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因病老人去世儿女禁忌,剩下我和一对儿女生活,大的准备读大专,小的读初中,读大专的女儿可以申请助困难学金吗?

初中生读大专 需具备哪些条件
近年来,随着五年一贯制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考虑让孩子报考具有特色的技能型五年一贯制,孩子毕业后能进入一个有发展空间的行业,从事一份理想的工作以及拿着不错的薪水,才是家长们对孩子上大学最大的期望。那么初中生报考五年一贯制大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小编通过走访与调查,整理出一份五年一贯制院校的报考要求,希望能给广大初中生及家长提供帮助。
技能型五年一贯制大专针对哪些群体
五年一贯制大专招收的学生是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包括三校生),考虑到初中生年龄小,基础知识薄弱等特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的前两年,以补充高中阶段必学知识的预科课程为主,同时在课程中穿插渗透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心理成长课程,并且配合有丰富多彩的课余集体活动,让孩子在集体中快速成长,为将来的专科课程阶段做好铺垫。后三年,以大专专业技能课程为主,技能型五年一贯制聘请了企业项目经理级讲师亲自授课,传授技能,并以真实的企业项目作为实训课程的主题供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以达到"高薪人才"的素质要求。
技能型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五年一贯制大专采用自主命题考试进行录取,以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录取考试分为上机测评考试和专业课笔试两部分,专业试卷为百分制,达到及格线以上的学生结合综合素质上机测评成绩达标,即可录取。
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专业?
因材施教是技能型五年一贯制大专一直坚持的人才培养理念,但是,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大学专业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了解不多。小编在这里要告诉各位家长,选择专业切记不可盲目选择,否则孩子在毕业之后将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从而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最好能利用科学的方法来选择。以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引进的“HBDI全脑优势测评“系统为例,通过性格测评、兴趣倾向测评、情绪管理测评、专业倾向测评、心智测评等6大模块并结合专业老师的建议,可以为孩子选择专业提供权威科学的依据!
最后,小编要提醒各位家长,由于今年报考技能型五年一贯制大专人数非常多,而各院校招生名额又非常有限,因此那些还在犹豫的家长应尽早做出决定,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是一个再婚母亲,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有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大女儿在读初中一年的费用要一万多,小女..._百度知道
我是一个再婚母亲,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有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大女儿在读初中一年的费用要一万多,小女...
我是一个再婚母亲,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有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大女儿在读初中一年的费用要一万多,小女儿读小学费用一年也要四千多,我是农村的就靠种地生活收入很低,虽然是再婚但是条件很不好,能否申请低保?
我有更好的答案
坚强些,没有过不去的坎,祝好.
低保是以全家的平均收入来衡量是否能达到申请条件的。具体的申请条件还是要到社区服务站问问!也可以问问是否能申请孩子学费的减免。
你说的标准是贵族学校,为什么不上免费的公立学校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女儿在读大专,我想写申请家庭困难补助金怎么写_百度知道
我女儿在读大专,我想写申请家庭困难补助金怎么写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说明下家里的经济情况:父母的收入来源,身体是否健康。再在居委会或村委会盖章认可就行了。
采纳率:71%
你可以要你女儿申请助学金,每所高校为了保障孩子完成学业,都有这样的救助基金,成绩优秀者还有奖学金,申请书内容主要是家庭收入情况,生体健康情况以及造成家庭困难的主要原因,具体的格式网上有模版
这个学校会安排的,您女儿应该知道。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老公因病去世了,丢下三个女儿和我,大的在外省读大专,两个小的读初中,请问我这种情况能进精准扶贫吗_百度知道
我老公因病去世了,丢下三个女儿和我,大的在外省读大专,两个小的读初中,请问我这种情况能进精准扶贫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要全面考虑,不知你们是否农村户口,你是否有工作,你们家庭年人均收入是多少?最主要的是:有没有患大病(癌症、白血病等重大不治之症)人口、住房是否安全、读书是否获得国家贷款或补贴,如助学金之类等,是否参加合作医疗等。总之,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没有生活来源,因学因病等致贫的,可以纳入贫困户的。
基层农技推广员
是农村户口吗
找队长,应该可以!
队长不给往上报咋办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惠州市:广东省妇联好丈夫好妻子评选候选人名单_网易女人
惠州市:广东省妇联好丈夫好妻子评选候选人名单(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黄莉琪& 29岁& 惠州博罗县杨侨司法所副所长
黄莉琪将工作、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是众所称道的贤妻良母。她敬岗爱业、积极进取。怀着对司法工作的热情,勤勤恳恳地工作,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连续多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
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的在事业上全力冲刺,她全力担起教育儿子、孝敬父母的责任。在她的温情扶持下,丈夫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共产党员。
她孝敬公婆长辈,是一个“好儿媳”。多年以来,她和婆婆彼此尊重,相处融洽。婆婆年老身体常常不舒服,且年纪大行动不便,她平均每周去一躺医院,帮婆婆联系医生、开药取药,帮婆婆打点好一切,让年迈的婆婆能够安心养病。
她教育儿子严而有度的,是一个“好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认为要做到爱而有度,在她的教育下,小宝贝已成为了邻里间称赞的好孩子。
彭月群& 44岁& 惠州石湾中岗苏屋村村民
彭月群,在家人的眼中,她是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大儿子邓森仁不幸患上脑瘫,夫妻二人互励互勉勇敢面对厄运,想方设法带儿子四处求医。
为了多赚钱,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彭月群鼓励丈夫外出工作,自己在家照顾儿子。带孩子是件艰辛的事,何况是带患病的孩子!但彭月群从来没有抱怨过。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在外打拼,彭月群总是报喜不报忧,独自一人承担着生活的重担。丈夫在东莞石龙打工期间,因没有假期,彭月群放假了,总是带着两个孩子来回坐8个多小时的车到石龙探望丈夫。这样的日子,彭月群坚持了近十年。
求医路上坚持不懈,在邓森仁15岁那年,经过佛山某医院的治疗,终于能走路了。丈夫邓小强看着儿子,不止一次对妻子说:“感谢你!没有你的付出,我们的儿子就没有今天……感谢上苍给我一个这么好的妻子。”对此,彭月群总是很坦然地笑笑。
宋云莲& 41岁 &惠州博罗长宁镇政府文化服务中心办事员
宋云莲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军嫂这个名字听起来很荣耀,但却意味着牺牲,意味着付出。作为军嫂就要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做丈夫的坚强后盾。宋云莲学校毕业后随丈夫选择回到家乡,主要原因是出于孝心,因为他的父母身体不好,父亲有气管炎,病情一直不好,丈夫部队离家很远,部队上管理严格,不能随时回家,根本没法照顾父母,她为了替丈夫尽一份孝心,毅然承担起照顾父母重担,炒菜、做饭就是在那里学会的。
工作以来,丈夫大多在基层连队工作,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儿子出生以来,她又义无反顾地独自承担了照顾孩子的责任。有了爱人的支持,丈夫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所在单位多次立功受奖。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除了照顾好家庭,军嫂也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毕业后她分配在县外经委,后来,丈夫部队要换防,又跟随部队一起来到广东。安排在政府文化站工作,尽管工作岗位变换了几次,但她始终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业绩出色,得到领导、同事肯定和认可。
古应芳& 34岁& 惠州博罗县柏塘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古应芳每年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学生的生活、学习、安全成了班主任主要职责。她还常常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用业余时间耐心教导学生,一天下来非常劳累。她的丈夫是卫生院业务院长,一切急、危、重病人他都要到场指导救治,工作没有规律,有时抢救病人一天24小时守在病房。夫妻俩互敬互爱,一起承担家务。每天边做家务边交流,向对方倾诉各自工作中的快乐和不顺心。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古老师夫妻俩除了醉心于各自的工作外,爱家顾亲、友善邻里是他们业余首要选择。对长辈,不分你我父母,一视同仁,尽心尽孝。他们孝敬长辈,每逢休息日,他们都会带着儿子,一家三口提着长辈喜爱的礼品去看望他们。对同事朋友邻里,他们以人为善,以诚待人,礼貌有加,遇有难处,能帮则尽力。
邹月友& 43岁& 惠州博罗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警察
邹月友是一名警察,同时也是一名警嫂,扛起了工作和家庭的两副重担,时时处处、尽职尽责演绎好一名妻子的角色,受到了同事、邻里的普遍赞誉。
她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把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都包揽下来。有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丈夫全情投入工作,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由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屡获先进,多次受到市、县公安局的嘉奖表彰。
邹月友在做好妻子的同时,更是一名好儿媳、好母亲。不但全力支持丈夫,还以她特有的贤良淑慧,尊老爱幼,耐心料理家务,细心照顾家里老小,尽心尽责做好儿媳和母亲的角色。家中除了家公家婆、儿子,还有两个侄子要照顾。
在做好贤妻良母的同时,作为一名公安女警,同样巾帼不让须眉,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先进党员。
陈丽香& 50岁& 惠州市下角环境卫生管理所工作人员
自1989年以来,整整20多年的光阴,陈丽香把自己的青春和美丽献给了平凡而光荣的环卫事业。她在工作中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早来晚走、加班加点早已习以为常,多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陈丽香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儿媳”。她的婆婆因为中风导致六年瘫痪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老人的吃喝拉撒,她都一手包办,从未有一句怨言,凡事都顺从老人,用自己的微笑和行动默默地付出,深深地打动老人的心。
丈夫在医院上班,工作繁忙,压力较大,有时候难免会把烦躁的情绪带回家里,但她从不以此而向丈夫埋怨,还时常开导丈夫,并默默的打理好家里的家务。有一次夜里,风雨交加,陈丽香肠炎发作,疼痛难忍,想打电话给正在医院值班的丈夫回来陪自己去看病,但她好几次拿起电话又放下。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陈丽香自己一个人一手撑着伞,一手捂着肚子去医院看病。
陈丽香也很注意教导孩子,她会为孩子取得成绩时候感到高兴和欣慰,孩子遇到困难时她会陪伴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她的小孩已经在中山大学毕业后,成为惠州龙丰街道办事处党政办的业务骨干。
郑飞妹& 52岁& 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青塘村妇女委员
郑飞妹是小金口街道青塘村的妇女委员,她工作上积极认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青塘村妇女工作的开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家里,郑飞妹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好儿媳、好母亲,她对87高龄的家公付出无微不至的照顾,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对孩子的成长工作关爱备至。
郑飞妹与苏海燕于1985年自由恋爱结婚,当时家庭环境较差,上有年迈家公家婆、下有两个正读小学的小叔,郑飞妹与丈夫一道扛起家庭重任,互相扶持共克难关。
1988年,郑飞妹家婆因重病住院,身为儿媳的郑飞妹,无微不至地在病榻前服侍家婆,直到老人安详去世。家婆去世后,家公情绪较为低落,且两个年幼小叔失去了母亲的照顾,郑飞妹家庭遭遇了严重的考验。郑飞妹坚强站起来担当起家庭主妇的责任,悉心开导家公情绪,并以更加温暖的亲情关爱两个年幼的小叔,照顾他们直至成家立业。
肖伟连& 41岁& 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肖屋小学校长
肖伟连和她爱人同是沙田镇的教师。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20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红过脸。她爱人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她积极地开解他、鼓励他,给他心灵上的抚慰,使他坦然地面对疾病,积极治疗,而且在生活上给予悉心的照料,均衡饮食,并经常陪他一起运动,锻炼身体,他的病情得到控制,对生活也重拾了信心。
肖伟连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并把老人和小孩照顾得妥妥帖帖。在工作上也和爱人齐头并进,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连续几年被镇府评为先进单位,她也多次荣获区、镇的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等荣誉称号,并先后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党代表,2009年还被评为“惠州市华萌乡村教师”。
她孝敬老人,把爱人的父母同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她尊重老人,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老人家身体不好,有病住院时,她更是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平时还经常陪他们聊天、谈心,为他们排解烦闷。她不但主动包揽了赡养两老人的全部费用,还把小叔子的小孩带在身边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一带就是十年。一家人在她的感染下相亲相爱,家庭和和美美。
曾玉琼& 49岁&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排坊社区居委会副书记
曾玉琼家里有家婆、婶子,两个儿子、两个侄女和一个侄子共9口人。虽然家里人数众多,但夫妻俩任劳任怨,始终坚持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对孩子们的教育以身作则,夫妻间平等体贴,让家庭充满着家人的关爱和温馨的气氛,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
丈夫每天的工作都很繁重,看着丈夫每天为家庭奔波劳碌,曾玉琼努力照顾好家庭,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曾玉琼的两个儿子都还在大学读书,她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变化,尊重他们对人生、职业的选择,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几年前,家婆因在洗澡时意外摔倒,把腿摔伤了,留下后遗症,生活起居无法自理。曾玉琼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关心家婆、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抽时间与家婆聊天谈心。
家里另外四个人是曾玉琼丈夫逝世的弟弟留下的叔妯和三个孩子,这是家里负担最重的一部分。叔妯因叔子的逝世受了很大的打击导致精神恍惚,已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了,为照顾她们,曾玉琼让他们在自己家生活。
黄小珍& 47岁& 惠州市大亚湾第二中学教师
黄小珍热爱工作,认真钻研,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项技能的培训,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
2006年公公患心脏病住院,这时正赶上学生升学考试阶段,黄小珍经常白天工作,午间休息和夜里在医院照顾老公公。公公出院回家疗养,需要特殊的伙食,从一个从不进厨房的丫头成为了一个厨房里的行家里手。因为精心照顾,公公身体恢复得很快。
张伟红& 32岁& 惠州市第十六小学教师
张伟红夫妻俩既是生活的伴侣,也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工作中她曾多次得到荣誉,其丈夫也多次立功和嘉奖。
03年丈夫患上慢性肾炎、肾萎缩病后,她勇担责任,与丈夫患难与共,在做好工作之余,精心照顾生病的丈夫,积极鼓励其丈夫配合治疗,全揽了一切家务以及小孩的学习辅导,由于长期的劳累也使自己患上了较严重的失眠症和颈椎病。
张伟红在当好“贤内助”的同时,尊敬长辈,从不和公公、婆婆吵架,认真照顾患病的老人。
邱素珍& 49岁& 惠州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教师
邱素珍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31周年,丈夫是一名公安干警,工作繁忙。因此,一直以来家里内外的大小事,基本上都是邱素珍主动承担。
2008年4月,平时身体健壮的丈夫突然全身不能动弹,市中心医院,经医生确诊为颈椎骨碎性出血,需要马上动手术。住院一个月后,丈夫颈椎以下部位还是毫无知觉,一点都不能动,每天医药费用贵得吓人,当时两个孩子正在读大学,经济负担十分重,她自己也熬出了一身病。
考虑再三,邱素珍把丈夫带回乡下老家治疗,老家亲人多帮手多,空气好,每天又能吃上营养价值高的家畜、水产品,同时吃中药,邱素珍还多方面查资料,学会按摩穴位,并每天给丈夫打一支神经营养针。邱素珍每天还要帮丈夫抠大便、拍背、擦洗、喂食,边照顾,边安慰丈夫。两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丈夫能自己翻身。一年后,能慢慢起床,两年后,能自己散步。
李娟& 30岁& 惠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李娟,现役军人妻子。丈夫闫朝亮是平潭机场空军地勤正营级干部。结婚5年来,她与丈夫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她深知丈夫作为“银鹰医生”,工作需要严谨、慎密,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为支持丈夫,让他专心于保卫领空事业,本来就晚婚的她虽然十分渴望早点有爱情结晶,以叙天伦,但为了让丈夫少一份牵挂,她毅然决定推迟生育小孩。丈夫在部队累获表彰,并荣获一次个人三等功。
公公、婆婆以及父母都在辽宁老家。为了丈夫,她毅然放弃了心爱的人民教师工作,选择了随军,不能留在老人身边侍奉、承欢膝下。但她对老人嘘寒问暖从不间断。
李娟调入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后,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的特长,独立编制了质量检测数据处理程序,并在全站推广应用,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肯定与好评。她明白自强自立是对丈夫最好的支持,为了进一步熟悉业务,她积极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通过自学参加全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等。
廖火娇& 51岁& 惠州龙门县王宾村计生协会成员
廖火娇是龙门县王宾村计生协会成员,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经常和自己负责的对象沟通交流,帮助计划生育超生户改变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优生优育观念。认真按照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廖火娇夫妇结婚20几年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和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量,和公公、婆婆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彼此尊重,相处融洽。她以身作则,从微处教育孩子。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廖火娇还是一位种植能手,她利用依山傍水的优势开垦了6亩旱地,还租了10来亩地,种了1000多棵沙糖桔,每年收入都过几万元。除了种柑桔,在不同的季节还种植不同的蔬菜,销往各县区。
谢文斐& 39岁&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仲恺中学教师
丈夫工作敬业,责任心强,为了更好的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丈夫在孩子七岁时脱产二年去广州进修,然后又参加了一年的广东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生,他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为妻子,谢文斐全力支持,并且努力做好为人母,为人媳的所有事务。
在本职工作上,谢文斐也尽力做到最好。参加工作以来,连续多年担任初三英语备课组长、班主任,教学成绩突出,每学期撰写论文,其中9篇论文获得区级以上奖项,多次被评为镇、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谢文斐夫家兄弟多,结婚后,作为大嫂,她毫无怨言地主动承担起抚养弟弟、照顾家公的责任。为了帮弟弟成才,他们夫妻把小叔带在身边上学,谢文斐除了照顾小叔的生活外,还经常辅导其学习。当时她自己的女儿也出生了,丈夫工作非常忙,公公心脏不好,她就夫家自己家两边跑,一跑就是一年多,直到公公身体好转。生活刚刚转到正轨不到一年,家公心脏不好住院了,于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医院值班,每天往返于家、单位和医院之间。家公出院后,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她也把家公接来一起住。在谢文斐的关心照顾下,家公的身体得以康复。为了老人不再寂寞,她又主动作红娘帮家公找了个老伴。小叔在她的辅导下,成绩不断提高,去年如愿考上了广东中医院。
在大家庭的大事小事中谢文斐的原则是多吃亏,多付出。大弟夫妇都是农民,供两个孩子上学已非常困难。小叔读大学的费用她全包了,公公婆婆的生活费大部分都是她家出,家里要办什么事情,谢文斐夫妇总是承担了大部分开支。
黄玉金& 35岁& 惠州惠东县平山街道园岭社区居民
黄金玉家有四口人,上有80岁的家婆,下有9个月大的儿子,丈夫是小汽车司机,晚上经常加班,照顾家庭的重担就落在她身上。但她从来不让丈夫担心,把家里的一老一小照顾细致周到,而她自己也是娘家早餐店的小厨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煮好早餐就赶去早餐店上班,中午十二点回家煮饭,从没耽误一刻。
她孝敬老人,无微不至。为了能让牙齿掉得差不多的家婆吃上饭菜,总是变着法子把菜煮得软绵可口。家婆不幸被车撞到手骨折,她更是精心照料,买药敷药,帮家婆洗澡换衣。
周耀明& 46岁& 惠州惠东县大岭镇人民政府安监办办事员
1984年,周耀明被安排到大岭镇府工作,也是在这里,她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周国平。周国平长得一表人才,有知识、有文化,只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个女孩子都对自己的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周耀明并不以周国平的家境贫穷而退却。她只坚信忠贞的爱情,只坚信美好的明天要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同事的不解,亲人的反对,并没有阻止他们相爱。
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周耀明和爱人有着相同的工作、相同的单位,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也使他们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叶芷芳& 61岁& 惠州仲恺高新区汤林镇企岭村村民
叶芷芳与丈夫结婚40年来,从没有红过脸,吵过架。虽然日子过得有些苦,但是却觉得很幸福。
1998年家婆患了化脓性关节炎,每个星期都要到医院做一个疗程的治疗,但由于病痛,家婆的双脚不能行走,只能靠他们夫妻俩背她到医院去治疗。1999年石鼓水库堤坝渗水危急到村里的安全,夫妻两人轮流背家婆到几百米山上的石洞避险。家婆88岁那年,身体不行了,夫妻二人日夜不离她半步,守在她的床边,直到她安详去世。
夫家的小叔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是智力三级残疾,日常的基本生活都需要人照顾。叶芷芳上班的时候,就把他带到做工的地方,等到下班了再一起回家。尽管他是个大人,但是智力还是跟小孩那样,时常吵闹,经常自己不声不响地跑出去玩,又不知道怎么回家。直到现在,夫妇俩还是要经常到外面找他回家吃饭,倒水给他冲凉,帮他穿衣服,直到他睡觉。小叔也就这样跟着他们大半辈子了。
叶芷芳夫妇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性,经常给子女买书订报,有问题从不打骂子女,总是跟他们讲道理,小孩子也很懂事,好学上进。1995年,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1998年女儿也考上了大学。
王继芳& 35岁& 惠州惠东县平山镇稔山派出所协警
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多年来王继芳一直默默无言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照顾老人、关爱孩子。2009年丈夫患上了癌症,王继芳忍着悲痛,坚强地劝说安慰丈夫,使丈夫消除了恐惧的心理,接受手术和治疗期间,她细心护理,丈夫的病情慢慢得到好转,回到家中休养期间,坚持陪丈夫锻炼身体,丈夫很快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
由于公公婆婆年纪比较大,身体也不太好,无法料理家务,所以家务就全落在了王继芳身上,她下屯班就要做家务和照顾老人生活,晚上还要给孩子辅导功课,忙完事后经常已是深夜11点多了。
王继芳在单位对工作热忱积极,连续多年受到单位的好评。
黄美伦. 34岁. 惠州博罗县平安中学教师
黄美伦与妻子结婚后,他对妻子千般爱护和体贴,扮演好“丈夫”和“慈父”的角色,做现代版的“老婆奴”。对女儿的教育,他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妻子怀孕开始,他尽心尽力地配合妻子进行胎教,在女儿出生后,他和妻子经常与女儿“说话讲解”,激起女儿对语言的兴趣。对妻子邹慧英,他更是关怀备至,结婚纪念日,一束玫瑰代表了一份深情;妻子生日,一套化妆品浓缩了一份爱意。
在岳母患病期间,他一下班就陪妻子跑到医院去照顾岳母,然后才回学校上班。因为岳母不能进食较硬的东西,他每天就不辞辛苦地煲三次粥饭,还经常陪她聊天,开解她,一直到她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
为了工作的需要,他经常深夜回家,回到家后,他都会主动帮妻子做家务,想办法让妻子欢心,让妻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和妻子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比翼齐飞,曾双双被镇委、镇政府授予“柏塘镇优秀教师”称号,他本人还曾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和“县优秀教师”。工作之余,夫妻俩还一起上网、唱歌、做家务,夫唱妇和,其乐融融。
&徐包全. 49岁. 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渔村村党支部委员
徐包全是石湾镇渔村村民,为人憨厚、朴实。他常说:“作为一个男人,我没有什么大的本事,不能让妻子儿女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可我能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来关爱他们、呵护他们。”徐包全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可他们夫妻却过的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因兄弟众多,徐包全很小时候学会了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结婚后他基本上包揽了家务,细心照料妻子。特别是妻子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发生大出血,身体变得非常差,也不想吃东西,他就到处向人请教,每天都变着花样做菜煲汤给妻子吃。经过他的精心调养,体弱的妻子的健康恢复得很快,邻居们都说:“春霞生孩子后脸色红润了,长漂亮了,包全的功劳不小啊。”1995年,朱春霞在一次身体检查中被查出了患有肠癌。他对妻子不离不弃,不分昼夜地守在病床前照顾她,几个月都没有睡过一晚好觉。徐包全不但对妻子好,对妻子的家人也非常好。只要妻子的娘家有什么事,他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在妻子的身边支持她,帮助她解决所有困难,让妻子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安全感。平时只要他一有空会牵着妻子的手陪她散步,陪她逛街买东西,他说,“妻子嫁了给我,我就责任让她一辈子都过得幸福快乐。”他对妻子的关心、爱护、体贴让左右邻居羡慕不已。
黄旭生. 40岁. 博罗县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
黄旭生同志数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争当模范先锋的“老黄牛”。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民警走上领导岗位,曾多次立功授奖。他非常重视家庭感情,尽最大的努力把家庭的大小事务包揽下来,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儿老小,接送小孩上下学,用他宽厚的肩膀、宽宏大度的心胸带给家人一个温馨的港湾。结婚多年,两夫妻大小事务都积极沟通、有商有量,从未红过脸,非常恩爱和谐。无论在什么时候,他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地做好各种份内和份外的事,经常深入基层民警,关心了解民警工作、生活情况,力所能及为民警解决困难,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叶国强. 45岁. 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任外科主任
我是上世纪87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因为穷,没有像样的婚礼和新房。但关爱妻子是丈夫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年4月,妻子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住院,病情危重,我24小时坐在病床边,守着她。一周后妻子病情稳定了,我也一下子瘦了10多斤。为了支持妻子发展事业,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心电图专业,我就每天带孩子吃住在医院,没让妻子分心,圆满结业。夜间急诊需要妻子出诊时,我会尽力陪同前往,路上给她壮胆。平时我会常常鼓励她,赞赏她,只要有空就帮忙做家务,陪她散步,聊天,妻子很开心,整天乐呵呵的。
我父亲因脑血栓瘫痪在床,在床上整整13年半,父亲有十年是在我们家度过的,晚上很多时间我陪同父亲入眠,牵着父亲的手,防他癫痫发作,歇斯底里的大叫伤人;吃饭靠喂,小便拉在床上,大便干结靠用手掏。言行感染下一代,我儿子两三岁时就会拿着尿壶给爷爷接尿。来广东后,由于没空回去探望岳父岳母,就时常视频聊天,享受天伦。除了工作,我就是围着妻儿转,陪儿子做作业、娱乐,小学三年级到6年级的课程语数英,孩子学了一遍,我也重新温习了几遍,我也更充实了。
在婚后的20年时间里,我总共全脱产到上级医院进修四年次,读完成人函授医学大专,成人自考本科,成为医院骨干,全院第一个凭中专学历晋升为高级职称的人。自08年4月从河南省调入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任外科主任,肩负医院外科医疗、科研、教学的重担,积极开展新业务,使该院外科技术逐年稳步提升,由原来年手术量500多台,提升至2010年手术量1600多台,使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病人数大幅下降,医院信誉明显提升,工作繁重,常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业务上大胆创新,撰写发表省级医学论文4篇,承担科研项目≤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趾残端、趾背缺损创面临床研究≥获得2010年惠州市科技立项。
郑耀钦. 53岁. 惠州仲恺中学教务处主任
我和我爱人都是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两人相敬如宾,在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平时,我能尊老爱幼,也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
在家庭中,我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对于双方老人,我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去探望,经常与老人谈心,尽可能地让长辈们开心、快乐、健康。
无论什么时候,在处理家庭中的重大事件时,我都会主动与妻子沟通,并尊重她的意见,只要是妻子的建议合理,我都会按照她的意思去办。在我的努力下,现在我的家庭,是一个温馨、向上的家庭。
叶仁春. 82岁.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民政助理(已退休)
我与妻子姚锦凤结婚56年来,我们有分居两地的时候,也有聚合一起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夫妻相处要会用共、爱、帮、信四个字。
夫妻双方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不论在教育子女、婆媳关系、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取得一致意见,几十年来,我家人都是在和和睦睦的氛围中过日子,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
要有一个爱字。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更爱家、爱护妻儿,多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琐事。
要有一个帮字。70年代我在淡水镇府工作,妻子在医院工作,她经常在夜间要到医院处理事情,我体谅到妻子的辛苦,也担心妻子的安全问题,每次都主动骑车送她上班,那时她是单位的负责人,因工作关系也经常需要外出公干,家里的事情我都一力承担了下来,在妻子退休后,她喜欢到公园打门球,我都主动接送她到球场活动。又如在2007年初,妻子患骨质疏松病症第四胸椎破裂,要住院卧床治疗,那段时间她的饮食、护理和家里的事务等许多事情都由我负担,这些日子压力虽大,但看着妻子在我精心护理下慢慢好转,让我觉得非常值得。
要有一个信字。我和妻子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在日常生活中能互相信任,我们也有共同的信念,就是跟共产党走,听共产党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家,我们只有坚定信念,才有今天幸福的家庭。
刘浩枚. 48岁.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中心小学教师
刘浩枚,是惠州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他已经坚守贫困瑶乡教书二十多年了。
刚结婚那些年,一家五口,三孩子又小,家里却耕种七、八亩水稻田。为减轻妻子负担,从未驾驭过耕作工具的他硬是学会了犁地,自那以后,刘老师便成妻子耕种得力助手,每年春耕夏种,寒暑易节,刘老师一样挽起白衬衣,黑西裤,醉心农民的姿态,牵着牛儿赶在妻子之前“种豆南山下”……
他是家庭和谐的“润滑油”。 作为一名教师,刘老师深谙教书育人之道。由于其妻工作比丈夫相对重一些,所以他主动承担了教育孩子的工作,同时协助操持家务。在刘老师引导下,女儿学业有成,儿子各有专长。在子女这方面,他则传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放纵却自如的理念。
他对妻子出任妇女主任,提供最大限度智力支持。十多年前妻子任妇女主任,到今年4月,村级换届选举,其妻再度连任成功,这已经是其妻任职该村妇女主任的第十一个年头了。十多年来,刘老师极尽己能,帮助文化水平不高的妻子解决工作困难,自身工作出色之余,助力其妻荣誉不断,成全乡妇女主任学习榜样。
潘希均. 54岁. 龙门县龙田镇李洞村热水村小组
2007年6月,潘希均妻子谭桓兴被确诊为脑血栓梗塞。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切治疗以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有中风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睡都要人服侍。
每天早上,潘希均起床后服侍妻子起床,给妻子换屎尿布,照顾妻子大小便,接着侍候妻子刷牙洗脸擦身。由于妻子身体不能完全伸直,只能用一些枕头、破衣服等东西垫着,固定好,然后打开电视机放一些比较喜乐的节目给妻子看,让其保持心情开朗,喜乐。自己则抓紧时间清洗妻子换下来的衣服和屎尿布,也不怕脏和臭。清洗完了以后又要抓紧时间给妻子做早饭,然后还要一勺一勺地喂妻子吃。中午睡午觉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下午妻子睡醒,又要费一大番功夫让妻子舒服地坐到轮椅上,然后慢慢地推妻子步行3个多小时到15公里远的县城散步散心。晚上照顾完妻子吃晚饭又要给妻子洗澡,服侍妻子睡觉。一番折腾下来,整个人就累得不行了。
满满的一天都是围绕着妻子的,而且还是四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了,均叔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妻子。房子卖掉了,积蓄用光了,债台筑起了,仅剩下的时间和精力也全部倾注到妻子身上。发高烧打点滴带回家里来打,给妻子抓药摔倒骨折自己咬牙挺住,不向任何人诉苦半句。周围的人都合口陈赞他有情有义。
刘中长. 50岁. 惠州市教育局科员
刘中长同志对妻子关爱体贴。结婚26年来,夫妻平等,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每天晚饭后,都要陪妻子散步5公里,锻炼1小时,边散步边交流思想。2008年底,妻子颈椎管内血管瘤,在广州手术治疗住院42天,他兼顾工作和照顾患病的妻子,不辞劳苦地在惠州与广州之间来回跑。妻子出院后产生了手术后遗症,右臂麻痹,右手肌肉有所萎缩,他打听到民间秘方,不厌其烦地坚持每天用药酒为妻子护理按摩,成功阻止了右手肌肉的继续萎缩,右手功能基本得以恢复。他对女儿教养有方,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女儿平等地沟通交流。在女儿眼中,他是慈父,是严师,更是知心朋友。2005年7月女儿顺利地考取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教师公开招聘成为正式教师。他又以自己在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亲身经历、感受和体会,经常和女儿谈如何开展工作,谈如何教书育人。他女儿工作不到两年,现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他对老人尊敬孝顺。他有养父母、生父母和岳父母6位老人,均生活在湖南老家,逢年过节和生日,他都要给他们寄些钱物,以表养育之恩和孝心。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他是转业残疾军人,身体欠佳,岁数较大,副处级待遇。他不摆资格,能克服身体残疾等困难,以工作为重,以科室为家,顾全大局,团结同志,悉心指导新同志开展工作,在教育科起到了承上启下和顶梁柱的作用。2010年参与完成的《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探索与实践》课题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参加广东省职业教育宣传语征集活动获得优秀奖。2011年1 月被评为市教育局机关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吴碧辉. 43岁. 惠州监狱副主任科员
我是一名普通的监狱人民警察,我的家庭是一个非常和睦、温馨、平等的家庭,我夫妻俩互敬互爱、互相商量共同搞好家庭关系和家事,在赡养老人方面是毫不含糊的,也给小孩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小孩也很懂礼貌。
从结婚15年以来,我与妻子几乎没有吵过架、红过脸。一个家里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我都能深韵宽容地化解处理。
来惠州后,房贷多了。小孩的教育经费多了,生活消费高了,经济压力很重,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妻子干起了修改衣服的行当,我为了妻子能安下心来,认真的改好顾客的衣服和多改几件衣服,自己承担起家庭主男的角色;卖菜、下厨房、打扫卫生、拖地板等无所不干。自己也是一位非常传统自律的男人。在工作上,我参加工作20年以来,一直都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一直踏实,默默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毫无怨言,2007年、2009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钟春雄. 36岁. 惠州市惠城区矮陂中学副校长
钟春雄真诚待人、与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呵护着浓浓的亲情。夫妻二人的父母都远在上百公里的地方,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回去探访,共享天伦之乐。他尊老教子,节假日帮老人做一些家务,陪老人聊天。老人的生日他们都记得很清楚,必定准时给老人送上的生日礼物。对于孩子,在生活上从不溺爱,教育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时遇到乞讨的老人或孩子,主动让孩子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人群要具有爱心。
钟春雄安心山区学校教学工作,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农村孩子的智慧之光。他用爱心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他连续多年被镇党委、镇府评为“先进教师”; 2008年9月被惠城区人民政府评为“师德标兵”;2009年9月荣获惠州市第二届“华萌乡村教师烛光奖”等。
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在他的带动下也十分孝敬公婆,与公婆相处融洽。丈夫的默契、理解,家庭的和谐与支持,使她更加忘我的工作,成绩显著,她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多次被惠城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工作上他们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事业上都取得一定成绩。2008年10月获得“文明家庭”称号。2011年1月荣获惠城区”文明家庭标兵”称号。
尹学林. 53岁. 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
尹学林同志现任大亚湾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办公室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还获得“全市文明检察官”、 “全区十佳党员”、“五好‘个人’”、“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作为丈夫,尹学林同志并没有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他对妻子的疼爱和照料感动旁人,二十五年如一日地每日早起晨练、买菜做饭、接送妻子上下班,大至事务抉择,小至打扫做饭,都是由尹学林同志一手操办,这出于妻子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基于他本人的自身能力。
作为父亲,尹学林同志不仅是小孩的好爸爸,也是好哥们。一直以来,他以父亲的身份从严教导小孩,以哥们的口吻相互耐心沟通,培养小孩的兴趣,尊重小孩的发展,以其正直善良的人格魅力感染小孩。
作为儿子、女婿,尹学林同志始终尽孝为先,他对父母、岳父母的感激之情全部化作每一个生活化的行动,对老人家贴心照顾、细心照料,已成乡村邻里的口中常提起的孝子。
曾伟航. 32岁.惠阳区秋长中学教师
2005年曾伟航结婚后,由于妻子在沙田镇工作,夫妻两地分居,曾伟航下课后回到家,还要尽力操持家务,赡养两位老人,让妻子放心投入工作。2010年妻子生病住院后,曾伟航没请一天假,白天为学生上课,晚上还坚持不眠不休在病床前照顾妻子。经过他的悉心照料,妻子终于康复出院,现在家休养。在妻子休养期间,曾伟航的担子就更重了,但他没有一句怨言。
曾伟航自从2002年任教以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热心为每一位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学有所得,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后,曾伟航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受到领导、同事、学生的一致好评,年人事年度考核为“优秀”, 年被秋长街道办评为先进教师。
曾洵杰. 34岁. 惠东县人民检察院
曾洵杰同志热爱检察事业,工作勤勉,从不讲价钱,不懒惰,不拖延,不推卸责任,无论是单位的本职工作还是临时分派的任务,都认真对待,细心办理。宁肯为工作牺牲假期,也不肯对工作有一点怠慢。研究生毕业后到检察院工作近三年来,他年年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完成的工作任务量总是居所在科室人员的前列。
他从不因为自己工作忙而放弃对家庭的责任,操持家务、照管小孩样样精通,是名符其实的“家庭主男”。他对老人有孝心、重孝行,是岳父岳母称赞的好女婿。他对妻子一片真心,对女儿一片爱心,对父母一片孝心,对自己的生活享受却从不上心,是心无旁骛的“超级奶爸”;在家庭经济安排上,他从不独断专行,不独占多占,自己生活节俭,对家人却从不小气,是性价比可观的“经济适用男”。
姚达勤. 49岁. 惠城区惠环街道办事处信访办主任
姚达勤同志,10多年来,坚持战斗在基层工作第一线上。多年来,他与妻子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个家庭虽然经历了妻子无工作、自己疾病侵扰等波折,但始终保持着浓浓亲情与和谐氛围。
提起姚达勤同志,周围的同事和邻居没有不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是一个照顾家庭,疼爱妻儿的好丈夫,好父亲。他把对父母的孝敬、妻子的关爱、孩子的疼爱,化作他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他经常说:“如果干不好本职工作,从职业上讲对不起这份工作,从责任上讲对不起领导的重托和信任,从感情上讲对不起父母家人,干好工作,是我对工作、对家人的最好报答。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节假日,因为信访工作是不分节假和周末的,家庭的重担全部放在了妻子身上。妻子在多年前已经失业在家,一面照顾08年7月因脑中风而一直瘫痪在床在的父亲,一面照顾孩子,为家庭付出了一切。他每天工作加班加点,用自己的爱岗敬业之心换来了单位领导和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人大家的称赞和尊重。
1、邓海带、王日金夫妻
1968年,看中了邓海带的勤劳和善良,即使没有聘金,甚至没有一件“新衣”,26岁的王日金还是决定嫁给一贫如洗的邓海带。婚后,两个“蜗居”在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过起了艰苦而又甜蜜的生活。邓海带在惠州市惠城区政府机关财务科工作期间,既是个出色的会计师,又是个有名的“工作狂”,曾连续三次获得“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退休以后,仍然“奋斗不息”,自己创办了惠州市金海白蚁防治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邓海带还积极关心和参与到了国家统战和社会建设工作中,曾连续15年当选为惠城区台联会会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己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的堂侄,他积极参与邓演达故居、演达小学和演达医院的筹建工作中,先后筹捐款达150多万元。为不让丈夫因家庭而在工作上分散精力,妻子王日金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事,同时还经常下工厂车间加班以增加收入。支持丈夫学习,丈夫为了考会计师,经常熬到深夜2点多才能睡,妻子仍坚持每晚煮好鸡蛋糖水一起陪读。邓海带夫妻经常去双方长辈家嘘寒问暖,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夫妻俩分到住房后,王日金还把婆婆一起接来住,悉心侍奉,直至婆婆寿终。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从不溺爱,养成了孩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如今,一对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子邓华彪在2006年创办了惠州市零下五度食品有限公司。女儿邓苑萍因工作表现出色,于1996年被授予全国邮电劳动模范称号。
2、曾繁旺、唐巧玲夫妻
曾繁旺、唐巧玲夫妻用辛勤的双手悉心经营着家庭,几十年来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提携。丈夫在城建部门工作,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为了把工作做得完美,他经常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由于丈夫无暇顾及家庭,繁重的家务,孩子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唐巧玲一个人肩上。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间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料理好家务。虽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这丝毫未影响到这对夫妻的工作热情,他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他俩曾多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曾繁旺夫妻重视家庭教育,对女儿爱得其所,教得其法,孩子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工作后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
3、陈利光、李运容夫妻
陈利光、李运容夫妻均是平山街道蕉田社区矮岭村小组村民,陈利光现任蕉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妻子普通农民。常人看来,婆媳关系永远是处理不好的难题。可在陈利光家里,从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妻子爱老人,就像爱自己的亲身父母一样。多年来,两老的事她从没让丈夫操心过,从生活起居到精神状况,总是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2000年,陈利光母亲患重症,卧床不起。夫妻俩轮着帮母亲烧水洗脸、洗澡、按摩。李运容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倒屎、倒尿壶,随即帮她穿衣、叠被、打扫室内卫生,还帮她刷牙、洗脸、安排早餐,然后牵着她到室内看电视或户外走走、晒太阳……年复一年,李运容从来没厌烦过。而一遇到母亲身体不适,李运容总是第一时间唤来医生为其诊治,自掏腰包付医药费,从不与兄弟计较。结婚25年来,陈利光和妻子相依相偎,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他们也正是用言传身教,教育和培养子女。三个孩子都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
4、戴玉洪、曾运梅夫妻
夫妻二人自1978年结婚以来,丈夫为生计在外奔波,妻子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家中事务,各尽其职、和睦相处、相亲相爱。80年代前期,正是两人结婚没多久的时候,丈夫因为生活上的压力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对生活没有动力,在妻子的支持下,丈夫重又找回了信心,发愤图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妻子在村委会担任妇女主任多年,谁都知道计划生育工作不好做,每天工作完回家都很大脾气,家里人都叫她别做了。但丈夫知道妻子喜欢从事这些工作,甘当妻子的“出气筒”,支持妻子做喜欢的工作,成为妻子克服困难的动力。
5、杨专生、黄姣芳夫妻
杨专生、黄姣芳夫妻结婚26年来,互敬互爱,互谅互助,于平等和睦中恩爱相助。既能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关心,彼此关心,体贴互爱。在家,妻子侍候着体弱多病的公婆,抚育着聪明调皮的儿子。使公婆健康长寿快乐,使儿子成为了有用之才。他们认为:一对恩爱幸福的夫妻,拴着三代人的健康与快乐。否则就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幸福家庭,和谐夫妻了。快乐的生活源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在工作中互相关照,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在成功中互相赏识。一对幸福的夫妻,几十年的风雨颠簸,有些矛盾产生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面对矛盾的态度和心态。他们也曾为琐事有过争吵,也曾因大事有过怄气。然而最终他们用理解化解了矛盾,用包容淡化了过失,用担当替代了责难。
6、梁金富、陈玉娇夫妻
在博罗县园洲镇,有一对鹤发童颜、年届银婚的夫妇,他们年近古稀,却是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他们和蔼可亲,对人真诚,热心公益,人缘甚好,深受大家敬重。近邻乡亲都亲切地叫他们“校长夫妻”。这对“校长夫妻”,男的叫梁金富,退休前是园洲第二中学的校长;女的叫陈玉娇,退休前是园洲镇一所小学的校长。他们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用辛勤的汗水润育出满员桃李。在园洲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乡村的干部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得意门生。他们多次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等奖励。1996年,梁金富被授予“南粤优秀校长”的荣誉,受到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梁金富和陈玉娇一家三代8口人,其中2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人中专学历,两个孙子正在念中学。他们的家,是一个知识型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长辈对晚辈宽容民主,晚辈对长辈敬重孝顺,婆媳亲如母女。
7、谢仕森、王新娣夫妻
谢仕森,博罗县柏塘平安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妻子王新娣,博罗县柏塘平安幼儿园教师。长子,谢志明,媳妇,吴月群,在中山定居,自办公司。二儿子,谢志钧,媳妇,王锐,都是博罗县实验学校老师。母亲,82岁。谢仕森1975年开始参加教育工作,当时,妻子是一位农村妇女,在家务农,但他们互相鼓励、支持,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支持丈夫自费参加大专函授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一家人互相关心,同舟共济,平稳地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各人的年龄、辈分、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文明户”。谢仕森曾被评为“县优秀校长”,县“先进工作者”。妻子也曾被评为县优秀幼儿园教师。
8、冼景佳、周婉笑夫妻
冼景佳,周婉笑都是石湾镇湖山村村民。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婉笑时时将公婆挂念在心。老人每年过生日,她都提前为老人购置礼品、营养品和老人喜爱的食物去看望;每逢节日休假,她都主动探望老人,全家一起出去聚餐……奉养老人,更大的难题是看病,年届7旬的公婆身体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每当这时,她都主动去照看老人,给老人送衣做饭。冼景佳、周婉笑夫妇共同经营着一家鱼丸店。创业初期,手艺不太成熟,做出来的鱼丸味道不怎么样,生意也不太好。夫妻二人不灰心,不断努力,手艺日渐成熟,每天凌晨3、4点钟起床做鱼丸,天不亮到市场卖、送货,一直忙到中午一两点才吃午饭,几十年如一日。天道酬勤,借着改革的春风及自身的辛勤劳动,他们的鱼丸生意越做越红火,销路越来越广,石湾镇及石龙附近的食馆、饭店、酒楼等都与他们有生意来往。通过夫妇的共同努力,冼景佳夫妇事业顺利、生活富裕。但他们始终保持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们对儿女的教育比较注重于德,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他们明白诚实、自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等做人的基本道理。
9、张瑞银、张敏珍夫妻
张瑞银、张敏珍夫妇1983年相识于洛阳,在那里共同就学、共同进步。1986年走进婚姻的殿堂,到现在已经25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二人世界到现在幸福的四口之家。一路走来,生活虽然平淡,但夫妻俩过得很充足很幸福。一直到现在,他俩上街还是习惯手拉手。张瑞银夫妻俩老家都在农村,双方弟弟妹妹都较多,需要他们照顾帮忙的事很多,他们都尽可能的去帮扶。对双方老人一样孝顺。生活中难免有一点磕磕绊绊,但他们有个原则:矛盾不过夜。无论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不要特别计较,不要分清谁对谁错,站在对方的层面考虑一下,即换位思考好多矛盾也就烟消云散了。经济上他俩的工资全部放在一起,相互信任,从来不会计较谁挣得多谁挣得少。他们始终认为信任是爱情的基础,只有双方互相信任、相互包容,爱情之花才能永不凋败!
10、唐李忠、蓝秀青夫妻
唐李忠、蓝秀青是龙门县南昆山下坪社区的一对夫妻,两人通过自由恋爱于1984年结婚,先后生下两个儿子。80年代中后期,南昆山旅游还在起步阶段,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山上的毛竹生产。当时两个孩子小,又相隔不到三岁,作为妻子的蓝秀青,既要照看孩子又要上山劳动,更是辛苦,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劝说妻子留在家里不要上山劳动,但她也舍不得让老公一个人去干活辛苦,于是夫妻俩带上小孩带上干粮一起到山上去干活,一人干活,一人照看小孩,累了两个人轮换。1990年,蓝秀青当选为居委会干部,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工作得有声有色。作为丈夫的唐李忠也看好南昆山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实际,带头搞起了特产店,成了下坪社区的致富带头人。结婚二十七年来,唐李忠、蓝秀青夫妻在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宽宏大量、感情上甜甜蜜蜜,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11、彭立华、杨素娇夫妻
今年74岁的彭立华和64岁的杨素娇,1967年结婚至今一起度过了44年。自从2005年5月份起,一道参加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经常与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演出,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欢乐。志愿服务整六年。并且双双获评“五星级志愿者”。“老伴跳舞我拍照,成为一对夫妻档。”夫妻俩退休前都是教师,妻子年轻时做过文艺宣传,能歌善舞,退休后报名参加了惠州市老年大学民族舞蹈班学习,并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市老年义工队,即现在的市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常去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丈夫喜爱摄影,在妻子动员下,2006年起,带着数码相机和DV机到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摄影。多年来,妻子常利用节假日去慰问演出,丈夫则跟着老伴去拍照并录像。夫妻俩足迹遍布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各乡镇敬老院,参加慰问演出,赠送慰问金、慰问品。5.12大地震后,他们参加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排演的文艺节目,在丽日广场义演、义卖(东江时报)、将募捐的善款献给了灾区人民。今年5月间夫妻俩参加惠城区老年协红枫艺术团,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中老年优秀文艺节目汇演暨第三届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妻子跳舞、丈夫拍照),参赛的两个节目均荣获“凤凰金奖”。
张翼翔、包丽峰夫妻
丈夫张翼翔是广东惠州人,妻子包丽峰是浙江湖州人。他们1998年3月相遇于北京,经过一年多的相恋,于1999年登记结婚。在妻子眼里,张翼翔虽其貌不扬,不善言辞,但为人正派,心胸宽广,做事认真负责,不畏劳苦,尊师好学。而丈夫眼中的妻子,是非分明,心地善良,知书达礼,尊老爱幼。夫妻俩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性、语言各不相同,而且年龄相差近十岁,但是对婚姻、家庭有着共同的信念。始终互相尊敬、互相爱护,有冲突时,互相谅解;有困难时,互相帮助,家庭大事小事公开透明,家务活分工合作。对待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工作上互勉互励,共同进步。由于丈夫是一名医生,又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所以留给家的时间总是特别少,很少准时下班,而且下了班也是要随叫随到,不知有多少次半夜从床上被电话叫醒,多少个节假日仍然在单位值班。很多时候只有把家务全交给了妻子,包丽峰却毫无怨言,为家庭为孩子默默地承受与付出。
邹海昌、高慧宁夫妻
邹海昌是惠阳长安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高慧宁是惠阳长安医院的妇产科医师。1993年,年仅19岁的高慧宁医学院校毕业后,放弃了进公立医院的机会,来到了母亲开办的诊所,与母亲共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18年来,长安医院从一个小诊所发展到现在的规模。2000年邹海昌、高慧宁结婚后,小两口互敬互爱,工作、学习上相互支持,在家孝敬母亲,爱护弟妹,在单位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她支持丈夫外出学习达六年之久。夫妇俩人结婚以来,从未红过脸、吵过嘴,遇有矛盾的时候,她们总是慢声细语的商量解决。2001年她们的儿子出生了,全家人对孩子疼爱有加,但对他却又严格要求,儿子现在聪明可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高慧宁是家里的长女,邹海昌是家里的老幺,但他们夫妇对双方的父母大人都非常孝敬,逢年过节俩夫妻总要给父母一份惊喜。高慧宁和邹海昌在医院里,络绎不绝的患者都亲切的找“慧姐”或“昌哥”看病、做整形手术,在医院里她们夫妻是最忙的人,患者不论年纪大小、职位高低,都愿意与高慧宁、邹海昌交朋友,有困难都愿意找他们夫妻,因为他们夫妻俩技术好,热心快肠,乐于助人。对那些经济困难的患者,她们总是要求医师用最少的钱治好他们的病,对于一些特殊困难者,很多时候是她们是拿自己的工资为他们垫付医药费用。
叶金华、邓小玲夫妻
叶金华、邓小玲夫妻结婚已有20周年。在工作中,夫妻俩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尽职尽责,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两人都已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生活中,互敬互爱,互相信任。孝敬老人,精心培育儿子健康成长,对老人不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尽量带给他们较多的慰藉;对小孩非常注重培养和教育,给孩子成长提供了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曾远明、杜品红夫妻
曾远明、杜品红都在惠城区桥西街道工作,丈夫是综治办主任妻子是党政办办事员。远明历任公司的财务到副经理、总经理再到街道综治办主任,做一行、爱一行。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惠城区第二届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品红到桥西街道时才20多岁,刚开始安排她搞卫生,她毫无怨言。后来街道调整她负责后勤工作,再到办公室的办事员,对工作她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两人是在1989年元旦那天经人介绍认识的,经过近10个月的来往,于同年9月29日办理了结婚手续。他俩刚到惠州之初,花300元租了一间居民楼顶层不足30平米的房子,时值酷暑,没有空调,为了消暑,只好在天台昏昏然的走来走去。当时儿子还小,受不了这样的环境发了几次高烧,使这个本来就不富有的家庭经济更为困难。单位领导得知他俩的情况后非常关心,不但很快就给他俩解决了临时住房,还在后来给他俩分了一套82平米的优惠房。两人非常感动,工作起来更加卖力,日以继夜,常常主动加班。由于过度疲劳,远明患上了高血压,长期靠吃药控制病情。品红也因体力过度,右手患了环膜关节炎,经常疼痛。但他俩的工作热情从没减少,连续十多年没休过年休假期。工作的忙碌,加上他俩工作勤勉、责任心强,一年到头超时回家是常有的事。当时,儿子还小,放学回家常坐在门口等着爸妈回来做饭吃,几次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俩落下了愧疚的眼泪,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很懂事地提出学做饭菜,儿子很聪明,一教就会,学习也很自觉。现在已是一名大学生了。
柯刚、梁小荷夫妻
丈夫因为在下面镇的铁场中学工作,平时只有周六、日才回家,周日吃过午饭就又得回学校了。平时就只有梁小荷和公公婆婆还有女儿四个人在家。柯刚夫妻俩是大学同学,又都是美术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上,都有共同的话题和理想。丈夫教的是初中,对学生教育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他的努力,他学校每年的美术特长生的升学率都在全县前几名。学生送到华侨中学后,他也会和妻子交代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希望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工作之余,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丈夫鼓励妻子画画,妻子鼓励丈夫练毛笔字,支持他搞摄影。夫妻俩还经常合作创作美术作品。2007年,夫妻双双荣获博罗县政府文艺三等奖等多种荣誉。在工作,生活上,还有艺术上,夫妻俩互相搀扶,一路走着。
胡恩明、张小群夫妻
胡恩明、张小群夫妻都是教师,丈夫是平安中学的副校长,主管德育工作,妻子担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现在是平安中学的教导副主任。她曾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市“山区优秀教师”,夫妻俩配合默契、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得有条有理,成绩斐然。没有因为工作的原因影响日常生活,更没有因为日常生活而妨碍正常的工作。当妻子因处理学生问题而无法按时下班料理家务的时候,做丈夫的总是回家把饭菜煮好等待妻子就餐。而丈夫因处理事情无法及时回家,做妻子的也会煮好饭菜等待丈夫回家一起吃。从来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过矛盾。工作中,一方遇到难题另一方就帮忙出谋划策,共同面对。
胡恩明的父母一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年纪都很大了。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所以他们夫妻决定不但现在不调动,以后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要照顾好两位老人,让他们过好晚年。婆婆年纪大,将近80岁了,长期在农村生活,生活习惯与媳妇有很大的出入,而张小群总是以忍让包容的态度对待。在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这对夫妻的想法和意见也是高度统一,人家的孩子不管条件好的差的都往好的学校送,而他们却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进行指导和培育,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和良好的品格。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在县城某中学上高三了,孩子的身上没有“娇”、“骄”之气,更多的是阳光、活泼和向上。
游秀文、林秀玉夫妻
熟悉博罗县长宁镇中心卫生院检验师游秀文和妇幼医师林秀玉夫妇的人,无不对他们的和睦恩爱表示羡慕。游秀文是博罗县长宁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的检验师,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假期、不分昼夜。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繁忙而枯燥,游秀文始终坚守岗位,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默默为患者群众服务着。林秀玉是长宁镇中心卫生院的妇幼医师,同样身为医务人员的她,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死扶伤。为不让丈夫分散精力,她总是在自己工作繁忙的同时挑起了家务琐事的重担。两年前的冬天,游秀文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坐骨神经痛,手脚极度疼痛,连基本的家务都不能做,妻子林秀玉主动承担起了责任。每次从医院值完夜班,林秀玉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照顾母亲和女儿,毫无怨言。林秀玉阅读了很多书籍,凭着自身的医学保健营养知识,做饭讲究营养搭配,寓保健于饮食。
黄新建、王红林夫妻
黄新建和王红林自1993年结婚以来,相互关心体贴。夫妻双方平时工作都很忙,有时也难免也会发生一些小矛盾,意见不统一。但他们总是要求自己一定要过好“理解关”,尽量不吵不闹,并做到主动沟通,即时化解。他们竭尽全力支持对方的工作,让家成为夫妻共同前进的“加油站”。由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双双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一天,红林因药物中毒,身体处于瘫痪状态,心急如焚的新建马上背着妻子辗转博罗几家医院,还是不见效果,他一边抚慰妻子,一边驱车到广州,因救治及时和丈夫一个月不眠不休的悉心照料,红林的身体才康复,而新建却累病了。他们一直把对方的父母像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对待。相互照顾生病老人,让家成为“爱心驿站”。1994年,红林的父母出了车祸,父母均腿部骨折,新建在部队请了探亲假一个月,日夜陪在红林父母的病床前照顾。出院那天,新建把体重200斤重的老岳父背到四楼,脸都发白了。2004年春节前,新建的妈妈突发脑溢血住院,新建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只能由红林独自一人回河南老家照顾婆婆,直到婆婆度过危险期,安全出院,红林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夫妻俩不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孝道,而且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孩子关爱他人。夫妻俩就是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工作,在工作中收获着快乐,在平凡中感受人生百味,在生活中相互表达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徐金洪、唐小娟夫妻徐金洪、唐小娟是中学同学,高中毕业后两人经过6年的恋爱,于1984年喜结连理。共同走过了27个春秋,夫妻互敬互爱,体贴包容,事业蒸蒸曰上。从86年办工厂企业到2002年开办了一家春晓中英文幼儿园,校园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幼儿650人。夫妻俩经常上网查当代幼儿教育资料,专家讲座,学习他人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经验中。2003年评上了县一级幼儿园, 2004年底又评上了惠州市一级幼儿园。2009年12月被评为惠州市绿色幼儿园。幼儿园主要由妻子管理,幼儿园里的孩子多,一天下来非常劳累,丈夫就包揽了家里所有的重活。夫妻生活久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他们都懂得在忍让中化解矛盾,在宽容中再造和谐。对子女,夫妻俩言传身教,现在子女长大成人个个都很孝顺,和他们夫妻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陈志岸、杨华香夫妻陈志岸和杨华香两人均是蓝田瑶族乡当地人。陈志岸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务农,兄弟姐妹又多。杨华香家中宝贝女,从小深受父母疼爱,没受过一点委屈。在母亲的反对下,杨华香还是坚决要嫁给陈志岸。因为杨华香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有陈志岸的努力,将来的日子肯定不难熬。婚后,陈志岸继续外出务工,杨华香留家帮忙操持。随着1999年和2001年,一女一儿的相继出生,日子显得紧巴巴的了。外出务工让陈志岸远离家庭父母、子女,让陈志岸很是内疚,于是在2002年,陈志岸放弃外出务工,借资购买了一辆三轮车,用于营运兼营牙签半成品的收购。杨华香也帮老公打理生意。2004年,三轮车换成了一辆二手拖拉机,从事小型的稻谷、干柴等农副产品的收购及营运。2004年,他们家建起了一层100平米的楼房,并在两年后,加建了第二层。几年前,他们家又换了一辆崭新的方向盘拖拉机。
叶信生 、叶鸿英夫妻丈夫叶信生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做什么事都踏踏实实地去做,从不计较得失,因此同事们、亲戚有事都愿意找他帮忙,他对修理音响方面有所体会,很多同事都把上课用的扩音给他修,放假时家里摆得满满的,妻子叶鸿英看着到处摆放杂乱无章的房子,虽然有时也会心生怨气,但知道丈夫帮人内心是快乐的,所以也就听之任之。丈夫对妻子体贴入微,在他的帮助支持下,叶鸿英已经取得两个大专文凭和一个本科文凭。求学期间,家里的大部分家务、照看小孩的任务都落在了丈夫身上。可是他没有一点埋怨。自结婚时起,夫妻两人都努力向“好女婿、好媳妇,好爸爸、好妈妈”看齐。丈夫常回家看岳母,每次回去都检查家里的电路电源,把坏的换掉,让老人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还提醒妻子多听老人唠叨,让她开心;夫妻俩还在陈江买了房子给岳母居住。婆婆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但老人比较唠叨,有些看法不太相同,比如对待小孩教育方面,但是叶鸿英尽量照顾老人的面子,不会当面顶撞,之后才跟她讲道理。教育方面夫妻俩经常跟小孩一起玩乐,陪他谈心聊天。在这样幸福的氛围下,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人格都十分健全的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受到老师、同学的喜爱。
1、邓海带、王日金夫妻1968年,看中了邓海带的勤劳和善良,即使没有聘金,甚至没有一件“新衣”,26岁的王日金还是决定嫁给一贫如洗的邓海带。婚后,两个“蜗居”在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过起了艰苦而又甜蜜的生活。邓海带在惠州市惠城区政府机关财务科工作期间,既是个出色的会计师,又是个有名的“工作狂”,曾连续三次获得“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退休以后,仍然“奋斗不息”,自己创办了惠州市金海白蚁防治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邓海带还积极关心和参与到了国家统战和社会建设工作中,曾连续15年当选为惠城区台联会会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己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的堂侄,他积极参与邓演达故居、演达小学和演达医院的筹建工作中,先后筹捐款达150多万元。为不让丈夫因家庭而在工作上分散精力,妻子王日金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事,同时还经常下工厂车间加班以增加收入。支持丈夫学习,丈夫为了考会计师,经常熬到深夜2点多才能睡,妻子仍坚持每晚煮好鸡蛋糖水一起陪读。邓海带夫妻经常去双方长辈家嘘寒问暖,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夫妻俩分到住房后,王日金还把婆婆一起接来住,悉心侍奉,直至婆婆寿终。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从不溺爱,养成了孩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如今,一对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子邓华彪在2006年创办了惠州市零下五度食品有限公司。女儿邓苑萍因工作表现出色,于1996年被授予全国邮电劳动模范称号。
2、曾繁旺、唐巧玲夫妻曾繁旺、唐巧玲夫妻用辛勤的双手悉心经营着家庭,几十年来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提携。丈夫在城建部门工作,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为了把工作做得完美,他经常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由于丈夫无暇顾及家庭,繁重的家务,孩子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唐巧玲一个人肩上。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间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料理好家务。虽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这丝毫未影响到这对夫妻的工作热情,他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他俩曾多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曾繁旺夫妻重视家庭教育,对女儿爱得其所,教得其法,孩子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工作后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
3、陈利光、李运容夫妻陈利光、李运容夫妻均是平山街道蕉田社区矮岭村小组村民,陈利光现任蕉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妻子普通农民。常人看来,婆媳关系永远是处理不好的难题。可在陈利光家里,从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妻子爱老人,就像爱自己的亲身父母一样。多年来,两老的事她从没让丈夫操心过,从生活起居到精神状况,总是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2000年,陈利光母亲患重症,卧床不起。夫妻俩轮着帮母亲烧水洗脸、洗澡、按摩。李运容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倒屎、倒尿壶,随即帮她穿衣、叠被、打扫室内卫生,还帮她刷牙、洗脸、安排早餐,然后牵着她到室内看电视或户外走走、晒太阳……年复一年,李运容从来没厌烦过。而一遇到母亲身体不适,李运容总是第一时间唤来医生为其诊治,自掏腰包付医药费,从不与兄弟计较。结婚25年来,陈利光和妻子相依相偎,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他们也正是用言传身教,教育和培养子女。三个孩子都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
4、戴玉洪、曾运梅夫妻夫妻二人自1978年结婚以来,丈夫为生计在外奔波,妻子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家中事务,各尽其职、和睦相处、相亲相爱。80年代前期,正是两人结婚没多久的时候,丈夫因为生活上的压力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对生活没有动力,在妻子的支持下,丈夫重又找回了信心,发愤图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妻子在村委会担任妇女主任多年,谁都知道计划生育工作不好做,每天工作完回家都很大脾气,家里人都叫她别做了。但丈夫知道妻子喜欢从事这些工作,甘当妻子的“出气筒”,支持妻子做喜欢的工作,成为妻子克服困难的动力。
5、杨专生、黄姣芳夫妻杨专生、黄姣芳夫妻结婚26年来,互敬互爱,互谅互助,于平等和睦中恩爱相助。既能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关心,彼此关心,体贴互爱。在家,妻子侍候着体弱多病的公婆,抚育着聪明调皮的儿子。使公婆健康长寿快乐,使儿子成为了有用之才。他们认为:一对恩爱幸福的夫妻,拴着三代人的健康与快乐。否则就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幸福家庭,和谐夫妻了。快乐的生活源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在工作中互相关照,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在成功中互相赏识。一对幸福的夫妻,几十年的风雨颠簸,有些矛盾产生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面对矛盾的态度和心态。他们也曾为琐事有过争吵,也曾因大事有过怄气。然而最终他们用理解化解了矛盾,用包容淡化了过失,用担当替代了责难。
6、梁金富、陈玉娇夫妻在博罗县园洲镇,有一对鹤发童颜、年届银婚的夫妇,他们年近古稀,却是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他们和蔼可亲,对人真诚,热心公益,人缘甚好,深受大家敬重。近邻乡亲都亲切地叫他们“校长夫妻”。这对“校长夫妻”,男的叫梁金富,退休前是园洲第二中学的校长;女的叫陈玉娇,退休前是园洲镇一所小学的校长。他们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用辛勤的汗水润育出满员桃李。在园洲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乡村的干部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得意门生。他们多次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等奖励。1996年,梁金富被授予“南粤优秀校长”的荣誉,受到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梁金富和陈玉娇一家三代8口人,其中2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人中专学历,两个孙子正在念中学。他们的家,是一个知识型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长辈对晚辈宽容民主,晚辈对长辈敬重孝顺,婆媳亲如母女。
7、谢仕森、王新娣夫妻谢仕森,博罗县柏塘平安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妻子王新娣,博罗县柏塘平安幼儿园教师。长子,谢志明,媳妇,吴月群,在中山定居,自办公司。二儿子,谢志钧,媳妇,王锐,都是博罗县实验学校老师。母亲,82岁。谢仕森1975年开始参加教育工作,当时,妻子是一位农村妇女,在家务农,但他们互相鼓励、支持,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支持丈夫自费参加大专函授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一家人互相关心,同舟共济,平稳地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各人的年龄、辈分、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文明户”。谢仕森曾被评为“县优秀校长”,县“先进工作者”。妻子也曾被评为县优秀幼儿园教师。
8、冼景佳、周婉笑夫妻冼景佳,周婉笑都是石湾镇湖山村村民。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婉笑时时将公婆挂念在心。老人每年过生日,她都提前为老人购置礼品、营养品和老人喜爱的食物去看望;每逢节日休假,她都主动探望老人,全家一起出去聚餐……奉养老人,更大的难题是看病,年届7旬的公婆身体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每当这时,她都主动去照看老人,给老人送衣做饭。冼景佳、周婉笑夫妇共同经营着一家鱼丸店。创业初期,手艺不太成熟,做出来的鱼丸味道不怎么样,生意也不太好。夫妻二人不灰心,不断努力,手艺日渐成熟,每天凌晨3、4点钟起床做鱼丸,天不亮到市场卖、送货,一直忙到中午一两点才吃午饭,几十年如一日。天道酬勤,借着改革的春风及自身的辛勤劳动,他们的鱼丸生意越做越红火,销路越来越广,石湾镇及石龙附近的食馆、饭店、酒楼等都与他们有生意来往。通过夫妇的共同努力,冼景佳夫妇事业顺利、生活富裕。但他们始终保持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们对儿女的教育比较注重于德,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他们明白诚实、自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等做人的基本道理。
9、张瑞银、张敏珍夫妻张瑞银、张敏珍夫妇1983年相识于洛阳,在那里共同就学、共同进步。1986年走进婚姻的殿堂,到现在已经25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二人世界到现在幸福的四口之家。一路走来,生活虽然平淡,但夫妻俩过得很充足很幸福。一直到现在,他俩上街还是习惯手拉手。张瑞银夫妻俩老家都在农村,双方弟弟妹妹都较多,需要他们照顾帮忙的事很多,他们都尽可能的去帮扶。对双方老人一样孝顺。生活中难免有一点磕磕绊绊,但他们有个原则:矛盾不过夜。无论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不要特别计较,不要分清谁对谁错,站在对方的层面考虑一下,即换位思考好多矛盾也就烟消云散了。经济上他俩的工资全部放在一起,相互信任,从来不会计较谁挣得多谁挣得少。他们始终认为信任是爱情的基础,只有双方互相信任、相互包容,爱情之花才能永不凋败!
10、唐李忠、蓝秀青夫妻唐李忠、蓝秀青是龙门县南昆山下坪社区的一对夫妻,两人通过自由恋爱于1984年结婚,先后生下两个儿子。80年代中后期,南昆山旅游还在起步阶段,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山上的毛竹生产。当时两个孩子小,又相隔不到三岁,作为妻子的蓝秀青,既要照看孩子又要上山劳动,更是辛苦,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劝说妻子留在家里不要上山劳动,但她也舍不得让老公一个人去干活辛苦,于是夫妻俩带上小孩带上干粮一起到山上去干活,一人干活,一人照看小孩,累了两个人轮换。1990年,蓝秀青当选为居委会干部,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工作得有声有色。作为丈夫的唐李忠也看好南昆山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实际,带头搞起了特产店,成了下坪社区的致富带头人。结婚二十七年来,唐李忠、蓝秀青夫妻在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宽宏大量、感情上甜甜蜜蜜,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11、彭立华、杨素娇夫妻今年74岁的彭立华和64岁的杨素娇,1967年结婚至今一起度过了44年。自从2005年5月份起,一道参加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经常与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演出,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欢乐。志愿服务整六年。并且双双获评“五星级志愿者”。“老伴跳舞我拍照,成为一对夫妻档。”夫妻俩退休前都是教师,妻子年轻时做过文艺宣传,能歌善舞,退休后报名参加了惠州市老年大学民族舞蹈班学习,并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市老年义工队,即现在的市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常去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丈夫喜爱摄影,在妻子动员下,2006年起,带着数码相机和DV机到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摄影。多年来,妻子常利用节假日去慰问演出,丈夫则跟着老伴去拍照并录像。夫妻俩足迹遍布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各乡镇敬老院,参加慰问演出,赠送慰问金、慰问品。5.12大地震后,他们参加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排演的文艺节目,在丽日广场义演、义卖(东江时报)、将募捐的善款献给了灾区人民。今年5月间夫妻俩参加惠城区老年协红枫艺术团,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中老年优秀文艺节目汇演暨第三届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妻子跳舞、丈夫拍照),参赛的两个节目均荣获“凤凰金奖”。
1.蒋北星、范淑纯夫妻蒋北星、范淑纯夫妇相守相扶走过了“金婚”。半个世纪前,蒋北星是个“四无” (无房、无钱、无位、无貌)教书匠,范淑纯坚守自己的爱情,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他。1957年,婚后一年,丈夫就被打成“右派”,掉入了“深渊”。可是范淑纯在群魔的威诱下,死活要跟着这个“敌类分子”,宁死不变心。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蒋北星被开除工作,下放农村,灭顶之灾扑天盖地而来,真正尝到了“身无分文”“家无隔宿之粮”的滋味。范淑纯不畏艰难,顽强地承担起了养老育小的重任。八十年代,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范淑纯又学起了经商,承包了几亩鱼塘,成了个体户,她吃苦耐劳、没日没夜,一人顶三人的活,赚来一笔笔钱供子女上学,改善家庭生活。夫妻俩不光是从生活上关心下一代,更注重教育子孙要孝敬长老,要与人为善,要讲仁义道德,要家庭和谐。现在,儿女们都长大成人,建起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可她还在为这个家庭操劳,70多岁了,现在还每天做饭、洗衣、择菜,在为子女付出。
2.罗志光、曹德新夫妻& 1961年,头戴“右派分子”帽子、在乡里当自收自支兽医的罗志光与卖柴女曹德新相爱了。那时罗志光很穷,全部家当就是一顶蚊帐和几十本书。曹德新却不嫌弃,她做通父母的工作,接罗志光到自己家住,一住就是18年。这期间,罗志光很少能拿回工资,他们又先后有了三个孩子,全部的生活重担几乎都压在曹德新一个人肩上,但是她无怨无悔。文革期间,有人给罗志光贴出大字报,说他是隐藏右派。家里人很害怕。曹德新却说:我相信他是个好人,我这辈子跟定他了。1979年,罗志光想回单位去要求平反,但是没有路费。曹德新翻箱倒柜,凑了20元。几经申诉,最后在时任省委书记习仲勋的亲自过问下,罗志光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他还申请组织上帮助解决了曹德新的工作问题。一家人终于搬进了城里。1968年春节,罗志光回乡探亲,发现家乡正爆发流行性脑膜炎,已经死了许多人。他赶快去找领导,但是所有的领导都被打倒了,无人做主。罗志光只好跑到邮局,花了三块八毛钱以“回乡干部罗彦明”的名义,给党中央、毛主席发去了一封救命电报。三块八那时也不是个小数目,他拍完电报回到家里把情况跟曹德新一说,曹德新连连称赞他做得对。后来,这封电报到了周总理手中,总理立即命令广州军区紧急派出医疗队,赶往现场扑灭疫情,救治病人。罗志光夫妇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一件。但是他们却从来也没有声张过。改革开放以后,罗志光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夫妻俩开始想着怎样回报社会。1993年,他们救助10个女孩读书,之后又陆续捐助了20多人,并积极参与抗洪救灾等多项活动,个人捐款金额达十几万元。
3.肖炳、曾玉娥夫妻肖炳夫妇1958年结婚至今,已有53个年头。53年来,两夫妻恩恩爱爱,同甘苦、共患难,共孕育了三个儿女。肖炳于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解放后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1950年代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从朝鲜回来后调入石油部四川石油管理局工作,1993年3月离职休养(后批准为正处级待遇)。文革期间,肖炳遭受不公平待遇,但是妻子曾玉娥不离不弃,始终与他一起共患难。 1983年落实政策,肖炳得到了平反,任政治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直到93年离休。夫妻退休后,一家人回到惠阳居住。肖炳发挥余热,2002年12月被选为惠阳东边纵老战士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淡水分会会长。2003年3月被选为惠阳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肖炳带领组织老战士、党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多年来肖炳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度还被评为广东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如今,肖炳生一家生活越来越幸福,儿女又孝顺,多次在单位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
4.苏德力、严淑芳夫妻苏德力、严淑芳俩夫妇在媒人的介绍父母的安排下,于1951年8月结婚。一直耕田务农的苏德力,婚后从事过许许多多的工作,在所居住的村小组担任小组长、高级农业合作社、澳头公社、霞冲副食品厂等、1972年在交管站工作一直到1990年退休。而严淑芳一直是典型的家庭主妇,打理家里的一切事务,不管家庭贫困还是富贵,两夫妻始终相濡以沫,幸福的生活着。苏德力于2005年进行了一个良性肿瘤切除的手术,手术虽很成功,但身体抵抗能力比起以往差很多,严淑芳一直不离不弃的照顾着。严淑芳的眼睛一直也有疾病,右眼在十几年前已经失明,很不幸的是2006年她的左眼检查出眼底出血,手术后也只能看到一些些影子,打那以后基本生活虽可以自理,但一直由自己“主管”的厨房工作只能由丈夫苏德力来承担了,对于几十年都没有下过厨的老爷子而言,这是一个考验,但他每每却笑着说:那现在就让我来煮煮饭,露两手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用乐观的态度面对,这就是可爱而又幽默的老爷子苏德力;总是微笑面对生活的困难,与老爷子相互掺扶着,这就是温婉的严淑芳。平平淡淡,简简单单,这就是他们夫妇的幸福。
5.李新群、郭菊英夫妻1957年7月,李新群和郭菊英夫妇登记结婚。不久,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郭老师产后一个月,由于营养跟不上,精神过度紧张,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后来恶化为精神病。郭老师住院期间,李老师不分昼夜地守在病床前,经过治疗和李老师的精心呵护,郭老师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李老师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旁,照顾她。七十年代,因为常年的家庭重担,李老师的腰疼病越来越严重,终于累倒了。这时,身体状况本就不好的郭老师勇敢地承担起了家庭重担。身体好转后,李老师很快又投入了高考复习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效果突出,工作务实肯干,李老师先后担任数学科组长和年级组长。李老师夫妇很重视家庭教育,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都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个个不负众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事业。九十年代,身体本就不好的郭老师又患上了糖尿病,多病缠身。因此,退休后的李老师深居简出,不管到哪里,他总要把郭老师带在身边。这对年迈的夫妻,脸上洋溢着笑容,出双入对、恩恩爱爱。
6.罗伯仁、张长娣夫妻罗伯仁、张长娣夫妇自1947年结婚至今,共同走过风风雨雨的64年。家庭的和睦幸福靠夫妻俩共同的努力和奉献。罗伯仁夫妇共生育6个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共有10口人。丈夫是教师,妻子在家当农民,除了参加生产队劳动,还有繁重的家务,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工作,家里里里外外都是靠妻子承担。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罗伯仁夫妇俩认识到既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教孩子做人,让孩子在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所以,在他们家里,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家人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罗伯仁退休后不忘回报社会,很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自镇里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来,亲自到各校了解学生表现,写出教育题材,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得到各方的肯定。
7.冯佰田、冯木火夫妻丈夫冯佰田、妻子冯木火都是白马山村民,妻子脾气好,聪慧勤劳,家境尚可。但妻子违背了父母之命,执意要嫁冯伯为妻。他们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将原来一个贫困、孤单的家庭,经营成现在的小康生活,八个儿女,二十个孙子的大家庭。冯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妻子的善施,妻子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妻子的乐施好善,赢得了村民的赞赏。2007年,冯婆婆不小心摔破头,昏迷了一天一夜,冯伯静静地守在了妻子的身边。2010年,冯伯血梗塞,冯婆婆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当医生说为冯伯准备身后事时,冯婆婆仍坚信着奇迹的发生。
8.丁坛香、蔡金秀夫妻今年已经75岁的丁坛香曾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60年退伍分配到惠州小金农场任汽车教导员。今年71岁的蔡金秀,于1959年印尼归侨后到惠州小金农场开拖拉机,两人处于同一个单位,在工作上相识,并于1961年结婚。结婚不久后丁坛香通过自身努力,被调任升职,成为了石湾镇供电站长。丁坛香能够在事业上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蔡金秀能够处理好家庭上的大小事务,让他能够放心地去工作。由于两人深懂得夫妻相处之道,几十年一直来相敬如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有儿女小雨去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