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西村吴仁宝宝身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观看电影《吴仁宝》的一些感触——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水务系统在局领导班子带领下始终坚持业务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两手抓、两不误,自觉参与活动、接受教育。我作为集体一员,自然也应该多思考、多对照、多提高,使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我就从电影《吴仁宝》作为一个切入点,报告几点肤浅的体会,请领导和群众办批评斧正。
认识华西村、认识吴仁宝对我来说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十多年以前,对华西村只是耳闻式的灌输,和南山村、南街村等一批改革开放浪潮中涌现的明星村一样,带有&神奇&色彩的各类宣传报道给我的印象就是:村子&有钱&,村长&有才&,遥不可攀,随着时代的洗礼,风云变幻,有些很快淡出了普通百姓眼中,不声不响。七八年前,我来到江苏这片热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终生难忘,难忘就难忘在理论的充实、思维的开阔和实践的深入,入学前,也是为了考试的原因,我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心中筑起了基本了理论基础,后来通过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的学习,逐步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我是学农业水土工程的,实践性强,跟着导师几乎跑遍了苏南、苏中各市,做过不少课题项目,既当过座上宾,也自掏腰包吃过普通农家饭、夜宿蔬菜大棚,为了课题甚至在锡山的水稻示范园里刨了两个月的地,这些接专一的研究和思考、自由的实践和摸索、如实的俯身接地气,到如今实在是久违了。土地是伟大的舞台、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华西村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闪亮舞台,是活跃在我们周围的耀眼&明星&,在江苏求学、在苏南搞研究的这段时间,组织上也自然带我们去那里&一饱眼福&。那也是一个春天,咋暖还寒,一下子就到了华西,往昔的记忆让人不禁迸发出强烈的好奇和期待。当磅礴的高楼、奢华的别墅、优雅的园林连同喇叭里传来的高亢的音乐一同闯入你的视野、占领你的耳蜗的时候,很快便激情澎湃,融入这个特殊的氛围中,欲罢不能。我作为普通学子当时是冲着那种从未接触过的的社会主义好、共同富裕的浓郁氛围和观摩发达的乡村工农业生产而去的。吴仁宝老书记对党对共产主义的那样坚定执着的信仰,特色高效农业生产无不令人啧啧称奇。直观感觉是了不起、很伟大,的确开了眼,华夏大地还有这样的信仰圣地和富裕天堂!但是没有自觉运用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依然存在一种距离感。时光飞转,进入本世纪10年代新的十年,这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光辉历程的开始,我也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两年前一个偶然机会,蹭市妇联的一张影票,第一次观看了电影《吴仁宝》,也是第一次通过艺术浓缩的方式重新认识和思考吴仁宝人物原型和他的事业。更是第一次将在宿迁的工作经理和认知与人物原型、时代背景、辉煌成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对比和本质上思考,可以说是从偏感性到逐渐理性认识上的第一次升华。我体会到了这个村、这个人物以及所反映精神实质与宿迁发展实际,与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与我们本职工作的相通之处,其启发意义要超乎想象。今年初,我在市委群众办工作期间,就知道省、市要把吴仁宝、兰辉等先进人物与这次活动结合起来,这次局群众办组织对重温该片,我着实体会到,从我们普通职工层面来讲,如果有谁还不知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还有谁不知道群众路线该如何实践,还有谁在某一点、某一方面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就看看《吴仁宝》这部电影,一遍不行,就两次甚至三次,就能想通甚至融会贯通了。我们会发现,华西、吴仁宝不就是我们要找寻的那座灯塔吗?
我认为华西是一种精神、吴仁宝是一位楷模,原型属于一个时代,其实质会亘古久远。华西虽然有很强的时代烙印,但确实代表一种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华西代表一种创业精神。我最早听说华西的时候,中央和地方宣传华西就是要发挥榜样和精神的引领作用,鼓舞全国人民、各行各业勇于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热潮中建功立业,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谁的改革意识强、谁的经济效益好,谁就是标杆,谁就值得称道。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讲,就是一种矛盾论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与应用。改革就是前进的动力,富裕就是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最直接体现。华西代表一种创新精神。华西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现代农业方面都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带来的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号召力。华西为什么吸引了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的群众争相膜拜,而且经久不衰,不就是他有了别人没有的、他实现了别人不敢想的吗?华西代表一种创优精神。华西的发展没有昙花一现,华西的辉煌仍在继续。究其根源,还是一种积极进取,只当最好的精神,为什么会这样?一是靠制度,二是靠执行。华西的天就是社会主义的天,华西的地就是社会主义的地,凭着对社会主义的无限信仰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华西坚持发扬制度优势,永远坚信社会主义,永远跟党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不懈追求,没有终点,只有早日奔向共产主义的强烈愿望。吴仁宝老书记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塑造了一位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形象。他是争先的楷模。吴仁宝是一位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毛主席说过,人就要有那么一点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有一种批判精神,现实中来讲,就要有不服输、不泄气、不苟同的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但也有近代屈辱血泪史,那么老书记生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成长于新中国党的关怀下,跟党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很值得学习,全中国有千千万万个仁宝式的基层群众,每人给一把力,每人拾一把柴,社会主义大厦自然会节节高。他是领先的楷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领头人往往发挥关键作用。吴仁宝做到了,他以身作则,从整理农田、创建磨坊做起,每个年代、每件事情他都冲在前面,干在前面,激发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最终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先锋队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是率先的楷模。有争先的精气神、有领先的工作作风,换来的就是无比巨大的率先效应,成就了他一生的光辉事业和民生福祉的改善。如何保持率先,如何让率先惠及更广大的群众,这是一个更重要的课题,吴仁宝也做到了。从坚持集体生产、大搞多种经营、到慎重推进募股上市,他做到了一路领先,他又以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克服困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同样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华西、吴仁宝不就是我们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学习的典型吗?
华西是一面镜子、吴仁宝是一把尺子,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随时随地能够学习的典型。前面说了我对华西、对吴仁宝认识的深入过程、精神实质的理解。那么从华西那里、吴仁宝身上,我找到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镜子和尺子,以华西为镜、以吴仁宝为尺。用华西之镜,来照照我们宿迁经济社会发展之路,照照我们宿迁水务事业如何续写辉煌。用吴仁宝之尺,来量量我个人与更好的融入宿迁跨越发展的历史进程,实现人生价值的差距,来量量在具体为宿迁水务事业服务过程中的短板。华西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宿迁的发展更是有其历史阶段,建市、兴市、强市,当前宿迁全面建设小康,就相当于华西当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二次创业,敢想、敢试、敢闯。华西的精神实质和&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 宿迁精神高度契合。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与&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宿迁气质万分吻合。当前我们开展以&查改不满意、追求更满意&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将始终坚持用吴仁宝之尺,华西之镜,来查查自己对自己、群众对自己哪里不满意,用华西精神、吴仁宝这样的楷模来激励自己追求更满意。目前我自我反省到:一是对照华西精神,我对事业、对工作、对任务的孜孜以求,进位争先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不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二是对照吴仁宝楷模,我的奉献意识,带头意识也不强,上级指出的通病在我身上也时有发生,耐性、韧劲还显不足,调研作风、实事求是的精神还不足,草草率率的作风也较突出,忽忽悠悠的思潮有所抬头,不论是遇到领导问他还是自身问他,躲着走、绕着走,确实自我批评和批判精神。总而言之,我作为普通水务工作者,在这个有着光荣历史和传统的水务大集体中,虽然渺小,但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工作状态,把精益求精、最求卓越作为奋斗目标,仍然是要正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电影《吴仁宝》这个切入点,我初步剖析了这么多问题,汇报了一些感悟,这离组织上的要求肯定还有较大差距,我决心也是从今天开始,继续一步一个脚印的,也要用更快的步伐,加快向先进典型学习,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更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促使自己能够尽快的提高,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如皋市2009年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A,B1,10  
11 2008109 12
12 2008 117 
 20081218 
16,15001500  
25 2008106 
35                                         右侧漫画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  
36 20081215 MU2075
D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411042818  
41三鹿集团生产的著名品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三聚氰胺,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随后的市场专项检查显示,有多家企业产品也检出了三聚氰胺。国内奶制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定信心。  
42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网站上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千上万的留言,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网站和网民渴望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让总理更多地了解民生、民心、民意。无论是诉求表达,还是批评建议,都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地总结、分析。  
请回答  
(1)网民向政府表达合理的诉求、献计献策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一种方式?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有序的政治参与?(4分)  
(2)如果要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负责的?(4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2月1日 ,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此文件一经公布引起了社会热议。某校高二(15)班学生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近两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大学生当村官就是其中的一件。该小组的两名同学对“大学生当村官”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说:“我才不愿意当村官呢,村官总是跟农民打交道,低人一等,我将来找不到好的工作,就报考国家公务员。”  
乙同学说:“大学生当村官是政府的无奈之举,是国家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出现了不少先进人物,其中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面对现实,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带领全村共同致富,造就了“天下第一村”,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吴仁宝也成为了“改革之星”。  
第三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创新,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农村产业化经营到土地的流转,都是创新的结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13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8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以上教育期刊,120多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建立于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坚持免费免点免注册使用的原则,已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
【字体: 】【】【】【】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
在 百度 中搜索:
在 搜狗 中搜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_甜梦文库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案例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马 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第二次,是以列宁和毛泽东为代表 的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 践,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走向完善和 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 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 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1864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完成了对社会主义 的理论论证。 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于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 以列宁和毛 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始了在 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等著作中对垄断资本主义和帝 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武装起义,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科学理想变成了现实制度。在十月革命的影 响下, 二战后东欧各国及中国等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欧亚社会主义连成一片。 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这一时 期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出现了失误, 苏联和东欧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 变,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个减少到5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但 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吸取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从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体制创新。通过一系列改革,中国实现 了向现代型体制的跨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中国的体制 改革找到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使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呈现出一派生机,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案例讨论: 从以上案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的认识。 案例点评: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历的第二次飞跃。这次飞跃 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它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检验,又开始了在实践中 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十月革 命以后,列宁强调一定要以实践而不是以书本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列宁当 时讲了两句有名的话语。第一句:“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 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了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 践来检验”;第二句:“对俄国来说,根据基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 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科学社 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建成,则是相当艰难的。 从社会主义经历的三次飞跃来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在改革中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正逐步向 深入发展,这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说明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 然。案例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胜利论”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 中,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 生”,才能够取得胜利的理论。年问,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第 十九个问题写道: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 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也明确指出: “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 动, 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这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正式提出了 ” “同 时胜利”的理论。 19世纪4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根据对各 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的总结, 坚持并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革命 “同时胜利” 的理论。1892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坚持 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革命,才可能取得胜利。 他指出:“欧洲工人阶级的胜利,不是仅仅取决于英国。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 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胜利。”1893年,恩格斯在《致保尔?拉法格》的信中,再 次明确指出:“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 的光荣。” 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的思想。马克思恩 格斯始终坚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取得胜利;社会主 义革命只有在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于大体相同的时间内发生并相互呼应 和支持,才能够取得胜利。 案例讨论: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胜利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结合次案例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 案例点评: 从后来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发生发展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 革命的“共同胜利论”的思想与历史的实际并不符合。认识这一问题应当看到,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时代的产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 的理论, 正是他们立足于对当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际情况的理论分析作出 的结论。 还应当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关于社会主义革 命“同时胜利”的理论又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首先,从对“同时胜利”必然性的认识来看。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 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理论分析之上。19世纪40年代以 后,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则较多地建立在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总结之上。 他们认为,资本的国际化造成了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对立,单独一个 国家的无产阶级如果发动革命,往往会遭到国际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社会主义 革命只有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才能够使国际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归于破产,最终取得胜利。 其次,从对哪个国家最有可能首先爆发革命的预测看,起初,马克思、恩格 斯主要偏重于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对此予以考虑。后来,马克思恩格斯更 多地从社会政治发展状况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认为,在法国和德国工人运动 大大超过了英国的情况下,法国和德国都有可能首先爆发革命。 再次, 从对同时发生革命至少应包括哪些国家的认定来看。 恩格斯起初断言, 至少应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但他在晚年的一些论述中,只是谈到了英 法德三国,没有把美国包括进去。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学说的发展变化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 革命的理论具有内在的创新机制,它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与变换其内容的,新的时代会给它带来崭新的形式。历史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 进入垄断阶段,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就创造性 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案例3: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信查苏利奇是俄国的女革命家,著名的社会主义运动活动家。19世纪70、80 年代的俄国,一方面由于农奴制改革而使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另一方 面,俄国农村却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具有原始公有性质的农村公社。当时的俄国民 悴派认为,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俄国农村公社具有生命力, 俄国可以直接从农村公社发展到社会主义。 俄国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俄国能 否从农村公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查苏利奇于是写信给马克思, 请他本人谈谈 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前途的看法。马克思在回信时数易其稿,从长篇论述到最后发 出了一封只有几百字的简单回信。 在回信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俄 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但是, 他又指出,根据他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 ,他认为俄国的这 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 但是要使农村公社能发挥这种作用,首 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 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 件。 案例讨论: 1、马克思认为俄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条件是什么? 2、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具有什么意义? 案例点评: 欧洲资本主义在巴黎公社革命之后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此时 更多的对东方社会进行了研究,他深入研究了俄国的农村公社,提出了如果俄国 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 那么俄国的土地公有制就 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进一步研究和思 考的基础上,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俄国的农村公社推广到与 俄国情况相似的保留有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其他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他们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 利”的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密切联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无产阶级革命来考察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的。在他们看来,西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 引起和推动东方社会发生革命与对 东方社会起示范作用,是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一 个关键性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并未设想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国家有可能先于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他们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 想, 却在方法和思路上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东方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例4:一国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极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对当时的苏联来说,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一、经济 恢复以后的苏联仍然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和经济技术十分落后的国家; 二、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在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成分 也有所发展;三、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局部稳定时期,苏联在可能预见到的时 期内只能是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中的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能指望得到先进国家 的援助。 这就在苏联党的面前提出了一个必须回答的关系到苏联社会主义命运和 前途的重大理论问题:苏联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社会主义?在这一问题 上,在苏联共产党内,以斯大林为代表和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 代表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托洛茨基曾经被列宁称为党内“最有才能的人”,他认为,苏联一国不可能 建成社会主义。理由是,从国内看,苏联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发展必然侵犯农民 的私有经济,会和那些协助过工人阶级取得政权的广大农民群众发生敌对的冲 突,导致工农联盟的破裂(后来苏联在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实行农业集体化 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在具体政策把握上确实有损害农民利益之举,但这与托 洛茨基所说工农联盟必然破裂是两回事) 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内, 。 工人政府所处地位的矛盾,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即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舞台上,才 能求得解决。从外部看,苏联经济建设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包围中,处于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对资本主义经济技术的依赖, 因此,苏联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托洛茨基进而认为,社会主义建设 的成功,只有在国家工人阶级的支持下,最后在国际范围内完成。托洛茨基的观 点似乎很有道理,如果这种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已经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就 必须停顿下来,坐等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斯大林的看法与托洛茨基完全不同, 他反驳了托洛茨基的一系列似是而非的 观点,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斯大林首先对社会主义在苏联的最终胜利和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这两个 不同问题作了区分。他指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最终胜利,是消除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的包围,解决苏联的外部矛盾,即苏联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问题。 这要靠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努力, 至少要靠几个先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才 能得到解决。而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则是指苏联能够依靠本国力量在 政治上战胜苏联的资产阶级, 在经济上战胜苏联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从而建立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问题。 斯大林澄清了以往苏联党内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 义问题上的概念上的混乱。 斯大林指出,所谓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把农业和社会主义工业结 合为一个整体经济,使农业服从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堵死和消灭资本借以产生 的一切孔道,造成直接导致阶级消灭的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根据这一分析,斯 大林进而指出, “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问题, 无产阶级和农民的相互关系问题, 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基本问题。”这样,斯人林就把苏联联一国建成社 会主义的问题,最后归结为解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斯大林 着重论述了苏联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工农矛盾的可能性问题。 工农之间的矛盾首先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农民小私有经济之间的矛 盾。斯大林首先论证了克服这种矛盾的可能性。他批判了把农民经济等同于资本 主义经济的错误观点,指出:农民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它既可以向资本主义 方面发展,也可以向社会主义方面发展。而它究竟向什么方面发展,则取决于它 所处的周围条件,取决于它所依赖的工业、运输业、信用系统和国家政权掌握在 谁手里。斯大林指出,在苏联,由于所有这些都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这就决定 了小商品农民经济只能“沿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去发展。” 斯大林不仅从经济方面说明了克服工农矛盾, 从而使苏联农民走上社会主义 道路的可能性,而旦从政治上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可能性。他指出:决不能把苏联 农民和西方农民混为一谈。西方农民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获得土地的农民,因 此它就成了资产阶级的后备军;苏联农民则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获得土地和和 平,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在发展的根本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它是无产阶级 的后备军,是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最好的合作者。 案例讨论: 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3、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有什么意义? 案例点评: 托洛茨基没有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区别开来, 对苏联 工人阶级与农民的关系,对苏联经济建设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做了片面的理 解,他的错误观点对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严重的干扰。苏联的这场争论在 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解决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这个理论不 仅为苏联, 也为后来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 本的指导,直接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案例5:一战前的英国和德国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技术革命和大力发 展垄断组织的德美日等国迅速崛起, 生产能力超过了固守成规的老牌资本主义国 家英国和法国。曾经是“世界工场”的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开始从原来独领 风骚的世界霸主地位跌落。世界工业生产从1860年到1913年增长了6倍,而英国 只增长了2倍,法国增长了3倍;但德国却增长了6倍。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 占的份额,从1870年的32%下降到1913年的9%,而德国的崛起令人瞩目。美国 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在1870年以后的整整20年内,德国在大国体系中占 据了主导地位;外交家们指出,所有铁路都通往柏林。”德国工业的增长率186l ―1873年为3.8%,年为3.5%,年为4.8%。这个速度 远远高于英法,仅次于美国。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为13%,已 超过法国,到1910年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短短几十年的时 问,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德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紧对外掠夺,但是,世界上的殖民地早已被英 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占有,在1914年,英国占有33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 国占有174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而德国只占有29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一战前, 德国和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斗争异常激烈,最后演变为一场帝 国主义之间的大撕杀。 案例讨论: 1、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点评: 资本主义整个生产的发展是在激烈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的,各个企 业、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 各国发展虽然也不平衡,但社会生产力还能比较平稳的发展。随着自由竞争为垄 断所代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大规模地采用先进 科学技术和利用外资,使国民经济跳跃式地发展。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垄 断统治的加强,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呈现停滞的趋势。这样,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赶上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要引 起政治、军事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跳跃 式地迅速发展,赶上或超过原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 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激化,最终导致 帝国主义战争。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工人运动高涨,而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 被削弱,无产阶级革命就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基础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案例6:学生对老师的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共同胜利论”,在他们逝世以后,资本 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了垄断阶段,作为学生的列宁从老师的观点出 发,分析了资本主义垄断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条件,看到德国的迅速崛起 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衰落, 他发现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 的一条客观规律, 于是他大胆提出社会主义不可能同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 胜利,而只能首先在经济不很发达,但矛盾尖锐、又具备了一定主观条件的国家 取得胜利。从而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在 世界各国同时胜利是不可能的,它必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得胜利。他说:“资 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 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 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 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 是:(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 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 治战线的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 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3)不发达国 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势力的存在, 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 主义发展垣路。(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 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 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取得革命的胜利。 列宁的论断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大发展, 但却遭到了不想革命也不敢 革命的第二国际首领们的攻击,他们骂列宁是“叛徒”,是“疯子”。 列宁没 有被他们气势汹汹的咒骂所吓倒,而是坚定地领国人民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有利 时机,终于在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案例讨论: 1、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的内涵是什么? 2、“一国胜利”论与“共同胜利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案例点评: 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一国胜利”论呢?这是因为,人们对社会现 象的认识要受该现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程度的限制。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是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的理论根 据, 而这一规律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后果是不 同的。 首先,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科技进步的速度还不够快,生产和资本集 中化的程度还不够高,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平稳,一些国家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 间才能逐步赶上和超过另外一些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得尚 不突出。因此,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已多次谈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 问题,指出这是由私有制和竞争造成的必然结果,但他们并没有将其视为资本主 义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组织快速发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 家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地、跳跃式地赶上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列宁才得以把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 衡概括为资本主义的一条客观规律。 其次,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世界领土尚未瓜分完毕,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 国家对外扩张,并不一定需要从原来走在前面的国家手里去夺取殖民地和附属 国,不至于引发世界大战;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大小与各自势力范围的大小大 体是相互适应的;各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未构成影响他们互相勾结 起来干涉和镇压个别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大障碍。正是根据这种情况,马 克思恩格斯才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而在帝国主义时代,世 界领土已经瓜分完毕,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原有的势力范围与其迅速增长的实力 极不适应,要想取得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势力范围,只有使用军事手段来重新瓜分 世界;由此引发的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的力量和彼此间的联系都大大削弱,造 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易于被无产阶级所突破。 也正是根据这一情况, 列宁才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案例7:“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革命史上,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造 就一支真正的革命的工农军队的必要性, 又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 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工人阶级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使党在国民党右派叛变 革命时遭受极大损失,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毛泽东亲身经历了反革 命势力的穷凶极恶。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上毛 泽东着重谈了军事问题,他对中国共产党内不太注重军事的思想进行了批评,说 从前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 而我们恰恰相反, 不做军事运动, 但蒋介石、 唐生智等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现在我们虽然注意了,但仍没有 坚决的思想。 毛泽东在会上尖锐提出, 例如秋收暴动, 就非依靠军队不可。 为此, 他提出这次会议应重视这个问题,新的政治局常委应更加坚决地注意这个问题。 他着重地指出这次湖南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主观认识上不注意军事的错误。因 此,他认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句“枪 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话后来就发展为通俗易懂的著名的论断。会后,毛泽东被中 央派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案例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革命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案例点评: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是和他在国民革命斗争中的实践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批优 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统治阶级的残暴现实,只有以 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革命才能够取得胜利。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 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而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付诸实践,在实 践中解决了八七会议提出、过去长期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此后,由于中国共产 党正确地坚持了武装斗争的基本方针,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直到夺取全国政权。 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历史。”无产阶 级革命必须通过暴力斗争夺取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原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案例8:一九一九年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 了同盟国一方。帝国主义战争使匈牙利人民倍受苦难,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1918年10月,布达佩斯爆发了工人和士兵的起义,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日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后,提出由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武装起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活动方针,匈 牙利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惧怕匈牙利革命形势的发展, 对匈牙利资产阶级社会民 主党政府提出了最后通谍,要求匈牙利政府将国土的三分之二割让给邻国,试图 以此来扼杀匈牙利革命,日,被逼无路的资产阶级社会民主党政府 不敢答应协约国集团的要求,转而同还在监狱中的共产党领导人谈判,随即实现 了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两党合并,建立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这是匈牙利第一 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民主党人加尔拜任政府主席,共产党入库恩?贝拉 领导外交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机构, 实行土地、 企业、 银行国有化,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措施。 匈牙利共产党在同社会民主党合并时忽视了共产党的独立性, 没有坚决镇压 反革命,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右翼社会民主党的背 叛下,存在133天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被扼杀了。 案例讨论: 匈牙利革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是矛盾的吗? 案例点评: 匈牙利革命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通过和平方式实现 的可能性,显示出实现社会主义可能有的另一条道路。必须看到,匈牙利苏维埃 共和国在两党合并的和平方式下成立,有非常特殊的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匈牙利 革命力量的迅速增长,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离开暴力革命 斗争而片面追求实现社会主义的和平方式,就会犯严重的错误。 但是,尽管20世纪社会主义还没有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的先例,却并不意 味着以后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社会 的产生准备了更充实的物质条件, 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 的暴力革命与和平方式是取得社会主义政权的两种方式,至于采取哪种方式,取 决于当时的客观形势和阶级力量的对比, 也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是 否正确。案例9:上井冈山当红色“山大王”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咏中段,方圆550华里,这里距大 城市较远,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1927年,秋收起义几仗打下来,部队相继失 利,损失很大,队伍“竟至溃不成军”。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 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到什么地方比较适宜呢?毛泽东拿着一份 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部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 象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做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 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的分析,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 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酒度就竭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 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反攻浏阳,直取长沙,不反攻浏阳直 取长沙, 却退到农村, 革到山上做山大王了, 这叫什么革命呢?毛泽东耐心地说: 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 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中国政治 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毛泽东的 话, 通俗易懂, 包含着深刻的真理。 卢德铭总指挥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他说: 毛委员讲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 全军覆没之险。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区,至1928年2月,先后在 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建立和恢复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茶陵、遂 川、宁冈三个县的工农兵政府,领导农民开展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建立了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得到扩大,全盛时划包 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 同时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从而开创了以土地革 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阵地的工农武装割 据的局面。 案例讨论: (1)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探索的?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案例点评: 俄国十月革命是采取先在首都等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 然后再向全国发展 的方式。 包括秋收起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就是采用的俄国革命的 方式。 但是中国革命具有与俄国不同的国情, 在中国, 敌人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 敌我力量悬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进攻大城市的斗争相继受挫。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果断放弃向大城市的进攻,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 薄弱的农村“退却”,向井冈山进军,去当红色“山大王”,积蓄革命力量。这 一退,有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起点,开辟出了不同于俄国方式的具 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退出了中国革命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去当红色“山大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从理论上看,这一抉择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此 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和方式的多样 性,各国共产党人都应该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案例10:同仁堂的新生同仁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同仁堂有职工 190多人,金约80万元,年产值约16万元,年零售额约30万元,设备陈旧,管理 落后。1949年北平解放时,同仁堂由乐氏十三世乐松生经营,他同时是天津达仁 堂管理处总负责人。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同仁堂向国家捐献99000元。 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1953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了同仁 堂首先实行公私合营,消息传来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 年的老铺,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痛惜。乐松 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而 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后,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仁堂虽然是个大药店,但以往的经 营管理方式陈旧,存在生产计划性不强,物资储存分散,领取手续不清,库存积 压产品过多等漏洞。公私合营后,改善了经营管理,建立起各种规章制度,增加 设备,改进技术,自行设计了粉碎机、汽锅等,改进了生产包装。销售额也不断 上升。门市部抓药从每天几十服,增加到每天200多服。经理乐松生高兴地说: “别家的流水逐日下降,咱们的流水逐日上升,原来担心合营工作会影响生产, 没想到合营后业务发展这么快,这下可放心了。” 1955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乐松生,询问了他生活、工作的情 况, 鼓励他为医药事业多做贡献。 同年, 他当选了北京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 出任北京市副市长。日,北京国药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乐松生手捧 大红喜报代表北京市工商界人士向毛泽东报喜。 案例讨论: 如何理解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案例点评: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提出用赎买的办法改造俄国的资本主义,但由于 俄国资产阶级不愿意被赎买, 俄国在镇压资本家的反抗过程中用剥夺的方式改造 了俄国的资本主义, 赎买的设想没有得到实施。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情况则不同, 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长期以来具有革命的 要求。从同仁堂的情况看,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和平赎买政策得到了民族资本家的 拥护,实现了公私双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 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然后过度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说明各国 走向社会主义的方式是多样的。案例11:1989年政治风波上世纪80年代末,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国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 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 动。在此影响下,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 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 世,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 利用这个时机, 以悼念为借口, 进行反党、 反社会主义的活动。 在他们的煽动下, 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些 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 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指 出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 社会主义制度。社论号召大家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止动乱。但 是,形势并没有好转。5月19日晚,中共中央决定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由 于动乱中有相当多的人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戒严部队从一开始就一再向群众说 明,人民军队的戒严绝不是针对人民而是针对少数反革命分子,是为了保卫人民 的利益。戒严部队对这些群众做了极其细致的工作,采取了极大的克制,为保护 群众有不少解放军战士受伤。但是,形势仍然没有好转,少数暴乱分子煽动一些 人与戒严部队对抗,上海、广州等地接连发生暴徒冲击党政机关、破坏交通设施 等严重事件,动乱发展为反革命暴乱。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果 断措施,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迅速平息了暴乱。这场政治风波 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 成了重大损失。平息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胜利,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阵地和十 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也给党和人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后来在接见参 加戒严部队的代表时, 高度评价了人民解放军作为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的伟 大作用。 案例讨论: 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社会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案例点评: 首先,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在 执行戒严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的人民军队有效的保护了群众的安全,坚决打击了 反革命势力。平息暴乱最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无产阶级专政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 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由于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存在, 阶级斗争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存在,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会激化。1989年发生 的政治风波,就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政治斗争,正是 无产阶级专政保卫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事实说明,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 家不仅不能消弱,而且必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案例12:中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 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2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01年的 95 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 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统计局认为,目前中国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 形成。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 14 6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 1978年增长1.85 倍,比 1989年增长六成,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2001年,谷物、棉花、油 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 平衡, 丰年有余转变。 1979年至2001年,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5%; 2001 年工业增加值已达到 42 607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截至 2000年,彩色电 视机、煤、水泥、化肥、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从1978年到2001年,中国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 793 亿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 其中小浪底工 程已经发电;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全长1262公里 的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此外,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覆 盖面迅速扩大。2001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亿多户,位居世界第一位。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 2001年为 5 000余亿美元,由 1978年的第25位,上升到仅次于美国、德国、日 本、法国和英国的第六位。200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97亿美元,世界500 强企业中已有约八成在华投资。外汇储备2001年达到 212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 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 康。国家统计局称,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34元,2001 年达到 2366元, 其收人水平实现温饱有余, 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 城镇居民2001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案例讨论: 如何理解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仅在于暴力,而且主要不在于暴力” 的观点? 案例点评: 在革命政权建立以后,无产阶级专政除了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卫社会主 义制度外,最根本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并最后进入无阶级社会创造条 件。 所以, 无产阶级专政担当着经济的、 政治的、 文化的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任务, 以保证按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和无产阶级的面貌来改造 整个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仅在于暴力,而 且主要不在于暴力。它的主要实质在于劳动者的先进部队、先锋队、唯一领导者 即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体 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职能。案例13:黄炎培的疑虑黄炎培是我国老一辈的民主人士,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访问延安,亲眼见到了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事业蒸蒸日上,由此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但大半生的 经历使他仍心存疑虑,他找到毛泽东,直接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 我生六十 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 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 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 自然地惰性发作, 由少数演为多数, 到风气养成; 虽有大力, 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 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 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 的也有, “人亡政息”的也有, “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他说:“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 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听了黄炎培想法后,毛泽东坚定地对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 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 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听后感慨万分,他说: “这话是对的”。 “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 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 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案例讨论: (1)历史“周期率”对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有何借鉴和启迪意义? (2)结合此案例谈谈你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认识。 案例点评: 毛泽东把实行民主,看作打破“周期率”的“新路”,正是抓住了人民政权 同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政权的根本区别。跳出这“周期率”的探索过程是曲 折的和长期的,打破始兴终亡“周期率”也是不能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曲折长 期的过程。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由于权力因素的增加,新的条件下党同群众 关系会出现若干新的情况。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说,它也将在实际生活的发展 中发生变化,可能因为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而变得更好,可能相反,甚至造成 历史的暂时倒退。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辟的打破“周期率”的“民主新路”,需 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案例15:“选出信得过的当家人”2003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在全市93个乡镇、1 639个村全面推行了以“两 推一选”、、 “议事恳谈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将乡村班子成员的产生方式、 和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有机整合起来,扩大了基层民主。 “两推一选”――村官乡官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宜昌市在这次村“两委” 换届中大力推行了以“两委”候选人海推提名、设岗分选定位、巡回演讲竞选为 主要内容的“海推直选”工作。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由全体选民推荐提名,再由选 民大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和委员候选人由全体党员和全体选民推 荐,再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推选票上仅标明职位,不定框框,不搞任 何形式的指派,由选民和党员根据预设职位自主推选信得过的当家人。 这一选举方式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群众进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全市 有8。2万名党员、127.1万名群众参加村级组织换届“海推”,参与率分别达到 了87.2%和75%,150多万选民参加正式选举,比上届提高了28%。远安县窑河 村:,岁的退伍军人、党员宋元喜原在浙江温州打工,月收入1000多元,听村民 说这次选举是来真格的,他连夜赶回村参加竞选,并最终当选为支部委员。 在全市93个乡镇换届过程中, 宜昌市推行了以打破身份界限、 扩大推荐范围、 开展演讲竞选、推行差额直选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工作。多数乡镇仅规定 了“工作关系或厂,户口在本地,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大专以上文化,男50 岁以下、女45岁以下,党委成员需要是正式党员”几个硬性条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市共有3 852人报名竞选乡官,7.8万名党员和21.1 万名干部群众参与推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候选人,占应参推党员的81.45%和 应参推干部群众的77.5% 宜都市2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谢辉喜是第一个报名参 加竞选乡官的农民。他欣喜地说:“‘两制一会,打破了身份、行业界限,为我 们农村青年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说什么我也也要尝试一下。” “两推一选” 激活了乡镇机关工作的 “一潭死水” 乡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 “‘两推一选’,选出了责任感,选出了危机感。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逼 着我们沉下去,让群众熟悉我们。” “议事恳谈会”――构筑干群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柏临河是龙泉人的母亲河,必须得到根本治理。我认为除整治河堤、绿化 两岸外,必须杜绝在河中采石挖沙”, “镇里老街改造和管理没搞好,路比门高, 垃圾堆得比人高,你们干部恐怕没去那里看过……”这是在夷陵区龙泉镇议事恳 谈会上的几组镜头。在宜昌,像龙泉镇这种以“议事恳谈”方式让群众参与决策 的做法已经很普遍。全市93个乡镇、1 639个村,对于村务政务管理、重大事项 决策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通过每季度召开的议事恳谈会来过 “群众关”。议事恳谈在一问一答中培养了基层干部的民主作风,提升了农民群 众参政议政的水平,促进了乡村事务的科学民主决策。乡村干部说:“正是因为 有了乡村议事恳谈会,不仅改变了以往依靠拍脑袋‘为民做主’的决策方式,让 乡村决策更具透明度和科学性,而且通过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政令执行起来能够 得到群众更多的支持。”群众则说:“议事恳谈会不仅让我们了解村里乡里要干 什么,而且让我们参与讨论和决策,乡村的大事群众说了也管用,让我们真正尝 到了当家作主的味道。 案例讨论: 1、宜昌市以“两推一选”、、“议事恳谈会” 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政治改 革有什么意义? 2、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什么? 案例点评: 民主是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东西,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大多数人享有的民 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管理、处理国家和社会事 务的广泛权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有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 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创造条件逐步扩大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宜昌市以“两推一选”、、 “议事恳谈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政治改革,以切实的措施扩大了基层民主,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案例16: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争论列宁逝世以后,1927年底苏联工业生产规模已超过战前水平近1/4,而1927 年收购到的粮食却只相当于1926年的一半,产生了粮食收购危机,1928年冬又再 度发生了收购危机,这对苏联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构成了严重 的威胁。 一再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克服?苏联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究竟怎样进行?在这些问题上布哈林与斯大林产生了激烈 的争论。 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的根源在于苏联农村的小农经济。一方面,小农 经济效率太低,提供商品粮太少;另一方面,小农经济的存在又使富农得以发展 起来,富农投机倒把,操纵粮价,破坏国家的粮食征购工作。斯大林提出的解决 危机的措施是:第一,没收“富农和投机者”的全部剩余粮食,并提出党在农村 工作的重点是同富农作斗争。第二,从速开展群众性的集体农庄运动,把个体农 民经济引上大规模集体经济的轨道,彻底改变苏联农村的小农经济。第三,继续 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以农民上交贡税等形式,牺牲农民的利益加速 积累资金,保证高速地实现工业化。 布哈林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认为,因为国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农业 谷物收购价格太低,挫伤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才使农民经济萎缩,谷物生 产下降。另外,由于加速发展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太快太多,破坏了原来 的城乡平衡也是农业发展太慢的重要原因; 富农只是利用国家的工作失误兴风作 浪,他们的投机行为是造成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他主张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反对采取剥夺农民,最大限度的把资金从农业抽到工业去的 做法,强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应当平衡发展。他认为应当通过经济手段而不 是行政手段来排挤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应该把集体农庄和 国营农场的建设与发展个体经济结合起来。 由于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 苏联共产党迫切要求尽快地建 立起工业化国家,以迅速壮大国家的实力,斯大林的观点在党内占了上风,布哈 林在苏共党内斗争中失败,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最终按照斯大林的思路进行。 随后,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决定从1929年开始加速农业集体化,自上而下地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以前的限制富农的政策改变为消灭富农的政策。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尽管有些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存在过激过粗的情况,后来得到 了一定的纠正,到1934年底,全盘集体化基本实现。 案例讨论: 1、如何评价斯大林和布哈林在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上的不同观点?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认识。 案例点评: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措施, 由于它关系到苏 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所以对农业集体化的道路的选择实际上关系到苏联整个社 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选择。苏联模式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轻农业的特点曾经影 响了后来许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这一特点就是有着这样的历史联系。虽然由于 历史的原因,最终实行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但就现在看来,布哈林的观 点和对策更多的吸取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具有更多的合理性,我们可以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规律。案例17:斯大林模式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通过高速工业化和全盘集体化的发展,于1936年宣 布建成社会主义。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上的基本特征: 苏联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1)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经济 体制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 把人 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实行以部门为主的集中管理。(2)实 行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1936年宪法虽然规定允许个体小经济存在,但实 际上却一直把个体经营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限制乃至禁止(3)实行排斥价 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这种计划的特点,一是指令性,即国家计划具有法律 效力;二是高度集中,即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地制定;三是广泛性, 即它囊括了经济生活的各个部门,一切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都被纳入了计戈;四 是排斥市场调节,把市场调节完全看做是资本主义的东西。(4)主要以行政手段 管理经济,管理经济主要通过党和国家机关发布命令、决议的办法,或者采取行 政组织手段与各经济组织、企业发生关系,组织经济生活。 苏联模式在政治文化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 (1)全国实行高度集权的党领导 体系。苏联共产党一党独存,其他党没有存在的合法性。党和国家融合为一,国 家完全隶属于党,党总揽一切。一切社会团体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党政不分, 以党代政。(2)实行自上而下的负责干部委任制和国家主要领导干部的终身制。 (3)实行高度集权的民主集中制,缺乏灵活而有效的人民监督。(4)在中央与地方 的关系方面,中央集权过多,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联 盟中央。(5)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领域盛行个人崇拜。(6)文化体制实堡亭 度控制, 文化生活整齐划一。 思想理论领域教条主义严重, 缺乏活力与首创精神 。 案例讨论: 1、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案例点评: “斯大林模式”的产生,不是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 物,“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初,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是基本 适应的,与当时苏联共产党员和苏联人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也是相适应的。 “斯大 林模式”的生成及其作用的发挥,既有历史的合理性,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应作 具体分析。 “斯大林模式”只是满足了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又处在复杂国际国环下的 苏联的暂时需要,有鲜明的苏联特色。因此,“斯大林模式”只应被视作落后国 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体制,完全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个案,既 不是凝固不变,也不能放之四海。即使同属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由于各国的历史 传统、文化背景、国际环境、地理位、国民意识、执政党及其领导者个人素质等 的情况不一,其建设会主义的道路、方式和方法即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自然各异, 不可能有一种包医百病、通天下皆一式的万用模式。不加区别地照抄照搬“斯大 林模式”,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神圣化、教条化,只能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 损害,只能影响世界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50年代中后期苏联及各社会主义国家 问题的陆续发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案例18: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 南斯拉夫在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几乎全部照搬了苏联模式。1948年,苏 南关系恶化,南斯拉夫被苏联开除出了情报局,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随后对南实 行经济封锁, 直到断绝外交关系。 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顶住了苏联大国主义的压力, 率先突破了被人们奉为社会主义标准的苏联模式,并结合本国实际,创造了以社 会主义自治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南斯拉夫共产党认为, 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广大劳动群众发挥 主人翁的作用, 并使他们越来越多地参加对每个企业、 “ 事业机构等的直接管理” 。 这是南斯拉夫以工人自治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核心思想。 日,南联邦议会颁布了《工人自治法令》。这标志着以工人自治为中心内容的社 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正式开始。随即自治制度在南迅速地发展。 在经济方面,这种体制(1)变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社会所有制;(2)实行企业 自治,使企业完全具有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所必须的一切权限;(3)改变了中央 集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废除了指令性计划,实行社会计划制度,依靠经济 手段,利用市场经济;(4)实行劳动者自行决定成果的分配原则;(5)废除外贸、 外汇的“国家垄断制”,实行外贸、外汇的自由。 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了代表团制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自治原则在政治上 的体现。1974年的新宪法规定,由劳动者和公在基层组织中选出代表团,再由代 表团推选代表参加各级议会活动。南斯拉夫的议会分三级:区议会、共和国(自 治省)议和联邦议会。议会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议会选出的执行委员会负。议会制 的目的是要使公民直接管理社会事务。区议会设三个平行的院:三院地位平等, 都可以独立地决定本院职权范围内的事,有关全局和共同性的问题,则三院的代 表联合召开会议,共同决定。共和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实行代表团制,在议会各院 行使职权。 南斯拉夫的各级政府机构是各自独立的,对同级议会负责。联邦对地方不是 领导关系,而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关系。但联邦委员有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根 据宪法规定,选出的代表团成员不脱产,每届任期四年,不得连续多于两次当选 为同一组织的代表团成员,以避免终身制。至于南共(1952年六大改名痛斯拉夫 共产主义者联盟), 为了改变党政不分的现象和防止郭国家机关官僚主义的滋长, 六大就决定“把南共联盟的工作中心从通过国家机关直接领导,改为在工人阶级 中实行思想政治领导”。 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年), 自治制度在工厂和企业内部发展,它首先是针对简单再生产的问题;第二阶段 (年)自治越过工厂和企业范围,发展扩大到整个社会,从而涉及到扩 大再生产的问题,并且使自治具有发展为完整的社会组织体制的趋势;第三阶段 (1971年以后)自治发展到联合劳动及其产生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制度。 经过长 时间的改革和建设,南斯拉夫逐步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自治的体制。 南斯拉夫的改革和自治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它经济的发展。 案例讨论: 1、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模式有什么特点? 2、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模式对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案例点评: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模式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历史文化传统是每个民族进行活动的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 条件各不相同,决定了各个民族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特点和方 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文化传统既是该国的基本国情,又是其民族特 性的表现。,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其国情是非常特殊的。铁托在1978年会见中 国代表团时曾形象地把南斯拉夫复杂国情的特点概括为:(1)一个国家,即南斯 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2)两种文字,即基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3)三种宗 教,即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4)四种官方语言,即塞尔维亚语、克罗地 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5)五个主体民族,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黑山;(6)六个共和国,即寒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 尼亚、马其顿、波黑和黑山;(7)七个邻国,即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罗马 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阿尔巴尼亚; (8)八个联邦单位,塞尔维亚、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和黑山六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 省。 南斯拉夫出于自己的特殊的国情, 其自治模式改革的最鲜明特征是对社会主 义建设的主体――工人和农民的主人翁地位的肯定, 强调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具有明确的克服苏联模式高度集中,基层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弊端 的性质,南斯拉夫是苏东国家中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他们探索的自治社会主义 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改革, 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不 同于苏联模式道路的可能性。案例19:以苏为鉴建国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 遏制,苏联党和国家对新中国则予以真诚的援助,而且苏联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 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所以新中国在建设的许多方面,主要是工 业(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照般了苏联的经验, 采取了苏联模式。 “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成为当时响亮的口号;“苏联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当时我国各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是有局限性的,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联系在一 起的。 一种模式在这个国家可行, 在另一个国家却未必可行。 苏联模式也是如此。 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 这种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也开始 暴露出来。中国共产党比较早地认识到,建设道路不能照搬外国,从而开始了具 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工作。 为了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工作。日至4月22日,他先后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办负责人的 汇报。5月,他又亲自为中央起草了、《中央关于各省市区党委向中央汇报工作 的具体安排的通知》及其《补充通知》,要求各地向中央汇报包括经济、干部、 统一战线、失业安排等11个方面的问题,要求“‘汇报的时候,除第一书记应来 之外,可以带几个与工作人员有关的助手来&#39;忙报文件中要有材料,有议论,要 突出批评中央工作和地方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揭露矛盾(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矛 盾),并提出解决意见。不成熟的意见也可以提出”。他还采纳李富春的建议, 通知全国工交部门约200到300个重要工厂、 建设工地, 向中央写出书面汇报材料。 这是建国以来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也是一次深入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的总结。 在这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 大关系》的报告,开宗明义:“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强调要“引以为戒”,开始 提出自己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后来说: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 的建设路线, 原则和苏联相同, 但方法有所不同, 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又说: 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 办法比苏联、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这些论述表明,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 己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 本指导思想。 案例讨论: 1、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2、 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 案例点评: 毛泽东提出的 “以苏为鉴” 的命题, 其实质就是号召人们打破对苏联的迷信, 反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其目的就是要根据本国情况,走出一条自 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当时, 不仅苏联的领导人和理论界把苏联模式看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惟一 模式,而且世界上赞成社会主义的人几乎都持相同的看法,甚至连反对社会主义 的人对此也不加怀疑。然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却从苏联模式的弊 端中,认识到这一模式不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号召人们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 “以苏为鉴”。正是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内掀起了一股调查研 究,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热潮。 这一探索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 开端。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的思想及其实践,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 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它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案例20: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由于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单纯依靠行政管理经济的体制, 捷克的经济在1967年陷入重重困难,生产停滞,财政赤字达50多亿克朗(约合6 亿多美元),人民的不满目益增长,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 在这种情况下,捷共党内经过激烈斗争,改革派占了优势。1968年1月,在捷共 中央全会上,杜布切克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领导捷克的改革。同年4月,捷共 中央举行全会, 公布了改革的 《行动纲领》 提出不仅要在经济体制上彻底改革, , 而且政治体制上也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提出了建立“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 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的目标,力图探索一条“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 路”。对外强调独立自主,对内强调政治民主,建立充满活力的有调节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方面要彻底贯彻新体制,用经济方法管理,扩大企业自主权 等。其主要内容有:(1)经济管理要和国家机关特别是党的机关分开;(2)每个企 业都有权脱离或加入某个联合企业,也可独立创办新企业;(3)从经济政策到生 产计划、经济管理、年终分配等,企业完全有权自行处理。在农业方面,强调农 业生产合作社也应完全独立经营,可直接在市场出售自己的产品。由于这场改革 发生在春天,西方人士就称捷克的改革为“布拉格之春”。 捷克的改革带有系统改正苏联模式弊端的性质, 苏联领导集团干预了这场改 革运动。从1969年起,捷克又重新回到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上去了。 案例讨论: “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 义发展的新模式”等概念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 案例点评: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具有普遍意义, 它的实现形式则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 同而有所不同,必然要带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是当时东 欧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部分,它不仅在许多改革措施上提出了新观点,更重要 的是它鲜明地提出了“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适合捷克斯洛伐 克条件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等概念,实际上说明了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于 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从而实现了社会 主义改革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虽然在苏联的干预下失败了, 但它对社会主义改革是有贡献的。 还必须指出, 否定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这个过程中也表现了 出来,这促使着党和国家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案例21: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大会闭幕的当天晚 上,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已经回住地休息,准备第二天回各自单位。这时代表们接 到紧急通知, 要求立即回会议厅听取报告。 报告内容不详。 代表们到达会议厅后, 新当选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作了题为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 后果》的长篇报告。报告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一位与会者回忆道,大厅里鸦雀 无声。没有座椅的嘎吱声,没有咳嗽声,更没有窃窃私语声。大家谁也不看谁, 谁也不吭声―――或许是因为意外, 或许是出于惊慌与恐惧。 所有人都深感震惊。 报告由专门小组起草, 经过苏共中央讨论研究, 同意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宣讲, 但赫鲁晓夫在宣讲过程中又加了许多自己的发挥。 报告列举了大量代表们闻所未 闻的材料,揭露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如大搞个人崇拜、肃反扩大化、在苏南关 系问题上所犯错误等,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报告采取了对敌斗争的手法, 称斯大林为独裁者、暴君、杀人凶手,竭斯底里者等等,报告将苏共在斯大林时 期的错误归结为斯大林一人身上,又把斯大林的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性格。 报告之后,没有进行一般性的讨论和通过特别的决议。几天之后,苏共中央委员 会书记处就发出指示,将报告内容在全党的积极分子范围内传达,接着又在所有 工厂、机关等各部门的党组织内传达。最后,传达到党外。将报告的文本送给社 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负责人,.并很快在国外出版发行。“秘密 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个报告虽然揭露了斯大林的问题,但没 有对斯大林一生的功过进行历史的科学的全面分析, 以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造成了混乱, 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乘机掀起了反苏, 反共、 反社会主义的浪潮。 案例讨论: 1、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案例点评: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虽然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 打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对斯大林的崇拜和迷信,但是,这个报告动机不纯,方法不对,分析不深,这种 把所有错误都归结到斯大林一人身上的做法既不符合事实, 又掩盖了苏联体制和 其他领导人应承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党的领导人的全盘否定的思维使 得后来的苏共领导人不能正确地对待历史, 深刻地影响了苏联的未来发展。 另外, 这一事件还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思想上的混乱和组织上的分裂, 同时又 为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丑化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形象。成为战后世界社会主 义由高潮步入低潮的转折。案例22:“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1956年东欧出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激化的匈牙利事件, 1957年我国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利用党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机会, 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 动了进攻,这两件事情对毛泽东触动很大,他逐渐离开了自己原来提出过的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正确观点,对我国社会 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了过于严重的估量,最终形成了严重“左”倾的 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昌会议上提出了思想上与政治上的地主、资产阶 级仍然存在的论断。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他不仅对批评“大跃进”错误的彭德 怀发动了批判和斗争,而且把这种斗争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 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在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上,他进一步断言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存在资本主义 复辟的危险,要求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 讲”。1964年池进而提出在我国存在“官僚主义者阶级”,1965年1月在《农村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中,又提出‘党内走资派”概念,说 “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11月,经毛泽东同意,《人 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编辑部文章把毛泽东在阶级斗争问题上 的“左”倾错误观点进一步概括成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 个 “理论” 的主要论点是: 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 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 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在各省、 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 市、 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 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 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 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以后还要进行多次。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这个 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依据,是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 斗争问题上的“左”倾错误思想的总概括。 案例讨论: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案例点评: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依 据,其实质是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判断和估计,实践 证明,这个理论是完全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 严重失误,他表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们党虽然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理沦 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但是终究还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 理论准备。“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汲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案例23:苏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选举了以杜布切克为中央第一书记的新的党中央, 掀 起的综合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改革运动,改革提出了建立“适合捷克斯洛伐 克条件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的目标,明显地表现出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和 苏联模式的束缚的趋向,苏联领导集团担心捷克会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对 捷克采取了各种高压手段,企图迫使捷克放弃改革,遭到了捷共中央领导人的抵 制和拒绝,苏联决定采取军事行动。 日深夜,一架苏联飞机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上空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仁宝葬礼有多隆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