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工作对象而言,可以发挥什么方法作用于对象失败

当前位置: >>
第五章小组社会工作
第五章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又称为团体工作,它是以小组为单位(两个或者更多的人)的助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手段有目的的组织小组,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 程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 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小组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在群体情境中的应用,是群体与社 会工作方法的结合。通过不同类型的小组活动,可以发挥服务对象 的潜能,解决他们的困扰,改善其生活质量。小组工作有四层内容: 其一,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 过程;其二,带领的过程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其三,小组组员在 小组过程中有相互的影响;其四,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 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以小组进行助人时,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 需要和小组任务,就有不同的小组工作类型。??一、小组工作的类型二、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三、小组工作的特点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在小组工作理论中使用的小组概念,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组成,并具有六个基本特性: 一是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 二是组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三是组员对小组有认同感; 四是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五是小组中有进行社会控制的方式; 六是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一)小组的分类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一)小组的分类在小组社会工作中,小组的分类标准很多,一般 取决于小组的目标、服务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小 组的组成方式、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以及小组采用的 结构等。作为一种专业的工作方法,不同类型的小组, 其运作所依据的理论模式、采用的具体技巧以及最终 实现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1.以形成方式分类 2.以组员参与动机分类 3.以组员间的联系分类 4.以小组的结构划分 5.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类 6.以小组目标分类 1.以形成方式分类小组有不同的形成方式,以小组的形成方式来划分,可以分成组成小 组和自然小组。组成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而组建起来的。典型的 小组类型是任务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等形式。自然小组是由于一 些自然事件、人与人间的互相吸引或情感方面的需要等因素,人们自然而 然地聚在一起而形成。典型的自然小组类型是家庭、朋辈小组、街头玩伴 群体等形式。2.以组员参与动机分类 人们抱着自己的目的参与小组活动。以小组组员参与小组的动机和愿 望来划分,可以分为自愿小组和非自愿小组。自愿小组是其组员都主动、 自愿参加小组的,典型的自愿小组类型是志愿者小组、技巧训练小组等形 式。非自愿小组的组员自身没有参加小组的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往往是 被强制组织起来,被动地参与小组之中。典型的非自愿小组有在矫治机构 中用于成员转变为个人行为的治疗性小组,如戒毒小组等。 3.以组员间的联系分类 在小组之中组员有各种联系。从小组组员之间联系的强度来划分, 可以分为基本小组和次层小组。基本小组的组员之间具有紧密联系 的特点,相互之间有高频率的互动并形成直接影响。这类小组一般 规模都比较小,组员之间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成员交流。 组员之间也会有约定承诺,可以互相表达各种情感,典型的基本小 组是家庭,小型的成长小组。次层小组的组员间相互联系较少,而 且关系不甚密切。典型的次层小组是同事。 4.以小组的结构划分人们聚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定的结构。以小组的组织结构来划 分,有正式小组和非正式小组。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结构,组员有 确定的角色和地位,并有特定的目标去指导组员的行为。典型的正 式小组如任务小组、行动小组、教育小组等。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 式结构,通常也没有明确的小组目标,组员是由于有一些自然事件、 组员之间的互相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自然而然地聚拢在一起,通 过互动达到交往的目的和满足个人需求。典型的非正式小组类型如 同学小组、街头或社区玩伴小组等。 5.以组员之间的界限分类任何人类组织都有自己的边界,边界使组织与其外部相分别。按 照小组组员之间的界限,小组可分为封闭小组和开放小组。封闭小组 是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由相同的组员组合而成,组员数量不随时 间的变化而增减。典型的封闭小组是在对吸毒者进行的帮助工作中运 用的“情感小组”。开放小组是在小组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小组组员可以加入也可以离开,进出自由的小组。典型的开放小组是社区中争取社区居民利益、改变社区环境的“维权小组”。 6.以小组目标分类人们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而组成小组。以小组工作目标来划分的小组种类较多,可以分为社交小组、教育小组、兴趣小组、成长小 组、治疗小组等。也可以结合具体的实务工作归类,划分为教育小组、 成长小组、支持小组、心理治疗小组和任务小组五大类。 小组工作类型表社会工作小组 分类标准 形成 参与 联系 组成小组、自然小组 自愿小组、非自愿小组 基本小组、次层小组结构正式小组、非正式小组组员界限 封闭小组、开放小组目标 教育小组、成长小组、心理治疗小组、支持小组、任务 小组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在小组工作实务中,小组类型的划分 是相对而言的。许多小组在类型上会有交 叉和重合,一个具体的小组可能会同时兼 有多种小组的类型特征。这里重点介绍的 是小组工作实务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 1.教育小组2.成长小组3.支持小组 4.治疗小组 1.教育小组:教育小组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实现改变成员的目标。 教育小组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教育小组在工作过程中, 首先,要让成员承认自己是存在问题的并需要改变;其次,是要让成员能够从 社会工作者在领导教育小组时,除了重视成员的自助外,也重视互助,鼓励小 组成员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建立新观念;再次,是开展干预服务,降低问题行为特征。2.成长小组:成长小组的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成员最大限度地启动 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在社会工作者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的机会,逆境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成长。成 长小组的典型是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3.支持小组支持小组是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 题、经历或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支持小组成员对自己的经历会有高度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分析,组员之间通 过交流思想与同理心的感受,相互理解与彼此支持,互相协助面对问题, 建立起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支持性小组的典型有“单亲家庭自强小 组”、“癌症病友小组”等。社会工作者在支持小组中虽然不能解决成员 的问题或者生理疾病,但却会陪伴他们走过问题或疾病带来的痛苦过程。 大多数支持小组屑于自助性小组,社会工作者一般会做组成小组的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支持性小组时也会十分小心,因为小组成员容易对 介入的专业人员有较高的期待,忽视成员间彼此的支持力量,使小组原有 的支持气氛减弱。 4.治疗小组心理治疗小组的组员通常都是曾经在生命中有过创伤,并且影响其当 前的日常生活,或者在生理、心理方面有不良症状影响一般日常生活。治 疗性小组就是希望能缓解症状及其影响力,帮助组员通过治疗刨伤复原并 康复,降低不良症状,促进人格改变。治疗小组一般在心理卫生机构或者 矫治机构中运用,如为毒瘾者提供服务的“美沙酮治疗小组”等。 二、小组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在运用小组工作协助服务对象工作过程中,秉承社 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引导小组组员参与小组,积极互动和相互协 助,达到激发小组组员的个人潜能,帮助小组组员发生变化并解决 个人的社会功能问题。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小组工作价值观的论述, 可以通过五个具体的工作原则来体现。1.互助互惠的原则 2.尊重小组组员的权利和能力的原则 3.民主参与和决策的原则 4.增强权能的原则5.高度个别化的原则 1.互助互惠的原则对这一价值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组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助互惠式的,社会工作者就要帮助和引导组员之间建立团结合作的关系,共同实现自 己制订的目标。其二,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之间也是互助互惠的关系。社会 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小组的过程中,也是组员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组员 之间相互影响的见证者和陪伴者。 2.尊重小组组员的权利和能力的原则 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的核心是对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尊重。在小组工作中, 就要强调、重视和相信组员有改变自己问题及影响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也是小 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价值信念。对于组员而言,对权利和能力的尊重,就是要 给组员选择权和自由。3.民主参与和决策的原则社会工作者要坚持民主原则,创造有利于组员参与和投入的小组氛围,鼓励 和引导他们自由充分地参与小组活动和决策,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起组员民主参与的精神。 4.增强权能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在引导小组过程时,不是决定者而更多的 是协助者,他们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促进组员个人和整 个小组通过内在的动力来自治发展。社会工作者努力强 调组员的个人成长,促进他们在小组过程中改变自己、 发展自己,从而得到权利的提升。5.高度个别化的原则小组工作的目标通常是明确具体的,并要努力促使组 员对目标取得一致的认同。但每个组员的需要又会是个 人化和独特的。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关注每个组员的特 别需要,因人而异地做好工作目标设计,有针对性地帮 助每个组员在小组过程中得到发展。 三、小组工作的特点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传统工作方法之一,强调从个人到社会,从行为改变到社会任务的完成,这样小组工作的功能就是多方面的,与个案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一)小组工作在功能上的特点 (二)小组工作在成效上的特点 (一)小组工作在功能上的特点? 1.影响个人转变 ? 2.社会控制 ? 3.形成群体力量解决问题 ? 4.再社会化 ? 5.预防 1.影响个人转变:当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阻碍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 建立与解决问题的目标相适应的小组,引导和协助有需要的人参与小组过程, 促使小组中组员之间进行经验的分享、情感的支持、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发 展个人潜能等,使组员获得成长,增强其生活能力,并在价值观、态度及行为 方面发生转变和改善,促进人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控制:小组工作过程可以使小组组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 规范,培养其社会责任心,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社会角 色,成长为一个与环境适应良好的人。3.形成群体力量解决问题:在小组中,小组组员必须学习共同思考、团结协作、 彼此支持,共同面对环境和问题。在小组中,不再是个人单独面对问题,而是 依靠组员间形成的群体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4.再社会化:小组工作过程可以帮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的技巧,学 习新的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知识,改变以往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观 念和行为,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展并形成更为积极的社会生 活能力。 5.预防: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使他们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并在小 组组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以解决 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 (二)小组工作在成效上的特点1.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经验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需要他人关爱,需要被他人理解,需要了解自己被 他人所需要。小组工作方法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进行群体生活以 及人际互动的体验环境,通过个人在群体中的互动,实现其社会 功能的变化和增强,达到个人的发展与成长。 2.运用团体动力 小组过程能够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通过相互 影响发生积极的变化,使他们能够在家庭及社会中承担积极的和创造性的角色。 3.促进经验分享和经验选择人与人能够通过分享经验而产生相互影响。小组过程能够给组员提供一个 成长的共同背景以及一种归属感,可以帮助个人学习参与社会,成为对社会 和对他人负责任、有贡献的一员。社会工作者能够有目的地选择小组的过程 和方案,让小组组员去经历,从而产生所希望的特殊转变,帮助个人适应生 活环境,增加处理个人问题的能力和知识。 4. 带来的转变更为持久 在小组过程中,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经验的互动分 享,在每一个人周围也会形成一定的相互支持网络,对人的影响和由此带来 的转变,会比其他社会工作方法更为持久。5.在时间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更经济小组工作在社区、机构、企业、单位等场所,都是值得提倡运用的。由于 是用群体性的方法去集中解决问题,所以相对而言,小组工作比较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 第二节? ?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二、治疗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三、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四、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一、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社会目标模式源于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是最早的 小组模式。它主要运用于社区层面,核心的理论概 念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通过一系列的原则 和方法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和社会意 识。在强调动员民众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与共同任 务完成方面,它与社区工作的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理论基础?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论、生态系统论、 教育理论和社会学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主要强调社会系统 与个人、群体之间是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它关注社会责任 和社会变迁,主张通过小组工作中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 养组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社会目标模 式主要在社区层面组织开展,并且比较多的运用在社会小 组和组织小组中。这一模式的基本假设,认为小组组员通 过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可以主动推动小组 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员能够获得自我发展,提升参 与能力和承担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1.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目标是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目标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归属感, 实现社会整合。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1)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挖掘其潜能,提高其实 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2)发展小组组员的社会能力,尤其是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力。(3)培养社区领袖,使他们有能力和有意识去带领并推动社会 变迁。 2.在社会目标模式中小组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认为,社会的每个成 员都具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社会 目标模式的小组,在理论上其组员可以扩大为全 体社会公民,但在具体的运作中,基本上是同一区域、社区或阶层的人群,他们会由于有相同的 目标和志愿而聚合到小组中。社会目标模式注重的社会归属感,社会工作者特别关注和鼓励社会 中的弱势人士参加到小组中来。 3.在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在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具有很强影 响力的人物,扮演多种角色。随着小组过程断变化,他 扮演着使能者、倡导者、资源提供者和榜样等角色,在 小组中传播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在小组 运作初期和结束期,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引导者,主要 任务是倡导小组目标的完成,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小组目标的实现。在小组工作的中 间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资源提供者或者是榜样, 引导并推动小组组员在小组中表达情感、分享经验、积 极联系和提供资源,以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同时向小 组组员提供行动榜样。 (三)实施原则?社会目标模式通常会在社区层面组织和运行, 具体用于解决社区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因此, 社会工作者在指导社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 好小组的目标与社区的目标是否一致,选择合 适的问题来采取小组的方式,并权衡好可能会 由此产生的后果。其次,要增加小组成员的社 会行动力,激发起社会责任感。再次,严格地 遵循民主原则,鼓励成员的充分参与,并引导 他们形成对于小组目标的共识,形成集体行动。 最后,小组要促进社会变迁目标的实现。 二、治疗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治疗模式也称作临床模式或康复模式,以治 疗、解决个人问题作为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 它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传统方法。治疗模式 吸收了大量的精神医学、心理治疗与咨询的 理论与技术,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治疗和康复 时与个案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理论基础?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与技术,尤其以行为修正理论、社会化理论、学习理论为重。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强 调通过小组工作技巧来解决组员的问题,提供康复服务 和预防服务。其基本假设是:个人的社会关系与适应方 面的问题能够通过小组的方式得到治疗,即社会工作者 通过一定的工作技巧去影响小组动力,可以使小组组员 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在小组中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 经验,由此组员便可以获得自我发展,改变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真正融人社会生活。 (二)治疗模式的特点?1.治疗模式的小组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治疗模式下的小 组工作以治疗小组中的个人行为为其主要目标,目的是通过小组工作的方 式,帮助组员个人在心理、社会和文化适应方面得到康复、发展和完善, 并预防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消极因素的出现。 2.治疗模式中的小组组员一般有较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治疗模式下的小 组组员通常是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有 社会偏差行为的人。组员需要在小组中获得矫治性的治疗而不仅仅是发展 性和预防性的帮助。??3.治疗模式中的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治疗者和专家的角色在治疗小组中, 小组带领者的角色是临床心理学家、临床社会工作者或教师。在整个工作 过程中,小组带领者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去评估组员的需要,安排涉及小 组治疗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展。同时,小组带领者通过与组员发展有意义 的治疗关系,并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的行为。 ?治疗模式的小组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有特别需要的人,所采用 的治疗式的工作方法与个案工作密切联系。要求社会工作者 在精神病学、心理学和临床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面的训练 都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在组建前 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和分析好组员的全面信息,建立清晰 明确的专业关系,并与组员在小组以外的各种关系进行联络, 以便对组员的需要有准确的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也有所 估计。其次是需要选择好小组要运用的理论和特定的技术, 明确治疗的方向。治疗模式中小组实施的原则包括如下几方 面:一是设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目标,通过对小组成 员个别性目标的综合,寻找共同的小组目标;二是建立小组 规范和价值系统;三是预先设定小组聚会的内容;四是强调 为服务对象工作,而不是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三)实施原则 三、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互动模式也称作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它关注 小组中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希望 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 影响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目的。互动模 式将小组工作的重点集中于组员与组员之间为 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 (一)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 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其基本假设是: 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小组为个人 的社会功能发挥提供了有效场所,小组带领者在 这里通过组织小组组员互动,使组员发掘自身潜 能,增加社会交往信心、知识和技巧,以能更好 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互动模式的特点?1.互动模式的小组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互 动模式下的小组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建立的,目标是使组员在社会 归属和相互依存中得到满足,在组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社会系统间达到 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 2.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团体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此模式下的小组要 求组员在团体中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能在小组中通过与其他组员的联系沟 通达成共识,以实现小组目标并获得个人帮助。该模式强调小组组员间的平 等及个体独立性。 3.互动模式中的社会工作者是中介者、使能者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强调的是小 组内组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理解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这里小组带领者是中 介者、使能者。他们通过协助小组组员互动、支持、帮助,以实现特定的工 作任务,从而使小组组员借助在小组中的经验以适应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 中,小组带领者要在组员之间和小组与社会之间发挥协调者的作用,同时提 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互动协商以解决问题。?? (三)实施原则?互动模式下的小组以组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 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的“面对面”和密切的互动关系 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协调者的角 色。首先,应启发组员主动考虑问题,澄清组员的需要期 待,寻找所有组员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动 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强化发展目标。其次,是向 组员说明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说明小组的作用。作 为协调者,社会工作者还应诚实地向组员提供信息,包括 概念、事实和价值,协调组员间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为实现小组目标服务。 四、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发展模式也称过程模式,是较晚发展起来的一 种小组工作模式。它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 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的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一)理论基础(二)发展模式的特点(三)实施原则 (一)理论基础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发展模式强调以人 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这包括:恢复 个人的社会功能,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失调,发展个人的 社会功能。这种工作模式关注小组组员个人的社会功能性 而不是有关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自我实现而不是治疗过 程。它强调通过发掘个人的潜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发展模式对于人的基本假设是:人有潜力做到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的价值、评价他人, 并与他人形成互动;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的 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二)发展模式的特点?1.发展模式的小组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发展性小 组的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组员参与,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组员共同 的兴趣和目标,在小组组员间形成协助关系,以促进小组组员和小 组的共同成长。 2.发展模式中小组组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发 展模式下的小组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并推动小组的发展,使小组达到 自觉和自决的程度。因此这一模式的应用对象和范围极其广泛,如: 困难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等不同情 况、不同年龄的人群。??3.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协调者和使能者的角色在发展模式 的小组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即在小组中鼓励、支 持、帮助小组成员选择和完成小组的特定任务,从而实现整体目标。 协助组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成小组成员团结合作,以实现共 同目标。通过宣泄等方式,推动组员在实现小组目标的同时,完成 自我实现。 (三)实施原则?发展性模式能够运用在各种服务对象和人群中,对不同人群 的需要和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在原有 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发展。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包括以下几 方面:一是发展成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二是建立小组 目标,形成小组动力;三是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增强小 组成员的能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对小组工作模式的划分使得小组工 作的对象、方法、技巧相对明确,但是这种划分却可能忽略 不同模式之间的共同点以及优势上的互补性。因此在现今的 小组工作实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主张对 各种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整合,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领 导角色和小组结构是随着小组的工作进程而出现、变化和发 展的。? 第三节?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小组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它会经历成长和发展等一系列过程。比较普遍的是将小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期、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和小组结束期。在这些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清楚这个阶段组员的特征,把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明确小组程序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要求。 一、小组准备期小组准备期也是制订计划的阶段,在严格的意 义上还不是正式小组的开始。它是在小组工作正式 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对组成小组进行的全面充分 的工作准备阶段。?? ? ?(一)组员的特征(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三)小组程序(四)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一)组员的特征小组准备阶段的“组员”有两种:已经 明确希望进入小组的人和潜在的组员。在这 一阶段,他们有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需要并 能够表达;有的不清楚自己的需要,他们的 问题是基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和专业需要评估 而浮现和明确起来的。 (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在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还不存在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直 接介入的工作焦点。这个阶段的关键工作是对“组员”的真实需要进行 评估,以明确小组目标,选择好小组类型,有针对性地做好小组工作计 划,以引导小组的顺利发展。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服务对象的真实需 要,需要目标的一致性,服务对象的兴趣和特长。 真实需要的评估是针对上述两种人的真实需要的两种情况进行的。一种 情况是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机构在评估他们的需要时,发现他们的问题 比较适合以小组的方法来解决。另一种情况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他们在 一起,发现他们的最真实的需要是什么,或者说发现问题的实质,然后 指出建立小组的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他们相处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以对他们的实际需要有准确把握。? (三)小组程序?在小组准备期,真正的小组还没有开始。这 时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准备参与小 组的人了解小组。要让他们清楚明白小组的 目标、机构的有关政策和小组的具体程序与 活动。同时要提供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 于小组的期望。 (四)社会工作者的任务??1.明确工作目标小组初期的任务很多,主要是根据准备参加小组人员的需要来决定如何 建立小组,明确小组的目标。首先明确小组的总目标,这是建立小组的 最基本的目标。接着是围绕总目标建立的相应的沟通目标、过程目标、 实质目标和需求目标。小组工作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沟通达到效果的, 不同的小组其沟通目标的设计不完全―样。过程目标是对小组发展的不 同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任务给予的具体认定,是总目标在小组发展阶段中 的分解和具体化。实质目标就是明确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的具体范围? 需求目标是体现个别化特点的、针对每个小组组员具体需要而定的目标。 在明确小组目标时要按照几个原则,一是目标要可以测量,能简便地评 估小组活动和组员;二是要有明确的时间要求,组员能够清楚地知道他 们应该在什么时间完成目标;三是目标要切合每个组员的实际能力;四 是细分.目标,并且每个目标之间是相容的,避免目标之间的冲突;五 是对小组目标要尽量使用正面的语言阐述,让小组组员明确地知道他们 应该做的是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2.制订工作方案在小组准备期,社会工作者要理清思路, 详细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形成可以实施的 工作方案。通常的方案是一份详细的小组计 划书。下面的表是计划书的基本框架。 主要环节1.理念的阐述 2.目标 3.组员 4.小组的特征 5.明确的目的 6.初步确定的程序 计划和日程基本内容机构的背景;组成小组的原因;小组的理论/ 概念框架:, 总体目标 特征、年龄、教育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 性质;时间(长期/短期);规模、人员组合; 集体聚会的频率;集体聚会的时间 各具体目标 每次集体聚会的计划草案;程序活动;日期、 时间、每次聚会的特点;活动的具体目的;社 会工作者的责任;活动准备;需要的器材、设 备;每次聚会需要的费用 按机构的规则制订小组建立的程序;组员的来 源;宣传、招募方法;允许的招募时间;招收 方法7.招募计划 续主要环节8.需要的资源表基本内容器材;地点和设备;人力资源;特别项目;有关人员9.预料中的问题 和应变计划 10.预算小组组员的问题;小组社会工作者或机构的问题;其 他来源问题 程序、器材、交通等费用的总和;费用或小组组员会 费 评估的范围;评估的方法11.评估方法 3.选择(招募)组员?选择好组员才能开始组建小组。组员的来源可以有几 个渠道:一是机构中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可以通过查 看机构中接待记录、其他机构转接的有需要的人、已 有的小组组员的名单等;二是通过与服务对象接触发 现的有加入小组需求的对象;三是通过张贴海报、发 放宣传品、与相关的机构联系和对有潜在需求的人寄 宣传晶,主动提出参加的对象。在对组员进行选择时, 要根据小组的类型,考虑年龄、性别、价值观、共同 的问题、兴趣特点、智力水平、对小组结构的接纳程 度以及自我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4.申报并协调资源?很多小组需要从机构中获得资金、场所以及人力 支持等方面的资源。在制订好小组计划后,社会 工作者要向服务机构提出举办小组的申请,争取 资源支持。 有些小组的方案也可以向社区或者赞助机构争取 资源支持,但在寻求支持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赞助 机构可能会给小组带来哪些影响和限制。? 5.物质准备小组准备期要开始几项与小组过程有关联的工作。 一是选择小组场地。场地和空间的安排要能够促进组员 对小组的认同感,感觉舒适,注意房间的大小,环境的 布置和周围是否比较安静。二是聚会采取的座位安排, 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面对面的,要有利于提高互动的频率。三是组织活动使用的相关设施的准备以及发出活动通知;落实资金的支持;对小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 外情况要有所估计,并做充分的应急准备。 二、小组初期?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需要认识小 组组员的特性,把握工作焦点以及明确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一)组员特点 小组初期阶段,组员心理与行为是比较矛盾的。主要表现: 1.两极情感困境:一方面,人在聚合成群时会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他人 建立初步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又会对新的环境抱着观察和探求、对他人有 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戒备心理,犹豫不决、封闭、恐惧等是常见的心理与行 为表现,这与他们平时的情绪状态会有不同。比如在与人说话时比较礼貌、 低声客气,行为多犹豫、相互接触也有限。2.以往经验的影响:组员以往的经历、曾经参加过的小组、到过的地方、 参与过的事情,都会比较自然地带进小组,很容易影响他们在新小组中与人 的相处。3.试探:组员对小组、其他组员、社会工作者都会有不同的试探。比如他 们会提问:“我在小组需要做什么?”对其他组员也会试探性地问姓名、居所、 工作之类的问题。同时会向社会工作者询问有关小组的规范、限制、如何工 作等问题。 (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把工作的焦点集中在帮助组员建立相互信任关 系上。 具体措施: (1)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言行与组员主动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作 出真诚、有效的回应,以与组员互动。 (2)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 怀自然地产生信任。可以通过相互介绍,或者给出一个话题,鼓励他 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在引导和创造沟通的过程中, 可以主动地提出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鼓励组员表达想法,以便了解 他们之间的共同性,找到共同话题也可以消除最初的疑虑和回避。 (4)澄清小组目标与组员期望之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误解。在初期聚会中,组员对目标的认识不太清晰和不够具体,这 可能会影响他们留在小组的信心。同时组员之间也可能会出 现这样那样的误解,这时候社会工作者要澄清目标,主动澄 清产生的误会,以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 (5)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小组初期的组 员交流往往会出现有人说个不停,有人沉默不语的现象,这 会影响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针对这些现象,社会工作者应该告诉所有组员要学会积极倾听他人的表达。 (三)工作程序1.介绍小组组员 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组员的个性特征以及小组的类 型,设计出有创意性的打破僵局的各种活动,恰当地使用一些游戏 的方法,帮助小组组员互相认识,提升其投入小组中的积极力量, 催化小组组员之间最初的互动。 2.明确小组目标和小组组员的期望 小组一开始,首先要与组员们讨论小组的目标,促使对目标达成 共识。要使组员们清楚,这样的一个小组准备并能够帮助他们实现 什么目标。对小组目标的澄清可以促进小组组员认识和接纳小组, 做好融人小组的心理准备。具体方法:一是向组员详细地说明小组 目标、工作程序、运作原则;二是回答他们的问题;三是向组员示 范小组沟通的基本技巧。 3.讨论保密原则在小组内部讨论保密原则,对小组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建 立专业关系,促进组员间的支持与互动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小组工作初期,社会工作者要与小组组员就保守秘密的问题进 行讨论和协商,并在小组内设定保密标准,达成共识。4.建立合约小组合约是社会工作者与组员之间共同商定的、有关小组一起 努力去实现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方式的一种协议约定。它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承诺的形式。小组合约能够起到保证小组正常良好运行的作用。小组合约包括两个部分:(1)小组的基本要求,如 出席会议的要求、有关保密的规定、召开小组会议的时间等。 (2)小组组员的目标。 5.制订小组规范 小组规范是小组初期小组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 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小组的规范 有三类: (1)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2)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小组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 色和行为。(3)文化规范,用来澄清和说明小组的限制,小组的 信念和基本价值。制订小组规范时需要遵循开放、平 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6.小组结构在小组逐步形成发展中,组员之间逐渐形成交往关系,组员间关 系的组成模式就小组结构。社会工作者应努力促进组员之间建立与 小组目标相适应的小组结构。包括: (1)沟通结构。要建立能够最大限度吸纳组员进行沟通的理想的沟通 结构。 (2)社会关系结构。在组员之间形成能够相互融洽、有所包容的结构。 (3)权力结构。建立鼓励全体组员,特别是有助于协助弱者能够自我 肯定、有所增权的合理的权力结构。 (4)领导结构。建立有开放性和流动性、注重责任、轮流参与、有利 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 (5)角色结构。协助和促进建立能够使每个组员都有位置、都适合的 角色结构。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1)领导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计划与引导发展小组的活动,对所有的具 体程序和细节作出安排。 (2)鼓励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接纳小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尽 量放松地表达自己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环境。 (3)组织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 的活动,打破僵局,帮助和促进他们尽快成为熟人。 (4)统筹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有目的地设计并引导小组按照特定的路径 与方向发展。 在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1)充分理解组员进入小组初期时矛盾的两极心理状态。(2)把工作焦点集中在如何帮助组员建立相互信任上。(3)创造可信赖的环境,促进组员间相互了解,澄清小组目标并促进与目标 相一致的小组规范和小组结构。(4)承担好组织者、鼓励者和统筹者的角色。 三、小组中期小组中期是小组组员之间形成亲密关系的阶段,也是开始出现小组的 权力竞争和控制的阶段。小组中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冲突的处理 来实现小组目标和控制小组进度。 (一)组员的特点 1.关系亲密 进入小组中期,组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增加了,相互之间更开放, 关心其他成员也增强。成员们相互间会出现同胞式的竞争,也会发生 从家庭成员到小组成员的移情。2.认同小组组员们认同自己的小组,心里承认自己是这个小组的一员,也愿 意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权力竞争与控制 组员之间与其他人慢慢熟悉之后可能会出现竞争,以确 立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与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一定的冲突。个别组员如果不能从小组中感受到安全和满足 就会在这个阶段退出。 4.组员在冲突中的特殊表现 在小组为权力竞争出现冲突时,有些人的语言和行为会 出现攻击性,有些人会表现出沉默不语。还有一些人成为小 组中不满情绪的发泄对象,成为替罪羊。除此之外,还有一 些组员也会自满于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对社会工作者提出 质疑,表现出一种非配合的态度。 (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面对小组中期的上述冲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就是帮助组员 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清楚的认识。主要包括: 1.澄清自我感觉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组员认识自己的感觉,增进自我了 解和体会他人的处境。 2.根据小组的性质对组员表达出来的个人信息给予回应要认识到 有些个人的经验和表达的信息对于促进相互分享是有利的,有些 则不一定适合。 3.引导和协助小组结构的完善随着组员对小组目标认识的变化和 相互间熟悉程度的加深,需要协助组员为实现小组目标完善小组 结构。 (三)工作程序?小组中期的凝聚力出现,小组目标清晰,小组的整 合性和稳定性也都在加强。完成小组的工作任务就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 ? ? ?1.实现小组目标2.处理好小组冲突3.为小组发展过程重新整合4.使组员参与并增强能力 1.实现小组目标小组中期是开展工作的最佳时间,需要抓住时机带领小 组开展工作,以实现小组目标。社会工作者需要将小组的 目标清楚地传递给组员,并提醒他们保持对小组目标的意 义。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帮助组员澄清自己的目标,知 道自己需要从小组中获得什么。 2.处理好小组冲突 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应当关 照不同组员的需要,以实现组员最大限度的改变和成长。 (1)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应该是包容、冷静与 理性。 (2)要处理好某些组员的非自愿与抗拒行为。 3.为小组发展过程重新整合在小组中期;社会工作者逐渐从小组中的核心地位 退离,尊重和协助小组自己决定方向。在此基础上,再 给予一定的小组发展路径的建议,也就是为小组发展重 建新结构。4.使组员参与并增强能力 组员在小组中期对小组的投入度以及对自我潜能的 发掘是实现组员目标的关键。因此,在这一时期社会工 作者的工作重点应放在鼓励组员参与小组,维持并鼓励 组员间的良好互动,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识, 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使组员在不断地尝试与改变 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在小组中期,组员的能力在增强,小组结构的重组都可以 开始自己决定。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作用是协助者和引导 者。在处理冲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充当工作者、 辅导者等角色,还需要充当调解人、支持者等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一是认识这个阶段组员之间关系亲密, 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二是以解决冲突,帮助组员加 强对己对人的认识为工作介入的焦点。三是解决小组成员 间的冲突,引导和参与小组结构重组。四是社会工作者更 多地承担好协调者、协助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四、小组后期?小组后期也称作是小组的工作阶段,是形成良好小 组状态、小组可以依靠自己的动力发展运作的时期。 组员们更联合、更客观、更合作,以至能提出更现 实的建议或计划,并实施大型的方案、项目。 (一)组员的特点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焦点 (三)工作程序(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要求 (一)组员的特点?(1)小组成员彼此熟识和聚合,能接纳其他成员的个 性、实力、态度和需要;能够相互支持,自由地沟 通。 (2)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开始经常用“我们”而不 是“我”来表达认同小组。组员们也掌握比较好的 技巧来履行小组中的角色职责,担当了一定的任务。?? ?(3)家庭式的情感减弱,次小组出现。(4)成员之间权力的竞争和情感波动趋于缩小,组员 会以不同的方式塑造小组的权力结构。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焦点?小组后期是小组完成任务,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社会工作 者的介入焦点,就是促进小组目标的更好实现。(1)协助组员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工作者要协助他们有更 深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问题的形成因素,促进反思和整合 经验,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2)鼓励组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怀。组员之间的表达更为 真诚和不掩饰,能把个人的经验与他人分享。社会工作者特 别需要鼓励组员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关怀,鼓励表达。 (3)鼓励组员互相帮忙。社会工作者需要鼓励组员之间相互 支持,扩大个人的视野和认知的重建,达到以自己的能力来 解决问题。??? (三)工作程序?小组后期也是小组的成熟期,小组本身对组员有很高的影响力。社会 工作者的任务是以辅助式来促进小组任务的完成。 (1)关注小组角色的分化与运作。在该阶段,组员在小组中的角色分化 与运作影响着小组的发展。社会工作者要关注这种角色的转化,同时 要注意其中突然不参加小组活动或者自我封闭的组员,鼓励所有组员 对小组的投入。 (2)关注小组目标的转化与追求。在对小组形成较好的认同的同时,组 员们对小组也会有新的期待。要关注组员对于目标转化的需求。 (3)关注小组规范与凝聚力。在这个阶段,组员们对于建立制度化和合 理化的小组规范都能够一致地接受,而且会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活动 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关注小组凝聚力的状况。凝聚力低会影响小组任 务的完成,而凝聚力过高可以让小组成员有满足感,但也有可能导致 一些组员产生从众行为。???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要求?小组工作者在此阶段的角色:一是资源提供者。社会工作者要配合组 员的需要,做好信息和资源的提供。二是能力的促进者。鼓励组员之 间的互相尊重与关怀,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互相帮助。三 是引导和支持者。在小组可以自己运作和作出抉择的过程中,社会工 作者是与他们同行的支持者和敲励者。同时对于组员中的个别人行为 和特殊变化,给予关注。 概括起来,小组后期,社会工作者要做到:一是认识这个阶段小组成 员的特点是相互认同、有聚合性,竞争与冲突减少。二是社会工作者 的介入焦点是帮助组员深刻地认识自我,鼓励相互间的尊重、关怀和 帮助。三是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关注小组动力的变化和特点。四是在 小组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做好资源提供者、能力促进者,以及引导和 支持者。? 五、小组的结束期?这个阶段小组进行到终结并且小组目标已经实现。 (一)组员的特性(1)离别情绪。小组结束时,组员可能同时有正面和负面两种情绪感受,否 认小组应该结束。(2)情绪转移。组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资源以满足他们自 己的需要。(3)两极行为。组员中因为对于结束期的无可奈何,由焦虑到出现逃避行为, 不参加活动,逃避现实。 (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焦点社会工作者主要是处理好组员对于分离的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 小组经验。(1)帮助组员认识分离带来的正面感受,让他们看到小组给予他们的经验的 重要意义,增强他们改变和发展自己的内心力量。 (2)保持组员的小组经验。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巩固已经获得 的经验。 (三)工作程序社会工作者在这个时期的工作包括小组的评估、组员的离组情绪处理 和离开小组后的安排。1.组织好结束期的活动在该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是为保持组员的小组经验,组织好适合 的活动。可以包括: (1)树立信心。要观察组员的变化,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充满信心 地离开小组。 (2)寻求进一步的支持。帮助组员向家庭等支持网络寻找并建立进 一步的支持关系。 (3)鼓励独立。要鼓励组员独立地完成工作,逐步降低小组对组员 的吸引力,以避免其在结束时对小组的过度依赖。 ? 2.做好小组的评估小组的评估工作从小组形成时就开始,一直持 续到小组结束。结束期对小组的评估目的,在于检 验社会工作者所作出的努力及工作效果。因此,评 估小组时需要考虑组员的收获,他们的能力的提高, 以及小组内部的界限。?对小组工作的评估应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小 组工作过程的评估,另一种是对小组工作结果的评 估,主要是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各方面的评价,以 测量小组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如下: (1)引导的角色。在小组结束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处理好离开小 组时的各种感受,组织各种活动。面对组员的离别情绪,社会工作者要以 适当的接纳与支持,引导他们做好情绪表达和学习处理离别。 (2)领导的角色。在结束期,社会工作者以领导的角色和专业职责,协助 小组成员完成理想的结束过程。 在一个小组过程即将结束的阶段,小组工作者的任务:①认识小组组员以离别情绪为主的心理行为特点。②要以帮助组员处理离别情绪和维持小组经验为介入的焦点。③做好结束期的工作和小组评估。 ④担当好小组领导和引导的角色。 第四节?小组工作的过程与技巧社会工作者除了需要理论的指导外,也要有 随着环境的改变而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工作方 法和技巧的能力。小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和 技巧主要有:沟通和互动的技巧、控制小组 进程的技巧、小组会议技巧和策划小组活动 的技巧等。 一、沟通和互动技巧1.全神贯注倾听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倾听发言,接收发言者所提供的语言 的和非语言的信息;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也要通过自己语言的和非 语言的信息,让发言者了解社会工作者正在倾听和关注他的发言。2.积极给予回应 社会工作者在倾听的同时也要作出回应,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以通过复述组员讲述的内容和揭示其背后的潜台词来达到目的。 3.适当帮助梳理 社会工作者要用简洁的插话、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帮助组员梳理 其发言,使其讲述的内容和感受听起来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4.及时进行小结 社会工作者要对组员发言中可能是散乱表达的信息进 行小结,归纳为“第一,第二,第三……”,并简明扼要地 复述组员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信息。 5.表达鼓励支持 社会工作者要倾心打造一个轻松和开放的小组氛围, 并随时用自己温和的话语和快乐的表情来表达对发言的组 员的支持和鼓励。 6. 促进互动交流 社会工作者要正确把握和理解组员发言中所表达的信 息,并敏锐地发现组员通过发言表露出来的感受,然后以 小组成员能够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传达给大家。 二、控制小组进程技巧1.适当给出解释 社会工作者要针对组员的语言行为及背后的思想适当给出解 释,这可以帮助组员从困境中解脱。在切实把握小组发展方 向的前提下,要激励组员对“自我”进行挖掘和探索。 2.提供精神支持 在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对组员积极鼓励以帮助他们树 立信心,增强小组内的和谐氛围,支持组员向困难发出挑战。 3.促使承担责任社会工作者要在组员间组织起直接的、目的明确的互动,鼓 励组员在小组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以使小组具有更大、 更有效的发展动力。 4.避免行为失当社会工作者要主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以避免小组或部 分组员发生不利于小组发展的、非理性、不适当的行为, 避免演讲和讨论时躲避发言或没完没了的唠叨等。 5.联结集体和个人社会工作者要引导组员将其个人经验与小组中大家共同 认可的集体经验连接起来,这可以使组员融入集体,感到 一种群体的支持,从而树立和提升组员的信心。 6.严格设定界限 社会工作者对组员间的互动一定要稳妥而牢固地把握住, 所以必须事先设定一些不能逾越的“条条框框”,要为避 免偏离目标而严格设定一些界限。 7.适当挑战内心 社会工作者为了助人,有时要对组员的言行不一、表里 不一以及试图逃避问题等行为作出挑战,揭示其内心的矛盾 和冲突。 8.分类妥善处理 社会工作者为了避免组员将问题复杂化,有时需要打断 他的思绪并转移其视线,将其问题分解,然后一一对号入座 地作出妥善处理。 9.整合小组行动 社会工作者要将组员说的和做的事情进行横向或纵向的 串联,然后指出他们的某些意见可能是重复的,应该“合并 同类项”,有时还要让组员看到他们谈及的可能自以为不相 干的几件事之间实际上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三、小组会议技巧1.做好开场讲演 在教育性小组中,社会工作者为给小组提供与讨论主题相关的信 息,需要在开场时做一个简短的讲演。对于这段开场白要求还很高: 一是简短而有趣,要能吸引人,能振奋人心;二是讲的内容要与小组 讨论相关,最好是小组在此时此地正需要的;三是提供的信息要准确、 客观,要有新意;四是要考虑小组组员的性别和文化程度。2.设定会议基调社会工作者要事先筹划和设定一种与会议主题相契合的基调,从而 把握组员的情绪,创造有利于实现小组目标的会议氛围。 3.把握中心话题 社会工作者通过发表评论、组织活动等方法,促使小组讨论和分 享尽快与小组目标对接,使小组互动和角色扮演围绕中心话题展开。 4.播种未来希望通过小组体验,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正确面对自己的 问题,从而尝试改变自己,更 重要的是要使组员对未来 发展持乐观自信的态度。 5.善以等待求变 社会工作者有时为了让组员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集中 思想于小组的焦点,要有意识地让会议保持短暂的沉默。 6.真诚流露自我 小组在组员们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时,社会工作者也要 用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的态度介入,真诚地以自己的个人 感受和经验参与交流。 7.告知可选方案社会工作者在组员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小组活 动向组员提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并给予进一步的帮助 与辅导。 8.灵活运用眼神社会工作者在会议中要善于运用非语言方式来控制会议, 譬如用眼神引导组员敞开自己的心扉、关注他人的发言, 也可以用眼神打断组员偏离目标的发言。 9.订立行动同盟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正确发现和识别组内那些可以合作和 依赖的、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小组任务的组员,与他们订立 同盟,成为必要时采取共同行动的盟友。 四、策划小组活动技巧(一)小组活动的设计 在小组工作中,小组活动具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小组活动对实现小组工作的阶 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起到不可或缺的架桥 铺路的作用。由于小组过程是动态的,因 此小组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与小组的发展阶 段和态势相适应。 1.小组初期的活动设计在刚刚加入小组的小组初期,小组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要促 使组员相互熟识, 初步组织互动,消除紧张情绪,从而打破 僵局。打破僵局的活动,主要是创造轻松和谐的小组气氛, 以利于组员相识。常见的活动有:自我介绍、相互介绍、寻 找朋类、集体唱歌以及做游戏等。创建小组与初步维持的活 动,主要是要在小组中初步形成集体感和凝聚力,初步建立 组员间的沟通及互动网络。 2.小组中期的活动设计在此时设计小组活动应该有利于巩固组员已经形成的共 识,进一步消除分歧,促进小组整合及使组员获得认同感和 归属感。这一时期的活动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增加信 任、促进合作;其二是自我探索、发掘潜能。 ?3.小组结束期活动设计到了小组结束期,设计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两个方面: 巩固组员在小组中的学习成果和准备小组正式结束。(1)巩固学习成果。主要是帮助组员对自己的小组经历作 出评估,并强化已经取得的学习效果。常用的方式有:通过 角色扮演回顾小组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分享自己的收获;组 员间彼此介绍对方在小组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并进行讨论 等。 (2)着手小组结束工作。目的是为了帮助小组顺利地告一 段落,减轻或消除组员由于小组即将结束可能产生的不安或 抗拒的情绪和行为。常用的方式有:帮助组员回忆小组的经 历,引导绢员表达对分别的感受,举行分别前的聚会等。 (二)设计小组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设计小组活动不能随意率性而为,而是要以活动为媒介实 现特定的小组目标,因此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要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的因素: 1.小组的最终目标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工作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目的。虽然 小组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是,设计小组每一阶段 的活动,都应保持阶段性目标与小组的最终目标相一致。 2.小组组员的特征及能力 设计小组活动时,应综合考虑小组组员的生理、心理、 情绪、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在这 样的社会脉络下形成的个人和集体的能力。 3.物质环境及资源提供的状况设计小组活动要考虑到现实的空间环境、资源 的供给状况是否与活动的要求相适应。如:活动场 地的保障、资金和交通问题等。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小组活 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为实现小组目标、完成 小组工作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 分寸,适度控制。最后要强调,只有能够实现小组 目标的活动才会对小组工作有帮助。 思考题:1、小组会议的技巧有哪些? ? 2、小组活动中沟通和互动的技巧有哪些? ? 3、设计小组活动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更多搜索:
赞助商链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sp内置对象及其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