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附近广州生物岛国际公寓里有草地吗?发个位置,具体位置

广州大学城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p 综合管沟模板支架图A4
5<p 施工总体计划表A3
6<p 网络图2A3
6<p 主要工项施工方案一览表A3
8<p 施工组织设计3-4
12<p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2<p 编制依据
12<p 工程概况
12<p 施工总体方案、部署
18<p 施组目标
18<p 施工总体方案
19<p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33<p 施工准备、总平面布置
43<p 施工准备
43<p 施工平面布置
45<p 临时工程
46<p 施工测量
51<p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57<p 软基处理
57<p 路基工程
83<p 路面基层施工
92<p 综合管沟
123<p 综合管沟结构防水
151<p 基坑回填
167<p 箱涵工程
172<p 桥梁工程
177<p 排水管道工程
223<p 砌体及防护工程
229<p 工程检验试验与施工监测
234<p 工程检验试验
234<p 施工监测
248<p 施工进度计划
273<p 进度计划安排说明
273<p 施工进度图(略)
274<p 施工进度监控及动态管理
275<p 资源配置
278<p 劳动力配备
278<p 机械设备配置
281<p 物资采购及供应
285<p 资金需求计划
287<p 工程保证措施
288<p 工期保证措施
288<p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299<p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322<p 突发事件分析及防止措施
339<p 既有建筑物及设施保护措施
341<p 接口界面协调措施
341<p 成品保护措施
342<p 雨季施工措施
343<p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45第1章综合管沟模板支架图A4第2章施工总体计划表A3施 工 总 体 进 度 计 划 横 道 图第 Ⅲ 标段&#xa0;第3章网络图2A3&#xa0;第4章主要工项施工方案一览表A3主 要 工 项 施 工 方 案 一 览 表主 要 工 项 施 工 方 案 一 览 表 (续表)&#xa0;&#xa0;第5章施工组织设计3-4第1节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编制依据1)广州大学城(xx)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及综合管沟(某路)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2)广州大学城(xx)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及综合管沟(某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广州大学城(xx)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及综合管沟(某路)工程招标补遗书;4)现场考察资料;5)国家、行业、广州市有关建筑施工和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范、规程、规则、标准等文件;6)本单位的施工能力、经验。&#xa0;2、工程概况某路为广州大学城交通网的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60 米,设计时速50Km/h,线路总长约10 公里,双向六车道,五座中桥,局部需进行软基处理。某路作为广州大学城各大学主要出入口。某路外侧为各大学校区,内侧为生活服务区,根据各专业规划,大部分电力电缆、通讯电缆都布置在中环道路下面,自来水管线、燃气管线也沿某路埋设,因而某路道路实施综合管沟可发挥综合优势,综合管沟建设在道路中央绿化带下,以尽量减少上部覆土厚度,降低工程造价。DS04 中环三标,线路全长2.45km,起讫里程为K4+500~K6+950。2003 年7 月下旬开始施工;施工工期8 个月。2003 年9 月底,某路靠快慢车道分隔带一侧的二车道需具备通行能力;2004年7 月竣工交付使用,工期特别紧。某路施工特点:综合管沟为地下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明挖现浇法施工。局部软基需进行处理,换填厚度2~3 米;深层处理采用粉喷桩、碎石桩处理,深度7~12 米,处理宽度为填土底宽处外各1~2 米范围。主、次干路荷载标准为城—A,支路荷载标准为城—B,人群荷载5.0KN/m2,地面道路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 型标准车。车道宽路段上一条车道宽3.5~3.75m;交叉口进口道一条车道宽3.25m;交叉口进口道一条车道宽3.5m。2.1、工程位置及环境2.1.1、工程位置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与琶州岛相望,规划范围43.2 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 公里,距番禺市桥约13 公里,距广州市新城约17 公里。xx 四面滨水,岛周围地势低平,岛内以低丘陵冲积平原为主,多为农业用地和林地。岛上自然植被茂密,景色怡人,环境优美。2.1.2、道路及地下管线新造镇、南村镇现阶段以公路为对外交通的主要方式。其中xx 对外交通与外界无路桥相通,全部依靠轮渡;大学城南岸现有3 条主干道,分别为市新路、金山大道及金山大道延长线。本标段施工时汽车流量大,通行载重汽车较多,车辆行驶的运载荷重震动作业,易使周边土质变松,造成道路坍塌。地下可能有未探明管线,施工时应注意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2.1.3、地质水文1)地质简况xx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的孔隙性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砂层。本区地处河口滩涂,属潮间地带,地面高程低,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受降水补给外,还深受泾流和潮流影响,尤其后者,直接影响着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广州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部,根据1990 年《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2)水文简况本标段地处珠江入海口,地貌主要属低丘陵地带。沿线主要为丘陵冲积平原,地势开阔低平,地面标高一般为5.5~26.1m。地下水较发育,堆积层中含上层滞水及孔隙水,水量丰富,与珠江水系相通,地下水位埋深0~10.9m。年最高潮位年平均值:1.89m(黄埔水位站),多年平均高潮位:0.73m;年最低潮位多年平均值:-1.74m,多年平均高潮位:-0.89m;历史最高潮位:2.38m,历史最低潮位:-1.93m。3)气象简况广州地处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季节,且背靠大海,海洋性气候特别显著,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而不冷,雨量充沛。广州多年平均气温为21.8℃,以7、8 月最高,1 月最低。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mm,集中在四、五、六霉雨季节和七、八、九台风季节,日最大降雨量为284.9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33 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69 天。市区常见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为1.9m/s,广州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 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2.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xa0;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道路长度m 2450 &#xa0;2 综合管沟m 2450 &#xa0;3 钢筋混凝土箱涵座1 &#xa0;4 高架桥座1 &#xa0;5 地基处理(换填)m 240 &#xa0;6 地基处理(深层处理)m 1200 &#xa0;7 排水(雨水)管道m 4900 管径600-1350mm 8 污水管道m 4900 管径300-400mm &#xa0;2.3、工程特征2.3.1、工程特点1)工期紧迫: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为8 个月。2)重叠、交叉施工工序多,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要求高。3)施工界面接口多,协调涉及面广。4)沿线经过村庄、居民区、菜地及水塘,施工场地限制大,场内施工布置随施工进度改变。2.3.2、工程施工重点本项目工程量大,交通运输困难,工期十分紧张。施工组织、协调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具体为:1)土方和工程用料运输量大,必须认真组织运输车辆,加强场内外运输组织指挥工作。2)综合管沟结构工程量大,必须安排好作业顺序,合理组织,提高工效,确保顺利实现施工计划。3)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施工作业及文明施工管理,使施工按计划文明有序进行。4)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内外协调工作,使本标段施工取得社会和相关单位的支持。5)基坑、槽的开挖施工,必须保证施工安全。6)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和及时处理。2.3.3、施工技术难点1)软基处理范围广、量大,施工质量控制。2)地下水位高,必须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才能进行基坑、槽的开挖,施工防坍方控制。3)结构自防水和防水层施工缝、变形缝施工。&#xa0;第2节施工总体方案、部署1、施组目标1.1、工期目标2003 年7 月20 日开工,至2004 年3 月11 日竣工,共236 天完成全部工程,较招标文件提前9 天。里程碑工期:2003 年9 月30 日,某路靠快慢车道分隔带一侧的二车道应具备通行能力。1.2、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达到广东省优质工程,争创鲁班奖。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5%以上,重要分项工程全部优良;分部工程优良率90%以上;杜绝一切质量责任事故。1.3、安全目标杜绝人身重伤、死亡责任事故。杜绝火灾、重大机破责任事故。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下。杜绝因施工引起周围建筑物设施破坏的责任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1.4、文明施工目标按《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穗建筑[ 号文)的规定要求,做到施工现场文明有序,与周围环境协调和谐,创广州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树广州大学城建设文明施工窗口形象。&#xa0;2、施工总体方案2.1、施工指导思想以广州市和行业有关建筑法规、施工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合同条款和本施组目标为准则,组织我公司从事过地铁、市政道路及深大基坑施工的管理技术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部署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纪律严明的施工作业队伍;配置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投入足够的周转资金,按项目法、ISO9002 程序组织施工,抓住重点,攻克难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加强协调,安全、文明、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本工程,充分体现广州大学城建设的文明形象,充分展示我公司的施工组织能力和技术实力。2.2、施工组织原则1)以总工期为主线,控制里程碑工期,科学部署,统筹安排,分区分段组织施工;2)组织多工作面作业和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力求均衡生产;3)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控制重点、难点工程;4)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工艺;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7)精打细算,降低工程成本;8)加强协调配合,搞好界面接口施工;9)做到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2.3、施工重、难点技术对策本工程规模大,工期紧,环境特殊,地质复杂,工程设计技术手段多,施工重、难点突出,我们将抓住关键,对本站的施工重、难点工项,拟订并采取如下施工技术对策。重、难点工项施工技术对策表&#xa0;施工重、难点描述需解决的问题施工技术对策工期紧任务重根据业主要求:2003 年7 月20 日开工,2003 年9 月30 日前某路靠快慢车道分隔带一侧的二车道应具备通行能力。2004 年3 月10 日竣工。保证施工工期的关键设备投入。选择可靠的施工组织方案。1、购置、调配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设备。2、以网络技术组织控制各工序作业关系和时间。3、加强监测、预测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4、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网络计划实施,可加大投入施工设备、人力、周转材料。在标段中部增加施工工作面,确保投标工期的实现。软基处理本标段有软土地基处理量大,形式多,其中换填74938?、粉喷桩129570m 、碎石桩54408 m。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1、加大设备的投入,采用分区、分段布置钻机,减少干扰,发挥机械效率。2、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效率,做到紧凑有序,用之即进,工完即出。3、加强后勤保障及材料供应,避免停工待料。基坑开挖本工程地下水位高,基坑、槽开挖的土方量大。降低地下水位,防坍塌,保证施工安全、进度。1、开挖前采用井点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期间保证有足够的抽水设备。2、坑内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捡,机械装运,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3、必要时基坑边坡喷护加固,确保边坡稳定。并即时做好临时排水沟。4、开挖深度较大时,采用先打钢板桩后开挖。重、难点工项施工技术对策表(续前表)&#xa0;施工重、难点描述需解决的问题施工技术对策施工防暴风雨、防雷电、水害、风灾工程位置处于暴风雨、台风、雷电多发区,施工场地狭窄,基坑深大,排水、防护困难,周围环境限制性强,易造成突发事件。预防和避免突发事件发生,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和正进行的施工作业不中断而影响进度和质量。、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作好预测、预报工作,提前作好施工安排和采取防范措施。、充分考虑突发因素,施工前认真作好排水、管线路布置和临时结构加固处理及场地硬化, 施工过程中文明有序,并充分作好应急备用的物资。、建立防范机构,领导负责,组织建全,措施得力,落实到位。界面接口施工处理本标段首尾与某路三标、一标相接,同时与中部快速路、、、、、路交叉。界面接口的工程关系和施工技术处理,施工安全保证,施工相互支持和关系协调。、各界面接口处,施工前应确定可行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措施。、采取必要的临时封堵和压浆加固基坑边坡土体,保证界面接口施工安全。、加强与所涉及方的联系协调,取得对本工程施工的支持。、加强各项监测、预防工作,保证接口处施工的安全。场地布置标段穿过果园、菜地及鱼塘,施工场地较小。场地与施工的关系处理、采用分区、分段布置及固定位置和移动布置,充分利用空地和暂未开挖地面及已作结构顶面。、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效率,做到紧凑有序,用之即进,工完即出。、为减轻场地布置压力,适当安排部分材料加工、施工人员在场外择地布置。结构防裂、防水综合管沟结构采用三跨及多跨封闭式框架结构。结构外侧设置外包防水层,二级防水。如何提高结构的自防水能力和混凝土抗渗等级,长大整体结构混凝土防裂,顶板防水层施工质量和施工缝,接口处防水施工处理,达到无浸漏、水渍现象。、侧墙及底板、顶板采用质量合格的厂家生产的抗渗混凝土,抗渗等。、每段施工缝之间米左右分段施工。、施工缝充分凿毛清刷,加遇水膨胀止水带,加强捣固和养生工作。、变形缝米设置一道。、防水层请广州有资质、守信誉、质量保证的专业队伍施工。2.4、施工总体方案施工总体方案为:精心施工准备,加快做好地基加固。整个标段分Ⅰ、Ⅱ两个区同时施工。基坑开挖、综合管沟结构、排水工程施工从中部向两端,开四个作业面同时流水作业。结构分段分层由下至上顺做。桥梁涵洞施工与主体平行作业。检验、试验、监测贯穿施工全过程。确保2003 年9 月30 日、2004 年3 月10 日两个关键里程碑工期。重、难点工项,重点组织、重点投入、重点技术攻关,保证工期和质量计划顺利实现;按网络计划组织、控制各项施工作业,搞好平行流水作业和各工序衔接及界面接口的施工协调和施工技术处理,创造各作业工序的相互支持条件。建立施工全面监测网系,以监测信息调整参数,指导施工,保证既有建筑安全。加强外界各方协调,取得社会最大支持。1)总体施工工艺流程2)主要工项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规模大、工期紧、难点多的特点,遵循施组编制原则,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配置实用高效的施工装备,选择好的作业方式,实行动态的劳动组合。见“主要工项施工方案一览表”。主要工项施工方案一览表&#xa0;&#xa0;&#xa0;&#xa0;主要工项施工方案一览表(续表)&#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5、施工进度方案根据本施组所确定的工期目标,总体进度的方案安排如下:1)施工准备:2003 年7 月20 日~8 月20 日共一个月。从进场之日10 天后达到正式工程具备开工条件,个别不影响正式工程施工的临时工程,与正式工程平行作业,并注意尽早完善。2)中环施工道路(二车道):施工期从2003 年8 月1 日至2003 年9 月30 日。3)软基处理:施工期2 个月,从2003 年7 月30 日至2003 年9 月30 日。4)路基土方:施工期从2003 年8 月1 日至2004 年3 月5 日。5)综合管沟、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期从2003 年9 月1 日至2004 年2 月19 日。6)路面工程:施工期从2003 年1 月20 日至2004 年3 月10 日。7)砌体及防护工程:施工期从2003 年8 月9 日至2004 年2 月28 日。8)2004 年3 月10 日完成全部工程。2.6、保证关键工期方案1)本施组所确定的关键工期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组织能力和技术实力、施工资源配置、所选择的施工方案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进度指标分析和施工季节的有利条件,确定关键工期为:2003 年9 月30 日,某路靠快慢车道分隔带一侧的二车道应具备通行能力。全部完工时间比招标文件要求的2004 年3 月20 日提前10 天。2)保证关键工期的主要施工方案(1)粉喷桩、碎石桩采用10 台桩机同时施工。(2)整个标段由中部向两端分两个工区,四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各工序平行、流水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3)土方开挖和运输,采用6 台挖掘机挖土方,20 台15t 自卸汽车转运到场内堆土场,并组织6 台装载机,其中两台3.0m3,卸土点与业主及有关管理部门联系,选择在就近堆、弃土。(4)加强施工中的协调和主动配合,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取得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保证施工按计划如期推进。3)充分配置施工资源(1)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配备:选派有能力、专业性强、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并部分组织当地劳动力资源辅以支持,从人员的管理、施工技术能力和人员数量上充分满足施工需要。详见第七章“资源配置”。(2)主要设备配置:综合管沟关键工期的实现,施工设备配置是决胜的主要条件之一。根据施工方案,相配套的起重设备、开挖运输设备及小型机具、周转料具,绝大部分在番禺、肇庆、广州、韶关等地,若我公司一旦中标,按施工需要的时间,完全能提前到场,部分新购设备和料具,我司将投入所需资金,在广州、广州就近购买或加工,完全能按时到达,满足施工需要。详见第七章“机械设备配备”。(3)若一旦中标,我公司将立即拨给项目经理部500 万元的资金,保证启动和周转资金的使用。2.7、可能影响关键工期的因素分析及预备施工方案本工程工期十分紧张,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因客观原因影响施工,如:交通疏解及管线拆迁影响,特殊环境事件影响,节假日、自然因素等,都可能导致本工程按计划难以如期进行。我们除对这些影响因素加强预测、预知、预析,并作好事前准备外,还应采取下列预备方案施工,以保证工期目标如期实现。1)提前作好劳力、设备储备工作,以便及时加大投入。当需加大投入时,材料加工和施工人员住宿可作一部分场外安排。2)对地质情况进行加密预先探测,尽早确定设计的个别改变和相应的施工方法改变。3)作可移动式基坑遮盖防雨棚,下雨时可保持作业面继续施工。4)在标段中部增加工作面,使路基、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有8 个工作面同时施工。5)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期间,为保证施工现场正常运转,不放假,同时要提前作好施工材料、工程资金和小型料具的储备,保持施工场地内所有工程按计划连续施工。3、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3.2、项目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职责以我公司法人代表委托人的身份,在本项目按项目法组织领导全体职工全面完成施工承包合同所规定的任务。其职责是:1)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管理,执行ISO9002 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手册》中《项目工程组织机构管理办法》,对本工程的管理负责第一管理者责任。2)按弹性编制组建项目的管理层和作业层;按动态管理要求优化、组织各项资源配置。对所属施工队伍进行生产指挥、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检查,保证按合同工期完成建设任务。3)合理使用和调配资金。用好公司拨付的启动资金和建设单位拨付的预付款和计价款。控制施工阶段成本和竣工决算成本。4)认真履行施工合同,协调内外关系,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和合同要求,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建成本工程,增强我公司市场竞争能力。6)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努力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杜绝人身伤亡、机破、火灾事故。7)有权代表公司会同顾客(建设单位)协商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处理本合同一切相关事宜。8)有权临时处置意外情况,但事后必须及时报告。(2)、项目副经理职责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本项目施工中的现场组织指挥、资源筹集、施工协调、安全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物质设备使用调配管理、检查督促施工计划的实施,主持交班会工作,主持处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日常问题。对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3)、项目总工程师职责1)协助项目经理对本标段的施工实施全面管理,主持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施工方案的贯彻实施。2)协助项目经理作好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成本控制。3)主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季度施工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及物资设备供应计划,主持制定各项配套措施。4)主持ISO9002 质量体系在本项目的运行,主持编制质量计划和创优规划的实施。组织项目的技术攻关和全面质量管理。主持重大技术交底。5)主持重大设计变更和方案变更,审查一般设计变更和方案变更。6)审查控制测量方案,施工监测方案及其成果资料,审阅主要材料、主要工程部位的检测试验资料和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资料。7)主持例行的安全质量进度检查。8)协助项目经理作好单位工程和全标段的内部检查初验,主持项目竣工文件的编制,参加竣工交接。承担责任:对项目技术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管理负领导责任。(4)、桥梁工程师职责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指导主持并复核桥梁的测量放样,解决桥梁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难题。主持基底等隐蔽工程的自检和监理的终检签证。主持检查试件的制作送验,主持砼浇注养护质量的监督检查。2)负责编制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技术措施,以保证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3)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措施,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保证全合同段的环保目标的实现。4)协助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做好桥梁工程的质量监测承载试验,参与解决桥梁在该地区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5)协助会计师编制成本计划,协助材料员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并支持编制桥梁施工进度计划。6)负责收集、总结相关的桥梁施工的经验,为编制工法作技术准备。7)主持桥梁工程变更设计方案的报批,监督施工原始记录的积累,主持编制桥梁工程进度台帐,组织QC 小组活动的运行。8)负责编制桥梁工程的竣工文件。(5)、试验工程师职责1)制定试验工作程序和操作规则并监督执行。2)上足本标段需要的试验设备、仪表仪器并督促定期检验校核,保证达到计量标准。3)主持对主要原材料进行进货检查试验,为核查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土工试验,对重要结构部位进行试块或取样试验。4)检测和试验要如实反映现场实际操作情况和结构本身达到的指标,工程试验和材料试验抽样率要达到规范要求。各类配合比的选定要规范化科学化。5)对不合格品要及时通报并加标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6)主持各项试验报告,配合比选定单的审核。7)积累所有检测试验原始资料,及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纳入竣工文件。8)准备资料参加内部质检初验和竣工验收。(6)、质检工程师1)全面贯彻落实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相关程序文件,具体实施ISO9002 质量体系对本项目的覆盖和运行,编制质量计划和重要作业指导书、工艺细则、工艺标准,制定各工序的质量标准。编制各部位各阶段质量保证措施。2)主持分项分部工程内部检查验收,邀请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3)负责隐蔽工程的内部检查和陪同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4)审核检测试验过程和检验资料。5)在检查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密切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组织现场质量大检查和随机抽查,负责制定不合格产品和不合格工序的处理方案。7)负责创优规划的实施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主持各QC 小组的工作进程。8)主持编制质量快报和质量月报,随时通报质量动态。9)主持编制质量竣工资料,参加单位工程和全标段竣工内部检查初验和竣工交接。(7)、测量工程师职责1)主持设计单位的测量交底接桩复测并与相邻标段闭合。制定控制测量方案,在方案批准后主持标段控制测量,并详细记录提交测量成果。2)主持控制测量成果交底,交桩交资料。3)对各现场的放样测量定期复核,重要部位随时复核。4)对本标各单位重要测量仪器定期组织检验、校正和更新。5)负责竣工测量,主持编制竣工测量资料参加竣工交接。(8)、机电工程师职责1)制定设备管理、安全保障及环保措施,参与机电设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生态造成的破坏进行监控。2)负责对机电设备技术问题的现场处理,机电设备配套及使用情况的现场跟踪、调查,督促、指导设备作业人员做好检查、保养、维修工作,参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3)负责配套施工机械计划的编制工作,负责设备的进出场管理。4)参加对机械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技术鉴定、抢修。5)参与机电设备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培养设备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使设备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环境下的机械安全操作规程。6)负责新构设备的技术引进工作。7)根据施工进度和设备状况,做好设备的配件计划。8)收集施工设备使用情况数据,作好成本核工业算等经济工作。9)负责发、配、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9)、材料工程师职责1)负责主要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2)负责售货方的材质价格信誉调查,索取合格证并送样试验。,把好进货关。3)主持制定严密的材料工作制度和进出库手续,要记录材料流向,作到各批材料都可追溯到各工程部位。4)督促现场材料文明管理,凡不合格材料都单独堆放并加标识,按ISO9002管理程序防止不合格材料被误用。5)按施工进度计算材料压库周期,做到既不积压又要及时供应。3.3、项目管理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进行独立经济核算,劳动力采用弹性编制,对本工程进度和各项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1)目标管理: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项目部各个部门和个人,并制订详细的目标管理细则和实施措施,对各项目标实行动态控制。2)合同管理:坚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确保对业主的各项承诺,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合同内容履约率达100%。3)技术管理:从全公司范围内抽调选派有地铁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对本标段的关键工序成立相应的QC 攻关小组,并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工作。制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计划,在重点项目设置科研课题,在竣工前取得成果。4)计划统计管理:合理地安排网络计划,广泛采用平行交叉流水作业,以控制分项工期来确保总工期。坚持工作例会制度,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确保全部工程项目施工处于受控状态。对确保工期的各项资源配置实行动态调整。对项目定期进行人员、设备、劳动生产率、进度指标、消耗指标、成本、分项工程总数量、完成数量、剩余数量及验工台帐的统计分析,为项目管理和指标调整及决策提供依据。5)成本管理:贯彻实施施工合同成本控制,即:投标报价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竣工决算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物资材料的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实行各级责任成本核算,以达到控制责任成本的目的。6)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工种操作实施细则,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标准工地,通过安全检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7)质量管理:本项目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和每道工序,现场挂牌施工,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实到实处。在ISO9002 质量体系运行中,全员全过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围绕关键工序开展QC 小组活动。8)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严格按照业主关于文明施工的规定要求,组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检查评比制度,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现场评比活动。9)环境保护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环保领导小组,严格按规定要求制定环境保护的措施,在施工全过程认真执行。第3节施工准备、总平面布置1、施工准备若我公司一旦中标,将立即作好如下施工准备:1.1、施工技术准备按投标书拟定的技术人员,立即组织到位,进行:1)认真复核施工设计图纸,吃透设计意图;2)认真阅读技术规范,拟定技术标准和订立实施性施工技术细则;3)认真编制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现场测量复核,作好施工放样;5)按ISO9002 标准,拟定质量管理程序;6)配备好技术工作所需要的设备、人工、器具;7)管理、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的开工前技术培训。1.2、施工资源筹集施工资源的筹集,除按投标书拟定的管理人员一次组织到位,施工人员按计划分期到位外,应立即作好:1)机械设备的组织调配、调迁;2)测试设备的配置调入及技术、计量鉴定;3)主要材料的选择、实验、选定;4)半成品材料的选择、实验、选定;5)施工需要的信息网建立和有关信息收集。1.3、交通疏解施工期间的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我们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请交通部门指导、培训、协作,共同完成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任务。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出入,避开日高峰期,以避免增加流量造成堵塞。节假日期间,提前做好施工储备安排,避免施工车辆出入。在场地出入口处,设交通指挥人员,三班制指挥施工车辆行驶。按交通部门要求,在出入口、通道、过道等处,设置交通指示标牌,以疏导人行和车辆。1.4、管线路拆迁改移本标段施工涉及既有水沟、地下管线,需要拆迁、改移或恢复的较少。在施工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同业主和主管部门共同协商,合作解决。施工场地内为满足施工需要新布设管线与既有管线的接口,我们将作好规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后,并请主管部门指导、协作施工。&#xa0;2、施工平面布置2.1、布置原则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在整个施工期内,场地布置遵循的原则是:总平面布置和阶段性布置相结合,相对固定布置和随施工进度移动布置相结合,使施工场地的布置,随开挖、结构浇筑、回填,相互利用和相互提供条件;同时注意场内布置和场外布置相结合,临时设施的布置修建与周围建筑物及社会影响保持协调一致,使场地布置为工程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和体现施工场地文明有序。2.2、总平面布置图本标段,线路走向呈东西向。线路里程为K4+500~K6+950,总长度约2450m,综合管沟采用明挖法施工。本场地布置主要在K5+250 线路左侧及K5+810 线路右侧,布置办公用房和大部分施工人员宿舍、配电房、机械停放场、试验室、施工队驻地、临时给水管路、临时供电线路、临时场地围蔽等。周转材料、机具等堆放场地随施工进度布置在正线范围内。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略)&#xa0;3、临时工程3.1、场地围蔽项目经理部围蔽采用砖砌24 墙、38 柱,柱间距 5.0m,墙、柱离地面高度分别为2.2m、2.5m,墙基础截面高为0.6m,宽为0.5m。墙内、外面抹1~2cm 厚的砂浆,并按业主规定涂刷标示牌。3.2、临时房屋场内修建的临时房屋、管理和生活房屋,采用“雅合活动板二层结构房屋”,厨、厕房屋采用砖墙、钢架石棉瓦屋面结构。临时房屋修建及置放位置,随施工阶段场地变化而确定。项目经理部及监理人员住房,拟租用北亭村既有房屋。实验室、配电房、空压机房采用砖墙、石棉瓦盖面结构。钢筋、模板加工采用钢架石棉瓦敞棚。临时房屋的修建,按场地布置位置,请专业施工队伍,形式和色彩与环境协调,严禁乱搭棚。3.3、场地道路及场地硬化场地道路由南亭村、xx 中部既有水泥路引入,沿施工标段利用或整修便道贯穿场地东西端。在跨河涌处设钢便桥一座,跨度约7 米,采用6 股40I 字钢上铺枕木、钢板作为行车道,桥面宽度4.5m。在注意保留原有硬化路面利用部分外,其余采用泥结石硬道路,厚度为15~30cm 或业主要求的道路结构形式。施工驻地内,为保持场地清洁,防止泥水污染,除机械行走道路按上诉要求施工外,全部以5~8cm 厚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硬化。3.4、场地排水本工程施工场地排水,是保证施工安全和场地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原排水系统因施工被拆除,施工时的自然雨水、基坑降水、施工及生活用水等,极易造成场地和基底泥水横流,而且很可能造成基坑水没突发事件,因此,场地排水系统采取如下布置:1)紧靠围蔽墙内侧四周,设置宽40cm、深40~60cm 的砖砌排水明沟,排入沉淀池,最后排向既有或改移的地下雨水、污水管道。2)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一圈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基坑开挖后,坑底设置集水井,及时抽排,并备用每小时不小于300m3 总抽水量的抽水机,保证遇暴雨时,基坑排水及时。3.5、临时供电临时供电线路分别从K5+880、K6+880 处500KVA 变压器引出。变压后,每隔50m设一分接线插座,各用电设备用电缆与插座接通。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为防止突然停电不至影响施工,在施工现场安装四台200KW 的柴油发电机。3.6、临时供水施工及生活用水分别从K5+440、K6+880、处引入,用φ80mm 钢管布置主管路,然后分接各用水点。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7、通讯施工通讯联络,有关主要人员除按规定配备移动电话外,另安装8 部程控电话,供监理、项目经理、工程师和工地办公室使用,以便加强联络。3.8、标语、标牌、美化施工场地的标语、标牌,按广州市和业主有关规定,标明本工程施工建设有关单位和责任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挂写标语、广告牌等。标语、标牌的大小规格、色彩,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给人一种清洁、清新的美化感觉。3.9、临时工程数量临时工程数量表&#xa0;序号工程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临时场地设施1场地道路m2600宽6m,厚20cm,C20 混凝土2场地硬化?3000厚5~10cm3设备停放场?1000&#xa0;4制梁场?1000&#xa0;5材料堆放场?3000&#xa0;6钢筋制作场?1000&#xa0;7场地围蔽墙m800砖结构、24墙、38柱临时管线设施表1施工场地排水沟m5000&#xa0;2沉淀池个10&#xa0;3动力电线路m150010KV4供水管路m800φ80mm临时房屋表1办公、生活房屋&#xa0;3260&#xa0;1)职工食堂?100砖墙石棉瓦结构2)宿舍?500租用3)宿舍?1600活动板房4)监理宿舍?200活动板房5)办公用房?860活动板房6)厕所个8&#xa0;2配电房?40砖墙石棉瓦结构3门卫房?50砖墙石棉瓦结构4试验室?120砖墙石棉瓦结构&#xa0;4、施工测量4.1、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公路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2)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并与邻近工程标段进行贯通联测,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3)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都须经过监理检查和批准。4)采用三维坐标解析法放点。5)对整个工程场区地面平面控制网按精密导线网布设。6)对整个工程场区地面高程控制网按Ⅱ等加密水准网布设。4.2、平面控制测量4.2.1、地面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利用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在场区按精密导线网布设。精密导线网点沿某路四标所经过的实际地形选定,以GPS 网为基础布设成复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网;为了保证本标段与相邻标段的贯通,导线测量用的控制点至少要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所用的控制点两个以上。利用贯通平差后控制网点对建筑物的轴线进行测设。精密导线精度要求:导线全长4Km 左右,平均边长为350m,测角中误差≤±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0。导线点点位可充分利用城市已埋设的永久标志,或按城市标志埋设,点位可选在楼房上。针对本工程特点,所有导线点必须选在施工范围之外,稳定可靠,且能与附近的GPS 点通视。4.2.2、标段平面控制测量利用测设好的平面控制网,以标段的两个轴线方向为基线,直接把轴线控制点投测于标段基坑边,经检查复核无误后,设立护桩,利用轴线控制点通过经纬仪把标段轴线直接投测到基坑内,并对标段结构进一步进行施工放线。4.3、高程控制测量4.3.1、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按Ⅱ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并且要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所用的水准控制点一个以上,复测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且经平差后,再在结构物四周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测设数个水准基点作为高程控制及变形沉降观测用。水准基点的埋设要稳固可靠,且埋设在基岩上或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地面高程控制网在Ⅱ等水准点下布设精密水准网。加密水准网在Ⅱ等水准点之间布设成附合或闭合环线,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环线闭合差≤±8 L mm(L 为往返测段、 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 计算,附合水准路线长度2~4Km)。水准仪等级为DS1,标尺为因瓦尺。4.3.2、标段高程控制测量对于标段施工时的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复核或增设的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把高程引测至基坑内,并在基坑内设置水准基点,且不能少于两个,通过坑内和地面上的水准基点对标段施工进行高程控制测量。4.4、道路控制测量(1)开工前检查工程已测设的所有永久性标桩,并将遗失的桩在接管工地14 天之内通知工程师,然后由工程师提供必要的工程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在收到工程师提供的工程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之后,自费进行测量以校核标志以后,自费进行测量以校核工程师提供的测设资料和测量标正确性。地形复测每隔20 米桩设一断面。(2)施工期间所有的标桩包括转角桩、中桩、桥涵结构物及其终点、控制点等,进行固定的保护,并对水准基点、三角网点等树立易于识别的标志。对永久性测量标志进行保护,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后,完整地交验监理工程师。(3)中线复测:为保证工程施工中道路的中线位置正确,施工前必须进行一次中线复测。复测中线的方法步骤如下图所示,自公路中线起点开始到第一个转折点,进行直线定线和直线丈量,校核设计时转折点间距离,同时复测该段所有中桩及地形变化点和施工需要加桩的位置并确定桩号。第一个转折点的桩号校测后,在第一个转折点安置经纬仪核测转折角α1 无误后,根据已核测的转折角α1 和设计确定的曲线半径R,校核圆曲线的三个主要点ZY、QZ、YZ,然后进行圆曲线副点的详细测设。若核测的转折角α与设计图中的转折角α角度比较超出误差规定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征得同意后再根据所测转折角α与原设计半径R 重新计算曲线元素,设置出曲线的主点和副点。中线上与其有关的中线桩号亦相应调整。从第一个曲线终点到第二个转点进行直线定线、直线丈量,校定第二个转折点桩号和转折角α2,测设第二个圆曲线。依次进行,直至公路终点。4.5、放样测量4.4.1、基坑开挖放样测量1)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其边坡线位置要根据线路中线控制点放样,其容许误差为±50mm。基坑开挖过程中,使用坡度尺检测边坡坡度,坡脚距结构的距离。2)基坑开挖至底部后,采用附合路线形式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底线路中线纵向容许误差为±10mm,横向容许误差为±5mm。3)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将高程传入基底。4.4.2、结构工程放样测量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中线容许误差为±10mm。2)底板混凝土立模的结构宽度与高度,预埋件的位置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3)结构边、中墙模板支立前,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样边墙内侧和中墙中心线,放样容许偏差为±10mm。4)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要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容许误差为+10~0mm 之内,中线测量容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误差在+15~10mm 之内。4.6、相邻建筑物接口测量施工前对接口位置轴线高程与有关部门进行确认,并进行与对方控制网的复核测量,以保证接口的正确连接。4.7、测点精度控制1)采用精密导线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采用严密方法平差,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精度评定。2)工程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限差表&#xa0;&#xa0;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总贯通中误差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xa0;&#xa0;&#xa0;竖向贯通误差≤±≤±≤±≤±&#xa0;4.8、测量仪器配备主要测量仪器配备表&#xa0;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产地1 GPS 定位仪SOKA20-P台1 日本2 全站仪TCR702 测角精度:±1.5″ 台1 瑞士3 全站仪SOKA2000 测角精度:测距精度:2mm±2ppm 台1 日本4 光学经纬仪J2 级,测角精度±2″ 台3 北京5 水准仪S3 级测量精度±3mm 台5 南京&#xa0;第4节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软基处理1.1、粉喷桩施工1.1.1、施工方法本标段粉喷桩加固地基分布于K6+650 至K6+950 区域,工程量为129570 米,桩径50 厘米,掺灰10%,桩长7 米,间距为1.5-2 米布置(见粉喷桩布置示意图)。粉喷桩施工成桩速度慢、工期长、竣工后也还待28 天才能检测,是影响路基填方的关键。为此,我公司中标后,将粉喷桩施工作为地基处理的重项任务,提前安排机械人员进场,率先打开工作面,并调集钻探试验人员,对粉喷桩地段地质进行复探,且及时取样做室内配合比试验和试桩工艺性试验,取得可靠的施工技术依据以指导大面积粉喷桩施工。根据粉喷桩的工作量和本段粉喷桩工点、地形状况特点,我公司拟派调6 台装备良好的PH-5A 型粉喷机组及时进场,分别于各段粉喷桩工点进行全面开工。施工人员65 名,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并有富余,工作时安排两班倒,同时建立强硬的后勤材料供给措施,保障粉喷桩的不间断施工,用60 天时间全面完成粉喷桩的施工任务。1.1.2、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2)、施工程序示意如下图所示。&#xa0;1)操作方法A、对正桩位,调整钻机机身,保证钻杆的垂直度,启动钻机下钻,待搅拌钻头接近地面时,启动空压机送气,开始钻进。B、钻到设计孔深时,关闭送气阀门,喷送加固粉料。C、确认加固粉料已到桩底时,提升搅拌钻头,为便于控制成桩质量,一般不得使用Ⅲ挡提升。D、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时,停止喷粉。E、打开送气阀,关闭送料阀,但空压机不要停机,搅拌钻头提升到桩顶时停止提升,在原位转动2min,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F、钻头再钻到设计桩底,进行二次搅拌。G、将搅拌钻头提出地面,停止主电机、空压机,填写施工记录。H、移动到下一个桩位。2)操作要点A、机身调平以钻杆是否垂直为依据,操作时以钻锤吊线进行控制。B、钻头钻至设计深度时,要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以保证加固粉料到达桩底。一般为2~5min。C、喷粉或喷气时,当气压达到0.45MPa 时,管路可能堵塞,此时立即停止喷粉,将钻头提出地面,切断空压机电源,停止送气,查明堵塞原因,予以排除。D、整个制桩过程一定要保证边喷粉、边提升连续作业。当空气湿度大、粉体流动性差、喷气压力大、单位桩长喷粉量大时,开通灰罐进气阀,以对料缺罐加压。如出现断粉,及时补喷,补喷重叠长度不小于0.5m。E、粉体固化料入罐时必须过筛,以保证入罐固化剂粒径最大不超过0.5cm,无纸屑石块等杂物。F、喷粉开始时,将电子秤显示屏置零,使喷粉过程在电子计量显示下进行。喷粉时,记录人员随时观察电子秤的变化显示,以保证各段喷粉均匀。1.1.3、施工组织一台粉喷桩设备组建一个施工班组,每班组由10 人组成,具体分工见下表:操作人员分工&#xa0;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 班长1 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联系,控制操作规程,排除施工中种种障碍2 操作员2 按设计施工工艺正确操纵钻头的钻进和提升, 检查维修机械, 负责使用联络信号3 司泵1 统计材料用量,记录泵送时间,清洗输送管道4 上料工4 将加固料送入罐内,保证施工连续5 发电工1 负责机器设备的安装和安全使用6 记录员2 负责记录数据,操纵电器控制仪表,使用联络信号,兼质量检查员工作1.1.4、粉喷桩施工常遇到的问题(故障)及排除方法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xa0;故障产生原因排除与防治卡钻通过含水量过低或板结坚硬的土层,或局部遇到障碍物停止钻进,查清原因,并采取下列措施:①实行慢速钻进;②提出钻头,改是钻头;③如位置较浅,可用其它方法疏松土层后再钻;④如提升钻杆时卡钻,则暂停喷粉,待正常后再复喷喷粉不畅或堵塞①输气管道连接部分密封不严,造成漏气或气源不足、气压降低;②水泥吸潮结块或喷口粘结变小;③固化料中含有杂物或大颗粒;④部分地层透气性不良①检查空压机运行情况,调整气源压力,处理输气管的密封不严,确保正常输气;②改用合格水泥,提出钻头清理喷嘴;③清除固化料中的杂物和大颗粒,或改用符合要求的固化料;④喷粉不畅时,操纵喷料阀门由关到开,由开到关,反复多次桩体疏松①土层含水量偏低,固化剂与原状土的固结程度差;②遇到松散杂填土层,造成粉体流失,使桩体达不到原有的含灰量;③喷粉不足,使桩体达不到原有的含灰量①对局部土层含水量过低,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可向土层适当注水;对大面积干燥土层改用浆液搅拌法成桩;②可二次钻进,复喷一次粉料;③检查输灰管路,提高喷灰数量断桩①水泥潮湿结块或其它异物堵塞管路,造成供灰中断;②管道漏气或供气不足,造成喷灰量中断;③钻头喷粉孔磨损、堵塞,造成喷灰中断;④先提钻后喷灰或提钻速度过快,造成喷灰中断;⑤贮灰罐中灰已用完,喷粉中断①水泥或石灰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固化料用前要过筛,确保合乎要求的灰料进入贮灰罐;②经常检查管道,确保输灰畅通;③喷灰计量要准备,供气风太要满足要求;④提升钻杆前要先喷灰后均匀搅拌提升;⑤钻头或输灰管道堵塞,立即停钻清理;⑥对已断灰桩应将上部断桩打除后,已水泥沙浆补桩或在邻位补桩空心桩土壤含水量过低,使得固化料喷出后不能被土颗粒吸附,造成喷灰远射,四周桩体强度高,中部为土芯,形成空心桩当土层含水量低于时,采用钻孔时适当注水或改用喷浆搅拌成桩工艺桩体强度不均①钻杆提升速度不均,使得喷入土层的灰量忽多忽少;②输灰管道轻微堵塞,造成气压不稳,灰流量时高时低,使得喷灰不均;③遇局部松土层漏灰造成喷灰不均;④遇粘土搅拌不开,喷灰量难以控制;⑤供气压力不稳或贮灰罐与喷射管存在气压差①控制提钻速度,确保均匀提升,均匀喷灰、均匀搅拌;②经常检查计量称,保证计量准确;③经常检查输灰管路的喷灰量和供气压力,确保平稳送灰;④遇松软土层或粘土层调整输出转速,保证钻杆的适应性,使喷灰均匀;⑤调整空压机的气压,确保气压稳定漏桩①粉喷桩未编号,或施工中未按桩号逐根成桩;②对所有桩位确定后未作明显的标记,或桩位标记被土掩埋;③未设专职人员标记桩位和桩号①逐桩编号,成桩过程中逐排逐号前进;②桩位作明显标记,并注意施工中不得损坏;③设专职人员作施工记录,认真记录施工桩号、桩长、喷灰量等技术数据,并为钻机移位提前指导;④对已漏桩予以及时补好&#xa0;1.1.5、质量控制粉喷桩施工根据成桩试验研究的技术参数进行,操作人员随时记录压力、粉喷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并满足下列要求:(1)、严格控制喷粉标高和停喷标高,不得中断喷粉,确保桩体长度;严禁在尚未喷粉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2)、桩身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以下1/2~1/3 桩长并不小于5m 的范围内必须进行重复搅拌,使固化料与地基土均匀拌和;施工中发现喷粉量不足,整桩复打,复打的喷粉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喷粉中断时,必须复打,复打时重叠段大于1m;(3)、施工机具设备的粉体发送器必须配置粉料计量装置,并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严禁无粉料计量装置的粉体发送器投入使用;贮灰罐容量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当贮量不足时,不得对下一根桩开始施工;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4)、控制重复搅拌时的提升和下沉速度,以保证加固深度范围内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搅拌;(5)、粉喷桩施工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粉喷桩施工允许偏差&#xa0;项次项目单位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cm±10抽查2%2桩径mm不小于设计抽查2%3桩长Cm不小于设计查施工记录4竖直度%1.5查施工记录5单桩喷粉量%不小于设计查施工记录6强度MPa不小于设计抽查5%1.1.6、质量保证措施(1)、开工前及时进行土样试验、加固料试验和水泥土比例试验,确定每米的喷灰量,做1~2 根工艺性试验桩,以掌握该施工场所的各种制桩技术参数,如含灰量、钻进速度钻杆提升速度等,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工程桩的施工依据,并及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施工中根据工程要求召开质量专题会议,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机具及不合格或失效的水泥。(3)、控制钻头下沉和提升速度,保证加固范围内每一深度都得到充分搅拌,严格按要求进行复拌。(4)、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对照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不合格的桩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5)、选取一定数量的桩体开挖,检查桩体外观质量、搭接质量和整体性。1.1.7、粉喷桩现场质量检测检测粉喷桩质量所用的方法与检测其它桩一样,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现场检测具有直观、工效高、代表性强、避免取样运送过程的扰动等优点。但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行粉喷桩检测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并辅以一定的室内试验。针对粉喷桩的需要,施工完成后的全面检查方法有:(1)、测量放线检查全部桩完成后进行基槽开挖,基槽开挖后,桩顶露出1m 的长度,按设计桩长截掉桩顶多余部分,再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经过测量检查可以了解桩的偏位、桩顶标高、开挖标高等情况。(2)、人工直接观察基槽开挖后,组织人力对现场直接进行检查,可以了解桩的成形、桩径、缺桩、桩项强度、桩顶质量、桩位偏离等情况。在这些检查项目中,除桩顶强度外,其科均用视力检查确定;桩顶强度除观察其搅拌均匀程度进行分析外,还可以采用简易检测法,即用一根长度2m、直径16mm 的平头钢筋,竖直立于桩顶,如用人力能压入10cm(28d 龄期),表明施工质量有问题。(3)、桩身取样强度检验制桩后7d 内可用轻便触探器对桩进行一般性检查。由于轻便触探器的检查结果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因此,经轻便触探器检查后,如对某些桩体强度有怀疑时,则对这些桩身取样,进一步做更精确的检查,即用钻机对桩身取芯样,制成试块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用以侧定桩体强度。钻孔直径不小于108mm,以便保证制成的试块尺寸不小于50mm×50mm×50mm。(4)、静力触探静力触探是将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按一定的速率压入土层中,量测土对探头的阻力,借以分析土的性质。在粉喷桩检测中,静力触探除用于对桩体进行7d内静探处,还可用于对桩周土进行静探。静力触探测试结果可判定被探体(土层或桩体)的密实性、均匀性、地基处理前后的承载力、不排水强度、压缩性质等,还可以用来计算出单桩承载力。1.2、碎石桩1.2.1、施工方法本标段碎石桩设计桩长12m,间距2-2.5 米,桩径80 厘米(见碎石桩布置示意图),共54408 米,分布于线路K5+750 至K6+650 区域。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拟定采用DZ60 型履带式振动沉管打桩机(见振动打桩机示意图)4台套,施工人员40 名,实行两班倒制,全断面施工,利用60 天时间完成碎石桩的施工任务,为路基填筑创造条件,保证合同工期顺利实施。1.2.2、施工工艺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见碎石桩施工流程图和作业图,施工顺序为:振动成桩机操作方法:a.桩管就位,闭合桩靴。b.开启振动机,把沉管沉入设计深度c.套管入土后,将料斗插入桩管,向管内灌一定量的碎石。d.再浆套管提升到规定高度,套管内的碎石被压缩空气从套管内压出, 排卸碎石料。e.继续将套管沉入规定深度,并加以振动。使排出的碎石振密,碎石再一次挤压周围土体。f.再一次灌碎石于套管内,把套管提升到规定高度。g.将以上c-f 工序重复多次,一直打到地面预定标高。1.2.3、技术要求及标准(1)、填料,所用的碎石应由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扎制碎石而成,粒径20-50mm。填料中含泥量不得大于5%,并不宜含有大于50mm 的颗粒。(2)、碎石桩施工结束,应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性粘土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宜为1-2 周,对其它土可在施工结束后3-5天。(3)、碎石桩处理地基采用标准贯入、静力或动力触探等方法检验桩及桩间土的挤密质量,以不少于设计要求为合格。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应在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4)、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验桩的数量按设计频率检验,但不少于3 根,当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30%时,可取平均值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5)、碎石桩检验数量不少于桩孔总数的2%,检测结果如占检测总数的10%的桩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采取加桩或其它措施。(6)、按试验大纲要求采用静力触探方法检验桩身密实度和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采用合适的荷载板进行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7)、碎石桩允许偏差及桩深桩径要求如下表:&#xa0;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桩身垂直≤1.5/100(L 为桩长)现场外观检查观测桩架和桩管垂直度桩位≤D/2(D 为桩径)检测、Y轴二个方向最大值灌碎石量满足每米灌碎石量检查施工记录曲线和钻孔检查标准贯入试验≥钻孔检查桩深挤密法≤100mm检查施工记录曲线或钻孔检查锤击法≤300mm桩径挤密法尺量检查锤击法&#xa0;1.2.4、技术质量措施(1)、振动法施工时,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碎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2)、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使之保证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3)、锤击法挤密根据锤击的能量,控制分段的填碎石量和成桩的长度。采用双管法施工时按贯入度控制,保证桩身的连续性、密实性及其周围土层挤密后的均匀性。采用单管法施工时,以提管速度控制桩身的连续性。(4)、碎石桩的施工顺序应以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碎石桩间距较大时逐排、间距进行。(5)、施工中桩管拔起时速度不能过快,要根据试验确定,通常为2m/mim。(6)、控制每段桩的灌碎石量,一般应按桩孔体积和碎石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计算,其实际灌碎石量(不包括水量)不少于计算值的95%。(7)、逐步沉管法中,每段发出高度和留振时间由现场确定。(8)、在软粘土中施工,桩管未入土前先向管内灌1.0-1.5m3 的碎石,打到预定深度后复打2-3 次,桩底成孔良好。(9)、向桩管内灌碎石的同时,要向管内通水或压缩空气,利于碎石排出桩管。桩管不畅通时,适当加大风压,桩管快拔出地面时,要减小风压,防止碎石外飘。(10)、注意贯入和电流曲线。如土质较硬或者排石量正常,贯入曲线必缓,而电流曲线变化幅度大。(11)、碎石桩完成后,应用压路机在其上碾压几遍,有利于克服成桩中顶部1-2m 密实度不够,检测不合格的通病。1.3、换填施工1.3.1、施工方法本标段换填施工地基处理主要有挖淤泥71402m3、砾石砂垫层8913m3、碎石间隔土回填66025m3、土工布34252m2。拟采用挖掘机挖除淤泥、自卸车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堆放,推土机平整砾石砂垫层,压路机碾压密实后人工铺设土工布。为争取路堤早期施工,我公司中标后立即安排队伍、机械进场,并及时联系砾石砂场和土工布厂家订购材料和送检,以满足技术要求和工程量需要,在开工报告批复后立即投入施工。1.2.2、施工工艺换填土施工工艺流程见下“换填土施工流程图”1.3.1、技术要求(1)、换填地基的深度、压实度和填料及技术条件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填筑压实顶面要平整,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要符合与基床相应部分的压实标准与要求。换填地基位置、高程要满足下表规定:&#xa0;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基坑坡脚线位置-50mm每40m 线长3经纬仪测,线尺量2基坑坑底高程+100,但限15%个检测点每40m 地基长5水准仪测3换填顶面高程-30mm每20m 长3水准仪测(2)、土工布的铺设质量要求1)土工布的质量要求如下表:&#xa0;项目单位标准单位面积重量g/ m2>300条带抗拉强度(纵向、横向)N≥1400伸长率(纵向、横向)%>50撕裂强度(纵向、横向)N≥500顶破强度(干)N≥3500等效孔径O95mm<0.212)土工布检验实测项目如下表:&#xa0;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 上承层平整度、拱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每200m 检查4 处2 搭接宽度(mm)+50,-0 抽查2% 3 搭接处透水点不多于1 个点每条缝4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抽查2% &#xa0;(3)、砾石砂垫层的施工质量必须满足下表要求:&#xa0;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砾石砂垫层边线±每线长处尺量厚度±每垫层长处尺量反滤层颗粒级配符合设计每滤层长组件查试验报告或筛分法分析每层厚度±每滤层长处尺量1.3.2、质量措施(1)、挖除淤泥1)先将软土或淤泥挖除干净,并将底部平整。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软土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和放坡宽度。2)底位于沟谷,有一定坡度时,施工前应将水疏干,清除软土后,基底要做反坡台阶,当用压路机碾压时,平台不少于压路机宽度,当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压时,平台不小于1m,换填前,先夯实基底。3)地基基底处于平坦地带,如低洼田、塘等,施工前应采取围堰抽水法防护措施,保证在软土淤泥能清除干净和基底无水状态下填土。决不允许回填中有软土参杂或有水碾压造成弹簧或缺陷地基。(2)、砾石砂垫层施工1)在砾石砂垫层填筑或填筑完毕后必须将路堤两侧的干砌片石垛或护坡脚完成,并同时做好反滤层,以免砂子向两侧流失和保持路堤坡脚整齐完好,保证排水畅通。2)砾石砂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地清理、平整,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地碾压和土路拱。有边坡时应先将边坡做好,防止坍土混入砾石砂垫层中。3)砾石砂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且不含有机值、垃圾等杂质。4)砾石砂垫层应采用分层压实法施工,并适当加水。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应通过试压确定,一般情况下砾石砂垫层的松铺厚可取20-35cm。压实机具为60KN-100KN 压路机。分层施工时,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上层。(3)、土工布施工1)土工布施工前28 天,必须把土工布的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及样品,待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施工。2)铺设土工布前应整平砂垫层,填料不得有制破土工织物的尖石、树根等物,铺设时要绷紧、拉挺,不得褶皱和破坏。3)土工布铺设好后应在48 小时内及时回填或覆盖。4)相邻土工布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 厘米。5)禁止施工车辆在土工布上行走。6)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布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瑕疵时,视程度或更换,或修补。修补范围应超过裂口至少30 厘米。7)土工布须在室内保管,不得露天暴晒产生老化而影响质量。&#xa0;2、路基工程2.1、施工方案机械进场后,集中力量做软基处理,然后同时从K4+925 处向标段终点施工土方,为综合管沟施工争取时间。软基处理完后,从K6+100 向标段两端同时推进施工。2.2、挖方路基施工2.2.1、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要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做到:(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土方工程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2.2.2、路堑开挖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本标段土方路堑开挖,我们采用通道纵挖法,即: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称为通道纵挖法。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2.3、填方路堤的施工2.3.1、施工工艺流程 2.3.2、土方路堤的填筑(1)、填料的要求:1)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有腐朽特征的土。2)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路基填方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求,野外取土试验,其CBR 值符合下表规定时方可使用。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 值)和最大粒径表&#xa0;项 目 分 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 (CBR)(%)填料最大粒径 (cm)路 堤上路床(0-30cm)8.010下路床(30-80cm)5.010上路堤(80-150cm)4.015下路堤(&150cm)3.0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cm)8.010 (2)、路堤施工方法土方路堤根据路段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上一层。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的路段,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采用机械碾压时,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堤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的操作程序如下:2.3.3、软基处理地段的填筑设计为软基地段的路基填筑,应进行沉降和稳定监测,平均200 米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本标段沉降观测断面见下表,在每个观测断面线路中线、两侧路肩设置沉降板,路基以外和位移观测桩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的观测,如下图所示:沉降观测断面布置表&#xa0;观测断面编号观测断面里程备注观测断面编号观测断面里程备注1K5+780&#xa0;5K6+500&#xa0;2K5+990&#xa0;6K6+650&#xa0;3K6+180&#xa0;7K6+800&#xa0;4K6+350&#xa0;8K6+950&#xa0;施工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在填筑路堤时,进行沉降和稳定监测,并严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当填土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上,日沉降量不大于5mm,日侧向位移不大于3mm;或当填土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下,日沉降量不大于10mm,日侧向位移不大于5mm 时,才能连续填筑。b.观测仪器采用s1、s3 型水准仪,要求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小于1mm。c.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 天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后,每14 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至预压期完成、多余的预压和超压填料卸除为止。d、及时对观测资料整理分析,绘制沉降随时间变化曲线,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2.3.4、路基压实路基压实是公路路堤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压实可提高路堤的强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降低渗透系数和沉降,因此必须做好路基的压实工作。(1)、路基压实的准备工作1)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铺筑试验路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试验路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小于100m。具体实施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ω和最大干密度ρd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如下:②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ω。③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一般按松铺厚度30cm 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2)根据土壤性质,选择确定压实机械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和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本标段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3)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地压实到压实度标准。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压实最佳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1%,这时所得效果最好,施工中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最佳含水量所需要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式中:m—所需加水量(kg);ω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ω—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需要加的水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后,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2)、压实施工通过上述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最佳含水量后,即可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碾压前,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不要急于碾压,而是要采取处理措施,过湿就摊铺晾晒,过干则撒水润湿。开始时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纵向重叠1.0~1.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有大型运载车辆的区段,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充分利用大型车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大型车辆轴载大,对路基具有压实作用,但是长时间在同一路线上行驶,会导致过度碾压,形成车辙,反而对路基有害。因此,施工时尽量让车辆在路基全幅宽度内分开行驶。&#xa0;3、路面基层施工3.1、级配碎石底基层为保证施工质量,本标段路面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2)、级配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石料的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5%~35%,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满足下表的规定。同时,级配曲线接近圆滑,没有同一种尺寸的颗粒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如塑性指数偏大时,塑性指数与0.5mm 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符合下列规定: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 的中干和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大于120;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大于100。级配碎石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注:①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它地区的基层塑性指数不大于9;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接近高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未筛分碎石指控制最大粒径后,由碎石机轧制的未经筛分的碎石料。它的理论颗粒组成为0~D(D 为最大粒径),并具有较好的级配,可直接用作底基层。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符合下表规定:未筛分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xa0;序号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504030201052.00.50.075110085~10035~6542~6720~4010~278~205~180~15<28<6 或92-10080~10056~8730~6018~4610~335~200~15<28<6 或9注: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它地区不大于9。(3)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下承层的平整度与压实度符合规范的规定。2)测量: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 设一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度。3)材料用量: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干集料数量。对于级配碎石,分别计算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4)机具:拌和楼、汽车、平地机、摊铺机、洒水车、振动压路机及小型夯实机具。5)集料运输:集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集料在下承层上堆放时间不过长。在摊铺前,提前1~2d。6)拌和:用稳定土拌和楼拌和。7)摊铺:用摊铺机装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级配碎石厚度一般为8~16cm,当厚度大于16cm,分层摊铺。8)整形:拌和均匀后的混合料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9)碾压:整形后的基层,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达到要求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 遍。路面的两侧多压2~3 遍。碾压过程中随碾随洒水,保持最佳含水量。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本标段水泥稳定石屑基层集料采用粒径10mm 以下碎石加6%水泥。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法。(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水泥稳定石屑基层与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的不同是:1)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宽7-8m 的稳定层,每一流水作业段200m,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稍短,150m。2)接缝处理:当天两工作段的相接处,搭接拌和。前一段留5-8m 不碾压,与第二段重新拌和一起碾压。3)养生:每一段碾压完成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不得延误。养生期7d。如果水泥稳定层分层施工时,下层不需经过7d 养生期,但在铺筑上层之前,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用不透水薄膜或湿沙进行养生,沙层厚7-10cm。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3.3、路面基层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1)、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协调配套1)为机械的生产能力、运距配备、摊铺厚度、材料种类、工作量等进行合理的配套,形成机械化施工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效能,保证整个施工能连续、高效、协调地进行;2)尽量防止和减少走走停停间断作业的现象发生,以免影响工程质量。(2)、控制和保持最佳含水量在稳定混合料中,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作业过程,保证材料的初凝期。1)拌和设备按规范要求加入定量的拌和用水,并保持混合料与水的均匀混合,使各种材料颗粒间含有合适的水分;2)减少运输过程中水分的丢失,尤其是气候炎热时采取缩短周期、覆盖防晒苫布、增加1%-2%含水量的预防措施,防止水分丢失;3)尽快摊铺、尽快碾压,减少水分丢失。一旦水分丢失要适量洒水,以保证混合料质量。(3)保持摊铺作业连续不间断1)摊铺作业前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混合料;2)当出现其它原因影响供料,造成供料不足,现场指挥调度人员及时了解原因并采取果断措施,适当调整作业速度,以维持不间断的作业;3)若供料停机时间长,立即结束摊铺作业,并处理好工作面。(4)、压实压实过程中由于选择压路机的质量等级、振动幅度和振频,导致铺层混合料出现推移、起坡波和损坏集料等现象。1)根据铺层厚度正确选择压路机的质量等级、振动幅度和振频,避免使用轮胎驱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最佳方案是选用全轮驱动的钢轮压路机;2)当铺层表面发生始终无法压实的情况,并呈松散状时,立即停止碾压,在铺层表面洒水后稳压一下,再继续铺下一层。3.4、路面基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有:含水量、集料级配、石料压碎值、结合料剂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弯值度等。主要测定频度和质量标准如下表: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工程类别项 目频 度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的参考处理措施备注无含水量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最佳含水量-1%~+2%含水量多时晾晒,过干时补充洒水开始碾压时及碾压过程中进行级配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规定范围内调查原材料,按需要修正现场级配在料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含土集料用湿筛分法结 合 料 底 基 层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局部添加所缺集料补充拌和或换填新料在摊铺、拌和、整整过程中进行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 次以上96% 以上。填隙碎石以固体体积率表示,不小于83%继续碾压。局部含水量过大或材料不良地点,挖除并换填好料以灌砂法为准。每个点受压路机的作用次数力求相等塑性指数每1000m2检查一次,异常时随时试验小于规定值塑性指数高进,掺加砂或石屑, 或用石灰、水泥处治在料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塑限用标准搓条法试验承载比每3000m2检查一次,据观察,异常时随时增加试验不小于规定值废除,换合格的材料,或采用其它措施在料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弯沉值 检查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km) 每车道40-50 个测点95%或97.7%概率的上波动界限不大于计算得的容许值继续碾压,局部处理碾压完成后检验3.5、人行道施工按照路面结构图和技术要求施工路缘石和人行道块。人行道见“路面大样图”。3、基坑开挖3.1、基坑工程概况综合管沟基坑穿过村庄、居民区、果园、菜地、水塘,总长2450m,基坑上口宽度18m,深度4.5m。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放坡开挖。3.2、基坑开挖工艺流程3.3、基坑开挖施工方法3.3.1、基坑开挖步骤基坑由中间向两端分别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开挖,每段基坑的开挖长度与主体分节相对应 。为了有利于基底排水,开挖面比主体施工段超前6.0m,开挖面坡度定为1:1。3.3.2、基坑开挖方法基坑开挖前,设置井点降水,以利开挖人员和机械作业及土体装卸运输。顶层2m 以内用挖掘机开挖,开挖过程中坑内用装载机配合,将远离挖机的土方推至挖机的工作范围内。2m 以下的土方放坡开挖,人力配合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若白天土方不能外运,可将土方存于临时堆土场。1)基坑开挖前必须查明现场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等情况。地面以下1.5m、基坑底面以上0.5m 范围的土层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以保证未查明的地下管线不受破坏、基坑土层不被扰动。如有管线不能改移,应采取可行的加固保护措施,确保施工期间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有关地下管线的迁改和加固保护措施,须征得有关管理部门、业主等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2)基坑开挖前应先对软土层进行加固处理,用φ500 粉喷桩、φ800 碎石桩。基坑开挖过程边挖边护坡,当开挖深度1~2m 开始护坡施工,并做好边坡泄水孔的预留。为保证泄水孔的畅通,泄水孔的制作采用防堵疏水材料。3)基坑开挖施工至基坑回填期间,基坑坡面的边坡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离基坑边5m)的堆载(包括土方、施工机械、材料等)不得大于20KPa。4)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0.5m 时,及时进行基坑检查和验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土方,严禁超挖及扰动基底土层,并立即施工混凝土垫层。5)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避免钢筋和新浇筑混凝土浸泡水中。同时基坑边坡应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冲刷。6)基坑开挖的施工、监测和检测遵照《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及有关规范、规程执行。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确保基坑和周边构筑物的安全。3.3.3、地表及基坑排水(1)、地表排水为防止地表雨水冲刷基坑,造成坍方,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四周地面设排水明沟,同时设置集水井,让地表水集中排放,地面排水沟及集水井断面图见下图。(2)、基坑排水第一段基坑开挖完毕后整个开挖区的地下水位会大幅度下降。在坑底纵向设两条排水盲沟,在坑底前方左、右设二个积水井抽水。纵向排水盲沟沟底坡度为0.3%,施工时及时抽水,以免浸泡基底。盲沟施工时先按设计坡度和尺寸开挖到位后,沟底审底、两壁拍平,铺设滤水层。底部开始先铺5cm粗砂滤水层,再铺5cm厚小石子滤水层,同时将小石子滤水层边缘与土之间的粗砂滤水层铺好;在铺设中间的软式水管时,应分层铺设两侧的小石子滤水层和粗砂滤水层。盲沟出水口应设置滤水篦子。盲沟断面图见下图。(3)、基坑排水应注意从基坑抽上的水先抽到沉淀池,经过三级沉淀,水中泥砂含量达到要求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或就近排水沟。(4)、基坑排水示意图:见下图。3.4、基坑开挖技术标准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基坑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xa0;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 验 方 法范 围点数1坑底高程+10;-20每段基坑或长50m5用水准仪2纵横轴线502用经纬仪、纵横向各侧3基坑尺寸不小于设计4用尺量、每边各计1点4基坑边坡设计的5%&#xa0;4用坡度尺量&#xa0;3.5、基坑开挖技术措施3.5.1、基坑开挖技术措施1)基坑土方开挖前,承包商应根据工程具体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审批。2)基坑开挖前应了解工程的薄弱环节,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挖土程序、挖土速度进行挖土,并备好应急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3)土方开挖前应做好基坑内、外的降水、排水施工,且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开挖土方;应尽量避开雨季开挖土方,如需在雨季中开挖,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4)应严格按照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组织全过程施工,未经监理和设计人员的同意,承包商不得任意更改设计与施工方案。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建立工程监测系统,做好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设计施工人员,实行信息化施工。同时,应经常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标高、基坑平面尺寸等复测检查。6)根据设计提供的支撑形式、轴力和有关参数,进行支撑的设计、加工、购置或租赁。7)为保护基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挖土机械的类型,在坑底以上保留200mm土层由人工挖除。8)最后一层土开挖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垫层,避免基底土暴露时间过长。9)基坑支护结构的横撑,必须在土方开挖至基设计位置后及时安装,应保证支撑与墙面垂直,并按设计要求对墙体施加预应力。顶紧后采用支托或吊拉的可靠措施固定牢固,严防支撑因墙体变形和施工撞击而脱落。10)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土层界面,需经监理、业主确认作好记录、绘制地质素描图。11)在挖某一块土时,在靠近围护结构处应留一定宽度和厚度的被动土区后开挖。12)基底检查与处理a.基坑开挖完成后,必须及时会同设计、业主、市质监总站、承包商、监理等单位共同检查基底的地质情况,土质与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进行基底验槽,并办理隐检手续,及时进行垫层施工,以防止基底软化或岩层进一步风化;b.通过施工变形监测,分析判断基底围护结构是否基本稳定;c.基坑底如出现超挖300mm以内时,可用原状土回填压实,密实度不得低于原基底土,或者用与垫层同标号的混凝土回填或用砂石料回填压实。超挖在300mm以上时,必须会同设计、监理共同研究后决定。13)基底检查处理后,应及时进行封底垫层施工,为保证封底混凝土质量,一般宜采用排水封底垫层施工方法:a.当坑内有水,应在坑内做排水沟、集水井抽干水;b.如坑底渗水较大,且有一定的动水压力时,应采取抽排水在减压的情况下铺基坑垫层和浇筑封底混凝土;c.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达70%以上后,方可停止抽水,采用特殊措施封闭集水井;d.有围护结构和有降低地下水位的深基坑封底后,不应立即停止降水,应等整个结构施工完毕后方可停止防水。如需提前停止降水时,封底混凝土与围护结构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承受力来抵抗底板的上浮,以保证混凝土不致破坏。3.5.2、基坑开挖阶段应急措施(1)、边坡渗水与漏水土方开挖后边坡出现渗水或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支护墙背地面沉陷甚至支护结构坍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水或漏水时处理方法如下: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时,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且对周边影响不大的情况,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边坡支护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支护体进入边坡土体内,将水从管引出,而后将边坡的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如果引流出的水为清水,周边环境较简单或出水量不大,则不作修补,只将引入基坑的水设法排出即可。对渗漏水量很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漏水位置离地面较浅,可开挖至漏水位置下50~100cm,在墙后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掺入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继续开挖。(2)、防止侧向位移发展的措施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是正常的,但如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如发生支护体背后土体的沉陷,应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1)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2)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3)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4)加厚垫层、采用配筋垫层或设置坑底支撑。如开挖后发生较大变形后,可在坑底加厚垫层,并采用配筋垫层,使坑底形成可靠的支撑,同时加厚配筋垫层对抑制坑内土体隆起也非常有利。减少了坑内土体隆起,也就控制了支护下段位移。必要时还可在坑底设置支撑,或在坑底浇筑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其顶面与垫层面相同),以减少位移,此时,在基坑底设置围檀,否则单根支撑对整个支护体的作用不大。如果产生较大侧向位移,则应加强支护体,如在其后设树根桩或钢板桩,或对土体进行加固等。3.6、基坑开挖常见事故、对策及补救办法深基坑工程施工常出现的事故有:边坡失稳;基底隆起;基坑渗流破坏;基坑突涌;周围地面及邻近建筑物沉陷、倾斜、开裂等问题。如不及时采取应争措施,将导致周围地面沉陷破坏,邻近建筑物的倒塌,地下设施的断裂破坏等,不仅影响工期,而且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周围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深基坑施工中,要特别重视监测周围建筑物、地下设施的安全,预先做好防患准备;当事故出现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加以阻止或补救。3.6.1、常见事故原因分析(1)、勘察设计的失误勘察不准确,设计参数取值安全储备不够,计算错误,或忽视基坑的稳定性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方案的选择、设计与评审工作。(2)、水处理不当水是透发深基坑工程事故出现的另一个高频率因素,特别是高地下水位的砂质土地基更为敏感,由于止水、截水、降水、排水不当或失效而造成的工程事故,不仅量大而且影响范围广,有的大工程基坑因降水不当,引起周围百米外地面和建筑物、管网等沉陷、变形、断裂,甚至危及邻近房屋基础的安全。另外,基坑顶周围地面排水不当,或遇台风、暴雨、洪水冲刷等因素,也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对水慎重处理。(3)施工因素当施工组织设计欠妥,开挖顺序不当,开挖速度太快;先打桩后即开挖土方;开挖分层过大;土方超挖;施工机械行走震动过大;基坑周围地面堆载土方、机械、材料等超过设计荷载;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未及时封底处理,暴露时间过长;在已完成的基坑内施工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等工程桩,形成临空面,降低了被动土区的反压力;施工质量低劣或方法不当,造成锚固结构等失稳;相邻基坑施工对本基坑结构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引起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存在施工方法的错误,质量问题,管理问题,是很常见的原因。(4)、其他方面如盲目降低造价,造成锚固结构简易,安全系数小,施工质量低劣;工程监测布点不合理、太少,及监测系统失灵等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3.6.2、事故预防与对策(1)、跟踪事故苗头预防和阻止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首先抓事故苗头的出现。根据基坑工程的重要性,设置不同等级的事故苗头预报装置与监测系统。对特别重要的工程要多埋设有孔隙水压力探头、土压力盒、钢筋应力计、测斜仪及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系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视肉眼观察。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产生位移,需预先计算基坑外土体在基坑开挖后所形成的位移,确定事故苗头泊监控指标。除了必要的理论计算和仪器监测外,在施工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现场巡视观察。观察基坑开挖后的位侈、地表与坡顶有无出现裂缝、临近地面或建筑物有无沉陷、坑底有否回弹隆起、坑壁坑底有无渗漏、涌流、流砂等,以便及时发现事故苗头。(2)、事故苗头预防与应急措施杜绝事故关键在于做好预防,一旦出现事故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阻止事故的发展扩大。根据事故苗头出现的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