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生 这里的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学生”是谓语

2012中考英语主谓宾结构浅析 | 龙岩中考英语——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2012中考英语主谓宾结构浅析
2012中考英语主谓宾结构浅析
发布时间:
  主谓宾结构:本结构是由主语+及物的谓语动词+宾语构成。宾语成分的多样化使得这一结构异常复杂。
  如:1. Tom made a hole in the wall.
  2. I don’t know if he can come tomorrow.
  3. They haven’t decided where to go next.
  4. She stopped teaching English two years ago.
主谓宾语关系对比
什么是主语?主语是一句话中所要介绍描述说明的主体对象,可以是人,物,事情。
什么是谓语?谓语是一句话中1.主体对象所发出或承受的动作行为; 由行为动词承担。或者2.是对主体对象的介绍﹑描写或判断部分。
主语和谓语动词(第一种谓语)的关系:主语是谓语的施事或受事。
什么是宾语?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可以是人,物,事情。
谓语和宾语的关系:宾语是谓语的受事。
据语言学家研究,人类的各种语言主谓关系大体是一致的,和汉语也不例外。
先来看看汉语的句子主谓宾成分。
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谓宾成分,注意谓语的种类、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
文章译完了。去了也是白去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普遍真理。
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他有个女儿,在北京工作,已经打电话去了,听说明天就能回来。
找到自我有时会用一生的时间。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一米等于三尺。
粮食棉花丰收了。
小型的比大型的好。
汉语有时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关系字面表达非常清楚;有时把主语隐藏起来,需要通过上下文辨识出主语所指;有时没有主语;谓语可以由各种词类承担。
英语的句子结构,主谓宾的逻辑关系文字表达清晰,动作与施事或受事之间的关系明白无误;除了祈使句主语可以省略之外,所有句子一定有主语;谓语由动词承担。
一.英汉主语的区别。
主语可以指人、物、事情。指人、物时用名词或代词,这一点英汉两种语言相同,其中的区别是英语的名词有单复数之变形,还涉及冠词的配合,代词也有变化,可以参考词类部分讲解,在此不再重复。
(一)当主语指人、物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汉语有时看似有主语,如:
现在正下着毛毛雨。
全市到处在兴建新工厂。
生活中没有失败只有成功。
(3) 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之间的相互转化;物主代词的形容词性与名词性的相互转化;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与反身代词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观察划线词,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看似主语,但分析与动词的逻辑关系,与动作没有施事或者受事的关系,从主谓的定义来说,就不是主语。从语义来看,这些词其实是修饰动作的,表示的是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意义,这种句式在英语中要么是用受事做主语,要么就是it或there来做主语.
It’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
New factories are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ity.
There are no failures in life, but only results.
  其次,无论中高考作文怎么出题,立意的范畴基本分为8类。一是生命意义,写生活中感悟的滋味。二是自然景物,写对周遭世界的感悟。三是情感体验,写你珍藏在内心的人和事。四是享受幸福,写那些给我们温暖和智慧的情节。五是成功成长,写花季中的酸甜苦辣。六是道德修养,写生活中宝贵的品质如诚 信、真诚、勇敢、善良等。七是哲理品悟,写自己从生活细节中提炼的规律性认识。告别往昔,写对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片段。上面几个方面,有侧重也有交叉,同学们要根据作文题目,明确不同的立意。
What time is it? It’s ten sharp. 几点啦?十点啦。
2.有些动词汉语用人做主语,英语是事物做施事主语,人作受事宾语。
你出什么事啦?
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3.汉语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变换主语并予以隐含。
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他有个女儿,在北京工作,已经打电话去了,听说明天就能回来。
第一种情况汉语主语不明,在英语中用受事宾语做主语;第二种情况主语通过上下文可以推论出来的,在英语中需要清楚地用文字表示。
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He has a daughter, who works in Beijing. Someone has phoned her and it is said that she will be back tomorrow.
4.汉语的受事宾语在英语中是施事主语。
出现问题了。
Problems arose.
他们下月举行婚礼。
Their wedding will take place next month.
(二)当主语指一件事情或者活动的时候,英语需要用that/whether/who/what/which/how/ where/when/why 引导的一个句子来表示或者是用to+动词或动词+ing 来表示。
“话题简述”要求学生能按题目和提示要点连续说一段话,清楚地表达主要意思,不少于7句。着重考查学生按题目连续说话的能力。
1.指事情,用句子。
他忘恩负义让她很伤心。
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多的时间。
这孩子能否上还是个问题。
That he was ungrateful cut her to the heart.
  2013年全国各地的录取结果基本会7、8月期间公布,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将在7月中旬公布,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高考网也为各考生提供最新动态的201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贵州高考录取分数线,并在最快的时间为您公布最新的201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贵州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愿各位考生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What we need is more time.
Whether my child is able to go to college remains a problem.
2.指事情或活动,相当于汉语“(对某人来说)做某某事情是…”的意思, 英语常用It is +adj. + (for sb) &to+动词原形或(物主代词/某人’s+)动词+ing来表示。
(1)用形容词或名词use, good, pity, fun, worth, worthwhile等来描述说明这件事情/活动时,用动词+ing.
你喝这么多酒对身体不好。
Your drinking so much wine is not good for health.
利安娜来这儿能帮大忙。
Liana’s coming here will be a great help.
翻书弄出好响的声音。
Turning pages makes a lot of noise.
(2)用其它形容词或名词的时候则用(conj.+)to+动词原形。
怎样使我们活得更长是个大问题。
  此题为推理题,文章中虽然没有直接信息,但从文章第二段及第三段很容易推断出A,B,C答案都是错误的。又从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出答案选D。
How to make our life longer is a big problem.
人们为钱而是错误的。
It is wrong for people to marry for money.
做这样的事是违反我的原则的。
It is against my principles to do such a thing.
二.谓语英汉对比。
从谓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谓语部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主体对象所发出或承受的动作行为,由行为动词承担。 2.是对主体对象的介绍﹑描写或判断部分。
第一种谓语由动词承担,这一点英汉是一样的,只要有相应的词汇就能表达,此处不多叙述。其中也有不同点,那就是:英语的谓语动词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意义变化词形,我们将在后面章节叙述。
第二种谓语英汉则有较大差别。
先看下列汉语例句,将谓语划分出来。
房间干干净净。
今天星期五。
这箱子八十磅。
他们在楼上。
汉语这类谓语复杂多样,可以由名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短语来承担。
英语的谓语在这种情况下,则由动词be+名词、形容词、数词、介词短语来承担。be有时相当于汉语的“是”字,多数时候是没有对等的汉语意义的,所以常常被我们所忽略,一定要特别注意。Be 的词形也要随时间意义的不同而变化。
将上述汉语例句译为英文:
The room is neat and tidy.
Today is Friday.
This box weighs eighty pounds.
They are upstairs.
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把谓语部分划出来,并译为汉语。
They are birds of a feather.
I but he wasn’t in.
  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 makes a man healthy , wealthy and wise.(Benjamin Franklin , American president )早睡早起会使人健康、富有和聪明. (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B.)
Is she alive?
I don’t think that I’m wrong.
  提问法:开篇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然后就此问题逐步进行分析和解答,目的是引人入胜,带领读者深入话题。常用如下句式:
The little girl is 12 years old.
China is determined to catch up with the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 am at a loss what to do next.
We are all ears in class.
The light was on the whole night.
Visits are down at least 40%.
他们是一丘之貉。
我去拜访他,但他不在家。
她还活着吗?
我认为我没错。
这个小女孩儿12岁。
中国决心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同一句话,用升调和用降调就会表示不同的态度和情绪。例如, Please open the window(请打开窗子)。这句话若用升调就表示请求的口气,若用降调就表示一种不礼貌的下命令的口气。英语语调很复杂,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英语发音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所需时间长短的问题。试比较下列三句话:
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我们上课都专心听讲。
灯开了一夜。
参观次数少了至少40%。
从上述例子还可以看到,英语的谓语“be+ 副词/介词短语”的形式往往等于汉语某个动词/词组作谓语的意思,这是在英汉两种语言结构转换时也应当多多注意的地方。
三.英汉宾语对比。
宾语是行为动词的动作对象,指人、物时用名词或代词,这一点英汉两种语言相同,其中的区别是英语的名词有单复数之变形,还涉及冠词的配合,代词也有变化,可以参考词类部分讲解,在此不再重复。
我们来重点看看当宾语指事时,英汉的区别。
I’m absolutely sure I locked the door. I clearly remember locking it.
I remembered to lock the door when I left but I forgot to shut the windows.
I’ll do the shopping when I’ve finished cleaning the flat.
Eight other pandas l 4 for the Chengdu Research Base on May They will be carried by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SA) to Beijing, where they will s 5 at the Beijing Zoo, said Wolong director Zhang Hemin.
He tried to avoid answering my question.
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going to live in another country?
It was late, so we decided to take a taxi home.
Simon was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so I agreed to lend him some money.
I pretended to be reading the newspaper.
Ask Jack. He’ll tell you what to do.
I don't want there to be another mistake.
从上述例句我们不难看出,当宾语是一件事或者说是一个活动的时候,英语需要用that/whether/who/what/which/how/ where/when/why 引导的一个句子或to+动词或动词+ing 来表示。跟句子的情况与汉语词序类似,连接词的用法可参考主语部分内容,此处不多说。跟动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是词语搭配的问题,是由谓语动词及时间意义来决定动宾搭配的。
1.跟to +动词作宾语的常用动词。
agree , ask , attempt , afford, appear , choose , claim, decide, decline, dare , dislike, expect, fail&&& happen , hate , hesitate, hope, intend ,learn , manage , offer, promise, plan,&prepare , pretend&&&& refuse , seek , want, wish, etc.
有一种现象需注意:feel, find, make, think, consider 等动词后如果是to +动词作宾语带形容词/名词作补足语,常用 it作形式宾语,把to+动词后移,即verb+it+adj/n+to do结构.
&&&&&&&&& I find it difficult to work with him. He thought it a great pity not to have invited her.
&&&&&&&&& She made it a rule to get up at five
2.跟动词+ing 作宾语的常用动词。
Admit, stand, avoid, consider, deny, enjoy, escape, finish, keep, mind, postpone, practice, prevent, quit, resist, suggest, advise, acknowledge, ban, prohibit, etc.
3.可以跟to+ 动词,也可以跟动词+ing, 但意义不同的常用动词。
Stop, remember, regret, try, want, mean, go on, etc.
I remember posting the letter. (寄了)
Please remember to post the letter. (要寄)
I now regret saying what I said. I shouldn’t have said it. (后悔)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we are unable to offer you the job. (遗憾)
What do you mean to do? (打算)
教师评析:整篇作文主题明确,对于金茂大厦的描述也较具体,文中“the signal construction”一词是全文的亮点。但整篇文章的层次不够清晰,句子也以简单句为主,对于参观这一动词的阐述还不够充分。
His words mean refusing us. (意味着)
They want to repair the house. (想要)
The house wants repairing. (需要)
相关内容:
  【中考演练】
  一. 选择填空
  1. They said the eighteenth and last lesson _______ quite easy.
  A. is B. was C. are D. were
  2. ---When ar ...  主谓一致
  【2011江苏南通】1.Linda, with her parents,__ the Wolf Hill, and they will be back this afternoon.
  A. has gone to B. have gone to
  ...  数词做主语的情况:
  1.“分数+of+不可数名词”看成单数;“分数+of+可数名词复数”看成复数。
  Nearly three-fourths of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s covered by water. 地球表面的近四分 ...  【考点直击】
  1. 语法一致的原则
  2. 意义一致的原则
  3. 邻近一致的原则
  【名师点睛】
  谓语受主语支配,须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这叫做主谓一致。主谓
  一致一般遵循三条原则:语法一致原则,意义一致原则和 ...  主谓一致
  △ 基 本 型
  根据译文改错:
  1. 纸和墨水都用完了。
  Both paper and ink is used up.
  2. 吃得救太多对你没有好处。
  Eating too much are ...  在英语所有句子中,有两类谓语:一类是“系表”结构作谓语表示状态;一类是行为动词作谓语表示动作。
  句子的核心是谓语动词,谓语动词的确定取决于主语;根据句子含义和结构认准主语是掌握主谓一致的必要条件;但往往会走入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误认主语主谓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英语和语文互通的主谓宾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语法课说语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语法课说语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什么是好的课堂”
文章来源:职成科& ┆
发布日期: ┆ 访问量:0
&&&&&&&&&什么是好的课堂
&&& 近来,“什么是好的课堂”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无疑是课程改革深化期突出的表征之一。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文献显示,新课改以来,对课堂教学的讨论有两个高涨期。第一个高涨期是2006年-2008年。第二个高涨期是2010年至今。第一个高涨期,处在课程改革的实验阶段,时值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课改从第一轮渐次过渡到第二轮。它显示了课程改革实验正进一步从理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个高涨期,方兴未艾,我们甚至可以说,已勾勒出课程改革从实验走向深化的基本风貌。单从文献看,课程改革15年以来,后5年讨论课堂教学的文章大约是前5年的3倍。孟子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和“主要任务”。课堂是育人最主要的时空阵地。“课改”必须要体现于“改课”,见效于“改课”,用文件的话说就是要“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人们给予了各式各样的回答。这些回答,大致可分为三类:偏于修辞的,如“扎实”“充实”,“新、趣、活、实”等等;偏于技术的,如基于要素分割策略或行为分析策略;偏于理论的,如基于建构主义主张的,诸如“主体性”、“生成性”、“互动性”、“反思性”等各项要求。总的来说,不同的表达都可以相互参照、相互补益。笔者这里也试图给出一个易于理解同时又具有解释力的表达,即:好的课堂就是说全说好一句话。
&&&&要说全说好一句话,必得是主谓宾齐备,否则即为“病句”,那么这节课就是出了问题的,甚至是不好的课。
&&&&先说宾语,宾语表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是真实的,这不仅是指没有错误,更是指符合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应该是有用的,比较好地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社会维度,是学生值得学习的;应该是美善的,比较好地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学生维度,指向促进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看来,宾语不只是客观的知识,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课程意蕴。
&&&&次说谓语。谓语表示认知的过程和状态。基本要求是,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动词。但这还不够,课堂是情境性的,谓语动词应是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过程,预设是朝向生成的,而不是相反。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灌输的教学,实际上只有宾语而没有谓语。“灌输灌输,一灌就输”。输掉的不仅是谓语,宾语也会因此坍塌为残垣断壁。反过来说,好的谓语必然能够赋予宾语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说主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是课堂的过客;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学习的仆役。学生的学习是生命存在的特定状态、行为和方式,是生命打开的过程;它自成目的,是自我的建立与生成、认识与呈现。浓厚兴趣这一内在需求动力,所引发的自主朝向谓语和宾语的深厚的“知情意”,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表征。如果顺着学生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逻辑,那么,主语实际上是虚位的,从而被作为手段和工具异化为条件状语。这样没有主语的句子,谓语必然是残废的,宾语也必然是残缺的。
&&&&当然,要成就这样的主谓宾,离不开好的状语成分。课堂远不只是外在于学生的处所状语,更是课程资源、课程组织和学生学习机会与发展机会的创生性结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生命时空的塑造。学生,连同他所施的谓语、所致的宾语,寓于其中。这个“其中”,就是充盈着迷人教育性的课堂。
&&&&有人问台湾师范大学张春兴教授:“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教授说:“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好数学的老师。”“学生学好数学”,就是一句全的句子,同时也是一句好的句子。好的意味,就在他否定再肯定的妙答之中。
近来,“什么是好的课堂”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这无疑是课程改革深化期突出的表征之一。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文献显示,新课改以来,对课堂教学的讨论有两个高涨期。第一个高涨期是2006年-2008年。第二个高涨期是2010年至今。第一个高涨期,处在课程改革的实验阶段,时值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课改从第一轮渐次过渡到第二轮。它显示了课程改革实验正进一步从理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个高涨期,方兴未艾,我们甚至可以说,已勾勒出课程改革从实验走向深化的基本风貌。单从文献看,课程改革15年以来,后5年讨论课堂教学的文章大约是前5年的3倍。孟子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和“主要任务”。课堂是育人最主要的时空阵地。“课改”必须要体现于“改课”,见效于“改课”,用文件的话说就是要“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人们给予了各式各样的回答。这些回答,大致可分为三类:偏于修辞的,如“扎实”“充实”,“新、趣、活、实”等等;偏于技术的,如基于要素分割策略或行为分析策略;偏于理论的,如基于建构主义主张的,诸如“主体性”、“生成性”、“互动性”、“反思性”等各项要求。总的来说,不同的表达都可以相互参照、相互补益。笔者这里也试图给出一个易于理解同时又具有解释力的表达,即:好的课堂就是说全说好一句话。
&&&&要说全说好一句话,必得是主谓宾齐备,否则即为“病句”,那么这节课就是出了问题的,甚至是不好的课。
&&&&先说宾语,宾语表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是真实的,这不仅是指没有错误,更是指符合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应该是有用的,比较好地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社会维度,是学生值得学习的;应该是美善的,比较好地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学生维度,指向促进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看来,宾语不只是客观的知识,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课程意蕴。
&&&&次说谓语。谓语表示认知的过程和状态。基本要求是,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动词。但这还不够,课堂是情境性的,谓语动词应是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过程,预设是朝向生成的,而不是相反。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灌输的教学,实际上只有宾语而没有谓语。“灌输灌输,一灌就输”。输掉的不仅是谓语,宾语也会因此坍塌为残垣断壁。反过来说,好的谓语必然能够赋予宾语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说主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是课堂的过客;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学习的仆役。学生的学习是生命存在的特定状态、行为和方式,是生命打开的过程;它自成目的,是自我的建立与生成、认识与呈现。浓厚兴趣这一内在需求动力,所引发的自主朝向谓语和宾语的深厚的“知情意”,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表征。如果顺着学生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逻辑,那么,主语实际上是虚位的,从而被作为手段和工具异化为条件状语。这样没有主语的句子,谓语必然是残废的,宾语也必然是残缺的。
&&&&当然,要成就这样的主谓宾,离不开好的状语成分。课堂远不只是外在于学生的处所状语,更是课程资源、课程组织和学生学习机会与发展机会的创生性结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生命时空的塑造。学生,连同他所施的谓语、所致的宾语,寓于其中。这个“其中”,就是充盈着迷人教育性的课堂。
&&&&有人问台湾师范大学张春兴教授:“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教授说:“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好数学的老师。”“学生学好数学”,就是一句全的句子,同时也是一句好的句子。好的意味,就在他否定再肯定的妙答之中。
职成科&责编:职成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谓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