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作者主动撤稿影响有什么影响

撤稿对作者会产生什么影响?
已有 8172 次阅读
|系统分类: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2017年8月3日,韩春雨从NatureBiotechnology撤稿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学术媒体的头条,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或许,我们好奇,这对韩春雨及其合作者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JASIST上的一篇论文恰好解释了论文撤稿对作者的影响。编译作者:步一 /Indiana University & &原文作者:Mongeon,P., & Lariviere, V.论文推荐人:舒非 /McGill University & 图文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Nature Biotechnology》频繁的撤稿事件2017年8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网站显示,韩春雨发表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论文已被撤稿,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学术论文被撤稿的新闻不再新鲜。今年4月,107篇发表在《肿瘤生物学》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被撤稿,该期刊自7月起不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仅2012和2013年,PubMed就撤稿了500多篇论文;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约20倍。论文撤稿数量的增多已经引起了学术圈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要“让学术造假者感到压力”;今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印发《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守“四个反对”底线的方针。撤稿对作者的后续发表与被引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或许,我们好奇,这对韩春雨及其合作者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去年,加拿大的两位学者Philippe Mongeon和Vincent Lariviere的一项研究已经解释了撤稿对作者的影响。Philippe Mongeon和Vincent Lariviere从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名为“撤稿论文”(Retraction of publication)一类的论文,结果中含有2299篇被撤论文。同时,他们还得到了论文的相关信息,例如作者、论文发表时间、撤稿时间等。然后,作者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找到了这些论文的对应信息,并选取其中属于“生物医学”和“临床医药科学”的期刊论文作为数据集。为了研究撤稿对作者的影响,他们从数据集中选取了年被撤稿的论文,以便获取足够的时间窗口来研究对应的作者群。他们还使用了Azoulay等人2012年的研究结果将被撤论文分成“学术造假”(fraud)、“学术过失”(error)和“其他”三类,并选取被归纳为前两类的被撤论文进行研究;这样,他们共选取了293篇被撤论文。对于每篇被撤论文,他们还选取了一篇非被撤论文进行对照试验。这篇非被撤论文和被撤论文的作者数量相同,并且发表在同一期刊的同一期上。他们选取了撤稿前、后各五年作为时间窗口研究被撤作者群体的年均发文量和平均被引量(文章被引量除以所在领域当年所有文章被引量的平均值)。他们还根据Azoulay等人的研究结果将被撤论文的作者划分成了负有主要责任的作者和其他作者。研究结果显示,论文被撤对于论文作者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在论文被撤后的五年内,79名负有主要责任的作者中有45位没能再次发表论文。而对于被撤论文中负次要责任的作者,论文被撤稿对他们的影响也极大。结果也显示,有27.6%和20.3%的非主要责任作者在论文被撤后的五年内也没能再次发表论文。尽管没有发现撤稿对于作者合作情况的影响,作者还是找到了撤稿对于作者负面影响的直接证据。论文撤稿后,没有负主要责任的作者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而对其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造假比过失的影响更恶劣从撤稿的原因上看,因“学术造假”而被撤稿的论文,其对于作者的不良影响要远大于“学术过失”。此外,他们还发现了这一不良影响与作者排名的联系,即:对于第一作者的影响整体上看最大,其次是最后一位作者(往往是通讯作者),最后是其他排名中间的作者。
[1] Mongeon, P., & Lariviere, V.(2016). Costlycollaborations: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fraud on co-authors' careers. Journalof the Association for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7(3), 535-542.[2] Azoulay, P., Furman, J. L., Krieger, J.L., &Murray, F. E. (2012). Retraction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18449.[3] /society/_418499.s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江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0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健康界APP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中国61篇论文被撤稿 涉及多家三甲医院
来源: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8月18日,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其中有61篇来自中国。
8月18日,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理由是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涉嫌造假。施普林格在关于此次撤稿事件的声明中并没有明确指出64篇涉事论文来自哪个国家。但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从施普林格网站检索得到的完整撤稿论文目录显示,64篇涉事论文有61篇来自中国。而就在今年3月,英国BMC(BioMed Central)出版社(施普林格集团下属公司)也曾撤回43篇医学论文,在那一轮,有41篇来自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同样出自“同行评审”。()同行评审,译自英文单词peer-review,也被称为“同行评议”。它是学术刊物普遍采用的一种论文评审制度。一般由刊物编辑邀请论文所涉领域的学者评价论文质量,之后主编参考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刊发。这一制度本意在于确保论文&开诚布公&,保证研究足够真实、有分量。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在声明中表示,集团的期刊编辑先是发现了一些论文评审人的电子邮件地址令人怀疑,随后展开的内部调查又发现了伪造的同行评审报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64篇论文的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正当影响。”不过该集团发言人也说,由于存在一些为论文作者提供咨询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他们的行为或许会影响到同行评审过程。如果内部调查能证明作者对同行评审过程造假并不知情,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重新提交论文并展开有效的同行评审。英国BMC出版社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帕特尔(Jigisha Patel)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一些作者们很天真,想要论文手稿被发表,但是他们被第三方付费机构欺骗了。这种机构可能提供为手稿润色的服务,甚至可能保证论文最后一定会被发表。”帕特尔同时表示,“不仅出版商要解决这个问题,期刊、科研机构和学者们都需要联合起来,科研人员因为面临着论文发表的压力,才会出此下策。”帕特尔提到的科研人员所面临的论文发表压力,相信各大公立医院的医生对此都深有体会。当前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职称的评定与论文直接挂钩,不同职称级别对论文的数量有不同的要求,不管这一规定被多少人诟病,但它依然是全国通行的法则。丁香园曾对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生职称晋升所需论文发表情况做出调查,调查显示:· 在中级职称的评定中,26.87% 的医生表示,需要 1 篇核心期刊的论文,23.55% 的医生表示需要 2 篇核心期刊;· 在副高级职称的评定中,31.54% 的医生表示需要 2 篇核心期刊,占比最大,23.08% 的医生表示需要 3 篇核心期刊,而 18.41% 的医生表示必须发表 SCI 论文。· 晋升高级职称对论文的要求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有 24.33% 的医生表示,必须发表 SCI 论文,超过 46% 的医生表示需要 3 篇以上的核心期刊论文。从这些不难看出,原本就已过度繁忙的医生论文发表压力巨大,但如此畸形的医疗界现象已然成为常规,医生为了评职称躲不掉论文,后果就是学术造假、论文买卖。而在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不合理:医生正在偏离治病救人的本质。附:此次撤稿事件涉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黑龙江省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付费查看全文(1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1元)
登录查看全文
已发表0篇文章
已发表0篇文章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震惊!SCI 107篇文章造假被撤 全部来自中国!
4 月 20 日,著名出版商 springer 旗下沉寂数月的 Tumor Biology (影响因子 2.926)发声,撤销杂志收录的 107 篇文章,他们绝大多数都被证实同行评议造假,而且都来自中国!根据论文撤稿监测网站 retraction watch 的报道,Tumor Biology 经过去年一年的调查得出 107 篇文章同行评议造假,它们大部分都是通过「真评审专家假邮箱」的方式,瞒天过海逃过评审监控。Springer 发言人解释,此次被撤调查源于 2015、16 年陆续爆出的撤稿风波,Tumor Biology 编辑部对收录的文章再筛查了一遍,发现了端倪:很多评审专家不断更换名字,以掩盖此前的评审记录。图1 论文撤稿监测网站 retraction watch 的报道除了这次已经撤销的,发言人表示,他们还在继续追查和这些评审专家相关的其他文章。这里的潜台词是,可能还会有大规模撤稿上演,撤稿的篇数还有可能上升。这也创造了一个「记录」,这是著名学术撤稿网站
,报道的一次性撤稿最多的记录。丁香园统计了这次撤稿中涉及国内医学院校和医院,让我们看看,都是哪些学者在「作假」。图2 上海、山东、辽宁、浙江成为了撤稿的重灾区经统计,撤稿最多的为上海交通大学(14 篇)、山东大学(9 篇)、中国医科大学(7 篇)。丁香园也会继续持续关注这一事件,让我们一起,维护中国学术环境。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117篇SCI论文被撤稿的背后|论文|公司|中国青年报_新浪新闻
  原标题:117篇SCI论文被撤稿的背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 实习生 邱墨山 何欣禹来源:中国青年报(日08版)
  “论文造假”的舆论风暴又起。
  12月12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召开的2016年“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上,曝出2015年国际著名学术刊物撤销论文的重磅消息。
  据通报,自2015年3月开始,《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爱思唯尔》《自然》等国际出版集团出现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国作者的论文有117篇。其中,23篇标注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获得资助的项目申请书。
  2014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约25万篇,仅次于美国,是英国的两倍,与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值得关注的是,经基金委调查,第三方中介机构在这些学术不端的案例中扮演重要角色——上述28篇被撤销的论文,都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更有甚者部分论文完全是通过买卖请人代写代投;会上通报的8个科研不端典型案例,又涉及伪造论文审稿人邮箱、提供虚假审稿意见、操控论文同行评议过程等行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本次被曝光的第三方机构——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丰核公司”)有“前科”,代写及买卖论文已形成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当前,相关中介机构业务分类较多,提供服务的“红线”模糊,国际论文的审核也存在着灰色地带。
  涉事第三方中介机构已非第一次被点名
  这批论文为何被撤稿?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卫指出,问题在于“同行评议涉嫌造假”——第三方中介机构在代人投稿的过程中,虚构了同行评议专家的信息,通过“幽灵”评审向期刊和出版社等审稿平台提供编造的评审意见。
  基金委进一步调查发现,28篇被撤销的论文中,13篇与一个名为“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上海丰核公司的官网称,公司总部在上海,在济南有一家分公司,北京、沈阳等6地设有办事处。
  基金委通报的第一个案例,对这家公司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2015年8月,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因同行评议涉嫌造假,撤销了上海某大学王立山等人于2013年发表的1篇论文,该论文是王立山读博期间发表的4篇论文之一。
  王立山称,自己迫于博士毕业压力,在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完论文后,伪造了通讯作者的电子邮箱,随后委托同学臧卫东投稿。臧卫东表示,他在投稿推荐审稿人环节伪造审稿人邮箱,并因此掌控了此邮箱,向编辑部反馈编造的审稿意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查询发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海丰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臧卫东。日之前,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王立山。日,上海丰核公司因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2014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同年7月29日,在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后其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这并不是上海丰核公司第一次作为第三方机构被点名。2015年3月,BMC(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曾撤销旗下12种期刊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来自中国。据《科技日报》披露,中国科协对涉及的31名作者逐一调研,结果显示,有5家第三方机构与15名被撤稿作者合作。
  除上海丰核公司及其分公司济南丰核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外,另外3家机构包括:上海翊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艾斯泰微(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魔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上海丰核公司、济南丰核公司、上海翊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际都出自同一个集团。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显示,上海丰核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为臧卫东、桑运霞;济南丰核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为臧卫东、王立山;上海翊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此前的法定代表人即为臧卫东,监事备案为桑运霞,日,该公司注销。
  论文买卖“一条龙”服务
  能够提供SCI论文代投甚至代写的公司并不少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找到一家名为“LetPub”的网站,其明确称,会对论文构思、主题确定、内容组织、全文完善、发表支持等进行全程“一条龙式”的专业指导服务。有类似业务的上海沃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提供“SCI论文发表‘全程服务’”,包含论文编写、选刊投稿、审稿人回复、修回等直到文章成功发表等业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看到,上海丰核公司网站上标有“提供课题整体外包‘一站式’解决方案”等广告,但并未找到直接与论文代投相关的业务。记者随即拔打了该网站的联系电话,询问是否可以提供SCI论文代写。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代写到代投,还可以确保论文的发表”。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论文代写中,公司使用的数据是真实的,来自于其他人提交的数据和原始数据,可以整体下载后做整合分析。而实验性的论文,则需要客户提供实验样本,加收实验部分的费用。
  “SCI论文代写是按照投稿影响因子来收费的。”这名工作人员称,“包写包发”1.0的价格是3.5万元;2.0的价格是7万元,以此类推。从论文的数据、成文到发表,最快需要18个月。“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在投稿推荐审稿人环节,该公司工作人员声称,可以帮忙注册邮箱。“邮箱的注册比较简单,其实就是第三方评议。”
  现年29岁、微生物学博士毕业的“SCI论文职业写手” 陈立明(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整体外包”包括根据客户的研究方向设计课题、做实验、分析数据,最后是写文章和发文章。
  他还进一步对这些第三方机构进行了分类。在他看来,这些公司分为“真正的学术辅助/科研外包公司”“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术辅助公司”“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术辅助公司(低配版)”,以及“论文买卖公司”。
  陈立明表示,在他熟悉的生物医学SCI领域,“学术辅助和单纯的代写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他理解的“真正的学术辅助/科研外包公司”业务覆盖面广,有着良好的实验条件,比如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价值2000万元以上的固定实验仪器,负责实验外包和试剂生产。
  陈立明说,“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术辅助公司”业务的开展,则是建立在客户提供数据的基础上。“好一点”的公司虽然没有实验,但数据分析、科研培训的业务也有不少。但在“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术辅助公司(低配版)”和“论文买卖公司”这里,数据造假和第三方评审造假就出现了。
  是否违规的“红线”难界定?
  陈立明告诉记者,事实上,“代写”业务在国际上“挺普遍”。
  “国外确实没有代投,但代写会有。其实翻译就是代写的一种,叫做‘有中文初稿提供英文初稿’。很多代写的业务都是翻译,所以问题在于你怎么界定。”他表示,学术文章很难直译,从中文到英文,基本上就是写手把原来的内容打散重组的过程,严格来讲不能称为翻译。
  “如果叫翻译和润色没问题,但一说代写就是学术不端。可实际这两种业务在操作上并没有本质区别。”陈立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指出,所谓规范的第三方机构也是一种“擦边球”,“很难讲清楚”。
  他表示,国外很多承接这类业务的第三方机构,名义上称自己为翻译公司,替人将论文润色,但“这个中间没什么明确的界限”。
  “从替人翻译论文到替人造一个论文,论文造假还有不同的程度,可以帮你修改或者干脆连实验都替你做,都是很自然的过渡。这些公司也会打通审稿的路子,保证你发出SCI论文。”江晓原说。
  江晓原说,这些所谓的“规范的第三方机构”既不透明,在操作时又有着很多可以平滑过渡的空间,因此很难简单判定其业务是否真正规范。“一篇文章投稿者找人润色,基本不可能告诉杂志社。你没办法掌握这个事实,所以根本谈不清尺度。”
  在江晓原看来,SCI中收录的期刊,实际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他表示,根据最新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有8000多种期刊收录在SCI中,而其中部分期刊因为影响因子不高,发表较为容易。本次涉及的论文大多是发在这些期刊上,相关的论文买卖公司一般最终刊发的,也都是影响因子比较低的期刊。
  “影响因子比较高的刊物,比如影响因子在前20的,有许多根本不实行所谓的同行评议。”江晓原说,“他们的办刊机制和我们这里的科普杂志一样,没有编委会,也不实行我们这里所想象的同行匿名审稿制度。比如《自然》杂志,现任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在2014年接受果壳网专访时,又一次特别声明《自然》‘从不设编委会’,而且‘自然集团的所有期刊都这样’;坎贝尔以此为荣,他觉得没有编委会才能有独立的思想,不会被学术界的人左右。”
  江晓原指出,相对来讲,同行评议是目前最为公正的方式,“那些买卖论文、虚构同行评议的第三方机构,其实都背离了同行评议的初衷”。
  论文审核存在灰色地带 监管真空从何而来
  江晓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在很多的杂志没有纸质版,都是所谓的在线发表,如此一来,每期杂志里论文数量基本没有限制,也就造成了编委会审稿的负担。审稿“外包”,弊端就出现了——“这些公司并不是我们所想的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成员,一旦外包出去其实就不再是同行评议了。”
  他解释,外包的商业公司衍生了新的审稿模式,让投稿人自行推荐几位审稿人,外包公司会从中找人审稿。投稿者需要提供审稿人的邮箱,于是便有人自己注册了另外的邮箱,编造出子虚乌有的审稿人。外包公司的审稿人将要审的稿子发到邮箱里,实际上是发到了作者本人那里,或是发到代笔的公司去。顺理成章地,会收到正面的审稿意见反馈。而同行评议演变成弄虚作假的行为。
  “这些杂志在线发表后,造假现象成批量地出现,规模越来越大后会让某些杂志警觉起来,发现了自己的审稿有问题,进而进行调查。”江晓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最近很多杂志都进行了核查,随之而来的是几十篇论文被撤稿。
  他说,这些撤稿的文章也不全来自中国,但由于我国考核能力、职称的时候对论文很看重,所以被撤稿的论文也较多。
  被撤稿的论文中,甚至有部分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江晓原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依照作者发表的刊物及成果。“只要刊物本身没问题,他们基本就会信任。造假若要被揭露,往往也是由发表论文的刊物来进行。”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相关规定,基金委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罚,最严重的为7年内禁止申请科学基金项目。“对于情形特别恶劣的,监督委员会其实希望能终身禁止申报。”基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宜瑜曾对媒体表示,“科研诚信建设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希望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写论文最根本的目的,是学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出来,促进同行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这也是学术论文本来的作用,但现在已经远远超出这个范畴。”江晓原说,当越来越多的投稿人背离初衷,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空间便不断扩大。
捐款者想要通过筹款,来接近他的爸爸,也就是唐纳德·特朗普,他于明年1月20日将正式出任美国总统。
摘要难道当前的“阴盛阳衰”,原因之一竟然是“文革”?
两任局长的领导风格完全不一样,在其任内的手下的工作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全球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是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的持续恶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后小论文撤稿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