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mk039出场顺序序看球队地位,哪位超巨的地位最尴尬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从吃饭的顺序,看猫叔家里众猫的地位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 可在设置中重新打开噢!
30秒后自动关闭
从吃饭的顺序,看猫叔家里众猫的地位">从吃饭的顺序,看猫叔家里众猫的地位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Copyright (C)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查看: 70274|回复: 101
江陵第一防线征战曹魏
终结者, 积分 82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56 积分
精华2帖子威望3 点积分824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ajajdde 于
00:15 编辑
荀攸更新完毕,再补充完诸葛瑾就能去填剩下那些空坑了(望天)......另外第四梯队正式更名为“难以预计”,其中又扔进去几个冷门武将。
早前:《357猛将传》登场:于禁、朱然、法正、陈宫、吕玲绮
& && &&&《357帝国》登场:荀彧
现在:无双8公开:周仓
& && &&&无双8公开:程普
& && &&&无双8公开:满宠
& && &&&无双8公开:荀攸
& && &&&无双8公开:徐盛
& && &&&无双8公开:曹休
& && &&&无双8公开:辛宪英
1.本文主要是为了总结一下自357本传以后所有还没有登场的武将,基本根据人物历史背景的可挖性、人气知名、互动性、以及对剧情的贡献性及推动来判断,尽可能做到合理。文章的取材参考范围相对较广,基本源自各个文献,包括日文wiki资料等等。虽然罗列出了很多人物,但并没有所谓“绝对性”,特别是从臧霸开始至文章下半段所有打星号的“需关注”武将,怎么塑造性格、怎么设计武器剧情、何时登场之云只有等你领悟了自己去体会才有趣不是吗。本人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参考各方面的资料,包括《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可能会影响到的情节,进行两者的综合评定,再来判断武将们对无双系列的登场性和价值究竟有多少,我想我这种做法应该还不至于毫无意义,毕竟官方也是这样来对人物进行筛选的,不是单方面参考小说,文史固然也很重要,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什么事,他又为何要这样做的时候才能正确下结论。谈历史分析固然很累,但这也是本文必看的一大亮点,做归做说归说,我也不想给自己扣个“历史帝”的帽子。
2.针对上一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要申明,本人小时候开始看三国,到了自己成熟以及接触35系列以后开始逐渐喜欢研究一些喜欢的人物,但本人终究不是历史系毕业生,自认为对历史研究方面相对还是十分肤浅的,就像前面说的我组织这篇文章的信息大多来自网络,虽然是否有过记载的确切与否勉强可以通过一些史记来保证但我写出来也依旧不能说一定最全面,这点希望大家见谅,趴在显示器前整理的东西始终不会有KT财团内部历史资料库来得全面,因此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补充的可以尽可能提出,这也算是我们共同了解共同愉♂悦的一种交流方式,在此我先对广大无双粉表示致谢。另外,如果是仅仅想研究历史的朋友其实我并不建议看此贴,因为不管怎样它的初衷还是以游戏为中心,虽然我在写一些武将事迹的同时已经注意到应该尽量写明哪些出自演义哪些出自古书,但时间长了可能还是容易混淆,对原本想清楚区分小说和历史的人产生误导,所以这类情况下还请谨慎,笔者不想做害人精= =另外由于全文列出的角色数量非常多(包括很多登场性不强的武将),所以大家如果想快速查找,还是Ctrl+F吧,毕竟整篇文章字也不少,时间长了容易头晕眼花这点实在对不住!
3.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一点,也是我需要抱歉的一点,那就是当初这篇文章是在13年的时候发布的,文中错误和漏洞很多,还有人物罗列也不够完整,现在想想当时发的还是太急,直到现在还在不停地修修改改,对不管是过路人还是希望细心打量本文的朋友们实在是种不负责的表现= =这点我还要说声抱歉!而且在修改过程中帖子又老是被顶上来,我只能希望保证在358发售前后将其完工,希望支持我的兄弟姐妹及对我有过帮助的前辈们千万不要介意,多多包容。
4.无双系列的历代主以《演义》、《三国志》以及其他史料或事迹作为取材对象,包括人物、战役、事件等诸多方面都与之相关,并非单从演义或正史任何一个单方面进行,这点是在6代之后逐渐明显的,也证明了为什么我前面说一个人物要整理全资料并不容易。尤其在近来部分角色的塑造与经历上都特为明显,典型的如郭淮、鲁肃、陈宫等,尽管我已尽力参考资料相对最属全面的“日文wiki百科”(上面确实有少数国内资料未整理的细节,毕竟史书这种东西还是很杂乱的)
5.有一个名词需要说明一下,文中后期时常会提到的“纵向影响”和“横向影响”,前者的意思其实是指某个武将出场后对主剧情线引申后续的一个作用,比如6代前本作的最晚时间段划在了五丈原之战,但6代后因晋势力的加入,故事线被划分到了蜀灭亡为止,这就明显牵引出了新篇章,因此对6代以前的所有作品来说晋国的那些新角色(主要为司马二子)就是拥有着“纵向影响”。如果缩小范围的话“纵向影响”其实也包括了填补既有剧本空白的人物,比如朱然的登场意味着江陵之战的加入;程昱的出现或许意味剧情中可能会加入仓亭之战的情节等等。而“横向影响”是指在原来已有的故事线上加入一些典型或独立作为并不明显的人物,他们往往在登场价值上不如“纵向”影响的武将,如韩当、关索等。
6.无双系列的女性与男武将概念不同,女性大多为半原创性质,这是出于本质的关系,大部分女性角色如果不加以设计并没有理由踏上战场;而男性人物中属对军事战争方面有贡献的人物最为吃香,无论是战将还是谋士,能否出场主要看的还是对主线起到的作用。而目前为止总共出现过的角色类型大致共有四类:领袖、智将、猛将、谋士,至于本文提到的如张昭、简雍等这些人物如果假设在登场的前提下扮演的应该是一种新类型:助手。包括现在的贾充、荀彧其实也有一定此类的象征存在;还有像左慈、于吉这样的角色估计只能归为“道士”这一栏了,都比较特殊。
====================================================
OK下面正文开始吧,首先是【最应值得期待的人物】:
荀彧——图兴社稷借王佐,九锡枝梗断君根
简介: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颍川士人荀淑之孙。荀彧在年少时便因自身才名而被称有“王佐”之相,并先后转投袁绍曹操,又在公元192年随军以司马的身份出征保全兖州三城,对曹操徐兖两方的先后进攻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谋划作用。建安元年,献帝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由长安返洛阳,荀彧以“晋文公迎周襄王”为喻提议奉接天子,隔年又在官渡之战起到了重要的后防作用,奠定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公元208年荀彧向曹操提出南征刘表,但此后曹操却欲进国公、加封九锡而为其反对,直至建安十七年又被调至谯县劳军,最终荀彧在曹军濡须讨孙权时期忧死寿春,享年五十,谥号敬侯。
主要事迹:预判颍川易受战乱侵袭的可能携族迁徒冀州、看出袁绍不成器而背离并被曹操比作汉初张子房、陈吕图兖期间看破张邈并急召夏侯惇扫平反乱稳定军心、积极接触郭贡使其免受煽动保全鄄范三城、提出优先攻吕布的方案致使曹操平复兖州、发表“奉主上以从民望”的战略思想、反复为曹操推举良才、在曹操受袁绍书信所辱之际以“四胜论”支持其讨袁的正当与合理性、估算关中地区难以集中的特点结连韩遂马超并将关西地区交付钟繇、分析数位袁绍部下的弱缺点反驳孔融的消极想法、以颍川士族的后防力量为保证鼓励曹操切勿退兵许都、准确预测许攸的叛性助曹操稳胜官渡、建议曹操放弃进攻刘表以大局为先继击袁绍、举杜畿平河东、反复遣荀攸推辞曹操授予的三公之职数十次、北方统一后献计曹操轻取荆州、演义以“二虎竞食计”与“驱虎吞狼计”辅佐曹操稳定战局、小沛以被风吹倒的青红旗为卜预感刘备劫寨、下邳领悟出郭嘉水攻的想法
涉及战役:濮阳定夺战、定陶之战、献帝夺取战、小沛之战、下邳之战、官渡合战、荆州南征行动
个人分析:东汉末年有个出类拔萃的枭雄叫曹操。曹操是个打天下的人,打天下靠的是什么?我们姑且认为是资本;而需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资本?那便无疑是当其拥有了外能平山四海、内能平辅安邦兴复社稷的能力与时机之刻。众所周知,曹操欲收天下,除了要仰靠他那群英勇善战、唯才是举的宗亲与外姓将领,更重要的自然还少不了来自其背后那些庞大士族体系们的支持。要说士族,通读文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曹操其实也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并非特别“偏爱”,这其中的原因与当时所处的环境、两方之间的政治利益衡量也都不无关系。曹操要的是士族的号召力,而士族要的是前者所营造出这一适合他们发展的“用武之地”,因此尽管有些士大夫到后来甚至还让曹操痛心疾首,但终究也还是少不了与他们之间不断的进退与斟酌。这荀彧的父亲荀绲就是颍川大姓荀氏八龙之一,传统而典型的士大夫。而荀彧自然也是以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熏陶下而成长的,他不单是个谋臣,也是曹操的合伙人。荀彧向曹操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令的很可能并非演义中描述的所谓诸侯,而更应当是那些依附于诸侯手下的名门望族。张绣是被贾诩说服的;刘琮是被蔡氏族人劝降的;鲁肃更还曾对孙权云“今肃迎曹,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很显然,曹操虽想得天下,但更想得的是天下人。曹操希望获取的是更多传统士者精神道义的凝结与宣传力,才能更游刃有余地稳定局势,这点荀彧明白,曹操这个太监门下诞生的第二代而言,更不会不明白。
登场值:9.0分,其实以荀彧本人的高见其是否很可能早在起初就已看出汉室是很难挽救的呢?有人说荀彧的政治抱负,是在于他想实现贵族共和制,他不想看到今后的主子还姓曹,但也不反对大汉皇子依然只是个傀儡。换句话说荀彧所求的除了士族利益,更重要的还有复天下一种他所希望看到的和平,不论这种和平是如何建立的;只是,荀彧最后确为曹操所杀,所谓空食盒即为无食乃至无禄。荀彧个人的声望过高,若是欲以自家独裁天下的曹操本人而言,不论是当前还是以后,其都将是务必除掉的对象,要不然曹操晋公有些表面不吭声心里却反对的大臣会怎么找风向呢?曹操死后曹丕听谁的呢?甚至是曹丕他儿子又该听谁的呢?这个道理放在东吴的孙权和陆逊身上显然是一样的。但不管怎么说,荀彧为苟延残喘的旧汉朝廷多延续了二十几年,也可谓点亮了汉室的最后一盏明灯;尽管我依然相信那个过往能为曹操谋邀献帝的智囊,怎么说也应该算个魏臣。
03:39 上传
357E首次登场了士大夫荀彧,性格偏于稳重,与大众所知的形象基本无差(文中部分分析感谢S兄的见解)。
于禁—毅重之虎竟屈节,只观武圣显威凌
简介:字文则,《三国志》中与张辽等人合传记述的五将军之一。早先隶属鲍信,后受王朗的举荐而接触曹操,拜军司马。于禁随曹操历征八方,扫黄巾泰山、讨张绣刘备、灭袁绍吕布,几乎无役不予,在建安二十一年被迁为左将军、假节钺。与此同时于禁的性格也时常坚毅稳重,曾被曹操派以夺取后将军朱灵的兵权,并仅带了数十骑人马便完成了使命,对方大军见其无人敢动。公元219年,于禁在襄樊合战中与庞德共同担任救援曹仁的主力军团,后由于其所率部队不慎遭遇洪水而晚节不保投降关羽,令曹操也感到惊讶。两年后被吴人送还魏国,曹丕亦以屈敌之画对于禁无情羞辱,最终惭恚而死,谥号厉侯。
主要事迹:由鲍信招募讨伐黄巾、攻克广威拜陷陈都尉、征战吕布时期攻破濮阳二营击败高雅、攻陷寿张定陶离狐等地围困张超、讨灭黄巾余党刘辟黄邵、斩杀桥蕤张勋等四名袁术武将、张绣动乱期间稳战稳退严格控制部下,并坚决声讨洗劫平民的青州黄巾兵任其告状成功守护营垒、随曹操破张绣擒吕布、与史涣曹仁乐进击杀袁绍武将眭固、官渡之战守延津以拒袁绍并与乐进焚烧保聚三十余屯又斩首敌军数千招降二十余人、随曹操进驻原武攻破营寨迁任裨将军,折返官渡后又督守土山激励士气以此对抗敌军弓兵、杀死投降的旧友泰山贼昌豨平定东海、与臧霸共讨梅成,并前后相接有效完成运粮协助张辽斩杀陈兰等人、演义进攻濮阳提出空寨诱敌之策、白狼山协助张辽大战蹋顿、博望坡与李典共同看出敌军猫腻、潼关大战马超射死李堪
涉及战役:黄巾之乱、徐州之战、濮阳定夺战、定陶之战、袁术讨伐战、宛城之战、下邳之战、官渡合战、博望坡之战、白狼山之战、东海平定战、赤壁合战、天柱山之战、潼关之战、襄樊合战
个人分析:曹操帐下曾有五个能骑善伐的外姓将军,但要说在他们中谁为曹操效力最早,还当属于禁和乐进;特别是于禁曾独在关羽北伐之前就已假钺,这一殊荣在那段时期是几乎所有同道将领都无法比拟的。然而“钺”这种东西本身除了其对当事人的身份象征,一般真正的意义又往往在于出师之际授予主帅以专事权。但奇怪的是于禁在自己被授钺后直至襄樊战役之间的岁月里,却反而并未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军事生涯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主要原因还是关乎到于禁当时的军中地位,以他先前多次对下士极高的统御能力看我们何尝不信他在后来很可能被委任以掌管魏王国的兵队纪律制度?这其中更深一层的意思也自然应在于曹操生前对关中、青徐等地区都仅只有名义控制权,统治基础从来不算稳定。并且以这个论点看,《魏略》里所记述的曹丕因对青徐督帅臧霸的不满而让宗亲曹休前去接替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与此同时于禁作为一个常敢于秉公执法的大将又曾与青州军有过摩擦,这种特点作为可以保障曹魏军事机制运转的人选上,想必即便是同样对下士一直不怎么友好的徐晃或许也是难当在即的。只可惜,于禁最后降了,投降辱不辱?辱。但更辱的是同期还多了个立义将军庞令明!
登场值:8.7分,陈寿云:“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并且除了张辽,他称乐进骁果、称于禁毅重、称张郃巧变、称徐晃畏慎;但谁还曾记得“未副所闻”这四个字也同样是出自陈先生对于乐进、张郃的定论?乐进作为右将军在一生的最终舞台上的表现显然没有张辽出色,曹丕都只赏了后者与李典唯独没有赏他;张郃姑且认为原文中那些“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的吹捧皆非陈寿本来的意愿所写,但官渡之战也因他的叛变很可能间接导致了后来袁绍本营的迅速败溃,甚至是由此惨遭曹操坑杀的七万大军等等。再说说徐晃,他尽管俭约谨慎常常不给士卒赏犒,但史书也记述了他“追奔争利”,至少证明他不时还是会无奈做出与自己个性截然相反的举动。最后再看于禁,“禁等七军皆没”或许还让人觉得统领七军并由于洪灾而放弃抵抗的人不止他一个,假如定要说这是为了顾及那些部属们的安危,那也只能算是随波而流的命运安排罢了。
20:04 上传
于禁终于在357M登场,樊城投降的理由为避免牵连属下将士的性命,有待以后更多的展开。
曹洪—肺腑骏骨示忠烈,鏖转八方故情留
简介:字子廉。曹操从弟,东汉末年至曹魏建国时期的著名战将,曾在危急关头解救曹操并言:“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曹洪的一生征战无数,几乎每次都随军参加了各个大中小型的对外作战,为早期的曹操集团立下汗马之劳。不过曹洪家富性格却显得吝啬,黄初七年曹丕因年少时其拒绝自己的借求之意而试图将曹洪打入大牢并处死,在群臣和曹真等人的劝服下曹丕依然没有对之赫免,可幸此时卞夫人以“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来责怒曹丕才使曹洪险遭死罪,但官位、爵号等皆被削夺,在卞太后再次为其求情后方才得到复原,曹洪于公元226年再度复职担任后将军,数年后死去,谥号恭侯。
主要事迹:荥阳让马守护曹操、与扬州刺史陈温招募庐江丹阳的数千士兵、曹操征兖州之际屡次攻克多座县城、奉命西迎献帝迁都许昌、官渡之战与荀攸镇守大营顺利抵御张郃高览的进攻、汉中之战于下辩击破吴兰任夔等人逼退张飞与马超、演义在濮阳仓亭等战役多次与敌将对峙相战、拖刀计杀死何曼、南皮阵斩袁谭、守夷陵大战甘宁、潼关再度救援曹操以致脱险
涉及战役:荥阳之战、濮阳定夺战、献帝夺取战、官渡合战、仓亭之战、袁氏根除作战、新野之战、赤壁合战、南郡之战、潼关之战、阳平关之战
个人分析:曹洪对于其一生贪财的描述总共有两次,一次是《三国志·曹洪传》记载的“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另一次则是《魏略》所注的“文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洪不称意”,这两件事分别都与曹丕相关,也不由让人觉得这就是他后来被曹丕施以囚押的根本缘故;不过事实上通过一些史料观察也不免让人发现,曹洪其实很可能早在曹操当道的时代就已经不如当年让马护主时那么受敬了。其最具直观性的词眼可从曹操曾下令核查官吏家财之际以一句“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的震惊表现看出来;或者我们姑且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也不妨可以再细细品味一下汉中之战时曹操对曹休的表态:“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曹操将主帅地位虚托曹洪而实推曹休,显现出的自然是一种不信任之情;然而不仅如此,即使是汉中之战以后的曹洪也同样做了件不是特别光彩的事情,那就是大摆衣着单薄的舞女在庆功宴上行歌踏鼓并当场即被关内侯杨阜所斥责,曹洪见状后只能慌忙下令罢停并请杨阜回座。种种的蛛丝马迹都不免让人怀疑曹洪在那段相对活跃的时期尽管没有遭遇诸如夏侯渊一般相比之下的冷落,也应该很可能是号不怎么十分令主子讨喜的人物。此外还包括曹操对其为人习性的认知,《三国志·辛毗传》中的“昔高祖贪财好色,而良、平匡其过失。今佐治、文烈忧不轻矣”也明显拥有特别强烈的针对性,更何况曹操本身就是希望让曹休、辛毗二人作为参军来监督曹洪的;以及过去《满宠传》中记述的曹洪的亲眷宾客,几乎都有品行恶劣之疑,满宠深明大义在曹洪求救于曹操之后果断处决了曹洪身边这些犯法的人,深受曹操对其尽忠职守的赞扬。
登场值:8.8分,关于曹洪,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或许是出于一种富人对生活变迁后产生自身安全感缺乏的特殊心理(感谢原作者的见解),甚至还有朋友分析起初曹洪不愿以一己之财相助实则是为了试探曹丕的度量,不然即便其如此视财如命却为何会偏偏在早先贸然做出舍命护主的判断,从而忽略了这种输死一搏所来带的巨大风险?总体来说曹洪的故事在细看之下确实反映出了很多有趣的信息;只是不管怎么说无双系列中的他应该还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复杂”,单看小说中那个屡度与敌将正面拼杀、听信了占卜师管络的预言而受到张郃的不解与鄙视,以及不顾徐晃的万般劝解一怒之下失守关中,在后来又被杜撰成再一次于马超手中解曹操于潼关的骁勇悍将,的确也一直是广大无双玩家多年来不停在期盼的。除此之外,据《拾遗记.卷七》描述,曹洪在当时的那匹座驾名为“白鹄”,相传此骏马能够乘风而行且滴水不沾于蹄脚,谚曰:“凭空虚跃,曹家白鹄“。
程普—三世长将激周郎,胜券在握皆释然
简介:字德谋。东汉末年江东宿将,历任三代孙氏家族重臣。《三国志》述程普最初在州郡任吏,有容貌有计略,又善于应答论辩。曾先后活跃于讨黄巾、反董卓等时期,孙坚死于襄阳刘表之手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更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平定了会稽的山贼动乱。公元200年孙策长逝,程普在原驻地镇守后再一次于孙权的带领下继续征战,在诸多抵曹战役中屡立功勋,后于建安十五年周瑜死后代领南郡太守,也因其在吴国诸将中年事最长,故常被尊为“程公”。程普的卒年不详,《吴书》相传其因杀死众多背叛者并投尸火海不久身体便受到影响,于百日后病死。孙权论程普之功,封其子程咨为亭侯。
主要事迹:宛县邓县一带进击黄巾贼党并随孙坚在阳人击败董卓披身创伤、孙坚死后随孙策攻打庐江并在五年内东征西讨进击刘勋黄祖等人平定江东、孙策逝世后与张昭共辅孙权平定叛乱、赤壁时期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操于乌林、攻打南郡大破曹仁、演义讨董时期斩杀华雄副将胡轸、提议到达洛阳的孙坚拾夺玉玺从长计议、襄阳追击黄祖并大败蔡瑁杀死吕公、吴郡征刘繇大战太史慈并多次救援孙策、夏口之战与甘宁合力击杀黄祖、合肥作为本营援军危机中救助孙权
涉及战役:黄巾之乱、阳人之战、玉玺争夺战、襄阳之战、江东平定战、小霸王惨祸、夏口之战、赤壁合战、南郡之战、合肥之战
个人分析:人们常说程普、黄盖、韩当早年发迹于孙氏基业,不过细看之下倒会发现如果仅是抛开黄盖平山越而历任多县县令的那段描述,程普在赤壁以前的文献记载恰好是三人中最多最详密的,这点本人相信原因可能也正如《三国志》记述的“普功为多”,特别是曾随孙策陆续转战庐江、横江、曲阿、乌程等多达十二个地方领域这点;赤壁之战时,原本担任先登校尉的韩当被迁为中郎将,而同样在孙坚时代便早已开始戎马生涯并将县区管束得十分贴服的黄盖,又似乎直到他不慎中流矢落水被士卒及韩当救回以后方才升至武锋中郎将,唯有程普与周瑜共同分担抗曹作战之际的左右都督。与此同时程普时而乐施舍、喜于结交士族官员等有名望地位之人,不难发现其除了自身原本对孙氏的力竭奋战,也确实不乏为人所尊的一定魅力。
登场值:8.9分,程公作为一名老一辈江东先代霸业起步时期重臣,已几乎可以认定是一个不可能不与各位相逢的武将。而有关历史上年长的他表现出的老壮姿态,主要出于《江表传》的陈述:当时的程普曾可能因能力上的不信任而数度轻视侮辱周瑜,但周瑜每次都回避了和这位长者的正面交锋,并始终不计前嫌才让他愈加感受到了其宽宏的气度;同样在演义中,作为赤壁前哨战之一的三江口会战前夕,程普亦同样因周瑜的爵位居于自己之上而深感不快,甚至令长子程咨代己列阵,直到程咨告诉父亲自己亲眼看到了周瑜身为一军主帅的胆气方才意识到了错误,并立即回营发表谢罪。就小说而言,程普与黄盖韩当之间的关系显然体现在早期的一同鏖战、一同拔剑对峙颜良文丑等等,可谓一道吴势力的典型标志。
程老将军果然在朱然以后第一个登场,形象与史实记载的基本吻合,是个严厉的长者。
徐盛—巧退魏师性勤强,文向难纵称蕃辱
简介:字文向,孙吴名将。徐盛以寡兵退敌而闻名,最初在孙策守江东时期抵御黄祖的进攻;其后又在合肥、濡须口等多场抗魏战役中皆有奋勇表现。洞口之战时,徐盛更是独自对峙曹休使其知难而退由此大受孙权的赞赏;而他最具代表性能力体现的一次胜绩应该便是公元224年曹丕再度南下所发生的广陵之战,徐盛在石头至江乘两地建造长达数百里的疑城假楼成功对之迷惑,又一次抵御了曹魏的侵袭。此外,《三国志.吴书》的徐盛将军与程普、黄盖、甘宁等十二人被合列为“江表之虎臣”。
主要事迹:以不到两百人的兵力击败黄祖之子黄射的千余大兵、讨伐临城南阿等地的山贼、濡须口率军在暴风来临时上岸杀退魏兵、随吕蒙便衣渡荆州、夷陵之战连连攻取多处营寨立下功绩、曹丕三路伐吴之际与吕范全琮渡江拒敌并独自迎接曹休的进攻以少胜多、曹丕大军再度南征徐盛提前献计在建业周边建筑围栏与篱笆制造假象成功迷惑敌军、演义多与丁奉共同出战并在最初的赤壁之战因周瑜对东风被唤出的疑惑和恐惧而受命参加暗杀诸葛亮的计划、南郡救周瑜于乱军、江东追袭私奔逃亡的刘备孙尚香、石亭击败魏将张普并全力追赶曹休
涉及战役:柴桑防卫战、赤壁合战、南郡之战、隔江斗智、濡须口之战、合肥之战、暗渡荆州、麦城之战、夷陵之战、洞口之战、广陵之战、石亭之战
个人分析:从徐盛原本在史书上所留有的事迹看,他最著名的功绩除了以寡胜众之外,便是广陵战役中兵不血刃计退曹丕成功防守吴国的东海之滨;然而《三国演义》里的徐盛形象相比之又更为丰富多姿,其与丁奉几乎每次同时随军出征更是在早期几乎成为了周瑜倚为屏障的左右臂,活跃期又十分长久充实了剧情表现的可观性,是个无双系列的必备良将。要说徐盛唯一一次出师不利应该便是孙权征合肥时因受到张辽等人的突袭而不敌退阵,不过这一败后来也得到了潘璋的救援。另外,徐盛起初与蒋钦不和,又在孙权拜周泰为平虏将军调遣自己后表现出不满,以此来讲徐盛原本或许也是个与水贼不怎么合得来的人。
登场值:8.7分,与程普一样是位登场悬念很小的武将。徐盛在孙权向曹丕称臣时曾因魏国使臣邢贞的骄纵蛮横而感到耻辱不禁流泪,由此亦能看出其不愿屈服人下的好胜一面;而实际上尽管小说中徐盛、丁奉二人几乎同辈相望,但丁奉的史迹却显然始于东兴之战的雪中奋兵,在此之前的事迹记述量是远远不及于徐盛的,可见两者间重点戏份的时间段落之差,一个主在中期另一个主在后期;另外又因为《三国志》对丁奉描述的“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的关系,证明丁奉在过去已太多次的成为了很多知名人物的麾下小将,故在无双系列的原则上必当还是要刻意区分一下两者的辈分差别,个人认为徐盛作为丁奉的前辈登场是最为恰妥的,性格表现也应更为灵活与矫健,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刘义庆的《徐州先贤赞》述“孙权每选出战者,盛常在前”,此句指出的既包括了徐盛最先被孙权命以征讨,亦可能还有他时常主动担当先锋的意思。
01:06 上传
徐文向将军同样以急快的速度登场在了程公之后,性格豪气磊落,形象也呼应了文中的“矫健”二字。
诸葛瑾—东吴温雅诸葛虎,竭保二分大计图
简介:字子瑜。东吴名臣、将领,诸葛亮族兄诸葛恪之父。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温厚有信,曾多次在吴国与蜀汉产生僵持时介入纠纷,并婉转消除了孙权与朱治间的长久隔阂助其解开心结,至此备受各方周围人的信任;公元219年随吕蒙讨关羽,随后又在魏国三路伐吴之际担任援军带兵解救孤兵困惑于江陵城的朱然,但因夏侯尚火攻船只而无法行军,幸好及时得到了潘璋的救援,加之朱然自身的坚守才得以保全回师。黄武五年曹丕逝世,身为左将军的诸葛瑾被委任兵分两路攻取襄阳却不慎败于司马懿,不久又在孙权称帝的前四年官至大将军,于公元236年再度协同陆逊攻伐襄阳,期间两者共同配合相互信任在魏军的逼迫下安然撤退。此后的诸葛瑾还参加了赤乌四年的伐魏作战,但在同一年便去世,寿终前命人简朴安葬。
主要事迹:赤壁之战后几度受托出使诸葛亮刘备索取荆州支配,并在后期以书简力图讲和吴蜀关系促使夷陵之战后双方复归同盟、参与夷陵之战在火计之下随军攻破敌方营寨、江陵之战与潘璋合作保全军队救出朱然、孙权北伐之际与陆逊默契配合在危急关头确保退军、曾帮助孙权消解其与朱治的隔阂并打动孙权赦免殷模又在虞翻遭流放之际为其求情深受尊重感谢、演义尽力劝阻太史慈与同乡人戈定潜入合肥刺杀张辽但未果、曹丕伐吴之际与陆逊合力击败攻打南郡的大将曹真
涉及战役:赤壁合战、合肥之战、麦城之战、夷陵之战、江陵防卫战、第二次合肥新城之战、赤乌伐魏作战
个人分析:待更新
登场值:8.5分,待更新
朱然—睿智督策筑勋成,韬略重镇显将威
简介:字义封,吴国著名将领。原姓施,毗陵侯朱治之侄,年幼时曾与孙权同窗共同学习,孙权继承孙策后被任为山阴令督领五县,讨伐山越镇压叛乱,并在建安二十四年随吕蒙共同截击弃城而逃的关羽;关羽死后朱然又与陆逊韩当等人相互配合击败刘备。不久,曹丕伐吴攻江陵,朱然通过睿智成功抗击了曹真张郃等魏将的侵入一时间名震敌国,此后更是在多次对魏作战中有所表现,包括柤中回朝等。朱然在赤乌九年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三年后因病情加重而离世,孙权为之痛而素服作哀。
主要事迹:作为山阴令用一个月的时间平定山越、随吕蒙潘璋合力截击擒获关羽父子与赵累、夷陵之战大破刘备并阻断敌军后路、与骆统陆逊看出曹丕集结军队图谋东吴的诡计、以少胜多看破魏军的战术漏洞攻下军营斩杀姚泰成功保卫江陵城致使曹真张郃等人无功而返、石阳协助潘璋拒敌引军撤退、石亭牵制曹休呼应陆逊击败敌军、两次出征柤中一带战退魏将蒲忠胡质李兴等人杀死叛贼马茂并顺利凯旋、与全琮成功上疏使孙权宽恕周胤、曾为吕蒙临终前亲口承认可代己者堪比陆逊
涉及战役:山越讨伐战、濡须口之战、麦城之战、夷陵之战、江陵防卫战、石阳之战、石亭之战、赤乌伐魏作战
个人分析:小说中的朱然不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实际上他也显然绝不会在公元221年就这么战死疆场。朱然是东吴历史上较著名的一位后期重要武将,《三国志》记述陆逊在过去曾因自己对襄樊得胜后的关羽进行合理分析而得到了都督吕蒙的深度认可,事后更是被后者极力推举来担当出兵陆口的总指挥,击败关羽留下战果;然而在荆襄争夺战以后,吕蒙的病情却突然加重,孙权也由于担心其今后无法再为自己所用而感到十分焦急,此时此刻的吕蒙竟断然举荐了先前同样随军征讨关羽,并在起初曾平定了山越动乱的孙权旧故朱然来担负这一大任。吕蒙死后尽管相对有所声望的依旧是陆逊,但朱然亦是在他的指挥下奋战猇亭,甚至与之一同道破了曹丕的思量,在仅仅只过了一年的时间里督战江陵守护要地,成功脱己国于万般险境中。
登场值:8.5分,退山越、袭关羽、战猇亭、保江陵,朱然的各种事迹都体现了他自身具备的优秀素质。不过就年龄来说,朱然比起陆逊竟是要大一岁,但后者却还早亡了朱然四年,这其中的缘由相信大家也都明白。陆逊曾涉足了“二宫事件”并与太常顾谭、大将军诸葛恪、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等人坐拥于太子孙和一边,因孙权的多次斥责冷落而死;与此同时其子施绩也亦投其中,都在《三国志·吴主五子传》皆有引注。那么问题来了,那就是为什么唯独朱然一人迟迟在那段时期显得特别沉静,而以至到了赤乌末年早已年老稀糊的吴大帝都不忘挥泪缅怀他的过去?道理很简单,朱然作为一个镇守边境的将领常常远离了东吴内部斗争的核心地,促使两者接触的机会本来就很少;其次更是有朋友评价朱然是个不怎么会随便发表意见的人,并且只有他认为说了有效果的时候才可能愿意去尝试;以这点来看我们或且不谈“二宫”,即便是相比陆逊在黄龙二年上疏求减赋税而不果、张昭在嘉禾元年极力阻止孙权远征辽东最后闹得双方点火烧门这些事后,我们还是几乎不能发现朱然有在更多决策性问题上与当朝发生过一系列正面冲突或矛盾。现在回想起前文说过的诸葛瑾,朱然似乎也在无意间形成了一道自己的“屏障”,甚至他的儿子也未因这些夺嫡之争而受到什么牵连,这便是为何陆逊朱然二人的命运在最终会截然不同的一部分原因。另外,文献上描述的朱然是个身长不足七尺的小个子将军,而他所散发出的气质能以“气候分明,内行脩絜”来形容。
20:05 上传
祝贺朱然首次在7M中登场!形象刻画为陆逊的竞争学习者、火计爱好家。
陆抗—祖荣兴衰系荆州,将门虎子自俊留
简介:字幼节,东吴名将陆逊次子,母亲为孙策之女。赤乌八年陆逊含恨而没,年仅二十岁的陆抗在父亲下葬之际回都谢恩,并在孙权面前为陆逊辩白终于消除了他先前的猜疑。凤凰元年,西陵督步阐决意放弃日渐衰弱的东吴转而见风使陀向西晋倒旗,陆抗在敌军的数路人马逼近下坚持死守西陵,破坏江陵水闸有效阻碍晋军的运粮疏通,迫使在羊祜等人尚未到达之际便已攻克西陵,诛步阐夷三族,一时成功保卫国土。此战过后羊祜遭贬职,但他亦重新计划瓦解吴国内部的策略,占据荆州东部与陆抗各执半疆,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同意识以及深厚的友谊。后来陆抗听闻吴主孙皓荒淫残暴曾两度上表其务必以匡不逮关注百姓,并在重病期间依然强调西陵的利害而建议重守之以应急变。公元274年陆抗逝世,后人云:“抗亡则吴亡”。
主要事迹:为亡父辩白并反驳杨竺整理的20条罪状使孙权追悔、作为立节中郎将屯守柴桑保持领地完好与诸葛恪形成正反对比、寿春解救曹魏叛臣诸葛诞击败对方偏将军与牙门将军、作为孙休西征的第二批将领进攻永安因遭遇荆州刺史胡烈的腹背受敌而失利、西陵之战以高墙围困步阐,紧急时刻识破羊祜计策并果断破坏自己建造的江陵堤堰断绝西晋的水路运粮拖延敌军、督守荆州与晋将羊祜达成默契使晋吴两地和谐共处、反复上表吴帝孙皓试图更正其各种不利于朝政发展的做法但未得到认可
涉及战役:二宫之争、诸葛诞之乱、永安攻略战、西陵之战、羊陆之交
个人分析:说起陆抗人们或许会想起陆逊。而造成陆逊之死的导火索,除了鲁王孙霸与太子孙和的皇储纷争,有人还曾认为其与东吴统治者长期对江东士族所施加的某些隐约存在的控制与约束力不无关系,此前的暨艳、吕壹等案例就是一种旁证,也分别代表了以吴郡四姓为首的派系与淮泗南渡群体间或许存在的政治利益纠葛。但对于二宫来说这些其实都只是侧面因素,毕竟随着时间迁移,孙吴内部两股主流势力的人脉交融是在不停演化的,小到我们或且不谈南北宗族的某些通婚现象,就光以“二宫”两方的营中阵容看也并非南人皆通太子、北人皆通鲁王,由此“地域论”在这个问题上就不是可以解释通的东西了。众所周知,“二宫”的起因很大程度在于孙权晚年对两位次子的“嫡庶不分,闺庭错乱”,又无法果决立后、纵容长女等。但陆逊被卷入该事件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他身居要职涉及中央政权,对“二宫”这种规模的朝廷内乱不可能做到置之度外充耳不闻。特别是《三国志·陆逊传》中提到的顾谭、顾承、姚信等亲附太子的人物都与陆逊有戚缘关系这点上,陆逊作为丞相更是很难不搅这浑水。何况作为后期对政治立场有所警觉的孙权本人而言,当他急于要处理立储上的内部斗争之际也难免会变得更加敏感起来。还记得像曹操这样的很多封建君王最忌讳的是什么吗?那就是权臣自身的影响力对国家下一代朝堂的涉入性。晚年的陆逊位极人臣,声望又高,即便他一番赤诚,心里装的只有“不可废长立幼”的台词,但可曾试想这些在挣扎于继承人问题上的孙权眼里又会成什么呢?这不是说孙权如何生性多疑,而是一种格局下本就容易产生的“潜制度”罢了。因此,陆逊的牺牲对孙权而言必然会成为一种事实。历史有时就是政治,本就难分对错。陈寿评陆逊的话是“忠诚恳至,忧国亡身”。
登场值:8.6分,陆抗为陆逊伸冤的那年二宫纷争并没有结束,但他在赤乌九年却被孙权赐了个立节中郎将的名头。这个“立节”方北辰老师曾解释过其意味着孙权希望陆抗可以放下父亲被逼死的恩怨而继续为王朝效力;也确实,对于那时候的陆抗而言唯一能走的也就只有子承父业这条路。陆抗和步阐的不同,显然在于他身处自己的特殊立场却无法以那种极为消极投机的方式来脱离苦境,而这种情况也正是基于陆抗扎根在江东吴郡大族,以及身为将门虎子的那份执着与无奈上,这是无法选择的。陆抗的宿敌羊祜也是个在民间颇具影响的灵魂人物,而无双系列中他们的登场可以作为三分归晋前最为通俗圆满的承接。
王平—深藏军实广识疏,屡赴北伐本轻疑
简介:字子均,蜀汉北伐时期的前线重要武将。年少时的王平曾被何氏家族收养,故名何平,后才改回本姓,隶属曹操的代理校尉,在汉中定夺战过后投降刘备,以裨将军的身份参加了诸葛亮北伐计划的重要战争街亭,苦劝马谡切勿舍水上山。尽管结果仍以失败而告终,但王平却由于进谏有功而被命为参军,后更加封讨寇将军封亭侯。此后,王平参与了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让张郃难攻不落,又在五丈原及曹爽伐汉中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原本父亲的爵位。
主要事迹:屡谏马谡切勿离水扎营尽可能避免魏军的包围、马谡受袭后冷静自若率千余士兵鸣鼓自守并收复军队平安归还连获加赏、参与诸葛亮四出祁山坚守不动抵挡张郃的攻击、五丈原魏延作乱之际领兵对之进攻遣散士兵战败魏延、曹爽伐蜀之际反对众人的消极策略坚持死守兴势山以防敌军占领阳平成功待机至蜀军增援的到达、演义首次登场于汉水之战建议徐晃安营扎寨反对渡江惜受到排挤、多次出现在南中天水祁山等数场诸葛亮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与廖化马岱等人以忠臣自居
涉及战役:阳平关之战、定军山之战、汉水之战、南中征伐、天水之战、街亭之战、陈仓之战、木门道之战、上方谷之战、五丈原之战、兴势山之战
个人分析:相传,诸葛亮在公元225年出师南中平定了数个蛮夷部落的叛乱,归旋后还收了一支专门由当地青羌猛士组成的部队,并把其中一些相对不怎么孔武有力的挑出来分配给蜀中大姓,将剩下最为精干的部分统为五部,还起了个外号叫“飞军”。以上这些是东晋地理文选《华阳国志》中对于所谓某支三国“神秘军团”之一的大体前世描述。建兴九年诸葛亮出兵祁山,魏国骁将张郃在南围对着当时身为“无当监”的某人猛烈进攻,诸葛亮派魏延等人赶赴营救大败敌军,缴获甲首、玄铠等数千级,晋宣帝只好撤退。这段描述同样载于东晋年代一本叫《汉晋春秋》的材料,虽然负责给正史追注的裴松之自己都说《汉晋春秋》里好多东西在以前压根儿没听说过,文体又大不相同甚至怀疑它是捏造的,但如果蜀汉的军事制度当真效仿东汉,那么依照《历代兵制》里的说法蜀军内部也确实设有“监”这个职务,我们可以按常规来把它直接翻译成“监军”,也就必然是那种管理师团内部纪律、稳定、统一的那类人了。于是,一个“无当监”外加一个“飞军”,两者合起来看也就可以解释某四字名组成的军团在如今人们印象里是怎么形成的了。王平这人在巴西长大,也就是接近梓潼一带的那个巴西,不是球队的巴西;《三国志》述王平曾跟随当地夷王率众投奔曹操,也就是这个从小就在军旅长大的人肯定也对当时那种与中原文化不同、习俗不同的少数民族接触甚广。再加上王平“性狭侵疑”气质阴郁,不论从哪点看都是掌管那些蛮夷兵将的好人选。不过,王平的这个“性狭侵疑”也给不少后人留了些疑惑,那就是在某场被称作是诸葛亮没有打出关键第一鸣响的陇西“圣战”中,王平所统的“千人”军马为何没有在马谡“舍水上山”被敌军围困后主动上前救援,反而是“鸣鼓自持”一边装着一副有埋伏的模样一边稳稳当当地向后退呢?尽管这场“圣战”中敌我双方的详细兵力当今已无从考证,但王平“连规谏谡”而无果的表现或许还真和这个“性狭侵疑”有一定关系。王平为何自卑?因为他没读过什么书文化层次并不高,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语言感染给对方的力度问题了;亦或者就是马氏五常的那位理论派学者当真是没怎么重视我们王将军的一番苦心啊。
登场值:8.7分,我倒根本不是在怪王将军,某“圣战”对于孔明先生今后在朝中的战略规划、树立威信等何止是重要,那么作为副将的退守又能最大程度控制兵力的损耗,没有被特加恩赏反才是奇怪的。王平后期在营中的地位以及他平时所付出的努力正史写得十分清楚,只是在此文的论点上也依然要把马谡王平二人起初由各自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所产生的巨大差异当作是一种参考,更具体的恐怕要等分析马谡的时候再讲了。而无双系列如果推出王平,则大可效仿小说从徐晃这里说起。
廖化—忠挚之心足下始,累满尘埃扫风霜
简介:字元俭,本名廖淳,蜀汉后期将领。史载廖化曾担任关羽主簿一职,然而在关羽兵败遇害后其被迫降吴,又诈死并彻夜携母回赶刘备大营成为宜都太守参加夷陵之战。延熙元年九月起始,廖化在有生的26年里屡度在姜维的带领下北伐曹魏,期间两次成功迎击郭淮的进攻;又于公元263年抵御司马昭的伐蜀作战,被蜀主刘禅派遣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并在同年九月与姜维、张翼、董厥等一同退守剑阁与钟会相峙。蜀汉灭亡后廖化等人投降钟会,最后在与宗预一起迁移洛阳的途中病逝。
主要事迹:效忠刘备不负辛劳携母归附、姜维北伐之际看出扎营不慎兵力分散的弱点击败郭淮副将游奕并杀死王赟、凉州羌胡叛魏来投之际助姜维抵抗郭淮并协助姜维迎回胡王治无戴等人的部落、于公元259年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官位与张翼平等、长期随姜维出师在后期周旋于沓中剑阁等地并看出蜀汉国力不易再耗的弱点、演义杀死从山贼杜远的手中拯救刘备夫人、刘备夺荆州后第二次前来投靠顺利成为关羽主簿、作为先锋参与诸葛亮与姜维的无数次北伐作战夺得司马懿的金盔
涉及战役:关羽千里行、襄樊合战、麦城逃亡战、夷陵之战、陈仓之战、上方谷之战、五丈原之战、铁笼山之战、洮阳之战、沓中之战、剑阁之战、魏灭蜀之战、钟会之乱
个人分析:廖化对于正史来说其实还不能算个特别显耀的武将,他作为一个随自己国家抗战到最后的蜀汉元老却未在文献《三国志》中以自己为抬头列有独立传或合传,而是仅附在了宗预的传记之后,并且廖化虽然自刘备的猇亭一役时已经投入阵营但实际上又是从诸葛亮死后的姜维北伐时期才正式活跃起来的;不过,演义中的廖化却被作者添加了很多剧情戏份。罗贯中笔下的廖化原属黄巾一党,在关羽脱曹营千里走单骑之际杀死贼人杜远以拯救刘备的两位夫人为缘与之相逢,但关羽因其过去身份的关系拒绝了廖化希望成其随从的心愿。此后直到关羽失荆州,已正式投刘的廖化执意向镇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并且从诸葛亮讨曹真司马懿的陈仓之战开始便时常跟随大军依照命令指挥行事每次都能完成作战使命,包括与关兴、王平、张翼的合作等,都无形中提升了他的存在性,以这个基础为出发点廖化或许可被认定是一个非常拥有剧情起伏性的人物。
登场值:8.4分,清末《扫迷帚》第24回有着一句多数人都听过的老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的确,如果光凭《三国志》里针对廖化的那些寥寥记载来分析我们也只能认定那个时期蜀汉确实已无太多出类拔萃的顶尖将才,形势已窘迫到了要让一个多年掌管文册的官吏强行调至战场,脱胎换骨身披铠甲协助蜀军填补出征将领的缺失。那么廖化究竟有多少岁?起初他又为何没有自举为“将”,反而是成了“主簿”这种典型的文务呢?镇军大将军宗预曾在诸葛瞻初仕“都护”没多久的时候对廖化坦白双方各自都已“年逾七十”,也就是说廖化最早也应该出世于公元191年左右。而东晋文献《襄阳耆旧记》曾称廖家一脉“世为沔南冠族”,即廖化既为《三国志》所述的襄阳人又扎根至荆州大族。那么假如真的像《后汉书》记载的“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那样,自公元190年开始荆州内部在经历了刘表的整顿后,政治文化较之以往又进一步被发达化的影响下,年幼时的廖化还真有可能受到过不错的教育,也由此可以担任主簿这种需要很多文识基础的岗位。凭借这样的功底廖化在常年的环境熏陶下亦很可能对战事常略也同样积累过不少经验,步入晚年之后更同样曾以“兵不戢,必自焚”对姜维的穷兵黩武作出一番老泪纵横的迟暮悲叹,甚至是引用《诗经·小雅》中的“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来比喻自己生不逢时;再看看蜀汉王朝最后的遭遇,刘禅向邓艾投降后那些包括了廖化在内的蜀军将士“拔刀砍石”,有时也真令人唏嘘不已。
法正—恩怨分明蜀中臣,峻烈意直夺汉川
简介:字孝直。季汉开国前谋士、大臣,名门法氏之后。法正最初与同郡人孟达共入蜀依附刘璋,但志不得意,又为人诽谤冷落,在公元208年受到张松的举荐出使刘备,期间法正感触到了刘备的雄才大略决定暗中密谋与张松共同奉戴于刘备成为益州计划的内应。只是不久,张松由于其兄张肃的告发而意外被刘璋所杀,刘备在计划败露后即刻向刘璋发军,在历经两年之久的战争后刘璋终于因考虑百姓的安危而主动投降放弃抵抗。建安十九年刘备顺利取蜀自领益州牧,法正不断巩固内外朝政又顺势排除异己,诸葛亮因念及他的功劳而没有理会旁人的不满;三年后法正再度献策图谋汉中,成功协助刘备击败了收降张鲁的曹操势力,为蜀汉王朝的建立打下了极为扎实的军事基础。法正死后谥号翼侯,刘备为之的突然离去痛哭数日。
主要事迹:作为使臣向刘备提出暗夺益州、看出刘璋不可能采取郑度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的策略、建议包围成都后的刘备势必要以保持名声为首要而重用太守许靖、以晋文公娶侄媳的典例认可刘备迎娶刘璋兄长刘瑁之遗孀、与诸葛亮李严刘巴伊籍等人共同制定律法章程《蜀科》、曹操派夏侯渊张郃镇守之际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为由建议刘备攻克汉中、看准夏侯渊袭击本营的时机向刘备提出进攻、汉中争夺战期间为保护刘备拒绝避箭、演义作为葭萌关等战役的参谋一路拥立刘备
涉及战役:成都夺取战、葭萌关救援战、定军山之战、幻想-夷陵之战(?)
个人分析:建安十九年,刘备结束了与刘璋的漫长交锋,在顺利取蜀后收降了许多来自益州派的精英干臣。此时的法正也逐渐从原本那黑压压的人生色彩中挣脱了出来。不仅如此,《三国志》还记述法正在当年逐个扑倒了几位过去诽谤过他的人,而原话中的“擅杀”二字意味也尤其明朗。法正对那些人的处刑完全属于私自报复的范畴,他没有走抓人小辫子之流的正规程序,也没有请示上级下诏文旨排除异己,而是简单粗暴地把那些曾经刺过自己的钉子从肉里活生生拔了出来。结果显然不免被人打了小报告,而且被告知的竟然还是那个政治力远比军事头脑高明的军师将军诸葛孔明!说起来当时的诸葛先生手中算盘光想想其实就有不少,他可以上报刘备替人请冤,也可以私底下找法正坦明情况让他尽快收敛免得大家都弄得不好看。可结果他也愣是没采用这其中的任何一条方案,而仅仅只是说了几句就让揭发者没了继续讲下去的信心:“主公之在公安也...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这段话实际上是很有挖掘空间的,尽管我们单从原文的只字片语看无非是诸葛亮对法正的居功自傲望而止步,但仅凭他那从二十多岁就大胆提出“隆中对”的刘派老创业家工龄资质,以及兼荆州派灵魂人物的先天条件,真会怕一个背后并无太多人撑腰的新进角色么?在乱世,看似崭露头角的人因一时疏忽直接封尘于灰土的例子有很多,法正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看懂了诸葛亮对自己极为温和的警示,明白自己在关键时刻不能锋芒过甚没了方向,如果一味只是追求宣泄压抑寻得快感,结果不但会搞得朝野上下水火不容,还很可能会没了刘皇叔唯一的这座靠山,这是有利于国家利益、哪怕是自己利益的举动吗?好在法正是个明白人,他最终显然还是向诸葛亮缴械投降负荆请罪了,让人品出了和当年廉颇有些相似的味道。
登场值:9.0分,法正的祖父外号叫“玄德”,法正和刘备二人第一次邂逅洽谈看起来就已经非常投机。法正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个谥号大臣,但其历史评价却也同样褒贬有加。论战略,夺汉中,黄权捣鼓得比他要早;论识别,谈人德,史学家孙盛还觉得他当年将许靖比作郭隗不合所宜,只是这点在后来作为史本《三国志》追注者的裴松之还是发表了一些争议和看法,至少他认为法正的比喻并无过失。法正曾是诸葛亮叹息之余明言唯一一个能劝止刘备冒然赴东伐吴的人,这很符合当今无双系列的主流趋势;同时在东晋时代集著的《华阳国志》中,曹操也曾因为自己不能得到法正这样的人才而感到失望和惭愧。
20:06 上传
如先前所料法正登场于7M,主要特色为火烧夷陵等历史事件的扭转。
周仓—人传关家侍者勇,手扛阔刀犊乱世
简介:周仓是古典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原创人物,身材雄壮的黑面关西大汉。本属黄巾党已故的地公将军张宝,与裴元绍共藏匿于卧牛山附近,届时刘备二弟关羽自官渡之战击杀颜良文丑后正欲从曹营脱离,过五关斩六将一路竟恰好与之相遇,周仓便开始对关羽忠诚不二,其最大的一次功绩莫过于襄樊之战中以自己擅用的水性生擒庞德,不过在荆州告急关羽兵败被吕蒙杀死于麦城后,周仓同时也陷入绝望而失声痛哭拔剑自刎,造就了后人脑海中的神话。周仓在民间也有非凡的影响力,人们常会把他同关平一并供奉在关公像之旁;同时他在古典京剧【收周仓】、【收关平】、【走麦城】中字号“元福”。
主要事迹:卧牛山顺利通过甘夫人成为关羽的忠实心腹、汝南与关羽关平带兵三百成功解救被张郃围困的赵云、关羽单刀赴会时作为陪同保护关羽并与鲁肃对峙、樊城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以水性活捉立义将军庞德、苏州评话《三国》的周仓在关羽与张飞古城相遇后回到卧牛山意图为裴元绍报仇以腰间的两柄铁锤与赵云交战数十回合、《三国志平话》协助诸葛亮以木牛流马戏弄司马懿、《花关索传》随大军败走荆州最后割下自己的腿肉给关羽充饥而死亡
涉及战役:关羽千里行、汝南之战、赤壁合战、单刀赴会(益阳之战)、襄樊合战、麦城逃亡战
个人分析:一个传说中的神话武将,虽然在《三国志鲁肃传》中曾有怀疑反驳鲁肃指责关羽不愿出让荆州之言的人就是周仓,但在元末明初的《三国志平话》以前,“周仓”这两个字眼似乎也的确没有出现在任何正史或野史当中。除了《平话》与《演义》,周大将军的逸话到了后来还显露于《花关索传》、《山西通志》、《单刀会》、《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小说中的情节大相劲庭的情况,相对最离谱的莫过于《平话》的北伐武将身份及《花关索传》的成都元帅,这些自然都不重要;在无双系列,周仓的加入原本并不是必须的,因为他即使被演义所拟撰也仅仅只多了这些屈指可数的戏份,论出场数远不及廖化王平,但周仓的优势应该在于他隶属关羽的贴身侍卫,只要是主线剧本刘关张邂逅于古城以后,理应都能够随关羽在尽可能多的战役中登场,包括新野、长坂等,发挥相对自由局限性小,以此保证戏份量以及无双化价值的基本达标。
登场值:8.5分,如上文所述相传周仓手持过的武器,其中分别有关刀、大刀、铁锤等;而他的长相其实也早已在过去的民间有所耳闻,无论在何地都几乎拥有了一副难以转变的本分造型,“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除了这些,周仓的性格在人们印象里也常常刚直仁厚、憨态可掬,作为三国题材标志性风景线的一道“后起之秀”相信登场在无双系列可能也是最令人欣喜不已的;然而就细节而言,周仓除了要与同样满面累胡、体型高大的张飞存在显见的差别外,更重要的还应该针对他的脚速进行一些细致的描写。小说《广笑府》便曾言周仓将关羽用高价送给自己的骏马悬固在刀身上,才历经飞奔赶上了以赤兔为座驾已经日行数千里的关羽,从这点看古人对周仓的描述应该是一个速度极其敏捷、冲击力又可与赤兔相媲美的怪才之人;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般天生的怪力?有云周仓的脚底心其实长有三根毫毛,东吴的荆州计划正是由于吕蒙买通周仓的同乡人,将其灌醉后剃光了足下之毛才能在重要关头拖延周仓送刀的时间,纵使关羽被吕蒙捉住并斩杀。
01:33 上传
12/17首度公开了8代新人周仓,官方致力将其塑造为一个拥有速度的武将,与本人先前的介绍一致。
陈泰—临危沉着挽狂澜,正言声讨济室梁
简介:字玄伯。曹魏末期名将,司空陈群之子。陈泰曾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与侍中许允共同劝说曹爽投降而为司马家所信任,不久后外出任职雍州刺史,多次与郭淮邓艾等人合作以魏国西线主力军的力量积极抗击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作战,其中最大一次显赫功绩莫过于公元255年带兵解救出师不利被姜维包围于狄道的王经,制敌要害、悄然潜行、点燃烽火、鸣吹号角,终于使自方军队士气大增而逆转,蜀国大将姜维在倍感震惊之余只能做出无谓反击,最终退走作罢。此战过后,陈泰受到了司马昭的高度评价,但到了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却意外被贾充所派遣的属下成济弑杀,悲愤之余的陈泰视贾充如仇敌,并反复建议司马昭将其刑斩以谢天下,可惜未得到认同而隐退。死后的陈泰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
主要事迹:高平陵事变与许允一同劝服曹爽交出绶印保证对方安全、独自率兵镇压蜀人策动的西部民族叛乱、牛头山切断水源坚守阵地消耗敌军补给使姜维退兵顺利获得曲城、吴蜀相应伐魏之际作为南安援军再度成功使姜维久攻不克、分析姜维孤军深入不易久耗的弱点暗渡狄道城解救王经密谋打击姜维最终使其退兵受到司马昭等人的赞扬、演义夏侯霸逃离魏营时协助郭淮追赶对方、铁笼山佯动羌人迷当大军包围蜀寨扭转战局与部下邓艾结为忘年之交
涉及战役:正始之变、夏侯霸千里行、牛头山之战、铁笼山之战、南安防卫战、狄道救援战、诸葛诞之乱、皇帝蜂起
个人分析:
登场值:8.5分,
羊祜—攻心灭吴计怀柔,远虑深思叹共鸣
简介:字叔子,西晋初期战略家、思想家,母亲为东汉名流蔡邕之女,蔡琰之侄。出身在士僚家族的羊祜曾以对父母的守孝而闻名,成年后博才多学颇具仪表,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景初三年曹芳继位,羊祜着实考虑到曹爽与司马懿的政治能力差距而有意将自己游离在两大集团的利益斗争之外拒绝征辟,直至历经十年的高平陵事变后方才于司马氏的反复拜邀下担当黄门郎、相国从事中郎等。咸熙二年武帝司马炎认为羊祜在国家枢机之上无法做到“垂拱”而治天下的责任,便授其假节,督图荆州。很快,羊祜坐镇襄阳,在以计撤除东吴驻兵的同时开荒屯田储备粮食,有效改善了荆州地区百姓的社会秩序。泰始八年羊祜参与西陵之战却首度败于吴将陆抗的防守,在贬为平南将军后提倡攻心为上,与陆抗盘踞荆州南北两地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陆抗逝世不久羊祜亦得重病,但他又先后两度向司马炎陈述客观力主伐吴,却因贾充、荀勖等人的反对而未果,临终前举荐杜预等人以求重任,最终于五十七岁长逝。羊祜的死让举国上下哀声不绝,后世百姓在砚山更为其修立了一座“羊公碑”。
主要事迹:以优异的政治头脑隐忍朝中数十年直至曹爽覆灭、夏侯霸出逃后依旧对妻方家属不离不弃并因与司马氏的姻缘免受责罚、两次为父母兄长哀思守丧并以道素自居、整顿荆州并灌溉出约十年可用的屯粮不断巩固兵力、在受到堪比三司之仪的待遇之际上表自己不愿轻易宠获高位更希望依然坚守臣节、西陵之战曾欲以违称晋军将拆除江陵堤堰的计策骗取陆抗但未成功、与陆抗共同治理荆州达成共识使用柔计被诚服的吴民尊为“羊公”、曾多次不留私情而匿名荐拔人才、两次呈写《请伐吴疏》与《再请伐吴表》全面分析灭吴行动的可行性设立概念并加以认可、先后推举王濬与杜预二人为日后的三分归晋奠定基础、编著《老子传》与《让开府表》并修订《晋礼》及《晋律》等朝廷章程、疑似武帝司马炎在实质意义上亲口承认的灭吴首功者
涉及战役:荆州涉入作战、西陵之战、羊陆之交、幻想-建业之战(?)
个人分析:
登场值:8.6分,
陈宫—虽有弃瞒投温侯,公台不解甚是多!
简介:字公台。汉末吕布营下武将、谋士。初仕曹操,曾通过外交助其任兖州刺史讨平盘踞一方的青州黄巾兵,随后却突然与陈留太守张邈及许汜等人同谋叛变,迎吕布入兖州引来其他数个郡的响应击败曹军,然而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计策放弃徐州赶袭吕布,最后导致陈宫与吕布一派不慎在定陶、巨野等地被其击败,只能仓皇逃离兖州并向陶谦死后占领徐州的刘备投靠。公元198年曹军围下邳,吕布原本认可了曹操送来的书信决定投降,但陈宫却认为敌军存在弱点可以稳握之而断其粮,可计划却终因吕布正房严氏的介入而化为泡影。同年十一月曹操采取郭嘉荀攸的计策以沂泗两方之水进行下邳本城的水攻,隔月吕布大将侯成魏续宋宪叛离,吕布一派皆数被捕,陈宫在曹操的爱才之下誓死不愿追随,最终将妻儿托付对方后慷慨就义。
主要事迹:辅佐曹操成为兖州刺史消灭黄巾余党、游说张邈张超许汜王楷等四人同谋迎叛吕布入兖州数度击败曹操军、吕布欲投降之际陈宫劝其迎战并解释敌军难以久耗建议城内外两方夹击以成犄角、誓死不愿投靠曹操而大义就戮、演义放弃中牟县令的职务因敬佩曹操暗杀董卓之勇而决心私逃而追随、刘备袁术交战之际建议吕布认可曹豹的书信而一夜击退张飞顺利夺取徐州、争兖州以及陈珪父子奉曹操之命暗谋吕布之际曾数度告诫后者时刻提防警戒但因吕布的刚愎自用而难以得到采纳
涉及战役:兖州黄巾扫荡、濮阳定夺战、定陶之战、下邳逆夺战、郝萌之乱、袁术讨伐战、小沛之战、下邳之战
个人分析:陈宫的主要历史来源在多部史记文献中均有所载,但比起小说的完整描述或许还是在细节上多少存在缺失,这其中就如最初陈宫为何要突如其来在曹操领兵征陶谦之际携众响应发起倒戈。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原因其一其实在于曹操曾杀害了边让在内的多名兖州名士,而这些人中恰好有很多过去与陈宫素来交好的友人也惨遭殃及;另一种可能则是曹操曾因父亲曹嵩被陶谦的士卒谋财亡命而带领军队大量进击徐州血洗数万无辜百姓,但陈宫的性格本身即《典略》所注“刚直壮烈”因而难受内心的挣扎责备最终决定积极联盟诸郡同谋图兖。陈宫留下的那些疑点至今也再难进一步剖析推理,不过即便是存在“郝萌事件”那样的旁敲侧击他也依旧在古人及多数现代人眼中留下了忠实有才计但未遇明主的正面形象,包括演义中作者利用“吕伯奢事件”对陈宫性格大体的刻画,都几乎脍炙人口,不断扩大了这位虽没有太多的显赫成就但却谋智超群正义不阿的良臣在世间的知名度。到了无双系列,陈宫能被加以引进的关键仅仅在于吕布侧故事情节的重现崛起,早先始终没有这一迹象的缘由极可能正是群雄故事还未得到更多的延伸,以及陈宫在过往的作品中也早已较多次作为拥有特别台词的普通武将现身。
登场值:8.9分,其实早在13年夏季官方就已经公开了完成度相当高的陈宫概念设定稿,画面里的陈宫看似不如我们所熟悉的那般严肃正直光明磊落,相反还略带有一丝喜爱嘲弄的气质外貌,或许这种作法是为了避免与本作长久来一直以乱世英雄形象刻画的曹操在更多难以重现的历史污点上产生不必要的碰触,也可能是想将陈宫直接塑造成一个惧怕曹操的人,从而体现吕布虽然武勇一身但阴险与残忍的程度显然不及前者的关键特征。其实《典略》还注有一句陈宫在临刑前曾向曹操坦明自己的失败下场全全由吕布的自负而造成,由此也或许是现在这样的形象才更接近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不过总体来说KT公司对陈宫无双化的认可还是让人欣慰的,如此的造型想必也是希望营造出一种吕布有勇无谋、陈宫有谋无勇之感,使两者更易产生性格相配的互补,我作为一个还算不上资深的无双玩家在此先表示一下致敬,希望该武将在正式上场后的表现令人满意。
12:24 上传
此图即为在7M出现的陈宫,与画稿公布的无二,一名追求伟业的军师。
高顺—陷阵铠戈比千人,夺兵疏用念清忠
简介:表字不详,东汉末期吕布帐下宿将。《英雄记》述高顺为人清廉、不饮酒、不受馈赏,下士约七百余人皆铠甲整备精良,出征时几乎战无不胜号称“陷陈营”。吕布军的武将之一郝萌曾发动叛乱,吕布意外受惊,万急之下将家属安放在高顺营寨中,在猜测出谋反人的身份后随即带兵迎战,被刺伤的勇将曹性砍去郝萌一臂,高顺趁势斩杀郝萌,抬着受伤的曹性归旋。不过尽管如此吕布却在此事后并不对之有好感,并将陷阵营的兵权转交于与自己有内外亲缘的魏续,直到再度临战方才将其归还。公元197年臧霸杀死了据守在莒城的萧建吕布欲伐之,高顺建议吕布切勿鲁莽行事但未果,隔年又与张辽等人袭击小沛击败夏侯惇俘虏刘备妻儿。到了九月,吕布因正妻严氏的干涉打消了陈宫为他设立的战略,不久后曹操破下邳而入擒获吕布一派,高顺默然不语终被缢杀,首级与吕、陈二人悬挂许昌城门三日,再厚葬之。
主要事迹:作为“陷陈营”精兵领袖屡度投入战场无坚不摧屡战屡胜、判断逆贼身份以弓弩扫灭敌兵并与曹性合力击杀郝萌、伐臧霸之际对吕布进行劝阻建议其勿因小失大为财物损名节只惜未果、参与小沛之战击败刘备又间接使夏侯惇失去左眼、时常提醒吕布的处事不当并从未对之忌恨最终誓死不顺曹操而亡、演义争夺兖州期间身为“八健将”以外的一员几度杀败吕虔等人陷曹操于危难、曹操反击之际成功护卫吕布家属、讨袁术之际战败敌将桥蕤、交战夏侯惇四五十合并在曹性牺牲后击退对方
涉及战役:濮阳定夺战、定陶之战、下邳逆夺战、郝萌之乱、莒城之战、袁术讨伐战、小沛之战、下邳之战
个人分析:高顺的历史记载也和陈宫一样较为琐碎,尤其是有关“陷陈营”军团的种种描述,以及吕布占据徐州前这位武将所发生的事迹也仅只是文学家王粲留于《英雄记》中的几段字。高顺除了其骁勇的身影和形象常让人深烙府心,另一最引人瞩目的看点想必就是他与陈宫吕布三人间在现今或许只能通过臆测、推断来串联起来的人物关系。在上文陈宫的段落中,本人说起过“郝萌事件”对陈宫的一定影响,而据某位朋友推算如果当时的陈宫当真为受袁术所托的内谋,其目的很可能是希望能够利用起初入侵下邳反客为主后的吕布能与交战盱眙的刘备激化矛盾,甚至是假设张飞不慎死于吕布的情况下引发刘备对吕布更深一刻的敌意,诱使其情急之下主动发起进攻,以卵击石被吕布一举消灭,彻底扫除以后可能会对袁术造成更多障碍的威胁之一;然而此后的结果却不如其意,刘备作为吕布的盟友甘当弱者退居小沛,陈宫只能煽动从兖州随大军远来内心还未完全死忠服从吕布的河内人士,试图对尚还没有稳定下来的下邳境内造成一定混乱,促进原本一时间无奈收师的刘备伺机再次逆夺的可能。只是让陈宫意料之外的是带队起兵的郝萌竟在一夜内便被镇压,原因最重要的并不是其最终被高顺所斩,而是身为本来郝萌另一位同僚的曹性在先前已经因郝萌言语的透露而对之察觉,并在他正式作乱前就安存了一定的河内兵力,让袁术坐翁得利的计划再一次被迫落空。此事过后吕布意识到了部曲间的不可性,从而更深刻加强对并州旧部的控制将高顺的兵权转至能够信任的亲属魏续,另外也为了在刘备还没有与自己关系稳固的同时不希望尽快对袁术表明立场继而任用陈宫,“疏远”高顺。
登场值:8.7分,上文的臆想到此为止,但我认为作为玩家倒也不必去深入探查这些文献的究竟,因为不论高顺陈宫,在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流传下给人们的印象也早已定型,忠直刚烈敢于进言,本人相信即使是无双系列,高顺等人还是必当会以一个大家最为熟悉的演义情节为蓝本,包括其与陈宫间的不和或许也应该会安排“郝萌事件”以外的其他方式进以表现。另外据称《英雄记》本身其实也存在一定材料真伪、讹误等因素的问题,由此其中的内容也无法保证出现偏差或漏遗。
====================================================
然后是【可以期待的预备人选】(此栏的人物具有一定斟酌性,具体有待官方考量):
臧霸—泰山豪杰孝义壮,坐鼎青徐镇四方
简介:字宣高,又称奴寇。东汉末年军阀、名将。早年的臧霸曾筹集群众救父而逃匿于东海,在黄巾起义时隶属陶谦,后来与孙观等人屯兵开阳自成一方帅主。建安二年,臧霸在莒县袭破萧建,萧建原本承诺的辎重无法及时遣至吕布,吕布难免不进行追讨,臧霸登城拒守,吕布鞭长莫及只能与之复合作罢。次年曹操进军下邳,臧霸带兵协助吕布,直到吕布灭亡后又一次隐姓埋名,曹操在经历一番搜寻后终于收编臧霸,并命其招降孙观、孙康、尹礼、吴敦等人,赐琅邪相,割青、徐二州为委任。此后,臧霸以镇守青州让曹操伐袁无患,又在数年内接连讨平东海、平原、灊山等多个县区的作乱,包括参与孙吴攻防,皖县退韩当,三路伐吴以轻船五百、死士万人大胜于徐陵,被曹丕征为执金吾,最后于明帝继位后不久逝世,追谥威侯。
主要事迹:召集门客数十人杀死触犯律法的太守解救父亲并威震百余押囚兵一时间以孝勇而闻名、击败黄巾党募集徐州兵、击败萧建抵挡吕布、助曹操招降过去的泰山众一同归顺、借刘备之言在曹操面前赦免投靠自己的徐翕毛晖等叛将、以精兵投入青州使曹操不以东方为患一心专付袁绍、安定东州并与于禁共讨昌豨、与夏侯渊讨平黄巾残党、逢龙大败韩当并趁夜追赶撤退的孙权使其无法救援陈兰与梅成、濡须口力阻张辽退兵并认为曹操必会前来救援事后受到赞扬、入巢湖破居巢、洞口与曹休在吕范被飓风阻扰后烧杀吴军数千、演义作为仅次张辽的“八健将”一员与乐进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并参与袁术讨伐等
涉及战役:徐州黄巾扫荡、濮阳定夺战、莒城之战、袁术讨伐战、小沛之战、下邳之战、官渡合战、东海平定战、天柱山之战、濡须口之战、洞口之战
个人分析:臧霸就现有的记载看应该是个很守义气而得人心的人,从集众救父、独驻开阳,到不计前嫌助阵吕布,甚至是为了保全投靠自己的叛将而求情曹操,至少如果以这些来判断,其原则与作风或许也正是他的威望所归。《三国志》也述曹操寻得臧霸后“见而悦之”;同时之所以将青、徐二州也托付之,应该还在于臧霸早年收卷徐州兵,并长期与吕布合作以来对徐州境内的熟识;以及土生土长于山东的他在早先就已闻名故乡,凭借这点或许也同样会对当时尚还在袁绍控制下的青州带来一定潜在影响及威慑力。不过尽管臧霸这样尽忠职守,却也不免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而在晚年遭遇冷落。《魏略》注臧霸原本别军洛阳,但在曹操死后其手下甚至包括徐州兵在内的青州黄巾兵竟突然鸣鼓自离,曹丕见此状后还将臧霸召朝而夺权;不过在此事件的过程中应该还包含了臧霸进击东吴而胜的事迹,并且这段在《三国志》本身的记载中也只以“征为执金吾...帝常咨访焉”这种极为隐晦的方式描写。曹丕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臧霸?原因可能正是以下这几点:青徐二州是曹操打天下所倚障的重要后防据点,臧霸孙观等人虽名义上治理该地但实则其常年都几乎属于一个半独立的政权管辖区,曹操在过去忙于应付诸多战事,顾不及青徐由形式转变为实质上的统一,这点就在曹丕登基专权后开始逐步实践了起来;但如果当年青州兵没有在曹操死后自相松懈,曹丕应该是不会急于这样一步步采取措施的,况且臧霸本就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早期对于曹操集团的贡献也历历在目,到了晚年更是像《三国志·董昭传》记述的那样更偏于保守俸禄而不愿投死冒险,因此结果也自然是曹丕将臧霸调回洛阳,给了他一个保卫皇宫安全执掌禁军的职务,又在后来将其增邑至三千户,或许可以说待其还不薄,都能与大司马曹仁相提并论了。
登场值:8.3分,以上这些论点大致可以从宛城以后曹操对青州兵的感想、众人在曹操逝世后对青州兵的态度、曹丕即位后升迁曹休督青徐等三方面得到相对进一步的论证。不过好在臧霸有自知之明,能够及时看出问题并获功于伐吴应该也是一种在曹丕面前的自我澄清与表态。大家也都知道臧霸在演义中是个只有早期戏份,在后来也因为徐庶而再未出现过的二线甚至三线武将。只是就其这般不简单的历史背景,以及与各个武将间参与的诸多战事,也断然不能否认他成为无双武将的应有资质。
满宠—昨几何时望豫中,今驻兵塞守淝疆
简介:字伯宁。曹魏著名官僚、军事策略人。年轻时的满宠曾以执法严格而著称,被曹操辟为许都令及汝南太守,并亲自募兵平定汝南;公元208年随军南征,在赤壁一战后因多次受到孙权的侵扰而受命调回汝南;由此直至十一年后的关羽北伐,再次作为参谋出现于曹仁大营,在樊城受到水攻的压力下及时力劝大军待机坚守,终于迎来局势的转机;后长期与孙权作战,并在曹休死后代扬州军事,汝南民众甚至希望随其一同行远。公元230年,满宠在蒋济的反对下先后两次上疏曹叡另筑新城,结果先后两度击退孙权。曹叡驾崩后年迈的满宠升至太尉,最终在曹芳上任后不久去世,谥号景侯,其子满伟继嗣。
主要事迹:令李朔丧胆归案、越阶抓捕督邮并弃官、及时杀死曹洪宾客并正确判断杨彪的定罪性、平定袁绍故乡汝南为曹操取得战略便利、坚定曹仁死守樊城的信心并在徐晃到来后共退关羽、随曹丕南征准确预料敌军夜袭的可能并击退之、看出曹休行军线路因江河众多而难以退守的不利点、因常年正确治理汝南而深受当地百姓的狂热追崇、看透吴将孙布的诈降及王凌的判断、预测进兵庐江的陆逊难以得势、分析东吴擅长助江而退的特点提倡向西三十里另立新城并击退孙权、依照田豫等人的主张放弃救援守将张颖,以火炬烧毁吴军器具并杀死孙泰、袭击江北地区摧毁兵营焚烧谷物扰乱孙权、演义说服徐晃转投曹操
涉及战役:献帝夺取战、汝南平定战、官渡合战、荆州南征行动、赤壁合战、南郡之战(?)、襄樊合战、江陵攻略战(?)、石亭之战、第一二次合肥新城之战
个人分析:东汉末年位轻权重,满宠起初担任的高平县令虽是较为纯正的朝廷命官,但其权势又显然不见得会比直隶于太守之下代理行事的督邮要大;满宠生性纯直,无法忍受督邮的贪秽受贿而将其暗中捕于房舍,当日结案当日弃官而走,想必也是由于他早已清楚自己超出了可以行动的权利范围。到了后来,满宠邂逅曹操而因自己的才华被先后征为从事与许都令,更重要的是他还做了两件特别了不起的举动。曹洪是谁?那个曾经在荥阳险救曹操并常年随军东征西讨,在当时迎献帝之后已官至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的他,满宠竟能只凭一届小小的许都令而壮胆惩处他的亲眷宾客并无视他在曹操面前的求情;杨彪又是谁?那个曾处决了王甫父子,敢于在董卓、郭汜等贼人面前扬声喝反的大汉忠臣,曹操虽然可能出于政治立场很想杀死他,但在此前也依然无法付诸行动。这两件事都存在着满宠的参与,满宠是个很明白官场道理,同时又是个充分了解现状的人,当时的他虽然年少但也很清楚明白的几个道理,其一曹操是因为顾及面子而表面上答应帮助曹洪的,曹操自己其实也是个重视王法的人,早年是谁在担当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以“五色棒”将权贵殴打致死?如今的他怎么会在自己的原则上完全认可曹洪身边这些犯法的人?第二关于杨彪事件,曹操尽管生性多疑,但杨彪名声在外,自己又有同样身为士族出生的荀彧、孔融等一派在思想上深固于汉室的人的帮助支持,怎能够轻易在自身政权尚还未稳定的时候就武断将其杀死而大失人心?满宠的明智之举就体现在这些事上,在曹操无奈召自己入朝前事先果速杀死了曹洪的宾客、在曹操即将执意假借罪名恐吓杨彪认罪之际出于本职逼供杨彪,得到的结果显然是曹操得以能在曹洪面前十分自然地推脱责任,以及证明杨彪的清白而让曹操放下心头肉。
登场值:8.3分,谈了那么多满宠的早年经历,其实要说他在胆略方面的最初体现也是有理可据的,除了早年轻易让拥有私人武装的李朔服罪,还有经曹操大力提拔后顺利平定汝南等。第四次合肥之战中,满宠虽采用了曹叡、田豫的战略方针,但也仍以自己先前判断的新城“有奇险可依”而远程攻于孙吴,并不乏整体能力的可观性。最后,由于时间线所处的位置满宠应该很可能还参与了赤壁以后的南郡之战,以及他在假节钺之前的那次“精湖”作战似乎也应该与三路伐吴作战有所牵涉。
01:10 上传
恭喜满宠终于成为本文第一个登场的第二档武将,形象也首度沿用Blast设定,善用陷阱的智将。
程昱—搏兵之胆过贲育,酷烈戾断也率然
简介:字仲德,本名程立,曹魏基业贡献者之一。程昱早先以保全东阿而闻名,目光独到疏远刘岱而投于曹操。此后以寿张令的身份参与兖州防卫,积极游说受到陈宫响应的靳允等人最终与荀彧共同保全兖州三地,受到曹操极大的依托和信赖。此后的程昱又在官渡及黎阳等战场中发挥军事长处,并针对归附袁绍、整顿刘备等几大要点对曹操进行过分析和劝谏,但在晚年时代却可能因自己过去心直口快的性格而难与他人共处,甚至被告有反意并因与刑贞的不和而遭到罢免,直到曹丕登基后方才复职,同年便离世,谥号肃侯。至于“昱”,《魏书》述其因在年幼时梦见自己手捧巨日于泰山而后被曹操更名至此。
主要事迹:黄巾起义时以“贼已至”的计策煽动民众共同寻回东阿县令消灭王度、判断袁绍与公孙瓒的优劣使刘岱得以保全、游说靳允刺杀氾嶷,派遣骑兵抵挡陈宫并在枣祗和薛悌等人的合力下保守三郡、分析曹操不愿寄人篱下的心理奉劝其放弃结连袁绍、与荀彧共同提议迎接献帝、看出刘备的雄才众望并建议曹操早图之、官渡之际以七百军士力劝曹操切勿增援成功保全鄄城、召数千流亡兵并准确分析高蕃难以水战的特点与李典合力破之完成运粮、南征荆州之际预料孙权必因利益而结和刘备、河间动乱时期以无需示威为由阻止贾信诛杀降者并促进了曹操父子的关系、演义作为一名反派军师几度颠覆关羽徐庶等人的命运、仓亭设计“十面埋伏”大败袁军、赤壁屡度怀疑战况的种种不安感、华容道提议曹操以张辽劝服感动关羽、刘备占荆州之际献策表奏周瑜程普遥领荆州之郡,挑拨孙刘争端间接造成周瑜的死亡局面、濡须口看出孙权蓄势待发并建议曹操退兵
涉及战役:东阿保卫战、濮阳定夺战、徐州之战、新野之战、官渡合战、仓亭之战、袁氏根除作战、赤壁合战、华容道之战、潼关之战、濡须口之战
个人分析:当代人称呼的五谋士,基本泛指从早年曹操立业时期开始活跃的五位最有贡献价值的人物,但实际上如依陈寿《三国志》的记述,整个曹魏营下从前往后最有作为的谋士应该有九人,《二荀贾》为一传、《程郭董刘蒋刘》为一传,再加上与刘放一同记载的孙资便有十人。而所谓“五谋士”,除了因为这五个人的名字放在了列传的最前段,另一点便是他们长期在人们记忆中造就的鲜明形象,诸如荀彧的风骨、荀攸的勤实、贾诩的精明、郭嘉的神机妙算等等;但要论程昱,一般来说人们除了常知道他性格上的刚戾暴躁甚至如《魏晋世语》描述的拿人脯充军粮这般无情外,其实还有个特别容易受外在因素而被忽略的地方,那就是程昱的职务。大家都知道小说中的程昱时而与郭嘉、荀攸等人一样扮演着点明战略、运筹帷幄的作用,怎么说也算一个如假包换的“智士”或“幕僚”,但假如回过来看看史书文献里他一生所迁升的官职,或许便能看出些不寻常:东中郎将、奋武将军、卫尉、车骑将军,这些典型的武官头衔却在一个被称为“谋士”的人物身上出现了,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可以看看程昱早年保卫东阿时的一个举动,“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这句话中的”密遣“意味自然深长,据现有的史料看程昱本身应该并非出生自豪门世家,但如果以这个 ”密遣“来分析的话又说明他至少在当时应该是有一定威望或权势的;《三国志》同一段中说到的另一人薛房也是个县中大姓,我们甚至假设程昱当真只是一介普通庶民,即便他和那个薛房的关系好到情同手足可以任意借兵,不也正好可以证明程昱在最初就有拥兵自调的能力吗?也确实,程昱用自己的能力或“权利”帮助曹操挽回兖州之难,又在讨袁绍时期独守孤城、胜于水战而完成粮运,都无疑显现出了一番别具一格的战将风采。
登场值:8.4分,曹操曾将程昱比作孟贲及夏育这两位古代勇士,北宋王溥集撰的《唐会要》也称程昱擅长的是“智勇”,而程昱自身的“谋”应该只体现在识透袁绍、孙权、刘备等人对于曹操的种种利害关系上,如今看来假若光以演义的角度将之片面定义成“谋士”也确实算不上妥;不过要论无双系列,程昱倒还并不必去刻意脱离演义塑造的这番形象,毕竟如果完全没有了那些如计诱徐庶、折弄关羽、赤壁显谋的精彩桥段,他的观赏性与识别度又不见得会非常理想,还需两者的互相通融。
荀攸—外愚内智甚颜宁,算无遗策志就隐
简介:字公达,东汉末年曹氏著名军事参谋、官僚,荀彧的远房侄子。荀攸自小聪慧过人,起初曾在何进掌权时担任黄门侍郎,于董卓迁都长安之际欲谋行刺杀,事情败露后又恰会董卓之死而得以幸免。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至许都,荀攸被其征召为汝南太守,入尚书、军师,其后则多次于征伐张绣、吕布、袁绍等各大小的局部战役中智计百出以为谋主,在冀州平定之时被曹操封为陵树亭侯;又在建安十二年转为中军师,留守后方掌管刑罚之责。荀彧死后荀攸继任尚书令,最终在公元214年的一次讨孙权的战役途中病逝,曹操为之流涕。三十年后明帝曹叡将其追谥为敬候,并诏祀于太祖庙庭之中。
主要事迹:年幼时初以独特洞察力看出自家故吏想要借守墓而逃避杀人的举动、成为黄门侍郎后与多名朝廷郎官以效“桓文之举”而密谋行刺董卓不果、偶遇董卓被杀而被官府再度征召至任城相不以赴任,并看出蜀汉险固人民殷盛而求蜀郡太守之位后因道路不通驻扎荆州、讨张绣时正确建议曹操消耗刘表后援团的锐气使敌军瓦解、徐州与郭嘉以敌将衰疲为由力劝曹操切勿收兵并以水计攻破下邳擒拿吕布、官渡与曹操达成默契派兵分散袁军并率轻骑取白马间接消灭颜良、不顾众人反对以抛兵卸甲之策诱使袁军抢夺辎重间接斩杀文丑、预料袁军押车将领的轻敌个性提议徐晃将之击退烧之物资、与贾诩共同劝说曹操接受许攸的投降并打消曹洪对张郃的疑虑、看出刘表没有吞四方的志向并成功建议曹操在袁谭袁尚内讧之际有效将其瓦解、生前曾设奇策十二计但友人钟繇整理未就便去世、演义参与包括赤壁在内的众多战役协助曹操,并在曹操欲进“魏王”后忧愤而死
涉及战役:董卓暗杀计划、宛城之战、下邳之战、官渡合战、袁氏根除作战、赤壁合战、濡须口之战
个人分析:我们都知道荀彧的父亲荀绲是汉代著名士大夫荀淑的儿子,荀绲作为荀淑之子与其他七个兄弟并称“八龙”,皆为在当时社会拥有显著地位的学者与文化人,荀淑也由此被普遍认为是颍川荀氏划时代的重要鼻祖。但与此同时荀淑其实还有个在汉史中没有留下名字的兄长,而这位兄长的曾孙则就是荀攸。荀攸出生于公元157年,比荀绲最小的儿子荀彧早生了六年,但从辈分上来说他还是要称荀彧为叔叔。荀攸荀彧二人几乎在同时代被汉末军阀曹操收入麾下,曹操仰仗着他们作为荀氏士大夫的影响力外平四海、内辅安邦,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对叔侄直到最后究竟是为谁而效忠的呢?这个问题想必又回到了我前文在荀彧段落中的最后一句话,荀彧即是汉臣,但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魏臣。曹操虽唯才是举,但他亦不免要靠那些士大夫提升他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那么荀彧对其而言的意义究竟属于哪里?如果较为直观地列举出来我认为显然就是从早期策划利用并架空献帝,在这一环境基础下携天子令天下名士,孕育曹氏的实力与根基。荀彧的死把自己塑造成了汉室孤忠,但史书也断然不会将他的“不良”事迹写得非常一清二楚;到了这里这个观点在荀攸身上也一样可以说通,众所周知荀攸生平记载中的最大悬案就在于他所谓的“十二奇策”,那么身为可以直接改嫁自己妻妾的亲信钟繇,为何过了迟迟十六年都楞是没把它们整理出来?我相信答案便是此为荀攸生前的交代。这些奇策实际上很可能皆以服务曹氏为中心,而对汉室仅仅是存在着反面作用的。
登场值:8.0分,说到奇策,我认为如果没有被实践或运用过,文史中也应该不会出现“奇”这个字。荀攸的另一疑点在于他的追谥时间,这个问题如果以上文的观点推论,想必原因无疑就是荀攸本就不愿得到来自曹魏的谥号,他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至死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汉室名声;正所谓“叶”是曹魏的叶,“根”还必当是要驻扎在汉朝土壤上的根。与此同时荀攸的“愚”也曾被曹操评为颜回、宁武等春秋名人都无法超越,更是能侧面证实这套说法至少还做到了前后呼应,是可以说通的。最后,荀攸作为谋士团的一员,其表现的是临场战术的运用。这点与擅长心理层面的郭嘉、战略规划的荀彧等人又有显在的区别。
03:32 上传
荀攸在满宠后突然成为第二个登场的原预备武将,形象稳健沉着,并且的确长着一副不太快乐的面孔。
曹彰—奋将高胆属黄须,力猛志大或窥心?
简介:字子文,曹操与卞皇后次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彰自幼善射箭、驾车,臂力过人敢与猛兽相斗,又不倾诗文,在众人与曹操面前执意树立自己崇尚而或将成为战将的决心。后来曹彰在公元218年征讨乌丸以一己之主见降服鲜卑,以及在汉中战役期间没有赶上与刘封之间的对峙。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原本屯驻长安的曹彰却意外来到洛阳试图夺取玺绶,在贾逵的制止下方才罢手。曹丕即位后将曹彰增邑至一万户并封其任城王,但曹彰也突然在黄初四年暴毙京城,谥号威王。
主要事迹:采取田豫的计策坚守战车阵型并追迫敌军、不顾军令所限力主出击致使大获全胜斩首乌丸数千、听取兄长的建议在凯旋后谦虚而不傲并犒劳下属诸将被曹操赞叹“黄须儿竟大奇也!”、演义斜谷解救曹军并大败刘封杀死吴兰
涉及战役:蔡文姬赎回战、乌丸征伐战、阳平关之战、洛阳之乱
个人分析:曹彰是曹操与卞氏继长男后的第二个儿子。曹操早年虽曾要求他学习《诗经》、《尚书》等典籍希望借之培养其才能的多面性,但曹彰对之竟根本提不起兴趣,反倒是将希望把自己比作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古代将军横跨疆场、驱逐戎狄的想法告诉给了他的周遭人听。话虽明摆着不是亲口对着曹操说的,但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终有一天也还是发觉了这位次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在正确的时间用对了正确的人,毫无片刻犹豫地将其派遣到了平定鲜卑叛乱的北方作战支线上。《三国志》称曹彰“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也确实,单凭这般身强力壮的先天条件曹彰就已经拥有了至少能在战场上对峙敌人的豪勇气魄,更何况他对千变万化的战场局势又有一定的常识基础,即便在旁人都受限于命令制度的客观影响下也依然可以坚定自身立场采取果断尖锐的独立判断,趁势追击大获全胜。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说不是短暂谢幕的不幸命运使他大志未遂,曹彰这样的人与其说会成为一员打头阵上前锋的常胜将军,或许他还更可能是位出色的调兵遣将之才。不仅如此,曹彰应该还是个较为谦逊至少能听进人话的人,虽初临沙场就大劫将近却也能刻不容缓采纳良策,更甚至是出自那个对骨肉兄弟都刻薄无情得出名的兄长曹丕的建议他也愣是听了,在凯旋归阵后不但没有居功自傲反而把功劳都归结于下士的努力又一次深得父亲的赏识和赞同。只是至此以后曹彰的生平记载便很快进入到了尾声,在这之中人们或且只记得他在汉中差点和刘皇叔的义子煽起一架,以及在父亲曹操于公元220年病逝的三年后自己也突然由于某种原因暴毙府中,多少令人惋惜。
登场值:8.0分,曹彰当年从长安大老远归途洛阳,并未来得及见到那个最懂他也是最了解他内心所思的魏父王活着的最后一面。窥探玺绶是再显然不过的胸怀异志之为,然而只因为这个一生都可能未曾有过太多政治细胞,又把一切想得太过简单的人恰巧是曹彰,才会在那个连曹操下殡都还没多久、宫廷内外又被以忠义刚烈著称的重臣贾逵所掌控的时候,做出在众人来看最为愚蠢的举动。曹彰是政权嫡子,他经受不起向来内心都高傲自豪的自己会由于一时所欠缺的考虑而卷入这个很难有台阶下的局面,他也无法面对在刻薄的现实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球队出场的大屏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