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8*8_联航路1588号RG在Altium哪个库里

x25045在altium designer哪个库里_百度知道
x25045在altium designer哪个库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图,x25045封装由三种:DIP-8、SOIC-8、TSSOP-14前两种默认库应该能找到,后一种肯定要手画,或者发邮件到我资料的邮箱,我发给你。
采纳率:6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altium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altium designer的库中,时钟芯片DS1302在哪个库里?_百度知道
在altium designer的库中,时钟芯片DS1302在哪个库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Dallas Peripheral Real Time Clock.IntLib这个库里有,如果以后你有什么不懂找元件的可以在右上方的searching中去找你所需要的元件.希望你能成功! 我用的是6.0的版本.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芯片有多个不同的名字,在searching时,要是输入的名字与软件所带库里的不一样,是不是就搜不到啊?那要怎么办呢?我用的是AD6.9.
采纳率:41%
没有,自己建库。
在软件自带的库中,这麽多的元器件库,包含这麽多的元器件,最常见的DS1302都没有?是不是基本上要用到的都得自己建?
大多数都要自己建库。当然你也可以搜一搜,不过即使找到了,也要核对封装是否相同。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互连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而网络时间同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局域网时间同步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如国防军工、电信网、金融业、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和电力系统等部门)越发不可或缺。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嵌入式与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的结合,无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 方案设计目前网络授时的实现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嵌入式系统并在上面实现SNTP协议。从而完成网络时间的同步。其系统框图如图l所示。 本系统采用C/S模型,分为网络授时同步服务器和客户端两大部分,本文主要对网络授时服务器部分进行研究。在网络授时同步服务器中,处理器STM32f103由内部RTC模块结合日历算法来给出时间信息(年月日时分秒),再从GPS获取时间信息,并修正自己的时间,最后结合W5100芯片搭建出一个时间服务器。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便可同步地统一客户端的时间信息,并达到ms级精度。网络传输时需实现SNTP应用层协议,设计中通过构造SNTP协议包,并根据同步算法可计算出包交换的往返延迟。本系统采用ST公司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系列处理器.Cortex-M3内核是专门用于设计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实时性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处理器核,它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了代码密度的Thumb-2指令集,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中断响应的紧耦合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的性能。所有新功能都同时具有业界最优的功耗水平。TCP/IP协议栈的实现采用的固件芯片W5100是韩国WIZnet公司推出的固件网络芯片,它集TCP/IP协议栈、以太网MAC和PHY为一体,可支持TCP,UDP、ICMP、IGMP、IPv4、ARP,PPPoE、Ethemet等网络协议;同时支持4个独立的Socket通信,内部16 K字节的发送/接收缓冲区可快速进行数据交换,最大通信速率可达到25Mbps。此外,W5100还内嵌10BaseT/100BaseTX以太网物理层,可支持自动应答(全双工/半双工模式),并提供多种总线(两种并行总线和SPI总线)接口方式,可以方便地与各种MCU连接。W5100器件的推出大大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可使微控制器在没有操作系统支持的情况下,真正的实现单芯片接入Internet。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时钟芯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整流桥在altium哪个库里_百度知道
整流桥在altium哪个库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Bridge1”或“Bridge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第 4 章 原理图设计在前面几章讲述了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后,现在可以学习具体的原理图设计。本章主要 讲述电子元件的布置、调整、布线、绘图以及元件的编辑等,最后将以一个 FPGA 应用板原 理图和一个译码器原理图设计为实例进行讲解。4.1 元件库管理在向原理图中放置元件之前,必须先将该元件所在的元件库载入系统。如果一次载入过 多的元件库,将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同时也会降低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所以,最好的 做法是只载入必要且常用的元件库,其他特殊的元件库在需要时再载入。一般在放置元件 时,经常需要在元件库中查找需要放置的元件,所以需要进行元件库的相关操作。4.1.1 浏览元件库浏览元件库可以执行 Design→Browse Library 命令,系统将弹出如图 4-1 所示的元件库 管理器。在元件库管理器中,用户可以装载新的元件库、查找元件、放置元件等。图 4-1 元件库管理器79 (1)查找元件 元件库管理器为用户提供了查找元件的工具。即在元件库管理器中,单击 Search 按钮, 系统将弹出如图 4-2 所示的查找元件库对话框,如果执行 Tools→Find Component 命令也可 弹出该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定查找对象以及查找范围。可以查找的对象为包含 在.Intlib 文件中的元件。该对话框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如下:图 4-2 简单查找元件库对话框1)简单查找。图 4-2 所示为简单查找对话框,如果要进行高级查找,则单击图 4-2 所示 对话框中的“Advanced”按钮,然后会显示高级查找对话框。 ? Filters 操作框。在该操作框中可以输入查找元件的域属性,如 Name 等;然后选择操 作算子 (Operator) ,如 Equals( 等于 ) 、 Contains( 包含 ) 、 Starts With( 起始 ) 或者 Ends With(结束)等;在 Vlaue(值)编辑框中可以输入或选择所要查找的属性值。 ? Scope 操作框。该操作框用来设置查找的范围。当选中 Available Libraries 单选按钮 时,则在已经装载的元件库中查找;当选中 Libraries on Path 单选按钮时,则在指定 的目录中进行查找。 Search In 下拉选择列表可以选择查找对象的模型类别,比如是元件库、封装库或 3D 模 型库。 ? Path 操作框。该操作框用来设定查找对象的路径,该操作框的设置只有在选中 Libraries on Path 时有效。Path 编辑框设置查找的目录,选中 Include Subdirectories 复 选框,则包含在指定目录中的子目录也进行查找。如果单击 Path 右侧的按钮 ,则 系统会弹出浏览文件夹,可以设置查找路径。 File Mask 可以设定查找对象的文件匹配域,“*”表示匹配任何字符串。 设置好了查找的内容和范围后,单击 Search 按钮,系统就会开始进行查找。如果查找 到该属性设置的元件,则系统会自动关闭查找元件库对话框,并将查找到的元件显示在元件 库管理器中。 2)高级搜索。单击图 4-2 对话框中的“Advanced”按钮,则会显示高级查找元件库对话 80 框,如图 4-3 所示,此时对话框中会出现“Simple”按钮,单击该按钮则可以回到图 4-2 所 示的对话框。 在图 4-3 所示最上面的空白编辑框中,可以输入需要查找的元件或封装名称。如本例的 XC2S300E(可以用“*XC2S300E*”方式进行查询包含 XC2S300E 字符的元件名称)。 (2)搜索元件 单击 Search 按钮,Altium Designer 就会在指定的目录中进行搜索。同时图 4-2 或图 4-3 所示的对话框会暂时隐藏,并且图 4-1 所示界面中的 Search 按钮会变成 Stop 按钮。如果需 要停止搜索,则可以单击 Stop 按钮。 (3)找到元件 当找到元件后,系统将会在如图 4-4 所示的对话框中显示结果。在上面的信息框中显示 该元件名,如本例的 XC2S300E,并显示其所在的元件库名,在中间的信息框中显示该元件 的引脚类型,最下面显示元件的图形符号形状和引脚封装形状。 (4)放置元件 查找到需要的元件后,可以将该元件所在的元件库直接装载到元件库管理器中。即在图 4-4 中选择需要放置的那个查找到的元件,然后单击右上方的 Place 按钮即可。后面章节将 更加详细地介绍如何放置元件。图 4-3 高级查找元件库对话框图 4-4 查找元件库的结果显示4.1.2 装载元件库单击图 4-1 中的 Libraries 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 4-5 所示的装载/卸载元件库对话框, 通过此对话框就可以装载或卸载元件库。启动装载 / 卸载元件库对话框也可以直接执行 Design→Add/Remove Library 命令,另外在放置元件过程中也可以启动该对话框。在该对话 框中,可以看到有三个选项卡。 81 图 4-5 装载/卸载元件库对话框? Project 选项卡:显示当前项目的 SCH 元件库。 ? Installed 选项卡:显示已经安装的 SCH 元件库,一般情况下,如果要装载外部的元 件库,则在该选项卡中操作。 ? Search Path 选项卡:显示搜索的路径,即如果在当前安装的元件库中没有需要的封 装元件,则可以按照路径进行搜索。 装载/卸载元件库的操作方法如下: 1)使用 Move up 和 Move down 按钮,可以使在列表中选中的元件库上移或下移,以便 在元件库管理器中显示在最顶端还是最末端。 2)选中列表中某一个元件库后,单击 Remove 按钮则可将该元件库移去。 3)如果要添加一个新的元件库,则可以单击 Install 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 4-6 所示的打 开元件库对话框,用户可以选取需要装载的元件库。因为后面需要设计 FPGA 原理图,所以 这里选择 Xilinx Spartan-IIE.Intlib 元件库。图 4-6 打开元件库对话框82 说明:Altium Designer 已经将各大半导体公司的常用元件分类做成了专用的元件库, 只要装载所需元件的生产公司的元件库,就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元件。另外有 三个常用的库,Sim、Simulation 和 PLD 元件库,前两个包括了一般电路仿真所需要 用到的元件,而后一个主要包括逻辑元件设计所要用到的元件。 4)单击 Close 按钮,完成该元件库的装载或卸载操作。将所需要的元件库添加到当前编 辑环境中后,元件库的详细列表将显示在元件库管理器中。4.2 放置元件绘制原理图首先要进行元件的放置。在放置元件时,设计者必须知道元件所在的库,并 从中取出或者制作原理图元件,并装载这些必须的元件库到当前设计管理器。本章实例的目 的是设计一个 Spartan IIE 的 FPGA 原理图,FPGA 元件为 XC2S300E-6PQ208C。4.2.1 放置元件的方法放置元件之前,应该选择需要放置的元件,通常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来选取元件。 1.通过输入元件名来选取元件 如果确切知道元件的编号名称,最方便的做法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Part 或直接单击 布线工具栏上的按钮 ,打开如图 4-7 所示的 Place Part(放置元件)对话框。图 4-7 放置元件对话框(1)选择元件库 单击浏览按钮 ,系统将弹出如图 4-8 所示的浏览元件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用户 可以选择需要放置的元件的库。 此时也可以在图 4-8 所示对话框中单击按钮 加载元件库,此时系统会弹出如图 4-5 所 示的装载/卸载元件库对话框,具体操作参考 4.1 节。 单击“ Find ”按钮可以打开如图 4-2 所示的查找元件库对话框,具体操作请参考 4.1 节。 83 图 4-8 浏览元件库对话框(2)选择元件 选择了元件库后,可以在“Component Name”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元件,在预览框中可以 查看元件图形。 (3)输入流水号 选 择 了元 件后 单击 OK 按 钮 ,系 统返 回到 如 图 4-7 所 示的 对话 框, 此时 可 以在 “Designator”编辑框中输入当前元件的流水序号(例如 U1)。 注意:无论是单张或多张图的设计,都绝对不允许两个元件具有相同的流水序号。 在当前的绘图阶段可以完全不理会输入流水号,即直接使用系统的默认值“U?” 。等到 完成电路全图之后,再使用 Schematic 内置的重编流水序号功能 ( 通过菜单命令 Tools → Annotate),就可以轻易地将原理图中所有元件的流水序号重新编号一次。 假如现在为这个元件指定流水序号(例如 U1),则在以后放置相同形式的元件时,其流水 序号将会自动增加(例如 U2、U3、U4 等),如果选择的元件是多个子模块集成的话,系统自 动增加的顺序则是 U1A、U1B、U1C、U1D、U2A、U2B?。设置完毕后,单击上述对话框 中的 OK 按钮,屏幕上将会出现一个可随鼠标指针移动的元件符号,请将它移到适当的位 置,然后单击鼠标左键使其定位即可。 (4)元件注释 在 Comment 编辑框中可以输入该元件的注释,本实例元件注释为 XC2S300E-6PQ208C, 这将会显示在图上,如图 4-9 所示。 (5)封装类型显示 在 Footprint 框中显示了元件的封装类型。 (6)元件的子模块选择 如果元件由多个子模块集成的话,可以在 Part ID 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放置的模块。比如 84 FPGA 元件 XC2S300E-6PQ208C 具有 12 个子模块 A、B、C、D、?、L。 完成放置一个元件的动作之后,系统会再次弹出 Place Part(放置元件)对话框,等待输入 新的元件编号。假如现在还要继续放置相同形式的元件,就直接单击按钮,新出现的元件符 号会依照元件封装自动地增加流水序号。如果不再放置新的元件,可直接单击 Cancel 按钮 关闭对话框,放置了 XC2S300E-6PQ208C 的几个子模块后的图形如图 4-9 所示。图 4-9 放置了 FPGA 元件后的局部技巧:当放置一些标准元件或图形时,可以在绘制前调整位置,调整的方法为:在选 择了元件,但还没有放置前,按住〈Space〉键,即可旋转元件,此时可以选择需要的 角度放置元件。如果按〈Tab〉键,则会进入元件属性对话框,用户也可以在属性对话 框中进行设置,这将在本章后面讲解。 2.从元件库管理器的元件列表中选取 另外一种选取元件的方法是直接从元件列表中选 取,该操作必须通过设计库管理器窗口的元件库管理列 表来进行。下面以示例讲述如何从元件库管理面板中再 选取一个 XC2S300E 元件。 如图 4-10 所示,首先在面板上 Libraries 栏的下拉 列表框中选取 Xilinx Spartan-IIE.IntLib 库,如果没有加 载该库,则先将该元件库装载到当前设计文档中。然后 在 零 件 列 表 框 中 使 用 滚 动 条 找 到 “ XC2S300E6PQ208C” ,并选定它。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 选择 Place 命令,此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随鼠标指针移 动的元件图形,将它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 使其定位即可。也可以直接在元件列表中用鼠标左键双 击“XC2S300E-6PQ208C”将其放置到原理图中,这样 可更方便些。具体放置位置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定。 如果从元件库管理器中选中该元件,再放置到原理 图中的话,则流水号为“U?” ,用户可以单击〈Tab〉键 进入元件属性对话框设置流水号。如果不再继续放置元 件,则可以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该命令的操作。图 4-10 从元件库管理器中选择元件85 4.2.2 使用工具栏放置元件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元件库来实现放置元件,系统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元件,这些元件可 以使用 Utilities 工具栏的常用元件子菜单来选择装载。常用元件子 菜单如图 4-11 所示。 常用元件子菜单为用户提供了常用规格的电阻、电容、与非 门、寄存器等元件,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选择绘制这些元件。 放置这些元件的操作与前面所讲的元件放置操作类似,只要选 中了某元件后,就可以使用鼠标进行放置操作。4.3 编辑元件图 4-11 常用元件子菜单4.3.1 编辑元件属性Schematic 中所有的元件对象都具有自身的特定属性,在设计绘制原理图时常常需要设 置元件的属性。在真正将元件放置在图纸上之前,元件符号可随鼠标移动,如果按下 〈Tab〉键就可以打开如图 4-12 所示的 Component Properties(元件属性)对话框,可在此对话 框中编辑元件的属性。图 4-12 元件属性对话框如果已经将元件放置在图纸上,要更改元件的属性,可以执行 Edit→Change 命令来实 现。该命令可将编辑状态切换到对象属性编辑模式,此时只需将鼠标指针指向该对象,然后 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元件属性对话框。另外,还可以直接在元件的中心位置,使用鼠标 86 双击元件,也可以弹出元件属性对话框,然后用户就可以进行元件属性编辑操作。 (1)Properties(属性)操作框 该操作框中的内容包括以下选项: ? Designator。元件在原理图中的流水序号,选中其后面的 Visible 复选框,则可以显示 该流水号,否则不显示。 ? Comment 。该编辑框可以设置元件的注释,如前面放置的元件注释为 XC2S300E6PQ208C,可以选择或者直接输入元件的注释,选中其后面的 Visible 复选框,则可 以显示该注释,否则不显示。 ? 对于有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子模块组成的元件,如 XC2S300E-6PQ208C 具有 12 个子 模块,一般以 A、B、C、?、K、L 来表示,此时可以选择 按钮来设 定。 ? Description。该编辑框为元件属性的描述。 ? Unique Id。设定该元件在设计文档中的 ID,是唯一的。 ? Type。选择元件类型,从下拉列表中选取。Standard 表示元件具有标准的电气属性; Mechanical 表示元件没有电气属性,但会出现在 BOM 表(材料表)中;Graphical 表示 元件不会用于电气错误的检查或同步;Tie Net in BOM 表示元件短接了两个或多个不 同的网络,并且该元件会出现 BOM 表中;Tie Net 表示元件短接了两个或多个不同 的网络,该元件不会出现 BOM 表中;Standard(No BOM)表示该元件具有标准的电气 属性,但是不会包括在 BOM 表中。 (2)Library Link 在该编辑框中,可以选择设置元件库名称和设计单元的 ID。 ? Design Item ID。在元件库中所定义的元件名称。 ? Library Name。元件所在的元件库。 (3)Sub-Design Links 在该编辑框中,可以输入一个连接到当前原理图元件的子设计项目。子设计项目可以是 一个可编程的逻辑元件,或者是一张子原理图。 (4)Graphical 属性操作框 该操作框显示了当前元件的图形信息,包括图形位置、旋转角度、填充颜色、线条颜 色、引脚颜色以及是否镜像处理等。 ? 用户可以在 Location X 和 Y 编辑框中修改 X 、 Y 位置坐标,移动元件位置。 Orientation 选择框可以设定元件的旋转角度,以旋转当前编辑的元件。用户还可以选 中 Mirrored 复选框,将元件镜像处理。 ? Show All Pins on Sheet(Even if Hidden)。是否显示元件的隐藏引脚,选择该选项可以 显示元件的隐藏引脚。 ? Mode。在该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元件的替代视图,如果该元件具有替代视图,则会 显示该下拉列表有效。 ? Local Colors。选中该选项,可以显示颜色操作,即进行填充颜色、线条颜色、引脚 颜色设置操作,如图 4-13 所示。87 图 4-13 选中 Local Colors 复选框后的操作界面? Lock Pins。选中该选项,可以锁定元件的引脚,此时引脚无法单独移动,否则引脚 可以单独移动。 (5)元件参数(Parameters) 在图 4-12 所示对话框的右侧为元件参数列表,其中包括一些与元件特性相关的参数, 用户也可以添加新的参数和规则。如图 4-14 所示,如果选中了某个参数左侧的复选框,则 会在图形上显示该参数的值,如图 4-15 所示的元件即显示了前面选定的参数值。可以单击 Add 按钮添加参数属性,或者单击 Remove 按钮移去参数属性;选中某项属性,然后单击 Edit 按钮则可以对该属性进行编辑;用户还可以选择某属性后,单击 Add as Rule,将所选择 属性设为一个规则。图 4-14 元件参数列表图 4-15 显示了参数值的元件88 (6)元件的模型列表(Models) 在图 4-12 所示对话框的右下侧为元件的模型列表,其中包括一些与元件相关的封装类 型、三维模块和仿真模型,用户也可以添加新的模型。4.3.2 设置元件的封装在原理图绘制时,每个元件都应该具有封装模型,如果要进行电路信号仿真的话,那么 还需要具有仿真模型,当生成 PCB 图时,如果要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则还应该具有信号 完整性模型的定义。 当绘制原理图时,对于不具有这些模型属性的元件,可以直接向元件添加这些属性。下 面以封装模型和仿真模型属性为例,讲述如何向元件添加这些模型属性。 1)在 Models 编辑框中,单击 Add 按钮,系统会弹出如图 4-16 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 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Footprint 模式。 2)单击图 4-16 所示的 OK 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 417 所示的 PCB Model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 PCB 封装的属性。在 Name 编辑框中可以输入封装名, Description 编辑框可以输入封装的描述。 单击 Browse 按钮可以选择封装类型,系统弹出如图 4-18 所示的对话框,此时可以选择封装类型,然后单击 OK 按钮即可,如果当前没有装载需要的元件封装库,则可 图 4-16 添加新的模型对话框 以单击图 4-18 中的按钮 装载一个元件库,或单击 Find 按钮进行查找,具体操作可以参考 4.1 节。如果查找到所需要的元件封装的话,封装名会显 示在如图 4-18 所示的对话框中,然后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元件所对应的封装即可。图 4-17 PCB Model 对话框89 4.3.3 设置仿真属性1)在 Models 编辑框中,单击 Add 按钮,系统会弹出如图 4-16 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 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Simulation 模式。图 4-18 浏览封装库对话框2)单击图 4-16 中的 OK 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 4-19 所示的 Sim Model 对话框,在该对 话框中可以设置仿真模型的属性。具体的设置可以参考第 10 章关于电路仿真的讲解。图 4-19 Sim Model 对话框3)设置好仿真属性后,单击 OK 按钮即可完成仿真模型属性的添加。4.3.4 编辑元件参数的属性如果在元件的某一参数上双击鼠标左键,则会打开一个针对该参数属性的对话框。例如 在显示文字 U1A 上双击,由于它是 Designator 流水序号属性,所以出现对应的 Parameter Properties(参数属性)对话框,如图 4-20 所示。 90 图 4-20 Parameter Properties(参数属性)对话框可以通过此对话框设置其流水序号名称(Name 框);参数值、参数值的可见性以及是否 锁定;X 轴和 Y 轴的坐标(Location X 及 Location Y 编辑框)、旋转角度(Orientation 选择框)、 组件的颜色(Color 框)、组件的字体(Font 框)等更为细致的控制特性。 如果单击 Change 按钮,则系统会弹出一个字体设置对话框,可以对对象的字体进行设 置,不过这只对于选中的是文本才有效。4.4 元件位置的调整元件位置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命令将元件移动到工作平面上所需要的位置,并将 元件旋转为所需要的方向。一般在放置元件时,每个元件的位置只是估计的,在进行原理图 布线前还需要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下面以图 4-21 为例说明如何调整元件的位置。图 4-21 放置了一些元件的图纸91 4.4.1 对象的选取对象的选取有很多方法,下面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1.直接选取对象 元件最简单、最常用的选取方法是直接在图纸上拖出一个矩形框,框内的元件全部 被选中。 具体方法是:在图纸的合适位置按住鼠标左键,光标变成十字状,如图 4-22 所示。拖 动光标至合适位置,松开鼠标,即可将矩形区域内所有的元件选中,如图 4-23 所示的被选 中元件会有一个蓝色或绿色虚矩形框标志,表明该元件被选中,绿色框的元件表示为当前首 选中的元件。要注意的是在拖动的过程中,不可将鼠标松开,且光标一直为十字状。另外, 按住〈Shift〉键,使用鼠标单击需要选择的元件,也可实现选取元件的功能。虚矩形框图 4-22 按住鼠标左键拉出一个矩形框蓝色或绿色虚矩 形框图 4-23 选取元件后的效果92 2.主工具栏里的选取工具 在主工具栏里有三个选取工具,即区域选取工具、取消选取工具和移动被选元件工具, 如图 4-24 所示。区域选取移动被选元件取消选取图 4-24 工具栏里的选取工具区域选取工具的功能是选中区域里的元件。它与前面介绍的方法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 是:单击主工具栏里的区域选取工具图标后,光标从开始起就一直是十字状,在形成选择区 域的过程中,不需要一直按住鼠标。 取消选取工具的功能是取消图纸上所有被选元件的选取状态。单击图标后,图纸上所有 带黄框的被选对象全部取消被选状态,黄色框消失。 移动被选元件工具的功能是移动图纸上被选取的元件。单击图标后,光标变成十字状, 单击任何一个带虚框的被选对象,移动光标,图纸上所有带虚框的元件(被选元件)都随光标 一起移动。 3.菜单中的选取命令 在菜单 Edit 中有几个关于选取的命令,如图 4-25 所示。图 4-25 菜单中的选取命令1)Inside Area。区域选取命令,用于选取区域内的元件。 2)Outside Area。区域外选取命令,用于选取区域外的元件。 3)All。选取所有元件,用于选取图纸内所有元件。 4)Connection。选取连线命令,用于选取指定连接导线。使用这一命令,只要相互连接 的导线,都会被选中。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某一导线上单击鼠标左键,将该 导线以及与该导线有连接关系的所有导线选中。 5)Toggle Selection。切换式选取。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某一元件上单击 鼠标左键,如果该元件以前被选中,则元件的选中状态被取消;如果该元件以前没有被选 中,则该元件被选中。4.4.2 元件的移动Altium Designer 中,元件的移动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元件在平面里移 动,简称“平移”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一个元件将另外一个元件遮盖住的时候,也需要移动 93 元件来调整元件间的上下关系,将这种元件间的上下移动称为“层移” 。元件移动的命令在 菜单 Edit→Move 中,如图 4-26 所示。 移动元件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光标移动到元件 中央,按住鼠标,元件周围出现虚框,拖动元件到 合适的位置,即可实现该元件的移动。菜单 Edit → Move 中各个移动命令的功能如下所述。 1)Drag。它是一个很有用的命令,特别是当连接 完线路后,用此命令移动元件,元件上的所有连线 也会跟着移动,不会断线。执行该命令前,不需要 选取元件。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需 要拖动的元件上单击一下鼠标,元件就会跟着光标 一起移动。将元件移到合适的位置,再单击一下鼠 标即可完成此元件的重新定位。 2)Move 。用于移动元件。但它只移动元件,与 元件相连接的导线不会跟着它一起移动,操作方法 图 4-26 菜单中的“移动”命令 同 Drag 命令。 3)Move Selection 和 Drag Selection。与 Move 和 Drag 命令相似,只是它们移动的是选定 的元件。另外,这两个命令适用于将多个元件同时移动的情况。 4)Move To Front。在最上层移动元件,这个命令是平移和层移的混合命令。它的功能是 移动元件,并且将它放在重叠元件的最上层,操作方法同 Drag 命令。 5)Rotate Selection。命令将选中的元件进行逆时针旋转;而 Rotate Selection Clockwise 命 令则将选中的元件进行顺时针旋转。 6)Bring To Front。命令将元件移动到重叠元件的最上层。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 状,单击需要层移的元件,该元件立即被移到重叠元件的最上层;Send To Back 命令将元件 移动到重叠元件的最下层。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单击要层移的元件,该元件立 即被移到重叠元件的最下层。单击鼠标右键,结束以上命令。 7)Bring To Front Of。命令将元件移动到某元件的上层。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 状。单击要层移的元件,该元件暂时消失,光标还是十字状,选择参考元件,单击鼠标,原 先暂时消失的元件重新出现,并且被置于参考元件的上面。Send to Back Of 命令将元件移动 到某元件的下层,操作方法同 Bring To Front Of 命令。 其他命令主要用于方块电路图的移动操作,这将在后面关于层次原理图的绘制中讲述。 技巧:当然,也可以直接按住鼠标左键,然后拖动鼠标直接实现对象的移动。4.4.3 单个元件的移动假设移动图 4-21 中的 U1A 运算放大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选中目标。在所需要选中的对象(U1A 运算放大器)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状态如图 427 所示,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所选中的对象出现十字光标,并在元件周围出现虚框时,表示 已选中目标物,并可以移动该对象,移动状态如图 4-28 所示。 94 图 4-27 移动元件时的选中状态图 4-28 元件的移动状态2)移动目标。拖动鼠标移动十字光标,将其拖到用户需要的位置,松开鼠标左键即完成 移动任务。同理,移动其他图形如线条、文字标注等的方法与此类似。4.4.4 多个元件的移动除了单个元件的移动外,Altium Designer 还可以同时移动多个元件,要移动多个元件首 先要选中多个元件。Altium Designer 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方法。 1.选中多个元件 (1)逐次选中多个元件 执行菜单命令 Edit→Toggle Selection。出现十字光标,移动光标到目标元件,单击鼠标左 键即可选中。用同样的方法可选中其他的目标元件,如图 4-29 所示为选中了的多个元件。 选择多个元件可以使用前面介绍的方法来实现。 逐次选中多个元件也可以按住〈Shift〉键,然后使用鼠标逐个选中所需要选择的元件。 (2)同时选中多个元件 选中目标元件,确定了所选元件后,先将光标移动到目标元件组的左上角,按住鼠标左 键,然后将光标拖到目标区域的右下角,将要移动的元件组全部围起来,松开左键,如被围 起来的元件变成蓝色框,则表明被选中。另外,使用主工具栏里的按钮 在一个区域内也可 以选择多个对象。 2.移动选中的多个元件 移动被选中的多个元件。用鼠标左键单击被选中的元件组中的任意一个元件不放,待十 字光标出现即可移动被选择的元件组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鼠标左键,便可完成任务。图 4-29选中多个元件的视图95 另外,可以执行菜单命令 Edit→Move→Move Selection 来实现元件的移动操作。4.4.5 元件的旋转元件的旋转实际上就是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Altium Designer 提供了很方便的旋转操 作,操作方法如下: 1)在元件所在位置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单个元件,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2)单击〈Space〉键,就可以让元件以 90?旋转,这样就可以实现图形元件的旋转。或者 选中元件后,执行 Move→Rotate Selection 或 Rotate Selection Clockwise 命令也可实现元件的 旋转。 用户还可以使用快捷菜单命令 Properties 来实现。即使用鼠标选中需要旋转的元件后, 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Properties 命令,然后系统弹出 Component Properties 对话框,此时可以操作 Orientation 选择框设定旋转角度,以旋转当前编辑的元 件,如设定图 4-21 中的电阻 R4、R5 旋转 90? ,其他电阻元件的旋转角不变,得到图形如图 4-30 所示。图 4-30 旋转元件后的图形4.4.6 取消元件的选取取消元件的选取可以使用 Edit→DeSelect 菜单命令来实现。该菜单如图 4-31 所示,其 中包括三个选项。图 4-31 DeSelect 子菜单1)执行 Edit→DeSelect→Inside Area 后,先将鼠标光标移动到目标区的左上角,单击鼠标 96 左键,然后将光标移到目标区域的右下角,再单击鼠标左键,确定了一个选框,就会将选框 中所包含元件的选中状态取消。 2)执行 Edit→DeSelect→Outside Area 命令后,操作同上,结果是保留选择框中的状态, 而将选择框外所包含元件的选中状态取消。 3)执行 Edit→DeSelect→All On Current Document 命令,可取消当前文档中所有元件的选 中状态。 4)执行 Edit→DeSelect→All Open Documents 命令,可取消所有已打开文档中所有元件的 选中状态。 5)Toggle Selection。切换式地取消元件的选中状态。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 在某一元件上单击鼠标,则元件的选中状态被取消。4.4.7 复制粘贴元件Altium Designer 同样有“剪贴”操作,包括对元件的复制、剪切和粘贴。 1)复制。执行 Edit→Copy 命令,将选取的元件作为副本,放入剪贴板中。 2)剪切。执行 Edit→Cut 命令,将选取的元件直接移入剪贴板中,同时原理图上的被选 元件被删除。 3)粘贴。执行 Edit→Paste 命令,将剪贴板里的内容作为副本,复制到原理图中。 这些命令也可以在主工具栏中选择执行。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功能热键来实现剪贴操作。 ? Copy 命令: 〈Ctrl+C〉键。 ? Cut 命令: 〈Ctrl+X〉键。 ? Paste 命令: 〈Ctrl+V〉键。 注意:复制一个或一组元件时,当用户选择了需要复制的元件后,系统还要求用户选 择一个复制基点,该基点很重要,用户应该很好地选择该基点,这样可以方便后面的 粘贴操作。当粘贴元件时,在将元件放置到目标位置前,如按〈Tab〉键,则会进入目 标位置设置对话框,如图 4-32 所示,用户也可以在该对话框中精确设置目标点。图 4-32 目标位置设置对话框4.4.8 元件的删除当图形中的某个元件不需要或错误时,可以对其进行删除。删除元件可以使用 Eidt 菜单 中的两个删除命令,即 Clear 和 Delete 命令。 Clear 命令的功能是删除已选取的元件。执行 Clear 命令之前需要选取元件,执行 Clear 97 命令之后,已选取的元件立刻被删除。 Delete 命令的功能也是删除元件,只是执行 Delete 命令之前不需要选取元件,执行 Delete 命令之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将光标移到所要删除的元件上单击鼠标,即可删除元件。 另外一种删除元件的方法是:使用鼠标左键单击元件,选中元件后,元件周围会出现虚 框,按〈Del〉键即可实现删除。4.5 元件的排列和对齐Altium Designer 提供了一系列排列和对齐命令,它们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下面以图 4-33 中的几个元件来说明如何进行这些命令的操作。 1.元件左对齐 1)执行 Edit→Select→Inside Area 命令,选取元件。 2)此时光标变为十字状,移动光标到所要排列、对齐的元件的某个角,单击鼠标左键, 然后拉开虚框以包容这四个元件,再单击鼠标左键可选中虚框包含的元件。图 4-33 排列前的元件3)执行 Edit→Align→Align Left 命令,如图 4-34 所示的 Align 子菜单。该命令使所选取 的元件左边对齐。也可以从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所示。 ,如图 4-35图 4-34 Align 子菜单图 4-35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98 4)选中 U1A、U2、U3、U4 元件,执行了 Align Left 命令后,这四个元件的排列结果如 图 4-36 所示。可以看到,随机分布的四个元件的最左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图 4-36 左对齐的元件注意:如果所选取的元件是水平放置的,执行此命令会造成元件重叠。 2.元件右对齐 右对齐与左对齐操作一样,只需要选择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Align Right 命令,或 从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该命令使所选取的元件右对齐。 3.元件按水平中心线对齐 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Center Horizontal 命令,或从 Utilities 工具 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即可实现使选取的元件按水平中心线对齐。 执行了 Center Horizontal 命令后,四个元件的对齐结果如图 4-37 所示,可以看到,对齐 后四个元件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图 4-37 按水平中心线对齐后的元件4.元件水平平铺 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Distribute Horizontally 命令,或从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即可实现使所选取的元件水平平铺。 5.元件顶端对齐 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Align Top 命令,或从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该命令使所选取的元件顶端对齐。 99 6.元件底端对齐 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Align Bottom 命令,或从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该命令使所选取的元件底端对齐。 7.元件按垂直中心线对齐 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Center Vertical 命令,或从 Utilities 工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该命令使所选取的元件按垂直中心线对齐。 8.元件垂直均布 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 Edit→Align→Distribute Vertically 命令,或从 Utilities 工 具栏的 Align 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 。该命令使所选取的元件垂直均布。 9.同时进行综合排列或对齐 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一次只能作一种操作,如果要同时进行两种不同的排列或对齐操 作,可以使用 Align objects 对话框来进行。 1)执行 Edit→Select→Inside Area 命令,选取元件。 2)执行 Edit→Align→Align 命令。 3)执行该命令后,将显示 Align objects 对话框,如图 4-38 所示。该对话框可以用来进行 综合排列或对齐设置。图 4-38 元件对齐设置对话框该对话框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水平排列选项 (Horizontal Alignment) 和垂直排列选项 (Vertical Alignment)。 1)水平排列(Horizontal Alignment)选项有: ? No Change。不改变位置。 ? Left。全部靠左边对齐。 ? Centre。全部靠中间对齐。 ? Right。全部靠右边对齐。 ? Distribute equally。平均分布。 2)垂直排列(Vertical Alignment)选项有: ? No Change。不改变位置。 100 ? ? ? ?Top。全部靠顶端对齐。 Center。全部靠中间对齐。 Bottom。全部靠底端对齐。 Distribute equally。平均分布。4.6 放置电源与接地元件电源和接地元件可以使用实用工具栏中的电源及接地子菜单上对应的命令来选取,如图 4-39 所示,该子菜单位于实用工具栏中。图 4-39 电源及接地子菜单从该工具栏中可以分别输入常见的电源元件,在图纸上放置了这些元件后,用户还可以 对其进行编辑。 VCC 电源与 GND 接地有别于一般电气元件。它们必须通过菜单命令 Place→Power Port 或原理图布线工具栏上的按钮 或 来调用,这时编辑窗口中会有一个随鼠标指针移动的电 源符号,按〈Tab〉键,将会出现如图 4-40 所示的 Power Port 对话框,或者在放置了电源元件 的图形上,双击电源元件或使用快捷菜单的 Properties 命令,也可以弹出 Power Part 对话框。图 4-40 Power Port 对话框101 在对话框中可以编辑电源属性,在 Net 编辑框中可修改电源符号的网络名称;当前符号的 放置角度为 270 Degrees(就是 270°),这可以在 Orientation(方位)编辑框中修改,这和一般绘制 原理图的习惯不太一样,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把电源对象旋转 90°放置,而接地对象通常旋转 270°放置;在 Location 编辑框中可以设置电源的精确位置;在 Style 栏中可选择电源类型,电 源与接地符号在 Style 下拉列表框中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如图 4-41 所示。:Circle(圆节点) :Bar(直线节点) :Power Ground(电源地) :Earth(接大地) :Allow(箭头节点) :Wave(波节点) :Signal Ground(信号地)图 4-41 电源的类型4.7 连接线路当所有电路对象与电源元件放置完毕后,可以着手进行原理图中各对象间的连线 (Wiring)。连线的最主要目的是按照电路设计的要求建立网络的实际连通性。 要进行连线操作时,可单击电路绘制工具栏(如图 4-42 所示)上的按钮 或执行 Place→ Wire 命令将编辑状态切换到连线模式,此时鼠标指针的形状也会由空心箭头变为大十字。这 时只需将鼠标指针指向预拉线的一端,单击鼠标左键,就会出现一个可以随鼠标指针移动的 预拉线,当鼠标指针移动到连线的转弯点时,每单击鼠标左键一次可以定位一次转弯。当拖 动虚线到元件的引脚上并单击鼠标左键时,就可以连接到该元件的引脚上。当单击鼠标右键 可以终止该次连线,但是还处于连线状态,可以继续连接新的连线。若想将编辑状态切回到 待命模式,可单击鼠标右键两次或按下〈Esc〉键。图 4-42 电路绘制工具栏当预拉线的指针移动到一个可建立电气连接的点时(通常是元件的引脚或先前已拉好的 连线),十字指针会变成红色,并且中心将出现一个黑点,如图 4-43 所示,提示在当前状态 下单击鼠标左键就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电气连接。图 4-43 连接线路102 4.8 手动放置节点在某些情况下,Schematic 会自动在连线上加上节点(Junction)。但是,有时候需要手动 添加,例如默认情况下十字交叉的连线是不会自动加上节点的,如图 4-44 所示。图 4-44 连接类型若要自行放置节点,可单击电路绘制工具栏上的按钮 或执行菜单命令 Place→Manual Junction,将编辑状态切换到放置节点模式,此时鼠标指针会由空心箭头变为大十字,并且 中间还有一个小圆点。这时,只需将鼠标指针指向欲放置节点的位置上,然后单击鼠标左键 即可。要将编辑状态切换回待命模式,可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sc〉键。 在节点尚未放置到图纸中之前按下〈Tab〉键或是直接在节点上双击鼠标左键,可打开 如图 4-45 所示的 Junction 对话框。Junction 对话框包括以下选项:图 4-45 Junction 对话框1)Location X、Location Y。节点中心点的 X 轴、Y 轴坐标。 2)Size 。 选 择 节 点 的 显 示 尺 寸 , 用 户 可 以 分 别 选 择 节 点 的 尺 寸 为 Large( 大 ) 、 Medium(中)、Small(小)和 Smallest(最小)。 3)Color。选择节点的显示颜色。4.9 更新元件流水号绘制完原理图后,有时候需要将原理图中的元件进行重新编号,即设置元件流水号,这 103 可以通过执行 Tools→Annotate Schematic 命令来实现,这项工作由系统自动进行。执行此命 令后,会出现如图 4-46 所示的 Annotate(标注)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重新编 号的方式。下面简单介绍如何更新元件流水号。图 4-46 标注设置对话框1.设置标注更新方式 1)Schematic Annotate Configure 操作栏的各操作项用来设定流水号重新设置的作用 范围和方式。如果项目中包含多个原理图文件,则会在对话框中将这些原理图文件列 出。 ? 设置流水号重新编号的方式可以在图 4-46 所示对话框左上角的选择列表中选择,每 选中一种方式,均会在其中显示出这种方式的编号逻辑。 ? Matching Options 选择列表,主要用来选择重新编号的匹配参数。可以选择对整个项 目 的 原 理 图 或者 只 对 某张 原 理 图 进 行流 水 号 重新 编 号 。 通 常在 参 数 表中 选 择 Comments 来实现流水号的重新配置。 ? 在 Start Index 编辑框中可填入起始编号,Suffix 编辑框中可填入编号的后缀。 2)Proposed Change List 列表显示系统建议的重新编号情况。 2.更新操作 在 Annotation 对话框中设置了更新流水号的方式后,就可以继续流水号的更新操作。具 体操作过程如下: 1)单击 Reset All 按钮,系统将会使元件编号复位。 2)单击 Update Change List 按钮,系统将会按设定的编号方式更新编号情况,然后在弹 出的对话框中单击 OK 确定更新,并且更新会显示在 Proposed Change List 列表中,如图 4-47 104 所示为更新了编号后的列表情况。图 4-47 更新编号后的元件列表3)单击 Accept Changes(Create ECO)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 4-48 所示的编号变化情况对 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使编号更新操作有效。 4)单击图 4-48 所示对话框的 Validate Changes 按钮,即可使变化有效,此时图形中元件 的序号还没有显示出变化。 5)单击 Execute Changes 按钮,即可真正执行编号的变化,此时图纸上的元件序号才真 正改变。 单击 Report Changes 按钮,可以以预览表的方式报告有哪些变化。 6)单击 Close 按钮完成流水号的改变。 3.备份更新前的元件流水号 在更新元件流水号前,一般应该将当前的流水号备份,以便于恢复。执行 Tools→Back Annotate 命令,或者单击图 4-46 中的 Back Annotate 按钮,即可将当前的原理图元件流水号 备份起来,备份文件为纯文本文件,后缀为.ECO 或.WAS。 4.复位元件流水号 在设计原理图时,还可以对所有元件流水号进行复位。可以使用图 4-46 所示的 Reset All 按钮复位元件流水号,也可以直接执行 Tools→Reset Schematic Designators 命令来实现该 操作。当执行该命令后,系统会弹出一个确认对话框,单击 Yes 按钮即可。 5.直接更新流水号 当执行 Tools → Reset Schematic Designators 复位了元件流水号后,可以执行 Tools → Annotate Schematic Quietly 命令直接更新流水号,系统会按照默认的流水号设置方式对所有 流水号进行更新重排。 注意,当执行 Annotate Schematic Quiet 命令前,如果流水号没有任何变化,则该命 令无效。 105 图 4-48 编号变化情况对话框6.强制更新流水号 执行 Tools→Force Annotate All Schematic 命令,可以对没有重排流水号的所有元件实行 强制更新流水号。系统会按照流水号排列规则进行重排流水号。表 4-1 绘制原理图工具栏的按钮及其功能按 钮 绘制导线 绘制总线 放置连接器的线束信号 放置总线出入端口 设置网络标号 放置接地 放置电源 放置元件 放置电路方块图 放置电路方块图出入端口 放置线束连接器 放置线束连接器信号出入端口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放置非 ERC 测试点 功 能(2)利用菜单命令 选择 Place 菜单下的各命令,这些选项与上面绘制原理图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相互对 应。只要选取相应的菜单命令就可以绘制原理图了。106 4.10.1 画导线导线是原理图中最重要的图元之一。绘制原理图工具中的导线具有电气连接意义,它不 同于画图工具中的画线工具,后者没有电气连接意义。图 4-49 中连接所有元件的导线即为 绘制的导线。图 4-49 画导线1.画导线步骤 执行 Place→Wire 命令或单击绘制原理图工具栏内的图标 ,光标变成十字状,表示系 统处于画导线状态,画导线的步骤如下: 1)将光标移到所画导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左键,再将光标移动到下一点或导线终点,再 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一条导线。以该点为新的起点,继续移动光标,绘制第二条 导线。 2)如果要绘制不连续的导线,则可以在完成前一条导线后,单击鼠标右键或按 ESC 键, 然后将光标移动到新导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左键,再按前面的步骤绘制另一条导线。 3)画完所有导线后,连续单击鼠标右键两次,即可结束画导线状态,光标由十字形状变 成箭头形状。 在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按空格键可以切换画导线模式。Altium Designer 中提供三种画 导线方式,分别是直角走线、45° 走线、任意角度走线。图 4-49 中连接所有元件的导线均为 直角走线。 2.导线属性对话框的设置 在画导线状态下,按〈Tab〉键,即可打开导线属性对话框,进而进行导线设置,如图 4-50 所示。其中有几项设置,分别介绍如下。107 图 4-50 导线属性对话框(1)导线宽度设置 Wire Width 项用于设置导线的宽度,单击 Wire Width 项右边的下拉式箭头则可打开一下 拉式列表,列表中有四项选择,即 Smallest、Small、Medium 和 Large,分别对应最细、细、 中和粗导线。 (2)颜色设置 Color 项用于设置导线的颜色。单击 Color 项右边的色块后,屏幕会出现颜色设置对话 框,它提供 240 种预设颜色。选择所要的颜色,单击 OK 按钮,即可完成导线颜色的设置。 用户也可以单击颜色设置对话框的 Custom 按钮,选择自定义颜色。4.10.2 画总线所谓总线(Bus)是指一组具有相关性的信号线。Schematic 使用较粗的线条代表总线。 在 Schematic 中,总线只是为了迎合人们绘制原理图的习惯,其目的仅是为了简化连线 的表现方式。总线本身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电气意义。也就是说,尽管在绘制总线时会出现 热点,而且在拖动操作时总线也会维持其原先的连接状态,但这并不表明总线就真的具有电 气意义的连接。 总线与总线出入端口的示意如图 4-51 所示。习惯上,连线应该使用总线出入端口 (Bus Entry) 符号来表示与总线的连接。但是,总线出入端口同样也不具备实际的电气意 义。所以当通过 Edit→ Select→Net 菜单命令来选取网络时,总线与总线出入端口并不亮 显。108 In[0..2] I2 I1 I0 I2 连线 (Wire) I1 I0 总线 (Bus) 网络标签 (Net Label)总线出入端口 (Bus Entry)图 4-51 总线与总线出入端口在总线中,真正代表实际电气意义的是通过线路标签与输入输出端口来表示的逻辑连通 性。通常,线路标签名称应该包括全部总线中网络的名称,例如 A(0…10) 就代表名称为 A0、A1、A2 直到 A10 的网络。假如总线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口,这个总线就必须在输入输出 端口的结束点上终止才行。 技巧:绘制总线可用电路绘制工具栏上的按钮 或通过命令 Place→Bus 来实现,总线 的属性设置与导线类似,可以参考 4.10.1 节。 举一个总线绘制的实例:没有绘制数据总线的图形如图 4-52 所示,下面就在该图形基 础上绘制数据总线。图 4-52 没有绘制总线的图形首先执行命令 Place→Bus 或从 Wiring Tools 工具栏上选择 ,然后在图形屏幕上绘制数 据总线,绘制的位置可以根据要求确定,如果位置不合适,还可以手动调整。绘制数据总线 后的图形如图 4-53 所示。109 数据总线图 4-53 绘制数据总线后的图形4.10.3 画总线出入端口总线出入端口(Bus Entry)是单一导线进出总线的端点,如图 4-54 所示。总线出入端口没 有任何的电气连接意义,只是让电路看上去更具有专业水准。因此是否有总线出入端口,与 电气连接没有任何关系。 1.画总线出入端口步骤 执行画总线出入端口命令 Place→Bus Entry 或单击绘制原理图工具栏内的图标 ,光标 变成十字状,并且上面有一段 45° 或 135° 的线,表示系统处于画总线出入端口状态,如图 454 所示。画总线出入端口的步骤如下:图 4-54 放置总线出入端口1)将光标移到所要放置总线出入端口的位置,光标上出现一个圆点,表示移到了合适的 放置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可完成一个总线出入端口的放置。 2)画完所有总线出入端口后,单击鼠标右键,即可退出画总线出入端口状态,光标由十 字形状变成箭头形状。 110 在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按空格键,总线出入端口的方向将逆时针旋转 90° ;按〈X〉键 总线出入端口左右翻转;按〈Y〉键总线出入端口上下翻转。 2.总线出入端口属性对话框的设置 在放置总线出入端口状态下,按〈Tab〉键,即可进入总线出入端口属性对话框,如 图 4-55 所示。图 4-55 总线出入端口属性对话框Line Width 为设置线的宽度;Color 操作项用来设置线的颜色;其他操作项说明如下。 1)Location X1 和 Y1:设置总线出入端口中第一个点的 X 轴和 Y 轴坐标值。 2)Location X2 和 Y2:设置总线出入端口中第二个点的 X 轴和 Y 轴坐标值。 双击已绘制完毕的总线出入端口,也可以进入总线出入端口属性对话框。 总线出入端口绘制实例:图 4-53 刚绘制了总线,接下来执行菜单命令 Place→ Bus Entry 或从 Wiring Tools 工具栏上选择 ,然后在总线处绘制总线出入端口线,如图 4-56 所示。总线出入端口图 4-56 绘制了总线出入端口后的图形技巧:当放置一些标准元件或图形时,可以在绘制前调整位置,调整的方法为:在选 111 择了元件,但还没有放置前,按住〈Space〉键即可旋转元件,此时可以选择需要的角 度放置元件。如果按〈Tab〉键,则会进入元件属性对话框,用户也可以在元件属性对 话框中进行设置。4.10.4 设置网络名称网络名称具有实际的电气连接意义,具有相同网络名称的导线不管图上是否连接在一 起,都被视为同一条导线。通常在以下场合使用网络名称。 1)简化原理图。在连接线路比较远或线路过于复杂而使走线困难时,利用网络名称代替 实际走线可使原理图简化。 2)连接时表示各导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总线连接的各个导线必须标上相应的网络名 称,才能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 3)层次式电路或多重式电路。在这些电路中网络名称表示各个模块电路之间的连接。 1.放置网络名称(Net Label)的步骤 放置网络名称(Net Label)的步骤如下: 1)执行放置网络名称的命令 Place→Net Label,或者使用鼠标单击绘制原理图工具栏中的 图标 。 2)执行放置网络名称命令后,将光标移到放置网络名称的导线或总线上,光标上产生一 个小圆点,表示光标已捕捉到该导线,单击鼠标即可正确放置一个网络名称。 3)将光标移到其他需要放置网络名称的位置,继续放置网络名称。单击鼠标右键可结束 放置网络名称状态。 在放置过程中,如果网络名称的尾部是数字,则这些数字会自动增加。如现在放置的网 络名称为 D0,则下一个网络名称自动变为 Dl;同样,如果现在放置的网络名称为 1A,则下 一个网络名称自动变为 2A,如图 4-57 所示,即为顺序放置网络名称的原理图部分。图 4-57 放置网络名称的原理图112 2.设置网络名称(Net Label)属性对话框 在放置网络名称的状态下,如果要编辑所要放置的网络名称,按〈Tab〉键即可打开网 络名称属性对话框,如图 4-58 所示。图 4-58 网络名称属性对话框1)Color 操作项用来设置网络名称的颜色。 2)Net 编辑框设置网络的名称,也可以单击其右边下拉按钮选择一个网络名称。 3)Location X 和 Y 设置项设置网络名称所放位置的 X 坐标值和 Y 坐标值。 4)Orientation 设置项设置网络名称放置的方向。将鼠标放置在角度位置,则会显示一个 下拉按钮,单击下拉按钮即可打开下拉列表,其中包括四个选项 0 Degrees、90 Degrees、 180 Degrees 和 270 Degrees,分别表示网络名称的放置方向为 0° 、90° 、180° 和 270° 。 5)Font 设置项设置所要放置文字的字体,单击 Change 后出现设置字体对话框。 如图 4-57 所示,已经放置了网络名称,现在可以对各网络名称进行属性编辑,修改网络 名称后的图形如图 4-59 所示。图 4-59 修改所放置网络名称后的图形113 4.10.5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在设计原理图时,一个网络与另外一个网络的连接,可以通过实际导线连接,也可以通 过放置网络名称使两个网络具有相互连接的电气意义。放置输入输出端口,同样实现两个网 络的连接,相同名称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认为在电气意义上是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口也是 层次图设计不可缺少的组件。 1.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的步骤 在执行输入输出端口命令 Place→Port 或单击绘制原理图工具栏里的图标 后,光标变 成十字状,并且在其上面出现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的图标,如图 4-60 所示。在合适的位置, 光标上会出现一个圆点,表示此处有电气连接点。单击鼠标即可定位输入输出端口的一端, 移动鼠标使输入输出端口的大小合适,再单击鼠标,即可完成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的放置。单 击鼠标右键,即可结束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图 4-60 绘制输入输出端口2.设置输入输出端口 在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下,按〈Tab〉键,即可开启如图 4-61 所示对话框。对话框中 共有 10 个设置项,下面介绍几个主要选项的内容。 1)Name 编辑框定义 I/O 端口的名称,具有相同名称的 I/O 端口的线路在电气上是连接在 一起的。图中的名称默认值为 Port。 2)端口外形的设定(Style),I/O 端口的外形一共有 8 种,如图 4-62 所示。本实例中设定 为 Left&Right。 3)设置端口的电气特性(I/O Type),设置端口的电气特性也就是对端口的 I/O 类型设置, 它会为电气法则测试(ERC)提供依据。例如,当两个同属 Input 输入类型的端口连接在一起的 时候,电气法则测试时,会产生错误报告。端口的类型设置有以下四种: ? Unspecified。未指明或不确定。 114 图 4-61 端口属性对话框图 4-62 端口外形? Output。输出端口型。 ? Input。输入端口型。 ? Bidirectional。双向型。 4)线束类型(Harness Type)。当一个端口连接到和线束连接器相连的信号线束时,则该连 接器的线束类型会自动显示。在图 4-61 所示对话框中,是不可操作的,因为该端口没有连 接到线束连接器。注意,一个端口也可以直接连接到线束连接器。 5)设置端口的形式(Alignment)。端口的形式与端口的类型是不同的概念,端口的形式仅 用来确定 I/O 端口的名称在端口符号中的位置,而不具有电气特性。端口的形式共有三种: Center、Left 和 Right。 其他项目的设置包括 I/O 端口的宽度、位置、边线的颜色、填充颜色,以及文字标注的 颜色等。这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置。 下 面 对 图 4-60 所 示 的 端 口 进 行 修 改 设 置 , Name( 名 称 ) 分 别 修 改 为 RAMOE 和 RAMWE;Style(端口的外形)修改为 Left&Right;I/O Type(I/O 类型)修改为 Input(输入型端 口);Alignment(名称布置)修改为 Center(中心);Length(长度)修改为 50;其他不变。修改后 的端口如图 4-63 所示。图 4-63 修改输入输出端口属性后的原理图115 4.10.6 放置电路方块图电路方块图(Sheet Symbol)是层次式电路设计不可缺少的组件,层次式电路设计将在以 后的章节里详细介绍。 简单地说,电路方块图就是设计者通过组合其他元件,自己定义的一个复杂元件。这个 复杂元件在图纸上用简单的方块图来表示,至于这个复杂元件由哪些部件组成、内部的接线 又如何,可以由另外一张原理图来详细描述。 因此,元件、自定义元件、电路方块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大致可以将它们等同看待。 下面介绍放置电路方块图的方法。 1.放置电路方块图 执行放置电路方块图命令 Place→Sheet Symbol 或使用鼠标单击绘制原理图工具栏里的 图标 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在电路方块图一角, 单击鼠标,再将光标移到方块图的另一角,即可展 开一个区域,再单击鼠标,即可完成该方块图的放 置。单击鼠标右键,即可退出放置电路方块图状 态。绘制的电路方块图如图 4-64 所示。 2.编辑电路方块图属性 在放置电路方块图状态下,按〈Tab〉键,即可 打开如图 4-65 所示的电路方块图属性对话框,或者 放置了电路方块图后,使用鼠标双击元件,或者选 中元件再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Properties 命令。图 4-64 绘制电路方块图图 4-65 电路方块图属性对话框116 对话框中共有 12 个设置项,其中 X Location、Y Location 和 Fill Color 设置项与设置网 络名称属性对话框的相应选项操作一样。下而将介绍剩下的 9 个设置项。 1)Border Width 选择项的功能是选择电路方块图边框的宽度。在 Border Width 选择项右 侧的下拉式按钮中,共有四种边线的宽度,即最细 (Smallest)、细(Small)、中(Medium)和粗 (Large)。 2)X-Size 设置项的功能是设置电路方块图的宽度。 3)Y-Size 设置项的功能是设置电路方块图的高度。 4)Border Color 设置项的功能是设置电路方块图的边框颜色。 5)Draw Solid 复选框的功能是设置电路方块图内是否填入 Fill Color 所设置的颜色。 6)Designator 设置项的功能是设置电路方块图的名称。 7)Show Hidden Text Fields 复选框选中后,可以显示关于方块图的辅助文本信息。 8)Filename 设置项的功能是设置电路方块图所对应的文件名称。 9)Unique Id 编辑框可以输入方块图的唯一识别标志,单击 Reset 按钮可以随机设定该标 志位。 下面对如图 4-64 所示的电路方块图进行修改设置, Fill Color( 填充颜色 ) 不变 ; Designator 修 改 为 Interface ; Filename 修 改 为 ISA Interface。修改后的电路方块图如图 4-66 所示。 另外还可以直接对 Designator 和 Filename 属性进行 属性操作,通过单独选取它们,然后在其属性对话框中 修改。 3.从原理图创建电路方块图 当在一个项目中设计电路原理图时,如果项目中包含 多个原理图文件,而且这些原理图是通过输入输出端口联 系的,则可以执行 Design→Create Sheet Symbol From Sheet 图 4-66 修改方块图属性后的图形 命令,生成一个电路方块图,该电路方块图指向源电路图 文件,并且会生成相应的电路方块图端口。当执行该命令后,系统会弹出如图 4-67 所示的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会显示项目中的除当前文件外的所有原理图文件,此时可以选择需要 创建电路方块图的原理图文件。图 4-67 选择需要创建电路方块图的原理图文件117 选择文件后单击 OK 按钮,系统就会创建一个电路方块图,然后用户就可以将该方块图 放置在当前原理图文件中。如图 4-68 所示为所创建的一个电路方块图,包含了方块图端 口,这些端口实际上是与源文件对应的。图 4-68所创建的一个电路方块图4.10.7 放置电路方块图的端口绘制了电路方块图后,还需要在其上面绘制表示电气连接的端口,才能有效表示方块电 路的物理意义。放置电路方块图端口的操作过程如下: 1)执行放置方块电路端口的命令,方法是用鼠标左键单击 Wiring 工具栏中的按钮 或 者执行菜单命令 Place→Sheet Entry。 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为十字状,然后在需要放置端口的电路方块图上单击鼠标左 键,此时光标处就带着电路方块图的端口符号,如图 4-69 所示。图 4-69 放置电路方块图 I/O 端口的状态注意:当在需要放置端口的电路方块图上单击鼠标左键,光标处出现方块电路的端口 符号后,光标就只能在该电路方块图内部移动,直到放置了端口并结束该步操作后, 光标才能在绘图区域自由移动。 在此命令状态下,按〈 Tab〉键,或者用鼠标左键双击方块电路的端口,系统会弹出 118 如图 4-70 所示的方块电路端口属性设置对话框。图 4-70 方块电路端口属性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将 Name 选项设置为 WR ,即设定端口名。 I/O Type 选项有不指定 (Unspecified)、输出(Output)、输入(Input)和双向(Bidirectional)四种,在此设置为 Output,即 将端口设置为输出。 Style 选择列表用来设置端口的形状,用户可以根据设计需要来设置;Side 选择列表用 来设定端口的位置,即放在电路方块图的哪一边。 线束类型(Harness Type)。当一个方块电路端口连接到与线束连接器相连的信号线束时, 则该连接器的线束类型会自动显示。在图 4-70 所示对话框中,是不可操作的,因为该端口 没有连接到线束连接器。 Text Color 编辑框用来设定端口名的文字颜色;Border Color 编辑框用来设定端口边框的 颜色;其他选项可参考前面电路方块图属性设置的讲解。 3)设置完属性后,将光标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将其定位,如图 4-71 所 示。图 4-71 放置完一个电路方块图端口119 4.10.8 放置线束连接器线束连接器常常用于快速接口中,在 Altium Designer 的原理图设计模块提供了使用线束 连接器的功能。放置线束连接器的操作过程如下: 1)执行放置线束连接器的命令。使用鼠标左键单击 Wiring 工具栏中的按钮 或者执行菜 单命令 Place→Harness→Harness Connector,如图 4-72 所示。图 4-72 Harness 子菜单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为十字状,此时光标处就带着线束连接器符号。然后在需 要放置线束连接器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再将光标移到线束连接器的另一角,即产生 一个线束连接器形状,然后再单击鼠标,即可完成该线束连接器的放置,如 图 4 -73 所示。图 4-73 放置的线束连接器3)放置了线束连接器后,在线束连接器上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在放置线束连接器时按 〈Tab〉键,就可以进入如图 4-74 所示的线束连接器属性设置对话框。此时就可以设置线束 连接器的属性。 在“Harness Type(线束类型)”属性编辑框中,可以输入线束类型字符串,用来识别该线 束连接器。线束连接器的出入端口通过线束类型和指定的线束连接器相连接。一个信号线束 具有一个相对应的线束类型。 如果选择“Hide Harness Type(隐藏线束类型)”复选框,则线束连接器的线束类型字符 串会被隐藏。 120 图 4-74 线束连接器属性设置对话框4.10.9 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在原理图上放置了线束连接器后,就可以在线束连接器内部区域放置线束连接器的 端口。 1.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 1)执行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的命令。使用鼠标左键单击 Wiring 工具栏中的按钮 或者 执行菜单命令 Place→Harness→Harness Entry,见图 4-72。 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此时光标处就带着线束连接器端口符号,线束 连接器出入端口是灰色的。然后将光标移到线束连接器区域,端口符号就变为亮显,如 图 4-75 所示。此时就可以在线束连接器内部有效位置放置出入端口。单击鼠标左键, 即可完成该线束连接器端口的放置,如图 4-76 所示即为放置了多个出入端口的线束连 接器。图 4-75 放置线束连接器的端口图 4-76 放置了端口的线束连接器121 3)放置了线束连接器端口后,在线束连接器的某个端口上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在放置线 束连接器端口时按〈Tab〉键,就可以进入如图 4-77 所示的线束连接器出入端口对话框,此 时就可以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的属性。图 4-77 线束连接器出入端口对话框在“Harness Type(线束类型)”属性选择框中,可以从列表中为该线束出入端口选择线束 类型。如果定义了线束连接器出入端口的线束类型,就可以在列表中进行选择。 2.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的类型 放置了线束连接器和其出入端口后,可以为出入端口定义线束类型。可以双击线束连接 器,然后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线束出入端口选项卡,如图 4-78 所示。然后就可以在 “Harness Type(线束类型)”列表中定义出入端口的线束类型。通常可以定义的线束类型应该 是已经在当前原理图中存在的线束类型。图 4-78 “线束出入端口”选项卡然后就可以连接信号线束到线束连接器出入端口,与某个端口相连接的信号线束也具有 与该端口相同的线束类型。 122 4.10.10 放置信号线束当放置了线束连接器及其出入端口后,就可以添加信号线束连接到出入端口,具体操作如下。 1)执行放置信号线束的命令。使用鼠标左键单击 Wiring 工具栏中的按钮 或者执行菜 单命令 Place→Harness→Signal Harness,见图 4-72。 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然后将光标移动到需要连接信号线束的端口处,与 连接信号导线的操作方法类似。如图 4-79 所示即为添加了信号线束的连接器。 3) 添加了信号线束后,在信号线束上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在放置信号线束时按〈 Tab〉 键,就可以进入如图 4-80 所示的信号线束对话框。此时就可以设置信号线束的属性。图 4-79 放置信号线束图 4-80 信号线束对话框4.11 绘制图形在原理图中可以加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或者图形。在制作元件时,还需要绘制元件的图形 单元。Schematic 提供了很好的绘图功能,可以完成元件的设计和制作(相关操作将在第 6 章 介绍),以及图形的标注。由于图形对象并不具备电气特性,所以在作电气法则测试(ERC)和 生成网络表时,它们并不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附加在网络表数据中。4.11.1 绘图工具栏在 Schematic 中,利用一般绘图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进行绘图是十分方便的,可以在实 用(Utilities)工具栏的绘图子菜单命令中选择。绘图工具栏按钮的功能见表 4-2。另外,通过 Place→Drawing Tools 菜单也可以找到绘图工具栏上各按钮所对应的命令。表 4-2 绘图工具栏的按钮及其功能按 钮 绘制直线 绘制多边形 绘制椭圆弧线 绘制贝塞尔曲线 插入文字 插入文字框 功 能 按 钮 功 能绘制实心直角矩形 绘制实心圆角矩形 绘制椭圆形及圆形 绘制饼图 插入图片123 4.11.2 绘制直线直线(Line)在功能上完全不同于元件间的导线(Wire)。导线具有电气意义,通常用来表现 元件间的物理连通性,而直线并不具备任何电气意义。 绘制直线可通过执行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 Lines,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将编辑模式切换到画直线模式,此时鼠标指针除了原先的空心箭头之外,还多出了一个 大十字符号。在绘制直线模式下,将大十字指针符号移动到直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左键,然 后移动鼠标,屏幕上会出现一条随鼠标指针移动的预拉线。单击鼠标右键一次或按〈Esc〉 键一次,则返回到画直线模式,但并没有退出。如果还处于绘制直线模式下,则可以继续绘 制下一条直线,直到双击鼠标右键或按两次〈Esc〉键退出绘制状态。 如果在绘制直线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在已绘制好的直线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打开如图 4-81 所示的 PolyLine 对话框,从中可以设置该直线的一些属性,包括 Line Width(线宽,有 Smallest、Small、Medium、Large 几种),Line Style(线型,有实线 Solid、虚 线 Dashed 和点线 Dotted 几种),Color(颜色)。 单击已绘制好的直线,可使其进入选中状态,此时直线的两端会各自出现一个四方形的 小点,即所谓的控制点,如图 4-82 所示。可以通过拖动控制点来调整这条直线的起点与终 点位置。另外,还可以直接拖动直线本身来改变其位置。图 4-81 PolyLine 对话框图 4-82 绘制直线4.11.3 绘制多边形所谓多边形(Polygon)是指利用鼠标指针依次定义出图形的各个边脚所形成的封闭区域。 (1)执行绘制多边形命令 绘制多边形可通过执行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 → Polygon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将编辑 状态切换到绘制多边形模式。 (2)绘制多边形 执行此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 符号。首先在待绘制图形的一个角单击鼠标左键,然 后移动鼠标到第二个角单击鼠标左键形成一条直线, 然后再移动鼠标,这时会出现一个随鼠标指针移动的 预拉封闭区域。现在依次移动鼠标到待绘制图形的其 他角单击左键。如果单击鼠标右键就会结束当前多边 124图 4-83 绘制的多边形 形的绘制,进入下一个绘制多边形的过程。如果要将编辑模式切换回待命模式,可再单击鼠 标右键或按下〈Esc〉键。绘制的多边形如图 4-83 所示。 (3)编辑多边形属性 如果在绘制多边形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是在已绘制好的多边形上双击鼠标左键, 就会打开如图 4-84 所示的 Polygon 对话框,可从中设置该多边形的一些属性,如 Border Width(边框宽度,有 Smallest、Small、Medium、Large 几种)、Border Color(边框颜色)、Fill Color(填充颜色)、Draw Solid(设置为实心多边形)和 Transparent(透明,选中该选项后,双击 多边形内部不会有响应,而只在边框上有效)。图 4-84 Polygon 对话框如果直接用鼠标左键单击已绘制好的多边形,即可使其进入选取状态,此时多边形的各 个角都会出现控制点,可以通过拖动这些控制点来调整该多边形的形状。此外,也可以直接 拖动多边形本身来调整其位置。4.11.4 绘制圆弧与椭圆弧(1)执行绘制圆弧与椭圆弧命令 绘制圆线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Arc,将编辑模式切换到绘制圆弧模式。 绘制椭圆弧可使用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Elliptic Arc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 (2)绘制图形 绘制圆弧和椭圆弧的操作方式类似。 1)绘制圆弧。绘制圆弧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在待绘制图形的圆弧中心处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会出现圆弧预拉线。接着 调整好圆弧半径,然后单击鼠标左键,指针会自动移动到圆弧缺口的一端,调整好其位置后 单击鼠标左键,指针会自动移动到圆弧缺口的另一端,调整好其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就结 束了该圆弧的绘制,并进入下一个圆弧的绘制过程,下一次圆弧的默认半径为刚才绘制的圆 弧半径,开口也一致。 结束绘制圆弧操作后,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 Esc〉键,即可将编辑模式切换回等待 命令模式。 2)绘制椭圆弧。所谓椭圆弧与圆弧略有不同,圆弧实际上是带有缺口的标准圆形,而椭 圆弧则为带有缺口的椭圆形。所以利用绘制椭圆弧的功能也可以绘制出圆弧。椭圆弧绘制的 操作过程如下: 125 首先在待绘制图形的椭圆弧中心点处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会出现椭圆弧预 拉线。接着调整好椭圆弧 X 轴半径后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调整好椭圆弧 Y 轴半径 后单击鼠标左键,指针会自动移动到椭圆弧缺口的一端,调整好其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指 针会自动移动到椭圆弧缺口的另一端,调整好其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就结束了该椭圆弧的 绘制,同时进入下一个椭圆弧的绘制过程。 (3)编辑图形属性 如果在绘制圆弧或椭圆弧的过程中按下〈 Tab 〉键,或者单击已绘制好的圆线或椭圆 弧,可打开其“属性”对话框。 “圆弧属性”和“椭圆弧属性”对话框内容差不多,分别如 图 4-85 和图 4-86 所示,只不过“Arc”对话框中控制半径的参数只有 Radius 一项,而 “Elliptical Arc”对话框则有 X-Radius、Y-Radius(X 轴、Y 轴半径)两项。其他的属性有 XLocation、Y-Location(中心点的 X 轴、Y 轴坐标)、LineWidth(线宽)、Start Angle(缺口起始角 度)、End Angle(缺口结束角度)、Color(线条颜色)、Selection(切换选取状态)。图 4-85 圆弧属性对话框如果用鼠标左键单击已绘制好的圆弧或椭圆弧,可使其进入选取状态,此时其半径及缺 口端点会出现控制点,拖动这些控制点来调整圆弧或椭圆弧的形状。此外,也可以直接拖动 圆弧或椭圆弧本身来调整其位置。图 4-86 椭圆弧属性对话框126 4.11.5 放置注释文字(1)执行放置注释文字命令 要在绘图页上加上注释文字(Text String),可以通过执行菜单命令 Place→Text String 或单 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将编辑模式切换到放置注释文字模式。 (2)放置注释文字 执行此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和一个虚线框,在想放置注释文字的位 置单击鼠标左键,绘图页面中就会出现一个名为“Text”的字串,并进入下一次操作过程。 (3)编辑注释文字 如果在完成放置动作之前按下〈Tab〉键,或者直接在“Text”字串上双击鼠标左键, 即可打开 Annotation(注释文字属性)对话框,如图 4-88 所示。图 4-87 放置注释的文本图 4-88 注释文字属性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最重要的属性是 Text 栏,它负责保存显示在绘图页中的注释文字串(只能 是一行 ) ,并且可以修改。此外还有其他几项属性: X-Location 、 Y-Location( 注释文字的坐 标),Orientation(字串的放置角度),Color(字串的颜色),Font(字体)。 如果要将编辑模式切换回等待命令模式,可在此时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 Esc〉键。 如果想修改注释文字的字体,可以单击 Change 按钮,系统将弹出一个字体设置对话 框,此时可以设置字体的属性。 当制作元件库时,需要添加注释和名称,该命令将很有用。4.11.6 放置文本框(1)执行放置文本框命令 要在绘图页上放置文本框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Text Frame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将编辑状态切换到放置文本框模式。 (2)放置文本框 127 前面所介绍的注释文字仅限于一行的范围,如果需要多行的注释文字,就必需使用文本 框(Text Frame)。 执行放置文本框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符号,在需要放置文本框的 一个边角处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虚线的预拉框,用鼠标左 键单击该预拉框的对角位置,就结束了当前文本框的放置过程,并自动进入下一个放置过程。 (3)编辑文本框 如果在完成放置文本框的动作之前按下〈Tab〉键,或者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文本框, 就会打开“Text Frame”属性对话框,如图 4-89 所示。图 4-89 文本框属性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中最重要的选项是 Text 栏,它负责保存显示在绘图页中的注释文字串, 但在此处并不局限于一行。单击 Text 栏右边的 Change 按钮可打开一个“Text Frame Text” 窗口,这是一个文字编辑窗口,可以在该窗口编辑显示字串。 在“Text Frame”对话框中还有其他一些选项,如:Location X1、Location Y1(文本框左 下角坐标 ) , Location X2 、 Location Y2( 文本框右上角坐标 ) , Border Width( 边框宽度 ) , Border Color( 边框颜色 ),Fill Color( 填充颜色 ), Text Color( 文本颜色 ) , Font( 字体 ) , Draw Solid(设置为实心多边形),Show Border(设置是否显示文本框边框),Alignment(文本框内文 字对齐的方向),Word Wrap(设置字回绕),Clip To Area(当文字长度超出文本框宽度时,自动 截去超出部分)。 如果直接用鼠标左键单击文本框,可使其进入选中状态,同时出现一个环绕整个文本框 的虚线边框,此时可直接拖动文本框本身来改变其放置的位置。4.11.7 绘制矩形这里的矩形分为直角矩形(Rectangle)与圆角矩形(Round Rectangle),它们的差e在于矩 形的四个边角是否由椭圆弧所构成。除此之外,这二者的绘制方式与属性均十分相似。 (1)执行绘制矩形命令 绘制直角矩形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Rectangle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绘制圆角矩形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Round Rectangle 或单击工具栏上 128 的按钮 。 (2)绘制矩形 执行绘制矩形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符号,然后在待绘制矩形的一个 角上单击鼠标左键,接着移动鼠标到矩形的对角,再单击鼠标左键,即完成当前这个矩形的 绘制过程,同时进入下一个矩形的绘制过程。 若要将编辑模式切换回等待命令模式,可在此时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sc〉键。绘制 的矩形和圆角矩形如图 4-90 所示。图 4-90 绘制的矩形和圆角矩形(3)编辑修改矩形属性 在绘制矩形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者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已绘制好的矩形,就会 打开如图 4-91 或图 4-92 所示的“Rectangle(矩形)”或“Round Rectangle(圆角矩形)”对话 框。图 4-91 直角矩形属性对话框129 图 4-92 圆角矩形属性对话框其中圆角矩形比直角矩形多两个属性:X-Radius 和 Y-Radius,它们是圆角矩形四个椭圆角 的 X 轴与 Y 轴半径。除此之外,直角矩形与圆角矩形共有的属性包括:Location X1、Location Y1(矩形左下角坐标),Location X2、ocation Y2(矩形右上角坐标),Border Width(边框宽度), Border Color(边框颜色),Fill Color(填充颜色)和 Draw Solid(设置为实心多边形)。 如果直接用鼠标左键单击已绘制好的矩形,可使其进入选中状态,在此状态下可以通过 移动矩形本身来调整其放置的位置。在选中状态下,直角矩形的四个角和各边的中点都会出 现控制点,可以通过拖动这些控制点来调整该直角矩形的形状。对于圆角矩形来说,除了上 述控制点之外,在矩形的四个角内侧还会出现一个控制点,这是用来调整椭圆弧的半径的, 如图 4-93 所示。图 4-93 矩形和圆角矩形的控制点4.11.8 绘制圆与椭圆(1)执行绘制椭圆或圆命令 绘制椭圆(Ellipse),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Ellipse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 钮 ,将编辑状态切换到绘制椭圆模式。由于圆就是 X 轴与 Y 轴半径一样大的椭圆,所以 利用绘制椭圆的工具即可以绘制出标准的圆。 (2)绘制圆与椭圆 执行绘制椭圆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符号,首先在待绘制图形的中心 点处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会出现预拉椭圆形线,分别在适当的 X 轴半径处与 Y 轴 半径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完成该椭圆形的绘制,同时进入下一次绘制过程。如果设置的 X 轴 与 Y 轴的半径相等,则可以绘制圆。 130 此时如果希望将编辑模式切换回等待命令模式,可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键盘上的 〈Esc〉键。绘制的图形如图 4-94 所示。图 4-94 绘制的圆和椭圆(3)编辑图形属性 如果在绘制椭圆形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是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已绘制好的椭圆 形,即可打开如图 4-95 所示的“Ellipse”对话框,可以在此对话框中设置该椭圆形的一些 属性,如 X-Location、Y-Location(椭圆形的中心点坐标),X-Radius 和 Y-Radius(椭圆的 X 轴 与 Y 轴半径),Border Width(边框宽度),Border Color(边框颜色),Fill Color(填充颜色), Draw Solid(设置为实心多边形)。 如果想将一个椭圆改变为标准圆,可以修改 X-Radius 和 Y-Radius 编辑框中的数值,使 之相等即可。图 4-95 椭圆属性对话框4.11.9 绘制饼图(1)执行绘制饼图命令 所谓饼图 (Pie Charts) 就是有缺口的圆形。若要绘制饼图,可通过菜单命令 Place → Drawing Tools→Pie Chart 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将编辑模式切换到绘制饼图模式。 (2)绘制饼图 执行绘制饼图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饼图图形,首先在待绘制图形的中心处 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会出现饼图预拉线。调整好饼图半径后单击鼠标左键,鼠标指 针会自动移到饼图缺口的一端,调整好其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鼠标指针会自动移到饼图缺 131 口的另一端,调整好其位置后再单击鼠标左键,即可结束该饼图的绘制,同时进入下一个饼 图的绘制过程。此时如果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sc〉键,可将编辑模式切换回等待命令模 式。绘制的饼图如图 4-96 所示。图 4-96 绘制的饼图(3)编辑饼图 如果在绘制饼图过程中按下〈Tab〉键,或者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已绘制好的饼图,可 打开如图 4-97 所示的 Pie Chart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设置如下属性: Location X , Location Y( 中心点的 X 轴、 Y 轴坐标 ) , Radius( 半径 ) , Border Width( 边框宽度 ) , Start Angle(缺口起始角度),End Angle(缺口结束角度),Border Color(边框颜色),Color(填充颜 色)、Draw Solid(设置为实心饼图)。图 4-97 Pie Chart 对话框4.11.10 绘制 Bezier 曲线(1)执行绘制 Bezier 曲线命令 Bezier 曲线的绘制可以通过执行菜单命令 Place→Drawing Tools→ Bezier 或单击绘图工 具栏上的按钮 。 (2)绘制 Bezier 曲线132 当激活该命令后,将在鼠标边上出现一个大十字,此时可以在图纸上绘制曲线,当 确定第一点后,系统会要求确定第二点,确定的点数大于或等于 2,就可以生成曲线,当 只有两点时,就生成了一直线。确定了第二点后,可以继续确定第三点,一直可以延续 下去,直到用户单击鼠标右键结束。 如果选中 Bezier 曲线,则会显示绘制曲线时生 成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其实就是绘制曲线时确定 的点。 (3)编辑 Bezier 曲线 如果想编辑曲线的属性,则可以使用鼠标双 击曲线,或选中曲线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 单中选取 Properties 命令,就可以进入 Bezier 曲线 属性对话框,如图 4-98 所示。其中 Curve Width 下拉列表用来选择曲线的宽度, Color 编辑框用 图 4-98 Bezier 曲线属性对话框 来设置曲线的颜色。4.12 FPGA 应用板原理图设计实例本章前面主要讲述如何选择和放置元件,下面以一个 FPGA 应用板为例来讲述原理图设 计的完全过程。4.12.1 FPGA 应用板的介绍本实例设计的 FPGA 应用板为 Xilinx 公司的 Spartan IIE 系列器件中的 XC2S300E,选 择封装形式为 PQ208 封装,读者可以参考 Xilinx 的器件封装说明。该应用板的主要模块可 以用图 4-99 进行描述,主要功能包括:图 4-99 FPGA 应用板的主要模块? ? ? ?一片 Xilinx 的 XC2S300E-6PQ208C 芯片,该芯片具有 300K 的逻辑门。 143 个用户 I/O,连接在 6 个标准的 40 引脚的扩展连接口上。 一片 JTAG 可编程配置的 Flash ROM:XC18V02VQ44C。 两个板上的 1.5A 的电源调节模块,分别为 1.8V 和 3.3V。 133 ? 一个直插式的 50MHz 时钟源,一个直插式的可选时钟源。 ? 一个 JTAG 编程端口。 ? 一个 LED 状态显示和一个按钮,用于基本的 I/O 测试。4.12.2 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FPGA 应用板的主要模块已经介绍过了。下面就设计其原理图,设计过程按照如下 步骤进行。 1)选择需要放置的元件。选择需要的元件,并将它们放置在图纸上,放置元件的操作可 以参考本章前面的讲解。 2)编辑元件。如果各元件需要修改属性,则可以执行编辑命令,对各元件进行编辑。具 体包括修改元件流水号、元件的参数(如电阻的阻值)以及元件的封装类型等。编辑元件操作 的详细过程均可以参考前面有关章节的讲解。 3)调整元件位置。如果元件放置很零乱,则需要对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精确调整位置 后,就可以进行线路连接操作,线路连接与节点放置是同时进行的。 4)连接线路。首先将 Wiring Tools 工具栏装载到当前图纸,然后执行连线命令,也可以 执行 Place→Wire 菜单命令来实现。 5)添加网络。对需要连接的元件引脚,但是又相隔较远或者在不同原理图中,则可以添 加网络到相应的元件引脚上。 如果需要,还可以绘制电路方块图表示某个原理图文件,并且在原理图文件中放置相应 的出入端口,这将在下一章介绍。4.12.3 FPGA 应用板原理图的绘制过程1.应用板的电源模块原理图 1)创建新的原理图文件,保存为 Power supply.SchDoc。图纸大小设置为 A4。 2)选择、放置和编辑元件。应用板的电源模块包括两种基准电压的产生,一种为 1.8V 的电 压,另一种为 3.3V,输入电源为 5~9V。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使用两片 LM317S 芯片, 其封装为 SOT223。A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ww.hlw1588.co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