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球拍一支适合自己的羽球拍

原标题:羽毛球新手,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球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正常球拍的样纸,在脑海中有个印象即可。

你猜这个球拍总长度有多长?球拍面有多宽?拍头有多长?

球拍的框架,包括拍柄在内,总长度不超过680mm,拍头的长度亦不得超过290mm,球拍面宽度不能超过230mm。

拍框长度不超过290mm,穿线表面不超过280mm长以及220mm宽。

拍弦面长不超过280mm,宽不超过220mm。

这里速速略过~了解一下就可以啦

我们很多小伙伴是否有过这种疑问?那些羽毛球技术比较好的人为什么都只带一支拍子,而不是一对???而且他们的拍子好轻,我买一对很重,不过很便宜,他买一个还死贵死贵的。对吧?

我们永远要相信专业,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羽毛球材质分为以下几类:

木拍:是羽毛球拍的始祖,但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木拍已基本被其他材料所代替。

铁拍:球拍框为铁,拍杆为铁管。拍体较轻,价格较低。

铝合金拍:球拍框为铝合金,拍杆为钢中管,球拍框和拍杆由“外三通”连接。

铝合金一体拍:球拍框为铝合金,拍杆为碳素纤维,采用碳纤维或是“内三通”连接。

全碳素拍:球拍框和拍杆均为碳素纤维构成。此类拍子利用高温高压模具一次成型。全碳素拍的重量较轻。

钛合金:在全碳的基础上加进钛金属材料,拍体重量较轻、且强度教大。

亲,我刚好也是按照材质的变革从远到近写de呢。

现在谜底揭晓了吧?之所以你的便宜,是因为你的拍子是铁做的,成本低,控球能力没那么好,也不那么灵活。然后一人一个拍,是因为每个人握着不同的拍子感觉是不同的,手感也不同,所以我们都喜欢用自己的拍子。

谁能告诉我这一堆字母又是什么鬼?

朕请息怒,有Carol呢。这些是球拍性能的参数,请朕运用一目十行功力,快速阅读。

前面的xU表示球拍的空拍重量:

Long:加长型,比普通羽拍长10mm,有助于球员扩大其接回球范围,增强攻击性,发出刁钻短球,击出强而有力的高角度杀球。

Power:加力型,采用强化攻击力概念(SPT)而设计,比使用传统球拍的挥拍速度更快但力量击出高攻击力回球。

Light:轻拍型一般重量为3U,使用轻型设计的球拍,比使用传统球拍的挥拍速度更快但力量较弱,更适用于防守。

Slim:球拍框只有9mm阔及5.5mm厚,从横切面来看,比传统球拍框纤细了25%,堪称世界上最纤细的球拍框;能减低10%的风阻及增加5%的击球速度。

Tour:巡回赛用拍比同型号的羽拍材料工艺更好,性能更佳。

Swing power:采用不同的弹性、不同的重量、不同的平衡点位置,适合不同类型的球员。

VF:“vari-frame”可变截面球拍框,球拍框顶部采用破风式(AR)设计,减小了空气阻力,提高了击球力;球拍框底部采用箱型(CAB)设计,减小了击球扭矩,增强控制性。

MF:球拍框在宽度和长度上都比普通球拍加大,极大地增加了击球甜点区。

击球时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在运动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小,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对于羽毛球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毛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小。

(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能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拍杆、拍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深度的控制和球员本身的力量有关,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对深度的控制性就越好。

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当击球点在甜区时能给球员足够的击球威力、控制性、震动感很小,球员会觉得很舒服。

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而决定甜区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框形。ISO的设计使球拍比传统拍形的甜区要大,准确地说是大出了32%,而采用ISO-MF设计的球拍的甜区又比普通ISO要大一些,当然并不是拍头越大就越好

(1)羽毛球拍子的重量要合适:其实并不是拍子越轻越好,拍子轻了挥动速度虽然快,但高手在扣球时会感觉用不上劲,会影响击球的力量。

(2)检查拍子的整体结构:拿到拍子之后,挥动一下,看看震不震手。震手的拍子一定是拍杆(拍柄和拍头的连接部位,这一部位现在是碳素合金钢材料制成)太硬;不震手,说明拍杆教有弹性。也可一手握住拍柄,一手扶住拍头顶端掰一掰,拍子有微度弯曲,证明拍杆部位较有弹性。

(3)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拍:如在单打时,适合选择加长型的球拍,如属于攻击型选手,应选择重量稍重,中硬性的球拍。在双打时,最好选择标准长度的球拍,如属防守型选手,应选择较轻的球拍。

(4)根据个人手形的大小挑选拍柄,以握住拍柄感觉舒适为宜。手大的人,握较细或呈正方形的拍柄会有不舒适之感;手小的人,握粗大的拍柄也不相称。最后检查一下拍头有无变形、裂缝或整体弯曲等。

(5)看一下弦装得是否匀称,交叉弦组成的每个方块都要同样大,每条弦的松紧度要一致。

(6)要看它拍头的形状,一般来说分为2种,有传统的蛋形和头部为方形的平头拍框。球拍的形状决定了它的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的大小,因为当球落在甜区时能给选手足够的击球威力和控球性,所以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

(7)羽毛球拍按照材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碳素纤维、碳铝一体、铝铁一体和铝铁分体式。材料的选用和拍子的重量和价格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全碳羽拍的重量最轻,是目前的主流材料。

选好御用专用拍,玩球去咯~~~

关注小程序手机随时随地查看赛事直播和精彩回放

}

寻找属于你的最完美磅数

挥拍的动能加上球飞过来本身就具有的能量称为对撞总能量(简称总能量)。这一总能量,通过球拍球线变形的蓄积释放,最后在球飞离球拍后分为四个部分:

2.击球后球拍和球线自身震动的能量

3.击球过程中由于各种摩擦转变成热能消耗掉的能量

4.击球之后球拍由于惯性继续前行的动能

为了使问题简化,可以从研究两种极端情形入手:专业选手打低磅数和业余选手打高磅数。

对于业余选手,业余选手打高磅数为什么球飞出去很慢?

原因是绑得很紧的高磅数球线变形较小,球线推送球头的距离就短,同时,球线偏离拍面的夹角也小,就导致球线拉力中垂直于球拍的分量(蓝色分量)也小,而且由于线太紧球线在球头上几乎不产生滑动摩擦,由于拉力的垂直分量小(蓝色分量),线推送球头的距离也小,F和S都小,因此总做功小,就是球线只把少部分能量传递给了球头球就飞走啦。(红色矢量线表示拍框给球线的拉力,对于同一个人用固定力量挥拍,这个力的大小是固定的,蓝色是垂直于拍面的分量,就是这个分量推动球头反弹的,黄色是水平分量)

总而言之,这种情况就是总的能量本来就小(球速飞来的不变,挥拍速度慢),球分得的能量比例还少,因此获得的离线速度就很小,结果就是业余选手球离拍速度不快也打不远。

当业余选手击球时候,如果球线比上述情况松,那么球线变形的程度就大(还不至于大到网格变性过大,摩擦严重的程度),球线推送球头的距离就长,同时,球线偏离拍面的夹角也大,就导致球线拉力中垂直于球拍的分量也大,拉力的垂直分量大,线推送球头的距离也大,F和S都大,因此总做功大,就是球线把较多部分能量传递给了球头球就飞走啦。

传递给球的能量多,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球头分得的击打总能量就多,因此离线速度就快,于是低球线张力对于挥拍慢的业余选手是适合的。

对于职业选手,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很快的职业选手打低磅数为什么球飞出去很慢?

原因是,专业选手挥拍速度快,球线和球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差大,对撞的总能量就很大,这时候绑得很松的低磅数球线受到球头的压力较大,因此变形就很大,变形大,其实是球线组成的网格异常变大,使得球线在球头上明显滑动(最严重的情况是网格大过球头的直径,直接把球头夹住),这个明显的滑动摩擦是要消耗巨大能量的,因此把总能量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摩擦生热,剩下传递给球头用于反弹的能量就小很多啦,因此球头离线的速度就很慢,结果就是专业选手击球,球离拍速度不快也不远。

当专业选手击球的时候,如果球线比上述情况紧,网格变形就小,球线和球头的滑动摩擦就不明显,摩擦耗能小,传递给球头用于反弹飞行的能量就多,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球头分得的击打总能量就多,因此离线速度就快,于是高张力对于挥拍快的专业选手是适合的。

挥拍的能量加上球飞过来本身就具有的能量称为总能量(对撞总能量)。对于任何击球的人(不管挥拍速度快还是慢),球线太松的时候,摩擦力太大,因此对撞总能量损失太大,球获得的反弹能量占对撞总能量太小,离拍速度就慢。球线太紧的时候,传递总能量的太少(球线变形程度小,做功距离短),球还没有获得总能量中的较多部分,因此离线速度也慢。

总之最合适的磅数,恰好是球反弹所获得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最大的时候,这就是专业和业余选手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

达到这一状态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一、球线变形足够,二、摩擦损失尽量小。 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时候,上述比例不可能达到最大值。

简而言之,专业选手用高磅主要是为了避免摩擦损失的能量过多,业余选手用低磅主要是为了使得球线变形程度足够。总之任何人都在寻找两个条件的最佳组合,使得球反弹所获得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最大。

关于球线网格被撑大,球线在球头上滑动摩擦的具体情况。

用超市拍,张力大概不到18磅,YY05的羽毛球,试验如下:球线在球头上摩擦距离很明显,浪费了大量能量,而且球线之间位移也非常明显,在巨大压力下相互摩擦,也浪费了很大能量。试验的图片在这里(注意,网格随着球拍的压力增加,逐渐变大,球线位移非常明显)

用26磅的拍子试验了一下,结果球线移动很不明显,估计是对于这个磅数,给拍子施加的压力还不够,如果足够的话,球线也会发生明显滑动摩擦。而且,试验的时候是给球线的压力是用手腕压拍框来施加的,并不像真实环境下在一瞬间将相对高速运动的球头压向球线,这种瞬间的压力肯定比手腕压拍框的力量要大得多。

看看打球之后球线相对位置的移动以及网格变得不均匀的例子就知道了,大力击球的时候,网格的变形和相对球头的滑动是明显发生的(通常是张力较小的竖线水平移动明显)。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国际比赛的高手们,在大力杀球之后,经常习惯性的看看拍子,看看球线位置是否移动严重,看看球线是否平行。

因此说,球线变得不平行,网格不均匀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大力杀球之后,恰好是因为大力杀球给球线的压力太大,才使得球线相对球头发生滑动摩擦,相对其他的球线也发生滑动摩擦,浪费了巨大的能量,而且经常由于剩余能量不足无法回到原位。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球拍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是最重要不过的装备了,选择一把合适的球拍,能最好的适合你的身体素质,能够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技战术。虽说三分拍七分线,九十分靠技术。但是球拍也是你提高技术的基础。

  1. 拍子基本由拍框拍柄拍杆组成。首先了解下决定拍子性能的各个部分。

  2. 1长度:现在的拍子长度基本比老拍子加长了5mm,总体上长度是差不多了,不过根据加长的部位,可以分为加长杆和加长柄两类。不过少部分拍子拍框较小,所以为了保持总长度一致,拍杆与拍柄都有所加长。加长柄的拍子,手握的地方可以更靠前,中杆稍短,这样杆的形变会变小,所以这类的拍子反应比较迅速,更适合双打。相反加长杆的球拍适合发力充分的单打,将力量完美的传递给羽毛球。

  3. 2重量:羽毛球拍子的重量分2U3U4U,更轻的还有5U。一般情况下,3U适合大部分人,4U更适合双打,但对爆发力和发力要求更高,2U对体力要求较高,5U是最新才出现的,需要有较好的发力方式才能驾驭。

  4. 3木柄:木柄除了长度,还需要注意粗细。一种分类是将木柄分为G4,G5,G5比较细。大家根据自己的手选择就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的握拍更加像捏着球拍,习惯在发力的时候加上手指的力量,这样就需要更细的手柄。

  5. 4中杆:中杆也有粗细之分,越细的中杆弹性越好,制造难度越高。整个拍子的表现中杆起到的作用最大。中杆软,防守好,省体力;中杆硬,指向性好,精准。当然中杆只硬不弹就会出现“木”的感觉,难用不说,还伤手。

  6. 5拍框:拍框有轻重、大小、形状之分。拍框轻,也就是头轻,则挥速快;头重,则杀球猛。拍框大,则甜区大,防守好;拍框小,则发力集中,但容易失误。拍框形状有盒式拍框和破风框,由于制造水平提高,破风框的强度也上来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厂家制造破风框,这种拍框风阻小,挥速快,但是不如盒式拍框出球稳定,手感扎实。

  7. 6抗扭:抗扭是一个拍子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拍子中杆可以向各个方向弯曲,但自身的旋转一定要减少,这样才能控制住拍面。在试拍子的时候,一手握住手柄,一手握住拍框12点方向,扭一扭,感觉形变微小才算合格。抗扭差的拍子,不值得入手。

  8. 7拍子五大极端:(1)头重杆硬:玄铁重剑,一般人用不了啊,对人的体力,力量等要求非常高。能用好这种拍子,杀球给力,球落点清晰。(2)头重杆软:喜欢杀球的好帮手,较软的中杆能够帮助球员将力量传递给拍框,能够减少球员的体力支出。(3)头轻杆硬:双打前场人的最爱,反应迅速,落点清晰,控制性好。但是这种拍子最考验人的发力方式,对爆发力要求很高,想打出比较有威胁的球,需要想办法提高拍子的挥速。(4)头轻杆软:这种拍子唯一擅长的就是防守了,牛皮糖一样的防守。身体素质较差的女孩子用起来很舒服,山寨拍做起来,也就是这种感觉。(5)平衡拍:就是拍子不轻不重,中杆不硬不软,非常均衡。初学者很适合用这种拍子入门,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再更换适合自己的拍子。这五种拍子就是球拍的四种极限,很少有拍子能够表现的这么极端,更多的拍子只是稍微表现出某种倾向。

  • 自己想要的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技术类型值得鼓励,但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强求。适合自己的拍子能给你不小的惊喜。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什么球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