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软件开发的话,用15年款15年的macbook proo 好还是 17年款的macbook air 好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新款macbook pro]MacBook Air/Pro值不值买?2015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详细评测
[新款macbook pro]MacBook Air/Pro值不值买?2015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详细评测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新款macbook pro]MacBook Air/Pro值不值买?2015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详细评测”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MacBook Air/Pro值不值买?2015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详细评测  虽然全新12寸视网膜MacBook需要等到4月10日上市,但在昨日,苹果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上架至了苹果官网。它们的配置都有所升级,并且价格维持不变。这些2015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怎么样,它们值不值得入手,来看看详细评测吧。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MacBook Pro 13英寸与MacBook Air的主要区别在于显示屏幕CPU与内存。从定位上来说MacBook Air取代了之前的MacBook成为了苹果在笔电产品线上入门的产品。苹果的笔记本产品线价格区间从六千块的11英寸的MacBook Air价格一直升到一万二千块钱的高配的MacBook Pro 13英寸高配。   对于需要购买入门级别的用户来说,家用,文字办公,上网购物直接就可以选择MacBook Air,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最为便宜的Mac入门级。使用MacBook Air不管是否你选择安装Windows。足够漂亮的铝合金外观绝对你选择这台Mac的一个理由。   MacBook Air 11英寸与13英寸   自从苹果开始在很多电视广告上推广MacBook Air后,iPhone用户在考虑升级换代PC的时候都把也目光转向到了MacBook Air身上。   MacBook Air的2015年新款采用1.6GHz的Broadwell处理器。最高主频可以通过睿频技术达到2.7GHz。内存依然保持上一代同样的4G。显卡从Intel HD 5000升级到了Intel HD 6000。SSD闪存使用了PCI-E接口速度更快。   通过CPU跑分成绩可以看到本次更新对于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不能说是很明显。   很久以来,一直谣传我们会迎来MacBook Air配置Retina Display视网膜显示器,但没有如愿。   而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产品MacBook复活,这个全新的产品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绍。   看似苹果将准备继续让价格便宜的Macbook Air主打低端用户消费群。确实,11英寸低配机型甚至还没有一个iPhone 6 plus的价格贵。你就可以拥有一台可以运行Windows的Mac电脑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确实是的。   MacBook Air主要的选购的用户大多是文字工作或者是日常办公,甚至可能是家庭网购一族。只要你不怎么喜欢运行大型的3D游戏的话,这块集成显卡还是能应付大部分的工作的。   但是,话说回来,你如果是一个专业设计师,或者专业游戏用户的话。千万不要在继续看这篇文章了。因为MacBook Pro 15英寸机型或许才是你正确的选择。   你可能是一个全新的MacBook Air用户。或许你对MacBook Air的接口很感兴趣?   MacBook Air不管11还是13英寸一侧机身有充电与USB接口与耳机插口。而另一侧是雷电2代接口与USB3.0与SD读卡器。
  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是的起码比新的MacBook Retina接口要多多了)。   对于电池方面,11英寸机型的电池容量是_52xx__,
  13英寸机型的电池容量是是_73xx__。      11英寸最长待机时间可以长达9小时,13英寸为最长为12小时。
  对此,需要提示的大家,官网告诉大家的这个时间是最长的时间,怎么理解呢?   就好比当我吃饱喝足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憋气。我可能最长能瘪上一分钟。   而平时,我们不可能一动不动的憋气,你可能在跑步,或是在做一些剧烈运动。这个时候憋气的时间就短了很多。   所以,在日常使用中,繁复的使用中,比如你会开启驻留系统的qq旺旺等软件,wifi信号又不好,打开的Safari浏览器同时要看很多flash广告。消耗了很多电能。那真实的情况是MacBook Air不管11英寸还是13英寸,正常使用的时间应该在5个小时左右。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延长使用时间,尽量接近官方承诺给你的那个时间。你也不要说苹果:&你这个骗子你欺骗了我。&   这就好像说,你在女孩面前永远都要展示你最好的一面甚至还要再吹一吹牛。这么说你应该就懂了吧。   在网络支持上,802.11ac的Wi-Fi。这个Wi-Fi可以最快达到40M/s的传输速度。你可以在家里使用支持802.11ac的路由器来建立家里的网络环境。而这个网卡不能提高你家里的互联网带宽速度,因为那个是由电信局说了算的。   说到这个的好处呢?如果你家里人都用的是Mac的话,那通过Airdrop或者共享文件传输电影音频或者软件,照片就可以享受到高速无线网的优势了。再也不用等待了。   好了,介绍了这么多你肯定已经动心准备入手了吧。或者你认为MacBook Air性能太逊了,给哥介绍个更好的Mac。   那好吧,请继续阅读本文。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或许是你的菜哦。   *MacBook Air CPU采用了Intel的睿频技术。1.6GHz的CPU最高可以睿频到2.7GHz。
  Intel HD 6000显卡:   只能说凑凑合合。满足日常办公娱乐所需,但是别奢望这个集成显卡能有多强大就好了。   从数据上看,大概是650M GT的一半的性能。      11英寸机型使用SanDisk闪存芯片与镁光主控:   
  13英寸MacBook AIr三星主控与芯片
  MacBook Pro Retina高清晰屏幕13英寸。   MacBook Air的短板就是CPU与显示屏,而MacBook Pro就在这点上有了自己的优势。   MacBook Pro 13英寸机型CPU是2.7 GHz Core i5可以睿频到3.1GHz(高配为2.9G Core i5睿频3.4GHz)。内存8GB。显卡也更高级的Intel HD 6100。与2014款的MacBook仅仅的在CPU来了个小小的更新。   所以CPU的性能提升那就不要说了。再说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还是说说MacBook Pro的优势吧。   首先这块Retina的高清晰显示屏幕,肯定是你选择这台Mac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你只要已经习惯了iPhone与iPad的Retina屏幕后,你再使用传统清晰度的Mac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字的显示很模糊。所以Retina是成了必选了。   再有一点就是,如果你需要通过一些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些创作的话,更强大的CPU的计算性能是你需要的。MacBook Pro的2.7-2.9GHz的CPU比MacBook Air强大多少呢?22%。   要高出了1/4哦。同时你还拥有了更大的内存8GB。更多的内存可以让你同时开启更多的程序,进行更多的操作,系统更稳定的运行。   当然拥有这些的时候,我们牺牲的是一些重量与厚度。   MacBook Pro 13英寸重量是1.58 KG。厚度是1.8厘米。   而MacBook Air 11英寸只有1.08KG,13英寸机型只有1.35 KG。   Thunderbolt 2这个接口的升级你知道就可以了。   侧面接口:   你将获得机身一侧:充电,Thunderbolt 2 x 2,USB 3,耳机,与双麦克风。   机身另一侧是SD卡,HDMI,USB 3.0。   耳机插口支持数字与模拟输出,也就是说MacBook Pro的耳机孔支持光纤输出。   13英寸的MacBook Pro最大续航时间是8小时。按照前文所述,其实大概在4小时左右的日常续航。   CPU跑分图      *因为13英寸高配暂缺样本,稍后再做更新。
  显示分辨率:   MacBook Pro 13英寸的Retina显示屏的最好显示分辨率是px。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内开启。      显卡:Intel Iris 6100动态共享显存1536         显卡OpenGL比air的Intel HD 6000有所提升。28.44fps。
  触控板:     好吧,真的没有更多革新了吗?   有的。Force Touch触控板。是的,这里只能把英文写在这里,就连看了又看的苹果官网的专业翻译的同学都没有把这词翻译成中文。   其实只要用点心理解这个全新的触控板的功能就不难给它起个名字。   先说说它的功能吧。样子看似与之前的触控板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现在这个触控板可以识别压感压力了。就是说你触摸触控板的力量可以被触控板识别出来。并且在最新的OS X Yosemite 10.10系统中将不同的压感转化为不同的操作。   比如用力长按可以创建日历时间,快速播放视频。甚至你在触控板上的绘画是有压感的。不同的力量绘画出来的笔画的粗细将会不同。   恩。你大概猜到了这个Force Touch的中文名字。   *通过触控板的压感可以点击图标逐步放大。
  压感触控:   另一个方面,在官网上没有被提及,而在发布会上着重的提及的就是,这块全新的触控板将采用全新的设计。当电脑不开机的情况下触控板是按不下去的,只有开机后触控板才会按下去的。   以前的MacBook的触控板是采用杠杆原理识别点击的。就是说你应该点击触控板的下半个区域才可以获得点击。而全新的压感触控采用四角的压力感应器来识别整体区域的点按。   这样不管你点击哪个位置都可以获得点击反馈。   实际使用中触控板的压感点击其实是分两段的,当你轻轻按下触控板的时候,会听到类似触控板点击的声音。如果你再使劲按下去会再次听到触控板点击的声音。这两次不同力量的点击会触发不同的事件。   在OS X 10.10下,使劲按下触控板后的第二次点击默认是双击。   在现有的OS X 10.10系统下这个压感触控还可以使用压感进行其他操作,比如在电子签名的时候笔画的粗细将会按照压力进行识别,用Quicktime播放视频的时候可以通过使劲按压触控板进行快放。还有在网页中可以实现查字典功能等。   并且相信这个压力感应的触控会被更多的app使用。   触控板还可以使用OS X的一些特性,比如旋转缩放等。所以,还是要推荐你尝试与使用OS X系统哦。      在签名中可以体现粗细不同的笔画。   热量:   MacBook Pro 13英寸机型还是依靠主动风扇散热。在CPU高占用的时候风扇会开启进行主送散热。因为散热区域在屏幕轴连接处区域,所以整体键盘上半部分会很热。属于正常情况。金属机身热传导效率高,夏天有点烫手是正常的,无需过多的担心。      硬盘读写:   全新的PCI-E的接口,让机身内的闪存读写速度轻松突破了1000M/s。已经完全超过了日常所需了。使用闪存硬盘的好处这么多年不需要过多介绍了吧。不容易坏,速度快,几乎没有磁盘碎片。
  13英寸低配硬盘读取速度:
  13英寸高配硬盘读写速度:      如果要拥有这些新功能与性能你可能需要考虑提高你的预算了。   *MacBook Air CPU采用了Intel的睿频技术。2.7GHz的CPU最高可以睿频到3.1 GHz。   
  好了,大概你读完本文的时候对本次升级的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那现在问题到了你手里。   你会选择MacBook Air还是Pro呢?你的选择理由又是什么?请回帖告诉大家,或许你的经验可以成为新用户选择产品的一些参考。相关资料二 : EUROCOM推出新款P5 Pro i5不锁频散热强EUROCOM 推出了名为 P5 Pro 的新款游戏本,主要采用了新的硬件配置,比如 i5 - 5775C 不锁倍频,可定制的 BIOS。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这款产品采用更高档的散热设计,可选 GTX 965M、980M 独显,另外也提供了 AMD Radeon R9 290X 版本。基本配置还包括 15.6 英寸全高清 IPS 屏,可选
屏或者 4K 屏,四个内存插槽、四个硬盘位、两个 M . 2 插槽,两个 2 . 5 英寸 SATA 6 接口。预计官方的发售价为 1699 美元。相关资料三 : 苹果发布两款新品 15英寸MacBook Pro与 iMac苹果今日发布了 15 英寸 MacBook Pro 配备 Retina 显示屏的更新机型。其配备全新 Force Touch 触控板、更快的闪存、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以及更快的独立图形处理器,为 MacBook Pro 系列产品提供更强大的性能和更丰富的功能。苹果今日还针对 27 英寸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推出全新售价 RMB 14988 的配置机型,采用令人惊叹的 1470 万像素显示屏、四核处理器和 AMD 图形处理器。Apple 还将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 高端机型的售价调低至 RMB 16,988。 访问: 苹果在线商店 - Mac
&全新 MacBook 和更新版的配备 Retina 显示屏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今天,我们很高兴又为 15 英寸配备 Retina 显示屏的 MacBook Pro 带来了全新 Force Touch 触控板、更快的闪存和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Apple 全球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ip Schiller 表示,&这款开创性的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 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全新的起售价更加实惠,将有更多用户能够体验我们迄今最杰出的台式电脑。& 更新后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配备令人惊叹的 Force Touch 触控板,为 Mac 使用体验带来全新维度。由于内置力度感应器和提供触觉反馈的 Taptic Engine,Force Touch 触控板任你点击任何位置,都能带来一致的触控感受,更可让你自定义触控灵敏度,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点按操作所对应的按压力度。全新触控板支持用力长按等一系列全新操作手势,并且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相关 API,以便将 Force Touch 功能整合到其 app 中。更新后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配备 Retina 显示屏还采用比上一代产品快达 2.5 倍的闪存,连续读取速度高达 2GBps,并且电池使用时间也得以提升,无线上网浏览长达 9 小时,视频播放时间也长达 9 小时。此外, MacBook Pro 配备 Retina 显示屏采用独立图形处理器,为你带来快达 80% 的性能表现。在 Final Cut Pro X 中剪辑视频,在专业图形 app 中渲染 3D 图像,或运行高分辨率游戏时,均使用全新 AMD Radeon R9 M370X 进行。
全新售价 RMB 14,988 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拥有 5120 x 2880 分辨率,像素数量比 4K 显示屏高出 67%,并搭载 3.3 GHz 四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3.7 GHz) 和 AMD Radeon R9 M290 图形处理器。全新 iMac 还包含 8GB 内存和 1TB 存储容量,以及四个 USB 3.0 端口和两个 Thunderbolt 2 端口,后者每个端口提供高达 20Gbps 的传输速度,是上一代频宽的两倍。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 高配机型,现在起售价为 RMB 16,988,配备 3.5 GHz 四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3.9 GHz), AMD Radeon R9 M290X 图形处理器和 1TB Fusion Drive。 每部全新 Mac 均配备超前的电脑操作系统,即 OS X Yosemite。经过全新设计, OS X Yosemite 配备耳目一新的时尚外观与多款强大的 app,而且还拥有连续互通功能,让你在 Mac 和 iOS 设备上的工作衔接比以往更顺畅。 照片、iMovie 以及 GarageBand 和 iWork 现已免费随附于每台全新 Mac。OS X 版照片 app 可自动帮你整理日益增多的照片和视频文件,便于你轻松查看,还可利用 iCloud 照片图库在你所有兼容的 Apple 设备上轻松取用。你可以使用 iMovie 轻松制作精美的影片,也可使用 GarageBand 制作新的音乐,或学习弹奏钢琴或吉他。iWork 软件套装中的 Pages、Numbers 和 Keynote,可让你轻松创建、编辑和共享效果出众的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凭借 iCloud 版 Pages、Numbers 和 Keynote,你可在 iPhone 或 iPad 上创建文档,在 Mac 上编辑,然后与好友协作,即使他们使用 PC 也没有问题。 价格和上市时间 更新版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配备 Retina 显示屏即日起通过 Apple Store 在线商店、Apple Store 零售店和指定 Apple 授权经销商发售。配备 2.2 GHz 四核 Intel Core i7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3.4 GHz)、16GB 内存、256GB 闪存和 Intel Iris Pro 图形处理器的机型起售价为 RMB 14,288;配备 2.5 GHz 四核 Intel Core i7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3.7 GHz)、16GB 内存、512GB 闪存和 AMD Radeon R9 M370X 图形处理器的机型起售价为 RMB 17,988。按单配置选项包括更快的高达 2.8 GHz 四核 Intel Core i7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4.0 GHz),以及高达 1TB 的闪存。 全新 27 英寸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 即日起通过&Apple Store 在线商店、Apple Store 零售店和指定 Apple 授权经销商发售。配备 3.3 GHz 四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3.7 GHz)、AMD Radeon R9 M290 图形处理器和 1TB 存储容量的机型起售价为 RMB 14,988。高配版 iMac 现起售价为 RMB 16,988,其配备 3.5 GHz 四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 (Turbo Boost 速度高达 3.9 GHz),AMD Radeon R9 M290X 图形处理器和 1TB Fusion Drive。 访问: 苹果在线商店(中国)相关资料四 : 新款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参数对比想必对于近期有选购Macbook产品线的消费者来说除12英寸的Macbook之外最佳的选择某过于升级之后的两款Macbook,全新的Force Touch触控板和功耗更省的处理器相比较前代更有吸引力,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下最新的13英寸Macbook Pro和13英寸的Macbook Air。
作为升级款两款型号在尺寸上都没有发生改变,根据测量MacBook Air依然要比Macbook Pro高4%,宽3%。但是在厚度方面,Macbook Air只有薄了4%,所以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梁设备设备都是非常轻薄的设备。 重量:
根据苹果官方提供的数据Macbook Air要比装备Retina屏幕的Macbook Pro轻15%。 材质:
在材质方面苹果并未进行调整,两款设备都装备了铝合金一体机身。 当前型号首次发布时间:
在这里出穿插一下内容,就是这两款型号首次曝光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末的Retina Macbook Pro在外观上基本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明显感觉在厚度的改进。 颜色:
两款设备都仅仅提供了银色版本。 屏幕(尺寸):
两款Macbook都装备了13.3英寸屏幕,16:10的屏幕比。 屏幕(分辨率):
Macbook Pro在升级Retina屏幕之后带来了巨大的改进,像素密度要比Air锐利77%。随着12英寸的Macbook的加入,Retina屏幕不再成为购买Retina Macbook Pro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依然是Pro的卖点。 Force Touch触控板:
苹果新的触控板使用的技术最早在Apple Watch上展示过,Force Touch让非移动的玻璃触控板手感非常接近老款的触控板,这也意味着能够为电池预留更大的空间。此外Force Touch触控板能够和OS X进行全新的交互,而Force Click更是开辟了人机交互的新模式,根据触感压力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交互效果,从而替代此前的三指和双击等方式。 内置存储:
两款Macbook都提供相同的存储选项,但是Retina的Macbook Pro能够带来1TB的大容量选择。 SDXC:
同全新的12英寸Macbook不同,这两款Macbook都装备了SD卡卡槽,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能够直接访问存储卡上的内容。 处理器:
选择Retina屏幕型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这些设备都装备了更高的性能。对于日常便携使用,Macbook Air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但是那些对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户,Pro系列则是更好的选择。 内存:
Retina MBP性能优越的另一个体现地方在于内存,其中星号意味着该设备的定制版本能够达到16GB。 显卡:
两款Macbook都装备了性能更优秀的集成显卡。 电池:
在便携性和售价之外,选择Macbook Air另一个原因则是更长的续航表现。 USB 3.0
两款Macbook都装备了2个USB 3.0端口,苹果显然将USB-C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不过在12英寸型号中只是提供了一个端口。 Thunderbolt:
两款Macbook都支持Thunderbolt标准,不过rMBP提供了两个端口。 HDMI:
目前只有Retina Macbook Pro装备了一个HDMI端口,不过在Air上用户可以通过Thunderbolt转mini DisplayPort端口进行视频输出,或者使用USB端口进行转换。 摄像头:
在摄像头上苹果并未进行任何改变,同样装备了720P的FaceTime摄像头。 操作系统:
两款设备都装备了OS X Yosemite。 发售日期:
最新的Macbook Pro和Air都在今年3月份的春季发布会结束之后发售。 起售价格:
购买Macbook Air能够帮助你节省$3000,但是更强悍的性能和更卓越的屏幕表现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具吸引力,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相关资料五 : 2015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究竟哪个好?  目前,全新升级的2015款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已经在苹果官网上架,许多果粉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入手了,但是,是选择更轻更便宜的MacBook Air呢?还是选择性能更强悍价格更贵的MacBook Pro呢?这真是个问题!
  虽然苹果全新12寸MacBook需要等到4月10日上市,但苹果最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已经上架至了苹果官网。它们的配置都有所升级,并且价格维持不变。那么2015款的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究竟哪个好?下面外媒对两者进行一些测试并给出购买的建议。   购买MacBook Air能够帮助你节省2000多元,但是MacBook Pro更强悍的性能和更精细的屏幕表现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具吸引力,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而作者的建议是,预算足够的话大可以选择MacBook Pro。相较之下,即将上市的全新12寸MacBook比之MacBook Air更轻便,屏幕更精细,也有最先进的机身设计。因此追求性能的可以选择MacBook Pro,而追求轻便的可以考虑一步到位直接等12寸MacBook。   怎么看,都感觉MacBook Air在MacBook Pro和更薄、更轻性能更佳的12寸MacBook的对比之下,直接沦为鸡肋了呢?
以上关于“[新款macbook pro]”的信息由网友上传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网的支持!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开发人员买 MacBook Pro 好还是 MacBook Air 好_百度知道
开发人员买 MacBook Pro 好还是 MacBook Air 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开发者的话,我觉得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都可以的。但是我个人推荐,开发软件的话,我觉得i7版本的MacBook Air比较合适,因为MacBook Air的处理器不足以玩得起Xcode。。。MacBook Pro最好也是i7版本的。/
采纳率:8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017新款MacBook Pro使用评测报告 | Mac使用技巧分享_什么值得买
2017款MacBook Pro使用报告 & 使用技巧
本文结构:1. 购买原因及入手方式2. 使用感受3. Mac选购4. Mac使用技巧只想看使用技巧的同学们可以直接拉至最后~一、购买原因及入手方式说起购买原因,应该就是一个字:闲…我的前任是来自微星的GE60系列,名门闺秀,能力出众,陪我度过了大学最后两年以及工作第一年的时光,论资历,她陪我时间最久;论战力,应该还可以再与我度过三年韶光。她本是最值得我纪念的一任,却也避免不了我的始乱终弃,原因无他,实在是太特么重了…2.6Kg的重量压弯了本汉子的腰,仿若生活的重担压在肩头,双鬓已生华发。虽然对于一台游戏本来说,轻便可能是优先级最低的参数之一,但是我不管,这一次,我想选个年轻(划掉)轻的&。MSI&GE60&2PC-865XCN&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当然了,作为一名程序员,轻便是我看重的一点,但不是唯一的一点,更重要的是外观要好看(大误)。前段时间,我为在国内某最大留学机构工作的女朋友买了一台2017款MacBook Air作为工作机,第一次长时间体验了macOS,被苹果的生态折服,并且受够了Windows中配环境的煎熬,所以决定入手一台Mac,至于我是为什么选择了MacBook Pro,请参考后面的“Mac选购”。决定买mbp之后,恰逢17年教育优惠,于是正好搭上薅苹果羊毛的末班车。由于本人已经毕业,所以想用妹子的学生身份购买,我在从官网下单的时候得知香港的学生身份不能在大陆参加教育优惠,因此我改为以一顿饭为诱饵诱导读研的同学贡献出她的学生证,并在当地的Apple Store以优惠价格拿到了梦寐以求的MacBook Pro以及骚红色beats solo3 wireless(然而请的饭把优惠省下的钱都花掉了我该找谁说理&)。Beats&Solo3&Wireless和年糕其实对我来说买mbp的最好方法是用妹子上学的机会买香港的学生机,顶配的可以便宜大几千,比国行中端机型都便宜,但是由于近期我们没有去香港的计划,为了取电脑往来香港好像也不划算,所以只能忍痛买了国行。因为本人已有,所以回来后把solo3半价出给了可爱的学♂弟,之后入手了心水很久的airpods,同样也是Apple Store的现货,之后我会为airpods单开一贴,请大家到时来看哦。回家把电脑配置好,然后才想起来应该拍几张开箱照,鉴于张大妈上mbp开箱已经很多了,我就不再献丑,请大家移步其他朋友的帖子视奸开箱。距离买来电脑后正好过了一个月,下面我就说一下使用过程中的个人感受:二、使用感受&本次入手的是深空灰色13寸无bar版,i5+8G+256G入门机型,这应该也是较多朋友会选择的配置。评测由整体到细节依次说明。1. 整机外观虽然经常见到,也用过同学的mbp,但是把17款MacBook Pro拿在手上,还是会赞叹一句Apple的工业设计,在现今的电脑中的确位于顶级梯队。对比15款mbp,17款更改了外观设计,变得更加紧凑,携带更加方便,甚至原来13寸的电脑包可以装得下15寸的17款mbp。但是对比16款,17款只是升级了CPU,用7代Intel芯片替换下了6代芯片,属于常规升级。外观尺寸为30.41*21.24*1.49(cm),重量则为1.37Kg,虽然比air稍重一丢丢(0.02Kg),但是胜在体积小,外出携带无压力。至于颜色,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更喜欢深空灰色,因为会显得更加沉稳,使我的思维变得缜密,沉静如水时写的代码才叫好代码,不然为什么星巴克里面亮着一片苹果灯,而没有在酒吧里见到过呢?2. A面与往年款相比,2017款mbp的A面取消了信仰灯,再加上深空灰的颜色,在星巴克可以让别人一眼看出你用的是新款(大误)。其实这些改变我是支持的,因为让mbp更像一款生产力工具,而不是一个闪着跑马灯的玩具。当然了,对我来说亮不亮灯都无所谓,因为我把雷蛇贴纸贴在了苹果logo上,现在我用的电脑品牌是“苹果蛇(TM)“,有没有Bible的味道?&3. B面B面缩窄了边框的宽度,虽然还是比不上某些高端PC(比如XPS),但是对比之前的mbp,这样的改变还是令人高兴的。Retina显示屏的素质依然令人惊艳,配合macOS,完全没有Windows系统下高分屏的尴尬,无漏光,亮度最高500尼特,P3广色域,亮度和对比度令人满意,在强光和黑暗环境下都可以让人舒适使用,用过了mbp就真的回不去了。B面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不少,比较突出的就是屏幕涂层脱落以及摄像头的孱弱。由于我的电脑刚用不久,还未遇到涂层脱落的问题,但是身边以及论坛上遇到这个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屏幕花得一塌糊涂。虽然现在苹果提供免费维修(再涂一层),但总归是一件费心费力的糟心事,用的时候也变得小心翼翼,令人不爽。某网友涂层脱落后的屏幕再就是摄像头的问题,为这样的屏幕配一个720p的摄像头,不知道苹果是怎样想的,难道是因为使用率不高?妹子不止一次地向我抱怨摄像头素质差,让她在进行网络教学的时候不能全力以赴,那么问题来了,这时我应该安慰她还是顺着她一起骂?错!当然是去给她买个高清摄像头啦。什么,你问我用摄像头的感想?不敢想不敢想,我早就用美纹纸贴住了,做为程序员,该有的防范意识还是要有的……4. C面重头戏来了,16、17款最大的升级就在C面上,新一代蝶式键盘、更大的触摸板、扬声器升级,以及让人不知如何取舍的Touch Bar,构成了让人又爱又恨的C面。二代蝶式键盘在没有去Apple Store感受之前,网上对新蝶式键盘的吐槽让我一度退缩,对键程、手感的抨击不绝于耳,我差点就以为C面上用的是iPad的虚拟键盘了……结果到我自己上手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蝶式键盘的手感并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差,甚至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好,键程虽短,但是回弹利落,声音也小,比我妹子MacBook Air的键盘手感要好上太多。打字时滴滴滴的触感让我化身战争时期的情报人员,唯一的不足就是我不懂摩尔斯码……当然,手感这事和审美一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要说手感真的稀烂我也不反对,但是还是希望想要入手的同志们先去体验一下再做选择,至于我,已经把红轴束之高阁了。当然,玩游戏的时候当然还是选择原谅他,毕竟蝶式键盘打字可以,玩游戏是真的辣鸡,曾经在LOL钻石白金掌控雷电的我,用蝶式键盘在白银带妹都吃力的不行(才不是我变菜了&),最熟练的DF二连都用不出来,队友也只能暗叹一句廉颇老矣。我的小Poker&mbp键盘的背光我是比较满意的,不刺眼,也没有漏光,适合晚上关灯后静静地撸代码,但是键帽和金属间的缝隙较大,容易进灰且不好清理,让强迫症的我感觉很难受。触摸板如果让一个Mac用户列举对Mac最满意的部分,那么触摸板一定是内定的冠军了。作为从Windows转战而来的用户,我从来不吝啬对Mac触摸板的赞美,手指滑动,仿佛在抚摸处子温软如玉的肌肤(我可不是变态啊&),与win作对比,真的是云泥之别。轻点、轻按、重按,再加上multi-touch,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用触摸板+键盘迅速而准确地实现。相比之前款,17款mbp的触摸板简直让人惊呼“鹅妹子嘤!大大大!”,几乎占据了C面1/4的面积,可见苹果对触摸板的重视。本次触摸板面积增大,增加了可操作面积,防误触也十分优秀,这些都让触摸板变得更加易用。Win下最接近Mac触摸板的应该是ThinkPad小红点,至于其他触摸板,不是我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音响作为一名木耳,我对外放的要求也就是“听个响”,但是对比我的前任以及妹子的mba,还是可以听得出17款mbp声音更加立体,日常生活娱乐中,mbp的双侧扬声器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是非要与专业音响相比那就有点过分了&散热13寸无bar款&图片来自iFixit17款MacBook Pro的热量是从转轴处排出,但是由于是金属机身,所以热量也会传导至其他位置。13寸无bar机型只有一个风扇,散热肯定比不上15寸和13寸有bar机型,但是尚在接受范围之内。经过使用发现,在进行轻度使用时,风扇并不会启动,转轴处仅仅是温暖,键盘及掌托处依然是凉的。但是在跑代码或者玩游戏时,风扇就会全速启动,C面的温度也会相应提升,转轴处可能会烫手,使用键盘区也变得难以忍受(是的我怕热),外接键盘也就成了我的好朋友。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外接显示器的时候,即使没有操作电脑,机身温度也会较高,上网查了一下,这好像是从15款就存在的问题。边缘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C面的缺点,个人认为最突出的缺点就是边缘处的手感,可能出于美观以及与B面贴合的考虑,C面边缘没有使用圆润的设计,这就导致边缘处非常割手,特别是在桌面较高的情况下,手掌手腕处会被硌到发红,有小伙伴知道怎样改善吗?急,在线等。(不要告诉我剁手)5. D面平平无奇,四个垫脚利于抬高机身散热,也可避免表面划伤,六颗螺丝裸露在外,没有surface laptop D面的简洁,虽然比我前任的背面好看十万多倍,但是他们毕竟不属同一定位和价位,没有可比性。6. 电池(续航)官网描述对比13寸有bar机型,由于没有了需占据一定内部空间的touch-bar组件,无bar机型的电池容量更大,非 Touch Bar 版本的电池容量为 54.5wh,而 Touch Bar 版本的为 49.2 wh。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都是10h,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难达到&,经过多次测试,轻度使用(比如上网以及处理文本)可以达到7小时左右的续航,中度或重度使用时续航甚至不足5小时,显然达不到官方数据,但是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中,出差或者外出使用时基本可以做到不带电源。充电方面,因为充电挺快的所以我没有注意多久可以充满……之所以单独拿出充电说一下,其实只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不满,那就是为什么取消了MagSafe充电口!把插头啪叽吸上去的满足感你们懂不懂啊!如果是为了做薄机身那我宁愿厚上几毫米!现在我妹子看我拿着她的充电线时一脸痴汉的样子都快报警了好不好!&7. 接口(扩展)13寸无bar款接口17款的mbp将接口统一换成了USB-C,虽然USB-C是大势所趋,并且对老接口毫不保留也是苹果的一贯作风(参照可怜的3.5mm耳机接口),但是对于用户来说转换成本较大,在USB-C设备未普及的时候,只能选择转接线或者拓展坞来曲线救国&在转接器和拓展坞的选择上,还是要看个人的需求。对于我来说无bar机型仅有的两个USB-C接口根本不够用,我所需要的接口有HDMI、USB-A以及USB-C,其中HDMI用于外接显示器,USB-A用于连接之前的外设(、U盘、鼠标键盘等),USB-C用于连接外设以及充电。在买电脑时顺便买了一根官方USB-C转USB-A转接线,然后去楼上的小米之家买了一根USB-C转HDMI+USB-C+USB-A三口转接线,基本满足了我的需求,在家用小米转接线,外出带官方转接线,工作娱乐两不误,美滋滋。通过 USB-C 至 USB 转换器,你可将 iOS 设备连接至配备 USB-C 或 Thunderbolt 3 (USB-C) 端口的 Mac。立即前往 apple.com 购买小米USB-C转接器最多1转3可实现扩展USB Type-C、USB Type-A、HDMI各一个。USB-C至HDMI多功能转接器采用了高品质线缆,高强度镀镍接口抗氧抗干扰,线长15cm可以轻松收纳至包中。小米USB-C至HDMI多功能转接器还兼容苹果MacBook,支持5Gbps数据已够4K视频&当然,对接口有更多需求的朋友可以选择拓展坞或其他转接线,在这里我的建议是选择拓展坞或转接线时,一定不要选电脑接口和拓展模块直接相连的,要选择中间用线相连的,相信我,没错的~8. 外出当时选择mbp而不是iMac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考虑外出使用,虽然在MacBook、mba和mbp三者中mbp是最不方便携带的,但是相比之前款,2017款的mbp已经算是非常小巧了,便携性上虽然难望MacBook项背,但是在重量上已经与mba所差无几,体积上甚至比mba还要小,每天要带电脑上班的我妹子表示想要用她的mba来换我的mbp,我则委婉地表达了滚犊子的意思,不多说了我去跪键盘了……&外出时除了重量,续航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上文已经介绍过了17款mbp的续航,这里就不在赘述,总结一下就是mbp是一款非常适合外出办公的电脑。三、Mac选购讲完了使用感受,接下来说一下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机型。数码圈有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预算之内选最贵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仅适用于同一系列的电脑。相比其他PC大厂,苹果的产品线可以说非常简洁了,但是笔记本+台式机也有六大类,细分到尺寸和配置则多达几十种,那我们要怎样选择适合我们的机型呢?如果没有便携的要求,个人更加推荐买台式的iMac,对性能要求很高的话可以上iMac Pro或Mac Pro,台式机各位见仁见智,以下内容仅针对笔记本。首先是笔记本的分类,苹果的笔记本分为MacBook,MacBook Pro,以及MacBook Air,总的对比如下(2017年款):注:上面的内容都是三款电脑之间的对比,比如说mba屏幕差,只是说其相对于另外两款的屏幕处于劣势,如果跟其他PC比较,mba的屏幕依然是十分优秀的。MacBookMacBook作为苹果最新的笔记本系列,将轻薄与时尚体现的淋漓尽致,12寸屏幕,一本杂志的大小,不到一公斤的重量,即使是最弱不禁风的女子也可以轻易使用。但是相对的,极致轻薄的机身中难以安放高性能模块,在三个系列之中,MacBook是性能最弱的,仅仅可以胜任轻度使用,比较适合文字工作者,以及对便携有高要求、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出差党使用。选择MacBook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可扩展性,机身上仅有一个USB-C接口,难以想象要怎样使用。(说得好像我的两个接口能好到哪里去似的&)MacBook Air三系列中的中庸款,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是也没有明显短板,可以算是一款“水桶机型”,价格在三者中最低,是使用人数众多的入门机型。性能过得去,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能够胜任中强度使用。曾经的11寸生产线已经被砍掉,估计是为了与MacBook更好地区分开来,现有的13寸mba也很久没有重大更新,17款主要升级了CPU,用上了7代处理器。我作为一名前端程序员,MacBook Air其实已经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哪位码农心中没有星辰大海?我还想着征服其他领域,所以并没有选择mba作为自己的主力机型。MacBook Pro三个系列里的中坚力量,代表了苹果笔记本的最强性能,同时也是价格最高的机型。按尺寸可分为13寸和15寸,其中15寸机型全部带有Touch Bar,13寸机型可分为有bar与无bar版本。在尺寸的选择上,追求更高的性能请直接上手15寸,迫于预算或追求轻薄可以选择13寸。Touch Bar在日常使用中可以代替原有的功能键,并且在某些针对Touch Bar做了适配的应用中可以显示更便捷的选项,比如观看视频时的进度条,以及浏览图片时的翻页等。配备Touch Bar的机型处理器性能更高,同时价格也比无bar机型贵上许多。总结选择自己的电脑时,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某一系列,再选择相应配置(相较硬盘容量,更推荐升级内存),标准为在自己预算范围内选择最贵的。四、Mac使用技巧以下内容主要针对初次使用macOS的小白,高手可以略过~作为一名刚从十几年Windows使用中脱离出来的孩纸,在初次上手macOS时虽没觉得很不习惯,但是在某些地方总感觉不够顺手,相信很多小伙伴跟我有同样的感受,下面我就说一下我在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我会推荐一些实用的应用。1. 基础知识合盖即走与大多数使用机械硬盘的PC不同,Mac使用了,因此可以做到合盖即走,不用怕因为震动损坏硬盘。同时,优秀的系统管理机制让运行macOS系统的Mac无需经常关机,不用时仅需合盖或者等待其进入休眠即可。安装APPMac自带的App Store中有大量的优秀应用,基本可以满足工作娱乐需求。如果在App Store中没有想要的应用,也可以在网上下载,方法与Windows类似,下载安装后一般会让用户将应用拖入Applications中(如下图),之后就可以在Launchpad里看到已安装的应用了。下载时请到软件官网下载,macOS与Windows一样会中病毒的。multi-touch手势造就Mac触摸板英名的除了顺滑的手感,还有multi-touch提供的多种手势,让触摸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鼠标的功能,并且使用更加便捷。multi-touch与iPhone上的许多手势相似,比如双指开合进行缩放,双指旋转可以旋转图片等,具体设置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触摸板】中查看和设定,用五分钟熟记手势,真的可以受用终生。特别推荐的是“查询与数据检测器”功能,三指取词翻译,好用到哭泣&快捷键macOS中的快捷键多如牛毛,大多数操作都可以用快捷键完成,常用的快捷键见上图。相信刚拿到Mac的小伙伴会很快发现Mac的键盘与常见的PC键盘不同,没有win键和alt键,多了option以及command键,很多快捷键都需要用到这两者。其中,comman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做是PC键盘上Ctrl键的替代品,同时请注意空格(space)键,Mac上几乎所有的文件都可以用空格键进行预览,非常好用。下面是一些常用快捷键:2. 进阶知识Handoff如果你有iPad或者iPhone,那么handoff功能会让你由衷感叹Apple生态的美好。简单解释,Handoff功能可以让你在多个设备上共同进行一件工作,比如你在iPhone备忘录上码字,然后可以无缝切换到Mac上进行;或者你用Mac在Safari上查资料,这时打开iPhone可以接着浏览Mac上的网页。当然,前提是它们都在使用同一个iCloud账号。iPhone和iPad在【设置-通用-Handoff】中设置;Mac在【系统偏好设置-通用】中设置。启用handoff后,比如在录上码字,打开Mac后在dock最左边出现一个带有手机标志的图标;这时你在Mac上写邮件,突然急需出门不能继续用Mac编辑,这时就可以打开手机,在路上继续编辑这封邮件。(原来手机上handoff的图标会在锁屏界面左下角显示,升级iOS11后出现在多任务管理界面下方)Airdrop与handoff不同,airdrop用于Apple设备间文件的传输,使用时需要打开蓝牙或WiFi。iOS11之前的系统可以在控制中心打开,iOS11可以在【设置-通用-airdrop】中进行设置。Mac则可以在Finder中的【个人收藏】找到AirDrop,右侧选择被发现的设备后可以直接从Finder传文件过去;或者直接右键点击某文件,选择【共享-AirDrop】就可以发送给特定设备了。系统安全虽然由于Mac相比较PC来说使用人数较少,但是依然有许多针对Mac的病毒木马,在系统保护方面依然不能大意。比如我上文说到的用美纹纸贴住摄像头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隐私的方法。至于系统安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加以保护。设定密码:最常见的保护方法,不多说,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安全性与隐私-通用】中修改;开启防火墙:在【系统偏好设置-安全性与隐私-防火墙】中开启;仅允许从APP Store和被认可的开发者下载的应用:在【系统偏好设置-安全性与隐私-通用】中选择,大家一定要尽量选择在官网下载,最大程度避免木马病毒的危害;至于其余的杀毒软件则无需安装。3. 常见问题&解决办法鼠标滑轮方向如果是从Windows转战过来的小伙伴可能会感到迷惑,为什么Mac的触摸板这么好用,鼠标滑轮却这么反人类?针对滑轮,macOS的逻辑与Windows完全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鼠标】中取消勾选“滚动方式:自然”,这样鼠标滑轮就会变成与Windows一样的逻辑,但是与此同时,触摸板的方向也就改变了。在此,我推荐一款APP【Scroll Reverser】,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在设置中可以改变滚动方向:关闭/退出我们会注意到,听歌的时候我们想关闭播放器,点击关闭后音乐却依然在播放,最可怕的是看小电影的时候爸妈进来却关不掉视频和声音&一般来说,在macOS中点击左上角的红叉(也就是关闭按钮),并不会退出进程,若要真正退出进程,可以右击dock中的图标,再选择“退出”。关闭的快捷键是【command+w】,退出的快捷键是【command+q】。如何卸载软件有的小伙伴可能会向用iPhone一样的方法来用Mac,虽然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但并不是完全相同。比如有的朋友想到iPhone卸载软件的时候是长按,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就OK了,然后他们发现界面很像iPhone的Launchpad中的图标真的可以长按,并且有的应用会出现叉号。但是问题来了,没有出现叉号的应用要怎么办呢?其实,应该在Finder中卸载软件,打开Finder,点击左侧的“应用程序”,然后在右侧右键点击应用图标,选择“移到废纸篓”即可。要不要装Windows至于Mac上要不要装Windows这个问题在网上已经争吵了很多年,我完全不理解这种个人问题为什么可以撕的起来,简单来说,如何选择系统还是要看个人需求,离不开Windows,那就大胆地装,不用管别人的意见(自己的电脑,爱怎么装就怎么装!)。如果是想装双系统,那么我推荐用macOS自带的boot camp,详细教程请自行搜索,我就不详细说了。4. 软件推荐工具类Scroll Reverser:上文提到过,改变鼠标触摸板滚动方向;Photoshop:这个看个人需求……;Dr.Unarchiver:解压缩软件;迅雷:你懂得;Magnet:用于分屏进行多任务;Alfred:虽然自带的spotlight已经很好用了,但是感觉Alfred更强大一些;Bear:很好用的Markdown文字编辑器;Chrome:谷歌浏览器;苹果的IWork:Pages、Keynote、Numbers,分别对应微软家的Word、PowerPoint和Excel。通讯类QQ:不解释;微信:也不解释;媒体类网易云音乐:最近版权问题闹得比较僵,但是还是离不开每日推荐……;IINA:非常好用的视频播放器;Noizio:白噪音应用,可以让人迅速静下心来;第一次投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可以得到小伙伴们的鼓励哦~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10评论13
赞11评论12
A.O.史密斯 KJ868BX 甲醛净化器
【5折购买】Astrotec 阿思翠 AM90mic 楼氏动铁单元耳机
横评赢大奖—寻找最好吃的小龙虾
物灵Luka Baby绘本阅读机器人
Garmin佳明 fēnix(R) 5 Plus多功能GPS户外手表
【轻众测】iWALK Crazy cable小魔兽三合一移动电源充电线
菠萝斑马 笑脸美肤枕 日本设计可调节人体工学枕
邦先生 M1PRO 邦先生智能晾衣机
赞752评论383
赞142评论150
赞126评论146
赞1088评论364
赞666评论250
赞1079评论1201
赞407评论322
赞587评论39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5年macbook pr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