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香港还有好多地方值得内地城市学习!哪些呢😊

注册 17-9-24
😊😊
😊😊
[ 本帖最后由 秋意520 于 17-12-8 14:20 编辑 ]
17-11-18 22:54
注册 17-9-18
一开始就单独睡,孩子会慢慢习惯的
17-11-18 22:57
注册 05-12-17行业 教育科研来自 江苏
趁小孩睡着的时候,回你们房间搞事啊,我现在就这样
17-11-18 22:58
注册 17-9-24
[ 本帖最后由 秋意520 于 17-12-8 14:20 编辑 ]
17-11-18 22:59
注册 17-9-24
后来就一直陪着她睡觉了,就是现在还是这样
17-11-18 22:59
注册 16-8-7
我有个朋友也是这样 吐槽说一个月都不到一次 老婆就管孩子 对他放养
17-11-18 23:00
注册 17-4-29
我家一下就分开了,可能因为双胞胎,各睡各的,独立性好
17-11-18 23:33
我是听beyond歌长大的
注册 08-6-4行业 其它
楼主你和你老公性生活一个月几次啊,要是一个月就一次的话,影响夫妻关系啊
-------------------------------主营仓鼠,熊崽,龙猫,小白鼠,刺猬,花枝鼠,等等活体以及用品,微信liangzi585858,手机。
17-11-18 23:47
注册 16-7-27行业 其它
17-11-19 03:01
注册 16-7-10
把儿童房布置得温馨点,买点引导独立睡觉吃饭的图书或看之类的影片,孩子要引导,祝你成功!
17-11-19 07:30
注册 16-5-20
这明显跟分不分床睡不搭噶,要是想要就是不住一个地方都会来找你,所以楼主你该好好想想了
17-11-19 09:24
注册 04-7-6
不想离婚的话马上结束分居,因为工作需要上中夜班,我老婆生儿子以后也是对我打扰她们休息各种嫌弃,索性分开睡。至于夫妻生活尽管我各种暗示表白还是以孩子为理由推诿。一分就是六年,现在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生理问题已习惯自己解决。至于婚姻因为有儿子在要不然上午提离婚下午就可以办手续的那种。所以奉劝大家无论什么原因不要分房分床。各种借口都是假的,要么是不爱了,要么是出轨了。爱情是需要经营的,你一放松感情慢慢就会变淡,到最后就会变成亲情,再到后来就变成可有可无了,离婚也就无法挽回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7-11-19 09:29
注册 16-9-6
小孩睡着了你就回自己房间呗!另外大家觉得有了小孩以后,一个月四次以上算不算少,女人带孩子真的挺累的,还要上班有时候孩子生病一夜睡不好!男的只知道想那个!
17-11-19 14:39
注册 12-7-30行业 其它
我家还要自己睡,每次我妈问她,昨晚跟谁睡的啊,他就说,我一个人睡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天会在我们床上
17-11-20 11:04
注册 17-9-24
我小时候6岁就自己睡觉了,我妈说的,现在小孩独立性差,总归是我太惯了
17-11-20 15:38
注册 10-3-27行业 教育科研
和我一样的问题和苦恼
17-11-27 17:15
& 😊😊&nbsp&nbsp
请在打开的新窗口中支付完成打赏
我已完成支付打赏
支付失败重新支付
打赏金额:
Powered by
0.023251 s
梦溪论坛的帖子由网友发布并不代表网站官方之意见及观点。如需转载本论坛文字及图片请注明出自梦溪论坛bbs.my0511.com,商业用途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发帖、回帖拥有个人空间
上传及分享相册精彩内容推荐  真不知道井底之蛙的香港市民们现在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有条件的拜托你们到大陆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好好看看好好体会一下,无论资产收入生活质量你们香港人哪一点还赶的上?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香港迟早变臭港  
  以前混迹在港板的那几个港灿小丑怎么好长时间都不踪影了?应该是好长时间没人给开工钱了吧......
  香港既然是一个中国的城市那就应该和中国的同等城市相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贫富悬殊情况突出,这很正常!香港要比就只能和大陆的一线城市最起码也只能和大陆的沿海城市相比,这一比,很多方面尤其是吃住行香港已经落后太多了...,可悲可怜的香港人还在那里意淫!
  部分香港人相信在大陆的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是有亲戚朋友的,去到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亲戚朋友家做过客的香港人内心非常清楚——香港落后了...
  香港的面積根本就物理上不可能居住700多萬人,何況有60%土地不能開發。所以大部分人只能過不太像人的生活。
  再多一線城市也沒用 還有很多小孩買不起巧克力  
  究竟現在是誰在意淫?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都令我感覺到中国人滿滿的自卑。  整天說着某一線城市將會超越香港而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香港人卻從來沒有過將這些城市放在眼內,更別說全世界,真是一個諷刺。  有實力的人永遠不需要吹噓炫耀自己,更不需要與之批判別人,這只會凸顯出你是多麼的不被別人尊重。
  一带一路,今后香港不如重庆。  
  下午兩點半
  这么说吧,全世界的大城市香港是最好,地球离了香港是无法转动的。
  連上上網都被管控 , 還談生活質量 ... 算把啦! 山村野人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一份名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的榜单显示,香港已成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地方,财富集中度接近80%  《经济学人》给出的解释是香港日益紧张的土地供应导致其不动产价格飞涨,而作为贸易中心,香港成为了游资炒作房产的目的地。长期以来,香港对于打击垄断行为过于松懈,直到两年前才通过一部《竞争法》。上述几种因素的叠加,导致香港房价上涨的利润都落入了几大地产商的口袋之中  1873年,当马克·吐温发表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时,他或许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名字会成为美国历史,甚至是世界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一个注脚。马克·吐温在书中通过对一位企业家兼政客的描写,揭露了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黑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历史上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峰。在古典自由主义的余晖之下,美国政府秉承着“无为而治”的理念,导致像洛克菲勒这样的财阀掌握了国家大部分的财富,并通过贿赂政客为自己谋利。随之而来的大萧条一度让西方国家对这种“裙带资本主义”警醒。然而如今发达国家又迎来第二次“裙带资本主义”时代,而新兴国家也正经历着历史上的第一次财富大集中。  不久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布一份名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的榜单显示,香港已成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地方,财富集中度接近80%。位列前十的还包括以政府廉洁高效著称的新加坡。  这份榜单的排名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驱动下高速发展,资产价格的膨胀加剧了贫富分化。在“占领华尔街”的现场,在埃及开罗广场,在乌克兰的街头,生活越过越差的“底层阶级”(underclass)只能选择用暴力表达自己的愤怒。在全球范围内,历史似乎再次回到了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裙带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土地供应紧张是主因  为何以“经济自由”著称的香港位列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榜首?不少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同时质疑这份榜单的有效性。  根据《经济学人》文章中的解释,这一研究建立在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门Ruchir Sharma和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Aditi Gandhi以及Michael Walton三人的工作之上。具体而言,《经济学人》从《福布斯》富豪榜中攫取数据,计算从事寻租重灾区行业的富豪的个人财产,以及他们的财产占国家(地区)GDP的比例。  《经济学人》选取了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五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十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八个小一些但是通常被认为裙带资本主义严重的国家。来自寻租重灾区富豪的个人财产所占国际GDP比例越高,则经济体越容易遭受裙带资本主义的侵蚀。  至于何谓“寻租重灾区”行业,《经济学人》同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那些容易垄断、需要牌照或政府参与的行业。具体而言,这些行业包括:赌博、煤炭、棕榈油、木材、军工、银行业、基础设施、石化、港口和机场、房地产、钢铁冶金和采掘、公用事业和通信等十个行业。  这样的统计方式未免有些粗糙。对此,“全球反腐败”博客网站作者Eden Schiffmann撰文评论道,“虽然各种榜单看起来总是可笑的并且饱受争议,但这份所谓‘裙带资本主义指数’的榜单可能连裙带资本在这些国家中所占据的比例都没有告诉世人。”  就连《经济学人》自己都在文章中承认指数的统计方法有“局限性”。首先,不是所有的寻租者都公开自己的财富。其次,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属于寻租重灾区的方式有些粗暴。在一些被《经济学人》归类为开放市场的行业中,其实存在着大量的垄断和寻租行为。比如美国硅谷的互联网巨头们就是这一行业事实上的垄断者。第三,《经济学人》只计算了亿万富豪的财富,然而大量的寻租者都达不到入选《福布斯》百人富豪榜的标准,这必然会造成数据的遗漏。  具体到为何香港名列第一,《经济学人》给出的解释是香港日益紧张的土地供应导致其不动产价格飞涨,而作为贸易中心,香港成为了游资炒作房产的目的地。长期以来,香港对于打击垄断行为过于松懈,直到两年前才通过一部《竞争法》。上述几种因素的叠加,导致香港房价上涨的利润都落入了几大地产商的口袋之中。而房地产行业正是《经济学人》所认为的寻租高发区。  如果仔细分析数据的来源,或许对于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2014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单,发现中国香港地区上榜人数共45人,李嘉诚以310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一。其中有26人所处的行业被认为是寻租重灾区,大部分都是房地产行业,共17人上榜。此外,还包括赌场及电信等行业。这一数据并未包括以“多元化经营”而位居前列的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人。众所周知,他们公司旗下的地产开发商才是这个行业里的“天王”。
  地产大亨赚取暴利  不过,这份榜单中真正让人惊讶的是香港远远领先其他对手的财富集中度。《经济学人》的统计图表中显示,香港富豪的财富占据地区GDP比例接近80%,其中接近60%的部分都是来自《经济学人》认为的寻租严重行业。而第二名俄罗斯富豪的财富只占据国家GDP的20%。  作为一个除了地理位置和深水港外,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城市型经济体,香港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来自贸易、加工工业和金融、法律等服务行业。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香港GDP达到2721亿美元,同比温和上涨2.9%。其中服务业占GDP比例90%以上。  但是《经济学人》的榜单却显示,香港亿万富豪的主要财富大多来自于经营房地产或其他垄断性的行业。相对于香港的经济规模,这些人的财富比例不但超乎寻常的大,而且增加速度比香港经济发展还快得多。有评论指出,这意味着真正为香港社会创造大部分新增财富的行业和工作者,反而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受到了排挤和盘剥。  2013年,香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数为21900港元。这意味着为了买一套总价六七百万港元的公寓,普通白领唯有耗尽一生积蓄,以数十年的辛勤工作换来一套50平方米的蜗居。尽管如此,他们已经比大多数人幸运了。2011年,香港基尼系数高达0.537,再次延续了全球第一的“桂冠”。在香港700万常住人口中,有123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其中,有大约10万人左右的居民生活在“笼屋”之中。所谓“笼屋”,就是将一间房子隔成一个个像火车硬卧的床铺,每层床铺用铁丝网围起来,然后就当作一个房子租出去的“住宅”。一张床大小的空间,人们在里面吃、住、睡,这就是“笼屋”居民的家。  尽管房地产商一再声明,香港的房价贵是因为“人多地少”。但实际上,香港虽然面积仅有约1100平方公里,但由于基本不存在农业和工业用地,可供开发居住的土地相当宽裕。然而为了保证丰厚的利润,香港地产商囤积大量土地而不开发。导致整个香港的土地开发率仅为23.7%,其中用于住宅用途的土地开发面积更只有7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8%。  高昂的房价背后是地产大亨们赚取的惊人利润。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经过对13个住宅项目考察之后发现,加上土地在内的所有开发成本,最低的收益是77%,最高的是364%。显然,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了普通香港家庭最大的压力,也压垮了赤贫阶层对生活的希望,更是新一届港府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然而,当《经济学人》公布这份榜单之后,并没有在香港引起舆论的涟漪。与之相对应的是马来西亚政府的反应。据《马来邮报》报道,这期包含“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的《经济学人》杂志时,曾在马来西亚出版时遭受过当地政府的内容审查。  熟悉东南亚各国国情的名记斯蒂芬·维恩斯在《南华早报》上撰文解释了香港之所以如此沉默的原因,“任何关于贫富差距的榜单中都会出现香港的身影,并且大多位于并不光彩的前列。《经济学人》的这份榜单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房地产金融战  以梁振英为代表的新一届香港政府对此并非无动于衷。与他的前任曾荫权总是打着精致的领结出现在公众面前不同,梁振英的出身更为平民,他的父亲只是一名警察。  或许是平凡的出身让梁振英更懂得“体恤民情”。上任之后,梁振英立刻着手调控香港的楼市,反复加码重税及收紧按揭措施。新一届香港政府上台之后,将针对住宅买卖征收最高15%的额外印花税加到最高20%,同时配合对外地人统一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去年2月,香港政府又决定将买卖印花税全面翻倍,最高达房价的8.5%。  同一时期,香港政府要求金管局强制银行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以配合楼市调控措施。然而由于资金面过于宽松,银行面临巨大的放贷压力,这一场人为的“加息潮”仅仅维持了三个月,银行又纷纷将按揭利率下调回原先水平。  对此,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曾坦言,“政府并没有‘银子弹’,一招能解决所有楼市问题”。在他看来,香港政府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只是暂时抑制买家的需求,尽量让更少的人买房,以解决楼价暴涨的燃眉之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的经济,纷纷开足马力印刷钞票。而新兴市场国家为了保持竞争力也加入这一行列。在过去的几年,全球都陷入了量化宽松的狂欢之中。持续数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以资金“自由港”闻名的香港更是首当其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香港房价暴涨23%,涨幅位居全球首位。与四年前相比,香港楼市价格基本翻番。2013年第一季度香港房价甚至比1997年高峰期高出38%。以主供家庭使用的500平方英尺(约45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小户型住宅为例,均价已经从2009年的170万-180万港元飙升至360万-380万港元。  尽管香港政府出台了严厉的楼市管理措施,但真正决定香港楼市的力量却绝非香港政府可以控制。有接近香港政府高层的人士透露,香港楼价真正出现下跌,要到未来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香港调升贷款利率之时。  今年年初,美联储主席耶伦向外界释放了今年秋天退出QE的信号,并称此后6个月会考虑加息。与之相对应的是香港楼市自2014年来已经出现了下跌。2月,新鸿基地产推出的某货尾楼盘,价格为平均每平方尺9268港元,比去年下降近35%。算上开发商提供的各项优惠折扣,项目价格最高降幅可达40%。此前,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在香港推出的新盘也降价25%开售。  不过全球范围内,日本和欧洲央行依然继续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近期也进入下行通道,这都让香港的楼市价格走向变得不那么明朗。香港的房地产一向被认为是良好的投资品,吸引着全球涌入的资金。不仅如此,由投机客们炒作而起的房价孕育着风险,香港的楼市也以大起大落的高波动而著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第一次让香港人认识到了“负资产”。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评论道,上世纪90年代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使香港经济元气大伤,往后的十几年里香港居民收入仅仅是缓慢恢复。  “守夜人”的失灵  与“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排行榜带来的尴尬不同,香港在另一份榜单中的表现则被视为整个香港社会自豪的财富。具体而言,最近二十年,香港每年都在“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排行榜中名列第一,被认为是世界上经济最为自由的地区。  不过,在财经专栏作者魏峰看来,这两项看似截然不同的排名之间,其实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他认为,无论是香港政府还是社会舆论,长期以来都被“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的原教旨自由经济理论所俘虏,一味只强调让企业在市场中“凭各自本事”搏击,却对于现实经济中的自然垄断和“马太效应”熟视无睹。  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斯蒂芬·维恩斯的认可,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一榜单至少让香港感到不快,并显示了为何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坚定地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行”。  《经济学人》的这份研究同样显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正在变得好转,原因是2005年来自寻租重灾区行业的亿万富翁占比76%,今年则下跌至56%。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之下,香港的确算得上是“逆势而行”。  事实上,在经历了数次资本主义危机,并发现“市场失灵”的问题之后,西方国家早已摒弃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中对于政府“守夜人”的角色定位。即使是在最相信市场力量的美国,早在1890年就开始连续颁布多部反垄断法,以解决“镀金时代”产生的超级托拉斯,“大萧条”后更是通过限制行业巨头和建立社会保障来保证经济公平。对于有天然垄断性的基础设施、交通、公用事业,以及中心城区的房地产业而言,政府名义上的不干预只会蜕变成对垄断者的变相保护。  就香港而言,直到2012年才通过了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律——《香港竞争条例》。在此之前,地产商业大亨们早已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累积。在香港,一般普遍认为,有六大家族控制着香港的经济命脉,包括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郭氏家族等。如果把来自中国内地的红筹公司从恒生指数中出去,那么剩下的24家公司中,有8家直接处于香港地产商控制下的房地产公司,4家是其控制的公共事业公司,11家是间接被香港六大家族或其他商业大亨控制的公司,与房地产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事实上,无论是港英政府还是回归之后的特区政府都曾尝试摆脱地产大亨对香港楼市的控制。末代港督彭定康曾在任内推行过反垄断法,最终不了了之。首任特首董建华推出的“八万五公屋”计划,生不逢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而夭折。此后,香港政府的行政风格愈发趋于保守。2003年“非典”之后,香港楼市暴跌。香港政府为了“托市”,甚至十多年内没有主动卖地。  这一次,挺身而出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他们正努力推动社会的变革。《经济学人》对此评论道,“一场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的革命正在进行。”  2009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发表《告全港市民书》,严厉地指出“社会贫富悬殊的程度比得上第三世界国家,跨代贫困不仅令青年一代绝望,可耻之极的是权贵的附庸仍以市场会自我调节为由,阻止种种保护和关怀弱势的政策和措施上马。”  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持续长达两个月,愤怒的年轻人在祖科蒂公园安营扎寨,他们高举着标语,谴责大企业利用金钱影响政治,要求政府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保障民生的项目中。随后这一活动蔓延到伦敦、墨尔本、东京等地。
  我个人感觉,香港要是房屋便宜点,每一个香港人住房面积能达到25平的话,香港生活质量一定完甩内地一线城市几十条街,哈哈
  整天就拿北上广来比,其他地方就不属于中国啦吗?你知道还有多少人生活艰辛吗,素质环境福利都比不了,国内问题奶粉,地沟油,无数添加剂,色素,你知道多少小孩患有白血病,还谈什么生活质量,  
  借位貼一張我某朋友大宅陽臺外的景色,相對這樣的朋友,我就是一個貧困戶。    
  我要批评你们了  
  我要批评你们了,你们一边希望香港人对中国有归属感,一边又不停引战,又比较这样那样,那里都会有贫穷那里都会有富有。你们这样和你们口中的“搞事 外籍 香港人”有什么分别?  
  所谓的生活质量,刚去百度找来一份比较完整的答案如下:  生活质量点击认领  开放分类:应用科学循证医学文化生活社会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有别于生活水平的概念,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所着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该书主要揭示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  编辑摘要  目录  1简介  2指标体系  ①客观条件指标  ②主观感受指标  3要素生活质量 - 简介  当这一术语被引入医学研究领域时,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即健康质量。与存活和其他类型的临床结果一样,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所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所着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该书主要揭示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他在1960年发表的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R.R.鲍尔主编的《社会指标》文集中正式提出生活质量这个专门术语。此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60~70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加拿大、西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80年代初,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生活质量 - 指标体系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①客观条件指标  包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就业情况、居住条件、环境状况、教育程度、卫生设备和条件、社区团体种类和参与率、社会安全或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这些客观综合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权衡社会变迁程度。  ②主观感受指标  主要测定人们由某些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测定通常分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两种。  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让人期望达到的东西。比如生活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我私自认为生活质量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精神尤其重要.固然现在有了绝大部分人不为物质生活而发愁,但是物质生活也是人们心中所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精神生活的需求.看重的是物质而并非精神,其实不然,人活在世上应该以精神为重,精神生活好了,我想比物质生活还为重要.我想和谐社会提出的这个也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  生活质量 - 要素  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①政治和社会环境 (政治稳定,犯罪,执法等)  ②经济环境 (外汇兑换规定,银行服务等)  ③社会文化环境 (检查,限制人身自由等)  ④健康和卫生 (医疗用品和服务,传染病,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  ⑤学校和教育 (标准和供货的国际学校等)  ⑥公共服务和运输 (电力,水,公共交通,交通挤塞等)  ⑦娱乐 (餐厅,剧院,电影院,体育和康乐等)  ⑧消费品 (粮食供应/每日的消费项目,汽车等)  ⑨房屋 (房屋,家电,家具,维修服务等)  ⑩自然环境 (气候,记录自然灾害)
  所谓的生活质量,刚去百度找来一份比较完整的简单答案如下:  生活质量 - 指标体系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①客观条件指标  包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就业情况、居住条件、环境状况、教育程度、卫生设备和条件、社区团体种类和参与率、社会安全或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这些客观综合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权衡社会变迁程度。  ②主观感受指标  主要测定人们由某些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测定通常分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两种。  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让人期望达到的东西。比如生活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我私自认为生活质量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精神尤其重要.固然现在有了绝大部分人不为物质生活而发愁,但是物质生活也是人们心中所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精神生活的需求.看重的是物质而并非精神,其实不然,人活在世上应该以精神为重,精神生活好了,我想比物质生活还为重要.我想和谐社会提出的这个也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  生活质量 - 要素  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①政治和社会环境 (政治稳定,犯罪,执法等)  ②经济环境 (外汇兑换规定,银行服务等)  ③社会文化环境 (检查,限制人身自由等)  ④健康和卫生 (医疗用品和服务,传染病,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  ⑤学校和教育 (标准和供货的国际学校等)  ⑥公共服务和运输 (电力,水,公共交通,交通挤塞等)  ⑦娱乐 (餐厅,剧院,电影院,体育和康乐等)  ⑧消费品 (粮食供应/每日的消费项目,汽车等)  ⑨房屋 (房屋,家电,家具,维修服务等)  ⑩自然环境 (气候,记录自然灾害)
  @多变蓝方
20:11:00  香港迟早变臭港  -----------------------------  那一群井底之蛙的世界,他们的优越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从生活质量来说,大陆很多中小城市并不差于一线城市
  飞婶不信滴
  香港大部分地区建设跟农村差不多,街道破破烂烂的
  何必说的这样极端~~居心何在~~
09:26:00  連上上網都被管控 , 還談生活質量 ... 算把啦! 山村野人  --------------------------  连工农产品都是大陆的,还谈生活质量?连说话都是广东话英语还谈生活质量?国家博弈连屁都不敢放,还谈生活质量?  你要真是觉得你生活质量怎么样的话,我建议广东给你断电试试,你呀的什么都是我们的,就靠大陆这个腹地才有今天这样,还谈生活质量,你要是走点心的话,你应该知道你们的命运其实主要就掌握在两个主人手中。亲爹中国不会不管你们,但美国会拿你们开价!
  去过国内一线城市和香港,虽然国内一线城市街道宽,楼高,但给我的总体感觉和香港差距还是甚远啊。  
  @_药八刀_   俺在帝都.....俺感觉香港比北京强10倍以上
  其实我很不喜欢你这样的贴子,大陆自然有很多地方比香港好,但比香港差的地方我想只会更多,比如空气,比如教育,比如医疗。只能相互取长补短,而不是一味的相互贬低。
  @_药八刀_
20:27:00  以前混迹在港板的那几个港灿小丑怎么好长时间都不踪影了?应该是好长时间没人给开工钱了吧......  -----------------------------  给你开工钱的是谁?几毛啊?
  从来没关心过HK,别自以为是,要是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鸟都不想鸟你们。
  哎,好好的一个网站都被五毛给。。。。。。。。
  大哥,不是撅你,咱们别吹牛逼了,行不?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