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是不是有很多官员是美国国籍的好处

美国国籍的孩子怎们在国内落户上学 美国国籍获得途径有哪些
美国国籍的孩子怎们在国内落户上学,首先要看准备让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是国际学校,不需要落户就可以上;另外要看在哪里上,每个地区的政策不一定完全相同,选择好地区后,咨询当地机构并得到许可后,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所有当事人一起,去派出所户籍管理室办理。&&&&& 上了中国户口后的美籍宝仍然是美国国籍,只有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可以选择是否要放弃美国国籍,如果不放弃,美国国籍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 在中国同时拥有两个国籍是违法的,因此这些美籍宝宝只是有中国户口,但没有中国国籍。房祖名要想获得上户口,同时还要准备非常多的材料,这些材料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都不能完成上户口这件事。主要材料有孩子出生纸原件+美国出生纸三级认证书;宝宝的旅行证,留有照片页和入境章页复印件;父母身份证+户口本;父母双方的结婚照原件(或亲子DNA鉴定证明);准生证原件(要求所在街道计生办盖章登记)。&&&&& 另外,中国对于国籍制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窄进宽出,因此如果是美国国籍的中国宝宝想要重新变成中国的户口,这样需要非常多的程序和材料,非常难办。房祖名房祖名当时大哥因为不方便公布婚姻情况选择了隐婚,这使得房祖名在美国出生,成为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在房祖名成年以后,公众对待明星婚姻的状态也缓和之后,成龙大哥就把房祖名的国籍改回中国国籍,成龙大哥非常骄傲自己是中国人。&&&&& 有的明星也因为婚姻问题改变自己的国籍,比如著名的导演因为娶了美国人为妻子,将国籍改为美国国籍,后来离婚仍然是美国国籍。之后又娶了,陈红也把国籍改为美国国籍,并生下了两个孩子,也都是美国国籍。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与本篇相关的热点文章
当地时间4月22日晚上18点左右,在朝鲜黄海北道一辆载有34名中国游客和4名朝鲜工作人员的旅游大巴从一处大桥...
漫威《复仇者联盟3》上海红毯活动后,网上不断吐槽当晚的混乱场景,称不但粉丝们进场安排混乱,之后台上请...
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3》即将在美国影院上映了,在国内上映时间被定在了下个月,该电影在韩国的预售已经超...美国国籍不再吃香
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美国国籍不再吃香
800万“绿卡”不愿入籍
先拿到美国绿卡,然后等待申请入籍,在很多人看来,这恐怕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然而有趣的是,并非每个如愿来到美国的人,都有意申请取得美国国籍。
据加州圣地亚哥一个名为“入籍协调会”(Naturalization Collaborative)的民间团体统计,圣地亚哥有资格成为美国公民但未提出申请者超过15万人;全美国这样的人更高达810万。
据该团体分析,获绿卡后迟迟未申请入籍归化的原因,主要是当事人不知道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又无钱聘请律师帮忙。这种情况在西语裔新移民中尤为普遍,但对华人移民而言,拿绿卡后不申请入籍的原因却复杂得多。
本报记者/周佳
“绿卡”与“公民”难抉择
依照美国移民法例,外国移民在取得永久居留权(绿卡)后,居住满五年(和美国人结婚申请到的绿卡要求居住满三年),即可申请归化为美国公民。申请人过去如无重大违法行为,只要经过例行的公民常识与英语考试,大多可以顺利通过。 然而“入籍协调会”统计,有资格归化者只有不到10%会提出申请,一辈子拿绿卡者大有人在。
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也曾公布过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合法居留在美的华人中,有三分之一不是美国公民,人数超百万。在这些过百万的合法居留华人中,许多人持有绿卡早已超过五年,为何他们至今仍然保持非公民身份?
记者调查发现,一部分人是因语言问题没有参加入籍考试。根据联邦人口普查局的统计,近五成华裔自认“不太会说英文”,即使不
少已归化为公民的华裔,仍有语言障碍。一些对能否迈过入籍的门坎没把握的绿卡持有人,就干脆保留中国国籍。
正所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许多来自大陆目前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宁可保持中国公民身份。现行的中国《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而这些华人因为经商、省亲、学术研究或旅行观光之需,每年进出中国,甚至往返多次。在这种情况下,拿绿卡当然比拿美国护照方便得多,不但免去办中国签证的麻烦,且可以省下逐年上涨的签证费用。
来自上海的刘女士是美籍华人,她告诉记者说,近些年来,她愈来愈感觉美国身份给她带来不便。由于生意主要转移到中国,她需要经常长住中国,但按目前中国法律,外国人每次签证最多只能停留半年。如果需更长时间,则要申请延期。周而复始,大费周章。
而另一位余女士现在正面临要不要入籍的选择。她担心,一旦加入美国籍,她就失去了以后长期在中国居住的自由,其它不谈,光是每次的签证就不胜其烦。在别人眼中犹如至宝的“美国公民证”,在余女士看来,此时成了烫手山芋。
移民律师许俊良表示,对于中国的移民来说,“绿卡”与“公民”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可以“自由出入”,进入中国不用签证,而且居住长短没有限制;而美国公民进入中国除需办理签证,停留时间也有限制。
对这些经常需要往返两地的经商华人而言,“便利”是他们选择放弃美籍的最重要因素。而对其余大部分华人来说,拿绿卡后不申请入籍的原因却复杂得多。
美国永久居民卡,亦称作绿卡,是用于证明外国人在美利坚合众国境内拥有永久居民身份的一种身份证件。“获得绿卡”则指成为永久居民的移民过程。
绿卡持有者的合法永久居留权是由官方授予的移民福利,其中包括有条件地在美国居留与获取工作的许可。持有者必须保持他的永久居民身份,如果该身份所需的某个条件不再满足时,持有者将可能失掉该身份。
一名合法永久居民在美国境内以永久居民身份居住满5年(或与美国公民结婚3年的),并满足所有移民局所列出之条件后,可以申请成为美国公民。
叶落归根,还是落地生根?
来自福州长乐的谢江持有绿卡已十多年,目前在加州一家制药厂担任技术员。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他,英语水平通过入籍考试完全没有问题,但他至今仍然没有入籍。
谢江对记者说,他非常欣赏美国的立国理念和自由民主制度,对于一些追求民主自由的朋友,也非常尊敬。但对祖国,他始终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情怀。
“在异乡生活可能更能体会这种思念的心情吧。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贡献,骨子里还是那颗中国心。”但出于就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实际考虑,在“入不入籍”的问题上他也不免陷入两难境地。
据了解,目前在美国的七八十万闽籍移民中,在美东地区的福州长乐人就有十七八万。纽约长乐公会的不少侨团领袖,目前仍持绿卡。老一辈的华人中,有人将放弃母国国籍视为
“割裂祖宗根脉”,所以不愿迈出归化的一步。究竟是叶落归根,还是落地生根?这是如谢江一样的许多乡亲需要正视的问题。
美国宾州西彻斯特大学准副校长洪朝辉表示,以前老一辈的华人移民,抱着“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常常为了加入外国籍内心饱受煎熬。新一代华人移民,大多认同“落地生根,就地参政”的新理念。
洪朝辉认为,华人移民落地生根比叶落归根更值得鼓励。事实上,许多早年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华人,早已在侨居国落地生根,是当地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在美国,只要拥有合法居留身份,不管是否公民,都不影响其成就。是否美国公民只是寻求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我的许多朋友包括我本人都是持绿卡多年,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在事业上的升迁。”
双重课税“养”国籍,不划算!
相比老一代人饱受传统挂念的牵绊不同,新一代的华人在要不要入籍这个问题上,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永久居民和公民在社会福利、税收政策上的差别。
在纽约皇后区一家医院任职护士的萧莉,经常要回北京探亲访友,基于持中国护照回国内要比持美国护照方便的考虑,她曾前往社会安全局了解美国公民与永久居民的社会福利有什么不同。“原来永久居民只要在美国连续工作10年,做满40个工作季点,就可开始领退休金,退休后享受的社会福利与美国公民完全一样,那还有什么必要成为美国公民?”
除了像萧莉这样有固定工作,但需要经常回国探亲的华人,让许多在中国有业务往来的华人坚定不入籍信念的,正是美国的税务制度。
郭先生7年前就取得了美国公民身份,但随着这些年他在中国的生意越做越好,他开始感到每年的税务不堪重负。他在中国做生意不但要缴纳中国本地的税,同时还要交纳美国政府的个人海外收入所得税,这对他来说每年至少要缴纳10万美元。他开始怀疑是否有必要每年用这么多的钱来"养"美国国籍,因为毕竟他每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
美国要求在海外生活的美国公民为海外收入缴纳联邦税赋。对于长期旅居国外的人来说,双重课税尤其让人恼火,他们必须年复一年地向美国纳税,却享受不到什么好处。
然而这一纸国籍俨然成了一座“围城”――要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据郭先生说,根据美国参议院的法案,他必须缴纳近60万美元的税才能放弃公民身份。该法案规定,如果美国公民要放弃美国籍,须先缴清各项税赋,把他们拥有的股票、房地产、艺术品和其他资产,全部按照市价课税,一次结算清楚。
这么看来,只要呆的时间够长,并且连续工作,退休后既能享受到和美国公民一样的福利,并且在两地做生意的过程中还可以省掉一笔相当可观的税金,何乐而不为?
每一工作季点(Working Credits)是由赚取的工资而定,但每年的规定金额都可能不同。需要累积足够40个季点才符合资格申请社安退休金。以2010年为例,每已付社安税的1120元工资便可获得一个季点(2009年为1090元)。换言之,假如你今年的收入有4480元或以上,并缴付社安税,便可获得四个季点。以上4480元可以在一年或一个月内赚取。但由於每人每年最多只可获得4季点,这就是为什么最少要工作10年才可以获得40季点。如果某一年,你获得的季点少于4个,便需要工作超过10年。
工作季点如何算?
美移民与公民服务局首次以中文举办入籍推广活动
为鼓励更多符合资格的中国移民加入美国国籍,美国移民与公民服务局首次以中文举办入籍程序推广活动,日前在旧金山移民与公民服务局举行,同时在纽约皇后区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并通过电话热线以普通话和广东话回答全美范围提问。
旧金山移民与公民服务局公共关系官员林莎朗表示,讲中文的移民是移民与公民服务局服务的第二大群体,但许多中国移民没有通过正常途径了解移民局服务,因语言障碍害怕与移民局官员打交道。2010年以西班牙语举办入籍推广活动后,考虑到旧金山的中国移民增长最快,决定将首次中文推广选在该地,鼓励符合条件的移民尽早入籍。
参加活动的中国移民最关心的话题集中在老年移民英语有障碍如何豁免英文考试,获得绿卡后经常返中国是否影响入籍等。
根据移民与公民服务局提供的信息,2010年会计年度,共有70863位中国出生的移民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绿卡),占所有绿卡获得者的6.8%。
政府追查公民海外资产,外国人身份成保护伞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已经两次启动海外资产的主动申报计划,加强对美国公民及绿卡持有人海外资产的追查。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开始对自己国内公民的“钱袋子”盯得越来越紧,特别是富人们藏匿于海外的大笔资产。而移民留在美国境外的大笔资产和收入,更是成为美国彻查富人资产的重点。因此,生意做得较大的华人大多担心美国政府追查海外收入,予以征税,故将保留外国人身份当作一种保护性措施。
2011年末,美国国税局公布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部分实施细则。根据税法规定,截至日,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居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2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的外国人都需要在日前向政府申报;藏匿海外资产拒不申报被视为有意逃税,一经查出会被处以高达5万美元的罚款,严重的还会被判刑。
此外,美国政府还规定,所有想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银行从日起都必须向美国国税局提供存款超过5万美元的美国公民账户信息,否则就被视为与美国政府不合作。对于不合作的金融机构,若有美国来源所得,美国将对其总收入(而不是净收入或利润)征收30%的惩罚性税收。瑞士银行家菲利普布朗认为,上述措施无疑是“迫使银行在丧失客户和公开资料之间做出痛苦的抉择”。
这项措施无疑给“目标对象”的华人在入籍问题上泼了一大盆冷水。不少在美做生意的华人表示,原本政府就对海外收入征税了,现在还要追查海外资产,完全不考虑入籍了。
另外,在美国大约有250万的华人是美国第一代移民,这些人与祖籍地都有或多或少经济上的联系。美国政府出“重拳”彻查公民海外资产以来,就有不少华人为了保住在国内的资产而放弃入籍。美国《每日新闻》网站认为,美国政府要求外国银行提供美国公民账户信息,将会让那些打算在海外开立投资或储蓄账户的美国公民遭遇更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已经入籍的华人,最终选择放弃美国公民身份的人数也将越来越多。
据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的最新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放弃美国国籍(或终止长期永久居留身份)的美国人数量增加了近9倍。国税局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就有499位美国人移民海外,这意味着他们或许不必再在美国纳税了。国税局没有说人们为何要放弃美国国籍,也没有透露他们都是些什么人,都去了哪里。律师们说,其中大部分是富人,他们移民到了各种国家。
与之相比,2010年每季度平均移民人数为384 人。而2010年的移民人数已经较2009年和2008年有大幅增长。2009年和2008年的每季度平均移民人数分别为186人和58人。当然,这都是小数目。美国总人口有3亿多,499人移民海外只是沧海一粟而已。然而,趋势却几乎呈直线上升态势。
4年来放弃美国国籍者增加9倍
物换星移,美籍为何渐“失宠”?
入美籍难,难于上青天。这曾是无数华人发自内心的感叹。曾几何时,美国国籍让无数华人梦寐以求。但是近年来,过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国国籍却在悄悄“失宠”。
加入美籍对移民来说,好处自然不必多言:持美国护照无需签证便可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美国公民可以有资格给父母等家人申请移民,并享受美国宪法赋予各种权利等等。这一系列原因诱惑着一代又一代的华人去争取美国国籍。
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美籍到底实不实惠,已经进入“围城”的华人最有发言权。
美国政府官方出版物《联邦公报》显示,2010年有超过1500名美国人放弃了美国国籍,平均下来则是每个季度将近400人。
在2009年放弃美国国籍的一名香港银行业人士说,他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他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好些年,交给美国政府的税款和孩子的学费差不多。另一位专门办理移民和税法的律师表示,近年来办理放弃美国国籍或绿卡身份手续的客户数量已经发生了“指数级的增长”。
居住在海外的美国侨民越来越多地选择放弃美国国籍,
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要求本国公民为海外收入支付所得税并且负有资产申报义务,这使得在海外保持美国公民身份的成本越来越高,麻烦越来越多,让人难以负荷。
居住在美国的外国移民大多希望加入美国籍,居住在海外的美国公民和少数美国富人却因为不堪税负而放弃美国籍,这两类人中都有相当部分是华人。华人的入籍与脱籍,说明一方面美国国籍对普通移民的吸引力,一方面说明在经济不好和税负沉重的情况下,美国国籍正在失去其吸引力。揭秘双重国籍乱象:众多人加入外籍不注销中国籍|双重国籍|裸官|贪腐_新浪新闻
&&&&&&正文
揭秘双重国籍乱象:众多人加入外籍不注销中国籍
  当前越来越多的官员或其家人移居海外,“裸官”现象频发,严查双重国籍也是国家反贪和反腐的迫切需求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法治周末实习生 杨志文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孝里镇是我国著名的出国劳务重要地区,全镇有数百人长期在澳大利亚打工,在国外的长期生活使不少人选择了加入外国国籍并“偷偷”保留着中国国籍,成为“双重国籍人”。
  8月6日,村民张某在办事中被孝里派出所民警调查出为双重国籍者,民警随即与分局出入境管理科和户籍科取得联系,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相关部门依法将张某的中国户籍信息予以注销,取消了其中国国籍。
  孝里镇的这起事件虽然只是个案,却已经体现出了国家对双重国籍的态度。根据国籍法的规定,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户籍应该被注销,但在实际中像孝里镇村民这样拥有外国籍同时还保留中国户籍的双重国籍者却绝非少数。
  为了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公安部于日通过其官方网站对外公布了“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户口问题(线索)举报投诉方式”,接受公众举报、投诉、反映户口问题,其中第四条问题是“他人因死亡、入外籍等原因户口该注销未注销的”,这意味着移民海外但拥有中国户籍的双重国籍者也在此次被举报之列,一旦被查出,他们就必须严格按规定注销国内户籍。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官员或其家人移居海外,“裸官”现象频发,严查双重国籍也是国家反贪和反腐的迫切需求。
  “主要是为了打击‘裸官’腐败”
  看到7月15日公安部公开强调要严查双重国籍的消息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便敏锐地感觉到,这除了是对中国国籍法的严格执行外,背后更有着深层的含义,那就是打击贪腐。
  “清查双重国籍主要是为了打击‘裸官’腐败。”任建明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所谓“裸官”是指那些把妻子和儿女都迁居到国外,钱也带到国外,而自己一个人留在国内的官员,还有一些官员自己也办理了外国国籍,“如今通过取得外国国籍等手段将非法资产转移国外已经逐渐成为了官员腐败的新特点”。
  2013年9月,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涉嫌受贿被检方提起公诉后,其在美国的豪华别墅和大量资产也被曝光,一时间舆论哗然。但这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社科院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裸官”在内的各种贪官等有1.8万人外逃,携带款项8000亿元人民币;公安部的一项统计数据也显示,2013年中国至少有500名官员逃往国外,其中大多数人藏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等一些国家。
  官员们选择用外国国籍来进行贪腐,在任建明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他认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令这些贪官人人自危,选择到海外“避难”;同时利用外国国籍身份进行贪腐,将更加隐蔽,且可以规避法律的惩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对此表示认同,他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称,一个官员贪腐大量资产,如果放入自己的银行户头中,则不明资产会很容易被查出,如果他把家人全部送到国外并让她们取得外国国籍,则该官员可以很方便地把不明资产转移到他们的国外户口;还有些官员让家人在国外注册公司,将国内的大量资产转移到国外的公司,这些资产将更难被追查到。
  “从逃避法律责任的角度来说,一旦这些官员‘东窗事发’逃到国外,他们拥有的外国国籍将使他们免于中国法律的惩罚”。任建明指出,虽然目前各国间有反腐败国际合作,即使官员逃到国外也可以对其贪腐资产进行追查,但实际操作中这种跨国追查很难且时间很长,这也给予了问题官员足够的时间去转移财产,设法逃避制裁。
  这次公安部提出举报严查双重国籍的行动,乔新生觉得目的大概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摸底排查,掌握目前中国实际拥有双重国籍的人数,尤其是政府官员中究竟有多少;二是通过发现并及时注销双重国籍人员在中国的户籍,最大限度地堵住利用外国国籍从中国转移资产、进行贪腐的操作空间。“应该说意义重大”。乔新生强调。
  “事实双重国籍者”众多
  事实上,早在7月15日公安部发布严查双重国籍的通告前,国家就针对双重国籍严查过多次。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4年6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稽查违反规定持有户籍者,共注销户口106万个。
  然而这仍然不能避免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事实双重国籍者”人数众多。法治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相比前些年网络针对演员等公众人物国籍身份所产生的质疑讨论,如今双重国籍甚至成为不少商家“堂而皇之”宣传的噱头。
  “把孩子生到美国,等孩子长大后父母也可以随孩子入到美国籍,只要您别去撤销中国户籍,就是双重国籍身份了。”8月10日,一家中国赴美生子代办机构的工作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传授经验”。据她透露“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干的。”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但是在国籍法中只明确了加入他国国籍则中国国籍自动丧失,但对户籍注销却并未作强调规定。”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宋全成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造成当前中国双重国籍乱象的原因之一。
  根据规定,户口注销应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但民警对国籍乱象也是无可奈何。北京丰台区某派出所民警孔阳就向法治周末记者直言,如今双重国籍乱象丛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与政策的放宽有关。
  在孔阳的印象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国籍的管控异常严格,像出国的留学生,必须按照要求注销了自己在国内的户口后才拿到了护照;念完书回国以后,开证明办手续,才能把户口恢复过来。
  为了减化繁琐的程序,2003年公安部出台了《三十项便民措施》,其中一条便明确规定“取消出国、出境1年以上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在国外定居的除外”。
  “这实际上就给双重国籍者提供了操作空间。”孔阳坦言,现在的实际工作中,很多拥有外国国籍的人都不会选择主动来派出所申请销户,“虽然我们也会定期去辖区进行户籍普查,但仍有很多难以被发现和管理”。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冒着违法的风险仍会选择双重国籍?任建明认为,主要是为了其自身能“双头获益”:“既享受了国外的优惠福利政策,又不影响在中国的居住发展”。
  如今已经在美国定居的北京人李华在2006年就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向法治周末记者坦言,自己在取得美国国籍后就没有马上注销中国户籍,而是做了一年多的“事实双重国籍者”,直到家人全部到美国定居后,才将中国国籍注销。
  李华取得美国国籍时在中国还有家人和生意。他告诉记者,如果自己放弃了中国国籍,在中国住半年后就要出境再签,而且孩子也只能上昂贵的“国际学校”,国内财产和养老金、房产等过户也非常麻烦。
  拥有双重国籍,用美国护照基本能畅行全球各地,回国时只要拿着中国护照,也不需要像外国人一样排着长队在中国大使馆里办理签证,省却了很多麻烦。
  记者了解到,隐瞒双重国籍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就是采用在国外改名换姓、第三国过境等“暗箱操作”手法,一个取得澳大利亚国籍同时没有注销国内户口的中国人就曾公开在网上晒出自己“成功”的关键:“我在澳洲把我的中国名字换了,这样中国不可能凭借我澳洲护照上的名字追查到我原来的中国户籍,也就谈不上销户了”。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因此民众应该明确认识到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宋全成强调,这种“占两头”的双重国籍行为不仅是对国内民众极大的不公平,更涉嫌非法侵占国家资源,应坚决进行规管。
  如何监管是关键
  此次公安部提出排查双重国籍,但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监管?对此宋全成认为公安机关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双重国籍的排查力度,通过全面排查搜集情况,对一些可疑情况做重点调查,比如一些人员短期内频繁进出境,并把大量的可疑资产汇往其海外账户或是已经安排其家人去境外留学或进行项目投资,对于这类情况相关部门应主动细致地开展侦查。
  在排查双重国籍工作中,公安部也重点提到了接受公众举报,宋全成认为这正是排查中的关键一环,“公安机关在实际执行中必然会面临很多现实困难,难以掌握全面情况,因此应充分发挥公众力量,鼓励群众举报投诉可疑情况,可以考虑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乔新生则提出,公安部门应进行积极审查和消极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查。他解释称,所谓积极审查是呼吁中国公民自觉申报自己目前的国籍情况,“鉴于反腐形势,可以先从政府官员做起,只要在国家政府部门任职的官员和工作人员应先积极向单位申报自己及家人目前的国籍情况”。
  不过这依然难以避免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去刻意隐瞒相关情况,因此还需要积极审查予以配合,比如通过出入境时对其所持的护照去进行检查。
  “国内的户籍管理应该和出入境管理等相联动。”但乔新生坦言,当前在国籍监管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恰恰就是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现象严重而缺乏联动。“这导致各部门间信息不共享,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监管。”乔新生建议,公安、外交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联网机制等实现信息共享,做到无缝对接,也应建立国家统一的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比如某人在进出境时携带可疑物品或大量资金,出入境部门就可以立刻把相关情况列入数据库以便公安机关进行后续排查。
  除了加强国内各部门的联动,任建明还建议应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联系和信息共享,“可以先和美国、加拿大等中国人常去的国家建立联系,通过信息共享机制等了解相关人员在国外的具体身份情况及资产状况,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侦查”。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2014年6月中国已经与美国在金融信息上基本达成了共享协议,中国居民在美国金融机构所开账户的账号、相关收益,乃至开户人姓名和住址等信息都将对中国政府公开透明,“这是很好的契机,将对双重国籍的监管起到积极作用”。任建明说。
  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管控力度,受访专家表示修改国籍法也是刻不容缓。宋全成认为国籍法中应明确强调:因加入外国国籍而丧失中国国籍后,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户籍注销,并制定相应的违规惩处措施。“要让人们意识到在中国保留双重国籍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乔新生则建议,国籍法的修改应与出入境管理法、居民身份证法等相关法律相结合,这样可以做到相互支撑,互补联结,加强执法部门的实际操作性,对户籍问题进行全面监管。
  是否放开双重国籍仍是未知数
  谈及双重国籍的清查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中国是否应逐渐放开双重国籍限制。乔新生向记者透露,在国籍法的修改讨论中,是否应承认双重国籍也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90个国家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地承认和接受双重国籍,另外一些国家大多持默认态度,既不承认本国公民的外国籍,也不因此而剥夺其本国国籍,中国则是少数明令禁止双重国籍的国家。
  其实关于中国放开双重国籍的呼声一直较高,在全国两会上也有包括山东大学校长韩圣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建农等多名政协委员就此发表过提案。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最希望放开双重国籍的是那些已经拥有外国国籍的商界人士。
  2001年加入加拿大国籍的陈思进是某国际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风险管理资深顾问,他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很多在国外发展很好的华人都希望能回到中国投资,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思乡感情”也促使他们想要建设自己的家乡。
  但由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他们以外国人的身份到中国投资和进出都面临诸多困难,这使得很多人都放弃了这个念头,“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建设发展的一大损失”。陈思进说。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其实可以考虑逐步放开双重国籍,这将有利于大量引进海外华裔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但宋全成强调,这种放开不是全面放开,而是有条件的放开,像一些技术人才、商业精英经过申请可以承认他们的双重国籍身份,既方便了其在国内生活发展,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打造双赢局面。
  任建明对此表示认同,他建议可以效仿港澳地区,弹性处理华人国籍问题,像借鉴针对港澳台同胞的《回乡证》制度,给外籍华人颁发《外籍华人回乡证》等。“对于政府官员和政协委员等则应坚决禁止双重国籍,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治忠诚等问题,一旦放开更会给官员贪腐留下操作空间。”任建明说。
(原标题:清查双重国籍意在反腐)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国籍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