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05版 有的可以发一份吗 万分感谢!

公共管理学
提供学校: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大类:
公共事业管理
课程编号: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最早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学科中发展而来的。我国的行政管理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1952年院系学科大调整后被废止。1980年以后才开始恢复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后才重新开设行政管理学的本科专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公共管理学相当年轻,1996年我国才将“公共管理”设置为一级学科,并开始进行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公共管理学的主体、客体、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流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内容,熟悉公共管理决策的形成与实施过程,了解公共管理学术前沿,如非营利组织、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新策略等,把握我国公共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本体系、基本理论,掌握公共管理的专业技能,培养独立的专业思维,逐渐形成对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独立分析和解决能力。
我校文科管理类专业教育始于2001年教育法政系教育管理专业专科,从2003年先后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科)、行政管理专业(专科)以来,开始《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一直来,任课教授积极探索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不断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课程发展演变
1、2001年-2008年,2001年滁州师专公共教学部与政史系合并,更名为政教系,并设置了教育管理专业, 2003年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科,2005年改名行政管理专科,期间开设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
2、2008年-至今,2008年我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招生,2012年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更名为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学》一直是该专业的基础课,周学时3学时,共3.5学分。
二、课程建设发展评价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课程已成为我们学院优质课程,以本科生教育为依托,在研究非政府组织管理、社区管理、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目前,该课程教学大纲体系日趋成熟,教学内容日趋完善;建设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 梯级的职称结构、年龄适中、既有一定科研实力又有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的方式,采用了讲授、讨论、启发、案例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于现实公共问题的分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公共管理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多种教学方法使用的形式与目的1.课堂讲授:紧紧围绕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注重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知识体系,课堂讲授,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2.案例分析:结合关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学以致用。3.讨论课。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每学期至少安排五次,指定专题,以辩论方式展开正反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总结,以互动的方式方式加强教学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辨技巧。4.学生试讲:让学生自主确定主题、查阅资料、准备讲稿、上台试讲。根据各届专业学生数量,挑选若干同学组成小组,每学期约5-6次,每组20分钟派代表陈述,其他同学提问以及交流,教师总结点评。这是综合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机会,也是综合技能的展示。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效果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探索教改,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围绕PowerPoint课件,逐步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体系,效果良好。三、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措施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讲座,作辅导报告,共同学习讨论,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课时的调整、学生素质的状况以及时代的新需求,更新和增补了教学内容,适时调整作业份量和类型,改革学生完成作业方式与提交作业的方式,探索专业面试、开卷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考试方法,避免传统考试中知识点单纯识记,重点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熟练程度与应用能力。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我们选用教材的基本原则是国家规划教材或者21世纪规划教材、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或者新版教材。课程组选用了武汉大学教授黎民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主要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学》。在长期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搜集了一些国内外典型公共管理类案例以及结合现实社会现象整理的热点问题探析材料。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在优选教材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参考书(其他教材)、本专业的主要期刊杂志以及相关专业网站。主要教材有:陈振明主编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主编,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系列图书。,杂志主要有:《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南开管理评论》、《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以及《政治学》、《公共行政》(人大复印资料)等。网站资源:中国行政管理研究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石大公共管理论坛、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网以及一些外文专业网站。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上网浏览实时资讯,并运用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加以剖析,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专业思维。还指导学生学习各种电子资源、搜索工具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整理收集文献用于学习与科研。三、实践性教学环境:在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下,积极稳妥建立固定实习(见习)基地、单位用于学生进行实习、调研考察等社会实践。同时,采取与合作单位设立项目(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开展社区挂职锻炼、人口普查以及普法宣传等相关工作。既有效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也充分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职业定位,在以后的课程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化学习。四、网络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师生教学交流,建立专业班级讨论QQ群,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和和思想动态,取得了良好效果。课程网页、资源共享等也正在建设之中。
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公共管理学课程组成员资料准备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神状态良好,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紧密结合,做到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问题分析,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深受学生好评。近年来的学生评价结果:钟蔚老师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课堂教学认真负责,态度端正。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分析,能够及时联系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运用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剖析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方式上,运用学生试讲、专业讨论、视频资料演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脑与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良好。近年来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网上评教表明:公共管理学是学生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充分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负责精神。&
指定教材及参考教材
指定教材: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王乐夫.公共管理学原理、体系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课程参考文献
[1]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黄达强,许文惠.行政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黄达强,刘怡昌.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6]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张康之,李传军等.公共行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英文课程名称:Public Administration课程代码:a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公共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一、课程简介《公共管理学》课程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是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管理为核心,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线,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科际整合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公共管理学的主客体、研究途径与方法、基本理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流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内容,熟悉公共管理决策的形成与实施过程,了解公共管理学术前沿,如非营利组织、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新策略等,把握我国公共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教学基本要求与内容安排(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程在探讨公共与行政的联系与区别、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凸现了公共管理的管理、责任和市场化内涵;在介绍公共管理的主要框架和理论,阐明公共管理内外部管理要素以及公共政策的一般规律,系统展示了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理论知识;本课程还介绍了当代西方国家为应对这两种趋势而做的企业型政府再造和电子化政府塑造中的经验,并对中国的政府再造问题提供了一些学术上较为公认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性质,又要了解这门学科的一般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新的研究成果。教学要求:1.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在理解公共管理学的时代背景、主要理论流派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框架。2.在教学中应强调本课程的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3.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将借用案例比较、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的知识来剖析一些基本原理。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公共管理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三、习题课和课堂讨论内容(一)课堂讨论:1、公共管理的理论渊源2、领导者的素质3、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方式4、政府再造5、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二)习题: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2、政府角色的历史演变2、3、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与作用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难点5、公共管理新策略的实践运用四、成绩考核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评定包含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讨论、期中考核等方面。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材: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美]B ·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陈振明.公共管理15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美]尼古拉斯o亨利.公共行政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7]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案例与习题库
实践指导及成果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前瞻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前瞻
教育的东西
判断一个学科及研究范式是否成熟的基本依据或主要标准是:学科范围和边界的确定、学科知识的增长或累积、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独特性以及学科社会建制的相对完善。由于不能充分满足这些评价标准,所以,在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几乎一直伴随着学科身份与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并屡屡出现学科的身份危机或认同危机。如何解除公共管理学科的身份与合法性危机?本文是陈振明教授的回答。迄今为止,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学科定位与性质的模糊性一直困扰着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詹姆斯·W.费斯勒在《公共行政与社会科学》中认为,研究者被强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选择,在理论建构和数据收集与分析之间选择,在处方性和描述性之间选择,在纯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之间选择。而学科范围和主题过于宽泛使得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分散而庞杂的图景,缺乏主导性的分析框架,无法建立起一个为多数人所接受的累积性知识基础。胡德在《国家的艺术》一书中说:虽然近年来公共管理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在世界上有许多关于“范式转变”的谈论。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分析公共管理的普遍认同或接受的基本知识。公共行政的科学研究由于不能发展出可以与自然科学及主流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媲美的积累性知识体系而屡受批评。“大量的公共事务和行政的研究都在当代问题中跳来跳去,无视过去的经验和研究,这导致了今天积累的成果大部分都是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大量的研究及成果被判定为是前科学的,只是对问题或变量所做的概念界定或描绘,并未对假设进行检验;许多研究是问题导向或实践导向的,是“应用性的”而非“基础性的”,往往囿于对政策或行政经验的描述,因而对学科知识的积累没有贡献。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缺乏严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对经验—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不足。“除了缺乏方法严谨性外,公共行政研究不能识别出对该领域最为重要的中心议题。”(理查德·C.鲍克斯语)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了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和学科发展的突破。因此,明晰学科边界,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加强理论建构,拓展或深化相关主题领域研究,促进知识增长,就成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公共管理学“划界”为公共管理学“划界”就是要弄清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限定研究范围,梳理核心的研究领域和提炼重要主题。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与主流社会科学不同,前者被认为是一个为知识而知识的领域(纯科学和经验科学),后者被认为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基本上与法律、教育、管理、规划、建筑等属于同一类型的学科。在沃尔多看来,公共行政不同于社会学和政治学,它既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实践。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是一个跨学科而又分散的知识领域,许多学科为其发展做出贡献。它自身要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学科而不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附庸,需要发展出自己的严谨的研究方式。为此,必须弄清公共管理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聚焦本学科的核心问题,梳理出基本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学科,并提出值得研究的学科问题。有学者认为,有两个核心议题贯穿公共行政学发展历史的始终:一是公私部门的异同以及公共行政区别于工商管理的特点;二是政治—行政的分界。以这两个问题为焦点,可以把公共行政学的知识集中起来;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也有助于确定公共行政学与前述相邻学科的边界。同时,要梳理并划分公共管理学的主题领域或分支学科,提炼出重要的学科问题,并加强对这些分支学科及重要主题的研究。聚焦并推进这些主题领域的研究,必将大大夯实公共管理学科的知识基础。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一书探讨了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身份”和地位问题,特别是从方法论构建的角度对如何实现公共行政知识增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评估了公共行政博士论文的质量。该书的编者认为,研究方法的差距是造成公共行政学的知识及其应用与其他学科存在显著差距的根本原因。在该书中,G.B.亚当斯指出,技术理性导致了公共行政持续的非时间性,即存在忽视和贬低历史及背景的倾向,窄化了公共行政的研究途径,加重了对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质疑。因此,公共行政的研究不仅需要定性方法,也非常需要批判性的、以历史为基础的研究。丹勒克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认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应走向平等和整合的“高阶系统理论”;鲍克斯则指出,在没有对其他实践导向的领域如法律、规划和工商管理进行对比的情况下,得出公共行政学劣于主流社会科学的结论无疑是草率而缺乏支撑的。针对缺乏严谨研究方法的问题,学界应该加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探索,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这包括从问题或假说的提出到理论的形成、检验和发展的整个研究过程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技术。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研究特别需要加强对经验的研究或对实证分析方法及技术的研究、引进和应用,补好经验分析方法及技术的这一课;同时,20世纪7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后实证主义以及后现代性、诠释性和批判性的分析方法也值得关注,还必须借鉴并应用当代科学方法论(如系统分析)和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所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从而奠定研究方法论基础,由此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科学化、学术化水平的提升。当前,要特别关注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来临及其所引起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大数据时代开创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或数据驱动的知识增长。这是吉姆·格雷在2007年首先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在科学研究及其范式的演进历程中,最初是实验科学——几千年前科学以实验为主描述自然现象;接着在过去的几百年有了理论研究分支(理论科学),利用模型和归纳科学,得到了开普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式等;然后,在过去的几十年,科学出现了计算分支(模拟科学),对复杂现象进行仿真;到了今天的数据爆炸时代,出现科研信息化(e-Science),将理论、实验和计算仿真统一起来。大数据时代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大大增强。巴拉巴西在《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一书中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人类行为的数据终于可以被系统地、规模化地掌控了,研究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变为可能,大数据时代产生如此多的电子踪迹让研究每个人、每个群体,甚至整个人类的习惯成为可能。这对以人类集体行动以及决策与管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学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阿莱克斯·彭特兰等人致力于建立一门基于大数据的人类行为计算的科学——计算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他说:“近年来,社会科学持续经历着遗产数字革命,其标志就是正在兴起的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物理学则被定义为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理论的结合,研究思想或想法的交换如何驱动人类行为——人们如何合作以发现、选择和学习策略并协调行动。推动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中国公共管理学应立足于我国及当代世界的公共管理实践的研究,着力进行理论建构和学术创新,形成中国学派与中国风格,促进公共管理知识的增长和积累。中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及理论构建需要世界眼光,既要突出本土化及其传统,采取中国立场,解决中国问题,发出中国声音;又要具有全球视野,面向世界、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彰显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及理论构建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继续紧跟国外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发展、演变、动态与学术前沿,注意借鉴和吸收全人类包括西方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成果,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及现实的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批判、改造、消化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分以及合理因素,进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有多种理解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方式,因而也就存在多种知识增长及理论建构的途径。一般认为,当代公共管理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或知识增长的途径——解释性(实证性)研究、诠释性(历史—解释)研究和批判性(辩证—批判)研究。在杰伊·D.怀特看来,解释性或实证性研究固然重要,但诠释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也同等重要,诠释和批判应该被看作公共行政知识增长的合法贡献者,公共行政学的大量知识正是这样得以发展的;玛丽·R.施密特认为,与科学的研究(通过演绎、理论检验和受控制的实验进行的研究)不同,直接的、亲自参与的知识类型同样十分重要。它们仅仅是我们对丰富和复杂现实的不同理解方式。正如怀特和亚当斯等人所指出的,公共管理的知识和理论发展应该以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假设检验、案例研究、比较分析、行政和政策过程分析、资料(内容)分析以及对该领域的整体或部分的历史诠释(历史研究)、演绎论证、哲学批判和对行政经验的个人反思。要注重后学科时代的公共管理研究。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走过从整体(或总体)到分化或专门化的历程——从政治经济学、精神科学(道德哲学)和国家学(官房学)到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新)史学等。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则由专门化向整体化演变——知识产生方式由学科导向转入问题导向,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研究以及知识融合与学科统一成为主导趋势,进入所谓“后学科时代”。公共管理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的专业领域,必须关注后学科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新趋势。促进公共管理的知识应用处于国家治理转型时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当前,有如下主题领域需要更多关注:政府改革与治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理论、政府工具研究、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服务管理、社会管理及社会政策、非营利与第三部门管理、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大数据方法等。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都迫切需要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及其知识的更广泛应用。总之,30多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公共部门改革尤其是政府治理变革的新浪潮席卷全世界,公共管理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科呈现种种新的研究途径与知识形态;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国家治理转型急需公共管理的创新研究。因此,必须顺应当代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摘自《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教育的东西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看懂天下书,阅尽世间事。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脉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