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美丽了我的人生生,我的道路,与所有人不相反不相近,更不相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模式。

1,760被浏览220,920分享邀请回答2.4K17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20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70被浏览700,158分享邀请回答2.9K1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K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难道你很瘦)
(rockiejz)
(我是山竹君)
第三方登录:好伴侣是性格相反的两个人,还是“性别不同的另一个自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管你们是怎么相识的,总之现在遇到一个特别相似的人了,是不是好姻缘就来了呢?还没这么简单,因为你看到的相似,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人们有悦纳自我的心理需要,也有将自我投射到外界的本能。有时候,我们会在“遇到知音”的狂喜之中,无意中选择无视两人之间的差异,而是一厢情愿地从个别特性的相似,来建立一个“TA就是我的另一半”的刻板印象,并且自我催眠,让自己对此深信不疑。
文/刘伊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两种理由:他(她)跟我简直太相像了,无论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还是情趣爱好,他(她)就是世界上与我性别不同的另一个自己;或者,他(她)跟我简直太不一样了,在他(她)身上我可以发掘出无限新鲜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互补”原理。“你会嫁给世界上的另一个性别不同的自己吗?”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其实,在“共鸣”或者“互补”关系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认同。“爱你就是爱自己”?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人,在TA身上发现无数的共同点。如果说这个人是从小到大青梅竹马熟悉得不得了的人,倒还好解释,但往往这个人只是初次相逢,却让你感觉到“不管说什么他都明白,他说的每一句话也都是我心里想着却还没找到合适语言组织出来的”。不仅于此,稍微多聊两句,你会发现你们爱读同样的书,喜欢同一位歌手,对时事的观点一致,对食物的口味相同,甚至在同一个时间段去过同样的地方。于是你觉得,这是缘分,这是命中注定的爱人。听起来非常浪漫,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可能也并没有那么神奇。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人们可以便捷地接受新的资讯,在享受更多传播自由的同时又在受到传媒的影响,而关注同样的事物。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呈现一种“圈子化”生存,于是知识背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就更容易相遇——你能遇到那个特别像你的人,不是因为你特别幸运,而是因为你们的相似点指引着你们越走越近,终于相遇。不管你们是怎么相识的,总之现在遇到一个特别相似的人了,是不是好姻缘就来了呢?还没这么简单,因为你看到的相似,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人们有悦纳自我的心理需要,也有将自我投射到外界的本能。有时候,我们会在“遇到知音”的狂喜之中,无意中选择无视两人之间的差异,而是一厢情愿地从个别特性的相似,来建立一个“TA就是我的另一半”的刻板印象,并且自我催眠,让自己对此深信不疑。更危险的是,因为想当然地认为“TA跟我之间就跟一个人似的,我们想法都一样,兴趣喜好也一样,所以什么都不用多说,TA自然就明白”,性格相似的伴侣,在相处过程中也可能忽略了有效沟通。这时,你爱的或许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对方,而是你基于对自我人格的接受而在对方身上投影出的自己。然而,世上并没有真正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总有一天你会发觉对方并不与你想象之中完全一样,这时,失望、沮丧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甚至产生“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让我很陌生”的感觉——人固然是会成长会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可是之前你所建立的虚假印象,也是让你产生心理落差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往往被忽略的危险是,面对与自己极其相似的伴侣,有时我们会在对方身上投射自我满足与期许,隐隐希望对方能在自己重视但因故未能发挥的领域一展长才,于是渐渐对对方要求越来越严苛——就像某些家长,会将自己未能完成的人生计划投射到儿女身上。为何文质男会爱上野蛮女?在影视作品中,往往会有文化水准、知识背景高,性格理智冷静的男性,爱上青春无敌却性如烈火、单纯恣意的女主角;或者乖乖女爱上痞子男,然后展开一段冲突不断的恋情。现实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种大跌眼镜的配偶——两人性格气质南辕北辙,充满“反差萌”,简直让旁观者不明白他们为何会走到一起。不是说亲密关系中含有对自我内在的接受与满足吗?这么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爱上对方简直就是在摧毁自己过去的人生观,这种爱情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根据荣格的理论,我们的自我都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显性的自我,一个是隐性的自我。往往显性的自我是我们能接受的部分,而隐性的自我是我们无法接受的,这些部分是让我们难堪的,是我们痛恨和恐惧的,是我们未能充分发展的内在的功能。一个循规蹈矩井井有条的人,可能内在渴望可以非常浅薄肆无忌惮地活着;而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各种混乱状况中的人来说,“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秩序者、引领者也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我们的爱也会在排斥与渴望之间摆荡,当两个非常互补的人相遇的时候,可能开始是彼此非常看不顺眼的,其后可能就会发现彼此的吸引,吸引到最高潮的时候,他们会在一起,但在一起之后又会发现彼此的排斥。很多关系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拉拽中散架。支招悦纳自我,整合内在的阴影相爱容易婚姻不易,因为想象“共鸣”而走到一起,后来感觉到失望的情侣,或者因为性格反差而相互吸引,后来发现差异太大沟通艰难的情侣,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咨询师就会告诉他们,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整合自己内在的“阴影”。用荣格的话说,我们都有“面具人格”——社会化的自我。但也有“阴影人格”,这个部分是未完成发展的自我。我们之所以对拥有“阴影”部分的人如此着迷,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在推动着我们完成未完成的事情——悦纳自我。在“共鸣”的情侣之间,欣赏双方共同点的同时,也要善于欣赏并发现对方与自己不同的特质。这牵涉到对控制与对自我的理解。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在爱情中有时会出现翻版——在婴儿眼中,要么自己是万能的,想要奶,奶就来了;要么是妈妈是万能的,跟妈妈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而且最重要的是,妈妈只属于我,我只属于妈妈,在心理学看来,这种过分强调唯一的状态,是一种对母婴关系的复制,母婴关系是一种二元关系,在婴儿看来,母亲就是世界的一切,世界的一切就是母亲。当我们能够从类似母婴关系那样的关系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相信自己的力量。在“互补”的情侣之间,在关系建立的初始,我们会因为对方身上那种对于自己来说“阴影人格”中的特质而被吸引,但因为我们习惯于忽视或者压制自己的“阴影”,所以“阴影”的存在迟早将引起社会化自我的排斥与羞耻、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这时,我们要面对阴影的痛苦,品尝创伤的恐惧,完成对自己阴影的整合。爱不只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修炼和成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90645
播放数:123261
播放数:172892
播放数:789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人生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