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第三版 pdf:让d1中的三十九位十进制数显示在屏幕上要求正序

【图文】汇编语言上机实验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汇编语言上机实验二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导读: 点击查看:
基本操作: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1.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和tScore,窗体对象fTest和宏对象mTest。并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操作: (1)将tStud表的简历字段的显示宽度设置为40。   (2)分析并建立表tStud与表tScore之间的关系。   (3)将窗体fTest中显示标题为Button1的命令按钮改为显示按钮,同时将其设置为灰色无效状态。   (4)将学生入校时间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本年度的一月一日(规定:本年度年号必须用函数获取)。   (5)设置tScore表的课程号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只能输入5位数字或字母形式。   (6)将tStud表中的简历字段隐藏起来。   简单应用: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Course、tScore和tStud,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党员记录,并显示姓名、性别和入校时间三列信息。所建查询名为qT1。   (2)创建一个查询,当运行该查询时,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请输入要比较的分数:,输入要比较的分数后,该查询查找学生选课成绩的平均分大于输入值的学生信息,并显示学号和平均分两列信息。所建查询名为qT2。   (3)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统计并显示各班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统计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要求:直接用查询设计视图建立交叉表查询,不允许用其他查询做数据源)。所建查询名为qT3。   说明:学号字段的前8位为班级编号,平均成绩取整要求用Round函数实现。
(4)创建一个查询,运行该查询后生成一个新表,表名为tNew,表结构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课程名和成绩等五个字段,表内容为90分以上(包括90分)或不及格的所有学生记录,并按课程名降序排序。所建查询名为qT4。要求创建此查询后,运行该查询,并查看运行结果。   综合应用: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窗体对象fEmp、报表对象rEmp和宏对象mEmp。同时,给出窗体对象fEmp上一个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试按以下功能要求补充设计:   (1)设置窗体对象fEmp上两个命令按钮的Tab键索引顺序(即Tab键焦点移动顺序)为从报表输出按钮(名为bt1)到退出按钮(名为bt2)。   (2)调整窗体对象fEmp上退出按钮(名为bt2)的大小和位置,要求大小与报表输出按钮(名为bt1)一致,且上边对齐报表输出按钮,左边距离报表输出按钮1厘米(即bt2钮的左边距离bt1钮的右边1厘米)。   (3)将报表记录数据按照先姓名升序再年龄降序排列显示;设置相关属性,将页面页脚区域内名为tPage的文本框控件实现以下格式的页码输出:1/20,2/20,...,20/20。   (4)单击报表输出按钮(名为bt1),事件代码会弹出以下图例显示的消息框提示,选择是否进行预览报表rEmp;单击退出按钮(名为bt2),调用设计好的宏mEmp来关闭窗体。
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Emp和宏对象mEmp;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Emp和报表对象r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程序代码只允许在*****Add*****与*****Add*****之间的空行内补充一行语句、完成设计,不允许增删和修改其它位置已存在的语句。233网校热点推荐:您对无纸化机考还有什么疑问吗?最新推出,计算机等级无纸化机考试题,提前适应无机化机考模式;系统内置评分系统,作答完成后自动评分,具体报名时间、报名点、辅导用书和培训相关信息,请登录“”()进行查询。
海量免费模拟试题,在线测试。
各科每年真题试卷,实战演练!
逐章逐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天10道最新试题,随机练习。多位十进制数加法器实验-2014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多位十进制数加法器实验-2014
&&实验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已选条件:
主屏尺寸:
外观颜色:
其他参数:
主屏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更多选项(RAM容量,ROM容量)等
共 1573 款
参考价:¥2999
参考价:¥3598
参考价:¥3788
参考价:¥8388
参考价:¥2499
参考价:¥5799
参考价:¥4988
参考价:¥2898
参考价:¥3299
参考价:¥1260
参考价:¥1999
参考价:¥6699
参考价:¥4638
参考价:¥1799
参考价:¥3899
参考价:¥1598
参考价:¥3198
参考价:¥2999
参考价:¥2599
参考价:¥2798
参考价:¥4899
参考价:¥3988
参考价:¥3488
参考价:¥2439
参考价:¥2830
参考价:¥5618
参考价:¥2799
参考价:¥4858
参考价:¥2499
参考价:¥4799
参考价:¥999
参考价:¥899
参考价:¥3450
参考价:¥1499
参考价:¥3299
参考价:¥1959
参考价:¥1699
参考价:¥1099
参考价:¥9999
参考价:¥2799
参考价:¥3000[缺货]
参考价:¥2688
参考价:¥1799
参考价:¥1249
还有款手机&&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暴风雨》——老生常谈之四十九
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暴风雨》
——老生常谈之四十九
《暴风雨》剧本简介:莎士比亚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位天才。无论是悲剧、喜剧、历史剧,还是田园剧、田园喜剧,无论是短小的场景,还是长篇的诗文,他都是独领风骚,无人能及。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1611)就是他后期传奇剧的代表作。《暴风雨》写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携带魔术书籍和襁褓中的女儿米兰达流亡到荒岛。后来他制造一场风暴,把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腓迪南所乘的船摄到荒岛,饶恕了安东尼奥,恢复了爵位,腓迪南和米兰达结了婚,大家一同回意大利去。
在作品中,莎士比亚明确提出自己的理想国的主张。剧中大臣贡柴罗表述理想国时说,在这里没有私有土地、继承权、税收,没有富裕、贫困和奴役,没有贸易、官吏甚至文字,没有叛变、刀兵,大地自然产生一切,人人安适,妇女纯洁。达到理想的手段是魔术,主人公用魔术惩罚了自然界的恶势力和社会上的恶人,也用魔术创造了幸福生活。魔术的实质是思想,主人公用思想驱使岛上的精灵爱丽儿,他可以用思想把爱丽儿“想”来,精灵就是主人公思想的化身。在作者看来,更可靠的手段是道德改善、宽恕与悔悟。人文主义者相信人是美好的,人有改善的可能。米兰达第一次见到许多人的时候惊叹道:“真是奇迹!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妙的生物!人类真美!美好的新世界啊!”她又说人像一座美好的庙堂,“恶不可能居住在内,恶的精灵如果有这样一所美仑美奂的房屋,善也一定争着要住进去的。”
莎士比亚的理想只是对现实的否定,他把人类的前途寄托在道德改善上,这和当时许多先进的人文主义者是一致的。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具有独创性、最完美的剧作之一,他的各种创作才能在剧本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剧把优美与壮美、现实与想象、平常与怪诞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写作技巧十分高妙,但又不漏痕迹。虽然剧本里很多东西都是纯粹的想象,但是莎士比亚能够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给予它们一个明确的性质,让它们和剧本的其他成分有机结合。剧本的超现实部分不仅具有了现实的味道,而且不断给我们现实的感觉,与此同时,剧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则带上了一种梦幻的成分。
威严的魔法师普洛斯彼罗是一位被驱逐的公爵,但他的法术十分高明,指挥着一大群听话的精灵,他施展法术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女儿米兰达。米兰达可以说是那座小岛上的女神,那不勒斯王子腓迪南深深爱上了她,这位王子是被命运带到了天堂,带到了自己偶像的面前。除了上述主要人物,轻灵的爱丽儿、半鬼半兽的凯列班、酗酒的水手等也构成了剧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凯列班这一人物历来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杰作之一。舞台上的凯列班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畜牧神潘恩一样令人愉快,他是莎士比亚笔下最野蛮、最不服管束的形象之一,他身体丑陋、思想古怪,莎士比亚为了塑造这一形象可谓极尽想象之能事。凯列班极为粗鄙,但一点也不庸俗。莎士比亚将凯列班的兽性和大自然的纯粹与原始巧妙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凯列班成长的环境和由此造成他的粗野和无拘无束的性格。
凯列班来自土地,仿佛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一样,他的低下的心智正是和他的出生和需要相适应的。庸俗不是天生的粗鄙,而是因袭的粗鄙,是从别人那里学习来的,它不符合自然的性情或者干脆与之相反。德国莎学家施莱格尔说过:凯列班是一个诗性的人物,满口都是无韵的诗句【此论堪称精妙之至】。
凯列班在将斯丹法诺、特林鸠罗引向普洛斯彼罗的洞室的过程中,显示了他天生的才智和聪明,这种才智和聪明超过了后天所学。莎士比亚就是要凸显凯列班这一野蛮怪物的单纯、聪慧又可爱的一面。
腓迪南和米兰达的爱情是这部传奇剧中最为动人、最优美的一幕。他们的爱情无比纯真,而父亲普洛斯彼罗故意反对的姿态则大大激发了读者和观众的兴趣。而反对的姿态又是合乎人物性格的,普洛斯彼罗超自然的魔力使他变得有些独断专横、脾气暴躁,让他听不进别人的反对意见。很多评论家认为就戏剧效果而言,《暴风雨》超越了莎士比亚的精美喜剧《仲夏夜之梦》,但诗文的优美《仲夏夜之梦》则堪称经典。
不再过多的谈论这部剧作的人物和艺术,老愤青今天想主要谈谈《暴风雨》这部代表性传奇剧所蕴涵的和谐观思想。
一、西方哲学中和谐观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一切对象都由数组成,数是宇宙的要素,并坚信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在具有神秘性的数的和谐的基础上,认为音乐、自然、灵魂都是和谐的,并进而断言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体。他们给和谐下的定义是: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被誉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在继承和发展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辩证和谐观,即“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他的和谐观使人们懂得了如何透过表面的和谐去探索事物的内在本质。古代原子论者留基伯、德谟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是由原子通过运动碰撞结合而成的,如果原子按照比例、匀称等原则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美的事物,由此可见他们已注意到万物都有内在和谐性。柏拉图发展了前人的和谐思想,认为和谐是协调一致,是一种相互融合。他从古希腊人所崇拜的人的形体和谐匀称之美,深入到人的精神与道德的和谐之美。他说: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融成一个整体”。他明确地使和谐范畴具有伦理的意义,把和谐观进一步伦理化并作为人类的一种道德理想来研究,在《理想国》中提出“和谐”的社会需要智慧、勇敢、节制协调一致。统治者、武士、农民和手工业者各守其德,各司其职,秩序井然,组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亚里士多德把和谐看成是整体的同一性和完整性,是多样性的统一,并坚持把这个概念应用到自然科学和艺术等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和谐的内容。此外,他还在《论灵魂》一书中初步阐释了肉体与灵魂的统一性,并吸收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想,综合而成古希腊时期比较完备的和谐观。
经过中世纪神学和基督教观念的熏染,文艺复兴初期的和谐思想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性的张扬以及神学观念的残余使得这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新柏拉图主义将理念世界放到人身上来考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完整性,同时主张和谐中容纳所有的矛盾冲突。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像伊拉斯美,阿尔伯蒂,达芬奇,斐微斯,笛卡儿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探索人与神,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和谐关系。以阿尔伯蒂这个文艺复兴运动的全才为例,受毕达哥拉斯的影响,相信自然的每一部分之间都存在着和谐的数学比例,自然本身是完善的、神圣的。他甚至有“自然即上帝”的提法,表达出自然神论的观点。他从毕达哥拉斯主义受到启发,把上帝的神性非人格化,把它归结为自然的和谐。阿尔伯蒂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强调人的创造、伦理和审美活动都是对自然和谐的把握与模仿,崇高的人性充分体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之中。
另外,受西方传统宇宙论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盛行“小宇宙论”,认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代名词。根据这一观点,宇宙是一个神性、和谐的整体。在这个和谐的整体中,上帝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接下来是各级天使,然后是人、低级动物、植物,处于最底层的是无生命的砾石,这就是“存在之链”。在存在之链上,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从而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同时又神秘和谐的秩序。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受古代传统和谐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沐浴着同时代和谐思想的春风,在他的作品中必然也会涉及对和谐这一永恒话题的思考。如果说莎翁在前两个创作阶段对此还未思考成熟的话,那么在他后期的传奇剧,尤其是在搁笔之作《暴风雨》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领略他和谐观的全貌。简单的说有两点:人神相合,爱与宽容。
二、对于如何达到人神相合的境界,莎士比亚的回答深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还是宗教的女仆,不是宗教的竞争对手。因此甚至科学家们也认为,学习自然是学习上帝的第一步,他们把上帝看作是客观自然的终极现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三重灵魂(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即人既与物质世界联系,又与精神世界联系,只要适当运用自己的天赋品质,他就有达到天国的希望。受此影响,莎士比亚认为人灵魂中存在神性,正确地发现、认识并加以运用,可以使人在存在之链上一级级攀升,达到人神和谐的境界。普洛斯彼罗是莎士比亚和谐观的实践者与推广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渴望在道德、智力、精神各个方面提升的代表。他本是一个凡人,通过遨游于沉思的世界,反思过往的经历,研习“比一个公国更宝贵的书”(第一幕 第二场),“修养德性”,成为一个术士,使自己的灵魂与宇宙秩序相和谐。对于人神相合这门“胜过世上所称道的一切事业”的“学问”,普洛斯彼罗的态度是虔诚的,他洞悉心灵深处的超自然能力(即莎士比亚认为的人灵魂中的神性),掌握了将物质世界与创造物质世界的阶层相连接的方法。他在存在之链上的位置就由人向神提升,成为上帝与尘世的中介,通过顺应天意,不受命运的控制;通过与上帝同行,获得真正的自由。同时这种和谐赋予了他控制其它自然力的能力,在剧中他将所有其他人物掌控在自己手中,这可以从戏剧开始那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暴风雨和凯利班的旁白看出来“我不得不服从,因为他的法术有很大的力量,就是我老娘所礼拜的神明塞提柏斯也得听他指挥,做他的仆人”(第一幕第二场)。而随意调令爱丽儿等精灵为他服务则进一步证明其法术的无边魔力,因为爱丽儿等本身就是“命运的使者;…风、火熔炼的刀剑不能损害我们身上的一根羽毛,正像把它们砍向呼啸的风、刺向分而复合的水波一样,只显得可笑。我的伙伴们也是刀枪不入的。”。人神相合带给普洛斯彼罗的无穷力量还体现在与女巫西考拉克斯的对比上,同样都是魔法拥有者,前者是和谐的象征,而后者是不和谐的代表,爱丽儿对前者俯首听命,口口声声盛赞“真是我的好主人”,却不“奉行”后者(女巫)“粗暴的、邪恶的命令”,“因此违拗了她的意志,她在一阵暴怒中借着她的强有力的妖役的帮助”,把爱丽儿“幽禁在一株拆裂的松树中”痛苦“呻吟”。直至普洛斯彼罗将其解救。
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来说,宇宙是神为人而创造的。宇宙有精神世界,人则有理性灵魂,与神相通。它大大提高了人的地位和尊严。莎士比亚的人神相合的思想是在智力与精神上净化和提升自己的表现,但并不意味着对人性中物质层面的逃避,人可以向上仰观天象,而经常是俯察万物之“品类”。就像普洛斯彼罗那样,成为术士之后,仍必须书不离手,不停地研习法术以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法力,“我要去读我的书去,因为在晚餐之前,我还有一些事情须得做好”。莎翁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局限性,坦然面对破坏和谐宇宙秩序的各种负面因素。当安东尼奥试着劝说西考拉克斯杀害阿隆佐,破坏君权神授的等级和谐秩序,取而代之成为那不勒斯王时,他说如果大胆抓住机会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认为良心“像一块冻疮”,“也许会害我穿不上鞋子,但是我并不觉得在我的胸头有这么一位神”。
胡家峦认为“虽然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强调人的灵魂应向更高境界升腾,直至最后达到理性灵魂与之相通的神明,……但是他们也不断发出灵魂可能降格为兽的警告。”就像西考拉克斯和安东尼奥那样,密谋杀害阿隆佐,放任灵魂沉沦,并自以为可以掌握命运,使前者成为那不勒斯王,安东尼奥甚至信誓旦旦的对西考拉克斯说,“时机全然于你有利;我在强烈的想像里似乎看见一顶王冠降到你的头上了。”(第二幕,第一场)但实际情形却是他们被外部未知因素所控制第四幕第一场盛大的假面剧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文理想与神圣秩序的契合,婚姻女神和丰收女神在赐福一对美满的恋人,缔造一段幸福的婚姻。用腓迪南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最神奇的幻景,这样迷人而谐美。”
但这和谐的场景却被“一阵奇异地、幽沉的、杂乱的声音”打断,因为普洛斯彼罗突然记起凯列班、斯丹法诺和特林鸠罗的阴谋,旋即中断演出,并且“心中有些昏乱”,米兰达对父亲态度的描述为“直到今天为止,我从来不曾看见过他狂怒到这样子”(第四幕,第一场),而普洛斯彼罗在去对付凯利班及其同党的路上则对其进行严厉的诅咒:
一个魔鬼,一个天生的魔鬼,教养也改不过他的天性来;在他身上我一切好心的努力都全然白费。他的形状随着年纪而一天丑陋似一天,他的心也一天一天腐烂下去。我要把他们狠狠惩治一顿,直至他们因痛苦而呼号。
从中可以看出普洛斯彼罗对这次阴谋的反应是非常强烈的,甚至有学者认为反应本身与阴谋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因为普洛斯彼罗是法力无边的术士,而凯利班、斯丹法诺和特林鸠罗只是他法术中的玩偶,凭他的魔力,处理这场阴谋可谓小菜一碟。笔者认为要解释普洛斯彼罗的愤怒,要从普洛斯彼罗(代表莎士比亚)一直坚信的和谐观入手,即秩序的和谐。按照当时盛行的宇宙观,人类社会是一个小宇宙。在象征宇宙和谐的等级秩序链中,君主作为国家的主宰,处于人类阶层的首位,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企图取代君主,跨越等级的做法都被视为破坏和谐的行为,莎士比亚人神相合,秩序井然的和谐观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体现在普洛斯彼罗身上就是对一切有违和谐的行为深恶痛绝,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普洛斯彼罗对凯利班等的谋反行为出离愤怒。凯利班等三人是潜在的谋反者,秩序的破坏者,他们的行为是对和谐的严重破坏。其实在他们之前,还有三次破坏和谐的行为发生,戏剧开始之前,两起篡位现象发生,在米兰,安东尼奥取代普洛斯彼罗成为公爵;在荒岛上,普洛斯彼罗取代凯利班成为岛主。随着戏剧的展开,安东尼奥和西考拉克斯又阴谋杀害那不勒斯王阿隆佐。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让凯利班和西考拉克斯的谋杀行动失败,普洛斯彼罗拿回爵位,岛屿返还给凯利班,可以说是社会恢复秩序、重返和谐的表现,换句话说,是莎士比亚和谐观的胜利。另外,通过这部作品,作者似乎还想要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向往和谐,人性中有些邪恶的方面是很难清除掉的。人神相合的和谐境界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可能永远不会在某些人的身上实现。但莎士比亚在刻画普洛斯彼罗时,肯定了他的信念,同时也是其他许多人文主义者的信念,人只要愿意向善,就可以通过灵魂中神性的一面与上帝寻求一种契合,从而达到和谐境界。& 三、如果说莎士比亚人神相合、秩序井然的和谐思想深深刻有古希腊和中世纪传统烙印的话,那么他爱与宽容的和谐思想则处处散发着人文主义的气息。和谐离不开爱与包容,如果没有兼容并蓄、宽容海涵的气度和胸怀,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爱与宽容既是和谐的表现形式,亦为达成和谐的基本前提。
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不再使两种社会势力的冲突达到不可调和的乃至你死我活的结局,而是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使美妙的善良的事物取得胜利,并对邪恶势力采取宽恕与和解的办法,使其经过道德上的新生达到改邪归正。普洛斯彼罗的弟弟“一心觊觎着大位”,“和那不勒斯王协谋,甘愿每年进贡臣服,把他自己的冠冕俯伏在他人的王冠之前”,把他和三岁的女儿“撵出国境”,发到“一只腐朽的破船,帆篷、缆素、桅椅——什么都没有,就是老鼠一见也会自然而然地退缩开去”(第一幕,第二场)。任其自生自灭,望风悲叹;对这种深仇大恨,普洛斯彼罗并没有像一般人或者其他莎剧中的主人公那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尤其在报复对他来说轻而易举的情况下,比如说开场的暴风雨就可以使所有仇人葬身海底。相反,他致力于让犯错者悔改,但并无害人之心。
揩干你的眼睛,安心吧!这场凄惨的沉舟的景象,使你的同情心如此激动,我曾经借着我的法术的力量非常妥善地预先安排好:你听见他们呼号,看见他们沉没,但这船里没有一个人会送命,即使随便什么人的一根头发也不会损失。
从普洛斯彼罗安慰女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仁爱主导前者的灵魂。奈茨认为,所谓爱并不是一种感情,爱虽然是个人的,却也有一种非个人的忘我的品质。对于普洛斯彼罗,“个人的”爱指他对米兰达的关爱,纯粹而又不假思索;“非个人的”爱则指对敌人的宽容,慷慨而又不计后果。因为西考拉克斯和安东尼奥在剧中并没有明确表示悔过,这也就意味着普洛斯彼罗放弃法术回到米兰后,并不一定安享太平,仍有被坏人算计的可能。而前者坦然接受这些不定因素,充分证明他的爱中包含有“忘我的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与宇宙融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我的心也将会觉得不忍。你不过是一阵空气罢了,居然也会感觉到他们的痛苦;我是他们的同类,跟他们一样敏锐地感到一切,和他们有着同样的感情,难道我的心反会比你硬吗?虽然他们给我这样大的迫害,使我痛心切齿,但是我宁愿压伏我的愤恨而听从我的更高尚的理性;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是可贵得多的。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去把他们释放了吧,爱丽儿。
爱是推动宇宙和谐运转的原动力,没有爱就没有和谐。莎士比亚在构建和谐思想中爱的主题时,并不仅仅局限于仁爱与宽容这一个表述层面,事实上,他通过三个层次立体演绎爱的主题。在普洛斯彼罗仁爱的下层还有腓迪南和米兰达两性之间的真爱,而在普洛斯彼罗仁爱的上层则是米兰达对整个人类的友好与博爱。
利弗曾说过,婚姻乃是灵与肉的神圣结合,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的理想。腓迪南和米兰达一相识便“情丝互缚”,当普洛斯彼罗故意制造障碍,怀疑腓迪南是“密探”,要“盗取海岛”时,米兰达为之辩护,“这样一座殿堂垦是不会容留邪恶的;要是邪恶的精神占有这么美好的一所宅屋,善良的美德也必定会努力住进去的。”随后,腓迪南被罚干粗活,米兰达央求父亲“不要太折磨他”并“愿意做他的保人”,甚至想要帮腓迪南“搬一会儿木头”,而腓迪南则完全被米兰达所吸引,只要能每天见着后者,便甘心做苦役,“觉得劳苦反而是一种愉快”。(第三幕,第一场)纯洁真诚的爱情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展示,腓迪南和米兰达相互之间的信任、怜爱与互助体现了和谐最坚实的基础。
四、如前所述,莎士比亚的和谐观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实现的,普洛斯彼罗施展魔法招致一场暴风雨,又安排爱丽儿用魔法使女儿与腓迪南相爱(这可以从第一幕第二场的戏剧中看出,当腓迪南和米兰达一见钟情时,普洛斯彼罗旁白道“哈!有几分意思了;这正是我中心所愿望的。好精灵!为了你这次功劳,我要在两天之内恢复你的自由。”),另外普洛斯彼罗运用魔法使仇家化险为夷并和解,施法术使大海归于平静,等等。那么魔法在《暴风雨》中究竟有什么特殊意义?
我们认为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分析。从个人角度考虑,莎士比亚一生几经磨难,到了晚年,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有所改变,失去创作巅峰期的锋芒,变得平和而又宽容,对于一些现实中很难实现的事情或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莎翁在戏剧中全部借助超自然手段来实现,这种将自己的理想完美的展现在收笔之作中的解释是可以理解的。从社会背景方面考虑,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神秘的超自然主义在欧洲盛行,魔幻作为超自然主义的代表成为人文思想最有力的表现符号。有学者指出,魔幻在当时经常与人文精神的中心相联系,刺激着人们炽热的改革愿望,提倡神性观和人的潜在能力,并宣称将宇宙的神性层面和物质层面结合起来完善世界是人类神圣的特权。莎士比亚很显然受当时超自然传统的影响,因此普洛斯彼罗成为一个法力无边的术士,将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神契合的神性与化解社会矛盾的仁爱集于一身,通过运用法术来实现莎士比亚的和谐观。
赘语:老愤青最后要啰嗦的是:研究界一般也认定《暴风雨》与希腊神话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暴风雨》传承了希腊神话所反映的生存观、价值观、文化观、爱情观、自由观和人性观。
《暴风雨》的世界如同奥林匹斯神系一样是一个男性的世界,奥林匹斯神系是对古希腊氏族社会父权制的形象写照,宙斯统领一切,十二位主神中的一大半都是男性神,即使神后赫拉和其他女神也得遵从宙斯的意志。《暴风雨》也是男性的天下,普洛斯彼罗是荒岛的主宰,全剧只有一个女性米兰达,其余都是男性,她的爱情也是在男性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因此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是男人的附属品,这也反映了莎士比亚时代女性是弱势群体。
古希腊文化是一种原欲型文化,人的天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舒展。古希腊神话张扬人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暴风雨》中菲迪南与米兰达的爱情也是发自人的原始本能,英雄爱美女,王子爱公主,这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规律,难怪他们一见面就惊叹对方的美貌和气质,热烈地倾诉爱慕之情。
莎士比亚因循着古希腊人的思维定势,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于神的安排,把超自然的力量引入作品,动用魔法的威力,这种做法是把自然神化,沿袭古希腊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虽然科学较之古希腊有大幅度的飞跃,但人们的认知能力仍然有限,诸如对鬼魂、巫术、命数、魔法的解释还是带有唯心的、迷信的想象。虽然我们人类对自然了解得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我们永远无法穷尽自然、彻底地掌握自然、征服自然,莎士比亚洞察了自然的未可知性,把这种未可知性、神秘性转化为艺术,赋予它想象的美学意义。
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运用神话原型表达了对远古文化的追崇,对祖先的眷念,对古希腊文明的向往和憧憬。古希腊文明看起来天真幼稚,可是它率真、烂漫、优雅、瑰丽,崇尚勇猛顽强,正直刚毅,仁慈和善良,美丽和情爱,它是一种鲜活的人本文化,表面上写神,实际上写人,充分展示人性的方方面面。莎士比亚把古希腊的因子移植到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重铸了古希腊人的光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汇编语言第三版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