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辨别是半X遗传还是常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

> 【答案带解析】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次是(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①、根据父母正常,女儿是患者拉进行判断,患病女儿致病基因来自父母,父母有致病基因而无病,故致病基因是隐性,父有致病基因而无病,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代代患病,并且在第二代中患者全部是女性,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③、根据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可知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根据第二代患者全是男性,所以推测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考点分析:
考点1: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相关试题推荐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
♂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
D.雌:雄=4:1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已知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子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属于演绎推理的(
)A.F1表现显性性状,Fl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l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Fl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l:1:1 
已知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B.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C.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伴性遗传中,怎样判断是否是常染色体遗传和X染色体遗传,以及显性和隐性?
问题描述:
伴性遗传中,怎样判断是否是常染色体遗传和X染色体遗传,以及显性和隐性?
问题解答:
你是想设计实验还是判断遗传病类型. 再问: 判断遗传病类型 再答: 按下列步骤判断 一、判断显隐性 1、无病生有病:隐性病。 2、有病生无病:显性病 3、没有上述情况:既可是显性,也可是隐性。 二、判断染色体(采用排除伴X显和伴X隐的办法) 1、第一步判断是隐性:常隐肯定符合。 如果不符合:女病父子必病,则排除伴X隐,只能是常隐。 如果符合女病你子必病,则不能排除,可能是伴X隐,也可能是常隐。 2、第一步判断是显性:常显肯定符合 如果不符合:男病母女必病,则排除伴X显,只能是常显。 如果符合男病母女必病,则可能是伴X显,也可能是常显。 3、第一步不能判断显隐性,则常显和常隐肯定符合,只要看伴显和伴X隐是否符合就行。方法同上。 不懂加QQ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看到一个系谱图,我们通常根据表现型初步写出基因型,根据图例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不能确定的用“-”代替比如:aaX(B)X-;A-X(B)Y然后我们进一步分析,看他的父母,子女.如果是伴X显,男患者母亲女儿患病,伴X隐,女患者的父亲儿子患病,所以显性病女患者多,隐性病男患者多;伴Y的疾病,只有男性会患病判断显隐:【无中生有
乙肝是血液传染,不是遗传疾病.所谓的母亲有乙肝,子女会被传染,是由于母亲在怀孕以及分娩过程中,血液,羊水中的乙肝病毒感染胎儿,导致胎儿被病毒感染.但是由于母体中IGM 抗体的存在,使得乙肝病毒不能表现出发病的性状,直到出生6个月以后,IGM消失,婴儿失去母体的保护,才会出现发病性状.所以乙肝不是遗传病,属于病毒性肝炎.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传男不传女为伴Y遗传!
常染色体遗传分显性和隐形遗传 如果等位基因之一为致病基因,患者发病.这基因叫显性基 因,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必须两个等位基因均为致病基因,患者才发病,这种遗传方 式叫隐性遗传.如白化病.如果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有关,叫性连锁遗传.如红绿色盲*
1、常规方法:通过正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是伴性遗传.2、也可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同配(两条性染色体相同,如XX)用隐性、异配(两条性染色体不同,如XY)例蝇长翅和残翅(残翅是隐性)我们用:残翅雌蝇和长翅雄蝇杂交(1)后代雌雄性表现型不同,
第一步、由于父母正常,而第一个还是却聋哑色盲,说明父母都携带有隐性聋哑基因,而母亲同时携带隐性色盲基因,也就是说母亲基因型是AaXBXb,父亲是AaXBY.第二步、分解二个疾病,对聋哑性状而言,父母都是Aa,所以孩子正常的概率是3/4,其中AA是1/4,Aa是2/4;对于色盲而言,父母是XBXb和XBY,正常男孩的概率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女病为伴性遗传.否则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子病为伴性遗传.否则为常显.
色盲是伴X隐形遗传,生的是患病男孩,说明:母亲:AaXBXb,父亲:AaXBY患白化的概率:1/4患色盲的概率:儿子:1/2*1/2=1/4,女儿:1/2*0=0,共1/4因此,不患病的概率:3/4*3/4=9/16患病的概率:1-9/16=7/16
叫做性状分离1.显性和隐性由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不表达,表现为显性性状;只有隐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隐性性状2.相对性状如:长发,卷发;有耳垂,无耳垂;单眼皮,双眼皮;各位一对相对性状
举例说明一下 在高中阶段,判断在什么染色体上,有许多的口诀,强调的是方法,第一、先判断显隐性,甲病是显性遗传病,3和4有病,9没病,是“有中生无”;乙是隐性遗传病,7和8没病,11有病,是“无中生有”.其他的如可以从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两对性状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等,练习多,自然而然就熟啦.第二、先假设伴性遗传,如果男
举例说明一下 在高中阶段,判断在什么染色体上,有许多的口诀,强调的是方法,第一、先判断显隐性,甲病是显性遗传病,3和4有病,9没病,是“有中生无”;乙是隐性遗传病,7和8没病,11有病,是“无中生有”.其他的如可以从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两对性状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等,练习多,自然而然就熟啦.第二、先假设伴性遗传,如果男
记住口诀:1.判定显隐性关系.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代代相传为显性,隔代相传为隐性.2.伴性遗传.伴X遗传,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性发病率高.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Y遗传,男性都有病.特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②通常为交叉隔代遗传③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伴X显性遗
伴性遗传就是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遗传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是,致病基因是显性的,隐性遗传是致病基因是隐性.伴性遗传包括性染色体的显性、隐性遗传.如:(1)伴X隐性:色盲,XbY、XbXb患病,其余情况不患病.(2)伴X显性:例子想不起来,XAY,XAXA,XAXa患病,其余情况不病.(3)常隐:
记住口诀:1.判定显隐性关系.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代代相传为显性,隔代相传为隐性.2.伴性遗传.伴X遗传,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性发病率高.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Y遗传,男性都有病.特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②通常为交叉隔代遗传③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伴X显性遗
记住这些口诀:判断显隐性:1、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2、显性代代有,隐性隔代传.判断伴性遗传:1、伴X隐性: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若无上述规律,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传男不传女为伴Y遗传!自己做题理解下口诀!
所谓伴性遗传,指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性状.没有科学的DNA检验是永远不能判定伴性遗传还是伴常遗传的.如果楼主指简单的做生物题目的话,伴性遗传其实还是很好判定的.伴Y遗传家族中亲代父亲有该性状,母亲没有;子代中儿子有该形状而女儿都没有,则可以判定是伴Y,伴Y遗传没有显、隐之分.伴X显性遗传亲代中父亲有,若子代中儿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若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相同,则该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例如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正交和反交F1均为高茎;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性状在雌雄性中的比例并不都是1:1,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则该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例如红眼果蝇和白眼果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若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相同,则该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例如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正交和反交F1均为高茎;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性状在雌雄性中的比例并不都是1:1,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则该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例如红眼果蝇和白眼果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 怎么判断是伴x遗传还是伴常染色体遗传?
怎么判断是伴x遗传还是伴常染色体遗传?
健康咨询描述:
怎么判断是伴x遗传还是伴常染色体遗传?怎么判断是伴x遗传还是伴常染色体遗传?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同煤集团总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颅脑损伤处理,高血压脑出血处理,各类颅脑肿瘤,脑血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尊敬的患者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根据您的描述您可以说说是什么病,然后给您点建议。这个主要需要看家系遗传。不过有些不属于伴性遗传,还是比较复杂的。
擅长: 血液病,检验报告解释,进一步检查建议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因为X染色体是性染色体,所以伴X染色体遗传的话与性别相关。比如父亲有这种病的,就不会遗传给儿子,因为父亲遗传给儿子的不是X染色体,而是Y染色体。&&&&&&指导意见:&&&&&&判断是否伴X染色体遗传,可根据数代血缘关系的遗传关系来分析判断。或者直接诊断清楚之后,也可根据这种疾病的常识进行判断。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秃顶是伴y遗传还是伴x.还是常染色体遗传_百度知道
秃顶是伴y遗传还是伴x.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化学类行家
采纳数:14219
获赞数:60410
获得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秃顶是伴性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秃顶会隔代遗。例如:外公是秃顶,外孙也是。这是因为外公秃顶的X染色体给了母亲。而母亲因为两个X染色体只有一个是带秃顶基因的,另一个是正常的,且秃顶是隐性基因,所以母亲是表现正常的携带者。如果母亲生了儿子,有50%的可能性获得的是带秃顶基因的染色体。如果儿子不幸继承了母亲带秃顶基因的X染色体,那他就会秃顶。因为男人只有一个X染色体。秃顶在男婴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婴身上则多为隐性遗传,只有少数是显性遗传。也就是说,秃顶多是由爸爸遗传给儿子的——如果爸爸是秃顶,外祖父也是秃顶,那么男宝宝发生秃顶的概率几乎为100%;如果爸爸不是秃顶,而外祖父是秃顶,则男宝宝有25%的可能发生秃顶;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也满头浓发,那男宝宝秃顶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遗传病主要有哪些_百度知道
遗传病主要有哪些
遗传病主要有哪些...
遗传病主要有哪些
获赞数:102
擅长:暂未定制
遗传病的特点和种类 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造成的疾病。 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的特点。 遗传病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单基因病。 单基因常常表现出功能性的改变,不能造出某种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形成代谢性遗传病。单基因病又分为三种: 1.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有显性基因,一经传给下代就能发病,即有发病的代代,必然有发病的子代,而且世代相传,如多指,并指,原发性青光眼等。 2.隐生遗传: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白化病等,之所以称隐性遗传病,是因为患儿的双亲外表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性链锁遗传又称伴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有关,如血友病,其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又如红绿色盲是一种交叉遗传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得多。 二、多基因遗传:是由多种基因变化影响引起,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的性状如身长、体型、智力、肤色和血压等均为多基因遗传,还有唇裂、腭裂也是多基因遗传。此外多基因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哮喘病、精神分裂症等。 三、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排列位置异常等产生;最常见的如先天愚型,这种孩子面部愚钝,智力低下,两眼距离宽、斜视、伸舌样痴呆、通贯手、并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遗传病总结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软骨发育不全 上臂、大腿短小畸形,腹部隆起;臀部后凸;身材矮小 致病基因导致长骨两端软骨细胞形成出现障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白化病 患者皮肤、毛发、虹膜中缺乏黑色素,怕光,视力较差 缺乏酪氨酸的正常基因,无法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 先天性聋哑 听不到声音,不能学说话,成为哑巴 缺乏听觉正常的基因,听觉发育障碍 苯丙酮尿症 智力低下 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正常基因,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而不能变成苯丙酮酸,中枢神经受损 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型腿(O型),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 致病基因使钙磷吸收不良没,导致骨骼发育障碍 X染色体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 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 缺乏正常基因,不能合成正常视蛋白引起色盲 血友病 受伤后流血不止 缺乏凝血因子合成基因,导致凝血障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患者肌无力或萎缩,行走困难 正常基因缺乏,进行性肌肉发育障碍 染色体数目异常 常染色体 21三体综合症 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面容特殊,眼间距宽,口常开,舌伸出 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 性染色体 性腺发育不良(XO) 身材矮小,肘外翻,颈部皮肤松弛,外观女性无生育能力 少一X染色体 XYY个体 男性,身材高大,具有反社会行为 多一Y染色体 八、 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 类别 名称 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遗传 隐性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显性 多指、并指、短指、软骨发育不全 性(X)染色体遗传 隐性 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显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多基因遗传病 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常染色体病 数目改变 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结构改变 猫叫综合症 性染色体病 性腺发育不良 1、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软骨发育不全、多指、并指、短指。 伴X隐性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 伴X显性遗传:果蝇红眼、抗VD性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伴Y遗传:鸭蹼病、人类印第安毛耳、外耳廓多毛症。 遗传病的判断是中学生物学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遗传病的判断方法和对常见遗传病进行归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并汇总K12网的部分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患病的女儿,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说明:如果子代是儿子患病,只能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该致病基因究竟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推理。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对患病的夫妇生出正常的女儿,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说明:如果子代是儿子正常,只能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该致病基因究竟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推理。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①隔代遗传;②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③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④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说明: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儿子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可以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 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①连续遗传②母亲正常,儿子一定正常;③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④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5、伴Y染色体遗传:全男性遗传,即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采纳数:31
获赞数:630
遗传病分3大类,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高胆固醇血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白化病、地中海贫血症、苯丙酮尿症、色盲、血友病、半乳糖血症;多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有兔唇、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常见的有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
采纳数:36
获赞数:164
这个实在是很多啊,除了一般的XY染色体的遗传,质基因也可遗传,多基因,单基因,种类多得不胜枚举
shangui2006
shangui2006
采纳数:76854
获赞数:912741
软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聋哑,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X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友病,X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盲症,X染色体隐性遗传外耳道多毛症,Y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