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女朋友太幼稚像小孩子’和成年人的‘理想主义’有什么区别

导读:理想主义者与犬儒主义社会,激烈的理想主义者与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激烈的理想主义者理想太纯粹,理想破灭的时候就很容易蜕变成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你们今天处在一个不讲理想斗争的平庸年代里面,那我们就从生活上也可以找到一些理想主义者,比如感情上的理性主义者,是因为他是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于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激烈的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理想破灭了,于是蜕变成一个彻底的感情上的虚无主义者,就呈现出理想主义者与犬儒主义社会
激烈的理想主义者与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激烈的理想主义者理想太纯粹,如果他脆弱的话,理想破灭的时候就很容易蜕变成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你们今天处在一个不讲理想斗争的平庸年代里面,我讲这个你都感到很陌生了,那我们就从生活上也可以找到一些理想主义者,比如感情上的理性主义者,你总见过,是吧。一个人,比如说小伙子,很优秀,大学四年没谈恋爱,是因为他是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坚信某个女孩子等了他几百年之类的,他一直不谈恋爱,后来到了临毕业的时候,终于找到一个女孩子,谈的很高兴。然后谈了一个星期发现这个女孩背着他还有6个男朋友,于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激烈的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理想破灭了,于是蜕变成一个彻底的感情上的虚无主义者。然后他开始,过去勤洗澡,现在不洗澡;过去这个头发胡子都剪得很干净,现在开始留起胡子了,是吧;过去抽烟,现在改抽烟斗;等等。表现出一些颓废的外在形式,其实挺幼稚的,是吧。躲在宿舍阴暗角落里经常半天不说话,一个星期跟不同的6个女孩子进行约会,然后也开始玩弄别人的感情,然后宿舍里年轻的师弟们满脸笑容的幸福的说自己的女朋友怎么怎么样,他就半天不说话,突然吐出一个烟圈,说爱情这东西纯粹是胡扯,都是骗小孩儿的,等等。就呈现出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的面貌。激烈的理想主义者最容易蜕变成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听懂吧。所以说他本质截然相反,但是只有一步之遥,是吧。越是纯粹激烈的理想主义者,如果他不是足够坚强的话,就会(越)容易蜕变成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坚强的理想主义者就没事。你看我,我今年已经32岁了,仍然是一个坚强的理想主义者。我经常跑到大学里去演讲的时候,我去跟年轻孩子们问,我说“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今天二十多岁了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会有70%的孩子举手。我很喜欢这个比例,但是我希望他更多一些。走进残酷的社会以后,不健康的这个大环境使得人一次次饱受这个艰苦环境的摧残打击,最后蜕变成彻底的虚无主义者,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全是这种货色。
今天的中国成年人社会里有95%的人是[cynical]的人,但是他从来不知道[cynical]是什么意思。由于我表现出愤世嫉俗,所以有很多不知道[cynical]]是什么意思犬儒主义者反倒说我是[cynical]的人,听懂了吗?这是非常滑稽的,是吧。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cynical]的人然后对我说“老罗你这个人太[cynical]”。我今天讲这些就希望大家增加一点英语词汇能力,他根本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你不要觉得这跟我们是没关系的。根据著名政治评论家沃文豪的观点,所有的集权政治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几乎。宿命般的这种命运,无论前苏联还是新中国初期,都是这个德性。建立一个集权政治以后,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怎么办呢?不断的给国民灌输各种各样的幻觉,让他们坚信自己生活在全世界最幸福最美好的地方,人间天堂,乌托邦社会。这就是集权政治的乌托邦时期。我们不说前苏联,就说新中国初期,新中国历史上的乌托邦时期是什么时候?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在营造一个乌托邦,是吧;到了什么时期是中国乌托邦时期的顶峰呢?大跃进时期,是吧。你看那个时期的记录片,中国人,几亿人,长的都不一样,但表情全都一样。你看过那个时期的记录片吗?长的中国人都不一样,但表情全都一样。真是表情刚毅,目光亢奋,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尽管营养不良,但整天憋着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美国人民,是吧。这是乌托邦时期的一个典型标志。接下来进入第二个时期,大规模的民族狂热不受控制,诱发大规模的人间恐惧,进入集权政治的第二个时期,就是人间地狱时期。中国历史上人间地狱是什么时期呀?文化大革命。即使是共产党都不否认把文化大革命叫做人间地狱,这是第二个时期。接下来,大规模的激情狂热不受控制,诱发大规模的恐惧,终于人民这些理想,革命,什么,这些统统幻灭,进入麻木不仁的第三个时期,就是犬儒主义时期。实际上犬儒主义自身学派也是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感觉,类似于,但不太一样。集权政治上体现出这三个特征都相当明显,乌托邦时期诱发恐惧,最后理想什么全都破灭,进入麻木不仁的犬儒主义时期。新中国犬儒主义时期什么时候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70年代末搞了一场三中全会。你有没有注意到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这个国家只谈什么?只谈经济建设,只谈钱,所有的都是骗人的,只有钱才是好的,就是这个样子,是吧。不搞政治改革,整天搞经济改革,从80年代初到一直到今天,基本上大的趋势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是吧。所以你可以想象,犬儒主义极度盛行的社会里,充满了扭曲的道德观念。我小的时候,这个社会道德沦丧到什么程度呢?上了公共汽车,如果我给一个老年人让座,被自己的同学朋友看到,我这个学校就得转学了,就没法混了。我上车给老年人让坐,别我一个同学看到了,第二天他就到班里说“这小子给老年人让坐,太TMD恶心了”。然后全班同学就用异样的眼神看你,成了全世界最虚伪最恶心的。
犬儒主义极度盛行的社会里,充满了这种扭曲的道德观念。最基本的美德都被认为是虚伪的恶心的,听懂了吧。所以在8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界,思想界,谁要胆敢谈理想主义四个字,马上就被当成最虚伪最恶心的人。这种恶劣的现象慢慢在消退,但细心观察社会的人会发现,在中国社会仍然充满了这种强烈的犬儒主义的影响,是吧。
你可以想象我,我是72年出生的,然后80年代中期开始半懂不懂,作为一个早会的神通型的少年;当我开始懂事的青春期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犬儒主义最严重的时候,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激烈的理想主义少年,一片黑压压的透不过气来的犬儒主义范围中,我艰难的,痛苦的,挣扎,成长,思索,有时候经常夜里一身冷汗,突然就坐起来,在那儿想中国的未来究竟要往哪里走。最让人痛苦,经过这么多年,犬儒主义的影响慢慢在消退。
你看到的社会就是这样,年轻人在学校很纯真,走进这个最恶心的社会以后,残酷现实不断的打击,发现一腔正直是非感很强的人,到了30多岁一事无成。由于社会大环境恶劣,那些勾心斗角整天耍心眼很恶心的人,到了30多岁,跟你本来是同学,他飞黄腾达,混的很好。如果你坚强的话,你会怎么样?你坚持到30多岁,仍然充满了正义感,你身边的人混的都比你好;如果你坚强你会怎么办?你会坚持你认为是对的东西,继续贫困下去,继续混的不得志,但是你仍然心里充满了骄傲。但如果你是个脆弱的人你会怎么想?你心想我这么正直,有什么好,你看这帮流氓都混的很好,于是我也去做流氓。这时候你为了保护自己,由于你的脆弱,退变成了一个犬儒主义者,这时候我们可以理解同情你,但是你再反过来说我这种仍然在坚持的人幼稚,这时候我就知道你这个人不可救药了。
你能分清圆滑世故和成熟的差异吗?我们今天总是有人说西方来的40多岁的人,说老美,老外,你说他40多岁了仍然显的很单纯,然后我们说他幼稚。这些人是不是幼稚?美国人确实是这样,三四十岁了,仍然显得很单纯,是不是幼稚。非常成熟但是他没有圆滑世故,不需要一肚子勾心斗角跟你耍心眼,不需要。因为相对健康的大环境的社会里,不需要搞这些东西一样能活得很好。在中国你就靠本事但是你不会勾心斗角,能不能混的好?
也有,但是很少。所以为了混的好一点,由于脆弱这帮人开始退变了。
我告诉你激烈的坚强的理想主义者会怎么做。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我的人生态度。比如说我开个车走在马路上,如果马路边一个老太太求救,我没碰过这种事,我会告诉你我会怎么做。如果马路边一个老太太躺在地上求救,正常的人会怎么样?停车把这个老太太送到医院去,正常人本来都应该这样做,或都会这么做的。送到医院去以后的结果是,这个老太太家属来了,硬说是我把她撞倒的,然后敲了我一笔钱走了。这种报道大家看过吧,中国这恶心社会成天出这种事。出了这种事一个普通人会怎么样?下次开车走到马路边看到一个老太太求救,他会怎么样?想了想,绕个弯,开走了,不救这个老太太,是吧。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我会停下来,看看是不是上次的老太太。如果是我就给她一个耳光;如果不是呢?我再把她拉到医院去,然后他子女来了,又敲了我一笔钱,走了。碰到第二个流氓老太太了,是吧。下次我再走在马路上,如果又一个老太太求救,我会怎么办?我问大家我怕不怕?我没那么彪悍,我也怕。如果不知道怕,那不是彪悍,那是脑子不好,是吧。你老被敲诈还不怕,怎么会不怕呢。所以说如果我第三次走到路边一个老太太求救,我也怕,但我会停下来,看是不是前两次的老太太。如果不是再拉上,送到医院,然后来了个子女,又敲了我一笔钱走了。第四次碰到一个老太太,我怕不怕?怕得要死!吓得像塞糠一样,浑身直哆嗦。但是我还是会停下来,看看是不是前三次的老太太,如果不是再送到医院去。你就知道什么叫坚强了,听懂了吧。
希望你一腔正义或者说充满了正直感,受到了身边的恶心的人你相信的人给你打击摧残的时候,你明确这样一点就是,你做正确的事不是为了他们做的,是为了你认为是正确的原则去做的。我停下来救这个老太太,不是对这个老太太有什么感情,我是意识到见死不救是不对的,因此我停下来了。听懂了吗,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坚强一点。如果你能坚强一点的话,你会像我一样在恶劣的大环境下仍然活的一身正气,非常的骠悍,不由得你不暗暗敬佩。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你在良知和走恶心路线之间摇摆的人的话,实在不行你就出国算了。在相对健康的大环境里是不需要勾心斗角,你只要有本事,仍然可以活得很好。但如果你一心一意的去走一条恶心路线最后飞黄腾达呢,那我就不跟你罗嗦了。
希望大家正确的理解[cynical]这个词的意思,彻底虚无主义者,相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私自利。
你什么时候就可以看出我们这个社会整个就是一个犬儒主义社会呢?很简单,今天90%以上的中国家庭,如果孩子,比如说自己的子女已经念中学了,走在马路上救了一个老太太送到医院去了,90%的中国父母会说什么?“下次千万别管这种事”,不管有没有被敲诈。
我不能太激动了,是吧。我已经尽量保持不激动了,我过去说着说着就要骂人了,今天已经很冷静了。
[cynical]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我从来不否认我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你可以说我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但我从来不是一个[cynical]的人。如果你竟然认为我是一个[cynical]的人,不是你对我的认识有偏差,是你对[cynical]这个词的认识有偏差。
cynical: n. 犬儒主义, 玩世不恭, 冷嘲热讽 犬儒主义与理想主义
cynicism,是“犬儒主义”。我们习惯上,现在英语里一般把它翻成“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这就是古希腊的一个思想流派犬儒主义。犬就是狗,儒就是知识分子思想的大师,是吧,犬儒就是狗大师的意思。(笑)这个不要笑,本来就是这样。创始人叫安提斯提尼,他的徒弟叫狄奥根尼,学哲学的同学都学过,是吧。狄奥根尼他们这一派认为那一切什么乱七八糟的生活都没意思,提倡回归自然,回归简朴,就好像一个狗一样地生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自称是一条纯种的狗。古希腊的人很尊重他,不敢把他叫狗,他很生气说“N~~明明是狗为什么不叫狗?”大家战战兢兢地在后面添了一个“儒”,表示狗大师,是吧,表示对他的尊重。这概念翻译到中国来的时候,早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酸溜溜地文绉绉翻译成这么独特的词,何必呢?就翻译成“狗大师”大家都明白。就是这派犬儒主义者。
这派起初都是些愤世嫉俗的人,后来理想破灭,蜕变成玩世不恭。我们说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表现形式很相似,是不是表现很相似?骨子里是截然不同的,但表现形式很相似,对世俗的东西都是讽刺和挖苦,都是这样。尽管这样,骨子里截然不同,愤世嫉俗的人是激烈的纯粹的理想者,玩世不恭的人是彻底的虚无主义者,本质是截然对立的,但表现形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我们处在一个不讲理想斗争的一个平庸年代,是吧,稳定压倒一切的弱智年代里,我们不再讲理想斗争了。
最激烈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最容易蜕变成彻底的虚无主义,因为他的理想太纯粹了,经不起打击,是吧,就是这样。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我刚刚举的只是一个方面,好多方面都是这样,一个人理想越纯粹越容易蜕变。当然如果你足够坚强就没事,像老罗这么坚强的话,尽管在很多方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受到无数锤炼,是吧,猛就猛在这里。(笑)我不是开玩笑的,今天我们这个比较恶劣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你们十七八岁、二十岁的时候,有哪一个不是理想主义者?都是充满了正直的,正义感的这种理想主义者,没有错,这才是好的,这才是健康的。大了或者高中毕业了走进这个残酷的社会,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打击,这个恶心的世界教给你的就是什么?圆滑世故的人才有前途。你是一个理想的,纯粹主义这样一个人,正直的这么一个人,处处表现自己正义的这方面,什么下场?没什么好下场。这是社会出了问题,不是你出了问题。结果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在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圆滑世故XXXX,这是多变态的一种局面啊。我今年32岁了,我仍然敢说我是理想者,我这辈子见到的活人里面――在我的身边――没有一个到了32岁还认为自己是理想主义者的。结果这些受不起生活的残酷打击,为了保护自己蜕变成圆滑世故的人,还有了幻觉,认为自己那是成熟,然后动不动说老罗,你这个想法挺幼稚的。(笑)他们是因为脆弱你知道吗?他们是脆弱。我也受过跟他一样,甚至更加残酷的打击,不改变我对正确事物的看法。所以你打我你就打我,我被打伤了回去添伤口,一样,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吧。如果你们在座的到了30岁还敢自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我就服了你,是吧,我就服了你。
我们讲这个犬儒主义这个词,本来是愤世嫉俗的人,他们是些激烈的理想主义者,都是非常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后来残酷的现实打击,最后他们蜕变成了彻底的玩世不恭的人。所以我们今天理解cynical,cynicism,cynics的时候,他有愤世嫉俗的表现形式,但骨子里他不是愤世嫉俗的人。虚无主义者、犬儒主义,他有愤世嫉俗的表现形式,但骨子里他是玩世不恭的人,彻底的虚无主义。我们理解怎么理解cynicism就是彻底的虚无主义,他是玩世不恭的,当然表现形式有愤世嫉俗的那些言行,骨子里是玩世不恭和彻底的虚无主义。还有两个方式的精确理解。有两句话,是吧,一个是韦氏辞典上释义非常好,什么样的人是犬儒主义者,就是“相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私自利驱使的”,这个人除了自私自利什么都不相信,他觉得自己这样子很聪明,这种人叫做犬儒主义者,是吧,这种人叫做cynics。还有个知道吗,著名作家王尔德有一句名言说得非常好,他说什么样的人是cynics这样的人,就是这种人知道所有的事情的价格,price,但是他不知道所有事情的value,价值,听懂了吗?这样的人叫做犬儒主义者,是吧。所以我们今天理解这个词从这几个层面去把握你就很准了,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是一个彻底虚无主义者,有一些愤世嫉俗的表现,但骨子里他不是愤世嫉俗的人,是玩世不恭的,彻底虚无,相信人的一切行为被自私自利驱使的,这就是对cynics最精确的把握,是吧。你知道这个就行了。相应的你知道了这个,我也给你讲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我们班上不要再有那些残废同学结课的时候在教师评语上,你可以骂我,给低分,什么都没关系,但不要说我是一个cynics,这是完全不了解我,我骨子里,我有愤世嫉俗的表现,我不是一个犬儒主义者,是吧,从来都不是,从来就没想是,以后也不是。我的学生说我too cynical,这种评语,每个班都有两三个残废写上这个评语,我一看就特别地生气,因为这是说明了两个,要么说明我教得不好,以至于你不理解,要么就是对我完全的误解,我是愤世嫉俗的人,但我不是cynics,cynics不是愤世嫉俗,骨子里是玩世不恭,彻底虚无主义、圆滑世故,相信人类一切行为是自私自利驱使的。
中国社会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我们中国社会最多的就是这种cynics。你们不要觉得这种古希腊的概念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中国人是最应该学习到底什么是cynics以及他是怎么形成的,是吧,我们社会最严重的就是这种犬儒主义。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们说,根据著名政治评论家欧文.豪的观点,所有的极权社会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时期:建立一个极权政权以后,给国民洗脑、灌输,让他以为自己生活在全世界最幸福的地方,我们那时候穷得要死,勉强吃饱饭,营养不良,但是整天想的是拯救美国人,大家知道吗?那时候去拯救美国,水生火热中的美国人。所以第一个时期是新政治的乌托邦时期,新中国历史上乌托邦时期是什么时候?顶峰是什么时候?大跃进的时候。你看那个时期中国人的那些黑白纪录片,现在看的话,长得都不一样,几亿人,但表情都一样,神情刚毅、目光亢奋,是吧,眼睛里闪烁着火热的东西,坚信自己为人间天堂乌托邦社会。接下来,这种大规模的民族狂热不受控制,诱发了大规模的恐惧,是极权政治的人间地狱时期。新东方历??新东方去了,是吧,新中国历史上的人间地狱――文化大 革命,即使共产党也承认吧,也不否认把文化大革命叫做人间地狱,是吧。经历了这种大规模的激情,但是呢狂热,激情、狂热、恐惧,耗尽了人民全部的力气,大家通通理想破灭,进入了麻木不仁的第三个犬儒主义时期。新中国历史上犬儒主义时期什么时候开始的?前苏联、中国都是这个德性,什么时候开始的?四人帮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三中全会以后,在我们这个国家里从普遍的理想,开始发现那些都很恶心,假的虚的以后,开始人们只谈经济建设,政治改革不搞,只搞经济改革。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在这个国家里只谈钱,只有钱被认为是诚实的,只要是敢在文艺界、思想界、艺术界谈什么理想主义,马上被大家炒作成罪人,搞得都不敢提理想主义。最严重的这十多年,理想主义这个词都不敢谈,被认为是跟狗屎一样恶心的东西,这是社会出了问题。理想主义有没有错?没有错。文化大革命那些理想破灭并不说明理想主义本身有了问题,是其他的方面出了问题,是吧,但是理想主义在这个社会上却受到了普遍的歧视。
犬儒主义盛行的社会里,道德是严重扭曲的,你们不知道,你们因为已经过了中国犬儒主义最恶心最盛行的那个时期。我不一样,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八十年代就是我青少年迷茫时期,中国也是犬儒主义最盛行的时期,我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激烈的理想主义少年,在一片黑压压的犬儒主义中,苦苦地成长和挣扎,心里不停地想,中国的未来究竟要往哪里去?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办公文档、旅游景点、出国留学、人文社科、经管营销、党团工作、教程攻略以及理想主义者与犬儒主义社会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4:10&&作者:&&来源:&&字号:|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父母反对孩子追星,主要是怕孩子游于嬉而荒了业,同时也担忧“追星”给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不良影响。但到头来父母会发现,这种事儿是越反对越爱。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对孩子的阻挠越多时,孩子对偶像的迷恋反倒越强烈、越执拗。其实孩子“追星”这事,表面上看起来狂热和盲目,但背后深藏着孩子的心理需求。“追星”是追求理想的自我,孩子效仿明星,崇拜明星,很可能是想通过模仿榜样而让自己变的更好;“追星”是寻求归属的感觉,孩子们通过共同谈论明星、一起参与追星,更容易融入进同龄人的朋友圈;“追星”是爱之初体验,孩子在追星的过程中初尝喜欢和悸动的滋味,咀嚼甜蜜和忧伤,学会爱和付出的道理。对于孩子追星,父母其实大有文章可做,如果能因循善诱,定会有意外收获!
  顺应天性去“追星”
  文/吴文君
  原文刊载于网易教育频道
  (节选自《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
  到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比如孩子在幼儿时期玩尿和泥、在青春期满大街追星等,这就叫天性。孩子的体内自有一股内在的力量引导他们去探索世界,父母不必过于忧虑和担心,只需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对孩子稍加引导,孩子便会在懵懂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对于孩子“追星”的行为,只要不出格,父母也无须过多干涉。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她崇拜过很多偶像。她小时候崇拜过周杰伦,那是她最早崇拜的偶像。当时孩子们都喜欢周杰伦,大部分成人却并不怎么认同他,听不懂他啰里啰唆唱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成人都奇怪,这个长得很不主流的周杰伦,为什么会那么受孩子欢迎?
  那时,女儿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第一张周杰伦的专辑,对这张专辑她是百听不厌,她也曾邀请我坐下来听一听,但我始终听不出来什么子丑寅卯。
  直到有一天,她拉着我坐下来,让我静下心来去看歌词。当我读到那一首首优美的歌词时,我叹服了,也真的开始对周杰伦刮目相看了。我这时才明白,原来这个年轻人也是很中国的,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很有才情。他的歌词那么美、那么深沉,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力量,并非无稽的游戏或者玩闹。
  我开始接受崇拜周杰伦的女儿了。那年周杰伦来苏州开演唱会,她执意要去看,由于同行的还有他们班的几名同学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于是我同意了。那天晚上她回来的时候都已经11
  点了。她的嗓子喊哑了,整个人兴奋得脸上泛着红光,她还买了张大海报,无比兴奋地和我分享他们是如何为周杰伦加油助威的。虽然我没有身临其境,可我能想象到那个场景:在那个场合里面,所有的人跟随相同的旋律,一起欢呼、一起欢唱,那份现场的疯狂和痴迷是真实的,是充满魅力的,这将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震撼。
  那之后,她又买了周杰伦另外几张专辑,不过她越来越失望,说他的歌越来越不好听,她的兴趣慢慢转向另外的方向。后来她又在网上发现了名叫“小栗旬”的日本偶像,一个装扮分不清男女的日本明星,他身上有很多鬼魅的东西和非大众化的东西在吸引着女儿。那时女儿正十一二岁,她的这种追星行为也许正是内心发生变化的一份投射吧。我无法明白,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吸引她。她在网上追踪着他的消息,还加入他的粉丝吧去感受那种气氛。某一次,女儿非常难过地对我说,小栗旬在上海的演唱会被封杀了,他在北京的演唱会也受到了冲击,对此她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和失望。她还几次要求到上海去参加他的歌友会、演唱会,但我都委婉地拒绝了。
  慢慢地,她的兴趣又开始转了,这次是受我的影响。当时电视上正在热播《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我深受剧情影响,痴迷地跟着这部电视剧一集一集看下去。这部电视剧所体现的很多理想、积极的信念让我感动,那些积极的、活跃的年轻人形象也让我很受教育。我极力向女儿推荐这部好片子。她一般对我推荐的东西都不置可否,还常常说我理想主义、幼稚、过时。因此对于我的这次推荐,她根本不买我的账,直到过了很久,通过网上某些人的介绍,她才开始对这部戏真正感兴趣。然后,她用自己的方式进入了“士兵突击吧”那个社群讨论区,她在里面见识了一群与众不同的人,有大学生、医生等各种充满积极力量的人,激动地讨论着剧情,用自己的文字续写《士兵突击》。
  这些东西吸引了女儿,她开始自己去找《士兵突击》来看了。她开始喜欢剧中的李哲、班长史今,她开始以她的方式续写《士兵突击》。她从不让我看她写的东西,不过我知道,在这个群里的是一群积极的、有正向力量的人,跟他们在一起,女儿会受到很多积极的影响。
  那段日子,她放学一回来,就会在那个吧里待很久,去跟踪那个帅气的李哲的新闻,去访问班长的扮演者张译的博客……她比我要痴迷多了,可她从来没有喜欢过那个傻傻的许三多,她喜欢帅帅的男孩子。我不知道她对《士兵突击》中的群体偶像迷恋了多久,可我知道李哲、史今、袁朗等剧中角色的很多名言,已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
  比方李哲的那句名言“要淡定”是她常挂在嘴边对自己的提醒。
  比方史今说的“不管怎样,我要坚持”成为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信念。
  说来惭愧,她参加UWC面试之前,我跟她讨论对人生、未来、世界的信念时,她说出来的都是这几个演员表达的话。而政治老师,包括我平时传达给她的东西,并没有成为她生活的信条,这也让我看到了偶像的力量!
  《士兵突击》这部纯男人的戏伴随女儿度过青春初期那一小段岁月,是一件幸事。这部戏中的正向、阳光、充满个性的男性群体形象影响了青春期的女儿,让她在那段懵懂状态中有一些成熟的、富于时代感的,同时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陪伴,另外,这段经历也让她和其他男生的相处发展到新的高度,与那些富有个性的影星相比,《士兵突击》中那群男子汉更有时代感、上进心和生活的特色。而女儿每天忙着在网上去跟踪《士兵突击》中那些演员的信息时,就顾不上看班级里某个男生,顾不上去跟那些显得幼稚的小男孩儿去发展什么恋情了。
  回顾女儿成长的那段经历,我很庆幸有《士兵突击》这部片子陪伴她,就像我们小的时候,有《烈火金刚》,有张海迪,有《红色娘子军》中的王心刚陪伴我们、影响我们。女儿经历了她那段懵懂状态的成长,完成了自己的定位:“要做有意义的事。”这还得感谢《士兵突击》!
  -------------------------
  关注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帐号【xdfjtjy】,即可每天分享到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精品文章。如果您喜欢,请您与朋友一起分享。坚持每日阅读,收获家庭成长!
  欢迎您与我们在线互动,分享原创教育感悟,推荐教育好文,提出教育疑问,您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家庭教育领域知名学者及专业教育人士,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热点话题。投稿或荐稿Email:。期待您的参与!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产生的模板变量不合法!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教育万花筒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0号 | 京公网安备 90号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想主义者是幼稚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