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福利排名,中国第一,中国撤离巴基斯坦公民第二,古巴第三,朝鲜第四。美国排最后。对不对

我们都错了,不是贸易战!这才是美国最强手段!中国小心!
来源|迷彩虎军事、天涯时事、观察者网
中国如今承平已久,我们已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同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说是世界第二也没什么错。于是很多人就觉得我们已经远离了战争,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说现在美帝从来没有放弃过摧毁中国,从来没有放弃过灭亡中国,而战争随时可能来临,大家相信吗?要说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时刻做好战争的准备,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太夸张了”。
但是,这一切真的不是夸张!
1949年,新中国成立,然而世界列强依旧看不起中国,依旧以为中国是以前那个软弱可欺的中国,一些国家不断的挑衅新中国,想要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建国后,中国一共对外发动6次规模较大的战争: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对印反击战;1965年春,抗美援越;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71年对南越的收复西沙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新中国通过这六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大国的地位,从此中国人不再自卑,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79年至今,已经过去了接近了40年了,在这四十年的和平了,已经让太多的人忘记了战争, 太多的人以为战争已经远离我们而去。
现在,在中国诞生了很多“圣母”和“圣君”,他们时不时的“爱心泛滥”,动不动就满口的“仁义道德”“自由民主”……
其实,任何一个分析国际政治的人都知道:战争从来就不曾远离过我们,战争随时都可能发生。
所谓的和平永远是短暂的,可以这样说,和平只不过是两个战争的间歇期。
熟悉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世界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了吗?
我们看看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又发生了哪些战争?
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发生五次大规模战争 ,也被成为“五次中东战争”;
1982 年4月2日到6月14日,英国和阿根廷进行了74天的“马岛战争”;
日-日,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
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
日-日,美国和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2001年美国以9.11事件为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日-日,英美联军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008年,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发生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
2011年-目前的叙利亚战争;
2014年-目前的乌克兰战争。
除此以外,还有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1964年美国入侵古巴的战争、1964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战争、1966年美国入侵危地马拉的战争、1965年美国入侵多米尼加的战争、1968年-1973的越南战争;
1969年中苏边界战争、1971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1975年中越西沙战争、1975年-1988年的安哥拉战争、1978年中越边界战争、197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战争、年的两次车臣战争、年的波黑战争、1970年的印度支那战争、1981年美国入侵尼加拉瓜的战争、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战争、1994年美国侵略海地的战争等。
请问:这个世界何时“和平”过?
而如果我们仔细的看这些战争,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战争的背后几乎全部都有美国的身影——美国或直接参加,或间接支持!
有些人说:美国那是为了世界的“民主”和“自由”,美国发动战争的那些国家都是“独裁”的国家,那些国家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美国发动的不是侵略战争,而是“解放战争”!
有时,我真无法理解那些人是怎么被洗脑的?
年,东非小国索马里的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美国出动军队,仅仅被击落机架直升机和牺牲了十几个美军为何就退了?
日至1994年6月,卢旺达的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美国为什么不去干涉?
沙特是伊斯兰国家的最大独裁政府,美国为什么不去推翻?
美国对外发动战争或支持的战争从来都不是“自由”和“民主”的战争,而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的战争!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近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周边发动过战争啊?
是这样的吗?
我告诉你:如果不是中国强大了,早在1996年、2016年、2017年,美国就对中国发动战争了!
199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迫于国会亲台势力的压力,允许李登辉访美,李借机在美公开鼓吹"台独"。
为警告李登辉不要一意孤行,解放军随即在台海进行了军事演习。1996年3月,大陆宣布在台湾海域附近进行导弹演习。害怕局势失控的美国急忙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台湾以东游弋。
如果那时中国收复台湾,那么美国就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这就是著名的"1996年台海危机"。
不仅如此,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防止中国的挑战,还一直在政治上对中国进行各种各样的打击。在这方面,美国的所作所为堪称是尽心尽力、无所不用其极。
地缘与政治打击之上,在战略层面,美国对中国进行打击更变本加厉,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中国的崛起复兴打下去,为此实行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实施“亚太战略”,现如今已升级为“印太战略”。
的都是要把所谓的“中国挑战”与“中国威胁”扼杀在可能之中,哪怕这样的可能只有一点点也罢。
对此,世界各地的人们只要眼睛不瞎,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有一些中国公知始终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直拼命讴歌中美关系。这大概是中美关系更加残酷的一个现实。
政治、经济、战略上都如此,那么我们不仅要问,美国会不会最终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打击,令中美之间出现直接的军事战争的危险呢?这应该是一个值得讨论和并非杞人忧天的大问题。
如今,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终于演变成了一场贸易战,上面也说了美国发动的战争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如今贸易战虽然说是美国挑起,中国被动应对,但是只要有些见识的人就能发现,中国要远比美国能抗。
那么贸易战假如美国没有打赢,会不会动用军事手段呢?
有人断言,中美之间没有发生战争的可能。理由是在于中美都有核武器,“核武器决定了中美双方都承受不了核战争灾难,不敢进行直接战争”。
猛的听上去,这个判断很正确,但非常成问题。
从逻辑上说,这一判断本身就有偷换概念之嫌,因为上述说法把“中美战争”与“中美核战争”两个概念混淆等同,这差不多就是鱼目混珠了。
从逻辑上说,“中美战争”有多种划分方法,如果把“核”概念引入进来,则可以区分为“常规战争”与“核战争”、或者“全面战争”与“有限战争”甚至“代理人战争”等不同类型。
中美都有核武器,核武器能够造成人们无法想象的人类灾难,姑且可以判断核战争打不起来(其实,美国一直有完整全面的核战争计划,而且绝不承诺不使用核武器),但是,即便核战争打不起来,难道常规战争也打不起来吗?
对此,人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如果美国在南海对中国军队开展,同中国打了起来,难道中国就要用核武器轰炸美国吗?
显然,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美国不但准备打核战争,而且还将随时进行任何范围、任何规模与任何程度的常规战争,美国的将军们经常说“今夜开战”,所指的就是这种。
只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美国的军事理论学说,看看他们怎样描绘其灵活反映战略与梯次升级战略,就知道核武器之外的常规战争是怎样为美国所青睐、所热衷了。
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现阶段他们的战争冲动比以往来的更加强烈,这是当前美国霸权基本状态。
就因为中国有核武器,难道美国就把中国排除在战争之外了吗?
非也,非也。人们都知道的基本事实是,第一,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讲,美国准备同中国打仗,为此已经制订了全面的战争计划,进行了全面的战争准备,包括武器装备建设和战场建设等各方面。
前几年很红火的“空海一体战”就为中国所量身定制,现在虽然不怎么炒作了,但鸭子凫水,水面以下的事情恐怕更热闹、更急迫。
第二,从学术和舆论上,“中美战争不可避免”论,“中美必有一战”的说法在美国及西方相当流行,中国是威胁、是坏蛋、是侵略者的舆论,在“国际社会”已蔚然成风、势成定论。
可以说,狙杀中国的政治舆论已基本准备就绪,人们不妨设想,假如美国在某一天对中国下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一定将齐声大喊“干得好”!
因此,任何有关中美不可能爆发战争的断言都是无稽之谈。
我们的判断是,在美国政治、经济与战略打击日趋凌厉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进行直接军事打击的危险,必将被强有力地激发起来,从而使中美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变得日趋严峻。
并且在此种趋势的带动之下,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有可能出现深度恶化的现实危险。不管中国的一些人怎样对中美关系进行美好的描绘,都改变不了战略气候温度下降的基本趋势。
也许,世界的战略严冬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战略严冬也在不远的将来,其基本标志就是中美关系将危机不断。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基本都说了不算。当然,很多中国人其中特别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坚决否认是美国霸权是中国的敌人,坚决否认中国面临来自美国的严峻挑战。
他们认定中美关系现如今的诸多问题都是特朗普这个很不靠谱的家伙造成的。所以,有人将希望寄托在几年之后特朗普下台滚蛋,相信等他下台就一切都好了。不能不说,这真是一个很灿烂的春梦,只是不知道是否能美梦成真。
不过尚幸中国的领导人们从来没有像这些人一样乐观过,我们时刻都在做着最坏的准备。
如今中国的军队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改革,并且已经初见成果,从军事新闻中我们也能看到,陆军合成营,合成旅层出不穷,空军,海军新装备不断下线,甚至导致了解放军装备等人的幸福烦恼。
难道这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有钱了可以大造特造吗?又或者是西方炒作的中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
不是的!这是因为领导人们已经在为以后的战略态势做好最坏的准备,要知道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够为我们未来的战略,为我们取得的经济成果保底!
同时从一个小细节我们也能推测到高层的想法,为何中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会是如此的保守?只是辽宁舰的改进版?
不单单是中国制造航母的经验不够,其中一个重大原因就是高层判断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可能发生海上军事冲突,海军等不及从头开始设计自己的航母,仿造辽宁号航母无疑是增加航母数量最快的方法。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血淋淋的民族历史告诉我们,永远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今天的和平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每个人在感叹岁月静好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不能再那么浑浑噩噩的活着了,更不能被那些反动势力给利用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法国是全球经济发达国家之一,是欧盟大国,实行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产权的基本形式是私有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br&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原因,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法国经济发展迟缓、工业水平相对落后。虽然早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就已开始产业革命,但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仍占较大比重,小土地所有制导致农业经营过于分散,农业人口众多,农村既无法成为工业的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法国工业结构长期不合理,中小企业和手工业在工业部门中处于优势地位,工业企业规模过小,生产率低下,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工业就业人口近半数集中在食品和轻工业部门,商品输出长期以时装、化妆品、纺织品和葡萄酒为主。高利贷资本异常发达,以借贷形式的资本输出过多,导致国内生产性投资不足,抑制了本国的经济发展。迟至本世纪二十年代,法国才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变,随着冶金、有色金属、橡胶和机械工业的兴起,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农业,最终完成向工业国的过渡,但这个进程与美国和德国相比落后了约30年,比英国则落后了整整一个世纪。 &br&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1944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的40%,而且设备老化,技术陈旧,市场物资匮乏。为了振兴经济,战后法国动用政府干预手段,成立了以经济学家让?莫奈为首的国家计划总署,制定、实施了著名的“现代化与装备计划”,开创了此后延续数十年国家经济计划的先河,为延续至今的法国经济模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br&法国的经济计划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并且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与环境中发挥作用的。经济计划以指导性为主,规定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轻重缓急的发展顺序作出安排,并辅以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战后经济重建初期,经济计划带有较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对计划规定了各种数量目标,政府通过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集中巨额资金对优先发展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渐趋弱化,取消了经济计划中的数量指标,使之成为纯指导性计划。 &br&在让?莫奈主持制定的第一个经济计划中,法国政府把重点放在基础产业部门,将煤炭、电力、钢铁、水泥、运输、农业机械设备确定为优先发展对象,对基础产业实行投资倾斜政策,提高工业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注重技术改造。据统计,在第一个经济计划实施期间,国家对上述重点部门共投入资金1,412亿法郎,占同期国家总投资的37%。进入五十年代,法国又连续实施了第二个(年)和第三个(年)经济计划,在继续加强基础部门的同时,扩大规划领域,协调各部门均衡发展,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br&借助政府干预,特别是得益于美国马歇尔援助计划,战后法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1948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指数已达到战前1938年的水平。1949年全国发电303亿度,1959年达到645亿度,10年中翻了一番。煤炭产量1958年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6,000多万吨。钢铁、机床、运输设备和水泥的产量也都成倍增长,塑料、化肥、化学纤维以及农机设备甚至增长数倍。1949年时,法国基础部门只占工业附加值的四分之一,到1959年,该比重已提高到五分之二以上。 &br&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是法国经济的起飞时期,在继续实施第三个经济计划的基础上,计划总署相继制定了第四个(年)和第五个(年)经济计划。在此期间,法国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石油化工、电子和机电、 汽车、高速火车、宇航、造船、通讯设备等新兴工业部门,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工业的全面发展。由于国家实施倾斜政策,这些部门的投资大幅增加,其中专用机电设备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性投资每年增长率高达13%~16%,相当于整个经济部门生产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家用电器、汽车、通讯等部门的生产性投资也都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一期间农业投资的增长大大促进了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为法国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法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工业国。至七十年代中期,法国的水泥产量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轿车、石油产品、合成橡胶居第三位;钢铁、造船居第四位;飞机制造、宇航工业、海洋开发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均居世界领先地位。1959年至1974年期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7%,不仅高于美国、英国,而且高于德国。同一时期,法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197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法郎,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2万法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在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期,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8%以内的低水平。 &br&七十年代以后,法国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在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法国经济反复衰退,物价轮番上涨,失业人数猛增。1977年失业率终于突破5%大关,此后一路上升,并于1985年第一次达到两位数。尽管历届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总署也先后制定了第六个(年)、第七个(年)、第八个(年)、第九个(年)和第十个(年)经济计划,但这些计划的执行情况不太理想。1992年,计划总署准备了第十一个计划(年),但未被1993年3月法国议会选举后的新政府通过。此后,法国通过执行国家-大区计划合同(contrats de Plan Etat-Region)的方式,在全国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从1973年至1979年,法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下降到3.25%,1980年至1990年又减少到年均2.25%,1991年和1992年进一步降至1.2%左右。到1992年下半年,法国经济进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甚至下降1%。从1994年起,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法国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时期,2000年经济增长率达3.8%(固定价格),创恢复期最高点。2001年,全球经济再次放慢,当年法国经济增长率仅2.1%,2002年增长率减至1.2%,估计2003年仅能有微弱增长。 &br&根据法国外交部公布的资料表明,1997年法国三大产业基本情况如下: &br&农业:位居欧盟之首,其产量占欧盟农业总产量的22%。农食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法国农业拥有全国6%的就业人口,实现2~3%的国内生产总值。 &br&工业(包括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排行于欧洲第二,世界第四,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全国就业的29%、投资的40%和出口的近80%,是由工业部门实现的。 &br&服务业:法国服务业相当发达,该行业拥有全国65%的就业人口,实现70%的国内生产总值。&br&&br& 美国轮胎企业的一位籍籍无名的高管在一封书信中对法国工人的生产效率表示质疑,引发的强烈反应已经迅速地从笑料转化成了难题。相对于在全国展开讨论来分析高管观点的可取之处,盲目的民族主义压倒了理性思考,使它演变为一个国际性事件。&br&
尽管Titan公司(TWI)外号“灰熊”(the Grizz)的首席执行官毛里斯o泰勒在致法国官员的信中使用了明显带有煽动性的措辞,然而这些措辞也包含了一个令人不快且让人难以面对的真相,的确,法国制造业基地及其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已经退化到了危险的边缘。如果法国仍然希望回归强势经济,那么国家有必要迅速推出强硬的劳工改革措施。&br&
上周四,法国报纸义愤填膺地抨击了这位胆敢诋毁“伟大法兰西共和国”经济声誉的“丑陋美国人”。法国工业部长阿诺德o蒙特伯格称,泰勒的信“荒唐不堪”,而且它也显示了写信人对法国经济的“一无所知”。泰勒在信中用彩色油笔向法国官员标注了他为什么不愿重回谈判桌商谈收购一家法国北部问题轮胎工厂的原因。&br&
固特异(Goodyear)轮胎工厂是泰勒此信中的主角,该工厂工会代表迈克o沃曼表示,此人“不应在跨国公司任职,而应该被关进疯人院。”即将上任的法国总工会(CGT)负责人西里o雷帕昂表示:“光有部长回应是不够的,法国总统也必须出面为自己的国民要求尊重。”&br&
泰勒在他的信中写道,他不至于傻到按照蒙特伯格的要求重回谈判桌去收购固特异亚眠工厂,因为他认为这些接受总工会领导的工厂工人既固执、又不肯努力工作。他还说,如果法国不能彻底变革劳工市场,那么法国就有丢掉其工业基地的风险。他写道,法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国家明星公司之一的米其林(Michelin)可能会在5年之内因不利的劳工环境而将所有生产线搬出法国。&br&&br&&br&
泰勒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而且也并不知晓这家规模是自己东家20倍的企业未来的计划,然而他的话却自有一番道理——法国在生产效率方面的确存在问题,特别是它的制造业。羸弱的欧洲经济已经大幅降低了法国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该国的企业却成为了工会向政府要求权力的傀儡。&br&
例如,法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标致雪铁龙(Peugeot Citro?n)本月初刚刚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年度亏损。它2012年的亏损额达到了50亿欧元(约合67.4亿美元)。2012年欧洲和法国汽车销量较一年前分别下降了9%和14%。为了调整生产规模和满足市场需求,标致试图关闭一些工厂,同时裁掉一部分工人。但工会将这家公司告上了法庭,从而成功地阻止了它管理紧缩计划的实施。标致获批减产,但在得到法院“首肯”之前,公司不能裁掉任何一名员工。&br&
标致的故事在法国已是家常便饭。的确,作为泰勒闹剧主角轮胎工厂的所有者,固特异销售亚眠工厂的原因在于公司的高级轮胎在低迷的法国市场上并不受欢迎。泰勒曾研究过收购该工厂的事宜,但工会要求他至少在7年之内不能裁员。这一点让泰勒大吃一惊。&br&
他说:“Titan公司有钱,也有制造轮胎的能力。相反,疯狂的工会有什么?”&br&
这些“疯狂的”工会有法国法律撑腰。即便固特异决定关闭工厂,但它也有义务不让所有的员工失业。因此,在固特异削减了工厂90%的产能之后,公司仍必须全额支付工人所有的工资和福利。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泰勒去年访问工厂时,这些工人每天只工作3小时。同时,这可能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有底气像老板一样跟泰勒讨价还价。&br&
的确,在工业化国家中,法国拥有最强有力的劳工保护法。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就业保护指数(employment protection index)中,法国排名直逼榜首。这个指数主要衡量发达国家雇主雇佣、解聘员工的难易程度。法国的分数是美国的3倍多,而美国在这个指数的排名中垫底,原因是它拥有有利于企业的劳动法。法国同时还超过了其工业竞争对手德国,以及经济问题重重的希腊和意大利。&br&
就为劳工市场计划提供公共支持而言,法国同样也能击败大多数工业国家;这种支持指的是,政府在帮助培训或支持失业工人方面的投入。经合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法国在劳工市场计划的开销惊人地占到了GDP的2.6%。以慷慨的社会安全网著称的德国在劳工计划领域的开销也只占GDP的2.3%,而美国仅仅只有0.9%。&br&
然而,员工的难聘用和难解雇只是法国劳工体制的缺陷之一。小型企业尤其深受35小时法定劳动时间的伤害。这个法令迫使雇主为每周工作超过35小时的员工支付超时工资。结果,法国人工作的时间要比经合组织任何成员国的员工都要少。经合组织和法国劳动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事实上,法国雇员在2011年的平均工作时间只有1,476小时。相比之下,美国工人每年的工作时间达到了1,704小时,比法国同僚多出了21%。&br&&br&
但是,工作时间长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美国人的生产效率比法国人高。其中计算生产效率的一种方法就是用国家的GDP除以公民当年的工作总时间。2011年,法国每小时工作所产生的GDP是57美元,美国是60美元。因此,尽管法国人看似工作时间较少,但是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生产效率似乎与美国工人旗鼓相当。然而,这个插曲并不能真正展现法国劳工市场所存在的重大问题。2001年-2011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以每小时所产生的GDP来定义)增长速度是法国的两倍。这意味着美国将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拉开与法国的差距,除非法国对劳动法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br&
如果使用一个更为明确的生产效率衡量标准,那么法国将面临难堪的境地。这个标准便是单位劳动成本(ULC),尤其是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单位劳动成本衡量的是单位产出的平均劳动成本。它的计算方法是用总劳动成本除以实际经济产出。从2005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没有什么变化,而法国增长了8%。它意味着,相比较美国工人,法国制造业工人的效率在降低——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呈现任何减弱的迹象。&br&
很明显,就这一点而言,在法国做生意不仅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会变得越来越低效和越来越昂贵。法国新上任的社会党总统弗朗索瓦o奥朗德便在“救治”法国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要实现这一个目标,他需要其党派的帮助。法国总理让-马克o艾罗曾在10月对《巴黎人报》(Le Parisien)透露,35小时每周的法定工作时长为小企业“带来了困难”。此语一出,他马上受到了社会党同僚的谴责。在其他社会党成员的抨击声中,他迅速地改变了措辞。&br&
虽然未能推翻35小时的周工作时长意味着机遇的丢失,但法国仍可以通过实施急需的劳动改革来挽救失调的经济,提升生产效率,而且这也会降低雇主聘用或解雇员工的难度。法国国会有一项法案可以让公司更为容易地关闭工厂,裁减员工。然而,鉴于社会党与工会的紧密关系,目前还不清楚社会党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这项法案。奥朗德和艾罗应齐心协力劝说工会,如果不进行改革,值得挽救的工作岗位可能将会不复存在。&br&
泰勒表示,这正是他试图通过信件所传达的内容。泰勒向《费加罗报》(Le Figaro)透露,他并不打算通过信函来侮辱法国或法国人民;他只是希望表达他对工会的不满。&br&
泰勒说,“我热爱法国。我喜欢法国女人。我并没有忘记拉法耶特曾拯救过我们。但是法国人有必要意识到:如若他们不改变习惯,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将就此不保。”&br&&br&以上均来自互联网。
法国是全球经济发达国家之一,是欧盟大国,实行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产权的基本形式是私有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原因,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法国经济发…
&p&(简单粗暴)&b&比如你追一个姑娘,你想变得优秀是为了 —“让她喜欢你”,&/b&&/p&&p&&br&&/p&&p&&b&而不是提高自己水平去— “配得上她”。&/b&&/p&&p&&br&&/p&&p&&u&&b&那你就是自信了。&/b&&/u&&br&&br&虽然可能外在输出结果有点相似。但是本质气场完全不同。&/p&&p&但是!可是!&/p&&p&&b&心理学&/b&上有个结论真的是&b&外在可以影响内在。&/b&&/p&&p&我这里只想简而言之(楼上各路英雄好汉内容太详细了。)&/p&&p&&b&*STEP1 (认知开启):你要利用你的主观能动性——你自己要想变得自信的欲望。&/b&不然看了再多答案也是无用。&/p&&p&&u&&b&*STEP2(行为实施):&/b&请你相信我,不要追问那么多原理和为什么,做以下几点。&/u&&/p&&p&①&b&走路挺直,目视前方。如果你与人对视害羞,走路的时候就笔直看远方的广告牌。&/b&&/p&&p&②&b&男生每天洗头。&/b&研究表明每天洗头可以增加自信(认真脸,你仔细想想是不是)。&/p&&p&③&b&多做自己擅长的事。&/b&优秀的人不是全能,只是&b&把自己擅长的事最大化,把自己不擅长的交给他人。&/b&(我就不信马云爸爸LOL有你打的好,笑:-D)。&/p&&p&④&b&不要抱怨,&/b&尤其是对自己。&u&其实自卑的人反而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u&觉得没有达到优秀之前都觉得自己不值得一提。&b&请你以后少说“早知道我就应该怎样怎样……”&/b&,“我太笨了…”这种。也不要太拘泥于过去,什么中考、高考没考好还在提。&b&人生有很多路&/b&,抱怨只会浪费时间,给自己增加阴郁气息。&b&而你一旦每日不抱怨,好的气场就慢慢攒起来了。&/b&&/p&&p&&br&&/p&&p&⑤重复以上几点。就是so easy。(看到这里请不要质疑,请先做。)&/p&&p&&br&&/p&&p&⑥一段时间过后,你应该得到一些表扬了。你会发现得到表扬不是那么难的事情。&b&你会更有动力→也就是自己再次重启STEP1 to STEP2——得到表扬——开心(鼓励机制)。&/b&&/p&&p&⑦最后你习惯得到表扬了,你会&b&发现人生新高度。即&/b&,“大家都没有这么厉害,因为他做的事情我做了,发现我也能做到”。or换个角度→&b&【只要我努力去做,我一定能学会/做好。】&/b&(←预知预判为正结果)&/p&&p&&br&&/p&&p&&b&还是举个栗子吧,&/b&我毕业考康复师资格证书。问周围同事难吗?同事皱着眉头纷纷表示特别难!(此处省略各种夸张修辞)有些同事还因为太难了考了三年没过。我是很认真背书的人,所以我把整本考纲(大概我大半个拳头那么厚)全都背下来,买了两套习题卷,全部做完。结果考试那天傻了——太简单了。答案就在题目里。考了两天我感觉被骗了,考最后一门的时候差点睡着了。(结果我分数都是八九十分过的。)&/p&&p&&b&——根本不是考试太难,是如果别人说不难的话不是显得自己没水平吗?&/b&&/p&&p&同理,我自学了日语N2,网上学友纷纷表示N2过了就很好啦,N2很难哒!结果……我单词都没怎么背,考得分数也挺好的。(比要去日本留学专门去读课程的同学还要好)。我又感觉被骗了。&/p&&p&&u&所以你要知道,优秀的人占少数,有个原因是大多数人都在假装很累很难的样子,让你不敢迈出第一步——&b&【我一定不行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变成了“平凡”的大多数。&/b&&/u&(←预知预判为负结果)&/p&&p&&br&&/p&&p&最后分享我朋友的几句话,(他160+cm但是很自信)。初中的时候他班主任一直说他成绩不好,这不好,那不好。他的反馈是——&b&“我成绩不好,我还能跑吧?我跑步不好我还能走路吧?我是一个“人”,我不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吧?”&/b&(←预知预判为正结果)&/p&&p&↑这段话很朴素,但是我觉得很动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e2ff962e0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836& data-rawheight=&2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e2ff962e08_r.jpg&&&/figure&&p&&br&&/p&&p&&b&如果要做的一件事结果未知,与其预判为负结果,为什么不能预判为正结果?&/b&&/p&&p&&br&&/p&&p&&b&&u&就算失败了,年轻就是用来错的。&/u&&/b&&/p&&p&&br&&/p&&p&&b&&u&没有什么事是做了没有用的。&/u&&/b&&br&&/p&&p&&br&&/p&&p&写自 以前也是自卑症患者走路不敢看男生的妹子~&/p&&p&&br&&/p&&p&&br&&/p&&p&&br&&/p&&p&致 所有it男 it女 宅男 宅女们,我有很多朋友和你们一样,你们在我心里都特别好,就是缺了一点自信,希望我这篇小文能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p&&p&一一一一一一&br&&b&3/27谢谢大家厚爱,我会努力以后写出更多高质量答案!(鞠躬)&/b&&/p&&p&&b&然后对于“外在影响内在”这点,我解释一下吧,心理学上外在的表情,身体姿势,语音语调都可以产生内在心理变化。(关键是肢体语言上的,不是说外貌噢!&/b&专有名词是:具身认知&b&)&/b&&br&举个例子,情侣约了一起看电影,女生也是刚刚到而已,但是为了给男朋友做规矩,声音、姿态、表情都摆出了“生气”的样子,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生气,但过几分钟以后她就真的生气了。&br&&b&所以不要想着我变得自信以后,抬头挺胸,而是不要想那么多原理,先让自己抬头挺胸起来!&/b&&br&&b&大家一起加油吧!\( ^o^ )/&/b&&/p&&p&&br&&/p&&p&--------------------------------&br&我知道你想和我玩,那就关注下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zhailove522),每天来点vivid chou吧~&br&|??ω?)ノ&/p&&p&还有 很多人问我“自学日语”请戳→&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开始学日语? - vivid chou 的回答&/a&&/p&
(简单粗暴)比如你追一个姑娘,你想变得优秀是为了 —“让她喜欢你”, 而不是提高自己水平去— “配得上她”。 那你就是自信了。 虽然可能外在输出结果有点相似。但是本质气场完全不同。但是!可是!心理学上有个结论真的是外在可以影响内在。我这里只想…
&p&有一种人,但凡有人对他好一点,他都觉得是不应当的,觉得受之有愧,会十分地感激甚至不敢去承受别人的好;若是有人对他不好,他倒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不敢去反抗,只会小心翼翼地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br&&/p&&br&&p&当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怀疑自己,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从不会去想,是不是问题出在别人那里,他们总是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也总是学不会为自己争取。&/p&&br&&p&&b&在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从不强求,也不死缠烂打,甚至不会表现的很不开心,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自己会得不到,就早已做好了去迎接最糟糕结果的准备。&/b&&/p&&br&&p&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很不自信。 &br&&/p&&br&&p&以前的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br&&/p&&br&&p&我曾经一度很不自信,甚至不敢让自己喜欢上任何的人,因为我认为我不够好,认为我还不配。&b&总想着,先去努力吧,等我变得足够好的时候,再去争取想要的东西。&/b&&/p&&br&&p&然后,再也没有然后。&/p&&br&&p&即使做了很多事,我依旧很不自信,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p&&br&&p&所幸的是,前些时候,搭一位朋友的车,她是一位阳光自信也很有气质的女性,在路上,我向她倾诉了我的情绪,她认真地听我说完,然后给我讲了她的故事:&/p&&br&&p&***************。&/p&&br&&p&“&b&你值得拥有&/b&”她认真地对我说:“&b&你得先记住这句话,告诉自己你值得拥有,然后你才能做出改变&/b&。”&/p&&br&&p&“你得为你自己而活,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不要干等着以为别人会施舍给你,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你首先得考虑的是你自己。”&/p&&br&&p&“你要明白,只有当你自己在乎自己的时候,别人才会用正眼看你,才会去在乎你。”&/p&&br&&p&“&b&你很优秀,你所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自信,你要勇于把你的能力表现出来&/b&。”&/p&&br&&p&“你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然后给自己打上了太多的标签&b&,这些标签束缚住了你,时间一久,你就真的变成了你认为的那个样子,你再不敢去尝试,也不敢去拥有&/b&。”&/p&&br&&p&“你说你不会唱歌,不敢人多时候讲话,也学不会很多东西,&b&这些只是你给自己的标签,并不是真正的你&/b&,只有摘掉这些标签,你才能表现出真正的自己。”&/p&&br&&p&“&b&很多事情不是你做不到,只是你以为自己做不到&/b&。”&/p&&br&&br&&p&在她的要求下,我连着喊了几声的“星星,我值得拥有”,期间,她一直在鼓励我,让我用更大的声音去喊,在最初的胆怯过去之后,每喊一次我都觉得痛快极了,声音也变得越来越有底气,喊完之后,觉得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好了许多。&/p&&br&&p&回来后,我专门给她打了电话,认真地感谢了她,她没有推脱,高兴的接受了我的谢意,并且告诉我,期待在下次见面时,能见到更加自信的我。&/p&&br&&p&现在的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试着摘掉束缚我的各种标签,然后开始不断地尝试进取,&b&通过做一些以前没做过,或者没做到的事情,让自己更加的自信,然后去做更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多以前不敢奢望的美好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地认可了自己的能力&/b&,自然也摆脱了那些标签。&/p&&br&&p&因为我一直在心里面告诉自己:“我很优秀,我值得拥有。”&/p&&br&&p&&b&关键在于,不是你变优秀了才能自信,而是当你自信了你才能变得优秀起来。&/b&&/p&&br&&p&所以,当你不自信的时候,当你犹豫不决的时候,当你不知道该不该去争取的时候,请大声的告诉自己:&/p&&br&&p&&b&“我很优秀,我值得拥有!”&/b&&/p&&br&&br&&p&一旦你开始正视自己,并做出改变,你就会真正的自信起来。&/p&&br&&p&&u&&b&本答案包含个人信息,谢绝一切转载,谢谢。&/b&&/u&&br&&/p&&br&--------------------续---------------------&br&&br&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被灌输的观点,或是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使得我们总是怀疑自己,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成功来证明自己,需要通过外界的反馈才能认可自己,我们就这样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而没有自己的标准,无法去正视自己。&br&&br&&b&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固然是增长自信的好办法,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但如果胜利的标准也是外界制定的呢?或者,别人眼中跟用筷子一样容易的事情你就是做不到呢?你又该如何去自信起来?&/b&&br&&br&要知道,由于出身、背景等因素所限,在很多人看来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在另一些人眼中,却犹如天堑般难以逾越。&br&&br&但是&br&&br&谁的一生是被注定好的?又有谁真的一无所能呢?&br&&br&很多时候,&b&我们只是活在了“臆想中的‘别人的标准’”之中&/b&,我们觉得我们缺点太多,能力太差,觉得别人肯定会看不起自己,所以不敢去表现,唯恐做出让丢脸的事情。&br&&br&&b&去做你真正喜欢的想做的事情,去表现你自己,不要怕犯错,没有人会嘲笑一个认真的人的。&/b&&br&&br&.&br&——————再续几句废话——————&br&&p&这个答案本来发在我的专栏,只是个人的一点所思所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碎碎念,没想到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同。&/p&&p&作为一个曾经很不自信的人,我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在这里,大家看后能有一点参照的价值,我就很高兴了。&/p&&p&&b&谁都没能力指出一条正确的自信之路,不过我希望你们能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自己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信之路。&/b&&/p&&p&至于怎么自信,别的高票答案真的写得很好,还有各种书上也写得很全面,用心的话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办法。&/p&&p&&b&关于自信,谁都不能给你们一棵树,别人只能给你们一颗种子,你们去自己让它发芽,它会不会开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都在于你们自己。&/b&&/p&
有一种人,但凡有人对他好一点,他都觉得是不应当的,觉得受之有愧,会十分地感激甚至不敢去承受别人的好;若是有人对他不好,他倒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不敢去反抗,只会小心翼翼地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 当遇到问题时,他们总是怀疑自己,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p&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极度内向的人。&/p&&p&&br&&/p&&p&小的时候,见到长辈,我从来不能像别的小孩样者萌撒着娇地叫着 “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我这从小就染上的高冷病,让我的爸妈感觉很没面子,久而久之就习惯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于是我变愈发愈孤僻。&/p&&p&&br&&/p&&p&后来上学,个性孤僻又颇有些另类的我,时常会与老师为敌。和所有的好学生不同,我从小学开始就就一个坏学生,我上课睡觉,上学迟到、做作业如果碰上选择题就蒙着脑子瞎写;要是碰到要长篇大论的题目,就直接把题目抄一遍,总之把作业本和卷子填满就行。&/p&&p&&br&&/p&&p&但我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我从来不聚众打架、不喝酒不抽烟、不翻墙去网吧、不早恋泡妹纸,不和陌生人说话,上课回答从来只说“不知道”,一天说话不超过10句。&b&是的,我就是一个又孤僻、又叛逆的人。于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为黑白两道都所不容:我被老师呵斥、被同学欺负,被长辈大骂,被女生们嫌弃,我就在这样的毫无存在感的状态下过完了义务教育的九年。&/b&&/p&&p&&br&&/p&&p&你应该会问我,既然我什么都不干,那我在干嘛?其实我也记不清来,我回想了一下,小学的时候我貌似沉迷于一种自我陶醉的游戏中:我常常会在一张A4上画出一张战争地图,然后再用几张厚卡纸剪出一叠各类英雄的小卡片,为它们一一命名,标上攻击力和生命值,像极了这几年流行的各种桌游,我就是是这样自己乐在其中,乐此不疲。&/p&&p&&br&&/p&&p&中学的时候,我开始迷恋于阅读和写作。记得当同学们捧着《青年文摘》和《意林》的装逼的时候,我却彻夜阅读钱钟书和王朔的、王小波的书。阅读他们的文字,让我十分兴奋,似乎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同样叛逆的人帮我说出了我的所有想法,为我的这另类孤僻的生活状态做了一个肯定。&/p&&p&&br&&/p&&p&但是,每次读完之后,我却更加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因为我竟然无人可以分享。毕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里,在一群普普通通的十三四岁孩子之中,阅读超过这个年龄阶段的书,所能接受到的只是各种奇怪、无法理解的目光。&/p&&p&&br&&/p&&p&也许和大多数的孤独又叛逆的孩子一样,我终于遇到了一个又孤独又叛逆的偶像,他就是韩寒。于是在我初三的时候,我开始学习韩寒。我在上课的时候开始写小说,在下课的时候写小说,在任何的时候写小说,我咋个这英文作业本、几何本、作文本上都写满了我歪歪曲曲的字。当然,韩寒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的,终于有一天某个傻逼一样的老师发现了我的小说,于是没收之,还让我在全班面前读自己写的东西,我一边读,她一边破口大骂着批评 ,就差往我脖子上套一块“打到反动分子”的牌子了。真是文革传统,从娃娃抓起。&/p&&p&&br&&/p&&p&总之,从那时开始,我就被强行摁住,活生生斩断了许多独特的念头。我开始被要求成为一个爱集体、爱学习的好学生。上课、考试、作业、各种活动、入团、入党、学生会、社团,等等等等,这些繁琐无聊的事情枪林弹雨般向我袭来,我躲闪不及,索性直接咽了气。&/p&&p&&br&&/p&&p&高中的三年,在爸妈和老师的严格监控下,我生活的最重要的意义——阅读和写作,也被消灭殆尽。于是,我便更加压抑,整整高中三年,最后几乎要发展成为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p&&p&&br&&/p&&p&读到这里,能也许会迫不及待的问:&b&那么你现在怎么样了呢?你现在应该不压抑很外向了吧?你是怎么改变自己的?&/b&&/p&&p&&br&&/p&&p&我只能说,&b&不好意思,我现在依旧孤独、孤僻、内向,我也从来没有试图去改变自己。&/b&但是,当离开中学,进入大学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自己,让我明白了:内向、另类、孤僻、叛逆者所拥有的巨大优势。&/p&&p&&br&&/p&&p&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广告。这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职业。一直对应试教育充满仇恨的我,继承了中学时候的优良传统,在各类专业考试中稳列倒数前十。而且我也依旧孤僻、内向。在浮躁的大学生活中: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我也拒绝过多的聚餐、聚会。真的,和太多的人待在一起,我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和很多人在一起边聊天边吹牛边吃饭,我甚至会觉得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总是,我厌恶极了社交。&/p&&p&&br&&/p&&p&但感谢我们的大学的自由与包容,另类而孤僻的我却莫名奇妙地成为了学校里的知名人物。&/p&&p&&br&&/p&&p&我用别人出去social,出去聊天、喝酒、侃大山的时间,躲在寝室里折腾技术,阅读各种图书,我还拍摄广告片、设计广告海报,我还玩摄影、写小说,和几个同样孤僻但有趣的朋友一块并且参加了许多的创意展览和比赛。我们的作品被众多资深的大牛惊叹,我们获得了诸多的全国甚至世界级别的奖项,名利双收。&/p&&p&&br&&/p&&p&于是,我们在学校里开始被人重视,开始时不时被学校和各种论坛邀请参加各种演说和沙龙。而我们也因此认识了更多的和我们一样喜好、一样性格的人——我们有着同样的爱好、相同的价值观,我们都内向、都孤僻,但我们成为了朋友,无话不谈,我们的交往我们的友谊,无需繁杂的社交礼仪来维持,因为我们从互相的眼神之中,看到了自己。&/p&&p&&br&&/p&&p&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我身上所蕴含的能量。我拥有那些世俗意义上的“外向主义者”所不具备的能力:我可以向内消化负面情绪,而不需要借助外人;我可以更容易让自己的思绪安静、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天马行空;我不惧怕孤独,我甚至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我能看到外向的人所根本看不到的事物的样子,就如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看见的四季轮回,梵高在夜空下看见扭曲旋转的星空,就如同尼采在世俗教诲中看见的上帝的另一面。&/p&&p&&br&&/p&&p&我不再强迫自己改变性格,不会让自己用“难受、不舒服”为代价参加各种无趣的聚会,我也不会让自己昧着内心学习那些阿谀奉承的话术去讨好上级、讨好领导。我并不批判这些外向的行为,我也很尊重每一个外向的人,我只是希望我更能尊重自己的内心,自己最本质的性格;我也希望每一个外向的人都能尊重我的选择。&/p&&p&&br&&/p&&p&当我完全明白这些之后,我便开始充满梦想地生活。&b&我的梦想来自于我最初的爱好,而不是世俗的牵引,抑或是他人的影响。&/b&我开始每天写作、做一些好玩的东西,玩玩摄影、玩玩艺术,我不为取悦于谁,我只为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内心中一个梦想。&b&内向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自己的梦想。&/b&&/p&&p&&br&&/p&&p&其实,今天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b&我觉得我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办?&/b&我都没有直接回答,因为我觉得我也患有这个所谓的“社交恐惧症”。而且现在的我依然患着社交恐惧症。但我却依然能够每天乐观地生活,因为我彻底想明白了:&b&我不为别人而活。&/b&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参加那么多莫名其妙的社交?为什么要为了融入不了大多数人的圈子而感到痛苦?&/p&&p&&br&&/p&&p&朋友,如果你要真正治愈“社交恐惧症”,你所要做的不是很多成功学家所说的“走出自我、改变性格”。&b&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更牛逼,让自己能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趣的人,让自己拥有去拒绝那些你觉得无聊的人的勇气。不要让这种痛苦、纠结又无聊繁琐的社交占据你的时间和思维,去做你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b&当你做好这些事情之后,你将会发现,你不仅拥有名与利,你更拥有了真正与你坦诚的好朋友。&/p&&p&&br&&/p&&p&就在刚刚,公司部门的领导,打电话给我让我今晚去和他们一块吃火锅,唱KTV,还说大家都已经去了,就差你了。但我想到今晚我还没有写好文章,该读的书还没有读完,自己的身体锻炼计划也没有完成,我就果断拒绝了领导。&/p&&p&&br&&/p&&p&我看到朋友圈中,同事们晒合影、晒美食,我完全没有任何的沮丧与难受与被孤立的感觉。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内向型的人,假如我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去参加一个一群人的聚会,一群无趣的外向型人格的人的聚会,我反而会更难受。我每天生活的意义来自于内在思考,我的快乐来自于我内心的世界。我的存在,从来不为了取悦某个人,不为了取悦领导、取悦同事、取悦朋友、取悦体制,我只为了自己而生活。因此,我必须要做好我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内向者的优势。&/p&&p&&br&&/p&&p&其实,这个世界是由内向者所构建的。乔布斯、比尔盖茨、JK罗琳、金庸、韩寒、罗永浩、冯唐、王小波、刘春等等,都是典型的内向主义者。之前看罗永浩的演讲,记得他讲过一段话:&/p&&p&&br&&/p&&blockquote&你们别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么久,其实我是个很内向的人。参加超过5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以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我现在站在这里演讲,其实恰恰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强项,我擅长于演说,并且喜欢它,我也没想过这个技能能赚什么钱,得到什么名利,我只是喜欢,就认真去练习。记得没去新东方当老师之前,有很多人说我:老罗,你平时一天都不说几句话,你还能上讲台当老师?你别逗了吧!但我不管,我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被别人所左右,谁说内向的人不能当老师?&/blockquote&&p&&br&&/p&&p&&i&以上,献给我自己,和那些因为性格内向而感到痛苦、压抑的朋友们。&/i&&/p&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极度内向的人。 小的时候,见到长辈,我从来不能像别的小孩样者萌撒着娇地叫着 “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我这从小就染上的高冷病,让我的爸妈感觉很没面子,久而久之就习惯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于是我变愈发愈孤僻。 后来上学,个…
泻药。我本人也是一个内向性格,这不太影响我跟别人说话交流,但是我到陌生环境会选择观察周围,我喜欢内心分析、推理、判断事物,不会立刻就成为主角,或者打成一片。私下里不好应酬,不爱热闹,喜欢自己做想做的事。不太善于表达,会用行动去表达,但是没有深入相处的机会,别人是不会给让你有行动的机会,基本上就会比较有距离感了。&br&我小时候要比现在情况糟糕的多,小学班里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六年我都没分清姐姐妹妹,因为我从来不跟女生多说话。&br&我现在对这个事情看的比较淡了,不会像你那么纠结。当然我也会有压力,特别要面对一些觉得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的时候。&br&&b&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我的秘诀,仅供参考。&/b&&br&我现在不管做人,做事,当我觉得应付不来,或者想做的没人懂,我会告诉自己,&b&人有千面&/b&。&br&人有多种角色,不同事情也有不同方法面对。&br&比如像你这份工作,换作我,我应付不来,我会觉得我只是用这个岗位来赚钱,我不会投入过多情绪。而产生的压力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排解,当压力超过底线,比如我现在的工作必须夜班,我会选择跳槽。如果压力可以接受,那么ok,反正我现在需要钱,需要工资养自己,那么我就是出卖个人劳动力赚钱而已。&br&当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没人懂时,我会告诉自己,孤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己开心就好。别人没有必须懂你的必要,而且未来说不定就会遇到明白你的人。人生很难遇到真正的知己,可能你遇到互为垃圾桶的人不少——仅仅倾泻负面情绪,但遇到互为加油站的人才能算知己——彼此互动交流,强化正面情绪,鼓励你去战胜自己。&br&人有多种角色,面对父母你是儿子,面对孩子你是父亲,面对老婆你是丈夫,面对领导你是下属,面对同事你也是同事。&br&人的成长是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进化,小时候我们就做一个小孩就ok,长大了必须面对更多角色,承担不同角色任务,如果你还只是会演小孩——那么你就是王子病公主病。读书时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学生就好,一进入社会就发现好累——你承担的角色多了。&br&人生真正的成熟在于能学会扮演更多角色,了解不同问题不同态度不同处理方式,并且能维持好各个角色间的平衡,如果一个角色会破坏整体平衡,那么抛掉换新角色来恢复平衡。这个平衡就是你内心的压力、焦虑和满足感的平衡。&br&特别是男人,我觉得更重要。女人往往流于情绪,情绪波动大对各个角色的影响也大。所以你还要有能替对方承担的能力,就是传说中遇到事情你能挺身而出搞定的安全感。&br&综上所述,我觉得你没必要过分相信性格测试职业评价这种类似的东西,把精力放在自我性格情绪管理会有效的多,我也很内向,但是我在知乎一样爱写字说话,内向的人满足自己的方式不一样而已。&br&有想法就去实现,反正不做以后没机会做了,人要自己负责自己,因为没有人会从头到尾一直陪在你身边。人与人只是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交集。&br&最后我想说,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和自己相处,这很重要,可惜很多人根本没想过这回事。
泻药。我本人也是一个内向性格,这不太影响我跟别人说话交流,但是我到陌生环境会选择观察周围,我喜欢内心分析、推理、判断事物,不会立刻就成为主角,或者打成一片。私下里不好应酬,不爱热闹,喜欢自己做想做的事。不太善于表达,会用行动去表达,但是没…
我的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uancha.cn/YuanLanFeng/_33026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袁岚峰: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a&,介绍中国的科研实力与近代以来的历史趋势。微博上的原文《见龙在田:中国科技和世界大势(上)》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lockquote&&p&如何理解当今的世界大势?世界和中国如何演化到现在这样?将来会怎么样?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先看清大图景。&/p&&p&科学中,不同的事实材料有不同的重要性。首先要理解和解释那些最重要的事实,才能建立起理论体系。当然,判断哪些事实最重要,最值得解释,是需要洞察力的。例如爱因斯坦从测量地球在以太中漂移速度的否定结果,领悟到以太根本不存在,光速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相等,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狭义相对论的大厦。民科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细节问题否定基本理论,各种推翻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尝试大都是如此。殊不知细节问题之所以困难,往往是因为影响因素太多,研究者难以把握。例如一片树叶下落的运动,跟树叶的质量分布、每个瞬间的气流都有关系,要描述清楚极其困难。而最重要的事实、大趋势反而是相对简单的,只要抓住几个关键因素,就能得出深入的结论。所以预测一只股票的价格非常困难,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却要容易得多。&/p&&p&那么,人类社会哪些事实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这样想:如果有外星人在观察地球,他们会首先关注我们的什么?或者我们发现了一个外星文明,我们最先想知道的是他们的什么?&/p&&p&科技与文明等级&/p&&p&答案很明显,是科技水平。从能源的角度看,用火的文明,用畜力的文明,用蒸汽机的文明,用电力的文明,和用核聚变的文明,发展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从材料的角度看,用石头的文明,用青铜的文明,用铁的文明,用化学合成的塑料、橡胶、纤维的文明,和用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中的强相互作用材料“水滴”的文明,发展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高等级的文明遇到低等级的文明,就是碾压。在同一等级的文明之间,即使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相差很远,还是可以平等对话的。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外星文明处于冷兵器时代,我们不会紧张,该担心的是他们。如果发现他们会使用不可控的核聚变(即氢弹),跟我们并驾齐驱,我们就要认真对待了。如果发现他们会可控核聚变,会星际航行,我们就只好祈祷他们是善意的了,因为他们要消灭我们只是举手之劳。&/p&&p&1964年,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谢苗诺维奇·卡达谢夫提出了卡达谢夫标度,用一个文明能够用来通讯的功率衡量这个文明的技术水平。按照他的标度,I型文明能够调集与整个地球的输出功率(10的15次方至16次方瓦特)相当的能量用于通讯,II型文明能够把一颗恒星的输出功率(10的26次方瓦特)用于通讯,III型文明能够把一个星系的输出功率(10的36次方瓦特)用于通讯。那么我们现在是什么级别呢?0.72型,连I型都还没达到。不过考虑到1900年的时候我们还只是0.58型的文明,这个进步速度已经很快了。也许再过几百年,人类就能进入I型文明。&/p&&p&把这个视角转移到国家之间,我们就会发现,科技水平是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质的标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显然是美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我的回答是第一集团,跟美国有显著差距,但属于同一级别。&/p&&p&基础研究的论文与期刊&/p&&p&更详细地说,科学技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业技术、生产经验等多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不同背景的人往往关注的层面不同。笔者从事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基础研究,所以先在这里介绍一下基础研究的现状。&/p&&p&基础研究的成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表现为学术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科学界之外的人往往觉得能发表论文就很了不起了,但其实不同的论文之间水平相差很远,科研人员对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数量。如何评价论文的质量?如果对一个领域很熟悉,自然可以仔细阅读每篇文章,就其内容给出评价。但世界上的论文早已汗牛充栋,谁都看不过来,现代科学又分得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即使对相近专业的论文也很可能不足以给出评价。那么怎么快速地估计文章质量呢?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看它发表的期刊。&/p&&p&在现代科研体系中,文章不是作者想发就能发,而是由刊物的编辑和审稿人把关的。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科学期刊,不同的期刊之间审稿标准相差很远,好比奥运会和学校运动会的区别。学校运动会里会不会有世界冠军?原则上是有可能的,但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大多数人还是玩票的。而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即使你不知道他的具体成绩,但也可以相信总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p&&p&我们再来解释一下杂志“好”的程度。英国的《自然》(Nature)和美国的《科学》(Science)是两家著名的顶级期刊,它们的文章范围涵盖整个自然科学。有一些声名卓著的杂志涵盖整个一级学科,如《物理评论快报》、《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化学科学》。又有一些质量很高的杂志覆盖一个二级学科,如《有机化学通讯》、《高能物理杂志》。再往下,门槛越低,杂志越多。这是一幅学术金字塔的图像。把哪些杂志称为一流是有一定任意性的,但出入也不会太大,科研工作者的共识比歧见多得多。&/p&&p&自然指数&/p&&p&近年来,《自然》的发行者自然出版集团提出了一套衡量国家或研究机构基础科研产出的指标,称为自然指数。他们挑选了68家一流期刊,统计每个国家或研究单位在这些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这是最基础的指标,他们称之为文章计数(article
count,AC)。这并不是说不在这68家杂志上的文章都不好,其实出自档次比较低的期刊的重要文章也不少,还有得到诺贝尔奖的。也不是说这68家杂志上的文章都很好,这些文章中也难免有一些价值不大的。但毕竟,在这68家杂志中出现重要文章的概率比在其它杂志上大得多。在不知道更多信息的情况下,你看到一篇出自这些杂志的文章和一篇出自其它杂志的文章,可以十拿九稳地猜测前者比后者重要。所以作为一个对大量样本的统计,选取这68家期刊是可以接受的。当代科学合作很频繁,一篇文章经常有多个跨单位甚至跨国的作者。所以他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把一篇文章平均分给每个作者,再根据每个作者的地址信息确定每个国家或单位占多少份额,称为分数计数(fractional
count,FC)。比如一篇文章有两个作者,一人来自中国,一人来自美国,那么中美就各得到0.5的FC。此外,在这68家期刊中的天文学论文占世界所有天文学论文的比例大约是其它学科的5倍,因此他们又把天文学论文的权重乘以0.2,把FC调整成加权的分数计数(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指标。这套做法在期刊的选取、各个作者的贡献等细节上当然还有很多可以商榷或改进的地方,但基本思路是合理的,参考价值比较高。&/p&&p&2014年12月,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4年(实际上是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的统计结果(&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163.com/14/1226/17/AEDIGSE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然》发布2014自然指数:中国科研产出仅次美国排第二&/a&)。美国的WFC排第一,18643。中国第二,5206。德国第三,4077。四到十位是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韩国,从。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不在前十之中。可以看出美国非常强大,WFC是中国的3.6倍。但中国排第二,达到德国的1.3倍、日本的1.5倍,也相当不错。&/p&&p&再从研究单位的角度看,WFC最高的是哪一家?答案是中国科学院,高达1209,是第二位哈佛大学(852)的1.4倍。也许你会说这不公平,中国科学院是由许多研究所组成的,跟一个大学没有可比性。然而第三位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729),第四位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721),它们都和中国科学院类似。可见至少在科学协会之间比,中国科学院排第一是没有疑问的。再仔细想想,一个大学有很多院系和专业,而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这样的研究所只对应于大学的一个学院、一个系甚至一个专业,所以把协会和大学的科技产出做对比也未尝不可。&/p&&p&以上结果对科学界之外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意外,但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很正常,因为符合我们的日常感觉。仅仅十多年前,中国的一流文章还非常少见,很多教授都从来没发过,有一篇就显得很高大上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对人才的标准也一路水涨船高。现在想在科大这样的单位获得副教授职位,五篇一流文章算是起步价。出门介绍研究成果,如果不是这种量级的,简直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p&&p&美国的一流和二流大学的研究水平是非常高的,随便拎出一个教授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还有一大波诺贝尔奖得主。是的,不少诺贝尔奖得主是在美国二流大学工作的。不是很久(十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研究水平整体而言跟美国还没得比,相差太远。不过中国的进步非常快,现在中国一流大学的研究水平我觉得已经接近美国的二流大学了。至少人们的期待值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研究单位作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被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不会令人感到惊讶了。进步也表现在广度上,以前只有中国的一流院校才能指望作严肃的研究,现在连一些二流院校都不时发一篇《自然》、《科学》了。&/p&&p&中国的上升势头之猛可以从各国2014年与2013年WFC的对比上看出来。美国下降0.8%,德国上升1.0%,日本下降2.3%,英国上升0.9%,然后六到十位的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瑞士、韩国都是下降的。中国呢?上升14.9%!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保持14.9%的增速,5年就会翻一番。如果中美都保持14.9%和-0.8%的变化率,8.7年后中国就会赶上美国。&/p&&p&然而这还没完。自然出版集团的WFC数据是每月更新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atureindex.com/country-outputs%3Fsector%3DAll%26region%3Dglobal%26subject%3D543ddf6e14bb%26sort_by%3Dweighted_score%26generate%3DGenera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natureindex.com/country-outputs?sector=All(R)ion=global&subject=543ddf6e14bb&sort_by=weighted_score&generate=Generate&/a&)。现在显示的是从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的统计,跟2014年12月的数据相比刚好过去了半年。仅仅半年时间里,中国的WFC又从5026变成了6318,增长25.7%!按照这样的速度,两个半年即一年就会增长58%,达到7942。因此以后如果看到报道中国2015年的WFC达到7000甚至8000,不要感到奇怪。与此同时,美国的WFC从18643变成17448,下降6.4%;德国从4077变成3939,下降3.4%。在半年时间里,美国对中国的比例从3.6缩小到2.8,中国对德国的比例从1.3扩大到1.6。如果这种令人咋舌的速度持续下去,中国超越美国所需要的时间就不是9年,而是3年!我们有可能在2017年就看到!此外,俄罗斯(338)排在第十九位,中国是俄罗斯的18.7倍。&/p&&p&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可以考察一下。前面说的WFC来自对68个一流期刊的统计,但这些期刊的学术地位并不相等,好比《射雕英雄传》里的裘千仞和王重阳都算一流高手,但王重阳还是比裘千仞厉害不少。《自然》和《科学》的学术声誉和发表难度比其它大多数一流期刊更高,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顶级期刊的代表。当然这个代表性低一些,因为历史上发表在《自然》与《科学》之外的里程碑式论文(包括许多得到诺贝尔奖的)实在是太多了,远远多于发表在那68个一流期刊之外的,不过仍然不妨做个参考。自然出版集团也给出了只限这两个杂志的WFC,我们姑且把它作为各个国家或研究机构发表顶级论文的指标。从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国家中最高的是美国(860),然后是英国(144)、德国(116)、法国(67),中国(58)只排在第五位。研究单位中最高的是哈佛大学(75),而中国科学院(17)只排到第十五位。这里固然有《自然》与《科学》对英美特别照顾的因素,不过也反映出我们在顶级论文中的地位比在一流论文中的地位低一截。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次顶级的成果。后面将会谈到,这是一个具有某种普遍性的现象,而且与中西的历史与文化有关。&/p&&p&五大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p&&p&基础研究的产出可以用科学论文度量,下面我们再来看应用技术的产出,用专利度量。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是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五局处理了世界80%的专利申请,承担了专利合作条约95%的工作(&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iveipoffices.org/about.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iveipoffices.org/about&/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从2012年以来,五局每年联合发布统计报告。2015年初,五局发布了2014年的主要统计数据报告(&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ipo.gov.cn/tjxx/wjndbg/110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中)--国家知识产权局&/a&),完整版的2014年五局统计报告将于2015年底完成。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显然发明专利是与科技水平相关程度最高的。五局的主要统计数据报告中列出的全都是发明专利的数据。&/p&&p&2014年五局共收到23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最多的是中国,高达92.8万件,占了40%!其次是美国,57.9万件。日本、欧洲、韩国分别是32.6、27.4和21.0万件。这是中国连续第四年居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第一的位置。跟2013年相比的增速,中国也是最高的,达到12.5%。美日欧韩的增速分别是1.3%、-0.7%、3.1%和2.8%。&/p&&p&再来看发明专利的授权。2014年五局共授权了95.54万件发明专利,其中最多的是美国,30.1万件,占31%。其次是中国,23.3万件。日本、韩国、欧洲分别是22.7、13.0和6.5万件。中国的增速12.3%最高,美日韩欧的增速分别是8.2%、-18.0%、1.9%和-3.1%。&/p&&p&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知识产权局的申请人都来自全世界,不只是自己国家。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申请人中,86%来自中国,4%来自美国。而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申请人中,只有50%来自美国,3%来自中国。在授权方面,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权人中,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分别占70%和7%。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权人中,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分别占48%和2%。显然,美国专利的国际化程度比中国高不少,吸收外国智力成果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p&&p&研发人员与经费&/p&&p&看完了专利,再来看国家在研究上的人力物力投入。科技部出版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的研究与发展(R&D)人员总数为353.3万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l.news.sina.com.c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科技研究发展人员绝对总量超美国 成世界第一&/a&)。&/p&&p&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tats.gov.cn/tjsj/zxfb/79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a&),2014年中国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3312亿元,比2013年增长12.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9%。按照1美元兑换6.2人民币元计算,相当于215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GB.XPD.RSDV.GD.Z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a&),前文中2014年WFC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在2012年的R&D支出占GDP比例是:中国1.98%,美国2.79%,德国2.92%,日本3.39%(2011年),英国1.72%,法国2.26%,加拿大1.73%,西班牙1.30%,瑞士3.41%,韩国4.04%(2011年)。中国的比例处于中等偏低,不过在较快地上升。由于中国的GDP仅次于美国,超过第三名日本的两倍,所以可以肯定中国的研发投入处于世界第二位,接近美国的一半。2014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经合组织2014年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中预测,中国的研发支出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欧盟和美国,跃居世界首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kuaixun.stcn.com/85063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经合组织预测中国研发支出2019年前后列世界首位&/a&)。&/p&&p&日常生活中反映的科技水平&/p&&p&看完这些统计数据,再来谈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中产家庭拥有这些物质财富:房子,汽车,计算机,智能手机,大屏幕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多种家具、衣服等。在这些服务业上花费不菲:教育,医疗,养老,餐饮,电商,娱乐,旅游,健身,美容等。享受这些公共设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飞机场,电信,医院,学校,绿地,剧院等。还有软环境:良好的治安,高效的政府服务,快捷的物流等。这样的生活和美国中产家庭有多大区别?区别不大。中美中产家庭生活的相似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p&&p&区别总是有的,如美国人赚钱更多,买高档汽车更容易,出国旅游更方便,飞机场更多,如果能进名牌大学,就能受更好的教育。不过中国占优势的地方也不少,如治安普遍更好,高铁网络更发达(美国还没有高铁呢),中餐更好吃(美国大部分的饭店就是悲剧),电信网络覆盖度更高(中国有村村通,美国在不赚钱的地方就不通)。2014年,中国人和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分别是75.15岁和79.56岁(美国中央情报局world
fact book的数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geos/c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a&)。总体而言,中美中产阶层的生活属于同一级别。不同之处属于各有千秋,而不是瞠目其后。从收入看来似乎相差很多(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但实际生活质量却相差不远。这是因为中国的中产比例低于美国(但中产人口高于美国),也因为美国的贫富差距比中国大,少数的富人拿走了太多的资源,还因为美国是一个高成本的生活体系,消费效率比中国低(见本书中郭晓明《物质循环的世界》第19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工业技术水平&/p&&p&再来看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第四代战斗机,美国有已服役的F-22和F-35,中国有试验中的歼-20和歼-31。航空母舰,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中国只有一艘从买来的瓦良格号改建的辽宁舰,蒸汽动力,据说国产航母正在建造。卫星导航系统,美国有GPS,中国有北斗。导弹防御系统,中美都有。导弹打卫星,中美都有。弹道导弹打航母,只有中国有。有源相控阵雷达,中美都有。预警机,中美都有,中国的更先进。超高音速飞行器,中美都在试验中。空间站,美国、俄罗斯等16国共用国际空间站,中国有天宫。太空探索,美国的探测器登陆火星,中国只到月球。芯片,美国有Intel、AMD,中国只有龙芯、华为麒麟。操作系统,美国有windows、iOS、安卓,中国没有像样的代替物。电信,美国有思科,中国有华为、中兴。4G标准,美国有FDD-LTE,中国有TD-LTE。搜索引擎,美国有谷歌,中国有百度。电子商务,美国有亚马逊、eBay,中国有阿里巴巴、京东。社交媒体,美国有脸书、推特,中国有微信、微博。汽车,美国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中国只有奇瑞、吉利、长城。电动汽车,美国有特斯拉,中国有比亚迪。手机,美国有苹果,中国有华为。高铁,美国还没有,中国占世界一半以上。大飞机,美国有波音,中国的商飞正在研制C919。液晶显示,美国几乎没有,中国有京东方……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基本的特点是,大多数领域美国领先,但差距在缩小中。也有些领域中国领先,如预警机、火力发电。有些领域美国占压倒性优势,也有些领域中国占压倒性优势。&/p&&p&能在几乎所有领域和美国正面对抗,而且还互有攻防的,世界上只有中国一家。其他西方国家由于体量较小,又缺少国家意志,在四代机、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手机等领域基本都放弃了。日本放弃得更多,除这些外还有电信标准、导航系统、大飞机等。俄罗斯只能抓军工和航天,在大部分领域里都退出了竞争。只有中国在全面发力,在每场竞赛中都不缺席。&/p&&p&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个选手如果只参加几场比赛,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人们一般就只称赞他。而另一个选手出现在所有的赛场上,在大部分赛场上都排在前五位,就经常被人批:为什么短跑不如博尔特?跨栏不如刘翔?跳远不如刘易斯?拳击不如邹市明?太弱了!对中国,大家批的是:为什么汽车不如德国?芯片不如美国?机器人不如日本?液晶不如韩国?这种批评背后的意思是中国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到第一,否则就是失败。其实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是第一,这是个脱离实际的要求。怎么不提德国的社交媒体不如美国,美国的高铁不如日本,日本的手机不如韩国,韩国的太多东西不如中国?他们是不是也该痛心疾首地反思?&/p&&p&不过这个脱离实际的要求也有正面意义,就是说明中国人民内心非常骄傲,自我期许极高。我们铭记着天朝上国的荣光,知道自己在历史上全面领先过。面对困难,我们总是认为内因是主导因素,自己搞好了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坚信人定胜天,君子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这其实是大国特有的一种自信,一种盲目的自信。对许多小国来说,命运多次不由自己决定,他们很清楚人力有时而穷的道理,适当地选择大国投靠是他们必备的生存智慧。大国的这种自信虽然盲目,虽然不合逻辑,但仍然是有价值的。它多次使大国的人民焕发出不可思议的勇气和创造力,完成了许多伟业。正如基辛格《大外交》第18章所言:“大事业往往需要一点天真去推动。”盲目的自信总比盲目的自卑好得多,这种自信是超级大国人民必备的底蕴。&/p&&p&重剑无锋,大巧不工&/p&&p&综合以上对科学论文、专利、科研人力、研发经费、生活质量、工业水平的讨论,就得到了前边说过的结论: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第一集团,跟美国有显著差距,但属于同一级别。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论文和专利表示的是科技的增量,而不是存量,正如GDP表示的是财富的增量,而不是存量。由于我们爆炸式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科技和财富的存量可能还不如其他一些国家,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国家还有老本可以吃。但是在各种增量指标上,我们都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而在这些增量指标的增速上,即增量的增量,我们毫无悬念是世界第一,如前面说的2014年WFC比2013年增长14.9%,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12.5%,其他国家不下降就不错了。这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科技投入在快速增加,即使其它条件都不变,科技产出也会快速上升的。正如一句老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p&&p&有人有钱就能搞好科技,这个道理虽然正确,却不容易让人相信,因为许多人特别不自信,说得好听点就是太有忧患意识,忧患过头了。1999年左右,杨振宁到科大演讲《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结论是:“以下的几个长远的因素是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有辉煌的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需要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第三要有决心;第四要有经济条件。……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当时我十分不以为然,因为中国有太多的问题,腐败,专制,贫富差距,世风日下……所以,杨先生,您是不是老糊涂了?后来随着眼界的扩大,却越来越发现杨振宁讲的是完全正确的。他这些道理看起来很质朴,简直土得掉渣,但却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正应了《道德经》里的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p&&p&美国的昨天和中国的今天&/p&&p&其实从历史上看,经济强国科学崛起几乎是必然的,过程比一般人想象得直截了当得多。19世纪末,美国已经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大国,但科学水平还很低。1883年,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做了一个演讲《为纯科学呼吁》,被后世称为美国科学的独立宣言。他在演讲中激烈批评了美国科学的状况:“美国的科学只存在于未来,它没有今天和过去。……我们厌倦平庸,这是我们国家所遭受的诅咒。……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来的面包屑,并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更富裕吗?……教学工作会消耗大部分精力,这也是绝大多数在教授职位上不进行任何科学工作的人的一个借口。……这类的事实(按:美国的许多所谓大学只有几位教授、十几名学生和几万美元的经费)只会存在于一个民主的国家,它所自豪的是将所有的东西都降低到同一层次。……要让他们(按:美国的大学生)知道他们只接受了一半的教育,他们与世界上的一些人相比如原子般微不足道。……那些拿最高薪水并拥有教授职位的人今天所做的事绝对不是纯科学研究,而是科学知识的商业应用,目的是增加他们已经很高的收入。……如果这位学生被一些当时所谓的好老师所教育,这些老师所知道的只比学生多一点,并常常被学生超过甚至轻视,那么没有人会怀疑这位学生的品味低下。这位学生发现只要他稍加努力,他就能超过他所在的大学中拥有最高荣誉的人;他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工作的动力随之消失了。旁边的小土丘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他无法比拟的大山。……在美国人的心中,期望与赌博的欲望被混为一谈,除了它们的名字不同之外,每个机构都在混沌中昏睡,期望时间的流逝能带来繁荣昌盛。……有太多的地方学会被冠以大而不当的名称,每个学会都有自己的知名人士,他们有特权将他们在早晨散步时发现的某些多出一支脚的螃蟹描述为无价之宝。……它(按:美国科学院)没有办法获得像伟大的英国皇家学会、或者是在巴黎、柏林、维也纳和其它欧洲首都和大城市的伟大学院的地位。……在科学方面,我们国家还没有出版过或者即将出版任何中小学教材以上的书籍。……我们国家所做的物理学工作还不足以支撑一个物理学期刊。”&/p&&p&看到这些,你会觉得美国的科学弱爆了。当时肯定也有很多“良心”人士宣称美国不可能搞好科学。但他又说:“慷慨给予是美国人最优秀的品质,这个国家所需要的将会在将来的资金中得到支持。……美国人在小事情上不缺乏发明和创造,当同样的精神被用到知识和对科学的热爱上时,它就会变成研究的精神。”罗兰的结论是热情洋溢的:“我们知道这个国家前进的速度:我们看见城市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其它的宏伟事业也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前进。我们看见了正在建造的物理学实验室,我们看见了对接受过全面训练又不惧怕数学的物理学家的大量需求,需要他们做教授或加入到所谓的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与所有真正的美国人有着同样的感觉,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我们将努力成为世界科学的领导,就像我们今天努力成为世界财富的领导一样。”当时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是多么相似!&/p&&p&罗兰说美国的物理学工作还不足以支撑一个物理学期刊,这正好引出另一个有趣的故事。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艾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年轻的时候去欧洲留学,发现美国的物理杂志《物理评论》是被一年一次用船运过去的,说明在欧洲科学界看来美国的物理研究根本不值得重视,用不着及时看。拉比暗下决心,回国后担任了《物理评论》的主编,和同事们把它打造成了世界物理学界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且自己因为发现核磁共振获得了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化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也是在去欧洲留学之后,把美国的化学提升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因为提出价键理论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p&&p&中国量子信息的成功之路&/p&&p&我们来看一个中国的例子。量子信息现在是一个非常热的概念,经常上新闻联播,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量子信息搞得很好。量子信息究竟是什么?我的科普文章《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及其补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做了一些介绍,将来还会写更详细的科普。量子信息的理论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应用可以在这里简略说一下。&/p&&p&量子信息的应用分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两大部分,前者比后者的技术难度高得多。量子计算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很多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大大加强现有的计算能力,如加速对无结构数据的搜索,模拟真实的量子体系,通过对大整数的质因数分解破解最常用的密码体系。科学家提出了若干种量子计算的实验方案,但目前还没有一种达到实用程度的,都只能做一些算法的演示。例如对于因子分解,传统算法的计算量随位数的变化是指数增长,而量子算法只是多项式增长。这意味着什么呢?分解一个5000位的数字,经典算法(“经典”是跟“量子”相对的词)需要50亿年的时间,量子算法却只需要2分钟!但这么美妙的事只是理论,只是潜在的可能性。真正在量子计算机上分解了的最大的数字是什么?是143 =
11 × 13,这是科大的杜江峰、彭新华等人在2012年实现的。&/p&&p&另一方面,量子通信已经有一个应用了,称为量子密码术。这一个就非常了不起,它在物理原理上阻绝了泄密的可能,是真正的绝对保密。前面说的量子因子分解可以称为最强的矛,而量子密码就是最强的盾。最强的矛能攻破所有经典的密码,只有最强的盾才能抵御它。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多次刷新了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有一些试验性的政务网络已经在运行中。科大的上海研究院在研制一颗量子卫星,预计2016年发射,用来做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实验。如果成功,就可望建立星地一体的绝对安全信息系统,有非常高的军事与民用价值。&/p&&p&中国的量子信息研究一大半在科大,科大有三个大的研究组:郭光灿院士、潘建伟院士、杜江峰教授。这里来讲讲潘建伟的成才之路。潘建伟在科大硕士毕业后,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安东·塞林格(Anto Zeilinger)教授组里读博士。1997年,他们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的文章,潘建伟是第二作者。此文第一次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即科幻电影中的传送术(电影当然是大大夸张了的),入选了《自然》杂志的“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p&&p&后来潘建伟回到科大工作,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人才缺乏。为此他自己继续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派学生跟随自己或送到欧美各个先进研究机构学习。派出去的每个人做不同的方向,回来后互相取长补短,团队逐渐成形,就一点点显现出了合作效果。2015年,潘建伟研究组在《自然》上发表题为《单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of a single photon)的封面文章,把量子隐形传态的体系从一个自由度扩展到了两个自由度。用《道德经》的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997年实现了道生一,那时潘建伟还是博士生。2015年实现了一生二,这时他已经是量子信息的国际领导者。潘建伟团队从当初的单方向派人去海外学习,已经变成有来有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公民勋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