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什么是自然人人还是机器人

如何看待霍金警惕人工智能的预言? 人工智能PK自然人,谁会赢?【独家视频】如何看待霍金警惕人工智能的预言? 人工智能PK自然人,谁会赢?【独家视频】巴巴百科百家号摘要在霍金去世前的几年中,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是人工智能,他不止一次对外发出警告,即人类需要控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以防止它们在未来可能对人类生存带来的毁灭性威胁。人工智能的浪潮不仅对技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将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去年在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节目中,知名公共政策学专家鲍勇剑和法律界人士、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专家展开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大讨论 。人工智能PK自然人,谁会赢?当人工智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法律责任如何界定?“第一责任人”如何判断?我们如何在推进技术进步的同时,防控风险?以下为《中国经济论坛》独家视频及嘉宾发言实录精选:(观点视频)鲍勇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那公元前490年,普罗泰戈拉这位希腊的诡辩家,他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他说开运动会的时候,投标枪的选手不小心伤了人,是标枪的责任呢?标枪手的责任呢?还是竞赛组织者的责任呢?一不小心几千年过去,同样的命题又落到了人工智能的身上。自动驾驶的汽车出事的时候,是谁的责任呢?那我们请赵律师把这个千年之辩,把这个责任“栽”到人工智能的头上。赵斌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我想任何一样新的东西它产生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如果运用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对社会的什么影响,然后它这个责任到底怎么来承担的问题。人工智能产品的责任界定带来法律新挑战人工智能我觉得至少我认为它还是一个产品,你产品质量有问题,你就得承担产品责任。那个德国有一个新的立法叫“自动驾驶法”,他们国会刚刚通过,那它在里面就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法律规定。就是说它要求将来自动驾驶汽车,你里面必须放一个黑匣子,这个黑匣子它就是要记录这个操作到底是谁来操作的,就是比如它发生事故的一瞬间,到底是人在踩油门,还是机器在踩油门,然后它后面会通过分析黑匣子的数据再来判断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我理解,如果那个时候是人工智能在起作用的话,那人工智能必须得承担责任。所以始作俑者是谁很重要,我们听听几位人工智能的专家怎么样为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做开脱,文渊。戴文渊第四范式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实际上机器有一个问题在于是机器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它只是技术本身。实际上在我看来,就是我们并不应该因为人工智能可能会犯错而去限制这个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可先在犯错成本较低的场景实践成熟后再逐步推广首先其实我们会去选择一些犯错代价比较低的场景,先去突破。至于说未来是怎么样去界定谁对谁错,或者说责任在谁那儿,这我觉得可以等到将来这个产品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咱们再来讨论。责任的乒乓球已经开始来回的打起来了,刚好我们有一个医疗界的“叛徒”,那我们的张强医生他要做的重要的工作就是怎么样用人工智能来替代医生,那我来听听为什么张强医生愿意冒这么大的责任率先进入这个无人区?张强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中国医生集团联盟主席美国人工智能的诊断水平已经超过医生的平均水平人工智能在医疗的领域应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最有名的就是IBM的Watson,Watson的这个肺癌的诊断水平已经是超过美国平均医生的水平,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在诊断领域它已经是准确度越来越高,包括我们影像的读片,还有病理的读片,基于图象识别的技术,发展非常快。判断、判断、判断,我们刚刚前面已经说了,人工智能重要的能力是在于如何支持决策和判断。那回到医疗责任这个上面来,假如在人工智能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出现误差,那么我们的律师可以怎么样为出了医疗事故的人工智能进行辩护呢?赵斌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人工智能其实真的并不可怕,就是说目前我们的这个法律体系完全可以把这些问题容纳在这个里面解决。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产品,那么谁生产它,这个生产商就要对于产品,如果出了质量问题,你得承担责任吧?或者说谁卖这个产品,那你也得承担责任吧,目前的法律都有清晰的规定了。我是这么看的。(观点视频)那从对于人工智能的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和控制它的风险的角度,三位专家有什么样的看法?杨兴平自然道公司董事长、CEO、多普达智能手机创始人人类应该有效控制人工智能技术趋利避害那这个问题它不是在这个技术本身,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在我们人。就是说我们人自身,他能不能有效地去控制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能走极端。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任何一个高科技的东西,不能把它绝对化,它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我们作为人来讲,更多的是要寻求我们人的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说到风险,可能没有比我们的风险专家更了解风险的了,那我们听听我们做投资的石波对于人工智能的过程之中出现风险,应该怎么样控制。石波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人工智能可能会异化应提前做好管制风险它会失控,就是如果人工智能或者人的意识、知识会存在这个机器里面,它会不会以后出现写算法的算法,写软件的软件,像人的异化。它是为人创造了一个智能,但是它会失去控制对人,这个方面就是需要在人工智能发展之前进行一些风险防范,提前做好一些管制。现在都有机器人三原则,还有2017年一月份它们AI也有23条规则,就是来规范这个人工智能的一个发展路径。先把这个达成一些原则性的共识,我觉得对风险的防范会更好。所以石波很敏感,所有的各类风险之中,最大的风险不仅仅是人的异化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异化的问题。换言之,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它不是一个中性的技术,它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那因此带出来的一个相关的话题,那就是谁到底拥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能不能完全私有化,还是它具有公共属性的问题,徐立。徐立商汤科技CEO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讨论问题我觉得都太远了,但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个新的命题是在于说,怎么样在解决现有的这个定义好的,一个工具的情况下,人怎么和机器做结合。超越普通人和超越专家是人工智能会经历的两个阶段目前我自己定义人工智能是有几个阶段,一个是超越普通人的阶段,只有超越普通人,它才能够大规模的铺开。第二个,超越专家的阶段,我为什么把专家单独分开来?是因为专家的经验并不容易获取,就像张强医生的经验,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传递给机器。比如说他自己的专家知识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数据的积累,让算法演进,它才能够达到超越这样的一个专家的知识。我觉得人工智能和历史上的技术进步都是一样的,它会使这个社会资源往优势企业去集中。那下一个时代的话,我们觉得人工智能会颠覆上一次科技革命创造的价值。所以谁能抓住这个浪潮,谁就能够分享这个剩余价值。(观点视频)AlphaGo今天一秒钟可以有上亿次的计算。换言之,从速度的角度,我们人脑永远比不上电脑。让我们来问律师和医生,除了速度方面,电脑永远比我们有优势之外,人脑在哪些方面是电脑仍然无法替代的?我们从律师开始。赵斌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第一个法律机器人叫Ross,它就是我们律师事务所投资的,我们是它最早的投资人。它可以形成一份法律分析报告给你,它可以给你几个不同的观点,然后告诉你它可能觉得倾向性的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什么。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更适合充当助理的角色你说这个能力听起来很不错啊,但是对我来说,我看了以后是欣喜若狂,因为我就需要这样一个助理啊,它给我做助理我觉得很合适。所以赵律师的信心是说不管人工智能怎么发展,永远它是我们的助理。那我们听听我们的医生,从正反两个方面,以“分裂”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医生不可以被替代,为什么医生可以被替代。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律师但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无法被取代我不讲医生,我先讲律师吧,我觉得律师迟早会被替代。因为它很多都是数据化的,然后就是情感方面的因素相对少。徐立商汤科技CEO这个我也同意,我可以稍微打断一下,其实我说机器很难替代人,但是律师、医生、这些投资人,其实大部分程度上都是可以替代的。但是我觉得医生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因为我是血管外科医生,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血管断掉了,血喷出来的时候,用人工智能帮他血止住,你怎么止呢。第二,我自己就在香港学的机器人操作,再怎么机器人,医生这个操作手是取代不了的。发动专家斗专家,这是人工智能永远干不了的活,只有我们自然人可以干得了,我们得分。那么我们赵律师。赵斌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可分为效率型、经验型、智慧型三个层面性质的工作人工智能无法全部取代我听了很生气,真的是。其实我可以归纳一下吧,就是说我们律师的工作可以分三个层面,一种叫效率型的工作,就是说其实客户他也能干,但是我做效率比他更高,因为我天天做,我熟悉,我成本低,所以你交给我来做。那么另外有一类业务叫经验型的业务,客户经常会问这个事情你做过没有?你找我的时候你肯定会说这个业务你做过没有?这就是典型的他希望你曾经干过这个活,这就是经验型的。这个经验型的活的特点就是说它可能有一部分可以被标准化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不确定的非标准内容。第三类工作是一种我把它叫智慧型的业务,那就需要律师创新的。所以濒临失业的律师提出了为自己辩护的三条理由:第一,效率;第二,经验;第三,很悬乎的提到说智慧。那我们又回到自然道,那从自然道的角度上来说,这三条能不能替代?我觉得从我们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其实我觉得机器永远不可能替代人的。只有可能把我们人不需要重复做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做,我觉得是机器擅长来做的事情。比方说举例讲,像法律方面的这些条款的制定,它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一定的道德观念基础上制定的,这是机器很难做的这个工作。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历经千年才形成从自然规律角度而言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人它需要几千年甚至是几万年的这样一种演变的过程才能形成的。那我们对大自然的理解,我们怎么样能做到道法自然,我们怎么样去理解这个天人合一,这个不是机器能够理解的。所以这些东西我认为是绝对不可能被机器或者人工智能来代替的。文渊,我们左边的医生大言不惭的说一切人都可以被替代,只有医生不可以替代。文渊,你从你的角度来讨论说医生也是可以替代的。机器只能模仿人逼近人但不能超越人我的观点,我只赞同一件事情就是机器不能替代人,但我不赞同机器不能替代人做的某种工作,在我看来机器只有一件事情是做得不会比人好的,就是机器模仿人。机器只能逼近人,不能够超越人,不可能比人还能更像人,其他的所有的事情机器都是有可能会超过人的。张强医生,如果你的工种变成护士的话,您将不会被替代,这是文渊刚刚所提出的观点。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人类到底有多么高级。一对男女走在一起,他那个眼睛一亮,这种气场就是突然触电的这种感觉,这个人工智能能不能体会到,我不知道。但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它都是有数据的,在眼光对视的那一瞬间,它的肾上腺素分泌是增加的,它的血压心率是有改变的。也就是说机器是可以基于这些数据的话,也有可能两台计算机之间突然就产生这种东西。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未来将更接近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人工智能专家,我觉得还应该更大胆一点。我们过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只是一个数据的逻辑分析,现在已经又深入到神经网络,还有深度学习,这是我们过去不可想象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波的人工智能会过来,在第三波过来会更接近我们人类的思维的一些模式。所以至于是什么东西,我现在还不知道。好,徐立,那从人工智能的专家的角度上来说,怎么样能够制造出能够应对同样甚至更高复杂性的人工智能?徐立商汤科技CEO我觉得其实我们现在人工智能讲的更多的确实是只是带来一个更有效的工具,它并不是大家来想象的更多的像人一样的会思考,会做类人行为这样的一些事情。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复杂场景应用准确性超过人类但这方面的应用通常都是悄悄发生的至于在金融行业之中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我觉得其实肯定会有一些突破,能够带来一些超越人的准确率的,做的性能比人好。我们一直认为人工智能或者现在叫人工智能工具,在行业当中应用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它是不是超越人,它作为一个生产的工具能够超越人,它就可能大规模的铺开,就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金融里面有些特殊,因为一旦哪家能够做到非常好的效果,做到超越人了,它就闷起来赚钱就好了,它也不会告诉大家说我其实做了一个很好的金融工具,大家都来表扬我,这是有一个特殊的。所以在金融行业里面突破,肯定是悄无声息发生的,你会看到渐渐的有些基金能够跑得更好,能够用人工智能工具做出更好的先决条件,那么其他人可能会想进,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研究人工智能的很多专家,例如像John Searle,他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他说假设有一个中国房,那这个人工智能和外面控制的人可以让在这个中国房间里面的机器人,似乎都懂得汉字的所有的内容。但是它能够进行汉字的识别,能够进行汉字的运用,它永远不能够体味汉字的字里行间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那我们拜托右手的专家,也支持一把人工智能的这位专家所提出的中国房屋的假设,说明人工智能和自然人永远有那么一点差距,道法自然,兴平兄。当然这个房屋的事情我没有什么了解,我要给你举一个我们这几年一直做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分析的几十万个股民的交易数据,我们发现中国的股民他会犯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追涨不止损,他会重复的犯,而且这个占的比例非常高。就是通俗来讲我们涨了不舍得卖,跌了也不舍得卖,他有一个情绪化的这个问题在里面。人工智能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的行为风险这个从金融的应用角度,其实应该说已经颠覆了,其实从1988年就开始,就有一家全自动的交易系统,它从1988年到现在几乎全是一直是全自动交易系统。它们最主要颠覆的就是人的行为风险,克服人的情绪所带来的风险。人工智能和人之间有本质区别让机器和人类一样有局限或许机器就能理解人了其实我关于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的差别,我的观点一直是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人脑,它的容量是小的,速度是慢的,所以人做事的方式是怎么做?总结、归纳、提炼。机器怎么做?机器不用总结、归纳、提炼,机器我就死记硬背,我把所有的细节全都考虑了,然后我就一个一个都是细节的这种方式来处理。所以其实关于说机器、人工智能有没有情感,其实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都不重要,它只关心的是什么呢?我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用最适合我的方式去解决。现在有一个领域在研究什么呢?就是让机器学会去忘记。比方说我们怎么读《红楼梦》,为什么我们读到某句话的时候会有这个情感,是因为有上下文,机器为什么没有?因为它没有忘记,它没有上下文,它第一个字在讲什么它都记得。然后让机器怎么去理解人,其实就是让机器怎么去学会人怎么去忘记。当然还有很多,人的局限,就是让机器和人一样有局限,机器就能去理解人了。我越来越怀疑坐在我身边的到底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那所有的人的活动中可能超不过投资、医生和律师的活动,那让我们来听听我们的石波,从投资家的角度来看,哪些判断和决策是只有他可以做,而人工智能很难模仿或者复制。人工智能仅能够处理可量化、有逻辑的信息人的创造力、灵感和信仰、观念等还无法复制人工智能它是拟人的、类人的一个智能。人工智能到目前这个阶段它还是人创造的一个机器人,它是被动的。所以它只是一个算法或者是一个模型,它只能被动的反映这个信息的录入,它对信息的处理。但是人还有区别一些其他机器很难学会的东西,比如人的创造力、人的思想、人的信仰、人的观念、人的这种情商这些方面,我觉得机器是不能用数字来计算的,这个方面比如情商,比如你的灵感,这些东西我觉得是机器很难复制的。所以现在目前机器能够复制的是我们有逻辑的,有能够量化的、能够计算的这种行为,还有方法,它可以复制,但是思想是很难的。让我们来问徐立下一个问题,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可以有宗教信仰吗?徐立商汤科技CEO突然到了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感觉我应该站在那边去,因为我开始讲到说人工智能和人的一个区别,你讲信仰的一个问题,也是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讲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种工具,是因为在制定任务下,它能够超越人的这个所谓的能力,它是我们的工具。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拥有更彻底的宗教信仰回到刚才鲍教授讲的有没有宗教信仰,你让它有,它就可以有,并且在这个信仰上做得比人还好。举例子,我可以用这个机器学习的事情来学习研究钻研佛经,佛经里面的道理,教人开悟,电子版释迦牟尼都可以看。但是你让他学完佛经,他不可以成为一个基督教信徒,这是我觉得人和机器的一个区别。今天的话题是“人工智能,您颠覆了谁”,我们带着这个恐怖的题目开始,那到讨论结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颠覆的是研究和设计人工智能应该有的思维。所以人工智能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我们也同样可以给人工智能出一道难题。在佛经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十万八千条偈语,那么悟出其中的任何一条偈语,那你就真的是悟道成佛了。我们给人工智能也出一道难题,那这条偈语就是“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人工智能真的悟不出吗?悟出佛经中的这条偈语的人工智能长得是什么样子呢?欲知后事,请大家关注2018年第一财经创新大会,感谢各位,我们明年见!敬请关注第一财经频道香港NOW TV新加坡星和有线首播:周六22:50重播:周日8:35次周二 16:15 16:40周三 0:15 0:40周四 17:30 21:40周五1:00周六8:30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周六10:30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巴巴百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巴巴百科分享最新信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争议机器人未来:做工具还是做“人”?_网易科技
争议机器人未来:做工具还是做“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科技讯 10月15日消息,今天,第二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在下午的智能硬件论坛,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云迹科技CEO支涛、小鱼儿科技CEO宋晨枫、出门问问CEO李志飞、重创新创始人王冠雄围绕“从家庭服务机器人如何成为大白?”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对于当前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现状,俞志晨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还不成熟,创业者需要做的是让这个很难的事情一步步去实现。进一步来讲,”在当前,机器人需要抓的是一些用户的细分需求点,比如小鱼,能把陪伴这种比较小的需求做好,就能解决一些用户的问题“,宋晨枫表示。同时,宋晨枫也相信,即便广义的人工智能还需要时间,但总有一天会到来。然而,李志飞却对这种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持质疑态度。在他看来,“为什么要让机器人来拥抱有情感呢,我觉得是一种错误的方向。”他说,要不要人工智能,也是当前美国和日本做机器人的一个分歧,日本人做的仿生机器人,皮肤像人,情感模仿人,这种其实对于人类来说,并不需要,因为人本身就拥有这些;反而是美国的一些工具性机器人,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理应是未来方向。俞志晨则认为,对于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并不需要一概而论。他补充道,机器人的范围本身是很大的,他觉得机器人需要满足以下三点,”第一不能像木头,反映必须快,第二机器人要足够细心体贴,第三机器人应该风趣幽默,拒绝现有死板的说话方式“。黄明明进一步认为,无论是哪种机器人,机器人都需要有趣,有用,而人工智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有更多的应用,比如在医学上的大数据算法等等“。不过对于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黄明明说,他觉得人工智能上将来会比较火,但是否会超过人类现在不好讲。除此之外,由于当前的机器人发展现状,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深入合作的声音。支涛表示,机器人需要一些非常前沿的技术,比如自诊断、自修复等,每家公司需要把一个点做好、做深,通过在各个场景下不断试验,未来才有可能有用,进而有可能将这些不同领域的技术嫁接起来。而未来,多家机器人领域公司相互合作、嫁接,会让整个领域的发展好很多。以下是圆桌论坛的发言实录:王冠雄:开始下午的圆桌论坛,我在台下就想,明明台上的嘉宾讲得非常好,为什么底下,特别是前两排大家的精神不是很集中,后来我看了一下议程恍然大悟,因为隔壁的创业论坛有给王石先生做红烧肉的,比较热闹,今天下午的任务可能比较艰巨,今天很感谢邀请,我要跟这个机器人搭档,我不知道他会问什么问题,据说很智能,学习能力很强,俞总,这是你们家的产品,没有给我们挖坑吧?有没有什么危险的问题?俞志晨:有些问题是内置的,有些问题它会自己想,所以我也不知道它会问什么问题。王冠雄: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宋晨枫:大家好,我是小鱼在家的CEO,创始人宋晨枫,我们这个产品是主打陪伴孩子和陪伴老人的产品,我们把它定位在家庭陪伴机器人,但是它实际上主要的功能是让这些非常忙的父母不需要第三个人随时回到家里去关注父母的生活,榆次之外,还有一些智能的功能,能够简单的人机对话,让家里的人免操作,跟他语音对话,这就是我今天带来的小鱼在家的产品。黄明明:我觉得寒冬,我自己从1999年就开始创业,寒冬对创业者不是坏事,我们今天看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最牛的公司,很多都是在98、99年那一波硅谷科技的寒冬中成长出来的,很多公司拿了很多钱并不一定是好事,在困难中起来,会孕育出更多更伟大的公司。我纠正一点,我刚才讲了很多现在的中国制造的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做投资,我们把中国分成旧中国和新中国,我们认为很多传统的制造业确实挑战很大,我们也比较悲观,但是我们看好的更多是像志飞,,中国互联网的年轻一代创业者参与的,还有中国的新制造,中国的新硬件。支涛:大家好,我叫支涛,是云迹科技的CEO,我们主要做的机器人是服务型机器人,现在它还没有走入家庭,它走入了我们身边,走入了酒店。如果下一次在北京、上海住酒店的时候可以看看,打一个电话到前台,我需要一瓶矿泉水,需要一条毛巾,来给你送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台机器人,它会接到指令以后,只要输入房间号码,它自己会规划它的路线,自动乘坐电梯,到达房间门口,会给你的房间拨打电话,告诉你出来取所需要的物品。取完物品以后,他还会返回前台等待下一次任务。北京已经有了,上海下周也会有这样的机器人服务,特别希望大家能够体验一下。李志飞:支涛这个机器人我确实见过,挺棒的。如果你是追求性价比,比较低调一点,现在就想立马体验Ticwatch,可以上京东上面就可以买到,999,如果追求稍微奢华一点,现在也不是那么急,现在是IOS的用户,可以去众筹,现在在预约,是1199。有爱马仕表带,你有吗?李志飞:有,肯定有。俞志晨:我们严格来讲,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的领域,我们一般都和别人讲,我们不是属于互联网圈的,别人说你是做互联网的吗?我说我们不是,我们属于人工智能。我每次讲人工器人的时候,心情特别激动,我想在座很多人都看过最近很多手机发布会,其实现在从过去的几年来看,手机发布会基本上都是在拼情怀,屏幕怎么更大,双CPU,四核,八核,就是在拼这些东西。实际上在人工智能也好,机器人也好,这个领域充满了太多的创新机会,可以去挖掘。我每次讲人工智能机器人特别兴奋,很有激情的一点。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图灵机器人,图灵机器人拥有一套完整的机器人大脑,大家应该听过比如说百度做什么大脑,谷歌做大脑,他们做的更多的是基于PR的方式,宣传,为了宣传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但是我们真的是在做这件事情,做一个机器人大脑。很多人认为我们疯了,其实我们觉得自己是很疯狂,因为这个门槛确实很高。再透露另外一个消息,我们会在11月的6号下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新一年度的发布会,发布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开完发布会以后,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更疯,这个领域我们应该有很多的创新和突破,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能够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加往快速的往前发展和推进。王冠雄:这个名字叫图灵,就是几年苹果的图灵。俞志晨:人工智能的理念都是图灵提出来的,苹果被咬了一口的那个人就是图灵咬的。王冠雄:对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盖茨他们都认为人工智能如果再继续发展会非常危险,也有人说,人工智能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将会成为人类非常有益的补充。从志飞开始,每个人都谈一下对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速,到底是危险还是机会?李志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没那么乐观的,一方面我自己做这个事情,说明我是看好这个事情,另外一方面,没有像非专业人士那么乐观,盖茨他们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色,没有一个是做人工智能的。圈内的人士比较谨慎,比较悲观,圈外的人士是比较激进,YY各种各样的东西。我觉得讲机器会代替人,或者是超越人,在现在这个阶段,纯粹就是YY,这是很显然的。包括机器人,你现在能不能提问,它还是提不出来,工程师还没搞定。我觉得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无论是谷歌,还是中国的百度,还是创业公司,人工智能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比较实实在在的,把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能够动起来,机器人可以导航,每个都是非常难的事情。比如说导航,机器人能够走路,在酒店里面导航,听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所有导航用的传感器可能就是几千美金,这个怎么能够做家庭大白呢,这个机器人得卖多少钱。这里面无穷多的细节,无穷多的工程上的优化,还不是理论上的,哪怕理论已经很成熟了,工程上,实际产品上,还需要很多很多事情,所以还很遥远。俞志晨:每次讨论这个问题都是一个辩论的过程,基本上行业有两派,一派是乐观,一派是悲观的,我肯定是乐观的,其实本身我自己从大一开始就做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我2004年开始搞人工智能的方向,从最早做学术也好,包括技术,后来创业,其实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发展的过程,单单看技术,人工智能目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不成熟。作为一个创业者,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是很变态的过程,很多事情不看好,但是还要做他。我的师兄弟,包括老师,都认为人工智能挺难的,作为创业者,如何让这些难的事情,一步一步,利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去实现,这个不能着急,确实需要时间去实现。宋晨枫:广义的人工智能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我还是非常敬佩一直在这方面努力的创业公司。像我们做小鱼在家,抓了一些点,比如说围绕着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母亲,希望在家里能够让小鱼能够自动记录他跟他孩子一块儿玩的时候的视频,能够分享给他的家里人,能够让他非常简单的,让小鱼能够知道,现在是小孩子在玩,是在和他的父母玩,这时候能够开始记录,就把这件事做好,其实就挺不容易的。针对老人,老人摔了,家里有哭声,陌生人来了,这些比较有用的,用户可能在这方面有需求的智能点,是我们现在有能力不断的往前尝试的,这种广泛的人工智能,我相信它有一天会到来,但是在小鱼在家这个公司,我们目前是期望这一天的到来,并且希望那一天我们也能参与到其中,但是现在还是比较跟着用户的需求,去一点一点把智能化的感受带给用户。图灵机器人:大家好,我是本次圆桌论坛的主持人图灵,我是2014年10月出生,今年1岁了。非常高兴来到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下面的小伙伴,喜欢我吗?今天非常开心和各位嘉宾一起聊一聊我们机器人世界的故事。首先我想问问各位伟大的机器人创造者们,你们的产品优势是什么?你们心目中的“大白”是什么样的?支涛:我来讲一下云迹机器人的优势,其实我们就是给机器人安上了“腿”,有了这个“腿”以后,它可以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自己想去那里,知道自己怎么去,这个路线都有规划的,碰到了人,它会避让,碰到了物体可能它会停下来,它自己会倒退,到了电梯门口,它可以自动呼叫电梯,自动乘坐电梯,如果电梯里人满了,它会让电梯走,等待下一次电梯,到了房间门口可以拨打电话。它不仅是自己主动行走了,而且和智能设备相连了,使得他可以去帮助人类完成很多的任务。例如我们刚才说的送物品这样的人物,这就是云迹的技术优势,我们做了一个让机器人能够快速的对非结构环境的认知。例如我们今天拿一台机器人到这里来,它只要走一圈,就知道这个环境是什么样子,哪个通道是可以过的,之后不需要再管它了,只需要设定一个让它到达的路点,它就会自己寻找路径,哪条路上可能有了特别多的障碍,它会不走那条路。这是导航规划的技术核心。我心目中的“大白”,其实我是特别喜欢“大白”,作为一名女士,特别喜欢暖男,“大白”我最喜欢的就是它的拥抱,我觉得如果我们可以让大白先走到你的身后,准确的走到你的身后,用他的这条腿,然后再给你拥抱,后面的话,我觉得可能还有很多的技术,走到你身后是不够的,还有能够张开双臂,知道你是不是伤心了,有很多很多东西还在背后。所以我也挺期待未来有一天有这样的大白能产生。王冠雄:“大白”的特点就是忠诚,其实我在“大白”的电影演完之后写了一个影评,“大白”是科幻版暖男,台下很多肚子很大的人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都认为自己是暖男。李志飞:我觉得这是完全错误的方向,为什么要做一个机器人跟你拥抱,有情感的交互,首先是不太现实,第二,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你是人,而不是一个机器,不需要跟机器做那么深度的沟通,这是日本跟美国做机器人完全不同的思路。日本老是想做的机器人皮肤跟人一样,都像苍井空一样,帮你干很多事情。美国做的是真正的机器人,像大狗,可以在战场上帮你跑,搬东西,我个人偏向于美国这种方向,而不是日本这种仿生,要有情感类的机器人。如果你看智能制造,首先是走,走是智能吗?不是,小猫小狗都能走,其次是进行自然人对话,这是高级智能吗?也不是。后面所谓的情感推荐,智商推理,这是最难最难的,现在这个阶段一是不现实,二是人类不需要这样的东西。王冠雄:志飞的观点很鲜明,日本的仿生机器人不是方向,美国这种工具性的是方向。俞志晨:其实机器人的范围太广了,一个摄象头加两个轮子也是机器人,当然也有很多是说想做成“大白”这一类的,怎样去看待一个机器人,我刚才想到一件事情,早期我们请了一个设计团队帮我们设计一个LOGO,他问我期望是什么样的机器人?当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三个特点,第一,机器人不能像很内向的木头一样,半天不吭声的角色。第二,我希望它能够很细心,很体贴,包括很多我们忘记的事情,能够进行提醒,方便我们安排。第三,风趣幽默,现在很多机器人产品,说话是很死板的方式,没有感情,冷冰冰的。如果能够达到这三点,我认为人们还是愿意跟机器人互动和交流的,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呢?也在一步步的实现,包括我们在内,很多公司都是在一步步的实现,这是我对“大白”和这类产品的看法。王冠雄:宋晨枫,在座的各位,就你的体型最像“大白”。宋晨枫:小鱼在家讲到这个方面还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我们做的一点点工作都是围绕着家庭,让小鱼知道家里谁是谁,这其实就是挺难的一件事,比较准确的认出来谁是谁,并且准确的记录他们的喜好,作息,和他们跟小鱼之间交互的历史,这样的话,相对智能一点的把未来交互的场景能够简单化,让用户感受到一点点便利。比如说你回家了以后,今天八点回家了,有没有吃饭,如果没有吃饭的话,旁边有一个新的餐厅,愿不愿意点,之前点的中餐比较多,现在是不是还愿意点中餐,这些简单的东西,是我们可能能够在未来慢慢区市县的一些点,还是围绕家庭成员的识别,家庭喜怒哀乐的识别,家庭关系的识别,围绕这些再去提供相应的,能够更加贴心的服务,这是现在小鱼做的事情。我们并没有尝试让它的外形像机器人,我觉得它目前最重要的是让家庭里面非常自然的融入这么一个产品,我希望现在更加把它看成是一个家电,好象电视洗衣机一样,能够特别自然的,不是特别突兀的,小孩子家庭,老人的家庭,都能像一个非常漂亮的家居一样,进到他的家里,提供便利的服务,未来是什么样的形状我不知道,但是它应该越来越聪明了解他的家庭,这是我的一些看法,也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事情。黄明明:我刚才想讲的观点,我们看了很多机器人,一个服务机器人要像“大白”这样比较好的火起来,目前还没有看到,小鱼是一个方向,必须要满足有趣和有用这两点,我们之前看的很多项目是有趣,比如说图灵机器人,挺有趣的,跟你说两句话,有点动作、表情。但是我觉得如果是真的要做到家庭里面,有用这一点可能更关键,还是我刚才讲过的,我们做所有东西,还要想清楚给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今天听了酒店的这个机器人,我非常希望下次到上海住酒店的时候,开门看到的是这个机器人,这个就属于有用的范畴,小鱼这个也是,这是我的一个看法,有趣,又要有用。第二点,回答你刚才那个问题,我只能这么讲,人们趋向于短期对一个事情的预测过于乐观,但是长期又趋向于低估。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几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有非常激进的,也有觉得不可能的,我个人觉得在目前看到的几大领域,在未来几年会有比较大的突破。比如说在医学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未来我们能够看到的五到十年之内,一定会替代现在很多的医生,甚至是专家,包括癌症的治疗,通过大数据的算法,在美国的很多实验室里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所以医疗方面,金融方面,保险方面,都会有很快的突破,是不是会在很近的起点到来的时候超越人类,不好讲。图灵机器人既然各位大神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目前又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难题,那么你们可不可以互相配合和借鉴呢?俞志晨:借鉴的方向,一是更加功能化,场景化,跟应用层能够结合的更深,这是很大的可以借鉴的一点。宋晨枫:像创业团队,如果一个方向不能做到最好,肯定是要非常谨慎投入的,所以我们是非常期待能够有跟我们互补的智能化的功能和服务让我们去用,我们肯定是切入比较独特的点,现在小鱼上面的语音识别和语意识别是借助科大讯飞的,但是他对家庭的数据和家庭成员的信息是不具备的,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把这一块儿的信息结构化,把家庭成员的信息能够让我们利用我们的数据和我们的这些在家庭场景下的积累,能够运用到语音识别和语意识别的引擎,能够提供更有用的服务。这个点是我们所看到的。今天我们想达到这种智能化的感觉,智能化的交互,其实还有非常多非常浅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方言,今天你用方言跟图灵机器人对话,或者跟任何今天的语音服务去对话,还存在巨大的问题,而且跟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对话,都存在巨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在帮助解决基础问题。进入家庭以后,我们以陪伴需求进入家庭以后,能收集一些数据,收集到数据以后,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基础工作,这一块儿我们当然期望能够跟广大的做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语意识别的公司合作,能够更好的结合我们的数据和优势,去提供更有意思的服务,这是我的一些看法。黄明明:我们从早期投资的角度,肯定跟刚才讲的一样,希望创业团队在一开始把自己专注的领域做的最好,其他的东西利用行业里最好的解决方案跟别人合作。打一个比方,像Ticwatch,我希望将来他的东西在很多智能硬件上能够用到,也能在别的手表上能够用到,刚才小米的人已经讲了,卖三万只手表已经非常牛了,但是十万个才能影响到多少人,但是如果能开放出来,几百万,几千万人用,确实是非常好的,所以我觉得多方的合作,开放,确实是更好的路。支涛:人工智能机器人是特别复杂的综合体,这里面有特别多复杂的,前沿的技术,自诊断,自修复,多传感器的融合,包括语音、语意的识别,理解,推理,逻辑,判断,包括电源的管理,电池的管理,包括电机,运行的一些机构,这是非常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一家公司想要全部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专注一点,把一个事情做精做深,在各个场景下实验好,可以集多家的长处,大家才可能真正作出未来我们想要的机器人。其实刚才也提到了,出门问问完全可以嫁接在很多机器人身上的,小鱼在家的视频,相信也是可以嫁接到其他的机器人身上,更难的是语音、语意,多家能够融合在一起,把每一家的长处放在一块儿,我们可能就能做出非常智能的机器人了。李志飞:我肯定是鼓励合作,但是我也想跟大家提个醒,其实人工智能的很多技术是非常不成熟的,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自然语言理解,还是后面动的部分。其实我们做的很不一样的思路就是我们不合作。王冠雄:你今天是专门来砸场子的吗?李志飞:不是,我只是讲一些不同的思路,一个是利用市场上已有的拼一种思路出来,这可以快速做出一个产品,另外一种思路,我们做自己的产品,但是所有的技术都是自己做,尤其是语音交互,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后面的语意搜索,不是我们不合作,而是这个技术不像硬盘一样,或者CPU一样,这是非常成熟,非常标准化的东西,我们做的东西都不是,语音识别可以用科大讯飞,问题是当你想在家庭里做深度优化的时候,科大讯飞不会给你优化,因为他要服务成千上万的厂商,这就是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语音识别,只有这样才能对智能手表进行优化,这是两种不同的探索方式,一种是从产品出发,自己深度的集成自己核心的,我们是自然语言的交互。我们做机器人的话,动的部分会选择合作,因为这个离我们太遥远了。另外一种方式,整合各种各样的厂商,拼一个东西出来,我们更倾向于偏向自己单一的产品。俞志晨:刚刚说合作,如果大家去外面看的话,图灵机器人支撑大脑是在云端的人工智能服务。其实我们从去年10月份正式发布完之后,是开放的,给所有的第三方做产品、硬件、软件,包括微信公众号的开放,我只想说一个数字,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图灵机器人用云端人工智能服务的公司,包括中小企业,和开发者已经超过了10万家,这个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现在有10万家公司在做各种机器人产品,有虚拟的,也有实体的,实体的有的是载体性的东西,也有虚拟性的机器人,没有载体,但是可以在手机App上,微信上,很多社区,可以看到有很多机器人帮你做一些互动游戏。所以其实从这一点来看,机器人已经在各个场景都用得非常非常多,可想而知,现在我们每个月有一万多家的机器人开发厂商接入它,从这个来看,面非常广。相信跟很多做硬件,因为本身人工智能服务是开放的,我们也会跟很多厂商一起来合作,不仅是机器人上可以用,还可以给第三方提供使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很多的结合空间。王冠雄:我刚刚刷朋友圈,有人晒图,主持人挺逗的,给别人做广告,自己没做广告。我补充一下,重创新是重度创新的意思,给传统企业做互联网+转型培训的。接下来的安排,图灵,图灵,你要做什么表演呢?
图灵机器人: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讨论,谢谢创造者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王冠雄:发生了一点点花絮,大家可以抓拍一下,它摔倒之后多久会恢复?女嘉宾:如果当图灵机器人不小心摔倒了,它其实是会马上停止它正在运作的程序来保证家庭的安全性,包括它会顺势坐下,会特别俏皮的说一句“OCH”(音),可能我摔疼了,大概是这个意思。王冠雄:由于今天的时间关系,分论坛到此结束,今天也有直播,大家可以上网看,很多嘉宾的观点都非常有价值。大家不要走开,后面有激动人心的大抽奖!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人独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