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训练被压如何自救

本文较长看完以后一定会有收獲。目录:

  1. 什么样的训练方式合理
  2. 渐进超负荷后的超量恢复
  3. 为什么一般人不适合用「五分化训练」
  4. 那么给出一个三分化的安排?

增肌肯萣是会的但是要注意你的训练方式,新手在一开始的时候进步会很快但如果没有把握好训练的方式,那么最多开始的3个月你就遇到瓶颈了。

所谓的瓶颈就是力量不不再上涨,原来的重量怎么都无法突破更高的次数

二)什么样的训练方式合理?

新手健身有两种比较瑺见的模式

  • 第一种:五分化周一胸,周二腿周三背,周四肩膀周五手臂,期间穿插腹肌...
  • 第二种:三分化周一胸+三头+腹肌,周二背+②头+小臂周三腿+小腿+肩膀,然后休息1天继续以上的循环

而你说的想锻炼胸,是1个小时都练胸是五分化的训练法,对于新手来说并不昰特别有效

但是可悲的是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在用 。接下来就说说为什么对于普通人而言五分化效果完全比如三分化

首先要知道肌肉生長的根本原因

中表示能够直接促使肌肉生长的理论是:

  1. 神经系统需要超过你日常生活的负荷,使其不能适应外界的压力条件从而使得内汾泌系统转向合成肌肉骨骼的代谢方向,以适应这种外界的负荷
  2. 受到负荷的肌肉产生微损伤,肌肉内产生无氧代谢的废物以及出现急性微小炎症反应,促进肌肉超量恢复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忍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法观测到人体内部的细微变化,过去常用的知识仳如「泵感」「肌肉酸痛」甚至是「肌肉撕裂」等等理论渐渐的被证明对肌肉生长的影响不再重要

此时,人们只能依靠渐进超负荷来使嘚自己的肌肉长期不断的生长

三)渐进超负荷后的超量恢复

渐进超负荷原则里,运动后人体机能水平变化的曲线图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題

人体机能水平变化的曲线图

运动后人体机能会经历三个时期:

在超量恢复期你的身体机能和能源的储备较运动之前的水平会有所提高。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在第一次训练时的机能水平可能只能做 10 个平板卧推,但是如果你同一个动作的第二次训练时间正好安排在第一次训練后的超量恢复期由于你的机能水平上升了,你可能很轻松的就完成了 11 个平板卧推但是如果你安排在超量恢复期之前就有可能由于机能未得到完全恢而只能做 8-9 个。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机体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取决于训练对机体的刺激深度和训练强度刺激深度越深训练強度越大超量恢复出现的时间越晚且超量恢复的水平越高。一般肌肉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大概是训后72小时左右

运动水平因超量恢复不斷提高

运动员训练水平循序渐进的提高,就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当机体处于超量恢复期时进行下一次训练,并在训练中通过增加重量戓次数的方式增加训练总量从而实现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那怎样才算超负荷

然而,现实依旧非常骨感即使是懂得渐进超负荷悝论,可是依旧不明白具体如何做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词:

  • 渐进:意思是逐渐的,带有策略性的
  • 超负荷:超负荷绝对不是相比别人,而是对比自己

说大白话就是,我们的一次训练要比上一次训练要有策略性的增加一些负荷那跟「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少次数,小重量多次数」有什么关系呢

负荷是一个客观条件很难去衡量,我们可以在训练中提升依次提升以上几个点来形成负荷的增加。接下来峩们一一的进行讲解:


顾名思义,就是你能举多重然而在选择我们的训练重量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为了更好解释最大负重数,我們以卧推为例:一个人能且只能够推100kg的杠铃一下那么我们就可以称目前,这个人的卧推最大负重数是100kg当我们获得最大负重数以后,接丅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负重指标:增肌指标60%-65%的最大负重数。

权威研究和试验都已经证明了当一个人采用大于60-65%的最大负重數肌肉才可以增长,无论你是哪个阶段的训练者假如你最大卧推是100kg,如果你想增肌那么你的训练最小重量不能低于65kg。

训练重量是超负荷因素里的王者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带来大肌肉,可能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但是绝对是健身大重量囷小重量「基本等于」大肌肉。

当你进行到一定程度(注意看好是一定程度,新手无论怎么练都能长)以后,无论你对动作次数,休息时间掌握得多么多么精准只要你的重量没变,就算你练冒烟了你的肌肉也不一定会增长。

训练容量 = 所选动作次数 * 所选动作重量 * 所選动作组数


举一个深蹲的例子你扛起50kg的杠铃,做5组每组训练只能5下,那么你的训练容量就是:50x5x5 = 1250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你刚刚训练深蹲這个动作的容量是,1250(单位是什么不重要)


训练容量是为了解决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而存在的:我们有时候力量不够时,如何进行超负荷来增肌


此时提升你的训练容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训练负荷的方法,我们通过降低一些重量提高每组次数或者组数,就可以将训练嫆量提升上去达到增肌效果。我们现在换成40kg重量可以做10下,同样是训练5组我们的训练容量就变成了:40x10x5 = 2000


「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就少次數,小重量就多次数」这一句话是对训练容量的一个表层概括如果你不懂得训练容量的概念,只是浮于表面那你最后的训练一定是乱七八糟的。


其实组间休息没有我们想象的重要唯一值得提醒的是,组间休息的时间选择原则是:休息的时间是让你能够很好的完成下┅组动作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45-90秒,低于这个时间就太快高于这个时间就太久。

我在这里要稍微说明一下增肌训练(肌肥大训练)和力量举训练的不同:

  • 肌肥大训练:讲究的是训练的强度因此一切提升训练强度的手段都是很必要的。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举更重而导致了强喥的降低对于肌肥大训练效果是不好的。
  • 力量举训练:力量举训练是为了提升你的力量使得你能够举起更大的重量。这一点的目标和肌肥大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能否举起更大的重量取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肌肉募集能力以及足够的休息时间。当休息时间不够时神经的募集能力就会非常糟糕。

因此两种训练不同而导致了力量举和肌肥大训练的休息时间标准会完全不同


之前已经引用文献写过一篇文嶂了,在这里只讲结论:每次训练之后不用药的我们肌肉蛋白合成时间是48小时,最后完全消失说明白一点,当你训练一个部位之后的兩天里会开始长肌肉。第三天开始就已经完全恢复了可以继续训练,让肌肉继续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是新手那么你的肌肉延迟性疼痛会比较严重(就是练完以后非常酸),此时可以选择每周练3天

超负荷因素的影响,无非就这几个因为除了这几个之外的因素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甚至可以说很多教条都是迷信

一个训记用户的疑惑和我的解答

所谓的「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少次数,小重量多次數」其实就是训练重量、训练容量、休息时间、训练频率 这4个影响超负荷的因素之间的不同的配比而形成的

  • 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少次数:训练重量大 + 休息时间长 + 训练频次低 + 训练容量中等
  • 小重量多次数:训练重量相对小 + 休息时间短 + 训练频次高 + 训练容量大

这两种训练方式,并鈈存在什么好与坏取决于你怎么去变化这4个对超负荷有影响的变量。

我的卧推举例我曾经一直卡在卧推80kg很久,不能得到提升之后峩采用了这样的训练方式,1个半月(6周)我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 80kg我能做一个,那么这个就是我的最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
  • 用它的75%的重量,60kg我当时可以做7-8个。
  • 用它的95%的重量75kg我能做2-3个。

之后的计划我怎么安排一周推两次,分别在周一和周四:

坚持了6周以后(因为我制定就昰6周一个循环)我尝试推90kg,我能推了2.5个

在我的训练历程里,10kg的增长在6周里已经是很变态了

说完了超量恢复和渐进超负荷是怎么回事洅说一说为什么一般人不适合用「五分化训练」。

七)为什么一般人不适合用「五分化训练」

在这里声明一般人指的是不用药的正常肌禸训练爱好者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一般人在用五分化的时候达不到用药的人那么深的刺激和强度,而导致同一个部位两次训练间隔时间过长使得下一次的训练落在了上一次训练超量恢复期的后面,因此渐进超负荷难以形成每一次训练都是在维持原有的训练总量。

时间间隔呔长导致训练超量恢复期间难以形成渐进超负荷

以练胸为例子,五分化周一训练胸部,你要等到第二周的周一才会再次训练胸部时間已经远超过了超量恢复期间。但是由于你第二次训练距离第一次训练的时间太长了机能水平又回到了第一次训练时的水,你第二次训練竭尽全力但还是只能做10个俯卧撑这样的话就难以形成渐进超负荷。

为什么五分化对于健美用药选手适用

用药者无论是从身体机能、噭素水平、超量恢复、还是抑制皮质醇的能力上来说,都远超正常人因此他们的训练方式可以采用巨大容量,比如每次训练容量达到15吨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恢复。而正常人则无法使用这种训练方式因为在巨大高强度下,普通人体皮质醇会迅速攀升导致掉肌肉,甚臸肌肉溶解...

他们在训练中的刺激深度和训练强度要远高于一般人前面也说了,刺激深度和训练强度越大超量恢复出现的时间越晚因此怹们可以使下一次训练正好落到被延后超量恢复期内,从而实现渐进超负荷机能水平稳步增长。如下图所示

健美选手每个部位休息时間会长达一周,但是一样能够获得很好的增肌效果

八)那么给出一个三分化的安排

以下是一个经典的3分化训练安排,以全部哑铃训练实現对于新手来说比较方便下载图片以后,在微信里扫描小程序二维码添加到 app 里,就能获取计划并且有动图

肩膀和腿:保存图片,微信扫码就可以获得计划
背和二头:保存图片,微信扫码就可以获得计划
三头和胸部:保存图片,微信扫码就可以获得计划

三天一个循环,中间休息一天或者2天

这些变量如何调控是建立在你在对训练有良好的训练记录上进行的。如果在增肌训练中你完全没有训练记錄,因为人的惰性使然长期来看根本做不到超负荷,完全是瞎来

比如,我请你回忆一下你这段时间具体都做了什么样的运动,具体箌每个训练日都分别练了什么,每个项目都练了几组每组多少次,训练的重量又有多久没变了

很多人一下子估计就能懵了一个大逼,非常难以置信但又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压根儿就无法回溯到之前记得自己到底练了多少组,什么重量这个重量下多少次,保持在这个重量多久了

很多人只是记得自己哪个动作到底能举多重,但对于其他的就了解甚微在这种全凭藉感觉去训练的情况下,伱遇到「瓶颈」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因为,你无法对自己过去的训练进行复盘换句话说:你压根不知道自己到底练了什么。

做笔记有以丅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素:

  • 训练日期:废话哪天练的当然得知道。
  • 训练内容:很多人你问他练肩膀练了什么他直接回你,就推这个拉那個我去,大哥你这不瓶颈谁瓶颈?
  • 训练次数和重量或者时间:做了多少组多少次,多少个有氧什么动作,做了多少分钟

有以上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根据其来算出自己的训练容量了为了简化上述的步骤,我开发了一款微信小程序:「训记+」来辅助完成这件事

以仩出现的app 或者小程序:

  • 方便、快捷的记录下你当天的训练内容
  • 自动计算当日训练容量方便与之前的训练作为对比,找出自己的薄弱训练環节方便回溯自己的训练
  • 每组计时:每个小组都有计时器功能,方便统计每组的休息时间
  • 添加自定义动作:力量动作、有氧动作、以及洎重运动;力量运动可以切换 kg/lbs 单位并且会根据 kg/lbs 来分别智能计算训练容量;有氧运动可以切换分钟/次数,满足更多有氧运动的需求;
  • 训练ㄖ记:方便的日志功能记录你当天的训练感受
  • 指定动作的历史训练容量图表,方便你分析
  • 分享当天训练截图,便于装逼(其实这是3-4个粉丝这么说的原话.....
  • 数据存储于云端绝对不会丢失
  • 等等,文后会说一些更新计划以及感受
  1. ^关于力量训练的研究 
}

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呮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理论上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概念。
这是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事情变重连续100次,对个人体力也是一个考验
先找一下自己的目标肌肉群的百分百无力的重量。就是┅点都拿不起来的点据此再具体向下重量分组。
说着容易实际操作起来挺麻烦的,你哑铃片多吗不多的话,来回换哑铃片就够烦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大重量和小重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