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魔灯mondaine共享充电宝 分析?

10天融资近3亿,我就等着看共享充电宝什么时候倒闭|融资|流量|腾讯_新浪科技_新浪网
10天融资近3亿,我就等着看共享充电宝什么时候倒闭
  PingWest / 评论尸
  事情是这样的,共享单车之后又一个谜の共享经济火了——共享充电宝。
  还是《金融界》的报道标题总结得好:《10天融资近3亿,IDG、腾讯、朱啸虎、王刚等20家机构入局,共享充电宝火了》,到底火不火我说了不算,具体看VC-SAAS这张表吧:
  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充电宝怎么共享?这东西怎么挣钱?资本为什么会投这个?
  没关系,尽管之前做过融资中介,手头看过的项目不下500个,我依然和你一样对这波节奏难以理解。
  投资共享充电宝还可以理解,毕竟今年1月后,腾讯已经不是第一次以投资的方式拉线下企业进小程序生态了。但其它投资机构跟着一起吹泡泡,就不那么说的通了,因为……
  共享充电宝不是个新生意,是个已经被验证过的“污点模式”
  什么是共享充电宝?
  以这两天在朋友圈疯狂刷屏的共享充电宝“小电”为例,其所谓的共享充电宝,就是一个设在商户里、用户不可借走的充电站。
  这种手机充电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13年,北京各大商场的出入口就已经存在投币的公共手机充电站。在之后的一年里,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升级,这些充电站迅速从收费转向免费,并将盈利模式从向用户收费改为充电时往用户手机里安装流氓软件。
  甚至连曝光免费充电站的这种流氓行为都已经不新鲜了,2015年开始各都市报和自媒体陆续对手机免费充电站强制索要手机权限和安装软件提出质疑。这种质疑在今年到达了顶峰——一家免费手机充电站企业,因在充电时强装软件、盗取用户信息而被2017年的315晚会曝光示众。
虽然央视用了一贯的“骇人听闻”的夸张手段,但这种充电站确实不安全
  为什么即便是被媒体多次曝光,手机充电站还是要义无反顾的走免费的道路?因为向用户收费不赚钱啊……
  付费的手机充电站1元/小时已经非常不得了,现实情况中充满一个手机确实要一个小时以上。但没有人会真的在手机充电站把电充满,也没有人会为了几十分钟的应急而付出更多的钱。
  手机充电站在付费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前些年投币式的付费率低,因为本来大家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就是个低频事件,而在手机没电后又必须充电且身上还恰巧有硬币就是个低频中的低频。有了和微信扫码之后,付费率高了一些,但不少用户会面对“我手机都没电了,怎么用手机支付”的尴尬。
  而免费给用户充电,强制要求安装App则赚得更多——现在App推广成本高,随便一个App获客成本都在30元以上。先给用户5分钟免费充电开机,然后要求必须安装3个App才能继续充电,相当于把客单价提升到了90元以上。
  从历史发展路径来看,这是个低频高单价的污点生意,绝非这一轮共享充电宝企业在融资宣传时所说的“大众没看到的流量”。
  产品体验注定了只能做“打劫式”生意
  这一轮的共享充电宝与手机充电站并不是没有区别,几年过去了他们朝着两种方向去进化:
  一种以小电为代表——依然是不可移动的充电站,但比机柜式更小,与本地商户结合,满足客人需求。
  另一种以来电、街电为代表——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吐出一个真的充电宝,让用户可以随意带走。
  然而,这两种场景都经不起推敲:
  小电的问题是——我为了充电坐进了一家咖啡厅,然后咖啡厅服务员告诉我除了坐在这里要点餐之外,充电还要另付费下单,恐怕我扭头就得走。而且就算真的有紧急情况需要充电,我也不想因为手机充电而被一直束缚在一个商家里,这失去了充电宝移动充电的灵活性。
  而且,考虑到装修风格桌面式的充电设备并不适合所有娱乐场所。而且餐厅水吧的翻台率和充电设备的使用概率互斥——如果我只在吃个10分钟的便餐绝对不会花1元钱来充电。这与小电对外宣传的想做线下流量生意刚好背道而驰。
  来电、街电的问题更直接一些——共享单车都丢成这样了,充电宝这么小巧的东西怕是一星期丢一机柜吧。
  所以其实前些年那些免费的手机充电站其实是一种“正确”的进化思路,它正像是那些在雨天的地铁门口买伞的商户一样。你明知道他手里的伞质量次,价格高,紧急的时候该买还得买。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被媒体轰炸了那么多轮,传统的免费手机充电站依然我行我素地往用户手机里强装App,而用户也像是不在意一样的继续使用它们。但这种商业模式是违法且伤害用户的,很难说哪一天就有那个部门跳出来严管一下。
  这一点,来电和街电比小电想的更明白一些,与小电不同,来电和街电的母公司都是充电宝生产厂。它们租借充电宝的前提都是你交了押金或用信用分抵押——你不还没有关系,就当卖你了。
  在每个家庭都闲置2-3个充电宝的情况下,来电和街电其实为自己生产的充电宝找了个新的销售模式——违约得越多,赚得越多。
  安全感产品做不了流量生意
  什么是流量生意?广泛、高频、刚需。
  因为我们都遇到过出门在外忘记带充电宝手机没电的窘境,所以本能的会认为充电宝是个流量生意。
  但其实你再仔细回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一年会发生几次?能和你出门想骑车的此处比吗?再想想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你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麻烦吗?
  恐怕大多数人只要出门有一次遇到手机没电就会想着在包里常备一块充电宝了。充电宝也用尽了怎么办?一块解决不了,下次就带两块。
  上文已经讲过了在使用体验上,自己带一块充电宝绝对比你电量红血的时候还要开着定位满街找共享充电宝要好得多。而且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用户不可能随身携带一辆自行车,但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只需要包包重上几百克。
  更重要的是,用户购买、拥有、携带充电宝,绝不止是为了充电,而更多的是为了安全感。
  如果你曾在日本居住或在日本旅游就会发现,日本时至今日大多数人还在使用直伞。而且一到下雨天,街上最多的是一种廉价的透明塑料直伞。
  这与日本人使用雨伞的习惯有很大关系,由于商场和高层建筑物为了清洁都禁止雨伞进入,所以大多数日本人会把雨伞放在建筑物入口的伞架里。大多伞架是没有锁的,所以难免会拿错或被别人拿走。所以索性大家都撑同样的伞,也就不分彼此了。
这种伞价格不贵,质量还不错,雨停了不方便拿在手里索性就随手仍在路边一个散架里,不往家带
  从这点上说,日本的雨伞拿到国内来也算是共享雨伞了。
  但有了这种共享雨伞,并不意味着在日本你可以出门不带伞,因为真正在下雨的时候,走出建筑物你往往遇到的是无伞可用的状况。
  从本质上说,充电宝和伞一样是一种满足人们安全需求的产品,一块满电的充电宝放在包里可能一两个月都用不到。但用到的那一天,就是它一直存在的原因。公共场所提供的充电服务,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都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应急措施,而并不能满足这种安全感需求。
  “我把机器铺的足够多,每个商场都有我们的充电宝,能不能让用户放心的从包里拿掉那几百克?”
  答案是:不能。
  不带充电宝就像是一种赌博,而且赔率很低。赌赢了——用户只是包里轻了几百克,赌输了用户可能错过一个重要的微信或电话。而且赌能不能找到共享充电宝和赌能不能找到一家可充电的咖啡厅,至少在现阶段胜率应该差不多。
  赌输一次,就足以让人把私有的充电宝装回包里,而更多的人可能是压根就不想冒这个平白无故的风险。
  而且,私有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并不止局限于繁华商业区。出门旅游、出差等不确定情境下,携带充电宝的必要性显著提升,这些区域共享充电宝更难以覆盖。而共享充电宝覆盖较好的商业区范围内,用户离开电源线的时间大多不超过8小时。
  这个续航水平,智能手机厂商努一努力还是能做到的,怎么都不会沦落到需要“每星期都去借充电宝”的地步。
  不管怎么看,共享充电宝都不会是下一个风口。共享充电宝的这一轮融资甚至已经不能用跟风来理解,简直是被资本平地起风吹起来的。
  共享专车是个好生意,被资本吹的太大了,回落一点总归是不错的。共享单车是个好主意,但不是个好生意,可能永远都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共享充电宝连个好主意都算不上,甚至让人怀疑,投这些企业的投资人们……到底用不用充电宝?
  好像冠上“共享”两个字,一切解释不通的商业逻辑,就瞬间化为神奇风口了。
  共享经济就是这么被玩得一届不如一届的。
中国现在的游戏市场规模在2016年已经超过了1500亿元人民币,排名...
对于文娱投资机构来说,试图通过被上市公司并购,从而从二级市场...
有人说,印度很像几年前突飞猛进时期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那么未...您的当前位置:&>&
共享充电宝能走多远?
&&& 共享经济从2016年以来一直到现在都非常火,在此之前共享经济更多局限在网络上,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之中,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共享单车的全面铺开,让共享经济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
&&&&在共享单车后共享充电宝出现,并且迅速的在占领商场。如果你在北京的商场或者车站等公共场所留意,可能会发现多了许多共享充电装置。用户扫码,就可以租借一个充电宝,或者实现付费快速充电。
&&&&那么到底什么是共享充电宝呢?
&&&&共享充电宝类似于共享单车。一般情况下,借个充电宝整个流程花费不过短短几分钟。归还方式也类似于共享单车,你可以在公众号平台上根据充电宝的GPS定位,就近归还。以“来电科技”为代表的移动共享,也许能在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看到租借柜,充电宝可以异地归还;而以“小电科技”为代表的固定共享是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
&&& 但是,与共享单车相比,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立足根基并不是常态化的需求,而是应急性的需求,差别在于前者的单个用户的重复使用频次足够多,而后者单个用户的重复使用频次非常少。共享单车如今已经证实了确实存在足够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常态化的可持续的,这是摩拜和OFO能够短时间内持续获得巨额融资的关键。共享充电宝尚不能证明自身具有足够大市场需求,即使存在接线不便、线下布点不均和安全隐患,但也吸引了众多的资本聚集在此。
&&& “共享派”创新的出现,的确为大众带来了某些便利。共享充电宝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大家的“电量焦虑症”,但是它的价值是否合理、失业还是故事、到底还能走多远,让我们共同等待吧。(蔡甸区姚菡)
扫二维码上移动长江网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蹲守25小时发现的共享充电宝现状:6个地点共租出5次 总收入21元|界面新闻 · 创业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这是共享充电宝系列的第三篇,我们对它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第二期中,经过我们的计算和调研发现,在不考虑公司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在三四个月内即可收回成本,年销售利润率超过60%,最好的情况可能高达85%。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在采访中表示,除去公司运营成本后,年化收益大概在30%左右。
我们得出的高回报数据,都是基于创始人们在公开场合披露的数据计算的。
实际情况如何?真的有这么高频的使用率吗?
为了弄清楚真相,腾讯创业在上周和本周分别选取了工作日和周六日的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随机在北京市进行了9次实地蹲点考查。
在看这篇实地调查稿件之前,你也可以重温一下前面两期的系列报道:(点击跳转即可阅读)
系列报道之一:行业梳理,一文看清共享充电行业
系列报道之二:盈利分析,共享充电宝原来真的这么赚钱?
系列报道之三:实地调查,有多少人真的使用了共享充电?
系列报道之四:资本迷局,共享充电为何如此受投资人欢迎?
看了很多文章,也做了不少算术题,共享充电行业在线下的真实情况还得靠实地调查,因为时间关系,本次统计样本有限,不专业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但秉承着真实性的原则,本文所提供数据全部由腾讯创业小组工作人员实地调查而来,如果读者们或从业者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也欢迎和我们一起参与讨论。
用户端:用户的使用频次和使用感受。
商家端:商家的使用感受以及运营体验。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分别在工作日和周末选取了三个不同的时间段:
9:00~ 12:00
12:00 ~15:00
17:00~20:00
考虑到工作日和周末人流量不同,不同时间内的人流量也不同,我们选择的时间包含了上午、下午和晚上。其中,还包含了两块人流量较大的&用餐时间&。
本次调查,我们选取了6个不同的场景进行9次蹲点,每个地方2-5个小时,分别是:
大型商超1个
这几个地方的使用场景不同,用户也各不相同。
注:我们的调查地点是6个不同的地点,而不是6台机柜或6台充电宝。
我们一共选取了5家创业公司,分别是机柜式充电宝和桌面式充电两种不同的模式。
机柜式充电宝:街电科技、来电科技、魔宝电源
桌面式充电:小电科技、Hi电科技
共享充电【系列报道之三】,Enjoy:
01两种模式的实际收费情况
首先,来一起看看共享充电宝的不同收费规则:
大部分机柜式充电宝都是一小时内免费,一小时后收费1元/小时,押金都在100元左右,而桌面式充电没有免费时间,也无需押金,扫码便开始计费,在使用一小时后需重新扫码使用。
除了充电收费,来电科技需自行购买数据线;而街电、小电、Hi电、魔宝电源则免费提供数据线。
02蹲点调查实际使用情况
在共享充电行业中,因为机柜式与桌面式的使用场景不同,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蹲点调查时,也进行了分类。
机柜式充电宝
在机柜式充电宝模式中,考虑到大机柜与小机柜的差异,腾讯创业的组员们分别前往了中关村某餐厅,新中关某购物中心内甜品店、朝阳区大悦城、新中关某购物中心餐厅。
我们发现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会对使用人数造成较大的影响,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朝阳区大悦城19:00~22:00的租赁人数最多,共租赁3次。
针对感兴趣又未租用的充电宝的用户,腾讯创业组员对其进行了简单采访,原因主要有两个:1、不愿支付押金。2、未携带数据线,不愿购买数据线。
其中一个未租借充电宝的用户,因为商场快要打烊未借到充电宝,于是使用来电科技机柜的免费电源接口进行了充电。
在实地蹲点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工作日期间的10:00~12:00,只有一个用户租了充电宝,并购买了数据线,从借走到归还,租赁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合计支付10元。
在下午19:00~22:00之间,共成功租借充电宝3次,使用时间全部在一个小时以内,根据规则,租赁费用为0,有一个用户购买了数据线,合计支付10元。
在周末期间,上午10:00~12:00并没有用户租借,下午13:00~16:00,有1人租借了充电宝,支付费用1元。
用户普遍的租借时长都在一小时内,下午及晚上租借用户明显增多。
桌面式充电模式
腾讯创业蹲点了知春路一家咖啡馆、五道口一家快餐厅,时间为工作日的12:00~15:00,是午饭点。
作为宇宙中心五道口,以及繁华地带的知春路,虽然餐厅内用餐人数较多,但调查期间并没有人使用共享充电宝。
03用户采访及使用体验
因未遇到使用桌面式充电宝的用户,蹲点采访都来自于成功使用机柜式充电宝的用户,25小时内共采访到8个人,其中:
2人为&回头客&
1人初次使用共享充电宝
2人使用了机柜自带的免费充电接口,并没有租借充电宝
3人结伴,共同使用了一个充电宝
用户表示,共享充电宝租借使用都非常方便。但其中有一个提到,押金比较麻烦,有时候不愿意缴纳押金。
除了对用户进行采访,腾讯创业组员也进行了体验。我们发现,机柜式充电宝的租借流程非常方便,但某次归还充电宝时却出现机柜无法&吞回&的状况。不过,在拨打客服电话后,很快得到解决。
在蹲点桌面式充电模式时,商家会在饭点把机器收起来,平常放在桌上,使用时需要询问。
此外,腾讯创业在使用时发现,虽然桌面式充电自带充电线,较为方便,但无奈长度太短,充着电需要坐直,不能用&葛优瘫&的姿势使用,舒适度大打折扣。
04商铺考察及商家采访
在本次采访中,除了实地蹲点的大型商超与人流量较大的餐厅,腾讯创业还随机采访了11家小型餐厅的店员。
从渠道上来说,共享充电宝并不能在商家端起到垄断作用,在腾讯创业采访的商铺中,其中有2家商铺同时摆放了&Hi电&,&魔宝电源&。
而在实际的线下场景中,有2家商铺的店员明确表示,因商铺与充电宝供应商存在利益分歧,&(商铺)主管在看到充电宝后非常生气,要求把充电设备撤下。&
其中还有3家咖啡馆的员工向腾讯创业表示,共享充电设备比较占地方,在人少时才会把充电宝摆放出来,同时也有老板表示&桌上没地方搁,这两天先试试,过几天再没人用就把它给撤了。&
除了以上问题,在本次采访的其他6家商铺表示,店里都配有免费的插座和少量的数据线,不需要使用共享充电宝,同时共享充电宝放置在面积较小的餐桌上比较影响用户的就餐体验。
经过持续一周的考察,腾讯创业一共用了25个小时,实地蹲点了商超1个、快餐厅3个、甜品店1个、咖啡店1个,随机采访了11家小型商铺,样本有限,但是不管是从共享充电宝的使用情况,还是商家态度来说,共享充电行业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在共享充电宝的系列报道中,我们讨论了行业现状、盈利模式,并且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第四期中,我们将和真正的局内人聊一聊有关这个行业的真相。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腾讯创业,敬请期待第四期:共享充电宝疯狂融资背后的故事。
*本次调查由腾讯创业发起,地点和时间段均由腾讯创业选择,文中数据均为实地调查的真实数据。
来源:腾讯创业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05/18 10:44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您所在的位置: &
共享充电宝在什么地方?共享充电宝哪些城市有?
时间: 11:35:58
编辑:jhao
来源:pc6下载站
共享充电宝哪里有?共享充电宝在什么地方?扫一下码就能借充电宝的创意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共享充电宝能否成为第二个充电单车,成为“共享经济”的又一个成功类型呢?那么到底共享充电宝在什么地方?共享充电宝哪些城市有呢?小编带大家实地一探究竟。共享充电宝在什么地方?共享充电宝哪里有?仿佛一夜春风来,共享充电宝突然在一些大城市的商圈遍地开花,好像不摆个充电宝箱子都不敢说这里是一流商场一样。多达15家企业入局,以及不少互联网大佬们的纷纷投资让“共享充电宝”成为了2017年的资本热点。一、共享充电宝的三种使用场景从操作流程来看,共享充电宝的借取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五步,扫码、注册、付款、使用,归还。第一次使用可能要花费一点时间,注册过之后就很快了。归还方式则类似于共享单车,用户可以在公众号平台上根据充电宝的GPS定位,就近归还。目前共享充电宝一般分布在三种地方,同时也代表着三种不一样的业界模式。第一种是大场景下的移动充电模式,代表是“来电科技”。这种充电宝一般会放在大型购物商场和交通枢纽等地方。这种模式下,人和充电宝是可以移动的,用户可以在A点借到充电器,然后在B点归还,而用户借充电宝是需要押金的,但如果用户的芝麻信用积分超过600则可以免押金租借。来电的充电宝似乎是自有品牌,参数并没有印在上面。而且来电是的出租是不包括数据线的,需要另外购买(10元一条,下面会有详细介绍),如有自备则不用购买。第二种是小场景下的移动充电模式,代表是“街电科技”。这种模式一般会直接进入店铺,比如餐厅、酒吧和咖啡厅。用户在吃饭时手机没电要充电,就可以借到充电宝,用户同样可以在A点借到充电器,然后在B点归还,这点和“来电”大同小异,但值得称赞的是,街电会免费提供数据线。第三种是所谓的柜台充电模式,代表是“小电”,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提供一个充电装置;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三种模式的付费方法都选择了扫码付费,一般为前0.5-1小时免费,此后每小时收费1元。押金一般为100元,某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充电宝的成本了。“座充”的小电目前只有北京有二、怎样找寻附近的共享充电宝:亟待改善的体验无论是“来电”、“街电”和“小电”,他们的APP和微信公众号都有定位功能,用户可以知道身边哪里有充电宝借,可供租借和可供归还的充电器数量有多少。小编所在的广州,“来电”已经占据了不少商业地段,“街电”则主要进攻各种娱乐场所,至于“小电”则还没登录广州。不过小编在亲身体验之后,发现无论是“来电”还是“街电”,公众号的用户体验都有不少槽点。“小电”还没登陆广州,就不吐槽它了。先说“来电”,目前来电的市场布局相当进取,已经进驻了包括正佳广场,万菱汇,太阳新天地和天娱广场等大型商场,甚至还有像人民法院等政府机构。而充电租赁设备的摆放也相当有规律:商场公共区域摆放的是最多能借40台的大机器。商场公共地带大多摆放这种大型设备高人气餐厅的等位区摆放的是能借12台充电宝的中型设备。餐厅等位区的充电宝使用率较高餐厅内摆放的是能借6台充电宝的小机器不进去消费都不好意思借充电宝看起来似乎很齐全,不过可惜的是,来电公众号的体验着实拖后腿。首先是对用户定位居然只能定位刚点击进去页面的那一刻。打开页面之后无论用户怎么移动,那个点都不会动。代表用户的那个圆点永远不动公众号会显示不同网店的可出租和可归还的情况,但是小编发现这里的水分有些大。比如这家的租赁设备明显拔了插头,所以没电无法工作,但公众号上仍然显示这里是可以租借的。公众号显示这台机器还能借28台充电宝,但很明显它连电源都没插网店信息更新也不及时,比如正佳三楼这台机器旁边的许留山已经关门许久,变成了正在装修的咖啡厅了,消费者对着它找怎么可能找到?希望这家咖啡厅开业后能及时更新信息然后说一下“街电”,街电的租赁设备基本清一色的摆放在商家的柜台那里,某种程度上更加好找。一般能租借6台充电宝左右。一缩放就偏移的坐标街电的公众号的体验好不少,但是缩放地图时会出现中心偏移的情况,不过这种瑕疵问题不大。网点会有二级页面,点击进去可以看到租借实况,人均消费和电话等等。不过非常重要的商户类型没有注明,小编建议加上。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街电公众号的的完成度还是要高一些。街电一般都是放在餐厅等服务场所的收银台,那么充电宝的使用量究竟如何呢?小编在天河城6楼一间餐厅前的“来电”前观察了半小时,发现有3位消费者租借充电宝,1位消费者购买了数据线。而另外一家餐厅的服务人告诉小编,午饭和晚饭时间借充电宝的人会比较多,每天大概会借出10台以上。当然小编观察的时间是工作日下午,人流量会比晚上和周末低很多。三、共享充电宝究竟好用不为了验证共享充电宝的性能,小编特意借来了一台来电和一台街电,当一下白老鼠。先看大小,小编还特意拿出一台5.2英寸屏幕的努比亚(nubia)Z17mini手机来做参照物,可以看出来电的体积相对较大,面积和手机已经差不多了,和街电明显小上一圈,而且显得更有设计感。厚度方面,街电的厚度看起来是来电的两倍。只能说一个比较薄和大,一个小而厚,当你手机没电的时候,应该不会太在乎外观厚度和造型这些吧。来电充电宝的一侧是支付宝的广告,提醒大家用芝麻信用积分可以免押金租用,LED等则是提示电量。另一侧则是各种参数,可以看出充电宝的输出电量只有3100毫安,最大输出为5V2.1A,虽然达不到QC3.0的快充,但也比5V1A充电效率要好,而制造商是国内知名的飞毛腿。插口则安装在底部,总体而言非常中规中矩的设计。不过来电本身并不带充电线,租赁机器也十分“人性化”地提供数据线销售,有主流的Micro-USB、Type-C和Lightning三种,对于一条15cm的充电线要价10块钱,小编觉得买数据线比出租充电宝更好赚钱。街电的设计相对更有意思不少,线机一体(分为不同接口的版本),并且线的收纳方式非常巧妙,档次要高一些,值得一提的是街电的充电宝都经过了苹果认证。用户租借街电的充电宝可以节省10块的线材钱,不过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街电不支持芝麻信用积分免押金,用户必须掏100块钱作为押金。街电的充电宝同样是自有品牌,但是容量大一些,有5200毫安。输出2A电流。不过由于街电的充电宝没有USB接口,所以就测试不了实际的充电效果。来电的充电宝搭配来电的Type-C线,小编用它来为两台安卓手机充电,输出电流分别是1.4A和1.9A,和它表示的2.1A输出电流有差距。至于为iPhone6S的充电效率则游戏人强差人意,只有不到1.3A电流的输出。不过话说回来,毕竟收费还算便宜,并且能免押金,慢点就慢点吧。共享充电宝本身好不好用?我们觉得未来从充电宝本身和支持服务方面都可以做得更好,对于如Z17mini这些支持快充的手机还是有较快的充电速度,一顿饭或者一部电影的时间就可以解决没电的烦恼,应急情况下的实用性还是值得赞扬。四、共享充电宝的未来1、业内:对共享充电宝未来充满信心在很多媒体的质疑声中,共享充电宝却成为了今年资本市场的一大爆点。从本月初到月底这短短的时间里,已有5家企业宣布获得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总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其中不乏腾讯、小米、奇虎360等行业巨头的身影。截至目前已有8家共享充电宝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其中,来电、街电、小电三家公司的融资金额已经过亿。来电科技CEO袁炳松表示在去年8月份便实现了盈利。在盈利方式上,除了获取用户充电收费外,来电科技还将充电宝当做流动媒体,以承接广告的形式获取盈利。目前广告占总利润的40%左右。对于今年的发展目标,袁炳松表示将进一步拓张城市和城市中的商业场景。20台充电宝机型的一半屏幕可用于广告街电则表示今年年底,街电在中国为超过100个城市的用户提供移动充电共享服务,预计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每个城市总计可供用户租借电源数超过100万个,全国可供租借的移动电源预计超1000万个,将会全面覆盖重点商圈、商场、银行、医院、机场、地铁、星级酒店、连锁餐饮、KTV、酒吧等不同类型的场所。同时,我们还会和商家端以及用户端有更多的互动,包括线上及线下的品牌推广的合作,希望达到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合作关系。目前也正在进行和推动和一些商家和品牌商家的合作,未来盈利空间会很大。而对于合作商家来说,目前来电和街电都是采取“愿者上钩”的形式,既商户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即可让租赁设备进场,而日常只需要提供不间断的Wifi和电力就可以了。安装和后期维护的均有由来电和街电。业界似乎想说服商家通过这种方式零成本的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延长消费者的消费时间。2、业界观察:复制共享单车的辉煌不容易和共享单车那种可以几种不同的单车能停在一个地方不同,共享充电宝是具有排他性的:一个场所里只能有一种品牌。这就意味在目前的市场初创阶段,大家的首要目标就要“抢地盘”,抢占各个能放共享充电宝的地方。至于潜在市场有多达呢,目前各家公司对市场规模的预期都不尽相同。之前曾有国内媒体做了粗略的计算,以北京25万家本地商户(餐饮、KTV、台球、亲子、咖啡等)、每个商户布放5台计算,单城有100万台需求;按照4个一线城市(与北京体量相同)+6个二线城市(北京的80%)+20个三四线城市(北京的50%),再加上公交、地铁等流动场景,加起来约为百亿级市场。BAT三巨头中的两家已经出手,先是腾讯成为小电的战略投资方,接着是蚂蚁金服和来电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在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下,共享充电宝服务提供商开始了肉搏大战,除了大力抢夺各大城市的潜力场所,来电和街电最近又因为专利问题“大打出手”。但在小编看来,即便抢到了“地盘”,共享充电宝想复制共享单车的辉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共享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方案,本身就具有“方便、便宜”的特点,和其他方案(自带单车、平衡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共享充电宝的情况有些不一样,某种程度来看,它似乎有些落后于时代。而且除了微薄的租金本身外,还应该寻找其他的盈利渠道,这点相信在腾讯等巨头来想象和开拓。2010年iPhone4和三星GalaxyS发布后,iOS和android智能手机犹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占领了手机市场,而智能手机电池不经用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伴随至今,充电宝就是基于手机电池技术相对落后的伴身品,小编还记得当年买第一部5000毫安的充电宝就花了300多块钱。时至今日,虽然智能手机的电池还是那么不经用,但充电宝的售价比四五年前已经大幅下降,某宝上很多大品牌的10000毫安充电宝售价都不过80块人民币。加上充电宝不大的体积,买一个随身携带不成负担。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既然有自己的充电器,为什么要还要租借一个用呢?某餐厅的充电宝免费借同时,对于很多餐厅、咖啡厅和酒吧等商家来说,为了吸引客流,他们早就在共享充电宝出现之前就提供了自己的移动充电解决方案:店家提供充电宝、在座位周围安装多个充电插口。这些已经提供了充电解决方案的商家会入会在允许共享充电宝进驻,这同样是个问题。最后共享充电宝最后是否可能会像现在的共享单车一样过度发展,在成功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呢?这需要行业理性的对待和投入。
分享给朋友:
共享充电宝在什么地方相关教程
共享充电宝在什么地方相关新闻
下载13803次
下载3061次
下载16594次
下载6837次
下载1562次
下载43385次
下载372330次
下载6707次
下载131762次
下载103977次
热门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街电共享充电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