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养成的7个好习惯是哪些

培养幼儿哪些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哪些行为习惯
09-01-04 &匿名提问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鞋,吃饭,睡觉,刷牙等等不耍赖,有爱心,大度,多交朋友,不胆小。。。。。。很多,一下子想不起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 想应该给 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二、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 保护的习惯。
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总结一个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 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 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 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 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 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 妈没把 的语文书装 书包里, 得回家取书”。 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 忘记穿运动鞋了”。 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 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 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80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 就觉得奇怪。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 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8=?”小男孩说:“这太简单了,7×8=58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7×8=56啊, 一直以为7×8=58呢。”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 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六一节前 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 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以前家长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 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 这里提倡单元复习,是因为 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注重单元的复习,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系统的知识。
给大家介绍三个复习方法:正向复习法、横向复习法、重点复习法。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学会做人、增长知识、学会写作、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学生要阅读145万字。对一年级小学生没有要求,对二年级小学生要求看5万字,三、四年级小学生各看20万字,五、六年级小学生各看50万字。学会查找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 们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三、怎样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一段时间内只能培养一、两个习惯。 比如 们给小学的建议是孩子刚入学的一个月要培养孩子“学习用品准备齐全”的习惯,等到第二个月了,在巩固这个习惯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提出“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在培养习惯时,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在一个习惯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在提出新的习惯要求。 们在总结习惯形成的时间上发现,培养习惯关键是第一个月。如果能第一个月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学期培养好三个,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六个,这个成就就不小了。 (二)明理激情 用教育者自己的体验或名人的故事讲点养成好习惯的道理,激发儿童努力养成好习惯的热情;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少讲点,对年龄大的儿童可以多讲点。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格言,贴在孩子房间的明显处,时刻提醒孩子。过去 们的教育迷信讲道理,所以 们的孩子现在知道的道理并不少,你说的时候他都不爱听了。所以道理要讲一点,但不要讲得太多。 (三)榜样示范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 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字词,当学习到“中”这个字的时候, 要求同学给 用“中”字组成一个词,有的同学说“中国”、“中间”、“中华”, 都说好,有一个小朋友也用“中”字组成了一个词组:红中, 就问,“红中”是什么呀,他说“红中”就是麻将牌啊,这你都不知道啊。 说你怎么这么熟悉啊?他说, 妈 爸特爱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 说这影响你学习吗?他说当然影响 学习了,后来 学不进去的时候 就在旁边看,现在他们“三缺一”的时候, 还能补缺。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嘛。另外同龄伙伴的榜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也要注意让孩子向同龄人中优秀典型的伙伴学习。 四)激励强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不断的强化,这种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才会增多。这种强化就是正强化。如果一种行为得到的强化使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这种强化就是负强化。下面 介绍几种对儿童强化行为习惯的方法。 代币券法 比如说, 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榜中奖励给这个孩子一个纸做的小红花,这样就会激发这个小朋友继续表现出好的行为。这就是“代币券法”。家长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孩子连续表现很好,就可以规定,孩子在得到几个小红花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家长要对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要事先规定,要合理,要能激发孩子想要的动机。这个方法对小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合适。 影响力黄金表 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日历表,日期就是一个月,让孩子把想在这个月养成的习惯写上去,然后让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果当天做到了,就划对号,如果没有做到,就划错号。然后让孩子月底写一下当月的体验和感想。 亲子契约 爸爸和妈妈可以给孩子提出几点要求,孩子也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出几点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么奖励,如果没有做到,有什么样的惩罚。这些都写下来,双方确认、签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监督。 (五)行为训练 家长要指导儿童怎样做,训练方法要多样、活泼。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有个“教-扶-放”的过程。 (六)注重体验 抓住儿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帮助孩子体验“好习惯让自己尝到甜头,坏习惯使自己吃到苦头”;习惯的养成就是建立一条“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制度。主体体验是良好行为习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关键因素。 (七)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家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以后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 (八)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常有反复,家长要“抓反复,反复抓”,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九)家校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实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要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 想应该给 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二、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 保护的习惯。 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总结一个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 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 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 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 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 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 妈没把 的语文书装 书包里, 得回家取书”。 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 忘记穿运动鞋了”。 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 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 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80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 就觉得奇怪。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 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8=?”小男孩说:“这太简单了,7×8=58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7×8=56啊, 一直以为7×8=58呢。”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 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六一节前 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 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以前家长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 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 这里提倡单元复习,是因为 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注重单元的复习,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系统的知识。 给大家介绍三个复习方法:正向复习法、横向复习法、重点复习法。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学会做人、增长知识、学会写作、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学生要阅读145万字。对一年级小学生没有要求,对二年级小学生要求看5万字,三、四年级小学生各看20万字,五、六年级小学生各看50万字。学会查找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 们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三、怎样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一段时间内只能培养一、两个习惯。 比如 们给小学的建议是孩子刚入学的一个月要培养孩子“学习用品准备齐全”的习惯,等到第二个月了,在巩固这个习惯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提出“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在培养习惯时,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在一个习惯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在提出新的习惯要求。 们在总结习惯形成的时间上发现,培养习惯关键是第一个月。如果能第一个月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学期培养好三个,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六个,这个成就就不小了。 (二)明理激情 用教育者自己的体验或名人的故事讲点养成好习惯的道理,激发儿童努力养成好习惯的热情;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少讲点,对年龄大的儿童可以多讲点。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格言,贴在孩子房间的明显处,时刻提醒孩子。过去 们的教育迷信讲道理,所以 们的孩子现在知道的道理并不少,你说的时候他都不爱听了。所以道理要讲一点,但不要讲得太多。 (三)榜样示范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 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字词,当学习到“中”这个字的时候, 要求同学给 用“中”字组成一个词,有的同学说“中国”、“中间”、“中华”, 都说好,有一个小朋友也用“中”字组成了一个词组:红中, 就问,“红中”是什么呀,他说“红中”就是麻将牌啊,这你都不知道啊。 说你怎么这么熟悉啊?他说, 妈 爸特爱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 说这影响你学习吗?他说当然影响 学习了,后来 学不进去的时候 就在旁边看,现在他们“三缺一”的时候, 还能补缺。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嘛。另外同龄伙伴的榜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也要注意让孩子向同龄人中优秀典型的伙伴学习。 四)激励强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不断的强化,这种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才会增多。这种强化就是正强化。如果一种行为得到的强化使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这种强化就是负强化。下面 介绍几种对儿童强化行为习惯的方法。 代币券法 比如说, 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榜中奖励给这个孩子一个纸做的小红花,这样就会激发这个小朋友继续表现出好的行为。这就是“代币券法”。家长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孩子连续表现很好,就可以规定,孩子在得到几个小红花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家长要对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要事先规定,要合理,要能激发孩子想要的动机。这个方法对小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合适。 影响力黄金表 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日历表,日期就是一个月,让孩子把想在这个月养成的习惯写上去,然后让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果当天做到了,就划对号,如果没有做到,就划错号。然后让孩子月底写一下当月的体验和感想。 亲子契约 爸爸和妈妈可以给孩子提出几点要求,孩子也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出几点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么奖励,如果没有做到,有什么样的惩罚。这些都写下来,双方确认、签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监督。 (五)行为训练 家长要指导儿童怎样做,训练方法要多样、活泼。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有个“教-扶-放”的过程。 (六)注重体验 抓住儿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帮助孩子体验“好习惯让自己尝到甜头,坏习惯使自己吃到苦头”;习惯的养成就是建立一条“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制度。主体体验是良好行为习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关键因素。 (七)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家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以后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 (八)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常有反复,家长要“抓反复,反复抓”,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九)家校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实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要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应当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具体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打下基础。    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教师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午睡时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幼4家4儿童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又如我们班有个新小朋友叫魏晓蕾,胆子特别小,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于他来说,我们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接着,我还训练他在大众面前讲话的习惯。一次在学习儿歌《老师的手》的时候,我提问全班的幼儿:“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之后我就有意识这样说:“老师准备请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看看谁最近以来比过去勇敢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提到了魏晓蕾,他也就大胆地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刚上小班的时候幼儿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的增加,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班级产生了,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经过商量我们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得较快、不挑食,评出以后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教师也给全班幼儿提出要求,进步大的也可以荣获“最佳餐桌”的称号,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办两个“最佳餐桌”。现在不在象以前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吃饭讲话、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玩“美食店”的游戏,游戏一开始,李琳和张波突然争吵起来,我走过去一问,原来是因为争新的煤气灶,都不愿意要旧的煤气灶,怎么办呢?新的煤气灶只有一个,我思索了一会,便拿起旧的煤气灶放在耳朵上,过了一会儿,我对两个小朋友说:“旧煤气灶刚才对我说,它也可以用,小朋友都不喜欢它,它好伤心,它想找一位好朋友,谁愿意帮助它?”我这样一说,李琳就去拿了旧的煤气灶。两个小朋友笑着说:“老师,我们以后不争了。”我对他们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并以此教育小朋友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争做好孩子。    五、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下课我无意中走进教室,看见有两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谈话。我当场批评了他们,过后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说:“老师有时也坐在桌子上讲话。”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六、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因此,对部分只注重学习知识的家长,我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A、一天教会你的孩子写10个字。B、帮助孩子10天改掉一个坏毛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家长会笑着选择后者。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今学期由于排节目的关系。我就没有自己教一个班。都是别的老师有事时我就给她们看看班,我在看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不管是在上学时,还是放学回家时。小朋友们都不能主动和老师、家长打招呼。并且,还有的小朋友上课不和老师说就跑到厕所去小便了。  我记得有一次,中班李老师有事不能来上课。园长就让我给中班看一看班。早上,我就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准备接待孩子们。但是,让我出呼意料的是早上小朋友来园时没有一个跟老师打招呼。我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时,小朋友也没有理我。这让我感到非常生气,我就走到班里气冲冲地说:“你们是不是好孩子,好孩子就应该到了幼儿园应该先和老师打招呼,怎么老师发现今天早上没有一个和老师打招呼的。”我话还没有说完,突然,李光琛小朋友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天天来幼儿园,天天能见到你。还用天天问好吗?我听了这话后心里感到非常生气和心痛,都快上大班的小朋友了怎么能说出这么不懂礼貌的话呢!针对这一个小朋友的行为,放学后留下了李光琛的妈妈和她说了李光琛在学校时对我说过的话和了解李光琛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说话没有礼貌呢!经过我问完李光琛的妈妈后,让我感到惊讶,家长根本没有拿孩子的礼貌问题当回事。居然,还说小孩子吗调皮一点是好事。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知道怎么做的。我当时就否定了家长的意思,并且和家长说:“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日益增大,许多孩子造成了唯我独尊、骄傲、依赖性强等现象,殊不知,这不但大大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影响甚大。因此,在幼儿期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迫在眉睫,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学校也是非常重要地。幼儿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基础教育,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养成。可见,幼儿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极为重要时期。并且和家长也说了一些关于幼儿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处和不能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害处。使家长充分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李光琛的妈妈听了我的话后也知道自己错了,并且说能积极配合学校想早日改掉李光琛的不好习惯。我听了家长说的话后非常感动,觉着家长也是通情达理地好家长,只是由于家长文化低不能及时了解怎样教育孩子。但家长能及时听从别人的观点并改正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敬佩地。  所以,我要更重视和加强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那么,怎样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呢?在这里我用了以下几点:  一、家长的配合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间的联系与配合的重要性从幼儿刚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且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这种关系应当说是越来越密切了。让幼儿的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和让幼儿园发现家长的需求从而进行指导,以经成为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现代教育开放的特点更需要家长的参与配合。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使每位幼儿都健康的成长。幼儿的成长有依赖家庭与幼儿园,故教师必须明白每一个幼儿都有独特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教导子女的独特方法。教师的任务,除了提供适合的幼儿学习经验外,也必须与家长一同负起协助幼儿成长的重任。学前儿童倘若能在幼儿园,在家庭得到适当的爱护和指导,在性格和心智上会有健康的发展,在学习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也能奠定下坚固的基础。所以,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幼儿上的合作愈来愈紧。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长期训练和强化的结果。我认为,应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延伸到幼儿的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在园、在家表现一致的意识。因此,我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本班制订的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请家长每日指导,督促幼儿去做,并要求家长全方位创设优良的家教环境,使幼儿在优良的家教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家长在家多注意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在家一定向亲人打招呼,促进孩子文明礼貌的形成。另外,为了让家长与教师对幼儿进一致的教育,我还利用家教宣传栏、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彼此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情况。以及时表扬强化和更全面地评定每一个幼儿。  二、幼儿从身边环境教育开始  环境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在幼儿中开展环境教育,是一个基础工程。幼儿是人类的未来,是明天地球的主人。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通过小班幼儿上幼儿园时,主动向老师问好,幼儿在班里时主动向同伴的家长问好。这样做就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而且在班里设置以文明礼貌为主题的自然角,在班里的墙壁上布置好文明礼貌的图画,随时让幼儿体验做文明礼貌的好孩子的自豪感。并且了解做坏孩子有哪些不好的行为,让幼儿知道做坏孩子是不好的。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学做环境小主人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因人施教,持之以恒,做好这项工作,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三、在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教育形式,将环境教育保护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在音乐活动中,通过《爱护小树苗》等有关环境保护方面内容的歌曲,教育幼儿把所唱歌曲内容变成自己的行为。在故事教学活动中,讲一些反应环境及环境有关的故事,如《动物搬家》,《爸爸,别吸烟》,使幼儿了解不好的环境对动物及人的危害,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受到教育。  四、榜样的力量  苏联教育家乌申期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作用就象太阳光一样重要。”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幼儿学有榜样,行有准绳。如:要求幼儿礼貌待人,教师首先就要使用礼貌用语,早晨入园时,经常有些幼儿忘记向老师打招呼,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先向小朋友问好,我想,这将是你教育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好的最好语言,在活动中我门常常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收拾玩具,用语言指示很难收到实效,但当你亲自俯下身子收拾时,就会发觉有许多幼儿主动跟上来了,和你一起整理玩具。再如,上课时有些幼儿坐姿不正确,教师只要作出挺胸、手放膝上的动作,幼儿就会摸仿老师,自然地让自己保持正确的坐姿。  我相信,只要长者能够充分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幼儿一定会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老师、家长社会要齐心协力,相信我们谁都不怨自己的孩子成为希特勒式的人物。“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正确引导教育,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雷锋、赖宁式的好青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引导,我们班的幼儿已经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孩子们也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了,孩子们也得到了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 保护的习惯。 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总结一个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 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 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 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 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 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 妈没把 的语文书装 书包里, 得回家取书”。 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 忘记穿运动鞋了”。 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 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 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80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 就觉得奇怪。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 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8=?”小男孩说:“这太简单了,7×8=58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7×8=56啊, 一直以为7×8=58呢。”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 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六一节前 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 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以前家长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 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 这里提倡单元复习,是因为 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注重单元的复习,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系统的知识。 给大家介绍三个复习方法:正向复习法、横向复习法、重点复习法。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学会做人、增长知识、学会写作、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学生要阅读145万字。对一年级小学生没有要求,对二年级小学生要求看5万字,三、四年级小学生各看20万字,五、六年级小学生各看50万字。学会查找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 们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三、怎样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不同时期重点不一样;一段时间内只能培养一、两个习惯。 比如 们给小学的建议是孩子刚入学的一个月要培养孩子“学习用品准备齐全”的习惯,等到第二个月了,在巩固这个习惯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提出“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在培养习惯时,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培养,在一个习惯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在提出新的习惯要求。 们在总结习惯形成的时间上发现,培养习惯关键是第一个月。如果能第一个月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一学期培养好三个,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六个,这个成就就不小了。 (二)明理激情 用教育者自己的体验或名人的故事讲点养成好习惯的道理,激发儿童努力养成好习惯的热情;对年龄小的儿童可以少讲点,对年龄大的儿童可以多讲点。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格言,贴在孩子房间的明显处,时刻提醒孩子。过去 们的教育迷信讲道理,所以 们的孩子现在知道的道理并不少,你说的时候他都不爱听了。所以道理要讲一点,但不要讲得太多。 (三)榜样示范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 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字词,当学习到“中”这个字的时候, 要求同学给 用“中”字组成一个词,有的同学说“中国”、“中间”、“中华”, 都说好,有一个小朋友也用“中”字组成了一个词组:红中, 就问,“红中”是什么呀,他说“红中”就是麻将牌啊,这你都不知道啊。 说你怎么这么熟悉啊?他说, 妈 爸特爱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 说这影响你学习吗?他说当然影响 学习了,后来 学不进去的时候 就在旁边看,现在他们“三缺一”的时候, 还能补缺。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嘛。另外同龄伙伴的榜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也要注意让孩子向同龄人中优秀典型的伙伴学习。 四)激励强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不断的强化,这种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才会增多。这种强化就是正强化。如果一种行为得到的强化使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这种强化就是负强化。下面 介绍几种对儿童强化行为习惯的方法。 代币券法 比如说, 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榜中奖励给这个孩子一个纸做的小红花,这样就会激发这个小朋友继续表现出好的行为。这就是“代币券法”。家长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孩子连续表现很好,就可以规定,孩子在得到几个小红花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家长要对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要事先规定,要合理,要能激发孩子想要的动机。这个方法对小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合适。 影响力黄金表 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日历表,日期就是一个月,让孩子把想在这个月养成的习惯写上去,然后让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果当天做到了,就划对号,如果没有做到,就划错号。然后让孩子月底写一下当月的体验和感想。 亲子契约 爸爸和妈妈可以给孩子提出几点要求,孩子也可以给爸爸妈妈提出几点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么奖励,如果没有做到,有什么样的惩罚。这些都写下来,双方确认、签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监督。 (五)行为训练 家长要指导儿童怎样做,训练方法要多样、活泼。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有个“教-扶-放”的过程。 (六)注重体验 抓住儿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帮助孩子体验“好习惯让自己尝到甜头,坏习惯使自己吃到苦头”;习惯的养成就是建立一条“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制度。主体体验是良好行为习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关键因素。 (七)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家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以后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 (八)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常有反复,家长要“抓反复,反复抓”,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九)家校配合 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实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要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其表现是在课程领域里实现多种经验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追求家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要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园一体化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其中幼儿园应采取主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中,我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家园联系表 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立的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好★中△差╳,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幼儿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的情况在周五下午总结,经过老师认真细致的整理和统计工作。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老师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并作为“评选学园四星”的标准。设置“小红花园地”,如午睡小红花, 进餐小红花,讲卫生、爱劳动小红花,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谁的进步大。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抓住时机,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励幼儿的进步。例如:王炜嘉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家园联系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12月24日妈妈在备注栏里记下这样一段话:王炜嘉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既认真又耐心,系出的鞋带非常好”。林娜玲的妈妈也反映原来林娜玲吃饭总是要人喂,有一次林娜玲小朋友不肯吃饭,要妈妈喂,妈妈说:“小朋友要自己吃饭,你自己吃饭,妈妈给你打个红五星”孩子连忙低下了头快快地把饭吃完了。家长们都说自从有了这个表后,孩子们变得懂得听话多了,家园联系表就象老师教给家长的神奇法宝,孩子们都一个个变了样。 2、家教园地 家教园地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连心桥”、“回音壁”、“请您关注”等栏目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回音壁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 3、家教沙龙 利用家教沙龙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教育,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孩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了解到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绢,也要为别人做一点事。如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帮助爸爸妈妈摆放碗筷等。家教沙龙的内容组织也可以是让有经验的家长谈谈教育幼儿的体会,或者是通过电教手段请家长观看从幼儿礼仪和幼儿行为规范的录像,运用各种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亲子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结合主题活动《我是家里的小帮手》,我们发动家长配合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爸爸、**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从而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又如我们开展的“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自己设计服装、道具,自己当评委,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向灾区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铭尔小朋友将两本新书精装本带来了,并在书面上写着“灾区的小朋友,我爱你们”,表达了一股童贞般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5、家长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几代同堂家长会、座谈式家长会,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要,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教育好幼儿。 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总是教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家长参与性不够,主动性也发挥不出来,很多关于幼儿在家里的个性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没有与幼儿园及时沟通。而以座谈会的形式,就能以家长们关心的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的幼儿行为习惯现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等,进行交流、互动。家长们可以在座谈会上谈论自己的各方面家庭教育困惑,如幼儿怎样在家长指导下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人,家长会也真正起到向家长宣传教育新形势新观念,听取家长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措施的纽带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