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被86年摩洛哥击败葡萄牙那场,外围的话,比例是多少?

【图片】葡萄牙的海外扩张史和葡属硬币的介绍【小伙伴玩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4贴子:
葡萄牙的海外扩张史和葡属硬币的介绍
葡萄者,葡属殖民地的俗称也,引用一句葡系大神收集葡属硬币的精辟总结:“葡萄满园,币满屋”。俺收集外币已经超过20年了,最近清点战果,发行在院子里的葡萄长势喜人,差不多快熟了,当然俺家的葡萄可不是老旧葡萄,只是1900年以来的次新葡萄而已。按俺的种植葡萄的能力也只能够到这个程度了,惊喜之下赶紧培土加肥,修剪装饰一番。葡萄熟了自然不敢独享,赶紧发一个长帖子供大家欣赏,不过声明一下,第一帖子比较长,硬币不少,分次发上来可能超过一周,大家不妨耐心等待慢慢看,如果等不及可以2周后一次看完;第二是有些葡萄可能长得像歪瓜裂枣,大家不要见笑;第三是最后欢迎大家补充我还没有的葡萄。葡萄当然是长在葡萄树上,要介绍树上的葡萄,自然就要先挖一挖这棵葡萄树的底细了。下面就这棵叫做葡萄牙的葡萄树的历史葡萄牙(Portugal),全称为葡萄牙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rtuguesa),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东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领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葡萄牙早在公元前1千年,已有塞尔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定居下来。公元前140年前后,罗马人征服了葡萄牙,并一直统治到公元5世纪日耳曼部落入侵。711年穆斯林入侵,自7世纪起,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便开始扩大至伊比利亚半岛,仅葡萄牙北部还在天主教的手里,基督教国家为了重新征服这片土地,便开展长达七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11世纪末,基督教国家卡斯蒂利亚王国收复了今葡萄牙北部的一片土地,其国王阿方索六世便把这片土地封给女婿勃艮第的亨利,是为葡萄牙伯爵。1112年,亨利去世,其子阿方索·恩里克斯便打算独立,以摆脱和卡斯蒂利亚等基督教国家的臣属关系。于是,阿方索开始与北方基督教国家及南部穆斯林国家进行作战,当时并在1139年打败了摩尔人取得独立,历史上,摩尔人主要指在欧洲的伊斯兰征服者。阿方索更自封为葡萄牙国王。自此,葡萄牙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但北方的卡斯蒂利亚却不承认它的独立。1143年,在罗马教廷的调停下,卡斯蒂利亚与葡萄牙正式签署《萨莫拉条约》(Treaty of Zamora),卡斯蒂利亚正式承认葡萄牙的独立地位,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亦在1179年承认葡萄牙的世俗国家地位。1179年该地区成为葡萄牙王国,尔后,阿方索便全力与南部的穆斯林作战,先后收复了今葡萄牙的南部土地。1147年,在十字军的帮助下,阿方索顺利的攻占里斯本。下面是一枚纪念葡萄牙的开国国王阿方索·恩里克斯逝世800周年的纪念银币。尔后的数十年,葡萄牙一直和穆斯林奋战。葡萄牙的领土就随着重新取得穆斯林所占据的部分而扩张起来,1249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收复南部的阿尔加威,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同时奠定今日葡萄牙的疆域。所以现代欧陆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国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下面就先送上一枚纪念葡萄牙1139年独立战争的银币。1383年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没有男性继承人,其女婿卡斯蒂利亚国王宣布继位,但是遭到了葡萄牙贵族与公众的抵制,他们拥戴葡萄牙老国王佩德罗一世的私生子若昂一世(斐迪南一世的同父异母兄弟)继位,并在阿勒祖巴洛特战役中战胜卡斯蒂利亚,从而保障了葡萄牙的独立,同时也与卡斯蒂利亚处于紧张状态,这迫使葡萄牙不得不向海上发展。葡萄牙的崛起,开始于15世纪的亨利王子时代。流行于14世纪的鼠疫夺去了欧洲2400万人的生命,葡萄牙人以其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免疫力避免了这次浩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免受鼠疫灾害的葡萄牙人口急剧膨胀,国内种种矛盾高度激化。同时,由于从东北部西班牙城市运入葡萄牙的商路被限制,输入葡萄牙人生活必需品如香料、糖、金银数量的急速减少,价格暴涨,生活水平下降。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欧洲金矿的希缺,葡萄牙铸造货币的几乎黄金完全依靠进口。而黄金供应的不足,使得市场上货币成色下降,信用降低,将葡萄牙的经济逼入绝境,葡萄牙进入了伊比利亚经济危机时期,面临着社会动荡的严重问题。葡萄牙国土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土地,几乎没有什么内陆地区,加以人口密集,内部资源希缺,依靠内部机制解决社会矛盾毫无可能,只有寻求外向的扩张,转嫁经济危机。陆地上,强大的宿敌西班牙堵住了葡萄牙所有向外扩张的路径,因此,谋图海上的发展成为葡萄牙求取生存的唯一手段。当时马可波罗的“游记”盛行于欧洲,东方成为欧洲人概念中财富与黄金的同义词,欧洲各国纷纷谋求与东方的贸易。解决葡萄牙经济危机最需要的是黄金,因此,葡萄牙迫切的需要开通东方的航道,寻求与东方的贸易。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的关系,在探索新航路方面,意大利人拥有当时欧洲最发达的航海技术,然而,为求取民族的生存,葡萄牙人在欧洲捷足先登,最早开始了向东方的扩张。上面提到的若昂一世有五个孩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就是著名的航海家亨利王子。这位亨利王子,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他以其雄才大略,开拓进取著称,是葡萄牙崛起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葡萄牙历史上最为雄才大略,富有战略眼光的领袖,成为葡萄牙向海洋进军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地理大发现时代必须大书特书的人物。他去世后,葡萄牙与1481年迎来了一位堪称葡萄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的约翰二世,其实早在当太子的时候的1474年,他便接手了恩里克王子的航海事业,成为了商人和航海家们的保护者,并致力于找到通往印度的航路。由于他这种支持航海发现的开明政策,他被称为“完美太子”,即使在他登基以后,这个称号也一直保留了下来。他在任14年的所作所为,都为葡萄牙帝国东方贸易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葡萄牙为了纪念这位没有远航过的航海家,发行了一些航海家亨利王子的纪念币,下面是1960年发行的一套3枚的纪念航海家亨利亲王逝世500周年的纪念银币。葡萄牙虽然国小民寡,然而却有一段非常辉煌的称霸世界的历史,15世纪初期,葡萄牙人改进了一种新船,叫三梳帆船, 它对远海航行非常理想。直到16世纪,这种船还在不停地改进, 凭借着这种先进的船舶,葡萄牙航海家一个个飘洋过海,去寻找新大陆。1418年若昂扎尔科和特里斯坦·特谢拉发现了马德拉群岛,随后又发现了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当时那里还荒无一人,1445年葡萄牙船队首次从非洲带回大批黑奴,1488年葡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斯(Bartolomeu Dias)首次到达并绕过南非的好望角(Cabo Boa Esperanca),1496年达伽马自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船队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经莫桑比克,历尽艰险,于1498年5月抵达印度西海岸。1500年佩德罗·卡布拉尔从非洲西海岸向西航行,到达巴西。巴西这一国名起漂于葡萄牙人在那里发现了一种“巴西木”,可作家具和染料,1519年麦哲伦率船五艘,水手265人,向西航行,越过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发现并穿过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峡 (后称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于1521年3月抵达菲律宾。在菲律宾群岛一次当地居民的纷争中被杀,被当地的土著当成人肉三文治吃掉了。1522年9月船队中的 “维多利亚号” 回到西班牙,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强大的海权带来的是滚滚的财富,东方的象牙、香料和黄金如潮水般涌入葡萄牙。葡萄牙人在非洲用小工业品如玻璃镜等来换取奴隶、黄金,在西非沿海地区建立了黄金海岸、象牙海岸、花椒海岸、奴隶海岸等,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这一次次的发现中,葡萄牙人也把世界各地的珠宝带回了国内,就这样依靠殖民经济。区区几十年间,传统的农业国葡萄牙一跃西欧最富有的国家,也使得葡萄牙在16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葡萄牙人一代一代不停探索的地理大发现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类对地理世界的认知,破除了唯心的传统地理理论,加强了各大洲人民间经济、文化、语言的交流,大大促进了葡萄牙经济文化的繁荣。下面先发2枚葡萄牙久负盛名的航海家卡布拉尔和达伽马的纪念银币热热身。1968年发行的卡布拉尔诞辰500周年的纪念币。1969年发行的达伽马诞辰500周年的纪念币。今晚到此为止,明晚继续。
葡国和葡属的硬币俗称“葡萄”。说到葡萄,这里来看看葡萄牙的国徽,这个基本图案基本上与葡萄同在,尽管有时候会有些差别。葡萄牙国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中心图案是金色的古老航行仪器浑天仪,它是葡萄牙航海家们全球探险和开拓新大陆的历史见证物。浑天仪上面嵌有一枚白边红底盾徽,盾徽中的7座金色城堡是为庆祝葡萄牙和卡斯蒂尔王族联姻而于1252年增添的。红色后面里的白色盾徽是国徽的核心,五枚小型蓝盾组成的“赎罪十字”镶嵌于其中,它们分别代表1139年在阿方索·亨瑞克斯领导下,在奥利盖战役中打败摩尔人的5位国王。每个蓝色小盾上都有5个白色圆斑,表示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5处伤口,这是基督的殉难像,同时也暗示当年阿方索正是以耶稣的名义在圣灵的帮助下击败了摩尔人。圆斑的总数为25个,加上5枚蓝色盾徽而得30,这正是犹大出卖耶稣换取的银币的总数。国徽周围装饰着和平的标志橄榄枝,为葡萄牙人民心之所系。图案挺清爽。谈到葡国老钱币的收藏, 我们大致可分为两个时前, 以西元1910年葡国那场推翻王制的革命为界: 分为之前的帝国时期, 以及之后的共和时期,首先说到帝国时期的钱币, 1910年前葡萄牙王国硬币种类繁多。币面一般有在位国王头像称号,无国名,在十九世纪初期, 由于当年葡王国对外贸易仍可称兴盛, 就一个海权外向型国家而言, 当年葡国所发行的金银币, 有不少比例是供作对外贸易之用. 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 这些钱币被携至海外, 因而得到了不错的保存条件. 但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 由于葡王国国力更迅速衰退, 使得该国益发朝向封闭自守的方向前进, 这样的发展方向, 使当时的已经铸额不大的葡国硬币大多数都侷限在环境普遍贫穷的国内行用流通。因此, 也造成了十九世纪中叶以降的葡国钱币保存情况反而不佳,这裡, 另作一点补充, 以现存实物情况观察, 在葡国国内钱币收藏圈中, 似乎有清洗钱币的习惯, 因此也使&原汁原味&的葡国泉币精品更成为凤毛麟角之物。下面看一看一枚若奥六世面值40瑞斯的大铜币,葡萄牙帝国的硬币是铜币为5、10、20、40瑞斯,而早年的银币就以80的倍数递增。面值有80、160、320、640、960瑞斯。后来就改成十进制了。这枚铜币比较厚,尽管人像不咋地,不过这款厚重的铜币与通常的葡萄牙又薄又大的硬币还是不太一样,若奥六世1816年即位,在位10年。1822年,葡萄牙制定宪法。1825年,他承认了巴西独立。1826年去世,最新研究表明,据说他与拿破仑一样死于砷中毒。葡国好品钱币之难, 这其中, 又以玛丽亚女王, 其子彼得五世, 以及路易士一世(彼得五世之弟)等三位国王任内的泉品为甚, 好品颇为难觅. 至于王国的最后两位国王--卡洛斯一世与伊曼纽二世的泉品, 虽然好品存世相对稍多, 但个别年份与面值者也属稀罕之品。另外, 相较于欧陆其它国家, 或许因为葡国经济情况相对不佳, 因此其泉品行市并不如法, 德, 意大利, 与西班牙等国。下面是一枚若奥六世的孙女玛丽亚二世女王的流通银币,面值是500瑞斯。玛丽亚二世1826年(7岁)即位,是他父亲在若奥六世死后继位后立刻把王位让给她的,前后在位21年,1853年她因难产去世。下面是玛利亚二世的儿子路易斯一世时期的流通银币,面值也是500瑞斯,路易斯一世在1861年即位,在位28年。他爱好海洋生物和科学技术。相对而言路易斯一世的硬币比较少见一些。下面是卡洛斯一世时期的流通银币,面值也是100瑞斯和500瑞斯,卡洛斯一世在1889年即位,在位19年,日遭到共和党人的袭击,中弹身亡。待续。
下面先粗略来看看葡萄牙征服海洋的脚步。这些过程后面会详细叙述的。葡萄牙的殖民帝国成立于日,当航海家亨利率领葡萄牙舰队征服北非的伊斯兰贸易中心休达。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与探险家陆续发现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比奥科岛、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安诺本岛等无人居住的岛屿。1471年,长期与西班牙争夺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几亚终于被葡萄牙人占据。1488年春天,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达·伽马终于到达离印度城镇科泽科德不远的海滩。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1501年,卡布拉尔发现了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1507年也到了毛里求斯。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区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1511年)。1514年以后,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远东的中国和日本。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员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到了广州,而其与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称为近代中国与欧洲接触的开端。葡萄牙人于1542年意外发现了日本,后来很多欧洲商人和传教士被吸引到日本。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并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1522年,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所率领的西班牙船队首次环航地球。下面再看几枚19世纪末的卡洛斯一世时期的流通币。下面还有一枚最大面值1000瑞尔的也是卡洛斯一世的流通银币。这里就简单说一说葡萄牙早期的流通银币,葡萄牙早期的流通银币颇有特色的“十”字银币,银币的正面是皇冠下盾徽,盾面七座城堡三面围一赎罪“十”字架小盾,一边有币值,另一边有铸造年份,边缘书葡萄牙文;背面是空心四臂等长“十”字,中央圆点,四端楔形,栏内各有四瓣圆芯花朵,边缘也书葡文。“十”字最简单的理解是“四个方位”,以基督教的含意则表示联络沟通的大道,上下沟通天地,左右仁慈推及敌人。直横交叉既是中心也是圆心,一切沟通、循环均出于“心”。横轴是“上帝张开双臂,拥抱普世边界”,花朵散于四面是把臻善美好“福音”传播到全球的四面八方。实际上也是葡萄牙王国宣传和表达了扩张与传教的目的。葡萄牙的“十”银币也是早期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之一,它的名气很大,只是因为其个大,体轻而薄,不太适合在以重量为流通单位的国内市场流通,因此难与双柱等其他国家的贸易银元匹敌而败下阵来,后来大多都被熔炉所吞食,以至于在国内留存下来的就极少了。这类十字银币我还没有找到大币,下面只能看一看一枚葡萄牙本土的十字小银币的渣品。是早期葡萄牙17XX年玛利亚80瑞斯的十字花银币。下面一枚据说是葡属巴西1787年50瑞斯的小银币,不过我没看到巴西的文字标记,因此不敢肯定,不过它具备了葡国十字银币的所有要数,看样子似乎应该还是葡国本土的十字小银币。这就姑且把它划为葡国的银币吧。不过这年代的硬币品相普遍都不太好。下面再看看葡萄牙王国最后一个国王曼努埃尔二世的几枚流通币,面值分别是5、100、200、500瑞斯。曼努埃尔二世1908年即位,在位2年,日被革命推翻,他本人流亡英国,一直生活到1932年。曼努埃尔二世的硬币还是比较常见的,价格也不高。待续。
1910年革命后成立共和国,埃斯库多于日取代了瑞尔,成为葡萄牙的官方流通货币,币面国名用葡萄牙共和国(REPUBLICA PORTUGUESA)。葡萄牙共和国的流通硬币前后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先后几次改版,种类繁多,其中又包含了若干稀少币和稀罕币。要全部收全很困难。部分早期品种(主要是铜币),高品相者相当稀缺。对于这种时间跨度较大的国家的硬币的收集,我们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收集线索。其中葡萄牙共和国时期的流通硬币的精华主要就是集中在年这段时间。后面时期直至欧元时期的品种相对较为普通,收全不难。不过我收集的重点是葡属品种,葡国本土只是搂草打兔子-附带收集而已,所以没有讲究大全套,因此还有一些空缺的品种,现在就先上一些60年代之前的品种吧,再之后的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浪费篇幅了。葡萄牙共和国是1917年开始发行改版硬币的。下面几枚是最早期的低面值小铜币。这些小铜币图案比较简单,正面是葡萄牙共和国的国名和面值,背面是葡国的国徽。后面介绍的最早期的葡属低面值小铜币通常也是使用类似设计图案的。面值高一点的铜镍合金流通币和稍后发行的铜币的正面图案没有变化,背面也有使用了葡国女神的图案,这个图案在后面介绍的葡属殖民地的早期硬币里也是挺常见的。早期流通币中10、20,、50分和1埃斯库多就是银币了,我还没有前面两枚,只有后面两枚大面值的品种,有待以后完善。另外葡萄牙在24-26年也发行了图案挺特别的50分和1埃斯库多的铜币,正面还是国名,可是就变成女神的全身坐像,这个坐像发行仅此一次,后面的就没见过这个图案了,葡属殖民地也没有见过这个图案,这两枚流通币的价格还是不低的,大家有机会不妨也收集起这两枚充实自己的藏品。待续。
在这段期间的流通币里,最少见和贵重的是一枚一枚1918年的2分铁币,现在市面上普通品相的硬币也要千元以上,还非常不好找,看来价格继续上行是顺理成章的。还有一枚13和16年的20分银币也是另外一款价格挺高的筋币。再就是上面那一对24年版的50分和1埃斯库多的铜币了,另外一枚20和21年的10分铜镍合金的小币也是相对少见的,算了另一款筋币了,还有几枚银币和另外一些20-25年的小铜币价格也是比较高的。那个著名的2分铁币我·没有,下面只能再看看一些这段时间之后发行的寻常品种。27年后50分和1埃斯库多就变成非常常见铜镍合金硬币了。头戴自由帽的女神的面朝向也由右侧改为左侧了,女神的面目变得更清晰了。从32年开始葡萄牙的流通硬币的面值水涨船高,发行了2.5、5、10埃斯库多的银币。不过这里特别提醒还要重点注意一枚1910年的开国纪念克郞银币。因为每个国家的“开国纪念币”都通常非常有收藏意义,收下的话可以大大丰富藏品,同时这枚1910年的开国克郞币也是一枚稀缺币,价格上成为葡萄牙共和国系列仅次于2分铁币的次昂贵品种,因此能收下的话可以提高藏品的含金量。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如有能力就应该尽力收下这枚葡萄牙的开国纪念币。这棵俗称葡萄树的葡萄牙的流通硬币介绍就初步告一段落了,下一节再展开葡萄牙的大航海时代的话题。还有对葡萄牙兴衰历史的叙述。下面先看看葡萄牙在欧洲偏在一隅的地理位置,这个位置与它以后选择的扩张战略密切相关。待续。
葡萄牙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帝国,以及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最长久的殖民帝国(1415年-1999年)。葡萄牙在15世纪进行的大西洋探险和1415年对休达的征服标志着葡萄牙成为海上强权的开始。其后,葡萄牙开始大力发展航海学校,以及加强地图学的知识。在一个世纪后,葡萄牙终于成为欧洲首个打通往印度航线的国家。葡萄牙航海家如迪亚士,瓦斯科·达·伽马,以及为西班牙国王服务的斐迪南·麦哲伦创下了不朽的航海历史。整个葡萄牙殖民帝国鼎盛时期的殖民地有葡萄牙 海外省: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原殖民地:巴西,非洲海岸和印度(局部),安哥拉、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南部的马六甲、中国澳门地区、东帝汶、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这里先看看两枚1900年之前路易斯一世的10、20瑞斯的铜币和50瑞斯的小银币。因为路易斯的硬币不太好找,所以除了前面晒过的50瑞斯的银币外,我只有这3枚了。说到大航海时代,不免想先说说题外话,中国的郑和就比同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要领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郑和远洋代表的是中古时期人类在掌控海洋方面所能达到的巅峰力量。克劳利将郑和的六次远航赞叹为“航海的史诗”,并将其比作像“登月行动一样先进”。然而,同大多数学者一样,克劳利也清楚地认识到,大明帝国声势浩大的“壮举”尽管代价高昂,也的确显示了“天朝大国”影响力的无远弗届,但最终却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思想、观念传播和影响世界的深刻痕迹。这样的航行,最终只是被史家们记载在干枯的黄卷里,并消失在浩瀚的大海中。反观葡萄牙人的远航,虽然缺乏大明帝国的气势,甚至于相比之下有些寒酸和窘迫,但却给历史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他们建立了一个影响力遍布全球的航海帝国,开启了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伟大时代……释放出了如今正塑造我们世界的全球化力量。”都是海洋探险,但为何后来的结局就截然不同呢?为何中国在郑和之后就没有了,而葡萄牙就越搞越红火。其实这是源于中葡的海洋战略差别的原因,“郑和七下西洋”之举于当时只是一次心血来潮的举措,或许起初还真有寻找建文帝的目的,后来就变成扬国 威,震服 四夷的行为。而并非是利益的原因,所以这场前后延续28年(1405年—1433年)远洋行动,在郑和身死之后便戛然而止。相比之下,比大明王朝晚了十几年开启海外探险之旅,且起点和规模要低得多的葡萄牙,不仅没有因开拓者恩里克王子的身故(公元1460年)而止步,反而一步一个脚印的构筑起了全球化的“葡萄牙帝国”。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异,概因为“海洋”对二者的意义完全不同。对地大物博、人众多,并且在综合实力独霸于东亚的中 央之国来说,海洋所带来的商业之利只是用来锦上添花的。甚至这个“花”添与不添,亦不取决于是否有经济价值,更要看有没有可能影响王 朝内部的集 权度及稳定性。从古代中国的以“农本思维”来看,控制一片土地的最好办法,就是“移民实边”。然而郑和下西洋之举并没有肩负这样的战略任务。让更多的海外国家进入朝贡体系,以彰显新王 朝的强大,是其最主要的目的。至于由此而获取的经济利益,包括航路的开拓,反而只是可以可无的副产品了,因此在郑和死后,这种被人认为是劳民伤财的举措就立刻被束之高阁了。反观葡萄牙,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土地狭小而贫瘠,人口不过百万(15世纪),甚至一直笼罩在强大近邻“西班牙”的阴影之下。海外扩张成为了其唯一改变国运的救命稻草,如果说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葡萄牙帝国崛 起的根本因素,那么对基督教天国王朝的理想以及对东方财富的渴望,就是葡萄牙人不断驶向远方的动力。这也使得葡萄牙人的大航海与“郑和下西洋”有了本质差别。前者包含着现实利益,带动一波又一波的水手踏入神秘海域,后者则只是一时兴起、不可持续的“形 象工程”。因此葡萄牙的海洋探险就可以一代代人接力持续下来了。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率先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今天我们是没有可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看到葡萄牙的。提到大航海时代,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估计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绕过好望角的达伽玛,以及率先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虽然他本人身死菲律宾)等耳熟能详的航海家。的确,这些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合适事情的航海家,无论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层面都对人类更深的了解这个星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如果从“人”的角度,去探寻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的话,这一荣誉却要更应归属于一位葡萄牙贵族——恩里克王子(又称“亨利王子”)身上。有关亨利王子的事迹后面还会细说,这里码字很多了,就先看一看葡萄牙在1900年之前的卡洛斯一世的20瑞斯的渣品铜币。不过这枚还是比较常见的。下面送上2枚1900年的50、100瑞斯的镍币。这2枚也是常见品。下面再送上一套3枚与航海题材无关的1977年发行的纪念葡萄牙诗人埃库拉诺逝世100周年的纪念镍币。待续。
说到大航海时代,就免不了要涉及殖民地的话题,在殖民的时代,欧洲可不是只有葡萄牙人一家在单独战斗啊,其他人也多不是善类,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背后插刀的事谁都没有少干。欧洲是殖民主义的老窝,这里就再说一说欧洲各国当时争夺殖民地的大致情况。要研究欧洲各国的殖民实力与顺序,更多的要把视线集中在欧洲靠近大西洋的海岸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可以看到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德国——挪威。当然还有整个国境线都是海岸线的英国。除了地处北欧的挪威由于地理环境限制,没有外出殖民外,其他的几个国家都是殖民的主力军。因为北欧人的兴趣原先主要集中在欧洲那些温暖的滨海地区,过冷的环境限制了他们的人口增长和向远方扩张的愿望。最早进行扩张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他们服务的“杰出代表”是哥伦布和麦哲伦,前者穿越了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尽管他以为那是印度;后者将前者的事业更进了一步,绕过了南美洲进入了太平洋,进而到达南中国海,并最终完成第一次环球探索活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所以能够率先将视线从地中海投向更远的蓝海,和它们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这并不是说它们的海岸线够长,而是他们离阿拉伯人比较近。大家知道阿拉伯人在占领了整个地中海的南缘外(北非),他们仍试 图向欧洲大陆腹地渗 透。在地中海的西侧,sheng战的使命最终交给了他们的教 友——突 厥人。土耳其人在占据了小亚细亚半岛后,与基 督 徒们展开了数百年的对 抗,而西面的使命就由阿拉伯人自己来完成了,包括被他们同 化的北非当地民族,如柏柏尔人。在这里,穆 斯 林很容易地跨过了地中海西头的那条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因此长期处在穆 斯 林的控 制之中。虽然基 督 徒们最终将穆 斯 林赶回了北非,但阿拉伯人对这一地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东西方的海上交通 路线长期掌控在穆 斯 林手中。在被穆 斯林统 治的日子,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基 督徒们很自然的在海洋视野上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也正是寻找另一条东西方航线的原动力,促成了“两颗牙”成为了瓜 分世界的先行者,由于这两个国家都是天 主 教国家,教 皇甚至为他们在南美洲划了条线,将地球划分成两半,以方便这两个国家瓜分世界。这里先送上一枚1966年发行的面值20埃斯库多的萨拉查大桥开通纪念银币。欧洲其他沿海国家不可能坐视利益被伊比利亚半岛独占。不过接下来做大的并不是大家期待的大英帝国,而是法国北部那个以风车和大坝著称的低地小国——荷兰。关于荷兰人为什么能够先于英国成为第一海上强国,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本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不过由于地缘上的距离,西班牙人并无可能长期保有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在独立之后,这个由商人组成的国家迅速地做出了最佳的商业选择,荷兰人一改其他国家搞武装商船的做法,而是将商船尽量做到最大,然后再建造强大的航队保护他们的海上利益,这种专业的做法使他们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换句话说荷兰人将物流成本降到了最低,因此很大程度垄断了海上的贸易线。荷兰人的这种“商业资本主义”的做法,虽然能够为他们取得暂时的利益。但这种建立的流通环节的实力,注定是不能长久的。从荷兰人的殖民地选择也可以看出这种商业性,他们所选择的殖民地都是靠近航线的港口,这些地区并不能够为荷兰提供战争的潜力。荷兰的国土面积也注定了他无法抵御周边国家的进攻,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很简单,周边的大国无法容忍这些商人占据东西方贸易的大部分利益,最终荷兰在英法两国从陆地和海上两面进攻之下交出了海上的霸权。大英帝国在击败荷兰之后,接过了海洋盟主的权杖。当然,一直在欧洲大陆与英国博弈的法、德两国,也不会坐视英国一家独大。他们也加紧了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其中海岸线更长的法国明显占据了地缘优势,哪里有英国人,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两个几个世纪的冤家对头,就像一对出双入对的好基友。对于那个窝在地中海中的意大利来说,将触角伸得太远是不大现实的,他们所能做的就是重现古罗马的辉煌,将目光投向附近的非洲大陆。至于世界其他地区,还是要由大西洋沿岸国家唱主角。下面也看一看1983年发行的1套3枚,面值为500、750、1000埃斯库多的纪念届欧洲美术节的纪念银币。作为葡萄牙和恩里克王子航海探险的一个重要支撑是来自于罗马教廷。对于教廷来说,任何一次针对异教徒的征服,都是值得期待的。教廷有权力要求,每一个教徒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上帝(其实当然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了),这就是所谓“什一税”。只要你向教廷承诺,将传播天主教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教廷当然是很乐得在政治上表示支持的。至于付出十分之一收入的天主教国家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因此可以看见早期葡萄牙的探险家四处攻城略地时,传教士也不甘人后地随后跟着转悠。下面看看葡萄牙在1997年葡萄牙发行的《基督徒的使命和发现》题材系列的一套纪念银币。现在再来看一看葡萄牙的海外扩张的动机,葡萄牙领土狭长,陆地被西班牙完全包围,而欧洲文明发源地大多在地中海附近,葡萄牙与当时经济发达,贸易繁荣的地中海就隔了几乎整个西班牙的国土,不过虽然没有它与地中海相接,但大部分葡萄牙领土在气候上,还是归类于地中海气候。问题在于,这虽然可以让葡萄牙也出产诸出橄榄油这样的地中海特色农产品,却无法为之在地中海的贸易中分一杯羹。加上陆地只有西班牙一个邻国的现实,使得葡萄牙不管是出于寻找外援还是主动扩张的目的,都必须把目光投向真正的海洋。14世纪下半叶,葡萄牙选择了与英国结盟。彼时的英国,正处在力保其法国领土的“英法百年战争”时期。鉴于当时法兰西的海岸线,基本都属于英格兰国王的属地,试图从海路寻求战略帮助的葡萄牙,看起来也不会有更合理的选择。在英国被迫退出法国之后,双方的这一战略同盟关系并没有受到影响。对于随后在欧洲推行外交均势政策的英国来说,葡萄牙是他们牵制西班牙的重要同盟,尤其后来英、西还在海外有着直接竞争关系。基于几个世纪以来,两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并没有变化,直至今天英葡之间仍然维持着特殊的同盟关系。寻找一个战略盟友对一个国家的生存有没有帮助呢?答案是有,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你永远不能把自身的安危系于所谓盟友身上。葡萄牙要想摆脱西班牙的压力,还需要在外海找到自己的扩张方向。就葡萄牙的地缘位置来说,西北非那片受阿特拉斯山脉庇护的“马格里布”地区,看起来是其唯一的扩张方向。当然,这一区域也同样是西班牙的天然扩张方向。对葡萄牙人来说,最大的利好在于他们在“收复失地运动”中的使命在13世纪末既已完成(完成了现有的版图),而西班牙的注意力还在解决安达卢西亚和格拉纳达王国身上。在自知没有可能和西班牙争夺安达卢西亚的情况下,葡萄牙更早的将目光投向了海洋。下面也看一看1983年发行的1套3枚,面值为500、750、1000埃斯库多的纪念届欧洲美术节的纪念银币。由于强邻在旁,使他们想陆地扩张成为不可能,不过葡萄牙人发现,上帝虽然把他们大陆扩张的门关上了,却为之打开了一扇海上扩张的窗。从这一时刻开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海外扩张为主线的帝国:葡萄牙帝国,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既然是扩张,那必然就需要有一个方向了。很多资料认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是因为欧洲人希望绕过奥斯曼帝国的封锁,打通与东方(特别是印度)的贸易通道。不过如果我们把大航海时代的序曲上推到葡萄牙拿下休达的1415年,并由此探究葡萄牙人最初的探索目标的话,会发现海洋探索的先行者暂时并没有想那么远。比之遥远的印度,葡萄牙人有一个更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被撒哈拉沙漠所阻隔的黑非洲,因为从摩尔人的口中知道黑非洲盛产黄金。15世纪初,葡萄牙在政治上明确了海外扩张的国策,并将第一次海外行动指向了非洲的“休达”。我们知道,连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是“直布罗陀海峡”,在海峡内侧两端有两个海岬:北边隶属安达卢西亚的“直布罗陀”,以及南边归于摩洛哥的“休达”,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约12海里。在腓基尼人开拓西地中海贸易时期,这两地就已开始建港,并成为直布罗陀海峡的门户了。传说中代表世界尽头的两座山峰:海格力斯之柱,便身处于这两个海岬。当然,很快整个欧洲都会发现,直布罗陀海峡只能算是“旧世界”的尽头,一如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一样。葡萄牙将休达作为第一目标的直接原因,是西班牙人已经从格拉纳达王国手中夺取了直布罗陀(公元1410年)。可以想见的是,这个直接对手将变得更为强大,并代表基督教世界向西北非地区渗透。为此,葡萄牙人必须抢在西班牙之前动手,以使自己有机会在马格里布地区布局。对葡萄牙人比较有利的一点是,马格里布地区当时并无强大的穆斯林政权存在。作为一座贸易城市,休达港实际是由海盗(商)所控制。公元1415年,经过长达5年多的准备,兴全国之力由两百艘战舰和2万余人组成的葡萄牙远征军,发动了休达战役,并一举拿下了这座西北非最为繁华的港口城市。随后数年间,为了夺回这个地缘枢纽,马格里布地区的摩尔人发动了多次围攻战。凭借海上支援,葡萄牙人还是力保住了这个西北非的支点。就战略层面来说,休达本来并不是这次远征的终点。无论葡萄牙和教廷,都曾经希望能够以休达为起点,一路向东、向南征服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在内的整个马格里布地区。下面是葡萄牙第一阶段海外扩张之旅的示意图。待续。
林兄诚意之作
关于葡萄牙的海外扩张之路,不得不再说一下上面提到的“休达征服之战”。葡萄牙的海外扩张之路,就是从其邻近的北非开始的。休达,北非摩尔人的商业中心和军事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理位置使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南端的最突出部,北非和西非的转折点上,扼地中海与大西洋东西之咽喉,仅以宽12海里(一海里=1852米)的海面连接西欧和北非。15世纪初期,葡萄牙开始向君主专制政体过渡。若昂一世是第一位将海上扩张确立为国家政策的国王,1409年,内政大臣若昂·阿方索开始向国王若昂一世提出攻占休达的计划。这个计划符合国王海外扩张的需要,若昂一世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开始一步一步地为这个计划的实施做各种准备。1415年7月,葡萄牙若昂一世携王子亨利一起,出动战船200艘、海军1700人、陆军1.9万名向休达进军。在8月21日那天,葡萄牙海军同时从海路和陆路对休达发起突袭,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战斗,休达在亨利王子卓越的指挥下被攻克。当时,亨利王子只有21岁,在这场战役中,突出地体现了他是一个实干的军事家。攻占休达,对于葡萄牙的历史来说无疑是个转折点。它意味着葡萄牙正式开始以休达和加那利群岛为活动据点进行海上扩张,以此为序幕拉开了在这以后的一系列被载入史册的大发现活动。下面再看一看1994年葡萄牙发行的另一枚纪念亨利王子诞辰600周年的纪念币。这款硬币有镍币,银币和金币版。我这枚是流通镍币版。亨利王子,全名为唐o阿方索o恩里克,葡萄牙亲王,航海家,(1394年-1460年)。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他支持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黑奴、黄金、象牙,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全境。葡萄牙的海外扩张之路,始于之前我们分析过的“休达战役”(1415年)。攻战这个重要的北非据点,不仅让葡萄牙有机会在直布罗陀海峡布局成功,更为葡萄牙寻找到摆脱西班牙压力的战略突破口。这场战役统帅,就是当时葡萄牙国王的第三个儿子“亨利王子”。当然,如果仅仅是指挥了一场重要战役,这位葡萄牙亲王并没有机会出现在这个缺少帝王将相视角的帖子里的,重要的是他之后的选择。攻战休达,引发了葡萄牙和恩里克王子向“西苏丹”进发,寻找黄金帝国的热情。那么亨利王子的贡献在于,他并不是一个端坐在宫廷中的指挥者,而是一个类似张骞的实践者(尽管他本人并没有做过太远的海上航行)。可以说,他为葡萄牙乃至欧洲的海上殖民之旅,率先设计了一套有商业操作性的方案。与西班牙国旗浓厚的内部整合特征不同的是,今天葡萄牙国旗的中央,葡萄牙盾徽背后印有一个浑天仪的图案,正是为了纪念亨利王子和那个时代。休达之战后,亨利王子了解到非洲的富庶,便开始着手准备对非洲大西洋沿岸的探险。葡萄牙在大西洋之旅所占据的第一片海外殖民地,是距离摩洛哥西南海岸线约700公里的马德拉群岛。这一发现其实是一个意外,1418年,亨利王子派出的探险船由探险家若昂·贡萨尔维斯·扎尔科、特里斯唐·瓦斯·特谢拉、佩雷斯特雷罗带领下准备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远离海岸线航行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执行远航任务的葡萄牙船队,在途中遭遇风暴,结果偏离了航向,被风暴吹向了一个无人群岛。这个小岛后被命名为圣港岛(Ilha de Porto Santo)。1420年,扎尔科到达了圣港岛以南的马德拉岛(Ilha da Madeira),当时马德拉岛还没有人和哺乳类动物活动,葡萄牙由此开始了对马德拉岛(葡语意为“森林”)的垦殖和开发。马德拉的殖民点成了葡萄牙人远航探险的基地,探险的船队可以在这里获得各种补给,还可以修理船只。葡萄牙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马德拉群岛的地缘命运。对于在地中海有大量市场可供争夺的腓尼基、热那亚商人,或者在地中海沿线拥有强大空间的罗马帝国来说,这片远离大陆的无人岛并没有什么价值。然而对于急于进行海外扩张的葡萄牙人来说,意义却大为不同。首先葡萄牙人的海外扩张,需要中继点。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马德拉群岛成为了横跨大西洋航线的首要补给站。这一点在航行时间较长的风帆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经营一片殖民地,最重要的就是这片土地有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在商贸价值体现之前,这是一片气候宜人、植被茂密的无人岛。比起在北非的荒漠地带,在马德拉群岛上进行殖民活动要容易的多。是葡萄牙人为马德拉群岛引入的经济作物——甘蔗。基于海上运输的高风险性,日后在殖民贸易中种植的农产品,基本都是诸如甘蔗、咖啡、烟草这样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甘蔗和马德拉群岛,便是这一切的起始点。下面先介绍一套马德拉一套2枚的流通币,面值分别是25、100埃斯库多。前几年拿到这两枚马德拉的流通币有一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了,就是下面这两枚马德拉硬币上那个年轻人是谁?何德何能一直占据在号称国家名片的硬币上?下面简介一下马德拉群岛,马德拉群岛(madeira)位于非洲西北海岸的北大西洋内,面积79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气候,由含火山的群岛组成。这个群岛, 是葡萄牙人于1418 年发现的一个无人居住海岛。1420年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后来葡萄牙人开发成为一个远航探险的中继补给站。现在还是是葡萄牙的领地,1976年成为“自治区”,,马德拉群岛包括两座有人居住的岛屿——马德拉岛和波尔图.桑塔岛,两个无人居住的岛——德瑟塔斯岛和萨尔瓦格斯岛。马德拉经济受葡萄牙国家控制,流通货币为葡萄牙的埃斯库多,该地区1981年发行了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25和100埃斯库多的马德拉自治流通纪念币。就是上面这套了。另外后来终于弄清楚了,马德拉群岛的流通币上的年轻人,是葡萄牙远洋船队领航员迪约戈·德·塞尼尔的人像。1427年葡萄牙国王的领航员迪约戈·德·塞尼尔发现了当时还没人居住和活动的亚速尔群岛。同年马德拉群岛还发行一套是用于收藏的与流通镍币相同大小,相同图案,相同面值的精制版纪念银币。这种用于收藏的流通版精制套币使用了和流通币不同的材质,这种情况在钱币收藏上有个专门的词,叫做off metal strike,但是多见的是做成全银的,很多国家不时都有发行这种全银版的收藏性流通币。下面就看看这一版精制版银币。下面看看大图。对马德拉群岛的农业开发,让葡萄牙人真正获得了第一片“海外”(如果休达不算“海外”的话)殖民地,并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葡萄牙探险家接下来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以马德拉群岛以基地,向西做新的探索;二是继续沿着北非岸线继续南下,去完成原定目标。那么哪里将是葡萄牙的下一片殖民之地呢?不过已经决定走外海扩张之路的葡萄牙,并没有放弃任何一种选择,而是同时向两个方向派遣了探险船队。南下的探险过程困难重重,我们下一节再细说,而相比艰难的南下探索之旅,以马德里群岛为基地向西的探险之旅,出结果的时间要更早一些。1427年,葡萄牙船队在距离马德拉群岛西北约450海里处,发现了又一个体量更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并于5年之后正式在此建立殖民地。与马德拉群岛一样,亚速尔群岛也属于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火山岛,温润的气候以及肥沃的火山土,使得群岛之上植被茂密,并且尤为适于农业开发。随后年间亨利派出载有人和牲畜的船队到亚速尔殖民。7下面简介一下亚述尔群岛,亚述尔群岛是位于非洲西北的北大西洋东部的火山岛,由9个主要岛屿组成,属亚热带气候,湿度高。各岛地势崎岖,多火口湖、热泉和地震。1427年由葡萄牙国王的领航员塞尼尔(Diogo de Senill)发现,所有岛上没有发现人类到此或居住的痕迹。1432年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并且开发居住,现在为西欧、南美、西非间重要海运站和国际航空中继站。1976年起实行自治,当今的亚速尔群岛组成一个自治区,具有与葡萄牙本土行政区同等的地位,经济基本上由葡萄牙控制,流通货币也是使用葡萄牙的埃斯库多,该岛1980年发行了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25和100埃斯库多的亚速尔自治流通纪念币。亚述尔群岛也像马德拉群岛一样同时还发行一套是用于收藏的相同大小,相同图案,相同面值的精制版纪念银币。待续。
亚速尔群岛是在大西洋中部刚好位于欧洲、非洲和北美洲三个构造板块的交汇处的由一串共九座火山岛组成的群岛。长期以来,该群岛一直是大西洋航线的重要补给点。这里已经成为度假胜地,常住居民共有大约25万人。属于北大西洋中东部的火山群岛。为葡萄牙海外领地。陆地面积2344平方千米。各岛地势崎岖,多火口湖、热泉和地震。为西欧、南美、西非间重要海运站和国际航空中继站。冬季游览、疗养地。下面是亚速尔群岛的地图。在看看其附近的马德拉群岛的地图。下面再看看两枚收藏版亚速尔群岛的流通银币的大图。1832年成为葡萄牙共和国3个“行政区”。十九世纪末被划为葡萄牙的三个区,各区的行政中心分别为蓬塔德尔加达、英雄港和奥尔塔。1976年4月实行自治。人口约32万。居民多为葡萄牙共和国人后裔,多信天主教,通用葡萄牙共和国语。居民多从事农牧业,产菠萝、柑橘、谷物、早春蔬菜、葡萄、肉乳等。渔业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酿酒工业和编织、陶器等手工业。欧、西非、南美间空运和海运的重要中继站。首府英雄港位于特塞拉岛南岸,人口2万,为群岛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主要海港。亚速尔群岛在1901也发行了两枚面值分别为5、10瑞斯的流通铜币。我就只有一枚10瑞斯的铜币。图案与上面那枚有点类似。下面就发一枚1865年亚述尔群岛的也是10瑞斯的流通渣品铜币。亚速尔群岛比马德拉群岛更大,人口更多,所以发行的硬币也是多于马德拉群岛的,它还发行了几枚纪念币。1986年发行了一枚纪念地区自治10周年的面值为100埃斯库多的流通纪念币。待续。
1991年亚速尔群岛发行了一枚面值为100埃斯库多的纪念亚速尔本土出生的葡萄牙诗人肯塔尔逝世100周年流通纪念币。这位在亚速尔出生的葡萄牙诗人安特罗·德·肯塔尔(Antero de Quental )(日 - 日)。肯塔尔是葡萄牙左派政治运动的主要鼓吹者之一,宣传巴黎公社,后因革命失败感到悲观失望,加上脊柱疾病缠身,后退居乡间,最后自杀身亡。他是个悲剧的人物,也是亚速尔群岛名气最大的名人。1995年亚速尔再次发行了一枚以苍鹰为主要图案,面值为100埃斯库多的纪念亚速尔自治纪念币。以上3款纪念币都同时发行了供收藏之用的相同面值,相同大小,相同图案的精制版纪念银币。不过我都还没有,欢迎币友们补充。葡萄牙人对这些大西洋岛屿的发现和开发,效果明显,1440年葡萄牙人造出了一种适合远航的多桅快速三角帆船—卡拉维尔船Caravel,这种船长20多米、重60到80吨,为葡萄牙人探索西非海岸的航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看看两张卡拉维尔船的图片。可能有朋友会说:船好像有点小啊,不可以大点吗?好像郑和的宝船就很大。这里就多花一些篇幅来说一说远航的利器—帆船,就帆的形制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横帆与纵帆。所谓横帆的特点,是在桅杆上下钉有横木,然后将帆上下两端固定在桅杆、横木(桁)及船体上。帆可以做成方形,也可以做成等腰梯形。其与纵帆最大的外观区别,在于对称性(想像一下风筝的样子)。受风面积大且受力均衡的横帆在顺风之时,效率很高。同时因为帆体稳定,还可通过增加桅杆的高度、横杆的层数(让一根桅杆能够从上到下固定四五面帆),最大限度的挖掘桅杆的效用。另外,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通过调解帆的数量,来适应不同的风力。要知道,风太大时,帆太多了反而会造成危险。从技术的发展轨迹来看,横帆无异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帆,然而横帆船的劣势也同样突出,那就是只能在顺风时使用,虽然可以通过绳索拉动横杆,做小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侧顺风),但一旦遇到逆风就完全没法使用了。所以使用横帆的情况下,需要有桨手在无风或者逆风条件下划桨为船只提供动能。为此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古罗马战舰还是维京人的海盗船,竖起一两面横帆的同时,两侧还如蜈蚣足般排列有船桨。这种桨、帆结合的形制被称之为“桨帆船”。当时在地中海的海战当中,能够灵活调节方向和速度的桨,要比帆更实用。以舰首切断对方战舰的排桨,也是古典时期地中海海战的常见战术。然而依靠桨来提供动能的不足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大型的三排桨战舰,甚至要使用多达300名的桨手。既然桨船要耗费大量人力,因此这种船只能在近海活动,不能远航,因为要做到船上的这么多水手和桨手的长时间的海上补给的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横帆的使用又有诸多限制,那么有没有一种帆能够适应各种风向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纵帆”。 欧洲人最早接触并引入的纵帆,是阿拉伯人从印度洋带入的“三角帆”。整个帆的形式,就像是一面带旗杆的三角旗。如果说横帆都是对称的,那么纵帆的特点就是不对称了。帆体及支撑帆体的横杆可以围绕桅杆灵活调整角度,及至与船体呈一条直线( “纵帆”之名由此得来),以适应不同的风向。更为神奇的是,纵帆还可以顶风逆行。当然这个逆行并不是呈直线,而是走“之”字形曲折前进。至于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伯努利原理”。如果你对技术原理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明白纵帆可以适应不同风向,横帆只能顺风航行就可以了。尽管纵帆在灵活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样也有着缺点,那就是在顺风状态下,效率没有横帆高,并且也不能多层叠加增加受风的面积,从而导致船体不能建得更大。如果只是在地中海或者近海航行,纵帆的这一劣势并不明显。在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开始尝试外洋探险时,他们所使用的主要还是两桅和三桅纵帆船(被称之为“拉丁卡拉维尔帆船”)。不过航海家们在搞清风向规律后,为了更好的利用顺风,也会把纵帆换成横帆,这样的转换本身并不方便,更难在航行过程中随机应变,后来就催生出一直著名的的“克拉克帆船”,这种帆船是在一艘航船上同时安装横帆和纵帆,并根据风向来调配使用,其特点是:在前桅和中桅装上多面横帆,以扩张船只的排水量;后桅则装上一具三角帆,增加灵活度。完成横穿大西洋壮举的哥伦布,其旗舰就是卡拉克帆船。下面就看看这种卡拉克帆船的两张图片。这两种远航船在葡萄牙发行的纪念币中都可以看到。卡拉维尔船卡拉克帆船。待续。
前面说了,在马德拉群岛落地生根后,葡萄牙人面临继续向西和南下的两个方向的探险扩张之路。其中重中之重是前途莫测的南下之旅,而向西就是前面已经讲述的比较容易得到成果的发现亚速尔群岛的探险活动。当时尽管亚速尔群岛距离欧洲大陆的距离过于遥远,除了通过农业开发(包括开采自然资源)向葡萄牙财政做贡献以外,似乎没有打通贸易路线层面的利好,但这一定位是建立在美洲没有被发现的前提之下。一旦“新大陆”被标在海图上,你就会发现这片海外净土对于打通大西洋航线是多么的重要。然而葡萄牙人却没有继续向西的探索,即使后来理论上已经证实了环球航行到达东方的可能性,又即使哥伦布最先寻求的是葡萄牙人支持(而非西班牙),葡萄牙关注点也没有再次转向西方。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在于“机会成本”的计算,沿非洲海岸线的航行,已经为之描绘出了一幅巨大的贸易前景。葡萄牙人认为自己几乎没有理由,再为一次完全未知(并且理论航程不会短于印度洋航线)的航行去投入资金。因此葡萄牙在向西探险方面只算是浅尝辄止而已。下面先看一看一枚1989年发行的发现马德拉群岛的纪念镍币。其中向西就是刚刚说完的发行亚述尔群岛之旅。也送上一枚发行亚述尔群岛的纪念镍币。这里在说明一下,下面介绍的纪念发现亚速尔群岛550周年的纪念币硬币正面的9个五角星代表亚速尔群岛是由九个岛屿组成的。下面这套是葡萄牙同年发行一套4枚的精装版纪念银币。通常这些纪念币都是有镍币版和银币版的,其中镍币版是流通币,银币是收藏版。里面就有上面这枚与镍币版大小和图案都是一模一样的发现马德拉群岛的纪念银币。其中也要一枚是纪念发现亚速尔群岛的纪念银币。大家一起看看。待续。
现在下面这一节就说一说艰险重重的南下探险之旅。实际上两个方向一定要比较的话,其实沿非洲岸线南下之路,优先级将会更高,而且比向西方向更早启动,只是由于其中重重的艰难险阻使得成果来的比较晚。在这个南下方向葡萄牙人的第一步,有非常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已知的加那利群岛。与远离大陆700公里的马德拉群岛不同的是,加那利群岛与大陆的距离仅仅为100公里。即使在在风帆时代,跨越这样的距离发现一片新大陆,也是大概率事件。同时,这样的距离也足以保证群岛与大陆的交通成为常态,并使得移民成为可能性。下面先看看葡萄牙这一阶段开始扩张的地图。下面也来看看也是1989年发行的纪念发现加那利群岛的纪念镍币。可以说,葡萄牙第一阶段的海上扩张之路,目标就是加那利群岛。在被风暴吹偏至马德拉群岛之后不久,恩里克王子再次派出的舰队终于抵达加那利群岛(1420年),并在戈梅拉岛上建立据点。可能有人问:那么后来为何加那利群岛主人变成了西班牙人?因为稍早的时间,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亚王国”就在诺曼人的帮助下取得南下航线最重要的跳板——加那利群岛主权的情况下,葡萄牙人的后来才踏上这个岛的,属于后来居上,后来才体现出这个跳板岛在非洲沿海的探索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在黑非洲分一杯羹,卡斯蒂利亚与葡萄牙之间发生了不少摩擦甚至海上军事冲突。不过事情的转机出现了1479年,为了顺利与阿拉贡王国合并(葡萄牙可不希望看到这种强强联合的情况出现),西班牙同意加那利群岛以南各项权力归属葡萄牙。同时葡萄牙也退出之前在戈梅拉岛(隶属加那利群岛)建立的据点,承认西班牙对加那利群岛的主权。因此在教廷的主持下,西、葡两国就上述内容(以及我们不关心的王位归属问题)签订了《阿尔卡索瓦斯条约》。这份划定西葡两国海上势力范围的文件,不仅是大航海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第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甚至也可以被认定为是国际法的开端。前面介绍过的那套1989年发现之旅的纪念银币里也有这枚发现加那利群岛的纪念银币。可以看到,这种是同时安装横帆和纵帆的卡拉克帆船。如果说登陆加那利群岛,是葡萄牙海外扩张之旅的第一步,那么南下穿越西非沙漠海岸,抵达塞内加尔河,就是其海外之旅第二阶段的起点了。在加那利群岛建立补给点以后,葡萄牙人就开始了由撒哈拉南下的探险之旅,不过这条探险路线就比较凶险,看上去吉凶未卜。为何如此?因为沿西撒哈拉南下的航线,给予探险者的感觉就是“绝望” 感了。因为从加那利群岛再往南的航程,船员所能遥望大陆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沿途补给几乎没有可能。而葡萄牙人并非打通西北非-西非海上航线的先行者,之前那些将贸易线西出直布罗陀的海上强者(比如阿拉伯人)都曾经沿贸易线南下做过努力。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4世纪也有商人在与摩洛哥沿海地区进行海上贸易时,有过类似尝试。这些航海先行者所认定的海线终点,是今天西撒哈拉西北沿海,与加那利群岛隔海峡相对的“博哈多尔角”。受欲望驱使沿海航行至此的航海者们,在绕过岬角之后看到的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时,心理便出现了崩溃。于是乎在航海者的传说中,博哈多尔角以南海域被描述为一片魔鬼之地,任何驶入这片禁地之人都将万劫不复。下面再看看危险的博哈尔角海域的地图。下面就介绍葡萄牙艰辛的南下发现之旅,这次打头阵的是探险家吉尔·埃亚内斯,在1434年,受亨利王子之命,在经过十几次的尝试后,亨利王子的远征队终于在船长吉尔·埃亚内斯率领下越过了加那利群岛正南方非洲大陆航道上的博哈尔角(Cabo Bojador现西撒哈拉沿海)。这块海区暗礁密布,巨浪滔天,有神秘莫测的急流,曾经被阿拉伯人形容为“黑色的绿色海洋”,在中世纪阿拉伯的海图上,这片海区画着一只从水里伸出来的魔鬼撒旦的手。同时代的葡萄牙历史学家苏拉拉称这是一次壮举。这样吉尔·埃亚内斯的船队完成了绕过博哈多尔角(现西撒哈拉沿海)的艰巨任务,这标志着葡萄牙对非洲大陆探索的开始,因为此前欧洲人的船队从未到达过博哈多尔角以南地区。次年,埃亚内斯和阿丰索·巴尔达伊亚再次出发,安全通过该角,并向南航行了50里格(240km),在海滩上发现了人和骆驼的迹象。证明了这一地区是有生命存在的。这个前途未知的探险之旅还是值得继续下去。下面送上一枚1987年发行的纪念探险家吉尔·埃亚内斯1434年征服博哈尔角的纪念币。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加那利群岛(具体是戈梅拉岛)为起点的葡萄牙探险家,注定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博哈多尔角以南的航线。为了寻找到黄金帝国,葡萄牙人需要一点点的延伸自己的每一次航程,并考察沿岸是否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最初的突破是在公元1434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险家第一次绕过博哈多尔角,向南航行了100海里。好消息是,这片魔鬼海域并没有人们想像中那么可怕;坏消息则是,此次航行所面对的仍然是荒芜的沙漠。那大海茫茫,怎么样确定方向是个大问题,葡萄牙人依靠的是代代相传的天体导航技术,也就是利用罗盘,太阳,月亮,南十字星座,北极星等方法来确定方向的。在1990年,葡萄牙发行了一枚天体导航的纪念币。硬币的正面有海船,太阳,月亮,罗盘,南十字星座,说明了如何利用天文导航在海上航行的。南十字星座CRUX主要由四颗明亮的星星呈“十”字组成,在南半球天空中比较容易找到。背面是7颗星星组成的小熊星座,北极星指向北方。下面就是这枚天体导航的纪念镍币。有关葡萄牙继续南下探险之旅的介绍待续。
下面先看一看葡萄牙里斯本一个著名景点-—— 贝伦塔的图片。贝伦塔是葡萄牙有名的地标,也是里斯本的象征,它不仅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也是里斯本最上镜的一个景点。贝伦塔原是海湾中一座航海用的灯塔,后来海水退去,灯塔便和陆地相连。在大航海时代,古代葡萄牙的航海家们在出发以前,都会来到贝伦塔。登上塔的顶部,再看一眼美丽的家乡里斯本,吻别亲人,扬帆起航,驶向茫茫未知的大西洋深处。此后几年葡萄牙又组织进行了几次航行,才到达了黄金河地区(现西撒哈拉南部)。为何起初探险的进展这么慢?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大多数探险者来说,沙漠都算得上是极危之地。即使开拓的是一条海上航行之路,沿海沙漠带的存在也会对人类的探索决心造成致命影响。一直以来,西撒哈拉地区延绵上千公里的沙漠海岸,都让从海路探索黑非洲的航海者感到绝望。这其中最致命的因素是没有人告诉你,这片沙漠的尽头在哪里。因为被撒哈拉沙漠覆盖的西非海岸线,长度超过650海里(约1200公里),并且中途再无群岛为之国继。即从加那利群岛再往南的航程,船员所能遥望大陆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沿途补给几乎没有可能。也就是说,葡萄牙人要向南探索至身处萨赫勒地带的塞内加尔河口,才有机会真正触及心目中的黄金帝国。从绕过“博哈多尔角”算起,葡萄牙人又花了11年时间,才完成这个“发现”,并在稍早些时候看到了黑人的踪迹。下面再送上一枚1987年发行的纪念探险家吉尔·埃亚内斯1434年征服博哈尔角的纪念银币。这枚银币配上了说明,不过我看不懂。这款镍币前面已经见过了。说明书说啥实在是看不懂。于是,除了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城,葡萄牙人还拥有了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并且已经沿非洲沿岸进行了多次航行,征服了博哈多尔角,并且到达过博哈多尔角以南。显然,继续向南航行的基础已经奠定。 鉴于最初几次航行的结果令人满意,新国王阿方索五世(亨利的侄子)授予亨利王子向博哈多尔角以南地区航行的专有权。 下面再看看硬币,前面介绍的那套1989年发行的发现之旅的精装版纪念银币里,最后一枚就是这一款天体导航的纪念银币。1441年,亨利王子选派其贴身卫士安唐·贡萨尔维斯为船长,驾船前往非洲西海岸。他从黄金河地区把首批黑奴带回了葡萄牙,这是欧洲人到非洲直接从事奴隶贩卖的开端。第二年,安唐·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唐又到那里捕获了更多的黑人,甚至还搞到了黄金。之后,安唐·贡萨尔维斯返航回国,而努诺·特里斯唐则继续向南航行,一路顺风地到达了布兰克角(意为白色之角,在毛里塔尼亚北部沿海)。后来的迪尼什·迪亚斯和贡萨罗·德·辛特拉亦在该地区进行了探险活动。1443年,努诺·特里斯唐继续向南航行,到达了一个叫阿尔金(毛里塔尼亚沿海)的深水大海湾,湾内分布着几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年间,兰萨罗特·德·拉戈斯经亨利王子授权,组织了远征队前往阿尔金,在纳尔岛(Ilha de Naar)和蒂德尔岛(Ilha de Tider)捕捉了大批奴隶。并在阿尔金岛建立永久性的堡垒,作为葡萄牙人探险和贸易的中转站。这样,葡萄牙人就成功地越过撒哈拉沙漠的阻碍开始向南发展,使得在非洲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阿尔金岛成了提供补给的重要中心。年,努诺·特里斯唐沿西非海岸向南绕过佛得角,经过冈比亚河口,到达了现在称之为几内亚-比绍的地区。1987年葡萄牙发行了一枚是探险家和奴隶商人努诺·特里斯唐1446年到达几内亚湾的纪念币。在摆脱撒哈拉沙漠的影响之后,葡萄牙人接下来的探索之路可谓是顺风顺水,仅仅用了不到30多年时间,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葡萄牙人,就完成了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长达 6000多公里海岸线的探索工作。进入西非沿海,并不代表葡萄牙接下来即将与西非土著,乃至黄金帝国爆发战争。恰恰相反,恩里克王子为葡萄牙制定的海外扩张之旅原则十分明确,那就是尽量和当地土著和平相处,以期获得贸易利益。问题在于,海上贸易之路的稳定延伸,有赖于沿线布设的贸易据点。由于塞内加尔河下游(包括冈比亚河流域),属于马里-桑海帝国的领地,并且沿贸易线而下的毛里塔尼亚柏柏尔人,肯定也不愿意看到葡萄牙人来抢生意,所以葡萄牙人希望能够在这两大势力之外,先找到一块能够快速立足的土地。公元1446年,葡萄牙人经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口继续向下,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登陆的地点。这就是今天位于塞内加尔河与几内亚之间的沿海小国——几内亚比绍(面积3.6万平方公里)。与“几内亚共和国”相比,这个面积要小的多的“几内亚”,仅仅是在国名后面加注了一个首都名(首都“比绍”)。下面也送上一枚与上面那枚一样图案的葡萄牙1987年发行的探险家和奴隶商人努诺·特里斯唐1446年到达几内亚湾的纪念银币。下面的探险之旅待续。
1444年,努诺·特里斯唐继续向南到达了塞内加尔河(Rio Senegal)。1445年,迪尼什·迪亚斯(Dinis Dias)发现了佛得角(Cabo Verde,葡语意为绿色海角Cape Green),迪亚斯将此地命名为Cap-Vert。这个佛得角并不是指佛得角群岛,而是西非塞内加尔海岸的佛得角半岛,是非洲大陆的最西端,有名的达喀尔市就位于半岛上。年,努诺·特里斯唐沿西非海岸向南绕过佛得角,经过冈比亚河口,到达了现在称之为几内亚-比绍(Guiné-Bissau)的地区。 几内亚比绍以前的名称就叫葡属几内亚。下面简介一下。葡属几内亚葡属几内亚即现在的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位于西非,东、南同几内亚交界,北和塞内加尔接壤,西濒大西洋,沿海有数十岛屿。面积 36125平方公里。由于交通便利引起了葡萄牙的觊觎。最早来到几内亚比绍沿海地区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1446年发现几内亚比绍,称该地为葡属几内亚。随后葡萄牙人来此从事奴隶贸易。16~18世纪大批奴隶被运往佛得角群岛或美洲。卡谢城曾是当地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葡萄牙人以佛得角群岛为基地对几内亚比绍海岸进行控制。17~18世纪法国和英国也相继在此建立贸易站,进行奴隶贸易。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你争我夺,一度相互**得不可开交,其中一大块还给法国人抢去,命名为法属几内亚,剩下来的葡属几内亚起初归葡属佛得角管治,1879年葡萄牙才宣布葡属几内亚(即几内亚比绍)为其单独殖民地,不过遭遇当地土著的抵抗,要到了1915年,葡萄牙的殖民运动才算数初步完成。1952年,经过修改宪法后,葡属几内亚殖民地改名为“葡萄牙海外领地”。殖民当局在农村通过当地酋长实行“间接统治”。本土的黑人土著被强迫服劳役,而且毫无政治权利。民族解放斗争1908年在博拉马岛爆发了反葡武装起义,、1939年又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反殖武装斗争。1956年 9月,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简称几佛独立党)在几内亚比绍成立,1958年旁边原名法属几内亚的几内亚的独立,推动了几内亚比绍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3年 1月23日该党领导游击队在南部的蒂特市向葡军发起进攻,经过近10年的斗争,几佛独立党控制了2/3的国土,解放了1/2的人口,建立起解放区。1973年9月,几内亚比绍第1届全国人民议会召开,宣布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成立,2个月后获得联合国承认,但直到1974年 9月葡萄牙才承认几内亚比绍独立,并于10月全部撤出葡萄牙军队。下面是3枚1933年的低面值的铜币。葡属几内亚是在1933那才开始发行流通币的,其硬币的面值有10,20,50,CENTAVOS,1,2.5,5,10,20ESCUDUQO,其中1ESCUDUQO(埃斯库多)=100CENTAVOS(分)。而两枚高面值的我还没有那枚50分的,只有一枚渣品1埃斯库多。葡属几内亚的硬币总共是16枚,年份比较简单,都是单年份发行,所以其脉络清楚,相互没有交汇。首套流通币是1933年发行的,一套5枚,面值分别是5、10、20、50Centavos和1Escudo,其样式与葡萄牙共和国初期的硬币样式类似,低面值的3枚还是采用正面是右侧面的女神像和几内亚的国名,反面面是面值,两枚高面值硬币也是类似葡萄牙的硬币,正面是葡国的国徽和几内亚的国名,反面采用是左侧面的女神像。第二套硬币是1946年发行的一套两枚的纪念葡萄牙发现几内亚湾500周年的纪念币,面值分别是50Centavos和1Escudo。第三套硬币是1952年发行的,一套4枚,面值分别是50Centavos和2.5、10、20Escudo。待续。
葡属几内亚的硬币虽然简单,不过相当于其附近的葡属佛得角硬币的小山丘来对比,葡属几内亚的不是硬币存世量较少,因此不少硬币的价格可不便宜的,其总体的价格在葡属殖民地里算是偏高之列,而且不少品种还不太好找。如1933年的5分,10分,50分,1埃斯库多和1952年的10埃斯库多等,都算是几座有相当的翻越难度的山峰了。其他品种的价格就算是不很高但也绝对不会低。下面是1952年版的第三套一套四枚硬币的全家福。第四套硬币是1973年发行硬币也是葡属几内亚的最后一套流通币了,这时候葡属几内亚的2/3国土和一半的人口都在争取独立的反政府武装的手里,74年葡国政府就正式撤出了,这套硬币是5枚,面值分别是10、20Centavos和1、5、10Escudo。不过别看这套硬币发行的时间比较晚,不过小面值的10Centavos小铝币和20Centavos的小铜币都不太好找的。再看看几枚的大图。先看看两枚不太好找的低面值硬币。另外面值的3枚也是要出点血才能弄回来滴。尽管葡萄牙人认为自己的到来,是为了促进彼此的贸易,但并非所有原住民都能够从贸易中直接获益,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种改变。无论是在戈梅拉岛(加那利群岛)还是几内亚比绍,葡萄牙人真正能够控制的区域,长期以来都仅仅是沿海的几个贸易据点罢了。在这种压力下,类似马德拉群岛、亚述尔群岛这样的无人居住岛屿,才是进行殖民并成为稳定贸易基地的最合适选择。那么在西非沿海地带,有没有这样的无人群岛呢?答案是肯定的。塞内加尔河正西方向约570公里处,有一个由15个火山岛所组成的群岛——佛得角群岛。这一距离比之马德拉群岛与大陆的距离略近,较加那利群岛则要远得多。公元1456年,葡萄牙人抵达于此时,一如他们马德拉群岛一样,没有发现有人定居的痕迹。不过佛得角群岛的气候条件并不算湿润,整体属于降雨稀少的热带沙漠性气候。可供种植开发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有高地补水的河谷地带(高地则为高山草场)。虽然从农业开发的角度看,佛得角并不如马德拉、加那利两个群岛,但佛得角群岛的区位价值却是独一无二的。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收获可以在这个群岛汇集,然后向北穿越西非沙漠海岸,再经由加那利、马德拉中继,运往葡萄牙本土。这样的话,即使葡萄牙这段航线上没有一个大陆据点,也能够将贸易线稳定的延伸至几内亚湾了。不过尽管如此,几内亚比绍在大陆的作用,对葡萄牙依然十分重要,葡萄牙在西非“收集”到的商品(比如黑奴),需要几内亚比绍为之提供出海港口。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一如西班牙统治下的加那利群岛-西撒哈拉。1991年,葡萄牙发行的向西航行的纪念币。这次纪念往西远航探险的内容就不光是葡萄牙自己发现亚速尔群岛的活动,还包括受到葡萄牙的对头西班牙资助的哥伦布往西远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探险活动。下面是这组四枚的纪念银币。有关葡属佛得角的介绍待续。
基于佛得角在葡萄牙西非贸易中的枢纽地位,一直到19世纪末,葡属几内亚在行政上都属于佛得角管辖,因此也也是葡属佛得角的硬币比葡属几内亚的要多得多的原因之一。不过这样也使得在上世纪6、70年代的西非独立浪潮中,来自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的政治力量,曾经设想过在摆脱葡萄牙统治后建立统一国家。不过海峡所造成的地理分割毕竟是现实存在的,包括原宗主国在内的外部势力,也不希望二者统一的情况出现。 “佛得角共和国”与“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最后还是分道扬镳先后成为了独立国家。下面再看看在葡属殖民地里与葡属几内亚同气连枝的葡属佛得角的简介。佛得角佛得角位于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上,是一个個位於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岛国,扼欧洲与南美、南非间交通要冲,包括圣安唐、圣尼古拉、萨尔、博阿维什塔、福古、圣地亚哥等15个大小岛屿,分北面的向风群岛和南面的背风群岛两组。佛得角的历史比较简单,1418年若昂扎尔科和特里斯坦·特谢拉发现了先马德拉群岛,随后又发现了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当时那里还荒无一人,后来葡萄牙人就把它据为己有了,当葡萄牙人在1456年到达之前,佛得角群岛尚无人居住,1495年葡萄牙的旗帜插上了佛得角之后,佛得角群岛成为葡萄牙的一部份,佛得角也是欧洲国家在热带地区的第一个殖民地。时至今日,岛上大部分居民都是葡萄牙与非洲的混血。15世纪60年代,葡萄牙人占领佛得角群岛,作为王室采邑,开辟种植园,运入非洲奴隶为其劳动。1587年,该群岛由葡萄牙政府管辖,设总督统治。由于该群岛位于非洲外海,佛得角群岛成了重要的港口,因此也成了重要的奴隶贸易中心,在15~19世纪该群岛是重要的奴隶转运站,圣维森特岛的明德卢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当时从几内亚海湾沿岸贩运来的奴隶,在这里经“教化”、恢复体力后,再由纷至沓来的黑奴船运载横渡大西洋,贩卖到南美洲种植园去。1879年葡萄牙宣布佛得角为其殖民地,1951年改为海外省。不过在1876年奴隶贸易被废除后,经济开始衰落。从那时起,佛得角人就形成了外出工作的传统,历史上几次大型的干旱和饥荒也推动了大量佛得角人移民他乡。在邻国几内亚比绍爆发解放斗争和1974年4月里斯本爆发Carnation革命,葡萄牙帝国的覆灭后,佛得角于1975年宣布独立。葡属佛得角的硬币比较简单,其实葡属佛得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使用葡萄牙的货币的,偶尔也使用别国的货币,1914年,埃斯库多成为佛得角的流通货币。葡萄牙在佛得角在1930年发行了第一套葡属佛得角殖民地硬币,葡属佛得角的流通币不光在面值,材质上与葡属几内亚一样,而且图案也基本上毫无二致,只是国名不同而已。第一套5枚,面值分别是5、10、20、50Centavos和1埃斯库多。下面看看这套硬币的全家福。下面看看大图,下面3枚小面值的铜镍合金币。下面是两枚高面值,不过品相比较渣。1949年,就发行了第二版硬币,首发行的是了50Centavos和1埃斯库多两款铜镍合金币,随后在1953年,1埃斯库多的铜镍合金币改版了,变成铜币,同时增发了2.5、10埃斯库多两款镍币,这样第二版硬币也是5枚。下面先看看1949年最初发行的两枚铜镍合金流通币。下面是第二版后期在1953年发行的面值为2.5、10埃斯库多两款镍币。不过53年发行那枚铜币因为一直发行到了下一版,所以这里就不发了,留在下一版的硬币里才显示。有关葡属佛得角的其他流通币的介绍待续。
后来在1967/68年佛得角又发行了第三版殖民地硬币,新版硬币的面值分别是50Centavos铜币和5埃斯库多镍币,而1埃斯库多的铜币、2.5埃斯库多的镍币还有沿用了第二版硬币的样式继续发行。这样第三版硬币虽然是4枚,但是实际上只有50Centavos和1埃斯库多两款的新版。由于第三版的一套4枚流通币的1埃斯库多的铜币、2.5埃斯库多的镍币还有沿用了第二版硬币的样式继续发行,实际上只有50Centavos和1埃斯库多两款的新版。2.5埃斯库多的镍币上一版发过了,这次就不发了,1埃斯库多的铜币上面就还没有发,准备在这里发,因此这里就只是发上一版没发过的3枚。葡属佛得角的流通币不多,总共是这3套,68年后就没有再发行任何面值的流通币了。由于葡属几内亚在行政上都属于佛得角管辖。所以葡属佛得角的硬币存世量远远多于葡属几内亚,因此尽管佛得角与几内亚的领土大小相差不大,但其硬币的价格就相去甚远。葡属佛得角的硬币只是第一版的50Centavos和1埃斯库多铜镍合金币的价格有点贵外,其他的价格都是不高的,在葡属的品种里,顶多算是几个小土丘而已。因此葡属佛得角硬币收集的关键是品相,好的品相让人欣赏时会赏心悦目的。下面再来谈谈葡萄牙在西非的扩张之旅。葡萄牙在西非建立贸易点之后,西非海岸的探索、贸易工作并没有停滞,而是被交给了承包商。从王室取得授权的商人,需按一定比例上缴贸易利润之数。因此葡萄牙对其商人在贸易线延伸的进度也是有要求的,以几内亚湾的情况而言,当时的承包者被要求每年开拓不少于100海里的海岸线。与之前的政府投资、主导的探险事业而言,这看起来完全就是一种商业合作模式了。然而将政府职能剥离出来,并不意味着效率的下降。相反,足够自由和规范的商业模式,极大的刺激了参与者的热情。在利润的的驱动下,处在各分级代理层的商人们,开始涌向了这片未知世界。事实上,在后来欧洲各国的海外扩张中,这种模式非常普遍,各种从王室取得特许授权,主导殖民开发的商业集团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为大英帝国开拓南亚的“东印度公司”了,它基本上垄断了大英帝国在东方的贸易额。1469年,唐.阿方索五世与里斯本的大商人费尔南·戈麦斯签定了5年合同,授予他与非洲西海岸居民进行贸易的专有权,条件是,他必须每年沿海岸至少发现100里格的海岸线(约500km),并每年向王室交纳20万瑞尔(reis)的款项。于是 在合同期内(年),戈麦斯组织了航行。下面先看看葡萄牙人在几内亚湾沿线的探险路线图。不过胡椒海岸(谷物海岸)并不是西非唯一以“土产”命名的海岸线,接下来在几内亚湾沿线,还将看到象牙、黄金、奴隶三大海岸。这里是当时几内亚湾沿岸的物产海岸所在的地图。这里的有些还一直沿用下来直到其独立前。待续。
通不过系统,只能分开发发看。对于从几内亚比绍出发,接下来沿非洲海岸线探索的葡萄牙商人来说,这片资源丰富的土地固然存在的诸多贸易机会,但也存在着开发上的难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既有前途又有挑战。我们知道,就西非的情况而言,人口最密集、最有潜力的区域,是以尼日尔河为核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位于萨赫勒地带之南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比绍,正是西非热带草原的西端。技术上,葡萄牙人在这里建立的贸易据点,能够相对容易的向东与黄金帝国发生贸易关系。而继承向南探索的话,葡萄牙人会发现,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岸线,将会被一条连续的热带雨林带所覆盖。这条从几内亚境内富塔贾隆高原西麓而起的沿海热带雨林带,向东经现在的塞拉利昂、利比里亚,以及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的南部地区,一路延伸至几内亚湾东端,并向非洲中部扩张至喀麦隆、赤道几内亚,以及加蓬和两个刚果北部。众所周知,内部结构复杂的热带雨林地区,一直被视为最有挑战的探险区域,在这类地区开拓,河流几乎是你唯一可以选择的路径。可降水充沛的非洲热带雨林地区并不缺少河流,问题在于这些河流能不能帮助外来者穿越雨林,进入人口相对密集的热带草原地带。由于高原的阻隔,几内亚西部、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境内的河流虽然非常密集,但却向内陆渗透有限(最多航行30多公里)。葡萄牙人即使能够沿河上溯到顶点,也无法走出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地带。对于试图从奴隶贸易中获利的欧洲商人来说,上述地区最初的人口状况无疑是令人沮丧的。然而物种丰富却是热带雨林地区的一大特点,欧洲人最终还是在此发现了一顶,能够让他们获取巨大利润的商品——几内亚胡椒,所以后来从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的这段“胡椒”主产区,被命名为“胡椒海岸”,不过此乃后话。下面先间插介绍一下1991年葡萄牙发行的向西航行就纪念币。1452年,迪奥戈·德·特维发现了亚速尔群岛最西面的佛罗雷斯岛和科尔沃岛,至此亚速尔群岛的主要岛屿被全部发现。1456年,迪奥戈·戈麦斯和卡达莫斯托再次率3艘船远航探险,因被风吹离了航线而发现了佛得角群岛的几个岛屿。此后,迪奥戈·阿方索和安东尼奥·达·诺里又发现了佛得角群岛的西部另外几个岛屿。于是,至1486年,佛得角群岛的主要岛屿已被全部发现,由此开始了系统的移民垦殖活动。这枚纪念币硬币的正面是独具一格的葡萄牙远航船,背面地图上的岛屿已经添上葡萄牙的国徽啦。待续。
系统通不过,所以拆开分段发看看。离开胡椒海岸的葡萄牙人将转而向东,正式对几内亚湾进行探索。接下来这段海岸,依然是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地带,葡萄牙人发现的下一个贸易机会就是——“象牙”。而作为一种天然奢侈品,象牙雕刻早在欧洲中世纪,尤其是拜占庭帝国就已十分流行了。葡萄牙人对西非的“发现”,第一次给了欧洲人直接进口这一贵重原材料的机会。一般认为,大象有两个亚种:非洲象和亚洲象。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洲象其实也分两种:一为我们印象中,漫步于非洲大草原之上的“非洲草原象”;二为体型较小,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非洲森林象”。在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所使用的战象应该就是性格相对温顺的“非洲森林象”(草原象无法驯服)。为何同是非洲象,体型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为了适应雨林环境,在繁衍生息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热带雨林充沛的食物来源(不需要储备过多脂肪),以及高、密分布的树林,使得更为灵敏的身材,相较高大身材更容易适应。这一客观影响,我们在其它热带雨林的动物身上可以看到。比如生活在亚非地区和南美的热带雨林地带的土著人,体型都是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的人更矮小;而生活在印尼热带雨林的苏门答腊虎,也是所有老虎亚种中体型最小的。从科特迪瓦沿海出口的象牙,大部分并不是非洲森林象,比之受富塔贾隆-几内亚高原阻隔的“胡椒海岸”,科特迪瓦南部的雨林地带,已经不那么“厚”了,境内的几条河流(萨桑德拉河、邦达马河、科莫埃河),已经能够向北延伸至草原腹地,并与尼日尔河的黄金帝国发生贸易关系了。也就是说,从塞内加尔河上游——内尼日尔河三角洲,这一非洲黄金帝国核心区所出产的象牙,都可以从科特迪瓦出海。当然,几内亚湾海岸线的其它港口,同样也可以出口象牙,它们没有被命名为“象牙海岸”,是因为有更重要的商品可供出口。比之奢侈品定位的象牙,葡萄牙人更为渴求的,是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黄金”。甚至可以说,黄金才是葡萄牙人费尽心力向南探险的源动力。在掠过“象牙海岸”之后,葡萄牙人的这一目标很快将会实现, “黄金海岸”——加纳,即将展现在葡萄牙人面前。因为当时,加纳的确已经成为了西非最重要的黄金出产地以及集散地。只是原来加纳的黄金贸易是阿拉伯商人垄断经营的,可葡萄牙及欧洲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丰富的金矿让葡萄牙人采到了大量的金沙,也使得位置原本最边缘的产金区“阿散蒂”,变成了西非最重要的黄金集散地。这些源源不断从海路输出的黄金,最终成就了著名的“黄金海岸”。坐拥最重要的资源,黄金海岸也成为了最吸睛的西非版块。
1481年,葡萄牙的唐.若昂亲王继位,称唐·若昂二世(Dom Joao II)。若奥二世又称完美的王子,在位14年。在位期间剪除部分贵族势力,残酷地平定叛乱(甚至亲手杀害了部分王室成员),并继续非洲的探索。名言:我是万主之主,而不是为仆人服务的人。下面看一看一枚葡萄牙在1995年发行的纪念若奥二世逝世500周年的纪念银币。他是葡萄牙当时西非探险的总后台大老板。待续。
后来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下令在埃尔米纳(加纳阿克拉西南150公里)建立一座城堡,以加强这一在商业交换中最有利可图的非洲地区的防卫。为此,国王挑选了最优秀的船长迪奥戈·德·阿赞布雅指挥一支由9艘卡拉维拉船和2艘乌尔卡船构成的远征队前往。城堡建成后被命名为“圣若昂埃尔米纳城堡”。这是继阿尔金之后葡萄牙人在非洲沿岸建立的第2个殖民据点。不过在葡萄牙人之后,法国、德人、英国人,甚至北欧的丹麦、瑞典等国,都纷纷在这个地区建立据点,试图从利润巨大的黄金贸易中分一杯羹。经过你争我夺,可最后是英法两强夺得了绝大部分的胜利成果。而另一个当时刚刚在欧洲崛起的德国也同时加入了这个瓜 分世界的大潮,这样同样沿非洲西海岸而下的德国人,在非洲的第一个收获是在黄金海岸之东的“奴隶海岸”。所谓“奴隶海岸”,指的是今加纳以东,一直到尼日尔河三角洲的“贝宁湾”地区。这些地区包括现在的多哥、贝宁,以及尼日利亚的西部沿海地区。奴隶海岸最重要的资源当然是“奴隶”了。沃尔特河、尼日尔河,以及二者之间延伸入热带草原地带的诸多河流,为黑奴输往贝宁湾提供了便利。后面我们会看到,新大陆的发现让欧洲人急需大量劳动力,去填充那片潜力无限的土地,来自西非的奴隶则战略性的成为了人口输出地。后来在这么几个实力型竞争对手的夹击下,已经江河日下的葡萄牙就有点力不能支,无奈只能含恨离去。这样葡萄牙在西非的最后争夺战中并没有拿下多少战果,只能是以到此一游来自我安慰了。待续。
发了几次都给系统删掉了,不知道为什么旁边的吧能过的这里就过不了,可能现在是严查风头吧,避一避风头再发吧。
大学自学历史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葡萄牙国王逃到巴西,成立巴西帝国
在这个大航海探险的时代,葡萄牙人还开创了在所到之处竖立纪念石柱的先例,这个举动为后来各国的探险家所仿效。说到竖立纪念石柱的做法,最早是曾为阿赞布雅麾下的船长迪奥戈·卡奥开始的,当时他受命,继续推进向洛佩斯角以南未知地区探索航行。1482年春,卡奥率船出发,船上除带足了供长时间所用的食物以及用于途中与当地人交换和送礼的物品外,还有一样新鲜的东西:带有葡萄牙徽章和十字架的纪念石柱(Padres de Pedra)。船队走过已知的海岸后,继续南行,到达了刚果河口(在南纬6°的地方),他在北岸竖起了第1根纪念石柱。(上面写着:宇宙6681年,即耶稣基督诞生1482年,最优秀、最安详、最有权威的葡萄牙若昂国王命令其臣民迪奥戈·卡奥至此并立此柱。)下面是一枚探险家迪奥戈·卡奥1485年到达刚果的纪念银币。还有他在刚果竖起了纪念石柱的图画。第二年他再次出发,首先到了刚果河上游,与刚果国王进行了友好的接触,双方交换了货物。之后船队沿海岸南下,在圣玛利亚角以南的黑山竖起了第2根石柱。为了进一步证实他在第一次航行中确实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线,卡奥继续航行到达了圣玛利亚角以南1100公里的克罗斯角(今在纳米比亚,南纬22°),在这里竖起了第3根石柱。后来他虽然不知所踪,不过通过卡奥的两次航行,葡萄牙人发现了从赤道到南纬22度长达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下面一枚是与上面的图案相同的探险家迪奥戈·卡奥1485年到达刚果的纪念镍币。纪念币上有3个纬度。还有与航海罗盘相同的图案。不过一直到19世纪,欧洲探险家都很难深入西非内陆。探险家们是通过在沿海地带寻找土著贸易代理人,这是欧洲殖民者获取非洲资源的主要方式。在西非海岸线探索工作开始之后,葡萄牙人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整条西非海岸线缺少类似“佛得角群岛”这样与大基地。几内亚比绍核心河流——“热巴河”河口处的“比热戈斯群岛”,算是葡萄牙人一个勉强合格的群岛。不过这个紧贴海岸的群岛并非无人岛屿,葡萄牙人在这个群岛上的征服工作,一如他们在几内亚比绍内陆地区一样缓慢。下面是银币上附的几内亚湾的探险地图和介绍。还有葡萄牙人在前面在非洲探险的示意图。从比热戈斯群岛向南,一直到尼日尔河三角洲的这段以胡椒、象牙、黄金、奴隶命名的海岸线上,葡萄牙人都再也没有探索到离岸基地的踪迹。我们知道,很多近海岛屿其实是山脉向大陆架延伸的产物,几内亚湾相对平缓的地形,是造成整个海湾缺少岛屿的重要原因。不过当葡萄牙人绕过尼日尔河三角洲,进入几内亚湾东端后,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地貌终于开始发生变化了。尼日尔河口以东,至加蓬境内的“洛佩斯角”,包括尼日利亚东部、喀麦隆、赤道几内亚,以及加蓬北部近海的几内亚湾海区,又被单独称之为“邦尼湾”。目光投向大陆的葡萄牙人,会在海湾的西北角发现一条斜插入内陆延伸上千公里的弧形山脉——阿达马瓦山脉(高原)。东南-西北走向的阿达马瓦山脉,也是中-西非的地理分割线,其西麓的降水流向尼日尔河下游,从尼日利亚境内入海。东麓的降水则汇集成一条叫作“萨纳加河”的河流,从喀麦隆境内注入邦尼湾。平均海拔千米的阿达马瓦山脉,还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靠近海岸线处,延伸出了一个海拔达到4070米的活火山——喀麦隆火山。这座经常喷发的活火山为附近的土地带来了肥沃的火山灰,加上充沛的降水,你可以想象这一地区的农业潜力是很不错的。不过在葡萄牙殖民者到来之前,热带雨林才是这一地区的主角。后期与几内亚湾其它沿海雨林地带一样,为了满足欧洲消费者的需求,可可、油棕、橡胶等经济作物,成为了这一土地上的主角。在航海者眼中,这座近海火山是他们结束东向航行的地标,如果要继续沿岸探索的话,接下来的航向将转而向南。不过在继续向南探索的同时,葡萄牙人还会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阿达马瓦山脉并不仅仅是在沿海提供了一座活火山,而是向整个海湾腹地,延伸了一条长约700公里的火山岛链。岛链主要包含四个主岛,由近及远分别为:比奥科岛、普林西比岛、圣多美岛,以及安诺本岛。这其中最大的岛屿是距离海岸线仅30多公里,与喀麦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葡萄牙击败法国得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