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众筹智能锁众筹硬件,哪里有?

查看: 79713|回复: 85
【蒙汉岳】我!一个二逼文科生的智能硬件众筹故事。
马上注册,看高清完整内容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 && && && && && && && && && && && && && & 谁说室内设计师不能玩智能硬件:一个二逼文科生的众筹故事
& && &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虽然我混室内设计界十多年了,但这两年却总是说自己要做产品经理。11月3号,也就是前几天,我负责的第一款产品终于在在京东众筹上线了,我也终于是一个有产品的产品经理了。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激动之余赶紧复盘记录了一些这些年的认知变化以及产品孵化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在此分享给各位小伙伴,让大家看看我们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
0.1.jpg (5.6 KB, 下载次数: 69)
11:48 上传
& && & 在2012年时,我们就认为未来所有的公司必须既是传媒公司、又是孵化公司、投资公司,还要是创意公司,也就是说,未来所有公司必须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 & 从那时起,我就想带领我们公司的小伙伴们拥抱互联网,努力上岸。虽然我们积累了一定的认知,我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如何才能应用这些知识?如何把它和我目前的行业和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
& && & 我不知道,我也很焦虑。因为我已经能明显的感受到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重塑,也明显的感觉到互联网离我的设计行业越来越近。
0.2.jpg (5.59 KB, 下载次数: 70)
11:48 上传
& && & 2013年,有一次我在杭州上课,于酒店办理入住时跟同学在扯互联网,旁边也在办理入住的一个哥们儿听到后主动和我搭讪说:“呦,你们聊互联网啊?聊这个可以找我聊啊。”
& && & 其实我当时在想:“我去,你谁啊?”但我表面上仍然客气了一下,交换了名片,也没当回事就回房间了。
& && & 这个哥们恰好住在我隔壁,过了没多久,他真来敲我门了。我刚换了一身睡衣,裤头背心的招待他,沏茶倒水,然后我们开始聊互联网。
& && & 聊着聊着就越发觉得这哥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很牛逼,越聊越肃然起敬,越聊越觉得我裤头背心的不合适,于是我默默的穿上了裤子……
& && & 后来才知道,这哥们原来是库巴网的创始人,现在是大朴的CEO,江湖人称“隔壁老王”。
9.jpg (5.49 KB, 下载次数: 68)
11:48 上传
图片1.jpg (1.21 MB, 下载次数: 69)
11:49 上传
& && & 2014年10月份,我和老王一起去意大利游学,考察设计。我们看了很多的博物馆,很多的大师的设计作品,还有一些大师的工作室,了解了很多大咖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就有一些洞察在我们脑海里逐步的形成。
& && & 在一次又一次的聊天和碰撞中我和老王逐渐统一了认知,我们在想:
图片2.jpg (80.54 KB, 下载次数: 71)
11:50 上传
& && & 1.2万年之前,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人类和植物发生连接。
& && & 人类从不停的缓慢迁徙过度到了定居,开始有了物权的概念。从种植农作物(如小麦)里获取了更多卡路里,能在单位的土地面积里养活更多的人,于是人类因定居而有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部分物质盈余,从而有了村庄,有了小型城市。
& && & 因为拥有的物质盈余可以促进交换,于是催生了更专业的分工,比如工匠、铁匠等。于是我们开始大量的制造工具,人类的生活里出现了好多原来不曾有过的新发明、新事物。比如新的工具、金属器物等,当然我们也开始了营造,人们开始为自己搭个窝棚或挖个地洞,人类发明了各自的初级的营造方法,人类有了第一次造物大爆发。
& && & 斗转星移,一万年后,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人类依靠与化石能源的连接终于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陷阱是指: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 && & 我们单位土地面积养活的人、我们人均的GDP都有了爆炸式提高,于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人类又一次进入了一个新造物时代。所有的东西在生产,运输,材质上和化石能源相连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品类大爆发的时代。
& && & 人类新发明的器物如此之多,即便是旧有之物,也被底层抽离和改造,就连城市也被重新发明。(城市如何被重新发明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你,有机会定义未来的设计公司应有的样子》)
图片2-1.jpg (423.51 KB, 下载次数: 67)
11:50 上传
& && & 正因为工业革命的技术爆炸和生产方式的革新,人类发明了新的建筑材料,普及了福特式的生产组织方式。
& && & 人类发明了新的营造方法,也就是说建筑的生产方式要被重新的发明。从城市到建筑都要有新的建造标准,于是人类要有新的普世协议。就像是我们现在电脑或手机之间的通讯协议一样,于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三巨头,伟大的包豪斯等纷纷诞生。
& && &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伟大,其实就是因为他们为新的生产方式写下了一个标准协议。也就是说他们建立了某种新的次序,来迎合满足这个大时代背景的需求。正如一个建筑师所说:“柯布西耶的伟大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后来的无论多么牛逼的建筑师都将在这个系统上运行。”
图片3.jpg (18.49 KB, 下载次数: 70)
11:50 上传
& && & 而如今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物和物之间,信息传递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即将又一次发生变革,正如之前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样,我们又一次的将直面一个新造物时代,我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等待着重新被改造。
图片4.jpg (29.38 KB, 下载次数: 69)
11:50 上传
& && & 在这个基础上,我和老王决定一起做一款面向未来的产品,一款拥有些智能自主性的产品。
& && & 当有了这个认知后,我开始看在我能力范围内,在我周围,有哪些领域是我可以触及的。
& && & 说实话我和老王开始是要打算做一款智能衣柜的,让人和衣物的管理以及自我的形象管理发生连接。可是这个想法没活过两集《新闻联播》就被干掉了,因为衣柜实在太沉重了,需求太弱,需要协调的资源太大,用户的更换或迁徙成本实在太高,于是就毙掉了这个想法。
& && & 紧接着我们在想,产品的本质就是入口,和用户建立联系的入口。我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分配我们的时间资源的呢? 那当然是睡眠时间最长久。也就是说假如做睡眠产品,这个产品会陪伴用户最多的时间。
& && & 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款智能床垫呢?能够自主的感应床垫上的压力,让压力均衡分布,让呼吸心跳和睡眠时间得到完美的记录,然后通过后台的数据中心反馈到床垫上,为每个不同的使用个体计算出最舒适,最适合你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状态的睡眠解决方案。甚至你piapiapia的表现所反映出的身体变化趋势……… 这个方案我们的聊的更兴奋了。可是这个方案对我们两个傻逼文科生来说,也是只能活三集《新闻联播》。
& && & 首先是物流问题,然后是技术问题,关键还是用户换掉现有的床垫的迁徙成本的问题……于是我们觉得非常难以企及的技术和资源壁垒恐怕是跨越不过去,于是只好作罢。
& && & 做什么呢?我和再次老王陷入沉思。
图片5.jpg (22.39 KB, 下载次数: 70)
11:50 上传
& && & 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自己长久以来备受颈椎病的折磨,我对枕头的需求非常高。而老王的大朴品牌也是电商中床品品类的头牌,我们想我们还是要在卧室里寻找产品机会,在床上挖掘痛点。我们决定做一款舒适的枕头,一个智能的,又在功能上非常舒适的枕头。同时这个产品和床一样是伴随性的,而且体量不大,相对的开发技术不会那么难。
& && & 很快,意大利之旅结束了,我和老王来相约上海,要开始启动这个项目了。
& && & 首先,我们先分了一下工,我来做产品经理,老王来负责所有资源链接,接下来我们开始需要调研和定义产品。
图片5-1.jpg (1.23 MB, 下载次数: 64)
11:50 上传
(这个样品桌上的枕头只是我们买的枕头和以打样枕头的冰山一角)
& && & 我们买遍了市面上几乎能买到的所有的枕头,发现没有哪个枕头真的能够跟每个个体产生很好的匹配性。也就是说人睡眠的时候是不停的变换姿态的,在某一种睡姿之下的舒适,会随着你翻一个身而变得不再舒适。其实枕头没有绝对的舒适,更多的是一种使用习惯。即便是根据每位顾客的个人数据订做的枕头也不能完美的解决人在睡眠时翻身打滚的匹配度问题。也就是说枕头是没有自主性的,不能主动的因人而异的适应人。
& && & 另外舒适其实是个很难有标准的命题,比如我从小就习惯睡那种出土文物一样的瓷枕头,突然换成你这个慢回弹的记忆棉枕头一定会睡不着觉的,因为这是使用习惯,产品不能对抗习惯。于是我们认识到舒适是因人而异的,是一个不可把握的需求。
& && & 于是我们在想:我们在现有的舒适的枕头上,把枕头的结构做好、填充做好、面料做好,然后去解决枕头的因人而异的高低、软硬的问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是能解决助眠的功能,这个产品不就有刚需属性了吗?
& && & 于是我们的第一次产品规划是这样的:
图片6.jpg (48.8 KB, 下载次数: 324)
11:50 上传
图片7.jpg (49.81 KB, 下载次数: 319)
11:50 上传
& && & 我们的核心是做一个好枕头,让他有助眠的功能,再加上数据监测和采集。
& && & 于是我们在技术上面临的一些基础问题是:
图片8.jpg (50.98 KB, 下载次数: 324)
11:50 上传
(当时我做的PRD文档和产品定义)
& && & 说干就干,我在济南开始了第一代产品的打样和尝试。当时我们找了一家长期给成象服务窗帘业务的厂家帮助我来打样。说实话当时我和厂家都没有做过枕头,也没有做枕头的常识,于是第一个出来的东西非常的丑陋,丑出了我的想象之外。因为丑到不忍直视,所以没有留照片…….
& && & 通过一个多月的常识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一些做枕头的基本知识,其实这也是因为枕头作为基础物件并不是多么复杂,我们这个过程中也不存在什么特别的设计问题,就是最快的速度,用手去思考,尽快的出一款即使很low的产品模型,作为迭代的基础。
图片9.jpg (18.42 KB, 下载次数: 319)
11:50 上传
& && & 很快我们就打出了一个内部结构的样板,我在PRD文档中的基本需求在这个模型中都可以实现了。我拆掉了我家的一个手动血压计,把血压计的充气气袋放在用杜邦最新的舒弹丝的填充物中。同时用3D打印机,预制了一个模型当做未来监控模块和电池的位置。别看这个枕头很简陋,也很丑。但它可以调节高度、可以有香氛、软硬高低都可以调整。而且也蛮舒服的,我自己睡了半个月。
& && & 在做这个枕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多白领失眠,是因为平时用电脑看手机,总是保持一种姿势造成了颈椎肌肉的僵化甚至粘连,所以产生了问题,使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了脑部供氧不足。如果我们找到更好的渗透性加热材料,能够加快颈部的血液循环,进而让你的脑部放松,对失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缓解肩颈酸痛问题。
& && & 于是我不仅仅需要解决一些电加热的问题,还包括一些数据采集等技术,这些技术我就无法解决了。同时我们也更想深入的解决助眠的问题,我当时不太相信在助眠的问题上只有助眠灯、白噪音、香氛这几个手段的。
& && & 正好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在世界上最大的按摩器企业工作了15年,担任董事和产品总监的老高。他对我们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并且加入了我们这个团队。
& && & 老高加入之后,我们的研发推进的很快。老高用他多年的产品经验和配套资源很快就在之前我们那个很low的产品基础上迭代出了更加完整成型的产品模型。
& && & 我们不但把原来手动调整枕头高度的操作方式改成了更为方便的电动控制的,同时也找到非常完美的电加热技术。与此同时我和老高还专程去拜访了一位美国专门研究脊椎的医学博士,我们又改善了我们枕头结构,让枕头更加的符合人体工程学,更适合颈椎疲劳的白领们。
& && & 这期间我们无数次的跑到南通拜访了很多的枕头工厂和研发团队,通过这些沟通我们又改善了面料和填充。
& && & 很快我们又迭代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版本:
图片10-1.jpg (1.51 MB, 下载次数: 314)
11:50 上传
(电控板调试)
图片10-2.jpg (1.27 MB, 下载次数: 318)
11:50 上传
图片11.jpg (45.92 KB, 下载次数: 319)
11:50 上传
(第二代手板枕头,图片就是我们在试验功能时的照片)
& && & 然而这一切都是“聂隐娘”。 在一个风雨摇曳的夜晚,我们三个小伙伴看着已经出来的产品模型,隐隐的觉得:他娘的有哪里不对!我们自己心里总有什么东西不透彻。
& && & 于是我们进一步验证并思考后发现:大多数的失眠根本不是生理问题,很多是心理问题。
& && & 如果你心里想事,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就很容易失眠。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一个枕头解决的。于是“助眠”又是一个无法有效求解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让别人购买这个产品的强烈理由。
& && & 当时我们的心情都有点沮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篇写佛教的文章,其中讲到“慈悲”二字,“慈”讲的是:给予你快乐。“悲”讲的是:解除你的痛苦。
图片12.jpg (31.6 KB, 下载次数: 315)
11:50 上传
& && & 电光火石之间我觉得什么东西好像明白了,于是我们三个小伙伴在厦门开了一次产品论证会。既然我们觉得不能真正解决助眠这个痛点, 那么推倒重来,做一个真正对睡眠有帮助的产品,一个更加解决刚性痛点的产品。
& && &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做呢?一次玩笑中我们戏称一个打呼噜的朋友为:呼噜娃。聊着聊着,我说我以前有个同事因为打呼噜和老婆离婚了。
图片13.jpg (60.19 KB, 下载次数: 316)
11:50 上传
& && & 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明白我们应该做什么了。
图片14.jpg (33.69 KB, 下载次数: 316)
11:50 上传
& && & 如上图说见,睡眠问题有这么多种,最终我们决定主攻打鼾方向。
& && & 打鼾是一个很大的痛点,中国的鼾症的患者率高达18.4%,几乎是个小的国民性痛点。
& && & 打鼾分成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打鼾是一定要到医院去治疗的,是很难通过这样一个枕头能解决的。
& && & 但大多数正常人的打鼾都是生理性的,通过睡姿调整就可以使其停止。
图片15.jpg (86.29 KB, 下载次数: 211)
11:50 上传
& && & 确定了止鼾这个方向后,我们开始了对各种止鼾方式展开研究,我们发现现有各种的止鼾手段几乎都有弊端。
图片16.jpg (69.3 KB, 下载次数: 211)
11:50 上传
& && & 比如开刀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大,容易会复发的。
& && & 另外是介入设备,类似呼吸机。不仅戴的人非常不方便不舒服,而且穿上这套设备的人看起来像是恐怖片里的角色。他的伴侣半夜醒来时,看到这样的人躺在旁边是什么样的感受?
图片17.jpg (25.36 KB, 下载次数: 212)
11:50 上传
& && & 第三种是电击的方式,也就是说你一打呼噜,设备就放电电你。我擦,我觉得使用这种产品的用户,首先要看的是心理医生,而不是打鼾,这完全是自虐好吧?
& && & 还有一种是压迫穴位的方式,它几乎就是安慰剂效应的应用版。
& && & 另外世面上还有的几个号称可以止鼾的枕头,其本质是一个普通的异形枕而已。
& && & 于是我们想要做一个真的能止鼾枕的产品,不仅能止鼾,还要很舒服。我们想,我们要做一个像大白一样的智能止鼾枕。
图片18.jpg (33.2 KB, 下载次数: 208)
11:50 上传
& && & 这时候,我通过我的好朋友MG认识了杨帆,他在英国接受的设计教育,回来后在大连理工任教,他的设计还曾获得过红点大奖。有了杨帆这位给力的小伙伴,我们的产品马上又开始了重新设计的阶段,于此同时我们在厦门的技术团队开始储备技术,汇聚资源,开始研发。
& && & 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技术和设计提出产品需求,并且负责所有和体验相关的事,下来就是路漫漫其修远的产品开发之路。
& && & 在设计上我们手绘了无数的枕头和枕边设备的外观。我们希望能做一个大家都不妥协,不将就的产品。但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一直没有一个能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 && & 这个过程很痛苦,特别是杨帆也很痛苦,被我们反复折磨。
& && & 眼看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们也听说好多公司也在开发和我们有交集的产品,大家都很焦虑,想尽快推进产品进度。
& && & 曾经我们也一度在深圳找到一个兄弟让他尝试做一套设计来激发一下我们,结果这个兄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对产品产生深刻理解的,所以最终的结果我们也不满意。
图片20.jpg (40.55 KB, 下载次数: 212)
11:50 上传
图片21.jpg (29.19 KB, 下载次数: 212)
11:50 上传
图片22.jpg (30.98 KB, 下载次数: 212)
11:50 上传
(这是过程中的一部分草稿设计图片)
& && & 今年6月的时候我们去日本考察,在考察中我每晚一回酒店就和杨帆用微信沟通。
& && & 我用酒店的草稿纸画一些我的想法,杨帆也用微信拍一些他画的想法给我看。
图片22-1.jpg (1.04 MB, 下载次数: 208)
11:50 上传
& && & 直到有一天我们觉得目前被一些琐碎和凌乱的意见和想法干扰或者主导的太久了,我们应该回到我们的出发点上去,回到更高的一个层级来看待这个事情。
& && & 我和杨帆放下笔开始聊其他公司的设计和设计传导出的背后的产品的价值观,我们挑出了几个团队成员都认可的产品设计,比如苹果、无印良品、飞利浦、小米等。
图片22-2.jpg (25.8 KB, 下载次数: 211)
11:50 上传
图片22-3.jpg (84.47 KB, 下载次数: 210)
11:50 上传
& && & 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无印良品的一些产品的审美倾向和苹果的非常相似,都是非常的简洁,把功能的科技的都内敛,外表上追求极致的简约,表达一种独特的美感。
& && & 这种美学的背后是独特的生活主张、生活方式作为支撑的。我们觉得无印良品的产品精度如果再精细几个工业级,把其中的木质的材质换成科技铝材的就和苹果非常非常的接近。这种把科技处理的相对柔软的方式可以说就是“大白”式的设计。
& && & 飞利浦和惠普等厂家的审美倾向更加的工业感。喜欢通过外形传递出科技感。相对复杂、相对的型态有机,他们在传达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对技术对科技的理解,也非常的经典。
& && & 这种审美和对科技的理解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就是“钢铁侠”。
& && & 那么国内的厂商,无论小米和锤子或360等厂商,基本都是在学习无印良品和苹果,而国内的大多数的用户在审美习惯上被苹果和这些国内厂商教育了那么久了,非常认同这种大白式的审美表达。
图片23.jpg (58.25 KB, 下载次数: 180)
11:50 上传
& && &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科技要慰藉人心,要追随情感,我们要大白!
& && &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产品重新调整,直到8月份设计师拿出了产品设计,老高老王我们3个人不争论了,设计上我们终于可以进入持续深化和做手板的阶段了,这是我们最后定稿的产品效果图。
图片25.jpg (193.92 KB, 下载次数: 180)
11:50 上传
图片26.jpg (209.36 KB, 下载次数: 180)
11:50 上传
(当然这个产品的设计和结构以及材质和功能上还有无数的细节、无数次的取舍和选择,我就不再一一的讲了)
& && & 就在设计上纠结头疼的时候,我们的技术开发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
& && & 最难的不是硬件,而是我们的止鼾的识别算法问题。
& && & 我们要把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识别出来,同时还要把这些动态数据通过算法变成鼾声强度、头部位置等信息,然后计算中心把这些信息再加工形成指令,干预用户,同时实时的数据回馈,形成动作……最后我们还要通过内部和外部的通讯模块,把用户的打鼾数据形成报表推送到用户端,当然将来这个技术最好还要兼顾睡眠检测,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过程。
& && & 我们开始的时候找到了一家公司,想让对方提供技术支持,但后来总是觉得开发速度实在太慢,我们无奈只能再去寻找更匹配我们需求的团队,这个过程又持续好几个月,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最后老高领导的开发团队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开发,并且有了专利性的技术突破。
图片26-1.jpg (32.21 KB, 下载次数: 183)
11:50 上传
(枕边设备的打开图,里面有我们正在申请专利的止鼾聪明心)
& && & 有了设计、有了硬件、有了算法,接下来就是打通这些所需的用户端问题了,于是我们开始着手APP的构建。
& && &我直接用PPT做了一个操作逻辑的演示,基本和真实的操作一样。怎么进入以及页面,怎么进入二级页面,有哪些内容,等等。我们和几个工程师开了两次会基本就把操作逻辑确定下来了。于是我们开始做APP。
& && & 但是,作为一个门外汉,很快就发现我们把这个事想简单了,首先是UI的设计,我找了好几个公司,出的设计不是太贵就是太low,始终没有找到感觉,最终还是我们硬件设计团队自己出的UI。
& && & 其实这些表层的视觉问题比较好解决,难的是底层的构建问题。比如,“云”如何搭建,后台数据如何管理,APP的技术开发和后台数据的对接……总之又是一系列的措手不及。
& && & 和好几个有经验的朋友沟通后,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确认了一件事:我们团队现有的技术能力搞不定这个事 。于是我们只能再找合作伙伴,把这部分的工作外包,但这个时候我们的APP开发已经滞后于我们的产品开发了……
图片26-2.jpg (17.15 KB, 下载次数: 180)
11:50 上传
(迭代了几次之后的APP版本)
& && & 时间一天一天的飞逝,去年我和老王刚从意大利回来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三个月就能搞定产品,2015年春节后,产品就可以上市了。因为我通过一位特牛的产品经理了解到,小米公司一款手机从规划到样板机出来,差不多三到五个月就差不多了。我想:我去,我们的枕头还能复杂到哪去?
& && & 可是到了3月份了我们对枕头的理解才算是有点眉目,直到老高加入我们,我们的进度才提速。当然,我们的截止时间也从5月份,推到7月,又推到9月,最终,我们将时间定格在了11月1号这天京东众筹上线。
图片26-3.jpg (30.98 KB, 下载次数: 182)
11:50 上传
& && & 既然上线时间定下来了,马上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营销和推广的问题了。
& && & 最初我们没有过多的想过营销和推广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这款产品从一开始就打算和大朴网合作,直到10月份,大朴的小伙伴们才开始启动这个版块的工作,于是开始行动,我们要联系京东、联系广告公司、联系媒体,等等等等。
& && & 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开始设计京东众筹页面和众筹策略,开始做一些文案和策划工作,时间越来越紧张,我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时常一个电话会议要开一个多小时。
& && & 而我们整个团队也几乎分散在大半个中国,我在济南、大朴的北京团队负责营销落地、上海团队负责策划和平面、产品设计团队在大连、开发团队在厦门、软件团队在深圳。
& && & 幸而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为了这个枕头,我手机里最少有20个微信群是和这个项目直接相关的。
图片27.jpg (2.03 MB, 下载次数: 180)
11:51 上传
& && & 终于到了我们的11月1号的期限了,无奈又出现了各种问题,无法开通京东众筹,一直拖到3号,我们的产品终于在京东上线了。
& && & 当晚我们和大约400位小伙伴在北京开了一场产品发布会,并接受了媒体采访。
& && & 而我们上线的当天,我们设定的50万的众筹金额就已经过线,也就是说我们的这款产品终于有机会面世了,但这也意味着必须要在12月底发货给已经订购的用户。
图片27-1.jpg (87.11 KB, 下载次数: 180)
11:51 上传
(截止到16号的众筹额度)
图片27-2.jpg (172.09 KB, 下载次数: 179)
11:51 上传
图片27-3.jpg (70.17 KB, 下载次数: 180)
11:51 上传
(发布会现场)
图片27-4.jpg (48.51 KB, 下载次数: 172)
11:51 上传
(媒体见面会,左起:杨帆、老高、老王、老岳)
& && & 接下来我们面对的是技术转移,安排生产,组织大货配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 && & 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经受得住考验!
& && & 好了,虽然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可是我只能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这一年来有太多的故事没有写进这个文字之中,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太多原有知识边界以外的认知。成象做为一家屌丝小公司,我们为自己创新的勇气感到自豪。
& && & 产品发布那一天,我在我的朋友圈里发我们发布会的照片,分享产品购买链接,好多小伙伴给我留言,大致意思就是:“没想到你真的做智能硬件了,而且真的做出来了,我们都以为你是随便说说,吹吹牛皮呢 ”我想所谓吹牛,就是鼓吹自己不信的事物而让别人信吧,而我恰恰相反,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 我:“信!“
& && & 未来需要创造,未来更需要想象,未来也需要行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所面对的复杂和困难远远的超出了我的准备,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充分了再上路,因为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充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并永远对未知保持敬畏和谦逊!
(具体的产品细节,原理等,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直达京东众筹网页)
京东 二维码.jpg (23.54 KB, 下载次数: 173)
11:50 上传
& && & 如果关于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故事,你还有想了解的。或者是想和老岳聊聊的,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搜索“yuemeng004”,加我好友,与我交换认知。传说中一个眼神即可千里之外碎人节操的我,就在这微信号后面等你,加我一下,捂好你的节操,我们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 && & 当然,你都知道我姓什名谁,希望你加我时,也可以告知我你的姓名、公司和城市。没准我看哪个城市的朋(ji)友多,会一时兴起,去那个城市和大家约个炮,面个基啥的。另外,如果你愿意讲一段关于你的故事,或者你关于这篇文章的想法就更好了。没准我会把你的故事做成海报还给你,把你的想法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呢!
成象设计--最终版信息2.jpg (189.84 KB, 下载次数: 156)
11:56 上传
岳蒙其他文章请点击链接查看:【蒙汉岳】设计魔鬼经济学之 免费设计与设计师天职:【蒙汉岳】从练手到修心(浅谈手绘和设计的关系):【蒙汉岳】园丁与花匠的故事--关于13年成都酒店设计年会的小记:【蒙汉岳】设计公司和施工方打交道过程中的那些坑爹的“坑” 防坑利器:.【蒙汉岳】关于设计管理——解读小设计公司如何做管理,扫盲贴:【蒙汉岳】把自己忽悠成优秀设计师必须要收集的7颗龙珠:【蒙汉岳】装逼心理学之《凡勃伦效应》 &&【蒙汉岳】侘寂之美的故事 &&【蒙汉岳】疯人院和品味
【蒙汉岳】我眼中的中日审美区别 【蒙汉岳】你,真的会抄吗? & &【蒙汉岳】去你妈的 “社交” &&【蒙汉岳】设计管理之项目篇
【蒙汉岳】所有的故事里都有鬼
【蒙汉岳】设计在热闹和门道之间
【蒙汉岳】设计公司和风口上的猪
【蒙汉岳】室内设计师就是猜心的小婊砸
【蒙汉岳】设计公司怎样做传播?带你解读戴昆的设计营销
【蒙汉岳】酒店设计?开什么玩笑,以后还有酒店吗?
【蒙汉岳】你,有机会定义未来的设计公司应有的样子
【蒙汉岳】CES-补刀 我又很不要脸的去美国爱国了
【蒙汉岳】CES-补刀 吐槽那些难看的展厅设计
【蒙汉岳】我想做一家这样的公司,来吧,让我们一起!
【蒙汉岳】为什么设计师是苦逼、忙逼?怎样才能变得牛...&&【蒙汉岳】如何把设计思维从A杯打造到E杯
【蒙汉岳】设计公司能不能没有管理?
【蒙汉岳】成象seo反水:大起底小设计公司网络营销
【蒙汉岳】教你抱大师大腿的正确姿势
【蒙汉岳】为什么你在二三线城市很难成为设计大
【蒙汉岳】室内设计就是把时间卖成奢侈品的“生意” 【蒙汉岳】《虚拟物种》——蒙汉岳马蹄八周年演讲
【蒙汉岳】想get设计公司的管理能力吗?快干了这碗蒙汉岳!
这个给我们启发是什么&
多的不说,直接微信一扫推广起来~用行动表.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351, 订阅: 15
给老岳这朵大奇葩赞的不要不要的~{:16:}
讲真,人还是要有点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期待下一个智能产品!
未来需要创造,未来更需要想象,未来也需要行动!
未来需要创造,未来更需要想象,未来也需要行动!
未来需要创造,未来更需要想象,未来也需要行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所面对的复杂和困难远远的超出了我的准备,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充分了再上路,因为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我们永远不可能准备充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并永远对未知保持敬畏和谦逊!您对梦想的执着和热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前天看这帖子,看到有微信,都扫了准备加了,因为我看到那就没事面个基啥的,感觉您蛮幽默的,结果没还是没加————不过,不过,今天居然看到您来我们公司了,真是让我吃惊,哈哈,太高兴了,
很佩服,这才叫生活,。
很佩服,这才叫生活,。
很佩服,这才叫生活,。
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版本
未来所有公司必须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很多见解,都很独特。支持
在厦门一直等着蒙大帅有空,蒙大帅的这个项目一直在忙碌没遇上,不过还是对于这个成果非常的支持,非常的棒
有所为的人,要的其实更是结果!
期待一朵灿烂的花盛开,期待蒙哥收获一个硕大的苹果!
正在载入第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硬件众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