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张扑克牌怎样运算可以得到24?这四张扑克牌分别是8、9、10、12请写出综合算式:( )

如图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请你想出两种算法来,并将算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百度知道
如图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请你想出两种算法来,并将算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如图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请你想出两种算法来,并将算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
我有更好的答案
根据分析可得:4×8+1-9=24;9÷(4-1)×8=24;故答案为:4×8+1-9=24,9÷(4-1)×8=24.
采纳率:6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扑克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纸牌24点游戏模拟(4+2*6+8=24)
纸牌24点游戏模拟(4+2*6+8=24)
上传大小:33KB
纸牌计算游戏,1-9九张牌中随机选四个,将这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括号,组合成一条算式,算式的计算结果为24点
综合评分:0
{%username%}回复{%com_username%}{%time%}\
/*点击出现回复框*/
$(".respond_btn").on("click", function (e) {
$(this).parents(".rightLi").children(".respond_box").show();
e.stopPropagation();
$(".cancel_res").on("click", function (e) {
$(this).parents(".res_b").siblings(".res_area").val("");
$(this).parents(".respond_box").hide();
e.stopPropagation();
/*删除评论*/
$(".del_comment_c").on("click", function (e) {
var id = $(e.target).attr("id");
$.getJSON('/index.php/comment/do_invalid/' + id,
function (data) {
if (data.succ == 1) {
$(e.target).parents(".conLi").remove();
alert(data.msg);
$(".res_btn").click(function (e) {
var parentWrap = $(this).parents(".respond_box"),
q = parentWrap.find(".form1").serializeArray(),
resStr = $.trim(parentWrap.find(".res_area_r").val());
console.log(q);
//var res_area_r = $.trim($(".res_area_r").val());
if (resStr == '') {
$(".res_text").css({color: "red"});
$.post("/index.php/comment/do_comment_reply/", q,
function (data) {
if (data.succ == 1) {
var $target,
evt = e || window.
$target = $(evt.target || evt.srcElement);
var $dd = $target.parents('dd');
var $wrapReply = $dd.find('.respond_box');
console.log($wrapReply);
//var mess = $(".res_area_r").val();
var mess = resS
var str = str.replace(/{%header%}/g, data.header)
.replace(/{%href%}/g, 'http://' + window.location.host + '/user/' + data.username)
.replace(/{%username%}/g, data.username)
.replace(/{%com_username%}/g, data.com_username)
.replace(/{%time%}/g, data.time)
.replace(/{%id%}/g, data.id)
.replace(/{%mess%}/g, mess);
$dd.after(str);
$(".respond_box").hide();
$(".res_area_r").val("");
$(".res_area").val("");
$wrapReply.hide();
alert(data.msg);
}, "json");
/*删除回复*/
$(".rightLi").on("click", '.del_comment_r', function (e) {
var id = $(e.target).attr("id");
$.getJSON('/index.php/comment/do_comment_del/' + id,
function (data) {
if (data.succ == 1) {
$(e.target).parent().parent().parent().parent().parent().remove();
$(e.target).parents('.res_list').remove()
alert(data.msg);
//填充回复
function KeyP(v) {
var parentWrap = $(v).parents(".respond_box");
parentWrap.find(".res_area_r").val($.trim(parentWrap.find(".res_area").val()));
评论共有0条
VIP会员动态
CSDN下载频道资源及相关规则调整公告V11.10
下载频道用户反馈专区
下载频道积分规则调整V1710.18
spring mvc+mybatis+mysql+maven+bootstrap 整合实现增删查改简单实例.zip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输入下载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纸牌24点游戏模拟(4+2*6+8=24)
会员到期时间:
剩余下载个数:
剩余积分:0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积分不足!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您可以选择
程序员的必选
绿色安全资源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资源所需积分/C币
当前拥有积分
当前拥有C币
您的积分不足,将扣除 10 C币
为了良好体验,不建议使用迅雷下载
无法举报自己的资源
你当前的下载分为234。
你还不是VIP会员
开通VIP会员权限,免积分下载
你下载资源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您因违反CSDN下载频道规则而被锁定帐户,如有疑问,请联络:!
若举报审核通过,可返还被扣除的积分
被举报人:
lzy6871143
举报的资源分:
请选择类型
资源无法下载 ( 404页面、下载失败、资源本身问题)
资源无法使用 (文件损坏、内容缺失、题文不符)
侵犯版权资源 (侵犯公司或个人版权)
虚假资源 (恶意欺诈、刷分资源)
含色情、危害国家安全内容
含广告、木马病毒资源
*详细原因:
纸牌24点游戏模拟(4+2*6+8=24)7、8、9、10、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至少写出两种算式。_百度知道
7、8、9、10、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至少写出两种算式。
我有更好的答案
9×8÷(10-7)=249÷(10-7)×8=24
采纳率:8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扑克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0+1)×3-9.
分析:本题可以把24先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差、商、积的形式,然后再通过给的已知数字,尝试调整凑成得数是24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10+1)×3-9;故答案为:(10+1)×3-9.点评:本题属于常用游戏“24点”的玩法,“24点”实际是考查了整数的拆分,以及运算符号和括号的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小学数学
下面是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点呢?请你加上运算符号列出综合算式(列出两种,扑克牌位置可以变换.)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10人评价)
评价文档:
相关文档推荐
小学数学审核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学习内容:教科书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
学法指导: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情境图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2、用竖式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
船比赛,小红折了
19 只,小紫折了
27 只,小兰折了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
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
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90-25-28=
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2、分组完成想想做做
2,指名板演。
3、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3,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4、完成想想做做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第二课时:加减混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重点: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算理
学法指导: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学习准备:情境图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
1、45+28+16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2、探索新知
男生一共折了
38 只,女生一共折了
42 只,送给幼儿园
33 只,还剩多少只?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
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
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出示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1,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想想做做
2 的题意,由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4,集体评议。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P3:第 3、5
第三课时:练习一
学习内容:练习一
练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难点:
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口算下面各题。4+26
二、计算。
三、算出每条线上
3 个数的和,填在(
1、指名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
四、解决问题
1、学生认真读题。
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注意答题格式)
五、思考题
:思考: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学习内容: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习目标:
1.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到解决“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的问题的方法。
2.引领学生经历“借助操作思考-借助直观思考-借助想象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数
量关系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数学的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
3.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爱动脑的好习惯。
通过不同方法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问题。
能通过比较和思考过程,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学习例
3 情境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二、操作交流,初探方法
1、讨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2、汇报方法:①小军再穿
4 个彩珠。
②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
③拿出芳芳穿的
2 个彩珠给小军。
3、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是又多又好,这些办法都能让这两串彩珠变得同样多,谁再来说说我们能
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4、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三、操作交流,提炼方法
1、“想想做做”第
齐读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独立摆好后,再根据题中的提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的结果完成填空。
2、(1)“想想做做”第
2 题的第(1)小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要使苹果和梨的同样多,我们可以怎样做?最后让学生
独立完成。
(2)“想想做做”第
2 题的第(2)小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问:除了“明明送给大力
10 枚”这一方法外,还可以怎样使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
3、“想想做做”第
第(1)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可以让学生说说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你,
就是求什么,再独立完成解答,并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第
第(1)小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小题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图表示再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
板书设计:
学习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科书第
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
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
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正确列式求出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学习光盘,小圆片
一、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谈话:想一想,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第(1)题,小华做了多少朵?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知道小华摆的朵数?
操作:在第一排摆圆片表示小英做的花的朵数,可以怎么摆?指名上来摆一摆。怎么摆圆片表示小
华做花的朵数呢?怎样摆就能清楚的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
3 朵?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动手摆一摆。
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谈话:看着圆片想一想,可以怎么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加法后,追问:为什么要用
加法计算?
指出: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
11 和 3 的和,所以用加法。
提问:上面的方法正确吗?可以怎么检验?
明确:可以用求出的小华做的朵数减去小英做的,看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
3.出示第(2)题
提问:你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试一试吗?
独立操作,并列式
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追问:要知道是否正确,可以怎么检验?
4.比较:这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5.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说说各是怎样画的。
2. “想想做做”第
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说说题中表示松树棵树的直条包括哪两个部分,可以怎样求松树
独立列式,组织交流。
3. “想想做做”第
说说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4、组织反馈。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解答了什么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4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内容,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游戏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
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1、口算(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
指名交流并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观察题目,说说题目有什么特点?特别是第
3 小题,让学生想一想最容易填的方框是哪一个?填这
个方框时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想法。
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再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认识多边形
学习内容:
第 12~13 页例
1 和“想想做做”第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
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
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学习准备: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板
1 个,四边形纸片
2 张,正方形纸片
1 张,剪刀
学习过程:
一、预学案
  1.回顾已知图形。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图形)请看,这里有
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
2.说明学习内容。
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
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认识新的图形吗?
二、导学案
1.观察图案。出示例
1 的窗格图案。
让学生说说在哪罩看到过这样的图案,再观察窗格七有些什么形状,说说对这样的窗格有什么
指出:这是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经常能见到的窗格图案,这样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
起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这是图形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你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聪明、多
有智慧!直到现在,还经常用它来装饰门窗和建筑呢。(如有条件,可以呈现一些类似的门窗图案
让学生看一看)
2.分类认识。
(1)找图形。
要求:你能从例
1 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自己找一找,把你找的
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
引导:请小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谁来指一指,你找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
(2)认识四边形。
提问: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有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三角形相应位置板书:三角形),这是我们认识过的
引导:(指着四边彤)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在四边形相应位置板书:
四边形。再集体说一说: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你能画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
小结:我们在窗格图案中找到的和画的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相同,但它们都
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条边围成的,所以都是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
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
指出:只有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
叫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你认为这两类图形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六边形),由七条边围成
的图形叫一…(七边形):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一一几边形。
  3.回顾反思。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
指出: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这些图形可以按边数的不同来分类。这里认识的四边形、五
边形、六边形这样的几边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多边形。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认识多边形。
(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在括号里打对号。
让学生说明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名一人板演围图形,其余学生分别围一围并交流围出的不同图形。
结合交流说说围成的是几边形。
强调:围成的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2.搭一搭、围一围。第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
游戏,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图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边形。
提问:围一个四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
  要求:增加小棒变成五边形,看谁动作快。
  提问:最少用几根小棒就能围一个五边形?想一想:围六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3.做“想想做做”第
要求:先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几类,各有多少个。
  4.出示机器人图案。
请仔细观察机器人,看看有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图形,按今天的学习内容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
学生交流,指一指图里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5.做“想想做做”第
四、总结评价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学习内容:P14
学习目标: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
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
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
(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
指出: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剪法,都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
可以是四边形。
(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追问:从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剪法?剪下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部分可
能是什么图形?
2.做“想想做做”第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个四边形。
   总结学生的观察方法,指导找四边形的方法。
四、总结评价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小结:我们从传统的窗格图案上发现了边数相同、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的图形,经过观察、
比较、分类,知道了按边数看,除了有三角形,还有四边形、五边形……这样我们认识了多边形,
知道了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我们还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是四边形,看图形找图
形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第三课时(机动)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识别出平行四边形,并体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固性。
2 、学生在同位的合作下“做中学”,通过钉子板围平行四边形和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的活动,
初步直观地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能判断给出图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并从中培养学生评价、
反思等能力。
3 、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当渗透爱家乡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习准备 : 学具(钉子板、方格纸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木条制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学习过程 :
一、问题情境:观察感知
1 、教师谈话: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看到这个长方形的框架,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回顾四边形、角和边、对称等知识点)
2 、二次谈话:下面拉动这个长方形框架,通过这么一拉,你觉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3 、学生汇报。(揭题:平行四边形。)
、教师质疑: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变化,那么凭你眼睛的观察,你觉得有没有相同的地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5 、教师小结:看来拉图形也有很多学问,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你哪儿见过?
、适当汇报后,欣赏提趣:老师这边有很多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一边欣赏一边把你见
到的平行四边形找出来介绍给同桌听,准备好了吗?
通过拉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同时学生在找框架不同和相同的活
动中,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后记环节的学习作铺垫。同时学习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组合
到学习中,在欣赏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 ]
二、探究感知:操作感知
1 、操作质疑: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平行四边形,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呢?
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同桌商量一下。
2 、分层汇报:
( 1 )平行四边形讨论:
他们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我们请他们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围的?
(这个平行四边
形每个边上用了几个钉子?你有什么发现?)
看来在围平行四边形的时候还有很多窍门,谁还有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他们这个是平
行四边形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们这个平行四边形只用了
4 个钉子,用
4 个钉子还可以围
出其他的平行四边形吗?
( 2 )非平行四边形讨论: ①
谁可以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②
还有不一样的办法吗?
三、巩固提高:比较和绘画感知
1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围一围,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多了解,现在你会判断
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了吗?
)你是怎么观察的?
既然 2 、 4 、 7 都是平行四边形,肯定有他们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②
通过量进一步体会
平行四边形特征:你怎么知道的?你能想办法说明你的发现吗? ( 2 )对 1 、 3 、 5 、 6 号
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小结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这位新朋友,那你能把自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己心目当中最喜欢的平行四边形画下来吗?
1 )谁想来展示一
下?你是怎么画的?
)对学生错误的作品进行修正:谁能对这幅作品进行改进和完善,把它
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样修改你是怎么想的?
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 四种问题解决策略 )
3 、小结课堂: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第 14~l5 页例
2 和“想想做做”第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
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平
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学习难点: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学习准备:师生准备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木框(学生可以用硬纸条做长方形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观认识
  l.观察图形:出示一些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图形。
  提问:你准备把这些图形怎样分类?
  引导:按照边数可以分成三类。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四边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但四边形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
的四边形,请小朋友看下面的情境。(出示例
2.学习例题。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小朋友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指
名学生指一指)
  你也找出这样的四边形了吗?在课本例
2 的图上用铅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交流:小朋友在生活里一定也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
请同桌小朋友拿出三角尺,每人找出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
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拼一拼,拼成功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交流:你能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吗?
肯定学生的正确拼法,给予鼓励。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刚才生活里见到的那种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
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集体读两遍:平行四边形。
(3)抽象出图形。
引导:小朋友现在知道了,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完
成课题板书)老师现在想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平行四边形这四条边要怎样画才对?
画图:小朋友想法真不错!现在看老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方向要完全一样(画一
组对边),左右两条边方向也完全一样(画另一组对边)。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追问:这是什么图形?你能找一找开始看到的四边形里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吗?
二、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完成练习。
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再画一面。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画对的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
置、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
引导:老师为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材料袋。咱们来打开材料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材料提供:
8 根同样长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
要求: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
比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多。
交流:你们想用什么办法做平行四边形?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方格纸上画的、钉子板围的、小棒摆的。
交流中,结合用小棒摆的方法,要求说说可以用几根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围一围、看一看,
根围的平行四边形,想想相对的两条边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要求。
4.做“想想做做”第
出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拉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拉一拉,注意观察,同桌说说有什么发现,再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它始络都是平行四边形。
三、回顾过程,课堂小结
  交流: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能回顾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
认识图形练习
学习内容:
第 16~17 页练习三第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别相关图形是什
么图形,能动手操作做出平行四边形。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使学生在折、分、拼、剪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感受图形的变化,体会图
形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操作图形的活动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具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
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
学习准备:
长方形纸若干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其中长
方形的长是宽的
2 倍,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长方形的长、宽对应相等),方格纸。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什么呀?你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引入:这一单元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板书:平行四边形)内容主要是认识多边形
和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完成课题板书)通过练习,要能比较快地
说明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能根据要求自己做出平行圆边形。
二、组织练习
1.图形分类。(1)出示线段围成的各种图形,除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以前学习过的长方
形、正方形。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图形,能按边数分类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交流:你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哪几类?
提问:在四边形这类图形中,你认识过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几边形?
(2)方格纸上画图。
请小朋友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交流所画图形,有错的改正。
2.做练习三第
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用长方形纸依次照样子折出图形,同桌互相说说每次折成的是什
么图形,感受图形的变化和联系。
要求学生看课本上折的图形填一填,互相说说各是几边形。
交流填写结果,并提问:第一行五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五边形?第二行六边形折过后为什
么还是六边形?
引导:还能继续折出另外的图形吗?同桌互相折一折,每次说说你又折成了几边形。
学生操作,互相交流。
3.做练习三第
引导:你能说出下面各是什么图形吗?你能在图里画直线把图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吗?
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如果分成三角形,每个图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再自己试着画直线分
分看。(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每个图形你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展示学生的分法)
现在再比比谁分成三角形个数最步。
观察: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比较多,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现在仔细比一比,你发现分成
三角形个数最少的都是怎样分的?
4.做练习三第
请小朋友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师出示)请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拼成了吗?谁上来把你的拼法做给大家看一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引导:每人除了刚才的拼法,还想到不同拼法吗?自己拼拼看,看你能找到几种拼成平行四边
形的方法。
交流:找到了几种拼法?谁来把三种拼法都拼给大家看看?
5.做练习三第
(1)教师出示钉子板,上面有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提问:钉子板上两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你能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学
生操作演示)
追问:为什么这样就是平行四边形了?(相对边的方向都相同了,或者相对边的边长都相等了)
(2)课本上第
4 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你也画一画,把它改成平行四边形。
交流:你是怎样改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6.做练习三第
让学生看两次各是怎样折、剪、拼的。
请小朋友照样子操作,分别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学生交流展示拼法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刚才是照课本的样子剪和拼的,现在你能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剪
一剪,再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同桌共同商量,想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学生合作思考、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想到办法了吗?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展示沿图形中间剪斜线的拼法)
归纳:现在看看有凡种剪、拼方法呢?(用长方形折一折,演示给学生看几种方法)从这些剪
法、拼法中可以看出,只要在长方形中像上面这样斜着沿一条线剪开,把剪下的一部分移到另一边,
就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明白了吗?
5.做练习三第
让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学生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引导: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拼拼试试,看看拼出的图形有哪些你认识过的。
  交流:指名一些学生拼一拼,看看有哪些是学过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
三、练习总结
提问:今天练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回顾一下练习活动,你觉得今天的练习有没有
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呢?
  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有趣的七巧板
学习内容:
18~19 页认识七巧板、拼图和“你知道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
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使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
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
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学习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学习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学习过程:
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
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
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
(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七巧板由七块
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由于它巧妙好玩,人们把它叫作“七巧板”
。北京故宫还保存着我国古代的七巧板呢
18 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引起了海外人极大的兴趣,
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东方模板”“唐图”,意思是“来自东方的魔术板”“中国
的拼图”。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
(2)比比想想。
课件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七巧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
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
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指出:七巧板一共有
7 块图形,分为
1 个正方形、1
个平行四边形和
5 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小
三角形完全一样,两个大三角形完全一样。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
(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激趣: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
种图形。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生拼图,教师巡视)
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
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提问: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
指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就有这么多的变化,真的变幻莫测!如果选更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吗?
试一试好吗?
(3)任意选择拼图。新
要求: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
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
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提问:你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
指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就越多;用全部的七块来拼,更有数不清的变化,不知道能拼出
多少种我们认识过的图形!你看,七巧板真“巧”、真神奇!
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
(1)模仿拼图。
谈话: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
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
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四人黑板上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
(2)想象拼图。
引导: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
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
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
(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
哪些体会。
交流:让掌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谈话: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巧”
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
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老
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第三单元、乘法口诀(一)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
学习内容:第
学习目的:
1、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2、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准备:学具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
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1)出示例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
2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
3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
3 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
有多少只,就是
4 个 3 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
4 个 3 连加来算。
2、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
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3)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
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学习内容:第
学习目的:
4、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5、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准备:学具
学习过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例
2。(1)出示例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
个 2 相加得
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
2×4=8,像
2×4=8 这样的算式,是乘
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8,不仅可以写成
2×4=8,还可以写成
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4=8 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
4 个 2 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
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
乘 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
面的叫积。
2、学习“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
5 个 4 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学习内容:完成“想想做做”1~4
学习目的:
7、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8、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9、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准备:学具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
二、学习新课
1 小题图,提问:1
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第
2 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3、完成“想想做做”3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
4 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
2 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第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
学习目的: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准备:学具(小棒)
学习过程: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一共有(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
(板书课题:练习四)
二、完成练习
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
(1)出示图。
(2)提问:有几个柿子?每组有多少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1)独立完成第
3 题的两道题。
(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
(3)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出示第
4 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独立完成第
4 题,集体交流。
5、写出算式,再读一读。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集体交流。
三、教师小结。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
学习目的: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板书课题:练习一(2))
二、完成练习
6 题。出示算是让学生改写成乘法算式
7 题(1)出示第
1 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
(2)独立完成第
2 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独立完成第
8 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
3 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
算?集体交流。
5、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三、作业布置:练习册
学习内容:2、3、4
的乘法口诀(第
学习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
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
3、4 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4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学习准备:课件、小棒若干。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3、玩翘翘板
1 个翘翘板上坐了
2 人。问:有几个
2)1 个 2 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
写?(板书
2×1)说明
1 个 2 就是
2×1=2 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
2 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
个)现在有几个
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
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1×2=  你用哪一句口诀?
4、玩荡秋千
1 只秋千上坐
3 人。两只秋千坐
个 3 是 3,2 个 3 是 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
2 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3 个 3 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
想一想:3×1=    3×2=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
3 的乘法口诀,3
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
3 相加得多少。
二、形成应用
的乘法口诀。
27 页“想想做做”。
第 1 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 2 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
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
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
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
27 页 1、2 题。
学习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
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
住 2、3、4
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4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学习准备:课件、小棒若干。
学习过程: 例
5: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
节车厢坐几个?3
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
1 个 4  2
个 4 相加  3
4 相加  4
4 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4×1=4,4×2=8,4×3=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
4 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4×1=      4×2=    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1×1=       1
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达成练习:27
页 3、4、5
学习内容:练习五
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记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课本第
5 题的主题图。
学习过程: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
的乘法口诀。
男、女生背
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二、拓展。课本第
28 页思考题。
三、自我评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
28 页思考题。
学习内容:29
6,“想想做做”第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
5 的乘法口诀,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式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
5 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
1-4 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
5 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 个 5 是 5
2 个 5 想加
3 个 5 想加
4 个 5 想加
5 个 5 想加
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
5 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
5 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
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
三、形成应用
5 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
5 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
5 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积的个数是
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
5,乘数应填单数。
四、想想做做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
2 题。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五、总结评价: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
5 的乘法口诀,还会用
5 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
学习内容:30
“想想做做”第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
5 的乘法口诀,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
1 题:学生背诵
1-5 的乘法口诀。
2、练习口诀计算,一人说出口诀,一人说出得数。
3、独立完成第三题。
4 题,编出口诀。
5 题。跳绳的有多少人,2*3=6(人)
跳绳的和排球的一共有多少人?6+2=8(人)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第十一课时
学习内容:31
7,“想想做做”第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
5 的乘法口诀,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
一、出示例
7,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到公园里面来了(课件显示。有
3 个鱼缸里有
4 条金鱼,一个
鱼缸里只有
2 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
3 个 4 条相加再加
2 条。(4×3+2)板书
4+4+4+2=14 条 4×3+2=14 条
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
4 个鱼缸也看成有
4 条金鱼可以列出
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
四、归纳:像
4×3+2 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
有乘又有减,我们叫
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课堂作业:教材
第十三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1、理解
5 的乘法口诀,会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景
1、(1)背一背
5 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
1-5 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1×3
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1、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2、思考题:学生阅读,教师讲解。
4 题。芝麻开花,进行计算。
4、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练习。
5、口算练习
5 题由学生完成,教师适当辅导。
三、课堂总结: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十四课时
学习内容:练习六
33 页 1-5 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
1~5 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乘加,乘减。会分析简单的乘法应
用题的关系。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运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熟记
1~5 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练习。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集体交流。
学习准备:口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一背
1~5 的乘法口诀。你能辈出
1~5 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1×3=
5×2= 2×5=
5×1= 3×3= 4×4=
(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吗?小组之间玩游戏。
(4)课本第
8 题主题图。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课本第
2 题,游戏。同桌进行。
(6)课本第
3 题。出示第
4 题主题图。找一找图中有些什么?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
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二、拓展练习
找规律填数。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里的数与下面两个小正方形里的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里的数等于两个小正方形里的数的积加上第一个
正方形里的数。
三、课堂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主要巩固了哪些知识?
第十五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
1~5 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乘加,乘减。会分析简单的乘法应
用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运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熟记
1~5 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练习。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集体交流。
学习准备:口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一背
1~5 的乘法口诀。你能辈出
1~5 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3×3=4×4= 1×5= 4×5=
(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吗?小组之间玩游戏。
(4)课本第
8 题主题图。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5)课本第
8 题,游戏。同桌进行。
(6)课本第
9 题。出示第
10 题主题图。找一找图中有些什么?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
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7)思考题,先让学生练习,在进行指导。
二、拓展练习
找规律填数。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里的数与下面两个小正方形里的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里的数等于两个小正方形里的数的积加上第一个
正方形里的数。
三、课堂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主要巩固了哪些知识?
第十六课时
6 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课本第
35~36 页例
知识与技能:熟记
6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经历
6 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
6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
6 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突破方法:结合实际,加强具体的操作活动。
难点:掌握
6 的乘法口诀,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突破方法:让学生尽亲自经历知识的形
成和发展过程。
学习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
3 个 4 相加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
1~5 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6 的乘法口诀。
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试一试
①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②1 次可以坐
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
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1 2 3 4 5 6,人数 6 12
③一次可以坐
6 人,是几个
6?怎么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
1 相乘,积是
④2 次可以坐
12 人,是几个
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请你编出一个口诀。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2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
6 比 1 个 6 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
6、4 个 6、5
个 6 相加,各是怎么样列乘法算式?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请学生
依次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第
35 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
⑥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标
书的意思。
引导学生比较。6
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
⑦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遍。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
⑧试背口诀。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
(2)想一想
①出示想一想:6×2=
②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各用哪一句口诀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6 的乘法口诀,应用
6 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
6 和几乘积是多
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知识巩固
(1)“想想做做”第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何特点?讨论交流。
(2)“想想做做”第
第十七课时
一、背诵口诀
二、完成练习
(1)“想想做做”第
6 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
9 道题口算,要求学生在
1 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3)“想想做做”第
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比较一下
与 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
6?哪个算式是
6 个 2 相加?
(4)“想想做做”第
6 题图,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想想做做”第
7 题。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
三、课堂总结:你学会了什么?
第十八课时
学习内容:练习七
37 页 1-6 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记所学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计算和
解答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练习知识的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计算。突破方法:加强练习。
  难点: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结合实际问题体验。
学习准备:投影
学习过程:
一、口诀练习
背 1~6 的乘法口诀。(集体齐备,指名背,对口令。)
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
①出示图,看清图意,先是用
5 分别乘以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②再让学生分别用
2、3、4、6
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2)课本第
①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时提问:6×4
和 4×6 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 和 6×2
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3)课本第
①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②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
3 个 6 相加,6×2
2 个 6 相加,3
2 个 6,所以
   还有其他方法吗?(比乘数,如
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
6,另一个乘数
于 5,所以
(4)课本第
个口算题,要求学生在
2~3 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
得教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综合练习
(1)课本第
6 题。读题。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一辆小汽车坐
辆小汽车可以坐多少人?)
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第十九课时
学习内容:第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记所学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计算和
解答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练习知识的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计算。突破方法:加强练习。
难点: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结合实际问题体验
一、背诵口诀
二、练习:
(1)课本第
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
8 题。根据口诀填空。
(3)课本第
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
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右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5)课本第
①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②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
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右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③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
2 个 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
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5)课本第
①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学生回答。
②不计算你怎么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
4 行花,一班是
4 个 5 朵,二
4 个 6 朵,4
个 6 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③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学生回答。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十课时
学习内容:复习(一)
39 页 1-3 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经历整理
1~6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
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积极思考和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通过整理
1~6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突破方法:合作整理,交流方
  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突破方法:熟记口诀。
学习准备:乘法口诀表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这一单元学习了
1~6 的乘法口诀,今天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能熟练地
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口诀整理
(1)课本第
出示图意,学生独立观察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
1~6 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
1~6 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
(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②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和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
2 的乘法口诀,第
3 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列到
6 的乘法口诀。
   请小朋友们一行一行背一遍。
③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从上往下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
1 行……这样配列的。请小朋友们竖着一列一列背一遍。
④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
2 有关的口诀,也就是
2 和 1、2 和
2、2 和 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关的口诀,也就是
3 和 1、3 和
2、3 和 3、3
和 4……相乘的口诀。
   请小朋友们齐着拐弯试背一遍。
⑤师生共同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课本第
39 页第 3 题。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
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
四、小结。(略)
第二十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经历整理
1~6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
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积极思考和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通过整理
1~6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突破方法:合作整理,交流方
  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突破方法:熟记口诀。
学习准备:乘法口诀表
学习过程:
一、背诵口诀
二、课堂练习
(1)课本第
  要求学生在
2 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好统计。
(2)课本第
  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么
 (3)课本第
填方框里的乘数,由于只学到
6 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
1~6 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
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今天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
说出算式和得数。
第二十二课时
学习内容:复习(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策
略多样化的学习思想和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
  难点: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方法:在具体问题中体会。
学习准备:口算卡片、投影。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口答。4
个 5 是多少?3
个 4 是多少?6
4 是多少?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
投影出示。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4 元,小明买
3 包饼干。
3 元,小亮买
5 块蛋糕。
每盒巧克力
6 元,小红买
2 盒巧克力。
三人各要用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运算顺序。
投影出示图。说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4)课本第
①投影出示图,学生说说图意。
②小兰家栽了多少棵桃树?
6×2=12(棵)
③小芳家栽了多少棵桃树?6+4=10(棵)
④哪家栽的桃树多?多多少棵?12-10=2(棵)
(5)课本第
读题,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共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求出小军、小红各用多少元?集体交流。
三、拓展练习。
(1)课本第
投影出示图,图中画了什么?你能用哪些乘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
一共有多少只鸡?
墙上一共有多少个辣椒……
(2)课本第
41 页思考题。引导学生画图,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1)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
42-43 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
6 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
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教师先把
6 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
的办法最多。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
个桃子可以分成
3 份,每份
2 个,可以分
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l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
2 个或每份都
3 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
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
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例 2.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
8 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
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
8 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
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
8 个桃子图片贴上去。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2 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
2 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
2 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教师小结:对了!8
个桃子就可以把它
2 个作为一份分给
1 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
4 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43 页的“试一试”。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2 题。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3 题。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
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平均分(2)
[学习内容]:书本第
44-45 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学习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学习用具]:桃子图片,小黑板
[学习过程]
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16
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
2 个,可以分给(
生;如果每人分
4 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3: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
个桃子呢?(板贴
8 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
8 个桃子。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
8 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字子。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
再分给每只小猴
1 个,直到每只小猴有
4 个;先每只小猴
2 个,再每只小猴
2 个;先每只小猴
再每制小猴
1 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
8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猴子,每只
44 页的“试一试”。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44 页的“想想,做做
1”。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 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3 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4 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
平均分(3)
[学习内容]:教科书上第
46-47 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
2、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学习,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目标
[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出示例
12 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小组交流讨论,得
出不同的分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谈话:今天是兔子妈妈的生日,为了祝贺妈妈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
的花,数一数共有几朵啊?(出示
小白兔拿来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这
12 朵花插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
2、明确要求
(1)出示条件:把
12 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2)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
三、想想做做:1、第
1 题。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2 题: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3 题。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4 题。教师在黑板上画
A 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
4 份,看看每份有几个?把它们每
4 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B 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
C 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5 题。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6 题。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7、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
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
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
学习内容:教科书
48-49 页的内容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
分的名称。
2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学习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啊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学习书上第
48 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
讲述:小朋友,星期天你们假日小队经常活动吗?今天小明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
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
要坐( )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学习除法算式:讲述:6
个小朋友,每辆车坐
2 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
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
6 个小朋友,先写
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
就在除号后面写
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
3 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
3 各表示什么?
48 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学习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9 页的例题。
(1)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例题。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板书:6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1)、列除法算式
6 枝铅笔平均分给
3 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
生回答后板书:6÷3=2)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练习。读除法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49 页的“试一试”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说说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2、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做第
49 页的“想想,做做”第
1、2、3、4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内填什么数,这个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填写出来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全课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
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习内容:教材第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3、能学到的数学语言正确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习过程:
活动一:填一填
谈话:通过昨天的学习,小朋友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除法)
投影出示:
(1)除数是
5,被除数是
(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3)商和除数都是
3,被除数是
提问: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活动二:分一分,填一填。
10 根小棒,每
5 根一份,分成了()份。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根。
(1)分一分,写算式。
(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10 根小棒每
5 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活动三:画一画,填一填
3 题。(1)学生先画一画。(2)检查画的情况。(3)完成填空并说一说两个除
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观察思考: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活动四:看图想分并填空。出示:完成第
50 页思考题。
(1)引导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填空。
(2)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活动五:根据文字叙述写除法算式。
学生独立阅读你知道吗?
学习内容:教材第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通过两种操作方法,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会看图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并能说出各个算式的含义。
3、增强交流的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学习过程:
活动一:解决练习八第
1、审题分析,写算式。A
读题,理解题意。B
C 讨论分析
7 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不过每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活动二、解决练习八第
1、投影出示:三个花坛。
2、说说图意,教师指导,尽量用数学语言说。
3、学生交流完成,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思考:为什么第一题用乘法算,而第二、第三题用除法算?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