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员为什么电脑行业不好做想转行转行

最古老职业:双胞姐妹从业60年接待35万人,74岁才转行导游最古老职业:双胞姐妹从业60年接待35万人,74岁才转行导游行走在陌路百家号每个职业都需要不断创新与进步才能长时间保持竞争力,当今科技代替人力的大环境下,无数古老职业面临实用性不强而被淘汰。但欧洲经历近千年演变的职业,却一直流传至今未被淘汰,甚至被当成旅游业的亮点加以推广.......红灯区,说到这个字眼很多人会想到泰国,实际上,集中政府管理化的红灯区最早出现在欧洲国家,而这些欧洲国家当中,又以荷兰建成仅数百年历史的阿姆斯特丹为榜样。1170年,荷兰西部发生了一起历经三年的超大型洪水,当地人在洪水形成的河流上架起了一座收费的阿姆斯特尔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所谓的“过桥费”因此出现。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姆斯特丹因地理位置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哪怕如今也仍然排欧洲第五。涌入大量船员以及港口劳工后,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开始大面积出现,巅峰时期人口不足30万却有2万多名职业工作者,所有临街店面都被承租并改装成橱窗对外展示,这些都完全依赖大量穿梭来往的船员。二战后,阿姆斯特丹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移民,总共超过180个民族将全球各地的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带入这座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阿姆斯特丹人口的50%都是外国移民,如果算上荷兰其他省份的话能达到88%。而荷兰政府更是破天荒的优待移民,连印尼一次性闯入近十万非法移民也被接受,还专程开设了免费的荷兰语课程使移民迅速融入当地生活。而大量外来移民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工,更直接导致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经久不衰,甚至整个城市都被冠以“红灯区”头衔。听说过这个古老职业也有“世袭”和“传承”吗?在荷兰,这不是梦......2017年12月,阿姆斯特丹举办首届“传承大赛”,被一对从业超过60年的双胞胎姐妹夺下“桂冠”拿走5万欧元奖金,根据最终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姐妹一家已传承4代14人从事这个职业,双胞姐妹一生中接待过的男性加起来至少在35万人以上。实际上,荷兰政府也多次对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进行整顿,从强制拆除广告牌到后期的缩减临街店面量,目前也就在300间左右。而从业60年的的双胞姐妹,直至双双出现关节炎才于74岁高龄转行,如今成为介绍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发展历程的专职导游,短短两个月便迅速成名。老太太两人紧跟时代步伐,不仅有推特和脸书,还会在视频网站分享自己的生活内容,如今成名后的预约都排到了一个月后,每天带游客逛街吃饭介绍阿姆斯特丹的传奇经历,收入却比以前的工作要高出好几倍。当然,每次导游介绍的过程中都会被问到过去的心酸经历,用德国记者的话说:她们每一次导游过程,都要忍受一次揭开伤口再缝合的痛楚。如果说阿姆斯特丹的历史能写一本书的话,那这片红灯区的历程能占据一半:这就是欧洲最古老的职业,延续至今仍在“传承”的职业。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行走在陌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环球旅行达人,专注国外奇趣玩乐目的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揭秘颐和园黒导的“地下江湖”:划地盘请打手 黑导游转行收保护费 - 在线观看 - 资讯 - 乐视视频
签到送好礼!
叫醒你的积分吧!
揭秘颐和园黒导的“地下江湖”:划地盘请打手 黑导游转行收保护费地区:中国大陆简介:揭秘颐和园黒导的“地下江湖”:划地盘请打手 黑导游转行收保护费猜你喜欢英雄,快来抢沙发!加载中...英雄,快来抢沙发!-->热门推荐做导游真累,想转行了担忧不知道做什么?求支招!【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81,672贴子:
做导游真累,想转行了担忧不知道做什么?求支招!收藏
大学毕业后,我就在桂林干起了导游这份工作,忒累!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居无定所。坚持了一年后,不想过着这种漂泊的生活,最后决定还是转行吧,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希望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可是自己又不太了解现在的行情,求大神支招!
独家成绩课表查询服务应用,每日涨粉9000+就在萌小助!
IT?财务?还是?
导游不好呀?可能我们只看到了导游光彩的一面吧。我觉的导游特别好,可以去各种地方玩~
导游挺好啊
很搞笑的 啊,看他这张图做的还蛮逗比的,两人都被愚弄了
导游现在这个行业也不好做了?现在没点技术还是不好找工作的
尝试着自己做做电商
那就做代码呗,这行就需要稳定的
巧了,我也是学导游专业的。专业老师天天跟我们吹做导游多好多好,回扣多,可以去各种地方玩,反正我是不信。本人大一,9月份升大二。楼主可以麻烦你讲下你对这份职业的看法吗?真的有没有那些老师说的这么好?
请问楼主现在转行了吗?我在三亚读书,现在要毕业了,还有几天清校,现在我也面临着楼主两年前所面临的问题,到底要不要转行?我大三开始带团,做兼职导游,这两年断断续续带了些团,一日游、常规团都带过,但 2年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我不太适合做导游,现在好纠结,到底要不要离开。谢谢。
说不定一周后就离开了,但不知能做什么
工资挺高的,为什么想那么早的转行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是一名当了五年的海南导游,因由于此行的压力太大,也出于想换一行业,但却不知做了这么多年的导游,该换做哪一行较妥些,所以想请教一下每一位朋友?谢谢!在线等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呵呵,根据个人情况撒~  我打算退休后做老师或者律师的  嘿嘿嘿嘿~~
  呵呵,蛮不错嘛!!
  只是想听一听各位朋友们的想法,觉得做了这一行了之后,再做什么行业会更合适,好些呢?
  不知还有没有其他朋友的加入呢?  等待着!
  我感觉做保险或做营销比较好吧!  
祝你顺利啊
  建议你做酒店营销或保险比较适合
  做酒店或者营销比较不错  
  导游和旅游管理差不多  建议做酒店主管
  我觉得做导游是比较自由的职业,如果要再回到办公室,过像我们这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想你们肯定是不习惯的.我想外联类比较适合你们,就是不用坐在办公室的那种工作.
  看个人性格还有爱好了  我是打算以后做律师的  比较适合我  并且律师这样的职业也是相对比较灵活的
  我喜欢做口译和酒店
  呵呵,我说句实话,做惯了导游要想转行真的很难~~~~
  励志篇!    从导游到中关村富豪    记者:您第一次挣到钱是什么时候?当时有什么长期的想法吗?
张旋龙:1972年我在福建老家高中毕业留学校挣到了第一笔钱,是十几块钱。如果说大钱,是1979年底在香港做导游挣到的。我那时候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上万块钱。当时一家人在一起做,挣了钱都交给父亲。我自己对钱从来没有概念,也不怎么花钱,最多就是跟做导游的朋友出去玩,花的都是小钱。
我其实一直都有心思帮父亲做生意,但是我做导游那份工资挺好的,父亲最初那个生意也没看谁做得很大。再一个想法是挣了钱做一个旅行社,因为那些带队朋友对我说:“你不如自己开一家旅行社。“我觉得自己刚到香港不久,各方面都不很熟,实力还不够。所以后来就帮我父亲的金山公司做电脑生意。
香港一个财经台对我说:“你进入高科技行业这么成功,真是有本事。“我说那个时候在香港,你们香港人看不起我,我没饭吃才去做高科技的,根本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是为了吃饭,“真的是这样子!“当时是西方国家用巴统协议限制中国技术进口,我父亲非要做,谁知道这个还可以赚到钱,还有发展余地。
记:朋友们都说你是一个义商,有豪侠之气,这气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我到香港是日,很穷困的。当时我去香港,按照规定只能带150港币,我母亲去走了后门才带了300港币。到香港时父亲是最惨的时候,他做的医生职业还没有申请到牌照,收入不稳定只好到各个亲戚家蹭饭吃。他最“喜欢“吃面包,因为面包便宜。我在香港岛北角堡垒街父亲租住的地方,看见的是只有一张单人床的小黑房间。
但是我天生还比较乐观的。读完高中后我一直很想读大学的,但是我的出身是华侨,根本没有可能。到香港后一边在亲戚的工厂做工,一边晚上到夜校学英语,才有机会去做了导游。 我做导游的时候也是不很计较钱。开始做学徒要跟老导游,游客Shopping(购物)后商店会给回扣,他分给你多少就是多少。有一次,带我的师傅在上车不久就把我赶下去了,因为怕我学他。我当时很难过,拼命想超过他。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老板觉得我“这个人挺能侃的“,我终于有机会自己可以带团了。
那次我带一个马来西亚的一个很有钱的“拿督团“(拿督是马来西亚当地一个封爵名称,有点像香港的太平绅士),这个团买了几十万的东西,简直不得了,回扣分钱就分了几万块。当时有一个小女孩叫西西莉娅跟我做助手,我说你把这个钱数数,数完了咱们对分。结果每个人分了两三万,西西莉娅当场就哭了--她干了很多年,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钱。我做导游两年,跟巴士司机和商店老板都说,如果又能做生意又能做朋友,是最好的。
记:你什么时候清楚自己的个人身价呢?
张:其实原来香港金山公司都是我父亲算账的,我从来不管。真正是到了1990年才开始自己算一算。1992年开始跟方正公司合作的时候,金山公司开始分股份,我是家里老大,占40%,我弟弟占30%、妹妹占30%。父亲分开了就没怎么做。但是到那时还没有个人身价的概念,所有的财产都在公司,家里人谁说要买一个房子,就掏钱买了,都算在公司的账里。这样统计下来到1992年公司累积了一到两亿的资产。我们兄弟妹几个共用一个账户一直到1995年上市。
公司积累主要靠做了几款电脑,剩下就是把部分利润拿出来买香港的房地产,这个项目由我妹夫负责。但是到1997年金融风暴,把我们所有投进去的钱全部亏进去了。后来网络热潮的时候我还投了大约1000万美元到一些网络公司--都是朋友的公司,比较失败,现在那些钱都归零了。从金融风暴和网络泡沫,算下来我自己的钱一直在减。
从1995年开始当香港方正的总裁,除了一些投资之外,我再没有时间做自己的生意了。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方正,做管理、开海外公司    
记:现在图的是什么呢?    
张:最近我又开始在一线做生意打单,帮助下属公司一段时间。隔了好多年重新回到一线,还是觉得很刺激。要说做商人,最好是有理想又有钱。我现在是为了理想,也想争一口气。你看方正的股票这么差,没脸啦!当然我在公司的认股权也是跟行情利益相关的。但是这个股价,真的没脸。    
记:方正这几年事情比较多,跟它北大的文化背景有关系吗?    
张:前几天北大校长还说,北大受人关注太多了,拆毛泽东像上CNN,拆一个围墙上了CNN,盖一个围墙又上了CNN。对于做方正这么一个公司来说,文人气息还是比较重,太清高了。但是做生意是不能清高的,是要给人当孙子的。    
记:您有“中关村的不倒翁“的称呼,您怎么看?    
张:我没有刻意去营造这种关系。可能跟我做人不会坑蒙拐骗人家、做事很直接有关。哪怕是竞争对手,坐下来我也会跟他互相了解。当然我不会翻我的底牌给人家,但见面就要打打杀杀的事情我是从来没有。我是一个香港人,一个南方人,比较粗,在中关村这么久还是比较少见的。香港媒体也是认为像我这样一个人(香港人认为我是内地人,中关村认为我是香港人,我都不知道我是哪里人),在香港红筹股公司做到老板这么大的没有,也是像内地说的“不倒翁“。    
记:您在香港、中关村游刃有余,对家庭来说是不是就不够时间照顾了?    
张:我们年龄大了才要孩子,所以我女儿最宝贝,但是她5岁以前不认我这个爸爸。我老婆在台湾出生在美国长大,她一直很喜欢美国,但是我喜欢中国。美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我不习惯。89年我在美国住了一个月住不下去了,回到北京住在燕山酒店,觉得整个酒店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还是回来了。我想将来退休了,随便找一个人聊天,多舒服。所以我老婆一直说我:“你是大家的人,不是我的人。“       二○○一年八月二十九日,香港,主席台上的張旋龍再次面臨考驗,身為方正控股總裁他要代表方正發出虧損預警──「去年為方正獲利一‧二億人民幣的奧德,今年上半年虧損八千多萬人民幣。」     九月十九日,被緊急推上方正奧德董事長位置的張旋龍在北京與方正奧德研發人員談心,給方正奧德總裁耿雪松打完氣,張旋龍堅持要和想離開奧德的員工談一談:「你們要走,我覺得沒問題,但首先,你們要知道方正奧德百分百是方正的,你們是研究人員,這裡面涉及道德和知識產權的問題。但你們真的要走,我能理解,也祝福你們成功。我今天第一天上班,不能說,我們之間就有感情……。」     張旋龍說這番話的時候,重又想起了一九九九年那個難熬的夏天他三次和方正集團董事長張玉峰討論奧德都沒有結果的尷尬。 這個人一個不漏地把握住了四通、方正、聯想,分別在它們最鼎盛時期,與它們合作;這個人一九八四年進中關村,不辦公司,只談合作,不做企業家,只做商人,與中關村各色人等,關係千萬重;這個人一直躲在幕後,卻又一直處在浪尖,喜歡他的人稱他「常青樹」,豔慕他的人稱他「不倒翁」。在中關村,這個人將一個商人的操守、精明與靈活演繹到了最高水準。──題記       最後一次在燕山大酒店一七一六房間,張旋龍約了北大書記一起和張玉峰談。費盡心機談了半天,張旋龍看依然說服不了張玉峰,就直接和張玉峰說:「這個事情一定不行,如果你在奧德問題上一定要這樣做,我會投反對票,這個我先跟你講清楚……。」     張旋龍說這番話的時候,心中一陣難過。他想起十一年前那個飄雪的日子,他和張玉峰在友誼賓館一起下棋的情景。    
  張玉峰到之前,張旋龍已連贏了幾個北大老師好幾盤,正在興頭上。張玉峰上來,很快贏了張旋龍一盤,張玉峰說:「再下一盤!」第二盤,張旋龍贏了,張旋龍說:「再來一盤!」第三盤,和棋。     這是張玉峰第二次和張旋龍見面。第一次,張玉峰想代銷張旋龍的Super PC,張旋龍因為已經答應給四通公司做獨家代理,所以,只能一個勁兒對張玉峰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下完棋,張玉峰又向張旋龍說起了Super PC的事,張旋龍答應了。     張旋龍將Super PC同時給張玉峰做,惹惱了四通,四通將張玉峰的發貨紀錄全都找到,拿給張旋龍看,張旋龍打哈哈:「我說你們這些人啊!人家是個學校,你們不要搞那麼多!你做大生意的嘛,去動人家幹嘛?」
    事後,有人告訴張旋龍,張玉峰和他下的三盤棋中,讓了他兩盤,張玉峰是北大象棋冠軍。後來,兩個人再下棋,張旋龍要求張玉峰先讓他一個馬。從這盤象棋開始,張玉峰交上了張旋龍這個朋友,張旋龍讓張玉峰賺到了錢,張玉峰也讓張旋龍賺到了錢,兩人開始有了交情,兩人都姓張,張玉峰經常向外人介紹張旋龍:「這是我堂兄弟!」     張旋龍當時在中關村那樣受歡迎,很多人想盡辦法和他結交,是因為他是來中關村做生意的第一位港商,而他又長在內地,熟悉內地社會,早去香港,又使他得風氣之先,盡享兩岸互補優勢    【編按:張旋龍於二○○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接替王選成為香港方正控股董事局主席,同時擔任北京北大方正集團董事兼副總裁。】   
  修脚刀劈出新天地    
她做过导游,有过三年军旅生涯,也当过工人,最后却在工厂裁员中下岗了。走投无路时,她选择了修脚这一为常人所不齿的行当。她说,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如果人们离不开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是被人尊重的。如今四年过去了———修脚刀劈出新天地    
远远地,一个身材高挑、气质高雅的女人走过来。她神采飞扬,满目生辉,坚毅中透露着自信、执著。在朝阳的温热中,她径直推开一家脚病修治所的玻璃门,走进去,迅速换上白大褂,打开工具箱,拿出一把明晃晃的修脚刀,在客人面前微笑着坐下来,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她,就是修脚店的女主人,国家高级脚病技师———郑荣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她付出了多过常人的泪和汗。如今,她正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走来。    
导游梦断去从军    
郑荣婷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西安东郊东方厂职工。16岁那年,正上高二的她偶尔获知,中旅要在东方中学招生。当导游?这简直太美妙了!听到这个消息,郑荣婷兴奋异常,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旅游学校录取。于是,她从东方中学转到了西安冶金学院。在冶院的日子是郑荣婷最快乐的时光。她白天学习,晚上就在被窝里构筑着自己的未来。    
一年半的时间恍惚而逝。离毕业就剩半年时间了,她开始到唐城宾馆去实习。六个月后,她如愿拿到了毕业证书。那时的郑荣婷已出落得如花似玉,青春飘逸。加上那一纸证书,郑荣婷觉得自己梦想的天国就在眼前了。她热切地等待分配消息。这时,母亲对她说,别干导游了,去当兵,当兵才可能找到正式工作。听到这话,郑荣婷先是一愣。从内心里讲,她的确想做一个满世界都能跑的导游小姐,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啊。但她心里也清楚,导游不是铁饭碗,只能干一天算一天。如果哪一天干不下去了,自己也就真的丢了饭碗。也许母亲说得对,只有当兵,自己才能顿顿有饭吃。再说,军人也是一份很荣耀的职业,特别是对一个女孩子而言,别人羡慕都还来不及呢。这么一想,郑荣婷也就放弃了做导游的念头,报名参了军。    
18岁的郑荣婷来到了解放军第25医院所在地———甘肃酒泉。她被分派到药械科工作,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    
下岗后想去学修脚    
复员后,郑荣婷顺理成章地回到了东方厂。一年后,她成了家,过着平淡而满足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婆婆突然病倒了,一检查,已到了乳腺癌晚期。为给婆婆看病,她几乎花完了夫妻俩所有的积蓄。就在这时,恰逢丈夫杜勇所在的昆仑厂大裁员,丈夫因此丢了饭碗。不久,东方厂也大批裁员,郑荣婷也没了工作。两人下岗,加上老人病危,夫妻俩感到了莫大的生活压力。后来,婆婆病故,留给她的是一万多元的外债。处理完婆婆的后事,郑荣婷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帮丈夫卖酒。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由于经营不善,生意越做越亏。郑荣婷与丈夫就像掉进了冰窟窿,心都凉透了。    
晚上躺在床上,郑荣婷思前想后,泪湿枕巾。才二十来岁的人怎么就下岗了?老天怎么让他们两人一同下岗?眼看着女儿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她心急如焚。她必须得干点什么了。    
她想起照顾婆婆时,同病房一位八旬老太太的话:人要自强,尤其是女人,只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才能自立于这个社会,要敢于面对,不要躲避。这番话曾深深地印在她的脑子里。是啊,她得趁着年轻找回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是,干什么呢?她躺在床上冥思苦想。    
有天晚上,郑荣婷无意间看到父亲在艰难地修剪自己的脚茧子。看着父亲一点一点削下一地的脚茧皮。回想起父亲多次找马路地摊看脚,结果病没治好,钱却花了不少。郑荣婷一激灵。对了,自己干吗不学修脚,先把父亲的脚病治好了?自己在部队时经常看军医们搞配方,对医学知识也了解一些,为什么不从这方面来发展?得这种病的人不少,也许这是一条谋生的手段呢。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里潜滋暗长。郑荣婷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谁知,话刚一出口,就遭到丈夫一顿抢白:干什么工作不好,偏要去抱着别人的臭脚丫子,还做饭吃不?家里还没有穷到揭不开锅的时候,怎能去大街上丢人现眼?    
丈夫给了郑荣婷当头一棒。但郑荣婷仍然把想法告诉了家人亲戚朋友。没想到他们也一致反对。在他们眼里,郑荣婷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怎么可能做那种低三下四的活儿?然而,郑荣婷觉得,美容是锦上添花,而解除脚病却是雪中送炭,两者相比,她觉得后者更为患者所需要。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如果人们离不开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是被人尊重的。更何况人生价值就是为别人雪中送炭。再说,修脚这一行也缺人,为什么不能干呢?看她态度坚决,丈夫多次请朋友们来劝她。郑荣婷委屈极了,漫漫暗夜里独自流泪。惟一让她心里稍感安慰的是,父母和两个姐姐都对她的做法表示理解,他们尊重她的选择,尽管内心里一百个不情愿。    
  抱着孩子满城找师傅    
郑荣婷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认谁了的事,就一定要试一试。她不顾丈夫阻拦,一个人抱着孩子从东郊往城内的修脚店跑,看人家是怎么经营的,看客流量有多少,默默地做着市场调查。    
父亲说,他知道有一个叫于素梅的修脚专家,但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更没有她的地址电话。对郑荣婷来说,这是    
惟一能够找得到的线索。她决定去找那位修脚专家。    
她只知道于素梅这个名字,也听说她在西安南郊,别的一无所知。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呢?郑荣婷想了想,决定上街挨家挨户去问。她走上街头,每见到一个略为年长的人都要问,知道不知道于素梅这个人?对方摇摇头。她一边走一边问,直到繁星满天,她才返回家。第二天,继续上街去找于素梅。    
1999年树叶黄了的时候,女儿已半岁了。丈夫的酒生意已没法再做了,后来他看到《西安晚报》招聘,就在晚报社干起了广告业务员。杜勇每天起早贪黑,忙得顾不上家,郑荣婷就把女儿背在身上,上街打问于素梅的下落。她不敢坐公交车,怕错过了万分之一的机会。看到妹妹那么辛苦,二姐也同她一道上街去找。两人身上各背着一个娃娃,边走边问。    
两个月过去了,她们几乎走遍了西安南郊的大街小巷。功夫不负有心人,初冬的一天,她们终于找到了位于长安路的于素梅修脚店。看到那个金字招牌,郑荣婷血直往上涌。她一头闯了进去,想拜于素梅为师,但里面的员工让她去找市工会,    
说那里正在举办修脚培训班。郑荣婷喜出望外。怕错过了来之不易的机会,郑荣婷在工会押上了50元钱后,心里才踏实了一些。几个月后,市总工    
会通知她来报到。听到这个消息,郑荣婷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心系百姓开起平民店    
在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脚病修治培训班里,郑荣婷得到了修脚业老前辈高西童的指点,系统地学习了医疗知识和中医理论知识、脚病原理和修治方法。培训结束时,她顺利地拿到了初级修脚师的资格证书。然后,来到尚勤路一家浴足城里打工。    
为了提高技艺,郑荣婷一边在浴足城里上班赚钱,一边在纬什街一家澡堂里帮人免费修脚。看到有人洗完走出来,她就捧上笑脸,主动上前,大叔大娘地叫个不停,帮他们修脚按摩。    
在浴足城里呆得久了,郑荣婷发现浴足城里重修不重治,治表不治根,且收费极高,一般老百姓能光顾的很少。有一天,一位年长的老太太指着脚趾头上一个小点,问浴足城老板,她就修这一点点,能便宜一点吗?老板瞥了老太一眼说,能修就修,这里不还价。其实老太脚上该修的地方很多,但她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最后无奈地走了。老太太茫然而痛苦的表情深深地刺激了郑荣婷。    
2000年冬天,郑荣婷的修脚店在咸宁东路开张了。除去预付的三个月房租,她的兜里只剩下二百元本钱。仅仅六个平米的门面里,除了一张桌子一个破旧的沙发外,别无长物。她给自己的店取名婷婷修脚。    
她那么年轻漂亮,能修脚吗?该不会是骗钱的吧……路人纷纷打量着这一切,议论着悄悄地走开了。一周了,没有一个人进来。郑荣婷坐在店里,茫然地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一天,她刚开门,一位老大爷被女儿搀扶着,艰难地走进来。大爷脚上长了少见的螺旋趾甲,由于没有及时治疗,脚已严重变形,穿鞋时,必须把鞋最前面剪开,而且走路时得有人扶着才行。郑荣婷先把他的脚放在自己配制的药水里浸泡良久,然后用白布轻轻地擦干净,再小心翼翼地拿起修脚刀,一点点去除病甲。完毕,大爷穿上鞋,慢慢地踩下去,他又连跺两下,竟能走出几步。大爷激动万分,拉着郑荣婷的手说:“你不但治好了我的脚病,也治好了我的心病。姑娘你修的好啊,谢谢、谢谢你!”修完了脚,大爷并不走,他站在门口,顶着凛冽的北风,见人走过就向路人夸她。郑荣婷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了第一个,后面的人慢慢多起来了。郑荣婷心里踏实了很多。    
关门进修后卷土重来    
时间一长,问题出来了,每当她给客人修嵌甲时,患者都痛得大叫,郑荣婷吓坏了。难道是自己学艺不精,技术有问题?思前想后,她决定关门拜师,苦练内功。于是,修脚店开张三个月后又关门了。    
郑荣婷来到高西童的店里打了两月工,抓住每一次机会向高老师请教。之后,她重整旗鼓,在公园北路再次挂起了修脚的牌匾。她给周边家属区的人免费按摩修治脚病,分文不收。她坚信,这无声的广告会给她带来回报的。果然,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地来到修脚店。以前的老顾客竟也纷纷找上门来。家住西安交大附近的一位六旬老伯是她在咸宁路开店时的老顾客,现在又成了公园北路的常客。老伯说,之所以能大老远到郑荣婷的修脚店,看中的就是她精湛的手艺和低廉的收费。去年一个小男孩得了窦道,小趾头整个烂了,让郑荣婷看,她做不了,就带着小男孩到医院去请教专家。由于她待人诚恳,雪球越滚越大。西光厂一位老顾客还给她送来了一块牌匾:脚医运宝刀,如琢又如雕,脚疾随风去,足轻上九霄。    
斗转星移。丈夫慢慢地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妻子的事业,有空了偶尔还来店里帮帮忙。有了丈夫的支持,郑荣婷的心劲更大了,她想注册自己的商标,就叫“婷婷修脚”。注册一个商标要交2000多元,郑荣婷一下子拿不出,一个月后,当她再次来到西安市商标事务所时,“婷婷修脚”已被别人于一周前抢注了。郑荣婷后悔不已,她甚至想掏钱把这个商标买    
回来。    
生意好了,郑荣婷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找个帮手。恰在此时,一位母亲带着一个聋哑女孩找上门来,郑荣婷二话没说就收留了她,还免去了她的生活费。此后,郑荣婷又先后收留了十几个小姐妹。为了教她们掌握动刀技艺,她把父亲请到店里来,让学徒们在他脚上练习。    
屡次拒绝国外之邀    
去年,郑荣婷先后被评为新城区再就业明星和陕西省再就业明星,还获得了国家高级脚病技师资格和国家中级按摩技师资格。今年元月份,她的小店变成了市总工会的再就业培训基地。今年初,西安市劳动局和西安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给一个人机会给一群人希望”创业一百天比赛,在六百多参赛者当中,郑荣婷脱颖而出。    
名气有了,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高陵一位浴足店老板听说郑荣婷后,专程赶到西安,请她去自己的浴足店上班。虽然薪水丰厚,但郑荣婷不为所动。那位老板先后往西安跑了十次。郑荣婷依然拒绝了他的邀请。她有自己的事业。    
修脚行业人才奇缺,不仅西安如此,全国乃至全球都如此。有个同事曾和郑荣婷一块做过按摩,后来去了德国。据她讲,偌大个德国,竟然找不到一个修脚的地方。由于患者众多,德国正打出广告,高薪招聘专业修治脚病的人才。有个朋友在蒙古国做生意,把郑荣婷的事迹传到了该国。不久,蒙古乌兰巴托市包利特有限公司发来邀请函,由他们出资,邀请她去蒙古开店,那位朋友甚至帮她办好了出国护照。郑荣婷没有答应。她还带着学员呢,她想尽自己的职责,把学员带好,培养更多的人才。今年9月份,马来西亚一位华侨专程来到西安,想请郑荣婷去马来西亚开个专业修脚店,也被她婉拒了……    
为行业规范尽绵薄之力    
人老了都会
  有或多或少的脚病。我国正在迈入老年社会,需要做脚部治疗和护理的人不计其数,但多数人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长远来说,这一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令郑荣婷苦恼的是,愿意从事这一行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加之行业不规范,从业者良莠不齐,这个市场远没有做起来。    
郑荣婷深深地感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也感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她的下一个目标是不断扩大门面,创出自己的品牌,发展连锁分店,为更多的人服务。但目前,单靠她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她想找人合作,把修脚店搞得更好,把这一行业发扬光大,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本市的脚病修治业逐步走向规范。然而让她遗憾的是,发出去的几千份宣传单如泥牛入海,至今仍无回音。她想呼吁更多的人特别是下岗者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改变就业观念,认准目标,大胆地去做,一定可以闯出一片新天地。    
采访结束时,郑荣婷兴奋地告诉记者,政府的两万元贷款已经拿到了,她的扩张计划能够稳步实施下去了。郑荣婷说,如果有一天,修脚这一行业真正发展起来,修脚店就像饭馆一样普遍,她将会考虑去国外发展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国内的事情做好。    
对未来,郑荣婷充满了信心。  
  云南法语导游考上北大研究生    北京大学 刘珂 在云南大学的四年本科中我学的是法语。当初为什么决定报考这个专业,我已不大记得了。大概是因为听说法语很美,仅此而已。高考那年我还不到16岁,年少任性,很多事情做了也就做了,并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非找出一个圆满的理由不可。父母亲曾十分希望我学理科,尤其希望我做医生。但他们都是极开明的人,从来不曾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我,对我的选择并没有横加干涉    大学四年里我没怎么用功,法语却还学得不错。我哥哥当时在清华上学,来信中往往抱怨竞争激烈,压力太大,字里行间,却也常有意无意地透着身为名校学生的自豪。相比之下,我身边的同学都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在昆明四季如春的温暖中,我觉得哥哥信中提及的艰辛和梦想,都离我很远很远。    1996年我毕业时还未满20岁,在同学中算是比较小的。当时一门心思只想赶快找份工作,从此可以心安理得花自己挣来的钱。我进了一家很大的旅游公司,开始了我的导游生涯。    工作渐渐转入正轨。我认识了许多人,去了许多地方;在公司里虽然只是个小卒,却也颇有人缘;虽然有时仍会犯错,但游客的评语中也频频出现EXCELLENT字样;我衣食无缺,甚至还有了一间小小的屋子。    本来,生活就这么过下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心里开始有种新的东西在萌动。    工作以来我极少有时间读书,难得的余暇也往往在电视机前或朋友聚会中打发掉。两年里我唯一的两次伏案学习是为了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出国领队资格考试。我开始变得性情急躁,整日里疲于奔命,对得失斤斤计较,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    男朋友看出了我的烦恼,说:“想让生活有点改变吗?考研吧。”    其实这个念头也曾不止一次在我脑中闪过。之所以一直没有痛下决心,除了畏难之外,就是功利主义作祟,觉得好不容易到手的这份很让人羡慕的工作又要白白丢掉,未免有些可惜。要知道云南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许多人挤破了头都想进旅行社。    在明显可见的利益与渺茫未知的前途间我彷徨了许久,最后下了决心:我曾渴望在社会上闯荡,既然已经见识过了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该是重新开始充实自己的时候了。千金难买我愿意,偶尔随心所欲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到了考母校云大的研究生。不巧的是,云大法语系研究生两年一招,1999年没有招生名额。    再等一年吗?我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怎么还能等?    于是,在7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的男朋友说:“考北大吧。”    北大!    我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能考北大!    我哥哥曾对我描述过与清华毗邻的北大;我在电视上曾见过绿树红墙的北大;在昆明难得一见的法语参考书上,我见过“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字样……对我来说,那是一个遥远得不太真实的地方。    男朋友说:“你考得上,你一定行的。”    那天我们谈了很久,像两个还未走出过校门的学生那样,满怀激情地谈理想谈人生。我们举出一系列著名学者夫妻的例子,对前辈风范悠然神往,并决心以他们为楷模,博览群书,修身养性,创造有品味有情趣的生活……而这一切,将从我考上北大开始。    我看到美好的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大受鼓舞,开始着手准备。    一切活动都是瞒着公司悄悄进行的。作为在职的考生,我参加考试必须经单位批准。但一切尚未成形时我不想过早把这件事弄得尽人皆知。说到底还是死要面子:这时就开始咋咋呼呼,万一考不上,岂不丢人现眼?至于领导的批准,我从来没想过这会是个问题,觉得求学深造这等光明正大的事,一定会得到大力支持。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先复习。    我从此开始了白天工作,晚上读书的日子。    政治理论课一向是我的弱项。我天生缺乏综合与分析的能力,上中学时常把政治课本背得烂熟还是不会做题,何况现在记忆力大大不如以前,更该多下功夫。没有带团任务时,我便把政治课本带到办公室,抽空鬼鬼祟祟地瞟上两眼。一旦有团队这就不可能了,一整天马不停蹄,回到家已经很晚,常常累得无心学习。生活的无规律使我始终无法制定一个周密而详尽的复习计划。我着实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和自己的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妈妈出现在我面前。    如同往常一样,当妈妈得知我的某个重要决定时,立刻表示了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自1998年7月中旬她从家乡来到我身边,一直到日,研究生考试后的第二天,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她住在我七平方米的小屋里,白天给我煮东西吃,收拾屋子;晚上枯坐着陪我读书到深夜,只在我站起身来伸懒腰时才开口说两句话;纯粹为消磨时间而织了三四件毛衣。除此以外,没有娱乐,没有同伴——没有怨言。    与此同时,男朋友竭尽所能帮助我,帮我找资料,打听消息。偶尔有时间出去散步时,也是坐在街边的长椅上和我一起背英语单词,使一件本来枯燥乏味的苦差变得充满诗情画意。在职业生涯里我曾出入许多豪华酒店,见识过灯红酒绿,衣香鬓影;然而任何一家酒店大堂里的真皮沙发,都不像秋日昆明街边那几张木头长椅,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9月初我的公共课复习初见成效,该是考虑专业课的时候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我频频到外地出差,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复习进程屡屡受挫。而信息的缺乏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在昆明能找得到的法语参考书屈指可数,就算找得到书我也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复习。说到底,对北大的敬畏始终让我茫然,我无法用自己惯有的思维去想像北大的研究生人学考试。    我在公司里有个很好的朋友,北大法语系91届的毕业生。他在我眼里是真正能代表北大精神的那一类人。在忙碌的工作中他坚持每天读书,正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即使把阅读作为业余爱好,一个人也可以变得多么博学。获悉我的打算后,他把手头现有的书,大学时的笔记慷慨地借给我,并向我细细讲述自己在北大的求学经验,让我不至于对北大一无所知。温暖的友谊不仅仅来自他一个人,公司领导虽然还蒙在鼓里,但在我的小圈子里,我每天总能收到许多鼓励和帮助,有的朋友甚至帮我分担了一部分工作。    在断断续续的复习中很快到了11月份。     
      我拿着申请去找公司领导,却遭受了意外的打击。领导不但拒绝在申请上签字,而且对我几个月来瞒天过海、自作主张的复为恼火。先是斩钉截铁地一口回绝,然后又使缓兵之计,说世博会即将开幕,公司正缺人手,“明年再考吧。” 。    我再蠢也知道这不过是托词。     眼看报名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领导始终不松口。我慌了手脚,四处求告说话有可能管用的人,希望他们能帮我美言几句,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不出两天,公司上上下下都在说:“看不出这小姑娘还挺会耍手段的!”    耍手段?我不是出钱买官,不是争权夺利,我不过想继续求学而已!    在我濒临绝望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机:我所在部门的经理救了我。从国外出差回来的当天她走进总经理办公室,谈笑中轻易解决了让我一筹莫展的棘手难题。这个令我衷心佩服并感激不尽的女人所说的每个字至今仍萦绕在我耳边:“……年轻人多学习是好事,咱们应该支持啊,老总。我没意见,您就签字吧。    这是我整个复习考研过程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同时也是一个转折,标志着我的复习从地下转为公开。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同时也觉得压力更大了。     案头堆满了我能找到的所有参考书,其盛况可以从我元旦时即兴所作的一首打油诗中看出。那首诗前半截忘了,后四句大概是这样的:     “……日到窗前犹未醒,只把瘦骨裹轻棉。可恨案头书千卷,齐声唤我贺新年。”    我决心背水一战,咬牙埋头书山,将许多久已荒废的功课一点点重新拾起,并把法国文学中种种我不甚熟悉甚至一无所知的知识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没有接团任务时,如果恰逢周末,我在街边的长椅上一坐就是一天,对嘈杂的人声和车声充耳不闻。春城的冬天虽然也冷,却常有灿烂的阳光。我在阳光下旁若无人地高声读书,满心希望自己正在做的事前景一片光明灿烂。更多的时候,我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在台灯下与一阵阵袭来的睡意作斗争。与我做伴的是妈妈,是法国近千年的文化精粹,是窗外黑暗中闪烁的寒星。    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我没敢把政治丢在一边。人大何伟编的一套书,被我翻得厚了一倍。相反,我对英语没有倾注太多的心血。我大学时过了六级,自信对付一次二外英语考试还不是大问题。话虽这么说,我还是把考试大纲上列出的词汇大体看过一遍,做了十多套模拟题。    从一开始我就没对任何类型的辅导班有过太大信心。男朋友帮我在云大报了一个政治班,我去过几次,觉得没什么帮助,从此不再去了。12月北大的林代昭老师到云师大来讲时事政治。云南考研学生久在边疆,苦于消息闭塞,这一下有如久旱逢甘霖,蜂涌而至。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2月24日,第二天是圣诞节,也是我22岁的生日。男朋友送我一只发夹作礼物,我们俩一边吃盒饭,一边努力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站稳脚跟,等候阶梯教室开门。我当时心想:“无论我是否考得上北大,我都会永远感谢身边这个人。”    考试那天妈妈起得很早,做了丰盛的早餐。头一天男朋友说要陪我去考场,我谢绝了。    自从离开学校以来,好久没经历这种庄严肃穆的考试场面了。笔尖在纸面上发出的刷刷声,至今仿佛还在我耳边。    2月1日,我走出考场,天蓝如水。    我考研的故事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2月2日起我重新上班,努力工作。必须承认,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我的心依然是不平静的。一想到考场上种种可能的失误,我就紧张得透不过气来。    3月底我得知考试成绩:总分385,有两门专业课在80分以上。    4月底我到北大面试。绿树红墙的北大在阳光中真真实实地展现在我面前。站在未名湖边,我心神俱醉;面对老师的称赞,我的自豪慢慢从心底升起。    面试后我回到昆明,世博会开幕。成千上万的游客像潮水般涌向云南。整整两个月里我忙得焦头烂额。7月初我收到北大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此时距我男朋友说“考北大吧”,正好一年。    只是一年而已。可我的生命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我并不像许多人那样,从小就胸怀大志,决心非北大不读。事实上,小时侯我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有资格仰慕北大,换句话说是“连想都不敢想”。如果没有男朋友那句“考北大吧”,我现在也许还在昆明做导游——那将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值得推荐的经验,可以提供给广大热爱北大、仰慕北大的考研同学。在奋斗的过程中,具体方法因人而异,相同的无非是“执着”两个字。我选择北大可以说出于偶然,但一旦选定就再没有后退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我的抉择是正确的,为了申请考试我几乎声名扫地,肩上担负的责任和重返校园的梦想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让我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并无比怀念学校里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随着精力的逐渐耗尽,压力却越来越大,最后那段日子里我常有“坚持不下去了”的感觉,每当这时我就将自己关在屋里,不敢想“考不上怎么办”,而是拼命去想考上后将如何如何好,并对自己说:“前面有这么好的东西等着你,你怎么能够不努力?”    而我的好运气在于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总有最好的人在帮我:妈妈在昆明从夏天到冬天,无微不至的照顾再一次向我证明了,无论我怎样跌爬滚打,她永远是我避风的港湾;同样,我男朋友满怀爱心为我所做的一切,让我深深感动——在奋斗挣扎时能有个人始终和你在一起,实在是件很值得庆幸的事。还有其他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不知道自己今天是不是还能坐在北大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看着窗外漫天纷飞的柳絮,慢慢地回忆这一段往事。    正是在点点星光的照耀下,我在黑暗中摸索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者丧失勇气,而我也得以一直前进,走出白族小城剑川,走出古城大理,走出春城昆明,来到三千公里外美丽的未名湖畔,平心静气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语系99级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名)    作者小传:     “哇,你考上了北大研究生?真是天才!”“我不是天才,不过努力了一把而已。”“那么,你是谁?”“我是刘珂,生长在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小县城里(那里山青水秀,没有沙尘暴)。从小喜欢读武侠小说,喜欢猫。以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我1996年大学毕业,开始做导游。两年间所行之路,何止千里?为了‘读万卷书’,1998年7月开始策划考研,1999年9月辞去工作,进入北大。”  
  这可能是大多数同行最可行的例子:    原是一名普通导游的段淑玲办起了旅行社  1988年,段淑玲随军来到大连,不久后,在几位导游朋友的影响下,她也成为一名导游。她用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段淑玲刚干导游那会儿,我市的导游业还不发达,接待的基本是国外旅游团,很少有国内的生意,段淑玲凭借自己不错的英语功底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不少赞誉。由于对旅游行业的热爱逐渐加深,1995年,段淑玲注册成立了大连来来旅行社,当时我市约有50家旅行社。
在旅行社成立之初,段淑玲就告诉自己的员工:要把诚信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不该赚的钱一分也不能赚。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段淑玲开办了员工培训班,建立了快乐工作制。她还不惜花费重金聘请人力资源培训师进行专业课程培训。
凭着诚信的经营理念,段淑玲不仅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同时也为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98年以来,来来旅行社多次被评为省十强旅行社、市十强旅行社、市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在全国旅游行业中树立了诚信经营的典范。
9年来,来来旅行社在段淑玲的带领下,已由一个3个人的企业发展到50余人的规模,年利润20余万元,年创税6万元。段淑玲先后获得了大连市“培养优秀导游伯乐奖”、辽宁拾三八红旗手”、“大连市旅游行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导游打造足疗馆    黎春,1978年生,武汉人。199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先后做过导游、修脚工,2002年在武昌黄鹂路开设“养生居”足疗馆。    首次“下水”:烤肉串挣部手机     
黎春读大学时,见其他同学玩手机,也张口向家里要。但母亲却只同意借给他500元,其余的要他凭本事赚。     黎春也不含糊,暑假期间,用这500元购置了电烤箱等设备,做起了烤肉串的生意。他善于推销自己,猛打“大学生肉串”的旗号,还真吸引了不少人群。但这一行主要是靠味道取胜,不内行的他又想出半自助烧烤的点子,让顾客自己蘸作料,竟然大受欢迎。     
不到两个月,他还清了母亲的本钱,落了一部手机,还额外挣了点零花钱。     
因祸得福:学手艺获得秘方     
从北外毕业后,黎春在某旅行社做导游。一次,他不慎扭伤了脚,到一家足疗馆疗伤,一段时间后,不禁对足疗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他辞去旅行社的工作,专程去扬州学习修脚。在扬州商校的足疗专业短训班学习了三个月后,他开始在扬州街头锻炼手艺。     
扬州是修脚师傅的大本营,黎春在那里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学到不少绝活,不少顾客点名要他修脚,最多时,他一天能接待40多位客人,手艺越练越精。     
在扬州期间,他还结识了当地有名的赵老师傅,向其虚心请教。临回武汉前,赵老师傅把自己的独门秘方传授给黎春,成为他在武汉开足疗馆的资本。     
创业之初:和员工一起修脚     
利用黄鹂路自家房产,加上一身过硬的修脚手艺和秘方,黎春从母亲手里借来5000元,于2002年开起了“养生居”足疗馆。     
黎春对足疗馆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办成社区内面向大众的休闲所。自开办起,价格就定为15元70分钟,直到今年8月才涨到25元70分钟。     
创业初期,他既当老板又当修脚工。一次,一位脚质较硬的客人要修脚,员工们都拿不下来,黎春就上场,足足修了四个小时,累晕了。后来,那人成了店里常客,进门就喊:“你们老板的手艺提高了没有?”     
经营有方:年收入10万元     
从最初每天收入90元,发展到现在平均月收入万元,黎春很花了一番心思。     
针对某些客人的误解和非分要求,他干脆在店门前打出“养生足道新一派,和您太太一起来”的横幅,不仅巧妙地宣传了足疗馆的服务内容,而且打动了一大批女士。某保险公司的贺女士等人因此成了养生居的固定会员。     
技术总监一般在高科技企业里才有,黎春却在足疗馆里也设这个职位,并聘请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担任,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每星期给员工上思想政治课、文化课,在私营企业里是很少见的,黎春此举主要是为了“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在黎春的鼓励和支持下,先后有三名员工考上各类大专院校,离开了养生居。但这不仅于足疗馆无损,反而成为一个卖点:从老板到服务生都是有水平的人。     
老顾客尽量由固定的技师服务,使其成为顾客的“私人按摩师”。技师对顾客建有档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顾客按摩。     
这样人性化的服务,自然引来顾客盈门,高峰时每天可接待200多名客人。     
目前,黎春打算原地扩充营业面积,定位仍是“社区贴近群众的足疗馆”,适当的时候将开设分店。“10年以后,说不定会开到国外,我的专业就能派上用场了。”黎春打趣道。    
  榕荫小筑姐姐
真是热心:))
  很多办旅行社的都是导游出身,但办旅行社也不是多么轻松愉快的事情  ` ~ 平时多修行吧~~
  工作是肯定会有的,只是有些太艰难,放不下面子的大家不愿意去做而已。    说实话,让我去做修脚步的工作,我真的不愿意:)
  很难,
  是啊,我相信这是做导游这一行久了很多人都会有的疑惑,我做了7年也,在今年我终于痛下决心离开这一行,一切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不过我真的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可以
  我刚刚大学毕业,今年也23了。在大三就开始做导游,从带周边团、地接团、到长线团,对旅游这个行业了解的越多,心里对未来的迷惘就越多。今年大四,老师说4月开始就是我们自己的时间了,我找了一份做电信的工作,底薪1500,上了1周的班(5天,每天8小时),感觉比带团去西藏的时候还要苦,还要累,因为工作太无聊了!这时候,我对未来更迷惘了,觉得现在的我就可以看到63岁时我的样子。所以,昨天,我辞职了,回到了导游的行列中。虽然,现在国内对这个行业的评价不是太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样的人生不会孤寂!  我想,等2年我考个领队证,然后好好带下去。到我30岁的时候,再回头看看我走的路,应该不会后悔!  
  我也一直挺犹豫的,不想走到有这麽东奔西跑,可是还能干些什麽呢?旅行社要怎麽做起呢?  
  我也一直挺犹豫的,不想总这麽东奔西跑,可是还能干些什麽呢?旅行社要怎麽做起呢?  
  到房地产行业做销售
  犹豫中。。。
  我公司有一PLJJ去做保险效果卓越D说
  我会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收集并整理起来
然后写一本书-----只给自己看
  至于转行
个人觉得从事酒店方面的工作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何去何从?
  我要是不做了,我就去做主持人
  我前年非典的时候不做导游后在我们当地电业局工作了,但心里总摸不去做导游时候的酸甜苦辣。还是喜欢导游这个行业,想想自己是个旅游行业的逃兵!
  基本上是做鸡最好,环保产业,朝阳产业.
  什么保险、营销都是做不下去的,我比较了解。一是跳行业得新开始,虽然做导游接触的行业比较多但是跳行业基本要从头开始,很辛苦。  至少修脚,那个不太实际。  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特长。  做酒店做销售得会喝酒,我做过,上班也是朝九晚五的,会喝酒可以。  考研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学习的天份。  外语好的可以去做翻译,做贸易;  文笔好的可以考虑做自由巽稿人;      
  我在海南做了三年的导游,终于在04年的时候脱离苦海,那是导游的压力还不是很大,没有现在的填坑团,呵呵,我现在在深圳科技园的一家软件公司里做网络管理,每月也有5000多,虽然不比当时做导游拿得多,但过得比较充实,感觉还好,过上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要发挥你的长处就不怕找不到新的工作。
  我想开旅馆。  
  开一间鱼蛋档好了………^0^
  做公关 吧。
  多积攒客户,多拉关系  自己开旅行社
  有没有转行做老师的
  女孩子不想做旅游这一行了,可以去做美容顾问:)
  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吧。。。当然要先准备充足资金和经营能力。
  我可能是属于无能的一类人,十几年前做导游,现在还在旅游业,但我把导游当成业余爱好,虽然旅游业很脆弱,但是还是很多乐趣.
  作者:自在逍瑶
回复日期: 11:37:00
      多积攒客户,多拉关系    自己开旅行社        -------------------------------------  同意
  我在海南做了三年的导游,终于在04年的时候脱离苦海,那是导游的压力还不是很大,没有现在的填坑团,呵呵,我现在在深圳科技园的一家软件公司里做网络管理,每月也有5000多,虽然不比当时做导游拿得多,但过得比较充实,感觉还好,过上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要发挥你的长处就不怕找不到新的工作。    有机会和你交流一下吗?我也是做了3年导游,现在在上海做销售,但是喜欢做技术类的工作。我的email
  这几个牛人也当过导游也    这位大家熟
  作为《千里走单骑》中的女演员,新“谋女郎”蒋雯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究竟她和张艺谋的合作机缘来自哪里,之后的星途又如何?这些都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蒋雯在接受采访时高调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她说:“我1999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旅游公司担任日本来华旅行团的导游,然后进了一家日资企业做翻译。后来我辞了工作,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至于张艺谋挑选她做演员,她说也很简单:“经人介绍,该片的副导演到学校来给我拍了一段DV。用中文和日文各做一遍自我介绍,后来张艺谋工作室的人通知我去试镜,让我表演一个小品。张艺谋的态度很和蔼。”对于自己的将来,蒋雯说自己没想那么远,但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生活,并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我相信,现在的社会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大家有梦想,并向梦想不断地努力,机遇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但是即使离开这个行业,回首职场,这行还是很多值得回味的体验。    可惜偶老了,只能在这个行业中一条路走到底了。    祝福大家
  去年我二十八岁,去年我离开了工作了七年的导游生涯,去年我的生活重新来过,刚离开的那会,整个人觉得好轻松,每天不用再去担心如何推自费,不用怕业绩是否不好,更不用半夜突然惊醒,以为接团迟到了,整日享受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做导游这些年来,储存的银子可以让我,放很长的假,每日的生活,除了吃就是玩,时间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用去牵挂什么,但是也不用去奢望什么,没有带团时突如其来的惊喜,也没有带好一个团,下团后,成就感的心情,一切都是那样平静,虽然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享受,就这样,十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如旧,可是心情却有了变化,开始恐惧,开始担心,难道要这样一直过下去么,那太可怕了,提前进入养老期?呵呵,导游做了那么久,该做的大事却一样也没有做,结婚生子,对我来说,那是奢侈,一个人的游荡,哪里都是家,可是哪里的家都不真正属于自已,我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已此时的心情,只是觉得,要找份工作了,于是,去了家公司,每天朝八晚六,每周有一天休,月薪一千五,没办法,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吧,总算还好,很快就可以适应这样的生活,有时,还真是佩服自已,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居然也可以坚持下去,工作是无聊的,也很轻松,没有压力,自然也没有动力,时间久了,混日子的生活,让我难过,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似乎,这样的工作,也没有我发挥的余地,开始惆怅,不知如何是好,工作之余,仍然会很关注有关旅游的一切,有时还想像,有一天还会回来,可是,这可能吗,又不太现实,这样的生活还在继续,这个城市让我想逃离,找不到自已的位置.
  做导游三年了,,想转行,还真是不晓的转什么行,。。  在这个城市,一天8小时的工作,工资也就是1000块钱不到,  想做老师,但是  听说现在的教师是供不应求啊。。。
  其实导游挺能锻炼人的能力的,转行应该不难,最好转自己喜欢的啰
  现在有个新行业适合形象较好的导游 -- 婚礼司仪。目前婚庆市场繁荣,人才紧缺。导游口才好,台风好,有潜力。且司仪和导游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如果做的好的,那就会越做越出名。
  导游口才好,做房产销售,很快会攀上高官的!
  我做这一行也有几年了,,现在已经感觉到筋疲力尽,对这一行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感觉这几年也没有什么收获,只是比别人多看了些地方.现在听起身边同行说起带团的事情,我就麻木一点听的欲望都没有.看来就算暂时不知道转行干什么,我也是干不了导游了.太腻了.难道真是做一行恨一行.唉.不过做惯了这一行,转行真是困难.
  看了这贴子,还是没有答案...
  我也在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看来这个答案很难找到啊!继续等待!
  感兴趣。。  正准备入这地狱
  四年前的贴!!!顶一下。  是不是做导游最终百分之八十会转行?一切都得从头始!  不过人的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也挺没意思了。有得必有失吧  我是旅游管理刚毕业的,或许马上就要步入这行了!
  导游是诗人,是作家,是演讲者,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是导演,我们是艺术家!很多......
  哈哈,曾经和大连来来合作过。
     旅游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对于一个人文大国,资源大国来说是一个无疑是一个发展好机会.作为导游人员的我们所面对的竟争是十分的严峻..在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已趋向饱和.而导致大量的导游转行..我们现在趋向票务等等方向...
  我现在也渺茫。。。不 做导游了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呢?郁闷啊 呵呵
  我觉得还是去卖膏药,做江湖郎中也可以的
    厦门好多导游自己都开店了,卖花的,卖家具的,卖茶叶的...    其实自己创业挺好的.    俺比较无聊,也尝试着在淘宝卖过旅行箱呢    
  我在广州当了十年导游,可旅游业管理很不规范,行业竞争也很大,实在无办法在这行业生存下去了,转行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如果以后有亲戚朋友想入行,我一定会给他洗脑,叫他们千万别入这行。
  我也是导游,一晃就是三年啊~~~期间辛苦,个人自知啊,各位加油啊~~旅游界需要我们~~
  @如果风儿知道
17:33:14  我是一名当了五年的海南导游,因由于此行的压力太大,也出于想换一行业,但却不知做了这么多年的导游,该换做哪一行较妥些,所以想请教一下每一位朋友?谢谢!在线等候.  -----------------------------  
  @如果风儿知道
17:33:14  我是一名当了五年的海南导游,因由于此行的压力太大,也出于想换一行业,但却不知做了这么多年的导游,该换做哪一行较妥些,所以想请教一下每一位朋友?谢谢!在线等候.  -----------------------------  
  -----------------------------谁能帮帮我,我想知道我该怎么选择。是老师还是导游?
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谢谢。拜托了。
  断断续续做了六七年的导游,终于还是累了,找了个公司做文职,虽然心渴望远行,却没有勇气再做导游去奔波
  断断续续做了六七年的导游,终于还是累了,找了个公司做文职,虽然心渴望远行,却没有勇气再做导游去奔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行业不好做想转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