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柱度检测方法检测内角,较小检测值怎么检测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同一个圆柱上,不同的两个点,如何测量出这两个点在圆柱圆截面上的角度?目前有没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能够测量出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可以使用三坐标测量得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图文】圆锥角测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圆锥角测量
大小:5.4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直齿圆锥齿轮节锥角测量方法的研究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直齿圆锥齿轮节锥角测量方法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1|
上传日期: 07:13:2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直齿圆锥齿轮节锥角测量方法的研究
关注微信公众号一种改进的快速角点检测方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2期
一种改进的快速角点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传统的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检测率和可重复率高,但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而Trajkovic等提出的角点检测器虽然计算量小,但是易对边缘产生伪响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Harris的快速角点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多格算法,并使用四个基础方向上最小强度变化作为预处理结果,再使用自相关矩阵得到角点的响应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改进了Harris算法和MIC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边缘响应及纹理角点,并且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
【作者单位】:
【分类号】:TP391.41【正文快照】:
1引言兴趣点是一种很重要的底层图像特征点,在所有的特征中,因“角”在各个方向具有较大的强度变化,具有旋转不变和不随光照条件而明显变化的特点,多数兴趣点检测器将角点作为兴趣点。对于诸如立体匹配、图像配准、全景拼接、目标检测或识别、运动追踪、机器人导航等多种图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尚振宏,刘明业;[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5年03期
尚振宏,刘明业;[J];计算机应用;2004年10期
陈磊;陈宗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何凯,安如,周绍光,金夏玲;[J];测绘学报;2005年03期
徐志祥;吴波;田一翔;田礼乔;;[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年04期
管海燕,郭建星;[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年01期
朱军林;朱秋煜;张婷;;[J];电视技术;2006年02期
陈利军,刘侍刚;[J];电子科技;2004年09期
廖常俊,骆德渊,秦东兴,黄大贵;[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2期
邹凤娇,苏显渝,李美菊;[J];光电工程;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大琛;于起峰;陈善广;李立群;;[A];计算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朱晓冬;周明全;耿国华;;[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张笑非;邬正义;谈正;;[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李起成;杨猛;陈毅松;汪国平;;[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强永刚;殷建平;陈涛;张国敏;;[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军南;丛爽;;[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徐萧萧;陈宗海;;[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Zhao Yongrui1, 2 Zhang Shan2 Fan Guijie2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 China)
(2.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 China);[A];ICEMI'2005第七届国际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华顺刚;刘婷;欧宗瑛;;[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Zhao Hongyinga, Cheng Yinqianb, Li Guob a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Key Lab of Spatial Inf. Integration & Its Application, Beijing, 100871, China. bCollege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A];Proceedings of Electronic Imaging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V(Part One of Two Parts)[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丽;[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邱志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陆宏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宋汉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朱晓冬;[D];西北大学;2004年
朱胜利;[D];浙江大学;2006年
鲁光泉;[D];吉林大学;2004年
刘勇;[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曾吉勇;[D];四川大学;2003年
张汗灵;[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明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夏奇;[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金晟毅;[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武广智;[D];浙江大学;2006年
王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李莹波;[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薛富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巫林;[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姚建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刘兴忠;[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登荣;刘辅兵;俞乐;蔡志刚;邓超;;[J];国土资源遥感;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莹莹;王书志;冯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2期
施庆;郭欣;;[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6期
王诗琴;程耀瑜;师惠萍;刘永林;;[J];传感器世界;2011年04期
曲天伟;陈晓丹;曹雪栋;陈桂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7期
吕娜;冯祖仁;;[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1年02期
冉隆科;;[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4期
滕书娟;李琳琳;唐春鸽;;[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李娟;卢选民;陶旺林;单长;;[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6期
杨淼;龚成龙;魏志强;;[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年04期
史延东;刘海清;宁飞;;[J];计算机仿真;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薇薇;吴怀宇;;[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陈杰春;赵丽萍;郭鸣;;[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郭宏国;周铨;赵荣椿;;[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起成;杨猛;陈毅松;汪国平;;[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王利强;郝莹;;[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敖雪峰;武仲科;周明全;宋荣青;王燕妮;;[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华瑞娟;蔡利栋;;[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C];2010年
胡学龙;张根生;杨义军;;[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王忠石;徐心和;;[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付朝霞;韩焱;昝波;;[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孙秋成;[D];吉林大学;2010年
罗晓晖;[D];重庆大学;2002年
赵颜利;[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王立中;[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刘海容;[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傅荟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徐玲;[D];重庆大学;2009年
吕娜;[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赵晓芳;[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元元;[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郭晓晶;[D];青岛大学;2009年
邹凤娇;[D];四川大学;2005年
黄喆;[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陈光;[D];吉林大学;2009年
范翠翠;[D];青岛大学;2008年
徐琨;[D];南昌大学;2005年
郭晓冬;[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梁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靳秀华;[D];长安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微波暗箱反射率电平分析与测量
微波暗箱反射率电平分析与测量
无线电工程师极力寻求一个无线电引信辐射的电磁波,它可以自由地向四面八方辐射而没有任何反射干扰,换句话说,就是极力寻求一个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提供一个为无线电引信工作的自由空间。
无回波吸收室的出现 满足了这类工程研究的需要。这类无回波吸收室是指用无线电波吸收材料构成内壁的房间。利用这种特殊的墙壁使得入射的电磁波被最大限度的吸收,最小限度的反射,并且在室内的某一部
无线电工程师极力寻求一个无线电引信辐射的电磁波,它可以自由地向四面八方辐射而没有任何反射干扰,换句话说,就是极力寻求一个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提供一个为无线电引信工作的自由空间。
无回波吸收室的出现 满足了这类工程研究的需要。这类无回波吸收室是指用无线电波吸收材料构成内壁的房间。利用这种特殊的墙壁使得入射的电磁波被最大限度的吸收,最小限度的反射,并且在室内的某一部分空间能构成一个接近&自由空间条件&的无回波区域。
无回波吸收室用途是相当广泛的,几乎所有的无线电参数的测试工作都可在无回波吸收室内进行,比如天线特性测试、雷达截面测试、整机系统灵敏度测试等各种各样的模拟试验,各种飞机、导弹、人造卫星上的无线电设备也都可以在无回波吸收室内进行综合试验。
2 吸收材料的性能分析
无回波吸收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吸收电磁波能量的,像黑色颜料吸收光线一样。在通常情况下,要产生明显的吸收作用,吸收体至少需要有1/4波长的厚度。
吸收体的吸收性能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电磁波碰到某物体表面时,电磁波的一部分能量要被反射回去,一部分能量要穿过边界传到第二媒介里,这些进入物质表面的电磁波通过各种途径穿透媒介并在物质表面的另一边变成辐射能,电磁波的强度变弱了;而没有穿透过去的那部分电磁波能量就被吸收了。因此要达到理想吸收电磁波,首先,吸收材料应能尽量使入射到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透入,即进入到吸收材料里边去,使电磁波反射达到最小。其次,若使电磁波全部进入吸收材料内,要求电磁波入射线要垂直吸收材料的表面。再次,透入到吸收材料里的电磁波能量应能有效地把入射的电磁能量全部吸收。由此可见,暗室的性能(如反射率电平的大小)关键取决于所使用的吸收材料,通常所使用的吸收材料为角锥状,其形状如图(1):
如果采用角锥型吸收材料,则电磁波无论是以何种极化(平行极化或垂直极化)入射到吸收材料上,总是有两个面处于平行极化的斜入射状态,另外两个面则处于垂直极化状态。在斜入射状态情况下,垂直极化的界面反射一般都比平行极化大。
在两种极化都存在的情况下,总体的反射系数在仅有平行极化与垂直极化的反射系数之间,并且比较接近于垂直极化。
电磁波在界面上的反射,根据有关文献[1],在斜入射情况下,其特性阻抗为:
其中&i为入射角,&t为波在介质中的折射角,&是受射介质的特性阻抗,&0是空气特性阻抗。一般情况下空气特性阻抗为入射介质的特性阻抗。
两种极化的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的界面反射系数如图(2)所示,假定吸收材料。
由此可见,垂直极化波的界面反射系数总是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而平行极化波的界面反射系数却是先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可较垂直入射时小得多。然后再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除了小入射角和接近于 90&入射角的情况外,大多数情况下,平行极化波的界面反射都远较垂直极化波的小。
3 小圆柱形微波暗箱的静区分析
一般而言,暗室的电性能主要由静区的特性来表证,静区的特性又以静区的大小、静区内的反射率电平、交叉极化度、场均匀性、路经损耗、工作频率范围及固有雷达截面参数来表述。
所谓静区是指暗室内受各种杂散波干扰最小的区域。它的大小除了与暗室几何形状、工作频率、吸收材料的电性能有关外,还与所要求的反射率电平、静区的形状及暗室的结构有关。对于小圆柱形暗箱,由于其结构对称、内壁铺设相同的吸收材料,静区呈柱状,轴线与暗箱的轴线一致,它的直径满足下式:
式中:&--波长,R--收发天线的距离。在静区内的反射率电平,可以用下式描述:
其中:ED为小圆柱形暗箱轴线方向的入射场;
ER为由反射、绕射和散射在测量点合成的等效反射场。
小圆柱形暗箱内任意一点反射率电平的大小是随着工作频率变化而变化,为了准确地检测出反射率电平,必须先明确以下几点:
(1) 把接收天线纵向移动(沿圆柱轴线),如果接收信号强度随着1/R 变化[2](R为收发天线间的距离),表明圆柱形暗箱测试满足远场区测量条件。如果接收信号以半波长为周期振荡变化,表明天线之间耦合较强。如果振荡周期大于&/2,表明存在多路经反射信号。
(2) 在待测点端面处,上下左右移动,或沿轴线纵向移动以探测场强是否均匀,如果接收电平起伏优于0.25dB,且上下基本对称,表明满足入射场锥削幅度要求。
4 利用空间驻波法检验小圆柱形微波暗箱的反射率电平
从物理上讲,沿暗箱轴线横向或上下移动无方向性探头天线,测量空间驻波曲线,根据驻波曲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Emax(dB)、Emin(dB),确定反射率电平[3],如图(3)、图(4)所示:
但是实际的天线具有方向性,为此必须对公式(6)进行修正,即天线位于&角接收到的入射场比&=0&时的入射场低AdB,在&方向,驻波曲线极大值与极小值dB数之差为:
则在&方向上的反射率电平为:
图(3)、图(4)分别表示了自由空间的入射、反射波构成的驻波和驻波曲线。显然该方法的实际物理意义是:在理想状态下,暗箱内只存在直射波,而投射到吸收材料上的电磁波能量绝大部分被吸收掉了,但当有一定的杂散波存在(如反射波、绕射波、散射波等),这些相干波束在极化相同的条件下,当两波间相位相差2n&(n=1,2,3)时,就形成波峰,而相位差为2(n+1)&的地方,两波相抵消或部分相抵消形成波节,在圆柱形暗箱内出现许多波峰、波节而形成场结构相当复杂的空间驻波分布。因此,在静区范围内反射率电平要比其它空间内的反射率电平小很多。
5 确定小圆柱形微波暗箱反射率电平的主要方法
(1) 测量接收天线的方向图,在所需要的方位角&上标出相应的方向图电平A1(dB)。
(2) 将天线最大辐射方向指向&角,横向移动天线并记录此时的空间干涉波曲线,如图(5)所示:
(3) 描绘驻波曲线的包络,由包络线的极大极小值求出&Dab,并求出它的平均电平A1(dB),若ED>ER,A1(dB)就是接收天线的方向图电平。如图(6):
(4) 在不同的角上,重复(2)、(3)步骤,就能求出一系列空间驻波曲线,再由驻波曲线的包络来求出&Dab值,在ED>ER的情况下,由式(8)就能求出不同方向上的反射率电平。如果ED>ER,则需按下式计算反射率电平:
由于ED随天线的移动有规律的变化,ER无规律的变化,在某取向角,如果实测空间驻波曲线的平均值出现无规律变化时,就能判定ER>ED,或者在这个取向角上,假定驻波曲线的平均电平比在这个取向角上方向图的电平高,也能判定ER>ED。
6 建立小圆柱型微波暗箱的测试系统与测试步骤
(1)测试装置的建立
微波暗箱反射率电平的测试系统主要由发射信号源(69347B)、接收机(MS2667C频谱分析仪)、计算机及接收天线和测试支架组成,见框图(7)。其中信号源为发射天线输出一个微波直射信号,由频谱分析仪接收来自各方向的反射及直射信号,并由计算机读出后描绘出一个空间驻波曲线,并计算出反射率电平。天线支架用来控制测试天线的上下、左右直线移动及转角姿态的变化动作。为了能比较准确地描绘出空间行程驻波曲线,天线移动的行程距离必须大于等于两个波长。最后通过改变接收天线取向角以获得若干条驻波曲线,从而达到测试小圆柱型微波暗箱反射率电平的目的。
(2)测试过程
依据&VSWR&法的特点,我们将接收天线安装在测试支架上,使天线处于暗箱中心轴线上,并距离后壁尖劈为15cm处,分别改变天线与中心轴的夹角来进行反射率电平的测试。
(3)天线测试状态的确定
这里我们仅选择垂直极化状态进行测试,其次考虑到被测箱体的限制,在测试位置上仅选取一点,即接收天线距离后壁尖劈为15cm处,俯仰角为&20&,&35&时,接收天线上下移动2-4个波长。由于暗箱为圆柱体,因此可通过转动暗箱来实现对暗箱内壁任意一点反射性能的测试,而暗箱后壁的反射性能受测试条件的局限而无法进行测量,故暂不考虑。
(4)Z向(垂直向)的测试
Z向的测试是接收天线离后壁尖劈15cm处,以箱体轴线作垂直向的上下移动,其上下移动的高度为&3&(&9cm),天线的取向角为&20&,&35&,在这些点上测出若干条干涉曲线。垂直向的测试主要是测量暗箱上下尖劈对电磁波的反射情况。
在0&时,接收天线所获取的曲线(数值)为Z向场幅度的均匀性。通过由频谱仪测得的曲线,求出其最大电平变化值(&Dab),及曲线的平均值(Ai)以得到天线在该取向角&时的方向图电平值。
(5)将微波暗箱旋转至所需要的角度&i,重复(3)、(4)步骤,测出暗箱其余内壁的反射率电平。以下是我们对802所编号为6CH-6W2的暗箱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如下:
表(1):接收天线作上下移动时电平的变化值测试频率:10.125GHz,接收天线距离暗箱中心轴5cm处定义为移动的起始位置,接收天线分别取俯仰角+20&、-20&。
表(2):不同取向角时的总的反射率电平
方向图电平值A(dB)
最大电平变化值&D(dB)
总的反射率电平值R(dB)
方位角+20&-20&方向图电平值A(dB)1010最大电平变化值&D(dB)0.640.62总的反射率电平值R(dB)-38.7-39.0
从以上测试数据中可以看出,被测小圆柱型微波暗箱在所选频率上用以上方法测量其反射率电平均优于设计所要求的-30dB的技术指标。
参考文献:
[1] 汪茂光. 几何绕射原理. 西安: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1985.
[2] 江贤祚. 天线原理.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3] 毛乃宏. 天线测量手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型号/产品名
worldchinatrade
深圳市盛芯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陈文彬(个体经营)
绍兴市华龙微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越壹电子经营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charts圆柱上显示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