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所985清华大学艺术系的艺术系大一学生,想通过自学和蹭课考取本校的计算机研究生,应该怎么学

58被浏览18448分享邀请回答4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0284被浏览732341分享邀请回答2.5K1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K3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012年6月 挨踢职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2年4月 挨踢职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2年2月 挨踢职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3年5月 挨踢职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2年5月 挨踢职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2年3月 挨踢职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923被浏览51972分享邀请回答5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3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p&震惊的不是央财发生这样的事情,&/p&&p&震惊的是央财部分学生对此事的态度。&/p&&p&发自拍歌颂美好校园的,疯狂举报所有报道此事媒体的,关心央财今年分数线的,第一时间看到有撤热搜,然后甩锅渣浪微博程序员的,坚决否认学校有任何公关行为的,坚持学校没有任何问题,安保措施健全,急救流程即时,一定是被无辜牵连的。&/p&&p&明明就是个普通大学生,却操着央财招生办主任的心,一个个恨不得自己化身中宣部主任,全网封杀这则新闻,把所有胆敢报道此事的媒体都扼杀在摇篮里不可。&/p&&p&&b&所有的文字里(包括这个题目下的几篇央财学生回答),我看不到对作为死者的一点怜悯,一丝同情。甚至对于央财这个抽象的集体,你们给予比对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更多的感慨:哎呀,我财真是无辜啊,它明明已经做得足够好了。&/b&&/p&&p&竟然还有学生用【出色】来形容央财处理此事的表现 ? 别说调动救护车,就是学校调动直升机来急救,【出色】在此场合下真的是一个合适的形容词么?&/p&&p&&b&你们是不是还要在学校挂个横幅,写上:多难兴财?顺便感动中国?&/b&&/p&&p&在毕业典礼上为被性侵的同窗举牌发声,抗议斯坦福保护性侵犯的斯坦福学生们,没有人会担心他们拉低了斯坦福今夏的SAT分数线,没有人会觉得他们抹黑了斯坦福,相反,我只看到了抗争的勇气,掷地有声,是堂堂名校学生该有的气度。&/p&&p&&b&而反之,在同窗的生命面前,却只关心今年分数线的,担心学校名誉受损的,呼吁大家第一要务即是举报非官方渠道报道的,说到底都是担心自己以后前途的,你们他妈的,都疯了。&/b&&/p&
震惊的不是央财发生这样的事情,震惊的是央财部分学生对此事的态度。发自拍歌颂美好校园的,疯狂举报所有报道此事媒体的,关心央财今年分数线的,第一时间看到有撤热搜,然后甩锅渣浪微博程序员的,坚决否认学校有任何公关行为的,坚持学校没有任何问题,安…
&p&某老师在考前复习时划重点,明确说了第8章和第10章不考。
然后考试时有一道填空:本学期课程中明确不考的是第__章和第__章,这两章的主要内容是____和____&/p&&blockquote&我说了不考,但是不代表你们可以连这两章说的是啥都不知道啊!&/blockquote&
某老师在考前复习时划重点,明确说了第8章和第10章不考。
然后考试时有一道填空:本学期课程中明确不考的是第__章和第__章,这两章的主要内容是____和____我说了不考,但是不代表你们可以连这两章说的是啥都不知道啊!
谢邀。&br&&br&这事要是发生在 5 年前,5 年前的我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批判一番:&br&&ol&&li&这些欢呼的民众是愚蠢的,他们是典型的&b&反智主义&/b&者;&br&&/li&&li&他们不懂数学,不知道数学对人类发展多有用,运用数学工具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他们在生活中用不上数学不是它们没用,而是他们意识不到数学有用的地方;他们更不懂奥数,不知道奥数对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b&如果没有奥数,以中国的高考制度,会埋没许多偏科的天才;&/b&&br&&/li&&li&&b&以 “中国近年来没有培养出出色的数学家” 为由来质疑奥数是没有道理的&/b&,因为奥数的作用是有时间延迟的。一方面中国的奥数是上世纪 90 年代才全面展开,&b&过去的金牌获得者很多还没到如日中天之时&/b&,另一方面数学家的培养更多的是大学数学系和研究所的责任,&b&归咎于高中奥数是不合适的&/b&;&br&&/li&&li&&b&以 “很多奥数金牌没有做数学,而是转行金融、IT等热门行业” 为由来质疑奥数也是没有道理的&/b&,因为他们没有控制变量。根据我的观察,事实正好相反:&b&正是奥数让一部分真正有天赋的人真正爱上了数学,从而从事基础数学研究,如果没有奥数,会有更多有天赋的人转行其他热门行业。&/b&&br&&/li&&/ol&&br&&br&但现在我不再固执地坚持这些了。&br&&br&倒不是我觉得自己之前的观点有错误(事实上,我依然觉得自己的论据是对的);&br&而是我渐渐意识到,&b&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和民众讲死道理是不合适的。&/b&&br&&br&因为,&b&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胜者和强者的,同时也是不那么成功的普通人的。&/b&&br&事实上,一个社会的竞赛规则,无论多么精妙,都会在培养出一批成功者的同时,留下更多不那么成功乃至失败的人。&b&褒奖成功者固然是我们应该做的,但安抚没有成功的人,让他们认可自己的价值,也是同样重要的。&/b&&br&&br&很多时候,不成功的人就是不成功的人,即使换一套标准,他们依然不会过得更好 &br&—— 因为他们就是 “弱者”,他们既没有实力,也不占道理。&br&&br&但当优秀的人和普通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时,前者理应照顾到后者感受。&br&&br&有时候,我们不能直白地告诉那些 “不太成功的人” 所谓的真相,&br&它会戳破很多人希望的泡沫,然后伤害到他们。&br&&br&所以有人才会去安慰他们:&br&&br&&ul&&li&“其实考上大学没什么了不起的,北大毕业生都有卖猪肉的呢!”&br&&/li&&li&“学数学其实没什么用,大部分工作只用到加减乘除。”&br&&/li&&li&“起点低算不上什么,你看看马云,高考考了三次,最后勉强进了一本,人家现在是首富!”&br&&/li&&/ul&……&br&&br&这些安慰的话语,显然很多是谎言。按照很多人的想法,必须驳之。&br&不过,你以为那些 “庸众” 真的不知道那些话是谎言吗?&br&不是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愚昧,他们只是用这些话安慰一下自己罢了。&br&&br&所以,在很多不太严肃的场合下,这些看起来好像有些反智的话是不该被追究的,因为它们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也不会真的带来什么恶劣的后果。&br&&br&&br&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调查说, “70% 的网民支持数学滚出高考”,&br&有一个神回复是这样说的:“高考就是把这 70% 的人筛掉的”。&br&&br&当大家为这个回复的一针见血拍案叫绝时,我却感到了些许心酸。&br&&br&那些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的,固然有真心感受不到数学作用的人,&br&&b&但更多的人,他们其实知道数学很有用,值得考,取消数学是不合理的;&/b&&br&只是,自己能力实在有限,虽然努力了,但还是怎么都学不好。&br&是恨铁不成钢的&b&情绪&/b&(而不是“观点”)&b&,&/b&让他们点下了 “支持” 按钮。&br&&br&如果我们坚持支持“真理”,当然可以驳斥乃至嘲笑他们的“愚昧”。&br&&br&然而嘲笑有用吗?&br&&br&对嘲笑别人的人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想让“庸众” 脱离思维泥潭,他们只是站在一个高点指责他们,来显示自己是多么正确,优越感油然而生;&br&而对被嘲笑的人来说,他们在明明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且不成功的情况下,又被人狠狠踩了一脚,本就飘渺的希望也因此变得更加虚空。&br&&br&我觉得&b&,在别人很难认同或接受“真相”的时候,带有安慰性质的谎言,如果是善意的,仅仅是“小恶”而已,而为了追求真相,去刻薄地打击弱者(尤其是当弱者知道真相时),才是“大恶”。&/b&&br&&br&&b&那么,人们应该知道“真相”吗?&/b&&br&&b&答案是肯定的。&/b&&br&&br&&b&但那是学校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真相知道得越早越好,而对已经过了求学年龄的成年人来说,告诉他们真相,有时却得不偿失。&/b&&br&&br&&br&你问我,如何看待中国数学竞赛落败引网民狂欢?&br&&br&我说,&b&让他们去吧,只要不要添薪加柴就好。&/b&&br&&br&&b&一方面,其实你并不了解他们,他们和你非亲非故,你不知道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更不知道他们的狂欢出于什么原因。你&/b&&b&在网上&/b&&b&无法对症下药地和他们讲道理,说服他们的努力几乎一定会是徒劳的;&/b&&b&另一方面,反正他们的狂欢并不会过多地影响政策,只要政策制定者头脑清楚,事情会慢慢变好的。&/b&&b&而如果狂欢真能让那些民众释放一下压抑的情绪,心情好一些,那也是极好的。&/b&&br&&br&&b&毕竟,社会不是大学。在社会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真相。&/b&
谢邀。 这事要是发生在 5 年前,5 年前的我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批判一番: 这些欢呼的民众是愚蠢的,他们是典型的反智主义者; 他们不懂数学,不知道数学对人类发展多有用,运用数学工具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他们在生活中用不上数学不是它们…
-&br&&br&我先抛个砖。&br&&br&复旦的片子是全方位的差,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天赋值仅适合做婚礼录像的人做的。如果对视听语言真有点悟性,绝对不至于抄都不知道怎么抄。&br&&br&&b&长短没有概念。&/b&&br&&br&大学的宣传片大概可以类比为电影预告片,一到两分钟为宜,超过三分钟的话,你最好有精彩得不得了的内容——比如本身就是一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微电影,否则没多少人愿意听你絮絮叨叨那么久。&br&&br&东京大学的宣传片正片时长两分钟,在观众就要产生倦意(或者刚产生倦意)的时候掀起了高潮,结束了内容。&br&&br&复旦大学的宣传片正片时长四分钟,这说明制作者对产品内容有爆棚的自信。其实选择制作四分钟时长是有原因的,答案晚点揭晓。&br&&br&&b&文本不会提炼。&/b&&br&&br&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复旦宣传片的制作者虽然发现东大宣传片制作精良,但完全没领悟到原版的精髓究竟是什么,所以抄了半天光抄了个壳。&br&&br&创作视听内容最元始的要素就是反差。特别是短小的作品,更仰仗画面内容的反差。东大宣传片使用太空服的亮点在哪?不在于展示了太空服,而在于表现了太空服与周围环境的冲突。&br&&br&太空服的面罩上反射出来的景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当然是各种太空里的景象了。&br&&br&&figure&&img src=&/38dd32ae52d35c90dd9b79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38dd32ae52d35c90dd9b79_r.jpg&&&/figure&&br&太空服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作为一件臃肿的工作服,如果不是在太空中不得不穿,没有人会穿着它走来走去。只要一有机会,宇航员也会马上脱下太空服。&br&&br&&figure&&img src=&/cd983af1dfcb7e977e86c9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d983af1dfcb7e977e86c9_r.jpg&&&/figure&&br&但是在东大宣传片中出现了怎样的奇特景象?太空服头盔上反射出来的景色,是日本的夜市——一个根本不用穿太空服的地方。&br&&br&&figure&&img src=&/aea94bac39eb33b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aea94bac39eb33b_r.jpg&&&/figure&&br&这就是反差。这就是它一下抓住眼球的地方。&br&&br&再看复旦大学这一身轻便的制服——&br&&br&&figure&&img src=&/a4ec39ccb2cf419cc66bf1a0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a4ec39ccb2cf419cc66bf1a0_r.jpg&&&/figure&&br&这就是一个摩托车手到处闲逛的感觉啊。反差在哪儿呢?&br&&br&不过,这是一个摩托车手吗?我们再仔细看看。&br&&br&先看看东大的宇航员。&b&注意面罩的颜色和打光&/b&:&br&&br&&figure&&img src=&/31b6100713bcc2daba2fcf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31b6100713bcc2daba2fc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ba690aa63df295e2b7af4a0e67db7a00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ba690aa63df295e2b7af4a0e67db7a0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cceca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ccec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02f84afcfb55a23f51b9a8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02f84afcfb55a23f51b9a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11ee077e9d848c8deff251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11ee077e9d848c8deff251_r.jpg&&&/figure&&br&然后再来看看复旦的:&br&&br&&figure&&img src=&/d0c19f914bed17f1d69eb0b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d0c19f914bed17f1d69eb0b_r.jpg&&&/figure&&br&这是幽灵还是杀手?&br&&br&&figure&&img src=&/896a4f05acea65a711ec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896a4f05acea65a711e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def85d6c8eb1ac31342abb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def85d6c8eb1ac31342ab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0872cca0b7a822c68fe92fc390e18344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0872cca0b7a822c68fe92fc390e1834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edfd495375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edfd49537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cacfeb105b4abf62a3b12f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cacfeb105b4abf62a3b12f_r.jpg&&&/figure&&br&这故事怎么看都是这样的(请留意——我并没有加恐怖或悬疑音效):&br&&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YumLPCGN__A/&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复旦风云& data-poster=&/0db937303bccdfbb3fc90cea/p_2.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0db937303bccdfbb3fc90cea/p_2.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复旦风云&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programs/view/YumLPCGN__A/&/span&
&/a&&br&国外的朋友去油管看:&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SkwbQsWSbeM%26feature%3Dyoutu.b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SkwbQsWSbeM&feature=youtu.b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个视频在优酷上传无法通过审核,理由是「涉嫌垃圾广告、恶意推广」。看来复旦的公关做得还是可以的。&br&&br&好了,还是来看片子吧。没有提炼的文本出现在这个长达四分钟的视频里的各个角落,呈现出来的很多内容都是初学者思维的体现。比如,如果要拍一个宣传大学的视频,你第一个想到的画面会是什么样的?&br&&br&老师讲课,学生听讲。&br&&br&&figure&&img src=&/e4edfd66f11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e4edfd66f11_r.jpg&&&/figure&&br&编剧的基础课必然会教这一点:针对一个问题,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解决方案要想方设法推翻掉。所以东大的宣传片里只短短地出现了一次上课内容(注意构图和色彩的艺术安排),而且避免了老师的出镜——免落窠臼:&br&&br&&figure&&img src=&/9f653c2e0d43da90b849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9f653c2e0d43da90b849_r.jpg&&&/figure&&br&而复旦的视频里则是各种小学生思路:&br&&br&&figure&&img src=&/e4edfd66f11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e4edfd66f11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147d435b0edd7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147d435b0edd7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22cab49b712d0bc1fbb7fcd7e38e6a16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22cab49b712d0bc1fbb7fcd7e38e6a16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57d69ef2cba65aaef98c2f3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57d69ef2cba65aaef98c2f3_r.jpg&&&/figure&&br&而且,这摄影水平,我这摄影盲看了都着急啊。看看人家原版的摄影:&br&&br&&figure&&img src=&/e5bbe41bc5bcf64bbc54099dfb9dac71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e5bbe41bc5bcf64bbc54099dfb9dac71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7af132f599d79debb363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7af132f599d79debb363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b264e2c682f02e6d955403b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b264e2c682f02e6d955403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81f7a503d4dc46aa32db7f52c151e202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81f7a503d4dc46aa32db7f52c151e202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db05a216a86cccfa78bc869f0b3a1e76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db05a216a86cccfa78bc869f0b3a1e76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f30f1c95c8d326d9ff578c5e0a4687f1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f30f1c95c8d326d9ff578c5e0a4687f1_r.jpg&&&/figure&&br&复旦宣传片里呢?各种廉价的过曝,各种没有逻辑的布光。&br&&br&&figure&&img src=&/9a9b245db8c5e12539f97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9a9b245db8c5e12539f9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6bb4fcf6d0dc82dbcdbc7ae3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6bb4fcf6d0dc82dbcdbc7ae3_r.jpg&&&/figure&&br&下面这个镜头的布光是什么思路?画面内容要表达的是什么?导演真的能给出个解释吗?&br&&br&&figure&&img src=&/d0cc7eadfa278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d0cc7eadfa278_r.jpg&&&/figure&&br&&b&镜头胡乱运动,剪辑毫无乐感。&/b&&br&&br&东大版的镜头运动有条不紊、错落有致,推拉摇移跟升降,每一个移动的镜头都摸准了表现的对象,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同时为剪辑服务,使单个镜头的运动与剪辑的互动抑扬顿锉,情理暗合。静中蓄动,动中有静。要展示手就跟着手走,要展开卷幅就顺着展开的方向走。有时静静地跟着主角旅行,有时兴奋地跟着人物舞蹈。展示弓道:一个人物的中景,一个人物的特写,一个箭靶中箭的特写。中规中矩。片尾的镜头对着朝阳上摇,字幕浮现:「MOST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br&&br&复旦版呢?一开场假装危机出现。镜头在仪表盘上横移,忽然顿住——还以为这一顿有什么含义呢,结果没有。这问题更多在于剪辑师的责任,因为画面的流动被打断是因为剪辑师没有剪掉该剪掉的部分。但摄影师的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假装飞机颠簸的镜头运动敢再假一点吗?飞机颠簸起来会是「一、二、三,休息一下,再来,一、二、三」这样的节奏吗?摄影师明显在迟疑,举棋不定,并不清楚这个镜头应该怎样拍。当然,导演也逃不了干系。飞机都颠簸成这样了,画面里的两名飞行员还风雨不动安如山,连胳膊肘都没晃动过一厘米。这种渣调度相信是多年婚礼视频的拍摄经验——就是不用调度。&br&&br&导演没有任何清晰的表达意图,并不知道自己要拍的是什么。大抵就是「我们有轨道,就拍几个轨道镜头吧;我们还有摇臂,来几个摇臂镜头吧」——就像拍婚礼,「总之动一动画面就好看一些」。本来无辜的推拉摇移正好又凑上一些廉价的布光和无序的构图,于是全面沦陷了。荒唐的是,到了动作场景(跳舞、太极),镜头又不动了,剪辑也没有了。&br&&br&&b&声音毫无主见。&/b&&br&&br&配音又是复旦宣传片创作者稀里糊涂的又一力证。他们显然没明白日本原版里那个广播音旁白在片中是什么意义——最后取下头盔,声音变正常,从太空人视角换为普通人视角,又契合那一句「That's when I realized the ending was just a new beginning」。复旦的旁白从头到尾就是这样一段听不清的配音(我估计他们也不希望你听清),没有任何层次和意义上的发展,完全不知所谓。&br&&br&配乐就更不用说了。《地心引力》的片尾曲交版权费了吗?人家《地心引力》是说宇航员的啊,抄东大不要抄到这么入戏吧,好歹抄个《壮志凌云》啊!&br&&br&对了,这宣传片为什么要制作四分钟这么长?答案是,因为《地心引力》的片尾曲砍掉前面相对静音的部分之后就这么长。&br&&br&-&br&&br&为什么我们连抄都只能抄出个皮毛?&br&&br&这好像是我们见过的很多事情的缩影。&br&&br&-&br&&br&update:大家不要黑复旦的学生。我认识的复旦毕业生没有谁为这件事辩护。复旦是所好学校,那里的学生姿势水平还是很高的。单就「没能识破抄袭」这件事来说,复旦的领导也没有过错——反正换成我,如果没人主动给我看东大的视频,我也看不出来是抄袭。&br&&br&-&br&&br&update:有复旦的朋友想让我再加个链接:&a href=&///?target=https%3A///x/page/z0353ug5bsz.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复法人》纪录片---记录复旦人在法国的生活 - 腾讯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
- 我先抛个砖。 复旦的片子是全方位的差,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天赋值仅适合做婚礼录像的人做的。如果对视听语言真有点悟性,绝对不至于抄都不知道怎么抄。 长短没有概念。 大学的宣传片大概可以类比为电影预告片,一到两分钟为宜,超过三分钟的话,你最…
&p&如果你用半年时间,真的考上浙江大学。你就不是可笑,你让我肃然起敬,拼命鼓掌,你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有奇迹。&/p&&p&&br&&/p&&p&如果你用半年时间,真的考上浙江大学,但是没钱付学费。你就不是可笑,你来找我,我帮你在知乎上联系浙大的人,协助你办助学贷款,甚至举行一个小范围捐款都不是问题。&/p&&p&&br&&/p&&p&如果你用半年时间,没有考上浙大,但是考上了本科。你就不是可笑,你让我看到了有梦想只要努力,终究会有收获。&/p&&p&&br&&/p&&p&如果你用半年时间,以几分之差惜败本科线。你就不是可笑,你用自己三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br&&/p&&p&如果你只是想去浙江大学看看,然后因为父母的不信任就来知乎提个问,寻个认同。这不叫可笑,这叫幼稚。&/p&&p&&br&&/p&&p&如果你只是想去浙江大学看看,因为父母的不信任就来知乎提个问寻个认同,看了一会知乎后打开了王者荣耀。这也不是可笑,这叫可悲。&/p&&p&&br&&/p&&p&反正我从头到尾没看出可笑地方。&/p&&p&&br&&/p&&p&我不夸你,也不骂你,冷嘲热讽、鸡汤鼓励统统不给你。&/p&&p&&br&&/p&&p&路是你自己走,请开始你的选择。&/p&
如果你用半年时间,真的考上浙江大学。你就不是可笑,你让我肃然起敬,拼命鼓掌,你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有奇迹。 如果你用半年时间,真的考上浙江大学,但是没钱付学费。你就不是可笑,你来找我,我帮你在知乎上联系浙大的人,协助你办助学贷款,甚至举行一个…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br&为什么复旦的肿瘤药物专利在国内找不到买家,要卖给美国制药公司?&br&&br&我觉得应该这么回答:&br&国内制药厂都在等国外专利过期的配方等着仿制发大财,谁愿意投钱跟你研发做临床担风险?&br&&br&我觉得结论是这样的:&br&要饭时间长了任何投入都是浪费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 为什么复旦的肿瘤药物专利在国内找不到买家,要卖给美国制药公司? 我觉得应该这么回答: 国内制药厂都在等国外专利过期的配方等着仿制发大财,谁愿意投钱跟你研发做临床担风险? 我觉得结论是这样的: 要饭时间长了任何投入都…
看到 &a data-hash=&779f7b42fc177c0290084& href=&///people/779f7b42fc177c029008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图灵Don& data-hovercard=&p$b$779f7b42fc177c0290084&&@图灵Don&/a&的回答,真是气得我火冒三丈,不吐不快。&br&&img src=&/v2-0cde3cecce81e2b23a966e3e14bff090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0cde3cecce81e2b23a966e3e14bff090_r.png&&&br&但是他关闭了评论,只好在这里反驳他。&br&&br&首先,这个问题本来讨论的就是研究生补助的问题,你眼神不好没看到,那就按你的臆想来。&br&&br&&b&1、研究生是学生,拿的是补助。&/b&&br&然而,【“这补助严格说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全中国纳税人缴的钱凭什么就该补贴你?”】&br&要这么说,那纳税人的钱凭什么去补贴教授,院士?科研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凭什么去补贴研发飞机,大炮,航母?都直接发给全国13亿人发给你不好吗?&br&&br&你以为这些科研项目都是专家、教授们一己之力完成的?事实上,很多基础工作,甚至于一些关键技术都是苦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在做,你去看看每年各高校paper的第一作者就知道了(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无良老师抢占学生第一作者的事情,也不排除青年教师为第一作者的情况)。&br&&br&他们付出了劳动和心血,得到回报是应该的,其实称之为工资也没错。什么叫“补贴”?还“凭什么补贴”?补贴是什么意思?换言之就是贴补,看你穷学生可怜赏你点,你是这意思?&br&&br&况且在实验室的项目中,有伸手向国家要钱的纵向课题,还有很多是跟企业、社会合作的横向课题,干的是企业的活,拿的是企业的钱。钱是实验室拿,项目很多是研究生在做,然而,项目做完了,并没有研究生什么事,研究生还要巴巴指望着那点补助。&br&&br&【“得了便宜不说,还滋生很多攀比现象。”】这句话简直恶心,恶心到家。感情在你眼中研究生拼死拼活为实验室出力,拿点可怜的补助叫“得了便宜”?&br&&br&&b&2、研究生不仅仅是学生,拿的也可以说是工资。&/b&&br&学生是指在学校学习、接受教育的人。研究生确实也上课,也从老师那里学习,但已经不是单纯的学生,他们要做很多科研项目,甚至还要帮老师打杂,写申请、报销、搬东西乱七八糟的事儿都会干,“搬砖”并不仅仅是戏谑。&br&先就不谈做项目的事儿。据我所知,很多实验室没有秘书,学生兼职干着秘书报账报销的活儿。很多实验室没有保洁,学生兼职干着保洁打扫卫生的活儿。这又怎么说?能不能给发发秘书和保洁的工资?&br&&br&其实作为学生,做些杂事并没有怨言,帮老师做项目也能磨炼自己,也不要求等同工作的工资,只是至少要能满足生活需求吧?&br&在国外(经评论指出,指某些国家,如美国)读博士,你可以租房买车娶妻生子。在国内读博士,出去多聚餐几次,多买几件衣服都捉襟见肘,更别提买个大件、生个大病这种要命的事儿。都二三十了还向家里伸手要钱,真的是很心酸。&br&前几年有同学实验室一个月只发400块钱,国家发1060雷打不动,后来在多次反馈后勉强涨了一点,总额应该还是没有突破2000。这可是在帝都啊!有多少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不止2000块了?&br&&br&说多了。补助的事儿今年闹得动静有点大,本来我是一直旁观的,毕竟我们实验室还不错,老师也不强迫我们做项目,老师也都很好。&br&但是图灵的回答真是恶心到我,从刚开始玩知乎就关注他了,一直以数据帝的身份出现,回答也多靠数据说话,本来觉得他还算公正客观,没想到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充满恶意的回答。&br&&br&我想到我的好朋友(非清华),一个个子小小,性格温和如小白兔的女生,读博近五年,被导师压着做了无数的项目,从项目申请、项目工作、出差、跟甲乙方打交道到项目报告全都负责,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课题,到现在了毕业还遥遥无期。一年无数次出差,甲方、乙方单位各种跑,不允许坐飞机,就算从西安到广州都得火车过去,差补还得上交一半。&br&前一段时间,出差到甲方公司,甲方看她是个小女孩,各种逼迫不合作,求助导师反而挨骂,只能偷偷躲在厕所哭,最后还是甲方一个女的遇到了,帮她跟导师解释了几句。她这些年做过的项目,其价值比某些天天自诩为纳税人的键盘侠几辈子纳的税都多了,她每个月领的那一点可怜的补助,没有占你们任何人的便宜,那只是她本应得到的回报中小小的一部分,甚至都没有她每月熬掉的头发丝儿多。&br&&br&3、【“你要真认为有能力,那就退学进公司呀,创业呀。那儿有人用工资衡量你的价值。”】&br&不是每个人都想创业,创业赚大钱也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途径。读研究生只是一种人生选择,或者出于对科研的热爱,或者出于对校园的眷恋,或者仅仅想要一个学位当更好的敲门砖。&br&讲真,研究生没有占用几分你的纳税钱,更没有吃你家的大米,讨论补助的事情是我们正当合理的诉求,你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看到 的回答,真是气得我火冒三丈,不吐不快。 但是他关闭了评论,只好在这里反驳他。 首先,这个问题本来讨论的就是研究生补助的问题,你眼神不好没看到,那就按你的臆想来。 1、研究生是学生,拿的是补助。 然而,【“这补助严格说花的是纳税人的…
大学里的这类事情,多是某些行政部门出来刷存在感。不想着保障教学,帮助学生,就琢磨着怎么给领导留印象,怎么邀功。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学分上卡你,给人不痛快。&br&&br&凭什么?&br&&br&人家是考进来学习的,不是给领导跳操的,还什么“政治任务”?&br&&br&呸!&br&&br&看女生穿短裙翻跟头,哪个地方是“政治”?哪个地方是“任务”?&br&&br&一些行政的人,握着点资源就当自己是大爷,拿学生当佣人使,呼来唤去的做些面子工程,以为功绩满满,实为给院系学校丢人。&br&&br&别自嗨了。
大学里的这类事情,多是某些行政部门出来刷存在感。不想着保障教学,帮助学生,就琢磨着怎么给领导留印象,怎么邀功。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学分上卡你,给人不痛快。 凭什么? 人家是考进来学习的,不是给领导跳操的,还什么“政治任务”? 呸! 看女生穿短裙…
郭某、常升两人都是国人只考虑个人利益,没有底线的典型。&br&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郭某可以没有任何底线的篡改常升的高考志愿,毁灭常的人生。&br&常升在个人利益得到保护后,心满意足,同样毫无底线的放任郭某,让坏人逃脱惩罚。&br&其可怪也欤?
郭某、常升两人都是国人只考虑个人利益,没有底线的典型。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郭某可以没有任何底线的篡改常升的高考志愿,毁灭常的人生。 常升在个人利益得到保护后,心满意足,同样毫无底线的放任郭某,让坏人逃脱惩罚。 其可怪也欤?
本人也是哥大硕士毕业,魔都土著一枚。2012年拿到offer的时候,家里兴高采烈地卖掉200万的一套房来付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套房子现在涨到400还是500万了,当然以后还会继续涨,而我留学一年半,基本省吃俭用,花了大概60万。&br&&br&肠子都悔青啦!!!肠子都悔青啦!!!肠子都悔青啦!!!重要的事说三遍!&br&&br&宁愿不出国,不去哥大,当初就留在国内,踏实工作,攒下钱去世界各地旅游就好啦!我经常哭笑不得地跟身边的人说,哥大的文凭也许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了,哈哈!&br&&br&早知道问亲戚朋友或者银行借点凑一凑就好啦~话说哥大硕士专业也分多种,本人念的是教育学院挺水的专业,要论投资回报率,那是相当低啊。&br&&br&很多同学毕业就失业,工作都找不到,基本都回国了。连我美国的同学也找不到工作,去申请念博了。我看过我们学院career service center出的报告,我们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大部分人的平均年薪在50K-70K美金之间,也就是税后每月3K-4K这样子,这样的薪资水平在曼哈顿只能过着及其普通的生活,和别人合租一间老破小,然后勤俭节约,每个月能做到收支平衡就不错啦,要买房?门都没有……&br&&br&毕业后留在纽约工作了两年,税后每月3K+,工资微薄,购买力微弱,生活水平低下,工作经验也没什么用。看着曼哈顿形形色色的人们的生活,我在挣扎过后幡然醒悟,其实在哪个国家都一样,有钱就会活得滋润,没钱日子一样难过,既然没什么本事在国外赚很多钱,过高于国内生活水平的生活,那么不如回国呢,你说是吧~&br&&br&现在每个月工资低于知乎平均水平,日子过得普普通通,但也没算对不起父母的付出。&br&不过我也算是完成了一直以来留学并在异国生活的心愿,积累了一些也许别人看似羡慕但冷暖自知的人生经历而已~&br&&br&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硕士专业当然是和金融、IT等挂钩的热门专业啦,这在美国、中国都一样,这些专业毕业后,进入高薪行业,获得高薪工作的几率相对大很多。&br&&br&但是,如果家里本身没有多少财富积累,也不意味着世界Top 10的名校毕业生一毕业,或者毕业没多久就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承担国际一线大都市的房价吧!而且哥大毕业并不意味着有赚钱的能力啊!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哈哈哈…&br&&br&&b&所以我要告诫所有有着出国梦的朋友,如果出国念书,但是家庭条件并不是大富大贵,一定要选好专业和行业哦,避免入坑啊=.=&/b&
本人也是哥大硕士毕业,魔都土著一枚。2012年拿到offer的时候,家里兴高采烈地卖掉200万的一套房来付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套房子现在涨到400还是500万了,当然以后还会继续涨,而我留学一年半,基本省吃俭用,花了大概60万。 肠子都悔青啦!!!肠子都悔…
当所有精英都被逼得去干金融才能得到高收入,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当所有精英都被逼得去干金融才能得到高收入,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p&日,崔永元发了一篇长微博。对此我有些感慨。&/p&&p&这次他要比挂学生,骂飞雪聪明的多。但是依旧是偏题的。&/p&&p&写一写,算是对现状的一些反思和担忧。&/p&&p&&b&&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217856&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崔永元日的长微博? - 田野的回答&/a&&br&&/b&&/p&&p&&b&———————————分割线—————————————————&/b&&/p&&p&&b&崔永元从转移话题开始就已经输了&/b&&/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link%3Fshareid%3D%26uk%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转基因30年实践.pdf_免费高速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转基因30年实践》&br&&/p&&p&&b&&a href=&///?target=http%3A////D5YAZD6lk%3Ftype%3Dcomment%23_rn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崔永元从转移话题攻击中农大开始就已经输了... 来自科学永不止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p&&br&&p&&a href=&///?target=http%3A////D6Rrj3h2b%3Ftype%3Drepost%23_rnd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崔永元 要不你出来说两句?不出来说两句,... 来自科学永不止步&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a href=&///?target=http%3A////D6JLElsyZ%3Ftype%3Dcomment%23_rnd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哆啦A梦吃惊]@崔永元 封条呢? 来自科学永不止步&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日更新。&/p&&p&拖拉机招你惹你了?&br&&/p&&p& 本来写了《崔永元从转移话题开始就已经输了》之后。感觉没必要再理会崔永元了。&/p&&p&毕竟他不是正常人。不能用常理对待。&/p&&p&这“科学永不止步”吧。&/p&&p&他“造谣”竟然也永无止境。&/p&&p&首先,为什么小崔造谣,不起诉他。&/p&&p&1,
他不是正常人。&/p&&p&2,
中农一个副部级高校,为何要和一个过气的前“媒体人”计较。&/p&&p&3,
动物咬你一口,你还能再咬回去?&/p&&p&4,
法律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尤其是精神病人。&/p&&p&作为政协委员,政治上孤立无援,科学上班门弄斧,道德外衣破裂。&/p&&p&反科学反智教主的地位稳如泰山。&/p&&p&没人理他,自然要做一些傻事情去博眼球。&/p&&p&要挂人还用等到现在?都被骂了两年多了吧。&/p&&p&说到了拖拉机,我忍无可忍了。&/p&&p&造谣有好几条了吧。&/p&&p&1,
PPT讲成绝密文件。农大自查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科研经费越来越规范。用严格的标准去考察以前的账目,难免会有误会,会有纰漏。这不正是体现农大经费管理严格规范吗?这正是进步啊。&/p&&p&2,
伪造农大教师写给小崔的信。这完全事一出他和他的尾巴们,自导自演的一出喜剧。&/p&&p&3,
中农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公开招标。那大写的“1111”万元的数据不知道“崔老师”您从哪里得到的。&/p&&p&4,
教学,实验用器具,本身就是固定资产。购买使用都是经过审批审查的。何时拆封使用还要看项目进度吧。您的手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p&&p&5,
巨大的项目中,出现少量假发票我认为在所难免。现在的规章制度,验证手法,再出现假发票已经很难了。把1648万写上,敢情这么多钱全都用的假发票对吧。&/p&&p&6,
调查组并没有来中农。在反腐形势这么严峻的今天。纪委难道还不如“您”敬职敬业?&/p&&p& 造谣并不是不需要成本。&/p&&p&造谣的同时,崔老师您失去了从《实话实说》《小崔说事》等等节目中建立的公信力。&/p&&p&一个人没有了诚信,没有了智商。不加分辨的去听信谣言,传播谣言。我想,既然已经过气,晚节也会不保吧。&/p&&img src=&/903cf5c0a41aa438f3f7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903cf5c0a41aa438f3f7_r.jpg&&&br&&p&催化钠(化学),&/p&&p&崔乙己(语文),&/p&&p&崔挂人(思想品德),&/p&&p&崔重水(物理),&/p&&p&崔传谣(法律),&/p&&p&崔纯合(生物),&/p&&p&崔蓝血(医学),&/p&&p&崔老九(政治)。&/p&&p&反智教主“您好”。这篇博文您能看到吗?&/p&&p&“您”该重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了。&/p&&br&&p&(还是把顾大妈去了吧,看着碍眼。老大不小了。)&/p&&br&&br&&p&攻击农大。以偏概全。混淆视听。&/p&&p&从崔永元拍摄转基因纪录片(姑且承认那是一部纪录片)之前。和方舟子争论,被说不懂科学。&/p&&p&纪录片出来后,又是一片批评之声。自以为找了一个白发苍苍,会讲英文的陈一文当科学顾问,就能弥补自己不懂科学的尴尬。殊不知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谣棍。&/p&&p&世界杯期间,因为在会议上稍稍提了一下那个已经千疮百孔的纪录片,就暴跳如雷。可见内心的敏感与自卑。&/p&&p&没有证据就敢谈论不明病原体,过后再也没能拿出证据,证明那是什么。谈论&b&草甘膦废渣盐&/b&,本是法律监管问题却怪罪转基因。不识NaCl,因一条钓鱼微博,说氯化钠有毒。&/p&&p&去&b&复旦新闻学院&/b&演讲,对&b&卢大儒&/b&大声质问黄金大米转进几个基因,牢牢地记住方舟子告诉他的7个,殊不知他并不明白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是什么。而大儒教授因为&b&严谨&/b&无法直接回答是两个还是三个的时候,他却以为那是大儒教授的胆怯。而不知道那是一名科学家所拥有的基本严谨的态度。&/p&&p&凤凰大学问,邀请他去和饶毅教授辩论,露面的勇气都没有。&/p&&p&致力于科普的&b&果壳网&/b&,&b&科学松鼠会&/b&,发表很多质疑和反对的文章,崔永元和他身后的一群喷子,依旧死不认账,断章取义的歪曲事实,愚弄大众。&/p&&p&确切的说,不严谨,歪曲事实,愚弄大众,从纪录片开始,就是整个事件的一个&b&基调&/b&!网络暴力就是从这些人一步一步开始蔓延的!&/p&&p&和&b&飞雪之灵&/b&的争吵中,一口一个胖子,一口一个变态的辱骂。然而&b&飞雪&/b&一直在摆事实讲道理,他却死皮赖脸&b&战五渣&/b&。就这样的一张嘴脸,却还好意思去当老师。作为一名高校老师,还如何给当代的大学生做好榜样。&/p&&p&崔永元一直想在科学上驳倒众多的科学工作者,但是每次都以&b&人身攻击&/b&结束。那么,&b&网络暴力&/b&到底从谁开始,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p&&p&终于,他以为他掌握了做成ppt的绝密资料,他以为找到了中农从前的纰漏,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胜利的王牌。然而百度后,第二条就是这些内容。&/p&&p&从开始挂农大学子开始,他就想打这样一张牌,因为他知道再从&b&科学的角度&/b&,是无法驳倒这么多,专业的科学家,还有勤奋好学的万千学子。猥琐大汉,半夜两个小时,耗用20%的电量翻看一个普通少女两年的微博,内心是如何的狭隘与变态。何时才能向小姑娘道歉呢?&/p&&p&对于学校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当然要亡羊补牢,认真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进步。我认为中农一直在改正。改正自查过程中的ppt报告也能被他当做绝密文件放出来。经历过错误,中农也一直在进步,在弥补从前的错误。&/p&&p&故步自封的崔永元从转移话题开始就已经输了。因为从科学上他已经完败。&/p&&p&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不就正符合这个学校的气质吗!&/p&&p&不知哪位农大人说的话:“宁愿你们在温饱的时候忘记我们,也不愿你们在饥饿的时候想起我们。”&/p&
日,崔永元发了一篇长微博。对此我有些感慨。这次他要比挂学生,骂飞雪聪明的多。但是依旧是偏题的。写一写,算是对现状的一些反思和担忧。 ———————————分割线—————————…
虽然这个问题很早,但我上个星期才看到。为了这个问题我特地求证了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才来回答,我有个去年高考的学妹,是北京户口,但是在河北衡水中学念高中,在河北一模547,二模533,高考在北京考的,641,去上交大了,差10分上清华。河北那年一本理科是581,北京是484。&br&&br&虽然问题说的有点夸张,但是这个误解应该还是成立一半的。&br&&br&========================更新一下============================&br&&br&本来不想多说,看了某些回答的观点,觉得毛骨悚然。&br&&br&有些人说北京、上海的学生综合能力好,理应多招。&br&&br&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高考大省的学生,我们也想花更多的时间培养一下自己的情操,学学画画,学学种花种草。但没办法高考压力太大,每天16个小时学习都学不完,连吃饭的时间都想省下来,那里由得我们去培养别的。&br&&br&有些人说北京政府给了这些大学很多好处,所以理应招收更多当地的学生。&br&&br&那我建议北京所有公厕公路都对外来人收费,走路一步5块,撒尿一泡20,拉屎一坨50,拉多了钱不够就自己吃回去。一帮央企拿着全国人的钱交着税,养着那几所大学,结果外地的人还就上不了了。&br&&br&全国那几个高考大省,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几个也是人口大省,每个省几千万人口里能保证吃的起饭的也就那几所大城市的。其他的地方很穷,每次见人说国家现在多么富的时候我都恨不得给他两巴掌。如果你是北京人,周末上八达岭高速往上开,100多公里就到了张家口的赤城县,看看那里多穷,镇子里一年的人均收入还比不上你们一箱油钱,一天一顿饭一家一条棉裤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这么穷?不是懒,不是不上进。是因为北京要保证市区环境所以不让处在上风口的那里发展工业,为了保证北京用水所以把那里的水给截断了,眼睁睁看着自己水库里的水,自己喝不了,也种不了地。&br&&br&很多人看不起一些死学习的人,说这帮人没有前途。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你们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玩命学习吗?看过那些县里中学的学生么。不学习他们能干什么?回去种地,赶上一年大旱全家饿死了,赶上一年洪水全家淹死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只要能考上好大学,就能改变命运,他们每个学生身上背着的是一家人,然而他们为什么这么穷?因为他们笨?结果是什么?每年高考之后之前学生自杀的消息我已经听的习惯了。&br&&br&我全是赞同,因为教育和遗传好,北京很多顶尖学生的能力是外地比不了的,但是是现在这种分配差据能够解释的?
虽然这个问题很早,但我上个星期才看到。为了这个问题我特地求证了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才来回答,我有个去年高考的学妹,是北京户口,但是在河北衡水中学念高中,在河北一模547,二模533,高考在北京考的,641,去上交大了,差10分上清华。河北那年一本理科…
我是地大(武汉)的新闻系在读生,今年三月有幸作为校媒记者采访到了彭晓辉教授,在采访之前听了一些彭教授的演讲,看了一些资料,并且最终写了一篇有关高校性教育的新闻,我和我的同伴也整理出了一份对于彭教授的专访。我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话想说,先占坑,下了课回宿舍答。&br&&br&采访彭教授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当时我和我的同伴在做一个校医院的新闻点,在采访时一位曾经的校园领导提到了大学生的性教育问题。我所在的南望山人报的新闻主编意识到大学生的性教育问题是一个可以做的新闻点,于是我们联系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很有名的性学教授彭晓辉。&br&&br&采访彭教授之前做了一些功课,首先是去听了他的讲座。虽然成长在沿海城市,环境不像农村那样保守,人们对性的态度并不是讳莫如深,但我自己大部分的性知识都是从电影、书里看来的,从来没有人系统、科学地教过我,我对性的认识也是比较混沌。可以说彭教授的很多观点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br&&br&彭教授谈到了在男权主导的社会里,女性作为性资源由男性掌管分配,性资源的社会配置等问题,提出权贵阶层像占有生活资源一样,过多或优先占有了性资源。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社会各阶层间性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冲突。&b&怎么解决这种性资源分配不公的矛盾冲突呢?&/b&权贵阶层肯定不会让出他们的既得利益,缓解的阀门就得打造出来,&b&那就是高举起来的“伦理道德”,让普通大众通过“克己复礼”来克制自己的需求。因此主流阶层(处于统治地位的既得利益集团和宗教上层)就会为了社会的稳定,倡导“性的消极主张”。&/b&政治的实质是生活数据配置和性资源分配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或策略。任何执政的执政集团,都需要取得其政治的合法性,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尽可能地在政治的制度下,在生活数据或性资源分配上体现出社会公平,否则执政的合法性将动摇。&br&&br&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些什么?&br&&br&彭教授还提出了一些理论,比如“中国如果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能够使四亿人获得幸福”(是有数据支撑的,具体已经记不清了)等等,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总之仅仅是一场讲座,我就已经突然意识到很多之前对于“性”的误区是从何而来,并且很愿意去多了解性学知识。我想这也正是彭教授在教学时想要达到的目的,尽可能地扫除“性盲”们对性的错误认识,让更多人了解性。&br&&br&因为当时我们对彭教授的采访比较针对高校性教育,最后呈现出来的稿子也只是一个对高校性教育工作的粗略观察,对题主的帮助不大,就不细说新闻稿的内容了。&br&&br&彭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开的《性科学概论》课程非常受欢迎,每次选课时都是爆满,他在课上也都布置很多作业(真的很多......)很多和彭教授熟悉的学生都叫他“老师爸爸”,也有男生叫他“潮男”。在采访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彭教授是一个非常风趣、幽默的人。教授已经将近60岁,但看起来很年轻,比实际年龄至少小十岁。采访时,因为我的同伴对性的态度比较保守,他提了一些比较不那么好的问题(就采访技巧而言,不是指题目本身),彭教授也都很耐心地解答,可以说是向我们普及性知识普及了一个多小时......收获很大,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开始用不一样的视角看这个世界,并且真的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br&&br&但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令我觉得很难过。一个是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性学教授潘绥铭的“被退休”事件,真正做研究的教授竟然因为访谈性工作者开不了发票而遭处分,还有不少网友一拥而上“叫兽”、“叫兽”地讽刺,真令人寒心。另一个事件就是这次彭教授在广州演讲被大妈泼粪。其实这个组织的人反对彭教辉教授不是一天两天了,在之前彭教授上讨论性知识的电视节目时这群“中国反色情网”的大妈就来砸过场子,曲解彭教授的研究成果。这些人闻“性”色变,反驳你的观点进而反驳你整个人根本不需要任何逻辑。&b&他们反的不是色情,是人性。&/b&&br&&br&我们国家的性教育真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什么时候人们能不再谈性色变,什么时候人们不再说到性学教授就一脸鄙夷再讽刺来两句“叫兽”,什么时候大家能够正视性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重要,民众对于性的观念才算真的成熟了。&br&&br&&br&11月14日更新:&br&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就收获了这么多赞,有点受之有愧。下面的许多答案都比我的好,特别是&a href=&///people/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 data-hash=&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 data-hovercard=&p$b$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陆雨奇&/a& 的答案,比较清楚地介绍了性学的知识。总有很多人连性学究竟研究什么都不清楚就开始喷。&br&&br&我没有专门学习过性学或有关性学的学科专业知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新闻系学生,因为采访过彭教授,听过彭教授的讲座,因此看到这个问题时有话想说。上面提到的有关彭教授的理论是他在评价今年年初东莞扫黄事件时提出的,是他对于东莞扫黄事件的看法。至于彭教授具体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建议大家自己去搜索一下,我上面的提到的理论只是彭教授研究成果的很小一部分。
我是地大(武汉)的新闻系在读生,今年三月有幸作为校媒记者采访到了彭晓辉教授,在采访之前听了一些彭教授的演讲,看了一些资料,并且最终写了一篇有关高校性教育的新闻,我和我的同伴也整理出了一份对于彭教授的专访。我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话想说,先占坑,…
我是河南的,&br&我们市那年我文科第一。&br&我646,&br&那一年北大在河南分数线648,&br&满分750分。&br&&br&我尽力了。&br&&br&后来读了人大,&br&人大旁边有个人大附中,&br&得知他们流传的顺口溜是:&br&现在不努力,&br&将来去隔壁。&br&&br&那一刻,我唯有笑笑。
我是河南的, 我们市那年我文科第一。 我646, 那一年北大在河南分数线648, 满分750分。 我尽力了。 后来读了人大, 人大旁边有个人大附中, 得知他们流传的顺口溜是: 现在不努力, 将来去隔壁。 那一刻,我唯有笑笑。
看了大家的回答和评论, 作为这290个里面的一个人,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为清华洗一下地. &br&首先, &b&实际上清华学堂属于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个计划在全国很多所985大学都有开展. &/b&比如在浙大有&求是班&, 在中科大有&严济慈班&, 在南开有&伯苓班&. 详细的可以参考: &a href=&///?target=http%3A///view/298918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i class=&icon-external&&&/i&&/a&. 教育部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要培养诺贝尔奖, 这我不知道, 也不想去揣测. 物理系向我们介绍清华学堂物理班的时候, 从来没有向我们说过诸如&你们以后一定要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话. 事实上清华学堂班项目真正的规划与实行者, 不是出钱的教育部, 而是清华大学的院士和教授们. 这些人有些虽然年纪大了, 但对于什么是好的学术环境, 怎样培养学术人才的观点并不迂腐. 除此之外, 学堂班作为只针对少数拔尖人才的项目, 和制定全国性的教育政策不一样, 需要顾虑的地方少得多, 自由度也大得多. 希望大家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个项目. 我下面主要想说的是, 客观来说, 清华学堂班对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者是有利的. &br&&b&如果连什么是学堂班都不搞清楚就评价它, 未免显得过于轻浮草率. &/b&我就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清华学堂物理班. 对于清华学堂数学, 化学, 生物, 力学, 计算机班等等, 有些地方有出入, 不过总体上应该是类似的. &br&&ul&&li&进出制度: 大二大三的学生在每一学年开学的时候会有一次选拔. 标准就是看你对从事基础物理研究有没有浓厚的兴趣或生涯规划. &b&简单地说, 只要你在本科期间想一直做物理, 而且成绩不是特别差(不挂科)的话, 就可以进入学堂班. 如果你对物理失去了兴趣, 也是可以随时退出学堂班的. &/b&选拔不是很严格, 毕竟真正想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学生并不多. 选拔也和政治毫不挂钩. 有人说&290个里应该都是党员了&, 我的政治面貌是群众. 实际上, 学堂班, 乃至清华大学物理系都是十分自由的. &b&学堂物理班的老师认为, 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什么方向, 只要自己感兴趣, 并且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都是好的. &/b&在学堂物理班短暂的历史中, 除了继续留在物理系继续做物理的, 也有一些学生经过一年的认识, 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物理, 而最终转去了电子, 自动化, 经管, 工业工程等方向. 在这一点上, 学堂班是很宽容的. &/li&&li&班级活动: 清华学堂物理班是一个松散的组织, 其中的学生并不单独成班, 而是来自物理系的各个班级. &b&学堂班没有单独开设的课程, 因此不是一个培训班或者提高班. &/b&其他学堂班也是类似的.
(但钱学森力学班和姚班例外. ) 班级活动不算很多, 下面列举一些: &/li&&ul&&li&叶企孙学术沙龙. 由学堂班学生&u&自发组织&/u&的学术讨论活动, 主要由高年级本科生或者博士生, 博士后介绍物理学科研前沿的内容. &u&学堂班提供活动场地. &/u&&/li&&li&与大师面对面. 学堂班经常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清华讲学或者与学堂班的学生面对面. 比如2012年暑假学堂班邀请了A.Zee讲授量子场论, 一个月前学堂班邀请了杨振宁座谈. &/li&&li&低年级学生学术导师.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从大三开始会参与seminar, 也就是接触一些科研. 对于低年级(大二甚至大一)同学, 学堂班会为每个同学指定一位物理系或者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作为学术导师.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并且对科研感兴趣, 可以有机会提早接触到科研.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 也不一定非要跟随指定的导师. &/li&&li&科研实践基地. 因为各种原因, 大部分顶尖的学生都偏向于做理论研究, 其中本科实验条件差, 普通物理实验枯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为了改变这一点, 学堂班特别购置了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 组件了一个实验室.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感兴趣的实验并且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 &u&这个基地对非学堂班的物理系学生也是开放的.&/u&&/li&&li&参观访问科研基地. 每一学期学堂班都会组织参观访问一些科研基地: 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 中科大潘建伟的实验室等等. 也会与其他学校物理系的学生座谈, 比如去年曾经去中科大和&严济慈班&的学生交流学习. &/li&&li&经济补助. 学堂班的学生每年会有奖学金, 并且假期有一次免费出国进行研修的机会. &u&这个免费出国的机会审批还是很严格的&/u&, 比如参加学术会议则必须在会议上作报告. &/li&&li&其他. 学堂班也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比如人文学院的一些课程对学堂班同学留有课余量,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选课. 学堂班还有自己的小型图书室, 大多是一些数学和物理专著. 除此之外, 有能力的同学对于某些必修课程可以申请免修. (仅限理论课, 实验课不可免修. ) &/li&&/ul&&/ul&其实有关学堂班建立的初衷, 从之前一个回答中朱邦芬院士在开班典礼上说得很清楚: &br&&blockquote&我认为,一流人才主要地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大学和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成为一流人才精心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清华学堂班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好环境。所谓好的环境,我认为包括6个要素:即一批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激励和切磋;追求真理、发扬批判精神的学术氛围;世界一流的良师以及师生间经常的面对面的讨论以至辩论;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以及学生有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空间;国际化、开放的环境和实质性的交流;学生安心学习研究教师安心教学研究的软硬件条件。&br&&/blockquote&对于上面的这段话, 我也深以为然, 我想大家也必然都非常认同. 我认为清华学堂物理班较好地做到了这6个要素: &br&&ul&&li&一批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激励和切磋;追求真理、发扬批判精神的学术氛围——叶企孙学术沙龙. &br&&/li&&li&世界一流的良师以及师生间经常的面对面的讨论以至辩论——与大师面对面. &br&&/li&&li&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以及学生有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空间——低年级学生学术导师, 科研实践基地. &br&&/li&&li&国际化、开放的环境和实质性的交流——参观访问科研基地, 出国经济补助. &br&&/li&&li&学生安心学习研究教师安心教学研究的软硬件条件——经济补助. &br&&/li&&/ul&因此我认为清华学堂物理班为培养优秀的物理学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b&在这个大部分大学生都想着去经管, 转金融的大环境下, 喜欢基础科学研究的学生对经济情况不需要有太多后顾之忧, 并且有一些高水平的志同道合的同学可以一起切磋讨论, 可以容易地接触到世界上最顶尖的学者们, 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所能拥有的最好的环境吗? 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 一个人能被鼓励, 被支持追求自己的科研梦想, 这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幸运的事吗? &/b&课上所能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 对于我自己而言, 收获最大的是一次次持续到夜里一两点的讨论, 或是组会上激烈的辩论. 学堂班联结起了系里最顶尖的学生, 并且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平台. 我非常享受并且珍惜这样的学术环境, 我也相信其他清华学堂班的学生和我一样. 王淦昌先生说: &清华学堂在我心目中实际上是清华天堂&. 对我来说, 也正是这样. &br&&b&我以为, 清华学堂班和媒体以及上面很多答案所宣传的&浮躁&, &急功近利&, 甚至&大跃进&恰恰相反, 学堂班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地方. &/b&&br&除了本科生的培养, 学堂班鼓励本科生毕业以后进入世界第一流的大学继续深造, 并不强求学生留在国内, 我认为这一方面说明学堂班清楚地看到了在研究生教育上和国外的差距, 一方面也显示出学堂班的包容心. &br&现在这些学堂班的学生是全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 拥有全中国最好甚至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的环境,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 第一届清华学堂物理班的学生有很多现在在Stanford, Harvard, MIT, Princeton师从物理学大牛们, 无论这些人二三十年后能不能拿诺奖, 都不能抹去这些人对物理学做出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说, 清华学堂班也是值得赞扬的. 至于是不是一定要拿诺贝尔奖, 我想引述A.Zee的一段访谈, 并与各位共勉: &br&&blockquote&■ 你怎样定义一个物理学家的成功?(18) &br&□ 中国在20多年前有一段时间简单的把成功定义为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是很片面的。得诺贝尔奖的人有的是应该得的,但是有的后来就发现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要作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工作,使得自己满意。 &/blockquote&
看了大家的回答和评论, 作为这290个里面的一个人, 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为清华洗一下地. 首先, 实际上清华学堂属于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个计划在全国很多所985大学都有开展. 比如在浙大有"求是班", 在中科大有"严济慈班", 在南开有…
5月30日补充回答:&br&1、题主,对于你修改问题的动机我持合理怀疑,大家也可以看看题主的编辑记录,修改次数有点多啊。你这样是为了寻求解答,还是其实心中早有答案,变着法想看到别人认同你的答案,从而得到内心满足?对此,我只想说,华科的考试真的很严很严,请你不要变着法耗损大家宝贵的复习时间。博眼球的素材多着去了。&br&2、此事于星期六早上九点就在年级内部妥善解决了,相当于题主的问题发出之时就是伪命题,只是你没有调查研究罢了。我也再三强调我一人所为与学校无关,你搞这么醒目的&华科***&是出于什么动机呢,你的证据哪一点表明华中科技大学有任何知晓和涉入?武大华科同城双星,好基友不是一天两天了,华科机械很多来自于五十年代的武大,血脉相承。即使偶尔互黑,也不过善意撩拨,好基友之间交流感情。我承认,我跟学生也经常说,如果在外面丢人现眼了就说自己是武大的学生,为什么说是武大不说是其他学校,那是因为内心在乎才会第一时间想到。而你这样突出华科,想让大家集火华科有点无理取闹,严重怀疑你不是武大的。&br&3、特别强调,题主那么有诚意的私信我登门道歉,我可是等了你一整天啊。人呢。。。?招待你的茶都白泡了。晚上知乎一看,才发现题主对于大家的看法不断分析、提炼、总结,进而提升自己设问的犀利程度和引导力,问题变得更有杀伤力了。对此,我确实佩服。你这么有毅力,不保研北大屈才了。&br&4、你提的问题,请你作答私信我,我全文粘贴以表示认同。或者你可以明示我错了哪些,免得大家不断耗费精力。再要不,你拟好初稿,我主动抄写承认错误,向学校做检讨请求处分。还是那句话,时间宝贵,特别像我这种奔三的人也是强烈觉得过一天少一天,知乎本身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性平台,有时间精力多搜搜有趣的知识更加愉悦。而不是在这里讨论大家都能清晰明了、有自己认知的常识。&br&5、对于事件本身,我对涉事同学心怀愧疚,因为所作所为使得他们承受了超额的压力和指责,虽然我知道说对不起和说没关系一样没有油盐,在此还是对他们道歉。按照我们之间星期六早上九点达成的&辩诉交易&,我也希望他们按照&见谅信&的承诺约束自己,并且期末考试全部通过,否则还是会&追诉过往&,累计算账。如果他们寝室考的不错,那我们这么大费周章的斗智斗勇也就值得了。&br&6、再次感谢题主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尊重&是互相的,&怨念&是存在和需要化解的,站的立场是需要变换的。&br&7、自己总结自己,自以为是是逃不掉的,再如何百般辩解,先斩后奏是不合道理的,口无遮拦、擅做主张、私设处分明目是不合校规的,是不尊重学生的。动机良好并不能代替过程的千疮百孔。这可能是由于法科人内心不愿被理法所居吧。对此,今后将予以更正。&br&8、深夜打游戏影响他人的对错其实是不用争论的。关键在于&道理都懂,但是宝宝就是做不到&。好比人掉到水里才知道游泳重要,作为辅导员,很多情况下就是喜欢看到小水沟就突然把你推下去。。。这中间万一把你磕伤了,也还是愿意挨顿打的。&br&或者说,不把你吓很一点,你怎么会醒呢,只要你醒了,打我一顿我也认,你如果没醒,我除了不停喊你起来,也就只有下次抱只狗熊来吓你了,反正咱也就是吃这碗饭的。&br&分割线。。。。。。。。。。。。。。。。&br&感谢题主让更多同学知道深夜影响他人他人其实是有怨念只是没有说而已。&br&对于题主新的质疑,本人补充回答如下:题主第一次发话题时对于本人姓名、当事学生姓名未打码,直接在圈定学校学院年级的前提下指名道姓,直指本人。通过其话题的修改日志可以佐证。这是本人指责其侵犯姓名权的缘由。另外,题主从未向本人核实过任何细节,也可能未向全体当事学生做过认真调查,通过知乎发布涉及自然人的信息,有侵犯名誉权的可能。&br&对于题主所说&胡辅导员直接处分的做法是否合法&回答如下:1、辅导员无权做出处分,甚至于教务处学工处都无权做出处分,能有权做出处分的只有华中科技大学。2、处分是一系列程序,请题主不要通过混同处分程序的启动和处分结果事实上的成立生效两个不同概念来误导大家。所以目前为止本人并未导致任何有效处分。3、另外题主可能不知道,在本年级,辅导员从未有过更高权限,只有提议权。按照年级制度,年级辅导员、年级主席团、年级党支部支委会独立行使提议权、审议权,年级主席团匿名投票可以动用否决权来处理涉及年级成员重大事项。事实上,年级主席团和很多次否决辅导员提议,或者进行了重大修正。这些都是是年级治理生态的一部分。4、作为辅导员,我依旧享有提议权,作为自然人,我也有表达观点的权力。除了合规维度,我也要考虑教育维度。我并不担心我的处分提议越权,因为有完善的制约力量和学生自治生态。如果越权,年级主席团和年级党支部这一关就过不了。更何况学院学校层面的审查。5、关于处分是否过重的提问,我想说请题主先邀请当事学生来回答目前为止他们受到了什么处分,有什么后果,他们感想如何,不就都清楚了吗。何必浮想联翩。是否重,难道不是他们回答更合适吗?6、我之所以要求其搬离寝室,是为了停止侵害,防止矛盾恶化,确定过错方。难道题主认为我要求他们搬离他们就有义务搬离吗?在我们年级,辅导员与学生是平等的,不管你怎么解读,我要求他搬离就和他说就是不搬是一样的效果。7、关于有人质疑&这么点事就开除&,我想说,请把被开除的学生找出来发发言证实一下。另外,停止学习资格并不是处分,是准备对教务科提出的建议,愿截图也说的很清楚了,是建议,建议。8、有人质疑,既然只是建议,为什么要公示。其一,这叫公告送达,告诉当事学生你们错了,我要采取措施了。其二,告诉大家这样做是错的。其三,告诉当事学生,程序将启动,你们如果有理由救济你们就救济。其四,告诉大家本年级不会和稀泥,不隐瞒错误,有错必究,这是对大家未来负责。所以大家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五,本人是在内部群公示,内部群,而不是知乎。其六,告诉当事学生,你的名誉权的法益并不比其他同学的学习权休息权大,行为要付出代价。9、关于有人质疑&毁前途&问题,请首先找出一个前途被毁的同学。另外再强调一下,我们年级已班级治理和年级治理为中心,辅导员事实上大致等同于一个学生会副主席的权限,因为有年级制度和规范。当然,辅导员还是有一个学生干部没有的特别权力,那就是不停的和一个人唠叨谈话,把一个人谈吐然后他就好好学习了。&br&分割线。。。。。。。。。。。。。。。。&br&我是当事辅导员胡玮,目前为止该事件都是我一个人做出的行为和意思表示,我原话也说的很清楚了,“相关正式处分周一报批”。所以与其余任何人和组织皆无关。&br&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也谈谈我的想法。&br&先回答你的问题。&br&“1.是屡教不改还是一上来就处分?”&br&对于此问题,你可以问当事的学生,或者问我,你应该是有这个途径的。至少应该先问问当事的同学,或者邀请当事的同学来阐述一下前因后果,现状过程等事实。看来你应该是没有任何调查的。&br&“2.该辅导员的有些语言是否过激?”&br&我想你主要指的我“先斩后奏”做“处分”的言论。首先,你先问一下当事的同学有没有觉得过激。其次,我表明的是我的观点和态度,既我准备拟定的方案,行使的辅导员工作中的裁量权限去初拟方案。方案拟定后会有审批程序,即使生效后不合理有救济,我也提前说明了最终的司法救济途径。“要求该四位同学搬离寝室”是我做出的类行政行为,类行政行为违规或者越权,当事学生可以抗辩、投诉,明显违规的情况下当事学生可以不予执行,有特殊情况可以予以说明要求更正。·&br&对于题主,我提出如下质疑:&br&1、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从未将姓名权授权于你,我不知道当事四位学生是否做出过这种授权。你侵犯了我们的姓名权,也疑试侵犯了我们的名誉权。&br&2、处分目前为止并未生效,甚至还未报批。我与当事学生也深入谈话。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些情况?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些情况,是谁授权你隐射华科的辅导员胡玮违规处分了学生并予以发布。&br&对于事件本身,我想说的是,大学是学习的地方,辅导员有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职责,也有维护良好学习环境的职责,也有惩治违规的权限,这种规定既有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定,也有年级约定。权限是有边界的,但是为了履行职责,正肃学风,我不惜矫枉过正,对于触犯学风方面底线的行为制定严苛的公约。这是因为时间不等人,大学时间白驹过隙。否则对不起想好好学习却深夜不能好好休息的同学。既然如果无法对得起所有学生,那我只能全力来帮助那些自助者天助的愿意努力学习的学生。保护他们的学习权利、休息权利不受侵犯。其实,这部分学生是绝大多数。而且堕落的学生也希望成为努力的同学,只是缺少动力,更缺少危机感去涅槃。&br&寝室不是网吧,也许有的熬夜打游戏的同学三年后才会后悔,但是那时已经来不及了,但是这不能成为影响他人的理由。&br&对于游戏,我并未不顾事实去禁止,也禁止不了,也没有必要禁止。大家通过截图也能看到,我们禁止的是“晚自习期间(7-9点)在寝室打游戏”和“11点后打游戏影响他人”。这应该也算对于大学生最底线的要求了把,这也是一种无奈吧。当这种最低的要求也被逾越,对于未违反约定的同学来讲,是不公平的。何况,是在考试密集、大家复习的筋疲力竭的现阶段,在大三升大四大家将确定各自出路的现阶段!&br&另外说明一下,这些“规定”与学校无关,仅仅我们年级实事求是制定的公约。&br&综上以正视听,如题主有异议请出示证据。&br&相关后果我一人独担,相关权利我也誓死争取。&br&知我罪我,笑骂由人。
5月30日补充回答: 1、题主,对于你修改问题的动机我持合理怀疑,大家也可以看看题主的编辑记录,修改次数有点多啊。你这样是为了寻求解答,还是其实心中早有答案,变着法想看到别人认同你的答案,从而得到内心满足?对此,我只想说,华科的考试真的很严很严…
&p&作为一个北大学生,尤其是一个热门专业的学生,更要命的是我双学位还是中文,不是我吹,北大什么样蹭课的人我没有见过……&/p&&p&然后我就对蹭课这一行为提一下建议吧,希望能对您以及其他想要到大学蹭课的人有点帮助。&/p&&p&首先,就北大而言,只要不是小班教学的课程,大多都可蹭。很多打印店都有卖课表和热门课程课件资料的的,种类齐全,更新也快,不得不说这个市场确实很大。至于门禁问题,北大门禁确实有点严,但校内既然存在那么多长期蹭课的,就说明他们一定有某些解决办法。其实北大对于蹭课这一现象,还是很宽容的。&/p&&p&而我想说的,却是“为什么要蹭”、“蹭课能带来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比“怎么去北大蹭课”更有意义。&/p&&p&第一,即使再水、看起来再有趣的大学课程,他首先是给全日制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即使是通识课程,也不会是像百家讲坛那样的讲座,听听就罢,也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知识。&/p&&p&很多蹭课的人,都是抱着“增长见识”而不是“学习知识”的态度来蹭课的,甚至以为听听证券投资、公司理财、房地产之类的老师都是讲段子和故事的,结果听老师讲了一节课公式理论和计算题就开始懵逼。这么说吧,但凡你听得轻松的课,都是没有听的必要的。无论讲课再有趣的老师,真正涉及到比较高深理论的部分,也没办法讲得不枯燥。&/p&&br&&p&第二,课程需要连续听,隔三差五听一两节,是没什么卵用的。然而,就连选课的全日制本科生,都会因为各种情况不想去上课,更何况一般蹭课的人,但凡有点别的情况估计就不来听了。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能够连续听下来一个学期,我建议最好还是不要蹭了。&/p&&br&&p&第三,很多课程真正让人收获的地方,不在于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而在于课下的作业和考前系统性的复习(突击)。有些东西是理论,不做题不做案例根本吃不透。有些知识是死知识,你不抄抄背背,听过一遍基本上等于白学。然而大部分旁听的人,既不做作业也不看case,更不会复习和考核,就指望着上课听老师走马观花讲一遍来学知识,其实这是对自己的时间的浪费。&/p&&br&&p&第四,就是“规矩”。既然是旁听生,自然地位就“低人一等”(我是说所有旁听生,包括本校旁听自己没有选的课程的学生,不带歧视)。因为你的存在就是挤占选课学生的资源的,所以一定要有“自觉”。如果老师明确强调过不欢迎旁听生,那自己就不要去听了。上课的时候尽量坐后排和边上,课堂发资料等选课的同学都拿完如果有剩余再去拿,听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课单独问老师或者问旁边的同学,千万不要上课擅自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很多课程,尤其是高年级课程,老师是默认大家都有某些知识背景的,而旁听的同学很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经常会问一些老师同学听起来很奇怪的问题)。&/p&&br&&p&为什么会有人讨厌旁听生,就是因为很多旁听生不守规矩还喜欢刷存在感。为什么有的老师会不欢迎旁听的同学,就是因为他们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课堂资料总是不够,经常问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问题。很多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是会很认真对待旁听生的。比如我曾经担任过一门课的课代表(不要纠结大学为什么会有课代表……你就理解成一门需要经常收发作业的课),老师让我把旁听生也统计在内,然而他们三天两头旷课,作业从来不写,过了半个学期自己就消失了。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所以一般教授都比较烦旁听生。既然自己是旁听生,就好好做一个存在感很低的旁听生,千万不要刷不必要的存在感……&/p&&br&&p&还有一类旁听生,是粉丝式的旁听生。曾经一门课,我下课想问老师一个问题,等着前面N个找老师签名的人拿完签名,我把讲义递给老师的时候,老师下意识地想往上面签名……我还能说什么……这类旁听生,不是我说,难道你们真的不觉得打卡式的听课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吗?&/p&&br&&p&我见过很用功的旁听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文系的一门课,由于我是双学位学生,自己也就打算划水过的,可是那位姐姐(或者说阿姨),从来不迟到早退,认认真真从头到尾做笔记,下课同学去问老师问题,她都会站在旁边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等到最后复习的时候,由于我划水比较严重,还借过她的笔记……这种旁听生真的也不少,对于他们,我是很敬重的。&/p&&br&&p&我自己也试着去旁听过一些课程,大多都懒得做作业、没时间读推荐文献、一有别的事情就不去听了。就算真正从头到尾坚持下来的课程,由于没有期末考试的压力,其实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实用的知识。&/p&&br&&p&说白了,旁听其实也不过如此,蹭过北大的课,有时候不见得比“去北大旅游过”更增长见识。去未名湖旅个游还能照个相存档,旁听一门课就算坚持一学期,也没人给开个证明,真的学到多少东西,我想自己也心里有数。如果真的想学某些领域的知识,我建议去报个资格考试,时间短见效快而且回报看得见。&/p&&br&&p&简而言之,蹭课可行,但不值得。生命有限,值得做的事情有很多。&/p&&br&&br&&br&&p&——————————————————&/p&&p&北大对于旁听生是非常宽容和包容的,几乎所有课程课表对外开放,讲座信息对外开放,校园虽然有门禁,但持身份证登记就可以进去。去听课的话,课程材料所有人都可以领(但一般会提醒先让选课的同学拿),教室座位不够的话,学校提供凳子可以自己搬凳子坐走廊。有的讨论比较多的小班课,讨论和案例讨论分组,老师一般都会把长期旁听生算进去。中文系有一门诗歌写作的课程,经常有外校同学不听课,就为了把自己写的诗歌给老师改,老师都收了。&/p&&br&&p&排斥旁听生的老师,主要是因为课程不适合旁听生,比如小组讨论和project很重的课,选课学生是要算成绩的,旁听生不负责任的话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别说旁听生,就是中途退课把小组烂摊子扔给队友的学生,大家都是很不爽的。旁听生一拍屁股走人,让选课的同学怎么办?让老师怎么办?&/p&&br&&p&我不知道学校还应该如何再优待旁听生大家才满意。靠自己意淫北大排斥外人,然后悲呼,北大已完,北大精神不复,北大已经配不上北大这个称号了,北大老师学生都是人渣……请您去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旁听好吗?不怕北大老师把你教坏了?&/p&
作为一个北大学生,尤其是一个热门专业的学生,更要命的是我双学位还是中文,不是我吹,北大什么样蹭课的人我没有见过……然后我就对蹭课这一行为提一下建议吧,希望能对您以及其他想要到大学蹭课的人有点帮助。首先,就北大而言,只要不是小班教学的课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系和艺术系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