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第二季第三集饮食文化与地理的关系

  一、“乡愁”研究综述   乡愁是中外诸多影视作品中恒定的母题之一,对家乡的怀念与憧憬是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人文"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评析:中国文化地理场景中的“乡愁”
  一、“乡愁”研究综述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6010960.htm  乡愁是中外诸多影视作品中恒定的母题之一,对家乡的怀念与憧憬是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的一部分。海外华人林语堂[1]、林海音[2-3]、席慕容[4-5]、余光中[6-9]、白先勇[10-13]、李永平[14]、侯孝贤[15-16]、於梨华和严歌苓[17]、方文山[18]、沈光文[19]、齐邦媛[20],中国大陆鲁迅[21]、师陀[22]、沈从文[23-25]、张承志[26]、张炜[27]等是书写乡愁的典型代表,掀起年代、年代、2010年至今不同时期的怀乡文学高潮[28],形成了台湾老兵[29-30]、美国华文留学生[31]、广义的美国华裔文学群体[32]等乡愁书写对象。   乡愁常常包含“离家在外而对家园的渴望”、“置身都市而对乡村的缅怀”这样的两个要素。非家而思家、非乡而思乡就是非家乡而思家乡,而这正是构成乡愁的主要内涵。[33]从文化视角阐释“乡愁”,使文学现象更富有学术意义,即体现农耕文化的规约、人类的“恋母”情结、排拒“父系社会”和回归大自然等多重文化特质,表明了“乡愁”文学主题的无比丰富性,显示了故乡才是人类灵魂与精神的栖息地。[34]   二、《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故事场景(一)成功要素   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在央视一套开播。相比于《舌尖上的中国Ⅰ》,《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虽然美食本身比《舌尖上的中国Ⅰ》略有淡化,但以增强故事性的方式凸显了更为浓郁的人文情怀,在故事、音乐、画面所表现的视听盛宴下,几处美食部分只是中国大地上被压缩的文化符号,观众们在心灵触动中咽下了浓浓的乡愁。流淌的泪水更多的是一份对“家”的思念与感动。   优美而深沉的解说词虽然没有大篇幅的华丽词藻,但是质朴的讲解和代代传承的食材,令人颇为动容。例如,“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不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文案脚本写作具有历史沧桑感,善于模仿BBC、NHK等成熟拍摄技巧,8个文化地理场景的切换尽管有点僵硬,但是最后结尾群像刻画升华了全片,呼应了“脚步”的主题,形成了乡愁高潮。   (二)文化地理故事场景   《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主要由8个典型的文化地理故事场景串联在一起:(1)西藏林芝的小哥哥,为给弟弟攒学费,在大山深处挖掘药材,行踪不定,用树藤绕身爬40米高的大树徒手寻找并采集最大最为甘甜的野生蜂蜜;(2)常年漂泊在外的养蜂人老谭,在川渝陕甘各个地方风餐露宿,在自己临时帐篷里,却能吃到妻子做的家乡一绝“乐山豆花饭”;(3)陕西秦岭北麓蓝田县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在灶膛上扯着风箱煮着一大锅裤带面,老汉(丈夫)招呼着从西海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远道而来的麦客,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家常便饭”;(4)湖北西部房县大山中的孤独老人,在枯死的树木上摘取花菇,晾晒,烘烤,做成特殊香味的干花菇。花菇模样虽不好,但营养价值极高,所以留给家人吃,他对着火塘,吃着半辈子自己做的花菇饭;(5)山东沂蒙山区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姚芳英夫妇用白薯干、大豆、小麦、高梁、玉米等五谷杂粮碾成的粉,和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做成煎饼,包裹大葱、肥肉、豆漠、咸菜等食物,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于山东人的咬合力绝对是个挑战;(6)浙江台州海边一对打鱼夫妻为满足女儿的味蕾,父亲学了很多年才学会捕跳跳鱼、望潮的特殊本领,一家人常常在炖着海鲜的锅旁边对酒当歌,谈笑风生;(7)贵州雷山乡下的小姑娘,盼望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割稻。在“农忙”和“打工休息”转换的半个月里,全家出动,上田下河,一起做美味的酸鱼酱;(8)曾经在美国一个农场工作十几年准备定居泉州的归国华侨,受到石狮蚶江镇大厦村的乡亲们搭拱门欢迎他们,办桌宴请,闽南“归乡宴”与“古早味”的萝卜饭成为他们多年的心灵寄托。这些文化地理场景看了让人吞着口水,却又不失为最传统、最耐人寻味、最朴实、最揪心的画面。看到动情之处,心里不免有点酸楚,家乡的味道,离家的脚步,在此刻使人心里充满矛盾。我只得掏出纸巾,擦拭眼角渗出的泪水。各个故事场景的主角不光是食物,更是做食物、吃食物的人。这样就呈现出给弟弟凑学费上山挖灵芝的藏族小伙,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夫妇,行走在秦岭北麓渭河平原满眼无奈的职业麦客,秦巴山区采花菇的孤独老人,以船为家讨生活悬挂着忧愁的台州渔民,打工回乡割稻的贵州苗族夫妇,饱含不舍泪花的小姑娘,归乡似箭的华侨老人等鲜活的神态。时时刻刻触及观众的心底,使观众一次次为之动容,却无法用言语形容。《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如同是一本文化地理的书,包罗天地美食,道尽世间人情,使每一个探寻的脚步都让人们对美食之外的纯粹情感产生深深的共鸣。这哪里是在讲美食啊?简直就是一个个乡土中国的原生态文化地理符号!每个镜头背后都是一个文化地理场景故事的再现!影片中故事场景只是这些马赛克文化区域的一个个点,如果把这八个马赛克式的文化地理场景分布在一幅中国地图上,您会发现从青藏高原到成都平原,从陕甘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地,从齐鲁大地江浙沿海,从云贵高原到闽粤沿海……最后连接成为一幅神奇的“人-美食-文化”文化分布图。观众观看影片实际上在欣赏文化地图,乃至从影片-地图中寻找自己缺少的文化身份,从而获得我者与他者心心相映的文化认同。从静态文化地理到新文化地理,这就是以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为基础的乡愁故事场景魅力所在。   ?专家来稿张祖群:《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评析:中国文化地理场景中的“乡愁”(三)美食文化符号   在整个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在历史某个转角处,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历史的根,漠视了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亡的事实,更是在繁华碌碌中迷失了自己。究竟为何在此刻倏然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产生浓浓的乡愁呢?每个人都被现代化浪潮所携裹,我们对此来不及回望与等待,便追逐眼前浮光掠影的“食材”文化符号: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乐山的嫩豆花,巴蜀乡下的腊肉香肠,陕西蓝田的裤带面臊子面,陕西三原县泡泡油糕,浙江杭州的桂花糯米藕,浙江台州的望潮菌菇煲、红烧望潮、清炖跳跳鱼,湖北十堰的香菇酿、呛炒野生木耳,山东蒙阴的煎饼卷大葱,贵州雷山的鱼酱炖稻花鱼,福建泉州的海蛎煎、炒花蛤、萝卜饭,广东潮州的油炸春卷……举不胜举。中国大地上食物的多样性,也是中国人生存多样性的另外一种真实体现。人类的每一次跋涉远走,也是食物的迁徙与繁衍。《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是中国饮食文化,显现诸多饮食符号,而更关注他们的最底层的真实生活形态。诚如“作为来自面食王国陕西的我,在看一些没有文字介绍的镜头时候,连我这个地道的老陕都无法一眼判断是哪一种小吃。”(访谈材料日,访谈人:小布)镜头下真实、本真而朴素的“他们”,犹如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也许不精美,但是那是不能忘却的个人记忆。
  三、乡土中国的“中国式乡愁”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导演李勇所讲的那样:这一集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看中国人的情感。表层是讲“路菜”,深层是讲“乡愁”,更深的是挖掘“变化中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式乡愁”。   (一)乡愁之定义   对于乡愁的定义,学者园丁、迁客骚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不同的内涵。说起家乡的美食,每个人会有“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在外游子,行走多年,在各地最受欢迎的家乡菜馆,总有一种对“家乡味道”的无比眷念,这其中掩藏着多少生活的催促、人生的不易以及对家乡“回不去”的幽怨。“乡愁”恐怕是中国传统文学最为重复多见的命题,旅人羁外,漂泊他乡,常常牵动思乡之情,甚而至于泪涕涟涟,愁肠百结。在这样一个命题下曾出现过许多上乘的作品。散文记乡愁,回唤乡思,沉浸于乡思,倾吐乡情。[35]乡愁是春秋时期《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乡愁是战国时期屈原笔下《九歌?小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乡愁是唐代杜甫笔下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是唐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台湾作家席慕容书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台湾文学家余光中“小时候的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是他“长大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 带着与原初存在的分裂、在任何事物中对于原初存在的追寻、渴慕在未来与原初存在重新统一等基调,对于“什么是哲学”产生的“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的经典刻画。[36]写到这里,诸多的乡愁文学书写无须再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入鲍鹏山教授的《庄子:永恒的乡愁》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他说:庄子疲倦了,他已经不胜乡愁了。对着永恒消失的故乡,他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不再希冀安居;对着被眼泪和血充满的历史之河,他长歌当哭,这是怎样的忧伤绝伦的调子啊!他唱着,掉头不顾了。他一生都浪迹在帝王们找不到他的江湖上,在流浪结束的时候,他走向了永恒,走进了我们代代血脉相传的记忆。[37]是啊,乡愁是一种疲惫游子遥望心灵故乡的惆怅和家园记忆,是一种身处异乡、怀念故土的独特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转换、空间错位之后的心理纠结。   (二)味蕾激起的乡愁   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底层边缘人群,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五味杂陈。“路菜”讲述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已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着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以“脚步”为契机,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历程的历史隐喻。这一集中的第2个主人公(养蜂人老谭夫妇),他们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如同蜜蜂们采集花蜜那样艰辛。您要知道,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而老谭夫妇开车行走穿越中国大地何止万里?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流露出的表情、神态和说出的言语都是如此自然,美不胜收。观众在看此纪录片时候,总是回想起自己家乡的场景,例如:“小时候割麦的场景,还有一大家子冒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酷暑摘枣的画面又一一浮现在眼前。想着每次回家妈妈做的馒头,包子,煎饼,大盘鸡等等,爸爸切的萝卜丝,土豆丝,各种展现刀工的菜,姑姑做的红薯元宵,最爱姥姥晒的豆酱。回忆着每次离家前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的饭菜。”(访谈材料日,陕西某青年)又如:“山东煎饼是我太熟悉的场景了,高中时候我家还有鏊子,后来没了就到临近的奶奶家去借场地,一弄就是一上午,我是烧鏊子的,我最讨厌干这个了,不过我妈还夸我鏊子烧的好,火比较均匀。看了该片对我妈叠煎饼的景象也很深刻。”(访谈材料日星期四,山东某青年)美食是什么?美源于生活,食源于生活,美来自自然,美食源于生活不变的震撼和视觉体验。当美食、美味、美好的滋味在唇齿舌尖缭绕,或许我们赞叹的是上乘新鲜的食材,烹调厨艺的精湛,却忽略了对大自然的赐予和用辛勤汗水换取食材的人本身,我们应该心怀一份敬畏,心存一份感恩。该片激起的不仅仅是味蕾的蠢蠢欲动,更有人们心中对于吃的所有温情美好的记忆。   (三)乡村中乡愁   在《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这几个故事里,中国大地上各地的普通人为了获得“食材”,不辞辛苦,艰难跋涉,为了吃也是为了生活,纵使艰辛,也是一种淡淡的清苦与幸福,最后凝结成两个大大的汉字――乡愁。在寻找、制作“食材”过程中,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如同兄弟手足之情血浓于水;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乡邻之情充满互助扶持的温暖爱意;赤子之心,日月可鉴。该片折射出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显示社会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的过程。该片不是单纯的美食片,更是中国人的情感大戏。在细碎的片段里,只要看到自家的那碗饭,就会产生苦辣酸甜的共鸣泪水。我们这一代人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们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弄丢了各自的“家乡味道”,忽略了给我们做“家乡味道”的人的情感。镜头中呈现的这些地方都是一个个在外游子的“家”,观众在镜头后想念每一片天空和那里的那些令你朝思暮想的人。无论您离家多远,一日三餐时心中禁不住记忆那一股乡味十足的气息,那一份朴素的五谷杂粮,那一锅幸福美满的美食,那一份牵肠挂肚的情感,还有那满头白发弯腰驼背披星戴月的爹娘!这是一部反映社会变化的影视记录,不变的是乡村味道,是弥漫在灶头炕上的家的气息。乡村当然不是牧歌,不是田园诗,真正在里面生活的人,不可能像远观者那样写出牧歌的美,他们饱含着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悲鸣。例如镜头中的泉州萝卜饭:“泉州的大厦村的沙土萝卜着实火了一把。沙土萝卜入口润嫩,毫无纤维感,让人垂涎三尺,却8分钱一斤的低价都卖不出去。” 王情(2010)等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 (农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田、草地、水域) 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通过计算得出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亿,20.84亿和11.03亿人,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尤其不足。[38]乡土中国最底层民众所承受的诸多平常的苦难,几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农民都在承受着。[39]在向工业社会飞奔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一些山不再绿,一些水不再清,自然实体的乡村大范围地消失,乡村的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淡去。多年前孩提时候爬树捉鸟、下河抓鱼、回家吃上一海碗母亲的可口饭菜的故事场景只能通过文字书写、影视记录等得以再现。曾经“依依墟里烟”的乡村,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独背影。一批批走出乡村的农民和留守在乡村的“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因为空间的分割,怎能不产生乡愁?他们又能在哪里安放自己的乡愁?是啊,亲爱的朋友,无论你的脚步走得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持久,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每一个行走在中国大地,畅游在地球村的“原子化”的个人,他们处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形成“我者”对于“家园”记忆深处的遥远想象。我们需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每个人记得住乡愁,记住对乡村风土人情的保护与传承。荧屏之内的文化地理场景使荧屏之外的观众产生极强烈对比,并涵盖悲剧性的乡愁情怀。
  (四)乡愁之本质   写到这里,必须回到乡愁的本质探讨上来,文化身份是文化的时空定位和根系所在。文化身份的时间性最终在现代性概念中得到确立,而全球化则是文化身份的空间扩展。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一方面也在加剧文化乡愁的泛起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今天这样一个后儒家时代,我们面对一个民族――国家和一种“批判”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全球化压力下可能遭遇的种种想象得到与意想不到的文化冲突,不是模式化、绝对化的文明冲突,而是复杂境遇中种种张力、纠葛和矛盾聚合、共时的后果。[40]《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只是一个文化表象而已,包括经济全球化在内的全球化理论与实践均被看作一种“现代性”事件,其间所集中表现的“一”与“多”、现代化与文化乡愁的矛盾,构成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紧张关系的基本内涵。它们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文化限度,而且也是作为“现代性”事件之全球化本身所必须接受理性反省和文化批判的基本原因。[41]全球化的文化乡愁本质上起源于现代性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在空间上时间上的终结,以及全球化、“景观社会”或“虚拟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综合后果。比西方慢一个节拍,拼命追赶西方工业革命的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语境,更使这种特殊文化乡愁被赋予了悲壮使命,产生了共同点与差异性兼具的“中国式乡愁”。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何去何从?唯以健康、理性、中西融合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全球格局中的文化“冲突”,才能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振中华文化气象,构建和谐社会。[42]成人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那将是一幅真正的“桃花源”美景!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林语堂对美国华文文学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2-76.   [2]黄发有.林海音的女儿情结与文化乡愁[J].齐鲁学刊,1999(3):44-47.   [3]张祖群,祖文静.乡土北京:《城南旧事》的老北京影像[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8-93.   [4]张淑梅.论席慕容乡愁诗的特殊性[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1):85-88.   [5]刘学云.席慕容诗文中乡愁情结及其表达[J].文教资料,2007(16):91-92.   [6]潘萍.心游目送三千里 雨散云飞二十年──读余光中《乡愁》与《乡愁四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78-79.   [7]赵秀媛.中西文化辉光里的散文景观――余光中散文浅见[J].枣庄师专学报,2001(3):24-28.   [8]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87-93.   [9]杨俏凡.乡愁:离人心上秋――谈余光中诗歌创作的乡愁情结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122-123,119.   [10]彭燕彬.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试析白先勇作品中的怀旧与乡愁情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28-31.   [11]王宗法.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从《台北人》、《纽约客》谈起[J].台湾研究集刊,2000(3):93-99.   [12]山口守.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J].华文文学,2001(1):50-55.   [13]周霁葭.漂泊者的哀歌――论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的文化乡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42-44.   [14]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李永平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01-105.   [15]闫彩蝶.剪不断的乡愁――试论侯孝贤影片的寻“根”情结[J].福建艺术,2005(6):37-39.   [16]姜宝龙.专访侯孝贤:电影是一种乡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6):56-60.   [17]刘艳.从文化乡愁到家园记忆的历史书写――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37-242.   [18]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J].鄂州大学学报,2008(6):50-52.   [19]戴光中.台湾文学拓荒者――沈光文[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34-39.   [20]张祖群.平淡的漂泊――《巨流河》书写的时空境界[J].电影评介,2013(18):94-99.   [21]龙辉明.浅谈鲁迅作品中的乡愁 [J].科技信息,2009(9):180,188.   [22]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7-62.   [23]张永中.永恒的乡愁――从历史深层看沈从文的乡土忧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Z1):52-61.   [24]梁振桂.忧戚悲患话乡愁――读沈从文的《箱子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216-218.   [25]刘伟安,南英.乡愁过滤后的生活原生态――论乡愁与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之艺术魅力的关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8-73.   [26]刘海波.自古诗人多乡愁――感悟《黑骏马》[J].当代电影,2006(2):39-42.   [27]刘圣红,黄崴.挽歌与乡愁――试论张炜的道德理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5-48.
  [28]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9]张祖群.《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J].电影评介,2014(6):1-5.   [30]张祖群.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J].电影评介,2014(7):1-5.   [31]帅震.羁旅与乡愁――试论美国华文留学生文学的文化心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2-14.   [32]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9-23.   [33]王一川.全球性语境中的中国式乡愁[J].当代电影,2004(2):61-64.   [34]廖开顺.“乡愁”文学的文化阐释[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4-27.   [35]周星.乡思曲一阕 游子情绵绵――罗黑芷散文《乡愁》赏析[J].名作欣赏,1990(5):43-47.   [36]先刚.“哲学是一种乡愁”[N].中国社会科学报,(7).   [37]鲍鹏山.永恒的乡愁[J].领导文萃,2003(12):127-131.   [38]王情,岳天祥,卢毅敏等.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J].地理学报,):.   [39]十年砍柴.为我们这一代人书写乡愁[N].读书快报,(D10).   [40]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30-38.   [41]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8-48,205.   [42]种海峰.全球化境遇中的文化乡愁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7-6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CJY088)、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BG125YB01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2JGB11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成果之一(编号:0000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解说词(1-7)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1集《脚步》解说词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它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
  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学费。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西藏80%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努力搜寻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
  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它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
  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跟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1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80%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取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
  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而言,要攀爬10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
  油菜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老谭是职业养蜂人,20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每年清明,老谭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神奇之处。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是老谭心里毫不轻松,毕竟,养蜂是靠天吃饭的行当。4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
  20多年前,老谭向未婚妻许诺,要带她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它们被统称为路菜。路菜不只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乡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变得生趣盎然。妻子甚至会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豆花儿,这是川渝一带最简单、最开胃的美食。通过加热,卤水是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全部家当,重量超过10吨,天黑前两小时必须全部装车。因为工作,每个养蜂人每年外出长达11个月。父母的奔波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安稳的生活。20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携带蜜蜂一路迁徙,而另一种候鸟式的人群却轻装上路,只带着他们的双手。秦岭北麓,麦子熟透,机械收割的普及,不妨碍竞争者的存在。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
  小麦,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物,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种植面积。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然而,要一尝最为原始古朴的面香,只有等到麦收的季节。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刚刚收获的新麦,甜度最高。
  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须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10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遥远的大海和高山。很久以前,人的生存习惯,已经从狩猎改为采集,但只有一个例外。海洋,人类最后的狩猎场,有科学家预言:50年内,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
  而浙江渔民杨世橹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10年。3个月的休渔期过后,东海迎来开渔的第一天,这种小船称作夫妻船,它是渔民的双脚。4小时行驶60海里,夫妻俩撒下第一网。三门湾位于浙东沿海,鱼类资源曾经极度丰富。临近农历十五,大潮将至,妻子身体较弱,开始晕船,但凡出海,除了打鱼,烧火、做饭等杂务都由丈夫包办,这是两人20多年的默契。白蟹油炸,水烧开放入挂面,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将是6小时的繁重工作。
  这是休渔后的第一网,至关重要。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他海获。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50公斤海获,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10个小时内,这些海蟹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搜寻的时间超过半天,饶长清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8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剧烈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
  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里,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菇的干燥,老汉更喜欢最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野生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清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望潮,被赋予诗意的小章鱼,学名短蛸,潮涨时外出,潮落后躲藏。杨世橹正是捕捉望潮的高手。望潮表层的胶原蛋白和调料相遇,形成浓油赤酱的自来芡。望潮肉质脆韧弹牙,是东海渔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然而,女儿最喜欢的美食,仍然躲在海滩上。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5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从发力到捕获,仅需八分之一秒,高速摄影机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整个过程。几尾跳跳鱼,便能成就一锅靓汤,肉质细嫩、汁液浓郁。用稻草反复熏烤,渗出鱼油,晾晒风干,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就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东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只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
  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直径两米,加工的是山东人呢的标志性主食,煎饼。不过,要领略制作煎饼的原始工艺,必须回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进入最湿润的季节。爷爷垒好了土灶,搭上鏊子,这是烙制山东煎饼的工具。制做煎饼的主料,是用白薯干碾成的粉,当然也可以用大豆、小麦、高粱、玉米等五谷杂粮来碾粉。椿树沟,地处蒙山深处,古老的风俗被顽强地留存。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小惠一家已经忙碌的好几天。鏊子烧热,面糊均匀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形,蒸汽弥散,空气里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谷物特有的气息;火力至关重要,太旺容易焦糊,太小,煎饼潮湿黏牙。有60多年经验的奶奶手艺最棒,火候全靠她一手拿捏。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回软变韧。
  今天,从大鱼大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能包裹任何食物,丰俭由人,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广东潮州的春卷,坠碾提拉,速度飞快。绿豆畔、葱头白、虾干鱼露,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600公里,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云贵高原的一条溪流里,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翻开溪流底部的每一块石头,不厌其烦,为的是寻求一种神奇的美味。贵州省东南部最偏僻的村庄,苗族女孩李建英等待着一个幸福时刻。这是半年来父母第一次回家,现在,流水线旁的打工妹重新变回苗族母亲。正值稻花盛开,来不及休息,余高里准备给全家制作腌鱼。吃腌鱼首先要做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是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户外的亲子游戏。稻花鱼剖净内脏,在灶上摆放整齐,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现在需要借助空气和风的力量,风干与发酵,将共同制造出特殊的风味。糯米布满菌丝,霉菌产生了各种酶,使淀粉水解成糖,最终得到爽口的酸甜。甜蜜混合盐和辣椒,一同塞进鱼腹中。稻花鱼,可以直接吃,也适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种做法,都掩盖不住腌鱼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
  然而,最具吸引力的食材还藏在水底。每年8月,桥港村不分老幼、全体出动,大家都在寻找同一样东西。爬岩鱼,制作雷山鱼酱最关键的原料,出人意料的美味。鱼酱一年只能做一次,必须用最新鲜的辣椒,二金条最好;生姜新鲜肥嫩,主要用来去腥;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西南地区特有的作料,带有浓郁而神秘的香气;大量的食盐,保险提味,食材混合搅拌,装进坛子密封,美味慢慢酝酿。
  余高里夫妇在广东一家制衣厂工作,此次回乡,是因为自家的8亩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加上房屋修缮等杂事,夫妻二人可以与家人团聚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也是制作鱼酱的周期,乳酸菌和酵母菌促进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滋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苗家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给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清晨5点,分别的时刻到了。
  一坛家乡味,将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广东中山。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新的形式在他乡重现。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离开40年后,华侨程世坤回到家乡。隆重的祭拜,完成了他对家族的回归。在这里,宴请乡邻被称作摆桌。任何重大事项,只有通过摆桌,才能顺理成章地宣告确立。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接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过去几十年,程世坤在美国农场做工,这次老人决定回乡定居,召唤他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在泉州,在福建、台湾,甚至东南亚的华人中,这种味道被称作古早味。
  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
  大厦村海边的沙土地,有一种著名的特产,它们貌不惊人,但几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萝卜,含水量接近90%,入口润嫩幼滑,毫无纤维感。猪肉八分肥两分瘦,带皮最好,切寸段,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肉的丰腴、萝卜的清甜、米粒的饱满,这就是最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2集《心传》解说词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
徽州古法榨取菜籽油
  5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它是当地食用油的制作原料。农民们的忙碌可以保证自家厨房一整年出产美味。
  中式烹饪,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热力作用产生出奇妙而丰富的烹饪方式。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容易获得,而且健康,这个秘密的发现使人类的烹饪史前进了一大步。
  美味的前世是如画的美景。清明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油坊主程亚忠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在这一天祭拜祖先。
  清晨,春雨的湿气渐渐蒸发,接下来会是连续的晴天,这是收割菜籽的最好时机。5天充足的阳光使荚壳干燥变脆,脱粒变得轻而易举。
  菜籽的植物生涯已经结束,接下来它要开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只有在收菜籽的时候,程亚忠才会变得严苛起来。30年的经验,练就一双火眼,色泽黝黑发亮,颗粒圆润饱满,不掺任何杂质,尤其干燥度,程亚忠必须把关。水分含量小于11%,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村的菜籽安全储藏一整年。
  6月,油坊开榨。榨油工来自附近的村庄,工作期间每天的午餐由老板娘负责。
  炒籽是第一步。高温破坏菜籽的细胞结构,降低蛋白质对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离变得容易。随着菜籽爆裂的响声,香味开始渐渐弥漫整个村庄。
  菜籽油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有些人闻不惯,徽州人却甘之若饴。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产生闻有微臭,入口异香的奇特效果。
  制坯暗藏玄机。磨碎的菜籽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坯饼压得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出油率。菜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有利健康,媲美昂贵的橄榄油。不过,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饪过程中油烟大是其中之一。今天,通过科学的精炼手段,油的烟点大大提高,加上品种改良,可以进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质的含量。
  对于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来说,一切都是从榨取第一滴油开始的。木榨菜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重达100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3个小时,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菜籽油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使用广度上贯穿长江流域,给各菜系的厨师创造施展技艺的舞台。
  红油的烹制必须使用菜籽油,秘诀掌握在四川人手中。煸炒使辣椒出水,渗出香味。捣碎,以便与菜籽油充分接触。油温是关键,过低滗不出辣椒的香味,稍高又容易焦糊,中式厨房不依赖温度计,全凭厨师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辣味素和红色素完全析出,需要静置一整天。一缸精彩的红油,几乎就是川菜的灵魂。色泽红艳,辣味醇厚,香气袭人,菜籽油在四川人手里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陕西挂面手艺代代相传
  传统观念里,拥有手艺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国的乡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艺的温度。秋收过后,黄土高坡褪去颜色,张世新(68岁)正在等待合适的天气。他说,“这天,做挂面能行。”
  盐和水,几十年的经验使配比精确无误。白面加入盐水,使蛋白分子的阵列变得紧密,反复揉压,增加弹性。张世新今年腿病复发行走困难,一次和面35公斤只能由老伴一人完成。
  午夜时分,醒面时间已经足够,现在要开始搓条盘面的工序。
  张世新年轻时,手艺一流,远近闻名,外乡人慕名来学徒。妻子的手艺也是嫁到张家后学的。
  “我15岁挂上挂面,一直没有离开,挂面的过程,一肚子的精明。”张世新边说边做挂面。挂面做得好,能卖到县城甚至更远,靠这门手艺老两口拉扯大了5个儿女。晒干的挂面易于贮存,每根直径一毫米左右,持续发酵产生中空的细孔,口感细腻绵软。中国出土过4000年前的面条,这种曾叫“汤饼”的主食,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地域迥异,粗细不同,形状不一,制作方法也各显神通。
  破晓时分,盘面完成二次发酵,到了施展拳脚的时候。陕北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绕面的速度是成败关键。
  放入专用的面箱,第三次发酵,等待面条更大程度的舒展。
  黄土高原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农耕的传统在这里世代延续,每一口窑洞里的家族,长辈最在意的莫过于给孩子留下什么。物质是有限的,手艺是自己的,但年轻人的观念却在悄悄改变,学挂面的基本上是没有的。
  爸爸不便走动,到了儿孙们接过担子的时候。儿子张建伟开始挂面。
  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
  张世新说,老人们就是挂挂面的,几辈了,这手艺是传承下来的,一代传一代,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
  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苏式糕点的师徒传承
  与北方面食不同,长江以南,人们更喜爱米制糕点。这不是简单作坊能够完成的,工艺精密,品种浩繁,需要精美绝伦的手工和严密的传授体系。
  精细加工存在于每一个环节,糯米加水研磨,经过处理的糯米粉,质地更加均匀细腻,水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创造多变的口感,这是制作苏式糕点的基本功。
  糕点厨师是运用各种兵器的行家,应季而变的馅料取天然色香,夏秋薄荷,冬春玫瑰,中国的厨房处理米面点心的工种称为白案。精巧的手工是行走白案江湖的根本。
  师徒,中国传统伦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吕杰民门下学徒20个,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真传。
  阿苗,刚满20岁,老家苏北,3年前高中毕业,跟随父母来到苏州。吕杰民对阿苗说,师傅领进门,今后还是要靠你自己。
  面对严厉的师傅,阿苗每天心惊胆战。反复练习的三角团,终于得到师傅的认可。第一次,她的手艺可以上桌。
  小小的成就感激励着这个女孩,每天收工后,只要有剩余的食材,阿苗就会留下继续练习。
  苏式糕点,中国汉族糕点的重要流派,与古典园林一样是苏州的标志。
  在白案江湖行走多年,吕杰民身怀一门绝技。“我们苏州的船点,必须要有馅心。一般植物的我们加豆沙、莲蓉,动物的我们加肉类的馅心。”将带馅的糕团制作成惟妙惟肖的动植物造型,从塑造汉字到塑造糕团,象形一直是中国人的独门心传,这种别具一格的糕点已经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更高层次的、对生活情趣的审美。
  师傅有另一番用意,为了延续苏式糕点的传奇,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接班人。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成为一名白案厨师的路,阿苗才刚刚起程。
莽山瑶族先祖的美食
  离苏州1400公里的湖南莽山,另一种更原始、粗犷的食物,可以依稀看到中国糕点的进化历程。
  日照时间越来越短,采挖蕨根的时候到了。欧洲考古发现表明,最古老的面包是用蕨类植物根中提取的淀粉制作而成。莽山瑶族的先辈,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从蕨根中获得原料,制成一种原始的中式糕点———糍粑。
  邓开风的祖辈游耕游居,被称为“过山瑶”。过去粮食产量有限,蕨根糍粑是过冬主食。如今制作蕨根糍粑不仅是对美味的留恋,也是祖辈提醒后代不忘艰难时日。取自山林的各种材料,组成一套奇妙的过滤系统。
  经过一天的沉淀,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再次冲洗,更细密的过滤,就可以制作蕨根滋粑。加热,起糊,不断搅拌,直到表面形成凝胶。胶团韧性极强,要驯服它,还得父亲出马。裹上晒干的淀粉,扯成小团就可以直接食用。孩子们更喜欢甜食,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世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
汕头小吃蚝烙的变革
  而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汕头的一天从海鲜市场的喧闹开始。
  为家里的小店采购食材是阿哲每天的任务。这个年轻小伙俨然是菜场里的老主顾。父亲曾是酒楼主厨,江湖人称“阿乌”。阿哲有4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中国社会,父子的传承关系比师徒更紧密。子承父业被认为是最顺理成章的事。
  蚝也叫牡蛎,生长在沿岸浅海。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养殖牡蛎的记载。潮汕地区的汫洲,家家户户以蚝为生。当地人食蚝偏爱小而肥,吃起来更鲜嫩,这也是蚝烙的最佳选择。汕头老城巷子深处隐藏着蚝烙最传统的做法。番薯粉打浆,包裹蚝肉,可以减缓高温下的迅速缩水。烙到两面焦黄,还要保持蚝肉生嫩,汁水饱满,不失鲜味。蘸上鱼露提鲜,入口外焦内嫩,脆嫩兼备。
  阿乌的手艺不止蚝烙,上门制作宴席才是主业。阿哲厨艺有点增长,有时候还会得到一些称赞,挺开心的。
  高速发展的中国,人们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
  扬州的杨明坤,63岁,评话艺人。扬州评话,一种流传400多年的民间艺术。战争,英雄,爱情,背叛,说不尽的故事全凭一张嘴。这不仅是一张说书的嘴,也是一张挑剔的嘴。
  与厨师朋友探讨日常小菜的门道,对他而言是一桩乐事。一盘精到的烫干丝,代表了扬州人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大白干,每块横批成28片,再切细丝,根根分明,韧而不散。100℃的水,洗烫三遍,去除豆腥,浇上卤汁和大量香油,素雅的外观却有极为软嫩鲜香的口感。
  美食的传承,离不开挑剔的美食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味觉,让杨明坤可以准确把握这座城市的风味精髓。
  汕头日新月异。阿哲正在尝试突破。文蛤、花蛤、豆腐鱼,顾客可以自由搭配,传承四代人的蚝烙在他手里变幻出新意。阿哲经过反复实验,不断地往传统蚝烙中添加新的食材,原本最熟悉的小吃给食客带来意外的惊喜。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
上海本帮菜的功夫
  上海浦东三林塘,曾有一个乡村厨师群体,人称“铲刀帮”。他们结伴闯荡上海滩,历经一个世纪,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个家族,五代为厨,经过数十年磨砺,至今仍活跃于厨界,终成一代宗师。
  李明福,掌管家族经营的小餐馆,每天早晨五点,他要去市场采购。为了保证原料新鲜,食材只买当天所需,分量事先作了估计。
  精打细算,亲力亲为,是上海男人做事的习惯。
  每个晚上,后厨都是一番刀光剑影。李悦掌勺,李巍操刀,李明福的两个儿子是厨房里说一不二的两个将领。
  这对孪生兄弟的厨艺青出于蓝,李明福不再需要亲自下厨,家族的手艺得以传承是他最大的欣慰。
  有一种滋味,出身低微却自成一家,在演变中不因各方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强大。这就是本帮菜,它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味觉之本。
  在本帮菜的江湖里,83岁的李伯荣靠一身功夫赢得一世之名。李巍、李悦都是从14岁开始跟随李伯荣学习厨艺。
  刀功,中式烹饪的核心技艺,代表一个厨师的功力。
  “蓑衣刀法”依靠手腕控制,下刀的力度位置、方向全在方寸之间。整鱼脱骨,考验对食材结构的了解,精确割开骨肉相连的节点,完美分离。(制作三套鸭)极致刀功如同高深武术,只有手上功夫炼到纯熟无比,运刀才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本帮菜中的刀功菜“扣三丝”,是李巍的绝活。
  火腿、鸡脯、冬笋,三种极鲜的食材,先批薄片,再切成直径不到0.5毫米的细丝。食材事先煮熟,切丝为了扩大食材与汤汁的接触面,蒸制过程中,三种味型同时释放,融为一体。
  哥哥刀功精湛,弟弟专攻火候。“油爆河虾”烹饪过程不足10秒,油温达到200℃,食材才能下锅。虾肉熟而不老,虾壳脆而不焦,时间上不能相差分毫,李悦甚至能根据虾壳的爆裂声判断出锅的时机。收汁时再次入锅,同样干净利落,这道菜对火候的考校,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严格。
  关于火候,广东菜中有更极致的例子。
  “(黄鳝)啫啫煲”追求食物的新鲜生嫩,猛火急攻,尽可能缩短烹饪时间,不仅如此,厨师还要根据餐桌与炉灶的距离,调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时机。奔跑(上桌)的过程,烹饪仍在继续。如果这是一出戏,只有大幕拉起,也就是享用的那一刻,食物才完美亮相。
  李伯荣最高兴的是回到自己工作过的厨房。1945年开始学艺,80岁告别后厨,时代变迁,命运沉浮,李伯荣从未放下手中的刀和勺,好学、用心、传道、授业,让他收获了今天的成就和尊敬。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
  徽州,榨油留下的饼渣,是庄稼最好的肥料;陕北的窑洞前,张世新的儿孙们挂出了自己制作的面;莽山瑶族仍然感恩来自大山的馈赠。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3集《时节》解说词
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人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张广才岭宽厚的背脊,覆盖着一米多深的积雪。云杉次生林深处,伐木队正执行封山前最后一次作业。队长是有25年经验的李树国,阳光直射赤道,已是春分时节,但这里,寒冷还未远离。储存一冬的食物消耗殆尽,妻子泰洪芝决定到山下采购。在东北,一桌好菜离不开鱼。炖鱼的同时,可以在四周贴上玉米饼,鱼肉飘香之际,正是饼子焦酥之时。3月的夜晚,零下15摄氏度,制作冻豆腐最适宜的温度。低温让豆腐中的蛋白质与水分子继续分离,冰冻后的水,把豆腐均匀的质地变得像海绵一样,这是李树国最喜爱的食物。七八公里之外,有条溪流从不封冻,当地人称为活水,用它炖鱼最好。干货,放入热水,曾经的色泽和风味瞬间复活,这不仅是炖鱼的配菜,也是冬季里最主要的维生素来源。油烧热,鱼很快焦黄成形,加入溪水漫炖。半小时后,豆腐出场,蜂窝状的冻豆腐,充分吸收汤汁,饱胀丰满。一餐铁锅炖鱼,漫长的冬季已接近尾声。
  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分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天目山,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高宝良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信号。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笋子,当地称作雷笋。竹笋10天之内可以食用,10天之后就会长成竹子。雷笋保鲜时间极短,一早一晚,滋味便大打折扣,过夜再吃,已有隔世之感。高宝良夫妇脚不停歇,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挖750公斤。深山里,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以竹笋为中心。削蔸,去皮,剥壳,雷笋在女人们手中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毕。雷笋脆嫩爽口,无论炒,炖,焖,煨,皆成美味。竹子,原生中国,临安,15万人以竹子为生。刚刚完工的茶熜,被高宝良夫妇用来制作另一种美味。笋,用香料熬煮入味,撕成一指宽的笋丝,炭火的热力将水分蒸发。这是江南一带最流行的佐茶小食,也是夫妇俩最重要的经济来源。1个月后,雷笋季节结束,属于山里人的美食故事才刚刚开始。残枝败叶下,泥土裂开一条细缝,笋头将出未出,这就是非常稀有的黄泥拱,一座山头或许只能找到三四棵,但它的肉质比任何春笋都更为细密爽脆,甚至有类似梨子的口感,更为奇妙的是,黄泥拱出土后品质随时间迅速退化,从收获到加工,必须以分钟计算。咸肉配黄泥拱,这是高家经常的做法。竹笋与咸肉在口感上形成巨大反差,只需要大火蒸7分钟,肉的浓烈与笋的清新,相互对抗的同时也相互交融,这种笋农们独享的美味,是中式饮食中一种极高的境界。
  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沈敦树,上堡乡农民,他用另外一种方式感知季节变化。成形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了24个节气来指导农事。3月回暖,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4月蝴蝶化茧,砍取枝条,给山药搭好支架;5月燕子筑巢,准备秧苗,菜园等待施肥;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南瓜可以收获;待到9,10月,播种藠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四季轮回,应季而作,应季而收。中国农民用祖先的经验获得丰沛的回报。
  水稻长出五六片叶子,需要分株,是插秧的季节。儿子远在北京,老沈唤回在省城工作的女儿回家帮忙,沈敦树坚信,儿女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土地才是农家的根本。
  春季,万物萌发,庄稼青黄不接,但大自然已经备好各种野菜。鄱阳湖水边,野芹菜和藜蒿最为旺盛,做成蒿粑,不仅美味,还能领略自然的味道。北方山里,腌一罐木兰芽的习惯至今不改,蒸榆钱饭则是几代人记忆里最初的美食。
  燕山余脉,安德文焦急地等待着一场倒春寒。本该谷雨生发的香椿,临近立夏还未发芽。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一种奇异的香味传来。香椿芽长成只需要两三天,多一天便老。筷子粗细的野菜,只生长在这座大山的背阴处。香椿素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有些人避之不及,但在爱它的人看来,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中国,世界上唯一将香椿嫩芽当作美食的国家。裹上鸡蛋面粉糊,油炸,叫香椿鱼。也可以切碎,摊鸡蛋,或与豆腐凉拌,都是独特的春季美食。一个星期,两茬香椿,叶子还在生长,却不再适合食用。对老安来说,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上堡,秧苗长出了新根,沈敦树渴盼一场春雨的到来。沈家决定用一种美食来寄托他们最真切的期望。头年的大米,加入韭菜,磨出绿色的米浆。晾干的栀子果用水冲泡,调和出泥土般的黄色,第三层,大米的白色,最后,是喜庆的茄红。一层层添加蒸熟,反复九次,做出的米糕就叫九层皮。春季秧苗青葱,秋季稻谷金黄,打出大米雪白,过上日子红火
  对地球上所有的稻作民族来说,这大概就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以及这一心愿所应有的色彩。风雨一路向北,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是初夏时节。千岛湖,清澈的水中,一种美味正在酝酿。1个月前,松树授粉的季节,雄花球上,干燥的花粉随风飘落,滋养着中国最优质的家鱼。不过,现在还不是吃鱼的最好季节,渔民们另有目标。汉字里的“时节”二字,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天气转暖,螺蛳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迁徙,这种腹足纲软体动物,自古以来就是水乡居民的美食。江南人都是吃螺蛳的高手,唇齿之间,轻轻一嘬,螺肉应声入口,实在无从下手,还可以借用牙签。螺肉本无大味,吃螺蛳,除了螺肉的紧致口感,享受的更是吸食本身的乐趣。然而,最好的螺蛳,还藏在更深的山里。开化,位于钱塘江源头,深谷幽涧,是余云山的战场。自制的防水面罩,用牙齿咬住,清水下的世界一目了然。自从做了螺蛳捕手,老余成为这里最了解季节变化的人。余云山捕获的这种清水螺蛳,鲜味中微含清苦,口感滑润。妻子每天5点去市场贩螺,外壳墨绿细长的青蛳,由于生长水体高度净洁,品质优良,因而价格可观。一把紫苏,去腥提鲜,是青蛳最好的配搭。因为作息的差异,午餐是一家人唯一的共处时间。在女儿眼中,夏季父亲基本都在沉睡,她不知道的是,青蛳也是昼伏夜出。余云山要在水温下降之前,抓紧时间,这是他最好的收获季节。充满危险的劳作要持续整个夏天。
  阳光和温度,造就美味,更带来多彩的世界,冰消水融,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光合作用促成植物发育,成熟。不同的积温,滋养出种类繁多的作物。阳光下,果实积累糖分,食物脱水得以储存。兰屿,面积45平方公里的火山岛,达悟族世代生息的地方。每年3月到6月的飞鱼季节,海洋会准时掀起男人们的集体心跳。为了躲避天敌,飞鱼进化出独一无二的技能。快速摆动尾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冲出水面,开启滑翔模式,奋力踩水,收起网口,依靠口袋战术和默契配合,才能有可观的收获。不过,在巴布的爷爷看来,年轻人的狂欢是对大海的不敬。飞鱼不仅是达悟族的食物,更是他们的信仰。过度的工业捕捞,曾经使兰屿附近的生态持续恶化,直到几年前才略有缓解。拼板舟,达悟人选取13种木材,精心制作出造型独特的船只。是他们出海捕捞飞鱼的座驾。收获五六条鱼,够一家人一天食用,就可以收工回家。只在每年鱼汛的结尾,达悟人才多捕一些,用来制作鱼干。在飞鱼离开的日子里,补充蛋白质。鱼干的加工并不复杂,简单腌制后用林投树根串绑,曝晒3日,即成美味。简单的食物,本真的生活,离大海最近的爷爷,深深懂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又一次捕鱼归来,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鲜嫩的鱼肉交流。这是达悟人与上天和大海的约定。
  自然,并不永远眷顾人类。湖南,艳阳高照,冠市镇的鱼塘接近干涸。何连荣一家面临着颗粒无收的困境。缺水,让稻子停止灌浆,只留下干瘪的谷壳。为了挽救30亩稻田,何家用尽各种办法,做最后的努力。尽管全国总体粮食丰产已经持续10年,但局部极端天气给农户带来的损失仍然是巨大的。干枯的稻秸被付之一炬,一家人准备尽快种上旱地作物。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
  除了阳光,生命离不开水,中国的降水从东南到西北呈递减态势。吐鲁番,极度干旱,是中国最炎热的地区。贫瘠的砾石戈壁并未灭绝生机,天山冰川融水带来生命的奇迹。这里,是中国最甜蜜的所在。低矮的葡萄架下,哈力旦一家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吐鲁番,常年少有云层遮挡,充足的日照,活跃的光合作用,让葡萄积累丰富的糖分。夜晚热量消散,呼吸作用微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最甜葡萄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巨大的昼夜温差之间。白天采摘,傍晚挂进晾房,方形的花孔,避免葡萄被阳光直射而滋生酸味,又便于热空气流动。现在,葡萄的主人终于可以休息,等待温度和时间成就的味道。1个月后,比吐鲁番更甘甜的葡萄成熟。果实含糖量达到30%,伊比布拉要用葡萄汁制作一种热量极高的美食,玛仁糖。115摄氏度下熬煮4小时,,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烘烤后的核桃仁,焦香酥脆,拌匀的玛仁糖,趁热切好,在中国其他地区,这种食物被称为切糕。它不仅是最具西域风情的甜点,也是当地人重要的热量来源。玛仁糖做好,吐鲁番的葡萄也到了华丽变身的时刻。含水量只剩下20%,果糖量高达60%,这就是超越时节,穿越四季的葡萄干。一锅家常的手抓饭,是对这一年忙碌最好的庆祝。新疆特有的黄萝卜切条,羊肉的油脂可以帮助胡萝卜素在肠道中溶解。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人体能够吸收的维生素A。西红柿将大米染成鲜亮的橙黄色,小火焖到汤汁收干,葡萄的酸甜中和了羊肉的厚重。不仅去油解腻,更为抓饭带来了丰富的味觉层次。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总会得到最甘甜的回报。
  让我们回到夏天的故事,只有盛夏,水温超过18摄氏度,一种美食才会在水下孕育。长江和青戈江在芜湖交汇,许师傅将面搓揉成雪花状,压实,擀薄,小刀切好。面条滑爽绵糯,是芜湖一年四季小吃的代表。但是,要把小刀面吃出酣畅淋漓的美感,还要耐心等候三伏天的到来。温暖的水下,青虾开始繁殖,4到6厘米大小的母虾,包裹着上千粒虾子。河道缓流处,昨晚下水的丁字形筒状虾篓,盛满收获,用竹篓筛出虾卵,1公斤虾能收集50克虾子。日积月累,一个夏天才能收集8公斤左右。浇上葱姜汁,用黄酒蒸熟,在阳光下晾晒半小时,小火焙干。最后,连同未去皮的大蒜一起装进袋中,密封保存。盛夏的江城,小刀面旺火煮沸,拌葱花,酱油,再加上大骨高汤。100克面条,10克虾子,虾子和高汤的相逢,色白,汤清,味浓。虾子小刀面,正是芜湖溽热的苦夏给予当地人的最佳补偿。
  对于时间,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感悟,破茧成蝶,花开花谢,草木枯荣,都是时间的脚步。而在四季变换中,中国人不懈地寻找美食的秘密。春江水暖,刀鱼最鲜,夏天滋补,笋干炖鸡,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冬日最爱,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尽管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但人们在餐桌的方寸之间,也能通过食物的变化。体察时间流逝,四季轮转。
  经过春季到夏季的滋养,千岛湖家鱼最肥美的季节到了。欢腾的一幕,在几十个渔民拉住的阔眼渔网里,盛大上演。围网捕鱼,开启了丰收的序幕。中国人坚信,信守与时节的约定,就一定能在秋天收获丰厚的酬劳。
  空气里满是诱人的甜香,吴江人采摘桂花,为的是让它们在舌尖上第二次绽放。长枳的柠檬酸保持花香和色泽,无论是咸桂花还是甜桂花酱,都能把专属于夏末初秋的花香,延续到深秋和隆冬。
  一场秋雨之后,来自天空的身影,不断提醒着杨福星,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正在这里萌发。褐色小伞状的蕈子,其貌不扬,却被历代美食家奉为珍馐。尽管名气已大不如前,但是每年只要时节一到,杨福星就会匆匆上山,赶赴与这些宝藏一年一度的约会。板栗壳烧旺,干辣椒炸香,再加入嫩姜片,激出雁来蕈的奇鲜,类似松针的清香。蕈子汁水透出时,少量生抽提味,老抽着色,文火熬上十几分钟。汁水浓稠,雁来蕈酱就可以出锅了。看上去乌沉沉的东西,却有着柔韧的质地。不过现在,一盘好菜才完成了一半。
  雨前的桂花,在雨后已经腌好,无论做馅儿还是调料,都极有风味。新鲜的板栗,最适合用来搭配鸡肉。肉豆腐,精肉和猪肝,用猪肠捆绑卤制,做出的扎肝最解馋。秋季,用味厚的食物补偿苦夏的亏空,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俗称“贴秋膘”,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传统。
  雁来蕈酱等候的最佳搭档,远在百里之外的长荡湖。这是产蛋3年以上的老鸭,鸭肉与雁来蕈同烧。材质上的大荤大素,激发出滋味上的大开大阖,同季食材间的碰撞,把秋天的韵味渲染得分外浓郁。中国的厨师依靠丰富的经验,在时节的变化里,寻找到各种精彩的食物组合,并流传至今。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历138天的漫长生长期,收获还在继续,气温已是零下。
  3000公里外,丰收过后的上堡,干燥的秋风劲吹。老沈家的第三代,开始了一生的旅程,新生的婴儿在秋收之后满月,是宴请亲朋庆贺的时候。满月酒,要按照历书,挑出最好的日子,菜单沿用五碗四盘的传统。肉菜的多少检验着主人家的诚意,这是稻农们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刻。春播种,夏长赢,等到秋天,颗粒归仓,儿孙满堂,这是中国人收获的季节。
  最早进入冬季的是东北,大雪已经落下,土地开始封冻。李树国夫妇藏好粮食,以度过漫漫长冬。冬季,不仅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时间,也是忙碌一年的人们归家,用团聚犒劳自己的季节。春节前,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工作地踏上回家的旅程。他们带上简单的家当,借助一切交通工具,横跨千里,归心似箭,为的是一顿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这是农业文明留给现代中国的印记,也是我们关于时节故事的尾声。
  江西上堡,越冬的水田已经蓄水沤肥。湖南衡阳,何连荣一家期盼新年风调雨顺。飞鱼季又至兰屿,巴布接替了爷爷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4集《家常》解说词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太行山,中国东部的地理分界线。地质运动造就的峡谷,裸露着&10&亿年前的石英岩。山谷相连,耕地稀少。赵小有和小儿子必须抓紧时间,在白露前完成收割。玉米是唯一种植的粮食,夏季的高温,让它们过早成熟。悬崖边缘的这块土地,总计&1000&平方米,种植玉米,&全年能带来&2000&元收入。5&公里外的祖屋,老伴程荣花的工作同样艰巨。这种来自南美的谷物,在中国有&400&年的种植历史,重达&300&公斤的石碾,将玉米研磨成粉,以便制作食物。
小儿媳挖来土豆,大儿媳也赶回帮厨。在婆婆的调度下,她们要给全家人做一顿午餐。玉米粉需要加入白面增加黏性,以前白面珍贵,只能用树皮替代。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这样的心思,程荣花养活了全家。秋收是大事,全家人都要出力。这条孤悬于崖壁上的隧道,是村庄与世界相连,全村人徒手开凿,用了整整&30&年。玉米面糊和上韭菜段,做成焦香可口的小凹馍,最能讨全家老少喜欢。运用杠杆原理把面团挤压成长条,北方人称它为饸饹,饸饹床架在灶沿上,面条成形后直接入锅。只要把谷物研磨成粉,每一个山西人都是制作面食的天才。
同样是面食,山西中部的霍州,做法更精致。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日子,都显得不再单调乏味。新婚的女儿回门,娘家会制作枣花馍。馍的数量和花样,代表了对女儿的疼爱程度,没有一个母亲会怠慢。蒸,是中国家庭烹饪最经典的形式。湖北天门,主妇们懂得充分利用热量,让菜与饭同时完成烹饪,不仅原汁原味,还能保持食物的外形。
寡淡的饸饹,必须搭配浓烈的卤子才能出彩。这顿饭过后,还有更繁重的劳动等待着丈夫们。桌椅出现之前,中国人吃饭是分食制。经过了&1400&多年,才开始围桌合餐。四代同堂为丰收团聚起来,尽管是最普通的家常饭菜,也要讲究落座的顺序和朝向。祖爷爷&90&岁,一辈子做农事,正对院门的座位要留给他,这是传统中国长幼尊卑的秩序。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家人因为勤劳而感到踏实。无论天南海北,只要属于家庭的重要时刻,中国人都会团聚在餐桌周围,感受着血缘亲情的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力量。这,也是一个家族在严酷环境下生生不息的奥秘。
离开农耕的土地,1000&公里外,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子钰,今年&16&岁。5&年前,她从河南来到上海求学。母亲正准备晚餐,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15&平方米,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是她们在上海的家。这群少年的经历大多相似,来自中&国各地,学习乐器超过&10&年,经过严格的选拔,他们的目标是成为演奏家。子钰&4&岁学琴,为求学去过武汉,到过北京,被上海的学校录取后,母亲辞去工作全职陪读,她们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个人负担。
由于要支持女儿出国比赛和演出,5&年来,父亲没有来过上海。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不惜背井离乡,这是中国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选择。对子钰来说,中提琴,几乎占据生活的全部。母亲的生活半径要开阔些,为了买到新鲜的食材,她会去更远一些的大菜场。自己再节俭,也要保证女儿的营养。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加上每天&8&小时站立拉琴,母亲需要及时给女儿补充能量。肉类富含脂肪,转化成身体所需的热量,是等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
上好的带皮五花肉,一定要肥瘦相间,这门手艺是子钰母亲来上海后跟邻居学的。在汉族的菜谱上,红烧肉的历史不算悠久,却最受欢迎。猪肉、酱油,常见易得,烹饪不需要高深技巧,只需付出时间和耐心,这让红烧肉成为中国家常菜的经典。考究一些的,先用猛火炙烧肉皮,肉皮在高温下迅速收缩,可以长时间炖制,仍保持劲韧的口感。红色是外观的标签,要获得这种诱人的色泽,可以炒糖色,加老抽,也可以借助红曲米或豆腐乳,各家有自己的方法。肉汤不容浪费,无论加入什么食材,吸饱汤汁后都会变成红烧肉最默契的配角。
火候的老嫩,味道的浓淡,各家各户,千变万化。相对于技巧,倾注的心意才最值得回味。上海红烧肉,河南抻面,还有柏辽兹,这是妈妈独创的搭配。
一对一的专业课,每周一次,今天是加课时间。盛利老师异常严格,国际大赛和独奏音乐会就在眼前,子钰必须加紧操练。5&厘米厚的笔记,已经是第&4&本。女儿的专业课,妈妈从未缺席过。大多数中国
人认为,农历八月的月圆之夜,应该和家人团聚。盛利老师知道,子钰和妈妈回不去。盛老师也是北方人,和子钰一样,年少求学,漂泊四方,最终安家上海。家宴少不了饺子,当然也少不了上海红烧肉。为了申请签证,妈妈甚至靠翻字典学会了写英文信。除了练琴,整理琴谱,收集资料,女儿的一切杂事全由母亲一个人打理。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吴童的工作是一种新兴职业,徒步俱乐部领队。他从不回避自己的身世,自从&10&岁那年父母离婚之后,家对他来说,就是姑妈的泡菜坛子。姑妈住在眉山,今天他要迎接吴童回家。泡菜,口感爽脆,滋味酸辣,四川人家中必备的看家菜肴。川菜味型丰富,塑造复合的味道,泡菜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要制作地道的泡菜鱼,不能缺少泡姜和泡椒。热油逼出香辣气息,释放出酸性物质,不仅让鱼肉更加细腻,还能去腥提鲜。加入大叶薄荷,为酸辣的汤汁增添一种奇异的芳香。姑妈的泡菜都选应季最鲜嫩饱满的蔬菜,腌制前,洗干净,晾在屋檐下,轻微脱水。盐和凉白开按&1:50&的比例混合,萝卜、子姜、豇豆,再放上辣椒提味,蒜头杀菌,花椒增香。一切就绪,是请出老盐水的时候了,它相当于发面时的酵母。有了它,坛子里的杂菌得到抑制,乳酸菌的数量占据上风。在这种菌的作用下,蔬菜中的糖转化成乳酸,造就了泡菜酸爽的风味。往坛沿里倒进清水,阻断空气和细菌。十几天,微生物的辛勤劳动赋予蔬菜新的活力。褪去艳丽和生涩,变得清亮、脆嫩、酸冽。&
还有一种泡菜是吴童的最爱,姑妈的手艺来自奶奶。新鲜蔬菜加煮熟的凤爪,浸在泡菜水中,只需一天,就是一道让人欲罢不能的爽口小菜。带到户外与朋友分享,更是绝佳的野餐食品。又一次出发,吴童突然决定改道乐山,看望独居的父亲。还要赶路,吴童只有一个小时。值班室里,简单的饭菜,半年多没有见面的父子,相对无言,心头各有一番滋味。潮湿温暖的四川中部,适合另一种传统腌菜的制作。芽菜,取自晒干后韧性好的芥菜,腌制一年以上的芽菜风味最佳。燃面,宜宾一绝,虽然重油重辣,也难掩芽菜的鲜香。有一类食物,既能当菜,又是佐料,不需要太多,确实主食最佳的陪伴。这就是中国家庭食谱上的下饭菜。
7&月,闷热的黄河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孕育的西瓜已经成熟。西瓜甘甜的滋味,并非只能享用一季。西瓜酱,一种家常下饭菜,可以把夏天的味道神奇地保存下来。三伏天,每年下酱的时候。第一步,做酱豆。姥姥选了小粒黄豆,煮到入口酥烂。黄豆摊开,慢慢冷却。全家十口人,养大了儿女的姥姥,又开始抚养第三代。漫长的夏天有很多事要做,但姥姥知道,做事和下酱一样,不能心急。黄豆晾到半干,裹上炒熟的面粉,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给黄豆的发酵提供养料。垫上稻草,这是温床,黄豆铺得疏松平整,被子既能控制温度又能阻隔杂菌。40&年的经验告诉姥姥,霉菌的长势决定了酱的风味。一个春节过去,又开始期盼下一个春节。姥姥很少给孩子们打电话,她总是让他们不要挂念。第二步,切西瓜。这是外孙们最喜欢的环节。瓜瓤心儿留给小外孙,连瓤带皮的部分糖分不高,更适合做西瓜酱。一年中最热的&10&天,菌丝成熟茁壮,显现出合格的黄绿色。第三步,撒上盐、姜丝、花椒、八角、香叶等调料。西瓜新鲜,汁水丰盈,不断翻动揉捏,所有食材都饱吸甜美的西瓜汁。
封进缸里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期盼。40&天后,美味即成。醇正的酱香伴着微甜,一小碟就能让人食欲大开。而对姥姥来说,西瓜酱最好的滋味,要等到儿女们回来,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
物产丰饶的地区,对于主妇来说,经营一家的饭菜或许不是难事。不过,大自然也不会忘记另一些地方。中国的巧妇,善于就地取材。吴月珍正在寻找一种野茭白,当地人叫蒲笋。
下一季蒲笋到来前,最后一次采摘,吴月珍有自己的打算。蒲笋直立茎的幼嫩部分可以食用。人们熟悉的茭白,是蒲笋的一种变异,有膨大的纺锤形肉质茎,世界上只有中国和越南培育这种蔬菜。虾子焖茭白,食材简单。上色后,清汤浸润,文火焖制,是夏季最常见的家常菜。
新鲜采摘的蒲笋,炒一盘蒲笋烧肉,用东北话说,鲜灵。剩下的蒲笋晒起来,风干,可以长时间保存。精明的主妇都会早做准备。淮扬地区的水塘里,人们追逐另一种生命力顽强的野菜。虽然它和蒲笋有着相同的生长环境和相似的名字,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很多菜系里都有它的位置。蒲菜切碎,打进蛋液,摊成饼状。扬州的这种烹饪方式,用鸡蛋的柔软凸显蒲菜的脆爽。做成馅料,包饺子,这是淮安的名点。咬一口,蒲菜的异香,让口腔和鼻腔共同形成了立体的感受。选最嫩的蒲心,做一道济南的奶汤蒲菜。寻常人家不备高汤,用面粉炒糊,也能调制出浓稠的奶白色汤汁。加上火腿、香菇和冬笋的陪衬,鲜香倍增。
秋季,辽东湾的碱蓬草,红成一片海洋。吴月珍家的窗台上,蒲笋已经风干。热水,让蒲笋干舒展筋骨。同样是烧肉,但汤汁要多一些,蒲笋干才能彻底地释放活力。添一把芦苇杆,再焖一小时。水稻成熟的季节,南方的蒲菜落市,但对吴月珍来说,它仍有利用的价值。蒲草晒干,能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八年前,老伴心脏病突发,几乎就要离她而去。她揽下家里、地里所有的活,悉心照料老伴五年,坚韧得像蒲草一样,维系着这个家。家人都回来了,这是吴月珍一天最安稳的时刻。
对于中国女性,克勤克俭,一直是传统的美德,只有一个阶段例外。梦露,29&岁,怀孕7&个月,每天都在为宝宝的降生做准备。珠海是一个&90%为外来人口的城市,丈夫汉生是广东本地人,梦露来自四川。在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准妈妈们可以合情合理地尽情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拱北口岸,连接珠海与澳门,人流在晚上&9&点进入一个小高峰。潘先生,生活在澳门,每隔两三天,要过关到珠海买菜,这已经成为很多澳门人的生活习惯。女儿佩琪&20&岁,已经独立生活,仍然是父亲放不下的牵挂。餐后煮一锅陈皮红豆沙,潘先生祖籍广东中山,这是老家的习惯,女儿也深受影响。糖水,可以视作一种中式甜品,形态以羹、汤、糊为主。两广人对一碗糖水的评价,一个字甜,指味道,另一个字润,指口感。人生中也有这样甜蜜的时刻。葡韵,澳门人最喜欢拍婚纱照的地方。三年前,佩琪和志明在这里一见钟情。女儿第一次下厨帮忙,今天家里要来客人。一碗糖水,融化中国父亲的深沉内敛。然而第一次面对未来的女婿,每一个父亲心里的滋味,也许要比一碗糖水来得更为复杂。口岸对面的珠海,此时气氛有些紧张,梦露正在经历临盆前的第一次阵痛。梦露和汉生的父母都赶来了。长达&9&个小时的阵痛,体力下降很快。但梦露必须坚强,宝宝需要她的帮助。汉生和梦露的孩子,是中国独生子女的第二代。四个父母,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种“421”的家庭结构,已经是中国城市社会的主流,孩子牵动的是三家人的心。汉生和梦露早已经约定了女儿的小名,小福星,意思是幸福的小星星。小福星的第一餐并不顺利,她还要多练习。对于梦露来说,生下孩子只是人生历练的开始。做好一个母亲,也许是更大的命题。
厨房迅速变成了赛场,竞技者是双方父母。川菜,粤菜,轮番登场,谁都志在必得。与其说,展示的是老人们毕生的厨艺,不如说,表达的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广东的爷爷奶奶,自信有家传的照顾产妇的秘方。他们相信用泉水煲汤效果最好。四川的外婆带来了晒干的鱼腥草,用它炖鸡汤,被认为有利于伤口愈合,最适合产妇身体恢复。木瓜,甘甜丰水,和鲫鱼共同炖煮。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两种食材都有助于乳汁分泌,这是广东的做法。广东人爱喝汤,会煲汤。现代科学认为,任何对食物的加工,都会造成营养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这绝对不能说服广东人。老火汤,广东人的骄傲,各种标志着保健功能的食材添加在砂煲里。经过数小时文火慢炖,食材的香味素反复释放,煲出的汤汁浓郁回甘,被赋予各种滋补的暗示。广东人的另一种炖汤,也讲究一个慢字,借助的是蒸气。密闭的炖盅锁住水分,烹饪时间更长,汤汁久炖而不沸,鲜味和香味物质可以成倍生成。一碗最好的炖汤,讲究的是汤色如茶。喝汤是梦露每天的功课,她的饮食不仅关系到产后恢复,还要为小福星提供足够的营养。
广东和四川,相距&1500&公里,在语言和饮食传统上都有天壤之别。但双方父母都自信有食物养生的秘诀。面对着双倍的关爱,梦露一时间难以消受。梦露和汉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年轻人,尽管明白父母的爱意,但对抚养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两个月后,幸福的故事有了戏剧性的结尾,汉生的体重超标了。
春天,吴月珍在地里播下新的种子;子钰获得了国际比赛冠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程荣花和赵小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能有好的收成。人类组织家庭,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合理地生产和分配食物。正是这些人间烟火,让家庭组织更加紧密。尽管千门万户的家常美味各不相同,但有位作家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五集相逢解说词
  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着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8月,锡林郭勒草原刚刚苏醒,乌力吉把牛群赶到自家的草场,丰沃的土地给予牛羊养料,还催生了一种珍稀的精灵。晾晒成干口蘑含有丰沛的鸟苷酸盐,牧民用它和鸡肉一同炖煮,鲜味成倍提升。
  何福志,口蘑商人,经常驱车几百公里收购蘑菇。口蘑只生长着在蘑菇圈上,辨识它要靠草的色深,这种神奇现象得益于蘑菇分泌的一种物质,让草含有更高的叶绿素。何福志要到乌力吉家去讯问蘑菇的收成,女儿玉凤23岁,大学毕业后回到草原。口蘑中白蘑最为尊贵,晒干后可以卖到2000多元一公斤,今年的收成不多。牧民们已经开始储存牛羊过冬的饲料,这意味着口蘑季节即将结束。父女俩决定再做最后的努力。
  口蘑的萌发需要雨水眷顾,预报中的秋雨迟迟未到,老何很不甘心,父女俩决定借宿在牧民家继续等待。雨后的草原清洗如洗,蘑菇圈上白蘑终于露出身影。何福志父女明白此后的几天他们终将得逞所愿。
  锡林郭勒向南四百公里,张家口,古时的长城关隘,是中原与北方贸易往来的咽喉,更是口蘑的成名至之地。白蘑菌肉肥厚,质地细腻,是口蘑的最上品。开水发涨,两三个小时后口蘑恢复饱满身姿留下口蘑原汤。放入清水反复搅打,换三四次水,打千次以上,直至泥沙尽除。
  冬笋,产自2000公里外的江南,与口蘑初次相见,曾经跨越千山万水。泡好的笋干与白蘑干切片,高汤里煨透,再加重油慢火翻炒,随着油慢慢进入,口蘑变得丰腴滑润,笋片重新找回爽脆的口感,最后加入口蘑原汤。江南冬笋邂逅塞北口蘑,“烩南北”,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国北方名菜,不仅造就一种美味,更带来无尽的空间想象。
  大凉山生长中中国西南最具标志性的香料—花椒。这种原产中国植物果实,食用时以每秒五十次频率产生轻微刺痛,触发神经。这种口感,中国人称之为麻。
  大娄山,土家族人懂得如何栽培出最好的朝天椒,其辣度可以达到五十斯高维,这意味着需要用50万倍的水才能彻底稀释它的辣味。辣椒从美洲传入中国后,迅速生根发芽,逐渐取代本土的辛香料,&成为美食的主角。
  两种食材最终汇聚一座城——重庆。也是最热的季节,但重庆人热衷于一种热度最高的美食。张平用妻子的名字开了一间火锅店,依靠这间小店他们有了稳定的生活也有了下一代。深夜十点漂浮在城市上空的麻辣鲜香尚未散去,闷热的楼道口,张平开始炒料。重庆“朝天红”,河南“新一代”混在一起,前者辣味十足,后者富含辣红素,赋予火锅艳丽的色泽。牛油能有效吸收辣椒和花椒的味道,这是重庆火锅另一个秘密武器,豆瓣和豆豉让汤汁浓稠,姜末的辛香则是辣味的层次更加多元。茂汶大红袍麻味浓烈,金阳青花椒香气外向。比原料正宗更重要的是张平的双手,不停翻炒,香味物质渗入油中,再经过烹煮,芳香素进一步释放。10年来张平只相信自己,1个通宵,3大锅底料,供自家店5天的量。
  除了底料的秘密,火锅的味道还归功与重庆人对食材的神奇处理。黄喉是牛或猪的主动脉,有一层难以撕裂的膜,影感响口感,带有摩擦力的手套,小心翼翼地将这层膜撕下,熟练工人一天可以处理一千根。毛肚,取自牛的第3只胃,重庆人只选择叶瓣部分,它足够薄且面积巨大,表面能吸附大量调料,口味浓重。短暂汆烫后口腔瞬间感受到的滑加上牙齿发力后的爽脆,让人上瘾。除此之外,羊肠,胗花,耗儿鱼,午餐肉等平民食材都在重庆火锅中相逢,并或腐朽为神奇。一般相信,现代的火锅,最初是随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并催生出不同的形制。北京的涮肉火锅,羊肉细薄如纸,吃的是嫩;云南的菌子火锅,菌菇清甜鲜美,吃的是香;潮汕的牛肉火锅,牛肉丸筋道多汁,吃的是韧。火锅最集中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热闹对于团圆的向往。但是谁都比不上重庆人对火锅的挚爱,山城里,遍布2万多家火锅餐厅,每30个重庆人就有1个从事于火锅相关的职业。花椒和辣椒的香艳相逢,不仅是味蕾和神经之间电光火石般的碰撞,也是亚洲和美洲之间越洋聚首,两奇妙的香料,携手闯荡江湖,不仅塑造了重庆火热的盛夏味道,也让麻辣火锅染红大半个中国。
  食物飘洋过海而来,汇聚一处,人类迁徙更是给食物带来巨大变数。深圳,中国最年轻的的城市。新移民们带着不同的习俗再次相遇,当家乡口音逐渐消失,地方饮食风味之间的边界也开始模糊起来。有人说,深圳是一个没有乡愁的城市,但这座新城也有着古老的原住民。下沙村民正在举行祭祖仪式。伴随祭祀的是一场宴席。近5000公斤食材,从采购到烹饪,绝非轻松。它依赖全族人的团结协作。各家分工清洗切配,十几种食材同步进行,在这个大型厨房,将近30个村民投入这次烹饪行动。门鳝、鱿鱼、支竹、萝卜、生蚝,各类食材都在紧张制作中。清淡的萝卜铺于底层,口味浓重的海鲜,肉类逐层而上,既尊重几何原理,又符合美食逻辑。盆菜,众所食物分而烹饪再汇聚一盆,味道相互渗透。每张桌上虽然只摆了一盆菜,却满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群宗亲理念。食物和人心此刻正为团圆而凝聚。深圳人把下沙村民称为原住民,但其实他们是800多年前才定居于此的。大约同一个时期,他们另一些祖辈把南迁的终点选在了与故土一水之隔的江南。历史上中国的宋王朝因战迁都,赋予杭州中原的味道。
  西湖醋鱼,草鱼剖成雌雄两片,雄片下至第三刀时在腰鳍处斩断。鱼身下入沸水,汆熟后放入酱油料酒,加白糖、湿淀粉和醋,推搅成浓汁,这便是糖醋风格的杭州名菜。
  同样是糖醋味,北方的开封把鲤鱼炸透,白糖香醋姜末料酒,勾加流水芡。出锅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0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