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他说:我想去北京男孩特点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冰花男孩”戳中全民的泪点:一无所有,努力读书才是出路“冰花男孩”戳中全民的泪点:一无所有,努力读书才是出路白话文百家号“由于忙着往学校赶,忘了加衣服和带雨伞,气温变低了,走了40多分钟的路,脸冷得通红,头发也冻得毛茸茸的。老师把我的照片传到网上,我就成了‘网红’。老师说,全国很多叔叔、阿姨都在看着我、关注我。姐姐说,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说,有那么多人关心我们,乌蒙山的冬天不会冷!”——冰花男孩最近朋友圈都在心疼上图这个小男孩。这个头发眉毛都被冰霜染白的小男孩叫王福满,8岁,是云南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家离学校4.5公里,平时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1月8号早上,是他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气温零下九度,他走得太久,以致来到教室后“眉发皆白”。在同学的哄堂大笑中,他做了个鬼脸。老师拍下这张照片发给了校长,随后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其实再看到上面那张图的时候心口就开始泛酸,看到下面这张图的时候眼泪抑制不住。(满是裂口的手下面,是一份99分的考卷)报道说,王福满所在的班级有17个人,他的成绩在班级是中等水平。照片刷屏后,有记者探访了王福满的家。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28岁的父亲外出打工,在工地给人搬沙子,月入三千。母亲两年前“跑掉了”,至今杳无音信。他跟着奶奶和十岁的姐姐住在一间破土坯房里,平时要帮忙做家务,比如做饭,打猪草,煮猪食、喂猪。(王福满和十岁的姐姐)照片刷屏后,父亲连夜赶了回来,给了他五块钱零花钱。他把钱存了起来,说“等大人生病时用”。以下是澎湃记者和王福满对话:澎湃新闻:昨天(1月8日)早上,你的头发上有冰霜,你没发现吗?王福满:没有。澎湃新闻:上学要走多久?好走吗?王福满:要走一个半小时。好走,但我昨天摔倒过,当时摔疼了。澎湃新闻:昨天穿这么少的衣服,冷吗?王福满:我一般穿四五件衣服。昨天以为是晴天,只穿了两件衣服。澎湃新闻:妈妈离开后,你想她吗?王福满:不想。她每次走,都不给我们打一声招呼。澎湃新闻:如果再见到妈妈,你想跟她说什么?王福满:妈妈,你不要走。如果说第一张满头冰花的照片让我心口泛酸;第二张双手冻的开裂的照片让我抑制不住的想哭;那么当他回答记者提问说出“妈妈,你不要走”的时候,心里不仅仅是泛酸想哭,简直是字字锥心。后来的新闻采访中,记者问他想到外面看看吗?他说:“没有,我连镇上都没去过,没有走出过村里。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上学冷,但不辛苦,我的新年愿望就是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当警察,因为可以抓坏人,报效祖国”。冰花男孩今年的新年愿望,仍然是跟学习有关。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对他们来说,上学,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同一时间,1月8号晚,韩寒发长文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这则长文很快就被疯转,要知道,韩寒当年可是80后90后推崇为“退学党”的领军人物,厌学退学的“光荣”事迹人人皆知。曾经的他课上不听讲,不记笔记,被语文老师批评的时候,就说:“我是班里语文最好的。”在博客中diss高考作文很蠢,并庆幸没有去上大学。甚至声称即使是复旦邀请他去做老师,还要看自己有没有时间。这个曾经叛逆、轻狂、敢想敢做的韩寒,如今被很多人说“梦已碎,韩寒已经失掉初心,变成他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其实韩寒曾坦言,听到别人得意洋洋地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他感到不理解。他认为这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的呢?韩寒的那篇长文底下,有一则留言说:“可怜了当年那些被韩寒和比尔盖茨的毒鸡汤忽悠了的同学们。”2006年河南南阳考生蒋多多交了白卷。当时,她在试卷上用双色笔答卷“批”高考、并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在母校,很多老师都对此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冷漠。事后蒋多多说觉得这件事有点可笑。她还表示,后来有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2008年,安徽省考生徐孟南,在高考试卷上乱写一通,认为这很酷。他找不到好工作,10年后想要重新高考。2010年,陕西考生张皎,因为自我炒作“零分状元”,而成为网络红人。当年,张皎的语文、数学、综合、外语四门科目和总分均为零分,是名副其实的交白卷。他后来解释,他考零分是想学美国的比尔盖茨。然而,他在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却选择做“窃卡大盗”——制作伪卡消费套现信用卡。张皎后来在看守所说:“也许就是太渴望成功,急功近利。”这样的结局也和他在网络上发表的豪言壮语——10年内赚1000万元的目标,相去甚远。韩寒打翻了了当初熬制的那碗毒鸡汤,当年高考交白卷的徐孟南也倒掉了当初的那碗毒鸡汤,可是时至今日,“读书无用论”却依旧很流行。“全民创业”时代的来临,不少初高中生,都纷纷辍学,或当起了主播,或加入了创业大军。读书算什么本事?能赚钱才是本事!成功者有,但是更多的是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成了“读书无用论”的牺牲者。是的,努力读书未必就能考上大学,更未必让人大富大贵,但是要想改变人生,这是最简单、最有效、概率最大的办法了。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毕竟,一个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咽下生活的委屈?就像韩寒说的:“退学,所有人都学得了,你怎么不学点别的?”学生时代是增长能力和见识的时代,如果在学生时代追求自由,那要什么时候开始拼搏?童年是快乐了,那青年、中年和老年呢?这份无忧无虑又能持续多久呢?若干年后你回看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后悔自己不够努力,还是感谢自己足够努力?不要再高举着“读书无用论”的大旗欺骗自己逃避读书升学的辛苦。人一出生,就早已被划分成寒门和豪门,这没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身为寒门的你还不如豪门努力PS:截止在本文发送时,已经有专门的基金会开始组织向高寒山区孩子定向募捐了,希望你我都不只是把这篇文章当一篇鸡汤来看,有能力的人就帮帮吧。感谢。作者:南瓜灯博士1來源: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白话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白话文记事,用白话文解读世间百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分享给朋友
使用手机随身看
下载移动客户端
微信关注有惊喜  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引发了&整个朋友圈&的心疼。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头发和眉毛被风霜沾成了雪白,脸蛋通红。&冰花男孩&今年8岁,是云南昭通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的学生。由于忙着往学校赶,忘了加衣服和带雨伞,走了40多分钟山路,沾染了冰霜,于是出现了上述照片那一幕。
  &冰花男孩&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亲在昆明打工,母亲两年前出去打工后至今未归,家里只有姐姐和年迈的奶奶。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四分之一左右人口为贫困人口,2016年该县人均GDP为12621元,不到全国人均GDP (53817元)的四分之一。转山包村,更是贫上加贫,这里地方偏僻,距离县城约60公里,交通不便,且土地贫瘠,连蔬菜瓜果都不宜种植。
  &冰花男孩&的上学之路让人心疼,更让人泪目的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纯真、乐观、坚强和那股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一路的艰辛轻描淡写:&上学冷,但不辛苦!&谈及理想,他说长大后&要当警察,因为可以抓坏人&。虽然没有走出过转山包村,但他有着对北京的期待,&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生活在城市之中,习惯了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我们难以想象还有人生存在这般艰苦条件下。这是一组组贫困数据难以传递和表达的信息,是社会公平的痛点所在。
  &冰花男孩&受到了热心网友的关心和帮助,云南省多部门也迅速启动&青春暖冬行动&。1月10日,&冰花男孩&所在的学校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的孩子们已经领到了第一批&暖冬补助&。还有企业为学校捐赠了取暖设备,学校也已经准备为上学比较远的学生提供免费在校住宿。
  关爱行动及时也暖心,是这个寒冬里最温暖的故事之一。但如何让&冰花男孩&的上学之路从泥泞变通衢,让他的人生之路更加顺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终能成真,并让改变不局限于个体,却不能止于此。
  虽说贫困会激发人的斗志,可极度贫困不仅会扼杀人的想象力和希望,也会阻碍人的成长和成功。从孩子所处的环境来看,要想实现理想,仍道阻且长。从家到转山包小学4.5公里的路程,要走近一个小时,虽然艰辛,但却远不是最难之所在。
  扶贫先扶智,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但越是贫困地区,坚持对教育的信心也就越为艰难。上学难、上学远,因贫失学辍学仍然是实现控辍保学任务的重大挑战。在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像&冰花男孩&这样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孩子还有很多。
  融化&冰花男孩&们头上的冰雪,需要的是全社会的系统行动。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让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把冰雪挡在教室之外,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更有希望。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减贫效应&逐年递减,扶贫工作要啃的骨头越来越硬,已然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深水区,打通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尤为关键。帮助&冰花男孩&们还需直面改善当地交通状况、破解农村公共服务滞后难题,让扶贫效果直抵&最弱势群体&&最关键领域&。针对留守儿童,还须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接受教育之路更加通畅,让他们得以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心疼&冰花男孩&的最好方式,不是感动,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减少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阻碍,为他们的成长成才铺就一条更为通畅的道路,绝不辜负那滚烫的生活理想。&
&&&&编辑:李傲然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冰花男孩”戳痛所有人:一无所有,读书是唯一出路
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冰花男孩戳痛了所有人。"
最近朋友圈都在心疼一个小男孩,他是云南昭通的一名小学生,被称作“冰花”男孩。天气很冷,孩子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头发都被冰霜染白。
云南昭通,身后的同学看着“冰花男孩”的造型大笑
小孩冻红的双手,转山包小学校长付恒供图
看到第一张图想笑,看到第二张图却想哭。满是裂口的手下面,是一份99分的考卷。
照片是老师拍的,那天期末考试。早晨的气温只有零下几度。他以为是晴天,所以只穿了两件衣服,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教室,同学提醒他才发现自己头发眉毛上全是冰霜。
孩子今年八岁,是一名留守儿童。这条上学的路,他和姐姐俩人每天都要走。“上学冷,但并不辛苦。”
“同学们都笑得四仰八叉,但你没有笑,也没有哭,仍是一脸呆萌和坚决。”
后来的新闻采访中,记者问他想到外面看看吗?
他说:“没有,我连镇上都没去过,没有走出过村里。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这样的孩子无数,对他们来说,上学,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前进捷径。
1月8号晚,韩寒发长文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曾经应试教育的“反叛者”,认为不用参加应试教育也能成才的韩寒,这一次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
曾经的他课上不听讲,不记笔记,被语文老师批评的时候,就说:“我是班里语文最好的。”在博客中diss高考作文很蠢,并庆幸没有去上大学。甚至声称即使是复旦邀请他去做老师,还要看自己有没有时间。
而今韩寒却坦言,听到别人得意洋洋地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他感到不理解。他认为这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的呢?
很长时间内,我们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甚至有人认为退学是成功的第一步。
2008年,安徽省考生徐孟南,在高考试卷上乱写一通,认为这很酷。他找不到好工作,10年后想要重新高考。
2010年,陕西省考生张皎在高考时交白卷,声称自己要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要在10年内赚到1000万。后因伪造金融票证罪、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入狱。
车和家CEO李想称自己招聘的时候总有人留言,说公司歧视学历低的,“你李想不也没上过大学吗?”
而李想的回答是:“我如果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我才不创业呢。”
素质教育没有真正减压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素质教育,“不能打骂孩子”,“给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明星夫妇也公开表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会逼孩子考高分,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看见明星家一个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不少家长就把他们的育儿心经奉为圭臬,齐声反对“死读书”。
可是明星和普通家庭的起点不同,“星二代”童年时就可以走高级秀场,演电影,见各界名流。
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学历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你的收入、朋友、工作环境。当这些重担都压在身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敢不好好考试。
应试教育有肉眼可见的竞争比拼,素质教育同样有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关系、眼界、出身、阅历每一个都是比拼的标准。
一个在相对公平的应试教育中无法胜出的孩子,凭什么相信他能在素质教育中脱颖而出?
素质教育寒门更难逆袭
去年,《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文刷爆朋友圈,一位女士是企业的高管,月薪3万,女儿读小学五年级。
暑假女儿去美国游学,10天花费2万元,为照顾女儿请的阿姨,5000元;钢琴课,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可见,要在素质教育中取胜,不仅要努力,还需要财力。
你能想象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钢琴”吗?她的母亲该是怎样尴尬又拮据地搓搓手说,“宝宝,我们家买不起。”
素质教育的成本是巨大的,仅设备一项就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就算家长花大价钱买了设备,请老师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当一些普通阶层家长认为课堂上讲讲世界各国风土人情就是素质教育时,财力宽松的家长已经带孩子到国外去真听真看真感觉了。
作家西坡在文章中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人家的孩子放学进补习班,周末上兴趣班,暑假出国游学,我放学去希望的田野上,周末去希望的田野上,暑假还去希望的田野上。田野虽好,不考种地啊。”
最后他总结,农村孩子应试都拼不过城里的孩子,拼“素质”那是找死。
如果普通的父母蹦着高去让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孩子往往会背负过多的期望与压力,这与当初给孩子减负的初衷自相矛盾。
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一时兴起要一架钢琴,他爸爸觉得自己家孩子有音乐天赋,节衣缩食给他买了。
可后来小孩子并没有在这方面展现出什么特长。每次练琴的时候,我都能在家里听到他父亲的咒骂声:“老子花这么多钱给你买的钢琴,你就弹成这样子?”
对于有些家庭来说,买钢琴的钱只不过是添了一件闲置家具,对有些家庭来说则是一笔巨款。
当教育变得个性化、素质化,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一个看书上的画报,一个看眼前的实景;一个是苦逼地自学,一个是私教陪读齐上阵。让教育资源天壤之别的两个孩子去面对同一场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素质教育还要考验家长的素质
戴韵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6岁考入北大,仅18个月就读完美国加州大学的博士。
她说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博士学习,要归功于从小的积累。
戴韵父母采用了良好的引导方法,他们不逼迫戴韵学习,而是鼓励她自己制定目标,之后再由父母来帮助检查。
父母会为戴韵准备读物,书柜里的书,会随着她的年龄悄悄发生变化。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到《神秘岛》再到《围城》,父母的良苦用心为戴韵打下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去年北京市的状元也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这种,我父母都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出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甚至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这段话被很多人诟病,被解读为他瞧不起农村人。话虽扎心,可它反映出的事实却不得不承认。
生在书香门第的孩子,自然而然比别人接触到更多知识;生在官宦之家的,那从小就耳濡目染人情世故;生在工人之家的,常见的便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如果生在农民之家,那目之所及之处便是农田和春种秋收的身影。
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印记一辈子都无法抹去,有些明星被群嘲土或丑,你可以不喜欢,却没资格说他low。
没人能决定自己出生在豪门还是寒门,寒门子弟可以穷,但不能脆弱到不敢承认出身所带来的差别。
寒门子弟最可悲的,就是生在寒门,还长了一颗玻璃心。
而应该像莱娅公主的那句话,“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带上你破碎的心,把它变成艺术。
应试教育是唯一捷径
网络上有很多人diss衡水中学,说它是考试加工厂,说它是人间地狱。
但在崔永元对衡水中学学生进行的回访中,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离开偏远的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跑操时还在看书的学生
四川一高同学创作的高三标语受到网民关注,“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富否?否,滚去学习”,还有“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这些标语反映了普通家庭学子,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愿望。
应试教育是他们最有效的进阶之路,只有通过高考他才有可能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享受同样的资源和待遇。毕竟函数不问出身,细胞不看背景。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毕竟,一个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咽下生活的委屈?
学生时代是增长能力和见识的时代,如果在学生时代追求自由,那要什么时候开始拼搏?童年是快乐了,那青年、中年和老年呢?这份无忧无虑又能持续多久呢?
若干年后你回看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后悔自己不够努力,还是感谢自己足够努力?
人一出生,就被划分成寒门和豪门,这没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你误以为寒门和豪门之间只差一个素质教育,不要欺骗自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冰花男孩”戳痛所有人:一无所有,读书是唯一出路“冰花男孩”戳痛所有人:一无所有,读书是唯一出路迟来的正义百家号最近朋友圈都在心疼一个小男孩,他是云南昭通的一名小学生,被称作“冰花”男孩。天气很冷,孩子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头发都被冰霜染白。云南昭通,身后的同学看着“冰花男孩”的造型大笑小孩冻红的双手,转山包小学校长付恒供图看到第一张图想笑,看到第二张图却想哭。满是裂口的手下面,是一份99分的考卷。照片是老师拍的,那天期末考试。早晨的气温只有零下几度。他以为是晴天,所以只穿了两件衣服,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教室,同学提醒他才发现自己头发眉毛上全是冰霜。孩子今年八岁,是一名留守儿童。这条上学的路,他和姐姐俩人每天都要走。“上学冷,但并不辛苦。”“同学们都笑得四仰八叉,但你没有笑,也没有哭,仍是一脸呆萌和坚决。”后来的新闻采访中,记者问他想到外面看看吗?他说:“没有,我连镇上都没去过,没有走出过村里。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这样的孩子无数,对他们来说,上学,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前进捷径。2007年12月,马吉乡中心小学兄弟俩飞索过江上学。/ 视觉中国日, 广西藤县,几名小学生乘竹筏渡过水库去上学。/ 视觉中国日,四川凉山,放学路上,孩子们在攀爬藤梯。/ 视觉中国1月8号晚,韩寒发长文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曾经应试教育的“反叛者”,认为不用参加应试教育也能成才的韩寒,这一次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 曾经的他课上不听讲,不记笔记,被语文老师批评的时候,就说:“我是班里语文最好的。”在博客中diss高考作文很蠢,并庆幸没有去上大学。甚至声称即使是复旦邀请他去做老师,还要看自己有没有时间。 而今韩寒却坦言,听到别人得意洋洋地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他感到不理解。他认为这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的呢? 很长时间内,我们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甚至有人认为退学是成功的第一步。2008年,安徽省考生徐孟南,在高考试卷上乱写一通,认为这很酷。他找不到好工作,10年后想要重新高考。 2010年,陕西省考生张皎在高考时交白卷,声称自己要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要在10年内赚到1000万。后因伪造金融票证罪、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入狱。 车和家CEO李想称自己招聘的时候总有人留言,说公司歧视学历低的,“你李想不也没上过大学吗?” 而李想的回答是:“我如果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我才不创业呢。”素质教育没有真正减压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素质教育,“不能打骂孩子”,“给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明星夫妇也公开表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会逼孩子考高分,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日,黄多多在巴黎为某童装品牌走秀。/
视觉中国&凤凰网 看见明星家一个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不少家长就把他们的育儿心经奉为圭臬,齐声反对“死读书”。 可是明星和普通家庭的起点不同,“星二代”童年时就可以走高级秀场,演电影,见各界名流。 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学历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你的收入、朋友、工作环境。当这些重担都压在身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敢不好好考试。应试教育有肉眼可见的竞争比拼,素质教育同样有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关系、眼界、出身、阅历每一个都是比拼的标准。 一个在相对公平的应试教育中无法胜出的孩子,凭什么相信他能在素质教育中脱颖而出? 南京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南外)是整个江苏省家长挤破头想进的地方。在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拟录取名单中,共有173名保送生,其中南外和南外仙林分校就占了165名。 拟保送名额南外占了135位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曾在南外读书的网友分享说,初中基本3点多就放学了,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这样的学校应该称得上是“素质教育”了。南外的同学家境都比较殷实,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进入南外的主流圈。 2015年高考,南京外国学校共有482名学生(含扩招生和借读生),保送166人,出国295人,最终21名学生参加高考。 无需高考,直接出国需要花费多少钱,从平时的社会新闻中,我们也能窥见一二。 而在南外以外的地方,对那些必须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却流行着这样一种现象:素质教育越流行,补课的孩子越多。事实上,学校减负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反而给了外边的补课班可乘之机。可见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和生存问题,反而给寒门子弟增加了更多的压力。素质教育寒门更难逆袭去年,《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文刷爆朋友圈,一位女士是企业的高管,月薪3万,女儿读小学五年级。 暑假女儿去美国游学,10天花费2万元,为照顾女儿请的阿姨,5000元;钢琴课,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可见,要在素质教育中取胜,不仅要努力,还需要财力。 你能想象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钢琴”吗?她的母亲该是怎样尴尬又拮据地搓搓手说,“宝宝,我们家买不起。” 日,青岛,孩子们对从没演奏过的钢琴很喜欢。/ 视觉中国素质教育的成本是巨大的,仅设备一项就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就算家长花大价钱买了设备,请老师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当一些普通阶层家长认为课堂上讲讲世界各国风土人情就是素质教育时,财力宽松的家长已经带孩子到国外去真听真看真感觉了。 作家西坡在文章中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人家的孩子放学进补习班,周末上兴趣班,暑假出国游学,我放学去希望的田野上,周末去希望的田野上,暑假还去希望的田野上。田野虽好,不考种地啊。”连续两周,爷爷每天都用木盘将孙女送到学校,放学时再将她们接回家。/ 视觉中国日,云南省禄劝中村小学,半路上喝水的小学生。/
视觉中国最后他总结,农村孩子应试都拼不过城里的孩子,拼“素质”那是找死。 如果普通的父母蹦着高去让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孩子往往会背负过多的期望与压力,这与当初给孩子减负的初衷自相矛盾。 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一时兴起要一架钢琴,他爸爸觉得自己家孩子有音乐天赋,节衣缩食给他买了。可后来小孩子并没有在这方面展现出什么特长。每次练琴的时候,我都能在家里听到他父亲的咒骂声:“老子花这么多钱给你买的钢琴,你就弹成这样子?”对于有些家庭来说,买钢琴的钱只不过是添了一件闲置家具,对有些家庭来说则是一笔巨款。 当教育变得个性化、素质化,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一个看书上的画报,一个看眼前的实景;一个是苦逼地自学,一个是私教陪读齐上阵。让教育资源天壤之别的两个孩子去面对同一场考试,结果可想而知。素质教育还要考验家长的素质戴韵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6岁考入北大,仅18个月就读完美国加州大学的博士。她说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博士学习,要归功于从小的积累。 戴韵父母采用了良好的引导方法,他们不逼迫戴韵学习,而是鼓励她自己制定目标,之后再由父母来帮助检查。 父母会为戴韵准备读物,书柜里的书,会随着她的年龄悄悄发生变化。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到《神秘岛》再到《围城》,父母的良苦用心为戴韵打下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去年北京市的状元也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这种,我父母都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出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甚至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新生入学报到当天接受媒体采访。/ 视觉中国这段话被很多人诟病,被解读为他瞧不起农村人。话虽扎心,可它反映出的事实却不得不承认。 生在书香门第的孩子,自然而然比别人接触到更多知识;生在官宦之家的,那从小就耳濡目染人情世故;生在工人之家的,常见的便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如果生在农民之家,那目之所及之处便是农田和春种秋收的身影。 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印记一辈子都无法抹去,有些明星被群嘲土或丑,你可以不喜欢,却没资格说他low。 没人能决定自己出生在豪门还是寒门,寒门子弟可以穷,但不能脆弱到不敢承认出身所带来的差别。 寒门子弟最可悲的,就是生在寒门,还长了一颗玻璃心。 而应该像莱娅公主的那句话,“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带上你破碎的心,把它变成艺术。应试教育是唯一捷径网络上有很多人diss衡水中学,说它是考试加工厂,说它是人间地狱。 但在崔永元对衡水中学学生进行的回访中,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离开偏远的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跑操时还在看书的学生四川一高同学创作的高三标语受到网民关注,“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富否?否,滚去学习”,还有“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这些标语反映了普通家庭学子,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愿望。 应试教育是他们最有效的进阶之路,只有通过高考他才有可能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享受同样的资源和待遇。毕竟函数不问出身,细胞不看背景。高分高能大有人在 目前社会上流行着很多“学霸高分低能”的说法,例如湖南神童魏永康生活不能自理被学校劝退,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多门成绩零分,被学校“责令退学”。 可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因为他们是特!例!啊! 最可怕的,是将特例当普遍,把高分等同于低能。 IPIN人工智能公司统计发布了一份毕业五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2016年,平均月薪过万的39所高校中,985、211院校占了30个,这足以证明高分学生并不低能。 学历与收入规律从图形中可以清楚看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收入远远高于前者。 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前15名皆为985高校,其中985,211高校在前100名中占了63个。 2017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 如果名校学生不是毕业之后发展得好,又怎能回校一掷千金? 当你还在担心孩子未来会不会高分低能的时候,高分的孩子已经考入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 去年苏宁在招聘时,明确表示管培生只要986/211大学的毕业生。言论一出引起众多“双非”(非985/211)大学生的讨伐。最后苏宁诚挚道歉,可惜这次道歉并不能解决“双非”大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说什么“学霸都是情商低”“学习差的当老板,学习好的给他打工”,借用范伟老师的话diss“忽悠~接着忽悠~”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毕竟,一个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咽下生活的委屈? 学生时代是增长能力和见识的时代,如果在学生时代追求自由,那要什么时候开始拼搏?童年是快乐了,那青年、中年和老年呢?这份无忧无虑又能持续多久呢? 若干年后你回看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后悔自己不够努力,还是感谢自己足够努力? 人一出生,就被划分成寒门和豪门,这没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你误以为寒门和豪门之间只差一个素质教育,不要欺骗自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迟来的正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男孩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