摄持雪域众生并让彼等成熟解脱,受持教化。如此说来,他的诺言已付诸实施。大悲观世音菩萨布施摄持雪域众生之第四章竟。注释:①杨柳宫:金刚手菩萨和多闻天子所居宫殿。②阿修罗:非人、空行之类,与天为敌且好斗。③荼吉尼:空行母,即证得殊胜成就的瑜伽行母。④乌仗那班玛:乌仗那即古印度西部因陀罗提王国名,今阿富汗。班玛,藏语所指地望未详。相传释迦牟尼诞生地是迦毗罗卫国蓝比尼(亦译腊伐尼),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罗美德寺院所在地。⑤雅隆: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境雅拉香波河流域总名。雅隆一带是古代藏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松赞干布以前吐蕃赞普的王室所在地。其地名由来,说赤塘意为“麦穗千千万万的田野”;说泽当意为“玩耍的地方”;说沃喀久塘意为“沃喀(山南地区一地名)戏耍奔跑的地方”。第五章.氏族与王统史(1)( 22:52:27)标签:&分类:&观世音菩萨明察到,这些众生绝非温文尔雅所能调伏,须依法而治方能教化。这就需要有能主宰万民的权威,而至高无上的权威,非君王莫属。既然如此,他想,不妨自己就化身为吐蕃君王,亲自来教化雪域的芸芸众生。--题记有授记说,猕猴禅师的四百子嗣因争斗失和而分化为董、东、色、穆四大部族。祖父猕猴禅师坐中为他们划分领地,四分天下为“卫藏四如”:即卫地分为夭如、乌如,藏地分也如和运如。董氏部族辖夭如,东氏部族辖也如,色氏部族辖运如,穆氏部族辖乌如。至于其他分法,后世赞普另有其划分之法。除此而外,吐蕃域内还有无所归属的所谓“康布劣种七部族”:一是葛逻姜语部族,二是给列人肉部族,三是栗布狐裘部族,四是甲茂吉乔部族,五是牢博赤目部族,六是道日青足部族,七是闷博共和部族。另外,猕猴禅师与岩罗刹女的后裔中还出现了三位所谓“勇猛壮士”:一个叫“眼明”,一个叫“耳聪”,还有一个叫“手快”。大悲观世音菩萨曾向至尊阿弥陀佛等诸佛发誓说,他终将要让雪域吐蕃众生相继成熟,获得解脱。然而雪域众生乃旁生之后,要想调伏,谈何容易!观世音菩萨明察到,这些众生绝非温文尔雅所能调伏,须依法而治方能教化。这就需要有能主宰万民的权威,而至高无上的权威,非君王莫属。既然如此,他想,不妨自己就化身为吐蕃君王,亲自来教化雪域的芸芸众生。说到君王,最早的君王应是初劫②时的众敬王③。有关众敬王的来历,兹述如下:远在洪荒太古,情器世间初形成时的那一大劫叫做“妙乐劫”,亦即“初劫”;此后相继形成复又坏灭的大劫依次是“具贤劫”、“见喜劫”、“具乐劫”。继而又经过了一个“一无所有,空空如也”的漫长年代之后,凭借众生共同的业力、福份与诸佛及众菩萨的慈悲和发愿之力,渐次又形成了诸有情现在所处的这个“贤劫”。所谓“贤劫”的形成情形是这样:在茫茫宇宙空间,先是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巨大风轮,在风轮之上又形成了一个由各种物质聚集而成的云层,云层中降下大象阳具般的滂沱大雨,形成了一个蓝灰色的巨大水轮,水轮在疾风劲吹下形成了奶皮般金黄色的土轮(大地);土轮之上飘着宝云,宝云降下宝雨又汇成宝海;在疾风鼓荡之下,宝海中渐渐又形成了须弥山和围绕在它四周的七重金山、七游戏海、铁轮围山和外海以及四大八小洲。与此同时,又陆续出现了“四大色法之王”,即山王须弥山、石王阿尔瑁丽伽(一种宝石)、木王如意宝树和海王玛旁雍措。继而又出现了“四种心法之王”,即飞禽之王鲲鹏、百兽之王雄狮、旁生之王大象以及殊胜成就人类之王众敬王。人类之王又分世袭之王、封授之王、佛法之王和突现之王四种。其中世袭之王和佛法之王同宗,而封授之王和突现之王也与上述二王系同一传承。很久以前,光音天界有两位名叫“具力”和“力友”的天神之子,他俩当自己天神的寿数和福德行将毕竟时,因错乱了天地之分而误入凡尘俗世,从赡部洲的两个花蕾中化生而出,长得似人非人,似神非神。他俩刚开始吃的是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等“四食”。稻米等五谷是后来才有的。那时的人们寿命很长,男女既无生殖器官之分,也无交媾淫欲之行,目目相视即可生儿育女。人们无需劳作,以大地出产的地醍醐为食。那时的人没有各自的姓名,后因人口日众,故名“众生”。光音天天子具力目视力友,力友便生下一子叫“大天力子”。大天力子以白酥油状的地醍醐为食,身上发光,享年一小劫。当他身上的光芒渐渐消失之后便进入一黑暗劫。大天力子的后嗣相继为大天当贤、大天日迪贤、大天库巴当迥。他们以牙皂花状的地醍醐为食,身体都能发光,黑暗劫复得光明,住一小劫。当这一小劫完毕,他们各自身上的光芒渐渐消失,随之又进入一黑暗劫。嗣后大天库巴当迥的后裔相继为大天近吉祥、大天吉祥德光、大天华威、大天王胜和大天乐胜。他们以蘑菇状的地醍醐为食,自身也能发光,黑暗劫重现光明,住一小劫。这时候的人相互拥抱才能怀孕生育。当这一小劫行将结束时,他们身上的光芒也已殆尽,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黑暗劫。到了大天乐胜的后嗣大天持明炬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太阳和月亮。凭借日月之力,大地上生长出一种晨收夜长、夜刈晨生,穗子金灿灿、味道香喷喷、好处说不尽的稻谷。人们吃了这种东西以后,便开始有了男女性别(生殖器官)之分。不久以后,有些人开始把自己本应次日收割的一份稻田连夜就抢收了。后来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抢收稻谷,据为已有,随之便出现了占有现象。而身残体弱者也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一份稻谷。看到这种情形,仪表非凡、为人正直的大天持明炬便出面一视同仁地给大家公平分配稻米。这样一来,他自己应得的那一份也被分光了,于是人们又每人拿出一淘箩稻米集中起来送给他。他由此而取信于民,人称“淘聚王”。因为很多人都向他敬奉稻米并拥他为王,所以他又叫“众敬王”,从那时起,男女之间出现了性欲和交媾行为,随之也就开始有了遮羞避嫌的房屋宅舍。天上日月的出现,人间男女的交欢,都是从众敬王时开始的。众敬王是最早的国王,其后嗣相继为美光王、净善王、殊善王、长净圣王(亦名多罗根王),长净圣王自颅顶生出一子名叫顶生王。以上六王即所谓“初劫六王”。顶生王的后嗣相继为华美王、近华美王、具光美王、妙贤王和普光王。自普光王又传八万四千代,皆出"白普陀洛伽城;其后(译注:“其后”指上一世系传承中的最末一位国王,下同)伏敌王又传五万四千代,皆出自兵无侵城;其后兵胜王又传三万六千代,皆出自鹿野苑城;其后能忍王又传八万四千代,皆出自格玛巴拉城;其后象佑王又传三万五千代,皆出自安石城;其后子男王又传三万二千代,皆出自日宫城;其后暑伏王又传五万二千代,皆出自兵胜城;其后赐胜王又传三万七千代,皆出自嘎厦格尔城;其后杰布德王又传三万二千代,皆出自赞巴拉城;其后龙天王又传二万五千代,皆出自多罗树蔓城;其后人天王又传二千代,皆出自达玛勒城;其后海天王又传一万八千代,复出自鹿野苑城;其后智贤王又传二万五千代,皆出自王舍城;其后除暗王又传一百代,复出自鹿野苑城;其后大自在天部王又传八万四千代,皆出自乍坚城;其后大海部王又传一千代,复出自普陀洛伽城;其后苦行王又传八万四千代,复出自乍坚城;其后土面王又传十万代,复出、自鹿野苑城;其后地祗王又传十万代,复出于兵无侵城;其后特地王又传八万四千代,皆出自穆勒城;其后大天王又传八万四千代,复出白穆勒城并奉行梵行;其后毂辋王又传四万零六百代,皆出自光显城;其后坚车王又传七万七千代,皆出自普现城。其后是讫栗枳王,此王与伽叶佛同时代,他的王子叫妙生王。妙生王又传百代,皆出自普陀洛伽城;其后是大耳日光王,他有两个王子,一个叫巴惹达乍,另一个就是乔答摩⑥。乔答摩后来被他的亲教师黑色仙人剃度出家,他和黑色仙人一样能忍受只靠饮水度日的苦行。巴惹达乍不堪忍受苦行,继位当了国王。曾几何时,乔答摩征得亲教师黑色仙人的允许,在普陀洛伽城与吉蒂城之间的某个地方搭了一座茅草庵专事静修。当时普陀洛伽城中有一个名叫妙步的娼妇,她经常被吉蒂城里的一个名叫莲枝的狡诈之徒以衣饰等物勾引欢会。有一次莲枝邀请妙步去他那里,但没约定幽会的时间。妙步这时又收受了商人阿日勒的五百银币,就先去与他幽会。妙步的女儿卓娇桑姆此时也来找阿日勒,向他讨要卖身的银子,正巧窥见妙步与阿日勒同枕合欢。她就跑去向奸夫莲枝告了密,说她母亲正和商人阿日勒寻欢作乐呢!奸夫莲枝顿时大怒,一气之下就去砍了娼妇妙步的脑袋。女儿被吓得大哭大叫起来,普陀洛伽城里的许多人闻讯赶来,莲枝急忙把凶器扔到正在静修的乔答摩身边后遁逃而去。这时商人阿日勒乘机杀了妙步的女儿,把凶器也扔在乔答摩的身边后逃之夭夭。当人们追赶到茅草庵时,在乔答摩身边发现了两把带血的利剑,大家纷纷怒斥他身为沙门,竟敢淫人妻女,杀人母女!随即不容分说就将乔答摩押解到他胞兄巴惹达乍国王的座前,说他犯下了弥天大罪,请求严厉惩办。于是国王巴惹达乍不问青红皂白,就下令对其胞弟施以弗戈酷刑。就在乔答摩受刑之际,黑色仙人闻讯赶来。他问乔答摩道:“这事果真是你干的吗?”乔答摩气息奄奄地说:“或许这是前世的造孽,但绝非我之所为,倘若不信,我可拿出证据。”“何以为证?”黑色仙人又问。“为了证实我清白无辜,如果我的咒语和证据真实无妄,就让我亲教师的肤色由黑变黄为证吧!”乔答摩念完咒语后,黑色仙人的肤色即刻变成了金黄色。黑色仙人因此也叫“金色仙人”。乔答摩临终时问黑色仙人道:“弟子死后将转生为何物?”“你乃无障离垢,仍将转生为人!你如果尚有生育能力即可转生,但不知你是否还有生育能力。”黑色仙人说。乔答摩万分痛苦地说:“我平白无辜遭胞兄迫害,此刻痛楚欲绝,何谈后嗣!”这时黑色仙人呼风唤雨,让和风细雨吹拂沐浴在乔答摩身上,使他暂时摆脱痛苦的折磨。接着黑色仙人又将那两把血剑拿来放在乔答摩的下身处说道:“你若无后,便无佛陀。你须即刻忆念起前世的情欲!”乔答摩在刑具上竭力忆念前世的情欲,终于使精液从下身滴出,落在了那两把血剑上。黑色仙人遂将这两把血剑拿去掩藏在一片甘蔗田的叶片下。当黑色仙人回头把乔答摩从弊戈刑具上解下来时,他已气绝身亡。仙人将巴惹达乍以及大耳日光王家族的族人召集到一起,并请来了四大天王。他义正辞严地当众宣称:“既然妙步母女非乔答摩所杀,那么究竟谁是真凶,就让业力给予他们应得的报应吧!”这时四大天王在空中赞日:“乔答摩啊,你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你仪表非凡,超凡绝伦,具足百种福德。你能使天神笑颜常开,你能让众生好运常来,你将转生为万世永存的转轮法王!”接着,四大天王对地界的凡人们念咒道:“看剑!谁是真凶,即刻受死吧!”随即将两把血剑抛向空中。血剑顿时化作霹雳,顷刻间奸夫莲枝和商人阿日勒被巨雷轰顶,一命呜呼了。与此同时,乔答摩也往趋三十三天兜率天转生为总领三身诸佛之根本佛。由此可见,四大天王也的确执法如山。没过多久,血剑上的精血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化出二卵,两个男婴从卵中破壳而出。这两个男婴一出壳就能走路,会说话,吃的是甘蔗茎,喝的是甘蔗汁,穿的是甘蔗叶,所以人称“甘蔗族王子”。虽说他俩同是在日光的照射下破卵出世的,但各有各的名字:从母亲妙步的淤血中化出,先会走路说话的是哥哥,名叫“日种”;而从女儿卓娇桑姆的淤血中化出,后会走路说话的是弟弟,名叫“甘蔗种”。乔答摩的这两个遗子,哥哥叫日种,又名比丘尸罗(比丘戒),他因出家为僧而后继无嗣。弟弟叫甘蔗种,甘蔗族皆出于他。该族人因其祖先是从甘蔗地里出生的,故称“甘蔗族”;又因为他们是乔答摩的后裔,也称“乔答摩族”;此外,他们因系日光煦化所出,又叫“大日族”,又因是由黑色仙人亲手抚育成人,故也叫“手生族”。甘蔗种王的王后生了三个王子后不幸去世了。国王为了摆脱丧偶之苦,便又选了一美貌女子欲继配为后,可是这女子的父亲却提出,要是我的女儿生了儿子,他肯定想当国王,到时应让他来继承王位。国王无奈,只好答应了,那女子这才嫁给了他。这位王后共生了三女一子,儿子取名叫“乐政”。自打有了乐政,国王不得不下令将已故王后所生的三位王子逐出王宫,同时把继配王后所生的三位公主也当作三位王子的仆人一并逐放。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六人就这样被一起流放到迦毗罗卫。时隔不久,继配王后又死了,国王这才宣召三位王子回宫,说:“母后已故,命三位王子速归。”三位王子听到父王的诏命后置若罔闻,他们与同父异母的三姊妹结伴而行,前往离雪山不远的恒河畔,在迦毗罗仙人的住地附近,搭起茅屋住了下来,靠狩猎维持生计。有一天,兄弟姊妹几个到迦毗罗仙人那儿去请教善恶业报之事,仙人劝戒他们从今往后莫作非梵净之事,不要狩猎杀生……他们都一一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迦毗罗仙人发现他们一个个脸色蜡黄,日渐消瘦,便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说这是因春情萌发,欲火难熬所致。仙人说:“既然你们几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不妨按年龄大小相配成偶。”兄弟姊妹几个便成双成对结为夫妻。三对夫妻生了三男三女,日子过得热热乎乎,倒也其乐融融。这事后来传到了国王耳中,他为之大惑不解,就问臣下道:“我的三位王子早被流放远逐,又有谁肯把女儿嫁给他们呢?”臣下回禀说:“他们是自家兄妹结成夫妻生儿育女的。”国王闻言,羞愧不已。再说那三位王子的儿女们,一个个刚一出生,就手指着天空,嘴巴里大声地发出“释迦、释迦’’的声音。“释迦族”的名称由此而得。三位王子中老大的家族叫“释迦钦布”(大释迦),老二的家族叫“释迦离遮毗”(贤能释迦),老三的家族叫“释迦日遮巴”(山居释迦)。释迦钦布家族的世系传承次第为:释迦能忍王、释迦安居王、释迦土居王、释迦殊胜王。其后裔数以五万五千之众,皆出自迦毗罗皤搴都。其后为十车王、十一车王、札巴车王、札巴坚车王、阳丹王、狮子吼王和狮子近王。狮子近王有四个王子,即净饭王、白饭王、甘露饭王和斛饭王。净饭王有三子,长子胜解王子,次子悉达多王子,三子阿难王子(释迦牟尼从弟)。据说悉达多之子罗睺罗从父出家为僧,故悉达多后继乏嗣。《西藏观世音》第六章.初启正法之门吉祥金刚手大势至的化身拉妥妥日年谢正在雍布拉岗宫中侍奉其父王母后,他忽听得空中妙音四起,又看见祥云氤氲,霎时间祥云中一束五彩的光芒直射胸前,一个用五种珍宝镶成的宝匣,不知不觉已捧在了怀中。拉妥妥日年谢王打开宝匣,只见里面装着一座四层水晶宝塔和数函用吠琉璃粉书写的金质书卷。翻开书卷,他虽不知是佛典还是苯经,但深信这是一件稀世宝物,故取其名曰“玄秘神物”。--题记一赞普拉妥妥日年谢临终时曾留下遗嘱说:“在雪域吐蕃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祸患灾难,只要向我的玄秘神物祈祷便可消灾避难;若是想要祈福求善,尽管向它祷祝,定会随心如愿。”--题记二自众敬王迄“释迦族人聂赤赞布”,子嗣相继,王统蔚然自成一系。当王统传至赤妥吉妥赞时,此王与年茂贡曼王后生有一子,名叫“拉妥妥日年谢”。据说,其名冠之以“拉”,是因为他原本是沃赛拉(光音天)的后裔;吐蕃的君主称“妥妥巴”,父王想让他将来继位当吐蕃的君主,所以就取名“妥妥日”;另有一说,说他发佛法之端倪,受善法之加持,故名“妥妥日”。所谓“年”,一说因系母后年茂贡曼所生而得名,另一说吐蕃臣民皆俯首听命于他(译音“年”,意为听从),故名。至于“谢”的意思,一说国王的辅臣名叫什么什么“谢”,另一说因他曾得到一个四层水晶宝塔,故名。拉妥妥日年谢王在雅隆河谷东岸,修建了一座“水晶宫”似的“雍布拉岗”宫。父王赤妥吉妥赞与子臣拉妥妥日年谢一同住在宫中,共谋治国之大事。父子俩认为,吐蕃民众,种族低劣,不守法规,桀骜不驯,故将吐蕃划分为“四如”,并将这四如的疆域分别划分给色、穆、董、东(译音)四大内族及其他一些小部族,而把那些不法之徒都统统发配到边远偏僻的地方去了。拉妥妥日年谢在雍布拉岗宫当政期间,异邦天竺摩揭陀国的当朝国王叫“匝”(译音)。这位摩揭陀国王在拜读先祖的遗书时,从先王达磨阿输迦(阿育王)。的史传中得悉,先王曾有建造佛与菩萨身、语、意之所依的愿望,后来只造立了佛和菩萨的身之所依(佛像)一千万尊,而造立语之所依(佛经)和意之所依(佛塔)的夙愿未能实现。国王“匝”心想,如此圣绩,看来要由我来完成了!于是,他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详细询问了有关其先祖造立圣像的原委。这位长老告诉他说:“世尊佛陀曾在王舍城化缘时,塔给玛的儿子朝他身上撒了一把沙子。佛陀预言说:'这把沙子有多少颗沙粒,就将如数变出多少尊佛像。’而这把沙子"恰好有一千万粒。先王的前生正是塔给玛之子,他的后世是十车王与王妃卓堪玛在香特坚城所生的阿输迦王子(阿育王)。“彼时,西方有异教鼓音派,十车王命戍边军队镇压鼓音派异教徒。一时间香特坚城的人们几乎都成了屠夫,他们极尽烧杀抢掠之能事,直杀得鼓音派三兄弟及其信徒片甲不留,无一幸免。“不料有一天,王子(阿育王)出外玩耍迷了路,误入城中一屠夫家,被屠夫逮住下了油锅。奇怪的是这孩子大难不死,竟被油锅里生出的一株莲花托起,浑身挂满晶莹欲滴的露珠,愈发显得英俊,屠夫为之大惊失色。“十车王看在王子大难不死的情份上,亲往鸡胤部欢喜园,向一位颇有名望的尊者请教如何消除自己罪孽的办法。“尊者口诵一偈道:'具有善根之者,所造罪孽可却,乌云难蔽明月,善业能消罪孽。’“'那么我应怎样行善呢?’国王问。“尊者说:'你若能在一日之内延请百万僧众举行盛大法筵,或在一夜之间造立一千万尊佛像,陛下的罪孽即可除矣。’“'要我一日之内延请百万僧众举行盛大法筵倒不难,难的是别说一夜之间造立千万尊佛像,就连一尊我也完不成,你这岂不是分明说我罪孽深重无可救药吗?’“尊者又劝解道:'陛下乃是受命于世尊的一国之君,你可在摩揭陀菩提林苑向佛陀像广施供奉,延请百万僧众举行盛大法筵,并当众祈祷发愿,就说天龙八部④各路鬼神,众等若认为我依然是受命于佛的天子,就请在一夜之间造立一千万尊如来佛像,如若不能,那我这个受命于佛的天子也就徒有虚名了。陛下照我说的去办,便可如愿以偿。’“国王依言行事,果不其然,天龙八部众鬼神一夜之间就在南赡部洲造立了一千万尊佛像,同时还造了一座四层水晶宝塔献给了国王。国王次日便获得了初果果位。随后这位尊者化身成一千万个国王,分别为那一千万尊佛像举行了开光仪式。国王随即又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国王“匝”请教长老道:“我的先祖只造立了佛的身之所依(佛像),却没能造立语之所依(佛经)。我亦不可只造立意之所依(佛塔),而不造立语之所依,当一并为之!我如何才能成就此事呢?”长老面授机宜道:“陛下可效法先王,在菩提林苑广施供奉,大设法筵,即可造立意之所依,亦可成就语之所依。”国王“匝”依言照办之后,忽然间金刚菩萨凌空而至,随即一卷卷佛经便从空中降下。国王将其中的数卷佛经连同四层水晶宝塔一起,装入一宝匣悬挂在宝幢上,大事供奉了一番之后,当他正准备开光之际,突然众空行与空行母鼓起阵强劲的“智风”,将那只装着佛经与水晶宝塔的宝匣一风吹走了。就在这个时候,吉祥金刚手大势至的化身拉妥妥日年谢正在雍布拉岗宫中侍奉其父王母后,他忽听得空中妙音四起,又看见祥云氤氲,霎时间祥云中一束五彩的光芒直射胸前,一个用五种珍宝镶成的宝匣,不知不觉已捧在了怀中。拉妥妥日年谢王打开宝匣,只见里面装着一座四层水晶宝塔和数函用吠琉璃粉书写的金质书卷。翻开书卷,他虽不知是佛典还是苯经,但深信这是一件稀世宝物,故取其名日“玄秘神物”⑤。拉妥妥日年谢把这件“玄秘神物”安放在宝座之上,时时用御酒神饮和绿松宝石供奉,天天围着它一边“转古拉”,一边祷祝口据说,借此宝物的加持,已是年迈体衰、白发苍苍的赞普,居然变得皓齿鹤发,返老还童了。他享年一百二十岁,一生活了两世人。拉妥妥日年谢王父子的陵墓,据说建在香波地方的冰雪与岩石交界处。赞普拉妥妥日年谢临终时曾留下遗嘱说:“在雪域吐蕃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祸患灾难,只要向我的玄秘神物祈祷便可消灾避难;若是想要祈福求善,尽管向它祷祝,定会随心如愿。”。宝匣“玄秘神物”中所珍藏的四部佛典,详见下文有关章节。拉妥妥日年谢王于雍布拉岗初启正法之门之第六章竟。注释:1、拉妥妥日年谢王:吐蕃第二十八代赞普,按本书排列则为第二十九代。藏文史籍及本书记载,此王时建造了雍布拉岗宫,并得到一只装有四部佛经和一座四层水晶塔的“玄秘神物”宝匣。藏传佛教有人以此作为佛教传入藏区的开端。2、雍布拉岗宫:相传是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布建造的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该殿位于今山南地区乃东县东南雅隆河东岸的一座小山上。本书则说此殿系拉妥妥日年谢所建。第七章.南日松赞传略( 22:52:27)标签:&分类:&某一日,大悲观世音菩萨自天竺南方普陀山举目远眺雪域吐蕃,观见那里的众生首领因得其先王拉妥妥日年谢的“玄秘神物”并供奉之,彼等悟性渐已萌发,观世音菩萨遂决意化身为吐蕃赞普去教化那里的臣民。于是大悲观世音便投胎托生为南日松赞与王后才松萨"智冒陶嘎尔的王子。--题记拉妥妥日年谢的王子叫赤年桑赞。赤年桑赞之子是达戈年思。传说达戈年思先天双日失明,后来凭借向先祖的“玄秘神物”和“水晶宝塔”祷祝,双目得以复明。其后嗣是南日松赞。赞普南日松赞是一位非凡的君主,他向来言必信,行必果,心想事成。赞普南日松赞在雅隆东北方的钵巴宫驻锡期间,主持修建了贤宁敏久宫。宫殿修成后他娶才松萨,智冒陶嘎尔为后;是他最先在才邦山发现金矿,在给日山发现银矿,在昌布岭发现铜矿,在热嘎山发现铁矿,还在北方的拉措湖发现了食盐;是他最早把野牛驯养成牦牛,把野鹿驯养成黄牛,把野羊驯养成绵羊,把麝獐驯养成山羊,把野驴驯养成骡马,把狼驯养成牧犬。从他那时起,开始分设内、外相,并开始垦荒耕田,牧放牲畜。这些都是他的恩德功绩。  某一日,大悲观世音菩萨自天竺南方普陀山举目远眺雪域吐蕃,观见那里的众生首领因得其先王拉妥妥日年谢的“玄秘神物”并供奉之,彼等悟性渐已萌发,观世音菩萨遂决意化身为吐蕃赞普去教化那里的臣民。于是大悲观世音便投胎托生为南日松赞与王后才松萨,智冒陶嘎尔的王子。当时,大悲观世音菩萨起驾前往雪域吐蕃时的情景,依诸佛与众菩萨之所见,观世音从普陀山起驾径自前往雪域;依天界众神之所见,一道白光,一闪而过;而依南日松赞亲眼之所见,忽然一道光芒,没人王后体。内……十个月后,一位极不寻常的王子诞生了。这王子一生下来就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和八十种随好。尤为奇异的是,在他浓密的乌发间,长着一尊阿弥陀佛的头像。父王觉得这孩子的确殊胜非凡,但又怕别人看见自己的儿子长着两个脑袋而遭非议,就用一条红绫带把王子头顶上的阿弥陀佛像白天缠起来,到了晚上再解开。偶尔有一天,父王忘了给王子缠头,正巧被前来早朝的大臣们看见了。当时噶尔东赞玉桑和屯米桑布札,还有两名幼童(译注:所指未详)也在场。随后便有传言说,赞普陛下的王子长着两个脑袋。内臣那阐布说他亲眼看见那头像在王子的头顶上还能左顾右盼云云。王子四岁那年,父王南日松赞在北方筑行宫而居。有一天,南日松赞带着侍从出行,当行至香丹巴北山后歇息时,侍从琼布巴达布迪与布琼让布宰了一头牦牛,煮了一锅肉,赞布吃了牦牛肉后即刻中毒身亡。他的御马“姜希玛夏骏”也被活埋了。南日松赞九层状的陵墓修筑在雅隆顿嘎尔山上。父王南日松赞传略之第七章竟。注释:①赤年桑赞:按藏文史籍记载,为吐蕃第二十九代赞普,本书则记为第三十代。系拉妥妥日年谢王之子,《新唐书》译作揭利失若。②达戈年思:亦名达日年思。按有关藏文史籍记载,系口土蕃第三十代赞普仲年德如之子,按本书载,则为赤年桑赞之子。③南日松赞: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达戈年思之子,《新"书》作论赞索。南日松赞时吐蕃王朝以雅隆为中心,疆域有所拓展,为松赞干布时代吐蕃王朝的进一步强盛奠定了基础④三十二相: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即千辐轮、足善住、手足鬘网、手足细软、七处充满、指纤长、跟圆长、身广洪直、足踝端厚、身毛上靡、股圆如鹿、立手摩膝、势峰藏密、身金色、皮肤细滑、身毛右旋、眉间白毫、狮子上身、肩头圆满、肩膊圆满、得最上味、身分圆满、乌瑟腻沙、广长舌、得梵音声、狮子颔轮、齿鲜白、齿平整、齿齐密、四十齿、目绀青和牛王睫。⑤八十种随好:佛所具有的八十种微妙相好,属于爪甲者三、指者三、脉绺者二、足者三、步态者七、头部者三、发者六、目者五、眉者四、耳者二、鼻者二、口者;、舌者三、齿者五、语者二、手者二、手纹者三、全身功德者十、身无瑕疵者四、下体者四、脐者二、总行止者三,共有八十。⑥噶尔东赞玉桑(?一667):亦名禄东赞,松赞干布时口土蕃三权臣。噶尔家族原为苏毗家臣,吐蕃抚服苏毗后转为口土蕃王室亲信重臣。噶尔东赞为人沉勇果毅,有谋略,善机变,赞普依重,世代相国。据《册府元龟"外臣部"贤行》载:“吐蕃相禄东赞贞观十五年来朝,先是,许以文成公主出降,赞普遣禄东赞来迹。”唐"阎立本画,吴道子摹本《步辇图》是禄东赞至长安迎请文成公主的真实写照。据《册府元龟"外臣部"才智》载:“……禄东赞领解兵术,吐蕃赞府以国事委之。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并兼诸羌,雄霸本土,东赞有力焉。东赞有五子,长曰赞悉若,次钦陵,次赞婆,次每多千,次敷论。 ”另据《新传》载:“(东赞)有子曰钦陵,曰赞婆,曰悉多于,曰勃论。禄东赞死,兄弟并当国。”噶尔家族专吐蕃国政年久,居功自恃,与赞普王室发生权益冲突,后被王室刈除(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⑦屯米桑布札:松赞干布时的一位著名文臣。藏史称“吐蕃七良臣”之一。屯米桑布札早年受命前往印度求学,学成之后以其非凡的智慧,在当时的文字雏形基础上,参照梵文的声韵和语法,结合吐蕃语的语音系统,成功地创制了吐蕃文字,并翻译了大量佛经,为早期吐蕃的文明和后世藏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影响极为深远的巨大贡献,深受藏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拜。⑧那阐布:松赞干布的首席大臣,位在十六大臣之首。世出望族董氏,系贝卓之嗣,松赞干布的后妃之一董妃赤尊系其女。据本书载,松赞干布出征时由他在本土代为摄政。生卒年及事迹未详。第八章诸佛授权赞普南日松赞去世后,身为大悲观世音自性身的幼主松赞干布心想:父王这一死,从今往后这些猕猴父罗刹母的雪域众生将由自己亲自调伏,为此必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何不就此祈请诸佛与众菩萨给自己灌顶授权呢?--题记南日松赞去世后,身为大悲观世音自性身的幼主松赞干布心想:父王这一死,从今往后这些猕猴父罗刹母的雪域众生将由自己亲自调伏,为此必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何不就此祈请诸佛与众菩萨给自己灌顶授权呢?赞普松赞干布正坐在宝座上这么寻思着,除盖障菩萨已莅临宝座上方,款款解开赞普头上的红绫带。与此同时,文殊菩萨手持宝瓶从左面向他洒净水,吉祥金刚手菩萨手执宝瓶从右面给他洒净水,阿弥陀佛在他头顶上方伸出红莲宝石般的手臂为他摸顶,授之以至高无上究竟圆满的权力。灌顶授权既毕,松赞干布顿时浑身光芒四射,在每一道光芒的另一端都显现出一方方圆满受身净土,并化现出无数个松赞干布在遍照雪海佛座前的景象;继而松赞干布的这些化身复又光芒四射,在那无数道光芒的另一端所显现的一方方净土之上,又化现出一个个遍照雪海光庄严佛;这些化身又白胸际大放光芒,在那无数道光芒的另一端所显现的一方方刹土之上,又化现出一个个佛陀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这些化身也光芒四射,在那无数道光芒的另一端又化现出无数个佛与观世音菩萨,他们都在遍照雪海光庄严佛的座前为无以数计的王子松赞干布摸顶;松赞干布的化身发出的光芒又化现出无数个天王太子,天王太子的化身发出的光芒又化现出无以数计的释迦牟尼在化身净土为王子松赞干布摸顶;王子松赞干布又放射出普照十方天际的光芒,这一道道光芒所化现出的无数个观世音菩萨又从他的胸际放射出万道光芒,化现出数不胜数的千手千眼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广遍利乐普天下的六道众生直到今日。但凡断除盖障,心智清明的人,都曾目睹过我松赞干布神通广大的化身;而那些诸障遮蔽,心窍蒙昧的人,则无法见到我变化莫测的化身。大悲观世音菩萨可随机应变,利乐六道众生。上述情形,在昌珠王宫有金粉书写的壁画为记。诸佛与众菩萨为赞普松赞干布授以身、语、意究竟圆满权力之第八章竟。《西藏观世音》第九章.圣僧迎请本尊随后他心想:如今在我域内可崇佛矣!而崇佛则须有本尊。若用土石造立本尊像未免太差次,用木料造像又易干裂,而用珍宝造像又恐人心叵测,终将毁之于一旦……日暮时分,赞普还在为造像材料的事费思劳神。忽然,天空中众天子现身云端,向松赞干布施过礼后异口同声地说:“赞普陛下,在天竺南方僧伽罗岛的海滨沙洲上,有一尊羯沙流坡坭神像,在神像背后的沙滩下埋着一棵蛇心旃檀树,你的本尊就在其中,可前往迎请之。”话音刚落众天子就不见了。--题记赞普松赞干布从此开始称雄于世,边邦邻国无不岁岁前来朝贡。吐蕃当时尚无文字,需要进贡什么财货贡品只能以口信传旨。为使吐蕃也能有自己的文字,赞普曾派遣众多天资聪颖的吐蕃学子前往天竺求学。然而,这些人不是被天竺的厉鬼所害,就是死于炎热酷暑。后来赞普又委派十六大臣中最为聪慧的大臣屯米桑布札前往天竺修习文字,并赐沙金一升作为资费。屯米桑布札抵达天竺南方后,慕名拜求一位名叫“婆罗门黎敬迪迦”的文字大师为师,献沙金半升以求之赐教。这位大师言称通晓二十种文字,他带屯米桑布札到海滨的一个石碑前,碑上清清楚楚地刻有二十种文字。他问吐蕃学子想学哪种文字,屯米桑布札(指着碑上的一种文字)说:“我就学这种文字吧!”于是屯米便开始修习“合乎吐蕃语”的那种文字。天竺文有五十个元、辅音字母,其中辅音的第一组字母(译注:原文此处有误,应为“重叠字母”)和第三组反体字母,因吐蕃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发音而被舍弃。吐蕃语的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大致上都包括在天竺文的元、辅音字母之中。屯米以其创意从天竺文的十六个元音中选取了合乎吐蕃语的四个元音。天竺语有些词语的发音对应吐蕃语,例如:天竺语“艾嘎”(数词一),蕃语作“久”(译注:此处引号中的内容为译音;括号中为译义)。因天竺语中没有“嘉”这个辅音,故吐蕃文就增加了一个辅音字母“嘉”;又如:天竺语“达摩”(法),吐蕃语作“齐”,天竺语中没有“恰”这个辅音,吐蕃文又增加了一个辅音字母“恰”;天竺语“劳噶”(世间),吐蕃语作“久旦”,天竺语中没有“加”这个辅音,吐蕃文又增加了一个辅音字母“加”;天竺语“那玛”(敬语),吐蕃语作“希萨”,天竺语中没有“夏”这个辅音,吐蕃文又增加了一个辅音字母“夏”;另外,因吐蕃语没有天竺语的长短音之分,故又增加了一个半元音字母“阿”。这样一来,吐蕃文新创了天竺文中所没有的“五个半”字母。再则,所谓“原音用法”,是指吐蕃语用天竺语的原音作读写密咒之用。吐蕃文是由“拼音规则”与“音素符号”拼合书写的。它有五个前置字,十个后置字(译注:原文十个后置字的排序与现行传统语法的排序有所不同),前后置字的作用是为了不使(词的音、形、义)混淆。另有一说,吐蕃文的辅音字母“嘉”取自属庐氏地名;“萨”取自萨霍尔地名;“夏”取自象雄地名;“阿”取自阿厦地名;“恰”与“加”来自灵感;而系足字及其他分支结构则完全是智慧的独创。吐蕃文依据天竺文的五十个字母摄集转换为三十个字母,但其中的五个半字母是天竺文中所没有的。所谓“五个半字母”中的“半个字母”,是指字母“阿”只能作为前、后置字配置,故名。屯米桑布札学成之后,他在天竺又求得一批大乘佛经,诸如《正法如意珠陀罗尼》、《无量瀑流游戏经》、《瀑流巴擦经》和《大悲莲华经》等。屯米将这批佛经带回吐蕃献给了赞普,赞普为之大喜并命屯米桑布札解读其祖上拉妥妥日年谢所遗“玄秘神物”。屯米经识读译解,方知原来是《怖摩拉穆达诸佛菩萨名号经》和《宝箧庄严经》、《那伽诸佛菩萨名号经》以及《十善法典》等四部典籍。屯米桑布札精通文字,博识声明,成为吐蕃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大师和翻译大师,被誉为文殊菩萨的“语之化身”。赞普松赞干布从此开始潜心修习文字,历四载而闭门不出。大臣们对此颇有非议,私下议论说:“陛下修习文字已逾四载,至今仍足不出户,莫非他志大才疏,愚不可及,看来吐蕃黎民的福乐只能靠咱们臣下了。”赞普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后心想,若是任其流长飞短,说我愚笨,我将何以服众?于是他召集臣僚训示道:“我深居简出,修习文字,而你们却散布流言,图谋篡权。既然如此,我现在就颁行'十善之法’以诏吐蕃天下臣民!往昔吐蕃应立法而未立法,故分裂为十二藩邦。若今后仍无法可依,必将招致罪孽横生、祸患无穷,殃及我甥舅子臣万民。从今往后,凡我治下臣民,须不杀生,杀人者偿命价千金;不偷盗,偷盗者退赔赃物;不抢人,抢人者偿还原物;不奸淫,奸淫者科以罚金;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贪心、不嗔心、不邪见。但凡有违之者,均科以相应的处罚!”赞普言毕,大臣们交口称赞道:“陛下真是一位胸怀远大、智慧无穷的英明君主!”正因为他善护正法,心智邃远,故被称之为“赞普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依照“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款”①,制定并颁行了“十善法”。随后他心想:如今在我域内可崇佛矣!而崇佛则须有本尊。若用土石造立本尊像未免太差次,用木料造像又易干裂,用珍宝造像又恐人心叵测,终将毁之于一旦……日暮时分,赞普还在为造像材料的事费思劳神。忽然,天空中众天子现身云端,向松赞干布施过礼后异口同声地说:“赞普陛下,在天竺南方僧伽罗岛的海滨沙洲上,有一尊羯沙流坡坭神像,在神像背后的沙滩下埋着一棵蛇心旃檀树,你的本尊就在其中,可前往迎请之。”话音刚落众天子就不见了。要说前往(僧伽罗)那地方去迎请本尊,一路山高水险,猛兽可怖,恐怕难以如愿。但为了迎请本尊,大悲观世音的化身赞普松赞干布从眉宇间发出一道光芒,直射望族董氏贝卓嗣后的内臣那阐布之女董妃赤尊的心际。六七个月后,就在“喜日”初六与“善日”初七交替之际,董妃赤尊生下一子,他就是化身比丘尸罗阿嘎尔玛迪。这位化身比丘(和他父王一样)头顶上也有一尊阿弥陀佛像。他乘着从父王眉宇间放射出的“光芒之马”,犹如离弦的利箭直射天竺南方去迎请父王的本尊。化身比丘抵达天竺南方后,他先行降伏了香特犍人,随后又辗转来到了僧伽罗岛。他在当地得悉南方有座伽日那城,城中有座给日宫,当朝国王叫俄玛达格赛尔。其祖上先王均为内道法王,自他登基后便改奉异教,毁灭佛法、拆除佛寺,立不善之法、行不善之举,杀生、偷盗、淫邪、妄语,无恶不作。他每日清晨都要令臣下宰杀五只山羊,用腥红的血肉来祭祀异教大天神摩诃帝巴。化身比丘决意调伏这位昏君。在这座城市的城南,有一座由饮光佛开光的“莲轮大宝塔”,化身比丘便绕着这座宝塔腾空跏趺而行。恰巧这时国王俄玛达格赛尔出游登临位于城中央的一座可俯瞰全城的九层塔楼。他从塔楼南面的嘹望台凭栏远眺时,远远看见有个人腾空跏趺绕塔而行,顿时心生敬意,当即命守塔人道:“有一圣者正绕着莲轮大宝塔腾空而行,快去把他给我请来!”守塔人赶忙前去传旨道:“国王陛下有请尊者前去王宫。”那比丘一转眼就像飞鸟般飞到了王宫。国王盛情款待了他,并朝他头顶上抛撒了一捧花瓣,缤纷的花瓣随即化作一顶宛如佛顶上的华盖,高高悬在他的头顶上。国王向背朝着他凌空跏趺而坐的化身比丘请求道:“圣僧尊者,您可否每天都到我这儿来给我讲经说法呢?”比丘回过头说:“陛下若能言听计从,我就天天来,不然我就不再来了。”、“只要圣僧肯大驾光临,我一定俯首听命。’国王应诺道。于是化身比丘在宫中小住了几日,并略施神通使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乎回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