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省运会校园足球什么时候开始

&&&&&&&&&&&&&&&&&&&&
20世纪30年代:洛阳足球队勇夺省运会冠军(足球运动在洛阳2)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来源:
河南府文庙,原洛阳明德中学所在地
  核心提示
  新中国成立前,洛阳体育事业落后。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洛阳的足球运动兴起并活跃起来。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足球运动在洛阳中小学以及陇海铁路职工中已普遍开展起来。
  1小型球赛开展广泛,学生担任裁判员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运动也是一样。在《洛阳文史资料》中,洛阳晚报记者看到吴建业撰写的《三十年代足球运动在洛阳》一文。
  吴建业在文中分析,&足球运动之所以能开展起来,一则是热心足球活动的体育工作者的提倡与推动,再则是开展这项活动不需要什么器材,同时一个场地,可以进行活动的人数较多&。由于这些,久而久之,洛阳的中小学生、广大职工也就爱上了踢足球。
  如同《》一文所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洛阳的小型比赛开展得比较广泛。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学校里的班级对抗赛、年级赛以及校际之间的比赛,只需约定时间与地点,比赛也就开始了,裁判员往往是由学生来担任。
  此外,小学生爱踢小橡皮球,大街小巷往往是他们踢球的场所,有时兴趣一来,在一条小巷里,两边各放上几块砖头,就是球门,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2仇建都:从小学生球员到西安体院教师
  据吴建业介绍,20世纪30年代,洛阳县立一小、城区小学、铁路子弟小学(即扶轮小学)的体育设施都很简陋,除了一个篮球场外,仅有一个小型足球场。
  篮球场不能同时容纳很多人活动,还往往被教职工占用,因此,课外之余,小学生们要想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以恢复因紧张学习而造成的疲劳,也只能踢小足球了。一个小小的足球场,30个、50个小学生都可以同时踢球。放学之后,小学生们&背起书包,在回家的路上,三五成群,随时都可以踢球&。
  周星驰在电影《少林足球》中,向我们展示了功夫与足球的密切联系。在吴建业眼中,&他们(指小学生球员)的技术也不能低估,脚上功夫有的很到位,重力射、沉底传中、带球过人&&踢起来颇有章法。倒挂金钩、停球技术的熟练准确程度实在使人吃惊&。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人仇建都,由踢小足球逐渐成名,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安体育学院执教。
  3陇海铁路通车至洛阳,陇海铁路工人足球队成立
  据资料记载,陇海铁路最先修建的是开封至洛阳段,当时称汴洛铁路。汴洛铁路于1905年6月开始修建,全长184公里,1910年正式通车。
  陇海铁路通车到洛阳后,在洛阳成立了陇海铁路工人足球队,还有一个&很不像样&的足球场。就在这个场地上,陇海铁路工人足球队经常练球,开展足球比赛。当时,这支球队是洛阳唯一一支工人足球队,队员技术也有一定水平。
  在《三十年代足球运动在洛阳》一文中,吴建业写道:&(陇海铁路工人足球队)有抢落点好、擅长连续射门,绰号为&小钢炮&的得分手;有人擅长远射,绰号为&轰炸机&;也有因防守能力强对方难以攻破的后卫线人物,绰号为&坦克车&。&
  陇海铁路工人足球队经常邀请平汉铁路工人足球队来洛阳进行友谊赛,还常与洛阳各中等学校球队进行比赛,对洛阳足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 1934年,洛阳足球队勇夺省运会冠军
  洛阳的足球运动发展,与洛阳第四师范学校(洛阳师范学院前身,记者注)、洛阳第八中学、洛阳明德中学等学校的足球教育开展,是密不可分的。
  吴建业回忆,&(当时)上体育课实质上也是踢球课,除足球之外,别的器材一无所有。&其中,明德中学的足球教育较有代表性。
  明德中学是洛阳创建最早的一所私立中学。它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刚开始校址在城内三官庙,后迁至老城东南隅文庙内。明德中学新建时系一所初级中学,规模不大,三个年级三个班,没有几名学生,到1932年又招收两个班,加上一个春季班,整个学校也就6个班级。
  在学生们的回忆中,明德中学的足球运动全省闻名,&有班足球队和校足球队&,体育教师马子纪、赵巨川都是足球名将,其中赵巨川还是省足球队的守门员,经常随球队与外队进行比赛,有时也到学生球队中踢球。此外,当时的国脚王之宣,&挂靴&后住在老城寿春街老宅,没事儿常到明德中学教学生踢球。
  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南省也曾举行过省运会和球类比赛,代表洛阳地区的足球队多是由几所中等学校的球员组成,其中以明德中学足球队队员为主,在比赛中多次夺魁。
  1934年,在开封举行的省运会上,洛阳足球队力挫群雄,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在比赛中,明德中学学生王钧踢中卫,他&皮肤黝黑,体格健壮,技术全面,被誉为&黑铁塔&,是难以突破的一道后卫线&。
  纵观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洛阳足球运动,洛阳晚报记者发现,洛阳足球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国足&王之宣。
  王兼三在《忆二十年代洛阳的足球运动》中,不无惋惜地谈道:&其(王之宣)球艺之卓绝,早已闻名遐迩,但多知其名而不见其人,却未目睹其精湛球技,实为遗憾!&
  好在吴建业有幸目睹了王之宣的一次公开表演赛,并在《三十年代足球运动在洛阳》一文中详细记录下来,在这次公开表演赛中,王之宣的精湛球技赚足了眼球,被观众誉为&足球魔术家&。(见习记者 余子愚 文/图)
[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 诚聘英才 |  
       
网络服务:(6
业务咨询:(8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 张彦立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省运会足球赛亚军 中山足球小将的快乐足球_新浪中山
省运会足球赛亚军 中山足球小将的快乐足球
南方都市报评论
中山队在省运会获得亚军。
卢耀林 年龄:15岁 学校:小榄建斌学校
梁晓锋 年龄:16岁 学校:沙溪理工
梁楚峰 年龄:17岁 学校:中山中专,即将升高三
黎国华 年龄:17岁 学校:小榄建斌学校
彭振华 年龄:17岁 学校:实验中学,即将升高三
吴铭斌 年龄:16岁 学校:坦洲理工
周正 年龄:16岁 学校:技师学院
  “赛场上我并没有想过一定要获得什么名次,就是觉得我热爱足球,我要做到最好。”
  “我不开心,就会踢球,然后可以忘掉烦恼。”“足球让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一起踢球很开心。”
  刚过去的第十四届省运会,中山学校男子足球队以黑马的姿态获得亚军。比赛结束后他们回到了中山,回到了各自的学校各自的家里,省运会的比赛很有可能是他们一起踢的最后一场比赛,因为他们多数都将升高三,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
  这群中山足球小将,平均年龄只有16岁。他们多数来自中山中专,还有的来自市实验中学、小榄建斌中学、坦洲理工、沙溪理工等。从组队至今仅有半年多的时间,多数队员都是首次参加省级比赛。“不过,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有空就会约出来聚会。”来自不同地方,接触足球时间方式不同,但这些队员相同的一点是,谈及足球都会露出会心微笑,觉得足球带给自己的感觉是“快乐”“团结”“进取”。
  梁晓锋
  主力后卫进了两个球
  高高瘦瘦的梁晓锋是中山阜沙人,是球队的主力后卫,负责防守。“我们后卫很重要,守住自己的大门,才能保障球队胜利。”对于省运会对阵惠州的比赛,他很是骄傲,因为这场球,由于有任意球角球等机会,后卫可以到前场,他进了两个球,“比前锋还厉害。”小伙子腼腆地笑着说。
  梁晓锋是小学三年级时接触足球的,不过当时也就是自己玩,或者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到了初中,他说自己放弃了足球,选择了定向越野。而到了高中,他发现周围很多人踢足球,于是又重新把足球抱在了怀中,加入了学校的足球队。
  一次机会,他得知中山中专足球教练在招募队员参加省运会,而他的师兄刚好在中山中专,于是,他通过师兄联系上教练,毛遂自荐,征询自己是否可以有机会加入。之后参加面试和选拔后,他成功了,可以留下。
  “虽然可以留下,但是和其他队员相比,我明显基本功差很多,连最基本的颠球都做不好。”梁晓锋目光坚毅,“我只能将勤补拙。”于是,他坚持刻苦训练,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也争取多一些时间练习,并且有不懂的多多问教练和问队友。寒假结束开学后,周五下午放学,他从沙溪搭乘一个半小时公交车,到中山中专训练场训练,每周如此。渐渐的,弹跳力不错的他,球技也渐渐越来越好,成为了主力后卫。
  在这次足球征途中,梁晓锋对教练和队友非常感谢,“其实我真的特别感谢教练和队友,队友们从来不会嫌弃我基础差,也不怕我练得多会超过他们,我问他们什么,他们都会毫无保留告诉我,教我,促使我进步,真的很感动。”
  吴铭斌
  做守门员挺拉风的
  作为守门员的吴铭斌话少,腼腆,说话时把手背在腰后,好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时不时会不好意思的微笑。他的信念是“守好自己的门,不要让别人进球。”
  吴铭斌在初一的时候开始踢球,一开始做的就是守门员,那时候好几个同学一起踢球,大家拿到球都放到脚下踢,他则说“我来守门吧”。对此,他说自己对守门的位置特别感兴趣,守住自己的门,扑出别人的球,会感觉到很兴奋,而一支队伍就一个守门员,也感觉挺拉风的。而他对自己的优缺点也有清楚认识,“我体力比不上别人,倘若全场跑动我会体力不支,但是我的判断力比较好,可以很好判断球的方向位置。”吴铭斌说。
  进入球队后,他依旧是守门员的位置。而训练时候,由于做守门员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他会和其他队员分开训练。“当然我也要练习跑步,基本垫球控球等,但更多我要练习扑球,强化训练时,不停扑球,训练我对球的判断力还有力量。”
  和队员分开训练,一次又一次练习扑球,会觉得枯燥孤单吗?对此,吴铭斌露出了笑脸,“我觉得不会呢。”他说队员在训练时,他也会观察队员控球的方向,踢球的力度角度,这样对自己扑球判断有帮助。
  “我喜欢守门,喜欢扑球,把球扑出门外会觉得开心,所以训练虽然辛苦,但我从没想放弃。对于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点球大战,吴铭斌也是非常难忘。点球大战那一场,面对对方一个接一个队员来射球破门,我告诉自己静心,判断好来球,做好自己就好。”
  卢耀林
  不舍得和朋友分开
  “参加省运会,我收获最大的是朋友。”来自小榄的卢耀林是球队的前锋,出生于1999年,是球队年龄最小的一位。他不舍得比赛结束,因为他不舍得球队里的朋友,从中山不同的学校聚集在一起训练,半年多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回来中山后大家就要分开了。
  卢耀林说自己算是父母让自己接触足球的,小学三年级暑假时候,好多同学都上兴趣班,爸爸妈妈就给他报了足球兴趣班,经过一个暑假足球兴趣班学习,他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后来就一直都踢足球。
  到了高中,经过教练推荐,他进入了球队。和其他来自中山不同学校的学子,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我们队员间关系都挺好的。”卢耀林说,在球队里,他最好的朋友是“华仔”彭振华,振华常会给他一些鼓励。在对阵惠州那场比赛,他作为前锋,没有进球,对此很是沮丧,赛后振华鼓励他“没有关系,下一场会进球的。”“我下一场真的就进球了。”耀林笑着说。而在省运会比赛中,有一天是一位队员的生日,振华和队员们请来教练,一起为生日队员过生日,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这样他觉得大家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凝聚力也增强了。
  卢耀林在队中年龄不大,可以说是小弟,而他也表示因为足球有了朋友非常开心。“最舍不得的就是队员们,我的朋友们。希望私下里有时间就会约出来聚聚。因为足球拥有了朋友,很开心。”
  黎国华
  后悔错过踢专业足球
  黎国华来自中山黄圃,在球队里踢的是边前卫,从小,他就表现出了运动天赋,跑步很快,三年级第一次接触足球,他曾经得到了到中山体校学习专业足球的机会,“我当时年少不更事,失去了这个机会,现在想来挺后悔的。”这位健康帅气男生说。
  在小学时候,一次上体育课,黎国华跑步跑得很快,被体育老师选中练习体育。“我还以为是练习田径、短跑之类的,没有想到后来练的是足球。”黎国华说那是他第一次开始踢足球,也因此喜欢了上足球。
  黎国华的特点是跑得快,因为踢球表现优异,初中时候,他得到了考上中山体校,学习专业足球的机会。在体校,他既学习文化课,也练习踢足球。可是,因为一些原因,他和同学之间起了争执,之后,他放弃了体校学习的机会,回了家,也因此,放弃了专业练习足球的机会。现在说起来,黎国华语气变得低落起来,他说自己挺后悔的。“当时可能是太年轻,不懂事,一时意气用事,放弃了好机会。”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足球,“因为这是我所喜欢的,能给我带来快乐的。”2014年,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他,参加市级的足球比赛崭露头角,进入了球队训练。黎国华说,未来足球会作为他的爱好,一直陪伴他,“虽然错过了成为专业足球队员的机会,但依旧可以踢球,享受踢球的快乐,这就够了。”
  这一次省运会之旅在黎国华心中非常珍贵,“我真的很开心,可以参加这次省运会的比赛,重拾了心中的足球梦想,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自己最开心难忘的时刻,就是进球的时刻,因为这是和队友一起努力配合的结果,很释放很快乐的感觉。”
  梁楚峰
  踢足球可以忘掉烦恼
  来自石岐的梁楚峰,是个帅气小鲜肉,双眼皮的他,总会羞涩微笑,在球队踢右后位。初二时候才接触足球,没有专人指点,拿到球随便踢,以他自己的话来说,则是“一开始都是踢野球”。尽管如此,他一接触足球就爱上了这个运动,“觉得一踢足球我就很开心,好像可以忘掉烦恼。”梁楚峰说。
  梁楚峰说,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到足球,是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当时在电视上看到踢球的队员,觉得好帅好酷。”而到了初二上体育课,学生可以到器材室挑选体育器材,当时他和其他几个同学不约而同选择了足球,“那算是我第一次玩足球吧。”梁楚峰说,当时他并不知道踢球脚法之类的技术,就是几个同学一起,用脚把球踢过来踢过去。“就是踢野球,随便踢。”他笑着说。
  从踢“野球”开始,他爱上了足球。只要有机会,他都会约同学一起,和足球一起玩。高中他到了中山中专,碰到学校足球队招募,他便报名并入选了。梁楚峰对自己的评价是“跑步特别快”,但他对自己的足球技术则不够自信,“和其他队员比,我踢得不算好的。”
  梁楚峰说,他最难忘对阵深圳点球大战。“当时每个人都要上场踢点球,我是除了守门员之外最后一个上场,当时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我的水平一直不是太好,当时比分一直都是平分,如果我踢不进,我们就很有可能输了!当时就头脑空白,全身心想着一定要踢进去,踢进去!我真的做到了!超级开心!”
  彭振华
  只想踢出自己的实力
  彭振华祖籍湛江,现住在西区,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中山实验中学,他是球队的副队长。在参加市级足球比赛时,被教练看中,进入了球队。
  彭振华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踢球,当时他在沙朗小学读书,还进入了学校的足球队。“上了初中,我有两年没有踢球。”虽然如此,但足球底子依旧还在。他参加体育特长生的选拔,通过足球体育特长,考入了中山市实验中学。在2014年,他参加了中山市市级足球比赛,被教练发现,于是在今年1月份,他加入了球队的寒假集训,成为球队正式一员。
  在寒假训练,训练时间是每天早上8:00-11:00,下午2:30-5:30,这些时间他都在绿茵场上和足球一起。待到开学后,由于是体育特长生,他可以周五请一天假,周五周六训练足球。“训练是挺辛苦的,但因为足球本来就是我的爱好,所以辛苦并快乐着。”彭振华说。身为球队副队长的他,和队里其他队员的关系都比较好,他会主动与其他队员聊天,看到队员有不高兴,也会鼓励对方。
  “我最难忘的,就是对深圳那场比赛了。”彭振华说,“深圳是强队,一开始我们领先一球,20分钟后被扳平了,我们一直坚持着,就算打平我们也是有机会赢的。”果然,中山坚持到点球大战并且取得胜利。“点球大战非常考验队员的心理,我当时是第一个上场,压力更大,因为得开个好头,鼓舞士气。是的,我做到了,踢出了自己的实力,第一个点球进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瞬间。”
  足球让我找到真实的自己
  球队右后卫周正,祖籍贵州。他在中职学校学的是电梯专业。表面上内向不善言辞的他,踢起球却有一股拼劲和狠劲,对于足球,他发自内心说:“足球让我找到真实的自己。”
  从小,周正便跟随父母来到中山,在小学3年级的时候,接触足球,到了初中,他的足球水平越发突出,初一上体育课被体育老师发现他踢球很棒,于是进了学校的足球队。“进了足球队后,有足球老师教我,初二的时候进步最快。”而他,对足球的喜爱也是越来越深,几乎每天下午放学都要去踢球。
  进入球队,周正踢的是右后卫,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他,速度和力量都较为突出。他说训练期间,自己最难忘的是在集训时间,和珠海队比赛,自己进了一个头球,“那是我人生第一个头球,所以特别难忘。”
  进入球队后,周正也渐渐开朗了许多,他说在球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也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和目标,那就是足球,朋友们在一起也很开心。“渐渐的,足球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开始慢慢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快乐是什么。”周正说。省运会回来后,为了庆祝自己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还带他出去吃大餐“也是很开心的。”周正笑着说。
  周正表示自己内心依旧存在着足球职业梦想。“希望可以做一名职业球员。虽然会非常艰难,梦想总是要有的嘛。如果梦想不能实现,那我会找一份自己所学专业工作,一有业余时间就会去踢球。”
  [背景]
  校园足球带来快乐动力
  省运会,“黑马”中山获省运会学生组男足亚军,并创下中山足球两项纪录:一是首次击败强敌深圳队,二是点球大战中踢出罕见的比分12:11。“这说明我们的校园足球正在发力。”对此,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李良表示。
  据悉,早在去年3月,中山就开始探索校园足球工作,提出“振兴校园足球行动计划”。除了聘请阿根廷足球教练外,还将足球纳入2016年中考体育选考项目,并举行了主客场制校园足球联赛。
  李良透露,今年,中山将出台细化的指导方案,从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规范和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
  中山队此次能够在大赛中经得起考验并取得好成绩,与中山市校园足球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使孩子们感受到踢足球的快乐,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山足球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 中山学校组男足教练蒋盈深圳男足省运会夺冠! 深圳第一块省运会男足金牌
来源: 深圳商报
[ 字号:大 中 小 ]
在跆拳道项目中,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共取得2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12枚奖牌,以总分159.5分超越广州喜夺团体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昨日,深圳队员吴泽玮头球破门一瞬。深圳商报记者 吴峻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吴吉)“深圳男足乙组昨日在十四届省运会上以2比0战胜广州队,获得冠军,这也是深圳历史上第一块省运会男足金牌。值得祝贺!”昨日傍晚,深圳市足协秘书长李少辉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欣喜之情难以掩饰。
  也难怪李少辉会如此激动,此前深圳男足在省运会上一直是“千年老二”。据李少辉回忆,在省运会历史上,深圳队曾两次与男足冠军擦肩而过,“都是决赛里点球大战输给广州队”,这成了深圳足球的一块“心病”。而昨日,深圳的“足球小将”没有给“老大哥”机会:2比0,用李少辉的话来说就是“两个进球,干干脆脆”。其实,据李少辉介绍,这支参加省运会的深圳队里,1999年、2000年出生的队员各占一半,而对手则以1999年龄段的球员为主,这意味着深圳队在体能上略逊一筹,“比赛里各有攻守,不过我们节奏把握得好。而且,压力在他们一边,我们没什么输不起的”。李少辉说,实力加发挥,造就了这块创造历史的金牌。
  据悉,这支省运会冠军队以今年1月在全国青少年男子U15足球锦标赛上夺冠的队伍为主要班底。当时,他们就创造了深圳青少年足球历史最佳战绩,载誉而归后还受到了许勤市长的接见。如今半年过后,他们又为深圳足球历史书写了新的一页。李少辉因此感慨道:“这是深圳多年来潜心发展校园足球结出的硕果。”而教练孙真则感慨地说:“太不容易了!” 孙真告诉记者,这支队伍于2012年组建,后逐渐完善,“目标就是为了今年的省运会”。但因为这支球队以“学生军”为主,其中有多名在实验学校、深圳中学、翠园中学就读,所以这为他们的训练增加了难度。“学生们只有周五放学后来集中训练,或者利用节假日训练,练球的同时还得兼顾学习,这对孩子们和教练们都提出了挑战”,孙真说。
  不过,孩子们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一连串的佳绩让他们在学业足球两不误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孙真自信地告诉记者,这支球队里还有2001年、2002年龄段的球员,虽然此次不够参加省运会的年龄,但实力已经凸显。“我们各个年龄段的苗子都已经涌现,所以不用担心断层,深圳这支球队的未来很值得期待!”
  省运会昨天进入最后一个决赛日。在上午举行的女子少年甲组10000米竞走决赛中,深圳队胡兰兰以54分6秒28夺冠,男子少年甲组4×400米接力决赛深圳队梁劲生、骆文熠、毛国荣、万雪松以3分15秒94夺冠,梁劲生成为本届省运会四冠王。在女子网球团体决赛中,深圳市女子网球队王欣瑜、杨颖怡均以2比0战胜广州队汪宇、纪姝廷,捧得女子网球团体赛冠军奖杯,男子团体深圳负于广州队获得亚军。在跆拳道项目中,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共取得2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12枚奖牌,以总分159.5分超越广州喜夺团体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编辑: 常迪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扬州第3 组建6球队备战省运会_中国江苏网
&&&&&&&&&&正文
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扬州第3 组建6球队备战省运会
  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扬州队获第三
  中国江苏网7月10日讯 昨天下午,2017“宝粮”杯足球邀请赛在宝应落幕,最终盐城建湖队获得冠军。就在此前一天,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乙组)的比赛也在宝应结束,东道主扬州队获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这一成绩也追平了扬州男足在省级赛事中的最佳战绩。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宝粮”杯足球邀请赛的扬州超越队和宝应机关足球队曾联合组队代表扬州参加了上届省运会职工部的比赛,并获得了第5名的好成绩,对于明年在扬州举办的第十九届省运会,这帮扬州业余足坛的“老杆子”也期待能够再次组队参赛。
  扬州队获省锦标赛第3名
  男足在省级赛事中最好名次
  宝应是江苏省著名的“足球之乡”,曾培养出李志高、吉翔、刘飞、朱薇、张伟、倪梦婕等多名国字号球员。目前,吉翔和倪梦婕仍在为江苏队征战,是江苏足球不可或缺的栋梁。
  足球一直都是宝应县的优势传统项目,明年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在扬州举办,宝应县将承办足球和柔道项目。其中,足球项目是宝应县重点承办的项目,届时将承办足球四个组别的比赛。
  为了更好地承办省运会足球项目的比赛,2017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男子乙组)的比赛,日前在即将承办省运会足球比赛的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白田路校区)体育场举行,共有来自南京、南通、扬州、盐城、无锡、苏州、常州、徐州、连云港等9个省辖市代表队的200多名运动员参加。
  经过一周的激烈争夺,比赛于前天顺利闭幕。作为东道主,以宝应球员为班底的扬州队在本次比赛中发挥出色,一路杀进了四强。稍显可惜的是,在半决赛中,扬州队0比3不敌以全国冠军珂缔缘为班底的南通队,无缘决赛。决赛中,南通队以3比0的比分完胜南京队夺冠。在三四名的对决中,扬州队3比1点球击败徐州队,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季军。
  取得第3名的成绩,这也是扬州男足在省级足球赛事中获得的最好名次。在2005年和2013年,前国脚胡燕瑜率领的扬州省运男足曾两次获得省锦标赛的季军,此外,在2006年的第十六届省运会以及2014年的第十八届省运会上,扬州男足均杀入了青少年部的4强。
  组建6支队伍备战省运
  借省运提升扬州足球水平
  扬州市备战省运会足球项目的牵头人梁建萍介绍,目前,我市已经组建了男女6支队伍备战明年的省运会青少年部的比赛。此次获得省锦标赛第3名的这支队伍,明年也将代表扬州参加省运会青少年部男子乙组的比赛,希望这支队伍能够在省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了备战之外,本次比赛也是明年办赛的一个预演。“我们也借助本次比赛进行了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的各项培训,积累办赛经验,力争当好省运会东道主。”宝应文体广新局副局长鲁大元说,宝应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曾经为国家队及省队输送多名优秀的运动员。“目前,我们正在以备战省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足球训练比赛水平。积极推动落实名校办名队机制,从小学开始扎根,逐步向初中和高中延伸,形成足球队员流畅的升学通道,解决足球队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足球特训队伍。”
  鲁大元告诉记者,目前,宝应县已多层面推动建立足球联赛机制,逐步建立起成人组别、小学组别、初中组别和高中组别四级足球竞赛体系,举办多层级足球联赛,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继续强化与海门足球基地的合作,开展教练员的培训和队伍交流,提升自身水平;扶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足球俱乐部,加快足球场地建设,改善比赛的场地条件。
  足球邀请赛屈居亚军
  业余足坛劲旅期待再战省运
  就在省青少年锦标赛结束后,2017“宝粮”杯足球邀请赛又在宝应揭幕,共有来自扬州和盐城的4支业余足球队参加本次比赛。首日的比赛中,盐城建湖队击败宝应机关足球队,扬州业余足坛的老牌劲旅超越队则在上半场落后两球的情况下,3比2逆转宝应农商行队,和盐城建湖会师决赛。昨天的决赛中,建湖队以2比1的比分力克超越队,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超越队遗憾地屈居亚军。
  在上届省运会上,扬州超越队曾经和宝应机关足球队联合组队,代表扬州参加了职工部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了第5名的好成绩。事实上,从2006年的第十六届省运会起,扬州超越队已多次代表扬州参加省运会职工部的比赛。明年省运会将在扬州举行,扬州超越队和宝应机关足球队的这帮“老杆子”,也期待能够继续代表扬州参加省运会。
  宝应机关足球队队长李国华告诉记者,宝应机关足球队大部分队员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年轻的时候,他们都是宝应县足球队的队员,有部分球员还曾入选过省队,现在年龄虽然大了,但是对于足球的热爱丝毫不减,所以就成立了这支机关足球队,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平台,让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老同志也能享受‘快乐足球’。”
  超越队领队邓勇刚则表示:“我们这支球队成立于1998年,如今已经快20年了,大家也从当年二十几岁的追风少年变成了如今的中年大叔,但是我们对于足球的热爱从未改变。”邓勇刚说,此前超越队曾多次代表扬州参加省运会职工部的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扬州是明年省运会的东道主,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和宝应机关足球队,再次联赛,代表扬州出战,在省运会的赛场上,继续展示扬州业余足球的技术和精神风貌。”
  通讯员 吕璐 记者 傅春扬 文/图
标签:足球;省运会;扬州;比赛;宝应;锦标赛;足球队;扬州队;获得;省运
责任编辑:贾晓君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足球什么时候开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