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嗳气,幽门螺杆菌严重么会不会越拖越严重的

当前位置: >
简介:杭州同济医院是经上级卫生部门审批的一所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综合医院,以医院核心竞争力,数十年建设成为“大,小综合,现代化医院...
姓名:张相亭
擅长:张相亭,消化科主任,毕业于解放军军区学院,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医疗工作50年...
医院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24号(颐高旗舰广场对面)
乘车路线:杭州同济医院周边有四大公交站:九莲新村、教工路口、庆丰村、学院路天目山路口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详解
本文已为位患者解决了问题来源:杭州同济医院专家 |
导语:幽门螺杆菌是胃肠病的主要病因,在进入人体后,它会粘附在胃上皮细胞上,并抵御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还释放多种抗蛋白质酶,引发慢性胃肠疾病。那么,感染幽门螺杆菌 …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时候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其中幽门螺杆菌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幽门螺杆菌
杭州同济医院专家张相亭主任指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进行传播,当人们进食了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食物后,很容易就会引发胃肠疾病。
那么,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有什么症状呢?是不是通过这些症状就可以及时发现疾病了呢?
张相亭主任表示,了解疾病的症状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疾病,但是由于胃肠疾病大多没有典型的特点,因此不易区分是何种疾病,当患者发现自己出现不适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症状有哪些表现就是这些了。专家提醒: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能够在胃酸环境中生存的致病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很多患者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治疗甚至忽视治疗,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先进的诊疗设备
轻呼一口气,检查幽门螺杆菌&&新一代(C14)呼气检测仪
杭州同济医院引进的新一代(C14)呼气检测仪,只须轻轻吹一口气,就能查出胃病致病&元凶&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例。简便、快速、准确性高,无创伤、无交叉感染。5-80岁都可以做的检查,非常适合临床检查幽门螺杆菌病例。
不插管的无痛胃病检查&&OMOM胶囊内镜
OMOM胶囊内镜全称为&OMOM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其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等优点,并且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的对小肠疾病检查的局幽门螺杆菌的预防:限性。传统的胃镜、肠镜需从口腔甚至肛门插管检查,不少患者抗拒排斥,而OMOM胶囊内镜无创无痛,吞下后就能自由活动,第二天把记录仪还给医生就完成全部检查。接下来由医生回放照片,诊断病情。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与他人共餐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家一定要使用公共筷子,避免交叉感染。
3、不吃不洁的食物,不到卫生不合格的餐馆吃饭。经常使用的餐具一定要消毒。
4、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放在卫生间,同时卫生间要经常进行通风和接受光照,阴面的可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杀菌。
5、饮食一定要注意,多选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应避免生冷酸辣等刺激性大的食物以及烟熏、腌制的食物。
温馨提示:杭州同济医院作为 的部队院,拥有权威专家团队,精尖医疗设备,是老百姓看病的选择。为切实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特推出在线预约挂号服务,点击即可预约专家号。另外,您有任何疑问,均可以点击在线专家,咨询我院权威专家。
幽门螺杆菌可诱发慢性胃肠疾病、也可导致胃部溃疡。胃肠...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24号(颐高旗舰广场对面)
咨询热线:6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诊疗及医疗根据,本网站图片及商标权属于医院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
copyright 杭州同济医院ALL rightsreservd感染幽门杆菌 究竟要不要治?-中新网
感染幽门杆菌 究竟要不要治?
  近几年科学研究发现并证实:幽门螺杆菌毒株,是造成胃炎、消化道溃疡的元凶。世卫组织还将它定为I类致癌原。
  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七八月份,是其感染的高峰期。
  但是,为什么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很多,而患病者却很少?原因是,个中还蕴藏着与致病有关的其他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菌株型别差异等,因此,感染而无症状者,不必恐慌!
  1 95%消化性溃疡检出幽门杆菌
  个案:有位先生感到上腹部不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隐隐疼痛,胀饱感,嗳气,口中常有异味。他以为是自己生活不规律,饮食无节制造成的。但调整生活规律后,未见太大起色。就医,确诊:慢性活动性胃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杆菌是如何造成胃炎的呢?这要从其名说起。
  此菌名前冠以“幽门”,是说它与幽门前区(胃窦)的炎症关系最为密切;叫“螺杆菌”,是其形象呈螺旋形弯曲。就是这种奇怪的外形,使其在粘稠的胃粘液中可阻力甚小地钻行。
  胃壁为防自己被胃酸“消化掉”,由特殊的胃细胞分泌了一层粘液覆盖在自己上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层――胃粘液层。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借助鞭毛提供动力,钻过胃粘液层,分泌“粘附素”,紧紧地吸贴在胃的上皮层上面。为抵挡胃酸腐蚀,螺杆菌释放“尿毒酶”,分解血液、体液中的尿素,放出氨气,在菌群的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
  而这氨气会分解粘液,毒化胃上皮细胞,使之产生空泡,氨的浓度越高,胃的炎症就越重。
  它又是如何造成溃疡的呢?
  螺杆菌还会分泌其他多种细胞毒素,破坏胃粘液、溶解胃粘膜上皮细胞间的连接物质、使红细胞溶解,还会分泌一些加重炎症的物质,等。
  螺杆菌释放出来的“毒气”、“毒素”损害了胃的天然屏障胃粘膜,让胃壁各层组织与胃酸、胃蛋白酶直接接触,被侵蚀破坏,造成炎症、溃疡。
  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可达80%~90%;而消化道溃疡患者,可达95%以上,甚至接近100%。
  2 幽门杆菌不直接引发胃癌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又有何关系?
  幽门螺杆菌,并不能直接引起人体内细胞DNA的突变及细胞表型的转化,也就是说,它不能直接导致癌变。它是作为一个始动因素,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正常胃粘膜细胞向胃癌方向转化。
  为何说其是“始动因素”?
  因为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炎,而长期慢性炎症可刺激细胞增殖,这样不仅增加了DNA自发复制错误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DNA受外来突变因子损伤的可能性。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根治螺杆菌后,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
  3 毒力强的幽门杆菌才会致病
  个案:一位小青年说:我父亲被查出感染了幽门杆菌后,整日惶惶不安的,总以为自己可能已患上胃癌了。
  事实是,感染幽门杆菌的人很多,但患胃炎、消化道溃疡,以及胃癌的却并不多,这是为什么?
  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种株的类型很多,患者只有感染了毒力很强的种株,才可能患病。
  科学家集中研究了一个携带CagA基因的螺杆菌类型,此型被认为是致病力最强的。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附着在胃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幽门螺杆菌中,只有携带CagA基因的螺杆菌集中到了两个细胞相互“捆绑”在一起的“连接处”(一个细胞与相邻的另一个细胞通过跨膜蛋白、胞质溶胶蛋白等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切相关,彼此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携带CagA基因的螺杆菌一旦靠近“连接处”,就会将CagA蛋白注入胃粘膜细胞,而负责细胞与细胞相互连结的跨膜蛋白、胞质溶胶蛋白等,就会从“连接处”向螺杆菌细胞迁移,这样细胞和细胞间的“连结”就被破坏了,胃粘膜的整体性就被破坏了,就启动了溃疡形成的过程。
  如果我们除去螺杆菌中的CagA基因,螺杆菌仍能附着在胃粘膜上皮细胞上,但不再集中于“连接处”,因此负责“连接”的相关蛋白也不会向附着的螺杆菌迁移,而是留在原来的位置,这样细胞“连接处”仍完好无损,天然屏障胃粘膜依旧完好无损。
  因此,研究人员说:“如果含有这个基因,细菌就更容易致病!”
  如果感染了有毒的螺杆菌株怎么办?也不必过于紧张。
  因为患不患胃癌,还与感染者的遗传背景、饮食因素、营养状态、感染时的年龄、其他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抵抗力有关。
  而且胃癌的发生,要经过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胃癌,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积极努力,完全可以将癌症的步伐,阻断在癌症未发之时。
  而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4 口臭的人小心是幽门杆菌感染
  那如何知道自己感染与否呢?
  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泛酸:
  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腹痛:
  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饱胀: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口臭: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如果你平时没吃大蒜口气就很重,而且经常发生口腔溃疡、便秘、打嗝、脸上长痘痘等,就有可能感染上幽门螺杆菌了,应该去医院做一次检查了。
  如果查出有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息肉时,或查出有胃粘膜炎症浸润现象,或查出有胃粘膜上皮增生、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出现了胃粘膜腺体异常增生时,均应该抓紧治疗,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抓紧治疗,以免发生癌变!
  5 杀灭幽门杆菌从口腔开始
  个案:有位42岁的女士,从2008年就检查出来了幽门杆菌感染,刚开始是hp600,经过几次治疗,“三联疗法”、“四联疗法”都吃过,现在hp2000,做胃镜有点胃溃疡,没明显症状,就是有时感觉有点堵。
  她问:为什么幽门杆菌难以根治呢?
  有个原因是,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很多再感染的机会。
  因幽门螺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的唾液和牙菌斑中,所以它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口――口。
  我们传统的聚餐模式是“共餐”,喜欢亲亲热热围成一桌,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而幽门螺杆菌舌头、牙齿上都会有,它会粘在筷子上面,每一碟菜就像“洗菌水”,一般来说,如果家人中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共餐的一家人80%都会被传染。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受感染的机会更多。
  大多数患者治疗时,矛头只是对准胃里的幽门杆菌了,而把口腔里的给放过了,而口腔中的,会源源不断地跑到胃里去的。
  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应先注意口腔卫生。可以先更换牙具,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垢,牙结石等。
  若家中有人感染时,一定要分餐,并且使用家用消毒柜每日每餐后对餐具消毒。
  但是,很多人胃中带菌,但并不致病,他们胃中的幽门螺杆菌和人体和平共处了。因此,凡是没有症状的带菌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和灭菌!采写:李兰陵
【编辑:蒋妍】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幽门螺杆菌症状
幽门螺杆菌症状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不明,但个体通常是于幼时被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症状?下面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介绍。
1幽门螺杆菌的症状有哪些
  病从口入是大家从小到大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人们平时的饮食不当造成的,幽门螺杆菌就是一种容易从人的口中进入的病菌,对人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大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胃肠功能受到影响。那么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一起往下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慢性胃炎和肠胃溃疡病。幽门螺杆菌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3、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4、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希望每个人都要记住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自己身体出现的一些症状,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务必要记得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目的就是早点发现上面的一些症状,早点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病情加重,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2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我们都知道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严重的时候会让人觉得痛不欲生。既然已经被确诊患上胃部疾病了,就要选择一家比较靠谱的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可以全力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目前幽门螺杆菌这种胃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我们来听听胃病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  1、第一种方法就是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使用这种方法治疗以后是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的,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判断幽门螺杆菌这种疾病有没有治疗效果,应该看幽门螺杆菌被清除了多少,清除得越多,说明疗效越好。  2、另外幽门螺杆菌患者在患病以后应当注意一下口腔卫生,可以先更换一下牙具,经常用漱口水清洗一下牙齿,口腔如果有蛀牙、牙结石、牙垢、牙结石等问题要及时治疗。  3、多种治疗方案联合:目前临床上是不提倡单独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因为它治疗成功率比较低,我们应该采用多种药物一起治疗的方法,将抗生素、铋剂及抗分泌药物联合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目前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以低剂量、短疗程为佳。
3哪些人需要治疗幽门螺杆菌
  1.消化性溃疡 根除Hp 可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 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 .胃MALT 淋巴瘤 早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胃MALT 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粘膜下层者疗效降低。 根除Hp 是Hp阳性早期胃MALT 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3 . Hp 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根除Hp可使8%~20% 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  4 .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或糜烂 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萎缩、肠化生发生前,但在这一阶段根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发展减慢 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但肠化生难以逆转。  5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6 .需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PPI)  7 .胃癌家族史: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环境因索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除Hp可以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索,从而提高预防效果。  8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包 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Hp感染和服用NSAID 、包括阿司匹林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9 .Hp感染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相关,根除Hp 可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根除Hp可使5 0%以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上升。  10 .个人要求治疗。年龄&45 岁且无报警症状者,支持根除Hp,但年龄&45 岁或有报警症状者需先行内镜检查。
4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
  感染源及感染途径  Hp一般只能感染人类,寄生在人胃粘膜中,由于胃-食管返流使Hp到达口腔,Hp可以通过口-口途径传播;Hp也可能从大便中排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虽然很少有机会能从大便或牙斑中培养出Hp,但用目前最先进敏感的检测方法PCR可在许多受感染者大便或牙斑中检测到Hp,这说明上述两种传播方法口-口,粪-口传播可能是Hp的传播方式。口-口传播需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儿童时期的口对口喂养,以及共用餐具增加了Hp传播机会。粪-口传播依赖于环境污染,以及在环境中存活时间,一般在冷藏条件下,在蒸馏水,盐水,海水中可以存活数天,但最近发现Hp在水中能够改变自己成特殊形态,延长在水中存活时间,这有利于Hp的传播。  易感性及影响因素  家庭居住条件差,卫生状况欠佳,营养缺乏,容易感染Hp,尤其以儿童为重,一般在5岁左右即开始感染Hp;反之,家庭收入高,居住条件好,卫生状况良好,营养充足,则不易感染Hp,一般在成人后感染。在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集住人群中,Hp感染呈簇集出现,往往一家数人有Hp感染,患同样的胃病。  目前,从Hp致胃病的特点来看,胃病具有一些传染病的特征,但从整体来看,目前仍认为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绝大部分Hp感染发生青少年时期,以后如不经治疗一般持续终生,Hp感染经治疗根除后,以后每年只有1.2%感染率,因此没有必要对Hp的传染性深恐不安。
5幽门螺杆菌检测项目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毒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  1.细菌的直接检查: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多为胃窦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hp。其中胃粘膜细菌培养是诊断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2.尿毒酶检查:因为hp是人胃内唯一能够产生大量尿毒酶的细菌,故可通过检测尿毒酶来诊断hp感染。尿毒酶分解胃内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氨浓度升高。基于此原理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①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②呼吸试验;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测定;④15n-尿素试验。  3.免疫学检测:目前已有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血清中的hp抗体来检测hp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等。  4.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正常胃粘膜很少检出hp(0~6%),慢性胃炎患者hp的检出率很高,约50%~80%,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则更高,达90%以上。口臭腹部不适 教你自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的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的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类致癌原,约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存在HP感染;约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时地诊断并根除HP感染是阻断胃病反复发作,治愈胃病的前提。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呢?第一,从症状上自我判断。排除口腔内病变的口臭。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可以说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具有非常明显的胃肠疾病症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有些患者自我感觉不太明显,有些感觉比较明显。第二,从自我症状感觉。怀疑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最好去医院进行专项的检查,目前临床上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有创性检查的方法例如胃镜活组织镜检,另外。还可以采取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目前C14呼气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简便常用的一种方法。
[责任编辑:彭颖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一七&
&&&&小李从小胃部就有毛病,时常出现厌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嗳气等症状,但家长都以为是普通胃病没当回事。前段时间,小李觉得胃部不适加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出来后,一家人都吓坏了,21岁的他竟患上了胃癌。
&&&&追查病因时,专家了解到,小李从小是奶奶带大的,疼爱孙子的奶奶喜欢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喂食时还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
&&&&专家判断,就是因为这个习惯让小李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经过20年的发展,加上小李平时喜欢熬夜,生活和饮食没规律,不及时去医院确诊,最终发展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我国感染率约为60%,其中1%会发展为胃癌。在全国首个“无幽日”上,专家指出,目前“四联疗法”已经达成普遍共识,规范治疗,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
&&&&感染率高达40%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据了解,它是一种螺旋形细菌,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致胃病:它能定植于胃黏膜;它所含的毒素、毒性酶能直接损害胃黏膜;感染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使胃酸分泌增高。
&&&&统计显示,在我国20—40岁的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60%,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进一步引起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
&&&&随着胃癌成为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正确防治胃癌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同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与溃疡学组组长、南昌大学附一医院消化内科吕农华教授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吕农华表示,目前,由于不规范的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日趋下降,所以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尤为重要。
&&&&共用餐具可引发胃癌
&&&&如今,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罹患胃癌的比率则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可能和患者在婴幼儿或儿童期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关。”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表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共餐则有被传染的可能。另外,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共餐传播,还有大部分人喜欢吃辛辣食物,这也会大大增加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机会。
&&&&现在家庭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也越来越多,家里有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家属、孩子也会感染。因为幽门螺杆菌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所以家人聚餐、共用餐具、亲吻都可传染。吕农华指出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若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同时也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
&&&&“防止感染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分餐制,直至完全治愈。”房静远强调,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尽可能不要跟孩子亲嘴,不要口对口喂食,以免发生感染。同时,每年检查一次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有症状时可半年检查一次。
&&&&房静远建议儿童和青年期,应当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普查,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胃痛、胃胀、食欲不振、嗝气、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黑色柏油样便等症状时,应及早到医院查下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并不可怕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有相关性。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
&&&&但是,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家分析,发生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有很大关系,只有含有CagA基因、具有空泡毒素活性的幽门螺杆菌才有毒株,才有可能导致胃癌。而一般的幽门螺旋杆菌则对人体并没有很大影响。
&&&&不少人听到幽门螺杆菌后闻风而变,乱吃药。其实幽门螺杆菌没必要逐个杀死。多数学者主张,若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胃黏膜损害很轻者,即使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也不一定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定期观察、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如何治疗。
&&&&房静远表示,如果盲目一味使用抗菌药,无疑会造成该菌耐药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将来根除会更加困难;同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是产毒菌株,没必要怕得胃癌而预防式地应用抗生素。
&&&&值得提醒的是,该菌阳性的慢性胃炎者,若伴明显异常(有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或现在称为的高、低级别内瘤变)时,应进行根除治疗。通过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治愈率可高达90%。
&&&&对于那些没有胃癌家族史,无明显消化系统症状者,不必太紧张,身体不适时随时看医生,定期体检即可。
&&&&四联疗法可以提高根除率
&&&&吕农华指出,首次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标就是尽可能确保首次根除成功率,选择最有效的根除方案。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四联疗法则可以将根除率提升至95%。
&&&&四联疗法即PPI(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铋剂,&通常10—14天为一个疗程。临床上,需要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即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是否有基础病、合并用药情况、是否过敏等情况后,方可进行治疗,&一旦彻底根治,再度复发的几率极低。“若感染者首次治疗不正规,并且医从性差,那么将会导致治疗的失败。”&吕农华表示,患者未按医生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减少量等均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是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发展为胃癌,大家不必对其产生恐慌。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饭前便后洗手,讲究饮食卫生,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家里有幽门螺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分餐,直至其完全治愈。
&&&&健康小贴士
&&&&注意生活细节有助预防感染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经口腔进入人体,这种细菌常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换牙刷是预防该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
&&&&此外,改变用餐方式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也很重要,大人不要用嘴对嘴的方式给婴幼儿喂食或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孩子吃,这种方式容易把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
&&&&科学家在部分水源中也曾发现该菌存在,因此生活中尽量别喝生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门螺杆菌严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