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民新西兰后悔的经历如何选择家庭医生?

在新西兰旅游须知的医疗信息 - 新西兰移民留学-百伦移民留学
周一至周五 :9:00-17:30中国手机:新西兰邮箱:中国邮箱:中国座机:27新西兰座机:
请知悉,新西兰的医疗服务并非免费。在您前往新西兰之前我们强力推荐购买涵盖各种医疗项目的医疗保险确保备有一张关于医疗状况、药物和过敏症的英文清单,并一同带往新西兰如果您当前存在任何医疗状况,请准备好在新西兰期间使用的充足的药物在新西兰停留期间,如果出现危及生命的医疗状况或严重的事故/伤害,您可以拨打 “111” 呼叫救护车,或前往最近的公共医院急诊室提前预约看专家门诊,(专家)无法按您的要求立即就诊当医疗人员请您出示护照时,一同出示您的医疗证明和保险证明(如有需要)在离开时确保您获得了放行函。该文件中包含了您在新西兰接受的诊断和医疗信息, 有助于您在中国的医生掌握相关情况如果您出现不太紧急的医疗状况或事故/伤害,需要医疗服务,您可以前往家庭医生诊所(GP)就诊。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可获得您所在地区的家庭医生诊所、营业时间,以及在非营业时间和紧急情况下应采取什么行动的相关信息在城市中,您还可以选择前往事故和医疗中心。这里无需预约(但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见到医生)。请访问新西兰卫生部地区卫生局的网站查询距离您最近的事故和医疗中心。请您点击所在的地区健康公告板即可。点击进入健康热线您可以拨打健康热线 ,向经过培训的注册护士寻求免费建议,也可以查询距离您最近的事故和医疗中心。更多信息有关新西兰公共医疗和残疾服务系统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新西兰卫生局的网站。
文章分类:&当前位置: &
工作移民新西兰PR获批的个人体会
  本文作者: Cloud,兴趣广泛的软件开发人员,无神论者,无党派迷信。习惯古典和流行音乐,电影以及各种game,现定居于Wellington.
  (Cloud兄,自2013年从入境->求职->取得Essential Skill work visa->PR获批,一步步向世界公民迈进。Cloud所分享的文章非常详细的描述了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及心路历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信他的故事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后来人。)
一、获批的一些个人体会(PR)
  这周收到移民官的邮件,说我的申请已经审批通过了。接下来只需要把护照交到移民局贴上签证标签。到这里,技术移民已经基本完成。
  总体来说这次申请到审批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一些心得和注意事项,写下来可以留作纪念,说不定也可以供人参考。
  在我之前的日志中有提到过申请work visa。之所以要先申请工签,原因就是要获得足够的时间准备技术移民所需的各种手续,并保证在申请审查的漫长过程中你可以合法的继续留在新西兰工作。我是2013年3月份获得两年的工作许可的,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技术移民的事情。新西兰的技术移民是积分制选取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offer,工作地区,所在行业属性,新西兰本地亲属等都是计分选项,可以在http://www./PointCheck/ 这个页面上自测自己的EOI得分。
  新西兰技术移民的申请人需要在移民局网站在线注册,然后提交申请意向书EOI,然后移民局会根据申请人意向书中声明的各项条件计算出申请人的得分。然后移民局会每两周一次从所有EOI中根据得分选取一定数目的EOI开始审查。得分由高到低分为几个档,得分高于140分的申请人会自动入选,收到移民局的邀请,并提供证明材料开始审查;得分超过120但不满140分,如果申请人的工作行业属于新西兰的紧缺行业,那么也是有可能入选的;得分在100分以上但不满足前两项的申请人也会有一定的概率被选中,收到邀请开始调查,但可能性比较低。每次EOI选取结果会在移民局网站上公布,可以收集来观察。
  除了EOI得分之外,技术移民申请还要求提交6个月之内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中文的要翻译,)和公证,申请人需要提供所有居住超过12个月的地区公共安全机构开出的证明;同时还需要一份全面的体检证明,这个可以在新西兰大部分城市指定的家庭医生或医院那里做体检,在中国可以在北京和香港制定的机构体检。另外,对于没有在英语国家接受过两年以上教育并获得学历的申请人,还需要提供雅思6.5以上的成绩单,有效期两年。
  上面简要介绍了一下新西兰的技术移民运行机制,基本上是老生常谈,网上也可以搜到很多。下面我想写一些我这次申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可能会和网上其他帖子介绍的情况不完全一致,但保证是切身体会,仅供参考吧:
  #EOI中如何声明对自己的申请最有利的分数
  正如前面说的,技术移民申请人可以在移民局网站上在线声明自己的个人条件,并得到一个EOI评分。超过140分的申请人直接入选开始调查。那么如何声明这个分数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这个评分是越高越好吗?
  我的个人体会是:只要够了140分,再多都是多余的;而不够140分的,则尽量列出加分项让自己能够达到120分。
  理由也分两边说。够了140分,则你已经可以直接入选开始提交证明材料了。这时你哪怕多声明1分,你就要多提交一份材料来证明你的声明都是真实的,并且你需要证明的部分越多,你受到移民局怀疑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觉得自己肯定能够达到140分(年龄合适,有学历,有新西兰这边的工作,想低于140分很难),那么就只声明那些不证自明或者很容易证明的条件。
  例如年龄的得分,只需要一份出生证明就可以获得证实,几乎属于不证自明的;在例如学历,如果你的学历在新西兰或者获得的,那也是不证自明,或者你是在国内获得的学历,并且在新西兰认可的免NZQA学历认证,那也几乎不用怎么证明,公证并翻译一下学位证就可以。如果你的工作地点是奥克兰以外的地区,那你也可以获得10分的加分,这也很容易证明。
  但有些加分项却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例如工作经验的加分,要注意如果你的工作经验是在国内获得的,那么除非是著名的跨国公司,否则这些经验是无法被认可的,即便是跨国公司,想要证明以前的工作经验也非常麻烦,可能需要原单位的配合,因此我虽然在IBM中国有近三年的工作经验,但EOI是果断放弃这一加分项。
  诸如此类的很诱人但难以证明的加分项,一定要能砍就砍,不要可惜。只要够了140分,再多1分都多余,可能会拖慢你的调查进程。
  对于不够140分的申请者,那就要尽量思考可能的加分项,让自己打到120有机会入选,之后再去考虑如何证明的问题。这时就走一步看一步了。
  #准备材料时请一定要认真
  在EOI和被选中的过程中,需要提交“海量”的文档,其中包括各种表格,证书,证明信等等。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仔细阅读移民局官方网站上的相关要求和说明,不要等提交材料之后发现漏掉什么,或者某个表格没签字,或者某个具有有效期的证明信过期,等到移民官问你要这些,你再提交过去,这时间就会耽误不少,还可能会影响移民官的判断,认为你对这些材料不自信,从而怀疑材料的真实性。
  我在申请的过程中就在这一点上吃了亏。当初我EOI被选中之后,提交材料时没有再仔细检查,居然忘记交护照照片。移民局的做法是把我所有的材料都邮件发回给我,并写信让我交照片。我补交照片的时候问他们是否需要把之前退给我的材料再交上去,接待处的答复是不用再交了。于是我就等着移民官联系我。但一直等了一个多月,既没有人联系我,也没有扣除我的移民申请费用,于是我再次去查询,这次告诉我我那些材料还是需要交。。。我等于是白白等了一个多月,直到我再次交了全部资料,我的申请才正式开始,那已经是7月23日了,而我5月3日的时候就EOI选中了。如果我稍微认真细心一点,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的浪费完全可以避免。
  #是否有必要找中介
  这个问题也得分情况讨论。如果你对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有自信,并且自己的各方面都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点,那我觉得完全没有找中介办理的必要。中介的长处是处理复杂的需要解释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申请条件不够硬,或者已经被移民局质疑,那么可能一个专业并敬业的移民顾问可以帮到你。他们更了解移民局怀疑和关心的点,从而让你的证明和解释在移民官看来更有说服力。
  以我为例,我年龄,学历,工作行业,工作offer各方面都十分清楚明白,我感觉没什么需要解释的,后来移民局除了问我要了我的工资条和上税记录单之外,也没有对我的材料有任何质疑。这样的情况,就完全不必要找中介了。
  #关于天怒人怨的National Security Check
  对技术移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移民局审理过程中,最漫长的过程就是National Security Check(NSC)。很多人久等无果之后询问自己的CO自己的申请的审理进度,都会被告知正在进行NSC。据我的CO所说,这个过程是由一个独立于移民局的第三方机构去调查的,调查的内容不明,且移民局无法得知调查进度。调查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CO给出的答复甚至是12个月或更长!根据我从各种移民论坛和朋友们交流之后得出的体会,这个调查的时间可能和申请人的工作行业有关,并和所在的城市有关。我的CO给我的答复是,NSC会在4个月内有结果。结果我从7月23日正式开始调查,到10月22日收到通知申请获批,总共进行了3个月。其中NSC进行了多久也无从推断。不过既然我们无法做什么事来改变这个等待时间,那么就最好不要想太多了。如果有选择,尽量选择紧缺行业就业,这样可能可以缩短NSC的审查时间。
  关于心得体会方面,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些了。至于移民成功之后对生活有什么改变,我还需要时间慢慢体会,以后想到了什么再写下来。
  移民成功之后,就可以有很多可以展望的事情了。希望Linda同学能够早点来到我身边吧,和我一起规划一下以后的生活。
  最后祝正在申请的早日获批,一切顺利吧。 还是那句,向着世界公民的目标努力。
二、通过WHV来新西兰的过程和体会(入境)
  应网友的要求,整理下自己通过WHV来新西兰找工作的过程和体会。
  首先大概说下背景,我计算机专业,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毕业之后北漂,在某外企有三年编程开发工作经验。因为对国内现状有诸多不满,因此决定冒险辞职,通过WHV前往新西兰寻找新的机会。
  下面就是我WHV入境新西兰到找到工作的过程回顾,分三篇发出来,主要是整理以前写的日志,因此很快就会全发完,分篇只是为了让主题更集中而已。
  来新西兰的几个月之内,变故频繁,诸事不顺,一直没有时间,好吧主要是没有心情写这边的见闻。现在得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工作。
  闲下来之后,觉得这段日子挺难忘的,打算写点东西记录一下,觉得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虽然在我20多年生命中难忘的日子也不止这么一段,很多经历现在回头去想,肯定还记得,不过那时候的感觉就找不到了。以前总会想,找不到就算了吧,以后还会有更难忘的经历。不过现在我选择写下来。
  由于很多事情不是当时发生之后立刻记录,是事后回想,所以只能想起来什么说什么。先说说过来之后的生活吧。目前我了解过的新西兰城市就只有奥克兰Auckland和惠灵顿Wellington。其中Wellington是以后要去工作的地方,不过我目前就去过一次。相比之下,我还是挺喜欢Wellington的。具体原因后面会说。
  今年8月20日我达成了多个【第一次】成就。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来南半球,第一次做飞行时间超过20小时的飞机,第一次用英文面对入境检查。总体感觉有点兴奋,有点迷茫。出了机场,我买了一张街边电话卡,联系了约好来接我的朋友。
  进了奥克兰市以后,第一感觉就是路上宝马好多,拿手机打电话的人都是iPhone。其实iPhone的确已经在这里实现平民化了,不过宝马还没那么多的,只不过我那天看到好多而已。
  朋友给我介绍这边的日常生活,带我买了被褥和日用品,还用pizza招待我吃了新西兰第一餐。之后就来到他们提前帮我租好的房子,是一栋位于奥克兰中区的house。这边住处分为apartment和house两种,apartment和国内的楼房差不多,不过空间普遍比较大,我见过阳台很大可以打篮球的;house就是独门独栋的,方国内可以叫别墅了。这间house一共有三层,正门是第二层。由于奥克兰市处于山区,所以地势经常起伏。这house的最下面一层就是很低下,整个建在斜面上。我住的房间靠近厨房,也是在正门的一层,因此可能不太有人愿意住,比较容易有小偷进来。我就遇到过一次小偷想进我房间,后面讲吧。这样house的一间,一周房租是120纽币,包水电和网络。不过不能用heater,也就是电暖气。好在我来的时候,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当天晚上由于没有电脑,也没什么事干,我就在初来的兴奋和迷茫中早早睡了。想着第二天要开始在这里的生活了。我那时候还不知道我将要面对的是怎么样的艰难。
  新西兰的天气比较多变,这我早就听人说过。但我自己的个人体会是,天气在一天之内多变,阴晴不定,一边下雨一边太阳,所以彩虹经常见到;但从长期气候来看,新西兰的气候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我却并不能说喜欢。就是那种从我8月份来到现在,白天气温几乎没有变化过的那种不温不火的稳定。。。不过户外的确是很干净,没有可见的灰尘,很多人都喜欢光脚在街上走,看他们的脚底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黑色。植物是非常多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部分我都不认识也没见过。很多是开花植物,花期都是错开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植物开花。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人为设计的。宠物很多,狗最多,然后是猫。猫都是独行者,狗都是很乖的跟着主人走的。
  也许更多的人会关心吃饭方面。在奥克兰,华人吃饭绝对不用发愁,尤其是像我这样能凑合的。外面华人餐馆非常多,而且有些做的还非常地道!少林面馆的油泼扯面,川菜馆的川菜和盖饭,吃起来和在国内没什么不同。这边华人里面广东人很多,所以粤式的饭馆也很多,不过我就没什么兴趣了。这边人很喜欢吃汉堡,我一开始感觉,一是汉堡属于垃圾食品,不健康;二来是吃不饱。后来慢慢发现,作为这边的主要食品之一,这边的汉堡和国内是不一样的。豆瓣上有一篇很详细介绍如何点汉堡的文章,汉堡的原料,除了各种肉,其他的各种菜,酱汁都是有很多选择的,里面学问很大。他们荤素搭配比较均衡,各种蔬菜都可以有,不像国内似乎只有生菜。我吃了之后居然都会吃撑了,可见分量不小,再加上薯条或者其他副食,肯定足够大部分人吃饱了。奥克兰出去吃饭,一般一份饭或者一份面8-10纽币,不要乘以汇率换算成RMB,否则会很抓狂的。刚来的人都要慢慢习惯不要换算。吃汉堡也是这个档次,稍微贵1、2块。中餐给的分量都比较大,很容易吃撑。你吃不完剩下了服务员还问你是不是不好吃。。。
  我来新西兰,接触最多的人有两类,猎头和雇主。其他的就是饭店服务员和公交司机之类的了。所以不好说这边到底是友善热情还是歧视冷漠之类的。不过我在找工作过程中只感觉到对于身份的不同等对待,没有PR的人肯定会让雇主产生很多顾虑,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雇佣没有PR的人本来就会给雇主带来风险。可能新西兰这个移民国家,民族和信仰的多样新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所以没有感觉到过针对民族的倾向性。当然也有可能我还是涉世未深。据说Auckland华人实在太多了,但并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所以不但没办法为自己争取利益,反而让本地人感觉到威胁,因此对华人不是很友善。相对的,在小地方,甚至是首都Wellington,由于没有那么多华人,本地人对华人却友善很多,大概和鲁迅去仙台学医一样,物以稀为贵?
  说了民族就说说语言吧,新西兰官方语言是英语,政府机构和很多重要场合还要使用毛利语,那是土著语。我接触过的人各种口音都有,我的感觉是,和女的聊比和男的聊更容易,当面聊比电话聊更容易。因为女士说话声音尖锐,振动频率高,所以我更容易分辨,当然也可能有人的听觉对低频的声音更敏感,因人而异。当面聊可以观察对方的表情,神色,手势,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再有一点,就是和猎头这种搞人事并专门负责交流的人聊,比和纯技术人员聊更容易。纯技术人员组织语言的能力的确不敢恭维,相反猎头就知道怎么样能够最清楚的表达自己。好在我只用和技术人员聊技术问题。
  这里我又想起来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上周六,我去机场见我现在雇主公司的manager,那次见面决定了我的offer。当时第一次见他,我们之前只通过skype交流过。他脸长得十分秀气,但身材异常魁梧。比我高一头,顿时让我很震惊!虽然在新西兰比我高的人还是挺常见的,但那种临近的压迫感还很明显。然后是握手,那只巨大的手掌啊。。。我感觉我被他像牵小朋友一样握住。。。在国内我从来没和比我手更大的人握手过,大一点的话也感觉不出来。能造成这样的压迫感,那是得有多大啊。。。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出来了。
  来这边找工作,肯定是奔波的。之前这边的朋友有空的时候,他可以开车送我去面试。后来他要开始工作了,我就只有自己去找公交了。好在大部分公司都在city市中心,从我住处坐公交很方便。也只有自己出去找路才能对这个城市有直观的认识。一直坐车自己不操心,什么都记不得。说到公交,Auckland的公交没有售票员,司机负责根据你的跨越的stage的数量收费,找零,或者你有公交卡就比较方便些。公交不便宜,一个stage 1.99纽币。而且最麻烦的是没有人报站,车里随处可见一个按钮,你如果要下车,就按那个按钮提示司机。如果没人按,车站上也没人招手,司机就不会停车。因此坐Auckland的公交是很紧张的,生怕不熟悉路做过了站。相比的话,Wellington的公交就人性化多了。车里有自动报站,还有电子地图标示公交行驶方向,路线,不愧是首都啊(后来发现貌似只有往返机场和市中心的车有电子地图)。
  写了很多,比较乱。不过大体上是按照:住房,环境,饮食,交际以及出行这几个方面写的。让大家了解一些新西兰的风貌,想要来旅游或者过来发展的话,可以做个参考。话说我突然想起来,新疆学生高考的时候不是有句口号就叫做冲出“新西兰”么?那是不上新疆、西安、兰州三地大学的意思,新疆学生有条件都喜欢往北京上海去,哈哈。我高考没做到,上了西电。后来考验还是去北京了。来了这边之后,我感觉我很想念北京,具体却又说不上来,感觉那种想念很微妙。
三、WHV来新西兰找工作-技术篇(求职)
  终于要开始写求职过程了。我对回忆这部分经历和心情比较矛盾,有时候感觉不想再去回忆,也无从下笔来写;但又觉得应该记录下来,对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也许可以作为参考。当然最主要是写给我自己的。
  这三个月的求职历程中,我空前真切的感觉到我的心理状态波动能够达到怎样的剧烈,并且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我的判断。
  在以前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后来发现那只是因为我没有见识过什么风浪起伏而已。当然我经历过的这些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但也足以让我认识到以前我是多么幼稚。
  应该说,出国前我还是对即将面对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不过很快我就意识到,I was not prepared well!玩过魔兽世界的朋友也可以把这句翻译成“我这是自寻死路”。。。
  刚来的时候想就算新西兰就业市场不景气,但软件行业也应该不会很难找。这是对客观事实认识的偏差。新西兰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找工作哪里有那么容易。而且我没有本地学历,没有本地工作经验,没有长期工作的合法签证,雇主雇用我要承担很多风险,除非我绝对优秀,否则雇主只要有选择就不会要我。。。当然这样分析起来未免太悲观了,要做到足够优秀并非不可能,加上一些必不可少的运气成分,还是有可能求职成功的。
  然后是对自己的状况没有充分的认识。当时离开IBM的时候,对自己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感觉自己基础不错,知识面广,各方面都知道关键点,触类旁通,找工作应该不难。但其实这边要人的标准不仅仅是知道关键原理,而是针对相关技术有丰富经验,全面的掌握,上手就能干活。而我在IBM使用的技术有很多都是IBM内部使用比较多,但在中小企业(新西兰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使用的并不多。因此我最专业的技术储备并没有为我带来直接优势。比如我掌握最纯熟的java开发方向是eclipse插件和OSGi,在新西兰的面试中没有一家直接使用它的。而新西兰的雇主更可能注意到你没有他们要求的直接经验,比如EJB3等等。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基础不重要,正相反,如果你没有针对某个技术的直接经验,那么你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基础积累。
  下面这段要说的包含更多技术内容,也许能给同行提供些参考。Java,C#,C++三大语言中至少要有一门达到绝对掌控,回答任何问题都气定神闲的状态。然后在企业级市场中最看重的就是数据库的SQL和它的扩展,比如Oracle的PL-SQL和SQL Server的T-SQL。不要觉得只掌握标准SQL就可以了,真正求职过程中,每一门技术的掌握都是要求精确到具体产品的,而不是针对某个标准。最终我接受的工作是做Flex开发。这是我在加入IBM之前就喜欢的技术,Flex曾经是我开发web方案的首选。并且这个职位同样要求很强的Java编程技能。可见最后能帮到你的,还是你倾注最多努力培养的方面。那些以兴趣为主浅尝辄止的涉猎,如果没有深入进去,或者没有项目跟进,最终只能给你造成知识面很广,眼高手低的假象。很遗憾我直到很后期才认识到这个问题,这也许和我没经历过真正的求职有关系。不经过职场的考验,就不知道一个求职者真正要求的素质有哪些。
  另一个感受就是,不断学习的觉悟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在IBM继续呆着,即便更换了不同的项目,用新技术,我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那种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会让大家都彼此和谐,不会有人来challenge我某方面的掌握程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惰性,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并消减。而求职过程中被逼迫不断学习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是让我获益匪浅。果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次先到这吧,下一部分写写关于心态调整方面。个人认为这个才是出国或者面临困难时候最重要的。
四、WHV来新西兰找工作 - 心态调整篇
  上一篇文章中主要说了一下我在新西兰找IT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其实凡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最终都不是问题。无非是面试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盲区,然后回来查缺补漏,总能从面试笔试中学到些什么,技术总体上是增强的。然而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心态对于求职面试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作用又十分微妙,并不像知识一样,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因为有些时候答案并不是知道或者不知道这么简单,他们会观察你的态度,你的言行举止。好的心态会在这些方面带给你很大帮助,而差的心态,会让你连知道的问题也回答的很糟糕。这些都是我的亲身体会。
  一个人在外面,尤其是面对各种挑战,各种好消息坏消息充斥,感觉心情波动会非常厉害。有时候这边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你一个面试了2轮等了两个星期结果的职位已经选择了其他候选人。。。顿时觉得这个世界暗了下来。。。然后紧接着那边一个电话邀请你去参加第二面试,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暂时忘掉被拒的伤痛,去面对。
  在这边也有遇到比较奇葩的雇主,上面提到的面试两轮,感觉非常好,但等了两个星期之后告诉你不要你了。那种感觉真是十分失落,虽然要不要你,和你有什么相干?但我从感情上表示接受不能啊,好吧现在早就已经接受了。那次自我感觉真的很不错,我当时都觉得我以后再面试,也不会比那次表现更好了,所以当那次悲剧之后,我很长时间才恢复自信。 还有一次接到一个面试邀请,第一次去相谈甚欢,临走送我到楼下,还推荐附近的寿司店;第二次去态度就变得有点冷漠了,不知道是什么让他转变那么快。然后我感觉第二次面试的内容没有区分度,很简单的用eclipse写程序,写SQL语句完成指定查询,需求分析,设计移动web应用程序。二面完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从他那里获得任何消息。本来回不回复我,和我也没什么相干,是人家自己的事。但是我们按照国际惯例,拒信是不是至少要有一个?于是我发扬了伟大的肖申克的救赎中Andy写信申请图书馆增加新图书的精神,以平均每周两封邮件的频率定期向他发送我的问候,注意我没打引号,我的问候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开始是询问面试结果,后来变成只求告诉我为啥不选择我。。。再发送到第八封邮件之后,我放弃了。Andy至少会收到拒信的好不。。。当然我是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的,于是我曾经打到他们公司的前台找他,前台告诉我他今天在家办公,第二天再打,还说在家办公。。。我突然有一种他欠了我什么的错觉。。。于是还是别让人家整天抱着对我的愧疚连班都不去上了。。。 当然现在早就释怀了,也许只是因为临时预算缩减,headcount被取消了,但又不方便对我解释什么而已。
  (博主话外音: 新西兰有些雇主在招聘时非真实需求!比如:
  1. 雇主发现求职者是外国人,比较感兴趣,很可能只是好奇地约你去瞧瞧一起围观并聊聊天[尤其是女生求职],特征是大量谈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比如为什么来新西兰;
  2. 雇主其实已经有内定的人选,只是出于法律程序的需要,需要同时再面试其它的候选人。
  3. 不少雇主face to face表现出的热情只是出于习惯,而后的杳无音讯这会让求职者感到雇主有些人格分裂)
  好在面试对于雇主来说也是一件耗时间的事情,尤其是对不怎么讲求效率的新西兰人。所以每次面试之间总会有一个礼拜的空档期,大部分情况下一周也就2次左右。一开始我是感觉这样的频率太低,等待时间过长。后来发现,幸亏是这样,我才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以及调整自己心态的时间。怎么调整?除了自己安慰自己之外,当然还要靠和外界沟通了。在这里要说一下,如果有打算出国或者发展的朋友,那么一定不要一意孤行,一定要取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祝福,他们会在你低落,焦虑,惶恐的时候,帮你摆脱负面情绪。
  我在求职过程中,好多次烦躁和失落,都是在和家人和Linda的沟通过程中慢慢平复的。没有他们我感觉很难独自走过这些坎坷。还有我的朋友们,虽然我在求职过程中一直很低调,一直没联系你们,其实是没心情,也觉得自己没混出个样子,恐怕连脚跟都站不住,不好意思和你们说我的近况。。。这种心态现在看来很无厘头,但那个时期的我心态实在很微妙,很敏感,希望你们能够原谅我的疏远。现在总算是把自己稳定下来了,以后大家来NZ玩啊!
五、在新西兰申请Essential Skill work visa(工签)
  想要在新西兰定居,找到一份工作只是第一步。这一步虽然至关重要,但这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找到工作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申请一个长期的工作签证。
  过来找工作的人,大抵是持有两种不同签证入境:假日工作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简称WHV)和银蕨签证(Silver Fern Job Search Visa简称SFV)。而这两个签证都是有工作期限限制的。其中WHV条件最不利,只能为同一个雇主工作3个月,适合做短期季节性工作,不适合找长期技术类工作。而SFV稍微好一点,是专门用来找工作的,有9个月的工作许可。但这两个签证能够工作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所以找到工作之后,都需要尽快转成其他长期工作签证。
  一般情况,技术性工作的雇主都希望你能够长期工作,因此都会愿意为你申请长期工签提供担保。要知道雇主花钱花时间招聘到你,可不是让你干几个月就走人的。好在即使工作许可时间最短的WHV,也保证了申请人3个月的申请长期签证的时间。这期间只要抓紧时间,即便你之前的手续都没办,从头开始准备材料,也是能够来得及的。但我在申请Essential Skill work visa的过程中发现网上没有什么详细介绍这一过程的文章。虽然申请工签比申请PR要简单很多,不过有个经历描述和介绍总是能够帮助其他申请人的。于是我就把我申请工签的过程介绍下。
  首先说下工签的种类。在新西兰处理和移民签证相关的问题,最好最准确的信息来源就是移民局网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nz这里的信息分类比较清晰,你可以轻松的找到你要申请的签证,或者帮你找到你的情况适合申请哪种签证。一般如果有工作经验,从国内来新西兰从事技能工作,那么就是Essential Skill work visa;如果是毕业生毕业之后找工作,那么是Graduate to work;通过家庭成员关系申请则是Family Stream;还有很多其他种类可以去移民局网站查详细介绍。
  申请Essential Skill work visa需要的材料比较多,我当时列了一个清单,方便自己查询是否遗漏,也方便移民官审核我的资料。
  1. Application form 工作签证申请表,可以去移民局拿,也可以网上下载PDF打印填写。
  2. Application fee 申请费,所有工签都是270刀。
  3. Two passport-sized colour photographs 两张护照照片
  4. Passport 护照
  5. Medical certificates and X-ray 体检证明和X光片证明
  6. Police certificates 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包括三个文件: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原件;无犯罪记录证明原件的英文翻译;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公证书。这是让我最纠结的一份材料。如果有和我一样情况的朋友,要注意,最好出国前就开好无犯罪记录,去公证。如果人已经出国了,需要亲属在国内代办,则需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护照复印件,以及手写的委托书,很麻烦。这些都要从国外寄回国,而且切记一定不要拆封,让亲戚拿去派出所等他们自己拆开,证明资料的真实性。有的公证处要收走证明原件,先和他们商量能不能保留原件,因为这边要看原件的。如果不行,就先拿原件去扫描成电子版,然后再交给公证处。之后彩色打印电子版,拿过来翻译。因为移民局不认识中文,所以彩色打印的复印件应该和原件差不多,他们一般不会看出来。
  7. Job offer 工作邀请。这个包括你的工作合同(要写明工资,合同有效期,工作职责等等),最好还有你的老板为了支持你的工签申请写给移民局的一封信,需要向移民局证明他们试图在新西兰本地人中招聘,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并且这项工作性质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培训让本地候选人能够胜任,因此他们决定招海外应聘者(听起来挺不公平的,不过保护本地就业市场也无可厚非)。并且要证明这项工作是通过招聘广告在就业市场招聘的,不是走后门什么的。
  8. Evidence of qualifications relevant to my job offer 证明你能够胜任此工作的证据:这个可以是你的学历证明,有些工作需要相关的认证。
  9. Evidence of work experience 你的工作经验的证明。这个可以是你之前的工作合同,前提是合同要有英文的,或者去翻译。我是通过猎头找到这份工作,他们在我入职之前就和我之前的公司老板联系过,核查过我的工作经验,因此猎头可以替我写信给移民局证明我的工作经验。
  10. Employer Supplementary Form 雇主填写的工签申请表。只要把这些材料都准备齐了,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各种材料能准备的,最好出国之前就搞定,尤其是无犯罪记录这种东西,太折腾人了。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比如:我持有假日工作签证,只能工作三个月,所以我的工作合同是定期合同。但是移民局可能会想三个月之后你是不是还会在这家公司工作?这就需要你的雇主向移民局承诺续签之后会继续雇用你。并且你也可以给移民局写信解释这件事情。我就在申请材料中加了一封信:
Dear Officer,
Thank you for reviewing my documents first.
My name is xxx, I worked as a software developer in xxx company. I write to you to apply the work visa.
I listed all the required documents in this package, some of them may need explanation.
You may notice that my contract with xxx is a 3 months fix term contract at this time, because I’m holding working holiday visa and I am only allowed to work for 3 months for one employer.
It is kind of difficult to find candidates who match the skill set xxx required, therefor my xxx skill is important for xxx company. But they can not provide me the permanent contract because of my limited work permission. My boss promised if I can get a longer work permission(more than 24 months), he can extend this contract to a permanent one. He is willing to support my application and provide a letter to you, as you can see it in my document list. Also the recruitment provider Beyond Service provided a letter to support my work visa application.
I really appreciate if you would take my explanation into account! Thanks again!
Yours sincerely.
  这样移民官可以把你的合同,你的解释信,以及雇主的担保信相互对照,倾向于相信你有持续在新西兰工作的能力。
  我提交之后一周的时间就批下来了,之间没有从移民局收到任何信息。可见申请工签只要材料齐备、真实,就没有什么困难的。
  获批之后,会有不同的工作许可时限。如果是技术类工作签证,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工作许可,则可以享受新西兰的公共医疗,家庭成员也可以过来,小孩上学免费。不过还是要向着下一个目标努力。
  希望这篇能对申请新西兰工签的朋友有帮助。
  我们要做世界的公民!
  作者豆瓣主页:/people/alvase/
  声明:本文除作者授权外,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lingbo日美国移民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西兰移民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