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社交礼仪论文如何看待各大社交网络

Facebook:尴尬又不能离开
简单地说,Facebook已经植根在大家的脑子里,并已经固化。很多美国大学生表示,从中学期间就已经开始使用Facebook,因为那时候它还很酷,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个尴尬而又不能离开的家庭晚餐。
如果你没有Facebook,你会经常感到来自他人的怪异眼光。“大家都在用Facebook,为什么你不用?”就是最常见的社会压力。你不得不准备一套标准答案。当同学、朋友问起这个问题时,在他们面前飞快地背诵出来。(最后你还是放弃了:算了,我还是申请一个Facebook吧!)
当然,大部分使用Facebook的学生无非是因为它的群组功能。Facebook的这个群组功能并没有Newsfeed信息流功能那么复杂的算法。它只是让你非常方便地看到群组所粘贴的新信息,无需在大量你不关心的帖子和广告中做筛选。
Facebook的Messager消息功能在青少年群体中也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途径,可以和一些不方便问电话,但却可以发送信息的人群进行沟通。
展开剩余76%
Facebook被很多人当作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因为身边每个人都在用。如果我在某个派对上见过你,我不会上Twitter或 Instagram去了解你。而Facebook简便、强大的搜索可以让你找到想认识的人。
Instagram:用得最多的“社交媒体展示平台”
一名就读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19岁男生Andrew Watts说道,Instagram是目前我们这个年龄段用得最多的社交媒体展示平台。虽然很多人在 Facebook上,但大多数人却是在Instagram上发布东西。
首先是大家并不担心自己在Instagram上赞过、评论过的内容,会出现在其他人的Newsfeed信息流,并且会被截屏说自己赞过或提过。
使用者没有要去Instagram上回粉(互相关注)的压力,因为他订阅的基本都来自于自己确实想看的。他会愿意回到Instagram并翻阅自己所喜欢的内容,而不是需要去大海捞针。
Instagram上的内容通常质量很高。大家都会花时间用各种滤镜去编辑图片,用不同的亮度和对比(这只是贴照片中的一步)等等,使其达到最佳效果。这意味着Instagram上的内容通常会好些(比如照片),大家也更愿意去看。
Instagram还没有太多年龄大的群体(不是所有人都有Instagram),对年轻群体来说更时髦更酷炫——只要你有智能手机,就一定会用它。即使你不拍照,你也可以在照片中贴标(tag)出别人。
人们不太会在Instagram上每天上万次发帖。很多人还是较为客气的发帖,要么一日一贴,或是一周几贴,等等。因此,每次打开Instagram时,不至于被潮水般的内容淹没。人们可以及时跟进订阅的账号。另外,Instagram没有链接,这意味着使用者不会时常被相同的广告、糟糕的八卦新闻骚扰。
以上就是为什么与Andrew Watts同龄的小伙伴更愿意用Instagram而不是Facebook的原因。Facebook会有我们所有拍过的照片,不管是好是坏。然而Instagram只会有一张关于我们活动的涵盖,更加精选,并且大家确实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拍摄,使得这些照片更加相关、有趣。而在Facebook,我们只会直接把所有的照片贴上去,让大家去贴标签,去告诉家人我们还活着。
Snapchat:朋友间更为亲密的社交网络
Snapchat正在快速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媒体,特别是在MyStory功能上线后。如果你想把你的派对分解成社交媒体的语言,将会是这样的场景:
在Snapchat上,你会上传一组照片,关于派对前的准备,赴派对途中,派对进行时,派对结束时的离开,和派对后早上醒来的样子。
在Facebook上,你会上传卡哇伊的、摆好的pose照片:和派对上朋友们的合影。
在Instagram,你会为自己挑选一张最可爱的照片。
Snapchat上,人们可以真正的做自己,因为上面有对自己的社交认同。Snapchat不会为用户带来Facebook上比拼粉丝数之类的社交压力,也不会被路人随机关注。这是朋友间更为亲密的网络——如何定义亲密?至少他们不介意你在派对上玩得多疯。
有其他的社交媒体(可能包括Twitter)都不会接受“我太无聊了”这样的照片帖子,只有Snapchat会接受。你无需在Snapchat上关心发帖是否点赞或评论,因为这些功能都没有。这使它变得很自由,也容易让人着迷。Snapchat真正专注于表达日常故事,没有任何滤镜、修饰、精选。
本文来自Backchannel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天极网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美国90后大学生对主流社交网站的看法IT时代周刊 14:09
  在中国互联网圈,90后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关于95后甚至00后互联网使用习惯的讨论也已经很多。在美国,关于这一特定人群的讨论并不多。随着新一代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社交网络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关于年轻人如何使用互联网的话题,总是伴随着“Facebook 成年危机”出现。以下是一位19岁的美国大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描述了他对当下美国社交网站的看法。
  Facebook
  对大学生来说,Facebook 已死,很多人中学毕业后就开始远离 Facebook(这意味着 Facebook 在中学生里还是非常流行的)。但是如果没有 Facebook 帐号是一件更奇怪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在用 Facebook,认识以后都习惯在 Facebook 上加好友,即便加完之后也不怎么联系。
  大学生使用 Facebook 主要是两个功能,一是 Facebook 的活动功能,比如在 Facebook 发现线下聚会。另外是 Facebook Messenger,尽管大学生不常用 Facebook,但 Facebook Messenger 仍然是他们联系朋友的首选之一。
  Instagram
  大学生最爱的社交――来自 Facebook 大家庭。虽然每个人都在 Facebook 上,但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应用是 Instagram。
  为什么 Instagram 会如此受欢迎呢?主要原因是内容的质量和隐私策略。Instagram 上内容质量较高,而且人们不会一天发太多图片。从隐私性上说,用户的喜欢、关注等行为不会被广播出去,减少了社交压力。另外,很多年纪大的人还没有使用 Instagram,所以年轻人觉得它还是很酷的一个应用。
  Twitter
  很多大学生并不理解 Twitter,除了这些无法理解 Twitter 的人之外,也有一批非常热衷使用 Twitter 的人。
  大学生使用 Twitter 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抱怨或者表达自己,一类是希望自己发的信息能被未来雇主发现,最后一类仅仅是为了上去看看别人在说什么。
  Snapchat
  Snapchat 正在成为大学生最爱的社交应用。阅后即焚以及可设定销毁时间的 My Story (类似朋友圈) 功能,让 Snapchat 成了大学生最愿意表达真实自我的地方。在 Snapchat 上大学生完全感觉不到社交压力,因为一切都会消失,所以没什么不能发布的。
  以参加一个派对为例,大学生会在 Instagram 上发布最棒的几张照片,会在 Facebook 发一些还不错的照片,但是会在 Snapchat 上发布自己准备前往派对、派对中、离开派对以及第二天醒来的照片。
  Tumblr
  这也是一个让人们显示真实自我的地方,但不同的是,这个真实的自我并不会和现实对照起来。简单说,Tumblr 和 Twitter 一样都有关注的功能,但是大部分人在 Twitter 上会使用真实信息,而 Tumblr 则像是一个匿名的社交网络。
  人们可以在 Tumblr 上找到和自己兴趣相同而在现实生活里又互相不认识的人。而匿名性又很难让其他人通过 Tumblr 来对你的现实自我说三道四。
  Yik Yak
  Yik Yak 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社交网络,主要做的就是校园社交网络。大学生喜欢 Yik Yak 也是因为它的匿名性。由于匿名的原因,Yik Yak 上没有关注、加好友等等操作,核心就是匿名用户发布的内容。因为所有内容都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人,所以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相关性。
  不过由于强调校园周边的地理位置特性,当学校放假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人会使用 Yik Yak 了。
  Tinder
  这更像是一个18+的社交应用,但是在大学里非常流行。如果你不使用 Tinder,你也一定有朋友用这款应用。很多女生会分享男生们在 Tinder 上跟她们千奇百怪的搭讪方式。
  WhatsApp
  大部分学生在出国的时候会下载 WhatsApp,但回国后就会把它删除。但对于留学生来说,WhatsApp 非常流行。对美国当地人来说,FB Messenger 还是更加流行。
  LinkedIn
  因为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 LinkedIn 帐号。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人都在上大学后才注册 LinkedIn。
  Pinterest
  只在女性大学生中比较流行,或者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
  很多人会在 Vine 上观看短视频,但并不会发视频。很多人并没有在上装 Vine 应用,但会在 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网络上发现 Vine 里的短视频。
  Reddit
  和 Vine 一样,很多人会阅读 Reddit 上的内容,但从不发表内容。Reddit 的投票功能很受欢迎,这样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支持或者反对。
  中美互联网对于90后关注度的差异主要源于互联网在这两个国家的成熟度。美国互联网较中国来说更为成熟,因此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但这并不是说美国90后和80后对互联网的使用没有任何差异。以上是美国年轻人对于美国主流社交网站的看法,什么时候咱们来一个中国版的
(作者:IT时代周刊责任编辑:一夏末)
IT新闻微信公众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资讯
使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您可能想看的内容
大家都在看脸书 推特..美国大学生如何看待12大社交网络?
Backchannel,作者 Andrew Watts ,由 Raymond Yang(香港中文大学MBA,现驻美国杜克大学福卡商学院,关注科技金融、供应链管理咨询)翻译。很多科技文章都热衷于分析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的青少年受众。但很少有青少年参与这样的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我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我是一名 19 岁男生,就读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热衷于研究社交媒体在我们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我在本文中表达的观点,都来自于自己和同伴们的行为观察。我并不打算使用任何学术研究,数据调查。这些都可以轻松从科技新闻中获取并分析得到。关于我们这个高度关注的受众群体,我只想表达一些不同的看法。当然,肯定会有一些数据和我的观点有些出入,但这只是我所注意到的现象。以下我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对各个社交网络平台的分析:Facebook:尴尬又不能离开简单地说,Facebook 已经植根在我们脑子里,并已经固化。我们在中学期间就已经开始使用 Facebook,因为那时候它还很酷,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个尴尬而又不能离开的家庭晚餐。Facebook 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社交工具了。如果你没有 Facebook,你会经常感到来自他人的怪异眼光。 “大家都在用 Facebook,为什么你不用?”,就是最常见的社会压力。你不得不准备一套标准答案。当同学、朋友问起这个问题时,在他们面前飞快地背诵出来。(最后你还是放弃了:算了,我还是申请一个 Facebook 吧!)
如果中国没有了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在电子商务上分分钟取而代之。如果中国没有了华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我们都知道...
&来源:一点资讯
▲扳手延长工具,一段套在螺母上,另一端再用扳手拧紧▲实例演示,将扳手延长工具放入机器内,在外部旋拧...
&来源:机械cax360
印度拥有12.5亿人口,如果按照领土和人口的比例来算,比中国更可怕。2015年印度人均收入只有1581.6美元,相比中国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来源:时尚数码
从一个支付工具开始萌芽,到与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成长,我们共同见证了支付宝的蜕变。
&来源:一点资讯
博尔特速度10.44米/秒,创造了人类运动速度最快纪录;极音速飞机X-43A速度3373米/秒...
&来源:一点资讯
说到专利流氓这几个字,大家会想到谁,恐怕很多人会想到苹果吧,当年和三星的世纪大战也是弄的满世界风雨,当然了最后以三星的落败而告终...
&来源:机智玩机
也许你也曾听过这个真实案例,美国运通银行香港区总裁刘月屏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过,在日的海啸灾难后,有在港卡主要求...
&来源:寻龙诀
说起诺基亚,恐怕会令不少人叹息,昔日手机巨人先是已经放弃自主手机业务,后来又将Lumia手机卖给微软,然而微软也没有再让它雄起。
&来源:太空船
在德国,有一种外来物种大肆侵略德国海域,让他们损失巨大。这是许多人听到的版本,但是如今有记者去德国采访一名常年捕捞螃蟹的渔民。
&来源:凤凰网
在苹果上班的员工到底爱开什么车上班呢?似乎也没有哪个研究机构对此做过调查研究吧。据外媒报道...
&来源:美食伴你走
一、电脑C盘清理第一步:双击电脑桌面“计算机”,选择“本地磁盘(C)”,然后选择“属性”,再选择“磁盘清理(D)”。
&来源:电脑小咖
导语:苹果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低于其在2015年的峰值,但是2011年的两倍多...
&来源:艾瑞网美国青少年最青睐的三大社交网络:Facebook不在其中美国青少年最青睐的三大社交网络:Facebook不在其中侃科技圈百家号据外媒报道,在美国13-17岁的青少年中,社交网络Facebook正在逐步失去吸引力。尽管Facebook缺席美国青少年最青睐的三大社交网络之列,但是它旗下的Instagram却出现在其中。据外媒报道,在美国13-17岁的青少年中,社交网络Facebook正在逐步失去吸引力。据皮尤刚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和视频网站YouTube现在都比Facebook更受欢迎。目前,Facebook在全球拥有20多亿个月活跃用户。在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中,85%的人表示他们经常使用YouTube,72%的人经常使用Instagram,69%的人经常使用Snapchat,51%的人经常使用Facebook。尽管Facebook缺席美国青少年最青睐的三大社交网络之列,但是它旗下的Instagram却出现在其中。只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Facebook的频率超过了其他社交媒体应用。这与皮尤上次发布的调查报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2015年,Facebook仍然是美国青少年最喜爱的社交网络。它俘获了71%的年龄在13到17岁的青少年。在那个时候,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Twitter是美国青少年最青睐的社交媒体应用。此次调查活动是在3月7日和4月10日之间实施的,总计访问了743个年龄在13到17岁的美国青少年。从皮尤上次发布调查报告以来,智能手机渗透率已经大大提高。现在,95%的美国青少年表示他们拥有智能手机。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大约75%。45%的美国青少年表示,他们会经常上网;而在2015年,这个比例只有24%。但是,青少年并不是消费大量数字内容的唯一群体。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的合伙人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刚刚发布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The Internet Trends Report)显示,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平均时间从2012年的90分钟提高到了2017年的135分钟。成年人每天花费在数字媒体上的时间从2008年的2.7个小时提高到了2017年的5.9个小时。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侃科技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侃天侃地侃科技,为您分享最新互联网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Facebook已经“老去”了吗?看看美国90后大学生是怎样评价美国最流行的13个社交软件的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在中国互联网圈,90后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关于95后甚至00后互联网使用习惯的讨论也已经很多。在美国,关于这一特定人群的讨论并不多。随着新一代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社交网络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关于年轻人如何使用互联网的话题,总是伴随着“Facebook 成年危机”出现。以下是一位19岁的美国大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描述了他对当下美国社交网站的看法。  Facebook对大学生来说,Facebook 已死,很多人中学毕业后就开始远离 Facebook(这意味着 Facebook 在中学生里还是非常流行的)。但是如果没有 Facebook 帐号是一件更奇怪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在用 Facebook,认识以后都习惯在 Facebook 上加好友,即便加完之后也不怎么联系。大学生使用 Facebook 主要是两个功能,一是 Facebook 的活动功能,比如在 Facebook 发现线下聚会。另外是 Facebook Messenger,尽管大学生不常用 Facebook,但 Facebook Messenger 仍然是他们联系朋友的首选之一。Instagram大学生最爱的社交应用——来自 Facebook 大家庭。虽然每个人都在 Facebook 上,但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应用是 Instagram。为什么 Instagram 会如此受欢迎呢?主要原因是内容的质量和隐私策略。Instagram 上内容质量较高,而且人们不会一天发太多图片。从隐私性上说,用户的喜欢、关注等行为不会被广播出去,减少了社交压力。另外,很多年纪大的人还没有使用 Instagram,所以年轻人觉得它还是很酷的一个应用。Twitter很多大学生并不理解 Twitter,除了这些无法理解 Twitter 的人之外,也有一批非常热衷使用 Twitter 的人。大学生使用 Twitter 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抱怨或者表达自己,一类是希望自己发的信息能被未来雇主发现,最后一类仅仅是为了上去看看别人在说什么。SnapchatSnapchat 正在成为大学生最爱的社交应用。阅后即焚以及可设定销毁时间的 My Story (类似微信朋友圈) 功能,让 Snapchat 成了大学生最愿意表达真实自我的地方。在 Snapchat 上大学生完全感觉不到社交压力,因为一切都会消失,所以没什么不能发布的。以参加一个派对为例,大学生会在 Instagram 上发布最棒的几张照片,会在 Facebook 发一些还不错的照片,但是会在 Snapchat 上发布自己准备前往派对、派对中、离开派对以及第二天醒来的照片。Tumblr这也是一个让人们显示真实自我的地方,但不同的是,这个真实的自我并不会和现实对照起来。简单说,Tumblr 和 Twitter 一样都有关注的功能,但是大部分人在 Twitter 上会使用真实信息,而 Tumblr 则像是一个匿名的社交网络。人们可以在 Tumblr 上找到和自己兴趣相同而在现实生活里又互相不认识的人。而匿名性又很难让其他人通过 Tumblr 来对你的现实自我说三道四。Yik YakYik Yak 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社交网络,主要做的就是校园社交网络。大学生喜欢 Yik Yak 也是因为它的匿名性。由于匿名的原因,Yik Yak 上没有关注、加好友等等操作,核心就是匿名用户发布的内容。因为所有内容都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人,所以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相关性。不过由于强调校园周边的地理位置特性,当学校放假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人会使用 Yik Yak 了。Tinder这更像是一个18+的社交应用,但是在大学里非常流行。如果你不使用 Tinder,你也一定有朋友用这款应用。很多女生会分享男生们在 Tinder 上跟她们千奇百怪的搭讪方式。WhatsApp大部分学生在出国的时候会下载 WhatsApp,但回国后就会把它删除。但对于留学生来说,WhatsApp 非常流行。对美国当地人来说,FB Messenger 还是更加流行。LinkedIn因为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 LinkedIn 帐号。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人都在上大学后才注册 LinkedIn。Pinterest只在女性大学生中比较流行,或者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Vine很多人会在 Vine 上观看短视频,但并不会发视频。很多人并没有在手机上装 Vine 应用,但会在 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网络上发现 Vine 里的短视频。Reddit和 Vine 一样,很多人会阅读 Reddit 上的内容,但从不发表内容。Reddit 的投票功能很受欢迎,这样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支持或者反对。【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后】中美互联网对于90后关注度的差异主要源于互联网在这两个国家的成熟度。美国互联网较中国来说更为成熟,因此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但这并不是说美国90后和80后对互联网的使用没有任何差异。以上是美国年轻人对于美国主流社交网站的看法,什么时候咱们来一个中国版的?【责任编辑/李响】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TA的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社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