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冲刺,初中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视频人教版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视频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视频人教版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热门短视频推荐
Copyright (C)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后才可以领取积分哦~
每观看视频30分钟
+{{data.viewScore}}分
{{data.viewCount}}/3
{{if data.viewCount && data.viewCount != "0" && data.viewCount != "1" && data.viewCount != "2" }}
访问泡泡首页
+{{data.rewardScore}}分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 1 {{else}} 0 {{/if}}/1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
+{{data.signScore}}分
{{data.signCount}}/1
{{if data.signCount && data.signCount != 0}}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物理力学/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速度公式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速度vV=s/tm/sKm/h1m/s=3.6km/h路程sS=vtmKm1km=1000m时间tt=s/vsh1h=60min=3600s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密度公式(ρ水=1.0×103&kg/&m3)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密度ρρ=m/vKg/ m3g/ Cm31g/ Cm3=1000kg/ m3质量mM=ρvKgg1kg=1000g体积vV=m/ρm3Cm31 m3=103dm3=106cm3 1L=103ml(c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同一个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初中物理公式大全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重力公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时F=1/2(G动+G物)&s=2h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压强公式P=F/S&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4cm2=106mm2液体公式P=ρgh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浮力公式(1)F浮=F’-F&(压力差法)(2)F浮=G-F&(视重法)(3)F浮=G&(漂浮、悬浮法)(4):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功的公式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总功公式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η=P有/&P总(在滑轮组中η=G/Fn)(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公式C水=4.2×103J/(Kg·℃)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温度:T=t+273K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千克&kg&m=pv温度&t&摄氏度&°C速度&v&米/秒&m/s&v=s/t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力(重力)&F&(牛)&N&G=mg压强&P&(帕)&Pa&P=F/S功&W&(焦)&J&W=Fs功率&P&(瓦)&w&P=W/t
基本概念/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力初中物理公式大全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密度1.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ρV&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2.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压强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3.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浮力1.及产生原因:浸在(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2.: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简单机械1.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2.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功的单位:焦耳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W=Pt&P的单位:瓦特;&W的单位:焦耳;&t的单位:秒。光⒈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在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u&2f&f&v&2f&倒缩小实&照相机f&2f&v=""&2f&倒放大实&幻灯机&&2f&u&f&放大正虚&放大镜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热学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电路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电流定律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Q=It电流单位:安培(A)&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电阻大小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⒋欧姆定律:公式:I=U/R&U=IR&R=U/I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⒌串联电路特点: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解:由于P=3瓦,U=6伏∴I=P/U=3瓦/6伏=0.5安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因此U2=U-U1=8伏-6伏=2伏∴R2=U2/I=2伏/0.5安=4欧。答:(略)⒍并联电路特点:①U=U1=U2&②I=I1+I2&③1/R=1/R1+1/R2&或&④I1R1=I2R2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已知:I=1.2安&I1=0.4安&R2=6欧求:R1;U;R解:∵R1、R2并联∴I2=I-I1=1.2安-0.4安=0.8安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又∵R1、R2并联&∴U=U1=U2=4.8伏∴R1=U1/I1=4.8伏/0.4安=12欧∴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答:(略)电能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公式:W=UQ&W=UIt=U2t/R=I2Rt&W=Pt&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公式:P=W/t&P=UI&(P=U2/R&P=I2R)&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磁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物理电学/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1、电流强度:I=Q电量/t2、:R=ρL/S3、:I=U/R4、:(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⑴串联电路(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分压原理&U1:U2=R1:R2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1:W2=R1:R2=U1:U2&=P1:P2=Q1:Q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电流的求法:I=P/U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⑵并联电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各处电压相等&U1=U2=U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总=(R1*&R2)/(R1+R2)&1/R=1/R1+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分流原理&I1:I2=R2:R1=W1:W2=P1:P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电流的求法:I=P/U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W1:W2=R1:R2=I1:I2&=P2:P1=Q1:Q2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注:^代表次方电学的计算⑴电阻&R①电阻等于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ρ×(L/S)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2;/P电阻:R=U/P⑵电功是&W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W=UIt(普通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W=UQ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2;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W=(U^2;/R)×t(同上)⑶电功率&P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2*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2/R(同上)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5.电功率P=UI注:当相同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时,功率会变成之前的四分之一。⑷电热&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Q=I^2;Rt(纯电阻电路)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Q=UIt=W(普通公式)电热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Q=(U^2/R)t(纯电阻电路)电热在一般情况下是等于消耗的电能的,前提条件是在纯电阻的用电其中。&(5)计算公式1.&P=W/T&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2.&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3.&P=U/R&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一般用于并联电路或电压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4.P=I^2R&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一般用于串联电路或电流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5.P=n/Nt&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n----用电器单独工作&t&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转盘转过的转数6.功率的比例关系串联电路:P/P&=R/R&&P总=P&+P"&并联电路:P/P&=R&/R&P总=P&+P"
常用物理量/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o℃)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oh=3.6×106J
运算公式/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质量&m&千克&kg&m=rv&r:此物质的密度温度&t&摄氏度&°C&K=C+273.16&K:绝对温度速度&v&米/秒&m/s&v=s/t&0密度&p&千克/米3&kg/m3&p=m/v&p:这做物质的密度力(重力)&F&牛顿(牛)&N&G=mg&g:重力加速度压强&P&帕斯卡(帕)&Pa&P=F/S&0功&W&焦耳(焦)&J&W=Fs&0功率&P&瓦特(瓦)&w&P=W/t&0电流&I&安培(安)&A&I=U/R&0电压&U&伏特(伏)&V&U=IR&0电阻&R&欧姆(欧)&Ω&R=U/I&0电功&W&焦耳(焦)&J&W=UIt&0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0热量&Q&焦耳(焦)&J&Q=cm(t-t°)&c:比热焦/(千克°C)弹力&F&牛(顿)&N&F=-Kx&K:弹性形变摩擦力&F&牛(顿)&N&f=mN&m:摩擦力因素浮力&F&牛(顿)&N&F=rVg&r:密度万有引力&F&牛(顿)&N&F=GMm/r2&M,m:两物件的质量安培力&F&牛(顿)&N&F=BIL&B,I是垂直的电场力&F&牛(顿)&N&F=qE&E:场强洛仑兹力&F&牛(顿)&N&f=BqV&B和V是垂直的牛顿第二定律&F&牛(顿)&N&F合=ma&0匀变速直线运动&V&米/秒&m/s&Vt=V0+at&Vt:未速度匀速圆周运动&V&米/秒&m/s&V=w*R=2pi*f*R=2pi*R/T向心力&F&牛(顿)&N&F=ma=m*V2/R&R:此圆的半径比热&c&焦/(千克°C)&J/(kg°C)&c=Q/m(t-t0)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2:2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视频课 ···)
(视频课 ···)
(暂发两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