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会计案例集CMA在中国的认可度高吗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11:30&&
?& 10:31&&
?& 09:57&&
?& 09:21&&
?& 09:43&&
?& 09:19&&
 当前位置:&&&&&&&&&&&&&&&
为什么管理会计CMA会被国家如此重视?
  高顿网校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管理会计CMA全称为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ManagementAccountant),这一项国际化的证书,已经得到了全球180个国家的认可。这项证书于09年正式被引入中国,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引进的国际证书。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外专局、总会计协会甚至发布红头文件,明确表示必须持有管理会计CMA证书才有资格进入国企。高顿小编根据相关数据了解到,管理会计CMA在全球范围内都被企业高管所认可,85%的美国CFO都持有管理会计CMA资格认证。
  管理会计CMA与其他的会计证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职业走向是管理会计,而其他的都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同属于企业会计下的两个大类,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财务会计主要是进行会计核算、税务、审计等工作,负责给企业提供财务报告。而管理会计涉及的项目更加广阔,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并对工作内容进行预测甚至决策。据统计,在美国只有10%的传统会计,剩下90%都是管理会计,而在中国则反之。国内对管理会计的人才需求量大,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报名高顿财经考下管理会计CMA向管理会计转型必定是大势所趋,前景广阔。
  管理会计本身的优势和特点
  1.规划未来,控制现在是管理会计的本质特点。管理会计的基本点是面向未来,它以决策会计为主体,以未来尚未发生的会计事项为主要对象,帮助各级管理者规划未来,为最优化决策提供信息。
  2.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由于服务的目的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3.数学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财务会计一般只涉及初等数学,并且应用范围也很小。而管理会计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化数学方法,如回归分析、线性规划、概率论等,用来解决比较复杂的经济问题。
  4.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
  5.兼顾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
  6.不过分强调数据的精确性。只要数据能满足计算要求就行,不需要非常精确。
  7.不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重视非货币计量的数据。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010-603049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14被浏览9,828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kokojia.com/caikuai/video.html 这个链接里面内容挺好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说不定对你有所帮助。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CMA在中国受认可度高吗?考CMA有什么用?
来源:管理会计师
  传统会计绩效评价指标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其业绩评价指标一般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忽视了相对竞争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战略性绩效评价是指将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战略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而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贯穿于战略管理应用过程的每一步中,强调业绩评价必须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  管理会计不仅对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 经验曲线、产品组合矩阵以及 价值链分析方法等。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主要指的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最后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在财务领域被誉为“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财务认证”,2009年11月,CMA认证被国家外专局作为引智工程进入中国。2010年3月,国资委向下属各大央企和国企下发了《关于举办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通知》。2011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向下属会员单位发布了有关CMA学习培训的红头文件。2014-15年,财政部代表团先后两次前往IMA全球总部取经CMA,IMA代表团也多次拜访财政部,探讨研究管理会计(CMA)体系建设、管理会计(CMA)人才培养等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管理会计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