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灯mondaine小电共享充电宝宝是什么?

背景共享单车的风口还在使劲吹,共享充电宝又来了!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充电宝成为了投资者手中的香饽饽,来电、魔宝、街电、小电等等,在清明前后迅速完成融资,其中来电科技融资2000万美元,街电科技融资近一个亿,而小电融资几千万人民币,入局者包括独角兽捕手朱啸虎,天使投资明星王刚,创投界王者IDG等等。实际上共享充电宝早已有企业布局,比如老牌电源厂家品胜,也不仅仅在国内,韩国一家名为happyspot也进入了充电宝租赁的市场,香港的7-11和 ECrent也推出了充电宝租赁的业务。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大部分人表示看不懂这样的投资,原因有几点:1、随着电池容量加大、快充模式推广以及无线充电的来临,使用频率是否会快速下降?2、使用数量是否能够达到高频和高数量?是真正的刚需还是伪刚需?3、门槛这么低,怎么赚钱?共享单车都拼了这么久了,远远超过朱啸虎当时说的3个月结束战斗,到现在结束战斗还遥遥无期。正如吃瓜群众担心共享单车的模式一样,现在对于共享充电宝的担心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来看看共享充电宝,或许你有不一样的收获。(关于共享单车的一些不一样的思路,欢迎查阅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文章《细思极恐,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共享充电宝能盈利吗?吃瓜群众对于共享充电宝是否能盈利,是否是刚需的讨论从这种模式出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正如对于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大部分人仍然不看好一样。首先,理论上共享充电宝肯定是能盈利的,我们做一个理论上的模型:大部分的共享充电宝都有一个机柜,然后里面放了一些充电宝。根据目前的一些报道,我们假设一台机柜可以放20个充电宝,每个机柜成本2600元,每个充电宝成本70元。(这肯定是高估的,只是为了计算理思路用)。所以一个网点的成本是=4000元。如果说每个充电宝每天的使用时间是4个小时,按照第一个小时免费,后面每小时1元计算,单个充电宝每天的流水是3元,那么这个网点一天的流水就是60元。不考虑损坏和维修的成本,那么一个点的回收期是.7天,也就是说,2个月多一点就能回本了。如果使用率上升,比如每天每个充电宝流水到了6元,那么回收期就仅仅1个多月。当然,现实当中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推广成本,维护成本,充电成本、使用率等等,不过,理论上一旦圈地完成后,这种模式无论如何都是能挣钱的,更何况还有后续其他的赚钱模式,比如广告等等。而且这种模式理论上比共享单车更加出色:盗损率很低,押金与物品的比率高。什么意思呢?共享单车由于是无桩模式,如果你骑到一个偏远的地方不骑了,单车就放在这个偏远的地方。这时候边上有个社会青年直接把单车拎起来扔到河里,甚至扔到火堆里,这个时候是找不到人赔的。但共享充电宝不一样,你要用就要扫码,然后你的个人信息实际上是被读取了的,如果发生了损坏或丢失,对不起,押金100元你逃不了。因为是有桩模式,而且这些“桩”一般都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被损坏的概率就会很小。而押金与物品的比率高怎么说呢?你损坏了一辆共享单车,比如摩拜,押金299元,但摩拜的车子号称成本3000元到6000元,这个时候来定损了,车子贵同样的损失定损肯定也贵,299元被扣,你就跟他白白了,然后去找其他单车。如果摩拜的车子真的这么值钱,那么摩拜亏死了,一辆车3000元成本,被弄坏了维修成本1000元,只能收回299的押金。但共享充电宝不一样,充电宝这玩意批量生产后,根据网友的回答,质量好的成本大概是60元左右,质量一般的大概在35元左右。我们按照70元来算吧,这样大家没意见。押金100,成本70,你把充电宝丢了或者损坏了,实际上厂家更高兴,因为成本70,你要赔100,厂家相当于用100块钱把充电宝卖给你了,毛利超过40%,我是厂家都巴不得你弄坏弄丢了。以上都是理论,那么实际呢?来电科技关于盈利有过一些描述,我们来看看铅笔道的报道:来电科技现在有两种主流的机柜,一种40门的,一种12门的,也就是说,一种能放40个充电宝,一种12个。来电科技号称当前在全国有1600多个充电站,平均每天发生租赁次数25000余次,累计用户数量200多万,月流水1300万元。根据这个描述我们计算:月流水1300万左右,按照一个月30天来计算,每天的流水是43.33万,为计算方便,少算点,假设为42万。按照描述,每天租赁次数大约是2.5万次,则每天实际每次租赁产生的消费额度为:45/2.5=16.8元!看到这里,聪明人都看出来了,来电科技租赁一次每天封顶10元(一天被租借11个小时才能达到),所以,要么是数据有问题,要么是报道有问题。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很高的押金扣押加上每次租借后都用了好几天,当然,这种纯属猜测,没有官方数据之前,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不敢对来电科技妄加猜测。而根据36Kr的报道,来电科技每次租赁的使用时长大约是3小时左右,按照铅笔道报道日租赁2.5万次,假设按照每次4小时来计算(第一个小时免费,后面每小时1元,则每次租赁约3元的收益),来电科技的月流水为:2.5*3*30=225万元,远低于报道中的1300万元。我们不管新闻稿的数据,因为这里面的水分到底怎么来的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并不清楚,权当笔误或者口误。读者要计算盈利模式,就参考我们在之前的理论计算即可。新闻报道是有误的!投资人为什么要投?朱啸虎、王刚以及诸如IDG一类的投资机构大力投入的项目,吃瓜群众一定不要简单的认为资本都是傻子,认为他们人傻钱多,实际上,这些都是人精,而且是精成妖的那种,简称人妖,开个玩笑!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经过慎重的分析,给大家理一下思路,为什么投资人要投?1、回收期快比起共享单车的回收期,共享充电宝回收期理论上会更快,这点我们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看前面的分析。关于共享单车的回收期理论计算,大家可以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公众号文章:《细思极恐,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理想情况下,简单的对比就是:共享单车一辆成本假设为250元(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那种),每天5次的骑行率,每次按1元计算,回收期为250/5=50天。而共享充电宝一个成本假设为70元,每个每天假设租赁1次,每次4小时,收费3元,回收期为70/3=23.3天。孰优孰劣可想而知。虽然共享单车骑行率高,用的人数多,但回本慢啊!如果成本250的共享单车,要达到20天多一点的回收期,那么每天的骑行率要达到11次左右,而1000元的共享单车要达到20天左右的回收期,每天每辆车就要有50次的骑行率,这个,基本上很难。以上仅为理想模型,实际上的回收期肯定都高于这个理论值。考虑到共享单车的盗损率高,押金与物品比率低等特点,实际上回收期的差距比理论计算更大。2、押金沉淀率高根据36Kr的报道,共享充电宝的押金沉淀率大概在20%左右,这个沉淀率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不知道计算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是天,还是月?还是年?,沉淀是指暂时不用,还是因为损坏或者丢失而沉淀?这个暂时还需要深入去了解,我们按年来计算,沉淀率按每年不会归还的数据来计算。假设某厂家总共投放了100万个充电宝,每年充电宝押金沉淀20%,也就是说,每年押金会被扣:100*0.2*100=2000万元。如果每年都有这么多,实际上这个沉淀的押金就相当于是罚没的押金,那么扣除充电宝成本,每年押金沉淀的毛利为600万元。如果投放量达到了1000万个,3000万个呢?每年这笔收入是比较稳定的,而且还有利息的收入。当然,由于人口限制,一个国家的投放量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饱和,但可以像共享单车一样扩张,比如扩张到印度。3、大数据生意关于大数据的生意,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不再多说,感兴趣的人可以加入公众号看历史文章中的两篇文章:《细思极恐,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以及《新零售,吹响阿里巴巴向腾讯和京东宣战的号角!》,这两篇文章都有关于大数据生意的描述。得大数据者得天下,之后几年的巨头之争胜败很大程度上在于大数据的争夺。有了大数据做平台会事半功倍,这在人口红利下降的年代尤其重要。4、支付场景线下高频的支付场景目前已经是支付单位的必争之地,而以共享单车来看,的小程序线下支付场景的应用,使得微信支付和共享单车实现了双赢。小程序的野心很大,蚕食线下O2O的场景成为其主要的目标。而支付宝也不甘示弱,绑定支付宝支付的同时,根据芝麻信用分,还可以免押金。阿里巴巴做的是好几门生意:支付、大数据以及征信。目前的共享充电宝已经看到了支付巨头的身影,比如捆绑芝麻信用免押金的模式,比如微信支付的模式等等。可以预见的将来是,如果充电宝租赁成了气候,至少阿里和腾讯会大举介入买单,因为背后的支付场景和相关业务的拓展实在是太诱人了,尤其是阿里,新零售的布局下面怎么能少了共享充电模式呢?5、押宝5G时代吃瓜群众想到的诸如“电池扩容”、“超级电池”、“无线充电”等情况,投资人没想到吗?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只能自卖自夸的说,各位需要多看看小商帮的文章,对于企业的战略和经营,包括投资者的思路会有更多的了解。众所周知,随着技术进步和标准制定的最后敲定,5G时代在2019年-2020年即将到来。5G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大流量!5G的最关键应用是什么?是物联网!最早我们用手机的时候是没有智能机的,待机之王当时是飞利浦,一个手机待机一个月是正常的事情,这在我们智能手机时代是很难想象的。智能手机出炉后,1000mAh简直弱爆了,现在中高端的机器都是4000mAh以上了,3000mAh都不到的那就直接被淘汰。但是,现在还是在4G时代,大部分的场景之下大家对于流量还是很珍惜的,用4G看视频的很少,顶多就是短视频,大部分还是用Wifi。所以,4G时代图文+短视频就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但5G来了之后呢?速度迅速上升的同时,流量包和价格肯定会降下来。比如,假设现在一个每月5G的流量套餐价格是50元,那么到时候可能是每月50G的套餐价格是50元,甚至流量更高。5G时代,高清晰的视频通话,视频聊天,视频观看等等将会大幅增加。所以,5G时代的优势就是流量!而流量的大量应用,对于电池的损耗将会更大。我们假设现在有厂家生产了一个很牛的电池,比如说是石墨烯的电池,用在4G时代的手机上,可以待机一个月,很牛了吧。可是到了5G,所有的端点都是以高清视频为主的富媒体,大部分的应用都是高清视频为主,包括手机游戏,由于带宽原因,清晰度可以大幅提升。这种场景之下,4G时代1个月待机的电池,到了5G可能也就几天而已,甚至又变成了1,2天,所以,手机电池扩容在5G时代面临的问题同样是——不够用!所以,充电宝的租赁实际上是各个投资机构在抢夺5G时代的一个入口。如果布局成功,并且成为了行业前3名的企业,那么广告、应用、视频等等的入口很有可能都会出来。5G时代的“今日头条”、“阿里巴巴”、“应用商店”、“”就很可能在这种模式下诞生。如果你带着手机,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消费都不用担心电量的问题,你是不是会感觉很爽?尤其在5G时代,每天在外面看视频,玩视频电话,搞视频社交,打高清网络游戏而不用担心流量和电池的问题,痛点是不是被抓到了?5G时代,万物互联,不仅仅手机需要充电,你戴上了AR/VR眼镜到处逛也需要充电,你的可穿戴设备也需要充电。在5G的物联网时代,你出行时会有一堆需要电源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快没有电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用手机或者一些可穿戴设备直接LBS一下附近的充电宝,然后直接带走,充完在一个饭店里吃饭时就还了(或者不带走直接无线充电),你是不是觉得很爽?看到这里,你觉得投资者是傻子吗?还没完!电池厂家会革掉自己的命吗?我们先不考虑现在很多手机电池是没法拆卸的,我们考虑可以拆卸的情况。一般你买一个手机,考虑到每个电池只能用1天,很多人都会买2块,甚至更多的电池备用。那么对于电池厂家而言,我推一个4000mAh的电池,假设每个购买的人都买了2块,总共100人买了,那么他就卖了200块电池。但如果你的电池技术进步了,推出了8000mAh的电池,这个时候购买电池的人同时购买2块的概率就会下降,比如说每个人平均买了1.5块电池,那么电池厂总共就卖了150块电池。为了能够跟之前200块电池的销售额相等甚至更多,每块电池的售价就要高1.33倍。而如果你的电池到了能够用1个月的待机呢?你还要买2块电池吗?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再买的。那么你的电池价格就要是原来的2倍。由于充电次数减少,电池的损耗也相应减少,实际上电池厂为了维持原有的利润,就必须把价格再度提高。消费者是否买单就存疑了。如果还不明白,我们举个极端的情况是,电池厂的电池可以用100年,那么每个购买电池的人购买一次就够了,不用再购买第二次,电池厂要不要活了?那么现在很多厂家把电池内嵌,不让你拆卸,不让买了怎么办?别急,电池厂考虑的很周到,替代的东西是充电宝。同样的,如果电池容量很大,充电宝的市场就会下降。电池厂家都精着呢,都会根据带宽的情况推出适当的电池,而即便有最尖端的电池,比如能用1年的电池,他也会把技术贬值一下,变成1个月,然后到了5G时代待机又变成了1,2天。如果真的有了100年的电池,不仅电池厂家自己在未来没有了回头客,而且也会把全行业给打击死了,会成为公敌。所以,在电池厂家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之前,轻易不会推出太超前的电池。说的这么好,没问题吗?大家看到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把共享充电宝说的这么好,可是这种模式就没有问题吗?我们认为是有的,而且问题还不少。其中有明面的问题,也有灰色的问题,别人不当坏人,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来当。1、使用量和频率的问题这个是明面上的问题。还是以来电科技为例,没办法,谁让他出镜率高,数据多呢!来电科技成立于2014年,到2016年累计铺设1600多台机柜(假设40台的机柜和12台的机柜各一半,那么总共的充电宝投放量为:=41600台),用户超过200万,平均每天租借2.5万多次(如果按照以上的台数计算,每天的租借比率为60%,优化的方式是减少大机柜,增加小机柜),每次租借时长超过3小时。30多人的团队在2015年8月份就实现了盈亏平衡。这个成绩很牛!但是,同样成立于2014年的摩拜单车和ofo单车,总共投入车辆均已高达数百万辆,月度活跃用户都超过了300万人,2017年两家准备投入超过2000万辆。简单估算一下,共享单车的使用人数,频率都远远高于同期成立的共享充电宝。这是否意味着共享充电宝天花板明显,使用频次低呢?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首先,共享充电宝的推广之前并没有资本的加持,基本上都是各家公司自己在推,没有太多人关注。大家回想一下小黄车ofo当年在校园里推广的时候,戴威认为未来只要能够做一部分校园的市场就可以了,完全没有现在这种规模的设想。投资人进来之后,共享单车一夜成名,使用量大幅增加。所以,共享充电宝也有一个投资人加持后的加速期,虽然并不一定有共享单车这样的高频刚需,但使用量和频率会增加是肯定的;其次,当前企业自主布局的数量太小,覆盖面窄,在资本的加速度之下,全国推广的进度将会大幅度加快,布局数量带来的使用数量的增加也是可以期待的。最后,我们在上文说过,共享充电宝志在长远,5G入口的投资布局是真正的长久目标。在物联网时代,不仅手机,你身上一切的可穿戴设备都需要电源,甚至包括电动车等设备。在未来共享充电宝抢占了充电场景的资源之后,你把新能源车停在边上,直接可以用充电柜无线充电了!5G时代的共享充电模式充满了想象,商家们不仅仅在做共享充电宝的生意,更重要的是抢占了一个重量级的5G入口。2、对手机的损害说了很多伟光正,说说阴暗面。一般来说,充电宝在充电时对手机并没有太大的损害。但是,劣质的充电宝除外。这些劣质的充电宝电压并不稳定,很容易造成手机出现各种故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爆炸事件。如果这样的厂商进入了充电宝租赁的市场,会对市场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在上面分析过充电宝押金的沉淀率问题,目前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押金沉淀率约为20%左右。但如果一些厂家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利润空间,故意用相对质量较差的充电宝会怎么样呢?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某公司铺设了1000万个充电宝,然后每个使用押金100元。一开始运营1,2年一切没有问题,押金沉淀率在正常的范围内。回本后,该公司老板逐步更换了一批成本低的劣质充电宝。结果,用户使用时发生大量损坏事件。押金沉淀率一下到了50%甚至更高!假设一个劣质充电宝的成本35元,押金一个100元,500万个被沉淀的押金额度将会是50000万元,而厂家的成本仅17500万元,哪怕放弃全部1000万个,成本也就是35000万元,厂家净赚15000万元!如果投放量达到了5000万个,在暴利的驱使下,有没有人会这么干呢?所以,做充电宝租赁的公司,必须要有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充电宝,这种行业准入以及随时的抽查,需要政府部门的配合。3、盗窃数据部分充电宝会盗窃手机的数据!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央视曾经曝光过有充电宝一边给你手机充电,一边会盗取你的手机信息。拷贝的时间短则十几分钟,长则1,2个小时,而拷贝的数据,包括用户的照片、视频,甚至是短信所有记录。当然如果手机中有存储公司所用的文稿文件,也会被一并拷贝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可以变身成为监听设备。通过改装充电宝内部构造增加GPS以及通话模块后,就可实现监听并且定位地理位置等功能。此类充电宝内置SIM卡,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指令等方式激活即可开始监听和定位。更有甚至,有的充电宝内置Wifi,一旦连上无线后,直接通过无线就把你的数据和各种信息发送给后台了。你在充电的时候,你的私密照和私密视频、聊天记录正在后台被某些人“欣赏”,或者你充完电还上后,对方把充电宝中的“硬盘”拿出来换个新的,而“硬盘”则被拷贝出来欣赏,你还要交钱给他们欣赏。你能保证现在的所有充电宝租赁厂家没有放入这些“黑科技”?结语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共享充电宝业务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业务,其意义超过了共享单车,在5G技术和标准存在变数,应用缺乏场景的时候,共享充电宝作为一个入口切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各大顶尖投资者志存高远,布局精准且具有前瞻性。虽然共享充电宝领域还存在各种变数以及可能的“灰色”地带,但相信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法律的完善,共享充电宝(共享无线充电)一定会变成一种便民,放心,高频的业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大消费场景,将成为大投资集团和大公司的必争之地。锂电池板块亮出的三季度成绩单,无愧于2017年最火板块这一称号。上证报资讯统计发现,80家涉足锂电池的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盈利过亿元的公
十年期国债期货走势图周一国内债市再现大跌,收益率飙升,10年期国债期货创出上市以来新低,连续的快速下跌难免让人想起去年四季度债市的腥
PMI指数的英文全称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含义为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
截止周一(10月30月)北京时间12:00,中国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比特币中国(BTCChina)停止比特币提现业务。截至目前,比特币中国已经关
导读:从2016年到2017年,从BAT到独角兽,中国AI产业火力全开,创投界砸下重金,顶层设计相继出台,围绕着这一领域的话题和产业链正在爆发
安先生花63万多元在陕西中宝宝马4S店购置了一辆宝马车,交付全款准备提车时,被销售方告知不买商业险,不能提车。消费者:同样的险种,4S店
2017年以来的A股市场,从3100点起步,震荡上行至目前的3400点,整体上涨约10%,幅度似乎并不大,但其间上演的结构性牛市及其衍生出的赚钱效
继2017年6月A股被成功纳入MSCI之后,MSCI近日对外发布纳入A股的指数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es,并修订了部分纳入规则,初步形成
A股纳入MSCI指数的进程还在不断推动,最新时间表正式出炉。美国当地时间10月23日,美国的指数供应商MSCI发布了纳入A股的指数MSCI China A
纳入规则新进展MSCI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MSCI纳入A股的投资者征询结果,根据投资者反馈修订了部分相关指数及纳入规则,明确了纳入的时间表
三季报显示,顺丰控股等快递上市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均实现...
今日市场点评:沪深两市早盘各股指纷纷小幅低开,开盘之后一度呈...
【今日小结】今日,两市小幅高开,开盘回撤后快速上行翻红,金融...
今日市场点评:大盘在节后第一天走出了高开低走的行情。在国庆期...
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回答记者关于...
【今日小结】全天看,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在煤炭、有色等资源股...
今年,这个国庆节假日不简单,捎带着中秋节一起过,而A股的同志们...
最新财经资讯2被浏览483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共享充电宝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共享充电宝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滴滴的成功,摩拜、ofo的如火如荼,让不少投资者与创业者看到了共享经济的商机。最近除去共享出行外,共享充电宝也火了,从今年3月开始已经有5起融资,总金额上亿元人民币,不得不说共享充电宝悄然间然间成了新的风口。但是共享充电宝也面临着众多问题:1、安全性如何给用户信心曾有不少新闻都曝出因充电宝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爆炸、失火等类似事故发生,共享充电宝首要责任一定得保证安全。然而,据相关资深人士介绍,以及网络上已有的拆解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占据较大比例的共享充电宝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某些厂家的囤积充电宝、或是N代前的老款产品。而锂离子为原材料的电芯一般寿命在300-400次左右(完全充放),但随着时间增长、电芯内部材料活性以及整块充电宝PCB电路稳定性(有无腐蚀)都有所影响。在当下我们个人数据也越来越多,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数据安全也越来越重要。先前,央视也曾曝出利用充电宝读取用户数据信息的新闻,此种带有病毒共享充电宝,能够自动匹配读取手机里的信息。到底谁给它们安上病毒,是厂商自己,亦或着是不良商贩私自改装?我们暂且不论。隐私数据、安全数据的泄露,未来势必给用户造成的风险才是最头大的事情。&2、可复制性过强,门槛较低目前,共享充电宝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机柜式租赁机器,用户可以带走实体充电宝,属于移动式充电服务。另一种则是固定点充电,终端为一台大容量的充电宝(机),用户需在如KTV、咖啡厅或是餐馆里进行充电,充电宝不可随意搬动。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共享充电宝,实际本质并没有得到过多实质性的进步。加之充电宝本身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太强,各家各户的共享充电之间并没有形成差异化。3、网点铺设难度目前较难解决大致上目前共享充电宝以铺设在商场、电影院和餐馆三大主要人流聚集场所较多。前两者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场地选址、租金和设备用电之类的问题,而在共享充电宝入驻餐饮场所这个件事上,视乎遇到的阻力可就不这么简单了。笔者曾对共享充电入驻的话题,简单采访过一位经营餐馆的哥们,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很多餐厅早有备用充电宝供客人临时充电使用,以前这项服务不收费,现在你拿一个付费的产品出来告诉客人扫码交钱充电,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不少客人会认为,吃一个饭还要花这个钱,虽然不多,但很容易因此给客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是反感。”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小电甚至在进店(推广入餐厅)的阶段都会受到阻力。
采纳率:97%
假充电宝U盘病毒怎么办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共享充电宝遭遇哪些成长烦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共享充电宝遭遇哪些成长烦恼
&&本文主要分析从今年3月起被资本催化成长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是否提前进入洗牌期?小电、街电、来电等其他主要玩家该如何收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充电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