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到底危不危险级最高的软件危机?孟凡利

雪季即将开始 如何正确看待滑雪的安全与危险?
来源:九合天下
滑雪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亲近自然、锻炼勇气和忍耐力的有趣运动,但不管是滑雪圈内还是渴望尝试滑雪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共识,即滑雪是一项相当危险的运动。雪季即将开始,如何正确看待滑雪的安全与危险?
印象中,滑雪和极限、危险、受伤、勇敢这样的词语总能联系到一起。平日的电视、网络媒体似乎隔三差五就报道一下滑雪事故,滑雪的朋友也总是强调自己受过的伤或者经历过的险境,仿佛这些都是自己作为滑雪者的勇气勋章。
那么,滑雪到底危不危险?让我们拒绝印象流,用数据说话,因为数字绝对不会说谎。美国国家滑雪场协会(National Ski Areas Association,以下简称NSAA)致力于提高在全美国范围内的滑雪安全性,确保滑雪者的人身安全。从上世纪中期,NSAA对美国每一个雪季发生的事故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以此制定和修改行业规范,可以说是滑雪类意外事故的数据大全了。
鉴于国内目前还缺乏类似的机构及统计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参考NSAA的数据来分析滑雪运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参考。
滑雪到底有多危险?
根据NSAA的统计数据,全美雪季总共有39名滑雪者在从事滑雪活动时身亡,大致符合10年统计的平均值。这一统计数据是从全年总共约五千三百万滑雪人次中得来的,也就是平均每一百三十五万次滑行会出现一次致命的事故,即0.73次/每百万人次滑行。这个极低的伤亡率和踢足球、骑单车相差不大,不但比绝大多数真正的极限运动低得多,甚至和我们很多日常行为相比也没有显著的危险性可言。
我们可以与商业航班(尽管还有人对坐飞机怀有恐惧,但是现代大型商业航班已经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来做比较。根据IATA的统计,2014年全球总共发生了12起重大航空事故,死亡的人数是761人;2014年全球总共飞行了大约3000万次航班,转换成概率为0.26/百万次飞行。而机动车死亡事故率则比飞机略高,约为1.14/百万次,比滑雪还要高。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滑雪其实是非常安全的一项运动,发生危险的概率比每天乘坐公交车还要低,尤其还要考虑到滑雪是一个在露天、高山、低温、高速进行的高强度体育活动。
为什么感觉滑雪很危险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没有媒体会特别关注一次(或者一百万次)正常安全的滑行,但是一旦出事故则很容易通过各种消息源变成热点事件,加上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注意力用词夸张,夸大事实,很容易营造出一种滑雪是个“硝烟滚滚、横冲直撞”的运动感觉。
第二是滑雪对中国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一项运动,固有印象中和冒险、陌生和未知这样的意向联系到了一起。人对未知陌生的事情总是恐惧的,因此对于很多未接触滑雪的人来说,担心滑雪的安全性等问题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缆车安不安全?
NSAA的数据告诉我们,全美国自1973年以来总共只有12人因缆车事故身亡。在这43年间,总共统计了大约167亿趟缆车运行,总计路程83.6亿英里,足够从地球到太阳来回45趟。而且,美国自1993年以来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缆车相关的致命事故,到今天保持了大约24年的连续安全运行记录。就算以整个43年计算,缆车的死亡事故率之低,比乘坐普通的电梯还安全很多。而且在所有的缆车事故中,真正是因为缆车机械故障或者人为操作不当的事故只占2%。因此可以认为只要遵守规定乘坐缆车,出意外的概率是极低的。
戴头盔到底有没有用?
根据研究显示,佩戴头盔能降低30%-50%的头部受伤概率。同时,佩戴头盔对避免脑震荡和颅内骨折有巨大的保护功效,并几乎完全消除了头皮撕裂的风险性。但是,佩戴头盔不意味着滑雪者可以更加冒险的滑行。研究显示,头盔对滑雪者的保护在低速情况下最为显著,而对于高速事故带来的致命伤很多时候效果有限。有些滑雪者仗着自己戴着头盔,滑行的时候不负责任,反而增加了自己受伤的可能。
根据NSAA的统计,如今全美的滑雪者中有80%都戴上了头盔,尤其是9岁以下儿童配带头盔的比例达到了93%。这个数据在2002年只有25%。考虑到美国绝大多数雪场都没有强制执行佩戴头盔的规定,这个数据表明了美国滑雪者对于头盔的安全功效认识在这15年间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和NSAA还有美国滑雪行业的努力宣传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滑雪者、孩子的父母和医疗人员在这些年来逐渐认识到了滑雪头盔对保护滑雪者人身安全的巨大作用。此外,头盔的功能,设计和舒适性的提升也是让头盔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作为滑雪者如何避免事故?
确保滑雪安全,最重要的还是从滑雪者自身做起。每一个滑雪者都需要遵守雪场的公共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NSAA在1999年颁布了滑雪者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七项行为准则,并要求每一个滑雪者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遵守这一准则。
这七项准则是:
永远保持控制;
后方的滑行者让前方的滑行者;
只在对自己和他人都安全的地方停留;
要开始滑行或者在滑道交汇的地方,总是抬头看山上并避让;
穿戴安全装备,确保装备不脱离;
阅读标识和警告,不进入关闭的雪道;
会正确上下缆车。
牢记这七条准则,并在滑行时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风度,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每一个滑雪者都有义务去学习安全滑行的准则,意识到滑雪运动存在的风险,对自己的水平和控制力有清楚认知,并且绝不盲目去挑战不现实的滑行目标。
此外,对于一些喜爱野雪、粉雪、登山滑雪的深度玩家来说,在享受爽快的畅滑体验之外,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
第一种常见的危险是雪崩
滑雪场大多经过专门维护和防雪崩建设,发生雪崩的危险极小。但自然无情,雪崩始终都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每年入冬来的第一次滑行或者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中,雪崩的危险尤其应该注意。
对于那些喜欢挑战极限地形的滑雪者来说,应该做好充足的预防措施和携带必要的设备,比如无线电接收器、反光镜、雪崩气囊、探头、铲子、手机等。在陡峭或者雪况不明的路段时,一个一个排队下滑,保证同伴永远在视线范围之内。出行前要通知朋友或家人,告知滑行计划。有条件的话,咨询雪场工作人员雪道开关状态,雪崩及塌方情况。此外,佩戴头盔在雪崩事故中能提高25%的存活率。
第二种危险是雪浸
雪浸通常发生在较厚且松软的雪况中。雪地中较大的树木底下经常会形成不易察觉的巨大树井(tree well),滑雪者陷入其中往往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脱困。这种情况与溺水类似,越挣扎陷越深,最后死于窒息。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除了滑行过程中远离树木,还需牢记:永远不要一个人滑行!要确保至少有一个同伴在可援助范围之内,保证出事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或者寻求救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对安全生产问题“零容忍”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7月20日讯(YMG记者)7月19日,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调研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红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思想上更加警醒、部署上更加严密、落实上更加用力,真正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市领导李树军、刘洪波参加活动。
孟凡利首先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认真听取全市防汛准备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坚持科学研判,加强物资储备,做好应急值守,超前部署抢险救灾,确保我市安全度汛。在南山公园,孟凡利一边了解公园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一边察看游乐设施安全保护措施,指出当前我市正处在旅游旺季,要科学调控游客入园数量,加强游乐设施检修,严防拥挤踩踏、设备伤人等事故发生。在振华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孟凡利认真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强调商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完善安全机制,配齐消防器材,搞好消防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安全有序撤离。在烟台数字公路管理监督中心,孟凡利详细询问了我市公路交通领域安全工作情况,强调要加强交通安全防护,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在中海国际社区,孟凡利详细了解了工地安全管理和施工监管情况,指出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把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关口,确保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孟凡利在调研中指出,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一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以“一失万无”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以“万无一失”的标准完善各项措施,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要依法治安、铁腕治安,真正把监管措施落地落细落小。要全面排查各行业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对安全生产、食药安全、汛期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隐患、信访稳定、环境安全七个领域开展专项督查,着力补短板、堵漏洞、除隐患。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问题“零容忍”,严格督促落实、限期整改到位;对整改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关停,决不姑息迁就。要狠抓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措施,强化日常监督、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队伍建设,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三要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和问责制度,把责任落实到领导干部、部门单位和具体人员,凡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力引发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王惠
&&新闻爆料热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水母论坛·热图
&论坛总置顶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
水母网官网微信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孟凡利:花样作死系列:我亲眼见到的作死的那些行为。
说起来,已经好久没有写化工类科普了,今天再写一篇。
这段时间的确有点不务正业了,我虚心听取朋友们的劝告,正经八经的做我该做的事,化工类科普。
闲言碎语不要将,表一表我亲眼见到的作死的那些行为。。。
我当年跟一个二苯醚合成转让项目,新工艺,收率含量都挺好,也并不比过去的工艺更危险。
其中有一个操作是把买来的金属钠的钠皮去掉,这个操作是一台专业的设备,具体我就不说了。
但是投料量因为比较严格,设备设定的投料就要小于理论量一个投料单元,剩下的人工补齐,否则钠过量,会出事。
然后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工人师傅拎着一把铡刀走到厂区的一个水管前面开始哗哗的冲刀子,冲着冲着刀放下了,找了个盆,接了一盆水,刀扔水里,端起来就走。
我出于好奇就跟上了。
发现了一个景甜的大咪咪……
原来他是负责切钠皮的工人!
当时我就拦住他,问他这是打算干吗?
告诉我刀切钠皮切着切着就钝了,这不又找了一把刀用水洗洗替换那把。
我说那你还端盆水干蛋啊?
他说边上放盆水磨刀用~~~~
我了个草,当时我头发都炸起来了。
化学狗都知道,沾了水的刀接触到金属钠的后果。
这是实验室里的金属钠遇到水的效果,火花四溅,好像看起来也没啥
如果那个工人拿刀切金属钠,效果应该就跟上面这张图差不多吧。
我上前阻止,说不能这样,对方居然说没事,让我闪开。
我一个人也拦不住他,眼看他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直接把墙上的火灾报警器拍响了。
呼啦啦出来了一群人,把我俩围住,主任发现没有火灾,关掉了报警器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抽什么风?
我去年买了个表的!
居然还骂我?
这尼玛不能忍!
我当时就暴走了,指着那个工人说马勒戈壁的,他要用沾水的刀切金属钠。
主任直接转头破口大骂(生产系统尤其是车间的,骂人很正常)那个工人。
但是我看工人还是很不服气的样子。
于是用手指在金属钠大块上,挑了大概小指半个指甲那么大的一块金属钠,扔进他端着的那盆水里了。
金属钠在水面上嗖嗖的烧,然后砰的一下炸了……
那哥们啊的一声把盆扔了。
我问他,你想想你拿沾水的刀切金属钠什么后果?
他问我什么后果?
我说一块金属钠一般是一公斤,把你炸的渣都不剩没问题,你还得连累别人。你周围方圆若干米之内的人都非死即伤。
这时候我感觉我的话对方并没听进去,他好像还沉浸在金属钠最后一下的爆炸里……
后来我在网上的确也见过很多人,在他们的印象里,金属就是铁啊铝啊之类,是绝对不会燃烧的,碱金属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太遥远,根本没概念。
依然的是,目前化工界的车间的最基础的操作工的学历一般为初中,高中/中专,上过大学哪怕是大专的都很少,而这部分人,基本上初三那点化学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
国内化工厂事故这么频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员素质,我前面说过了,80%的事故是人的因素。
所以提高基础化工从业者安全水平才是根本,但解决这个根本任重道远。
第二个故事。
我在没有做危化品安全管理之前的工作是工艺工程师,负责将实验室工艺改为中试工艺并最终定性为生产工艺。这三者的区别我在后面说。
其中一个工作就是负责中试车间新人入职培训的一部分。
我分管讲解技术和安全两部分。
本故事里面的当事人,就是当时入职培训听课我的学员。
我们之间的故事源自一段对话。
他问我,在平台一层常压回收溶剂的时候,怎么知道桶里有多少?
我说用防爆手电照照。
他说那要是没有呢?
我说开头灯(安全帽上面的那个灯,大家在电影电视剧上面看到的矿工经常戴的安全帽就是带头灯的)。
他说那要是也没有呢?
我说那你找根棍子探进去,看看液面有多高。
他说棍子也没有呢?
我说那你踹一脚。
他说哎呦这多疼。
事后我给这个工人的评价为不及格,按照公司规定,入职培训安全不及格的话是不允许上岗的。
领导找到我,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了。
他说这是小事啊,没必要这样。
我说看起来这就是在跟我抬杠,其实他是怎么想的我知道,他就想逼我说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可以用明火当照明。
但是化工生产车间绝对不允许有明火。
领导说,现在缺人,你这边不签字他没法上岗影响生产。
最后有单独给他上了一次课,我问他你以前在什么单位,告知电镀厂。
我问他,你们电镀车间里面允许用明火吗?
他说当然可以,没事。
我笑笑没说话。
第二次培训之后他考试答卷答案什么的都没问题。
我签字放行。
然后过了大概半年,这名工人右臂、颈部,面部等多处深三度烧伤,住进了积水潭医院,花了六十多万。
事故的发生就如同我所说的,在车间内用明火照明。
根据别的现场同事的描述,事故是这样发生的。
下午六点钟,天有点暗,车间内一层平台在进行甲醇常压回收操作。
班长让他下到一楼平台看一下回收桶内容积。
因为有点黑,他看不清,直接右手持打火机点找了照亮,在凑近甲醇桶的过程中(并没有和甲醇液发生接触)就引发了爆燃,手臂颈部面部被烧伤。
在这里解释一下,车间常压回收甲醇甲醇的液体的温度一般在43℃左右,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甲醇蒸气挥发会很明显,而车间内操作肯定是要带防毒面具的,所以也闻不到味道。
所以你根本不知道临界浓度的界限在哪里,在明火源距离易燃溶剂还很远的时候,空气中实际上的甲醇蒸汽已经达到闪点,不用等你接近明火源,直接就爆燃了。
甲醇蒸汽爆燃的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其实很多时候,真的不需要明火源和化学品接触,这也是为什么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严格禁止明火源的原因。
大家如果不相信,可以做一个很安全的小实验,找一根蜡烛,吹灭它,然后用火机或者火柴去点蜡烛被吹灭之后的那一缕白烟。
你们会发现只要火柴接近那缕白烟,蜡烛就直接点亮了。
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接触到蜡烛,或者接触到那缕白烟,只要距离近到一定程度,蜡烛直接就又亮了。
这个实验很安全,大家都可以去试试。
他住院半年多,我没去看过。因为不知道见面说什么。
领导每次见到我,臊眉搭眼的,其实没必要,他有他的考虑,我有我的考虑。我们都是为了工作,谁也不欠谁的。
古语云吃一堑长一智。很多事情在没经历之前真的是无法理解的。
白(kai)岩(wan)松(xiao)说过:只有你想不到的作死的方式,没有做不到的作死方式。
在全国花样作死大奖赛上激烈竞争的各路作死小能手,永远是层出不穷你追我赶争着去死的。
我后面还会介绍更多的作死小能手的故事。
土鳖康铁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滑雪危险?让大数据告诉我们真相滑雪危险?让大数据告诉我们真相地道战百家号滑雪到底危不危险,有多危险?让我们拒绝印象流,用数据说话。因为滑雪而受伤乃至死亡的案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F1职业赛车手传奇、人称“车王”的迈克尔舒马赫滑雪受伤了。作为国际汽联历史上最成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舒马赫于2013年在法国度假滑雪时不幸受伤,至今仍处于昏迷状态。舒马赫受伤事件又一次将滑雪的危险性展示在公众面前,也加深了很多人对滑雪安全问题的顾虑。统计数据说明一切滑雪到底危不危险?滑雪到底有多危险?让我们拒绝印象流,用数据说话。美国国家滑雪场协会(NationalSkiAreasAssociation,下简称NSAA)致力于提高在全美国范围内的滑雪安全性,确保滑雪者的人身安全。从上世纪中期,NSAA对美国每一个雪季发生的事故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并据此制定和修改行业规范,可以说是滑雪类意外事故的数据大全了。根据NSAA的统计数据,全美雪季总共有39名滑雪者在从事滑雪运动时身亡,大致符合10年统计的平均值。这一统计数据是从全年总共约5300万滑雪人次中得来的,也就是平均每一百五十万次滑行会出现一次致命的事故,即0.67次/百万人次滑行。现代大型商业航班已经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2014年全球总共发生了12起重大航空事故,死亡人数761人。2014年全球总共飞行了大约3000万次航班,转换成概率为0.26人/百万次飞行。而机动车死亡事故率则比飞机略高,约为1.14人/百万次,比滑雪还要高。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滑雪其实是非常安全的一项运动,发生危险的概率比每天乘坐公交车还要低,尤其还要考虑到滑雪是一个在露天、高山、低温、高速进行的高强度体育运动。那为什么感觉滑雪很危险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bias)。没有媒体会特别关注一趟(或者100万趟)正常安全的滑行,但是一旦出事故则很容易通过各种消息源变成热点事件,加上部分媒体为了吸引注意力用词夸张,很容易营造出滑雪是个“硝烟滚滚、血肉横飞的”运动的感觉。第二个是滑雪在中国还是较为陌生的一项运动,人对未知陌生的事情总是恐惧的。对于很多没接触过滑雪的人来说,担心滑雪的安全性就显得十分合理了。管控滑雪风险有技巧虽然算不上危险运动,但滑雪还是有风险的。有效的风险管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要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暴露。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安全措施,学习处置技巧,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要端正学习滑雪的态度,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滑雪运动中很多技术之间是承接关系,学习时一定要遵循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地跳跃式学习,基础不牢不仅影响进度,还会增加受伤的可能。要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滑雪水平。很多滑雪爱好者常常以“能下××等级的滑道”作为评估自己水平的标准,但以滑道为标准其实没有代表性。从高级道一路顺畅地滑下来和一路磕磕绊绊地滑下来,甚至一路滚下来都能叫下高级道,但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大家在评估水平时也要多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不要盲目追求滑道的等级。学会正确的摔倒姿势说到安全防护,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戴护具!是的,戴护具是最直接的安全措施。根据研究显示,佩戴头盔能降低30%~50%的头部受伤概率,对避免脑震荡和颅内骨折有巨大的保护功效,并几乎完全消除了头皮撕裂的风险性。但佩戴头盔不意味着滑雪者可以更加冒险的滑行。研究显示,头盔对滑雪者的保护在低速情况下最为显著,对于高速事故带来的致命伤很多时候效果有限。安全意识能让我们主动避免危险的发生。必须再次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于新手来说,要先在平地或新手区把最基本的转弯和刹车技术学会了再上滑道。不要相信有些人说的“从高级道上滚下来就学会滑雪了。”这样做有一定概率会直接滚进医院,还有很大概率今后再也不想碰滑雪这项运动了。初次滑雪时,不要怕摔倒,但要会正确地摔倒。倒地时最重要的原则是:要把摔倒时的冲击力分散到全身,尽量用身体结实的部位最先接受冲击。建议初次上滑道时,要专门主动模拟摔倒几次,强化正确的动作。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条件合适,可以主动提前摔倒,用身体尽量大的区域如后背、身体的整个侧面接受冲击,否则很容易造成手腕和前臂损伤。提前进行适应性准备活动也很重要。雪季前要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着重练习腰腹和大腿的力量以及心肺活力,并且辅助性地加入一些对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训练。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滑雪的相关知识,包括滑雪器材、滑雪技术以及别人的心得体会。这样滑雪时不至于手足无措,也能避免走弯路。★★★如何避免事故★★★NSAA在1999年颁布了滑雪者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7项行为准则,并要求每一位滑雪者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遵守这一准则。这7项准则是:永远保持控制后方的滑行者让前方的滑行者只在对自己和他人都安全的地方停留要开始滑行或者在滑道交会的地方,总是抬头看山上并避让穿戴安全装备,确保装备不脱离阅读标识和警告,不进入关闭的雪道会正确上下缆车(图片由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提供)※《科学大观园》2018年2月上(总第540期)封面“滑雪正当时”投稿可发至编辑部邮箱dgy_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地道战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都要承办2022冬奥会了,你还在问滑雪危不危险? - 滚动_【北京联盟】
中国都要承办2022冬奥会了,你还在问滑雪危不危险?
/ 作者:小易
北京联盟摘要:
中国都要承办2022冬奥会了,你还在问滑雪危不危险?,上一篇:
下一篇: 。我是个重度滑雪上瘾患者。 ?不是这种,我滑的很好? 平日热衷于推广滑雪运动,安利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 每当我口沫横飞的讲述滑雪是件多牛X、多刺激、多有态度的事儿时,听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听说滑雪危险,我这人惜命。 Ta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我是个重度滑雪上瘾患者。?不是这种,我滑的很好?平日热衷于推广滑雪运动,安利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每当我口沫横飞的讲述滑雪是件多牛X、多刺激、多有态度的事儿时,听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听说滑雪危险,我这人惜命。Ta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但我不会轻易的狗带!如果因为不了解滑雪高估了滑雪的危险性,而与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失之交臂,是一大憾事。所以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探讨一下“滑雪”与“危险”之间的关系。滑雪有没有危险?毋庸置疑,滑雪有危险!任何一项运动都可能伴随意外的发生。毕竟这年头,连游泳都属于高危运动了。哪些行为可能导致伤害?就初学者而言,以下行为都可能造成运动伤害:不热身。导致关节、韧带和肌肉等部位受损。不佩戴护具。滑雪护具极其重要,基本配备包括头盔、护目镜、护脸、护肘、手套、护肩、护背、护胸、护臀及护膝。不聘请教练。滑雪教练是最具经验的同伴和指导。不会刹车。滑雪跟开车一样,先要学会起步和刹车。不会摔跤。初学者会一直摔跤,这很正常,但应该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摔倒,以免造成韧带、肌肉的拉伤。不会走就想跑。正确认识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能力范围内选择雪道,避免失控的情况出现。不善于观察。这一点也和开车一样,起步和拐弯的时候,要注意两侧和身后的情况,以免发生事故。不靠边停留。雪道就像公路,如果你想稍作停留,或站或坐,都应当靠边,决不能在路中间停留。不。我不希望你因为害怕受伤就放弃尝试这项运动,但更不希望你因为“不害怕”而放松警惕。心存畏惧,理性面对,提高安全意识。初学者要正确的玩儿,安全的玩儿才能享受滑雪乐趣。滑雪水平高的人不易受伤?当然不是。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06年开始滑雪,至今10年,除了正常摔跤,没有受过伤。我父亲02年开始滑雪。三年前,他左腿三根韧带全部断裂(只有后十字韧带勉强保留下来),自此结束了为期11年的滑雪生涯。我学习滑雪受教于我的父亲,从如何穿鞋、如何拿板、如何上缆车,到如何滑行、如何刹车、如何拐弯。他的滑雪水平远高于我,却没能逃脱受伤的命运。因为他没有量力而行。58岁的父亲已经属于高龄玩儿家。他不顾身体状况,连续滑雪7天,体能大量流失导致事故发生。事后,他花了一年时间做手术、完成复健,可以正常走路却再也不能滑雪。他很后悔,现在最常提醒我的话就是:珍惜羽翼。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是悲伤的分界线)========================总而言之,滑雪危不危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行为管理是否严格。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以下附上The F.I.S. Code of Conduct 国际雪联滑雪者行为准则,请大家互勉。1、Respect for others. A skier or snowboarder must behave in such a way that he does not endanger or prejudice others. 尊重他人,不给他人造成危险2、Control of speed and skiing or snowboarding. A skier or snowboarder must move in control. He must adapt his speed and manner of skiing or snowboarding to his personal ability and to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s of terrain, snow and weather as well as to the density of traffic. 把滑行速度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3、Choice of route. A skier or snowboarder coming from behind must choose his route in such a way that he does not endanger skiers or snowboarders ahead. 在后面的滑雪者有义务合理选择安全的滑行路径4、Overtaking. A skier or snowboarder may overtake another skier or snowboarder above or below and to the right or to the left provided that he leaves enough space for the overtaken skier or snowboarder to make any voluntary or involuntary movement. 超越他人时要在上下左右留有足够的空间5、Entering, starting and moving upwards. A skier or snowboarder entering a marked run, starting again after stopping or moving upwards on the slopes must look up and down the slopes that he can do so without endangering himself or others. 启动或重新启动前认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6、Stopping on the piste. Unless absolutely necessary, a skier or snowboarder must avoid stopping on the piste in narrow places or where visibility is restricted. After a fall in such a place, a skier or snowboarder must move clear of the piste as soon as possible. 在雪道上避免停留在狭窄或视线受阻的位置,如果在雪道上摔倒要尽快到可见的安全位置7、Climbing and descending on foot. A skier or snowboarder either climbing or descending on foot must keep to the side of the piste. 在雪道上行走必须沿着雪道两侧8、Respect for signs and markings. A skier or snowboarder must respect all signs and markings. 遵守雪场所有的标识和警示9、Assistance. At accidents, every skier or snowboarder is duty bound to assist. 发生意外时有责任为他人提供帮助10、Identification. Every skier or snowboarder and witness, whether a responsible party or not, must exchange names and addresses following an accident. 发生意外时有责任如实提供全部事实和证据福礼一个专注本地020融合社交的平台福礼·智慧生活圈福礼·智慧微校园福礼·新媒体联盟? 微信号:fulixmt↑↑↑关注福礼,友福有礼!
中国都要承办2022冬奥会了,你还在问滑雪危不危险?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来源“北京联盟”外的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巴导弹危机有多危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