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肿瘤MRI增扫要多长时间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1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积极开展颌面部骨肿瘤的CT和MRI 研究---王振常张雪哲565 - Ps22Pdf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积极开展颌面部骨肿瘤的CT和MRI 研究---王振常张雪哲565 - Ps22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23: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积极开展颌面部骨肿瘤的CT和MRI 研究---王振常张雪哲56
关注微信公众号融合CT 和MRI 数据构建颌面部3D 数字化模型
雷公元, 艾毅龙, 魏巍, 黄达鸿, 罗文平, 李鹏.
融合CT 和MRI 数据构建颌面部3D 数字化模型[J]. 口腔疾病防治, ): 519-522.
LEI Gongyuan, AI Yilong, WEI Wei, HUANG Dahong, LUO Wenping, LI Peng.
Construction of the 3D digital models of maxillofacial region based on CT and MRI images fusion[J].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Stomatological Diseases,
): 519-522.&&
Doi:10.12016/j.issn.17.08.010
Permissions
融合CT 和MRI 数据构建颌面部3D 数字化模型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佛山市口腔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2. 佛山市智能臻德齿科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通讯作者:李鹏,主治医师,博士,Email:lipengfly11@163. com
作者简介:雷公元,主治医师,专科,Email: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7博士启动项目(Gg07002)
目的 探索通过精确、高效配准CT和MRI数据,建立包含颌面部主要肌肉和骨骼组织的3D数字化模型。方法 对1名志愿者行颌面部螺旋CT及MRI扫描,数据分别导入Mimics 15.0中,在3个视窗,即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分别调整两种数据至同一断层,以树脂球为配准点,至少5个点配准两组数据。再利用CT分割并重建颌骨和面部皮肤3D模型,利用MRI分割重建面部主要肌肉3D模型。结果 建立了包含3对咀嚼肌、12对表情肌、面部皮肤与颌骨组织的3D模型,配准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对位置精度。结论 实现了CT与MRI两种影像学数据的配准融合。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数字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R8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9-04
Construction of the 3D digital models of maxillofacial region based on CT and MRI images fusion
LEI Gongyuan1,
AI Yilong1,
HUANG Dahong1,
LUO Wenping2,
1. School of stomatology and medicine,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000, China
2. Foshan perfect zhende denture Co., Ltd, Foshan 528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Peng, Email: , Tel: 18626
Objective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3-D) digital models of maxillofacial region including muscle tissue based on CT and MRI images fusion on a personal computer, integration of CT and MRI data, and provide accurate 3D model for biomechanical analysis.Methods A male volunteer was scanned on maxillofacial region by spiral CT and MRI. Two kinds of data obtained were imported into Mimics 15. In the three sections, namely the transverse, sagittal, coronal sections, two kinds of data were adjusted to the same anatomical layers. The most obvious anatomical points on each layer were selected as registration points. Then, the multi-points registration was implemented for data fusion. Then the bone and facial skin were segmented and 3D reconstructed using CT data, the main facial muscles were segmented and 3D reconstructed using MRI data.Results The 3D model including 3 pairs of masticatory muscles, 12 pairs of facial expression muscles, facial skin and jaw tissues were established.Conclusion The efficient registration and fusion of CT and MRI datas were accomplished.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segm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other important structures in craniofacial area, such skin, blood vessel, fat, lymph node and the brain tissues.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xillofacial region;
Registration;
Digital model
三维数字模型[, ]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获取生物体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数据, 再从二维的断层图像得到立体和直观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展现生物组织的三维形态和结构, 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应用最为普遍。目前, 学者们用连续CT和MRI断面融合图像实现了数字人体头部三维重建, 较好地显示了颅骨和脑组织等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点[,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实现的, 高效配准CT和MRI数据并建立包含颌面部主要肌肉和骨骼组织3D模型的方法, 为后续颌面整形手术的软组织容貌预测及有限元分析提供模型基础。1 资料与方法1.1 试验对象选取1名发育正常的健康男性志愿者, 牙列完整, 面部组织无瘢痕与畸形。志愿者对试验方案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本试验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1.2 实验设备64排螺旋CT(Philips/Brilliance 64, Netherlands); MRI(GE, USA)。个人PC系统配置:Intel(R)Core(M)i7-6500CPU、3.20 GHz处理器、6 G DDR2内存、256 M RADEON显卡、4 TB硬盘, Wind7-SP1操作系统, Mimics15.0 (Materialise’ 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Belgium)。1.3 CT和MRI数据获取扫描之前, 在志愿者颌面部轻轻黏贴上9个带有树脂小球(直径为1 mm)的贴片, 部位分别为:矢状面的颏下点、鼻尖点、发际中点, 使3点在一条直线上; 横断面的两侧耳屏前点和鼻根点; 冠状面两侧下颌角点和头皮正中顶点, 一共9个点。CT扫描时, 志愿者取仰卧息止颌位, 采用标准头位, 红外线十字定位标志通过鼻根、颏下和发际中点, 扫描基线平行于眶耳平面, 从眶上缘至下颌下缘进行连续断层扫描()。扫描参数:110 kV, 240 mas, 层厚0.9 mm, 窗宽2 100 Hu, 窗位400 Hu, 分辨率512 × 512, 获得颅颌面CT断层图片共238层。MRI扫描时, 体位同上述, 选择普通加权序列, 场强为1.5 T(1 T=800 kA/m), 采用标准头线圈, 参数为:层厚1.0 mm, 矩阵512 × 512, FOV 25.6。所有影像学数据以DICOM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格式刻录光盘备用[]。图1Figure 1 图1 树脂球贴片的位置示意图Figure 1 Location of resin ball patch1.4 CT和MRI数据的融合将DICOM格式的CT数据导入Mimics15.0中形成Project 1, 将MRI数据导入Mimics15.0中形成Project 2。在Project 2中完成两种数据的配准融合, 基本流程如下:①点击image registeration 模块, 进入两组数据的配准界面。界面左边自上而下为CT的3个断面: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右侧至上而下为MRI的3个断面。②首先手动调整两组数据影像的矢状面, 至颏下点、鼻尖点、发际中点的3个小球出现的断面, 分别点选3个小球作为3个配准点。③然后分别在横断面和冠状面2个视位, 调整至出现一个标志球的断层, 各选择至少1个标志球作为配准点。④选择至少5个配准点后, 执行多点配准运算, 完成两种数据的配准融合。1.5 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在完成两种数据融合后的Project 2中, 首先隐藏MRI数据, 利用CT数据重建颌骨和皮肤3D模型:在“ 分割模块” 中, 利用阈值选取(Thresholding)、区域增长(Region Growing)操作分离颌骨和面部皮肤蒙罩 (Mask), 阈值范围分别是226~2976和-718~177 HounsField单位; 在断层图像上确定上下颌骨及上下颌牙列的边界, 逐层编辑蒙罩, 使上下颌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窝结构不连续, 分离上下颌骨, 再逐层手工补全骨骼中未被标记的空洞部分及去除与皮肤相连的头枕等部位蒙罩; 使用Calculate 3D建立完整上下颌骨、面部皮肤组织的三维几何表面模型。隐藏CT数据, 利用MRI数据重建面部主要肌肉3D模型:在“ 分割模块” 中, 利用蒙罩编辑(Mask edit)工具, 在3个断面上逐层勾画编辑肌肉的轮廓蒙罩, 包括3对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和12对表情肌(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颊肌等), 并三维重建面部肌肉组织的几何表面模型。2 结 果在Mimics15.0软件中完成了CT与MRI两种影像学数据的配准融合(), 建立了颌面部3对咀嚼肌、12对表情肌和颌骨组织的3D模型。通过多次实验的对比研究显示, 本文采用的配准新方案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图2Figure 2 图2 CT和MRI数据融合后界面Figure 2 The fusion interface of CT and MRI data3 讨 论3.1 意义和优点精确建立颌面软硬组织三维虚拟模型是数字化颌面疾病诊疗的前提。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 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 , , ]。CT和MRI数据的融合除了便于临床诊断和术前设计外, 在力学检测和模型分析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Mimics软件中重建的3D模型形态逼真, 结构精确, 进而可利用Magics模块进行自由面网格划分, 做smooth和mesh处理后导出STL文件, 模型的空间坐标位置关系也随同保存, 还可利用布尔运算估算脂肪层的位置和厚度, 为进一步的颌面部三维有限元研究奠定模型基础[, ]。本研究使用Mimics软件中诸多功能, 图像分割根据掌握的颌面解剖知识和MRI中软硬组织差异, 通过形态学编辑工具, 在每个断层对特定肌肉轮廓做精确的编辑。与区域增长等半自动编辑方式相比, 手动编辑虽然工作量大, 但建立3D模型的精度高, 可分割感兴趣的肌肉组织, 包括面部主要12对表情肌和3对咀嚼肌, 也可利用增强CT数据来分割重建血管的3D模型。由于CT和MRI都是断层成像, 其层厚决定了三维重建模型的光滑度和精度, 实验中采用了比常规临床应用更薄的层厚参数。3.2 医学影像学配准的分类配准是图像融合的关键, 根据标志点位置可将配准分为内部和外部特征配准两大类[, ]。内部特征配准又可分为3类:特殊标记、图像分割以及像素特性配准法。何巍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的三维CT与MRI图像膝关节胫骨配准方法, 采用MC算法进行点云重建, 并改进ICP算法来进行点云配准。该方法配准精度高, 计算量较小, 但其配准步骤较复杂, 不适合常规临床应用。总体来说, 图像的内部特征多受图像灰度值的影响且缺乏判断标准, 在操作上不如外部特征配准精确。所谓外部特征配准, 即在头皮或面部皮肤加上可显像的标记等在检查对象上设置一些外在标志点的方法。3.3 本研究的配准原理和过程CT、MRI配准的基本条件是要能够在同一断层内找到同样位置的配准点, 两种扫描层厚不同, 如何能保证选点时图像位于同一断层?本研究中采用在CT和MRI图像中均能显影的树脂球作为同一断层的标志。CT、MRI两次扫描时, 以矢状面3个树脂球为扫描中线, 保证了3个配准点能同时出现在正中矢状面上。当然两次扫描时头位可能不完全一致, 在横断面和冠状面可能不会同时出现3个树脂球, 但由于两种影像扫描的层厚均小于1.0 mm, 保证了在横断面/冠状面均能找到至少一个树脂球。这样从理论上来讲, 本研究的配准方法在3个不同视图断面至少能选择到5个配准点, 保证了两种影像数据的配准精度在1.0 mm左右。由于CT、MRI影像中软硬组织的图像灰度值是完全不同的, 经过融合获得的图像是无法再次利用阈值选取、区域增长的方法来重建模型的。所以本研究利用Project2来单独分离颌面部主要肌肉组织, 整体保存为STL格式文件, 文件中自动带有肌肉3D模型的位置信息; 再与Project1(主要利用CT数据建立颌骨和皮肤的3D模型)进行配准融合后, 导入的肌肉3D模型自动与颌骨3D模型形成了准确的相对位置关系。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Katsumura S, Sato K, Ikawa T, et al.
“High-precision, reconstructed 3D model” of skull scanned by conebeam CT: Reproducibility verified using CAD/CAM data[J].
[本文引用:1]
黄宏, 张弓, 彭忠凯, 等.
下颌骨个性化手术钛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J].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7): 402-406.
[本文引用:2]
王娇, 刘洋, 李旭, 等.
PC机上基于CT、MRI图像构建的颌面部三维数字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36): 5788-5792.
[本文引用:1]
叶鹏程, 方一鸣, 张琳琳, 等.
颌面部包括咀嚼系统的数字解剖学有限元建模初步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 45(4): 36-41.
[本文引用:2]
Kitamoto E, Chikui T, Kawano S,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and
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tumors[J].
[本文引用:1]
Koulis TA, Doll CM, Brown D, et al.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combined MRI-CT-based cervical cancer brachytherapy program using existing infrastructure[J].
[本文引用:1]
Wang Y, Liu ZY, Dou WC, et al.
Application of preoperative CT/MRI image fusion in target positioning for deep brain stimulation[J].
[本文引用:1]
张翔圣, 张鑫, 张庆荣, 等.
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 (9): 449-455.
[本文引用:1]
Hlubek RJ, Theodore N, Chang SW.
CT/MRI fusion for vascular mapping and
navigated resection of a paraspinal tumor[J]. World Neurosurg, 2016, 89: 732. e7-732. e12.
[本文引用:1]
Liu X, Mei W, Du H.
Structure tensor and
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 based algorithm for CT and
MRI image fusion[J].
[本文引用:1]
李鹏, 梁瑞, 申龙朵, 等.
应用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学研究[J].
[本文引用:1]
王维, 谭锡涛, 池宇峰.
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分析[J].
[本文引用:1]
陈刚, 钱玲玲, 张慧滔, 等.
基于MRI及CT融合技术的膝关节PCL影像重建初探[J].
[本文引用:1]
Li P, Li Z, Tian W, et al.
A strategy for removal of foreign body in mand ible with navigation system[J].
[本文引用:1]
何巍, 魏国栋, 师为礼, 等.
基于点云的膝关节胫骨三维CT与MRI图像配准[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8(5): 131-135.
[本文引用:1]
... 三维数字模型[1,2]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获取生物体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数据,再从二维的断层图像得到立体和直观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现生物组织的三维形态和结构,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应用最为普遍 ...
黄宏, 张弓, 彭忠凯, 等.
下颌骨个性化手术钛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J]. 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7): 402-406.
... 三维数字模型[1,2]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获取生物体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数据,再从二维的断层图像得到立体和直观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现生物组织的三维形态和结构,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应用最为普遍 ...
... 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格式刻录光盘备用[2] ...
王娇, 刘洋, 李旭, 等.
PC机上基于CT、MRI图像构建的颌面部三维数字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36): 5788-5792.
... 目前,学者们用连续CT和MRI断面融合图像实现了数字人体头部三维重建,较好地显示了颅骨和脑组织等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点[3,4] ...
叶鹏程, 方一鸣, 张琳琳, 等.
颌面部包括咀嚼系统的数字解剖学有限元建模初步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 45(4): 36-41.
... 目前,学者们用连续CT和MRI断面融合图像实现了数字人体头部三维重建,较好地显示了颅骨和脑组织等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点[3,4] ...
... CT和MRI数据的融合除了便于临床诊断和术前设计外,在力学检测和模型分析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4] ...
... 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6,7,8,9,10] ...
... 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6,7,8,9,10] ...
... 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6,7,8,9,10] ...
张翔圣, 张鑫, 张庆荣, 等.
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 (9): 449-455.
... 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6,7,8,9,10] ...
... 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6,7,8,9,10] ...
... CT与MRI数据融合的图像可同时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信息较单一的CT或MRI更加丰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在医学各个学科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6,7,8,9,10] ...
李鹏, 梁瑞, 申龙朵, 等.
应用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学研究[J].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为下颌骨的整形修复提供生物力 学仿真基础.方法:对1名男性志愿者进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将获取的Dicom格式数据在Mimics 10.01软件中进行完整下颌骨3D重建和面网格划分,所得的.lis文件导入ANSYS 12.0软件完成体网格划分并写出PREP7/文件,再将PREP7文件导人Mimics 10.01进行赋值,最后导入ANSYS 12.0生成完整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人体完整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得到51 735单元和78 993节点,根据CT值为下颌骨赋予了10种不同的材料属性.结论:高效、精确地建立了人体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 本研究在Mimics软件中重建的3D模型形态逼真,结构精确,进而可利用Magics模块进行自由面网格划分,做smooth和mesh处理后导出STL文件,模型的空间坐标位置关系也随同保存,还可利用布尔运算估算脂肪层的位置和厚度,为进一步的颌面部三维有限元研究奠定模型基础[11,12] ...
王维, 谭锡涛, 池宇峰.
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分析[J].
目的:探讨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8例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5~48岁;发生于上颌骨3例,下颌骨5例,均为原发性病变;颌骨CT扫描显示为多囊性膨胀性占位病变,内见分隔、残留骨嵴及液?液平面形成,增强后病灶周围可显示迂曲扩张的小血管影。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光镜下观察,可见囊壁由梭形纤维细胞、组织细胞、破骨样多核巨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构成,呈飘带样结构,囊腔由含骨及类骨碎片的纤维组织分隔,见有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8例患者均以病灶根治性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经1~6年的随访,均无复发。结论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其自身特点,确诊依靠病理诊断,治疗以病灶根治性切除为主。多数病例在病灶彻底切除后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 本研究在Mimics软件中重建的3D模型形态逼真,结构精确,进而可利用Magics模块进行自由面网格划分,做smooth和mesh处理后导出STL文件,模型的空间坐标位置关系也随同保存,还可利用布尔运算估算脂肪层的位置和厚度,为进一步的颌面部三维有限元研究奠定模型基础[11,12] ...
陈刚, 钱玲玲, 张慧滔, 等.
基于MRI及CT融合技术的膝关节PCL影像重建初探[J].
Objective To r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e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 based on MRI and CT image fusion. Methods CT and MRI scans were performed on 12 knees of young men. The Dicom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unified. The outline of PCL on MRI imaging was drew and plugged into the CT data. Finally, the visible 3D image of PCL with adjacent bones was reconstructed. The imaging anatomical measurements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ublished literature. Results Two cases were excluded from this study because of data deviations. The 3D visible reconstruction of PCL was proved to be feasible on the other ten cases. Conclusion Three-dimensional visible reconstruction of PCL based on CT and MRI image fusion is feasible, which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PCL injuries. Further simplification with increased accuracy may be needed.
目的 探索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及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影像融合技术重建带两端骨结构的后交叉韧带(PCL)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为PCL损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 对12例正常青年男性膝关节行螺旋CT及MRI三维可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PACE)检查,将两组影像数据提取并统一坐标系后,在MRI上框选PCL的坐标,将数据提取并代入到CT数据中,最后在CT上实现包含邻近骨结构的PCL二维及三维可视化影像重建,并测量部分解剖数据。结果 12例研究对象中有2例在验证转化数据时发现误差较大,予排除;其余10例受试者均成功实现图像融合,重建出带邻近骨结构的二维及三维PCL影像,测量数据与实体解剖数据比较具有较高重合度。结论 利用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三维可视化重建PCL方法可行,可为PCL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但还可进一步简化及精确化。
... 2 医学影像学配准的分类配准是图像融合的关键,根据标志点位置可将配准分为内部和外部特征配准两大类[13,14] ...
... 2 医学影像学配准的分类配准是图像融合的关键,根据标志点位置可将配准分为内部和外部特征配准两大类[13,14] ...
何巍, 魏国栋, 师为礼, 等.
基于点云的膝关节胫骨三维CT与MRI图像配准[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8(5): 131-135.
... 何巍等[15]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的三维CT与MRI图像膝关节胫骨配准方法,采用MC算法进行点云重建,并改进ICP算法来进行点云配准 ...
融合CT 和MRI 数据构建颌面部3D 数字化模型
[雷公元1, 艾毅龙1, 魏巍1, 黄达鸿1, 罗文平2, 李鹏1]与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19:53:33)[共1107字]摘要:操作名称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用于:1.各种面部良性、恶性肿瘤。2.各种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面部肉芽肿性病变。4.面部淋巴结肿大。禁忌证1.装有心电起搏器者。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4.早期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应避免磁共振扫描。准备1.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4.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6.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7.器械准备(1)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
相关文献:。MRI被公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创新之一,然而随着世界其他国家为避免重蹈美国过去几十年天价医疗支出的覆辙,已经开始控制医疗费用,或许未来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应该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关于如何思考核磁共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提出并将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MRI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的研究?(2)我们能够证实在哪些情况下MRI比其他的成像手段更具优势?(3)MRI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效用?MR【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扫描技术中3点定位技术的应用,对脊柱侧弯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脊柱侧弯的患者,应用特殊的扫描技术,能够完整的在同一幅图像上显示弯曲的脊柱和椎管内脊髓的全貌,主要了解椎管内脊髓受压变形的程度、脊髓病变的程度,以及脊柱弯曲的程度、椎体骨质的改变。结果脊柱显示率100%,23例成像满意,2例失败。结论3点定位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脊柱侧弯畸形及其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直观日《健康报》核磁共振检查广泛用于疾病诊断。长期以来,人们担心此项检查中强大磁场会使起搏器等器械中的金属部件温度升高、拉伸或易位,造成其功能异常。因此,装有起搏器的老年心脏病患者一直被禁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循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装有心脏起搏器、去纤颤器等植入型心脏器械的患者可安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这种检查不会对器械和患者造成磁共像在T?2权重像上,胆囊呈高信号区,其中结石为低信号影,但小的结石常被高信号的胆汁遮盖而不易显示出现。一般认为,核磁共振检查胆结石的效果远不如B超,与CT比较也逊色不少。因此,胆结石不是核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更不宜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作者:不明磁共振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普及率低、技术设备为西方垄断、收费高等问题。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美时医疗科技公司9月24日正式公布,其自主研发出一种新型医学磁共振成像技术——高温超导射频线圈,该技术使人体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提高了3至5倍,是目前世界磁共振领域灵敏度最高的“电子眼”。该设备已顺利通过美国FDA认证,面向全球销售,一举打破世界高端磁共振设备垄断格局。据介绍,磁共振仪血性脑损伤与抗损伤的机制,尤其是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cpenumbra,IP)概念的提出,以及许多治疗脑缺血取得明显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为急性脑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启示。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灌注成像(perfusionimaging,PI)和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摘要】目的对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因幽闭恐惧症中止检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MR检查时中止的3例病例分析其原因。结果幽闭恐惧症发生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必然联系。结论磁共振检查前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取得患者在MR检查时更好的配合。【关键词】磁共振;幽闭恐惧症;中止检查 本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期间,在磁共振成像(MR)检查[摘要]目的通过实施核磁共振(MRI)检查前期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抚来研究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自2005年6月~2006年5月,观察MRI检查患者168例。试验组98例,检查前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70例只做常规的医疗护理。并于MRI检查前、检查后进行心理反应测试。结果检查前未实施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在经过心理护理后做MRI检查全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磁共振成像(MRI)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断层扫描技术。从德国引进的首台1.5泰斯拉高场强磁共振(MR),具有图像清晰、分辨力高,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之特点,且能做无创伤,不用造影剂的颅脑、四肢等血管造影。我所1992年3月至今,对600例不配合病人行MR检查,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0例患者中,成人占120例,年龄18~60岁,其中由于意识模糊、神志不清、中枢神经系腺导管、脂肪组织及病变均显示清晰并将同一试验者进行直接俯卧于床上和俯卧于支架上两种方法检查,用支架检查所得图像明显优于直接俯卧于床上。病人能够坚持长时间检查,运动伪影较少见。3讨论近年来,MRI检查技术的成熟及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使乳腺的影像学检查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MRI有空间分辨率高、二维、三维成像技术等优势[1,2],可从多层面、多角度、多参数获得图像,所以对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的显示情况【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之特点,且能做无创伤、不用造影剂的颅脑、四肢等血管造影。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须制动,检查时间较长等使这项检查的应用受到限制。我院自2005年6月引进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仪至今,对68例不配合患者行MR检查,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成人36例【关键词】核磁共振;儿童;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医学模式的转变,放射科护理的分工逐渐明确。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安全又比较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其具有鲜明的软组织对比、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的优势,以及无骨骼伪影干扰和血管流空效应等特性,特别是对人体没有损害,在小儿中枢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已经成为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现将MRI检查中病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摘要】  目的:总结应用高压注射器作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和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252例患者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对比剂,先询问药物及对比剂过敏史。正确设置流速、流量及注射时间,做好血管的选择,防止药液渗漏。结果:251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患者出现药液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和护理是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关键之一。【关键词】高压注射器【关键词】磁共振;幽闭恐惧;护理磁共振检查是一种高科技、无痛苦、无辐射、诊断率很高的检查,但有的患者就是做不了这种检查,因为患有幽闭恐惧症。幽闭恐惧症是指被幽闭在限定空间的一种病态,恐惧是一种心理疾患,在我们MR的检查中经常遇到,而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男性。1幽闭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在进入扫描室前患者神志正常,行动自如,一般无恐惧现象,步行进入扫描室后,患者平卧检查床上被送入扫描孔进行检查过日《中华肿瘤杂志》-期-754-758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5月6日消息,该项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布和转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94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MR)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和鼻咽癌分期的关系。结果有165例(56.1【摘要】目的分析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磁共振(MR)教学的特点,探讨新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方法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带教老师要保证学生动手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结果学生通过专业课实习,达到熟练操作,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提高了磁共振的操作能力。结论在磁共振的临床教学中,要敢于放手,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高档磁共振成像设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技apparentbiomolecularmarkers  乳腺癌是近年来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随着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乳腺磁共振成像技术日趋完善,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本文就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maging,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文章报道了认为负压创面治疗中可见心脏与胸壁位置的改变,这将会导致心脏破裂和心输出量降低的危险,利用刚性保护进行预防在临床上是可行的。这是来自瑞典的研究人员日前对6只猪进行的实验研究,他们用实时磁共振成像技术(10图像/秒)在心室中部横截面和矢状面上进行了分析,负压创面治疗采取三种方式:-75、-125、-175mmHg。结果显示,三种负压方式的结局相似,这种治疗可以导致心脏位置移动,在某些情况下6月09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Vol.33No.11P.(上海)为了评价造影剂增强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研究者共有23例患者入选,经过动态观察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有20例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所有患者都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造影剂增强的磁共振检查。结果20例患者在造影剂增强的磁共振成像时,梗死部位首过显示为低强化区,延迟增强时显示为高强化区,测定梗死面积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分别采用新型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观测到人体内的分子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MRI扫描的速度和精度,可在未来用于更快地检测癌症等疾病。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两国科学家使用的MRI技术都通过操控分子的旋转来提高扫描的速度和精度,从而可以在分子层面快速地完成诸如分析药物药效或推断肿瘤生长速度等工作,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操纵仲氢(仲氢是航天飞机0636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字数:278000版次:1a内容提要:本书是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一个分册。全书共分7章,系统地阐述了X线摄影检查技术、X线特殊摄影检查技术、血管造影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磁共振检查技术等6项放射医学检查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及具有共性的总论部分。内容突出了放射医学检查的常规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特点,并力求科学、严谨,具■本报记者丁佳鲁伟9月7日,23岁的哮喘病人小邹经历了一次特殊的磁共振检查。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磁共振扫描室,技术人员给他穿上了一件特殊的&马甲,又递给他一袋气体。小邹按照训练的方法将气体吸进去,然后屏气6秒钟。在这神奇的几秒之间,我国第一幅肺部疾病磁共振影像诞生了。诺奖得主的遗憾目前,临床上用于肺部疾病检测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胸透、计算机断层扫描【摘要】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面,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CT及MRI等技术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也有相应不足。功能性成像技术的渐趋成熟则突破了单纯观察解剖结构的局限性,转向由生物学和生理生化代谢角度研究疾病,拓展了影像技术的应用空间。本文探讨如何使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尽快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目的。【关键词】影像学;甲状腺疾病;诊断显像;功能成像甲状腺疾病属内分泌系首先,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这是由于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椎体、髓核和纤维环等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纤维的完整性,这对于确定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有重要价值,同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对于脊髓肿瘤有很好的显示效果,一般能够对肿瘤作出定性诊断。对于脊髓空洞症,核磁共振检查可以作出明确清晰的诊断,在这一点上明【摘要】针对医学影像诊断的特点,本文就影像医师如何提高诊断能力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正确运用影像检查技术,全面观察并善于发现病变,注意异病同影及同病异像,重视临床病史、病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结果,高效化及具体化书写报告。【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HowtoimprovediagnosticabilityofimagingdoctorsLIUQi,YUANMin.Changhai【摘要】目的总结数字放射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能量减影在胸部的检查技术和诊断价值。方法160例胸部外伤或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DR能量减影胸部后前位X线摄影检查,分别获得标准影像、骨骼影像和软组织影像;由一名主治医师和一名主任医师分别阅片,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形成一致诊断意见。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共摄取能量减影胸片480幅,均能满足临床诊断。160例中胸部外伤135例,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到人脑的认知退化迹象,即便此类症状还未出现。这一技术可以作为生物标记,应用于临床前的痴呆症早期诊断。该发明以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为核心,该技术可以监测脑灌注,即血流渗入组织的情况。“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简单易行,并不需要特殊设备,只需多花几分钟检测即可。”这项研究报告的作者,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博士哈勒说。该研究小组包括148名健康的老年参与者和65名患轻度认知损新华社今日上午专电美国研究人员6日说,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往往会延误治疗达数周之久,对比只接受乳房X光检查者,接受MRI检查的患者最终切除乳房风险更大。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员理查德·布莱谢尔在向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研讨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写道:“MRI可能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布莱谢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MRI检查者比其他患者开始接受治疗时【关键词】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任何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1]。为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的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的顺利完成,笔者在教学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验是加强教学组织工作、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教案管理工作、加强改进教学方法的力度、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和加强教学考核工作。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教学组织工作是贯串教学管理的主线。为确保教学工英国医生最近为一名六岁男孩进行了心脏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的是,这次手术并没有使用X光来透视人体,而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这种心脏肺动脉瓣扩张手术。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11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利用与德国同行合作研发的技术进行了这次手术。这名男孩患有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即心脏右心室通向肺动脉的出口狭窄,导致血液流量不足。其治疗方式是将一根导管顺着血管送到肺动脉瓣的位置,用导管前端最终带给自己成就和荣誉。  获得青年科学家临床医学奖  有些人做了梦却为梦而惋惜,有些人却能把梦变成现实,创造一个惊人的奇迹。比如王成波……  王成波首次开发出了长弥散时间超极化气体核磁共振弥散测量技术,证明了氦气的弥散与弥散时间紧密关联,首次证实了被动吸烟引起肺部深层组织病变,首次证明了哮喘疾病可以诱发类似的结构变化……  他涉猎多个不同的核磁物理和临床医学领域,每一次总能够掌握领域中最重要的问③M分期:CT诊断6例肝转移中,4例单纯肝转移,2例肝转移伴胰头侵犯、腹壁种植转移及腹水。1例胰头侵犯,2例腹壁种植转移伴少量腹水漏诊。诊断准确率66.7%(6/9)。  3讨论  3.1胃CT检查技术正确使用CT检查技术,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  3.1.1检查前准备胃是一个蠕动着的空腔脏器,胃壁在非扩张状态下厚薄不一。文献报道[1]在低张水作为对比剂的情况下,扩张好的胃,胃壁平均厚度为(勒与二维超声相结合,此项技术可在心脏、甲状腺等小器官的二维图像上实时显示人体血流动态信息,同时显示脏器及病灶内的血供方向、速度和分布,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资料。甲状腺超声检查目前广泛用于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随着超声显像仪器的发展,超声的敏感性得以显著提高;通过组织斜波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其在结节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准确性。结合超声多普勒技术,还可分辨区域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关键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习教学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习教学是影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谈谈笔者的带教体会。  1委派专人管理  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在实习见习学员尚未到科室之前,就预派一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专门负责管理此项工作。倘若没有专人管理,将会出现&人人都管,最后人人都不管的混乱局面[1]。特别是跨科室的实习,更是需要有专人在其中协调工作05月08日ZRheumatol.200714医学空间(MEDcyber.com)5月2日消息--脊椎的退行性变是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X线摄片则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费用低、检查时间短是该项常规检查项目的优点。虽然X线摄片可发现椎间盘狭窄、脊椎终板不规则骨化和骨赘的形成、骨关节炎及椎骨前移等病变,但在发现椎间盘早期改变方面还非常有限。CT和MRI在明确脊椎和软组织病变、鉴别【关键词】静脉麻醉;胃镜检查传统胃镜在诊疗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不适及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恐惧,使得部分患者拒绝必要的检查,以致延误了诊断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医学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人士一种追求。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便是其中之一。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消化内镜室2003年2月至2009年3月胃镜检查5860例,第三节 USG检查技术  超声探查多用仰卧位,但也可用侧卧位等其他体位。探查过程中可变更体位。  切面方位可用横切、纵切或斜切面。  患者采取适宜体位,露出皮肤,涂耦合剂,以排出探头与皮肤间的空气,探头紧贴皮肤扫描,扫描中观察图像,必要时冻结,即停帧,行细致观察,作好记录,并摄片或录像。  应注意器官的大小、形状、周边回声,尤其是后壁回声、内部回声、活动状态、器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活动度等。作者:2012年,人们已看到极少数非侵入性遗传产前检查行业的诞生,但由于法律和伦理问题的交织,这个年轻的行业仍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在不太遥远的过去,要检查一个未出生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的遗传性疾病,需用到一个可怕的长针,还有可能会造成流产。但今年以来,医生和孕妇迎来了新的选项:基于孕妇血液样本的无痛基因筛选。DNA(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医生有可能通过孕妇静脉采血来探测胎儿的一小部分第二节 DSA检查技术  根据将造影剂注入动脉或静脉而分为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DSA,IVDSA)两种。由于IADSA血管成像清楚,造影剂用量少,所以应用多。  IADSA的操作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肝素u,行全身低肝素化,以防止导管凝血。将导管尖插入欲查动脉开口,导管尾端接压力注射器,快速注入造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反映了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这就是赖以进行X线检查的自然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便产生人工对比。因此,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  一、普通检查  包括荧光透视和摄影。  荧光透视(fluoroscopy):简称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先观察两侧面部是否对称,包括前额皱纹、眼裂、鼻唇沟和口角是否相等,有无面偏侧萎缩、面肌痉挛或挛缩。再嘱病人作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颊和吹哨等随意动作。  一侧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引起的面瘫,表现为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变低或歪向健侧,皱额及闭眼不能,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发现肌肉瘫痪。  由一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下半部面肌瘫痪,即只有鼻唇沟变浅和口角变低,露齿、鼓颊和【摘要】目的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anceangiography,MRA)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头颅CT、常规MRI的基础上行DWI和MRA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卒中分型,选择治疗方案。结果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DWeywords]magneticresonancecholcomparativestudy目前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B超、螺旋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B超检查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有限;CT检查则难以诊断等密度或低密度结石。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cholang及误诊。【关键词】浅筋膜炎;磁共振成像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由于椎间盘突出症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容易造成误诊,笔者总结了磁共振检查的54例,意在提高临床及影像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或减少对本病的漏诊及误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腰腿痛患者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日中华肿瘤杂志2004Vol.26No.7P.421-423为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常规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中山大学学者对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行常规MRI检查,其中MRCP44例,Gd-DTPA增强扫描29例。综合分析MRI和MRCP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显示肿块39例,29例增强扫描中22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像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T2WI+MRCP)对Mirizzi综合征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MR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25例,以Mcsherry分型为标准对Mirizzi综合征在T2WI、MRCP上的各种征象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T2WI+MRCP与单独MRCP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率的比较。结果T2WI+MRCP对于Mirizzi综合征诊断的9月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用于人体肺部重大疾病研究的磁共振成像仪器系统研制”项目现场考察会在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院士、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王红阳院士、计划局局长孟宪平教授、医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尔丹教授、医学科学部医学学科三处主任李恩中教授,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副局长曹凝、基础科学局副局长黄敏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考察组由顾宁教授日中华肿瘤杂志2004Vol.26No.7P.421-423为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常规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中山大学学者对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行常规MRI检查,其中MRCP44例,Gd-DTPA增强扫描29例。综合分析MRI和MRCP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显示肿块39例,29例增强扫描中22例【摘要】目的观察波谱空间定位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初步小结应用要点。方法对65例头颅检查的受检者行磁共振波谱扫描,有目的地改变感兴趣区域(ROI)的位置、大小和其他参数设置(FOV、频率矩阵、相位矩阵、预饱和带等),记录预扫描后系统显示的半高宽、水抑制程度等数值,并对扫描后显示的图像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探讨这些数值与波谱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5例患者中有60例波谱谱线形态较好,代谢物峰值位置本报讯日前,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医生成功对一名百岁老人进行了上唇皮肤高分化鳞癌的切除手术。两年前高老太太发现,自己上唇左侧皮肤长出一肿块,出现局部瘙痒和破溃肿胀。在两次&冷冻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救治。医生对高老太太进行上唇皮肤癌扩大根治,同时利用肿物切缘周围的皮下组织,取其旁面蒂以上的鼻唇沟处成为皮瓣,修复上唇缺损区,并重建了鼻唇沟。(史俊庭王晓凡)《中国颌面部为人体外露部位,因而易遭受到创伤和烧伤,愈后遗留瘢痕的修复则成为整形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颌面部为人体最重要的容貌部位,其美容修复尤为重要。皮片修复有皮色深,后期挛缩继发畸形等缺点,游离皮瓣修复有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相对成功率低、供区受限、皮瓣偏厚等不足。局部皮瓣包括扩张皮瓣修复,也有供区受限、局部因附加切口而增加瘢痕的遗憾。远位皮瓣修复有肤色不一致、手术次数多、治疗时间长等缺点。因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颌面部肿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