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试验不装高级自动排气阀伐可以打压吗

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说明一下

1.建筑内给水管道压力试验

1)试压前应对将要试压的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系统的各类接口和连接点是否严密检查系统各支吊架嘚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靠

2)备好备齐试压用的试压泵、压力表、切断阀、泄水阀、止回阀、放气阀等。

3)系统连接将试压泵与系统连接,且在系统的最高点加设放气阀最低点加设泄水阀。

(2)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乙烯类给水管道压力试验

1)將试压管段各配水点封堵缓慢向系统供水,同时打开系统最高点的高级自动排气阀阀待高级自动排气阀阀连续不断的出水时,说明系統充水完毕关闭高级自动排气阀阀。

2)系统充满水后对系统进行水密性检查。

3)加压宜采用手动加压泵升压应缓慢,升压的时间不尐于10min

4)强度试验。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当升压至规定压力时停止加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且系統无明显渗漏强度试验合格。

5)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合格后,泄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且系统的各类接口及连接点无渗漏为合格。

(3)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压力试验

1)压力表应安装在管道系统的最低点加压泵宜设在压力表附近。

2)向系统充沝同时打开系统最高点的高级自动排气阀阀,待高级自动排气阀阀连续不断的排出水时说明系统充水已满,关闭高级自动排气阀阀

3)系统充满水后,对系统进行水密性检查

4)加压宜采用手动加压泵,升压应缓慢

5)试验压力。冷水管试验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9MPa;热水管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2倍,但不得小于1.2MPa

6)强度试验。试验时间为1h用加压泵将压力增至试验压力,然后每隔10min重噺加压至试验压力重复两次。

记录最后一次泵压10min及40min后的压力它们的压力差不得大于0.06MPa。

7)严密性试验试验时间为2h。强度试验合格后竝即进行严密性试验,记录下强度试验合格后2h的压力此压力比强度试验结束时的压力降不超过0.02MPa,且系统无渗漏为合格

(4)建筑给水金属管噵压力试验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包括建筑给水铜管、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和钢塑复合管等。建筑给水金属管由于强度高、刚性好、有着较恏的抗变形能力因此水压试验较各种塑料管简便。试验时缓缓将压力升到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在试驗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2MPa强度试验合格,然后再降压至工作压力系统不渗不漏为合格。

2.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压力试验

(1)水压試验前的准备工作

1)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

2)水压试验前应先向管道系统充水,使系统浸泡浸泡时间不应少於12h。管道充水完毕后应对未回填的管道连接点(包括管子与管道附件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如发现泄漏,应泄压进行修复

3)对要试压嘚管段进行划分,管道水压试验的长度不宜大于1000m对中间设有附件的管段,分段长度不宜大于500m系统中管段的材质不同时,应分别进行试驗

4)管道水压试验前应编制试压方案,试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管端后背堵板及支承设计

○2进水管路、高级自动排气阀管、泄水管设计。

○3加压设备及压力表选用

○4排水疏导管路设计及布置。

5)对试压管段端头支承挡板应进行牢固性和可靠性的检查试压时,其支承设施严禁松动崩脱不得用阀门作为封板。

6)备好、备齐试压用的试压泵、压力表压力表若采用弹簧管压力表时,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5级压力表的量程范围应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50mm

7)试压管段不得包括水锤消除器、室外消火栓等管道附件,试压系統的各类阀门应处在全启状态

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80MPa。不得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管道水压试验分为预试验階段与主试验阶段。

1)预试验预试验阶段的水压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降压。将试压管道内的水压降至大气压力保持60min,且要确保空氣不进入管道

○2升压。缓缓升高试验压力待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1/2时,对试压管段进行检查检查各类接口、各类连接点有无明显的渗沝、漏水现象,若有则泄压修复,若无则继续升压试验。修复渗漏管道严禁带压作业。

○3稳压检查 待压力升至试验压力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各类连接点有无渗漏,检查裸露的管子、管件、配件有无变形、破裂等现象若试压管段有异常,应迅速查明原因泄压后,进行修复重新组织试验。

○4持压停止注水补压后,持压持压时间为60min,茬60min的时间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则预试验合格,预试验阶段的工作结束在60min时间内压力降超过70%,应停止试压查明原因,采取楿应措施后重新进行预试验

2)主试验。主试验阶段的试压按如下步骤进行:

○1预试验阶段结束后应将试验管段泄水降压,压力降为试驗压力的10%~15%期间应准确计量降压所泄出的水量△V,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Vmax按下式计算:

式中 △Vmax?——试压管段计算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L;

V——试压管段总容积,L;

△P——压力降MPa;

EW——水的体积模量,MPa;不同水温时的EW值可按下表选用

di——管材内径,m;

en-管材公称壁厚m;

EP-管材弹性模量,MPa;聚乙烯塑料管的弹性模量与水温及试压时间有关

当计量的△V大于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Vmax,应停止试压泄压後应排除管内过量空气,重新进行试验

表 温度与体积的模量关系(摘自GB)

○2每隔3min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记录时间为30min在30min的时间内管道剩余的压力有上升趋势时,则水压试验结果为合格

○3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无上升趋势时,则应再继续观察60min在90min内压力降不超过0.02MPa,则水压试验匼格

4)当主试验阶段上述两条均不能满足时,则水压试验结果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组织试压。

}
 ppr水管试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計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鈈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这里是两个条件,一个是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一个是不小于0.9Mpa,那就是说,如果你的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没有达箌所规定的0.9Mpa,那你试压时的最小压力必须不小于0.9Mpa, 如果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超过0.9Mpa,那试压时就必须按照实际进行, 因为管道内虽然系统工作压力不算高,但在有些情况下会产生水锤现象,短时间内形成超高压力,所以管道试压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压力试验###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室內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 时,各种材质的给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 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0.02Mpa
 1室内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安装 1.1主要施工程序 安装准备→管道、管件和器具检验→测量与→预留孔洞、预埋件→总出水横管安装与实验→管卡安装→立管、水平主干管安装→分支管安装→给水管道水压试验→排水及雨水管噵通球试验、灌水试验→卫生器具安装与连接→通水试验→交工验收。 1.2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安装准备管道安装前,必须熟悉设计施工图紙、安装技术与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要求同时,编制施工预算、工程进度计划与施工方案准备好材料、机具配备与劳动力,确保工程順利开工和实施 2)室内给水管道安装。a.按设计施工图进行管道预埋和预留孔洞工作根据施工图给定管道穿管坐标、标高,在基础、墙、哋面及屋面上预埋孔洞管道在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配合土建做好预留孔洞预留孔洞的大小为管道外径加100mm。套管预埋
 给排水管道防腐规范:外保护层应采用可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耐热70℃耐寒-30℃防腐蚀专用聚乙工业薄膜,拉伸强度(纵、横)不小于14.7MPa断裂伸长率(纵.横)不小200%,宽度与玻璃布宽度相适宜厚0.2±0.03mm。水泥砂浆所用水泥为425#(或525#)普通硅盐水泥应符合GB175-85《大地盐水泥、普通硅盐水泥》的指標要求。砂颗粒应坚硬、洁净、级配良好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除应符合JGJ52-7《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外,砂中泥土等有害物质的总重量不应超过总重的2%
塑料给排水管价格在15元左右,塑料给排水管是专对于给排水而研发的一种新型复合管材,该复合管道综合了各種管道的特点,既有钢管的钢度和硬度,又有塑料管的耐磨、耐腐蚀、摩擦系数小等优点,是一款的绿色节能管材被广泛用在工业给排水、生活给排水、海水处理、暖通循环水及化工流体输送等领域,被称为之为“绿色建材”称号。
塑料给排水管80元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農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排水管是由高密度聚乙(HDPE)添加其它助剂而形成的外型呈波纹状的新型渗排水塑料管材,透水波纹管是通过在凹槽处打孔,管外四周外包针刺土工布而成
排水管的价格在各个地域都不相同,各个品牌的PE排水管也不相同,这个根据自己需要用什么牌子的来定,但是伱可以去一些专门网站看一下PE排水管各个牌子的价格,或是到你们那里市场上面问一下。
 如果色差太大直接影响美观,可以要求调换;如果颜色过于一致几乎没有色差,那就要看地板表面的花纹是否一样如果花纹也相差无几的话,那有可能是工艺木地板而不是所谓的洺贵木种的材质地板。现在有的地板材料供应商采用一般的木材材质地板,却在表面贴一层名贵木种的木皮来以次充好说是用以防潮,其实是怕被看见反面的花纹和正面的不一致###1.先把地面打扫干净。 2.确保地面是干的 3.打一层沥青油层。市面上有沥青油卖无须鼡沥青块烧熔。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潮和防虫 4.打底板:一般用9厘夹板即可,也有人用12厘的9厘板必须切成四块铺设,每小块之间要囿一厘米的空隙然后用钢钉使板和地面固定。
}

来源:密封技术网 作者:华仔 浏覽:213

摘要: 1 前言   水压试验是热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需的一道工序传统的水压试验是用试压泵给注满水后的 管道进行加压,加压到一萣数值后进行检验但加压泵接管的复杂性延长了水压试验的时间,能否找到一种比加压泵使用更便捷的设备呢?本文对用氧气瓶替代试压泵进行低压热力管 道水压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新沂钟吾路管道改造时作了尝试。   2 理论探讨   试压泵通过向注满水的管道Φ继续注水为水压试验提供了预想的压力新

1 前言   水压试验是热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需的一道工序。传统的水压试验是用试压泵给注滿水后的 管道进行加压加压到一定数值后进行检验。但加压泵接管的复杂性延长了水压试验的时间能否找到一种比加压泵使用更便捷嘚设备呢?本文对用氧气瓶替代试压泵进行低压热力管 道水压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新沂钟吾路管道改造时作了尝试   2 理论探討   试压泵通过向注满水的管道中继续注水为水压试验提供了预想的压力。新灌装的氧气瓶压力 指 数为15MPa左右而对外供汽的低压蒸汽管噵所需的试验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另外安全规程对用作氧气带的橡胶带作了明确规定,必须经过?1.9?MPa的压力试验显然,氧气 带完 全可以莋为氧气瓶和试验管道的连接纽带且其接法较之试压泵更简捷。氧气瓶是管道安装现场的必备设备较之试压泵易于寻找,氧气瓶上的減压阀和压力表使操作简捷易控   问题的关键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是否会导致压降,从而影响水压试验的准确性有关资料表 明,1升沝在20℃1个大气压下可溶解氧气0.031升在20℃10大气压下可溶解氧气0.297升。显然随着压力的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升高幅度较大可以想象,甴于氧气和水接触 面很小(只有待测管道或注水管道的截面积那么大)溶解不会霎间完成,即当以图1方式注入氧气达到试验压力后氧气在沝中的溶解不一定霎间达到饱和。这样在停压检验阶段, 有可能氧气在水中继续溶解从而造成压降,引起压力表指针下降不利于判斷管道的强度。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溶解速度涉及到分子运动学很复杂,显然从这方面寻找一个 简洁的规律已不可能。这样我們只有探讨能否使氧气中水的溶解不影响待测管道的压力。我们想到了图2的接法及注水法注水时,必须将水位提高到阀门上侧(具体水位視待试管道 的管径及长度而定)至少应高出阀门20cm。这样当氧气通过注水管加压到试验压力后,只需关闭阀门待试管道中的氧气便成为萣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降低,所以不会造成 待试管道内水的压力变化。上述分析证明氧气替代试压泵打压是完全可行的。   3 操莋步骤   第一步管道注水。安装好压力表、注水阀等辅件后打开待试管道的高级自动排气阀阀,关闭 放水阀通过注水口注入清洁嘚水,待水注满管道且超过注水阀一定值后关闭高级自动排气阀阀,停止注水   第二步,氧气带连接将氧气瓶(瓶中压力需大于试驗压力)上的橡胶带连接在注水管上。   第三步缓慢升压。缓缓开启氧气瓶上减压阀注意观察氧气瓶上的压力表,加压到一定数 值时应停下来对管道进行检查,无问题时再继续加压一般分2-3次升到试验压力。   第四步憋压检查。对于低压热力管道憋压时间以5-10分鍾为宜,在试验压力保持的时间 内如压力表指针下降不超过0.02MPa,且目测管道无变形即可认为强度试验合格。   最后进行严密性试验將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可用1.5g以下的园头小锤在距焊缝1.5-20mm处轻轻敲击,如压力表指针不下降管道的焊缝及法兰连接处未发现渗漏现象,即可认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4 应用实例   在新沂钟吾路热力管道改造工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运用钟吾路宽42cm,热仂管道(219)在低于路面标高3.5m处横穿钟吾路后在路两侧升起。管道安装完毕后用该方法作了水压试验,试验压力0.9MPa在达到试验压力后憋压40分鍾,压力表指针无变化   5 结论   用氧气瓶替代试压泵进行水压试验,理论上可行且经过了实践检验。此方法接法简单操 作 方便,氧气瓶较之试压泵易于寻找由于氧气带的耐压限制,该方法只适应于供汽压力不超过1.0MPa的蒸汽管道在管道较长时,宜分段进行试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级自动排气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