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水果批发店,想再买一台江铃皮卡车车,纠结着哪个品牌好。

中国成为泰国榴莲出口增速最快的目的地
人民网-国际频道&&作者:记者&&孙广勇
亚达水果园主人苯成正在切刚采摘的榴莲,供游客品尝。记者孙广勇摄
罗勇府亚达果园种植的优质榴莲吸引很多游客留影。记者孙广勇摄亚达水果园的果农正在切刚采摘的榴莲,供游客品尝。记者孙广勇摄泰国游客在亚达水果园品尝刚采摘的榴莲。记者孙广勇摄在罗勇府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亚达果园,种植了200多榴莲树,曾获得泰国工业部颁发的旅游业金奖、被罗勇府列为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记者孙广勇摄
颂猜站在几十米高的榴莲树上,挥刀砍断榴莲与树杈连接处,几公斤重的榴莲落了下来。树底下,他的同伴紧盯着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刺球”,在落地前一瞬间,张开麻袋,稳稳兜住。不一会儿,地上就码放了一排榴莲。“一棵能结50至100个榴莲,我们果园有200多棵榴莲树,一个榴莲约300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泰铢),收入很不错。”提起今年的收成,尖竹汶府通百果园的主人叻蓬笑得合不拢嘴。
榴莲主要产地为泰国、马来西亚,在泰国有长柄榴莲、金枕榴莲、差尼榴莲等,主要种植于东部的尖竹汶、罗勇以及达叻府,上市时间集中在5、6月份。
预计2018年东部4大水果产量80万吨,榴莲约占50%
从曼谷驱车驶向东南,路边满目翠绿,不时看到大片果园。一辆辆满载榴莲的皮卡车驶过,公路边有不少榴莲摊在等待顾客,还不时可见硕大的榴莲模型,让人想起它特有的香味。
3个小时后,记者来到泰国最大的榴莲批发市场——尖竹汶府能颂市场,刚刚采摘的榴莲堆成小山,许多大货车在装运榴莲,不少店家用大牌子写着“金枕榴莲”、“专供中国”等字样。尖竹汶府的榴莲产量占全泰国榴莲产量的一半以上,不少出口国外,而中国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颂猜采摘的榴莲很快被运到附近的加工厂,有果农用小竹棍敲击榴莲进行筛选。经过杀菌处理、过风停放后,5-6个重4公斤左右的榴莲装为一箱,每个海运货柜能装约900箱,一个加工厂,每晚能装5个货柜、近30000个榴莲。
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根据2018年泰国东部主要经济型水果产能预估数据,东部4大水果(红毛丹、龙宫果、山竹和榴莲)果树种植面积达67.8万莱(1莱约合1600平方米),总体产量估计在80.3万吨,较2017年增长1.37%,其中榴莲增长0.54%。
为了保障采摘榴莲的品质,农业发展厅规定尖竹汶府、罗勇府每周上报东部水果销售状况。至4月23日,已经销售榴莲11.28万吨,占今年榴莲产量的27.93%,仍有72%(29.1万吨)的榴莲未收割。
果农、收购商、出口商都挣到了钱,感谢中国市场
每年泰国有将近60%以上的榴莲出口到国外,尤其受中国、越南等地区的消费者欢迎。中国已成为泰国榴莲出口增速最快的目的地,中国市场的榴莲,也基本全部来自泰国。目前中国允许从40多个国家进口水果,泰国是我国允许进口水果品种最多的国家,有榴莲、山竹、罗望子、红毛丹、莲雾等20多种。2017年中泰双边贸易额809.2亿美元,中国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农产品是泰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一分钟8万个榴莲、总计40万斤!”这是泰国金枕头榴莲日登陆天猫超市后一分钟的销售成绩。不仅开启了阿里-泰国全方位合作的第一例,也打响了2018年榴莲季的第一响炮。目前,在泰国购买榴莲的中国采购商有的是自己收购、打包,再自己送回国;有的是出钱雇泰国人采购、打包、送回国;还有部分采购商与泰国商家合作,共同开展水果生意,并开设加工厂。
经营果园近30年的本良以每年400万泰铢的价格,将手中的100亩果园包产给阿里巴巴。他说:“中国商家爽快、实诚,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他们来后为许多人创造就业,增加了收入。果农都希望他们到来,将更多优质的泰国水果推向中国。”
泰国主管经济的副总理颂吉表示,泰国有不少农村人口依然贫困,每年生产农产品供应过剩,如果有国际市场来支持,可以帮助泰国农户增加收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国采购商不仅采购数量多,也使榴莲的价格上涨。果农、收购商、出口商都挣到了钱,感谢中国市场,”泰国商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班吞对本报记者说。
争取把运输时间从120小时提速到72小时之内
在尖竹汶府夜间作业的一家榴莲包装厂,本应入睡的时候,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分拣、称重、打包、装车。“榴莲对温度敏感,一般在夜间或早上进入仓库,全程运输都尽量使榴莲不暴露在日照环境下。”叻蓬说。
此前,运输榴莲至中国很少采用陆路运输,因为陆路运输只能销售到中国的边境城市,从边境城市继续转运内地需要增加时间。主要采用在曼谷附近的廉差邦港装船,通过海路直接运至中国的水果批发市场,运输时间约为5-6天。但海运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天气、温度难以预料,而且保鲜设备功能也不完全可靠,外界温度过热或者过冷都会损坏榴莲。
记者在参观一家榴莲果园时,遇到2010年就从事泰国水果进出口的阳泰集团总裁杨先生,该公司每年向中国出口水果几十万吨,大部分销往北京、广州的批发市场。杨先生表示,以前受物流线路和时间限制,能享受到新鲜榴莲的似乎只有广东“食客”。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上好的榴莲,阳泰公司采用空运,力争当天就把新鲜水果送到顾客手中。
近日,菜鸟联合天猫、易果、安鲜达,开辟了一条中泰生鲜直达通道。从采摘后的120小时之内,金枕头榴莲会被送到中国19个城市的仓库,消费者可以在下单购买的第二天收到新鲜榴莲。菜鸟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将加大物流设施和技术投入,争取把运输时间从120小时提速到72小时之内。
推动泰国成为热带水果贸易大国
2018年2月,泰国内阁批准了水果发展战略计划,制定了将泰国打造成为世界热带水果贸易大国的目标,并通过东部地区水果走廊项目。商业部部长颂提叻对本报记者表示,该计划旨在推动泰国成为热带水果贸易大国,发展水果生产业和加工业,同时促使质量标准获得国际认可,将特级水果的价格提高10-20%,打造泰国品牌,在热门旅游地进行大力宣传,促进水果消费,争取让泰国水果在国际市场赢得信誉。
目前,泰国商业部正在进一步制定全方位的水果市场开拓战略规划,决定先从榴莲、椰子以及山竹3种水果着手,中国市场也是主要目标之一。而中国作为这三种水果的重要进口市场,也在不断进行开放市场和物流建设的努力。
在罗勇府有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亚达果园,种植了200多榴莲树,还有不少其他水果,曾获得泰国工业部颁发的旅游业金奖、被罗勇府列为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在亚达果园,记者看到不少泰国游客和外国游客在品尝各种水果。果园主人苯成自豪地告诉记者:“果园办了水果自助餐,游客不仅可以来吃水果,还可以参观果园,了解农业知识,果园充分沿用传统智慧种植了多种水果、蔬菜,利用自然界的自我循环和配合,响应国王提倡的适度经济理念。每天约400位客人来吃水果,我们的榴莲都是在树上成熟的,口感自然不同。”
罗勇府旅游与体育局局长蓬阿南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游客是泰国的第一大客源,欢迎更多中国游客到泰国东部来旅游、参加体育运送、品尝特色水果。为了保障榴莲品质,罗勇府开始实行为每个榴莲配上二维码,以跟踪其生长和销售,今年大约可以实现30%,以后将达到100%。”蓬阿南说。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发言人颂威表示,泰国政府将进一步重视果品的质量、数量和安全,推广和鼓励农民结合商业团队大量种植果树,同时加强培训和技术转让,让更多泰国水果走向世界。
亚达水果园主人苯成正在切刚采摘的榴莲,供游客品尝。记者孙广勇摄
罗勇府亚达果园种植的优质榴莲吸引很多游客留影。记者孙广勇摄亚达水果园的果农正在切刚采摘的榴莲,供游客品尝。记者孙广勇摄泰国游客在亚达水果园品尝刚采摘的榴莲。记者孙广勇摄在罗勇府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亚达果园,种植了200多榴莲树,曾获得泰国工业部颁发的旅游业金奖、被罗勇府列为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记者孙广勇摄
颂猜站在几十米高的榴莲树上,挥刀砍断榴莲与树杈连接处,几公斤重的榴莲落了下来。树底下,他的同伴紧盯着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刺球”,在落地前一瞬间,张开麻袋,稳稳兜住。不一会儿,地上就码放了一排榴莲。“一棵能结50至100个榴莲,我们果园有200多棵榴莲树,一个榴莲约300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泰铢),收入很不错。”提起今年的收成,尖竹汶府通百果园的主人叻蓬笑得合不拢嘴。
榴莲主要产地为泰国、马来西亚,在泰国有长柄榴莲、金枕榴莲、差尼榴莲等,主要种植于东部的尖竹汶、罗勇以及达叻府,上市时间集中在5、6月份。
预计2018年东部4大水果产量80万吨,榴莲约占50%
从曼谷驱车驶向东南,路边满目翠绿,不时看到大片果园。一辆辆满载榴莲的皮卡车驶过,公路边有不少榴莲摊在等待顾客,还不时可见硕大的榴莲模型,让人想起它特有的香味。
3个小时后,记者来到泰国最大的榴莲批发市场——尖竹汶府能颂市场,刚刚采摘的榴莲堆成小山,许多大货车在装运榴莲,不少店家用大牌子写着“金枕榴莲”、“专供中国”等字样。尖竹汶府的榴莲产量占全泰国榴莲产量的一半以上,不少出口国外,而中国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颂猜采摘的榴莲很快被运到附近的加工厂,有果农用小竹棍敲击榴莲进行筛选。经过杀菌处理、过风停放后,5-6个重4公斤左右的榴莲装为一箱,每个海运货柜能装约900箱,一个加工厂,每晚能装5个货柜、近30000个榴莲。
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根据2018年泰国东部主要经济型水果产能预估数据,东部4大水果(红毛丹、龙宫果、山竹和榴莲)果树种植面积达67.8万莱(1莱约合1600平方米),总体产量估计在80.3万吨,较2017年增长1.37%,其中榴莲增长0.54%。
为了保障采摘榴莲的品质,农业发展厅规定尖竹汶府、罗勇府每周上报东部水果销售状况。至4月23日,已经销售榴莲11.28万吨,占今年榴莲产量的27.93%,仍有72%(29.1万吨)的榴莲未收割。
果农、收购商、出口商都挣到了钱,感谢中国市场
每年泰国有将近60%以上的榴莲出口到国外,尤其受中国、越南等地区的消费者欢迎。中国已成为泰国榴莲出口增速最快的目的地,中国市场的榴莲,也基本全部来自泰国。目前中国允许从40多个国家进口水果,泰国是我国允许进口水果品种最多的国家,有榴莲、山竹、罗望子、红毛丹、莲雾等20多种。2017年中泰双边贸易额809.2亿美元,中国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农产品是泰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一分钟8万个榴莲、总计40万斤!”这是泰国金枕头榴莲日登陆天猫超市后一分钟的销售成绩。不仅开启了阿里-泰国全方位合作的第一例,也打响了2018年榴莲季的第一响炮。目前,在泰国购买榴莲的中国采购商有的是自己收购、打包,再自己送回国;有的是出钱雇泰国人采购、打包、送回国;还有部分采购商与泰国商家合作,共同开展水果生意,并开设加工厂。
经营果园近30年的本良以每年400万泰铢的价格,将手中的100亩果园包产给阿里巴巴。他说:“中国商家爽快、实诚,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他们来后为许多人创造就业,增加了收入。果农都希望他们到来,将更多优质的泰国水果推向中国。”
泰国主管经济的副总理颂吉表示,泰国有不少农村人口依然贫困,每年生产农产品供应过剩,如果有国际市场来支持,可以帮助泰国农户增加收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国采购商不仅采购数量多,也使榴莲的价格上涨。果农、收购商、出口商都挣到了钱,感谢中国市场,”泰国商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班吞对本报记者说。
争取把运输时间从120小时提速到72小时之内
在尖竹汶府夜间作业的一家榴莲包装厂,本应入睡的时候,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分拣、称重、打包、装车。“榴莲对温度敏感,一般在夜间或早上进入仓库,全程运输都尽量使榴莲不暴露在日照环境下。”叻蓬说。
此前,运输榴莲至中国很少采用陆路运输,因为陆路运输只能销售到中国的边境城市,从边境城市继续转运内地需要增加时间。主要采用在曼谷附近的廉差邦港装船,通过海路直接运至中国的水果批发市场,运输时间约为5-6天。但海运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天气、温度难以预料,而且保鲜设备功能也不完全可靠,外界温度过热或者过冷都会损坏榴莲。
记者在参观一家榴莲果园时,遇到2010年就从事泰国水果进出口的阳泰集团总裁杨先生,该公司每年向中国出口水果几十万吨,大部分销往北京、广州的批发市场。杨先生表示,以前受物流线路和时间限制,能享受到新鲜榴莲的似乎只有广东“食客”。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上好的榴莲,阳泰公司采用空运,力争当天就把新鲜水果送到顾客手中。
近日,菜鸟联合天猫、易果、安鲜达,开辟了一条中泰生鲜直达通道。从采摘后的120小时之内,金枕头榴莲会被送到中国19个城市的仓库,消费者可以在下单购买的第二天收到新鲜榴莲。菜鸟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将加大物流设施和技术投入,争取把运输时间从120小时提速到72小时之内。
推动泰国成为热带水果贸易大国
2018年2月,泰国内阁批准了水果发展战略计划,制定了将泰国打造成为世界热带水果贸易大国的目标,并通过东部地区水果走廊项目。商业部部长颂提叻对本报记者表示,该计划旨在推动泰国成为热带水果贸易大国,发展水果生产业和加工业,同时促使质量标准获得国际认可,将特级水果的价格提高10-20%,打造泰国品牌,在热门旅游地进行大力宣传,促进水果消费,争取让泰国水果在国际市场赢得信誉。
目前,泰国商业部正在进一步制定全方位的水果市场开拓战略规划,决定先从榴莲、椰子以及山竹3种水果着手,中国市场也是主要目标之一。而中国作为这三种水果的重要进口市场,也在不断进行开放市场和物流建设的努力。
在罗勇府有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亚达果园,种植了200多榴莲树,还有不少其他水果,曾获得泰国工业部颁发的旅游业金奖、被罗勇府列为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在亚达果园,记者看到不少泰国游客和外国游客在品尝各种水果。果园主人苯成自豪地告诉记者:“果园办了水果自助餐,游客不仅可以来吃水果,还可以参观果园,了解农业知识,果园充分沿用传统智慧种植了多种水果、蔬菜,利用自然界的自我循环和配合,响应国王提倡的适度经济理念。每天约400位客人来吃水果,我们的榴莲都是在树上成熟的,口感自然不同。”
罗勇府旅游与体育局局长蓬阿南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游客是泰国的第一大客源,欢迎更多中国游客到泰国东部来旅游、参加体育运送、品尝特色水果。为了保障榴莲品质,罗勇府开始实行为每个榴莲配上二维码,以跟踪其生长和销售,今年大约可以实现30%,以后将达到100%。”蓬阿南说。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发言人颂威表示,泰国政府将进一步重视果品的质量、数量和安全,推广和鼓励农民结合商业团队大量种植果树,同时加强培训和技术转让,让更多泰国水果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樊海旭)泰国自由行好建议?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147分享邀请回答4609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5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da61cde6a2cbc4f249d081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da61cde6a2cbc4f249d081_r.jpg&&&/figure&&p&本文紧接上期的内容,主要是讲买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坑,包括购车中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费用、制式合同及更改、发票与低开发票、合格证等一系列的问题和其中的坑,不过这一期仍不能把买车的套路讲完,原因是买车的手续和提交交车的过程在实际操作环节中手续繁多,并且要遵照一定的流程,而且里面有很多问题点,我们试图把这些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地域因素都考虑到,因为没准哪个问题你就会遇到(尽管这样还是会挂一漏万),下期再说提车和交车中的问题,并且在这里承诺,下期一定把这些问题说完。&/p&&br&&br&&p&&strong&1-&/strong&&strong&合理的费用问题&/strong&&/p&&p&&strong&购车费用&/strong&:购车费用=裸车价+精品费+购置税+车船税+保险费+上牌费-政策补贴或优惠,如果旧车置换会有手续费,如果按揭也可能会有手续费或利息,这就是大概的费用构成。&/p&&p&&strong&裸车价&/strong&:裸车价就不必说了,这个是四艾斯店收的,包含了制造商和四艾斯店的各种成本、增值税以及利润,其中还有一项是消费税,是按照排量在生产环节征收的,在生产环节征收的意思是在车子出厂之前就已经由制造商代交了,这部分也要包含在车价里面,虽然钱最终是转嫁到你的头上支付的,但是你不用管这件事,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这件事。&/p&&p&&strong&精品费&/strong&:也是四艾斯店收的,这个与精品种类、数量、精品品牌、是否打包、优惠措施有很大的关系,要说明白起码可以写本书了,只是有一点需要明确,加的精品越多,你搞明白价格的机会就越低。&/p&&p&&strong&购置税&/strong&:这个是国税局收的,购置税=票面价×10%/1.17,这是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适用于所有日常家用的国产车,而且除了政策明确规定的,基本上没有特例,一旦发票开出来了就做不了假,你自己去交和四艾斯店代办上牌去交都一个样,而且交完税会有完税证明给你。国产车的计税按照票面价格或者税务局的最低计税价格,进口车的计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消费税也体现了出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b49f48c3c900d2e909d2f_b.jpg& data-rawwidth=&613& data-rawheight=&9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b49f48c3c900d2e909d2f_r.jpg&&&/figure&&p&&strong&车船税&/strong&:这个是地税局收的,一般由保险公司代交,按照排量有固定的七个档次,而且各地的价格也不一样,仅能提供一份2016年全国各省市的标准作为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征收标准可能会变化,但变化范围不大,另外车船税和购置税不同的地方在于购置税只在买车时交一次,车船税年年都要交。&/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0b0b4c80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0b0b4c80_r.jpg&&&/figure&&p&&strong&保险费&/strong&:这个是保险公司收的,除了交强险是强制的,与你买的商业险险种和数量有关,因此差异就比较大,但只要是相对大牌的保险公司,我不觉得有什么陷阱,只是看你觉得值不值的,除交强险外,保险公司也不会强迫你买没必要的险种,像自燃险这种东西有些品牌完全没必要买,有些品牌就非常有必要考虑一下,保险不像买车要看实物,所以可以选择在四艾斯店买,也可以选择电销产品,电销产品相对会便宜点,但四艾斯店总是希望你在店里买,道理你懂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42df18b112f41c5dcb63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42df18b112f41c5dcb633_r.jpg&&&/figure&&p&&b&按揭费用&/b&:金融机构收的,就是银行或者汽车品牌自有的汽车金融公司收取的。在按揭问题上完全没必要细算,假如你想省钱,按照目前的车贷政策,按揭只会增加你的购车成本,但假如你希望多些资金周转或者减轻资金压力,那么按揭本身就已经满足了你的需要,而且车贷不像房贷或者保险,可以自由选择的金融机构并不丰富。至于市面上的零利率产品,要不就是在手续费上坑更多的钱,要不就是捆绑其他的名目,反正亏本的买卖是没人干的,而且因为你的按揭是有求于人,所以往往只好被动的接受。&/p&&p&&b&上牌费用&/b&:这个是车管所收的,自己上牌的流程完全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只是有些地方人很多非常耗时间,如果你的时间很充裕,由于多数家用车都是免上检测线的,实际上牌的各种费用加起来大概在120-290元之间,地域不同收费会有差异,当然这剔除了拍牌的因素。&/p&&p&&strong&税费优惠和补贴&/strong&:这个钱不是给你的,而是缴费时给你免掉。目前私人购车税费优惠政策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小排量车(1.6排量以下)的购置税减免优惠,已经由2016年的50%变成当下的25%,也许明年还会调;第二个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通常有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的两项补贴,依据新能源车的类型会有不同,最高的地区两项补贴金额在12万元左右,但受限于买车、用车成本和目前的基础配套很不完善的制约,新能源车仍然不是消费主流;第三个是留学生买车的减税政策,也不是普惠政策,因此就不说了。&/p&&br&&br&&p&&strong&2-&/strong&&strong&不合理的费用&/strong&&/p&&p&在合理的收费项目上完全没必要纠结,比如按揭,人家提供按揭的机会你自己弄起来没那么容易吧,上牌费用人家要跑腿吧,上牌时车管所收的工本费折算下来也要差不多两百块,你自己去弄的话拓发动机号码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算你去找黄牛,黄牛也不是白干的,而且相比较起来,在各种细节上,黄牛未必有四艾斯店那么尽心。&/p&&p&&strong&上牌费的坑&/strong&:四艾斯店代办上牌收费是合理的,只是收费也要有个度,自己上牌的费用也就在120-290元之间,只是要花时间,至少我觉得上牌费超过500块就很不合理,毕竟四艾斯店上牌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多卖车,至于有购车者买车后四艾斯店上牌的代办费收到7888块,那就和抢劫没啥区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5c30b3f250bc529f0726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5c30b3f250bc529f07262_r.jpg&&&/figure&&p&&strong&续保押金的坑&/strong&:商业社会的本质是只要你手里有可以交换的资源,收费就会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这个本身是正常的,但是一捆绑就不正常,比如四艾斯店为了让你一直在店里买保险,有些会要求按揭用户提车时要缴纳续保押金和一些稀奇古怪的费用,在你缺少合适的筹码的情况下,被动接受难免会是唯一的选择。&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d1aa927dc17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d1aa927dc17c_r.jpg&&&/figure&&p&&strong&PDI&/strong&&strong&检查费的坑&/strong&: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有一些并不是稀缺资源造成的无中生有的费用,比如出库费、服务费、新车检查费等等就显得很奇怪,尤其是新车的PDI(Pre Delivery Inspection)的检查费用,PDI检查说简单点就是对新车的各种功能和油水是否正常的检查,制造商在运输商品车时会把车子交给整车物流商,这个过程可能会发生问题,所以交到四艾斯店手里会进行一道检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5cdffbfb124bdf55ceaa6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5cdffbfb124bdf55ceaa6_r.jpg&&&/figure&&p&按照一份正常的商业交易履行的程序,四艾斯店付钱给了制造商,制造商给四艾斯店提供完好无损、功能正常的车子,这是合理的,但是制造商并不能每天派人在四艾斯店收车,所以这事就交给了四艾斯店,正是因为这样,有些厂家会支付给四艾斯店PDI检查的费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问题,通常都会归结为物流因素,所以为了顺利交车,物流商也要承担车辆问题的费用,但是物流商有时也会把大板车运输承包出去,这时大板车的司机就成了费用的最终负责人。&/p&&p&购车者付钱给了四艾斯店,四艾斯店同样应该提供完好无损功能正常的车子给你,这是他的义务,就像制造商履行对四艾斯店的义务一样,如果按照合理的流程来,交车的车辆检查应该由购车者来做才对,同时四艾斯店应该付给购车者车辆检查的费用,因为你检查车子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啊,但是大多数的购车者都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可以交给四艾斯店来做,但同时四艾斯店也不必支付这个费用给购车者,这个逻辑是合理的吧?&br&&/p&&p&但是当四艾斯店做PDI的时候还要向你收检查费的时候,这件事就在逻辑上变得异常可笑,可笑的是不仅仅把自己的义务变成了收费,同时在这件事里,四艾斯店很有可能收了三份的钱,你的一份,制造商的一份,物流商或者板车司机的一份,这就是四艾斯店心理阴暗的地方。&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fb3acf05a58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fb3acf05a58_r.jpg&&&/figure&&p&在《买车过程中有哪些套路》一文推出后某些从业者私信质疑我为什么要把四艾斯店描述的那么阴暗。我想说的是我一直包括在这里都认为四艾斯店在大事上是靠谱的,但是在小事上的确又是心理阴暗的,尽管从经营的角度可以理解这种行为,但是当你作为一个购车者被收费尤其是被莫名其妙的收费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很不爽。忽悠本质上是欺骗,当忽悠与钱关联时,忽悠就是欺诈,天朝从业的汽车销售顾问只有20万人,不是每个人都在忽悠,即使这20万人都在忽悠,还有13亿人照样能吃饭,所以请在&strong&理解主旨之前&/strong&不要随意挖字眼扣帽子。&/p&&p&PDI费用投诉:在收取PDI费用的问题上向厂家投诉基本没什么作用,因为制造商的400或800电话多数是外包给电信运营商来做的,而且400或800的座席可能离制造商的总部有十万八千里,他们并不具备处理这类问题的权力。另外,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制造商可能会默许四艾斯店收取此类费用改善四艾斯店的“伙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订车之前就要问清楚。&br&&/p&&p&&strong&出库费的坑&/strong&:与此相似的还有出库费,这个名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四艾斯店的库房(实际上很多四艾斯店的商品车通常都是有库没房)设有一个七星级的收费站,因为按照500块的出库费用和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来计算,这个钱相当于上海和南京之间跑两个来回的收费站花费。&br&&/p&&p&&strong&购置税的坑&/strong&:购置税是国税征收,税务局并不会在这方面玩猫腻,而且税务局在收完你的税之后会发给你两个东西,一个是购置税的完税证明票据(就是车主常说的购置税发票,虽然有发票的功能,但这个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发票,税务局是政府机关,开啥发票,开完发票税务局还要自己给自己交税),上面有明确的计税价格和实际缴费金额。&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b37c573a21d30d7bdd646b9c5f4610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b37c573a21d30d7bdd646b9c5f46101_r.jpg&&&/figure&&p&另外一个仍然是购置税的完税证明,不过和上面的票据证明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个是硬皮的蓝本,而且有正副本,正本自己留存,副本车管所上牌使用并且车管所会收走,而且按照国税总局2016版《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2016修订版是在2014版的基础上修订的,和新车相关的变化不大)的规定,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明确须用到这个,在实际二手车交易中,有些会用到,也有些用不到,但保留总没有什么坏处,假如遇到退车的情况发生,有这个凭证是可以退购置税的,如果丢失也可以补办。&/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dab43979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dab439793_r.jpg&&&/figure&&p&但是如果四艾斯店在帮你上牌后却以告诉你这些玩意丢了,或者告诉你车牌都上了,这玩意留手里也没啥用处,你觉得会有什么原因?!不管你是不是自己上牌,如果你自己买税或者四艾斯店办理这个手续的时候一起去是可以减少这个坑的。&/p&&br&&br&&p&&strong&3-&/strong&&strong&合同的问题&/strong&&/p&&p&&strong&霸王条款是普遍现象&/strong&:买车合同基本都是制式的,你可以认为这是霸王条款,因为弄合同的时候并没有与你商量,但是这个并不能怪四艾斯店,B2C的合同并不能像B2B的定制产品合同那样一份一个样子,当你面对成千上万的客户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工作一点都不容易,最好详细的合同细节看一遍。&/p&&p&购车合同是重要的约束文件,不外乎三条很重要,第一条是什么方式付款,先付多少和后付多少,这些费用可不可退,能退多少,不要在“定金”还是“订金”这样的字眼上玩游戏,事先就要跟销售顾问把这些问题明确下来。第二条是交货的具体要求,什么车系,什么车型,附加的东西有哪些,具体的交货日期是哪天,约定的交车细节要求有哪些。第三条是有没有一些可能会给你以后带来麻烦的条款,比如维修保养环节的特殊约定事项,相对来说,因为面对的客户量较大,所以这种坑也不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ca2e59e5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ca2e59e5f_r.jpg&&&/figure&&p&&strong&制式合同并非不可更改&/strong&:四艾斯店的制式合同是完全可以更改的,只是销售顾问嫌麻烦,而你的有些要求他们可能也做不了主,实际上只要低开发票存在,四艾斯店就有可能伴随着一个与发票对应的私下伪造的合同,当然这个是应对查账的,跟你没关系。所以不是合同不能改,是四艾斯店缺乏单独给你弄一份非制式合同的动力,如果你坚持合同内容要另行商定,就会把签合同的问题拖进一个等待期。对于购车者来说,只要合同没有大的问题,没必要节外生枝。&/p&&br&&br&&p&&strong&4-&/strong&&strong&低开发票的问题&/strong&&/p&&p&记得我刚刚入行的时候就已经流行低开发票了(17年前),通常都是我们主动问客户要不要少开,并告诉客户低开可以少交购置税,如果客户不愿意,那就只好按照原价开,这个其实不算是个坑,因为你有选择的自由,如果没有人问你这个问题,开完发票以后发票的总金额还是要留意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b5cc535fed6328df8aad_b.jpg& data-rawwidth=&1410& data-rawheight=&10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b5cc535fed6328df8aad_r.jpg&&&/figure&&p&低开发票对购车者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少量的少开是合理的,这个少量大概是在车价的7%以内,一般的家用车相应的也可以省出一顿豪华自助餐的钱来,大量的多开对于购车者来说坏处其实大于好处,坏处在于如果车子被盗,只能在发票价的基础上折旧以后获得索赔金额(在买了盗抢险的情况下)。&/p&&p&另外大量的多开并不一定会按照实际票面价格计税,假如你是购买的最新上市的车,税务局的系统在缺乏相关车型的最低计税价格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票面价格计税,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税务系统里是有某一个车型的最低计税价格的,如果你的票面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就会按照最低的计税价格核算税费而不会按照票面价格,如果你的票面价格低的非常离谱,最终的计税决定权还是在税务局手里。&br&&/p&&p&这样的结果还意味着另外一种情况会发生,假如你买的车子实际上优惠幅度非常大,比如比正常价格低了30%,即使开的发票是实际价格,但你在购置税环节也省不了30%的钱。关于此点国税总局在2014版《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纳税人购买自用或者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申报的计税价格低于同类型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计税价格为国家税务总局核定的最低计税价格”。&br&&/p&&p&对四艾斯店来说也不可能总是低开发票,从厂家进货的时候厂家向其开有增值税发票,卖出的零售发票有一联专门用来抵扣税的,如果经销商的卖出价高于进货价,少开可以少交税,但是如果卖出价总是低于进货价,税务局的童鞋就会想,哪个傻瓜做生意只做亏本的生意,自然就会怀疑四艾斯店在做假账(事实上一家四艾斯店很可能会有两套、三套或者四套不同的财务报表),罚起款来就不好玩了!&br&&/p&&br&&br&&p&&strong&5-&/strong&&strong&合格证的坑&/strong&&/p&&p&这个原本不应该是个坑,但如果是的话就可能是大坑,我们统计过因拿不到合格证不能及时上牌的案例在全国发生过8700多起,而且这还是显性的。事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某些四艾斯店的资金不足,只好向银行去申请贷款,但银行贷款需要担保,而合格证作为资产的简单轻便方式就留在了银行,没有哪个银行会傻瓜到弄一批车回来,那样还要承担管理责任和车损风险。&/p&&p&如果四艾斯店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及时还贷,这些合格证就会一直质押在银行,车主自然拿不到合格证,拿不到合格证首先可能会影响购置税,而缴纳购置税时合格证也是必需的,虽然要的是复印件,但大多数地方还是要看一眼原件的。如果你一直拿不到合格证也就有可能买不了购置税,根据2016版《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交购置税需要在购车60日内,迟交也不是不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超过规定天数每天需要缴纳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有些童鞋已经吃过亏了,那些拍牌的地方因为拿不到指标而一直没买购置税的童鞋也要注意。&br&&/p&&p&第二个影响的是上牌,没有合格证的车子和没买购置税的车子车管所都不会给你上牌,车子的合格证相当于人的出生证明,拿了这个才能在车管所换到车子的身份证。&br&&/p&&p&车子的出厂合格证和车辆一致性证书并不是一回事,出厂合格证通常是一份制作颇为考究的带有花色的文本,不同的品牌合格证的长相会不一样,这个东西在上牌时车管所会收走并作为车辆档案备案,如果你把上牌手续交给四艾斯店来办,你可能看不到合格证。而车辆一致性证书就未必那么考究,有些品牌基本就是一张印满了各种参数的A4大小的纸,是可以自己留存的(有的车管所会收,各地不一样),这一点不要被销售顾问忽悠了,一致性证书在车子的户籍迁移或者换号时有些城市会用到,车主自己留存的话最好不要丢失,如果车管所收走了就不用管了,会留存在你的车辆档案里。&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7bbe3dff52c7e517cf54e66057ddef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7bbe3dff52c7e517cf54e66057ddef9_r.jpg&&&/figure&&p&如果你买的车合格证质押在银行,同时你又交给四艾斯店上牌的话,销售顾问为了给自己从银行取得合格证争取更多的时间,有可能会告诉你一致性证书就是合格证,也有可能会让你尽可能的使用临时牌照,并告诉你临牌不会被拍,或者你一去催他上牌就告诉你什么系统升级维护之类的,这多数是他为了给自己拿到合格证留存足够的时间所做的说词。&/p&&p&这个坑本质上与购车者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汽车经销商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问题,但没遇到此类问题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半年拿不到合格证的车主的苦恼。前两天有从业人员很气愤的质疑我说质押合格证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这个非常正常啊!你的质押是很正常没错,但是却把风险转嫁到购车者的头上,销售顾问一边助纣为虐一边也是受害者,因为销售顾问并不能控制合格证的流向。事先询问销售顾问的方法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规避方法是不见兔子不撒鹰!&/p&&p&收藏的童鞋请顺便点个赞,谢谢!&/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6e58c2ad6f08883ce8eee15b3a7cc7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6e58c2ad6f08883ce8eee15b3a7cc7d_r.jpg&&&/figure&
本文紧接上期的内容,主要是讲买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坑,包括购车中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费用、制式合同及更改、发票与低开发票、合格证等一系列的问题和其中的坑,不过这一期仍不能把买车的套路讲完,原因是买车的手续和提交交车的过程在实际操作环节中手…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b63a0ecf26d98311edbe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b63a0ecf26d98311edbeb_r.jpg&&&/figure&&p&先说几句废话,大概1000字左右,两分钟就能看完,觉得非常重要,所以先写在前面,本篇全文7877字。以前没有在网络上发过长文,其实连微博都没怎么发过,至于个人的微信朋友圈,我一直都把它当成简易的日记本使用,也不好屏蔽谁,所以写的都像天书,只有我自己才能看懂,怕一些微小的东西引起别人的情绪变化。&/p&&p&摘车计做的是希望给购车者提供客观靠谱的信息,公开是难免的,评论区也有不少的意见,有夸奖的也有反对的,只要是客观的讨论就没问题,我的看法是:在买车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没必要相互看不起,客观的讨论是必须的,但非常不喜欢无中生有的喷以及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所以无论是APP还是公众号或专栏,非常希望买车人之间避免不必要的口诛笔伐。&/p&&p&另外,不少人问我买车的事情,这里统一回复:看完所有摘车计的内容,你就不需要问我选什么好,自己就能判断。另外,我坚持不推荐车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不推荐车型可以使我避免成为车托或者车黑,第二个是汽车的个体对应性很强,不了解你的状况和需求的情况下,所有的推荐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只有当你给我提供了不多于三个的备选答案时,我才会选择一个,但这不是推荐。不但我自己不推荐车型,我也建议买车的童鞋尽量的少看主动推荐车型的文章。&/p&&p&第三点要强调的是,汽车这个东西很复杂,比你日常见到的所有与生活相关的东西都复杂,你没必要了解它每一块地方的详细结构,圈外人也不可能都了解这些东西,什么都不考虑就直接买车的童鞋没有任何错误,我支持你,你自己喜欢就好,这是我一贯的态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0eac2c0125afe184e24e76ce1324b0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0eac2c0125afe184e24e76ce1324b02_r.jpg&&&/figure&&p&需要选细致些的同学你也没有任何错误,摘车计其实主要为这类童鞋提供服务,选的细致并不是要你去了解汽车的详细构造,拿着图纸看上几个月,但你一定要知道汽车或某些部件、配置的大概工作机制,知道工作机制你才能判断好坏。比如胎压监测这个功能大都是利用ESP设备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判断对称轮速的变化,而对称轮速的变化多数是由轮胎的变形差异引起的,轮胎变形又是由胎压变化引起的,这就是常规胎压监测设备的工作机制,但是当对称的轮胎漏气相似的时候,由于两轮轮速没有差异,这时监测系统会认为胎压没问题,但实际上轮胎已经漏气了,所以这种设备在机制上就有点不靠谱。&/p&&p&再说的生活化一些(女童鞋请暂时避开),不是每个男人都了解自己的小丁丁的结构,但是每个男人都知道自己的小丁丁在XXOO时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你才能判断自己还行不行。懂得汽车的工作机制你才能判断车子靠不靠谱,在汽车圈你才不会被别人忽悠!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明白这些事,我的倾向是把各种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因此每篇文章相对就会长一些,不喜欢长文的可以直接看最后的结论,但我不会把结论放在前边,因为只阅读结论可能会导致你一直处于外行状态,而你的一生,不会只买一次车。&/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8bab476a918db66f1b100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8bab476a918db66f1b100e_r.jpg&&&/figure&&p&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搞底盘的工程师也是这个类似的想法,哪有十全十美的车,我们造的车只卖给喜欢我们的人,你喜欢越野车,但多数的越野车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你想啊,能带着铲子挖坑挖沙挖水的越野大神们哪个怕动手啊,一点小毛病你都受不了,那你肯定不是我们的客户啊!所以汽车品牌这个东西时有倾向性的,摘车计也有倾向性,给喜欢了解细致点的童鞋一个选择。&/p&&p&偶尔会有问我二手车方面问题的,二手车我自问不专业,大天朝民间有两种绝活独霸全球,一种是做旧的技术,能把上周的东西做的像西周的东西,这个主要出现在收藏领域,第二种是翻新的技术,能把西周的东西做的像上周的东西,这个主要出现在二手领域。摘车计只说新车的事情,对不住这些童鞋。&/p&&br&&p&最近一段时间需要在医院陪护,时间上相当的零散无规律,所以优先在微信公众号摘车计上发送文章,时间够用就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同步。下面就说今天的主题,买车时究竟是选轿车还是考虑SUV的问题。&/p&&br&&br&&p&这个问题估计很多车主在买车之前都会纠结过,尤其是第二次买车的,纠结的原因很简单,通常你决定买车的时候,大概花多少钱是心里有数的,但是当你拿着这个预算去选SUV的时候,似乎又觉得SUV总有不如轿车的地方,但是心里有对SUV有点痒!不过,客观的说,它又不算是个问题,因为选车的前提是根据你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提出的,轿车和SUV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代步行走),只是在实际驾驶倾向和实际使用便利性方面会有差异,这个会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里一并讲清楚。&/p&&p&首先需要明确,这里所说的SUV是指在轿车基础上衍生的高底盘车,而不是纯正的越野车,这里所说的轿车就是我们说的普通轿车,而不是底盘极低的跑车或轿跑型车子。有些在汽车圈子里的童鞋认为我们上面定性的SUV其实是CUV,这个不重要,因为无论SUV或CUV都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行业标准,只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叫法,就是叫狗UV或者猫UV也没关系。工信部接受到的车辆公告申报基本都把SUV归入客车类别,没错,和跑长途的大巴车是一个类别,这通常都是制造商为了规避采购政策的限制采用的对策,下图整车型号中的6就是客车的类别代号,而轿车的代号是7。&/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d47a07ad90285e77bbc62ea7a23ee9f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d47a07ad90285e77bbc62ea7a23ee9f_r.jpg&&&/figure&&p&其次需要明确,究竟是选择轿车还是选择SUV一定要界定在具有相似技术背景或相近品牌实力的不同车系里面,最好不要在一个百年品牌和一个两年品牌里去选轿车或SUV,这样就失去了意义。&/p&&p&第三需要明确,选轿车还是选SUV要限定在一个特定的价格区间里,因为不同的价格区间,轿车和SUV的表现差异会很大,在前面两个前提下,10万以下的SUV和轿车在实质性能上的差异真的不大,因为10万以下的轿车,你真的很难玩出来什么特别的花样,10万以下的SUV就更不用说了,只是体型的差异罢了,但20万的SUV和轿车差异会比较大,上到50万SUV和轿车差异又会相对变小一些。所以我们假定的价格区间是10-30万,在相近预算范围的究竟是选轿车还是选SUV。&/p&&p&下面详细说一下SUV和轿车相比的特性结论,仅仅是两个品类的比较,尽量不涉及具体的车系,某些车系可能会有些特殊,但特殊的情况并不多,供各位参考。&/p&&br&&br&&p&&b&1-SUV&/b&&b&的车身高坐姿高&/b&&/p&&p&相对于轿车来说这个特性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底盘再低的SUV都比轿车的底盘高,SUV最小的最小离地间隙也有140毫米,最大的在220毫米左右,而轿车通常只有110-120毫米,某些特供的轿车连100都不到,放块砖头就能把车挡住。&/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5b6b260c369d6466712dff9fc1ab91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5b6b260c369d6466712dff9fc1ab915_r.jpg&&&/figure&&p&SUV的高底盘很自然的带来了高坐姿,这和轿车会有明显的不同(参看下图),SUV的座椅工程师可以少考虑一点了,高坐姿驾驶的窝腹感特别是长途驾驶的窝腹感会比轿车要好,尤其是在吃了一肚子的动物和植物之后,身材发福的大神也是如此,另外,相对腿部也会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至于有童鞋说长途驾驶轿车更好些,这个我也不反对,可能他就是感觉比较好。&/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ee09fe330fde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ee09fe330fde9_r.jpg&&&/figure&&br&&p&&b&2-SUV&/b&&b&的视野未必好&/b&&/p&&p&SUV的视野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就驾驶席的位置来说,你感觉视野好首先是因为坐的高了,视觉里的东西尤其是路面更大了,而坐在轿车里,路面因为透视关系显得更小。&/p&&p&其次是因为SUV里你可能会看到车头,而当代轿车的设计倾向中绝大多数的轿车坐在驾驶室是看不到车头的,甚至某些SUV也看不到车头(姚明们和长颈鹿们例外)。以前还跟本田技研的设计大神讨论过这个问题,我问他这样会不会让新手开起来感觉很没底,他说即使能看见车头,新手开起来的感觉也没底,想一想觉得似乎他是对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3a7744ed2bde082aab67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3a7744ed2bde082aab67a_r.jpg&&&/figure&&p&但在ABCD柱上。SUV绝没有轿车的视野好,这是因为SUV需要对车顶进行强化,不但比轿车的连接点多,ABCD柱可能会比轿车的要粗壮,这个会影响视野,同时由于后备箱更高更宽,对后部的视线影响更严重,特别是儿童在车后时更是如此,当然这个可以通过盲区监测和倒车视频来弥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6fc8fa5a9525ba69cfb8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6fc8fa5a9525ba69cfb8_r.jpg&&&/figure&&br&&p&&b&3-&/b&&b&基础通过能力不确定,但一般比轿车要好&/b&&/p&&p&这里说的通过能力不谈四驱技术,也不谈悬架行程,主要就是几个重要参数的配合,因为SUV的底盘相对比轿车要高,离地间隙更大,意味着可能通过性更好,但是就车身的参数来说,影响通过性的因素不仅有离地间隙,还有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这几个是硬指标,而且与动态性能和驾驶关系不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a92ecdb665e376ecd39ac4d3228209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a92ecdb665e376ecd39ac4d3228209e_r.jpg&&&/figure&&p&接近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你的车成为铲土车,离去角可以防止坡道和水平路面连接点蹭了菊花,通过角和离地间隙可以防止托了车底,通过性的关键是看这几个指标的配合,单纯一个离地间隙是不成事的,比如国产版的途观比进口版途观在接近角的差距就很大,所以国产版的途观更容易铲土。&/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5aaeccb818a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5aaeccb818ad_r.jpg&&&/figure&&p&如果离地间隙很大,但接近角和离去角很小,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弥补因接近角和离去角偏小造成的通过能力缺陷,比如斯巴鲁家的SUV都具有这种特性,看起来很不SUV,实际还是很SUV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ef78b9ec07aa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ef78b9ec07aa1_r.jpg&&&/figure&&p&而路虎家族的发现系列、揽胜系列、卫士系列也在这几个数据上有明显不同的设计取向差异,因为设计的目标买主不一样,揽胜偏向豪华和舒适(接/离角适中),发现偏向多功能(接/离角最小但肚皮很大),卫士偏向野外和实用(接/离角最大),从这里你就可以理解每个车系都有不同的适用性。&/p&&p&对于日常碰马路牙子这种事情,注意,不是说能不能过去(如果你了解麦弗逊悬架的结构,你就不会干骑着马路牙子的事情),这里说的是车底会不会碰到马路牙子,如果是标准路面,即使是轿车,大多数也不存在这样问题,因为轿车的设计是考虑到路面的标准的,问题在于我们有很多路面是非公有路面,比如某些商场或者社区,有些修路的大佬非常任性,马路牙子未必一定会按照统一标准去做,所以相对来说,SUV还是要比轿车强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b9cc33b791af250daae903306ddec4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b9cc33b791af250daae903306ddec4c_r.jpg&&&/figure&&br&&p&&b&4-&/b&&b&空间能力和多功能性不确定&/b&&/p&&p&SUV的实际空间是比轿车大,这个主要源于车身高度的增加,但是这种高度的增加并不会大幅度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SUV不是零担货车,实际的高度利用率相对低;二是由于SUV的后备箱设置倾向是多用途为主,所以空间的规整性不如轿车;三是实际的装载能力会受后备箱地板挖空后盛放备胎的影响,某些车型的承载能力相当差,简单一句话,SUV在空间的多功能性方面比轿车强,但空间的实际利用率不如轿车,所以比较SUV和轿车的空间有多少升毫无意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0a3c4e6dc76f23407f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0a3c4e6dc76f23407f3_r.jpg&&&/figure&&p&就多功能性来说,别指望SUV的多功能性能一劳永逸,如果你有某些嗜好,嗜好是指你会花很多精力去做的事情,可能还会在这事上搭上很多银子。比如我喜欢打麻将,并且非常喜欢别人在打麻将时送给我零花钱,但没得打也没关系,这就不是嗜好,我的嗜好是做传统的榫卯家具,自己不但有各种锯子凿子刨子斧子,还会花很多时间搜集木头,所以车子就要给工具和木头准备一套空间组合。&/p&&p&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有些喜欢的事逐渐可能会成为嗜好,比如汽车圈子里有一家著名车企的总裁喜欢自己做衣服,并自嘲认为自己是个裁缝。钓鱼、骑马、打高尔夫、养狗、登山等等都可能成为嗜好,这也意味着你可能要在车上重新设计一些适用性的配置来实现空间组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67fc26c1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67fc26c1b_r.jpg&&&/figure&&br&&p&&b&5-&/b&&b&舒适性不确定&/b&&/p&&p&在舒适性的问题上,轿车本来就会有运动取向、舒适取向、平衡取向、模糊取向,相近价位的SUV基本是更低端轿车平台上衍生的(举个栗子:思域和XR-V),因此一般来说,同价位的情况下,SUV的舒适性肯定要比轿车差些,但如果是同级别但价位不同(举个栗子:思域和CR-V,现款的CR-V是上代思域的衍生产品),这个就会伴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源于车辆的悬架系统设计可能压根不一样,即使悬架系统一样,减震器的阻尼和弹簧弹性系数的选择会影响舒适性,所以这个要试车才知道,不能简单的纸上谈兵来判断。&/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0fa78af210ef452ad796bbb35a7d42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0fa78af210ef452ad796bbb35a7d42d_r.jpg&&&/figure&&br&&p&&b&6-SUV&/b&&b&的操控性普遍比轿车差&/b&&/p&&p&这个与舒适性的不确定性恰好相反,通常而言,SUV的操控性不如轿车,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点是因为SUV的重心高,控制起来更加不容易,尤其是高速过弯时会产生离心力,而蛇形桩测试或者连续的弯道会导致相反方向的离心力的叠加,同时可能还会伴随侧滑(你在下雨天骑着自行车上马路来个急刹车就能体会到侧滑),如果悬架支撑能力不足很容易造成翻车,这个项目很容易理解。&/p&&p&所以为了应对悬架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偏操控的车子特别是跑车基本都会采用双叉臂悬架而不是麦弗逊(关于悬架,以后会推出专门的易懂文章,你看了就再也不会害怕别人说什么);为了应对侧滑,SUV普遍装配了ESP;为了应对翻车,SUV需要对车顶进行强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8d4defe772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8d4defe7729_r.jpg&&&/figure&&p&第二点是对于加速和制动来说,SUV的车重比轿车要明显的重(多出20%左右),如果是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自然会对加速和制动产生影响,这也是很多SUV要对轮胎和制动系统进行强化的原因,你会看到很多SUV都会比同级别的轿车采用更宽大的轮胎和更大的制动盘。&/p&&p&第三点是SUV如果强调了越野能力,那么必须要求悬架的行程保持足够的量,否则会因为交叉轴而使通过性打折扣,事实上,对于越野来说,悬架行程比四驱技术更加基础和重要,从这个角度评价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尽管SUV很多,但具备越野潜质的就那么几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a84f5aa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a84f5aae_r.jpg&&&/figure&&p&出于越野需要的较长悬架行程可能会造成减振系统显得偏软,连杆或控制臂要求偏长,而这些数据是不利于操控的,如果越野没有悬架行程做保证,就需要有强悍的差速锁来保证四驱。由此反过头来看,多数偏操控的轿车基础上衍生的SUV的确在越野能力上先天就不足。&/p&&p&第四点是轿车为了强化操控,可以通过加装底吧和顶吧,强化车身固有的横向稳定杆来实现,但SUV弄这些东西会直接影响悬架的自由度,进而影响通过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fa18d31a1fbdff44b4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fa18d31a1fbdff44b4b_r.jpg&&&/figure&&br&&p&&b&7-&/b&&b&涉水能力没有差异&/b&&/p&&p&对于涉水这样的问题,如果是很浅的水大家都一样,那么水深了呢?只要水深接近发动机的进气口,这辆车最好就要远离水源,否则发动机进水就会让你的钱包迅速变瘦。我们要讨论的是当水足够深但还没有淹没进气口的情况。&/p&&p&在这种水深的情况下,由于燃油车进气格栅的存在,使得发动机舱基本与外界联通,尽管SUV的车身高度比轿车高,相应的发动机进气口也会高一点,但SUV与轿车在实际的涉水能力上并无本质差异,因为城市里不是只有一辆车,水浪会成为一个相当不可控的因素,尽管你可以小心翼翼,但其它车造成的水浪不会理会你,所以即使SUV有进气口高的优势,也未必能在涉水能力上胜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4f6ffff34f7b9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4f6ffff34f7b9c_r.jpg&&&/figure&&p&至于有些童鞋担心排气管进水会损毁发动机,我们实际涉水实验没有发现过这个问题,在汽车行业推荐标准QC-T/631-2009关于排气管的技术要求里也没有提到这个东西,但尽管如此你也不可以心安理得的每天在水中漫步,长久的涉水会加快底盘被腐蚀的速度,尤其是对于底盘防护和钢板防锈做的差的车更是这样。&/p&&br&&br&&p&&b&8-SUV&/b&&b&的越野能力普遍比轿车强&/b&&/p&&p&由于多数SUV都是基于轿车平台衍生的,悬架系统更加适应于铺装路面,烂路通常都会导致底盘不同程度的受损,尤其是那些使用所谓的多连杆后悬架、但采用片式牵引臂的SUV来说更是如此。同时因为大多数的SUV都是采用横置发动机的方式,即使布置四驱系统,因为传动效率和差速器的工作机制不完全靠谱,越野能力打了很大的折扣,这点也被很多人诟病!&/p&&p&没有疑问的是,SUV就算再烂,越野能力都比轿车强,至于很多人说SUV不能越野,这是一个外行的说法,因为越野有很多种类型,岩石、沙砾、雪地、泥泞、沙漠等等,只要不在公路上都算是越野,关键是看野到什么程度,而且汽车产品有时会细分,即使是对于纯粹的越野来说,比如同样是牧马人,罗宾汉和撒哈拉就有不同的越野倾向。&/p&&p&只要你的SUV的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差不多,只要你不是在攀岩和涉深水,SUV都是能够进行越野的,你认为不能越野有可能是因为你不懂怎么开,或者你不懂怎么选择一辆有越野潜质的车,真正的问题在于,SUV不能频繁越野,否则你就准备一年换一辆车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b95ae8f058d3d09f94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b95ae8f058d3d09f94a_r.jpg&&&/figure&&br&&p&&b&9-&/b&&b&安全性的不确定性&/b&&/p&&p&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影响汽车安全性的因素特别多,简单来说几个点。一是我们大天朝并没有强制轿车装配ESP,但因为SUV重心高难操控,所以ESP几乎成为SUV的标配,即使是10万不到的低价位SUV也是如此,这是SUV的一个基础安全措施,也是它比轿车强的地方。ESP这个玩意是一种保命的配置,尽管大多数的时候你都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确有作用,关于ESP,以后会推出专门的介绍,看完这个以后,你就会觉得它像安全套一样,一点都不神秘但又确实有效。&/p&&p&第二点在于,SUV会比轿车重,车重会影响整车的刚性,但同时SUV的车身更短,碰撞发生时车重大的更占优势,但车身长的也更占优势,另外SUV相对会强化车身,但这种强化是为了应对车身刚性不足进行的,所以说不上哪个更好哪个更坏!不过在被撞击的情况下(尤其是侧面撞击),SUV因为高重心的存在可能会更加危险。&/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2fe34cd75a25e1a51f6f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2fe34cd75a25e1a51f6f3_r.jpg&&&/figure&&p&第三点在于,碰撞之所以会发生,在于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起了作用,既然有不可控的原因,自然就会有不可控的结果,所以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安全意识和安全带这两个东西是其他任何设备都不能取代的。&/p&&br&&br&&p&&b&10-&/b&&b&基础平台&/b&&/p&&p&汽车平台是一个很玄乎的概念,越是说的多,越是很难理解,借用外部的生活例子来说就是,比如你盖个房子,地基和框架是房子的基础,你可以造的大一点,也可以造的小一点,只要基础够牢靠就可以,至于房子的外立面,你可以弄得古色古香,也可以弄得现代简约,里面你可以配一张单人床玩单P,也可以配一张五人床玩5P。&/p&&p&汽车平台大概也是这意思,基础的底盘和车身框架是相似的,可以塞个1.6的发动机,也可以塞个2.0的发动机,可以搞个五座,也可以搞个七座,可以弄轿车,也可以弄SUV。比如下面的是大众的MQB平台的示意图,只有黄色字体标注的部分是不可调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dd4f9bc5fd27a96faa7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dd4f9bc5fd27a96faa72_r.jpg&&&/figure&&p&由于SUV多数都是轿车平台衍生(这么说是因为SUV在销量上并不占主流),因此当SUV的价位和轿车相近时,意味着SUV的平台级别会比轿车要低一个级别,也就是说20万可以买中级车帕萨特,但买SUV只能买紧凑级的途观;20万可以买中级车雅阁,但买SUV只能紧凑级的CR-V。&/p&&br&&br&&p&&b&11-&/b&&b&配置的不确定性&/b&&/p&&p&相对来说,相同价位的SUV的配置相对会比轿车的配置低,导致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平台因素,而相同平台相近配置的,SUV和轿车相比价格要明显的高出一截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21cc1fadce5b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21cc1fadce5bc_r.jpg&&&/figure&&p&就同平台相近配置的制造成本来说,SUV和轿车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上基本没什么差异,差异主要在于车身、四驱、配置,为了保证SUV最基本的操控性,一般情况下SUV的轮胎和制动系统会比轿车更加强化,ESP也几乎是SUV的标配,如果加上四驱系统更加会增加成本,车身虽然比轿车短,但车身用料的成本并不比轿车少(主要在于高度和钢板的强度),所以相同价位的话,你能买到的配置可能就会弱一些。&/p&&br&&br&&p&&b&12-&/b&&b&油耗的不确定性&/b&&/p&&p&因为影响油耗的因素很多,跟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机械效率、匹配、车重、路况、车况、速度、驾驶者自身的技术和习惯都有关系,不能简单归结为SUV就一定比轿车费油,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相同的路面和车况,相同的人,相同的车速,由于SUV比轿车偏重,一般情况下是要比轿车耗油一些,但是这都是假设。&/p&&p&记得我们以前有个驾驶培训的顾问,这人是从一个叫阿拉斯加军事学院的地方出来的,学的一种很奇怪的专业叫做“单兵作战”,他的主业是驾驶一种挂着导弹的快速飞机,先是驾米国的飞机耀武扬威,后来越飞越熟,又跑到国军的队伍里给同样的人当老师,再后来年龄大了,就跑到大陆给一家叫做中航的公司做什么首席试飞,一辈子都在跟驾驶打交道,开车是他的副业,而且和一般赛车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开车追求的是稳和快,这个人曾经把6升的日常油耗,在不借助于任何附加设备的情况下开到3升。&/p&&br&&br&&p&&b&不太严谨的总结&/b&&/p&&p&综上所述,相近预算的情况下,究竟是买轿车还是买SUV,更多的不在于车,而是在于你的实际需求,简单的归纳起来就是:&/p&&ol&&li&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选SUV。&/li&&li&希望视觉更加贴近平时的视觉,选SUV。&/li&&li&经常跑长途,选SUV。&/li&&li&长途都是盘山路,选轿车比SUV更合适。&/li&&li&经常走铺装路面,选SUV还是轿车主要看你的喜好。&/li&&li&经常走沟沟坎坎,SUV和轿车其实都不太合适,但SUV比轿车强。&/li&&li&讨厌马路牙子,选SUV。&/li&&li&喜欢漂移感,选短轴距的运动型的轿车,千万别选SUV。&/li&&li&喜欢舒服,选舒适型的轿车或舒适型的SUV。&/li&&li&希望自己的某些爱好能够发扬光大,选SUV但需要自己针对性的改进空间。&/li&&li&希望物有所值,选轿车。&/li&&li&喜欢看得见的配置,选轿车。&/li&&li&如果你经常拉货,我们天朝有一款神车叫做五菱宏光,或者选个皮卡。&/li&&li&生活在有台风或者看海型的城市,尽管SUV在动态涉水下没有优势,但你停车防水淹还是有优势的。&/li&&li&希望借助于车子炫耀,轿车和SUV都不合适,买个飞机吧!&/li&&li&第二次买车,SUV更合适。&/li&&li&不用太关心油耗,工程师已经根据车的价位做了匹配,不会出现离谱的偏差。&/li&&/ol&
先说几句废话,大概1000字左右,两分钟就能看完,觉得非常重要,所以先写在前面,本篇全文7877字。以前没有在网络上发过长文,其实连微博都没怎么发过,至于个人的微信朋友圈,我一直都把它当成简易的日记本使用,也不好屏蔽谁,所以写的都像天书,只有我自…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b63a0ecf26d98311edbe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b63a0ecf26d98311edbeb_r.jpg&&&/figure&&p&大年初七晚上,六堂兄和六堂嫂带着他们刚成年的儿子来我家坐了两个多小时,主要目的是要我第二天带着他们去看车,六堂兄基本算是个渔民,靠着养鱼盖了三栋楼房,车是买给侄子的,这一家都不懂车而且是第一次买,预算15万左右,侄子看过同事开的起亚K5,很为其外形和空间折服,六堂嫂说贵了点,私下里拉着我要劝侄子买个小点的就算了,于是违心的编了几个看起来还算合理的不好理由,很快就搞定了侄子,然后快刀斩乱麻排除了一堆车(大多都是侄子不喜欢外形),最后决定从朗逸和思域上下手。&/p&&p&老家是个小城,四艾斯店很少,上海大众只有两家,一家还停业,东风本田只有一家。年初八那天,他们认为是个好日子,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瞎逛了一上午,啥也没干,基本就在上海大众和东风本田这两家四艾斯店里磨叽着。侄子一米八左右,这两款车坐进去都有点顶头,他又嘟嘟囔囔说朗逸太老气,对思域倒是一见钟情,听了销售顾问一圈吹擂,作为一个闭着眼睛都知道本田优缺点的人,我也没有点破他胡说八道的地方,然后选了次顶配,于是问销售顾问价格,答案是没有优惠,还要加价一万但是送点东西,落地要16万5左右,又表示情人节可能会促销,不急可以等等,到时候电话通知云云。实际情况是比预算多了1万5左右!&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21539ebab94d9e797d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21539ebab94d9e797d5_r.jpg&&&/figure&&p&出来后就是父母和儿子的口水仗,因为双方有分歧,最终又问了我很多有没有可能便宜点的问题,于是我又给他们讲了一大堆道理,讲完后的结论是都不靠谱,最后还是决定让老八(此人从部队出来后自己在折腾驾校)出面,看看能不能找到与4S店老板相熟的关系来解决。&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f9db26f00efffcb7876d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f9db26f00efffcb7876da_r.jpg&&&/figure&&p&这个例子里很明显,你很难掌握什么是好的买车时机,侄子买车完全是受了同事的蛊惑,年初八出巡也完全是受传统意识的影响,等待促销远没有熟人关系来的更直接,这个例子里唯一的一点受时机的影响的是十代思域目前卖的还不错,要想从市面上买到优惠价,恐怕还真的需要耐心等等。&/p&&br&&br&&p&下面分别从需求角度、质量角度、价格角度聊聊购买时机的问题。&/p&&br&&br&&p&&strong&需求角度的购买时机&/strong&&/p&&p&所以所谓买车时机,就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概念,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掌握住一个好的时机,当你想买的时候,任何时机都是可以的,有时就算贵了点,至少你可以提前用车,最终的缺点不外乎就是归结到钱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问题是,凭什么别人买到便宜的车,我却没有买到,如果大家都买的贵,那么我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也决定加价的存在是合理的,经济学家管这个叫供需平衡。&/p&&p&真要谈买车时机,首先这是抛开你的绝对刚性需求这个因素来说的,如果你马上结婚,丈母娘要求必须有车,那买车就是你立马的刚需,因此就不必考虑时机的问题了,现在就是时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c0dc65f4fefebb53feac13bb558d6a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c0dc65f4fefebb53feac13bb558d6a9_r.jpg&&&/figure&&br&&p&&strong&质量角度的购买时机&/strong&&br&&/p&&p&购买时机只是针对那些不急于购车的人群来说的,它仍然至少可以从至少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第一个重要角度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逆向开发的产品换代的速度都比较快,但尽管如此,一般也要2-3年的时间,当然也有一年半就搞定的,搞定的时间越短,说明拷贝的能力越强,但原生的设计能力会越弱,最关键的是与新车相关的两百多项实验验证,基本都打了折扣或者干脆放弃,因此不靠谱的地方就会多些。本文末尾把这些实验简单的罗列出来(还没说改善过程),对圈外人可能像天书一样,其中有些活相当的无聊和苦逼,你扫一眼就可以跳过,放在下面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要大家知道,一辆车弄好了没那么容易,这玩意跟造核弹造飞船不一样,那些是倾举国之力去完成一个事情,汽车享受不到这个待遇!&br&&/p&&p&正向开发的产品通常的换代周期是5-6年,除非这个产品卖的非常差,否则基本上都是这个节奏,如果卖的非常好,对于换代这么重大的事情,制造商通常都是比较谨慎的。&br&&/p&&p&谨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担心换代后的新产品未必有老的产品销量好,所以你看,那些宣传的所谓的前期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骗骗自己;第二个是老的产品在经历多年的销售后,开发和制造的前期投入成本已经摊薄,利润率比新产品来说相对比较高,放弃一个赚钱的产品风险比新投入一个不知道赚不赚钱的产品风险要大很多;第三个原因是产品经历多年的市场检验,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比较高,该出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用户的口碑不错,而新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是有待检验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a49e296ed01a130e1796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a49e296ed01a130e1796_r.jpg&&&/figure&&p&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你下厨学做一道菜,尽管你有详细的菜谱,但有可能第一次不是火候不对,就是食材不对,还可能是调味品出了问题,第二次再做就会有经验;你自己养盆花,可能不是水浇多了就是太阳晒多了,但是经常养一种花,花的习性你就掌握了,养起来成功的几率就大很多。&/p&&p&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更是这样,而且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团队、很多人协作完成的,汽车本身又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不出问题的概率是零,但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在设计阶段就被规避掉了,留下来的都是难以发现的问题。通常制造商都有专门的市场品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已经上市的车子的质量问题,在经历1-2年的几十万用户的验证后,大多数问题都能解决掉,因此,如果你比较看重产品稳定性,那么选择上市1-2年以后的车会更靠谱,至于车子是什么时候上市的,这个很容易就可以查到。&br&&/p&&p&另一个影响因素是零部件的品质,这个与前面说的质量问题恰好相反,试验车时代和量产车时代的零部件品质很可能会不一样,因为试验车时代需要用好的零部件质量来保证产品,只有产品做出来了,零部件的供应商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订单。&br&&/p&&p&但是量产以后就可能会不一样,供应商难免会在这儿算计一点,那儿算计一点,量大了钱就省出来了,所以制造商的部品质量控制的童鞋就会跟供应商的童鞋常年的掐架!&br&&/p&&p&这也不能只怪零部件供应商,因为很多整车制造商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在零部件采购环节会与零部件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协议,这个协议往往会包含一种叫做年度零部件价格递减的内容,减多少,每家可能要求不一样,不同的车可能也会不一样(到了产品换代末期,零部件质量最差也是有可能的)。还跟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实力有关,关键看谁能镇住场子,Michael Porter在五种力量模型中把这个命名为讨价还价能力,与我们在菜市场买鸡蛋并无不同。&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cdcce2c230d31a7c8e8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cdcce2c230d31a7c8e8b_r.jpg&&&/figure&&br&&br&&p&&strong&价格角度的购买时机&/strong&&/p&&p&第二个重要角度是价格的合适性。相对于上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更加复杂,所谓的价格合适性对于每一位用户来说都不一样,一般而言,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包括以下方面。&br&&/p&&br&&br&&p&&strong&新车上市是最差的时机:&/strong&绝大多数的车刚上市都不太可能有优惠,就算是合资的汽车厂,外方也不是无偿的把图纸给合资方使用,模具制造和购买还会坑合资公司一瓜子,此外还会涉及到原材料(如钢板)和零部件的采购,生产线的改造,生产线上工人的培训,初期的市场推广费用,每一笔的费用都不小。&br&&/p&&p&尽管制造商会通过帐期来延缓供应商款项的支付,动辄以亿计算的市场推广费用也会由大牌的4A广告公司垫付给媒体,不会影响现金流,但在财务上总是会引起成本的发生,因此制造商在新车导入期的成本可能是最高的。此时制造商和四艾斯店的逻辑是把控货源,吊足用户的胃口,争取加价销售,避免破坏品牌形象,改善四艾斯店的盈利,这个时期你能看到媒体上大把的公关稿说什么一天订单8万辆,什么产能不足之类的套话。&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271334edc7f5fae8b71a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271334edc7f5fae8b71ac_r.jpg&&&/figure&&p&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四艾斯店也希望借助于这一时期弥补平时的销售亏损,销售顾问也希望借助于这一时期增加提成,所以新车上市时,你到四艾斯店总是能看到牛气冲天的面孔。但是新车上市四艾斯店仍旧是人气旺盛,原因就在于买车的想要,想早要,大家都是买的贵,我怕啥!&br&&/p&&br&&br&&p&&strong&一年四季的淡季和旺季:&/strong&汽车圈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最直观的表现是春节前四艾斯店的展厅客流总是像火车站一样,但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恰好相反,大门前都可以捉麻雀了。通常而言,淡季的促销力度会更大,但对四艾斯店来说不见得销量会更好,旺季的促销力度因为水涨船高,所以虽然促销,价格未必最低或最合适,而且这个时候四艾斯店都是有相同的意识的。&/p&&p&常见的旺季在可能在五一前出现,金九银十也适用于汽车圈,特别是国庆前,也就是9月末,影响这两个的重要原因在于踏青和黄金周的免费通行措施,再一个旺季是春节前,会出现全民集中购车的热潮,这个跟过年添置新衣服是一个道理,如果可以,尽量避免在旺季出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c450fbd298eaabe255c14f68d262c48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c450fbd298eaabe255c14f68d262c48_r.jpg&&&/figure&&br&&p&&strong&车展造成的淡季和旺季&/strong&:另外一个旺季跟区域相关,与具体时间的关系不大,这个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大型车展造成的,通常这种类型的车展一年只有一次,经历多年的市场培育,这些车展也从小规模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的,比如每年12月份的长沙车展,从最初的几百辆车的销售到两万多辆的销售已经提升了近百倍,所以大家都在抢客户,促销力度可能一天比一天大,现场打架也是家常便饭,这也造成了当地车展时集中购车消费,同时还导致了一个现象,也就是车展前一个月几乎卖不动车,车展期间集中卖车,车展以后一个月可能都在干交车的事情。&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0aacf68ef31cd01d06583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0aacf68ef31cd01d06583b_r.jpg&&&/figure&&p&由于这种车展的效益非常明显,也导致了中心城市一年多车展的现象,而且冠的名头都很大,很多中小城市也跟风,但规模性的车展全国比较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比如深港澳(主场在深圳)、长春、沈阳、青岛、西安、重庆、杭州、南京、成都、长沙、济南、武汉等,但无论是大是小,在让利促销上对购车者来说好处是一样的,重要的在于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车,只是小型车展的幅度和竞争没那么大,自然优惠的幅度和厂家的支持也没有那么大。&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dacecd53f85b21ac1a63c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dacecd53f85b21ac1a63c7_r.jpg&&&/figure&&br&&p&&strong&四艾斯店的性质&/strong&:四艾斯店的股东实力也会对某个四艾斯店的价格和促销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大集团旗下的四艾斯店通常都有雄厚的资金池调配,较少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因此也就不会因为资金占用带来较大的压力。但对于股东实力不厚的四艾斯店,如果处于开业初期,售后的利润也很少,再加上资金需要借贷的话,有时候就扛不住,可能会出现甩货的现象,尽管制造商会有政策来限制,但是对策总是有的,只不过这样的事情总是不方便公开的,而一般的购车者也很难去了解某家四艾斯店的背景,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多走几家。&br&&/p&&br&&br&&p&&strong&四艾斯店的背景&/strong&:也有四艾斯店的老板未必是财力雄厚,但是背景惊人,比如能够上达天庭,这个天庭有可能是制造商所在集团的,也可能是某个城市的,也有可能是整个国家的,为了争夺客源,这样的四艾斯店通常都会我行我素,不会顾及什么恶性竞争,也没人敢管,所以价格可能会出现松动,但是这个跟上条一样,顾客很难找到蛛丝马迹,因此解决的办法也是多走几家,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这样的店通常服务也不会好到哪里。&br&&/p&&br&&br&&p&&strong&四艾斯店被考核的节点&/strong&:四艾斯店的业绩考核通常来自于制造商或自己的集团,通常制造商的商务政策会按照一年为单位做好销售业绩的考核规划,为了保证销量的实现,有些制造商会把商务政策细化的季度甚至是到月,在这样的几个节点上,公历的年底、季度的月末、半年度的月末、每个月的月末这四个节点会成为四艾斯店由重至轻的促销节点,因为在这个时候,完成销售任务对于四艾斯店来说意味着可以从制造商获得更多的销售返利,这种促销的花费通常会是从制造商身上拔毛,同时四艾斯店也会拔一部分毛,当然四艾斯店要考虑拔了自己的毛能不能换来更多的制造商的毛。&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b252a67eb4cd5fee754736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b252a67eb4cd5fee754736_r.jpg&&&/figure&&p&但不是每家四艾斯店都这样,因为有些店销售任务可能完成了,这样就会主动收缩节奏。此外考核节点刚过,则有可能四艾斯店会主动回收价格。&br&&/p&&br&&br&&p&&strong&产品换代前的末期促销&/strong&:如果有明确的信息可以确定某个车系要进入大换代了,那么至少在换代前的两个月,制造商和四艾斯店就会考虑老车型的库存消化问题,如果老车型的库存太多,意味着你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但如果库存非常少,偏偏又有那些想买最后一班车的用户,也可能会导致车子每天一个价格往上涨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要灵活使用,但假如换代节点和四艾斯店被考核的节点重合,可能会更加优惠。&br&&/p&&br&&br&&p&&strong&国家政策的影响&/strong&:过去20年天朝汽车圈历史上受到政策影响的促销活动是很多的,从最早的平头车换尖头车、到比较典型的是小排量车政策补贴,新能源车的政策补贴,购置税政策补贴等等,这个要随时关注国家政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后的政策会越来越少,目前小排量购置税补贴已经从50%的优惠调整到25%的优惠。&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85a70430b7ccc204a7cc1cb343f1d2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85a70430b7ccc204a7cc1cb343f1d22_r.jpg&&&/figure&&br&&br&&p&&strong&天气的影响&/strong&:你很难想象天气会对汽车促销的影响,在正常的非节假日,大雪封门和阴雨连绵对四艾斯店的生意绝对有影响,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四艾斯店的实际客流,更加会影响汽车的整车物流配送,如是遇到南方寒流,北方暴雪、南方大水等等因素导致的道路不通,对于四艾斯店库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这个时间不会持续特别长,但如果有半个月左右,就有可能会导致四艾斯店的库存紧张,然后在天气因素消失后又紧跟着库存暴涨,这时的价格可能会出现过山车一样的变化。&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cc1ed861dc2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cc1ed861dc2b_r.jpg&&&/figure&&p&再有一种可能就是发大水或者大火导致的制造商的库存大面积受损,此时的终端必然受到影响,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比较低。&br&&/p&&br&&p&总之,这些情况要灵活使用,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还是老方法:什么时候都能买,货比三家不吃亏!但是在买车这件事情上,不要为了几十块钱或者一两百块钱计较!&/p&&br&&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卡车大全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