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酚酞指示剂浓度测试为碱性而PH试纸测试为中性

酚酞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酚酞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近日,长沙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试,基于此专用通道,长沙企业面向全球的互联网访问时延降低了88ms,丢包率降低了8.3个百分点,长沙国际专用通道显著优化了长沙企业访问国际互联网的网络环境,标志着长沙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数谷,全力以赴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保持大数据先行优势,把大数据打造成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国家从上到下,关于绿色建筑、建材(建筑节能)的政策不断出台,各省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推行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布了《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记者日前从合肥市城乡建委获悉,去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占据全省半壁江山。今年起,合肥市将引进培养更多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部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力争2020年末,一半新建建筑达两星及以上。
&&&&根据《关于造价工程师初始注册及延续注册工作的通知》(建办标函[号),《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0号)的规定,2017年11月,12月我省分别开展了造价工程师延续注册和补报延续注册的工作,截止目前,仍有部分人员不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及时上报延续注册。
&&&&河南的“最强大脑”在哪里?日前,记者在智慧岛大数据企业跨年答谢酒会上获悉,自去年郑东新区智慧岛成立至今,在智慧岛落地的大数据企业达到55家,注册资本金累计达12亿元,其中已入驻企业达到了32家,可谓发展迅猛。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日起施行。日前,自治区法制办和自治区住建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根据《山东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编制工作方案,经过项目划分与确定、含量测算、水平测算等程序,《山东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降低建筑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维护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风险共担的原则,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安装材料价格风险管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更新、更全、更专业的建设行业内容尽在造价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造价通
造价通-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国家《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参编单位和数据提供方!拥有全国最大的材料价格数据信息系统,云造价数据管理系统,行业资讯系统,工程指标系统,造价指数系统等等,数据已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等。
酚酞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
(C) 2006- WWW.ZJTCN.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下载费用:5 元 &
新模板第十单元教案.doc 武威第十九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单元(章)教材分析(一)本单元在化学课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单元的联系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二)本单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本单元内容对应于新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中的部分内容。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①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②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③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④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①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③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④实验探究酸碱的性质。(三)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四)新老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⑴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第八章内容分解成第十、第十一两个单元,老教材中的第二节、第三节部分内容合并成课题一,但是新教材在课题一中只介绍了酸与酸碱指示剂、较活泼金属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介绍了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将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单独作为一课题来进行学习。此外,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化合物的分类等知识移至第十一章学习。⑵新教材删去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尤其是酸、碱的概念,新教材中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在介绍盐的概念之前,通过让学生找出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物的共同点,为盐的概念作了铺垫。⑶新教材只重点学习盐酸和硫酸。关于硝酸的性质在本单元没有介绍,仅介绍硝酸的化学式,磷酸的化学式没有出现。⑷浓H2SO4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⑸新教材中关于溶液的导电性知识没有设立专题来介绍,只是利用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酸和碱的通性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6新教材除了加强实验所占的比重以外,还大力改革实验内容,使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以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例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要求学生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这个实验既应用了所学的知识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起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年级学科九化学武威第十九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认识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方法;认识酸常见的一些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注重化学实验探究,运用师生合作展示交流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及规律的记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会用指示剂;浓硫酸的特性;酸的几点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掌握酸的几点化学性质教法讲解,实验,合作学法运用师生合作展示交流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及规律的记忆教学准备书本实验10(16)所需实验仪器与器材,小黑板,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教学札记(一)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1.精读课文、实验演示、活动探究,了解指示剂,学会使用。2.会比较二种常见酸的颜色、状态、物理性质及其用途。3.理解浓硫酸的特性。4.总结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二)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1.常用指示剂有哪几种如何使用指示剂怎样判定溶液的酸碱性2.说出常见酸的性质、用途。3.浓硫酸有哪些特性其稀释方法是怎样的4.说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师精解点拨预习作业(或根据生生互动交流情况灵活处第3页(第十单元)理)1.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实验101现象记录加石蕊后颜色加酚酞后颜色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结论酸性中性碱性石蕊酚酞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实验102现象记录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现象打开瓶盖原因气味3.浓硫酸特性实验103现象记录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浓硫酸是某些常见气体(如O2、CO2等气体)的液体干燥剂实验104现象结论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什么注意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忌往量筒中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课堂练习(5)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浓盐酸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堂小结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课后作业课后习题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2课时总备课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酸的化学性质。(2)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形成规律性知识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第5页(第十单元)教学准备药品两瓶未知溶液1(NACL溶液和稀盐酸)、两瓶未知溶液2(NACL溶液和稀硫酸)、两瓶未知溶液3(蒸馏水和稀醋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镁条、锌粒、铜片、生锈的铁钉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札记慧眼识酸问题1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两个无色试剂瓶,分别装有稀盐酸和NACL溶液,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实验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利用桌面上提供的试剂及仪器进行实验。交流展示汇报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1、石蕊溶液变红2、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问题2如果把问题1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能否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别小结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1、石蕊溶液变红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讨论根据上面的实验,比较盐酸、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的反应有什么规律总结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2、酸活泼金属→金属化合物氢气环节二除锈专家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上面是物理方法除锈。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实验盐酸硫酸生锈严重的铁钉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硫酸进行实验。总结3、酸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水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通过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呢1、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两个棕色试剂瓶,分别是蒸馏水和稀醋酸,可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2~5题详见学案。学生谈谈学完本节课的一些收获、启示、发现课后小结及作业课后习题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3课时总备课数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②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第7页(第十单元)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形成规律性知识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教学过程教学札记引入新课演示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现象。2清水变“牛奶”吹入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引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2怎样保存NAOH固体3它能做干燥剂吗演示实验108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问题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实验引导CAOH2的性质及用途材料引入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演示实验10?9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2CAOH2的用途是什么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活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分组实验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2熟鸡蛋掉下去的原因。3“清水变牛奶”的原因。4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活动竞赛书写相关的反应原理。实验引导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演示实验10?10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问题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3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①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学会运用哪些方法③明白哪些道理课后小结及习题课后练习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4课时总备课数第4课时第9页(第十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教学过程教学札记引入(播放录像益达无糖口香糖广告)“咀嚼益达口香糖,平衡酸碱度”。口腔内的酸碱之间会怎样呢板书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指点。思考1观察到什么现象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板书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指点。思考1观察到什么现象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引导评价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价哪个组的实验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实验探究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的进行情况。提问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麽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电脑动画NAOHHCL反应的微观过程,讨论上述反应中离子的变化。讲解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演示新制的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分析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铜的构成特点。引出盐的概念和中和反应,并分析中和反应特点。板书中和反应盐提问同学们实验后的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应该怎样处理了解了中和反应,你是怎样理解酸碱平衡的请用生活实例说明。总结板书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问请同学们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归纳已学习的酸、碱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课后习题课后反思武威第十九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章)单元章名称、课题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课时划分6课时教学课时第5课时总备课数第5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第11页(第十单元)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试溶液PH的方法。教学难点酸碱性的变化对PH的影响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准备①演示准备浓度不同的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②分组准备橘子、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来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点滴板、PH试纸、滴管、玻璃棒、镊子等。教学过程教学札记复习提问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盐酸、硫酸等酸类物质的溶液显酸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类物质的溶液显碱性,而像食盐、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我们将这样的溶液称为中性溶液。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仅仅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够的,比如,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为何不叫酸雨呢什么样的雨水才是酸雨呢这就需要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即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稀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常使用PH试纸来测定。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组织讨论谈谈阅读后对酸碱度表示法的初步认识教师小结并板书三、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1PH的范围0-142PH与酸碱性的关系0──────7─────14←───中性──→酸性增强碱性增强即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3PH的测定测定PH的方法将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知溶液的PH。交流与讨论1能否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能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2、能否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测试3、能否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为什么小结(1)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既能测定酸碱性也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待测液,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3)也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如果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则待测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活动与探究一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汇报给大家。教师在旁边指导纠错。交流与讨论酸或碱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PH的关系是怎样的活动与探究二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根据所给器材测定并记录橘汁、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来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等的PH(分小组进行,教师巡场并指导)。应用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有何意义(指导学生阅读P63内容)板书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度的溶液中进行②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须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5时,一般作物将难以生长。③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④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本节小结练习与作业课后习题1、2、7课后反思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5683615"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第十单元教案DOC 第十单元教案 DOC 第十单元教案DOC 第十单元 教学设计 第10单元教案 第10单元教案DOC 10单元 DOC
& 我的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新模板第十单元教案.doc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145.00KB
上传时间:
copyright@
我的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溶液的酸碱性-欢迎进入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校园网.doc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溶液的酸碱性-欢迎进入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校园网.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知道pH值范围和溶液酸碱性关系。
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了解pH值对生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比较、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现酸碱指示剂的过程,感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归纳
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模式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都喝过酸奶吧,是什么味道的?醋、橘子呢?
设疑:酸味是物质酸性的一种反映,食品我们可以通过尝味或闻气味来鉴别它的酸性,而化学中接触的溶液则不能用品尝的方法。那我们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呢?
教师: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指示剂来检验。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叫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两种,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板书:一、定性测定溶液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两种。
学生活动:1. 观察紫色石蕊、无色酚酞试液在酸、碱、中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学生归纳 :
板书: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教师:掌握了指示剂遇酸、碱的变色规律,我们就可以运用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2. 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氯化铵、碳酸钠、硝酸钾三种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思考下若用酚酞试液能否鉴别这三种溶液呢?
教师:可见指示剂很有用,那么是谁发现的呢?
简介指示剂的发现
演示:各取盐酸溶液2mL,加入试管中,其中一支再加入1mL左右的水。
提问:盐酸溶液稀释后,溶液的酸性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
教师:盐酸溶液稀释后,酸性减弱,但滴加了指示剂,颜色没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示剂只能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要定量的测定溶液酸碱性,即酸碱度,需要采用另一种方法――pH试纸
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1.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即酸碱性强弱)
教师:出示pH试纸及标准比色卡,说明使用方法。
设疑:根据现有实验用品,如何设计实验研究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性溶液pH值为7,酸、碱性溶液pH值与7作比较,能找出什么规律?
板书: pH值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值=7时,溶液呈中性。
pH值&7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教师:如何进一步确定pH值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各取盐酸1毫升滴入烧杯中,其中一烧杯中再加入20毫升水,用pH值鉴别溶液的酸性强弱。
学生实验:
教师:碱性强弱是否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鉴别呢?
小结:pH值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值=7时,溶液呈中性。
pH值&7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教师:刚才各组所测的pH值不一定相同,原因是什么?
学生:误差;pH试纸测定酸碱性本身比较粗略。
教师:测定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要精确的知道溶液的pH可以使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pH计)H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不同农作物生长对土壤的酸碱性有不同的要求,下表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土壤的最佳pH值范围。
植物 大豆 西瓜 茶 甘草
生长的最佳pH值
6~7 6 5~5.5 7.2~8.5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的土壤显弱酸性。参照上表,从土质的酸碱性考虑,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作业:随堂练3.3 酸、碱指示剂
课外探究活动:用pH试纸测定生活中常见溶液的pH值,如雨水、饮料、洗发水、洗涤剂等,并做好实验纪录。
学生实验一:
观察紫色石蕊、无色酚酞试液在酸、碱、中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各取试液2mL滴入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或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盐酸 硫酸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 氯化钠 蒸馏水
石蕊试液的颜色
酚酞试液的颜色
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 酸性 碱性 碱性 中性 中性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氯化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酚酞指示剂变色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