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粮食局是最差的单位吗是当年的吗

很多人在超市散装粮食区喜欢把手插入大米、豆类和各种粮食中,想问这是什么心理?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5被浏览497分享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开心强强妹
19:51:00  首先妹子我是农村人。   最近几个月在家,越来越觉得 农民很辛苦。尤其是种地。   种地真的一点也不挣钱的。   前几个月 小麦价格1斤1元左右,后来是越来越降价,降到8毛5。   现在收秋季节已过,各家各户都在卖玉米、花生等农作物。   玉米最贵7.6甚至8毛一斤,降到现在7.2毛一斤。一天一降。   花生米4块钱一斤,降到3.8元,同是一天一降。   都说种地种的越来越没信心。还累的一身病。   —————————————————  放心粮价肯定会长上去的,别急。  
  花生米不便宜  
  @黑白年岱 2181楼
11:14  那里降了,去年燕麦高粱等都是3元一斤,今年涨到4元,说玉米爆跌,市场上还是2元多一斤…反正我没看见降价。  -----------------------------  我这里六毛一斤,新鲜玉米粒  
  农村土地从土改以来到现在都不是共产党的。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是村民集体的。
  现在经济不景气,城市工人日子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只好牺胜农民兄弟的利益了,解 放后一直是这么干的,这老大哥是白叫的吗?
  粮食涨价农民未必受益,城里人一定买贵粮食,粮食降价农民一定受害,城里人不一定买到便宜粮食。钱被那些王八蛋赚了。
  @马铃薯炖肉
01:50:36  @n_尼不采
11:13:39  种地的成本一直在涨,然而粮价却一直在跌。  地亩补贴我这边是最后一年了。  医疗保险的价格也涨上去了。  家里很多人已经不种地了,因为只靠种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农民工出去打工能做的也只有建筑,工厂之类的力气活。  今年的经济形势是什么呢,建筑工地不景气,工厂大规模倒闭。农民工在外面挣不到钱,又只能回家种地。  如果情况一直这样下去,不知道农民......  -----------------------------  鱼米之乡是洪湖?
09:45:57  @白易云hehe
21:30:00.62  @开心强强妹
呵呵,原因很简单,就是政府想要逼大家逃离农村,回收土地。然后大资金卖给资本家,鼓励他们去做。很快粮价就一路飙升,重启近些年地产暴利模式。然后限制进口,鼓励资本家继续!形成天价粮食模式!  —————————————  粮食升价,不利于社会稳定啊  -----------------------------  @法号谢逊2
11:22:14  别傻了,政府根本没主动搞过粮食这一块,粮价的低贱其实是市场价引导的结果。  政府大搞土地开发,建厂建公路,大量良田被填平,中国本土的粮食早就应付不了15亿人口的肚皮,于是大米就从印尼、泰国等地进来,那儿物价低,便宜的粮价冲击让本土的米价自然拉低。  除非政府把关税拉高,让米店大米的价格控制在4-5元一斤的水平,那样,本土的农民才会觉得劳动有价值。不过,到时,叫苦的又会是其他人了。  -----------------------------  @u_
10:18:33  不过话说回来 粮食如果真的提价到4。5元一斤 那其他东西势必也要提价的 只会造成人民币再度贬值  -----------------------------  @无老鬼
11:15:53  可现在的问题是粮价与前几年相比跌的离谱,可其他物价并没有一点降低。槽!胡温时代政府的指导价死哪儿去了?  -----------------------------  胡是寒门出身,习是红二代,明白?
  @zmsghh
18:36:00  @开心强强妹 楼主
19:51:00   首先妹子我是农村人。   最近几个月在家,越来越觉得 农民很辛苦。尤其是种地。   种地真的一点也不挣钱的。   前几个月 小麦价格1斤1元左右,后来是越来越降价,降到8毛5。   现在收秋季节已过,各家各户都在卖玉米、花生等农作物。   玉米最贵7.6甚至8毛一斤,降到现在7.2毛一斤。一天一降。   花生米4块钱一斤,降到3.8元  —————————————————  站上去城里人就急了  
  @几番风雨楼
10:42:00  @yixin5-10-20 10:24:53   煤炭石油钢铁都降价了,国家也要负责吗   -----------------------------   @肥熊在天
13:37:15   国家可以不负责,政府必须负责!不要再追问为什么政府必须负责了。   -----------------------------   政府过度片面发展经济造成了煤炭钢  —————————————————  语病经济发展价格应该涨啊  
  @流年羽七
21:03:49.837  你只要想明白为什么粮食在你手里,价格却由他们定!你就明白了   —————————————  你要知道,人家西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抛开质量不说,人家产量大消耗少,出口便宜。人家食品生产企业又不是傻子,便宜的不用用你贵的。要是没国家政策,还要更惨  
  坚持种地,最多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暴跌,农民就发达了!  
  现在国家对农村基本就是任其自生自灭,你不看城市里不停的搞基建,修高铁,何时舍得拿出钱来给农村修一条大一点马路?农村里的水泥路基本都是村干部要每户出钱修起来的,我们那就这样,交了三次才从村头修个路到村尾
  @开心强强妹
06:14:00  @流年羽七
21:03:49.837   你只要想明白为什么粮食在你手里,价格却由他们定!你就明白了   —————————————   想病明白。。。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还记得以前的大豆吗
  @自由与权力 2225楼
11:12  坚持种地,最多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暴跌,农民就发达了!  -----------------------------  我家里现在有一万斤稻谷,听兄弟一席话我决定明年下半年再卖,看看能不能卖到六块一斤(现在每斤1,4)。  
  现在的问题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赖在农村种地的人太多了。政府的目的就是希望粮价低,这样大家才愿意抛弃土地彻底进入城市,城市的消费、房地产以及廉价劳动力才可以维持,同时农村也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如果农业很赚钱,城市化永远没法实现,只能农民工化,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前国家收购托市,估计现在不想托了  
  大家的粮食都不卖N年后会是什么结果  
  哎,,,
  上中国生物有机肥交易网,只做高性价比,生物有机肥价格不是问题,高性价比才能创收。
  为什么农民不联合起来……好像国家都已经不需要农民似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国家叫谁富谁富,叫穷谁穷。现在国家一心城市化,就得先打压农业,人民币贬值,一贬再贬,城市工人工资年年上涨,而农产品价格多年徘徊,现在不涨又降,农村在政策打压下不得不放弃,农民不得不进城打工。国家又要土地确权宅基确权,为什么?一个目的,为农民进城买房用土地和宅基作抵押,去买城市天价的楼房。买了房就成了房奴,城市楼房没有土地权,房是自己的而宅基地不是自己的,到期又要缴地钱。国家已经成了压榨人民的工具
  都说政府把粮价调低是让农民失去种粮积极性,然后把土地收回归大户。真不希望是真的!这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好呢?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小说推荐: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更新于& 19:18
今天去了嘉兴两个大型超市转转,发现超市里的桶装白酒的名称都太假了,白酒的名字叫&纯粮酒&&纯粮液&&纯粮王&一类的。自己看看配料表,都是添加了食用酒精。我不知道这是否合法,但至少这已经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了,看这些酒的名字,至少给我的感觉以为是纯粮食酿造的酒。诶,希望食品的市场有能人来进行进化吧。食品民生大于天!
显示方式: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3:06
食品安全!国治大计!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7:54
呵呵,知道不好就不要买!os的大拇指商品不能买,质量一踏糊涂!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35
食用酒精也是粮食做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2:58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3:52
不是的,都是兑水的酒!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4:50
喝不死,但能喝残。。。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10
引用:1喝不死,但能喝残。。。工业酒精兑水能把人喝死。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9:18
杂粮多少一斤了?5.6你想买一斤纯粮食酒,想想也不可能啊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百味既含馨,六饮莫能尚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嘉兴便民信息:粮食战争早就开始了,农民手里已经没有食物的种子
一切不能自留种子的农业模式,都没有存在的价值
日下午,我们去郊外的乡村徒步,在某山的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遇到一位姓曾的74岁的农民老伯。我们指着大爷屋门前的两分秧田,问,这个秧苗是什么品种,是自己留种子的吗?
大爷说,秧田种子是买的,不是自己留的。不能自己留种,必须每年去买牠们的,种子要50元一斤。自己留种则没有收成。水稻不能自己留种,玉米也不能自己留种,蔬菜不能自己留种啦!唉
我的心里像针扎一样的痛。
我们反转基因是怎么反的?天天在微信群里反,吵得天翻地覆。可是有几个人走到田野上去?那里才是决定转基因去留的战场,这些人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定夺。可是我们一败涂地。当我们在微信群里吵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转基因悄悄占领了我们的土地,洪家大山最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水稻不能留种,玉米不能留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千万年来的传承。为什么我们对于“不能留种”这么大的事情,如此麻木不仁?
生态系统本来是生生不息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当农作物失去生育能力的时候,它是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遭受了什么样的折磨?我们问过吗?我们体恤过吗?
当农作物不能生育的时候,它还能让我们生育吗?
中国人的生育能力急剧下降,为什么没有人去追问,没有人去考证,没有人去做权威的统计调查,并锁定原因?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育能力都不关心的时候,关心其他的东西还有意义吗?
老祖先从来不吃没有生育能力的食物。民间流传“打死不吃骡子肉”。因为骡子的染色体是63个,是奇数,不能配对,无法进行减数分裂。所以生殖细胞根本就不能发育。
任何一个物种,要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就必须在其一生中不断学习,如何适应环境获取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着“生态分离现象”,就是同一个物种,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在身体结构上发生与环境相适应的转变,并且能够稳定遗传给下一代。譬如生长在阳光充足地方的物种,植株逐渐变得高大,成了“喜阳植物”。而有些生长在阴暗的地方,植株矮小,叶片变得肥厚,特别能够利用弱的光线生存,逐渐演变成了“喜阴植物”。
生态分离现象告诉我们,物种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会向生殖细胞写入信息,并且能够向下一代遗传。所以,骡子,杂交水稻,无籽西瓜,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物种,因为生殖细胞不发育,不具备生育能力,因而也就失去了与环境的适应性。吃这样的食物,也就必然导致我们失去生育能力。
生命必须与环境相适应,才能获得能量。生育的本质,就是与不可逆的环境相适应。当作物的生殖细胞不存在,环境适应性没有了,我们的生育能力从哪里来?
阉割的家禽家畜可以吃,因为阉割的家禽家畜,它的生殖细胞是发育的。这和转基因、基因编辑、杂交水稻、骡子、三倍体无籽西瓜不一样。后者是生殖细胞根本不能发育。
骡子和杂交水稻一样,也具备所谓的“杂交优势”,骡子一岁就能长到妈妈5岁的体型,而且力气特别足。可这样的“杂交优势”是以生殖细胞不发育为代价的。生殖细胞发育,肯定需要写入信息,也就需要更强的呼吸作用。这会消耗相当多的生物量。
可是因“生殖细胞不发育”而积累的生物量,这样的“杂交优势”有意义吗?我们不结婚,可以留下彩礼钱;不读书,可以省下学费钱。这样肯定更加富裕。可这样的“富裕”有意义吗?
老祖先从来不吃没有生育能力的食物。一切没有生育能力的食物都是不能吃的。
过去人生活艰苦,大多数生了8个10个孩子基本活了下来。他们那一代人吃的什么?一年才有三餐半肉,生育能力那么旺盛。反观现在的人,三四十岁就生不了孩子。还有更年轻的,一结婚就生不了孩子。
生不了孩子有多痛苦?
可是我们体恤过,那些不能留种的物种,玉米和水稻,它们不能生孩子,它们遭受过什么样的痛苦呢?
种子天生就应该可以生育,可以自己留种,应该分散在每一个农民的手上。越分散越安全。那才是无法被摧毁的农业模式。哪怕发生战争,哪怕政权被摧毁,但是人还可以活下去,文化可以传承。政权以后还可以重建,血脉可以生生不息。
但如果农作物不能留种,并且种子的控制权落入敌对势力的手中,他们根本不需要发动战争,只需要掐断种子的供应,一个夏天就会饿殍遍野。
大山的深处,水稻不能留种,玉米不能留种!瓜果、蔬菜不能自己留种,很无奈啊。每年都要买。那么多种子哪里来的?种子公司的制种基地在哪里?是不是美国人控制??
种子公司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种子公司是1978年以后才存在的。种子公司的存在,压根就是一个阴谋,是对一个国家的算计。
历朝历代都没有种子公司。自留种子是农民的天赋权力。
我们需要赶快恢复可自留种子的农业。
一切不能自留种子的农业模式,都没有存在的价值。种子能生育,人才能生育。自留种子极大分散,种子安全,人才安全,国家才安全。
说一万道一万,不如一点小小的行动。
大家自己寻找老种子,寻找可自留种的常规稻种植。给家乡的父老打个电话,提个醒,让他们选择可自留种的品种种植。这比在微信群里反转要强。
魏雅华: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声音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为什么?为什么在中国粮食产量十连丰之年,中国粮食产量一百年当中最长的一个连续丰年周期之后,中国府库盈满,完全没有饥馑之忧的时候,中国会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2014年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的位置上?
当中国大规模地拆除城乡二元化的藩篱,当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当农地展开大规模的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农户庄园,超级大农场。从一家一户的“包产到户”的小农业,正在转向现代化的大农业之际,国家不能不对粮食安全高度关注。
而我们认为,中国农业必须完成这一次蝉蜕,不如此则不能化蛹为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也许两三年,也许三五年,但一定要走。2014年将会是等待发令枪响的一年。
中国的粮食缺口在不断加大
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十连增”的起始年,当年产粮4.3亿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34公斤。中国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吃。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
2009年,中国生产粮食4.84亿吨,这一年是中国粮食连续丰收的第6个年头,可这一年中国消费粮食4.97亿吨。中国的粮食消费增长更快,从勉强够吃到不够吃了。这是因为中国人吃得好了,中国人食谱中的肉奶蛋比重加大了。2009年粮食消费的缺口高达1300万吨。这种入不敷出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丰年尚且不够吃。
2010年8月,中国的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高达两位数。中国的粮食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国际粮食市场的粮食价格,本来中国的粮食在丰年都难以糊口,可现在,即便有点盈余,也没法出口了。
2013年,国产粮食达到历史最高峰的6.01亿吨,与2003年相比,整整增加了1.4亿吨。增幅可谓不小。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25公斤,却更加不够吃了。2012年,中国净进口粮食7000多万吨。不过两年,中国净进口粮食增加了490%!目前,中国三大主粮的净进口(进口数大于出口数)已常态化。
在过去三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中国的玉米进口在2012年达到520.7万吨,小麦进口达368.9万吨,大米则达到231.6万吨。此前的两年,中国玉米的进口分别为157万吨和175万吨,翻了好几番。
据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缺口将加大到1亿吨以上。这表明中国既不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强国。中国正在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虽然中国不甘心沦为粮食纯进口国,但农业部官员认为,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结束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
中国过去一直努力要把粮食进口控制在5%以下,现在看来,没能做到。政府转而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业内认为,农产品也会像石油一样出现问题,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粮食供应的安全。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3年世界粮食安全指数报告》,西方国家占领了全球粮食安全系数排行榜第一梯队,中国则位列第42位,大大领先于中国的,包括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位)和韩国(24位)。如今,中国的双脚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粮食进口的疆土。
中国粮食需求将推高全球粮价
说到此处,让我们再读一条新闻。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中国粮食需求将推高全球粮价》。该文称,中国正在成为粮食进口国。这并非是因为中国农业生产落后,中国的粮食安全政策使这项任务更加艰巨。这项政策坚持农业生产自给自足,限制粮食进口。
报道称,虽然中国的肉类生产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粮食,特别是作为家畜饲料的大豆,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在过去15年里,中国的大豆产量下滑,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达到产量的5倍。外国大豆如今已经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农业价值链中。
今天,中国大陆与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越来越像,随着城市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城市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田。中国正在成为粮食进口国。
这些趋势将给世界造成巨大影响。以大米为例,尽管中国的大米产量在20世纪迅速增长,但2012年,中国不得不进口260万吨大米。中国在过去50年里一直是大米净出口国,该国购买大米可能导致全球价格出现历史新高。
现在就断言中国国产大米供应会出现大豆生产那样的瓶颈,导致中国成为进口大国还为时过早。但最近在中国中部发现的镉超标大米,以及此前的一系列食品丑闻,显然是无助于缓解压力的。焦虑的中国消费者将放弃国内大米,选择国外生产的大米。
今后,中国可能会被迫增加粮食进口,这对美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有利。但就像中国过去10年的工业和房地产繁荣推高了石油、煤和铁矿石的价格一样,未来10年,中国粮食需求增长,可能导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粮价上涨。中国已经消费了全世界60%的大豆出口量。这一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
为什么236个中国农民不抵1个美国农民?
说“236个中国农民不抵1个美国农民”,这话让我们很有些挫败感,让我们有点儿气馁。可这是事实,是我们必须清醒地面对的事实,一个能让我们知耻而后勇,能让我们奋起直追的事实。
世界银行2008年报告显示,年,中国农业人口的劳动力比例占总就业人口44.1%,而同期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仅占总就业人口比例的0.58%~2%。准确的数字为2846389农业人口。也就是说,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为不到300万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蓝皮书中说,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
据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3.亿人。那么中国的农村人口应为6.7亿人。也就是说,中国的农业人口为6.7亿人,而美国的农业人口仅为284万人。中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之比超过了236:1。
美国以不到300万人农业人口,造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农业。美国用不到0.58%的农业人口所生产的粮食,使美国人均占有的粮食超过了1吨(而中国人均占有的粮食仅为美国人均占有的粮食的1/3),成为了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其一个国家的粮食出口,就占到了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一半。
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稳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占65%,居世界第一。美国玉米单产在8.5吨/公顷,而我国的玉米主产区,东北地区单产只有6吨/公顷。
美国的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1%,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量占33%,居世界第一位。水稻产量占2%,居世界第十,出口量占16%,居世界第三位。大豆产量占35%,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占67%,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占18%,居世界第二,出口量占24%,居世界第一。
这些享尽辉煌的数字,都是因为有了建筑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工业化的大农业。
看罢了美国农业,我们再看中国农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小麦和大米消费国,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开始对世界粮食市场构成压力。为什么?为什么6.7亿人种粮拼不过300万人种粮?我们该不该仔细地想想?中国的土地制度不改革成吗?
为什么美国的食品价格这么便宜?
四大原因:美国的高速公路几乎不收费,收费的高速公路仅占高速公路总里程比重微不足道;美国所有食品环节均免税;美国的超市食品没有入场费;美国的农业是建筑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工业化的大农业,而中国的农业是建筑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上的家庭承包制上的小农业。
美国的农业是现代化的大农业,而中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的自耕农业。就中国农业来说,没法和美国的大农场竞争,在知识、市场、土壤、机械化程度等条件上,中国农产品明显地处于劣势。
这是“为什么美国的食品价格这么便宜?”的答案。
粮食战争:这样的警告能不能让中国猛省?
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国成全球粮食市场大买家》。文中说:
“中国月份的谷物进口,已达到134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50万吨增长了两倍。这种大肆进口已经让北京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麦的进口国,而且位居玉米的前10大进口国和小麦的前20大进口国。”
这并不是一种常态的变化。多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粮食进出口大体相抵。直到前几年,中国还只是进口很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少量的小麦,几乎不进口玉米,坚持自给自足。但是,这种现象正在发生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现在又开始把玉米、小麦、大麦和大米等谷物,纳入其大宗进口产品名单。
英国《金融时报》接着说,处于美国内陆的内布拉斯加州,从未感觉像现在这样跟中国关系密切。过去5年来,该州对中国的谷物出口翻了一番。内布拉斯加州的最高农业官员格雷格·伊巴赫最近访问北京时说:“中国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和一个日益扩大的出口目的地。”
他的讲话在验证中国的粮食缺口越来越大。那么,中国的粮食进口对全球粮食供应的影响有多大?
荷兰合作银行为农业综合企业提供贷款的最大银行之一,该行说:“对于中国来说,即使中国仅进口5%的玉米,那也将相当于全球玉米交易的1/3或者将近一半。” 影响竟大到如此程度。
早在30多年前,开始进入高速经济增长阶段时,中国就一直面临一种可怕的预言式警告:中国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可能导致全世界的粮食短缺。
外媒是这样解读中国的农业前景的:中国农业领域的高级官员陈锡文最近承认,增加谷物和含油种子的进口,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他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已经变得非常必要。中国的农业产量一直在增加,但需求增加得更快。”
外媒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评论客观而中肯,确切的定量分析,很有说服力,我不知道这一切能不能让中国猛省?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而现代的工业,相对较为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但农业依然弱小而落后,弱小而落后的不是中国的农业科技,而是中国的土地制度。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仍然很低很低,甚至在快步走向农产品进口第一大国。
那么,强大的工业与强大的农业不可皆得吗?否。
美国便既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国家。美国是世界粮食出口第一大国,美国的粮食出口支撑着世界粮食出口市场的半边天。我们真不知道,如果没有美国的粮食出口,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美国用不到300万农业人口,准确的数字为2846389农业人口,制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制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国家;而中国用6亿人种粮,用比美国多出200多倍的人种田,仍不能解决中国自己的吃粮问题。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尚不到美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一半,仅为0.45吨左右,而美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1吨。这就是现代化的大农业与一家一户的小农业的差距。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强国是一个跛足的现代化强国,如果没有强大的农业,中国始终在用一条腿在现代化跑道上蹦跶的国家。
如果我们仍在农业的改革开放上谨小慎微,小修小补,保守如斯,如果我们始终视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雷区,那么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便会不断下行,就像2012年已经发生的这样。中国的农业便会依旧弱小,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第三个黄金十年之后,不会再有第四个黄金十年。
面对这样的现状,能不能让中国猛省?能不能让中国在土地制度的改革开放上,有所作为?我们在等待答案。
来源:网络(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本号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用酒精是粮食做的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