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想找个地方训练体育课身体素质训练一两个月,可以找什么地方?最好是有人带着练那种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图文大播报
查看: 8747|回复: 22
不是力量帖,但对力量训练极有启发:转帖新华山雷武龙版主原创的《泰拳感悟》
本帖最后由 挑战者 于
15:10 编辑
首先感谢雷武龙兄,下面是正文
很久没有在国外版玩了,当年来到新华山留下来就是因为国外版,对这里的感情一直很好、现在身在国外,有机会学习到纯正的泰拳。跟大家分享下心得,国外版高手如云。我所不足的地方很多,还望多多提点。 .{&c=6T!d&&
& &&&还在国内的时候对于泰拳的了解是,刚硬,节奏感好,有毅力。到了泰国接触到泰拳后发觉以前在国内对于泰拳的理解有很多误区,第一,错误的理解刚肘铁膝,以为泰拳手的肘膝都是砸硬物品砸出来的。第二,泰拳手体力是靠毅力坚持,确实毅力占了很打部分,但是更多的是节奏。第三,现代泰拳和古泰拳分别。 L *t]Gsw/H&&
& &&&以前在国内看书籍和介绍,说到泰拳一是狠,二是致刚,号称500年无敌手,我不敢说自己所见的是对的,但是起码我遇见的任何一个泰国人,从普通人到职业拳手,对泰拳和世界武术的态度都只有一点,谁下的功夫多,谁厉害。他们只说泰拳是最危险的,不是最厉害的。比起国内的盲目自大,泰国的练习者确实有个好心态,我所练习泰拳的地方是学校的拳馆,基本上泰国的每个大学都有边打拳边读书的学生,拳击和泰拳的都有,以前的情况是好的拳手都不读大学,但是现在泰国的发展速度快,条件好了很多,不少拳手也上大学,我们学校就有个伦批尼拳手,周一到周五上课,周末打拳,许多人都像他一样,但是都有一点“从小练起的”。还有的毕业后回来助教的。他们打都不在学校的拳馆训练,只是有时间会来指导练习,我就是跟随这些人学习的泰拳,其中有一个以前是泰国北部的职业冠军,现在退役了。 &7%H{;|k&&
& & 在拳馆训练有个好处,就是不管你厉害不厉害,所有人都一律平等看待,泰国人练拳只看你努力不努力,其他不管。我以前在国内也去过一些拳馆学习跆拳道和散打,基本上每一个教练上台都会把以前教练所教的否定一翻,冠上不正宗和不完善等名。而在这里练习基本上看不到这个情况,每位师兄和教练都只会说如何完善你的技术,而不是互比高低,这点是让我最佩服的。 \g\G*6e&&
.*{yxB&&
& & 刚开始练习泰拳的时候带我进馆的师兄就对我说,“你要多跑,泰拳也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跑出来的,打擂台的技术只要8个星期就可以学好。”我就开始每天跑步,跳绳等身体素质训练,技术的练习从第一天就开始,当时那师兄就让我先把拳,腿,肘,膝弄一遍,然后告诉我泰拳的是什么样的,和其他的有什么差异,最让我诧异的就是跟他练泰拳缠抱,刚一抱上我就感觉抱上了一条蛇,接着就是凶狠的膝法冲来,那种感觉是只要在膝的攻击距离内,他就有办法打到你。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泰拳手的身体有多么柔软,身体的爆发力有多么好。那师兄身上的肌肉线条都很好,捏上去很有弹性,基本上都是武术里面说的“踺子肉”。这种肌肉爆发力和抗打效果都很好,最主要是协调性也好,包括后面所见的很多泰拳手身上都是这种肌肉,后来我他告诉我,他们的力量训练做得很少,踢打的练习做得最多,而且基本上是一个缠抱对打就是一个小时,踢沙袋的练习更是家常便饭,我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胫骨扫腿的习惯,以前在国内学习散打的扫腿和传统的弹腿基本上都很少顾及到胫骨,所以刚练习的时候基本上是很难受而且很难看,(对于扫腿,山上有太多的行家高手,小子只是写下自己的心得历程,还望各位高抬贵手。)胯部的翻转花了很长一短时间才适应过来,我自己的体会是,泰拳的扫腿不在于你蹬地的时候有多大的力量,也不在于你的腰转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身体的整合,以前练习散打的扫踢基本上是一口气从蹬地到最后击打都是连着的,力量一直是脚踝以下最开始出也是最后发力,这个习惯去踢泰拳的扫腿基本上是拿胫骨硬磕,泰拳的扫腿需要整个身体的配合,用胫骨去“撞”对手。我第一次给那师兄那脚靶就感觉到他的扫腿不是打得我手痛,而是两只手合不起来而且往后退开,后面我练习扫踢也感觉到,如果单纯的用胫骨去打,打在沙袋上很痛,但是和身体一起带过去打在上面效果就好很多,于是,我刚开始练泰拳最多的就是改腿法和缠抱对打。 ql'H=DkIeS&&
3Au(?\n&&
& &&&泰国的天气很热,如果不在凉季,基本上每天气温都是35°以上,最主要是太阳很烈很烈,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自来水开出来都是有点烫的,只有晚上和下雨才会凉快些,但是也一样的闷,还没练泰拳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是昏着过的,开始训练后基本上适应了,大出汗反而让你觉得凉爽些,每天骑个车到训练馆基本上也等于热身了。拳馆里有个一直执教的老教练,快60岁了,他对于泰拳的训练方法很有成效,技术方面基本上是由师兄们来教,给我们最多的训练就是打沙袋练习,他说,泰拳的硬度是来自长期有规律有节奏的踢打,每组沙袋训练一开始打匀速,最后面才加速打,主要是一,一二,二一打得很多,在北部有很多泰拳训练营,里面有个训练就是让许多小泰拳手相互对踢身体,腿和躯干都行,也和成年拳手对踢,在一个小圈子里,不许超出圈外,基本上是一人一脚的按节奏来,也是一练就很久,好的小拳手都能和成年拳手撑上10分钟(当然力道是控制的),咋们山上就有去体验过的兄弟~~~ I4(2~A YVV&&
& &&&泰拳手的抗打和硬度就是从这里面来,还有就是击打软中带硬的东西,比如以前的椰子树,后面的重沙袋,但是也是要有节奏的不断练习击打,让你的力量打得更深,着力部位适应得更好。老教练教会我很多东西,但是我更喜欢的是和大家一起练习,相互学习。泰国人的体力都很好,这是我一直很奇怪的地方,来过泰国的朋友都知道,泰国的饭量是很小的,基本上只等于中国一餐的三分之一,而且吃饭的时间也不固定。拳馆里有个练拳击的泰国人体力很好,400米一圈的操场可以跑20圈后继续做大量练习,我问他平时都吃什么,他说一是糯米吃得多,二是水果,以前也打泰拳,但是他在比赛的时候如果积极进攻,也是3,4个回合后就会累掉。还有的师兄跑得没他多,但是坚持的回合数很多,我问他们,他们就说节奏最重要,他们比赛基本上是在打一击必杀的时机,慢慢消耗到对手不行为止。 K@F~v2I*&&
n IUk`0f&&
& &&&一开始的训练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去适应,基本上每个师兄都说,挨过前两个星期就没事情了,确实,开始那段时间非常难受,跑两圈步基本上就全身是汗了。开始我还喜欢吃了饭再去训练,结果一次和师兄练缠抱挨了一膝,差点吐出来,后来知道训练前吃个半饱最好。除了纠正扫踢以外做得最多的就是缠抱训练,以前看泰拳的缠抱训练都觉得是拉颈部撞膝的简单组合,和师兄缠上以后才知道这个技术的丰富,抓住对手的方法可以是颈部,腰部,腿部。抓颈部的时候双手要扣紧,单手基本上成一个三角状,然后得不断从对手的手下面穿过去跟对手抢颈部,一开始我基本上是被生吃的,因为师兄一穿过来,我就紧张了,被扣住颈部以后往往就是一个让位,然后一拉,人就倒了,这和中国跤很像,都是空一个位子给对手摔的。但最奇妙的是贴身以后的缠抱,头得一直撑住,头心上领,保持身体重心,这时候一般是抱腰部,双手扣死对方的腰,如果被扣死就得往对手手内侧穿过去破解,我曾经被师兄破解后身体左转摔出去,我的感觉就一句话,目的只有破坏对手的重心,当然后面还有加上肘膝的技术,至于抱腿的一般是破解其他缠抱和摔法,我还没学习到。 X@/dZ.v&P^&&
& &&&同样,缠抱的时候身体除了颈部以外都松弛保持弹性,许多人一缠上身体就僵硬了,这样很容易就被摔到,重心一动接着就是凶猛的肘膝,所以放松是很重要的,同样,如果身体不够放松,近距离内很难打出力量来。颈部的力量是很重要的,拳馆里有个师兄以前是打职业比赛的,他个子比较高,身体很瘦,但也是全身的毽子肉,(泰拳手的身材基本上是抽条的,上身比较发达,下身修长,这样的身材打出来的招数都很有穿透性,但是拳法除外,止于为什么,我现在还没弄明白,不过最原始属于泰拳的拳法就只有直拳和摆拳,而且直拳的打法我感觉像抵出去一样,后来问了下师兄,才知道拳法在泰拳中一般是阻截用得多,但目前部分泰拳手都是拳击泰拳一起练,所以改观很多,像已经退役但闻名全泰国的拳手“素拉康信”就是拳击和泰拳都很厉害。)我跟他练缠抱练得最多,他告诉我小个子跟大个子缠抱用可以用一个方法,就是双手扣紧对手颈部,然后身体下坠着跳,就像抓着个东西跳一样,这样既节省体力又可以消耗对手寻找机会,根本目的还是破坏对方重心。步子要站大,也要注意和身体的重心转换,许多东西我觉得都和中国跤要领相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体悟,难免会疏忽不少地方。 mR(;h$G6bS&&
v{7K%\&&
& &&&从刚练习泰拳的时候我就保持一个心态,就是我是个初学者,不管以前我练过什么,练得如何,对于泰拳,我是个新手,什么都要从新学习。所以有时候教练和师兄给我说一些我已经知道的搏击知识我也认真的去听,我相信,许多东西多去体验,多去走多去看要好过座在电脑前争论很多。在国内我也遇见许多中国武术练习者和现代搏击练习者,都是一提到别样就相互抵制,虽然写这个帖子的时候不想说这些,但是还是不由自主说出来。。。。在这个年代能坚持武术格斗练习的人已经很难得了,没来泰国以前总以为泰国“十男九拳”来了才知道,那是在泰国的过去,现在的泰国人民生活好的了,男生也跟中国一样,大都去装清纯,装可爱,除了踢足球的以外很少有人能坚持锻炼,更不用说泰拳等格斗类项目,但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看泰拳这到不假,每周末,泰国的电视台都有泰拳比赛直播,这个时候基本上家家都在看,但是真正去练的人很少,说泰国男的人人打拳,那跟中国武术一样,你随便抓一个过来都能比个动作,仅此而已,只是泰拳的动作简单实用些,比起来要像点,真正会泰拳的人基本上都从小练起,这样身体的协调,抗打的适应,节奏的把握,才能养成最纯正的泰拳风格。基本上我遇见的每个泰拳手都是很能跳舞的,或者说泰国人都能歌善舞。我觉得泰拳的步子和招法都很像在跳舞,特别是练习膝击沙袋的时候,脚步得跳出节奏来,要不然动作就很僵硬,速度也慢,说到肘膝,我现在才刚刚接触,只能大致的给兄弟们说点体会,膝法以前在国内的练习都很僵硬,都觉得是要腰部的爆发力冲出去的膝才有力量,到这边练习膝法的时候,师兄先打了几下给我看,结果我去模仿打几下就连不上了,后来师兄告诉我,开始练膝法要学会跳步,就是抓着沙袋或者手扶墙有节奏的跳跃练习,膝提起来以后从后绕个半圆到肚子中间停下,然后换脚,刚开始练习先用膝盖内侧撞沙袋,慢慢习惯后才改成膝盖正面,一开始我基本上很不习惯练习这种侧面的膝法,很别扭,腰也转不过来,后来感觉到,就跟跳绳一样,找到一个感觉然后就慢慢跳起来习惯,跳的时候膝盖提起转,然后落地,再换。就这样,每天练习几百下,慢慢习惯。至于直冲的膝法,师兄和教练多说,是个人就会(我觉得不确切,应该是泰国人而已)基本上不用学,注意的就是脚背要绷紧,提起来之前都要后提一下再甩向前,练习这个的时候我才感觉到,泰拳的膝法也是放松打出来的,紧也是在最后一下,更多的是划了个半圆,配合手的拉扯打出来。 ;1@&?|ZvD&&
YuNcEO 8&&
& &&&为了掌握膝法的节奏和连贯性,我开始和师兄练习缠抱撞膝练习,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泰拳内围技术的丰富性,刚开始基本上我不敢出击,一直在防守,一次师兄一个前冲膝打过来我习惯性的去用手挡,结果师兄就用肘在我面前晃了一下,告诉我,这在泰拳比赛中是很危险的动作。手一抽,肘就过来,感觉就像是全身上下都吃紧,吃劲,松任何一处都会挨,所以师兄说平时他们练习基本上都是练到枯燥到最后的自然反应,很类似中国武术的听劲,都是练出身体的自然反应,后面那老教练给我的训练最多的就是打沙袋,一组3分钟,每次打5组,基本上到最后我都是筋疲力尽,因为一开始还是按照以前在国内打沙袋所养成的习惯打,基本上呼吸都是比较急促的,但是在泰国如此闷热的气候下这样打沙袋,基本上两组我就已经不行了,老教练一直说深呼吸,深呼吸。后来慢慢适应以后发觉这样打出去的拳腿都很适中,体力也能保持到5组结束。和师兄练习缠抱的时候很多次都是呼吸不顺然后被扮到,还有一贴身拼膝就退后的习惯,结果被师兄冲了几次以后就不敢了,他说打泰拳是退不得的,因为你最安全的距离只有往前冲,举个例子,一次我跟一师兄练膝法,他贴身一个直冲膝我后退了点,结果直接顶到腹部,然后我也是一个直膝过去,结果师兄身体不动扣住我的脖子一扯我人就倒了,我才明白泰拳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含义,进生退死是所有武术的守则。重心一破,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颈部一直要撑住,泰拳近身拼膝一是消耗对手,二就是找机会打出对手的重心破绽,然后配合肘和摔解决对方。这个是我个人的体会。 a``e0 c&&
& & 贴身膝法的感觉并不是单纯的爆发顶膝,而是身体要荡,要晃,要把膝盖“甩”出去,我第一次跟师兄缠上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在不断的动,然后找机会出膝,扣紧对手颈部的时候身帖紧,身体要“拱”后把膝带出来,力量不是单纯的膝盖打出来的,而是整个身体配合打出来。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很大,我第一次被师兄膝打中感觉不是肌肉的疼痛,而是整个肚子都不舒服。才发觉师兄的膝是撞过来的,不是砸过来的。一边踩步一边寻找机会,我还是觉得很像是在跳舞。 wD}4G&&
& &w% |,F &&&
& &在国内一直都很向往泰拳的肘法的,感觉是狠,精,绝。从刚开始练泰拳的时候就一直跟师兄和教练说想学肘,但是基本上没一个人都说“等你其他技术练好了以后再学”我感觉肘在泰拳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算做撒手锏,宁挨十拳不挨一肘也是所有武术的法则,在我再三请求下,教练和师兄们偶尔都给我说点肘法,所以我所了解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国内基本上习惯是打横扫肘,有次打沙袋用横扫肘,老教练看见了就把我拉到一边猛摇头,说泰拳在交手的时候很少这么打,结果让我做一个防守姿势,然后他一肘过来就把我的双手打开了,我才发觉他的肘都是走了一个弧线打出来的,以前玩97打东丈就经常看见这样的动作,当时以为好看,现在才知道,这样的打法可以把对手的防御打开,要点是在打的时候肘要先提起上翻,泰语里面也叫“翻”然后身体跟着转肘往前下划个弧线在快到最低点的时候略点一下。刚开始都很难适应,当时长时间磨练后会觉得这样打出去的力量会更好更自然。后来我找师兄问了下,说泰拳就不用横扫肘吗?他说有,然后打给我看,基本上和我在国内练习的差异很大,国内的是先定步以后再打,而且大部分是靠腰和肩的力量,而师兄所打的动作要小些,蹬地后身体是跟着滑然后很自然的把肘甩过去,跟扫踢一样,都是整合身体的力量打出去,整劲果然不是中国武术独有的东西。&&以前看很多泰拳比赛都很少看到用肘,来到这边也去看过大学生联赛,基本上很少用肘的,为此我专门问过那位前北部冠军,他的回答是“不会用肘的拳手都不算聪明”后来他给我解释说,肘其实在比赛中很难用出,基本上拳手一靠近就开始缠抱拼膝,因为带着拳套,缠绕的时候出肘不是特别方便,所以肘一般是距离把握得很好的拳手才习惯用的,在泰国和缅甸的边境地区,只要是有重大节庆都会有缠绳拳赛,那种比赛肘就用得很多,只是现在我还没机会去看。不过听说也一直是泰国人厉害的多,缅甸人打得亡命,但是赢的比较少。&&至于其他肘法,我就见师兄打过一个挑肘,也是放松后打出去,蹬地滑身,把肘“吊”上去,上拉下蹬,力量很大。师兄说一般是来打对手防御空隙的,中了基本上都KO。&&肘膝的配合都和缠抱联系在一起,对手起左膝就扣颈部右拉,一拉就到。贴身膝法一般都可以给肘打出机会,肘也可以给膝打出机会,还有一种就是直接把膝横顶在对手腹部,阻止对手出膝。我在大学生联赛里就看见过连续肘击然后接膝法KO的。&&至于其他的肘法,我还没能学习,努力练习中。。。。。 @*Q)& wq&&
L&oNww3&&
&&挨过了头一阵子以后就顺了很多,跑步也不再那么累了,以前很不明白老教练不教技术而只叫我打沙袋和练习身体素质,每天的训练最多的就是打沙袋,动作正确不正确也不是太注重,而且基本上也没一个真正正确的动作,馆里每个师兄个教练打的都不一样,我的理解是,只要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发挥到最好就是正确的。每天都是5组,每组3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可能不少兄弟会觉得很轻松,对,如果在国内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在泰国,闷热不是一般人所能想的,要完成这五组对我这个来自寒冷高原的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老教练一直在旁边大声吼着,不管我怎么样,只要在击打沙袋就行,但是最后的时间一定要爆发出来打,一开始基本上到第三组就已经没力了,身体接近虚脱的感觉,还喜欢喝很多水,后来挨老教练一顿臭骂,说喝水只能漱口,得到第三组结束才能喝。果然,每次不听劝告喝水后打,没几下肚子就涨,又难受又累。如果只漱口的话身体就凉爽很多,撑过第三组后喝水体力就得到很大的补充,但是发现最大的关键还是在控制自己的呼吸,以前自己的观念里面好像泰拳打沙袋也需要爆发力量,身体保持绷紧,呼吸比较急促或者闭气打击,结果在不断的练习中慢慢明白泰拳的呼吸和要求的身体状态都是悠长,似紧非紧的,有许多次,我在观察师兄打沙袋的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他们可以一直撑下去,虽然也见他们累,但是就是可以一直顶到打完,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打的过程中不会像我一样一直爆发,爆发,而是不紧不慢,一阵子一阵子的爆发,到体力有所不济的时候都会深呼吸,然后继续,我才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老教练叫我一直打沙袋,原来是要我掌握泰拳的呼吸和节奏,掌握了这两样东西,体能就出来了,现在训练也累,但是都能顶完所有项目。我想,泰拳的节奏应该就是这么练吧,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练法,只是自身对节奏的把握这种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b j*X@-O&&
-v!(6}r88d&&
& &&&以前一开始只能跑两圈,现在一次跑五圈热身,师兄说,练泰拳跑步要用前脚掌,这样训练出来的蹬腿会很有威力。每天我都是等到5点半以后才去训练,没办法,太阳太烈,我曾经试过一次在4点半去跑步,结果到后面练跳绳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昏的。。。。但是我仍然见许多泰国人在下午2点时候踢足球。。。这就是什么样的水土出什么样的人吧。。。跑步结束后就是跳绳,1000次,接着就是空击训练,老教练看的只是协调,然后就开始打沙袋训练,结束后就是跟教练师兄们练各种技术,最后是身体的放松训练,一开始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基本上都没有压腿的练习。以前在国内无论学习什么武术都逃不了压腿,但是对于中国武术来说,“踢出来的韧带是最适合格斗的”这一条我是很赞同的,压出来的韧带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久就退,而且人在踢腿的时候韧带,身高和身体力量在超过一定的度的时候腿的威力就小了,如果从低位腿开始练起,慢慢踢出来的话,那身体永远都是能记住的,当然,必要的压腿是必须的。我问了下师兄和教练,每个人都说不需要多压,多踢到是必须的。但是老教练说泰国人从小男生都是盘腿座,而且是双盘,泰国天气湿热,如果长期坚持,身体柔韧很容易出来。为此,老教练还一直问我“你们中国人怎么都盘不了双盘的?”我当时真的想把那些套路运动员的视频给他看看。。。。。。。 gjoJUV&3&&
Mk+JV4 PJ#&&
& &至于技术训练一直都是蹬腿扫踢和膝法,拳肘还狠少练习,我本以为蹬腿我可以很好的掌握,练习后才发觉泰拳蹬腿的特异性,以前在国内所学的蹬腿大部分都是全脚掌发力,而泰拳的蹬腿是前脚掌和全脚掌都用,我打沙袋练习的时候老教练常会让我做一个组合练习,就是一个蹬腿接一个扫踢,蹬腿是用前脚掌发力,师兄说一般是用来阻截对手和试探距离,第一下如果中了,第二下就能接上去,这点和许多搏击术一样,不一样的是前脚掌蹬腿的发力,并不是单纯的刺蹬,而是像踩一样,提膝以后身体前送,腿是半弯曲状态,然后突然身体略后仰腰部前送出去,这种打法我认为有个优点,以前在国内所练的蹬腿要慢些,腿折叠了再打出去,动作和预兆都要大些,容易被对手躲过和防住,泰拳的前脚掌蹬起腿的时候就已经是把距离给缩短了,不是靠腿的折叠打出去的,而是腰部和身体一起送出去的,这样打就节省了一段距离,自己也更安全,加上用的是前脚掌,踢在对手身上的时候穿透力要大很多,同样,在被蹬腿踢中的时候,师兄告诉我身体要自然的后退,硬抗的话直接给对手送上机会,而且也很痛。我练习前脚掌蹬腿的时候教练让我对着墙,一下一下的来,一边一百次,还是要蹬出节奏,一送一回,保持距离,说这样练习多了自然能找到感觉,一见空档就踩过去。&&还有一种就是全脚掌的了,全脚掌的蹬腿我感觉与其说是蹬还不如说是“踏”确切些,看师兄打出来的时候身体回缩,一躬身后突然蹬出,我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毒蛇吐信”。。。。。发力基本上是踏上对手后才发力,很类似传统武术中的弹腿,力量都很大,以前看泰拳比赛都见一个正蹬就把对手蹬得老远,现在亲身体验后才知道原来是“送”出来的力量。我自己的感觉是泰拳的腿不要求身体的韧带有多好,控腿有多好,而是身体的协调感觉,有时候觉得蹬腿直接是放上去的,当时仔细观察才看出师兄们的腰都是在推送。&&我一开始打沙袋都很用力蹬,把沙袋蹬出老远,后来老教练摇了下头,说好的蹬腿蹬了沙袋沙袋不会晃来晃去的。而是震一下,但是至今我见的泰拳手还没有谁踢出这个效果,可能是我所见的拳手还很少,但是我一直相信,老教练说的可以做到。估计也是可以控制好距离把对手击伤,为下一击做好铺垫的作用。&&每天的练习都让支撑腿很酸,脚上的皮也磨破了好几次,我才明白泰国人习惯赤脚走路所练出来的铁脚板是怎么回事。 rw\{N!eha&&
6I IIb{+&&
& &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我对泰拳和泰国生活的适应也好了很多,但是我也明白我必须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现在,每天练习泰拳已经是一种习惯,训练基本上也走上了正轨,馆里的比赛选手训练什么我就训练什么,有时候也做下反应训练,都是不按身高体重的来,师兄说他小时候练泰拳就是和比他个子高个子大的练对打和缠抱,打习惯了以后和自己身高体重一样的人打就轻松很多,如果是庙会的缠绳泰拳比赛,根本不限制体重级别。馆里跟我身高体重相当的只有一个人,他很少来拳馆,但是也在学校读书,他的教练是职业泰拳师,我还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其他的人都是身高体重超过我的,和他们一起练反应练习学到的东西很多,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技术,有时候都会相互重复很多动作给对方练习,这个时候许多平时学不到的技术都会一起传授给我,比如侧膝破扫踢的近身战术侧身出右膝去顶对手的右扫,反之亦然。但是有一点,就是很少会把防守的主要任务交给两只手,师兄所要求的是不看对手的眼睛,而是看肩膀以下的躯干部分,头要保持领着,我就问,如果判断错误呢?师兄就说,“就是要练到看躯干知道对手打什么,基本上看躯干的话对手的腿就给看住了,两手的话就靠自己的两手护住,近身,近身,对手一跑就扫,这都在尽量保护自己,因为泰拳确实很危险。”& &反应练习我基本上都是给师兄们当靶子的,但是慢慢适应泰拳的节奏和技术后也能撑上一阵子。任何武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都是不拘束的,有的师兄还用拦门腿一类的东西,他说,泰拳还有种蹬腿就是正蹬出去到一半的时候变成侧的,这样打得更远,也更容易蒙蔽对手。&&练习的时候需要改正的最多的就是防守,我原来的习惯老是把膝盖直接提起来不外翻,后面老教练开玩笑的拿着皮带上来说“你小子再不翻过来我就抽你”泰拳的提膝防守都是要带点外翻的,而且提的时候头不能去将就膝,要肘一起去碰,这样的话还可以起到砸伤对手腿的作用,支撑腿也一起垫起来,我感觉是利用身体一蹬一撑的力量去抵挡对手的大力扫踢,扫踢的力量都会打得人移位,这样一撑就要好很多,防守就不是单纯的死抗,死抗的人只会被打得更惨。&&这样的练习要做很多很多,包括内侧提膝挡等等,都是身体的弹性爆发,不是以前我在国内所想的“用硬抗去抵硬打” 。 x ,Y7tTe,&&
$\.8&&
& & 由反应练习延伸的东西很多,但是这个练习一般教练不让我做太多,他说得等我技术成型以后才会多做,目前要改的地方还有太多。身体素质的训练还要做牙提重物和仰卧起坐击腹,馆里用的靶子都是非常好的品牌,TW是主流,FBT是泰国自己产的,质量都很好,很厚实,不像国内很多三流的脚靶用段时间就坏,这边都见不到差的搏击装备,要么就没有卖,有卖的也是很不错的牌子,价格也比较贵,一个靶子也有卖到200多RMB的。所以每次练喂靶的时候都很舒服,一般都是那个前北部冠军给我喂靶,他个子很小,但是靶子拿得非常好,每一下的力量都能很好的吸收,练习喂靶最多的也还是节奏,其间加上闪躲等动作,泰拳的闪躲一直觉得很爽,估计是以前受高兰视频的影响吧,开始练习躲闪接扫踢的时候总习惯退很远,后来教练告诉我,泰拳是越近威力越大(一次我在和师兄练反应对打的时候,一靠近师兄突然就见他跳起来一飞膝往我胸口冲来,我一紧张就后退了,结果挨得更惨。)我就慢慢改掉退后很多的习惯,退到刚刚好,这对腰部的要求和身体的协调性都很高。&&喂靶的时候教练都很喜欢一二,二一的节奏,打到最后就是连续膝击,然后左右腿各10下连击,我的感觉是无论是进退还是打组合,教练都是再给我找节奏,节奏一上了,打击就不会断,就能持续变换和组合,不是单纯的练习打击力量和技术,而是像和教练跳舞一样。去“合”对方的节奏。到这个时候旁观的师兄教练都会在我每打一下的时候吼一声,我才明白泰拳比赛的时候选手顶膝,扫腿,每一下队友都配合喊的意思,一是兴奋,二是给选手带来节奏感,就像跳舞一样不知道痛和累。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体会。。。。。。 PXb6|~&&
-h7drIp&&
&&一直都没见教练和师兄教我拳法,都是跟着馆里的拳击手学,我看他们的拳击都是打灵活,拳也千奇百怪,不过也和国内的练得大同小异,只是拼得多,躲得少,至于泰拳的拳法,师兄说就用和拳击差不多的,但是步法和身体必须得适合泰拳的,因为泰拳手要求的是全身的协调和各种技术的配合,所以拳法一般都只练直拳,摆拳勾拳都很少,而且都是为了配合其他基础而用的,单纯属于泰拳的拳都是不戴拳套的,直拳是抵出去的,多用阻截和突然袭击,摆拳都是直接做出平摆的姿势用身体带过去,很僵硬。我还见不少师兄都喜欢打一种拳,就是做出像腰打肘的样子,然后肩膀一抖,腰一转把拳拧转打出去,拳打得不远,而且有时候还很难看,我就问师兄,这个拳有什么用,他说这是近身打的。跟对手靠近的时候打,基本上都会迷惑对手,让对手以为要打肘,但是直接旋转一是可以穿透防御,二近距离可以打出力量;这和传统武术的钻拳一样的道理。师兄打沙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拳,他说还可以打肝脏攻击,直接拳眼朝内侧下拧转打出去,既节省距离又有杀伤力。但是我一直很少看到他们用过。&&平时我要练习拳法,教练就说节奏还是要找泰拳的,不能打拳就成拳击,那就不叫泰拳,你的身体也连不上来的。所以我打的拳教练也一直都不做太大要求。&&说到老教练,这点我要说一下,以前在国内都听说泰拳手不长寿,老教练60了,身体一向很好,像他一样的人在泰国还有很多,当然,过度训练自己的人都短寿,但是泰拳的训练一直是有助呼吸和身体协调,以前我以为老教练只能大致说一下技术,可一次他在教我拉颈侧膝的时候我才发觉,他双手一扣我颈部我居然也很难动弹,并不是一老就什么都废掉,前提是泰拳是技艺,不是单纯的搏击。 Y[avC&J&&
,&5iqZ #|&&
& & 看师兄们练腿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自己去练的话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第一,自己柔韧不怎么好,二,身体协调不到位。泰拳的腿,从来都是泰拳的一大特色和法宝,虽然泰拳的主要技术是在内围,但是外围的攻击力从来都是很恐怖的,特别是泰拳的扫腿,在国内的时候就自己学着模仿,对于扫腿,我很外行,只能给大家说些感受和自己所看到的。师兄们练习扫腿也是各自不同,但是打出来的力量都很大而且都带穿透性,有个师兄打得很好看,空击的时候腿踢出去很优美,整个身体都是一个弧线旋转,他的扫踢有个特点,就是踢出腿的同时身体是略往上抽的,腿是连甩带提的打出去,出去后的腿路线走得长,但是打在沙袋上沙袋不晃多少,是震的,所有动作整个身体都是一起走,一起收。扫的时候手都是同边腿的手自然的后甩,一手护头扫出去。&&还有的师兄扫腿很难看,感觉胯部没有翻转多少,但是力量很大,身体没跟着转多少,但是跟着踢的方向移动,打出来的力量很重。我感觉,大多数泰拳手的踢法都类似这种,动作预兆小,身体的防护也做得好些。&&有个师兄的扫踢很特别,打之前会猛的蹬地一下,还会踩出声音,比如扫右腿的时候就会先略提右腿一蹬地,然后左腿借力略提再蹬地,右腿借力量扫出去,出去的时候身体也是整合的,很有威力,整个拳馆就他的扫腿最有威力,他打过20几场职业比赛,但是没能到泰京两大拳场去。他的扫踢连续性很好,经常看他连续5次的连扫。 连扫我一开始根本打两下就停了,而且第二下还踢不上多少力量,师兄就说他的扫踢蹬地就是为了连续性,一踢就可以连上,一踩一蹬还是找节奏,节奏找上就打得起来,找不到就连不上, 那位北部冠军也给我示范过连踢,他说脚从那个位置出的就回那个位置,他的连踢就可以一直踢着沙袋走,很好看,也很有威力。 基本上所有师兄教练要求我的都是身体的整合,最多提醒下胯部翻转和着力的位置, 比如连打靶的时候,前腿扫踢就是腰来带然后身体跟着走把腿打出去,找到个感觉就扫得出来,我就更加觉得节奏和感觉对于泰拳的重要性, 我感觉身体每个部位的配合都很重要,不是单纯的重视腰腿的力量,好的扫踢打出来从头,手,腰,腿都是一体的。&&还有要注意的就是支撑腿的踮起和辗转,扫踢的连续性很大的取决于支撑腿的辗转,踮起的时候就随着扫出的腿辗转,把身体整合到最好。&&练习踢靶的时候还有种打法就是退后踢,师兄一逼近我,身体就得略后仰,膝盖略弯后脚一垫然后借力扫出去,师兄说这个很考验协调性和扫踢的功底。 G?y&%bSN&&
oD&F9^|&&
&&练习时间毕竟有限,许多东西也许都是错误的理解。但是还是想记录下来,这对于在泰国的生活和泰拳的学习也是一种财富吧。&&馆里的师兄教练们都很用心的教我,所以自己也很感激,听说以前馆里以前有个德国留学生也是天天来练,但是我来的时候他已经回国了,教练说“老外没我们亚洲人勤快,那小子一练缠抱就叫脖子痛。” 其实泰国人也很懒的,不过泰拳手除外,泰拳手可以说是泰国人里面最努力的之一,但是下场也是最悲惨的之一,听教练说许多泰拳手在擂台上挣了很多钱,但是退役后到处游玩,购物。后面穷困潦倒,有的现在还在卖烧烤。。。。。跟职业拳击的一样,一个好的拳手要是多方面的。&&许多问题我自己也在磨练中,估计真正写完这些感悟要很久吧,目前到步法的训练基本上还没有学到,我曾经问过师兄泰拳的步子该怎么踩,许多人都说随意,每个拳手都有自己的走法,北部的拳手步法稳健,南部的一些拳手甚至是跳着踩步子的,有机会就是飞膝飞肘。 师兄也一直没要求我该怎么走,只是让我用前蹬腿探距离,我看老教练的意思是要再等一断时间才开始步法训练,一步一步的来,所以我也不着急,慢慢练,打沙袋的时候教练会要求要不停转换位置,位置转换过度的时候最好是用身体跟着滑的扫踢和摆拳。& &j[-|u[&&
8g|P+`&&
& & 一开始都有个疑问就是职业不职业的问题,我问过每位师兄和教练,他们都说泰国没有职业不职业的说法,大学生联赛,打职业比赛的可以参加,但是有一点,就是进入过泰京两大拳场的禁止参加,泰国的泰拳比赛也很多,如果是运动会形式的,一般都带护具,许多师兄都打这种,有节庆都是庙会打无护具的,还有的打缠绳的,至于无护具的赛事更是每个府都有,所以你要说谁是职业拳手谁是业余的真的很难说,但是也会有职业执照的发放,具体如何我就没了解到了。&&同样,我也问过教练和师兄,就是现代泰拳和古泰拳是否一样,他们的意思是没戴拳套一般都打古泰拳,两者之前没有多少分别,唯一有区别的是古泰拳用兵器,许多现在擂台上用的技术都是古泰里面的,而且泰拳创立了几百年,基本上创立的时候和现在没有太大差别,老教练说,缠绳泰拳就是以前用的,最厉害的就是“乃克侬东”,一人战胜10名缅甸拳师,他的故事,泰国人人人背得。 不少次我在和师兄实战交流的时候都感觉到师兄所打的东西都是很自然的,一次我蹬腿靠近失败,结果师兄一脚踩在我大腿上然后就是一肘砸在我头上(当然力量是控制了的),师兄说这就是古泰招数,泰语里叫“踏”。有时候师兄也教过我一些古泰散招,比如正冲膝和下砸肘一起的招式,那个前北部冠军说,古泰最难最多的是擒拿,但是现代的泰国人练习泰拳都打擂台去了,许多擂台上不用的技术都没练,但是发力和节奏等等都和古泰拳是一样的,比如南部的“CHAI YA &也就是我们看的电影《泰南拳》,现在仍然有许多人练习,北部的山区靠缅甸的缠绳比赛都是古泰拳,他告诉我,两者之间分别不大,古泰难的是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和兵器,但是如果想去学那还是很难的,毕竟专门练的人少。他说古泰拳更危险也更残酷,现在打擂台的18招都是里面的。师兄们也告诉我,如果当兵,就能学到。我自己的体会是,泰拳就是保存最完整的传统拳之一,训练方法和身体要求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运动的场所和环境,师兄告诉我他曾经和人街斗,用的就是所学的古泰散手。以前也看过国内一位朋友写的文章说到古泰马形和虎形,我觉得人类的武术学习都是来自于对于自然和动物的模仿,各个民族和区域的理解不同,所领悟的也不一样。我想古泰拳,我还是随缘吧,有机会自然会遇到。到时候再虚心学习,了解。 DWlz|FJW&&
~]ow{&&
& &关于泰拳的起源,我专门问过学校的历史老师,但是由于他自身并不是泰拳练习者,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说比较可以肯定的说法是泰拳的技术体系成型的时期是大城王朝时期,大城王朝第二次被缅甸攻破的时候强征了许多暹罗人到大城,其中就有暹罗拳师乃克侬东,后面的故事都是大家熟悉的暹罗拳师一人打败缅甸拳师10人,缅王特赦其回国,后面乃克侬东成为暹罗拳整个体系的奠定者,不少人都会认定这个说法,至于考证,那并不是我能做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乃克侬东在之前已经会拳术了,而且在柬埔寨一直流传古高棉武术,和泰拳很像,而泰国以前也是高棉帝国的一部分,我想泰拳的起源应该和高棉武术联系在一起吧,这个问题估计得看山上的行家来解答吧。 O geJi]~&&
& &练习到目前为止实战打得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有打的话基本上都能见师兄用很多不常见的技术,一次和师兄交流,被师兄一扫踢踢中腹部,我一吃痛就自然弯腰抱住他的腿一摔,他就倒了,他起来后让我踢一腿过去,他略后缩然后用腰和手夹住我的腿一转身,我就被撇倒了,很痛,我起来后师兄又让我扫一腿过去,这次他一样的夹住我的腿,我忙把腿往回收,但是收到一半师兄抓住我腿的手往我踢的方向一甩我身子就跟着转了,接着就是一个扫踢踢我背上。师兄说,泰拳的阻截技术很丰富,最主要的还是做到保护自己,你可以退,可以抓,可以抗住后打,但是最主要的是长时间的配合磨练。每个技法都要给对手损伤,不是打分数。& &还有个师兄打得更怪,我一靠近他他就是一个正蹬过来,然后脚不收回,支撑腿垫一步后,没收回的腿直接变扫腿扫我大腿上,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法式踢拳”,那师兄还会把腿提起来然后突然一个变相砸过来,那感觉很像极真的前回鹫,后来我问师兄,他说这些是以前他打庙会泰拳的时候学到的,属于泰拳比较特殊的技术,至于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但我想法式踢拳当年可能就是学习的这种泰拳,许多时候光看不行,得亲身体会才有效果,有的师兄扫踢高扫都会用身体去带下来,高高的挂下来,就像许多视频里的一样,师兄告诉我,打多了,腿就好控制,我问中路该怎么扫,结果师兄就让我和他打反应,我站的距离离他比较远,一般扫踢是打不到的,结果师兄一扫就扫到我腰上了。我一下没明白,就让师兄再做一次,后来发觉师兄在扫的时候腰部全部拧转完,腿是提起后前送着拧转出去,最后在打在对手身上,通过旋转增加距离,还可以给对手招成错误的距离估算。师兄说,这都要多踢,多练,泰拳的腿法不是一天两天能找到感觉的,当时一旦找到就忘记不了。 `1%&kOz&&
Zf0=`#664&&
& &有一段时间没有写体会了,这段时间的实战训练比较多,挨得打多了,有些感悟给大家看下,前一阶段的练习教练和师兄都表示说我算是撑过来了,基本上技术的训练改得差不多了,但是肘法的训练却仍然没有涉及到多少,不过膝法,腿法,拳法都基本上成型,山上许多兄弟都问我很多细节的问题,说实话,自己很惭愧,因为自己只能说是算运气好,来到泰国读书,而且学习的是泰语的专业。所以了解的,知道的,就比大家多些,至于细节的技术分析,我还远没到那程度,所以很多时候兄弟们问我的话题,我只能暂时阁下,希望大家理解。从这个学期一开训(泰国的大学都是10月份有个小假期)就开始来了些借用学校拳馆训练参加比赛的拳手,拳击的泰拳的都有,教练也觉得是该有些机会交流下,所以这段时间做得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实战反应训练,这学期也来了些师兄,有个大级别的,打拳击的,但是他老爸是职业拳手退役,家里开了还算不错的拳馆,所以从小就泰拳和拳击一起接触着长大,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打靶的学问,以前以为自己拿靶一直算比较好的,起码去过拳馆都是我掌靶的多。但是遇见这个师兄以后我才知道另有学问,一开始看他们打拳击的反应练习,我就想和他练,他就让我先打几下给他看看,我直摆钩的打了几下,他就说我出拳目标还不明确,于是就拿靶给我打,他拿靶很奇怪,手是像防守动作一样,然后叫你出左你再出左拳打,一下,两下,一二躲后又一下,都很有节奏。我打了几下他看了还算不错,但是说我出拳预兆大,拳头只知道靶,不知道人,他说眼睛得看对手的肩膀,而不是找靶子,这个训练是拿靶的人和打靶的人一起训练,拿靶的人要像在防守,要喜欢而且知道对手的拳打来是什么样子,怎么去喂靶,喜欢了以后两个人的节奏都会一起出来。 5dGq+\A)&&
& &每天的基本训练还是很枯燥乏味,后面的技术练习才有激情,那位师兄告诉我,泰拳手分为几种,一是拳击式泰拳手,一是膝法内维型泰拳手,还有就是腿法远距离的泰拳手,最后就是综合型的。拳击式的泰拳手打法很稳健,基本上都是低位的腿法和格挡造成机会后用拳解决对手,我觉得典型的代表应该是克劳斯和魔裟斗。膝法内维型的都是要先挨一下后给对手拉近距离,然后用肘膝消耗对手,这种拳手必须很能抗打,而且要很冷静,师兄说泰国这样的拳手很多。至于腿法远距离拳手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太多了,最后综合型泰拳手,师兄就给说了两个人,一个是“宋拉康信”,一个是“播求”。他也开玩笑的说,李小龙也是,只要对自己有用的技术都学来掌握。然后他问我想要做什么样的拳手,我说想技术平均点的,他笑了下,说,如果你不主打拳的话,你的前腿就必须很强,很灵活,经常看许多泰拳手前腿扫踢很快,一抽腰就扫上去了,而且威力很大,以前怎么都掌握不了,后面发现是支撑腿的转换和腰跟腿的整合,腰动的同时腿就得跟上,而且身体都得开始配合,这个练习我做了很久才纠正过来,重要的还是感觉,感觉找到了,怎么踢都对,节奏也是,而不是很刻意的去练习每个动作,当然,我自己是这样过来的,每个人方法不同。每个人在教我技术的时候都说,一定要多打连踢,节奏就从这里面培养出来,至于连扫,馆里那位职业拳手给我说你要像端一碗水一样,不让它洒掉,得端好,第一脚上去就得找到感觉,一脚扫沙袋在那个位置后面的腿都得连上,把沙袋扫得到处晃荡不是高手,一腿上去连着上沙袋都是定在一个位置震的才算踢得好,于是我就开始慢慢的找,支撑腿的蹬转和身体的整合还是很要紧腰基本上是从第一腿踢出后就扭在那个位置上,都靠腿的蹬地,腰抽,这个对身体的协调要求很大,身体的柔软要求更大,手的配合甩也是一样,同边的那支手要跟随腿的扫出下摆,但是摆的位置不能太大,因为还要起到防守的作用。我还很奇怪的就是看他踢沙袋无论左右扫还是换步扫,总是打得很实,很透,而我打就是噼啪乱响,于是我就问他该怎么做,他说踢沙袋不是踢沙袋而已,要知道在踢人,不是想着有人在就算了,你第一腿扫出去让沙袋晃荡大,那么你后面的腿要扫出威力就得找位置和感觉,沙袋这时候就像人一样在动,怎么样踢上劲就看自己。我听了恍然大悟,以前打沙袋都只知道练技术,威力,以为打法和距离要在实战中练,现在才知道,打沙袋也可以练习,后面就自己找感觉,慢慢的去找身体的换位和时机,找到了左右扫踢就可以打得很透,也看到了那个泰拳手赞扬的表情,很开心。 6f T31&&
& &但是自己的连踢仍然需要练习,一般3,4下就连不顺了,而基本上馆里的大部分拳手都是10下。打沙袋的时候都是要左边一下,右边两下的扫,所以目前还是很刻苦的去练习连踢,以前也不是很明白踢腿前为什么蹬地,借力量是一点,后来才知道是给对手迷惑,基本上都在踩点,踢前一蹬对手都有反应,但是并不知道你是起左腿还是右腿,这就要靠你平时对于步法的训练,一次和那个家里开拳馆的师兄连反应,我问他泰拳的步法怎么走。他说一般两种,一种是常见的前腿点地,这样的方法稳健,但是对于前腿要求很高,一种就是左右连续外翻提膝,一开始我很不明白,觉得像是在跳舞一样找节奏而已,后来跟他实战,他先用前腿踢到我烦躁,后面突然左右外翻提膝,踩出这个步法,我一下子就判断不出他出哪个腿了,也一下子明白,泰拳的步法的学问有多大,不断走的同时不断给你制造假象,至于踢出去以后,变换也是非常的多,这个师兄喜欢用腿打出后直接踩下用拳攻击的方法,因为他是以拳击为主,很多时候我扫踢出去挨他挡住后他都是挡住的腿直接下来然后给我一个后手拳,上下结合始终是打人最好的方法之一。 Ga`JO ~&&
& &实战的时候身体被打得很痛,有时候早上起床很困难,但是毕竟这是最快学习技术的方法,跟馆里的那位职业拳手的实战练习是学到东西最多的,也是最痛苦的,第一次和他打,他比较留守,用一些大动作来和我打,我格挡的时候一直没习惯把膝盖外翻提起,教练就一直吼学的东西去哪里了?所以一直挨扫到两助,小腿,支撑腿更是家常便饭。还有习惯就是腿扫过来,抗住后用手去夹住,结果被那拳手一抽就抽回去了,接着就是一腿扫来,我死性不改,继续夹住,拳手也是扭身一抽,我身体跟上,把距离拉回来,结果他扭转回抽的腿突然往回扭转顺势一蹬,我就出去了,当时很震惊,泰拳原来也有这样的招数。那拳手对我睁了睁眼睛,笑了下。说泰拳的方法任何距离下都可以用,然后示意我蹬一个腿过去,我一蹬他手一抬住,然后往上用点力我重心就起了,然后往前一送,我以为要挨摔,结果他手一放一个飞扫对我过来,我吓得马上弯腰倒下,他把我拉起来说关键就是你自己身体的把握。(看他的腾空动作确实很优美,身体腾高以后腿才甩出,飞膝也是,腾高以后再送膝,没有良好的身体柔韧和协调是做不到的)他的身体协调很好,很多次我都是被欺骗打到,起腿踩步子太好,一个腿起到半边。我提膝去挡,他突然下扫把我扫倒,有时候看我下盘防守好了,就突然给我来个跃击拳,我明白,这就是经验,这就是会打和不会打的区别。到了第二次和他打他就开始认真些了,我基本上被打得找不着北(找着的时候估计也厉害了)一开始还可以用正蹬腿阻截他,后面直接是感觉身体被压迫,打得是感觉,他一逼近就是拳腿肘膝都在看住我,我侧身贴近他他就提肘示意,我总是慢那么一拍,身体一动就打,吃住对手,中国武术的气势也是要求这样,各方面都看住对手,但是从中我体会到,格斗中最可怕的不是被扫痛,被KO,而是身体被打到失去重心的感觉,一般提膝格挡都是本能的直提,我也范这个错误,结果整个人都被扫转身,重心一散,就只有埋头挨打的份,相反很多时候我顶住往前,及时被打得痛也感觉不到害怕多少。& &以前我以为,贴身发力是中国武术的专长,一次和这个拳手实战,他扫腿被我接住并且抬起来,我以为能保护好自己了,结果他腿一折,膝盖在我胸前贴身一顶,我整个人差点反胃。我再一次明白,身体的松活对于格斗的益处。那泰拳手的腿就是如此,远距离的变化很多,高扫下挂就和空手道一样,一般习惯了中扫的腿就可以直接一变透过对方的防御打过去,我就常常被这样踢中,虽然我很菜~~~ ;nPo4&&
E96AAI2&&
& &馆里的一个教练给我说,好的拳手就要怕痛,怕痛才能保护自己,才会在对手出击的时候本能的格挡,躲闪,只知道死拼的,永远难出成绩。但是我的习惯就是喜欢退,闪,退,就挨教练骂,守住不退了,就挨骂为什么不进攻,进攻挨打,就被骂想什么呢。但是我始终清楚,自己是个新手,要慢慢一步一步的来,所以很多时候被教练和师兄骂或者嘲笑怕输,怕痛,我虽然没多少天赋,也有职业拳场的老板来学校找人打比赛,想让我去,我拒绝了,我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我仍然坚持,只要开馆都没停止训练过一天,所以教练和师兄们虽然不喜欢拳手畏缩,但是仍然对我很好,就因为,我坚持。我完全可以选择去泡妹上网的逍遥日子,但是我选择的是武术,教练看在眼里最高兴的也是这个,所以我觉得,我们最难得的就是坚持走武道。所以,这个年代我们很难得,应当相互尊重理解,而不是谩骂讽刺。。。 Y$I#=Y KU&&
& &为了练习自己打斗不镇定坏习惯,那个泰拳手告诉我早上洗脸打盆水,然后往脸上抄5分钟,这个方法和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很多时候也和拳击教练练拳击,打拳击,习惯拳头,吃拳头,很多时候仍然被说,但是我明白,我在练身体的抗打,在找感觉,有时候和来借场地的选手实战,他们大都是那个拳手的学生,所以腿法都比较好,我也是被踢得很惨,但是基本上护有收获,回敬的拳头和蹬腿也多。但是帖身缠抱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也占不到便宜,但是也有大意的时候,一次和一个拳手练习,他突然压上来帖身缠抱,我就只顾着跟他抢位,结果被他一侧身一膝顶在肚子上,我马上叫停,然后走了两圈顺气,但是也发觉自己身体的抗击慢慢出来了,也打出了些好招式。武术,就必须这样学习。& &颈部的要求还是一样的严格要很强壮,但是也从一个泰国人那里学到一种缠抱,就是双手往内扭转的夹对手胸部,这样会让对手透不过气来,方法和中国武术的挣裹一个道理,我再次想到古泰拳的东西一直没变,山上有的兄弟就对此有了解,只是泰拳手要谋生,就得适应武术运作的改变,抛弃一些技术,学习一些技术。对于自己喜欢打防守反击的战术,那位泰拳手教我退的时候用拳直击然后不收回来,就和许多泰拳视频里的一样,再则就是直接手斜插对手肩膀,然后拉住顶膝,防御膝的时候必须挺起身子,然后侧着腰去顶对手。 8V\'L*_&&
& &Z+my:$_&&
更新: f&|g^i;nx&&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我想在这样下去,大家就要对我失望了,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同时祝大家新年快乐!!! Y:4}g+%h&&
&&其实这段时间进行得最多的训练就是实战,和外校的选手一起交流切磋,拳击泰拳都有,就从泰拳说起吧。这次校外选手来学校借场地训练的拳手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是拳击的,泰拳的只有两个,都是18岁,一个是职业拳手,一个是从小练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打实战打得多,拳击也混着,所以就没有专门打比赛。我就是跟后者切磋了很多次,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个子要比我小一点,体重也是,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技术发挥,刚开始和他实战的时候,我基本上老是被逼着退的,一是自己的老习惯改不了,二是脚步基本上是死的,散的。所以教练看了也最生气的,偶尔能回敬的蹬腿效果也不大,可能是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泰拳的稳健节奏吧,精神不集中,守不住自己阵地是家常便饭,格斗最忌心浮气躁。而我在和这个比我身高年龄体重都小的泰拳手较量的时候,我确实紧张了,不过挨多了后才发觉,不过如此。这个拳手的扫踢不是很重,但是很快,我以前的观念泰拳的扫踢都是比较慢而重的,但是来到这边接连遇见几个泰拳手以后,我的想法就改变了,泰拳的扫踢一样很快,因为整个要跨都很松,要送腿出去都是身体一抽一转就出去了,很多时候在和对手实战出扫踢都不会考虑,不像以前在国内,扫踢出去都要想下后续,泰拳里面基本上都是觉得位置适合就动身了,一动腿就出,可能这就是长期打磨出来的结果吧。&&一开始老是退,他基本上是一个扫踢过来,我挡住后脚提膝不收回,突然一个低扫或者高扫过来,我常常被扫中腿,因为对于头部的防护都是本能的,而下盘就很少会有精力注意,扫多了,自然就很痛,但是也就扫出了记性,同时他也教给我一种比较稳健的格挡,就是提膝格挡的同时一支手折叠护头,一支手在腰部的位置,膝盖不用提高,这样的防守基本上上中下三路都护住了,但是缺点是,你很容易被对手左右连击KO。& &一开始退,不过也打出些退的打法,很多次他一上来我就一个蹬腿阻截,然后回收一点地就直接高扫过去,都是左腿完成,每次都能很好的阻止他的进攻,不过每次也都是退,最后还是免不了被逼到死角挨揍。&&不过也慢慢发觉,正因为这样的打法,导致自己的稳定不够,越打越想跑出去,没有冷静下来,以前在和那个职业拳手练习的时候,就经常被莫名其妙的封在死角出不来,他总是看上去给你活动的空间很大,但是慢慢的你就被封住了,这个也就是我最缺乏的,也是泰拳最神秘的一部分,步法。我并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正宗的三宫步,但是我接触到的一是起腿无法琢磨的踩步,一个就是这种,好像使用者前面是个半圆,把对手固定在这个范围内,慢慢封到死角,我就是怎么打都是被控制在这个范围内,许多细心的朋友在看泰王杯比赛的时候也可以看得出这样的场景,还有就是些泰拳和其他格斗技术交流的比赛也可以看出,很有意思,我想这就是真正泰拳手的最佳标志吧。 U_N5r~!0&&
&&跟这个拳手练习的时候也发现很多泰拳的要求,比如我每次起左高扫,脚指头老是挨受伤,结果他就告诉我,你的跨没完全翻转,太保守了,这样的踢法在泰拳中很容易被格挡的肘部弄伤,泰拳的高扫踢都得完全翻跨,再一个就是正蹬,也许是蹬沙袋习惯了,总习惯蹬一下然后扫踢,在打实战的时候,这个基本上就得改了,一蹬就得全部放出去,如果蹬一下就收,很可能被对手一顶顶翻或者抓到机会,蹬一下就收一般是用在阻截对手的低扫上面。& &许多东西,不打是无法印证的。这个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我一直挨打着,后面慢慢定得住了,也发觉,泰拳中,你只要精神“咬”住对手,哪怕身体再累,也不会挨太惨,一旦精神松懈,受到的攻击都是很严重的,这个道理适用于一切格斗中,所以泰国人无比的尊重拜师舞和泰拳手的精神修养,曾经教练要教我拜师舞,学了些动作,旁边有几个泰国人也在笑着模仿,结果被教练一顿吼回去了,师兄看我柔韧不好,动作不漂亮,就直接说以后再学吧。。。不过慢慢的实战积累,也不会退确了,精神能够集中,对于他的进攻也能挡住很多,还击也有成效,特别是身体略退后的还击,基本上都是再挨多了习惯了距离以后才能抓到机会的,但是这个拳手也给我示范了一种泰拳的远距离扫踢。这个扫踢我曾经在法式踢拳的视频上和空手道的视频上见过,就是腿提起的同时整个身体转然后支撑腿送,身体也跟着送,完全翻跨,把腿打出去,如果看一个整体也可以说身体是滑出去的,打得很远,一般就是追对手用的,一腿就够上了,不过他一告诉我,许多腿法,真正泰拳比赛的时候不一定用得上,这种腿法就是,不过法式踢拳比赛里面就常看见。 我只能说,泰拳技术确实非常丰富。顶住了攻击,不退后是个好事情,但是不代表就能占便宜,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他一个扫踢过来,我提膝挡住,然后他腿一落地一起马上扫过来,我身体被扫转身,然后最后一扫,打在大腿上。就跟播求的那种一样,连续性很强,然后一旁看的教练就说,你是不退了,但是步子都是死的,要会左右走,确实,这个毛病到现在都还没改好,在实战中,学会左右走的人已经算半个高手了,馆里的拳击教练也这么说,他教我打拳击的时候常用的就是圆规步,我直接被逼得不敢进攻,后来干脆让拳手控制力量的攻击我的头部,练习不避眼睛贴近训练。后来在和这个泰拳手打的时候见效了,能顶住,不退,然后也敢往前了,老想贴身拼肘膝,结果,他比我还积极的帖过来,我一下子一头蒙,贴身缠抱就忘记顶膝,结果缠了半天他一顶膝我就推开他,谁也没占到便宜,不过很多次他在给我讲肘的时候我感觉到,如果用肘,我早爬下了,以前那个职业拳手告诉我些用肘的方法,都是在缠抱的时候,手一从对方手下穿过,或者一撑开就出肘,比如从下往上穿,一穿出去身体前送一点就是挑肘,也可以直接变成顶的用,很精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欧美拳手一遇见肘就头疼,这点确实是我们亚洲人的特色,贴身技术的精细,西方人远远不及我们,我也想到了中国武术的:起落,进退,开合。 泰拳肘法的运用,很好的诠释了这几点,在和这个拳手练习的时候,他的手在贴身时都是在不断的缠,我也和他不断缠,这个有点像中国跤的抢把和太极的双推手,都是在不断的抽手和抢进对方颈部和贴近对手。很多时候手一缠上来就带肘,动作很小,我在大学生联赛就看见过被肘KO的,当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看录像才知道是贴身缠抱的时候挨了一肘,这个时候我才感到泰拳贴身的恐怖,一是肘,二是膝,三是摔。& &以前师兄告诉我,古泰拳打的时候就是连摔带打,我曾经被缠抱摔到,在快到的时候师兄速度很快的在我头上冲了一膝,但是没打到的那种,他说,如果是古泰拳,这个就可以用; 有一点,如果是不带拳套的缠抱,不是自己夸自己,自从习惯泰拳缠包以后还很少被泰拳手生吃的,和这个拳手的时候也是,徒手他基本上不占任何便宜,但是一带拳套,我就不行了,因为徒手的时候抢对方颈部可以双手相扣。而带了拳套,手不灵活,面积大,所以我基本上难扣住对手,在缠抱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吃进来,后来那个拳击教练让我过去,他带上拳套一下子就把我的颈部抢住了,我感觉到左边的颈动脉被压得很痛,身体活动困难,呼吸也困难,他告诉我,这个拿法是一手帖着一手手背,然后扣住对手颈部,两支手往内合,往内裹,看起来像个剪刀一样,叫剪刀手也可以,我试了下,很好用,也再次体会一个道理的真实性,规则决定技术,带上拳套是一回事,徒手是一回事。 PP }z(&3&&
& &后面适应后的实战练习就好很多,基本上对攻,拼腿的很多,还在他转身起腿的时候蹬倒过他,他说:“把中国拳也用上,泰拳比赛真正违反规则的技术不多。”拦门腿蹬膝盖也用,而且一蹬以后就变正蹬,然后还可以变侧蹬,很诡异,不过一般比赛很少用出,多是腿不收回直接变,从内侧起腿,到正,到外,不浪费一点距离,技术的精细就体现在这里。拳法也会出现些,泰拳的节奏和步法下,要打出连续流畅的拳法很难,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泰拳手拳法属于弱项的特点吧,不过现在很多泰拳手都是拳击泰拳一起练,所以拳腿组合也打得很不错,和我打的这个拳手就是,所以我还是常常被偷一两拳,很多时候也和他练下拳击,但是发觉自己的节奏都变成泰拳的了,慢慢的等打一下重击的机会,所以挨的拳头很多,不过回敬的拳头一般都比较重。在习惯实战后,自己打沙袋也有改变,从以前单纯的打击到后面的抓时机,移动的打,打一段时间后有感觉再去打实战,发现节奏会灵活很多。&&呵呵,小生的视频也传上来给山上兄弟笑话过,确实,扫踢的时候腿略弯曲可以把力量很好的透进沙袋里面,而完全翻跨后自然的打出去,无论你用不用力,扫踢都很有穿透性。&&但是看这次来的另外一个职业泰拳手的扫踢很舒服,他的扫踢不重,但是基本上什么距离下都可以打出,看他打靶,很舒服,教练往前帖身,很近的距离,他只需要身体重心后移些就可以扫出来,距离是发力的根本条件,而泰拳手就可以在很小的距离下获得发力条件,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发力方式,所以,我很羡慕也很自卑,羡慕泰拳手从小的培养,自卑自己的身体条件不达标,不过还好,有机会接触到,就该满足了。&&我还在看他打沙袋的时候,很贴近的抱住沙袋,然后膝盖一外翻一下就甩在上面,这个贴身膝法很犀利,可惜我还做不到~ s^![uV/X)&&
&&馆里也来过一个个子很小,但是很壮实的拳手,每次和他练缠抱我都颈部都很痛,他的脖子很粗,也是拳击泰拳一起练的,不过在和他练习缠抱加膝法训练的时候我一不小心用到了膝的正面顶在他右胸口,他手一松开整个人就躺下去了,然后说“练习的时候注意。。。。。。。”我才意思到,自己的膝击也有一定含量,忙说对不起然后拉他起来。不过在和经常和我打实战的那个拳手练习的时候也挨过,他教我贴身技术,类似于古泰拳神猴献宝的动作,逼近的时候双手护头,然后前送展开,这个时候要很快,手也要有随时变肘的意图,结果我一闯就被他一弯腰一膝顶在鼻子上,很痛很痛。 他告诉我,贴身最可怕的就是这个,肘膝的琢磨不定,还说如果我老是打防守反击,在遇见个子比我高大的选手就会很吃亏,要敢近身,不过我还是很不适应,慢慢习惯吧,格斗原本就是不能选择对手的。 @J_Z^lD4&&
& &DH/=&;f&&
&&12月一过,这些拳手就都比赛完回去了,所以很少有人练习,而馆里的比赛只剩下跆拳道的,所以很多泰拳师兄和教练都没来的,只有那个前北部冠军周末的时候会来指导我,一般都是喂靶和给我解答些问题,职业选手给你喂靶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也很痛苦,常常让我左右腿连续扫,200踢是必须完成的,他说他们做职业拳手的时候,每天几千次是少不了的。我一开始基本上是踢倒反胃,很难受,但是过了这一阵子就怎么踢都不累了,期间那个拳击教练教给我一个打法,就是一个蹬腿过后直接一个顶膝,身体要很后仰,但是不能失去重心,腿蹬完后身体就得跟上去,差不多是送出去的,然后手得一直护在头前撑开,一是挡住对手视线,二是保持身体平衡,三是防止对手出拳,而我一开始怎么都打不好,蹬完以后身体跟不上去,而且膝送不完全,手也不到位,后面知道,手的作用很大,在和对手打的时候,一个扫踢过去,如果被接住,手直接就扣对手颈部了,对于防护自己是非常好的方法,所以那个北部教练后面就干脆给我自由喂靶,让我靠感觉打,除了基本的躲闪扫踢,接腿扫踢以外,他就是拿着靶子往前逼,我自己想办法,这个和极真的大人形靶训练很像。不过教练拿靶子是不表示出来,你要打的时候他才出靶,所以自由性很大。&&对于我的胫骨,我很不自信,后面又问了次教练,教练说,其实不需要什么方法,多打就习惯了,但是有个恢复的方法很重要,就是在胫骨受伤以后,需要拿个干净的毛巾和一根木棍,把毛巾裹在棍子上,然后用温水泡过,在胫骨面上滚,只是滚,不用敲打,这个对于胫骨的恢复和保持胫骨硬度有很好的效果。我还有个缺点就是扫踢踢沙袋,没几下就连不上了,以前也提到过,教练还是说,你起腿的位置在哪里,腿打完后回到哪里,这样的扫踢连续性好,威力均匀,很多时候教练做喂靶练习,都是一个低扫过来,我腿刚一撤躲开就扫上去了,快是快,但是基本上威力很小,教练就说,连扫也是这样的道理,起腿的时候要保证力量和数量均匀,所以,协调啊协调,郁闷。 $[hW2K99&&
这个前北部冠军年级也不大,我问他为什么泰拳手30岁以后就很少有见在擂台上打的,而欧美选手40岁都还有征战擂台的,他说,我们泰国选手,基本上都是6,7岁就开始打比赛,打泰拳,从小到大积累的伤很多,也很严重,要会保护自己,如果过度比赛,过度延长自己的擂台生涯,那么,寿命就会减少很多,有的泰拳手早死是因为退役后自己生活不检点,不注意保养,并不是练泰拳会减损寿命,而是过度的比赛。我听了后,一下子明白很多,呵呵,我想大家也是吧。 7Q6[]_Ia
首先给各位兄弟拜个晚年,祝愿大家虎年大吉大利!本来这个帖子是要在去年10月份就要更新了的,但是由于去年8月份华山出现线路问题导致国外地区无法登陆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希望大家能理解,原帖的容量已经不够继续更新,所以,为了方便,我还是从新开了一个帖子写。 nIbRA k&&
& &其实我再写上个帖子的时候就一再重申自己的观点,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感悟而已,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杂乱无章是肯定的,也绝对没有想过写的是技术帖,所以希望大家还是以自己所亲身体验的为准,我写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娱自乐的同时能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 AK?=%LA`v&&
& &&ZOlTEde&&
& &回到泰国以后已经是09年的6月份,期间正值泰国各大学新生入学之季,每所大学都有很多活动要举行,比如新生运动会,促进新生与老生之间关系的一些课外活动,所以这段时间学校的各类运动场所都被占用着,这样的情况大概要持续一个半月,泰国是个非常喜欢庆典活动的国家,只要是在类似学校的场所,最经常看到的,就是晚会宴会一类的活动,这非常符合泰国人慵懒会享受的性情,但是有种职业就恰恰和这种性情相反,那就是----------泰拳手。 .,SOBS/&&
& &7月中旬以后,拳馆照常开门,已经差不多有4个半月没练拳的我,开始训练第一天就当场吐了,拳馆教拳击的老师,也是拳馆的学校负责人,看着我笑了,他说“你回泰国都一个半月了,还没恢复,这样子万一10月份有比赛,怎么打啊,快点恢复吧。”那天以后,我知道老师为了今年的大学生比赛,专门去找了几个新拳手来,而且听说都是打过职业比赛的,所以我知道以后很兴奋,很积极的投入到每天的训练当中,那段时间的主要内容也是恢复体能和复习下以前的技术,当然,新掌握的技术也要练习下(指的是在PURAMUK拳馆所体验的那几天学习的技术,我会另外写一个帖子专门介绍),所以每天的训练量也不会很大,就这样过了大概有半个月,我觉得自己的状态已经很好了,一天训练的时候,我看见拳馆门口停着辆摩托车,有个蛮精神的少年坐在上面对我打招呼,我走过去一看才发觉原来是以前经常和我实战的那小子,我当时就非常高兴的叫他一起训练,他也爽快的答应了,以前我每次见他都要和他实战联系,所以这次我也是很兴奋的以我自认为的好状态找他实战,结果在开始的试探结束以后,他一记快速且劲足的低扫腿打在我的左腿大腿上,导致我丧失了行动能力以后,我才清醒过来,状态已经找不回来了吗?当天除了勉强能够应付他的进攻以外,自己基本上都处于很被动的地位,于是我就问他这段时间是不是练得很勤,没想到他给我的回答更加让我郁闷,他说自从上次我放假回国后到现在,是他第一次打泰拳,上次我回去后他就没再练了,因为放假他也要去做很多实践课程,所以没练,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久没练打起来还能找到感觉?他说:“其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是训练不是很好,但是打起来都还可以的那种,从小都是。”当时他回答完我以后我并不是很清楚,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彻底明白到底为什么。 +gW&j&WY T&&
& &调整状态以后进入了8月份,因为以前拳馆用的榻榻米需要重新购置,所以我们开始了在水泥地上的赤脚练习,老师说以前学校的拳手也是这样练的,这样练可以上双脚更有耐力,蹬腿威力增加,确实,要适应在坚硬的地面上更好的起腿发力和转换重心,对于双脚的要求和锻炼都要比以前加大很多,不过如果自己控制好了的话,出腿或者出膝需要的地面回冲的力量都要大很多,不过我的脚底倒是磨破了很多次,拳馆老师开玩笑的对我说“起码要100次以后才不会再磨破”。 其实我并没有觉得他的话是开玩笑,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泰拳高手,100次是必须的.........这学期由于没有确定比赛的日子和最后结果,所以以前的那位老教练和前北部冠军都没有来,就在我以为都要一个人无聊的度过的时候,一个今年被老师叫来的师兄来拳馆了,他是被老师叫来参加拳击比赛的,我一开很好奇为什么,但是在后来他和我练习缠抱练习的时候我才清楚............当时老师在给他做拳击的手靶练习,看见我一个人在旁边,就叫他停下来,给我喂靶子,他个子不高,173左右,但是有很明显的饺子耳,脸很消瘦,穿着一件军绿色的T恤,对我笑了下让我踢脚靶,与别人喂脚靶不一样,他喂靶给的感觉非常到位,很能吃足劲,身体跟着我扫踢的节奏一点一点的抖动,后退,这样扫踢会扫得很舒服,我也发觉自己自从从PURAMUK拳馆回来以后,扫踢的连贯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想这就是近距离观摩的作用吧,很多东西并不是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的,而是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和理解,更多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技术的最终磨合,才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踢完靶以后他让我和他练习缠抱,我很高兴的答应了,结果一缠上我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实力差距,他的缠抱根本不像我和其他泰拳手缠抱一样的可以化解或者说可以有机会反击,他的缠抱基本上就是一旦箍颈就锁死了你的颈,手想穿都穿不进去,身体左右移动也很难,因为他的身体也很放松,力量都压在双手上锁住你,就算我很费劲的穿过他的手臂控制他的颈部,他也马上就可以把双手换到控制你的腰部,基本上整个的缠抱过程我没占过一次上风,而可想而知如果加上肘膝以后的结果会怎样....练习完缠抱以后,我已经非常疲惫,那个师兄就走到一旁开始击打沙袋,由于上学期拳馆的重沙袋被打漏了,所以这学期一直都是用拳击的轻型沙袋练习,老师说这样的沙袋练习泰拳,可以把技术和协调,还有打击力量综合起来,因为这沙袋的设计感觉就和打到人身上的时候是一样的,而不是和重沙袋是专门用来吃力的,这种沙袋如果要打得很吃力吃劲的话,必须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和功底才可以做到让沙袋吃力而不左右摇晃.. yI%1gUGZ9%&&
& & 当我看到这个师兄打沙袋的时候,我就彻底惊讶了,他的技术不是很华丽,但是很纯正,可以说很规范,或者说是教科书一样的动作,动作很稳健,最主要是力量,扫踢的力量,他的扫踢动作并不大,身体都看不到起伏,但是腰的动作很明显,在起腿的时候腰是有前挺的细微动作的,最后还是身体的整合,翻跨,身体引导,完成打击,沙袋被他踢得陷进去,但是晃动不大,声音非常闷,我当时就感觉到攻击力的恐怖,更让我惊讶的是,他的扫踢还是前脚扫踢,这样的扫踢我不借助踩地式的扫踢我起腿威力都非常小,他却可以做到这么大的威力,我当时就上去问他,以前是职业拳手吗?他笑着说,是,我问打过多少场了,他说,从小到大200多场.......我当时就愣在那里,然后继续问,你在伦批尼参加过比赛吗?他说没有,他说他以前在叨南隆打过,也就是我们说的Rachdammnern stadium...........我就好奇的说,为什么我去年一直没见过你?他说去年他服兵役,在部队里面,我才明白他为什么穿着件军绿色的T恤,同时也更加惊讶,我们学校居然也有这样的拳手在,而且不止一个,只是都很少来打拳了,也明白为什么老师让他打拳击,因为大学生联赛是不允许在曼谷两大全场有过比赛记录的拳手参加的........后面他又打下沙袋,技术都很规范,肘法比较特别,是很正规的那种横扫肘,但是身体的力量压缩得很好,肘部击打出去的时候基本上是被身体&弹射&出去的一样,这种肘法打击效果不是像刀一样,而是很强烈的震荡感觉,我也看出,这样的技术如果不是长年累月积累是达不到的,至于为什么他不继续做拳手而选择读书,他说他打到无聊,没兴趣了........... s6_o$/:&&
& &&&5[h#B{&&
& & 对于我的技术,那位师兄说还不错,就是力量劲道还差点,但是这个东西是急不来的,只有慢慢养成,几乎我遇见的所有泰拳手都会告诉我,很多技术是需要慢慢来,慢慢养成的,没有一个是很急的去要求你的技术动作很到位,只要劲力最终能达到最大就可以了,但是这些前提都是得缓,不能急,我想任何武术都离不开这个道理,当然,我最在意的还是他的扫踢技术,我就去问他前腿的扫踢该怎么做,他首先强调的还是得慢慢积累,然后告诉我其实要让前腿扫踢,或者左扫踢有威力,踢法有两种,一就是只靠支撑腿的扭转和身体的整合,这是最基本的,第二就是扫踢的时候右脚可以向右前方直接迈出然后带动左脚扫出,这个动作和国内散打的鞭腿一样,但是难就难在泰拳的扫腿是用胫骨面去击打,所以虽然起腿的动作一样,但是如果身体不能很好的整合的话,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右脚前迈这种扫踢对身体的要求和技术的掌握更加高,仍然是需要很多时间去磨练........从他那里,我还学习到了一个近身缠抱用的破解手法,那是我在和他练习近身缠抱的时候,我无法破解他近身箍颈的技法,因为我的力量协调和抓时机的能力都远不如他,所以我就想到了用在PURAMUK巴尊实教我的一个技术去打击他,那就是在他身体靠前想要缠抱的时候,我的左手前伸去抓住他的左肩,然后往右边拉,同时身体右移,左膝顶出,直接攻击对手腹部,第一次我成功了,他点了下头,继续进入缠抱,很快就把我的颈部给控制住了,用的是最常见的,一手抓住后脑,手部耻骨的地方贴住我的颈部,另一手直接斜着搭在背后加力的一个三角锁法,泰拳手近身以后很多人都用这种,我以前的那个帖子也有个大家介绍过,这个师兄身体也不是很强壮,但是很结实,典型的泰拳手身材,力量都很均匀,随时可以集中在一起,身子其实就像个弹簧一样不断蓄力,我的力量和协调不如他,被他控制以后我没办法化解,就拍拍他,他事宜在来,结果这次我又想起用上次膝击的那招,结果手一搭他肩,脚才离地我就被摔到了,我很纳闷的站起来。&&他就对我说;“你记住,每种技术都有破解的方法。”然后就示意我在做一次刚才的技术,我就把手伸出抓住他左肩,结果他也伸出右手抓住我的颈部,然后在我起拉他起膝的时候,闲置的左手往上往右推我的左手肘关节,然后右手往右边拉,身体左移,形成一个旋转的力量,由于我的身体只有一直脚支撑,所以很快就倒地了。 我很兴奋的站起来,他让我模仿一次,我做了一遍,然后他就用空手提示我,右手下拉左手上推,做了一个类似画圆的动作,我当时脑子里面闪过很多镜头,有国术的太极,柔术的抓领,空手道的云手转等等。。。武术的很多道理还是相通的。 ynS$d &&&
& &?R/*AdG5&&
&&由于这位师兄要参加的是拳击比赛,所以他的训练安排都以拳击为主,加上他有很多职业比赛的经验,他来拳馆训练的时间就很不固定,大部分时间我也是自己在练习,但是老师给我说过,这学期还会有其他拳手要来,我也就没多想什么,每天下课以后顶着闷热的高温坚持训练,体力恢复得也比较快,有一天跑步结束回拳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和老师在沙袋旁说话,老师看见我进来,就告诉我说这是学校的拳手,没有参加过比赛,只是练练而已。 当时那个人听完就看了我一眼,然后开始打沙袋,我就站在一旁去跳轮胎,结果没几下功夫,我就被他打沙袋的动作吸引住了,我也知道老师是和我开玩笑的,因为这个拳手击打沙袋所透出的力量和技术,完全不是一个新手,甚至不是一个练习过几年泰拳的人就可以达到的,他出拳打的是肝脏攻击角度的低位拳法,出拳感觉像推出或者荡出去一样,身体很放松,腰跟着手臂一起送出,打在沙袋上可以形成一个坑,发出很闷的响声,再就是他的扫踢,威力非常大,沙袋不仅是凹陷下去,而且晃动很大,这样的效果我想是震荡加上穿透力的,他起腿的姿势很特别,身体有个晃荡,像是要把腿荡出来一样,然后蹬地,转腰,整合身体,攻击的腿荡出很大的距离,然后整个身体把腿甩起来,在转身结束的时候打击在沙袋上,这个扫腿给我的感觉是很放松,但是也很可怕,我不敢想象被击中以后的感觉.........他打完沙袋以后,老师叫他教我,他看了我一下,叫我过来打沙袋给他看看, 我就上去打了一会,他点点头,说外国人没学很久能打成这样还是可以的,但是说我的扫踢太快,太着急,这样是不行的,他就反复说“要慢,要重”,我也才想起来类似的话巴尊实也说过,说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快,追求速度,把力量和打击效果忽略了,可惜当时我只是听进去,没掌握好,然后这个拳手又教我一种练习膝法的技术,就是双手扶住沙袋,然后左手往左拉,右手往右前推,身体跟着往右移动,蹬地以后借着沙袋的反作用力用左膝内侧击打沙袋,也类似于滑过去,比较难掌握,需要长期的练习跳膝步和膝法练习以后才可以掌握,这个技术的好处就是转换打击,身体右移的同时左膝提起攻击,而且是内侧膝击打,就可以直接把自己置身于对手的侧面,然后膝盖撞击对手的胸腹位置,但是时机必须掌握好,因为这个技术是在进入缠抱以后才使用的。 我当时做了几遍,他说动作还不错,但是得多花时间找感觉,然后就让我开始和他缠抱练习,他的体格要比当兵的那个学长要大些,力量上我是比较吃亏的,所以我立马就加入了膝法的进攻来辅助,但是他没有给我太多机会,一下子就用最基本的锁颈方法锁住我了,和上一个师兄一样的方法,但是这次不同是他不是单单锁住,而是锁住我的部位突然加力,然后身体下压,把我压得跪地,我的脖子很痛,我当时就想,这个可能也算站立降服吧。他放开我以后,告诉我,再锁住对手以后通过身体的扭动加力,可以制服对手, 然后我们又开始,这次我有教训了,身体贴近逼他,就在我觉得贴近他有机会控制住他的时候,我觉得他身体后退,手臂有点松的感觉,然后左助的位置就突然挨了一下,就闷住了。。。。我才反应过来,他突然把身体移位了,虽然动作不大,但是利用我身体前冲的时间很到位,然后他的右膝内侧打击到我的左助,这正是他刚刚教我的那招..........后面的练习我还是死活抓住次机会控制住了他,他很高兴,& &然后休息的时候我去问他,:“你以前有参加过比赛吗?” 他说:“有的,职业的。” 我问他:“从小练的吧,有在哪里打过大型比赛吗?” 他对我说:“以前在伦批尼打过比赛。” 我当时马上愣在那里。&&后来我们说了很多,聊了很多泰拳手,他说他最佩服最喜欢的还是沙玛,说沙玛是全泰国最出色的一个拳手,很用心, 我也想着老师为什么要开玩笑,因为在我心无压力的情况下和他进行完训练以后再知道他的真实水平,这样对我自己的信心提高很快,这个师兄对我也很鼓励,后面的训练里面我们都一起跑步,纠正我的动作,可惜他来的时间也非常不固定,因为他课程也紧张,加上水平在那里了,也很少再出现,所以我也只能尽量复习他教会我的东西。 H LwnyzB;&&
& & 5月9日更新 WuNDro9,P&&
&&独自练习的日子是枯燥的,但是既然是在备战时期,拳手总会再来的,就在我独自练习的时候,军队退役的那个学长带着一个壮实的小伙走进了拳馆,拳馆老师当时就给我说“你的练习伙伴来了”一开始我并没太在意,因为我看他的打沙袋练习,总觉得他的技术太单调了,扫踢属于那种很机械的,虽然威力很大,但是我并不是很想学习他的那种打击技术,直到教练让我和他进行反映练习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的错误,和他的反应练习,让我感觉到自己技术的优劣,可以这么说,泰国的拳手都属于很会引导新手练习的拳手,反应中控制的力道,对于你进攻和防守的技术引导,都做得很到位,区别在于很多拳手不善于表达,但是和他们切身的练习中,你是可以感觉到很多细腻的东西的,当和这个拳手进行反应练习的时候,我发觉,自己被他带动起很强的组合意识,因为他基本上都用很单调的进攻来对付我,由于我比他灵活,他屡屡被我的腿克制,一次我以左扫踢进攻他,被他夹住腿,他准备有动作的时候,我想着拳脚的组合击打,很自然的顺势一拳打在他脸上,他放手了,而且在分开的同时,我还连续扫了一腿,打完以后我自己都很惊讶,自己能打出这样的组合进攻,以前就算可以,也只能面对初学者,而无法对打过职业擂台的泰拳手使出,但是今天,我用出来了,不止这些,很多左右移动击打的技术都用出来了,我很兴奋,但是接下来的情况让我知道了原因,这个拳手在适应过来我的技法以后,开始扛住我的攻击把我封到死角,我知道,该贴身的时候到了,于是我主动去抢他的颈部,没想到他就是正好给我抓住他颈部似的,迎合着我上来,开始了贴身的技术比拼,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他的击打技术如此单调,因为他本来就是个内围型技术的选手!!!单调的打法只是为了他贴身进攻做掩护和准备的,一旦贴身,他的实力才真正展现出来,当被我控制住颈部以后,他马上反制我的颈部,然后开始了疯狂的拉扯,他的贴身扯颈的技术比较独特,在抓住我的颈部往左边带的时候我本能的往右用力挣脱,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并没有顺势膝击我的左助,但是我的身体因为挣脱的过程间架略散了,他接着继续往左边拉扯,我整个人重心一失,马上被带过去,他顺势膝击,在我面前停住。我吓了一跳,然后看着他,他笑着再次空手比划了两次拉扯,说“这样的技术对手一般很难反应过来。” 我才明白,一般情况下,箍住颈部拉扯都是两个方向一起,让对手来不及变换重心,但是对付有经验的的对手,很多时候你转换的拉扯反而给对方造成反击的机会,因为对手都比较习惯了转换的拉扯,同一种技术多次运用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共识的招式,那么还不如直接单面的多次使用拉扯,结果后来的练习中这个拳手多次让我很狼狈,很不适应,耳朵也被弄得又红又肿,但是心里一直很高兴,获得新技术的那种高兴。。。。。。。在训练结束以后,我和他聊天,才了解到,他是我们学校的新生,以前打过50多场职业比赛,有拳手执照,但是因为比赛中脊椎受过伤后,再也不能打职业泰拳赛了,所以就退役了,我们学校的老师觉得他可以代表学校参赛,就拉来练拳击。&&后面几天的训练都很有氛围,跟着他一起练习泰拳的基本技术,获得的就是一种氛围,而反应练习里面他也加入了很多移动组合的拳击技术,让我很难发挥,我偶尔的侧踹腿也让他很惊讶,我明白,和他这种类型的拳手打,是很能让我完全发挥的,因为我还是比较偏向于腿击型泰拳手。 eshPpdb&&
&&不过没过多久,这位拳手也很少来了,也许是退役以后比较懒惰,也许是关心泰国MM去了,总之很少来了,拳馆老师只是无奈的和我摇头,他习惯了,我也习惯了。。。不过拳馆总是会有人来的,比如以前经常和我练习的那个小子,由于他也要代表他的学校去参加比赛,他还是经常回来我们学校的拳馆练习拳击,我以前的帖子也介绍过,学校拳馆的老师是个拳击高手,而且并不是泰式拳击的打法,相反是躲闪游斗型,所以那小子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技术,每次训练完以后都会应我的要求跟我练习实战,以前我们可以打个半斤八两,但是这次我发现,我完全被克制了,一次打实战,我连续腿法进攻都被他很好的防守,原本自己比较擅长的贴身缠抱技术却发挥不出来了,我一贴身进去,就被他连续两拳打开,然后就是一腿扫上来,我退得很狼狈,然后继续找机会进攻,右腿低扫他的左腿,他挡住,我接着左中扫他的腰部,也被他挡住,准备要进入贴身的时候,我突然被他的拳头所慑,退了回去,接着继续,他早已摸透我的打法,在我发起第二次进攻的时候,他挡住以后直接就直拳进攻,命中我的面部,接着就是扫腿,然后接拳,打乱我的节奏,近身的时候干脆就放弃内围缠斗,带以快速的组合拳破解我的控制,我才体会到,掌握了拳击技术的泰拳打法有多磨变态,同时也让自己很郁闷,本来旗鼓相当的对手,突然间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不过后来那小子对我说“其实我就多了个拳法,可以打乱你的节奏,这一点就可以克制你了,内围技术再好,我不和你打贴身,你就没机会,但是如果我不掌握好泰拳的技术,单靠拳,也打不了。” 我也明白,我和他本来就是风格相近的打法,都是腿击型,风格相近本来本来就难打很多,现在他拳法练出来了,自然要占很大优势,即使如播求,拳法如果不提升,仍然会被熟悉打法的拳手压制,格斗本来就不应该放弃身体的任何部分,只不过各有所长而已了吧。 JMg3dm&&
&&后来的实战中,我发现很多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心态,当我很害怕打实战的时候,让那个小子和我练反应,结果就是打出去的腿对手不疼,自己疼,而且是膝盖疼,后来我和他讨论的结果就是,泰拳的攻击动作必须完全发出,如果心里有犹豫,伤害的只会是自己,我自己的看法是,泰拳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是战争武术,就算到了今天擂台化的改变让一些技术不再流行,但是基本的击打技术还是保留着一往无前的势头(在我后面回国和一个从小练少林拳的朋友一起讨论得出的结果也一样),泰拳的攻击技术必须义无反顾,出腿如果有限制,受力点就是膝盖,损伤的就是自己,所以在一开始练的时候,必须是老手和新手对练,因为老手的发力习惯已经可以达到适当的控制出腿力道,达到“痛而不伤”,而新手就必须全力出击,因为招式如果不够熟练,扫踢不够展开,身体不够整合,受伤的就是自己,更加达不到打击效果,后来我们又试验加大力度到全部放出力度打,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的膝盖不再痛了,我也明白为什么当技术掌握以后就必须全力击打沙袋和靶子,就是为了不变相积累伤势,增加自身的膝盖负担,后来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那小子问了我一句“你还记得我的高扫吗?” 我说记得,他就说我再给你演示一遍,我就站起来配合他,他一个高扫打过来我举手去挡,结果发现他的腿在空中改变了路线,身体急剧扭转,“啪”的一声,我的左腿大腿中招,我很惊讶,泰拳也有这样大幅度的变线踢法,他告诉我,如果他的腿不够展开,不够果断,那么这个技术就是废的,如果能够控制好,那么一腿出来就是上中下三路都可以击打,同样的都是一个出腿,区别就是腰胯的拧转弧度和身体的整合程度,就可以直接起高腿而打击对方下三路,真的是很不错的技术,但是自身要掌握好确实很难,假动作的控制都是要靠多打来积累的。&&后来在和他的很多次实战,自己都因为心态不好而很狼狈,虽然进攻比较多,但是有效的很少,在腿法进攻结束以后,连续左右摆拳进攻,但是就是不敢正面对攻,所以基本上是被他逼着满场跑的样子,但是虽然是逼,也让自己练出了摆拳接扫踢的移动组合打法,不过总体来说,对自己还是比较失望。 ZDybJ&&
&&不久之后,一个让我非常郁闷的消息传来,由于年初(09年)的曼谷地区学生联赛泰拳比赛出现重伤事故,加上今年的举办地清莱府皇家大学修改比赛日期,调整到12月份的泰北文化节,为了安全起见,取消了泰拳和拳击项目,只保留跆拳道,这个举动遭到了很多学校体育老师的反对,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取消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非常郁闷,因为不仅辛苦的备战训练没有目的了,再就是意味着我很难再参加学生类的业余泰拳项目,因为再一年,自己就要毕业了,大四的时候是绝对没有时间再保持大强度训练了,也就意味着,如果我要打,只有庙会的比赛可以打,但是庙会比赛的级别并不是我能胜任的,所以我当时陷入了十分低迷的状态,我知道,一直以来都想在泰国的擂台上证明下自己,哪怕擂台再小。。。。。。。但是现在面对的只有职业比赛的擂台,以自己的实力和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我很犹豫,面对庙会拳赛,我胆怯了,我知道这个胆怯是因为自己看了很多次庙会比赛,并不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素质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