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会开发的IT混混鳄,在国内能找到工作吗

1589被浏览216122分享邀请回答220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5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国内一个很著名企业老板曾经说过:在IT行业超过35岁的技术人员将被淘汰,所以不要35岁后的技术人员。导致整个业界尤其是在软件开发行业都在排斥年龄超过35岁的人员,也导致很多工程师为自己35岁以后的前途发愁而转行。 因为很多人都认为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而软件开发就是吃青春饭,过了35岁就没用了。  很多企业也在自己的企业宣传中吹嘘:我们企业XX学历以上的占百分比的多少,平均年龄在25岁等。认为自己企业员工年轻了那才叫高科技企业,那才叫有创造性。其实我认为这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听了这些人的观念,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IT企业很少有能成为IBM、MICROSOFT等国际大企业的原因了。  因为很多中国IT企业根本不理解资深的含义!  我曾经接受过INTEL公司的培训,他们来的工程师都40多岁了,一个行业搞了20多年,那是什么样的一个理解程度呢?有些人头发都白了,你根本问不倒他们。我曾经问他,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是技术,我问他长期做技术难道你不厌烦吗?他笑着说NO。我才理解什么叫资深的含义,我也才理解为什么他们能把技术做得那样好。  我们中国的公司为什么很难在短期内超越他们呢?因为他们的公司是依靠大量的这样资深的工程师的支撑才持续发展到今天。  我也曾经在日本公司工作过,才理解什么叫工作狂。很多日本人30多岁就白发斑斑了。如果你见了那些穿着整洁的西服,扎着鲜艳的领带,胡子刮得很干净,走路笔直,看起来年龄不大,但是头发却花白的人,多数是日本人。日本企业一般不轻易辞退员工,员工流动率也很低。一个人在一个行业或者专业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服务一个企业 。在日本公司,就是写一个WORD文档甚至要写7、8遍。要求一个标点也不能错,格式要完全达到要求。你甚至都认为后面的修改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中国人认为能表达清楚,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在日本人那里根本就不能过关。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你就会理解什么叫日本的精工操作。我们的工业和日本差距大的原因,尤其在精工行业,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每件事上都做得很精细,一个行业内研究很深。而我们却很浮躁,长期已往就形成了差距。正是胡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差不多先生太多了,这就是差距。  从IT行业人才使用看,我们国家普遍存在年轻化和短期化。做技术开发的多数是年轻人,并且很多人今天学这个,明天学哪个,哪个上手快就学哪个,哪个行业工资高就学哪个。并且频繁跳槽,到了另外的企业后就可能做新的工作了,学新的技术了。这种不断的切换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就很难把一个技术钻研地很透彻,对于整个IT行业来说也是一种损失。许多企业也觉得现在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跳槽频繁。一方面因为个人的价值导向的问题, 但是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短视造成的。哪个人不希望稳定发展呢,但是很多企业就是用员工的青春,年龄稍微大了(仅仅超过35岁就认为大了)就认为不能干活了,员工就面临随时被辞退。开发哪个项目就招聘那方面的人,产品做完了就解聘很多人。好听些是战略裁员,不好听了就是卸磨杀驴。企业不养老,而社会养老前景不清晰,这样大家能不跳吗?所以整个社会都是处于浮躁阶段。浮躁的原因就是长久落后惯了,突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看到了很多美国的财富神话,所以都普遍犯红眼病,浮躁病。这种行业的浮躁和短视能造就成大批的资深的专业人士吗?  从利益分配上看,我们国家很多IT企业也存在很大问题。有几个做技术的工程师最后能成为富翁呢?李彦宏那样很少,并且因为他做了老板才得到了价值体现。我们很多老板就很难和自己的员工尤其工程师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在发展阶段,急需要人才的时候就很尊重你,等年龄大的时候就嫌弃,没有分配给长期利益。所以很多工程师年轻的时候就是牛马,就是工具,吃的就是青春饭。而在美国的很多企业,优秀的工程师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可以不为自己将来发愁,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将来不工作了也是百万富翁。只要技术很强,一个工程师可以在他的专业领域一直钻研下去,不必为了养老而朝三暮四。这样不出成果都很难。  从价值取向看,我们官本位思想导致很多人都追求做管理,不去做技术。在很多美国企业,他们是分职能和技术两条线。一个高级技术人员职位可能不高,可以不是经理,但是可能收入比经理还要高,因为他是某个行业行业的专家。经理主要是协调资源,落实制度和计划的执行。而高级技术人员则负责技术实现,规避技术风险,并创新,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在中国呢,如果你是一个技术人员,即使你很优秀,有几个人能在收入方面超过自己的上司经理呢,一个新来的年轻的MBA或者能讲几口英语的海归就能当上你的上司,收入就可比你高,支配资源的权利就可比你大。  如果在中国,30多岁了手下还不能领导一帮人,还在做技术,别人就觉得你很窝囊,就瞧不起你。如果你是经理了,则别人马上很尊重你,这样导致很分心 ,所以你不得不向上爬,做经理,高级经理,技术总监,CTO,才能收入高,地位高。但是等高升了,就不能做技术研究了。所以很多人做技术时间长了就去做管理了,有的去做销售了,总之转行的人很多。留下的如果没有一个头衔别人就认为是没出息。所以中国就缺少资深的技术人员。  在美国考高学历是为了做研究,在中国则是为了当官,为了能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职位。其实很多人也喜欢钻研技术,但是整个环境如此,价值观和个人喜好发生矛盾,最后价值观被扭曲,只能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追求,去做管理了。管理的成就感就是地位高,技术的成就感就是对做出了对社会有用的产品。所以在中国能有几个官员被历史记住呢,但是袁隆平却将永远被后人和历史记住。  并且在我们企业,有些时候在上级看来,如果认为一个工程师技术很牛,就要提升你,但是被提升了,就离开了具体的技术岗位,管人了,不钻研技术了。所以这也是很大的人才浪费。并且很多人就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擅长做管理。被提上去了却发现管理一团糟,就只得又下放,多数情况下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最终选择了离开公司。所以我们很多公司为了表示对一个人的肯定,只能提升到管理岗位,而脱离了具体技术。所以都是受几千年来官本位思想影响很严重。这样导致我们的职业专业队伍被大大削弱。  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想在两三年内出成绩,基本不可能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毕业后基本头2年是在混混沌沌中度过,头3年时间是学习阶段,5年时间是基本成熟阶段,8年时间后才是出成绩阶段。除非天才,多数的人都是按照这个阶段发展。假设按照大学毕业23岁计算,8年后就是31岁了。还没创造几年就35岁了。35岁就没人要了。 这样能出资深的人员吗? 当然超过35岁也有人要,但是你必须要么是名人,或者高级职称的,或者高学历的。但是现在有几人考职称呢?有几个默默做技术的工程师能成为名人呢?在传统行业35岁正是壮年和创造时期,正是担当技术骨干的时期,我就是奇怪了为什么在IT行业35岁就不能接受了? 是那个著名企业家的误导,还是世人的偏见呢?  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呢,那是因为在前几年,IT刚兴盛,并且我们中国IT发展起步晚,年代短,所以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技术开发,大学培养出了一批批的大学生加入了IT行业。好象很多年龄大一些的人跟不上时代了,所以那位企业家发出了那样的感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将发生改变。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IT行业现在看来是高科技行业,不断有年轻人涌入,是一个不断创造财富神话的行业。但是IT行业其实也是一个大的服务行业,当IT硬件技术成熟起来后,将成为一个制造业。所以将来IT行业也将成为一个传统行业。一个新兴行业最后都必然成为传统行业,这是历史规律。现在很多人已经感觉到IT行业没有前几年那样好做了,钱难挣了。这其实是一种回归传统的自然现象。 随着这种回归,则IT行业要长久发展,则也将出现传统行业的那种需求,需要资深的工程师们的支撑。  而我们要真正赶上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则需要改变观念。可喜的是,这种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华为那样的一些大公司,就很重视很有经验的工程师,里面拥有大量的超过30岁的比较资深的工程师。但是和美国那样的IT大国比较起来,我们的资深工程师就是他们的学生了。  我原来认为象自己这样做技术近乎十年的人,也算资深了。但是当为了解决难题,到一些美国的技术论坛上去,才发现那里才存在真正的牛人。很多都是美国人,他们很多人现在几乎40岁,还是在做技术,我到那里去就是请教问题的,是学生。 在他们的个人介绍中,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70,80年代就开始接触电脑了。我接触电脑比他们整整晚了20年,能相提并论吗?这就是差距。就如同游泳,一个人在一个行业沉浸了十年,甚至几十年,那种持续的用力,深厚的功底导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创造性能和一个仅仅毕业才三年的人相比吗?  当然了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眼花缭乱。今天JAVA ,明天。点NET,J2EE,JSP;确实需要强的学习能力,年龄大了自然学习能力下降。年轻人当然脑子活,富有创意。但是聪明不能代替经验,并且多数情况下人的智商相差不大。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此就认为否定了经验和思维能力。  当然了互联网行业有些例外,所以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互联网行业是我们国家最有可能赶超美国的行业。以在美国纳市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分布比例来看,也证明了这个观点。但是在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行业,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这些行业经验还是很重要的,还是需要资深工程师们的支撑的。而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行业正是IT行业真正的核心和基础所在,是我们的软肋。所以将来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深工程师。  所以大家千万别被别人误导了,要看清历史的发展规律。注重持久和执着地发展。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你在说快递小哥吧?
  顶!!!
  年轻有体力,年长有经验,中国企业目前还处于需要体力的阶段呗  
  楼主体会很深,抓住了行业本质。风气的扭转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25就觉得很后怕了 工作这么多年还有很多知识学不完 按理说35正是经验丰富 就要退休 简直是智障想出来的 按照实际效率肯定比毕业生强几倍。  
  我40岁了才开始才搞it,以前设计模具,现在设计app。
  国家都这样。你还想着企业多伟大似的。 说延迟退休就延迟退休,说二胎就二胎,该抛弃绝对不理你  
  IT的范围太广了,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而言,楼主特指的是计算机软件从业者。  从这点上来说,国内的确有35岁这个隐形门槛,究其原因有三:  1、国内计算机软件大发展相对较晚,高龄者不多;  2、国内计算机软件从业者地位、收益不高,工作多年后往往会主动转行、转职;  3、国内计算机软件原创很少,多是跟随,这点上来说,年龄大的比年轻的劣势。  国内的确很少有35+还在编码的,如果有的话,就是真爱,而且有水平的。  此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欧美现代社会是基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其社会运转和发展是基于可量化、数字化的。从这点上来说,欧美的技术从业者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和收益,主动且被动地长期被需求,所以,从业年限更长。  中国,有些不一样,是直接继承上世文明而来,文言,其实就是上世文明的计算语言的传世,比现今的一维计算语言更为高级。在天道被窃,人道泛滥的时代,人们对文言已不知其作用,只知其表面的优美。
  @wwaassdd-08 22:54:17  你在说快递小哥吧?  -----------------------------  你不看新闻?35岁被“退休”的企业是哪个?恰恰就是华为。华为分两种退休:一种是长年在外的设备安装员工,这种是35岁“退休”,还有一种是程序猿,这是45岁“退休”。35岁对于哪个行业来说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
  @u_  而我们要真正赶上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则需要改变观念。可喜的是,这种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华为那样的一些大公司,就很重视很有经验的工程师,里面拥有大量的超过30岁的比较资深的工程师。但是和美国那样的IT大国比较起来,我们的资深工程师就是他们的学生了。  +++++++++++++++++++++++++++++++++++++++++++++++++++++++++++++++++++++++++++++++++  象华为那样的大公司,就很重视很有经验的工师————楼主,35岁和45岁“退休”的企业就是华为!这是得到任正非确认的事。35岁“退休”指的是外面安装工程师,45岁“退休”指的是程序猿。  天涯不能有特殊字体,不然我会把“华为”两个字重点突出。
  @人不迷人人自迷
04:48:21  25就觉得很后怕了 工作这么多年还有很多知识学不完 按理说35正是经验丰富 就要退休 简直是智障想出来的 按照实际效率肯定比毕业生强几倍。  -----------------------------  华为的任正非是不是智障呢?如果是,但人家的企业牛B得很,执行业牛耳;如果不是,但就是华为对于外面安装员工35“退休”,程序员45岁“退休”。
  会出这种35岁退休政策的企业绝对是民企,国企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民企如果完全按照劳动法执行有多少私企能够发展?能够不倒闭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本身是个私企老板诋毁国企无话可,但如果就是一打工说国企的种种不是(国企不是没有问题,所有企业都有问题,所有大企业无论国企民企外企合资都有大公司病)就只能他是个SB,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国企劳保安全和执行劳动法方面都做得很好(很多国企也在竞争性行业做得很好,如格力总不是靠着垄断成为行业龙头成为世界500强的吧?)  很多私企特别是传统行业的小私企基本的劳保都没有(甚至一个手套都没有。这几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90%是私企,甚至有些私企规模还不小)工作时间超长,如果这些私企都真正执行劳动法,注重员工的劳保和安全能几个活下来的?  这里我特别不说福利,实际上现在国企员工的福利除了部分不错一般也就那样——房子车子这些也都是自己买,婚丧嫁娶,生孩子,孩子上学的费用也都是自己掏钱,生病的医保,退休后的社保也只是按国家规定缴纳。
  不是技术问题,是学新事物的欲望问题
  肤色上,黑人想黄一点(高贵),黄人想白一点(漂亮),白人想黑一点(健康),从自身的条件向外延伸,都没错,但未必需要借鉴他人的优点充实自己。  流水线上,中国小妹VS德国大妈;中国新兵18岁参军没几年就正常退伍,棒子感叹太浪费;还有中国的空姐中国运动员,更新速度同样快,应该庆幸我们有无穷的年轻活力而不是羡慕无奈选择的经验谈
  @70s慢慢走
06:51:03  IT的范围太广了,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而言,楼主特指的是计算机软件从业者。  中国,有些不一样,是直接继承上世文明而来,文言,其实就是上世文明的计算语言的传世,比现今的一维计算语言更为高级。在天道被窃,人道泛滥的时代,人们对文言已不知其作用,只知其表面的优美  -----------------------------  歪个楼,层主对古文有什么看法.是如何用来计算的,通过而天干地支吗.
天道被窃,人道泛滥又是怎么回事
  分管理和技术职也是歧路。让二流的人才,管一流的天才,是做不好的。  讨论普遍性问题要看大势。顶尖技术人才做管理,看似浪费,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根本思路,才能带出更多顶尖人才,才能把握发展技术水平的大势。正如最好的将军必定出身行伍。  管理学得再好,纸上谈兵,不理解属下的想法,不明白大势,不能正确掌控情势,只是懂得迎合上意,调节关系,玩些权术,情商很高,唯独不知如何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管理的那些工作固然重要,动不动就影响一个部门。然而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时刻掌控情势的发展方向,如何向着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前进。  所以说,只有技术大牛才是科技企业真正最好的管理人选。
  @人不迷人人自迷
04:48:21  25就觉得很后怕了 工作这么多年还有很多知识学不完 按理说35正是经验丰富 就要退休 简直是智障想出来的 按照实际效率肯定比毕业生强几倍。  -----------------------------  @密码总是不正确
07:04:15  华为的任正非是不是智障呢?如果是,但人家的企业牛B得很,执行业牛耳;如果不是,但就是华为对于外面安装员工35“退休”,程序员45岁“退休”。  -----------------------------  华为老板比你牛逼,比你聪明,虽然不太清楚具体内幕,但是华为针对的部分老员工,俺查下新闻!  整个事件的原因是这样的,华为辞退了一部分34岁的员工,不少人认为华为这属于卸磨杀驴,但是任正非出来辟谣说华为清退的都是那些不太愿意干活的人,所以才会清退他们,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清除人。  做企业而不是搞慈善,如果存有妇人之仁会坑害企业,也是对企业其它员工的不负责任。  这个能懂?
  @人不迷人人自迷
04:48:21  25就觉得很后怕了 工作这么多年还有很多知识学不完 按理说35正是经验丰富 就要退休 简直是智障想出来的 按照实际效率肯定比毕业生强几倍。  -----------------------------  @密码总是不正确
07:04:15  华为的任正非是不是智障呢?如果是,但人家的企业牛B得很,执行业牛耳;如果不是,但就是华为对于外面安装员工35“退休”,程序员45岁“退休”。  -----------------------------  @wwaassdd-09 10:36:14  华为老板比你牛逼,比你聪明,虽然不太清楚具体内幕,但是华为针对的部分老员工,俺查下新闻!  整个事件的原因是这样的,华为辞退了一部分34岁的员工,不少人认为华为这属于卸磨杀驴,但是任正非出来辟谣说华为清退的都是那些不太愿意干活的人,所以才会清退他们,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清除人。  做企业而不是搞慈善,如果存有妇人之仁会坑害企业,也是对企业其它员工的不负责任。  这个能懂?  -----------------------------  任正非是这么说的?被“退休”的是不愿意干活的?不太愿意干活的哪个年龄段的都有,但为何非要卡在35岁?况且90后不愿意干活比例比70后80后更多,为何就没传出90后被劝“退休”的呢?  为什么程序员也有类似的政策?——程序员放宽到45岁,实际上45岁也不老。  做企业不是搞慈善,对的不是搞慈善,但是如果这种事件发生在国有企业整个社会又会如何对待?又会有什么样的舆论指责?  你这是刻意为华为洗地,不然不会为什么只清退35岁不愿干活的,而低于35岁不愿干活也有却没有传出被“退休”之说。——你懂否?  另外,我也说了他的企业执行业牛耳——一个人的企业无论他是一代还是二代还是三代能够让企业几十年执行业牛耳本就不是常人,但是这个政策却又是华为出的,所以说老任一边执掌着华为说明他很聪明,另一边又出这样的政策又说明什么?
  @70s慢慢走
06:51:03  IT的范围太广了,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而言,楼主特指的是计算机软件从业者。  中国,有些不一样,是直接继承上世文明而来,文言,其实就是上世文明的计算语言的传世,比现今的一维计算语言更为高级。在天道被窃,人道泛滥的时代,人们对文言已不知其作用,只知其表面的优美  -----------------------------  @笑到
07:53:38  歪个楼,层主对古文有什么看法.是如何用来计算的,通过而天干地支吗.
天道被窃,人道泛滥又是怎么回事  -----------------------------  天干地支、九宫八卦这些,跟现在的计算语言是同一层次的,是真的用来计算的。而文言,是更高一维的计算语言,自带对象和逻辑。简单地理解,一个是机器码、汇编和c、pascal这类,一个是实现“智慧”的语言(不知怎么表达)(不是阿法狗所谓的“智能”)。  天道和人道,不宜展开,有禁忌。
  我55了,还在做IT,没有落后的赶脚  
  这是人家的权利,有能力的会被淘汰吗?资历不等于能力,中国目前高校也该这样了,没有开除,只有辞职,全民的血汗钱,就由高校莫名其妙的挥霍?有能力的,包括出成果,都他妈的还在当孙子。这都不重要,还要被,低级垃圾的一些高校教师骂,他早退,迟到...........人家,连着几个通宵实验室,就他妈的不务正业了?
  我们官本位思想导致很多人都追求做管理,不去做技术。  所以中国就缺少资深的技术人员。  ——精华
  @skytechtpc
09:33:39  我们官本位思想导致很多人都追求做管理,不去做技术。  所以中国就缺少资深的技术人员。  ——精华  -----------------------------  在毛时代管理,技术,工人各司其职,厂长书记的工资还没有技术员工程师高在分房福利方面技术员工程师技师还有额外照顾。现在的中国管理的收入远高于技术人员,更高于技师,普通技工,而且福利更好(无论哪种所有制的企业都如此)。这跟官本位思想有关么?换作是你,你不想有更高的收入指挥他人?  SKY系列在国观都臭也好意思出来现?
  大浪淘沙,软件业是需要天份的行业,也是需要激情与创造力的行业,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是如此。而不是通常人们调侃的“码农”。这一点和年龄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人不到30就老气横秋,看破红尘的样子,有的人到50还在追求新的知识,研究新的技术。我不相信哪个公司会淘汰掉真正的精英。哪怕他已经是50+。  一般说来,到35岁还没有崭露头角的,基本上表示在这行没天份。如果他的技术熟练程度又比其他更年轻的程序员没优势,自身的成长潜力和热情又被时间证明已经消耗殆尽,成本又比年轻高,是个老板都知道怎么选择的。
  我有一个朋友从事网游行业,20多岁入行的,一直在主流网游中,后来三十多结婚以后,就转组去了一个运营了十年的网游做维护,拿的的工资是油腻的师姐这样的网游的80%左右,里面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属于企业内“退休”
  文化氛围不好  
  今天看到微信推送的文章,随手搜了下看了下,感觉基本是我想说的,请看看给出意见。  致5年经验的IT人:从现在起,决定你未来高度的将不再是你的技术能力_51cto_新浪博客  .cn/s/blog_65d922fc.html  一位IT牛人的十年经验之谈  /p/pbc4gh.html
  一位IT牛人的十年经验之谈   16:41 | 522memory  一位IT牛人的十年经验之谈  1、分享第一条经验:“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力代表未来。”  其实这是一个来自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结果。相信工作过几年、十几年的朋友对这个道理有些体会吧。但我相信这一点也很重要:“重要的道理明白太晚将抱憾终生!”所以放在每一条,让刚刚毕业的朋友们早点看到哈!  2、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  不要说什么,“我刚毕业,还不知道将来可能做什么?”,“跟着感觉走,先做做看”。因为,这样的观点会通过 你的潜意识去暗示你的行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一直做技术,将来成为专家级人物?向管理方向走,成为职业经理人?先熟悉行业和领域,将来自立门户?还是先 在行业里面混混,过几年转行做点别的?这很重要,它将决定你近几年、十年内“做什么事情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3、软件开发团队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在技术型团队中,技术与人品同等重要,当然长相也比较重要哈,尤其在MM比较多的团队中。在软件项目团队 中,技术水平是受人重视和尊重的重要砝码。无论你是做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多少你都要有技术基础。算我孤 陋寡闻,我还真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外行带领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过软件开发项目,哪怕就一个,也没有看到。倒是曾经看到过一个“高学历的牛人”(非 技术型)带一堆人做完过一个项目,项目交付的第二天,项目组成员扔下一句“再也受不了啦!”四分五裂、各奔东西。那个项目的“成功度”大家可想而知  4、详细制定自己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学**计划,并注意及时修正和调整(软件开发技术变化实在太快)。  请牢记:“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1、2年内都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知识,那么,其实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行业了。”不要告诉自己没有时间。来自 时间管理领域的著名的“三八原则”告诫我们:另外的那8小时如何使用 将决定你的人生成败!本人自毕业以来,平均每天实际学**时间超过2小时。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软件开发人员尤其如此。  书籍是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不要过多地指望在工作中能遇到“世外高人”,并不厌其烦地教你。对于花钱买书,我个人经验是:千万别买国内那帮人出的书!我买的那些家伙出的书,100%全部后悔了,无一本例外。更气愤的是,这些书在二手市场的地摊上都很难卖掉。“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拥有技能并不表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6、不要仅局限于对某项 技术的表面使用上,哪怕你只是偶尔用一、二次。  “对任何事物不究就里”是任何行业的工程师所不应该具备的素质。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看看 Windows程序的设计、加载、执行原理,分析一下PE文件格式,试试用SDK开发从头开发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用VC++、  Delphi、Java、.Net开发应用程序,花时间去研究一下MFC、VCL、J2EE、.Net它们框架设计或者源码;除了会用 J2EE、 JBoss、Spring、Hibernate等等优秀的开源产品或者框架,抽空看看大师们是如何抽象、分析、设计和实现那些类似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的。 试着这样做做,你以后的工作将会少遇到一些让你不明就里、一头雾水的问题,因为,很多东西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7、在一种语言上编程,但别为其束缚了思想。  “代码大全”中说:“深入一门语言编程,不要浮于表面”。深入一门语言开发还远远不足,任何编程语言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理由, 所以也没有哪门语言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编程语言对开发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的影响与束缚的例子俯拾皆是。  我的经验是:用面对对象工具开发某些关键模块时,为什么不可以借鉴C、C51、汇编的模块化封装方式?用传统的桌面开发工具(目前主要有VC++、Delphi) 进行系统体统结构设计时,为什么不可以参考来自Java社区的IoC、AOP设计思想,甚至借鉴像Spring、Hibernate、JBoss等等优秀 的开源框架?在进行类似于实时通信、数据采集等功能的设计、实现时,为什么不可以引用来自实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优秀的体系框架与模式?为什么一切都必须 以个人、团队在当然开发语言上的传统或者经验来解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养成总结与反思的**惯,并有意识地提炼日常工作成果,形成自己的个人源码库、解决某类问题的通用系统体系结构、甚至进化为框架。  众所周知,对软件开发人员而言,有、无经验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无经验者完成任何任务时都从头开始,而有经验者往往通过重组自己的可复用模块、类库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个结论不应该被局限在软件开发领域、可以延伸到很多方 面)。这并不是说,所有可复用的东西都必须自己实现,别人成熟的通过测试的成果也可以收集、整理、集成到自己的知识库中。但是,最好还是自己实现,这样没有知识产权、版权等问题,关键是自己实现后能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拥有这个技能。  9、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外双修。  工程师的内涵是:以工程师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和世界。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真正理解了软件产品的本质及软件产品研发的思想精髓的人(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掌握软件开发语言、应用语言工具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完成目标任务是软件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但从软件工程师这个角度来看,这只是外在的东西,并非重要的、本质的工作。学**、掌握软件产品开发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方法论,并在实践中理解、应用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实现思想来解决具体的软件产品研发问题,才是真正的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站在成熟理论与可靠方法论的高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验证和修正这些思想与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论。  10、心态有多开放,视野就有多开阔。  不要抱着自己的技术和成果,等到它们都已经过时变成垃圾了,才拿出来丢人现眼。请及时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发的产品、有创意的设计或代码,公布出来让大家交流或者使用,你的成果才有进化和升华的机会。想想自己2000年间开发的那些Windows系统工具,5、6 年之后的今天,还是那个样子,今天流行的好多Windows系统工具都比自己的晚,但进化得很好,且有那么多用户在使用。并且,不要保守自己的技术和思想,尽可能地与人交流与分享,或者传授给开发团队的成员。“与人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交换思想之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道理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  11、尽量参加开源项目的开发、或者与朋友共同研制一些自己的产品,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赚而不做。  网络早已不再只是“虚拟世界”,网上有很多的开源项目、合作开发项目、外包项目,这都是涉猎工作以外的知识的绝好机会,并且能够结识更广的人缘。不要因为工作是做ERP,就不去学**和了解嵌入式、实时、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当别人拿着合同找你合作,你却这也不会,那也不熟时,你将后悔莫及。  12、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将自己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教育心理学界为感谢西蒙教授的研究成果,故命名为西蒙学**法。  可见,掌握一门陌生的学问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难、深奥。多方吸取、广泛涉猎。极力夯实自己的影响圈、尽量扩大自己的关注圈。财务、经济、税务、管理等等知识,有空花时间看看,韬光养晦、未雨绸缪。
  那一篇我就不贴了,里面有广告。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也有那么一点点干货。  另外附上本论坛经济板块的一篇贴文。  华为为什么非要裁掉35岁以上的老员工?_经济论坛_天涯论坛  
  请问现在,深圳好多说做IT业的,但是六个月前实训加2000元生活费,六个月后自己开始上岗,但是在自己工资要每个月扣掉1000多的钱,请问一下,这划算吗?真不了解这边的公司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始终搞不懂,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究竟会什么呢?开发语言只是个工具,但不管是用榔头还是锯子,你要能真正做出个好的桌子椅子出来,没有时间的沉淀能出成绩吗?都是神童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混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